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体育

2024-10-22

城市休闲体育(精选12篇)

城市休闲体育 篇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其对于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一直将全民健身运动作为重要的政策关注点之一,多年来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组织群众健身活动,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体育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一方面,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城市居民自身所重视。然而,从目前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

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城市休闲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开始,通过市民自发组织、企业单位组织形成的各类体育运动活动就在我国大街小巷、企事业单位开展起来。我国是一个有着群众体育锻炼传统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了有组织、有目标的体育锻炼活动,而这种体育活动在锻炼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休闲化、娱乐化的特点,原先竞技化的目标逐渐淡化了。在当代,进入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邀上三五好友打打羽毛球,业余时间在城市绿地进行健步行走、自行车骑行已经成为了时尚,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步伐也越发的加快了。

然而,随着城市居民对于休闲体育需求爆棚式的发展,客观条件的迟滞却造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的瓶颈。以广场舞为代表的当代城市休闲体育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质疑。由于没有场地和专门的器材,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广场舞团队虽然声势浩大,然而一直是“草台班子”,出现了零散化发展,训练和活动都不正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扰民的情况,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冲突。诚然,诸多城市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和广场舞一样面临着十分尴尬的情况,没有合适的场地、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没有有效的激励政策,很多休闲体育项目都难以为继。

当前,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居民自身强身健体的需求,在国家层面上来看,这是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因而,提升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水平,有效改观目前发展弊端,一定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发力建设。

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

2 . 1 地方政府加强对于休闲体育发展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有20个城区进行“全面健身示范城市”的创建,对于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来说,这些城市就是未来发展标杆。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吃透中央全民健身方面的策略与精神;另一方面要对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高度重视,在政府内形成极为有力的创建领导班子或专门部门、组织,做到对于休闲体育工作的全面负责,责任到人。同时,要将休闲体育的管理工作细分到各个地区,在详细把握本地区体育运动资源与建设现状的前提下,找到工作重点,并且使得各项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针对不同的地域,进行休闲体育发展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些地区依托地区曾经办过大型赛事的优势,以此为契机进行主体性的建设活动,使得休闲体育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对于相关工作有认同感,就能够很好的推动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并且高度认可相关工作,是一种很好的政策支持。如现在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的马拉松比赛,就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推动了慢跑、健步等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而某些地区有着较好的体育历史、体育资源和历史传承,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的人员资源、场馆资源为休闲体育发展助力,是很好的发展方式。以上海市为例,其高校体育运动资源、体育运动培训资源丰富,以“品质生活”为主导来进行休闲体育项目的建设,使得本地优质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市民进行运动的积极性。而以上这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都需要当地政府在资源整合、政策管理、人员调配上进行有效的支撑。

2 . 2 社区街道健全休闲体育发展组织架构

在推动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提出发展政策是前提,而落实发展策略是基础,保持休闲体育运动活动长期、健康发展是关键。为了将自身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取得长期效果,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严格监管,并着力进行制度建设,目前主要的做法是以社区、街道为单位,组织实施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聘请专业体育指导员的方式保证群众休闲体育活动开展得科学、有序。

对于社区、街道来说,全面支持休闲体育运动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贯彻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则要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休闲体育运动活动的管理与开展作为分内工作来实施。首先,以社区、街道为单位,需要给群众的休闲运动提供一定的场地。街道、社区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有小广场、会议室、活动室等区域;其还与当代的学校、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同时管理着区域内部的诸多公共区域,因而,街道、社区具备帮助人民群众提供休闲体育运动场所的能力。其次,我国的全民健身发展政策中,已经赋予了街道、社区聘请体育专业指导员的权利,并且也有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街道、社区需要利用这一资源,聘请、选拔专业的休闲体育指导人员,对于从事休闲体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管理,推动全民休闲体育能力的提升。最后,街道、社区还需要成为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的传声筒。目前,休闲体育运动的开展人民群众有很多意见与建议,然而无法直接传递到政府决策者那里,而街道、社区作为中介,需要及时的、负责的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到政府层面,协助人民群众解决在休闲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唯有实现了这三方面的支撑,休闲体育运动才能够具备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2 . 3 人民群众开展休闲体育需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体育活动由竞技体育向休闲体育转变,是近年来我国全民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特点,而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开展体育休闲运动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提高,然而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尚且有所欠缺。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休闲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为了自身的娱乐、休闲而展开的活动,最终还是需要形成有效的自律式管理的,仅靠外部的管理,是难以有效监管休闲体育的方方面面的。提升人民群众在休闲体育方面的自我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我国一些休闲体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民间的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区体育运动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社团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由兴趣相投的休闲体育爱好者形成,以实体的形式或者网上虚拟组群的方式存在,他们定期开展系列的活动、比赛等等,能够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以福建福州市为例,现有体育类非盈利俱乐部21家,体育协会社团36家,每年这些社团都会组织相关活动,而且很多都是全国性的精英赛事,这就是一个将业余体育赛事做出品位,做精的良好例证。辽宁阜新市则组织了上千支篮球协会,篮球协会是在整合全市各篮球俱乐部基础上,积极发展全市职工、农民、中小学生、少数民族等各类人群篮球俱乐部联盟,并优化各县区、各部门及社会篮球团体建立的,阜新市创新组建了全市篮球俱乐部大联盟,群众参与程度极高。实现自我管理,建立社团、俱乐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而且在这种自我管理的背景下,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民群众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的不断提升休闲体育运动发展的水平,带动地区休闲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

3 结语

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今后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休闲体育重在“休闲”二字,而这二字体现出的就是现代城市人群体育运动中偏重兴趣化、娱乐性、放松性的一部分,这也要求未来的城市需要具备休闲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管理水平。目前,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休闲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技术设施建设、统筹管理以及自我管理这三个方面,只要有效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另一方面帮助人民群众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就能够让城市休闲体育逐步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的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让城市人民拥抱健康、拥抱时尚、拥抱未来。

摘要:城市休闲体育是未来全面健身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城市休闲体育正处于勃兴的状态,然而由于硬件条件的缺乏与管理上的疏漏,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甚至由此激发出了一些社会问题。在对于客观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对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的提出了当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策略。该文认为,加强政府管理、强调街道社区参与、提倡人民群众自我管理,是有效提高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水平的三大抓手。

关键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体育需求

城市休闲体育 篇2

一、高校体育教育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研究

(一)休闲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休闲体育的特点是愉悦、轻松,它主要是以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其形式呈现多样化。高校体育则主要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体质,注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锻炼价值方面,休闲体育和高校体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强调有效提高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注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而且还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而休闲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延伸正好迎合了终身体育的理念,使得体育运动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文明、高尚、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体育教育与休闲体育融合发展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已经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正在逐步的增设休闲体育课程,向同学们传授休闲体育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认识正确的休闲体育行为,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和休闲体育教育正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其最明显的体现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发生变化,课外活动呈现多样化。许多普通高校增设了一些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休闲运动课程,例如:网球、游泳、击剑、轮滑等等。课外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户外休闲运动,例如爬山、越野、滑雪等等。然而,休闲体育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学方式依然是以强调传授运动技能为中心;

2)由于国家在高校体育教育投入的经费有限,没有过多的资金支持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由此导致各类学生体育社团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等因经费不足而逐渐被取消;

3)学生没有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正确认识休闲体育的价值观;

4)高校休闲体育的消费和服务体系建设的不够完善,缺乏对学生正确休闲体育消费观的引导;

5)高校休闲体育咨询机构建立不够完善,不能科学指导学生的休闲体育。

(三)对高校体育与休闲体育的.整合的研究建议

1)树立休闲体育文化理念,营造良好氛围。随着休闲体育的不断发展,它已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休闲体育生活化强调的是一种将休闲体育作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生活方式,将休闲体育活动视为不可或缺的日常活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积极地培养学生对于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树立休闲体育生活化的理念。这样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而且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2)建立休闲体育社团,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体育活动社团是大学生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体育社团中,拥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同学自发的聚集在一起,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休闲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习压力,而且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可能。大学中休闲体育社团的建立不仅代表了大学生运动价值观向休闲体育方向的转变,更为休闲体育在高校中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3)加强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的有机结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余教学,课余教学作为课外活动的延伸,按照学校教育的要求,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给学生提供愉快、自由的活动环境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成为休闲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此激发学生对于休闲体育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因此体育教学中要将休闲体育活动融入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二、结束语

试论休闲体育与现代城市的发展 篇3

一、休闲体育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环境变化、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导致职业病出现,如矽肺、辐射病、风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甚至是工伤、工亡;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如大气污染,还有酸雨;水污染导致河流、湖泊变成死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人、畜饮用水被污染不能引用并强烈致癌;土壤污染。如果终日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必然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城市主体是人,是人的运动赋予城市以生命。劳伦斯·哈普林说过“人的参与和活动是城市的基本要素”。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不同需求,人需要借助一种手段来达到目的,而这种手段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活动。休闲体育健身运动除了能够增强体质外,也是人们释放压抑情绪的良好方式。休闲体育健身的生理机制,主要是指人体通过新环境(包括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和颇具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对大脑的转移性刺激,使大脑中原有机体疲劳、精神紧张、情绪复杂等兴奋点发生根本性的转移,或者说大脑中的优势兴奋灶已被十分积极而活跃的休闲运动所占有。这样一来,对其他的兴奋点起到了良好的抑制和调节作用,使大脑和整个身体条件反射系统的机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在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同时,体育运动又有效地抑制和消除了因工作、学习而形成的机体疲劳、精神紧张、情绪复杂等身体状况,最终使人体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的良好效果。

二、休闲体育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体育来源于生活,也必然回归于生活。体育生活化、休闲化,作为全民健身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关爱生命、享受生活、崇尚运动、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休闲体育倡导走到阳光下、贴近大自然,具有大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和健身性,最能吸引人们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最能使人们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我国自1995年5月起,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3个长假,如今国家假日全年为114天,人们的1/3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由于人们支配休闲时间增多和相对集中,使得人们支配休闲时间的方式出现倾向性变化。休闲体育成为城市居民欢度闲暇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自由选择自己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适合的体育项目来舒缓压力、宣泄情绪、锻炼身体。因此,可以看出休闲体育正在进入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体育本身具有重要的休闲功能。寓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健身体育,已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方式,在西方是被当作自由的一种途径,是哲学艺术诞生的基本条件,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古希腊奥运会的诞生。体育休闲在我们国家重要性并不亚于竞技体育。体育的社会意义就是要倡导更多的人,倡导全社会来关注休闲,最终让人们在体育中达到自我的精神追求,达到一种休闲的状态,形成社会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方式是需要体育主管部门、需要媒体来呼吁和倡导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得到提升,体育活动才能实现非常健康的状态。

三、休闲体育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显著。休闲体育有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 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是当代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休闲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朝阳产业,它主要是提供物质形态的特殊消费品。休闲体育的发展增大了人们对体育用品、体育竞赛和相关产品的需求,正成为体育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多等。体育将成为市民提高生命效率,振奋精神,充实生活的重要手段。现已从单纯的体育锻炼转向体育消费、休闲健身领域。由此孕育出体育休闲产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点。

休闲体育作为时尚潮流,在本质上追求更健康、更加快乐、更有品质的生活,其本身就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积极为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是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同时,休闲体育又孕育和催生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需求经济,休闲体育造就了一个以旅游业、休闲观光、文化产业、体育设备制造产业等为支撑的庞大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事实表明,休闲体育已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历史看,城市的生产主要依赖制造加工业的繁荣,而如今的城市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变,越来越依赖休闲活动的兴旺发展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休闲要求的实现。城市吸引企业投资,光有工业区、开发区和可观的市场收益已经不够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质量”、社区生活服务水平。而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大部分都是同休闲有关的,如公园、绿地、体育设施、自然环境等。由此表明,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达,休闲产业的兴旺,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

四、休闲体育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

塑造城市形象,是人们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比较自觉、主动地面对历史与未来,根据本地实际和特色,充分发挥城市总体作用和综合竞争力的过程,是人们能动地发挥和创造。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形象,这个形象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标注。比如说工业化时代,很多城市希望用产业和摩天大楼代表自己,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他们更希望用所谓的大事件,包括体育、文化、艺术这样的活动改变原来所形成的那种给人们留下比较厚重工业化的城市形象。

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要针对城市居民在休闲、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城市广场、社区文化场所以及体育场馆建设,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事实已证明: 当今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比赛, 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 都将加快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 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 而且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

五、休闲体育有助于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知名度

休闲体育发展水平不仅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塑造城市精神的有力之手。体育的魅力在于活力与激情,体育的追求在于超越与自强。“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体育精神,还可以扩散到其他领域,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许多城市都把发展体育、争办大型体育赛事作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如在世界地图上我们能够找到海口,而且在“全球影响力地图”上也可以找到海口。如果换一个城市,比如广东的湛江,湛江在世界地图是可以找到的,但是在“全球影响力地图”上可能找不到,因为全球影响力地图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的,所以现在很多欧美国家通过体育来提升一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休闲体育给城市化带来了显著效益和积极影响。同时休闲体育不仅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帮助人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 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它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休闲体育的发展是必然的, 因为追求健康快乐, 追求精神的满足, 追求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已成为现代人类的共同意愿。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试论休闲体育与现代城市的发展 篇4

一、休闲体育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随着城市的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环境变化、自然环境的破坏等, 导致职业病出现, 如矽肺、辐射病、风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甚至是工伤、工亡;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如大气污染, 还有酸雨;水污染导致河流、湖泊变成死水, 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人、畜饮用水被污染不能引用并强烈致癌;土壤污染。如果终日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 必然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城市主体是人, 是人的运动赋予城市以生命。劳伦斯·哈普林说过“人的参与和活动是城市的基本要素”。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不同需求, 人需要借助一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而这种手段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活动。休闲体育健身运动除了能够增强体质外, 也是人们释放压抑情绪的良好方式。休闲体育健身的生理机制, 主要是指人体通过新环境 (包括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和颇具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对大脑的转移性刺激, 使大脑中原有机体疲劳、精神紧张、情绪复杂等兴奋点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或者说大脑中的优势兴奋灶已被十分积极而活跃的休闲运动所占有。这样一来, 对其他的兴奋点起到了良好的抑制和调节作用, 使大脑和整个身体条件反射系统的机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在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同时, 体育运动又有效地抑制和消除了因工作、学习而形成的机体疲劳、精神紧张、情绪复杂等身体状况, 最终使人体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的良好效果。

二、休闲体育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体育来源于生活, 也必然回归于生活。体育生活化、休闲化, 作为全民健身的新理念, 日益深入人心;关爱生命、享受生活、崇尚运动、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休闲体育倡导走到阳光下、贴近大自然, 具有大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最能吸引人们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 最能使人们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我国自1995年5月起, 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 1999年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3个长假, 如今国家假日全年为114天, 人们的1/3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由于人们支配休闲时间增多和相对集中, 使得人们支配休闲时间的方式出现倾向性变化。休闲体育成为城市居民欢度闲暇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 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 自由选择自己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适合的体育项目来舒缓压力、宣泄情绪、锻炼身体。因此, 可以看出休闲体育正在进入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体育本身具有重要的休闲功能。寓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健身体育, 已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方式, 在西方是被当作自由的一种途径, 是哲学艺术诞生的基本条件, 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古希腊奥运会的诞生。体育休闲在我们国家重要性并不亚于竞技体育。体育的社会意义就是要倡导更多的人, 倡导全社会来关注休闲, 最终让人们在体育中达到自我的精神追求, 达到一种休闲的状态, 形成社会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方式是需要体育主管部门、需要媒体来呼吁和倡导的,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得到提升, 体育活动才能实现非常健康的状态。

三、休闲体育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休闲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显著。休闲体育有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 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 是当代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休闲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朝阳产业, 它主要是提供物质形态的特殊消费品。休闲体育的发展增大了人们对体育用品、体育竞赛和相关产品的需求, 正成为体育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 闲暇时间的增多等。体育将成为市民提高生命效率, 振奋精神, 充实生活的重要手段。现已从单纯的体育锻炼转向体育消费、休闲健身领域。由此孕育出体育休闲产业的不断发展, 已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点。

休闲体育作为时尚潮流, 在本质上追求更健康、更加快乐、更有品质的生活, 其本身就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积极为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是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同时, 休闲体育又孕育和催生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 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需求经济, 休闲体育造就了一个以旅游业、休闲观光、文化产业、体育设备制造产业等为支撑的庞大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事实表明, 休闲体育已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历史看, 城市的生产主要依赖制造加工业的繁荣, 而如今的城市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变, 越来越依赖休闲活动的兴旺发展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休闲要求的实现。城市吸引企业投资, 光有工业区、开发区和可观的市场收益已经不够了,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质量”、社区生活服务水平。而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 大部分都是同休闲有关的, 如公园、绿地、体育设施、自然环境等。由此表明, 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达, 休闲产业的兴旺, 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

四、休闲体育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

塑造城市形象, 是人们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比较自觉、主动地面对历史与未来, 根据本地实际和特色, 充分发挥城市总体作用和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是人们能动地发挥和创造。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形象, 这个形象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标注。比如说工业化时代, 很多城市希望用产业和摩天大楼代表自己, 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 他们更希望用所谓的大事件, 包括体育、文化、艺术这样的活动改变原来所形成的那种给人们留下比较厚重工业化的城市形象。

现代城市建设中, 要以人为本,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尤其是要针对城市居民在休闲、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加强城市广场、社区文化场所以及体育场馆建设, 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 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事实已证明:当今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比赛, 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 都将加快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 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 而且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

五、休闲体育有助于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提升城市知名度

休闲体育发展水平不仅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而且也是塑造城市精神的有力之手。体育的魅力在于活力与激情, 体育的追求在于超越与自强。“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体育精神, 还可以扩散到其他领域, 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 许多城市都把发展体育、争办大型体育赛事作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如在世界地图上我们能够找到海口, 而且在“全球影响力地图”上也可以找到海口。如果换一个城市, 比如广东的湛江, 湛江在世界地图是可以找到的, 但是在“全球影响力地图”上可能找不到, 因为全球影响力地图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的, 所以现在很多欧美国家通过体育来提升一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六、结语

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演讲稿 篇5

学习提示

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是在学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它们都具有健身、消遣、娱乐、颐养身心等作用,是现代人健康、文明生活的重要内容。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意义和作用

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是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从事体育活动的总称。它们两

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有人把娱乐体育也称为休闲体育。

最早把娱乐、消遣与工作分离的是古希腊人。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解决了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以后,就要摆脱生产劳动和工作造成的紧张,寻求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以满足人类

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专门进行的消遣和娱乐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工作时间在缩短,工作的紧张程度在增加,余暇时间在增多。

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来满足自身的身体和精神需要,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内容。1967年,在日内瓦16个有关游戏、娱乐、消遣的国际组织讨论,于1970年由“欧洲娱乐委员会”通过了一份《消遣宪章》。使消遣、娱乐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一种国际

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娱乐体育和休

闲体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参加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可以松弛精

神,解除疲劳,愉悦身心,而且还可以强身健体,培养个性,增长知识。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地 把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健身热潮已在全国兴起,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就是这个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希望高中学生投人到这一热潮当中去,积极参加全民健身运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过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

娱乐体育

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生活、调节精神、欢度闲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娱乐体育以消遣、娱乐为目的,内容选择以个人爱好为前提,如游戏、球类活动、郊游、钓鱼、打猎、登高等。

(1)娱乐体育的功能

无论从人的生理、心理,还是社会化的需要等方面看,娱乐都是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重要内容。而娱悦身心,陶冶情操,则是体育本质功能的又一体现。体育往往以其动作的高难度、造型的艺术化、形式的多样化、竞赛的激烈性和比赛结

果的不确定性,以及适应性强,社会化广的特点,对参与者以及观赏者都能给予一种强烈的感情刺激和情感体验。当你参与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中,成功地完成某一动作,在与同伴高度自动化而默契的配合中,在与对手斗智、斗勇、斗体力、拼技术的礼仪化较量中,在战胜自我,征服自然后的胜利中,得到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满足和快感,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充分展示,会增强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样,在观看优秀运动员的精彩表演中,时而屏气凝神地注目,时而喜不自禁、如醉如痴的欢呼,无疑对于消除疲劳,净化和调节烦恼和紊乱情绪都会收到积极的效果。由于体育的业余性、消遣性、文艺性的特点,又成为当代人们消遣、聚会、回归自然、调节感情、充实健康文明科学生活的重要手段。

休闲体育

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特点是具有自由性、文化性、非功利性和主动性等。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康复,提高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生活内容与加强人际关系,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形成等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休闲体育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对休闲体育广义的理解是用于娱乐·休闲的各种体育活动。它与体育运动的其他领域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竞技体育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展人的运动能力,不断向人类的运动极限挑战。然而,竞技体育的某些项目,如果能够用于休闲,也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体育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运动技能和知识教育,使其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方法,学会一些体育项目的技术。这些技术与方法在学生将来的生活中,会成为休闲活动的习惯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益。休闲体育与体育运动的其他领域有着外延的联系,当某种体育活动用于竞技时,可看做是竞技体育,当用于娱乐休闲时,则可看做是休闲体育。各种体育活动的类别属性,视其目标和作用而定。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余暇生活方式,正日益受到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喜好。休闲体育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需求,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人格,端正个体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而且可以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准,改善生活风气,使国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升华和提高。

三、参加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高中学生正值学知识、长身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走向成熟的人生关键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都应首先注意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自觉抵制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健康的基础。例如,社会

上利用麻将牌、台球、扑克等游艺手段,进行赌博活动等丑恶现象,非但不应参与,还应主

动劝导和帮助亲朋不要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二)既要积极参与,又要适当节制

娱乐体育以满足自我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往往因运用的时间不适当,或未能适当节制,非但得不到休息,而且还会导致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影响他人的休息及工作和

学习。因此,既要积极参与,又要适当节制。

(三)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受到教育和启发

在参加娱乐和休闲体育的活动中,要积极投人,进人角色,才能转移情绪,进行积极性休息;同时,通过身心活动,增强体质,开发智力,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并在参与的过程

中,接受新的信息,受到启发。

(四)结合实际开展娱乐体育活动

结合学校及本人的实际条件,选择易于开展的娱乐项目,切不可超越客观条件,一味追求所谓“时髦”而影响学习。此外,可以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和观赏一些广泛传播的体育文化内容,不仅可以满足个人兴趣和爱好,达到自娱的目的,而且又可以适应社会及世界发展的潮流,了解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状况和变化的趋势等,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开阔视野。

(五)发扬地方、民族传统特色结束语

娱乐和休闲体育活动可以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开展传统项目,不仅有广泛的群

众基础,又能在活动过程中,培养民族自豪感。

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是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强身健体。

城市休闲体育 篇6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休闲体育;发展趋势

【Abstract】Leisure sports is the basic par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also is the key to mobilizing the whole society people’s attention to sports and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activities,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optimiz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sidents’ income level have laid a solid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leisure sports consumption of residents. Studies suggest tha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Henan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should establish the government leading mechanism, pay attention to sports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social sports organizations.

【Key words】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trend

引言

2006年4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促进中部地区(豫、晋、鄂、湘、赣、皖)崛起”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步入实施阶段。河南省地处中原,率先提出“中原崛起”战略目标,国家倾力支持,这无疑为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出台以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遵循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构筑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并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中原城市群集了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城市。这一区域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351%和404%,创造了全省552%的生产总值,55%的财政收入,城镇化水平为355%,是河南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中原城市群,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居民的体育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

1中原城市群发展价值分析

中原城市群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平顶山、焦作、许昌、济源、漯河在内的共9个城市,其中有14个县级市,34个区,843个乡镇。土地的总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中原城市群内集中了河南省38个城市中的23个城市,占河南省城市的60%,城市布局紧凑,人口密度较大,成为我国中西部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发展协作紧密,具备了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1地理位置优势

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使得该区域的人流、货流、物资最为集中。中原城市群公路密度大,综合交通优势突出;京广、陇海高速铁路纵横穿越。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航空港区发展规划。这是目前我国唯一以航空经济为主题的、进入国家层面的功能区规划,使得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其次,中原城市群还是我国重要的通信枢纽之一,通信网络完备,通信能力居全国前列。除了现有管道运输条件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12经济优势较强

2010年,中原城市群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52%和55%,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7%和36%;一、二、三产业比为117∶537∶346,优于全省176∶505∶319的经济结构;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62%,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9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5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的569%、755%;居民储蓄余额2852亿元,占全省的58%;接待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约占全省的90%以上;移动电话、国际互联网用户分别占全省的571%、59%。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

13教育价值优势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的高校密集区,集中了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主要高校。1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5个在本区域;中央驻豫和省属科研院所106家,占河南省的97%;普通高等学校占河南省的766%,在校生人数占河南省的818%;河南省3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在本区域;硕士学位授予点448个,占河南省的985%;在该区域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河南省的近70%,每万人中拥有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河南省的17倍。

nlc202309021603

14资源、产业价值优势

中原城市群的粮食、生猪、肉牛、油料、烟叶、花木、中药材等农产品资源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该区域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已发现的矿种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三,其中水泥灰岩、煤炭、钼矿、铝土矿、耐火黏土等矿产资源,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占据明显优势。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和能源基地。郑州的卷烟、汽车、铝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商贸流通等,开封的旅游资源,洛阳的铝电、装备制造、建材、石化等,许昌的电力装备制造业,漯河的食品工业,平顶山、焦作的能源,新乡的轻纺、电器工业,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各具特色的产业为该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休闲体育发展现状

中原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对中原城市群中九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认知层次得到了拓展,体育活动参与积极主动,体育消费逐渐理性化,体育健身投入不断增加。这为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投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1〕。群众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使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以寻求身心放松、获得愉快情感体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休闲体育已成为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健身手段和休闲方式,随之而来的休闲体育健身投入也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它对河南休闲体育市场的成熟和繁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21休闲体育形式多样化

休闲体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在城市的广场、公园以及节假日会组织丰富多彩的休闲体育活动;在社会上实施“五个千万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五个千万人群”,即千万青少年、千万农民、千万职工、千万妇女、千万老年人,使体育锻炼深入人心,休闲体育贴近大众;在学校以青少年体育为重点,认真施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2〕,帮助青少年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随着我省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推进和体育服务的不断完善,以家庭、朋友、同事和小区居民为主体的休闲体育活动不断增多,成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体。

22休闲体育活动内容丰富

定期举行各行业运动会,坚持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学校运动会。鼓励学校和社会各界兴办各种类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街道和居民委员会的作用,使社区体育活动经常化、普遍化。积极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下乡”等活动。坚持民族传统休闲体育,特别是具有河南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体育活动,如: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济源篮球赛、春节农民篮球赛等,在中原城市群逐步建成一批群众体育活动的“精品工程”。休闲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扩大了群众对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空间,不同人群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当的休闲运动形式,促进了休闲体育的快速发展。

23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各市区中的健身俱乐部发展迅速,节假日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如火如荼,促进了我省休闲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3〕。中原城市群建设中体育产业坚持产业发展思路,以“彩票做强、本体做大、基地做实、政策做活”为目标。中原城市群各县(市)都建有“体彩健身园”和“体彩健身路径”等群众体育设施。积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雪炭工程”。建设全民健身组织,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3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休闲体育发展问题

31人均收入较低

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较低。经济收入水平,决定着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对休闲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家庭收入越少,对于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参加活动所需费用支出就会减少,影响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参与度,反之,就会促进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参与度。

32体育锻炼价值意识不强

体育锻炼价值意识不强也是影响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休闲体育参与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体育锻炼价值意识不改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就不会高。体育锻炼价值意识在城镇居民中影响较大,体育锻炼价值意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就是玩乐体育,体育锻炼知识的不足也影响休闲体育的发展。

33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程度低

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体育投入的不均衡,体育活动相对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中进行,相关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对于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来讲,就不能享受到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5〕。体育投入的不均衡,影响中原城市群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发展。

34体育产业管理不到位

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有配套的市场管理体系,中原城市群建设正处于发展中,体育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中原城市群体育产业主要存在体育产业市场科学发展的规划布局混乱,体育产业管理不到位,体育设施标准不统一,管理部门技术监督不及时,执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4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休闲体育发展的趋势

41从社会少数阶层参与转向大众化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休闲体育发展中,20世纪70年代前,休闲体育娱乐具有明显的以社会少数富有阶层为主的特点,21世纪休闲体育则体现出大众化发展趋势。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正经历由少数社会阶层不断向大众群体阶层传播,随着参与群众逐步增加之后,经济能力、文化水平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民众有体育活动的需要,但是他们很难在竞争中获得公平的机会,广大民众公平参与休闲体育就成为中原城市群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

42社会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原城市群发展背景下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为体育社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对于普通的群众来说,非营利性俱乐部是他们参加休闲体育运动的首选〔6〕。政府应在休闲体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与企业、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5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

51建立政府主导机制

随着中原城市群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应不断增长,休闲体育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政府在进一步重视民众体育休闲发展的基础上扮演好主导角色,加强政府在休闲体育发展中的政策规范和引导,对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休闲体育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52注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休闲体育从基本设施建设到基本服务等都属于体育公共服务的范畴,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休闲体育在中原城市群不同地区和城乡的共同、均衡发展,促进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休闲体育健康发展。

53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

近几年,河南体育社团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不断成熟,具备了为政府管理改革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河南省应给予体育社团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增强其在体育公共服务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充分调动体育社团及社会层面的力量,形成国家、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科学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胡小明小康社会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10):8-12

〔2〕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1-2010年规划〔EB/OL〕http://wwwhenantiyucom/news/1930html,2006-09-14/2013-12-20

〔3〕曹春宇体育休闲与休闲体育关系之辨——兼与马惠娣研究员商榷〔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1):57-60

〔4〕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72-475

〔5〕谢军,冯道光,蚁秸云,等部分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2(2):22-25

〔6〕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责任编辑:李宏斌)

大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现状研究 篇7

在现代社会, 休闲体育作为主体性休闲方式, 迅速发展, 日益繁盛。人们不断增长的休闲体育需求与目前我国休闲体育的体制、机制和科学引导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影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大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从而丰富休闲体育理论研究, 促进居民休闲体育的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大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休闲体育的理论书籍及代表性文献,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阅读有关休闲体育的有关文章, 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制作了调查问卷, 采用邮寄和亲自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发放问卷1 000份, 回收问卷967份, 其中, 合格问卷900份, 不合格29份;回收率96.7%, 有效率90%。经效度和信度检验, 均符合研究要求。

3. 访谈法

通过有关休闲体育的专家老师、群众体育管理人员、部分休闲体育被调查者进行访谈, 从而为本课题研究获取充实的材料。

4.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15.0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学处理, 为进行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指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大连市城市居民休闲时间

调查显示 (表1) 27%的城市居民每天有1—3小时的余暇时间, 37%的城市居民每天有3—5小时的余暇时间, 还有23.4的城市居民每天有5小时以上的余暇时间, 只有少数城市居民 (12.6%) 的余暇时间不到l小时。我国采取双休日, 增加带薪休假, 使人们的余暇时间越来越多。

(二) 大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

调查显示, 大连城市居民选择的休闲体育项目有:散步跑步、棋牌活动、各种体操 (广播操、徒手操、艺术体操、健美操) 、羽毛球、乒乓球、篮排足球、游泳、等。选择散步跑步, 为54%。选择棋牌也较高为42%。总体上, 大连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项目选择上具有以下特点:以简便易行, 场地设施要求不高, 运动方式灵活, 运动量易于控制, 锻炼效果较好的项目为主;经济投入较少;运动性休闲体育项目居多, 非运动性项目较少;

(三) 大连市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参与的时间与频次

调查统计显示, 每次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以1—2小时居多 (51%) , 活动时间超过2小时的有22%, 0.5—1小时的有23%, 每天不到半小时的最少, 仅4%。大连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多超过半小时, 活动时间较为充分, 基本符合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需要。这与休闲体育设施较少和较简陋有直接关系。

城市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以每周3次以上的居多, 为36.2%, 其次是1—3次为27.9%, 不到3次的为23.8%, 不定期、非常少的为12.1%。有36.2%的人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活动, 反映了城市居民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体育人群, 能够主动并且规律性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选择每周1—3次和不定期、非常少的总比重为40.0%, 说明相当一部分的市民不经常甚至是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究其原因, 有余暇时间、经济收入、价值观念、场地设施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 也说明了休闲体育的普及工作需要重点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四) 大连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场所

大连城市居民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特点的“公园、广场”、“公共体育场馆”、“单位的体育设施"、“住宅小区空地”的选择表现了一定的集中趋势, 在访谈中, 大部分居民在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时候都喜欢选择就近、免费的地点, 而且在一个街道或者一个小区的人们喜欢在一起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在某些没有活动场地的街道和社区中人们大都选择在家中或者是道边路旁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

(五) 大连市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情况

1. 大连市城市居民的休闲消费水平

大连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每月不足50元的占总数的57%;51到100元之间占总人数的28%;4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5%。说明城市居民的整体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从不同性别的居民来看, 男性居民的消费额要稍高于女性居民, 但差异不是很明显。

2. 大连市居民消费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 56.2%居民的休闲消费用于订阅书刊、报纸, 51.9%的用于购买衣服、鞋子等基本的体育活动必需品, 以上两项均为实物型消费。用于劳务的消费:观看体育比赛门票23.2%、场馆收费19.7%、看电影20.0%。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大连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结构还不够合理, 表现在实物型消费多而非实物的观赏型与参与型支出较少。

三、结论与建议

1.大连城市居民的休闲时间显著增多, 人们对于通过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较清楚的认识。

2.大连市民选择的休闲体育项目以慢跑和散步、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主, 而一些的新兴的体育项目还没能进入人们的休闲生活。因此, 在形式多样性和内容多样性上还需要对休闲体育加以引导。

3.大连市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多数在免费的场所, 如公园, 广场等, 并且大多数喜欢和同伴一起, 去收费场所参与休闲运动的人数比较少。由于体育设施的缺乏制约了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发展。

4.目前大连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体育消费所占比重最大, 参与型体育消费和观赏型体育消费比较少。

5.尽快完善政府职能, 促进休闲体育发展;加强城市休闲体育的理论方面的研究, 加快休闲体育研究、指导、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休闲体育产业,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采军.对我国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11—12.

[2]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30.

城市休闲体育 篇8

1、休闲体育的内涵

所谓休闲体育, 是指为了达到健身、娱乐、消遣等目的, 利用空闲时间所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休闲体育是体育的一种形式, 但是又区别于传统的体育, 其是一种无强迫性、无压力, 完全由个人意愿选择体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人们通常在空闲的生活过程中从事各种有益的体育活动, 不受各种组织的约束, 完全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选择活动项目, 其形式多样, 如下棋、打牌、垂钓、球类、广场舞、登山、漂流等等。

2、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存在的问题

2.1、居民支配和利用休闲时间不合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工作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近年来, 我国的工作制都是采取双休工作制, 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问越来越宽裕, 但是, 人们并没有科学地利用好余暇时问。很多人的空闲时问多用在了看电视或睡觉, 这种情况在60岁以上老年群体中更为突出, 一些老年人每天都花费5个小时的时间用语于看电视, 一些低收入家庭也将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问用在看电视方面。在我国高校中的大学生群体中, 空闲时间大多用在了电脑游戏上, 有的则是花费在宿舍睡觉上。显然, 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利用空闲时问并不合理, 大部分居民都将其花费在家中或是无聊的活动中, 而用于户外休闲活动的时问很少, 用于休闲体育活动的余暇时问更少。

2.2、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仍比较落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比较落后,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首先, 国家的体育战略是竞技体育的发展, 在休闲体育方面有所忽视, 对休闲体育的发展和投入相对偏少, 导致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较慢, 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匮乏, 拒不完全统计, 我国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占发达国家的1/3, 占美国的1/20, 这个差距是相当之大。其次 , 休闲体育产业本身的发展也严重畸形和失衡, 很多商家更多的发展贵族休闲体育, 而对大众化休闲体育产业缺乏热情, 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我国城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路要走, 必须采取措施扭转目前的局面, 加快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步伐, 平衡发展体育事业, 实现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发展。

2.3、我国城市休闲体育技术含量较低 , 科学性 较差

在调查中发现, 休闲体育的项目有很多种类, 不同种类休闲体育项目适合不同群体, 而在城市中很多休闲体育爱好者有很多都是盲目进行, 有些休闲体育项目不适合一部分人群, 其违反人体某些生理特点, 如外部环境是否适宜休闲体育锻炼、某些休闲体育项目在锻炼时是否要考虑心率控制问题, 休闲体育锻炼后能否放松机体和心理等问题, 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导致休闲体育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负面效应。

3、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

3.1、加强城市居民对休闲体育价值观的认识

加强居民对休闲体育价值观认识是目前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休闲娱乐理论的宣传与教育, 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观, 改变居民的固有思维, 即“体育=竞技=金牌”, 从根本上明白休闲体育的目的是释放人们负面的情感和劳累, 摆脱困惑的重要方式。使城市居民了解休闲体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年轻人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压力下保持健康和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将休闲体育与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特点密切结合, 满足不同市民的实际体育休闲需求。

3.2、休闲体育应与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

最近几年, 国家一直倡导全民健身运动, 党的十六大更是把全民健身体系作为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行宣传和推广, 这表明党中央已经意识到体育在我国社会全民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 这也为新时期体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休闲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结合正是当前我国体育社会价值的具体体现。休闲体育将以其独有的形式为全民健身构建新平台, 创造新条件, 将是全民健身活动的新动力。当前, 居民的物质基础越来越雄厚, 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 但是, 对于休闲体育的认识还很欠缺, 有人认为休闲就是休息、娱乐, 还有人认为休闲就是消费, 况且, 现在多数媒体和商业机构都在渲染休闲就是购物消费、长途旅游、品尝美食等等, 造成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这些方式来休闲, 而这其中有些是不健康的休闲方式, 在我看来, 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 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 将休闲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应是充分发挥休闲体育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因此, 我国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将我国休闲体育未来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一一解决, 为居民认识和参与休闲体育创造条件, 使休闲体育成为人们科学健康休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3.3、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加大体育休闲资源开发

从目前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来看, 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资金的投入, 如何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大体育休闲资源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 所以, 政府要利用市场的导向性政策、休闲产业政策和国家休闲发展战略规划来加快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 在政策上扶持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 多渠道筹集和利用资金用于休闲体育发展建设上。政府的资金投入是一个方面, 国家还要依靠社会力量来筹集资金。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资金来源, 加大体育休闲资源开发, 用长远目光建设场馆设施, 提高体育设施利用效率, 使城市休闲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居民对休闲体育娱乐的需求。

总之, 休闲体育是我国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长的客观体现, 体育休闲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 休闲体育将会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重要的体育文化形式, 同时, 其在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下, 产业会不断完善与成熟, 为我国建设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市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同时, 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闲暇时间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愈加关注身心的健康和休闲方式的选择。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休闲方式已得到大众的普遍青睐。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城市休闲体育存在的问题, 进而详细论述了对策分析, 以期能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休闲体育,健身,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红, 刘江山.试析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成因及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 2007, 29 (1) .

[2]王裕桂.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研究现状的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 2008, (7) .

[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45.

[4]任海, 王庆伟, 韩晓东.国外大众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1.

城市休闲体育 篇9

关键词:休闲体育,城市

1 建设和发展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

(1)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结构失衡

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场地设施上以及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培训与指导上, 我国在建设场地设施上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但这部分的设施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体育需要。另外, 大部分指导服务活动都集中在需要付费的场所上, 一般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较多地集中在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公园广场, 而在这些场所从事活动指导服务仅占很小的比例, 这与广大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因此, 我国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存在结构的不平衡, 是影响我国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份额分配的不均等性

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东西与南北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休闲体育的开展存在条件成熟与否之分, 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开展休闲体育的条件, 部分社区居民还难以享受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休闲体育的市场化, 使得部分休闲体育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居民不能享有同等质量和数量的服务。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速度、居民的休闲体育意识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力度, 都是致使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份额分配的不均的重要因素。

(3)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制度性缺失

国仍存在重竞技体育, 轻群众体育的倾向, 这种局面还有长期持续的趋势。在政策与制度上难免过多的对竞技体育倾斜, 相对而言, 政府对群众体育特别是休闲体育的重视不足, 政策上与制度上对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供应难以保障。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是阻碍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

(4) 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亟待开发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他们的休闲体育消费意识淡薄, 愿意花钱进入体育场馆健身娱乐的居民较少, "花钱买健康"还未在居民的行为上形成一致。从运动场所来看, 居民主要是到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公园广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到收费的体育场馆及俱乐部活动的居民相对较少。另外, 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 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较低, 同时开放的体育场地其利用率也不高。教育系统对体育设施的大量占有, 使得场地设施的供求关系矛盾更加突出, 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 大大影响了社区居民日常健身娱乐活动, 因此, 场地设施的缺乏是制约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首要因素, 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亟待开发。

(5) 休闲体育组织与指导服务的数量尚需进一步加强

组织机构和它所指导的服务数量依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使之大大提升。体育休闲是公共服务组织的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可以作为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休闲活动的时应用的设施和场地等服务。其中指导服务、开展活动服务以及科普宣传服务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体育休闲活动的组织在当前社会的诉求不是十分普遍, 但是人们对体育休闲组织机构的协调和引导作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当今社会, 社区居民骨干和离退休人员主要担当了社区锻炼的功能服务, 其次担当这项功能的是具有指导员资格的人员及教师。所以, 体育休闲锻炼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在社区范围内应该广泛提高, 因为它制约着我国城市社区内部体育休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发展方向, 并且亟待进一步加强。

2 建设和完善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的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优质丰富的高质量的休闲体育公共服务, 首先, 应以政府为主导, 加快职能转变, 以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社区休闲体育服务质量高低、效果优劣的重要依据, 不断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其次, 构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原则上要注重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以主管部门为主导, 以社会参与为主体。第三, 要注重社区休闲体育环境与条件的规划, 加强休闲体育策划, 培育和发展特色休闲体育品牌, 全面提高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最后, 要加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在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协作。最后,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应缩小城乡差距, 除实质性服务外还应提供有政策性服务和信息性服务。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1-2.

[2]李军鹏.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2.

城市休闲体育 篇10

关键词:成都,休闲体育,文化

1 前言

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并提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建设被提到如此的高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休闲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物质、制度、价值和行为层面的建设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成都一休闲文化极其浓厚的城市,在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之际,休闲体育文化不容忽视。

2 城市与文化

城市二字,最早见于《韩非子·爱民》。城市的出现需要几个方面的条件:首先,地理条件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它包括自然资源条件、地貌条件、物产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其次是交通条件;最后,人口作为城市构成较为重要的因素,是城市构成与发展的核心。由于城市人口大量的聚集,逐渐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物质与精神财富同时满足城市居民的不同需要,文化就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代名词,即被人类创造也为其服务。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上观天文以察时变,下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由四个方面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和行为文化,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如今,文化在综合国力较量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城市文化是在城市的范围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名片、品位和灵魂,城市不仅需要便捷的交通、齐全的基础设施、丰富的物质财富,还需要绚丽多彩的文化以丰富居民生活,更需要文化展现自己的品位和魅力。

3 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休闲体育文化分析

3.1 休闲文化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亮点

“田园城市”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他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城市四周被农地围绕以自给自足,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证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这是埃比尼泽·霍华德对于“田园城市”最初的设想,经过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当下提出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与之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地域特点以及民族特点。

成都提出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前提是在科学发展、“田园城市”理念和自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全面分析,科学论证,结合自身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情况提出的。成都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是:一个核心思想、四个基本要素、六个具体特征、“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五项重点工作和一个组织保障。一个核心思想是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四个基本要素是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和田园城市。六个具体特征之一是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成都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3.2 休闲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

休闲体育文化是由休闲文化和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而成的,它不是两者机械的相加,而是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休闲体育文化是指人们通过直接体育运动或者欣赏体育比赛的方式,在休闲的过程中创造并共同享有的、关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合。休闲体育文化包括4个层面,第一,物质层面,主要包括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器材、指导员等;第二,价值层面,主要是指人们的休闲生活观念,体育运动观念,休闲体育观念,以及对休闲体育价值的看法和理解。第三,制度层面,主要是指休闲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里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伦理道德下的反映。第四,生活行为层面,主要指在人们生活中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满足运动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丰富业余生活。休闲体育文化是休闲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休闲文化的领先性、多元文化性、参与性、象征性、自娱自乐性、传承性、民族文化性和地域性。其中,领先性、多元文化性、参与性和自娱自足性是休闲体育文化自身的特点。休闲体育不但能发挥一些休闲的功能,而且它是一种自然的方式,一种生物本能,以休闲体育来放松自己、释放压力和陶冶情操,这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流行又必要的一种生活方式。

3.3 成都休闲体育文化四个层面的现状分析

3.3.1 物质层面

成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符合普查标准的体育场地总数为5411个,人均公共体育占地面积为0.63平方米,中心城区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场地人均占地面积为0.48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为0.36平方米,而其他区(市)县这两项统计分别为0.73平方米和0.5平方米,这表明,要达到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成都新建和改造了许多公共体育设施,人均公共体育占地面积持续增加,一定程度满足了群众的体育需求。但是,公共体育场地分配还是存在教育系统对外公开占主导的局面。此外,体育场地的分配、地理环境、服务质量、利用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管理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这成为限制市民参加体育健身娱乐的瓶颈之一。

3.3.2 制度层面

成都颁布了《成都体育条例》、《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成都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管理规定》、《成都游泳场所管理办法》,《成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成都旅游服务培训就业行动计划》、《成都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运动成都”全民健身行动实施方案(2009-2012)》和《“运动成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2009-2012)》、《成都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使用管理办法》等,这一系列规章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市民的基本体育健身娱乐需求,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然而,面对田园城市的建设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新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的。

3.3.3 价值层面

受巴蜀文化的熏陶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成都民比较青睐于休闲活动。对成都不同阶层体育消费的研究表明,中上层人员以健身、时尚、休闲、娱乐、社交为取向达到较高的体育消费水平。成都民休闲价值观和休闲行为研究发现,成都民休闲价值观中存在七个维度,分别是:发现自我、社会发展、自我冒险、修养提高、人际关系、压力缓解、身心健康。其中休闲价值观中压力缓解的得分最高,这表明成都民重视休闲对于舒解压力的功能,而对于健身娱乐的认识还不足。

3.3.4 行为层面

成都人爱好逛灯会、喝茶、晨练、川剧、棋牌、游泳、爬山等休闲方式,研究表明:成都的体育人口为31.91%,成都居民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人达83.9%,每次活动30分钟以上的占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人群的54.1%,这表明成都休闲体育群众基础基数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休闲体育行为。对成都参加体育健身和娱乐的人群调查指出:78.54%的男性和69.82%的女性居民能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愉快感。对成都城镇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现状和对策研究表明,成都中、青年的体育旅游消费意识比较超前,他们追求时尚,敢于挑战大自然,因而对体育旅游这一休闲方式更容易接受。成都民休闲价值观和休闲行为研究发现,对于休闲行为的选择与休闲价值存在正相关,成都民倾向于选择人际交往比较频繁的休闲行为,这说明体育活动既是是成都民扩大交往的最好选择也是健身娱乐的好载体,因此大力推广休闲体育文化意义深远。

4 结论与建议

4.1 成都休闲体育文化现状

4.1.1 现状

成都市目前具备一定数量的体育健身场所与休闲娱乐场所,颁布了多条体育方面的政策法规与制度,市民体育休闲意识主要表现在缓解各种压力上,体育休闲行为形式较为丰富多样,政府重视休闲体育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4.1.2 不足

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相吻合的休闲体育文化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人均公共体育占地面积较低,且场地利用率不够高。第二,休闲体育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尤其是休闲方面的政策法规、经济制度和休闲制度等软实力较薄弱。第三,市民休闲体育意识不够强烈,层次维度较低,大多只停留在缓解压力低层维度上,有待于向健身娱乐和“自我实现”高层维度发展。

4.2 对策与建议

1.构建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三级体系,注重对不同阶层的休闲体育文化供给;政府要加大休闲体育在市场经济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规范休闲体育产业市场,盘活相关资源,为广大市民提供公共休闲体育、准公共休闲体育和私人休闲体育产品。建立成都体育圈,既都市中心体育圈、近郊体育圈和远郊体育圈三个圈层。以休闲为突破口,体育休闲、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体验、体育赛事承办等为载体,满足不同阶层的休闲体育需求。

2.统筹规划休闲体育文化物质层面、价值层面、制度层和生活行为层面的关系,处理好其内部矛盾和外部冲突,处理好高雅与通俗、多元与同一、现代与传统、精英与大众这四对关系。完善休闲体育产业管理制度,出台《成都国民休闲计划》、《成都企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等保障性法规和制度。

3.充分挖掘特有的巴蜀民风民俗、地域文化遗产,结合国内外现代文明成果,形成具有独特的休闲体育文化产业,提高巴蜀文化的知名度,使田园城市成为休闲娱乐和运动活力的名片。

4.建立休闲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中心,加大休闲体育文化传播研究力度,打造城市休闲体育视觉识别系统,提高田园城市的城市形象,塑造成都特色的休闲体育文化。培养休闲体育人才,建立休闲体育人才库,强化成都民休闲体育教育,提倡健康科学的休闲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3(1).

[2]谢光辉,卢锋,张玥.休闲体育文化解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2).

[3]陈融.休闲体育兴起的文化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2,(2).

[4]叶祥财.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2).

[5]赵国宏.城市胚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蒋蓉,陈果,杨伦.成都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实践及策略研究[J].规划师,2007,(10).

[7]刘青,覃文林,等.成都都市体育圈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0).

[8]蔡存军,黄泽江.成都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参与特征的调查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1,(3).

[9]吴树波.宜居城市与休闲文化建设[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0]苏小桅.成都民休闲价值观及休闲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0.

中国著名休闲城市 篇11

西子湖畔,郁郁葱葱的绿林之中掩映着一些极具特色的茶座、咖啡厅和酒吧。晴朗的日子,人们可以三五成群地在湖边漫步,感受垂柳拂面的清新。欣赏波光潋滟的美景。若是雨天,雨雾笼罩的西湖更具特色,在湖边的小屋品茶聊天也变得别有韵昧。

总之,杭州的“慢”生活中心正是千百年来为无数人所赞赏的西湖。正是因为西湖,杭州这个城市才变得更有底蕴,更加生动起来。

杭州是美丽的,也是小资的,处处渗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不起眼的小院、私人的收藏、精致的美食……难怪历代文人墨客都不惜笔墨地一再感叹“江南好”!

中国第四城——成都

成都给自己的口号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也由此屡屡登上各种休闲、宜居城市的榜单。

成都的确无愧于这些称谓。迂回的小巷里,大大小小的茶馆不计其数,而身在其中悠闲地听着说书、摆着“龙门阵”的成都人也同样不计其数。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潮流中,成都显然是个异类,到处都能见到提着鸟笼闲逛的人,而打麻将更是大街小巷最为壮观的一景。

即使是在上班时间,仍能见到茶馆中三三两两的打麻将的人,成都人对此的狂热可见一斑。风靡全国的“农家乐”,最初正是从成都发源兴起。夫妻肺片、二姐免丁、龙抄手、钟水饺……成都的小吃花样之多也同样让人惊叹。在连说话都是轻言慢语的成都。吃着小吃,喝着小酒。时光就在微醉中渐渐放慢了脚步。

度假胜地——三亚

到三亚关键是要找一个好的酒店,做几天懒人,想睡就睡,想吃就吃。作为中国难得的热带海洋城市,洁白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吃不完的海鲜。既然已经到了天涯海角,还有什么好想的呢,尽情地享受吧!

在三亚。选择一家家庭旅馆,就像在家里一样,没有酒店的生涩,但你每天清晨拉开窗帘的时候,南中国海就扑面而来,人生在世,夫复何求。到了下午,去到菜市场,自己选购大包小包的海鲜,乘着公交车去海鲜广场加工,然后就能太快朵颐,这样的生活就是三亚的魅力。

春城——昆明

生活在春城的人是幸福的。昆明有活力,也有温度。不管昆明怎么发展,这里的天仍然明澈得让人心动,天空永远比装修效果还要令人舒服。央视“气象先生”宋英杰说:昆明288天是春天。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这种贴近人内心的温度,既来自自然,也源于城市的气质。

昆明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央空调,在四季的阳光中,小资们尽可以慵懒的躺在藤制的椅子上,看风景或者成为风景。在昆明,从公司的老板到员工,很少有人一本正经地穿着西服、打着领带走来走去,大家都穿的宽宽松松,随随意意。‘‘休闲服”是这里最好卖的衣服,休闲是溶在昆明人血液中的本性。

要寻找休闭的天堂,应该向南,再向西,到昆明去,这里远离繁华,却又拥抱繁华。在昆明,你却能够实实在在的拥抱它,你可以在昆明的并不那么柔软的阳光中,在昆明四季盛开的鲜花中,在昆明的酒楼茶肆中,在昆明的翠湖之畔——休闲并小资!

小资天堂——丽江

丽江本来只是一个静谧的雪山之下的小镇,如今却成为举国皆知的旅游胜地,成为多少人心中代表着“纯洁”和‘‘自然’’的圣地。徜徉在丽江。沿着潺潺的溪水漫步,时光仿佛瞬间凝固,只剩下青石板、古民居和那些时尚酒吧交错着的悠闲生活。清晨的丽江。阳光沐浴下的安静和温暖。一如往昔;夜晚的丽江,五彩的灯光和人们的欢笑将这里变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不夜城。

纳西文化为丽江镀上了一层神秘的历史烙印,悠扬的纳西古乐有着穿透时空的巨大力量,平抚着人的思想和情绪i古老的东巴文字,神秘而高贵,虽然现今挂在大小店铺中供人讨价还价,但这些象形文字仍然有种难以名状的图腾般的神圣感;高亢的纳西民歌简单、质朴,道出的却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真理;勤劳的纳西妇女、欢快的纳西舞蹈、扎染的手工艺品,每一样都让去过的人无法释怀。

世界休闲组织

世界休闲组织(World Leisure Org)成立于1952年,又称世界休闲与娱乐协会(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ssociation),简称为“世界休闲”。它是一个具有联合国咨询地位的非官方机构,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有关国家、地区的官方、非官方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致力于发掘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休闲成为人类成长、发展与幸福的动力,1970年,世界休闲组织的前身国际娱乐协会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休闲宪章》明文规定:休闲同健康、教育一样对人们生活至关重要,任何人都享有从事休闲活动的权利;各国政府必须承认和保护公民的这种权利。1979年,世界休闲组织对《休闲宪章》加以修改,并于2000年7月正式批准,作为机构活动的准则。

2008年4月6日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在北京成立。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是由187个有志于促进中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机构、企业和个人组成的非营利的民间组织。中国分会下设22个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休闲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休闲体育 篇12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swot分析法,战略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研究以武汉“1+8”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作为研究对象, 即:由武汉及孝感、天门、仙桃、咸宁、潜江、黄石、鄂州、黄冈9个周边城市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该次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过程中, 查找了大量有关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课题研究。

1.2.2 交叉研究法

以文献资料法为主的同时, 依托于市场学和产业经济学有关需求拉动学说的相关理论知识, 探究影响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 优化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式, 完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 从而顺应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消费趋势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进一步打造人们的体育生活化, 进而推动休闲体育市场的成熟化运行, 使休闲体育产业繁荣、有序的发展。

1.2.3 定性分析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 对休闲体育及其产业等相关概念进行“质”的方面的剖析, 达到了解研究对象的本质、揭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圈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优势分析

2.1.1 经济稳定发展,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由2008 年7106.79亿元跃至2011年的11859.60亿元, 占全省的60.5%, 增长13.6%, 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2.1.2 公共休闲体育场馆及设施较齐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之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闲暇时间的增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体育健身的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 政府加大了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据现有数据统计, 武汉市中心城区目前有的公众休闲体育场馆主要有16个, 分布为江岸区2个, 汉阳区4个, 江汉区2个, 硚口区2个, 武昌区3个, 洪山区1个, 青山区2个。

2.1.3 居民思想观念转变, 休闲自觉意识提高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需要, 因为其丰富范畴与多元化价值而融合了尊重、自我实现、社交等各层面需要, 这一多维化需要属性, 使得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发生转变, 休闲体育消费意识的提高动力更加多样, 为城市圈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1.4 优越的自然环境及丰富的人文资源

素有“百湖之省”美称的武汉市作为龙头和中心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 境内有众多湖泊。而其东南山高谷深, 石灰岩分布广泛, 资源丰富, 洞内峡谷和地下水资源充沛。其西北部则是广阔平原, 孕育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例如:潜江、仙桃丰饶的水产资源, 孝感的孝文化也驰名中外。

2.1.5 地理区位优越, 科教资源密集

承东启西、纵贯南北, 湖北近年来交通运输事业日新月异, 逐步形成了“支撑中部, 服务全国”的“大交通”枢纽格局。当下, 省会武汉已建成快速客运通道至长三角、成渝、珠三角等地区。

2.2 城市圈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劣势分析

2.2.1 武汉城市圈内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早在2010年, 湖北省发改委发布地关于《武汉城市圈蓝皮书》报告一文中, 指出2010年“1+8”城市圈经济形势逐渐向好, 地区的生产总值也高达8137.66亿元, 增长率为14.7%, 占据全省GDP的62.3%。但仔细分析数据可以发现, 城市圈中除了武汉一市GDP超过四千亿元外, 其他8个城市尚未有生产总值超过一千亿元的。这意味着, 武汉市“一市独大”, 其他城市规模较小, 社会经济实力也相对较弱。

2.2.2 专业人才匮乏, 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休闲体育产业离开体育教育的支持, 是难以实现产业发展和壮大的。纵然, 武汉多所高校均开设了体育教育专业及社会体育专业, 但在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使得高校大学生在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无法和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完全匹配, 甚至产生背离、脱节现象。

2.2.3 体育产业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颁布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 大部分是概括性的治理思路和规则, 而没有具体到管理的细分环节和各个运动项目, 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能。因此, 在全面规定的同时, 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管理办法。比如体育产业经营谋划的申办条件、经营条件以及从业人员的资历认证等。

2.3 城市圈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机遇分析

2.3.1 长江经济带战略, 国家重点扶持武汉城市圈

十八大之后, 我国出台了3个紧要的国家战略, 第一是“一带一路”;第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三是长江经济带。三个政策各有侧重, 为呼应国家战略促进城市群互联互通,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策划获批, 加强了武汉中心城市地位, 将其作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2.3.2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机遇

2014年10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这是我国第一次从产业角度审视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意见》中指出:要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 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 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培育扶持, 并扫清决策障碍、破除行业比例, 培养有助于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政策体系。

2.3.3“一城两圈”旅游发展战略

据统计, 至2012年末, 该省A级景区251家, 比2008年增加121家。包括5A级6家, 新增加4家, 位居全国第5位。星级饭店597家, 比2008年增多72家。其中五星级21家、新增加11家, 四星级79家、增加42家。旅行社规模不断扩大, 全省的旅行社总量1127家, 比2008年增加341家, 出境旅游团社也达到38家。

2.3.4 来自周边地区的休闲产业的竞争压力

巨大的竞争压力来自于长株潭城市圈, 它是与武汉城市圈同时获批的“两型社会”实验区, 且休闲娱乐资源非常丰富。近些年, 湖南以电视媒体为窗口, 成为了知名度较高的休闲娱乐之都, 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人才与物力投入, 为城市群的休闲娱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1+8”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逐一分析, 现形成不同的战略组合, 旨在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实现和谐、有序、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3.1 结论

被美誉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的休闲体育产业, 它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推进工作。然而在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汉城市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

3.2 建议

3.2.1 SO战略——资源整合发展战略

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式的休闲体育产业, 尽管属于文化娱乐业同一类型的产物, 并且存在于统一区域内, 使得它们之间有着难以避免的竞争关系。但是在这种竞争条件下, 可以通过有效地资源整合, 使之互用互利。

3.2.2 WO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战略

据初步核算, 2014年, 湖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49.18亿元, 比上年增加8.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该省GDP规模仍居全国第9、中部第2, 增速前移至全国第7位。虽然湖北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但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中,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代表。总体上, 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比第二产业快, 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的快。

3.2.3 ST战略——特色品牌发展战略

要想使武汉市城市圈成为全国闻名的休闲体育之都, 需要城市圈中各城市依托现有的休闲体育资源, 在找准产品形象和发展定位准确的前提下, 实行地区差异化发展, 将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 凸显其独特性, 提高文化含量和娱乐休闲体育产品的内容, 使之成为该城市的城市名片。

3.2.4 WT战略——人才发展战略

伴随着以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人们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各种健身、娱乐、消遣等新式的休闲体育活动也会成为流行时尚。

参考文献

[1]杜伟立.著名未来预测学家:下个千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J].中国经济信息, 2000, 46 (23) :66-69.

[2]崔宏愿, 李建臣.休闲体育和休闲体育产业探究[J].体育用品和科技, 2014, 26 (11) :55-57.

上一篇:生态环境平衡下一篇:视频直播的传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