城市体育(精选12篇)
城市体育 篇1
引言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 在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中, 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 必然带有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印记, 形成自身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 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并成为新世纪里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民族文化处于交流、碰撞和融会的开放状态, 其自身文化体系的有序性被打乱。体育的全球化, 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世界主导地位的确立, 使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产生危机。要如何强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归属感及认同感, 如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在当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世纪的积淀而逐步形成, 其本身的文化属性富含着健身、娱乐、政治需要等重要功能。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更好的服务社会, 是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根本。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的分析, 结合社区体育发展的自身需求,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有机的结合, 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属性, 促进其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从而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对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发挥积极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各民族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 并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而继承和沿袭。它与现代体育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一) 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性
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即民族性, 体现着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 多姿多彩, 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烙印, 在不同民族其传统体育蕴含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民族性特征。就是同一项目, 其运动形式与规则制度等在各民族中也都是各不相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 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个性与民族风格, 其民族性特点十分显著。
民族传统体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岁月中, 虽然也曾饱经磨难、历尽沧桑, 但仍能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延续到今天, 正是由于它本身文化传承性所决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不仅只是对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态与方式、技能与技巧的传承, 更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的传承。
(二) 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淳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反映的是各民族人民对自然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欢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中, 都与各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其活动形式简便易行, 男女老少共同参与, 具有极其显著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特征。这便能促使群众自然的参与其中, 而且能最为有效地强化群体意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各民族在节日庆典、劳动闲暇、人群聚会时不可或缺的一种健身形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健身的主要内容, 使得这一传统体育健身形式深入人心。
(三) 健身娱乐的一体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 运动形式千姿百态, 它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 那些流传广、影响大的体育形式都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人们在参与运动获得快乐和喜悦体验的同时, 通过练习和竞赛, 实现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促进提高人体各感官功能, 提高广泛分配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强身健体又满足愉悦身心, 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因而, 民族传统体育也具有极高的健身娱乐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发展的价值
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在追求西方体育在运动形式上的难度、惊险和刺激程度, 以及为追求运动成绩而对人类体能的极限挖掘, 这最终会导致运动员机能的失衡, 从而对身体造成损害。民族传统体育则强调“修身养性”, 追求精神与身体统一和谐的发展, 其练习遵循养、保有节, 动静平衡, 身心兼修的宗旨, 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体健康的全面要求。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独特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一年的人均体育经费仅有几角钱,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馆和器材严重缺乏, 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活, 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生活的特点, 具有浓郁的观赏、娱乐价值, 且运动形式简单易行, 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和体质的限制, 运动强度易于控制。例如各少数民族舞蹈、踢毽子、太极拳、跳绳等。这些项目都极其符合城市社区体育所遵循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简便性的原则, 满足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朝向网络化发展, 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更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充沛的精力。面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 很多不满情绪和个人怨恨的蓄积得不到有效释放, 必然会成为引起冲突和矛盾的导火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消除人们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不同所带来的障碍, 为广大群众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 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的发展为人们不良情绪提供一种疏导和释放的途径, 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比体质的增强更为明显。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传承
(一) 城市社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平台
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的构成要素。城市社区就是指在城市特定的区域内, 以从事工商业和非农业劳动的人员为主体, 且具有特定地域性生活方式、组织机构和文化特点的生活共同体。随着经济和城市社会的转型发展, 势必带动文化的发展与深刻变化。城市社区作为传承文化的新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 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
(二) 城市社区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保障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是以社区群众为基本对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的发展是以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社区群众由于长期远离自然生活环境, 对于具有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更加向往和热衷。在参与和观赏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 在满足他们健身需求的同时, 达到愉悦心情感受民俗文化的精神需要。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城市社区得以传承的保障, 群众基础的缺失, 必将造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失。
(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
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 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 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 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在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要重视对城市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 使其融入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中, 使城市社区成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载体,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有效整合, 焕发其新的生机活力。
四、结语
体育全球化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要立足于城市社区这一现实土壤。将娱乐性、健身性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广大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弥补城市社区体育的现实困难, 努力激发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 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200-203.[1]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200-203.
[2]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 2007 (14) :29-31.[2]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 2007 (14) :29-31.
[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17-19.[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17-19.
[4]沈毅.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6-47.[4]沈毅.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6-47.
[5]邱志钊, 柳士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 :15-16.[5]邱志钊, 柳士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5) :15-16.
城市体育 篇2
一、教学内容范围较广,水平阶段分布均匀。这次研讨会水平段分布比较均衡,内容涵盖了田径、球类、武术、跳绳等,总的来说,教学内容选择范围较广,教学的整个环节中始终给人“新”的感受,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设计,处处都体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最新理念。教材上的选择更贴近学生,多层次、多选择,难度小、趣味性强的教材进入了课堂。作课教师都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驾驭课的能力,不同程度反映出当地城市学校的教学特点,给参加观摩的老师提供了多阶段,多种教学内容的学习机会,使参加观摩的老师能够学有所获。
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本次活动中再也看不到以往那种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教学方式。而是运用了多种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首先,在组织队形上不再是以往的女前两排男后两排形式,而是采用了其他的活动队形。例如:前后交叉错位、学生围圆、梯形队等等。其次,在学习技能中也采用了实践——思考——发现——学习——创造等步骤,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创新能力。
三、体育课堂要关注弱势学生。一节好的体育课,不仅仅是让大部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技能,而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教师在活动中更应该关注弱势学生。因为弱势的学生身体条件有限,那么在做动作时就有些不自信,如果完成不了动作就慢慢丧失了学习信心,久而久之也会逃避学习,对体育产生厌恶心理。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弱势学生,对他们可以减低要求慢慢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获益良多,不仅使我拓宽了眼界,同时也让我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更让我认识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使我对体育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将更加努力的练好基本功,争取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马成明
最“悲催”的体育城市 篇3
1.亚特兰大
城市主场球队:猎鹰队、勇士队、老鹰队、鸫鸟队和火焰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胜利次数-总场数,下同):1-5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6-10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62/1
最后夺冠时间:1995年
勇士队一直是美职篮的“最佳配角”队伍,猎鹰队不断与“超级碗”擦肩而过,亚特兰大的曲棍球也进入总决赛两次,两次都无功而返。
2.凤凰城
城市主场球队:红雀队、响尾蛇队、太阳队、野狼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1-3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4-9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04/1
最后夺冠时间:2001年
太阳队在美职篮一共打入季后赛19次,包括进入西部总决赛8次,最终都未能取胜。
3.克利夫兰
城市主场球队:布朗队、公羊队、印第安人队、骑士队、公爵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7-9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4-11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230/7
最后夺冠时间:1964年
克利夫兰的美职篮球迷再次将夺冠希望寄托在了他们的“国王”勒布朗·詹姆斯身上。
4.圣地亚哥
城市主场球队:电光队、教士队、快船队、火箭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1-6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3-3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09/1
最后夺冠时间:1963年
电光队是唯一一个为圣地亚哥城带来最高荣誉的球队。
5.布法罗
城市主场球队:比尔队、军刀队、勇士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2-6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6-6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06/2
最后夺冠时间:1965年
军刀队27次争夺斯坦利杯未取得1胜,比尔队参加“超级碗”总决赛4场皆负,布法罗的美职篮主场球队甚至最后以破产告终。
6.休斯顿
城市主场球队:得克萨斯人队、加油工人队、太空人队、火箭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4-4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5-8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44/4
最后夺冠时间:1995年
太空人队4次打入总决赛,都未能如愿。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加油工人队也7次闯入职业橄榄球季后赛,也是空手而归。
7.丹佛
城市主场球队:野马队、火箭队(棒球)、掘金队、雪崩队、火箭队(曲棍球)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4-7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11-11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47/4
最后夺冠时间:2001年
野马队曾打入“超级碗”总决赛,最后功亏一篑。掘金队打入美职篮或更早的篮球锦标赛次数超过了他们所参加的47个赛季的一半以上,但毫无收获。
8.堪萨斯城
城市主场球队:酋长队、皇家队、A队、国王队、童军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3-2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4-6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27/3
最后夺冠时间:1985年
目前5支队伍中有3支已经离开了这座城市,近40年球队打入季后赛被淘汰的命运在最有希望的去年还持续发酵。
9.明尼阿波利斯
城市主场球队:维京人队、双子队、森林狼队、湖人队、野生队、北方之星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7-8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12-18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184/7
最后夺冠时间:1991年
维京人队跟布法罗的比尔队一样,在“超级碗”总决赛的最终比分锁定在0-4,未取得一场胜利。
10.费城
城市主场球队:老鹰队、费城人队、A队、76人队、勇士队、飞人队
冠军决赛系列赛纪录:14-18
半决赛系列赛纪录:32-21
参加的赛季总数量/冠军次数:362/14
最后夺冠时间:2008年
城市体育 篇4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日益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 同时也将其祖国的优秀文化带入了中国, 他国的体育文化也慢慢在中国的土壤里埋下了种子从而孕育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体制等各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中国的腾飞也给国外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进入21世纪, 科技信息技术引领着整个世界和时代前进的步伐, 电视传媒的强大效力得到凸显, 大型赛事的直转播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城市还是高校, 都将与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新兴体育项目等概念的阐述及其共性特征
2.1 关于几种不同概念的阐述
从目前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 论题“新体育项目”、“新兴时尚类项目”、“新兴体育项目”、“时尚体育”等等类似的提法较多, 各自也有看似不同的定义。比如, 新体育项目定义[1]:主要是相对在十九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兴起的以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所谓近代体育 (也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 运动项目而言, 一大类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新体育运动项目群体。其次, 新兴时尚类项目定义[2]:把近些年在高校中出现的、适合青年人的、属于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这几个相关概念范畴的项目统称为新兴时尚类项目。再次, 新兴体育项目定义[2]: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版) 中其定义为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 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新兴体育运动主要相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的, 如攀岩、独轮车、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网球、现代舞蹈等等。
2.2 不同概念的共性特征
综上来看, “新体育项目”的定义更广义一些, 范畴也更宽泛一些。“新兴时尚类项目”定义看起来包罗万象, 实际非常具体化。“新兴体育项目”的定义相对来说将宏观和微观较好的结合到了一起。以上几种提法虽然貌似定义不同, 但究其特征实则有相似之处。第一, 国际特征。这种国际性指的是普及程度不一定是最高, 但是很惹人瞩目;参与人数不一定最多, 但是电视媒体经常直播。第二, 时代特征。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群众体育的发展。一个时代的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可以培养出属于他们时代的体育迷, 上世纪排球五连冠时代多少中国人参与到排球运动项目中去。21世纪, 随着我国女子网球在国际顶尖赛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越来越多的网球体育爱好者开始拿起球拍走向球场。第三, 人文教育特征。新兴体育项目在普及程度不高, 但却让人感到新奇而有趣味, 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和精神上的愉悦。不仅如此, 有些项目还能给人以教育意义, 培养人们的竞争理念和协作意识。
3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的开发现状与前景规划
3.1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与江门侨乡的渊源
(1) 客观上得益于自然环境的优势。江门侨乡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濒临南海, 毗邻港澳, 水陆交通方便, 陆路距广州、珠海100公里, 水路至香港95海里, 到澳门53海里;其次, 海洋资源极为富饶,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温和, 少霜无雪, 阳光充足, 四季常青。再次, 江门市位居粤西地区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交通要道, 扼西江以及粤西沿海交通之门户, 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2) 主观上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网协的努力。2003年8月市网协有关人士了解到国家网球队正在南方寻找训练基地, 在与之进行沟通后将国家网球队青少年队伍2003年的冬训安排在江门, 从这一刻起, 国家网球队与江门的结缘正式开始。为充分满足国家队一、二队冬训场地的要求, 市华苑宾馆在原有基础上再新建8片球场, 目前, 华苑宾馆网球中心已经拥有了16片室外场地和4片可开合式上盖的全天候网球场地。由于江门软、硬件良好, 能够提供训练、吃、住一体的相对封闭的环境, 已经完全符合了国家队一、二、三线队伍的冬训要求, 中国网球协会 (江门) 网球训练基地的挂牌成立也就水到渠成。自2005年7月23挂牌以来, 每年国家队的冬训都安排在江门训练基地进行。
3.2 江门侨乡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现状及前景规划
(1) 群众基础。近些年,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到网球这项运动中来, 江门作为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群众基础。首先, 在学校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广泛开展网球教学与训练活动。其次, 在社区宣传和推广网球运动。现在新建的小区除基本的健身设施外都新建了网球场, 社区百姓认知网球从这里起步。《江门网球推广计划》中提出:到2012年江门市参与网球人数将由2万人增长到10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达5 0%, 该计划主要包括江门网球协会团队会员发展计划、大学网球推广计划、青少年网球推广计划。针对计划实施, 江门市将大力开展寒暑假的短式网球培训和夏令营, 同时, 还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网球活动和竞赛。
(2) 场地设施。据不完全统计, 江门网球场与市区人口的比例接近0.5‰, 即2000名城市人口拥有一片网球场, 作为二线城市, 这个比值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到2012年, 江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增加300片力争达到500片网球场。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首先, 依靠政府投入。目前由政府投入新建好的网球场共有两处:一是市体育馆新建的3片网球场;另外一处则是斥资1000多万元面积达50000平方米位于市体育公园内的12片网球场, 是市区网球场较多、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其次, 依靠民间资本的参与。江门拥有民间投资的天力、华苑、圭峰、十里方圆、凤飞云等多个网球中心。再者, 将采取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等多种合作形式来建设网球场。另外, 市直各单位将创造条件建一批网球场, 镇街争取具有一片以上网球场, 全市中小学各校也将建有1片以上网球场地。
(3) 人才培养。走“网球活动育英才、素质教育结硕果”的育才之路, 切实抓好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增强人才培养每一道“工序”, 形成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才生产线”, 使网球学校成为竞技尖子的摇篮。要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第一, 要引进优秀苗子。江门市网球协会于2005年1月成立了江门美格顿网球俱乐部, 从全国招收网球苗子进行培训。从2005年的10名运动员、教练员, 到现在发展到30多人, 涌现出了张岳、陈瀚翔等优秀的运动员和安大鹏等优秀的教练员, 在参加国内青少年网球赛事中先后获得过4次单、双打的冠军, 其中张岳还连续4次参加国家青少年网球队的集训, 并于2 0 0 7年前往美国训练、比赛, 获得一项单打比赛的亚军。第二, 要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网球队的冬训已经连续5年落户江门, 应该充分把握有效资源, 积极努力带动全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 目前, 网球已经逐步进入大、中、小学的校园, 这些学校已经将网球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开展, 通过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最终向省市输送优秀的网球人才。
4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与高校体育的互动
4.1 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受高校所在城市体育项目发展规划的影响。江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在保持原来的篮、排、足三大球等项目之外, 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开了网球选项课和网球公选课, 并将网球作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这一举措既充实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 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江门普及和推广网球运动作出贡献。
4.2 高校体育师资的培养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首要条件。只有具备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带出高水平的训练队伍。江门高校开设网球选项课和公选课, 这一举动是与城市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紧密相连的, 在学校缺乏网球师资力量的情况下, 培养网球师资力量成为学校开设网球课程和特色体育项目的首要目标。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引进省队退役运动员的方式实现, 也可将原有的体育师资放在国家网球基地进行培训, 两者紧密结合最终培养出能够胜任网球课程的教学以及网球特色项目训练任务的优秀师资力量。
4.3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对高校体育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以及体育师资培养方面, 由于网球项目的开展对场地有一定要求, 学校必须有足够的场地能够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但值得一提的是, 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球特色项目在我校的开展, 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建了多片场地至此已有室外和室内共19片网球场地。目前, 除满足正常的教学和训练之外, 网球场地既能够给校外的网球爱好者提供锻炼的机会, 也能为场地自身的保养与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5 结论
5.1 网球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效应
自从2004年中国国家网球队前来江门冬训, 以及2005年7月23日中国网球协会 (江门) 网球训练基地正式挂牌以来, 从雅典奥运会的女双金牌, 到澳网女双冠军、温网女双冠军, 再到北京奥运会的女单前四、女双铜牌, 中国网球特别是女子网球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为国家网球队冬训基地的江门训练基地也不断创新, 从2 0 0 6年“中国网球风云榜”的最佳场馆奖, 到中国网球队赠送“中国网球, 江门福地”的锦旗, 再到北京奥运会后的“突出贡献奖”, 江门训练基地的成绩斐然。一个小小的网球让江门一步步演绎出“双赢”佳境, 在为中国网球创造一个稳定的高水平训练基地的同时, 江门自身获得了一个通过网球运动扩大影响力和加速发展的平台, 江门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随之提升。
5.2 网球与高校体育互动模式值得借鉴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在发展过程中对地方高校体育的影响是相互的, 国家网球训练基地之所以选址江门, 是因为江门城市的优秀资源能够为国家网球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样, 江门高校网球特色项目的发展也可以借助国家网球训练基地, 通过观摩高水平网球队训练, 以及整合江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高校资源组织校际比赛进行交流, 让江门高校网球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高校网球水平的提升既是对江门创建“中国网球城市”的最好回馈, 也是对城市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的积极响应, 最终网球与高校体育的互动发展呈现双赢的局面, 相信这种模式的互动对其它体育项目在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通过调研广东江门侨乡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现状及前景, 意识到城市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能够使城市知名度得到扩大, 城市形象得到提升。与此同时, 城市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也使得高校体育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结果也是共赢的。
关键词:新兴体育项目,高校体育,互动研究
参考文献
[1]马铮.论新体育项目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教改的意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22.
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评审汇报材料 篇5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创建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汇报材料
新碶街道原是甬江口南岸的一个农业型偏僻小镇,凭借被誉为“洋洋东方大港”的北仑港、全国最大的火力北仑发电厂和我国石化系统最大吨级的算山原油码头等一大批现代化工业企业落户新碶的地域优势,一跃成为初具规模的滨海新城,成为北仑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全境面积46.3平方公里,现辖22个村,13个社区,户籍人口8.5万人,常住人口已达到30余万人。
新碶全境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纵横交错、碧波荡漾的岩泰河水系,自南向北缓缓流入海口。就是这片江南水乡特色浓郁的水土,哺育了无数出类拔萃的政界、科技界、文化界、体育界和实业界精英。新碶的寻常巷陌,就有我国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著名版画家俞沙丁、中科院院士贺贤土、超一流棋手林海峰、世界游泳冠军贺慈红、画家陈逸飞等大批知名人士诞生在这方大地上。
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新碶人民的非凡气魄。2005年名不见经传的北仑,引进中国女排,并将“2005~2008中国女排主场”落户在新碶城区。2009年国家男子篮球队和中国乒乓球队也相继落户北仑,在新碶城区的体艺中心集训,举行国际性大赛,使新碶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际顶级的体育赛事。
由于地处浙江省和宁波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开放前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城区。2008年,街道实现GDP113.9亿元,财政一般收入为22.8亿元,可支配收入1.84亿元。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群众体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呈现了空前繁荣的喜人局面,并具备鲜明的沿海开发开放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积极作用。
党政领导重视,体育机构健全
随着北仑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新区中心城区的新碶街道,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街道党工委和政府班子面对蓬勃兴起的群众体育事业认识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群众体育事业,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于是在落实各项推进措施上下功夫。20世纪90年代街道就创建为“省体育强镇”,而且相继被评为省、市级“群众体育先进集体”。近几年来,街道领导班子更加重视体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把群众体育工作列入街道工作计划,先后制订《新碶街道2006-2010年全民健身纲要实施意见》和《新碶街道创建“浙江省体育先进街道”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发展群众体育工作的各项指标列入社区(行政村)的年度工作考核范围之中;制订的群体事业发展计划,既有三至五年的长远规划,又有年度及专项活动的阶段性指标;街道的体育工作,由党工委分管社区和文体站的宣传委员主管,使社区和农村的文体工作能一抓到底。街道党政班子每年研究体育工作2次以上,切实解决了资金、场地、人员、时间等实际问题。为使群众性体育活动在社区、农村蓬勃开展,街道每年多次召开由社区和村干部参与的体育工作会议,部署计划、总结和交流经验,并将体育活动的各项计划通过遍及城乡的宣传窗、流动展板、网络等多种宣传工具公诸于众,吸引群众踊跃参与。街道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每年出台“街道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文件,来约束各级干部,取得了近年来每年年终考核名列全区街道(镇乡)第一位的好成绩。街道的体育机构齐全。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层级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早在2005年建立,几年来,虽然班子领导几经调动,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组织雷打不动,始终由党群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街道文体站具体管理体育工作,抓群众体育,制定群体工作的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和工作目标;街道健身设施的拓展与安全、大型晨、晚练指导点的审查、登记、注册和秩序均由文化站管理;为确保健身设施安全和维修职责的落实,今年我们把原街道出资在各社区、村安装的健身路径的产权下放到社区或村,并与专业的维修企业签订了长期的维修和保养合同,保证了群众健身的安全;我们还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引导和动员广大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街道本级建有老年人体育协会、棋类协会、太极拳(剑)协会、门球协会、“甬雁体育俱乐部”、新城足球协会、北仑区乒乓球协会新碶分会以及新碶农民体育协会等8个体育组织,活跃在各个社区;社区和村这一层面,更为广泛,仅仅经街道同意注册备案的文体团队,就达到65支;社区和村都建立了体育辅导站;辖区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承办街道和社区的体育活动,并积极提供场地、器材、人力、物力,每年由辖区单位承办的体育活动占街道、社区体育活动总次数,保守的估计也占60%以上。
体育设施完善,群体活动普及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新碶街道本级现拥有与大路村资源共享的380M2室内活动中心,内有3张台球桌、3张乒乓球台、12件健身器材和15张棋牌桌;街道办事处内有篮球场1个、室内健身器材6件。在新碶城区的中心,太河路与西太河之间,2008年投入使用的“新碶街道体育公园”,占地10000平方米,内现有8个标准篮球场,6个排球场位置已经确定,只要拉网就可投入 使用。这里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身处闹区,又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活和休息,相对独立。从清晨到傍晚,中老人、手捧篮球的青少年,人流不息,广大市民在尽情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在城乡结合处的大港社区,有晨、晚练点5000M2,其中的4副篮球架和一个小足球场,成为晨、晚练中热门的场所。
在13个社区中,有10个社区拥有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室内体育场地,面积都在100平米以上,超过了省定标准。22个行政村现有16.5个篮球场,篮球场的拥有率为75%,也超过了省定标准。
学校的体育设施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辖区中小学校有体育馆6座,所有的田径跑道,全部铺就塑胶。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0.2%,每年举办一届校田径运动会,每双周举行一次小型体育比赛。
至2008年底,全街道拥有健身路径108条,篮球场31个、门球场5个、地掷球场3个、乒乓球台103张、棋牌室64个、健身房37个、台球房6个、游泳池2个、晨晚练指导点73个,基本上满足了广大群众健身需求。街道制订、印发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全民健身设施维护和安全保障方法》,规范了各项制度的管理。
作为城区市民,在享受了街道本级的体育设施外,还特别共享到区府所在地体育设施资源的优势。女排训练基地的一流游泳馆,一流的健身设施,都成为北仑市民健身、娱乐的首选之地。
2004年建成具有当代先进水准的体艺中心、训练馆,成为中国女排的主场,并经常举办国际水准的排球、篮球、乒乓球等赛事。群众的体育意识大大增强,广大群众通过观摩激烈的国际级赛事、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和“啦啦队”呐喊助阵,提升了关注体育的热情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档次的体艺中心(含 内设健身馆)、训练馆、游泳馆等,在非比赛期间向新碶居民开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健身锻炼活动;
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晚上、双休日及暑、寒假,辖区内10所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早在2004年就在全省率先100%向社会各阶层的人员开放。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完善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各校与社区、派出所共同签订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三方共管协议,并落实安全措施和运动伤害保险。
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基本上实现向社会开放。在真正的意义上,使广大群众在身边就能健身,让体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街道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空前活跃。2005年、2009年街道举办第一、第二届全民运动会,设比赛项目9-10个,参赛的运动员不仅有社区居民和村民组成20多支代表队,还有申洲公司等13家民营企业踊跃加盟。我省第一个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银杏社区代表队在街道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区中,阵容整齐,成绩可喜。在街道的全运会中,对个别比赛程度比较激烈的项目,例如篮球、排球二项,我们对所有参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伤害保险,来确保比赛的安全。2004年、2008年街道组队参加北仑区第四、第五届全民运动会,参加全部项目比赛,两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街道除定期举办老年人运动会、妇女趣味运动会和“新北仑人”(外来务工人员)运动会外,每年还举办篮球、门球、乒乓球、拔河、太极拳(剑)、棋类等各类单项比赛6-7次。全街道建有腰鼓队12支、乒乓球队6支、排球队6支、门球队8支、篮球队9支、柔力球队11支、太极拳功夫扇队11支、象棋围棋队11支、广场舞蹈队20支、地掷球队2支、阳光足球队1支、羽毛球队4支、舞龙队6支、还有台 球队、竞技麻将队、阳光啦啦队等体育单项队伍共110支,在各社区、村遍地开花,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并且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健身和竞技活动,以“全家总动员”命名的家庭运动会、形式多样的趣味运动会将亲情、娱乐与健身融为一体,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群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运动员的激情和创造性,在区、市、省的各级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2009年5月,社区居民潘翠美参加浙江省首届社区运动会,荣获五禽戏比赛第5名;2009年8月底,以新碶街道为主体的健身气功代表队,代表宁波市参加“第一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荣获六字诀集体项目铜奖。隶属本街道的华山小学以少儿乒乓球培训为特色,该校学生连续多年在全国、全省少儿乒乓球比赛区中取得佳绩,现为“宁波海天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省少儿乒乓球培训基地。此外,还有高塘小学的风筝、街道武术协会的太极拳(剑)也曾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得佳绩。
街道于2006年添置国民体质检测器材,培训测试人员,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点,并对监测点,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国民体质监测》具体测试,我们做到了四落实:落实测试的工作方案;落实专职监测人员和他们的工作职责;落实被测试的人员;以及落实测试的地点。并对测试结果在社区进行了公布,使被测者在以后能有的放矢进行锻炼。2006-2009年在社区和村按照性别、年龄分组测试760余人。
在推广《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中,为确保被测群众的安全,街道不仅在4个测试点,各安排了一名医务工作者,而且还为测试人员投了保险。利用节假日积极推广《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促进达标人数逐年增长。
体育经费充裕,宣传培训规范
街道将体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升。2005年以来,平均每年拔 出群众体育活动经费50万元,以户籍人口计算,已达到人均6.69元,其中2005、2009举办全运会年度经费达到70万元。此外,区域内的大中型企业也积极支持街道的体育事业。
为确保各类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街道有计划地培养了一支群众体育指导员队伍,现拥有一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4名、二级指导员20名、三级指导员84名,合计108名;单项社会体育指导员33名。街道每年举办基层体育骨干培训班和体育技能训练班5次以上,体育骨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有效的组织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工会体育干部、离退休人员和体育积极分子热情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管理工作。
街道充分利用在互联网上开辟的“新碶街道网页”、遍及社区和村落的宣传橱窗、黑板报、专栏板报、道路醒目的大型喷绘牌和各部门编印的内部报刊、健康咨询和科普讲座,大张旗鼓地宣传群众体育工作,并且2008—2009年在市、区电视、广播媒体上有关新碶街道体育报道的底稿、解说词,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就达39篇之多,而且在宁波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晚报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都有关于我街道群体体育的新闻或图片报道;在区域内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使社区居民和农村群众全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活动层面不断拓展,全民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庆祝新碶成为中国女排主场,街道先后举办了万人长跑、千车巡游、广场欢舞等大型活动;为迎接北京奥运开幕,街道又组织举办多项声势浩大的青年志愿者大巡游宣传活动,在城乡造成广泛影响,使得运动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几年进行的创建体育先进街道活动,也成为宣传街道体育工作、巩固街道体育阵地的有效载体。一方面,吸引了社会各层面群众的关注,激发了人们的健身热情,另一方面通过树立典型,以典 型引路,加大了普及社区农村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了群众体育的辐射力,带动了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按照北仑区“创建体育强区”工作计划,街道制订了与之相关的工作目标,安排“创强”经费,派员参加省体育局组织的先进街道和先进社区培训班、组织有关干部赴体育工作先进的杭州市米市巷街道考察学习等等。还组织社区、农村相关人员参加“创建城市体育先进街道”业务培训,落实专人整理相关资料。现街道本级拥有体育档案资料25本,摄制完成新碶街道体育资料录像片1部,展览板12块。这次编撰的档案,我们采用了“对照目录”的形式,把考核标准和印证材料,在同一卷内对应出现,方便领导的考核、检查,同时也便于我们的查漏补缺,以便进一步的提高。
今年我街道创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街道,省的评审考核标准,为我们进一步规范建设体育设施,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也为我们更好造福于民,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机遇。
论《城市游戏》的体育美学 篇6
【关键词】《城市游戏》 体育美学 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13-03
《城市游戏》是国内首部展现极限运动的体育题材电影。极限运动难度高、挑战性大,动作当然是它的一个亮点。但该片不是一部专注于动作的电影,因为它不强调动作逻辑对电影主题的决定性意义,如功夫电影、警匪电影、黑帮电影等传统动作片所需要的那样。电影的情节动力主要是张玮柏为了营救遭绑架的妹妹,但这条线索在电影中被处理成了背景,其目的是为电影的前景情节叙事提供支撑。电影叙述的是张玮柏参加比赛的过程,无论哪一个方面,影片的冒险意味都不突出。纵观这部电影的主要元素,如极限运动、偶像演员、跨越国界的自由行走,再加上与体育相伴随的金钱、财富、名气与阴谋等,这部以叙述体育比赛为主要内容的影片,在表现了独特的体育美学的同时,还体现了对于体育文化的现代性思考。
一
中国体育题材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走剧情电影的路子。从现代时期《体育皇后》提倡的“体育救国”,到当代《女篮五号》号召积极投身新中国体育事业,再到新时期以《沙鸥》为代表的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夺取金牌、为国争光的精神,都是这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中国体育题材电影的主旋律和基本主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在艺术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巨大进展,先锋电影、实验电影、独立电影、商业大片、贺岁片等各种电影不断花样翻新,各种现代电影理论观念和方法的影响则更加内在而深入。但这种探索对于体育题材电影的触动很少,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题材电影如《神行太保》《现代角斗士》等作品,仍然保持着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甚至主题内容都具有类同性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体育面貌和体育观念都发生了显著改变,但体育题材电影却仍然现出老面孔,《黑眼睛》《挑战》等作品缺少新的时代气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申奥成功,举国上下掀起了体育文化热潮,体育题材电影的创作也形成了新的高潮,并产生了诸多体育题材电影。遗憾的是,这些体育题材电影基本上仍然沿袭了当代体育题材电影的传统创作思路,走剧情电影的路子,把思想内容的诉求作为电影的主要追求。如《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致力于表现爱国的主题。《买买提的2008》把体育作为团结村民、凝结人心的手段,以体育比赛胜利的精神来唤起大家克服现实困境、实现梦想的努力。《大山里的搏击手》在隐喻的意义上表达了体育观念对人生的意义和作用。体育运动成为人改变现状、实现自我的新动力。虽然形式上有新颖的地方,但电影手法和主题仍然比较传统。
中国当代体育题材电影由于其过分明显的意识形态内涵和思想内容特征,致使它和其他非体育题材的电影相比,缺乏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体育电影的类型特征。以《女篮五号》为例,它既是一部体育片,同时也是一部爱情片,还是一部表现新旧社会对比的政治影片,甚至后者的意义更加突出和显著。在十七年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文化氛围中,体育题材影片正是靠这种趋同寻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在特定的社会时代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体育电影仍然涛声依旧,则反映了体育电影观念的滞后和创作步伐的迟缓。
政治性、思想性是剧情体育题材电影的优点,也是其缺点所在。它最大的问题是以政治内容的表达为中心,忽略了对体育运动本身的表现,缺少对于体育美学的挖掘、捕捉和展示,因此,这些电影的体育美学意义欠缺,体育文化气息淡薄。电影对体育人物、体育生活、体育运动等具体的方面,以及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等抽象的方面,或者无法准确把握其特点,或者基本上就是忽视的。这样,体育题材的意义就基本上沦为空壳,体育类型电影的性质也非常模糊。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笔者以为,《城市游戏》表现了对传统剧情体育题材电影的突破,即它没有局限于讲述故事,阐释思想,它是一部致力于表现运动本身的魅力,展现体育美学的影片。电影以极限运动为对象,致力于表现它的时尚、先锋、刺激等审美特点。
从运动项目诸方面来说,20世纪以来,得到最大程度普及的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尤其是奥运会项目,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球类、田径、游泳、举重、体操等。极限运动项目是近几十年刚诞生的,它新潮而时尚。电影称极限运动为UG文化,这是对极限运动的基本定位。UG是一个缩写,Under Ground(地下)的意思,也是You Guys(大家伙)的意思,表明它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青年亚文化,流行范围小,还没有被大众理解。就整部影片来说,它展示的极限运动项目非常丰富,如极限跳伞、跑酷、攀岩、摩托车追逐,以及极限单车、滑板、直排轮等。极限运动难度高,挑战性大,最富于先锋色彩和冒险刺激意味。
电影开始的极限跳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疯狂的极限运动,堪称极限运动的极限。在电影中,张玮柏两兄弟从悬崖跳下,紧贴着地表,进行无动力滑行,已经是难度极高、危险极大的了。哥哥张家坤还要尝试降落到正在高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顶部,并自行站稳。实际上,这种想象力已经超出了人类极限跳伞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这项运动的先锋性和刺激性,由此可见一斑。
张玮柏在北京跑酷,电影特意标出了时间和地点,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极限运动的魅力。玮柏用了一个小时,从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向西穿过东城区,经过鼓楼,再穿过西城区,来到海淀区的北京理工大学。玮柏的速度远快于坐公交车甚至打的,尤其是在当今城市大面积堵车,存在着众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张玮柏的跑酷更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跑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它属于绿色出行,节能、环保、自然。因此,它还能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点缀城市的独特风景。电影用多个镜头详细纪录跑酷的过程,无疑具有这样的表达意味。
张玮柏参加的极限运动比赛,共有三个回合。这三个回合,一项比一项惊险,一项比一项刺激,成为影片的最大看点,也是影片内容的最大亮点。在第一个回合“忍者战士”中,包括了跳跃、攀岩、爬杆等内容,展示了极限运动的难度,更体现了参赛者的速度、力量和勇气。第二个回合“死亡之跳”,恐惧而梦幻,完全是高手之间的较量。运动员从80米高的冷却塔跳下,充满巨大刺激和惊险,考验参赛者的胆量和信心。张玮柏从塔顶最高处跳入深不见底的塔底,令人难以想象地成功了,非常考验观众的心理承受力。第三个回合主要是摩托车追逐,则充分展示了速度和激情的魅力,情势千钧一发,比赛扣人心弦。
二
电影的外景地取自三个国家,具有不同类型的美感。美国犹他州的自然风光,北京的淳朴民居风情和首尔现代都市的五彩缤纷。张玮柏和张家坤极限跳伞的地方是美国犹他州的诺奇峰。高耸的悬崖、开阔的视野、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这是运动开展的背景。他们起跳后,紧贴地面飞行,享受扑面而来的视觉盛宴,感受气流的颠簸和起伏,这是跳伞者飞行在空中俯瞰到的美景、体验到的快感。极限跳伞是最疯狂的极限运动,但只有这种疯狂的运动才能使人感受到超常的人生经验。巨大的满足属于具有勇敢精神、敢于尝试的运动员。从这个方面来说,电影与其说这是对运动之美的展示,不如说这是对运动员的精神和人格的赞美。
张玮柏跑酷的地方是北京古城的中心部分,胡同、市井、四合院,悠闲的老人、忘情游戏的孩子和匆匆赶路的行人,构成了古城最具有诗意的画面,跑酷和这幅画面天然契合。为了拯救被绑架的妹妹,张玮柏来到韩国首尔,江南大道的夜景,霓虹闪烁,色彩迷人,街道上车流蜿蜒,车灯如河,商店敞开温馨的大门,房子射出繁华的光芒,都市的现代气息喷薄而出。而在玉浦洞的那场追逐,则展现了韩国的传统民居和街景之美。随着比赛的进行,韩国仁川等地的风光和景色在紧张、刺激的比赛过程中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同时得到比赛刺激和风景享受的双重体验。
电影花如此大气力跨越多国拍摄,选择各地的地标街景取景,力图尽情呈现画面之美的意图显然不仅是追求形式的效果,还具有强烈的表现意味。电影特意标出地名,因为它们不仅是运动开展的地方,还是运动者的生活环境和人生背景,环境美好和环境质量隐喻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活美好和生命质量。这不是一部风光片,而选择这些具有无限风光的著名地点,表面上展现的是极限运动者的生活经历,而实质的意图,是展示极限运动者的生活色彩和人生乐趣,给观众以无限的想象力。尤其是运动员跨越国界的自由行走,表面上是叙述他们参加比赛,实质上是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的隐喻。
这样的意图也反映在电影对于演员的选择上。电影聚集了窦骁、陈妍希、释小龙、金俊浩等中韩当红人气明星加盟,就连出场镜头非常有限、只起串联情节作用的UG女郎也选择了拥有天使容颜和性感傲人的魔鬼身材的周韦彤来担任。在极限运动还是小众运动的时代,这样的角色选择很容易成为扩大极限运动影响,吸引更多人认识、欣赏甚至参与极限运动的无意识心理。
在这部电影里,陈妍希时尚而冷酷的蓝色假发造型又向我们展现了她的新形象。它属于凌空飞降、充满野性和刺激的极限运动高手菲菲。这种先锋而时尚的外形,同时也是人物内心和性格的隐喻。菲菲在父母去世后,坚强生活的勇气和能力,服侍爷爷的爱心和敬意,以及力图改变生活的决心,表明她是生活的强者。作为这项运动的参与者和高手,她的形象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张玮柏是极限运动的全才,极限跳伞、跑酷、攀岩、跳跃、摩托车追逐等样样身手非凡,他最终成功拯救出被绑架的妹妹,使人见识到极限运动者的能力和胆识。大卫不但是极限运动高手,还是一名卧底警察的角色,他参加比赛,既捍卫了个人荣誉,又完成了工作任务。极限运动者不但具有鲜明的是非善恶态度,而且具有极强的能力。电影在塑造人物时,将运动、工作、性格和爱好兴趣等因素结合的努力,展现了极限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
和国家对奥运项目实现举国体制的政策不同,极限运动基本上是民间的、个人的。极限运动需要物质条件,而且是昂贵的物资设备,这些条件纯粹要运动员个人准备。电影塑造的张玮柏,出身“富二代”家庭,自己又是令人艳羡的都市白领阶层。但是,和一般完全沦为工作奴隶、处心积虑谋划办公室政治的杜拉拉们不同,张玮柏是自由的、超脱的。这是极限运动赋予他的生活乐趣和生命财富,也是极限运动者精神面貌的象征。
总之,中产阶级的家庭背景,白领阶层的个人生活,自由奔放的个性表达,身手不凡的运动能力,精彩刺激的人生经历,以及享受生命的乐观和豁达,表明极限运动者不仅是运动的高手、生活的强者,而且是美的创造者和体验者。
三
从电影的叙事来说,《城市游戏》包含了三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张玮柏参加极限运动比赛,这是电影前景叙事的主要内容。推动张玮柏参加比赛的是一条背景线索,即妹妹晓卓遭到了绑架。张玮柏只有参加比赛,绑架者才会释放妹妹。奇怪在于,绑架妹妹的是她的男朋友泰勒,而泰勒是UG公司的背景,因此,公司的幕后老板指使泰勒绑架晓卓,逼迫张玮柏参加比赛就构成了电影叙事的第三条线索。电影通过这些线索,尤其是第三条线索,将极限运动置于更加宽广的社会背景中,审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完成了对于体育文化的现代性思考。
体育最初的意义是健身。在个体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为社会文化教育的一个方面,成为促进群体活动的手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到来,体育的意义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如果说体育的传统作用是健身,那么,现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传媒业高度发达的消费社会以来,体育的蓬勃开展已经不再是为了纯粹的健身目的。体育已经沦为消费对象,成为经济社会里人们赚取大众眼球、获取利益的手段。这样,体育和名气、金钱与财富等形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电影一开始,张玮柏和哥哥的极限跳伞就被放到网上直播,此次在网上观看直播的观众超过了一百万,影响所及,使它迅速成为十分热火的城市运动项目。直播不仅扩大了活动的影响,更使得个人出了大名。因此,泰勒反复地鼓励张玮柏兄弟俩:你们火啦,出名啦!为了吸引更多观众,泰勒还特别叮嘱小杰保证直播画面的传输质量。
这就是体育文化的现状,一方面,运动员参加体育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健身,它还是运动员谋取名誉、地位、金钱等各种现实利益的手段。另一方面,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体育又可以成为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有人说,商品经济是眼球经济。体育一旦成为人们注意力的中心,它能够为参与者和组织者、宣传者等一系列社会行业创造巨额的经济价值和利润回报。体育已经融入现代社会,成为非常活跃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之一。
电影反复多次直接表现体育的这种性质。家坤去世后,玮柏心感内疚,决意放弃极限运动比赛,泰勒来劝他复出,表面的理由是城市游戏现在很火,这是家坤生前致力于发起、参与和推动的结果,不能让家坤的血白流。实质上,红红火火开展的极限运动已经让组织这些活动的他们赚到了很多的钱,劝诱玮柏出山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因为玮柏是这项运动的创始者之一,他的影响力大,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注意。UG公司设置了三个回合的比赛环节,每个环节都实行了淘汰制,越往下一个环节,比赛就越紧张、刺激,越吸引人。与此相对应,三个环节的比赛奖金也是逐级加码,第三个回合的奖金是10万美元,是第一个回合的十倍。菲菲的书店生意不好,她参加城市游戏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总之,在现代体育观念中,原本的健身意义已经消隐,退居为背景,现代人参与体育有了更多的经济目的和利益诱惑。体育活动则沦为了一场利益创造和分配的社会活动。
体育作为经济活动过程的完整链条就催生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文化产业。从下游的运动员到中游的组织者、宣传者,再到高层运作资本的幕后老板,他们既有利益相关的一面,又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体育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对于运动员来说,运动员必须有突出的运动成绩,才会有影响,有知名度,也才会有利益。所以,体育产业开发的往往是个别非常成功的运动员,而对于金字塔底部大量的普通运动员则是忽视的。尤其是,在产业开发者眼里,他们最注重的是利益,运动员是他们赚钱的工具。在运动员的身体、情感、个性与他们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常常选择牺牲前者,而逼迫运动员,或者操纵运动员做违心的选择和决定。这与体育是为了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初衷是相背离的,是现代体育文化的负面影响所在。
张玮柏在电影中的处境就是这样。哥哥家坤刚刚去世,他还没有从亲人死亡的悲痛感情中走出来,泰勒就来催他参加比赛。真相大白之后,我们发现,幕后老板逼迫玮柏参加比赛,并不是欣赏玮柏的运动天赋和才华,而是在利用他的运动才华赚钱甚至进行非法的赌博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赚取更大笔的钱。这种单纯为了利益,违背体育文化的初衷,直至践踏人性的做法,无疑体现了电影对体育文化现代性的深刻反思。
当然,从社会影响和艺术效果来看,《城市游戏》还不能说是一部成功的电影。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不是电影表现体育美学的方向有问题,而是电影对体育美学的表现力的问题,即它对体育美学的表现还不够突出,不够集中,不够精彩。从运动项目的选择到动作的设计,镜头的运用,色彩的处理,效果的讲究等,还需要加强。在武侠电影里,为了追求武术动作的美学效果,有动作导演专职负责,在战争电影里,为了营造真实的战场环境和氛围,有军事顾问负责具体工作,而在体育题材电影里,体育美学的意义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是体育美学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是它和电影其他元素有机结合的问题。从叙事来说,电影还徘徊在剧情叙事和美学叙事之间,缺少贯穿性的叙事线索,情节松散,不连贯。甚至为了迎合消费需要,强行插入爱情叙事,使得整个叙事体系多头、混乱、芜杂,甚至喧宾夺主,致使有些观众感叹电影剧情不清,故事欠缺。
但这终究还是一部体现了探索精神,有自身艺术特点的影片。尤其是对于传统剧情体育题材电影的突破,昭示了体育电影的新的可能性,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苏竞存.“体育”概论[J].安徽体育科技资料,1983(4)
【作者简介】林秀琪(1978- ),广西北海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城市体育 篇7
1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1]。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城市群对周边区域具有有辐射带动作用,对区域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城市群具有极化效应;有助于城市之间功能互补;具有区域创新功能。我们试图从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研究入手,以带动城市群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城市群大众生活理念。以下从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1.1 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概述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行管理模式,首先场馆建设主要源于不同高校整体经费计划中,场馆的建设和管理以学校为主。当地政府几乎不承担无任何建设任务。其管理模式有以下几种。
1.1.1 传统的目标管理模式
传统的目标管理即学校室内体育场馆和室外部分体育运动场地专为课堂教学开放,其它运动场地为开放式管理,即除教学以外的时间,校内外群体活动均可使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保证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条件,而且便于管理。缺点在于: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和社区体育生活显然受到健身条件的制约,健身场馆利用率低。同时隔绝了校内外健身活动的联系。
1.1.2 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模式
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模式是指学校体育场馆除正常的课堂教学任务免费管理外,其余时间由小型健身俱乐部统一具体管理和适当的收费经营,校园健身俱乐部管理者只能由校内师生按健身项目负责承担。其优势在于,场馆管理具体、场馆开放时间长、场馆利用率高,学生课余健身条件完善、场馆还能得到及时的维修经费和维修。劣势在于限制了一部分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和社会成员参与自己所喜爱的健身项目。这种不公平现象是我国现阶段不可避免的健身现状。虽然高校体育场馆由政府提供建设,但是健身理念和健身环境条件远远达不到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为社区提供免费参与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机会。
1.2 体育课程的基本教学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教育的深化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对体育课程实施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无论是课程模式、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反映了当今世界教育领域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符合教育对培养人的新要求。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自2002年试行新课程纲要以来,我国在体育课程实施方面,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健身知识课程模式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模式。
1.2.1 科学主义课程传统模式起源于强身健体
在体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式相伴发展的,体育课程科学化有对体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理由,但是,更多的是学校的基本任务被理解为传授知识,学校的各门课程都是日益强烈地学科化了,体育课程对习惯的养成则不受关注。体育课中的人文精神则越来越弱化。然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模式由于工业革命的关系,使教育与培养工业劳动者需要发生了联系。学校成了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真正的国民学校。在科学主义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自然成为了科学主义的课程传统[2]。20世纪50年代苏联体育课程和教学理论,对我国近50年的体育课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基课程理论和三基为核心的体育课程理论。这种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可以用“增强体质”来概括,即这种课程主要是指向完善学生的身体[3]。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体育课程的实施和不断改进教学,便于大学师范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足之处在于,不利于促进学生对体育意义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健身兴趣的培养。
1.2.2 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式源起终身教育
70年代末期,随着大众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发展,一些国家教育界对科学主义体育课程进行了反思。日本“快乐体育”的推行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学校体育界广泛传播的各种体育课程和教学理论,如结构教学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探索体育教学法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人文体育思想开始有意识地贯彻渗透到体育课程并付诸实施[3]。这种体育课程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学校教育健康目标的落实和达成;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巩固;有利于体育和体育教师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素质的整体水平的提高。不足之处仅在于,教师承受的工作量大,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1.2.3 融合体育课程模式源于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
在现代化的金融、交通与信息技术条件下,城市与高校在发展中的关系,以及所有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大都市与城市群的空间界限,而成为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以及需要认真思考的世界性问题。这是我们在城市化水平不算很高的中国关注、研究城市群,以及由此需要进一步发展与研究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的重要现实原因。
融合体育课程模式即为城市群高校发展中,利用城市群交通与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条件,已成为高校体育互补,达到推进高校体育发展的最大化。融合体育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用时间、空间和体育环境为维度构造立体支持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和交流平台达到城市群之间高校体育融合,同时也能带动周边高校体育发展;有利用大学生社会人际交流、举办活动策划、组织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同时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更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工作中安全责任加大。
1.3 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目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大概有:体育竞赛、体育俱乐部、课外辅导、大众自我健身活动、发展体适能等健身形式。管理模式大概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学校体育群体管理中心管理,如高水平或校级以上的竞赛与训练,第二种由学生会、团委管理,如校园体育俱乐部、班级和二级院系级群体竞赛活动,第三种为由体育教师个别辅导和学生自我健身型,如《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与课余学生自我健身活动,不受场地和时间以及其他群体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运用情况,大众自我健身活动占45.2%,体育俱乐部占15.1%,体育竞赛占14.4%,发展体适能占12.9%,课外辅导占12.4%。
1.3.1 大众自我健身活动模式
这是一种自我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比较强的管理模式。在学校运动场所设立辅导站,有体育教师和导生负责技术指导、安全监督。是一种学生课外自我锻炼空间最为宽松的健身模式,学生可自由选择时间和活动项目去各点进行锻炼。学校在宏观上对学生周锻炼次数提出量化要求和无要求的两种管理模式,学生锻炼时凭课外活动卡记录作为平时锻炼的依据。也有的学校采用学生自行活动,校体委负责考勤,学期末由各班级进行学生综合考核的依据。这种管理模式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在锻炼时空上都比较灵活,有利于学生自我健身能力的培养,是全校性的健身模式,但它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觉健身意识的基础上。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1.3.2 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
校园体育俱乐部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爱好的运动项目,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参与的健身活动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学习方式。也是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健身模式。它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健身能力和兴趣。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学校具备较充足的体育设施并能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教师和导生的专项技术技能等素质要求比较高。同时,健身俱乐部还能影响到不开设体育课的3、4、5年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俱乐部中来。更是影响和带动校园体育文化的最好管理模式。但是,在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中,应该考虑到一部分学生的经济承受力。
1.3.3 课外辅导型管理模式
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为提高青少年体质,在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三基”时代占居有很长时期,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课外辅导型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由班主任管理,体育课教师负责技术技能的辅导,课外辅导内容基本上以体育课教学内容为主。课外辅导的教师学生相对固定,教师熟悉了解学生的体育基本情况,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督促和指导作用。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存在健身时空上的局限,并带有一定的强制因素[4],管理的学生仅限开设有体育课的年级,对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不利,而受辅导的这部分学生恰恰正是学校体育锻炼相对较少的群体。
1.3.4 体育竞赛型管理模式
体育竞赛型管理模式是以竞赛带动课外活动。根据学校场地条件和不同季节,学校、二级院系、班级等组织小型多样的单项竞赛,如校园各级各类常规体育竞赛和体育趣味比赛等。这种管理模式由校体委或校团委、学生委、班委会负责学年学期体育活动计划,体育教师或导生负责技术指导,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承担裁判工作。小型竞赛简单易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参与面广,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竞赛给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激烈的竞争锻炼了学生接受受挫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斗志,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体育竞赛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只是业余活动,要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1.3.5 体能型管理模式
体能型课外体育活动中,师生的重点放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的体能方面的练习。主要形式。第一种由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体能健身的卫生常识和健身方法;第二种是学生为提高体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的自我锻炼形式。这种练习有固定时间和场地,有教师负责指导,目标明确。这种形式对提高健身意识不强、运动能力弱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有较好的效果和促进作用;但实施过程带有应试性质,对这部分学生的健身意识的培养收效甚微。当前,根据我国青少年以及国民健身意识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时效性选择模式。
2 选择融合体育发展模式的客观必然性
城市群高校融合体育发展模式是将融合体育观引入城市群区域高校体育发展的全过程,是一种追求更大资源利用开发、更高人才质量、高校更大发展、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为目标的先进高校体育发展模式。遵循生态系统和城市发展系统的基本规律,以人才质量为驱动力,以学生素质和高校体育协调发展为导向,按照人本体育课程发展规律,通过优化各个学校体育发展结构和城市群高校体育融合结构,实现体育多级融合对环境的优化程度达到一种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城市群优势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实现城市群高校体育的利益转化。这一高校体育发展模式使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融为一体。
融合体育根本之源就是城市群区域两型社会需要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状况对一个区域的体育文化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许多高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着单个学校各自为政,导致高校资源开发利用率低。融合体育发展模式把学校体育与环境统一起来,对城市群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群发展过程人居环境和生活态度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城市群理论,融合体育的核心是以同样的资源带给区域间对人的个体和社会体育最大限度的辐射影响效应。发展融合体育是在发展校本特色体育的同时加快促进高校体育改革。带动校园体育文化和区域体育文化结构调整朝着科学化、合理化、良性化方向发展。在两型社会环境保护方面,发展融合体育就是打造社会环境。
3 城市群高校体育选择融合体育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对当地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对全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城市群来说,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从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模式转向融合体育发展模式是保持体育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然而,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传统的目标管理模式与两型社会发展断层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校校内环境资源来实现的,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几十来的体育学习与管理模式,从中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体育,基本掌握了体育健身方法的学生仅达20%左右,甚至根本就没有健身意识,浪费了体育学习资源,而且与终身健身脱节的学校体育现状。
3.2 生态环境与高校体育持续发展的矛盾
高校体育的定位是协调学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辅助性课程。在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改革的同时,高校体育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同时也许还未意识到。高校之间教学资源重复浪费现象严重,高校在区域之间,城市之间,校社之间严重隔离现象。城市群高校在区域以及全省之间的辐射效应极小,浪费国家经济资源。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效果差。长株潭以及“3+5”“两型社会”建设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发展融合体育,改变长株潭城市群的高校体育发展模式,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株潭高校体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城市群高校体育发展模式构建
城市群高校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其发展系统由科研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消费与服务系统、体育赛事系统、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组成。要真正实现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之间与两型社会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城市群区域高校的自然特点、协调建立一个从单所高校到区域高校整体持续发展的融合体育模式体系。
4.1 融合型资源共享模式
融合型资源共享模式是指通过资源共享,发展区域体育文化,增强体育文化氛围。在城市群高校之间,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和高校集中地优势,构建体育资源生态链,使区域间建立生态开发、利用、共享。如高校体育学术讲座、学术交流、课程改革信息交流,科研信息、体育赛事、教学资源等。据湖南省2010年统计公报显示,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67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环长株潭(“3+5”)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12560.17亿元,增长15.2%;湘南地区生产总值3269.27亿元,增长15.0%;大湘西地区生产总值2027.25亿元,增长13.7%。全省普通高校102所,比2009年增加2所,高校在长沙、株洲、湘潭的数量分别49所、10所、9所,占全省66.7%[5],三地高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有利于三地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三地对湖南全省起到了区域辐射性的强大带动作用。资源共享是城市群高校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城市群体育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它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构成了现代高校体育文化生活的基础条件。是区域与高校相互融合最为基础的平台。城市群高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高校建立资源共享联合会,它可以协调提高区域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开发,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善人文环境,而获得优良的人居环境。
4.2 融合型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服务是指区域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通过便利的交通、通讯、电子平台形成推动高校和区域间的体育文化。加强高校之间的体育信息交往能扩大信息,也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重要措施。发挥高校大学体育部、学术委员会、校体委、校团委、俱乐部、校级代表队的积极主动作用,通过这些平台,培养学生沟通、策划能力,带动区域健身氛围,以促进高校体育发展。达到融合信息服务的倍增效果。
4.3 融合型科研模式
科研是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全省普通高校102所,长株潭区域内共有68所高等院校,拥有4所“211”大学、拥有博士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9家、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因此城市群高校建立科研学术委员会或科研学术团体进行学术交流,共同开发研究,以科研促发展。通过科研团队掌握最为前沿科研信息,达到促进教学改革和高校体育发展的目的。
4.4 融合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
融合型体育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以城市群高校聚集辐射至区域内甚至辐射至周边区域,以形成健身文化氛围,拉动体育消费市场,逐步融合健身、消费,以及促进高校和区域体育产业水平的提高,拉动体育经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首先打造休闲体育环境,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打造居民日常体育生活圈,同时促进了体育消费群体;其次,利用城市群高校体育资源和政府共建发展体育产业;通过高校体育资源辐射影响周边城乡的体育产业和“绿色”生活环境;其次借助体育湘军的影响力,打造长株潭城市群体育竞赛、娱乐基地[1];再次依靠高校科研能力,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潜力。
5 结束语
长株潭城市群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交通信息发达便利,融合城市群高校资源,为带动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然而,目前城市群高校之间、高校与区域之间资源利用率底,高校体育没有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功能,三地高校人才培养,以及“两型社会”文化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所以发展高校融合体育,改变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模式,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已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萍主编.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86-294
[2]刘剑,胡跃红.人文主义视野中的体育课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1(13)
[3]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4]蔡瑞广,邱梅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2(86)
[5]刘剑.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策略研究[J].运动精品,2012.5
城市体育 篇8
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自愿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自主健身娱乐活动称为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对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系、构建社区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近年, 尽管各级政府在居民社区和公共活动场所体育设施的建设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但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规模还是很小, 满足不了广大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需要。我国70%以上的人群依然在非正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主要集中在公共活动空地、住宅小区空地、自家庭院、公路街道边和公园广场。全国第五次 (2005年) 体育场地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平均每10000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m2。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的部分城市, 社区体育场地更是严重缺乏。如豫北地区平均每10000人仅拥有体育场地3.46个,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49m2,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离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m2以上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2. 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不仅总量不足, 而且分布很不平衡, 差异悬殊, 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人文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首先, 就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社区来说, 老社区体育设施相对比较齐全, 但设施多因为日久失修、功能单一, 很难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新社区地租价格较高, 部分房地产商追求经济利益, 尽量回避或减少小区体育设施建设, 社区必备的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都难以保证。其次, 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来说,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政府部门较重视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建设, 体育场地较大, 健身设施种类和功能相对齐全, 个人或政府资助建立的社区健身俱乐部较多, 可满足社区居民较高层次的健身需求。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政府或个人投资配置的基础健身设施都不足, 更不用说更高级的健身俱乐部了。再次, 就全国的地理区域分布来说, 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人均占有量存在阶梯型模式, 由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降低,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均衡发展。
3. 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城市社区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近30年来,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逐渐壮大, 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由1996年的1∶20398增加到2011年的1∶2000, 成为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从业年限偏短的特点。
4. 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
目前, 我国各级政府缺少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资金投入扶持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即使出台了某些地方性的有关社区体育的政策法规, 但缺乏合理的组织监督, 可操作性差, 很难起到作用。很多城市的社区体育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社区体育管理者的数量严重不足, 与社区体育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同区域内的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相互封闭, 只供本单位职工享用, 不与社区内的其他居民共享。如何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建立一套资源整合的管理协调机制迫在眉睫。
二、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所具有的优势
1. 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完备
资料表明, 学校拥有我国70%左右的体育场馆, 尤其是重点中小学和高校, 场馆门类齐全, 设施完备。除满足正常的学校教学和运动员训练之外, 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完全可以与城市社区体育结合起来, 通过合理的管理、调配向广大有健身需求的居民开放, 一方面可避免大量巨资建造的学校场馆设施的闲置, 另一方面也能解决部分社区居民锻炼场馆设施短缺的问题, 做到国家有形资产的最大合理化、利益化的利用, 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有力保障。
2. 科学指导体育活动
城市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庞大、质量高的运动健身高级人才, 主要包括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各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专业的学生, 他们受到过系统的体育专业的良好教育, 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 具备全面、系统、科学地指导体育活动展开的能力, 是指导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最佳人选, 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要求。
3. 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体育, 尤其是高校拥有丰富的体育项目, 除了深受大众健身喜爱、简便易行、普及率高的项目, 如篮球、乒乓球、田径外, 还开设了很多其他项目, 如排球、健美操、网球、游泳、武术、足球、高尔夫等。体育项目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的特点, 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人群的多样化的健身习惯。
三、城市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可能途径
1. 为社区体育解决场地设施缺乏问题
场地设施缺乏是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困难较大, 而学校的体育场馆充足、设施完备, 若实现了社区体育需求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共享, 社区体育就可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的这一优势, 解决场地设施问题, 实现国家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学校可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下, 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 与社区进行合作, 建立具有盈利性质的体育休闲俱乐部, 定时向社区居民开放, 合理收费。此举措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居民健身场馆设施的需求, 另一方面, 学校也可利用相关盈利用来管理、保养、维护场地和器材, 实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长期合作, 达到共赢目的。
2. 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形式, 提供体育人才资源
社区体育运动形式单调, 缺乏经验丰富的体育指导员。对于广大社区居民来说, 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健身技能培训, 大多依靠经验、跟风他人锻炼形式而从事体育活动, 运动形式多以散步、快走、慢跑、简单的舞蹈为主, 身体条件稍好的中老年人和青少年还会从事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运动, 运动形式相对来说较单调, 不能满足科学健身的需要。而学校有教育经验丰富的专业体育教师, 运动形式、健身理论和方法都很丰富, 若能与社区体育结合起来, 社区体育指导和管理人才缺乏问题就能得到一些缓解, 将会给社区体育带来丰富的人力资源, 丰富社区的体育运动形式。同时, 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专业学生若能走进社区、服务社区, 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 也能部分缓解社区体育人才的缺乏问题, 这些学生可以在社区体育中实践、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人际交流、组织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真正实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的互补, 促进共同发展。
3. 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运作模式
定期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教育, 使广大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和了解科学健身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科学健身的方法, 并将这些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科学健身中真正起到作用。
四、研究结论
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合理利用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人才资源, 建立合理的学校体育促进与社区体育相互互补的运作模式, 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形式, 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5 (4) .
[2]陈永生.豫北地区城市居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8 (3) .
[3]宋杰, 任保国.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7, 28 (5) .
体育产业,城市文化新势力 篇9
参加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市体育局局长李颖川、河北省体育局副局长董得良、天津体育局副局长王敏、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原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沈体雁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显鹏、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总经理阮伟、北京社科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灿、奥运会举重冠军张国政、中国横渡第一人张健、著名体育主持人蔡猛、苏玲等。
论坛期间来自体育界、投资界、学术界、企业界的精英全方位多角度对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京津冀体育产业圈建设”、“体育产业投融资”、“如何激活体育消费”、“完善体育市场”进行了剖析。主持人苏玲就“京津冀体育产业圈的优势和机遇”的话题与来自京津冀的体育局领导进行了访谈, 主持人与嘉宾的妙语连珠成为论坛的一大看点。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分析 篇10
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城市休闲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开始,通过市民自发组织、企业单位组织形成的各类体育运动活动就在我国大街小巷、企事业单位开展起来。我国是一个有着群众体育锻炼传统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了有组织、有目标的体育锻炼活动,而这种体育活动在锻炼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休闲化、娱乐化的特点,原先竞技化的目标逐渐淡化了。在当代,进入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邀上三五好友打打羽毛球,业余时间在城市绿地进行健步行走、自行车骑行已经成为了时尚,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步伐也越发的加快了。
然而,随着城市居民对于休闲体育需求爆棚式的发展,客观条件的迟滞却造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的瓶颈。以广场舞为代表的当代城市休闲体育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质疑。由于没有场地和专门的器材,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广场舞团队虽然声势浩大,然而一直是“草台班子”,出现了零散化发展,训练和活动都不正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扰民的情况,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冲突。诚然,诸多城市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和广场舞一样面临着十分尴尬的情况,没有合适的场地、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没有有效的激励政策,很多休闲体育项目都难以为继。
当前,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居民自身强身健体的需求,在国家层面上来看,这是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因而,提升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水平,有效改观目前发展弊端,一定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发力建设。
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
2 . 1 地方政府加强对于休闲体育发展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有20个城区进行“全面健身示范城市”的创建,对于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来说,这些城市就是未来发展标杆。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吃透中央全民健身方面的策略与精神;另一方面要对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高度重视,在政府内形成极为有力的创建领导班子或专门部门、组织,做到对于休闲体育工作的全面负责,责任到人。同时,要将休闲体育的管理工作细分到各个地区,在详细把握本地区体育运动资源与建设现状的前提下,找到工作重点,并且使得各项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针对不同的地域,进行休闲体育发展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些地区依托地区曾经办过大型赛事的优势,以此为契机进行主体性的建设活动,使得休闲体育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对于相关工作有认同感,就能够很好的推动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并且高度认可相关工作,是一种很好的政策支持。如现在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的马拉松比赛,就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推动了慢跑、健步等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而某些地区有着较好的体育历史、体育资源和历史传承,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的人员资源、场馆资源为休闲体育发展助力,是很好的发展方式。以上海市为例,其高校体育运动资源、体育运动培训资源丰富,以“品质生活”为主导来进行休闲体育项目的建设,使得本地优质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市民进行运动的积极性。而以上这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都需要当地政府在资源整合、政策管理、人员调配上进行有效的支撑。
2 . 2 社区街道健全休闲体育发展组织架构
在推动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提出发展政策是前提,而落实发展策略是基础,保持休闲体育运动活动长期、健康发展是关键。为了将自身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取得长期效果,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严格监管,并着力进行制度建设,目前主要的做法是以社区、街道为单位,组织实施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聘请专业体育指导员的方式保证群众休闲体育活动开展得科学、有序。
对于社区、街道来说,全面支持休闲体育运动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贯彻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则要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休闲体育运动活动的管理与开展作为分内工作来实施。首先,以社区、街道为单位,需要给群众的休闲运动提供一定的场地。街道、社区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有小广场、会议室、活动室等区域;其还与当代的学校、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同时管理着区域内部的诸多公共区域,因而,街道、社区具备帮助人民群众提供休闲体育运动场所的能力。其次,我国的全民健身发展政策中,已经赋予了街道、社区聘请体育专业指导员的权利,并且也有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街道、社区需要利用这一资源,聘请、选拔专业的休闲体育指导人员,对于从事休闲体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管理,推动全民休闲体育能力的提升。最后,街道、社区还需要成为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的传声筒。目前,休闲体育运动的开展人民群众有很多意见与建议,然而无法直接传递到政府决策者那里,而街道、社区作为中介,需要及时的、负责的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到政府层面,协助人民群众解决在休闲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唯有实现了这三方面的支撑,休闲体育运动才能够具备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2 . 3 人民群众开展休闲体育需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体育活动由竞技体育向休闲体育转变,是近年来我国全民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特点,而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开展体育休闲运动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提高,然而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尚且有所欠缺。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休闲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为了自身的娱乐、休闲而展开的活动,最终还是需要形成有效的自律式管理的,仅靠外部的管理,是难以有效监管休闲体育的方方面面的。提升人民群众在休闲体育方面的自我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我国一些休闲体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民间的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区体育运动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社团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由兴趣相投的休闲体育爱好者形成,以实体的形式或者网上虚拟组群的方式存在,他们定期开展系列的活动、比赛等等,能够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以福建福州市为例,现有体育类非盈利俱乐部21家,体育协会社团36家,每年这些社团都会组织相关活动,而且很多都是全国性的精英赛事,这就是一个将业余体育赛事做出品位,做精的良好例证。辽宁阜新市则组织了上千支篮球协会,篮球协会是在整合全市各篮球俱乐部基础上,积极发展全市职工、农民、中小学生、少数民族等各类人群篮球俱乐部联盟,并优化各县区、各部门及社会篮球团体建立的,阜新市创新组建了全市篮球俱乐部大联盟,群众参与程度极高。实现自我管理,建立社团、俱乐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而且在这种自我管理的背景下,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民群众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的不断提升休闲体育运动发展的水平,带动地区休闲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
3 结语
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今后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休闲体育重在“休闲”二字,而这二字体现出的就是现代城市人群体育运动中偏重兴趣化、娱乐性、放松性的一部分,这也要求未来的城市需要具备休闲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管理水平。目前,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休闲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技术设施建设、统筹管理以及自我管理这三个方面,只要有效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另一方面帮助人民群众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就能够让城市休闲体育逐步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的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让城市人民拥抱健康、拥抱时尚、拥抱未来。
摘要:城市休闲体育是未来全面健身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城市休闲体育正处于勃兴的状态,然而由于硬件条件的缺乏与管理上的疏漏,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甚至由此激发出了一些社会问题。在对于客观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对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的提出了当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策略。该文认为,加强政府管理、强调街道社区参与、提倡人民群众自我管理,是有效提高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水平的三大抓手。
休闲体育与城市发展 篇11
特色体育休闲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以潍坊为例,风筝不属于体育项目,但潍坊把它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品牌,有风筝博物馆和观光广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社会文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传播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更加具有特殊的功能。
奥运会对弘扬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是非常有作用的。奥运会项目大多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实际上通过建立标准,利用现代奥运会的平台,经过不断的创新完善,在全世界推广他们的项目,传承他们的运动文化,同时弘扬他们的精神。中华民族56个民族长期的共同实践中,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在开展奥运会项目的同时,要大力挖掘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项目,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走向世界很重要的平台。
各个城市市长动脑筋最大的就是发展特色和品牌。所以要重视中国文化体育在国内的发展,通过特色的融合相互促进,促进对文化的认识。形成品牌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打造特色,差异竞争,千万不要模仿式的竞争,一哄而上,最后一哄而散。
在很多地方,温泉是一个特色,但放到世界,能不能成为世界优秀项目?还有些地方,把传统农业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农业与培训结合起来,这些都对城市特色品牌的打造有益。
体育没有高贵低贱之分,我们的竞技体育一个是精英体育,基础越厚,水平越高,我们青少年身体状态越好,培养精英人才水平就越高。大众体育应该是丰富多彩,有健身娱乐的功能,这些都可能成为优秀的休闲项目。
浅析城市广场设施的体育功能 篇12
1电子大荧屏的体育功能
1.电子大荧屏丰富的节目内容,吸引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电子大荧屏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及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丰富的节目内容,如:大同红旗广场每晚七点准时播放的新闻联播,消除了人们为观看新闻联播而无法进行体育锻炼的痛苦;它可以提供天气情况,在人们锻炼之时,可了解今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让人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物质准备,为选择明天的体育锻炼或更好的进行锻炼服务。
2.电子大荧屏可以向人们宣传体育健身技术技能,电子大荧屏播放的群众体育锻炼以及体育锻炼技术方法的节目,有利于丰富人们的体育健身内容,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3.电子大荧屏有助于宣扬体育精神,提高国家凝聚力。电子大荧屏规模之大,是广场内醒目的文化设施,电子大荧屏经常播放重大体育比事,效果及气势较家用电视要好的多,更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不服输、不甘落后、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其中中国女排的“五连冠”,乒乓球、羽毛球运动长盛不衰的辉煌等播出都能激起每个中国人的爱国热情,有利于宣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的凝聚力。
2凉亭的体育功能
中国凉亭建筑运用比较早,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城市广场中一般都建有玲珑美丽、形式多样的凉亭。
1.凉亭的设置为人们在体育锻炼之余进行休息及遮风避雨提供了方便。凉亭,是一种小巧玲珑,四面敞开,通风透光的小型建筑,其下部有石砌的或木制的连墙长椅供人就坐,还有一部分凉亭柱子上写有对联,如:“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到凉亭坐坐,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漫将笑语谈谈”,凉亭优美的造型、适当的位置、舒适的环境是人们在锻炼之余进行休息和观赏外景的良好选择,也是人们遮风避雨的首选地方。
2.凉亭具有烘托体育环境氛围作用。凉亭常与长廊、假山、绿化等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图,是广场内增添美色的重要点缀建筑物,可对广场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在广场凉亭中经常可以见到小朋友们嬉戏游玩,老年人们边谈笑风生边锻炼身体,广场中凉亭的点缀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3.凉亭可方便人们体育锻炼,也是人们体育活动场所。凉亭大多是土木结构,八至十余平方米小厅,厅里砌有一茶几式的长案,或安放一块方桌,旁边安有风格各殊的座椅,可供锻炼者放置衣物等闲杂物品,从而方便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凉亭中也可以见到两杯茶水,一副棋,两人对立而坐,一人凝视棋局,一人品尝清茶,其竞争的激烈之势无法用言语表达,可见凉亭是人们下棋和打牌的良好去处。
3体育雕塑的体育功能
1.体育雕塑与其它景观共同构成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环境,是吸引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外因之一。广场体育雕塑与其它建筑、道路、山水等多种软、硬质景观共同构成广场公共空间艺术,其优雅、宽阔的环境使人觉得开心舒朗,是吸引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外因之一。
2.体育雕塑有利于宣传体育精神,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广场体育雕塑构思是来自于人们的体育生活,其复杂的整体轮廓,是人们感受建筑的第一印象,如:大同铁路体育馆门前广场两青少年拼抢篮球雕塑,其动作的形象逼真,向人们宣传了顽强拼搏、勇于竞取、挑战极限等体育人文特征,且使广场更具有了体育生活气息,有利于群众体育的生活化。
3.体育雕塑可以弘扬民族体育精神,提高城市体育文化品味。广场体育雕塑作为一种象征性建筑,是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自我完善的物质环境,其规模之大,成就了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体育雕塑色彩及线条优美、比例得当、简明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文化艺术与体育精神相互融合的完美景观,可以丰富城市体育文化生活,提高城市体育文化品味,且具有深刻的历史传承性。
4座椅的体育功能
1.座椅的设置有利于人们锻炼之余放松、休息及等车等。座椅在城市广场随处可见,且一般安放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如:绿化带、广场边缘,人们在锻炼之余,可以就近选取座位放松、休息,观看场内各种活动、过往车辆交通和人行道活动的行人。广场座椅造型多姿多彩,圆形的、长方形的,其中曲线形的或成角度布置的座椅常常是被选择的对象,成角度布置的座椅,有利于在人们锻炼后进行交谈,如果不愿交谈,从窘迫中解脱出来也很方便。广场座椅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人们等公共汽车或出租车,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争取时间。
2.座椅为人们进行棋牌类活动提供了场所。良好的座椅空间布局、美观大方的造型设计与周围建筑与环境共同构成广场建筑环境,共同外现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给人舒适方便的感觉,既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还满足人们精神、情绪及感知等方面的心理需求,是营造迷人的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环境的前提之一,是人们下棋、晒太阳的良好选择。另外,广场内还包括辅助座位,如:台阶、树池、花池的边缘、栏杆,可以缓减座椅使用高峰时期的压力,在非高峰期,也不会使广场显得过于空旷。
5体育健身器材的体育功能
体育健身器材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基本要素,是发展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体育事业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
体育健身器材可以改善体育活动的自然环境,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锻炼,也可以方便人们休息及搁置杂物。广场体育健身器材是构成广场体育文化设施的基本要素之一,调查发现,广场中健身器材主要是广场健身路径,具有占地面积小,简便易建,趣味性强,科学合理特点,属公益性锻炼器材,是人们健身的小乐园,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健身锻炼环境,为改善群众体育活动的自然环境,推动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起积极作用。广场体育健身路径一般包括锻炼力量、腰腹等体育器材,每项运动项目都有详细说明,且标明了不同年龄层次人们运动后心率与体能评价表,有利于群众合理的掌握运动强度与运动量,以指导群众科学健身;人们在工作之余,利用一点休闲时间,活动一下手脚,可缓减工作之时的紧张情绪,日久天长,对增强体魄、娱乐身心大有裨益。广场体育健身路径建筑在广场边缘或绿化地带边沿,其合理的位置对广场其它的文化活动没有影响,且可以作为辅助座位方便群众进行休息与观赏活动,也可以方便群众杂物的放置。
参考文献
[1]刘熠.城市广场的水景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03,5.
[2]邓小山,吴黎葵.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来看当今建筑形体的塑造[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4):21.
[3]熊茂湘.体育环境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36.
[4]李庚,白润山.城市广场夜环境的营造[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3(3):74-76.
【城市体育】推荐阅读:
城市体育旅游05-16
体育改变城市07-06
城市公共体育08-23
城市休闲体育10-22
城市体育设施系统05-13
城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05-25
聊城市体育公园06-06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05-20
城市生活体育设施07-08
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