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空间

2024-10-15

城市休闲空间(共12篇)

城市休闲空间 篇1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成为了大多数家庭的生活必需品,这为城市交通带来非常大的负担,再加上城市人口爆炸性增加,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建筑不断增加,而且各个建筑独立封闭,阻碍交通空间的顺畅性,导致城市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基于这些问题,不得不改变老式的城市建设理念,以人为本,合理创新,更加科学的整合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不仅在二维空间里调整空间利用,更应试着在三维空间中将建筑物与交通空间反复穿插应用,将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充分融合在一起,解决交通拥堵以及城市住房问题,城市的可用空间得到大大增加的同时,城市设计者就可以有更多的思路来设计居民的文化设施,加大绿化面积,建立新的富有活力的城市建筑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1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合理化整合可以有效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为城市的长久可持续发展铺设了基础。对于当下而言,更合理地利用空间资源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住房紧张问题,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然而想要合适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却面临着很多难题,科学技术方面的不足、整合形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现有的城市建筑的对规划的限制和交通空间的不合理利用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推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想要更好的建设城市文明,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就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保障。同时,为了迎合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新的建筑形式必然不同于老式,会采用很多新式的建筑结构,这就需要有先进的设备、高强度的材料以及高精的的操作相互结合来完成。再加上在整合过程中还会有其它的问题产生,这就要求有相当先进的技术与操作人员才能完成对城市建筑结构与交通结构的整合。

1.2整合建筑之间的连续性差,无法完成交通运输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很多建筑的联系部分不可能做的和公路一样,所以大都用来供城市居民散步观赏。而这对交通运输方面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的,空间利用率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却并没有很好的整合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联系。同时,如果这些建筑不能为居民提供足够多的便利,那么反而会成为空间和材料资源的浪费。比如很多城市都会在公路的交叉口修建公园,但是这些地方很多都远离居民区,而且周围车流量大,这就会导致很少有人进去观赏,不仅达不到承担交通功能的目的,还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1.3整合形态与原有建筑不协调

对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是在原有的城市建筑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会导致原有建筑对整合方案的限制,新的整合空间如果不能很好的与原有空间结合反而会破坏城市的建设,比如现在很多城市都会修建天桥等来方便人们的出行,这虽然在实际作用上给予居民很大的便利,然而在城市美观上它们却显得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破坏城市面貌。同时,想要完成整合需要长时间的进行和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制定长久地计划,坚持并不断改进才能完成,这就对政策的执行力度有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小城市中某些建筑修建一半然后转而修建其它建筑的现象并不少见。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将使建筑建设更规范化、合理化,为城市的长久发展带来巨大好处。

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策略

结合以上对当下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现状及面临的难题,并考虑人性化设计理念,可以得出一系列的关于整合的设想。应积极应对社会中的问题并敢于创新,坚持整合方案,为城市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有效的贡献。

2.1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原则

首先,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交通空间相互影响,共同存在。想要完成对他们的整合应该坚持互动兼容性的原则,保证在同一空间中建筑和交通都可以进行,并且相互之间不会影响。同时要保证功能运作时间的互补性,比如上下班时间的车辆高峰期保证它的交通空间特征,而在居民活动热闹的时候,比如傍晚,又可以用来供城市居民娱乐。两种功能的互补和独立进行是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必要条件。

其次,对城市空间的整合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居民更好的生活换件,创造更便利的生活环境,因此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保证人性化原则。放弃那些不切实际、不合人性的想法,从人们的需要出发设计方案,进行人性化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

最后,在保证合理化的前提下还要保证整合的安全性以及生态型原则。安全作为日常行为的一大准则在哪里都是不容忽视的,所有的建筑设施都必须在保证周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完成建设;保证了人的安全以后就不得不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也为了城市长久的发展,坚持生态性原则保证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2.2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整合的方法及设想

2.2.1充分考虑交通空间应用,对地面建筑进行整合

在地面部分,城市的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完全混合到了一起,对此常用的整合方法包括商业步行街、城市的公交路线穿过建筑内部,或穿过建筑底层如地铁等。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的空间整合方式,比如说轨道交通站与房屋整合到一起、商业区与城市交通步行系统的整合、城市汽车穿过居民建筑的整合等。

2.2.2充分挖掘空间的利用潜力,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地面上的生活,向高空中的空间发展就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城市人地矛盾日益激化的今天,城市的建筑将越来越高层化和地下深层化,主要体现在高层建筑的办公化应用和地下建筑的娱乐、停车等的应用以及地铁的运行。在将来可能出现空中步道、空中轨道等设施来整合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同时为了缓解城市压力,可以在社区在周围建设服务设施齐全的高密度结构建筑群,是市民在住宿区附近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减少市民对公路的利用率,以此来完成对交通空间和建筑空间的整合。

2.2.3建设高密集型建筑群,小范围内规划建筑空间和交通空间

这种建筑群具有开放性、简约化的特征,会有大量市民生活在小范围中,要求人人都能享受范围内的所有服务项目并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不仅是市民之间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活模式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及其中的居民都有很高的要求,不过另一方面来看,从小范围内更容易完成对建筑环境和交通环境的整合,将城市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建筑群,从零到整地进行空间整合,完成整体的整合,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

3总结

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广阔的,所以要研究的东西也还有很多,针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方面都有其独立的研究内容。为解决城市的人地矛盾和交通拥挤问题,保证城市的长久发展,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毛大鹏.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相互整合分析[J].中华民居,2013,(30):338-339.

[2]何培志,郭才军.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关系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2014,(2):19-19.

[3]梁世强.城市建筑空间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设计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647.

城市休闲空间 篇2

专业名称: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1005T

2培养目标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城市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电工技术、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和知识,具备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利用、施工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

3培养要求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发展与动态,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设计、施工等最新发展的理论与技术,能承担本专业科研和教学任务,具备组织科研项目或工程生产的能力。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力学,以及地下空间工程的现代科学技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岩石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土层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通过接受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进行城市地下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地下工程概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与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方向;

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地下工程勘察、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施工组织和工程概预算、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3.掌握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岩土力学试验和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4.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主要法规;

5.具有进行城市地下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6.具有进行地下工程概预算及成本控制的初步能力。[1]

4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岩石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基础工程、工程爆破,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城市地下规划与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下工程结构、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地下混凝土结构、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地铁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地

下工程通风与空调、岩石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土层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工程测试与监测。等。

5实践教学

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岩石力学实验、地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6从业领域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就业部门广泛,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继续深造可报考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7就业前景

2008年,同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保险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哲学专业、稀土工程专业、言语听觉科学专业、知识产权专业和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民网教育专题被誉为“物以稀为贵的十大专业”。搭上开往春天的地下铁:

如今,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人们在拥堵中等待、愤怒、绝望,也开始因为渴望速度而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字叫地铁的尤物可以让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爱上了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承载着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和抒情,令那些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甚至可以说,地铁是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道具,如果没有地铁,你都不好意思自称自己是大城市。

古代的城市沿河流或沿海而生成,现代的城市沿公路或铁路而生成,未来的城市则是沿地铁而发展的,那么,我们在大学里读什么专业,才最有可能搭上开往春天的地铁呢?当然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了。

随着中国进入第三波地铁建设高潮,首先拉动的就是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热度。而且,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并非仅仅适用于这一领域,就业去向很是宽广。当然,与土木、建筑相关的其他专业毕业生也有能力争这张饭票,但总没有科班出身者驾轻就熟吧?

8相近专业

城市休闲空间 篇3

关键词: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人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10-01

一、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的理念

在当今中国这个城市急速膨胀的时代,城市户外空间的建设越发显得重要。城市户外生活是指在现阶段存在城乡差别的条件下,城市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城市户外空间建设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精神状态,是城市在最短时间内向别人展现自己的方式。作为户外空间的一部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座椅也有着很多的讲究,无论是从座椅的材料、种类。我们需要从座椅所面对的使用人群、座椅所安排的地方和城市的人文精神等多个角度来考虑座椅的设计。下面,我从座椅所面对的使用人群这一角度来简析座椅设计。

(一)面对老年人,兼顾舒适与集体交流方便

老年人的身体相较于年青人更容易感到劳累,而相较于小孩又比较安静不会轻易动,会经常长时间坐在那里,所以在设计老年人的椅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座椅及时在老人长时间落座后,也不要给老人带来太多的劳累感。老年又时常饱受寂寞的煎熬,所以,他们时常会去公园,因为那里有很多其他老人。所以,公园里的座椅设计可以多样化。譬如,亭子里的围坐形式就很方便老年人相互交流,此时,亭子一般水泥制作,但座椅却最好设计成木质的,因为水泥制的比较凉,不适合冬天坐。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座椅要便于老年人去使用。

(二)面对年青人,我们需要注重质量与隐私

年青人平时的生活相对老年人,压力打了许多,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因而,这类的座椅大多是为学生、情侣和需要交流工作的伙伴使用这样的人群与老年人不同,他们注重谈话的隐私性,所以,我们除了要注重座椅的质量,尽量使得座椅能使这些平时一直劳累的身体放松下来,得到缓解,也要注意座椅间的距离、座椅的长度,以便更适合年青人使用。

(三)面对儿童,我们要注重安全与童趣

与年青人和老人不一样的是,儿童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呵护。儿童没有成年人的自制力,鞥没有成年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尽管家长会尽力照顾他们,但总有疏忽,所以,他们的座椅需要我们考虑到安全,而不仅仅是舒适。同样,孩子处在一个对世界新奇的时候,这时候他们的认知很强,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座椅上花些精力,满足他们趣味娱乐的心里,甚至可以添加一些学习内容,在休息的时候也学习一些简单的东西。

这是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所提出的一些想法,但我们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城市本身所带有的那种文化底蕴和城市特色。这些座椅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坐的舒服坐的舒心,更是想让城市建设的更好,给每个路过的外地人通过这些公共设施了解到这个城市,了解到这个城市的特色,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体会到这个城市的人文。初次以外,各种场所下座椅也是不一样的,或简单大方,或绚彩鲜艳,但我们要记住的是这些座椅要与它们所安置的环境融为一体,不要显得突兀。

二、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一小部分,座椅甚至没有引起人们的很多注意。但座椅设计却不该为人忽视。我们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公共休闲空间,我们都可以看到座椅,或许它是长廊,或许它是小亭,或许它是石凳,尽管形式多样,可它的价值却是一样,为人们提供便利,尽到其作为公共设施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座椅设计的重要性。

(一)贴心设计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虽然座椅的基本作用都是让人休息,但经过特别精心设计的座椅,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因为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情况,座椅可以说是物尽其用,不论是解累,或是想要保护隐私,亦或是交流意见。因为座椅的便利,人们更愿意去使用公共设施,这些公共空间就可能为更多人所利用。

(二)精心设计体现城市的人文性和细致

当人们使用这些座椅时,尤其是外地人,就会体会到这所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细致。同样是座椅,给人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比较之下,我们就会在心里会心一笑:这座城市竟是这样的体贴,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座椅都如此费心,为人们着想,那它究竟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此时,城市已经与人文和细致画上等号。

(三)设计成果为城市添加一道亮丽风采线

这些经过深思熟虑的座椅,必是与它所处的环境相得益彰的,在彰显人文的同时,又使得景色更加和谐。在公园里,如若湖水之上,屹然矗立着一座小亭,用石路与岸边相连,既给了人们休息连天的场所,又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这是怎样的益处啊!

三、结论

作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中众多设施的一部分,座椅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又给了我们交流的空间。可惜,在城市化进程快速的今天,又有多少城市注意到公共设施的建设呢,又有多少城市能真正地建设良好呢?本文从座椅使用对象的角度,简析了一些座椅设计,又强调了座椅设计的意义和目的,旨在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 光是对座椅的重视,更是对整个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建设的重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我们不能放松对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要让城市更加适于人们居住,适于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冉.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座椅设计

[2]贾志宾.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设施设计研究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篇4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 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 发展至今, 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 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 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 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 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

在古代的欧洲, 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 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 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 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 商业机能日渐消退, 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 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 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 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 促使城市发展,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 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 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 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 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 人口居住密度高, 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 使商业获得成功, 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国家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旧城中心商业区的衰败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 人们开始模仿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 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高潮, 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 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吸引顾客, 到对步行者的关怀, 再到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阶段, 城市发展和街区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和重视, 使人们在空间中享受交流的乐趣, 并真正成为城市和街道的主人。

(二) 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

在古代的中国, 街道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一切公共生活都在街道上完成。街道的产生则可追溯至周代, 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前朝后市”来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春秋时期, 统治阶层开始对商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实行“里坊制度”, 只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 定时聚散。北宋后,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使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 这时的商业场所不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坊”内, 而是分布在全城, 与住宅区混杂, 沿街开设各种店铺, 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中心就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 如北京的钟鼓楼、东西牌楼及东安市场等地, 许多当时繁华的商业街甚至延续至今, 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鸦片战争后, 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开始逐步瓦解, 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 使得我国的商业环境、服务模式以及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南京条约签订, 外商在租界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娱乐设施, 因而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商业贸易活动, 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新的商业中心;此外, 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街市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如上海豫园、苏州观前庙等集游览、购物于一体的庙会式步行街等都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城市步行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我国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许多西方国家曾经遇到的问题一样, 城市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在商业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我国也开始对传统的、已有的、旧式商业街区进行改造, 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区的改造、苏州的观前街步行化改造, 并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新建一些多层的大型的综合商店和相关服务行业, 形成新的商业街区。

纵观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式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形成, 体现了如下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坊的步行街———人车交通混杂的商业干道——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的使用主体是人, 从人的休闲行为出发, 人们只愿意在经过合理设计的休闲空间中进行活动。商业步行街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 它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

三、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 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发展演变扩展了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 使得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纵观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与演变, 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空间形式的变化, 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及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深层次上来说,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更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人群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也就产生了收入结构上的差异, 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经济在发展, 这种结构也在一天天变化着, 它直接影响了构成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变化, 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这些要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便触发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 休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 他们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殊性。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中, 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特性施加给他们的环境, 并尽其所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 使之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体现他们的价值, 同时人类自身又适应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 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社会空间辩证法, 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 它的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

四、商业步行街的未来

商业步行街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呈现出诸多的趋势。

(一) 功能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也日趋完善。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经商,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则把商业与休闲相结合, 注重非营业场所空间的设计, 商业步行街不仅有大量的绿地、水面等休息处, 还配备了一些文体设施, 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商业街区。

(二) 环境的室内化。

露天步行街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尤其是在气候不好的地区或者季节, 很难实现全天候营业。因此, 室内步行街应运而生。最早的室内商业步行街出现在19世纪的西欧, 如汉堡的西勒姆集市和意大利米兰教会广场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排除了一切车辆的干扰, 完全成为步行者的天地, 便于其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 设计的人性化。

步行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载体, 一个地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最终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活力。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活力首先要有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群作为主体保证, 因此, 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在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延长行人驻留时间, 从而也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物化的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 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商业功能, 对发挥城市土地的综合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 其发展演变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高度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

摘要: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它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功能, 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休闲环境。本文结合旅游心理学、休闲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 探寻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演变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探讨如何构建更适宜的人居环境, 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城市游憩空间建设研究 篇5

前言

城市游憩空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对外展现,其发展变化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意识的增强,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与建设已迫在眉睫.1.国外研究现状

游憩空间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的闲暇时间增多,游憩空间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游憩空间常常从地理学、统计学、人口学、生态学、社会学、文化的学和经济学的若干角度进行规划与设计;当游憩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政府必须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游憩空间。

游憩空间,是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起源于西方18世纪的杂志社、咖啡馆和音乐室中,后持续发展至19世纪的城市街心公园、运动场和假日旅游之中,到20世纪初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游憩空间是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了解城市规划。从西方近代城市规划学派的发展看,自19世纪开始,便成为了规划实践的主流,一直以建筑规划为主,如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规划国际竞赛、19世纪末的城市美化运动、20世纪40年代的“体形环论”、“体形秩序论”等。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的法国社会学家拉伯雷(Le Play)曾把“地点-工作-人”概括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三大要素,其表明了城市的主体是人,当然这不单纯是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意义中的人,因此城市首先要满足各式各样社会人的不同需要[1]。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是埃比尼泽·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其代表著是《明天的花园城》,剑桥出版社1980年出版), 他提出“花园城”规划模式,其中指出六个要素:(1)人口被严格限制;(2)容易接近绿地, 绿地散置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3)绿色地带不得侵占;(4)产业多样化;(5)城市设计必须符合土地特征;(6)全部土地由发展公司掌握[2](P213-215)。霍华德之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是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城市发展理论家。他在继承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花园城”模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为大众社交提供一个平台,人们在这里扮演各种角色,并且城市作为国家的一部分,还是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表现。在城市规划的历史中,于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通过的《雅典宪章》,成为20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奠基性文件.需要说明的是,1951年10月 ,清华大学营建系翻译此宪章时用的是“游息”,现在一般称为“游憩,(原翻译载于《建筑师》总第四期)。该《宪章》提出,城市的功能是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等,而把“游憩空间”当成城市建设重要的原则,是衡量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要素。20世纪 70年代,在城市规划中,又出现了社会文化论和空间决定论等不同的学派,他们对后来西方社会的城市建设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合理规划的形成,目的是使有价值的自然结构与传统风格得到延续。规划的形成依据于现有城市条件的质量,努力保存“传统价值”、“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 [2](P2-5)。

2.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近代以来,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稳定,这使得民众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的同时也使得民众对城市内游憩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于是各大城市政府均开始着重建造诸如城市公园、娱乐场所、运动设施等休闲化与多样化的大众游憩空间,并以此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为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3]。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游憩空间的规划与建设越来越备受重视。在市政学者的大力主张和极力引导下,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将公园纳入市政运动和改善居民公共环境的范围里并将之付诸于实践。考虑到公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一些中国创新先驱城市因地制宜地开创了近代公园开放的模式,这样一来还充分利用了本身的历史文化优势。例如开放皇家园林、官署园林和坛庙园林[4]。

虽然现在中国的游憩空间建设已初见成果,但是时代大潮没有停留,经济还在快速发展,所以学界对于城市游憩空间的研究很是关注,尤其是在将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城市游憩空间的生产过程、机制及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但从根本上讲关于游憩空间研究的相关资料还是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将过程、机制、效应融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框架体系和思路。

参考文献:

“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空间绩效;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151-02

城市规划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具有范围广泛、内容庞杂的特点,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空间绩效”往往被忽略。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空间包含各个方面的因素,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政治发展状况、不同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不同的文化地域特点就会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风格。对于城市空间规划,每个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城市空间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这对于整体的城市规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城市空间绩效的内涵解析

“城市空间绩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进程中,空间规划就变得具体可感。例如,在城市住房的买卖过程中,房屋价格是影响住房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购房者最为关注的一个因素,然而,房地产行业本身在空间方面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果不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导致环境污染,进而忽略了城市土地的绩效性。

1.1 对偶互补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保持城市本身的独立形态,由于城市的集聚效益,城市具有对偶互补的特性。城市功能分别为:生产、生活、消费、服务、娱乐、流通、工作。这些城市功能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些城市功能之间具有对偶互补的特性,在此基础之上,城市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因此,城市的空间规划至关重要,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进而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主要是因为城市的空间规划在测绘和测量时比较困难,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开展布局工作。

1.2 多样性

模型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它的主要依据是空间特征。城市中的每一个区域都具备独特的区域属性,不可复制,例如地域环境、文化特征等等。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规划师要优先考虑承载建筑,如果空间产生位置上的变动,区域属性也就不复存在。

2 空间绩效的评价指标

所谓城市空间绩效,实质上是城市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总体效度,既然是效度,当然离不开评价指标。作为一种多维建构,城市空间绩效的指标评价体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研究方向和关注重点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地理空间绩效、社会空间绩效、经济空间绩效、生态空间绩效等。

2.1 空间形态的评价指标

具体来讲,空间形态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包含三个部分:城市的建筑用地、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运行状态。如果城市的建筑用地和规划用地科学合理,并且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状况相适应,城市内部各个组成部分运行协调高效,则我们称之为高绩效的城市空间;反之,则是低绩效的城市空间。

2.2 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

社会经济的评价指标最能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例如,人口分布情况、资本分配、就业状况、教育水平、医疗水平、文化特征等等。城市空间绩效高的地区以上评价指标的分布比较均衡,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以及权力分布比较均衡,低绩效的城市空间与上述特征则相反。

2.3 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资源配置、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适宜度。城市空间绩效高,则资源配置效率高,环境污染程度比较轻,环境治理力度大,环境适宜度比较高,适合人类居住。反之,则为低绩效的城市空间。

3 “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过程中,市场是影响城市空间绩效的主要因素,市场失灵会降低空间绩效,影响城市规划。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科学的市场制度是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政府要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城市的宏观调控,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

3.1 突破空间限制

市场失灵会限制城市空间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城市产业会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变化,这会直接造成人口流动,改变居住区,进而影响城市状态。此外,人口的分布状况会影响城市空间的规划格局,再加上城市空间中区域面积比较大的城市资本和城市建筑物,城市空间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城市各个部分的依存性和分工性进行规划。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一般采取均衡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将城市空间划分为街坊、片区、城市、地块四个部分。

3.2 突破价格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土地买卖一般是采取“招、拍、挂”的方式来进行,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下一次的开发过程中又会发生大的变动,土地资源的分配会主要依据每个地区的地价来进行,这样一来,城市形态就会不断发生变化和更替。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和开发规律,如若在规划过程当中,忽略市场这样一个主要因素,就会造成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的不一致,影响城市的发展。

4 提升空间绩效的具体策略

4.1 改进发展模式

近几年,我国的空间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和增长,但是,城市空间的差异明显,差距比较大。基于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空间属性,有针对性地改进发展模式,实行“差异化、多样化、层级化、地区化”的综合发展模式。

4.2 发挥土地价值

目前,我国的土地开发管理工作异常混乱,产生了很多问题,例如,土地开发利用率低,开发秩序混乱,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等等。在空间规划的实际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经济开发和生产活动的特点合理配置用于开发的土地资源,实行紧缩型的土地政策,建立健全土地税收制度。

4.3 加强空间干预

想要提高空间绩效,就必须保证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空间资源配置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充分满足各方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空间利益。此外,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空间规划的考评机制,包括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的考核。与此同时,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维,重点关注人均资源占有量、投入产出比率、生产效率等指标。由于城市空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们还要从多个角度考评空间规划,不断优化空间结构,调整空间布局,进而提升空间绩效。

5 结 语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绩效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促进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城市空间的规划过程中,规划师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实践经验,提高了规划能力。但是,对于城市空间的内在含义和机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指标。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探索城市空间规划的设计道路,切实提升空间绩效,增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能,促进我国城市的建设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坤焘,赵民.关于“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J].城市规划,2010,(8).

[2] 王海刚.“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J].中华民居,2014,(24).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美感研究 篇7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范畴很广的概念, 由于文化背景、国别、历史以及法律制度等的不同, 其理解及其含义也各不相同。公共空间, 从字面上的意义来说, 是区别于私有空间的一个概念, 一般是指具有空间实体的形态特征, 并且能够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以及社交的场所, 它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城市性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为为市民提供生活服务, 主要包括公共广场、公园、街道、绿地、自然景观等物理空间范畴。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其一:它是依附于城市建筑实体而存在的开放的空间体, 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 并具有空间的界面、围合、比例的空间体形态特征。

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市民, 它是市民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社会和生活服务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里, 人们生活、交往, 就使用权来说, 这是大众共享的空间, 同时, 城市公共空间又反过来影响市民的心理和行为, 促进社会生活事件的发生, 这体现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之间的一种互助互动, 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

其三:它是城市生活物质层面上的重要载体, 担负着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复杂行为活动, 它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反映城市风貌, 继承文化传统以及记述现代文明的多重作用。

二、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设计对策

(一) 珍视历史沿革, 沿袭历史传统特征

一座城市的发展, 离不开其所经历的历史岁月, 不论长短, 必定都有值得保留的东西存在, 旧建筑、旧街区、旧历史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保留这些历史沿革的点点滴滴将有助于市民回忆往昔, 激发市民对城市的深切情怀。对于外地游览者来说, 寻访各地的人文历史, 感受不同地域的地方差异、民族差异, 也是大部分人所追求的最具刺激的活动, 而千篇一律的公共空间布置难免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而无心观赏更无谈享受。因此, 在旧城改造中应很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宝贵的人文景观资源, 保护它们的历史信息不受破坏, 对其周边环境须加以控制, 以延续城市的传统文化特征, 突出城市、城区的个性, 将其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和市民文化生活基地。

(二) 提高空间质量及效率, 增强舒适性和吸引力

首先, 可以根据市民求奇求新的心理从对环境的要求入手, 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 一般认为, 构建具有以下特点的环境将有助于刺激观察者的眼球及心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如高低、冷暖、深浅等方面的景素对比强烈的元素;如形态奇特, 具有地方特色的强刺激性的雕塑;如形式与颜色多样, 具有丰富信息量的生态景色;如结构齐整具有阶梯状的体量建筑;等等。另外, 提高公共空间质量时也应注意空间效率的问题。如实行合理的人车空间分区或天桥等设施充分增加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如利用步行街布局和广场布局增加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及大体量性;如布置儿童活动的小型设备增加空间的简易性;等等。

其次, 提高供座能力, 给休息和停留创造条件。供座能力是衡量城市开放空间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有研究证明开放空间中可坐的面积至少应占总面积的10%, 否则, 市民就可能感受到空间休息的不足。可供座条件的有椅凳、隔离桩、台阶、花池壁等。此外, 休息设施不应过分豪华, 其最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供多数人使用。

(三) 创造小尺度的空间, 塑造均匀近人的城市尺度

生活空间舒适、方便与否, 可以用空间尺度来度量。在城市设计中, 空间尺度的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而空间尺度的问题应以人的尺度作为空间量度的标准, 这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以人为主体的特征所决定的。人的空间尺度即是要把人的运动方向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 探索空间形象、空间要素轮廓线的组成比例关系, 努力协调人与现代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里提倡小尺度的空间设计。欧美及日本现今均比较流行小尺度的空间设计, 将大空间划分为小空间, 将使人感到亲切, 容易给人安定感、私密感、亲切感和归属感, 将过大的建筑间距和空间尺度带来的消极感积极化。

三、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研究对推动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座魅力的城市,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也还因为它拥有吸引人的公共空间存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要打造一张国际知名的城市名片, 离不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因为它是城市的待客“客厅”, 是直接向外来人员展示城市文化与生活的平台, 我们努力构建这个平台, 不仅是为本市市民创建相互交往的场所, 也是向其它地区和世界宣传本市社会文化, 展现城市生机活力的一个渠道。不论如何,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要设计出美感, 以使人置身其中而能够更加精神愉悦、生活精彩、社会和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地得到推进, 普通市民对其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美感的呼声日渐强烈。当代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 必须既要表达出城市发展及社会文化等要求, 还得满足新时期市民的审美观念并使其安居乐业。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不仅要从空间物理形式上进行考虑, 更要塑造空间美感。本文即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美感进行设计对策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空间美感,研究

参考文献

[1]白晶.城市公共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2]余超.城市公共空间人工水体景观设计与生态策略探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城市休闲空间 篇8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

本书是理论运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书的题目选择了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术语“空间生产”。“空间生产”一词是由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列斐伏尔指出,“生产”一词来自于马克思的理论,即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等社会实践制造产品的社会性活动。因此,空间生产的核心意思就是:“社会过程下城市、区域、城镇等这些具有空间形式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其后,曼纽尔·卡斯特、爱德华·索亚等学者对空间生产研究进行发展,使之成为了具备相对完善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本书探讨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空间生产概念的使用,实质上是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这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拥有一种可依据的可靠的分析范式。

(二)研究思路

城市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是同一的,研究教育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其实就是研究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辨证关系,城市社会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殊属性归结为:生态社群、集体消费、资源分配、生产系统和文化(特性)五种类型。在实际中,教育是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与居住密切相关;特性则体现于区域社会中。另一方面,空间研究需要植根于实践。因此,本书从教育活动出发,分析教育的生态组织,以及教育对城市居住、城市产业和城市区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三)章节安排

本书是要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运用中,实现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深化,首先应当整理并分析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成果。因此,本书的第一章梳理了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城市社会学两大流派的空间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范式、内容与视角,并指出空间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组织,因此,本书第二章要探讨教育活动如何形成教育空间,教育空间的结构,以及教育空间的变化。

教育的消费与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居住密切相关,第三章分析教育与社区的互动。教育作为居住的重要配套,通过家庭迁居引发社区的变化,有教育需求的人入住心仪教育配套社区,在城市中形成了具有教育特色的居住区。另一方面,生源是优质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社区的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学校的质量。

教育是一种生产要素,第四章分析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具体包括两者对于彼此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建设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产业密不可分,这一章还探讨了在知识经济下,教育在产业塑造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教育与区域,城市性体现于不同的区域社会中,教育是区域的重要功能组织,区域中教育系统如何组织,人们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形式,都是形成区域性质的重要力量。在城市中,教育分区域(行政区)管理,分区域发展会导致教育出现区域分化,同时教育作为区域功能系统的一种,结合区域内其他社会功能单位,会使所在区域呈现不同的性质,当然,此种法则也可推演到其他功能系统身上。另一方面,城市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化聚集也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功能区———大学城。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

(一)应用并深化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城市社会学始终无法避开空间问题。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因此空间不能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空间研究散见于各流派、视角的分析中,随着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兴起,学者们试图创建一种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但当空间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时,其问题和不足也随之而来。因为空间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而非实体,任何对于空间所做的宏观和抽象研究,都面临着将空间与社会剥离的困境。面对空间的难题,学界做出了两点总结:一是我们仍然且必须承认空间的重要性;二是空间研究必须植根于具体实践。因为实践植根于时空发展中,实践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三重辩证整合。在空间的生产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处于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完成,包括生产、分配、居住、消费等。美国新城市社会学学者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也指出,应当尝试把更多的要素纳入到社会空间分析中来,如房地产、地方政府、邻里、公共环境等。这也是当下社会科学界空间转向的真相。本书尝试从教育活动出发,具体分析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本书是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总结出清晰的理论范式,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案例的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梳理较为零散,或集中于某一流派,或某一学者,且没有深入剖析。在分析方面,本书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分析的模式。第一,从具体的实践活动出发,以该实践活动的功能空间和区域为联结点,分析实践活动如何生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从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来审视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可以为社会空间的生产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起点与开端,同时此模式可以融合学界微观与宏观叙述之间的分裂。因此,这一模式可以应用到其他社会实践的分析中,例如医疗、交通、商业等。第二,以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特性的几种界定为分析框架。任何实践活动都脱离不开社会的约束与限定,城市社会性的确定是研究具体实践生产城市空间的前提,城市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性界定为生态社群,生产、消费系统,资源分配体系,这些都是实践研究展开的背景思考,同时可以作为分析的框架。

(二)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

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功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而又不相互冲突,同时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教育活动隐匿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它对城市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教育实践活动出发,分析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展示教育生产空间的过程和方式,这符合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同时也是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视角和内容的丰富和深化。一直以来,教育的研究缺乏空间视角,已有的系统研究也比较少,且主要局限于学校空间研究。本书从空间的视角分析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对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研究的推进。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

第一,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城市空间的作用必须结合其他城市要素才能实现,因此,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众多学科。本书在探讨教育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辩证关系时,缺乏对于经济学方面理论的运用,如产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等,使得该部分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二,进一步提炼研究理论。本书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范式与方法,分析了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分析中发现、总结、提炼空间研究的特殊模式和新的观点将是本研究一直持续的努力方向。纵观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分析都是以个案为例,这意味着一种“本土聚集”[2]。运用国外理论来思考当下中国社会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是国内学界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也代表着中国研究本土化的努力和尝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中国社会、城市区域和其他具体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保持敏感性和洞察力。本书以天津市为例展开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现实资料,使研究有依托,有支撑,不空泛,然而在本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方面还有所欠缺,也未能提出一个属于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理论。众所周知,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秩序探索,这是本书还需提高的地方。

摘要:天津社会科学院学者张品的《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一书以空间生产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互动,梳理出社会空间的分析范式,并总结出教育作用城市空间的模式。该书应用并深化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同时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继续提炼研究理论是该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城市,空间生产

参考文献

[1]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城市空间结构 篇9

本节课是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的一节新授课案例。该案例的教学以周村区的城市结构为案例, 使用了学校的教学特色“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在淄博市“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被评为优课。

课前教师利用课前学案、电子地图和网络平台微课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实地调查周村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 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课上,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共享本组调查成果, 为探究活动提供充足的图文信息, 引导学生进一步结合案例分析小组探究调查获取的资料, 归纳总结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这一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合作学习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本教学案例打破了传统教学以“课堂和课本为主”的束缚, 让学生走进自己生活的城市, 在调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不断地展示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案例亮点】

亮点1: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复习导入

城市空间结构的上一节是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的学习, 课末通过网络平台的互动讨论, 教师设计了“结合周村的地理和历史材料, 分析周村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课下作业中教师提供了周村区的相关历史和地理资料, 通过资料一是学会应用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二是为下一节课的调查和导入做好铺垫。本节课课上学习的伊始是教师利用平台点评上节课的课下作业的回帖情况, 回顾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导入本节课。

亮点2: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信息采集与共享

课前教师设计和印制周村城区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调查报告, 分好小组, 明确调查的任务和要求, 就近组织调查周村城区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并将调查的成果上传至平台, 课上共享调查的成果。

亮点3: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的问题设计与讨论

本教学案例设置了两个合作探究, 以调查的资料为案例, 紧扣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学生讨论热烈。

亮点4: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主要通过微课的设计和选做题的设置来实现的。课前学生预习过程中设计了《微课经济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在预习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可以点击微课进行学习, 而理解了的学生可以选择不看。当堂检测设计了选做题,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选做题, 选做题不在课上统一讲评而是以将其讲评制作成微课通过平台推送给选作了的学生, 从而达到了分层次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思】

《城市空间结构》是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主要探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通过电子地图和实地调查, 学生结合课前学习的知识搜集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为了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在教学中以生本理念为宗旨, 以“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为指导, 借助网络学案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网络搜索和实地调查, 获取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1.教材处理

结合课标要求“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 本人设计以自己生活的城市为案例,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课前制作课前学案指导学生进行网络信息收集和实地调查获取自己生活城市的主要城市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资料并将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分析收集的资料信息, 制定课上学案, 在课堂上展示自主学习和实地调查的成果, 并组织小组合作探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教师通过课堂小结理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当堂测试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2.“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721”信息化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主要是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落实课堂教学中以生为本, 真正实现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促进和提高。

70%的内容来自于学生自主学习, 包括课前学案的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交流回帖, 课上的交流展示以及课中环节的学习提交, 课后的拓展延伸和教学资源补充, 都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20%的内容是合作学习, 针对同学提交讨论的点评, 课中学习学生思考后的交流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涉及到学生的合作学习。10%的内容来自教师的引领教学, 包括对同学讨论后的点评, 重难点问题的学习提示, 教师的讲只是点拨和启发,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展的空间。

3.网络、个性化创新平台的应用优势

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并发送到平台上, 分享收集的材料和调查的成果, 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增强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知识的意识, 凸显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测试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便于老师第一时间获得学情, 进行课上讲评。个性化创新平台的使用延伸了现实课堂, 拓展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

4.本节课暴露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 “721”探究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倡导的是学生的自主展示、合作探究, 而学生的展示和探究的时间有相对的预定性和不确定性, 学生实际讨论或做题的时间有可能超出了老师的预定时间, 老师必须提高业务水平, 提高处理随机应变和课堂突发问题和事件的能力。

(2) 老师应进一步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 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挖掘使用个性化平台中的资源和功能。设计的具体环节还需细化, 本人的语言需更规范, 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同行点评】

维度一:设计思想

教学观察人:王鹏

观察总结:利用调查报告, 收集实地材料, 将学生放出学校收回课堂, 设计思路清晰, 展示效果较好。在重难点处理上, 还可以进一步设计、细化。

维度二:教师引领、学生的活动

教学观察人:周春梅

观察总结:本节课在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的设置中,

70%左右的内容来自于学生自主学习, 包括课前学案的自主学习、互动讨论的交流回帖, 课上的交流展示以及课中环节的学习提交, 课后的拓展延伸和教学资源补充, 都借助学生的自主学习。20%的内容是合作学习, 针对同学提交讨论的点评, 课中学习学生思考后的交流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涉及到学生的合作学习。10%的内容来自教师的引领教学, 包括对同学讨论后的点评, 重难点问题的学习提示, 教师的讲只是点拨和启发,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展的空间。通过本节课学生的自主展示, 可以判断学生的调查任务相对较重, 对调查任务分配更要明确。

维度三:手段、工具

教学观察人:张竹青

观察总结: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并发送到平台上, 分享收集的材料和调查的成果, 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增强利用先进的技术工具获取信息知识的意识, 凸显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的作用。测试反馈功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便于老师第一时间获得学情, 进行课上讲评。个性化创新平台的使用延伸了现实课堂, 拓展学生展示、交流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的有机结合。对于平台, 还需进一步挖掘其资源和功能。教师学在具体的操作方面如讨论功能中图片上传, 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城市休闲空间 篇10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容量达到一定限度的饱和,城市发展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产生较大矛盾,高层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产生。通过加大容积率的方式提高城市容量,但是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中高层建筑林立时,地下空间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新问题的不可忽视的手段。

地下空间也从最开始简单的地下交通空间,如地铁出入口、地下过街通道等,发展到包括地下配套服务空间、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娱乐空间、地下人防空间等一系列具有各种功能的地下空间形式。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地下空间的种类将会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复合,结构越来越复杂,更多的生活、工作、交通、游憩功能空间将设置在地下。

2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特性

2.1 空间形式的多样性

山地城市地下空间的空间形式十分丰富。因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依照其地形变化特征和其功能设置的不同,一般都具有不同的空间形式,从简单的点对点的形式到十字形式、环型空间、网络型空间应有尽有。同时,由于山地城市特有的地形变化较大的特征,出现了一些半地下的覆土建筑、吊脚楼、多层次大高差的地下空间形式,如重庆的洪崖洞、城市规划展览馆等。

2.2 功能复合性

山地城市由于地形限制,用地较为局促,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和城市功能矛盾的重要方式,地下空间往往具有比较复合的功能,包括交通、商业、娱乐、展览、停车、配套设施、人防设施等不同功能。

2.3 交通复杂性

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交通具有复杂性,其空间组织不光有平面上的位移,同时包括垂直方向的位移,即人在地下空间中不光要解决水平层面的交通问题,还要针对其竖向高差解决垂直层面的交通。加上要在不同水平面上处理与地面、轨道交通的关系,人流导向性问题,增加了交通的复杂性。

2.4 类似性

与大多城市一样,山地城市地下空间也具有类似性。由于现阶段地下空间多由政府牵头统一规划和建设,地下空间均使用一种模式化的空间划分,就是把地下空间划分为一个一个单元格,往里面填充功能内容,统一尺度、布局方式会使空间过于单调,缺乏应有的变化。

2.5 无方位性

与地面空间相比,地下空间具有无方位性。地下空间是封闭或半封闭的,人们不能一览无遗,首先缺乏对地下空间的整体认识。其次地下空间多是以线性空间组织,形成网络化的空间格局,线与线之间缺乏明显的感官认知。虽然地下空间都有比较丰富的标识系统,但是并不能象地标一样,给人以形象、明确的方位信息。最后人在地下空间时,位于一个非自然的空间,缺乏应有的自然界要素,会让人具有不真实感、迷惑性。

3山地城市地下空间活力塑造研究

3.1提高参与性,吸引人流

在地下空间中引入大量人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提高其空间活力,相反会增加交通压力,必须提高人流在地下空间中对某种活动的参与性,发生人流与地下空间某种功能的相互关系,才能提高地下空间的活力。进入地下空间的人流分为三类。

3.1.1经过性人流

经过性人流是指人在出行路径上必须经过地下空间的人群。此类人群主要是要搭乘地铁、穿越马路、停车等需求,必须进入地下空间。他们进入地下空间主要处于一种特殊的目的性的驱使,而且基本上与其目的性以外的活动不发生关系。

对于这类人群,要引导他们参与到地下空间的行为活动中来,就需要刺激他们的需求。这主要是和他们出行的目的性相结合来发展,如结合地铁的设置,可以围绕地铁这一特殊载体,根据搭乘地铁人的需求,在其周边布置咖啡厅、书报亭、快餐点等服务设施,刺激其需求,增加这类人群在地下空间中行为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3.1.2目的性人流

目的性人流是指有进入地下空间发生某种行为活动的部分人流。他们进入地下空间有某种明确的目的,是以一种“逛”的形式进入地下空间,并且在地下空间内停留时间较长。

对于这类人群,要延长其在行为活动中的消费链条。这就需要地下活动有其特点,如特殊的空间氛围、价格优势、门类区别等,而且使其在地下空间中尽可能地满足其各方面的需求,在空间上就要创造优质宜人的空间,有张有弛,形成良好的氛围。

3.1.3偶发性人群

偶发性人群一般不带有目的性,具有随意性。他们往往是被某一特性激发而进入地下空间。

对于这类人群,需要强化一些地下空间独有的功能,在空间上处理好出入口空间的形式,结合地下开敞空间的设计,激发人群的兴趣,从而让其进入。

3.2增加空间的层次性

在规划设计中,常常规划出各种级别的轴线、节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把各种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上,也可以把空间分成各种不同层次,节点空间、开敞空间、线形空间有机结合,相互穿插,使人在地下行进时,空间感觉有开有合,错落有致。用空间变化引导人的行进方向,从而避免无方位性,就能正确地引导人流在地下空间的活动。

其中节点空间是空间环境高潮的展现,它是形成空间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形成节点空间的方式很多,且中心可以具有不同的规模。在较大规模的地下建筑中可设多个不同的节点,节点可以是中庭、广场等大空间;在规模较小的地下环境中,中心的存在可通过室内的柜台布置,展示或照明色彩等非商业性质的物体表示出来。

3.3建立空间的标识性

空间虽然不是一种具象的实体,但它通过形成它的事物的表象所表现出来,如四周的建筑物,建筑的外形也就创造了空间的形。

文中强调用空间的形象来对地下空间进行标识,就象蒙着眼让你进入一个展览馆,你也能根据空间形象判断出这是一个展览性空间一样。在地下空间中,也可以依此方法来创造空间形象如在小商品买卖的区段,就可以设计一些小尺度的空间,形成店面林立的空间格局;在餐饮区段就可以把空间设计的景致、流动性增强;在展示区段就可以设计丰富多变的开敞空间。如此,人们就可以从空间的尺度和形式上辨别出空间的功能,空间也就有了标识性。

当空间有了标识性以后,人们就会知道该往哪去,怎么去,也就不会在地下空间中迷失自己,因而更多的人群愿意进入地下空间,也就提高了地下空间的活力度。

3.4设置三种形式的交通空间

在地下空间中,交通流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快速穿过型、游览消费型、停留交往型。三种不同形式的交通流在地下空间中汇聚。要增加地下空间的活力既要保证其聚集度,又要有顺畅的交通空间。该聚的地方聚,该散的地方散,才能有效地引导人流,增加地下空间活力。

在空间设计上,对交通通道的尺度、规模有具体要求,既要保证主要交通干道的通畅,又有合适的尺度,不至于过于冷清。同时可以在四周布置一些不规则的活动空间,人在其中穿行时,有空间的变化,增加人的兴奋程度,也增加了临街面积。在合适的地方布置供人停留和交往的活动空间。

3.5地上与地下空间的有机融合

有效地把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结合起来是增加地下空间自然性的重要手段。地下的节点空间和地面空间的结合,会使该空间成为地下空间的亮点,阳光、清风、绿化等自然因素会由此引入到地下,在地下形成高潮空间,同时在地面上也是一种城市景观。

在空间设计上要把这种空间和地面上的设施进行统筹安排,方便人流的引入和聚集。空间形式可以丰富多变,一般都能形成良好的景观。可以结合空间形象布置雕塑、水体等小品设施提升空间品质,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设置露天茶座、咖啡厅等业态,作为一个综合的休闲娱乐空间来处理。

参考文献

[1]周圆圆,李勇,尹元良.浅析中西方空间建造方式之因[J].山西建筑,2007,33(10):37-38.

哈维的城市空间 篇11

此时人们对奥斯曼—巴黎的再思考,自然是从当代出发,一是时尚理论,二是现实城市经验。对现代性的讨论,如果要找一个现代性的空间实体形态,城市是最大的样品。其布局结构,空间机制,人口配置,土地流转,都与社会本质相呼应。

哈维关于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写过不少东西,在当代地理学家群里十分显赫。因为写的题目老大,许多都超越一般地理学研究的范畴,所以哈维“是学什么的”,已经模糊不清。不过,我读哈维,还是力求站稳地理学的脚跟,找出他的地理学家的基底。

哈维脑子里确实有一个驻持深刻的空间意识,表现了地理学家的原质。只是,哈维的空间概念,早已告别了场所空间的传统意义,转而指涉事物自身的属性空间、社会的空间结构关系,以及空间与时间的交合。

在《巴黎城记》中,哈维纵横高论,阐述资本、信贷、土地、阶级等重大社会问题。但他在第三章“序幕”的结尾,明确声明:“本书的主题将以螺旋的形式向前推进,从空间关系开始,行经分配(信贷、租金、租税)、生产和劳动市场、再生产(劳动力、阶级与共同体关系)及意识形成,让空间处于运动状态,使其成为拥有真实生命的城市历史地理学。”

原来,《巴黎城记》是一部城市历史地理学著作。这个问题便首先值得讨论。我国学者之于城市历史地理学,已经写作了数十年,向以为发达。不过,我们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王朝时代,习惯于考证王朝城市的空间结构,似乎离开了王朝时代,便不知如何处理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近现代社会总体研究不够,尤其缺乏对整体性人文地理问题的把握,所以讨论后王朝时代的城市,往往抓不住背景主线。相对来说,对口岸城市的研究多一些,在某些个案研究中也不乏精彩之论,但在城市历史地理学界,尚未产生范式影响。第二个原因是,近代城市空间与王朝时代城市空间不同,城市社会深层演变如何与城市空间结构挂钩,需要理论创新,而无法沿用王朝城市地理研究的那些套路。

熟悉中国王朝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人,读哈维的巴黎研究,会感觉异样。首先,哈维没有逐一陈述巴黎平面空间变化的步骤,好像缺了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工作。其次,哈维所论,许多不是地理问题,似乎离地太远。全书倒像是关于巴黎的经济、政治、社会的综合研究。应当承认,哈维的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缺少我们熟悉的那些地理学概念。哈维讨论的许多问题本身,也的确不是地理学直接关注的东西。

不过,哈维嘴上虽然没有大讲地理(像他早期著作那样),但内心的地理学意识仍是推动思考的重要资源。哈维自己赞成这样的态度:人们不应放弃自己的出发点,只要原有因素还没有完全被吸纳为新思想,思想之火就会燃烧(吴敏:《英国著名左翼学者大卫·哈维论资本主义》,载《国外理论动态》二○○一年第三期)。哈维是地理学出身,地理学因素一直点燃着哈维的思想之火。

哈维的地理学因素,不重位置,而重空间。在他的许多著述中,都可以看到他运用自如的独特的空间概念。如果留意,在《巴黎城记》中,城市的空间转变,仍被确认为巴黎现代性生成的本质。其他思想资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诸学,都与城市空间问题互动。

人文地理学中使用的“空间”概念,有绝对空间、相对空间、相关性空间三类。哈维喜欢使用后面的两类。相对空间是事件间的一种关系,受到时间和过程的制约。

一般讲空间,会对应出一个几何图形,这是老观念,是早期绝对空间观念。后来强调了社会、主体两个要素,出现新的相对空间概念。这在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中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空间与区域不同,区域强调外部形态,而空间强调机制体量。举一个中国古代的例子,在《禹贡》九州的思想中,禹迹是区域,而大禹的治水行为形成空间。

“虽然几何学可能是地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它们还是不能作为其理论来源,因为它们与地理现象的类比只是通过具体的逻辑结构,而不是解释性的演绎。”(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商务印书馆二○○五年版,667页)抽象空间没有任何事物属性,因此没有具体的解释力量。哈维也说:空间问题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认识,“空间性质产生的哲学问题不能从哲学角度来回答——答案来源于人类的实践。因此,‘什么是空间的问题’就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人类不同的实践活动是怎样产生和利用明确的空间概念的’”(哈维:《社会公正与城市》,转引自约翰斯顿,同上)。抽象的空间概念因此被哈维抛弃,即使是简单的形式陈述也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形式仍不是客体事物本身。空间,“只有在某一客体自身包含和代表与其他客体的关系时,我们才能说它存在”。关于空间的问题,同时间一样,是具体事物的属性。对于人类来说,就是人类存在、展开和占有的范围,社会实践就发生于人类的这种存在之中。空间分析实际上就是社会分析,显然,城市历史地理学,需要城市社会分析。简单说,这就是哈维的思路。

哈维的空间概念是多层次的,从物理形态到心理形态。《巴黎城记》叙述的是空间演化的城市历史地理。

在古代社会,都城毫无疑问是王权的营盘,权力政治结构紧紧束缚着城市空间。工商业及宗教曾挑战王权,但真正冲破王权政治空间束缚的是资本主义。奥斯曼的巴黎改造,开启的正是这样一个资本空间取代权力空间的过程。最初,帝国权力景观还是巴黎的主要面向,但一八六二年以后,帝国的权力已逐渐不敌资本与商业这两个驱动巴黎重建的力量。资产阶级的地理想象企图将社会空间的秩序与排他性加诸奥斯曼工程所开启的空间上。“征服时空和主宰世界(大地之母)成为许多资本家的幻想。”

被征服的城市空间,首先要尽可能的大,更大。大,不再是为了王权或教权,而是为了资本。一般来说,王权空间是凝聚内向的,而资本空间要多元与外向,在外观上,表现为各类“公众”空间的大量开辟。公众空间,不限制任何人的进入,但其中的秩序,并非人人平等。哈维引述波德莱尔散文诗《穷人的眼睛》的情景:衣衫褴褛的穷人凝视着咖啡馆,想着:“这种房子只有跟我们不一样的人才能进去。”而里面“不一样”的人,受不了穷人的凝视,想着:“能不能叫老板赶走他们。”

我在美国大学遇到过一位富翁教授,他说自己从不去K-mart或 Wal-mart 之类的商场。理由没有明说。我猜,因为这类商场是为一般百姓开设的,卖的东西不适合富翁的口味。还有另一层,他要与穷人“不一样”。

资本主义的公共空间,对于过去是事实,它的确打败了王权,但对于未来却是假想和神话,它并不那么“公”。“不难理解,任何得到历史承认的群众的‘利益’,当它最初出现于世界舞台时,总是在‘思想’或‘观念’中远远地超出自己的实际界限”。(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著名的巴黎拱廊是公共空间的早期代表,拱廊很快被更宽更长的商业街道取代。街道成为资本家刻意要占据的空间,它们纷纷被改造成市场,里面充满了尔虞我诈的交换(不再是质朴的通道)。新开大道系统创造了“不可思议”的良机来获取高涨的区位租金,隐含于新辟道路系统中的空间关系,“能更有系统地组织土地价值与利用方式”。大道沿线开辟出展示富裕、浪费、时尚的空间,“简言之,大道成了商品拜物教统治的公共空间”。

“一般来说,商业只是工业的仆人。然而从第二帝国时期开始,生产与商业逐渐分野,权力关系逐渐反转成工业被迫随商业的命令起舞。”资本主义市场是商品拜物教的空间,在那里,追逐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而操纵交换价值的是时尚。时尚是公众空间中真正的女王。“时尚是与有机的世界相对立的。……这种屈服于无生命世界色诱的恋物癖是时尚的中枢神经”。(本雅明:《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二○○六年版,43页)在由时尚统治的城市中,“无论从事何种令人尊崇与敬畏的职业,此时都被摘下了光环”。资本主义将“医生、律师、教士、诗人、科学家转变成受薪劳工”(沃尔法特,转引自《巴黎城记》,279-280页)。空间具有社会属性,进入空间,便进入一种行为规定。“知识分子以闲逛者的身份走进市场,表面上是随便看看,其实是在寻找买主。”(本雅明,同前,20页)

商业空间、公共空间以及通过消费所造成的私人侵占公共空间的情况,三者所构成的共生关系越来越具有关键性。

教育似乎是公益事业,但哈维指出,巴黎教育的“供应地图”完全反映了阶级区隔的形势。贫穷区的学校十分破旧,那里聚集着各个年龄的孩子,他们有如一群乌合之众,没有什么共同点,仅是无知的程度相似。“这里是社会用来再生产贫穷与教育边缘化的工人阶级的空间。”有评论认为,奥斯曼所造成的新的空间区隔,“乃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外向性、公共性的表面集体主义工程,似乎改变了巴黎空间的平衡。但在所谓公共空间中,实际上是以投资者的私人利益为核心的。凌驾于公共空间之上的是私有财产,这是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性的本质。

哈维叙述了巴黎的空间重组(《巴黎城记》第四章),包括外在物理形态,指出新材料、新技术对于空间革新的推动作用。他承认,透过运输和通讯对空间进行真正的组织,是所有历史和地理分析必须捕捉的首要物质事实。然而,技术价值不可能脱离社会而超然存在,这是后工业时代的思想共识。基于这个立场,哈维分析的重点转到空间性,而不是单纯的物理空间形态。

空间性就是社会性。在人文地理学中,空间性是指空间的人文与社会内涵,是“关系和意义的集合”。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空间性概念有助于解释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和对应。空间概念与时间概念,是人文社会问题的两大基础概念。在时间性上,可以有经济时间、政治时间、意识时间。同样,在空间性上,可以有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意识空间。它们都是在社会实践概念中建立起来的。

张光直在古代聚落群遗址的分析中,曾区别过并非叠合一致的经济空间、权力空间、祭祀空间、社会空间等,这实际上就是对古代聚落空间性的分析(张光直:《谈聚落形态考古》,载《考古学专题六讲》(增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一○年版)。在远古聚落群中,已然包含空间性的交错。就聚落历史地理来说,物质行为与精神、文化、制度行为同时在聚落中生成。这些“无形”的活动会反映在聚落的物质形态上,但张光直强调:“界说(空间)单位的标准是使用考古遗址的人群而不是遗址本身。”人群是聚落空间单位真正的本体、主体。因此,我们在解读遗址要素的时候,需要将它们与人的全面的活动联系起来,人的活动是遗址各种要素结为系统的重要依据。张光直说,研究远古聚落,需要借助地理学的方法。看来,他所说的地理学,并不是简单的物质遗址地理。空间研究不仅是外形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功能的判断、社会属性的判断。

空间性包括社会实践的“在场—不在场”、“参与—排斥”的对应关系。整个社会的结构就是不同层次空间性的结合,它们不仅是对不同社会实践系统的反映,也是限制。讲空间性,使人文地理学对问题的思考进一步脱离外在形式,而进入社会本身复杂的层构。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即淡化地理学的原色,但其对于社会空间的充分关怀是具有重要认识价值和学术价值的。

除了空间,还有景观问题。“景观,包括城市本身,乃是都市生活的基本要素。”景观问题是地理学的老话题,但哈维提醒人们关注景观中的不安定因素。他引用克拉克的话:景观“绝非是一个安全置放于场所中的景象,它是一种对世界的叙述,并且总是与其他的叙述方式进行竞争,有时则会遭遇不同而顽固的社会实践形式的抵抗”。在奥斯曼开启的强大的资本空间秩序之中,内含着另一种脱序的倾向。城市中出现新的阶级对抗、区域对抗。“阶级区分比以往更明显,……伪装也变得比现实重要,‘脸孔被服饰所遮蔽,感情被景致所掩盖’。”

在讨论景观问题(《巴黎城记》第十二章)的结尾,哈维写道:“随着帝国的衰微,景观的重心不只转移到商品身上,也转移到政治反对派身上。”政治对立,似乎是这场巴黎历史地理的结局。全书最终讨论的问题就是“都市转变的地缘政治学”,在这一主题下,巴黎城市的政治空间性被揭示出来——“蒙马特大道上的马德里咖啡馆是地缘政治的汇聚点”;“左岸的共和主义则是另外一番风貌”,“较不实用但却较具革命性与乌托邦色彩”;“巴黎的工人阶级区分布在广大的周边地带”。空间的政治紧张在上升,于是,“一八六○年代在巴黎展开的斗争,预示了巴黎公社的诞生”。点燃巴黎公社之火的原料,“是在资本主义缓慢改造巴黎历史地理的韵律中汇聚而成的”。

哈维用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结束全书,暗示了历史回顾的价值:“圣心堂将秘密埋藏在坟墓般的静谧之中。唯有熟知这段历史、了解已逝人们何以为这座教堂装饰与否而斗争的生者,才能真正掘出埋入坟中的秘密,并从墓穴的死寂中解救出丰富的体验,将其转变成喧嚣的新生摇篮。”

城市休闲空间 篇12

关键词:单核城市系统,空间剥夺效应,中心城市

一、引言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要推进具有经济、政治、文化优势的中心城市不断发展, 以此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集中力量做大项目, 增强区域竞争力;另一方面, 还需要在中心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同时带动周边县域经济的联动发展, 达到公平有效和谐的经济发展格局。两者之间的均衡发展, 需要把握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及其发展过程中对周边县域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理论界对两种影响有多种定义, 如极化效应、涓滴效应等) 。但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仅存于定性的理论分析, 本文从空间定量角度着重分析其中的消极影响因素, 即空间剥夺效应。

城市系统多种多样, 本文选取典型单核城市系统———成都城市圈进行分析。城市化发展阶段一般可分为向心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变质阶段[1], 在中心城市不同发展阶段, 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具有的空间剥夺效应不同。

国外对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社区层面, 其中社会学从社会公平构建的角度出发, 开创了对社会资源的剥夺及其水平研究[2], 地理学则从空间公正构建的角度, 研究对应空间剥夺现象。目前对空间剥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剥夺现象层面[3]。国内对于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无学者进行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空间剥夺效应的研究。基于此, 本文定位于定量研究单核城市系统空间剥夺效应, 对特定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空间剥夺效应进行分析。

二、影响因素

空间剥夺的作用强度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本文从中心城市质量与距离周边区县远近两方面入手, 结合恒星星系形成阶段相关特性, 类比分析质量和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一) 经济体质量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经济体质量因素包含中心城市质量与县域经济质量两个方面;质量因素包括经济总量因素以及产业结构因素。

中心城市规模大小, 与要素的“极化”过程和空间侵占效应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4]。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经济活跃, 产业发展水平高, 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工资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会拉大要素收益差距, 从而加速外围县域发展要素向中心城市“极化”过程。但是仅仅考虑规模这一因素是不够的, 还要考虑经济质量因素, 即产业结构问题。经济质量越高, 产业结构越合理,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小,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 因此市场服务空间广阔, 在竞争机制作用下, 必然产生较强的空间侵占效应[5]。

与中心城市相对应, 县域经济体规模和质量对“空间剥夺”的强度也产生影响。

(二) 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由万有引力公式类比, 两个天体距离越近, 相互作用力成幂指数增加, 同样, 县域经济越靠近中心城市, 受其剥夺的程度越高。

距离因素对空间剥夺强度存在较强影响。“极化”过程与空间侵占效应, 都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现衰减的趋势[6]。其中, 空间侵占效应对距离的相应最为明显, 尤其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产业。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过近, 会产生极强的空间剥夺效应, 即所谓的“灯下黑”效应。这里也可以用恒星附近很少有小型天体运行, 而距离中心较远的区域往往存在由大量物质组成的小行星带来解释。

三、数理模型

(一) 基本框架

以单核城市系统为例, 建立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引力模型, 在考虑中心城市城市质量、县域经济质量的基础上, 基于县域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距离, 分析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作用大小。设定中心城市质量M, 县域经济质量m, 县域经济距离中心城市r。经济地理学中经常使用无约束的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

本文采用改进型空间剥夺效应模型, 计算单核城市系统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指数。

其中D表示中心城市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空间剥夺效应;k是常数, 随着中心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变化, 因为空间剥夺指数是相对数据, 在没有不同区域对比时为了计算简便, 在本文中, 设定为1; (M/m-1) 2反应中心城市质量相对周边县域经济质量的优势;r2指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距离的影响效应。式中, M和m分别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加权构成;r则为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核心实际公路里程。

(二) 数据计算

根据2012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整理数据, 得出四川省各地区GDP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根据国际有关发达国家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贡献率指标, 文章设定第一产业权重0.1, 第二产业权重0.3, 第三产业权重0.6, 由此计算出2011年成都市区质量M及各区县mi, 见表1

单纯从GDP角度看, 中心城市所占比重为44.8%, 赋予三次产业不同权重之后, M所占比重为52.8%, 这说明中心城市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经查询, 成都市区至各区县的公路里程数, 见表2

此时, M、mi及r已知, 计算得成都市区对各周边区县的空间剥夺指数, 见表3

现在已经有2011年成都市区对周边各区县的空间剥夺指数, 按照同样的方法整理数据、计算得出2007至2010年的空间剥夺指数, 见表4。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空间剥夺效应因素的分析以及模型计算,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单核城市系统对周边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

1. 县域经济质量大小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根据2011年成都市区对周边县域空间剥夺效应计算结果发现, 蒲江县和邛崃市距离市区距离基本一致 (均为87公里) , 但是受到的空间剥夺效应差异巨大 (分别是0.45、0.12) 。这是由于蒲江县的经济质量m=240489, 而邛崃市的经济质量m=466063, 接近蒲江县的2倍。因此, 提高县域本身的经济质量, 对减轻中心城市的空间剥夺效应十分必要的。

2. 产业结构对空间剥夺效应的影响

根据2011年计算结构, 对比都江堰市和彭州市, 发现这两个县域经济体经济总量相当 (分别是177亿元、185亿元) , 距离差距不大 (分别是64公里、45公里) , 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巨大差异 (二者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6%、50%, 第三产业产业比重分别为52%、30%) , 导致都江堰所受到的空间剥夺较小 (0.08) , 彭州市, 受到的空间剥夺较大 (0.22) 。

3. 各县域受到空间剥夺效应的动态变化

(1) 总体趋势。根据图1可以直观看出, 成都市区对大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逐渐减小, 说明成都市区相对大部分县域经济质量的优势在逐渐缩小, 该变化趋势得益于大部分县域的经济增长率高于市区经济增长率, 以2011年为例, 市区GDP指数为113.1, 各县域平均GDP指数为116.1。

(2)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居高不下。典型的是蒲江县、崇州市和新津县, 其中蒲江县因为经济总量偏小 (69亿元, 2011年) , 产业结构比较低端 (三产比例为21:48:31) , 导致经济质量很低, 虽然距离市区很远, 受到剥夺效应依然强烈;崇州市和新津县经济质量相当, 均偏小, 距市区均为45公里,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较高且相近。

(3)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始终很低。新都区、邛崃市、双流县、都江堰市四个区域始终很低 (都江堰市2008年空间剥夺效应较高, 是因为受强烈地震破坏, 经济总量下降) , 新都区和双流县尽管靠近市区, 但是经济总量规模大 (分别是395亿元、583亿元, 2011年) , 产业结构较发达 (三产结构分别为5:65:30和5:53:41) , 经济质量非常庞大,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很小;邛崃市和都江堰市虽然经济质量不大, 但是因为距离市区较远, 所以受到市区的空间剥夺效应偏小。

(4) 部分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迅速下降, 以温江区和龙泉驿区最为显著。这两区的GPD增长指数分别是, 温江区:1.24、1.17、1.24、1.20, 龙泉驿区:1.54、1.23、1.37、1.24, 且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 第二产业迅速上升, 导致经济质量相对中心城市上升, 受到成都空间剥夺效应迅速减少。

(二)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对减少中心城市对县域的空间剥夺效应, 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县域经济要扩大经济规模, 做大做强。

2. 县域经济要改善产业结构, 注重发展质量。

3. 县域经济要抓住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及城区扩大带来的机会, 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兵, 王铮.城市生命周期及其理论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 :55-58.

[2]Townsend P.Poverty in United Kingdom:a Survey of Household Resources and Standards of Living[M].London:Penguin.1979:15-50.

[3]王兴中, 王立, 谢利娟等.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人文地理, 2008 (6) :7-12.

[4]王昱, 丁四保, 王荣成.“空间剥夺”与县域经济发展问题—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 2007 (5) :60-65.

[5]郭庆胜, 闫卫阳, 李圣权.中心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近似性划分[J].武汉大学学报, 2003 (10) :596-599.

上一篇:财政支持效率下一篇:河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