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发展

2024-08-30

城市休闲发展(共12篇)

城市休闲发展 篇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国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其对于生活质量、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一直将全民健身运动作为重要的政策关注点之一,多年来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组织群众健身活动,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体育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重要一方面,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城市居民自身所重视。然而,从目前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

1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城市休闲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开始,通过市民自发组织、企业单位组织形成的各类体育运动活动就在我国大街小巷、企事业单位开展起来。我国是一个有着群众体育锻炼传统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了有组织、有目标的体育锻炼活动,而这种体育活动在锻炼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休闲化、娱乐化的特点,原先竞技化的目标逐渐淡化了。在当代,进入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邀上三五好友打打羽毛球,业余时间在城市绿地进行健步行走、自行车骑行已经成为了时尚,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步伐也越发的加快了。

然而,随着城市居民对于休闲体育需求爆棚式的发展,客观条件的迟滞却造成了休闲体育发展的瓶颈。以广场舞为代表的当代城市休闲体育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质疑。由于没有场地和专门的器材,也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广场舞团队虽然声势浩大,然而一直是“草台班子”,出现了零散化发展,训练和活动都不正规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扰民的情况,甚至引发了严重的冲突。诚然,诸多城市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和广场舞一样面临着十分尴尬的情况,没有合适的场地、没有专业的指导人员、没有有效的激励政策,很多休闲体育项目都难以为继。

当前,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居民自身强身健体的需求,在国家层面上来看,这是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方面。因而,提升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水平,有效改观目前发展弊端,一定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发力建设。

2 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

2 . 1 地方政府加强对于休闲体育发展管理

目前,我国已经有20个城区进行“全面健身示范城市”的创建,对于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来说,这些城市就是未来发展标杆。作为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吃透中央全民健身方面的策略与精神;另一方面要对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高度重视,在政府内形成极为有力的创建领导班子或专门部门、组织,做到对于休闲体育工作的全面负责,责任到人。同时,要将休闲体育的管理工作细分到各个地区,在详细把握本地区体育运动资源与建设现状的前提下,找到工作重点,并且使得各项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针对不同的地域,进行休闲体育发展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些地区依托地区曾经办过大型赛事的优势,以此为契机进行主体性的建设活动,使得休闲体育发展具有鲜明的导向,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对于相关工作有认同感,就能够很好的推动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并且高度认可相关工作,是一种很好的政策支持。如现在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如火如荼的马拉松比赛,就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推动了慢跑、健步等休闲体育项目的发展。而某些地区有着较好的体育历史、体育资源和历史传承,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的人员资源、场馆资源为休闲体育发展助力,是很好的发展方式。以上海市为例,其高校体育运动资源、体育运动培训资源丰富,以“品质生活”为主导来进行休闲体育项目的建设,使得本地优质体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市民进行运动的积极性。而以上这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都需要当地政府在资源整合、政策管理、人员调配上进行有效的支撑。

2 . 2 社区街道健全休闲体育发展组织架构

在推动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提出发展政策是前提,而落实发展策略是基础,保持休闲体育运动活动长期、健康发展是关键。为了将自身的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取得长期效果,政府部门在政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严格监管,并着力进行制度建设,目前主要的做法是以社区、街道为单位,组织实施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聘请专业体育指导员的方式保证群众休闲体育活动开展得科学、有序。

对于社区、街道来说,全面支持休闲体育运动发展,一方面要坚持贯彻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则要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休闲体育运动活动的管理与开展作为分内工作来实施。首先,以社区、街道为单位,需要给群众的休闲运动提供一定的场地。街道、社区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有小广场、会议室、活动室等区域;其还与当代的学校、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同时管理着区域内部的诸多公共区域,因而,街道、社区具备帮助人民群众提供休闲体育运动场所的能力。其次,我国的全民健身发展政策中,已经赋予了街道、社区聘请体育专业指导员的权利,并且也有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街道、社区需要利用这一资源,聘请、选拔专业的休闲体育指导人员,对于从事休闲体育的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管理,推动全民休闲体育能力的提升。最后,街道、社区还需要成为人民群众与政府机关的传声筒。目前,休闲体育运动的开展人民群众有很多意见与建议,然而无法直接传递到政府决策者那里,而街道、社区作为中介,需要及时的、负责的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到政府层面,协助人民群众解决在休闲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唯有实现了这三方面的支撑,休闲体育运动才能够具备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2 . 3 人民群众开展休闲体育需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体育活动由竞技体育向休闲体育转变,是近年来我国全民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特点,而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开展体育休闲运动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提高,然而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尚且有所欠缺。然而,从根本上来说,休闲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为了自身的娱乐、休闲而展开的活动,最终还是需要形成有效的自律式管理的,仅靠外部的管理,是难以有效监管休闲体育的方方面面的。提升人民群众在休闲体育方面的自我管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我国一些休闲体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出现了民间的体育运动俱乐部、社区体育运动俱乐部,这些俱乐部、社团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由兴趣相投的休闲体育爱好者形成,以实体的形式或者网上虚拟组群的方式存在,他们定期开展系列的活动、比赛等等,能够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以福建福州市为例,现有体育类非盈利俱乐部21家,体育协会社团36家,每年这些社团都会组织相关活动,而且很多都是全国性的精英赛事,这就是一个将业余体育赛事做出品位,做精的良好例证。辽宁阜新市则组织了上千支篮球协会,篮球协会是在整合全市各篮球俱乐部基础上,积极发展全市职工、农民、中小学生、少数民族等各类人群篮球俱乐部联盟,并优化各县区、各部门及社会篮球团体建立的,阜新市创新组建了全市篮球俱乐部大联盟,群众参与程度极高。实现自我管理,建立社团、俱乐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而且在这种自我管理的背景下,参与休闲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民群众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的不断提升休闲体育运动发展的水平,带动地区休闲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

3 结语

城市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今后城市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休闲体育重在“休闲”二字,而这二字体现出的就是现代城市人群体育运动中偏重兴趣化、娱乐性、放松性的一部分,这也要求未来的城市需要具备休闲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管理水平。目前,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休闲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技术设施建设、统筹管理以及自我管理这三个方面,只要有效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另一方面帮助人民群众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就能够让城市休闲体育逐步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有效的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让城市人民拥抱健康、拥抱时尚、拥抱未来。

摘要:城市休闲体育是未来全面健身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城市休闲体育正处于勃兴的状态,然而由于硬件条件的缺乏与管理上的疏漏,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甚至由此激发出了一些社会问题。在对于客观现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对于城市休闲体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的提出了当代城市休闲体育发展的策略。该文认为,加强政府管理、强调街道社区参与、提倡人民群众自我管理,是有效提高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水平的三大抓手。

关键词: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对策,体育需求

城市休闲发展 篇2

摘要: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推动了现代城市休闲空间的建设,对其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可持续规划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巴塞罗那模式”,探讨中国现代城市休闲空间规划的创新发展措施。

关键词:巴塞罗那模式;休闲空间;现代城市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科学信息技术日趋完善,共同迎来了现代城市休闲文化的发展。城市休闲空间则是其休闲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场所,当今中国现代休闲的公共场所主要包括公园、广场、道路、商业步行街及其他公共设施等。工作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都需要休闲的公共空间得到放松。因此,在借鉴巴塞罗那城市规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中国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规划,对于以人为本国家政策的落实,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意义深远。

试论休闲体育与现代城市的发展 篇3

一、休闲体育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环境变化、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导致职业病出现,如矽肺、辐射病、风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甚至是工伤、工亡;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如大气污染,还有酸雨;水污染导致河流、湖泊变成死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人、畜饮用水被污染不能引用并强烈致癌;土壤污染。如果终日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必然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城市主体是人,是人的运动赋予城市以生命。劳伦斯·哈普林说过“人的参与和活动是城市的基本要素”。为了满足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不同需求,人需要借助一种手段来达到目的,而这种手段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活动。休闲体育健身运动除了能够增强体质外,也是人们释放压抑情绪的良好方式。休闲体育健身的生理机制,主要是指人体通过新环境(包括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和颇具娱乐性的身体活动对大脑的转移性刺激,使大脑中原有机体疲劳、精神紧张、情绪复杂等兴奋点发生根本性的转移,或者说大脑中的优势兴奋灶已被十分积极而活跃的休闲运动所占有。这样一来,对其他的兴奋点起到了良好的抑制和调节作用,使大脑和整个身体条件反射系统的机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在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同时,体育运动又有效地抑制和消除了因工作、学习而形成的机体疲劳、精神紧张、情绪复杂等身体状况,最终使人体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的良好效果。

二、休闲体育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体育来源于生活,也必然回归于生活。体育生活化、休闲化,作为全民健身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关爱生命、享受生活、崇尚运动、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而休闲体育倡导走到阳光下、贴近大自然,具有大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和健身性,最能吸引人们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最能使人们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

我国自1995年5月起,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又推行“五一”、“十一”、春节3个长假,如今国家假日全年为114天,人们的1/3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由于人们支配休闲时间增多和相对集中,使得人们支配休闲时间的方式出现倾向性变化。休闲体育成为城市居民欢度闲暇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自由选择自己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适合的体育项目来舒缓压力、宣泄情绪、锻炼身体。因此,可以看出休闲体育正在进入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体育本身具有重要的休闲功能。寓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健身体育,已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方式,在西方是被当作自由的一种途径,是哲学艺术诞生的基本条件,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古希腊奥运会的诞生。体育休闲在我们国家重要性并不亚于竞技体育。体育的社会意义就是要倡导更多的人,倡导全社会来关注休闲,最终让人们在体育中达到自我的精神追求,达到一种休闲的状态,形成社会文明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方式是需要体育主管部门、需要媒体来呼吁和倡导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得到提升,体育活动才能实现非常健康的状态。

三、休闲体育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显著。休闲体育有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 通过其自身的活动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是当代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休闲体育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项朝阳产业,它主要是提供物质形态的特殊消费品。休闲体育的发展增大了人们对体育用品、体育竞赛和相关产品的需求,正成为体育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观念的改变,闲暇时间的增多等。体育将成为市民提高生命效率,振奋精神,充实生活的重要手段。现已从单纯的体育锻炼转向体育消费、休闲健身领域。由此孕育出体育休闲产业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点。

休闲体育作为时尚潮流,在本质上追求更健康、更加快乐、更有品质的生活,其本身就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积极为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是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同时,休闲体育又孕育和催生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需求经济,休闲体育造就了一个以旅游业、休闲观光、文化产业、体育设备制造产业等为支撑的庞大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事实表明,休闲体育已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历史看,城市的生产主要依赖制造加工业的繁荣,而如今的城市经济模式已经开始转变,越来越依赖休闲活动的兴旺发展了。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各种休闲要求的实现。城市吸引企业投资,光有工业区、开发区和可观的市场收益已经不够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质量”、社区生活服务水平。而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大部分都是同休闲有关的,如公园、绿地、体育设施、自然环境等。由此表明,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发达,休闲产业的兴旺,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

四、休闲体育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

塑造城市形象,是人们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比较自觉、主动地面对历史与未来,根据本地实际和特色,充分发挥城市总体作用和综合竞争力的过程,是人们能动地发挥和创造。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形象,这个形象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标注。比如说工业化时代,很多城市希望用产业和摩天大楼代表自己,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他们更希望用所谓的大事件,包括体育、文化、艺术这样的活动改变原来所形成的那种给人们留下比较厚重工业化的城市形象。

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要针对城市居民在休闲、娱乐、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加强城市广场、社区文化场所以及体育场馆建设,为城市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和硬件设施实现城市建设。事实已证明: 当今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比赛, 以及国家和省级的大型运动会或单项比赛, 都将加快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城市绿化等, 这不仅能大大提升该城市的品味, 而且有助于塑造城市的形象。

五、休闲体育有助于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知名度

休闲体育发展水平不仅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塑造城市精神的有力之手。体育的魅力在于活力与激情,体育的追求在于超越与自强。“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体育精神,还可以扩散到其他领域,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因此,许多城市都把发展体育、争办大型体育赛事作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如在世界地图上我们能够找到海口,而且在“全球影响力地图”上也可以找到海口。如果换一个城市,比如广东的湛江,湛江在世界地图是可以找到的,但是在“全球影响力地图”上可能找不到,因为全球影响力地图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的,所以现在很多欧美国家通过体育来提升一个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六、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休闲体育给城市化带来了显著效益和积极影响。同时休闲体育不仅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帮助人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 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它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休闲体育的发展是必然的, 因为追求健康快乐, 追求精神的满足, 追求高质量的幸福生活,已成为现代人类的共同意愿。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篇4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 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 发展至今, 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 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 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 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 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

在古代的欧洲, 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 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 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 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 商业机能日渐消退, 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 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 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 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 促使城市发展,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 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 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 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 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 人口居住密度高, 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 使商业获得成功, 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国家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旧城中心商业区的衰败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 人们开始模仿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 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高潮, 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 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吸引顾客, 到对步行者的关怀, 再到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阶段, 城市发展和街区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和重视, 使人们在空间中享受交流的乐趣, 并真正成为城市和街道的主人。

(二) 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

在古代的中国, 街道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一切公共生活都在街道上完成。街道的产生则可追溯至周代, 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前朝后市”来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春秋时期, 统治阶层开始对商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实行“里坊制度”, 只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 定时聚散。北宋后,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使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 这时的商业场所不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坊”内, 而是分布在全城, 与住宅区混杂, 沿街开设各种店铺, 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中心就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 如北京的钟鼓楼、东西牌楼及东安市场等地, 许多当时繁华的商业街甚至延续至今, 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鸦片战争后, 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开始逐步瓦解, 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 使得我国的商业环境、服务模式以及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南京条约签订, 外商在租界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娱乐设施, 因而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商业贸易活动, 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新的商业中心;此外, 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街市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如上海豫园、苏州观前庙等集游览、购物于一体的庙会式步行街等都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城市步行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我国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许多西方国家曾经遇到的问题一样, 城市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在商业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我国也开始对传统的、已有的、旧式商业街区进行改造, 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区的改造、苏州的观前街步行化改造, 并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新建一些多层的大型的综合商店和相关服务行业, 形成新的商业街区。

纵观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式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形成, 体现了如下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坊的步行街———人车交通混杂的商业干道——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的使用主体是人, 从人的休闲行为出发, 人们只愿意在经过合理设计的休闲空间中进行活动。商业步行街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 它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

三、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 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发展演变扩展了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 使得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纵观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与演变, 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空间形式的变化, 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及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深层次上来说,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更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人群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也就产生了收入结构上的差异, 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经济在发展, 这种结构也在一天天变化着, 它直接影响了构成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变化, 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这些要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便触发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 休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 他们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殊性。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中, 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特性施加给他们的环境, 并尽其所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 使之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体现他们的价值, 同时人类自身又适应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 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社会空间辩证法, 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 它的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

四、商业步行街的未来

商业步行街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呈现出诸多的趋势。

(一) 功能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也日趋完善。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经商,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则把商业与休闲相结合, 注重非营业场所空间的设计, 商业步行街不仅有大量的绿地、水面等休息处, 还配备了一些文体设施, 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商业街区。

(二) 环境的室内化。

露天步行街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尤其是在气候不好的地区或者季节, 很难实现全天候营业。因此, 室内步行街应运而生。最早的室内商业步行街出现在19世纪的西欧, 如汉堡的西勒姆集市和意大利米兰教会广场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排除了一切车辆的干扰, 完全成为步行者的天地, 便于其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 设计的人性化。

步行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载体, 一个地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最终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活力。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活力首先要有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群作为主体保证, 因此, 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在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延长行人驻留时间, 从而也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物化的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 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商业功能, 对发挥城市土地的综合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 其发展演变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高度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

摘要: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它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功能, 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休闲环境。本文结合旅游心理学、休闲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 探寻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演变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探讨如何构建更适宜的人居环境, 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宣城宣城市休闲农业情况 篇5

宣城市地处皖东南,东接江浙,西连九华,南倚黄山,北通长江,辖宣州区、宁国市和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5个县,总面积12340平方公里,人口280万。宣城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生态优越。境内高山、丘陵、圩区和湖泊并存,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是安徽省生态环境状况最优城市之一。境内有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名优特农产品,宣城是安徽和苏浙沪地区重要的粮油、茶叶、蚕茧、家禽生产基地,全市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40多个,注册名特优新农产品400多个。宣城还是吴越文化渊源地、徽文化和江南商埠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文房四宝之乡。

优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13年全市建成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旅游观光点966个,其中休闲农庄141个、农业观光采摘园65个、农家乐560家。全市年接待游客861万人,营业收入38.3亿元。全市七个县市区,有宣州、广德、宁国、绩溪、泾县五个县市区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占全省五分之一,其中宁国、绩溪为国家级示范县,占全省五分之二;建成并通过农业部验收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七个,占全省三分之一;恩龙世界木屋村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宣城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主要特点:

一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宣城市境内山清水 1

秀,生态优美,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是一大特色。郎溪十字铺生态特色观光园,利用十字铺万亩茶园的自然景观和自然山水资源,规划建设集特色生态旅游、茶叶生产加工、橘子花果生产、果木经济林培育的大型休闲观光生态园。宁国夏霖休闲农业示范区利用山、水、瀑、涧和竹、茶、油菜等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乡村旅游,已建成3A级景区。绩溪县利用皖南山区的自然景观和大面积油菜花,每年举办油菜花节,吸引江浙大批游客观赏。

二是乡村旅游与一村一品相结合。宣城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众多,全市一村(乡)一品特色专业乡村280多个,由于地方特点明显,种植相对集中,加工工艺独特,其观赏时效强,对城市居民有很大吸引力。宁国市山核桃基地面积32万亩,其中南极乡集中连片的达10多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宣州区水东镇有枣园等,面积1万多亩,近几年来通过主打水东蜜枣品牌,开展枣园观光、蜜枣传统加工体验,举办蜜枣节,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泾县汀溪镇利用汀溪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地区特色,发展万亩高山有机茶园,打造“兰香”茶品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乡村旅游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美好乡村的示范点已成为农业休闲旅游的热点地区。广德县东亭乡高峰村依托万亩竹海,积极筹建生态旅游开发区,他们把竹工艺品加工及旅游产品展示等产业发展项目和 “竹文化”、“农家乐”项目相结合,促进了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宁国市云梯畲方乡千秋村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实行整村规划,整体开发,加

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畲族风情休闲娱乐项目,建成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拓展运动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四是乡村旅游与地方美食相结合。宣城市地方特色农产品丰富,生态环境环境优越,尤其是绩溪县是中国徽菜之乡,生态、安全食品开发具有独特优势,徽菜名扬海外,吃农家菜、品地方美食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绩溪县每两年举办徽菜之乡美食文化节,以特色美食、生态养身、名人文化为主题,提升徽菜品牌,发展徽菜经济。

下步工作

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纳入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景观农业、休闲体验等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区建设。

城市休闲发展 篇6

关键词:休闲体育;社区

中图分类号:G8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451001

如今,一种休闲生活型的经济方式正在取代劳动生产型的经济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的休闲生活方式正在逐步确立起来,首先在社区生活中得以体现,新时期随着闲暇时间延长和相对集中,使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也呈现出重大变化,这些变化突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特征,对今后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的发展必将有新的转变。

1、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的地位

休闲体育在社区中的开展主要是以其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获得健、美、乐为一体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关系到社区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的生活,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稳定与繁荣昌盛,也从侧面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深入持久的开展,对我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

2、休闲体育在城市杜区中的作用及发展现状

2.1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的作用

休闲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等弱竞技性特点,所以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对促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增进相互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休闲体育对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起着促进作用;再次休闲体育对加强社会整合,增强城市社区之间的凝聚力也具有独到作用。

2.2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的现状

休闲体育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虽然大部分社区体育管理组织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和早晚健身点四个层次构成。在现实的生活中,休闲体育的开展尚不能适应社区群众多方面的需求,许多社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还处于自发阶段。

3、新时期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的发展趋势

3.1休闲体育向高效、灵活、大众性转变

休闲时间在城市社区由过去的短到长又到现在的短发展趋势,使休闲体育向高效、灵活、大众性转变。如今全球经济危机有越演越烈之势,经济复苏乏力疲弱。对城市社区的居民影响尤为明显,这种经济影响导致的后果就是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变短,工作与学习时间变长,致使休闲体育向高效、灵活和大众性发展。

3.2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将促进休闲体育在城市社区中快速发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体育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这种机遇不仅表现在竞技体育,同时也表现在大众体育领域。这一重要体育赛事将会大大提高人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和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大众体育的到来,预示着休闲体育的兴起。城市社区作为全民健身的排头兵,必将使休闲体育得到快速发展。

3.3休闲体育将成为城市社区居民消除精神孤独、邻里隔阈及生活空间封闭等矛盾的主要方式

如今的经济危机不能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高度的分工和高速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弊端,公寓代替了陈旧的胡同和老式的大门。曾经不为重视的普通生活如今在拥挤的生活方式下感到它的可贵,大树下乘凉、游戏、一把扇子、一个板凳以及一个凉席就可以酣然入睡的年代仍旧在我们记忆深处。池塘变成了澡堂,池水里戏水打闹也成了现代青少年一件陌生的事情。而休闲体育是城市社区居民疏导压力和享受快乐的良好渠道。

3.4从室内走向自然的发展趋势

如今劳动依旧是人们谋生的第一需要。作为城市社区的居民来说,整日住在喧闹的城市,心情总会有些浮躁与不安宁。为了谋生、养家糊口,城市社区的劳动者不得不在各种环境中顶着各种压力工作。而体力和精神的疲惫是与劳动过程结伴而产生的。当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以后,人们总要寻找生理和心理上的放松,必然的结果就是在假日或双休日,他们带上家人,走向自然,在蓝天绿草间进行休闲体育锻炼,既锻炼了身心,又消除了工作上的疲劳。

3.5展示人类体能冒险娱乐类的休闲体育,将吸引更多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

体能是由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组成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冒险娱乐体育的活动正是体现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心,向大自然挑战、向极限挑战、向史无前例无人征服的目标冲击,同时展示了人类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勇气、决心和信心,展示了参加者的坚毅和智慧,这是一种社会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文化现象。

3.6从消除疲劳型向发展型发展的趋势

在消费水平较低,体力消耗较大的社会,人们以消极性休息为主,主要支配余暇时间的行为是睡觉、闭目养神、聊天、看电视等,在生产水平低下的社会里,人们总是强调劳动生产,对于休闲、娱乐则抱着一种谴责的态度,把人们的正常娱乐活动看成是吃喝玩乐,是玩物丧志,而现在的人们认识到不但要吃好,更要玩好。而发展型休闲体育就是能够主动从事对己、对社会有益的休闲体育活动。这说明了在经济生活提高的基础上,人们更加意识到休闲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

城市休闲发展 篇7

一、九江休闲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 九江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

1. 休闲环境优势

九江的休闲环境在江西省内首屈一指, 在全国名列前茅。九江市拥有全市性质的公园7个, 区域性公园7个。此外, 还有郊区的休闲走道等。

2. 休闲资源优势

九江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休闲旅游资源丰富, 山清水秀, 名胜古迹甚多, 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九江集名山、名湖、名城、名江于一体: (1) 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 我国四大避暑圣地, 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 (2) 鄱阳湖——国际重要湿地、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3) 名城——浔阳、柴桑、江州; (4) 长江——中国乃至亚洲第一长河, 世界第三长河。此外, 还拥有石钟山、都昌老爷庙、永修吴城古镇等。

3. 文化资源优势

九江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 (美孚洋行旧址、白鹿洞书院、观音桥、庐山传习学舍和美庐别墅等) , 全国汉传佛教重点保护寺庙3处 (庐山东林寺、云居山真如、能仁寺)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由此可见, 九江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 九江休闲旅游发展的劣势

1. 城市形象定位不清晰

九江城市享有众多的荣誉称号:在2014年就获得4个“最美”荣誉称号, “中国最美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人文休闲旅游城市、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 “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还有“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最中国创意名城”等等, 从发展城市休闲旅游和建设休闲城市的角度出发, 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深思的事。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九江是中国十大之一;最美人文休闲旅游城市, 九江是“2014中国最美”九江的4个“最美”之内。在如此的影响下, 人们对九江休闲城市的认识是逐渐模糊和淡化。因此, 城市形象的定位要清晰、鲜明。

2. 休闲资源和休闲产品特色不明显

九江休闲资源和文化资源非常的丰富, 已开放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区140多处, 代表性的有以下景点:5A级旅游景区—庐山;4A级旅游景区—庐山龙湾温泉和庐山天沐温泉、西海温泉度假村等等。休闲景点景区的数量多, 基数大, 但是发展到现在, 其优势性的休闲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并没有进行深度挖掘, 现有的休闲环境和休闲项目也没有进行系统和深度的开发, 现在九江城市的整体休闲旅游特色并不明显, 对外缺乏吸引力。

3. 资源缺乏整体规划和管理

九江的景区与景区之间, 区域与区域之间缺乏合作和整体观念, 各县各自“占山为王”, 至今为止仍未形成和制定连片景点整体开发的大局观念。虽然在行政规划上九江各景点相互独立, 但在实际的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应当保持其完整性, 不然随意割裂九江旅游资源的完整性, 必将对日后九江旅游的综合发展不利, 尤其割裂持续时间越久, 影响越大。

4. 旅游管理部门局势复杂

“一山六治”的局面彻底的破坏了庐山景区的完整性, 整体旅游资源被割裂分散, 削弱了庐山景区的整体竞争力, 制约庐山景区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九江旅游业的发展, 最终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后果, 最严重的危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3年对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庐山提出黄牌警告。

(三) 九江休闲旅游发展的机遇

1. 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

旅游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后, 世界旅游组织专题研究后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21世纪国际市场发展的很快, 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可观的条件, 同样也为九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国内大众化旅游的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活动明显向大众化和普遍化转变;休闲旅游的盛行, 意味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在明显的转变, 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更多地从工作转向休闲、旅游、健身和娱乐等方面。

3. 国民旅游休闲政策的制定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目的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 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 做出了以下要求: (1) 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 (2) 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 (3) 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 (4) 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 (5) 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 (6) 提升国民旅游休闲服务质量等等。纲要的颁布和实施, 保障了国民旅游休闲时间、休闲环境和休闲服务设施的同时, 也为九江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4. 昌九一体化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实施

江西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的建设, 颁布了《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2015年4月5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九江位于整个城市群的中心, 拥有独一无二的有利区位, 另外加上昌九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九江良好的经济形势越来越突出, 这对重点发展旅游业的九江城市而言, 必然是大好机遇。

(四) 九江休闲旅游发展的威胁

1. 周边同类休闲城市的威胁

对九江市而言, 周边同类休闲城市主要是指长江中下游的休闲城市, 它们拥有和九江城市类似的休闲资源和休闲项目, 比如湖北咸宁的温泉资源和安徽芜湖的“方特欢乐世界”等。此外, 安徽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无论是以温泉为休闲主打产品, 还是以“大千世界梦幻乐园”为休闲主推项目的九江城市, 其与周边同类休闲城市相比, 代表性的休闲产品和项目都面临着强大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就是对九江城市的休闲旅游客源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分流作用, 并制约九江休闲旅游的发展。

2. 网络时代休闲产品销售渠道的多样化

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 现在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有了新的突破, 比如微信、微博和QQ空间等。这些社交软件拥有强大的用户支撑, 给休闲旅游生产者、供给者带来佳音的同时, 也不得不考虑营销方式的创新、休闲产品的竞争力。

二、九江休闲城市建设的对策

(一) 建设休闲城市的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的人文性要素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 是一个城市个性特征的内在表现, 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内在的、可持续的。城市文化包涵了城市独特的历史、民风民俗、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和市民的价值观等等。具体措施有:1.在休闲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挖掘和展示以周瑜点将台为背景的“三国文化”, 以浔阳楼为背景的“水浒文化”等;2.九江城区位于甘棠湖、南湖和长江边上, 可充分挖掘九江的“山水、山湖、名江”等休闲旅游资源。最终将九江打造成为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养生城市, 国际优秀旅游胜地。

(二) 整合休闲旅游资源

九江在发展休闲旅游和建设休闲城市的过程中, 应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 打破以往休闲旅游资源割据的局面, 积极推动九江市区与庐山及其它县域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九江各景区景点的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应积极展开合作, 将九江六区、两点、一线休闲旅游的旅游景区联合起来, 编排精品旅游线路, 树立“庐山风景区+鄱阳湖+庐山西海”等休闲旅游品牌, 并打造成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胜地, 最终提升九江休闲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三) 加强经营管理部门之间的区域合作

庐山“一山六治”的管理局势造成庐山整体旅游资源被割据, 要彻底解决庐山和各景区旅游资源割据的局面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妥善处理庐山经营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将庐山“一山六治”的问题彻底解决; (2) 成立能够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的部门, 处理各景点景区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此外, 九江在开发和设计休闲旅游产品时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 这将有利于政府对旅游景区进行适当规划和指引, 避免盲目开发和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造成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下降的不良后果。

(四) 突出休闲城市的特色

城市休闲发展 篇8

1 休闲产业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

1.1 休闲产业发展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软化”

城市产业结构软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是由工业时代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关联的“硬”产业结构向以技术、知识生产为关联的“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它一方面是指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指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另一方面是指在整个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

1.2 休闲产业发展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轻化”

近几年城市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注重发展工业,使产业结构重工业比例过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过小。发展休闲产业中的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业等,有助于形成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2 休闲产业发展对城市就业结构调整的推动

2.1 休闲产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

第三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部门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而休闲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增长点,是吸纳劳动力的最大入口。据美国休闲研究的权威专家杰弗瑞·戈比预测,在未来的经济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就业人员的80%~85%。发展休闲产业可以开发和创造更多非正规的灵活就业岗位,促进非正规就业工程的实施。

2.2 休闲产业产品的非标准化程度高

由于休闲产业所满足的精神需求具有无形性、多样性等特点,因此,其生产过程和产品标准的差异性远远大于同一性。例如,美容美发业中不同的理发师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和设备,却可以设计出各不相同的形象,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偏好、不同审美观点的顾客的需求。可见,休闲产业强调劳动者技能、技巧多样化,而对标准化程度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吸纳不同知识层次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市场上对就业者需求较宽、能使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的新兴产业。

2.3 产业关联度较大、就业系数高、就业门槛不高

休闲产业会对其他产业形成需求,从而引发其他产业扩大吸收劳动力。以旅游业为例,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必然会刺激和带动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宾馆饭店业、照相机销售、胶卷销售和冲印业、餐饮业、旅游商品业、娱乐业等,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据世界旅游组织(WTO/OMT)专家的测算,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每增加3万美元的旅游收入,将为社会增加2个直接就业机会和5个间接就业机会。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统计,休闲产业安排就业的平均成本要比其他经济部门低36.3%。

3 休闲产业发展对城市消费结构调整的推动

3.1 可以活跃整个市场,启动各方面的消费

1994年5月1日,我国开始尝试实行5天半工作制;从1995年5月开始,我国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开始实行三个“黄金周”休假制度。就此,我国职工的法定休息日每年达到了114 d;2008年1月开始实行两个“黄金周”和传统节日休假制度,法定休息日在原来基础上又增加了1 d,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休闲消费提供了时间保证。

3.2 休闲产业发展能够刺激生产发展

因为许多消费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用于娱乐,例如汽车、体育器械、家用电器、摄影照相器械、旅游基础设施等等。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又由于产业间的连带关系作用,休闲经济几乎会波及所有产业,为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所以,从大城市角度讲,发展休闲产业会刺激社会生产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3.3 休闲行为意味着休闲消费、商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由于休闲和消费是人们必然的生存需要,作为一个城市的政府,围绕“休闲”和“消费”这两个主题来指导城市消费和发展城市经济,引导居民理性地选择休闲消费种类,既能实现城乡的生产与消费平衡,又能带动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方便居民生活。

4 休闲产业发展对城市投资结构调整的推动

投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投资总量中所含各要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反映的是投资来源构成及其使用的方向,因而是经济结构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4.1 区域休闲环境吸引投资

建设区域休闲环境可以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将大量资金投入这方面的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南京在公共绿地、广场、公园、体育、娱乐场所、自然环境状况、艺术场馆等与休闲产业有关的城市环境的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南京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被世界公认为最佳的投资城市之一;西安市规划建设大雁塔广场、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秦岭风景名胜区、华清池兵马俑历史文化游览区以及唐皇城复兴,依托历史文化和资源环境特点,将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建设休闲旅游设施和城市环境。

4.2休闲产业是投资的热点领域

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实际表明,休闲产业是一个低投入、高回报且收益期长的部门,是非常值得投资的热点领域。目前,社会上和国际上有大量的游资正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精神享受的需求将超过对物质享受的需求,市场需求量的上升空间巨大。国家已针对个人投资领域颁布了《个人投资企业法》,对我国民间投资的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而充分地调动了民间大量闲散资金集中到产业资上来,对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发展休闲产业具有提升城市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休闲经济发展来保障,大力发展休闲产业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4.

[2]魏小安.中国休闲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

[3]夏雨生.试论休闲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16-17.

[4]曹王争,李捷.休闲消费——社会进步的驱动器[J].消费经济,2003(4):93.

城市休闲发展 篇9

一、休闲经济时代的城市新特点

1. 多元化休闲旅游成为新趋势

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表现为观光旅游、开阔眼界, 进入休闲经济时代后, 在休闲体验需求推动下, 促使传统旅游演化为更高级旅游形式——休闲旅游。它融生产与休闲以及经济活动和文化娱乐于一体, 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对知识以及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 在旅游业和娱乐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休闲经济, 将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休闲综合实力的提升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契机。

2. 生态环境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化和全球化, 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全球共识。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使得城市竞争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势。优越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提升区域形象、吸引要素集聚的最大优势。

3. 城市特色资源与特色空间是激发休闲经济的主要载体

城市特色资源与特色空间往往因具有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优势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成为城市竞争中的有利资本。同时, 也是城市休闲经济、创意经济等新兴经济的载体。城市特色空间通过本身的发展, 能够起到触媒作用, 以点带面激活周边街区和城市的潜力, 成为城市名片, 进而推动整个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

二、仙居县传统发展路径的困局

“天台深幽, 雁荡奇崛, 仙居兼而有之”, 仙居县总体森林覆盖率高达79.2%, 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每立方厘米8~10万个单位。这些优越的自然生态本底以及历史文化积淀支撑其成为整个浙江省的生态高地和文化高地, 也是决定其能在休闲经济时代获得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但是传统的发展路径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制约了城市的快速提升。

1. 城市主导方向不明确

从1985年以来, 仙居县的城市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农业带动为主 (1985~1991年) :农业在三产结构中的比重均达到38%以上, 但农业自身发展仍处于靠天吃饭阶段, 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且波动性较大。

(2) 工业驱动为主 (1992~2000年) :二产比重升到40%以上,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30%以上, 最高时甚至达到63%, 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3) 工业与旅游驱动发展 (2001~2010年) 。二产比重略高于三产, 但三产发展的速度明显快于二产。工业进入园区化发展, 工业规模与效益开始提升。第三产业中, 旅游产业占据半壁江山, 工业与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 随着旅游与工业齐头并进的发展, 发展重点不突出已经导致相互制约的局面, 特别在空间资源利用上更为明显。

2. 工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隐患

首先,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不经济。根据调研, 2010年仙居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035公顷, 园区建成度为29.75%。主要园区地均投资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52%;地均税收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42%。其次, 仙居五大主导产业包括医药化工、工艺品制造、橡塑产业、机械及汽摩配产业、造纸及木制品加工, 而这些门类中, 高耗能、高排放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较普遍且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改变, 特别是医药化工、橡胶塑料等产业, 对区域环境、永安溪水质造成较大影响。

3. 特色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仙居拥有神仙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居国家森林公园、响石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木口湖省级森林公园、括苍省级森林公园、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处自然遗产, 以及皤滩古镇、高迁古民居等文化遗产。但是其区域旅游优势并不突出, 除神仙居旅游度假区与永安溪漂流具有一定的度假休闲、体验功能外, 其他景区均以观光游为主, 服务功能较弱。旅游业的发展并未对城市整体实力的提升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三、仙居县新一轮战略转型

仙居未来发展不能仅仅把目光放置在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传统路径上, 而是应该思考如何能在巨大的休闲经济中走出自身的特色城镇化道路。2014年仙居县政府提出要立足仙居自身优势, 着力打造壮美神仙居、柔美永安溪、秀美田园、和美乡村、醉美新城区、善美仙居人等六张名片。这也代表着在休闲经济来临的时代, 仙居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转型, 并结合《仙居县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索。

1. 明方向——国际化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东方文化体验地

县政府明确了旅游休闲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确定了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探索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为基本导向, 力争将仙居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东方文化体验地。”并且仙居县被国家环保部列入国家公园试点, 成为全国首批两个国家公园试点县之一。这也将大力推动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进一步结合, 促进仙居县的成功战略转型。

2. 创品牌——神仙居住的地方

龙头项目的培育, 对快速提升旅游品牌、城市品牌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打造壮美神仙居, 是树立仙居品牌的首要举措。以大神仙居景区为龙头, 充分依托景区雄浑壮美的独特优势, 全面展示景区独特的自然神韵, 挖掘和丰富景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大力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通过政府主导来集中投资, 整合国家公园优势以及周边的古镇、农业观光等特色资源, 通过形象营销、完善旅游服务和丰富休闲体验等措施, 进而提高城市的整体知名度, 打响“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一城市旅游休闲品牌。

3. 育生态——绿色家园

生态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第一, 切实控制与保护好生态涵养基本面, 实施县域范围内人口与生产要素向永安溪城镇带集聚的战略性转移, 从而实现大范围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第二, 优化城镇空间组织模式, 支持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加强管理和监控机动车尾气排放, 扶持城市公共交通。第三, 强化工业园区的生态组织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合理布局产业用地,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产业。

4. 显特色——山水相融

仙居两山夹一溪, 括苍山与大雷山南北遥相对峙, 永安溪自西向东贯穿全境, 朱溪港、盂溪、三桥溪等南北穿城而过, 形成城市独特的山水格局。因此, 在城市建设中应强调城市空间与山水本底的充分融合, 彰显城市空间特色。

首先, 强化永安溪滨水特色景观带。永安溪沿线应以生态保护为主, 同时考虑城市发展以及市民亲山近水的需求, 适当进行点状集聚开发。结合公共活动策划, 塑造沿线丰富的主题景观段落。永安溪绿道依山傍水而建, 途经永安溪漂流码头、杨梅采摘基地、石仓洞、木口湖森林公园、蓝莓采摘基地、高迁古民居、薰衣草基地、贯串仙居等大部分自然与人文景观。

其次, 内部滨水景观与城市公共中心规划布局相结合, 引导生活走向水边。强调盂溪、三桥溪、朱溪港沿线公共服务以及公共活动职能的强化, 将对沿溪的旧村、旧厂房进行搬迁改造, 提高优势滨水景观的共享性和渗透性。

再次, 打造城市绿心, 建设山环水绕、绿心融城的整体空间格局。城市绿心主要由东部城市绿带及永安溪滨水段所组成, 是城区生态景观资源集中地, 以及两大城市功能板块之间的重要衔接地段。对城市绿心的生态资源不能仅仅采用被动式的保护, 而是应在强化生态功能修复的基础上, 保障景观的开放性, 适度纳入娱乐休闲、度假居住等旅游服务功能, 将城市绿心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景观空间。

5. 强实力——以休闲经济为龙头的产业融合大发展

城市休闲发展 篇10

1 南京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IPA分析

1.1 理论基础

在诸多的分析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方法中, IPA分析法倍受青睐, 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此种分析法主要通过对重要性 (Importance) 与表现 (Performance) 进行比较, 找出企业应如何进行资源再分配, 提高竞争优势。所以它一方面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对企业自身的服务传递系统和顾客满意度进行自我测评。本文延用这种方法, 尝试将其运用到城市某项产业的发展中, 拟测出城市的休闲功能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需要保持的;哪些是目前对休闲满意度影响不重要的,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图1是IPA定位分析图, 主要由四个象限构成, 指标值落在每个象限所代表的含义如图1所示。

作者简介:汤傅佳 (1984-) , 女, 江苏镇江人, 讲师, 旅游管理硕士, 主要从事休闲旅游与旅游英语教学研究。

1.2 分析结果

本文从4个方面拟设14对指标, 为了弄清这14对指标中的每一对当中的两个数值 (即I值和P值) 之间, 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本研究还进一步采用了配对样本t检验 (Paired Samples T Test) 的方法, 旨在弄清居民对南京城市休闲功能指标的期望和实际感知之间, 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注:a.休闲活动安全保障b.住宿和休闲活动价格c.休闲场所提供的服务水平d.交通可进入性e.内部交通便捷通达度f.停车场设施、空间保障度g.基础设施完善度h.城市气候是否宜人, 是否适合休闲度假i.城市休闲环境整洁卫生度j.城市休闲文化氛围浓郁度k.城市休闲资源丰富度l.政府对休闲产业的扶持力度m.休闲资讯的传播畅通度n.休闲教育普及度

从图2中的分析可以看出, 有3对变量被定位到第I象限。它们是c (休闲场所提供的服务水平) , j (城市休闲文化氛围浓郁度) 和l (政府对休闲产业的扶持力度) 。根据IPA分析原理, 解释为在居民心目中, 城市休闲功能的这3方面要素非常重要, 但是南京在这3方面的表现并没有很好的满足居民的需求。通过计算得知, c的t值为16.668P值为0.000 (**) (P<0.05) ;j的t值为9.952, P值为0.000 (**) (P<0.05) ;l的t值为14.124, P值为0.000 (**) (P<0.05) , 这表明居民对南京城市休闲功能在这3方面的感知上与他们的期望值之间都存在显著落差, 他们的实际感知远远低于期望值。根据巴勒格鲁和纳伍的观点, 可以得出结论:南京的城市休闲功能在服务水平、休闲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政府对休闲产业的支持力度上需要重点改进。服务水平和休闲产业人力资源总量仍显匮乏, 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有着重要的联系。城市内在文化特质也关系着休闲文化氛围的营造, 这和城市生活节奏快不无关系。政府对推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关系, 而就调查现状来看, 大多数居民认为南京市政府目前对休闲产业发展的关心度不够, 需要政府在作决策时能考虑到居民的休闲需求, 加大对休闲产业的投入。

有4对变量位于IPA图的第Ⅱ象限。它们是a (休闲活动安全保障) 、b (住宿和休闲活动价格) 、d (交通可进入性) 和e (内部交通便捷通达度) 。根据IPA分析原理, 居民认为城市休闲功能的这3方面不但重要, 而且相对来说南京在这4方面的表现也不错。从配对比较的结果来看, 位于第Ⅱ象限的4对变量中, 交通可进入性 (t=-1.699, p=0.091>0.05) 和内部交通便捷通达度 (t=0.000, p=1.000>0.05) 这两对变量, 重要性与实际感知之间没有显著性地差异。也就是说居民对南京在这2方面的表现表示基本满意。然而, 休闲活动安全保障 (t=3.478, p=0.001 (**) <0.05) 和住宿和休闲活动价格 (t=6.839, p=0.000 (**) <0.05) 的实际感知显著性低于他们的期望值。

位于IPA图的第Ⅲ象限有5对变量, 分别是f (停车场设施、空间保障度) ;h (城市气候是否宜人, 是否适合休闲度假) ;k (城市休闲资源丰富度) ;n (休闲教育普及度) 。这几项虽然表现不好, 但重要性低, 所以在发展休闲产业可以延后考虑。

位于IPA图的第Ⅳ象限还有3对变量, 分别是g (基础设施完善度) 、m (休闲资讯的传播畅通度) 、i (城市休闲环境整洁卫生度) 。这几项指标的重要性不高, 但成效显著, 因此建议在这几方面不要花过多的精力。

通过IPA法对南京城市休闲功能的评价发现, 休闲场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城市休闲文化氛围浓郁度、政府对休闲产业的扶持力度是目前南京城市休闲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重点改进。

2 南京城市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为了使南京的休闲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使南京市民享受到更健全的休闲服务, 以下就目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2.1 挖掘休闲市场潜在需求, 提升休闲服务的质量

目前我国休闲市场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关键要看是否有合适的产品去带动消费。通过对居民休闲消费的现状和特征的分析, 结合休闲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现状, 及时预测产品的发展趋势, 以此开发和引进产品。

2.2 大力培育休闲产业, 营造都市休闲氛围

政府应该从提高居民休闲生活满意度为切入点, 为居民创造一个文明、健康、有益的休闲环境, 使居民的休闲时间能够有价值的利用, 休闲生活过得轻松、愉快、充实。

第一, 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休闲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 博物馆等教育场所, 图书馆等群众文化场所, 影剧院等公共娱乐场所应根据居民需求, 制定具体措施、创设环境、提供条件, 给居民创造一个集娱乐性、知识性、体育性及艺术性于一体的休闲生活氛围。

第二,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净化休闲文化环境。

2.3 加强政府导向, 促进休闲经济持续发展

为引导城市休闲产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将休闲管理体系纳入其职能范围, 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调控, 对休闲产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对休闲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合理开发, 实行规范化管理。

2.4 规范休闲行业标准, 打造城市休闲品牌

城市休闲的发展要实行休闲行业统一管理, 需要整合分散的休闲企业, 制定统一标准, 强化管理, 有了标准化的休闲服务质量, 才能进一步实现休闲品牌化。我国休闲企业要抢占先机, 主打文化牌, 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优势,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休闲产业, 打造自己的休闲文化品牌。

3 结语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经国务院批准出台, 这一纲要有望对国内旅游市场产生较大幅度的拉动。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措施, 拉动旅游休闲市场。而相关措施应将休闲作为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民生权利, 而绝非单纯拉动旅游内需的经济手段。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人们对休闲游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城市休闲产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南京市为例, 从居民需求角度调查分析, 找出南京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弱势,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IPA,南京,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信息空间, 2004 (7) .

[2]郭晓勇.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刍议[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 2006.

[3]谢丽佳, 郭英之.基于IPA评价的会展旅游特征感知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J].旅游学刊, 2010 (3) .

[4]宋子斌, 安应民, 郑佩.旅游目的地形象之IPA分析[J].旅游学刊, 2006 (10) .

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 篇11

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博盛会。1840年英国工业博览会开幕,1851年首届世博会开幕,这正是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之后170年,中国总算融入了世界,或者说能够和世界同步发展。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把生活美好当做城市发展目标,在中国也是具有开创性的。

满足休闲需求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的重要内容,是市民生活质量的必要组成部分。城市休闲以人为本,休闲引人,休闲动人,休闲怡人,休闲养人。但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常常见到的是大高楼、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排场固然排场,如何消费,以人为本何在?

城市是生长的,而不仅仅是发展的。这就意味着其自发自为、自在自足的要素,有它内在的规律性。这就像人,我们最熟悉,却最不了解。要形成新型城市观:创造、生活与文化。如果只强调发展还是人定胜天的思路。做规划,大拆大建,就像把人大卸八块,只有解剖学上面的意义,而不是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意义,更不是社会学和心理学上的意义。花心血的是作品,有想法的是作业,没头没脑、没心没肺的是垃圾。城市是市民的,而不是市长的。是为人的需求,而不是为物的集中。

在传统模式中,以资源形成产品,以产品构造产业,以产业聚集城市。经营城市一靠经营资源,掠夺性;二靠经营土地,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收入。这条路已经走不下去,即使不控制也是死路。而现代模式则是依托金融、科技、人才、市场,形成要素聚集、创造聚集。这就需要经营文化、经营环境,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走过很多城市,形成了一套看城市的方法和眼光。一看大势,从地理角度出发,山川形胜,路网纵横;二看大市,从经济角度,产业的构成;三看商业,大大小小,早早晚晚;四看大街小巷,体验城市格局;五看建筑,风格、布局、特色;六看广场、绿地,更喜欢的是小,可以就近体验。其次是建筑小品,体现深层次的风貌;七看文化,不仅是孤岛式的文化设施,也包括广告、标识等等,感受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八看生活形态,街区、小饭馆、街边的小服务设施;九看市民神态,晨练的、晚上跳舞的、走路的、放学的;十看卫生状况,尤其是小街小巷的卫生,它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本质。

多数城市,拆了老的建新的,建了新的想老的,想了老的仿老的,赝品充斥全中国。有些城市由于贫困,索性连破坏的力量都没有。所以留了一片好山水,留了一些好文化。但是在所谓现代化的追求中,它也是岌岌可危的。

在城市建设中,史是城之根,文是城之魂,房是城之体,水是城之容,绿是城之装。突出城市文化,构造景城,处处是景,触景生情。为此,城市要进行完整的艺术设计,系统的形象设计。根本是要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形成浓郁的休闲氛围。

休闲创造快乐,休闲创造就业,休闲创造价值。休闲,让城市更美好。休闲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质量的提升,城市品牌的创造,和谐社会的构建,以人为本的体现。休闲城市应达到:在城市生活中,休闲活动普遍,具有丰富的休闲设施;休闲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形成品牌,并构成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休闲城市要符合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特色城市、和谐城市等多元的要求,环境适宜人居住,具备欢迎外来者的人文精神,本地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最重要的是社会各方面和谐发展。

政府应致力于提供公共空间、完善产业政策、推动非营利组织、培育市场主体,积极进行休闲城市的创建。休闲城市应更加突出休闲功能,并且在居住、工作、交通环节应给予充分的统筹配套,进行休闲化设计。通过扩展城市休闲功能和建设休闲城市,提升城市品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形成城市休闲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创造独特的城市魅力。

中国有几个这样的城市?希望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个大活动,不仅是运动式的发展,而真正能够给中国城市的未来带出一个好样子。

答疑

什么是万国博览会?

城市休闲发展 篇12

关键词:山东省城市,网球,休闲运动,发展因素,前景

0前言

近些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国内一些传统休闲体育项目迅速发展的同时, 国外一些高雅、时尚、休闲的运动项目也渐渐向我们国人走来。网球休闲运动作为一个突出的代表, 它随着世界休闲体育发展的潮流进入了我国, 并随着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就在山东省各城市的发展状况而言, 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当今其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它必将作为一种新的时尚运动融入我们的日常休闲生活, 发挥其休闲健身的作用, 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面对我国休闲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与日益更新的社会面貌, 诸多因素影响并促进着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 使之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 关于休闲网球运动

1.1 网球运动

网球运动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 其发源于英国, 由于当时进行此项运动的多数是高贵的皇室成员和贵族们, 因而又被称为“贵族式”运动。在过去二十世纪里, 随着网球运动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不断兴起与发展和网球运动的职业化的出现, 现在网球运动在欧美各国不但早以告别贵族化, 进入职业化, 甚至已经成为平民化。近些年来, 国外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1.2 休闲网球运动

亦可叫作“网球休闲运动”, 它是对立于竞技职业网球运动的一种及时尚、休闲、娱乐、交际、健身于一体的健康运动。它不像职业网球运动那样竞争激烈, 但也可以从中得到胜出对手的快乐。网球运动的最大乐趣就在于总比对方多打回一拍球。在休闲、娱乐的同时, 运动的本身也起到了健身和放松紧张神经的作用。很适合那些城市里很少运动的办公室一族, 紧张学习的学生和离退休的老年干部等。

1.3 我国网球休闲运动

我国的休闲运动很多, 像作为国球的乒乓球, 称霸亚洲和世界体坛的羽毛球, 作为职业竞技运动, 它们是国人的骄傲, 在休闲运动领域, 它们同样能带给国人快乐与惬意。另外还有传承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武术运动同样也充实着国人的休闲运动时间, 而兴起于国外的时尚网球运动却像是一面新的领航旗帜, 渐渐走进了我们, 融入我国休闲体育运动之列, 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现在从事这项运动的人们并不是很多, 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办公白领和在校大学生喜欢时尚运动的一族。根据美国一家电视公司的统计数字, 全美国目前有3400万人打网球, 相当于其全国人口的15%。在人口众多的我国, 如果从事网球运动的人数也能占到全民的15%, 那就不仅仅是3400万了。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2 重大国际网球赛事对我国休闲网球运动的影响

四大网球公开赛对我国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国际环境。每年, 数以万计的网球迷们奔赴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法国巴黎, 英国温布尔顿, 美国纽约等著名城市的网球赛场观看比赛, 这是一项世界性的运动。

这些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 不仅为举办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同时更为本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并影响着世界其他各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拿起了网球拍, 参与到这项世界性的运动, 为世界休闲网球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个网球运动大步向前发展的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下和我国各层次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 我国网球运动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网球休闲运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城市的办公室一族, 离退休的老年人, 在校的大学学子们等等, 给网球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多, 他们当中有的是处于个人爱好, 有的是处于网球运动本身的健身作用, 还有的是在于这项运动的休闲、娱乐效用等等, 进行着这项运动。因此可以说四大网球公开赛等国际比赛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3 网球运动本身对人体的健康作用是休闲网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网球运动在使运动者获得极大乐趣的同时, 还可以消耗多余热量, 是一项消耗脂肪的健康运动。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500万人在从事网球运动。其中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的人都有。网球运动由于其运动抢夺适当, 无身体接触, 趣味性强, 室内外都可以进行等特点, 成为人们调节身心的首要手段。据了解, 超过一半的人们进行此项运动就是冲着它的健身强体作用。

参加网球运动能使中老年人延年益寿。进行网球运动能使人推迟衰老, 延长寿命。一大批退休老同志、老干部活跃在网球场, 进行着这项健身运动。打网球多在露天环境中进行, 阳光温和、空气清新、心情放松, 很容易消除老年人的惑年之感, 同时又有改善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功能, 使机体的各个器官保持生命力, 从而对老年人的常见病有预防的作用。网球运动又能调节情绪, 振奋精神缓解压力。经过一整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身体和精神都会感到疲劳, 这时去网球场上打上几个回合球犹如投身到广阔的天地之间, 有一种心旷神怡的自由之感, 释放着积攒了一天的压力, 放松了神经, 活动了关节, 运动并快乐着。另外, 网球运动又是最有效的减肥手段。网球运动是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耐力性练习项目, 其消耗的能源物质以脂肪为主。来自日本的一项统计数字表明, 普通女性的脂肪量为25%~30%, 而打网球的女性却只有15%。可见网球运动的确能减轻体重, 值得爱美女性去参与这项运动。

网球运动的诸多作用吸引着不同的人们, 网球运动本身的健身作用促进着网球运动的向前发展。

4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休闲网球运动发展提供空间前提

近几年来, 山东省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富裕的小康生活走进了千家万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闲暇时间增多了, 更多的人们开始关心生活的质量, 健康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运动促进健康, 何乐而不为呢?许许多多的人们加入到运动健身的行列。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休闲网球运动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前提。

5 网球场地育场馆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直接物质条件

5.1 山东省城市网球场地现状

在省会济南以及青岛、烟台、潍坊、日照等省内大中城市通过调查网球场地的现有及分布情况见下表:

单位:个

由上表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场地现状以室外塑胶场地为主, 场地情况也在不断更新建设中。山东省的网球场地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及沿海大中城市的驻地高校、酒店俱乐部、高档生活小区等。省内其它地市级城市的网球场馆大体分布在驻当地高校校园, 大酒店俱乐部等, 一般都是塑胶室外场地, 收费不均。相对以上几个城市略少一些, 各城市的网球场馆分布相对稀疏, 一般也会有收费的限制, 但这些却挡不住热爱此项运动的人们, 每一块充满欢乐的场地上总有三五成群的网球运动爱好者在进行着此项运动。

5.2 山东省城市未来场地建设

济南市2009年第11届全国运动会而兴建的济南奥体中心4000座席网球馆;另有各地生活小区建设配备网球场的建设;高校新校区的网球场馆建设, 如临沂大学在建五块;

总之, 据调查表明, 现代生活提高了水准, 网球场也渐渐走进了生活小区, 供人们休闲娱乐之用的用意显而易见。网球场地场馆建设也是影响网球运动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了场地, 人们才可以进行此项运动, 原有场地的不断完善和新场地的建设又为更多的人们参加到这项运动中来提供了物质可能。

6 网球教练师资的不断提高为休闲网球运动发展提供理论人性化指导

物质生活的提高, 人们空余时间的增多, 为人们进行网球运动提供了物质条件;网球教练师资的提高为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支持。有了专业教练的指导, 人们的网球运动水平逐渐的提高, 使他们拥有了更高的运动兴趣, 又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参加到这项休闲、时尚、健身的运动中, 加之网球业余教练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好的为人们进行此项运动提供人性化指导。使得这项运动不断的向前发展。自2003年山东体育学院在全省率先增设网球教学与训练专业, 为现代社会培养所需的网球教练人才。山东省内其他院校体育系学生学习网球专业人数持逐年增高水平,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球专业毕业生进入社会发挥其作用, 他们在校学习与训练的水平直接为以后的就业之路增添了砝码, 他们将为山东省网球运动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进一步促进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

7 前景展望

总之, 休闲网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持, 人们充裕的业余时间, 各地网球赛事的正侧面影响, 网球场馆场地建设的不断完善, 教练师资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等因素的影响与促进。相信未来, 我国休闲网球事业的发展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中国休闲网球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山东省城市休闲网球事业会呈现出一片新的发展景象。

参考文献

[1]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15-17.

[2]王捷.网球入门[P].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26-28.

[3]赖炳森.1993-2003年我国网球科研状况[J].辽宁体育科技, 2003, 10:11-12.

[4]陶志翔.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10:56-58.

上一篇:昆虫图像分割下一篇:对接京津 融入京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