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空间

2024-10-06

城市色彩空间(精选10篇)

城市色彩空间 篇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从追求经济、实用的城市发展到追求有效率的城市——更适宜于人们健康愉快地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随之摆在我们面前,优美的环境是由诸多元素构成的,纷繁的城市色彩无序地出现,已经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形象美。所以,对城市色彩空间的规划不仅引起规划设计人员的重视,而且成为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项重要课题。要规划好城市色彩空间,就必须了解它,掌握它。

城市色彩空间从表现形式上说是指物理的,它是组成一个城市诸多元素表面色彩的综合表现。从感觉上说是指心理的,它是把一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具象的多种色彩,经过人的眼睛有选择或无选择的观看后,形成一种抽象的混合色系,看的黄色多了形成黄色系;看的灰色多了形成灰色系。这和环境中具有“物理的环境”“心理学的环境”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作一论述。

1 物理上的色彩空间

1.1 城市色彩空间和地域、文化环境

本来一个城市的“色彩空间”在古老的城邑部落里刚出现时,和一个城区建筑群的风格是很协调的——尽管当时的人们也许并没有“色彩空间”这个概念。我们今天在许多古代的人文旅游景点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在不同地域的城市,表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色彩空间特点,其整体建筑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导致一个城市色彩空间的和谐一致,令我们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1.2 城市色彩空间的随意性

近几年来,由于大批新型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不断涌现,城市空间呈现出纷繁的色彩,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在建筑色彩处理的技法上,只考虑到单体建筑色彩与建筑本身的协调性,而不顾色彩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互相抄袭,缺乏变化,缺乏适当的色彩对比,缺乏与周围环境的配合,要么大红大绿各自为政。总之,人们对城市色彩空间规划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

1.3 城市色彩空间的客观性

一个精美的雕塑品,倘若没有考究的色彩表面,将会大大地减弱它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失去感染力。反之,在一块没有任何艺术趣味的平面上,却可用颜色创作出精湛的艺术品来。这些简单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色彩对任何形体的表现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构成一个城市的所有元素,建筑、道路、树木等,既是一种结构,一种形体,但同时又是一种彩色几何体。在一个城市中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几何体,它们随着城市的蔓延形成庞大的色彩集聚群体,它们的不断涌现也许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它们的和谐、美观与否,已经影响到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完美性,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精神生活。建筑体的层出不穷早已引起规划部门的重视:平面受红线的约束;立面要顾及天际线的美观等。而对城市色彩空间无序、被动的发展,有关部门也应该制定一个规范。

1.4 城市色彩空间的整体性

城市色彩空间,泛指一个城市区域凡有色彩表面物质的综合体所存在的一个空间范围,它是一个城市中所有相对单体色块的集合,存在着时间性、恒长性等特殊性质,这些“是色视觉中最值得注意而又了解得最少的现象”,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之所以被人们所忽视,是因为它是无数色彩的合成体,如果从天空上看,我们容易直接观察到城市色彩空间平面的变化,如果我们快速行驶在街道上,经过一段时间也容易直接观察到城市色彩空间立面的变化。可惜的是我们不可能每天生活在天空上;我们也不可能在行驶途中有意识地辨别色彩在流动中的变化,为什么在此时此地看见是优美的建筑物而到了彼时彼地再看时却不一定优美了或者是用另一种形式美所取代了,为什么近处看见是这样的颜色而远处看见时又“变成”别样的颜色了等等,都是在城市景观中常见的现象。原因很简单,一切物体都处于空间中,表现在一个环境里,当人们看一件物体时,往往只是孤立地看,而忽视了它所必须存在的环境,环境对一件物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城市空间里,所有的物体,既是主体又是环境。这就是城市色彩空间的整体性。

由此可见,当城市色彩空间被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并没有发现它的存在,当群体建筑色彩必然地冲击了人们的感官后,却实实在在的给了人们或美或丑,或愉悦或伤感等现象,这就是城市色彩空间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2 心理学上的色彩空间

心理学上的色彩空间,是人们从物理的色彩空间中得到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结合城市地貌、城市文化、城市性质等诸多因素,通过大脑的辨别加工而合成的。

1)人的视野是有限的。绘画需要人们对面看,雕塑需要人们围着看,建筑需要人们进到“里面”看,而色彩空间则需要人们进到环境里面走着看,“看”是一种选择,包含着复杂的判断、分析等心理过程,“走”也就是用“时间”来看,当然,所有看的过程都是时间流动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是必须借助于“走”才能完成更长时间的看。一个有心人对整个城市色彩空间的感知是“走”出来的。

无论是自然的绿树、草坪,还是人工的广告、饰面,它们的固有色在空间中形成的序列(通过规划后形成的),随着人的“走”能给人以空间移动的感受,这种感受分主动和被动两种,通过赏析所得到的美感是整体的、主动的感受,对色彩空间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概念;在无意识中,通过色彩的刺激所得到的感觉,是局部的、被动的感觉,对色彩空间只能得到模糊的概念,然而,这种概念也足以引起人们情绪的变化。大多数人是属于后者的,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用复杂的时空观念来分析研究色彩空间的序列关系。看来,不管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人们(非专业人)所得到的都是概念即印象,因为“人不能同时看见全部可见的外界,而只能看到一连串的物象。但是眼睛对这些物象有非凡的融为一体的能力,使人不至于有很多中断拼接起来的感觉”。

2)色彩的谐调与否(物象),直接左右着人的概念(感觉),谐调的颜色形成的概念是优美舒适、心情舒畅的,不谐调的颜色形成的概念则是烦燥不安、闷闷不乐的。人们认为某一个物体是蓝色的或黄色的,都是色彩空间物理的色彩基调组成部分之一点,只有这无数的“点”联合起来,才是色彩空间整体的概念。

在城市色彩空间范围内,奥运会比赛场馆显然是个很小的色彩空间,但足以说明一个道理:任何颜色放到一块都是可以谐调的,关键在于:a.看颜色所处的空间位置,也就是它所处的环境;b.看颜色之间的比例关系、表现形式;c.看颜色服务的对象,这是指人的心理因素。

3)城市色彩空间是城市环境的外貌,本来它有其自身的谐调性。我们知道一切表现中的颜色都是由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组成的,这三个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人们感知后的主色系,另外,还有一种人为的谐调性,宋代郭熙对河湖有这样的描述“春天绿、夏天碧、秋天青、冬天黑”,这四种颜色既谐调于四个季节的色彩变化,又顺应于人随季节而变化的心情。

城市色彩空间是以人文景观为主,在众多的人工色彩中,它们力争显示自身的固有色(人的意图),但又不可摆脱光源色和环境色的介入,尽管物理的色彩对人来说有一定的“恒长性”——由于熟悉固有色,在心理上形成记忆色,以及固有色对人的某些暗示——然而还是要把火红的夕阳照耀下的白色建筑物看成是桔黄色。

由此可见,在广域的色彩空间里,物理的色彩传递给人的色彩视觉是不稳定的,就看你怎么营造一个大范围的、和谐而有特色的环境色(白天的光源色是人工不可支配的),也就是怎样利用好城市色彩空间这些特性,科学合理的作出城市色彩空间规划。

摘要:从物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城市色彩空间与地域、文化环境的关系,浅析了城市色彩空间的随意性、客观性及整体性,并从心理学方面研究了城市色彩空间的特性,解决了城市色彩空间规划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城市色彩空间,物理特性,心理特性

参考文献

[1]王贵杰,解旭东.色彩在建筑设计与地域环境结合中的运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4):50-51.

色彩的空间 流动的旋律 篇2

伴随当今城市的发展,道路景观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探讨天津市道路景观的改造,合理协调人、道路和绿化之间的关系,从设计定位、设计原则与设计手法三方面阐述具体思路和可行参考。

在城市不断扩张和建设的今天,道路在现代城市当中不仅仅是交通的空间,更在担当起绿脉的作用。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以景观效果为设计目标,更希望以此推动城市生态的改善。在不同尺度下,人们享用或者欣赏这连续绿色空间的体验,并将这一承载着生命活力的走廊演绎成为多姿多彩、流动的旋律。

城市道路不断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道路绿化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早期的建设往往偏重于绿化带的视觉美化作用。模纹和色块的设计构思和乔灌木密植等设计方法虽然在景观上立竿见影,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首先是通风透气不良,并容易引起病虫害,较为单调的植物构成的生境抗性随之较差,大量的植物因病虫害而很快死亡。另外大量的人工养护和修剪也带来了繁重的经济负担。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明确的功能定位对道路景观的设计限定了复杂的制约条件。如何协调好人、道路和绿化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决定设计成功与否。在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同时,以植物造景为特色,创造自然和谐、空间流动和丰富多样的绿色环境,将传统园林的山水特色用现代手法演绎到道路景观改造中,以此作为天津市道路景观改造新思路的探索。

抓住区域特点准确进行设计定位

由于各地段及场所定位不同,每个区域的景观都要与两侧的环境协调,但又要各具特色,所以整个街道景观各区应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商业和居住区考虑到人性化空间的需要,沿街适当布置散步小径和灵活小空间,让人能自由舒心地花间漫步,放松心情;建设新区的道路绿化部分则以绿化种植为主,仅沿路适当布置港湾式的休息空间,供人们停留休息,彼此交流;风景区或者大型生态公园周边道路绿化,应尽量减少道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考虑以绿化统一环境,重点把握种植形式的处理,使其完美地协调统一。

适当地将各个路口作为景观节点来处理,以绿化为映衬,布置园路,点缀景石,清爽而不张扬,既加强了局部的处理特色,同时也保证了景观的完整性。

以生态性为原则组织景观植物群落

打破常规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的呆板形式,参照美学和生态结合良好的范例,尊重自然植被的演替规律,通过人工营造植物群落的方法,使其本身具有的恢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树种多选择乡土树种,植物配置采用复合式的群落结构,以乔木为主,地被灌木为辅,充分体现物种的多样性。设计尽量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造景元素,避免大量修剪以破坏其良好的生长常态。在强调种植横向层次和纵向规律的同时,还应突出种植天际线的多样性,这也是在以往设计中很少体现的。

在立交桥下的空间设计时,由于光照和雨水均很难到达地面,立地条件较差。在种植设计时应慎重考虑这一部分空间,可以结合活动空间进行设计,根据可照射的斑块科学组织空间结构,选择耐阴、抗旱和抗污染能力强的品种在可照射区域进行种植,保证在粗放的管理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而内部则布置亲切自由的活动空间,一改嘈杂污染的桥下死角,继而形成一个个功能复合、环境优美、生态效益明显的城市绿色空间,让人们烦躁的交通行为转变成在公园内穿行,得到非凡的体验。

街道景观设计在通过线性绿色空间勾勒出明显的特色同时,应该注意纵向具有开合变化,在整体过程中依次穿插树林花坡、置石盆景、谐趣园和各景观节点点睛之笔,使整体环境不缺乏细节,连续且赋予变化。道路景观是良好展示城市风貌的走廊,可以充分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脉络,将其以元素的形式得以展现。天津作为天子渡口京畿要道,在其悠久的漕运文化上,形成多元共同繁荣的景象。若能以元素或抽象记忆的形式得以表达,并形成一定规模,势必在塑造城市魅力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在设计上一定突破就路论路的狭隘思考,除了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还要学会他为己用。在重要的公共文化建筑、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开放空间等处,将道路景观与相邻可建设的绿化空间共同考虑,协调开发,将横向景深加大,形成更具特色的节点空间,更加丰富了流动景观的韵律。

在横向方面,断面形成折线,道路中央隔离带中间高、两侧低,道路两侧的地形也相应坡向道路。而在纵向方面,也应局部形成微地形,在保证道路整体平衡的条件下,不宜过分追求统一,可以适当保留原有场地的形态特色,因势利导,配合多样的种植设计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在重要的景观节点,尤其是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区域,更应该结合设计塑造多变的空间,在突出节点特色同时,也形成了相对静谧的宜人体验。地形的塑造,也在一定程度强化了道路绿化的滞尘降躁作用,突显生态功能。

城市空间色彩规划设计探析 篇3

在对城市进行了色彩分区设计指引后, 我们已经对各个分区的色彩情况有了基本的控制与掌握, 但即使如此在城市的某些地段色彩控制的力度还不够, 于是又进一步提出了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指引。

公共空间也称开放空间或开敞空间, 指的是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 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等。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主要空间, 也是游客感受城市面貌的重要场所, 公共空间在整个城市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同时,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往往是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工程设施的汇集地, 这些重要的建构筑物色彩各异, 它们的调和、统一是城市色彩设计指引的一大核心问题。本文把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提取出来, 对它们做专门的色彩研究, 以期能为公共空间层面的色彩设计指引工作有所益助。

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指引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 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构筑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可参考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指引进行;其次, 指出公共空间层面的色彩设计应共同注意的问题或遵循的原则;再次, 指明各类公共空间色彩特征及设计应侧重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些内容可以图谱的形式表达;最后, 在城市中为每类公共空间选择一典型的例子, 作出色彩设计, 以指导同类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与使用。

具体地说, 在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共性问题上, 公共空间色彩设计指引应从以下几点原则进行把握。

(1) 整体性原则。公共空间的色彩作为设计的对象, 应被视作一个整体, 色彩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其整体性。体现整体性的关键在于形成内部的共性, 具体的做法有很多, 如通过色调来统一风格、采用同一或类似色彩配色法等等。 (2) 个性原则。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有着类型、区位、性质与规模等方面的区别, 因此, 各个公共空间也应具有不同的色彩面貌。 (3) 主次层次性原则。公共空间内的色彩构成元素很多, 不可能都是色彩设计的重点, 空间内的色彩应有主有次, 有基调色有强调色。

2 城市空间色彩规划与设计思路探讨

2.1 色彩调研

色彩调研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准确、系统地把握将要实施色彩规划与设计区域的历史与现实的色彩特征, 即对“此处已有的色彩”进行一个系统摸底与科学分析, 为新的色彩建设收集色彩素材。在这一环节中, 又分为以下两步。

(1) 文献调查。自然环境条件方面, 需要了解区域的特定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条件、特定地方材料等;人文环境条件方面需要从色彩的角度对区域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文化传统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 以便从中找到一些可以延承, 并属于该区域独特的色彩遗产;人文建筑环境方面需收集有关建筑的资料。文献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制约条件。因此, 还应向城市规划部门和相关设计单位了解城市的性质、规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与要求, 包括上一轮城市规划的具体规定、城市设计的要求等, 这些都是确立城市线性空间色彩规划与设计思想的基础。

(2) 现场调查。现场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人一色彩与自然色彩。人工色彩中的城市建筑色彩在城市或区域的色彩环境中占据的比例最大, 对最终的整体的景观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是现状调查的重点。此外, 公共设施、道路与桥梁、广告标牌等设施作为整体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 也应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研。自然色彩方面的调研中包括对地理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调查, 如城市滨水廊道的水系色彩特征等, 对植物方面的调查, 如城市街道空间的行道树、滨水廊道空间的沿岸植被情况以及其四季颜色变化等。

2.2 色彩整理归纳

(1) 应对调研得到的色彩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 把全部收集到的有价值或者说能够代表被调查地区色彩特征的资料以色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调查对象的色彩组成过于复杂则需对数据进行精减, 将有代表性的色彩纳入到数据库中。

(2) 把调查的色样按照调查类型要求编辑为色谱形式。就建筑而言, 其色谱形式可以由主辅色谱 (如墙面、屋顶等主要颜色) 和点缀色谱 (如门、窗等颜色) 构成。进而得到一个能够大致反映调研地区总体色彩面貌的色彩图谱。

2.3 色彩规划与设计

(1) 色样分析。

对色彩样品的分析, 主要是统计该研究范围内建筑色相、明度、分布, 以及明度、纯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研究对象的空间形态不同品分析的重点也略有不同。

在城市线性空间的研究过程中, 由于线性空间主要的特点之一是连续性, 我们对数据分析时主要通过分析线性空间建筑色彩的调和关系, 看是否具有连续性。例如, 在对城市街道空间进行分析时, 可以绘制抽象的街道色彩现状图, 分析相临近建筑的调和关系, 以及整体街道景观的调和关系.通过抽象的街道色彩现状图和相关照片, 我们可以分析出街道景观的整体意象和调和关系。

(2) 色彩控制策略。

首先, 城市线性空间的色彩规划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目标。对有进行城市层面色彩规划的城市, 应在其城市色彩总体策略指导下进行。其次, 具体到各个不同范围和规模的设计对象, 则需以各自具体的性质特征为基础, 分析确定通过色彩规划设计希望获得的景观效果。这样一方面从整体上考虑了规划地段所处的区位, 使规划地段的色彩能与更大范围的色彩现状相符合、相协调, 另一方面又能在适宜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展现地区的色彩特点。

(3) 推荐色谱。

以色彩样品分析得出的现状色彩关系的评价结果为基础, 以确立的色彩控制策略为依据, 以色彩学、城市设计学等设计原则为手段, 提出研究对象的色彩设计方案或改进方案。色彩设计方案根据设计对象的规模、性质和要求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既可以提出色彩使用的推荐色谱, 也可以提出色彩使用的“禁用”色谱。

对于有做过城市层面色彩规划的城市来说, 一般也有今后色彩建设的推荐色谱, 而这种推荐色谱也是在以往对城市大范围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 只是更为概念化。在这种情况下, 应对比分析城市层面推荐色谱与规划区域的色彩信息, 最终得出既和整体协调又体现地方色彩的城市线性空间推荐色谱, 这其实是一种从局部到整体, 又从整体反馈局部的设计思路。

3 结语

城市色彩问题目前在我国己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我们时不时便会听到某某城市将开展城市色彩规划之类的消息。诚然, 这是值得欣慰的, 一方面是因为城市色彩问题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 涵盖了城市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环境等诸多因素;另一方面是我国城市“色彩污染”日益严重, 城市色彩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因此对其进行规划意义重大。

摘要:城市色彩是城市面貌的最直接反映, 中华大地上的建筑一直有着自身独到的色彩特征, 城镇也一贯追求着自己的色彩风格。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 西方建筑思潮的引入, 城市色彩出现了杂乱、无序等问题, 而目前国内又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去管理、约束城市色彩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基于这种环境对城市空间色彩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城市空间,色彩,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论色彩与建筑空间关系 篇4

关键词:建筑色彩色彩心理建筑空间环境人文心理

中图分类号:TU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07-02

色彩是一种能够无限唤起感觉的媒介,它所固有的力量可以激起人们显著而又直接的心理反应,是自然界和人造世界的象征性语言。它与建筑这一人文与科技的结合体相匹配,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和功能上的互补作用。色彩是绚丽的但同时它又是默默无闻的,在它无比亮丽的外衣之下隐藏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它即扩展了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又显著地影响了对建筑空间和形式的感知。

但是,色彩作为建筑科学的内容时其主观特性也应受到重视。而且色彩运用一直都是建筑与环境设计中最难以预测的领域之一;每个人对色彩的体会都不一样,没有哪种对色彩的总结能够成功预测人们对同一色彩的反映。在这里我们仅仅针对色彩的作用方式和建筑空间关系进行思维方式上的探讨。

“关系”这个词笔者认为应该如此解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与事物,具有既定的客观联系,并且在联系的过程中必然的产生相互影响从而改变自身某种特性。那么如何诠释色彩与建筑的关系呢?

1材料与环境

材料决定色彩,色彩影响环境,环境引导心理,心理衍生需求,需求制约材料。

如果单从物理性质上来思考,色彩对于建筑和空间环境而言只是处于客观的受体状态。建筑的色彩选择也只是从它的物理属性来考虑,如色温的高低、对热量的吸收程度等,色彩在这里只是建筑空间的依附产物,它会随着材料的不同选择而改变。但是,色彩在自然界中本身就是秩序与和谐的存在,它除固有的物理属性之外还具有视觉与心理的引导性,仅以此点色彩在建筑与空间环境中的影响被“非物质化”了。而物理属性、视觉引导、心理暗示,这几者在建筑与空间环境中处于微妙的平衡状态,它们都以色彩为共同的媒介对建筑空间施加影响涌现出了一系列的空间属性。

而色彩应该具有一种适当的环境状态。当你回到家中时,是希望你的家完美融合在周围的环境之中,还是与相邻街区的景观格格不入,或是营造出一种甜美和宁静的感觉呢?对于色彩而言,营造一个适当的色彩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是其必然的任务,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会受到当地环境中的材料制约。所以材料、色彩、环境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必须统筹考虑。

2形象与功能

色彩的视觉因素对建筑空间的影响并不局限于简单的色相变化与序列组合。在固有的色彩特性之中引入图形符号扩展其信息的内涵量,同时强化色彩的作用力度也是建筑着色领域的重要手法。而色彩与图形符号的融合兼顾了两者的视觉特性,形成了人文心理与视觉引导的形象功能。

(1)色彩对空间的视觉引导性:A图形色彩引导B视觉的体量感。

(2)色彩的环境感官:A环境色彩与舒适程度B环境的整体视觉感受。

3人文关怀与历史因素

从色彩出现在建筑上的那一刻起,它不可回避地烙印上了历史与人文的痕迹,在其自身所固有的特性之中相互交融形成了庞杂的色彩意识与心理。对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的角度来思考它。从民族的思想根源出发兼顾时代的技术特点,做到兼容并序、无有遗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对建筑所属环境的色彩因素、光线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统筹考虑。

建筑色彩的人性化是与其所具有的人文心理和其建筑空间的功能需求相结合产生的,是一种人文心理和社会心理现状的具象表现。色彩心理化的应用方式和方法也是与其本民族的、社会的、人文的和自身的修养与内涵相结合一致的,它的变迁与升华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磨砺而丧失生命力。那么色彩在建筑空间之中所扮演的是一种什么角色呢?

在唐代“礼部”管辖之下的营造活动等级森严,皇宫寺院用黄与红色调,王公官宦的府邸用红、青、蓝等色调,而民居只能使用黑、灰、白等色调。可以说色彩在这里已蜕变为维护阶级利益的工具和民众的视觉枷锁。

在此城市色彩系统中生活的人们时刻都受到着色彩对其进行的心理和视觉暗示。它提示人们天地之间是一种有序的存在,在其中生活的人应该感应天地师法自然,把自身的思想和道德追求规范在“天与地”这个大的宇宙规则之中,而不要去超越它。那么以此为衍生的“皇权统治”也应是具有顺应天地规律的“合法性”,反抗这种规律的人或思想就是“非法的存在”。从其思想和道德上对反抗皇权的人施以巨大的心理和道德威压,以保证皇权的稳固与传承。

时值今日,色彩已不仅仅是统治者的工具和手段,它已经扩展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色彩含义与视觉体系,但无论如何变化它们所固有的人文因素和历史传承是无法磨灭的。在建筑与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兼顾周围色彩的人文与历史背景,在视觉和谐的同时延续周围环境的人文脉络和历史景观。

4色彩的个性控制

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城市环境,又或是工业环境,现代景观中建筑色彩的主题与建筑的视觉品质都有着本质的联系。盡管一座建筑可以反映出与自然环境同样广泛的色彩,但是建筑的色彩并不是静态的。它会不断地随着季节而发展、转换和变化,因为光线、空气、湿度、雨水和干燥情况在改变。

在现实的设计工作中,色彩的个性因素应该得到有效的掌控。根据对建筑要素和材料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收集某一地区或地点的现有建筑色彩信息。再加以分类和重组,以产生一个地区及一个地区建筑要素的色彩综合体。从而为掌握该地区色彩要素和环境因素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概念化体系,其方法是:

(1)系统地检查场地: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应尽可能地依靠建筑本身及其环境所提供的客观要素,这主要涉及对选择区域的样本采集。如从地面、墙面、屋顶、门窗等部位系统收集到的材料和色彩样本,及其他诸如青苔和岩石等自然物质。如果无法收集样本的话,就现场搭配出涂料的色彩。

(2)综合收集到的色彩信息:将收集到的色彩样本进行检查和比较,并且转化为单纯的固有色,它将会如实地再现原始色彩。然后将固有色分类和重组,以产生一个地区及一个地区建筑要素的色彩综合体。

(3)建立色彩的概念化体系:现场考察结果与综合信息结果反映出了适合当地区域内的色彩应用语言。用以排列组合从而得到一系列和谐与多变的色彩表达模式,目的是使建筑及其建筑空间融合进环境之中但又能章显个性。

5色彩与建筑的现实意义

色彩已经是一种可与建筑并驾齐驱的精神物质了,而对建筑色彩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始终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之中。它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视觉或心理因素,而是兼容地把物理属性、视觉引导、心理暗示等包容其中,使其能够对建筑及其空间环境产生综合的影响。

城市色彩空间 篇5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的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元素, 包括外部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 可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以及永久色和临时色。固定色一般指建筑以及本地固有植物等的色彩, 流动色一般指公交车或者出租车的车体广告, 这些都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本文所讨论的户外广告, 主要是楼房外侧或顶层的户外广告和公交车站的广告牌, 属于临时色。这些户外广告相当于我们在做室内设计时的软装饰, 替换相对方便和频繁, 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 城市广场的色彩主要由地面上的铺装、环境绿化、周围的大体量建筑和天空以及水域的色彩组成。相对于各种公园, 广场往往硬质铺装的比例更大, 绿化面积不大, 空间视野很好, 垂直高度改变不大, 且能集中容纳一定数量的人群。建筑物和铺装色彩是人工色, 也是主导色彩, 植物和水域色彩即自然色是辅助色。周边建筑和铺底色彩都是色彩面积最大的、决定整体色彩氛围和风格的最大元素。所以, 在周边建筑群与铺地的色彩设定已经基本协调的前提下, 建筑外墙和屋顶的户外大幅广告牌对色彩的影响也格外地大。户外广告是临时色,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 户外广告会常常更换, 相对建筑和地面铺装以及本地区特有的植物水域等色彩来说, 广告的色彩只是短期的。这样, 就增加了对色彩控制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 最好的办法是控制广告的面积和位置, 以达到辅助色不会破坏主色调、整体大关系不会被破坏的目的。

广场是为了满足人群集散和消息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建造的, 因此, 这一空间的基本要求是能滞留人群。基于这种原因, 广场的导向性往往不如其他城市公共空间, 而其向心力比其他公共空间都强, 所以, 广场必须有一个视觉中心点。这一视觉中心点在位置上独立存在、在体量上有一定要求, 因此不能被周围户外广告夺去人们的眼光。例如, 图 (1) 是俯视布拉格的古城广场, 中间的绿色青铜雕塑和绿化带与周围的浅色偏暖的色彩互为对比色, 且面积上大小对比强烈, 成为广场的视觉中心。图 (1-1) 是洛杉矶珀欣广场, 广场中心的紫色雕塑与地面的大面积绿化也是色彩上的互补, 面积上的纵横大小对比和周围的白色建筑对比, 凭借其高彩度成为整个广场的视觉中心。要突出这一视觉中心点的重要手法就是色彩与周围基调有所区别, 不该被其他物体 (如户外广告牌) 抢去其主导地位。

另外, 不同主题的广场, 色彩不同, 户外广告的种类和规划也不同。

(1) 纪念性主题广场这种广场一般强调的是其庄严肃穆的氛围, 所以往往只会有一个视觉中心——如纪念碑等, 其他陪衬都体量较小且垂直高度不高。因此, 纪念性广场的天际线往往很开阔, 在视觉心理上塑造一种人很渺小的感受, 衬托庄严的气氛。这类广场最不适合用过于强烈的色彩。因此, 周围的户外广告面积也要严格控制, 不适合设置大面积的户外广告。

同时, 户外广告的位置不能放置太高, 否则会破坏广场整体的天际线形状, 而宽广的天际线往往是塑造大方、庄严气氛的必备条件。同时, 户外广告的体量也不能过大且绝对不能用鲜艳的颜色, 否则, 会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 破坏纪念碑的视觉中心地位和庄严的氛围。图 (2) 是唐山纪念广场实景, 广场整体氛围庄严肃穆, 但实景远处的苍蝇拍式大型户外广告严重破坏了广场的庄严肃穆的整体天际线形状, 对广场的整体氛围产生了破坏作用。如图 (2-1) 所示, 这是笔者尝试用电脑模拟的有大幅广告牌的唐山纪念广场。可见, 尽管大幅广告非常精美、广告本身赏心悦目, 但在纪念性广场上, 它大大削弱了广场的庄严氛围, 使广场出现商业市场的气氛, 对广场风格产生了显而易见的破坏作用。因此, 在纪念性广场上, 最好不出现大幅广告, 如果有符合广场主题的广告, 也最好能做成体量较小、位置较低, 或设置较为精巧的广告。如图 (2-2) 所示, 笔者用电脑模拟取消周围的大型户外广告, 而将位置低的小幅面的公益广告放置在唐山纪念广场上, 这样, 既不破坏整体气氛又能达到在惊鸿一瞥中让人记忆深刻的目的。

对于纪念性广场的照明也有一定要求, 户外广告的夜间照明不能成为纪念性广场的主要光源。关键的是, 纪念性广场最好不要采用有霓虹灯的夜间广告照明, 其高彩度高强度的色光会对广场的整体气氛造成巨大破坏。在白天, 暴露在外的不发光的霓虹灯效果却及其丑陋。柔性灯箱照明的布料的透光性好, 光线柔和且从不同角度看效果都很好, 虽然其缺乏生气, 但正适合纪念性广场的气氛。由于纪念性广场上广告位置低、体量小, 柔光灯箱正好成为照明的最好选择。

笔者曾设想, 在纪念性广场上, 如果仿照国外一些城市的做法, 将招贴画放在地上或直接依着树干或电线杆, 将与环境更加协调而且非常亲切。

(2) 市政广场市政广场是近年来新城建设的一个重点, 这种广场表达的是民主、开放的氛围, 往往有中心城市形象雕塑或中心景观, 周边有市政宣传所用的宣传栏等。这时, 广场的主色调应该是明快、优雅的。广场的中心雕塑适合使用较高的彩度, 周围的衬托物体适合使用较低的彩度, 以实现整体色彩的和谐。从色彩规划原则上讲, 应符合主色调和辅助色的划分原则, 即空间内的色彩也应遵循同类色近似色为大面积的主色调, 其他辅助色的面积和彩度都应得到严格的控制。其他辅助色包括大量的户外广告色彩。因此, 户外广告在这类广场中面积不宜过大且必广场主要在于传达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思路使之不适合放置色彩过于鲜艳、商业气氛过分浓厚的户外广告 (比如鲜艳的大幅美女广告) , 最好应根据广场铺地和大体量主体建筑的色彩, 采用类似色或临近色为主色调的户外广告, 以免破坏整体和天际线大氛围。

在市政广场的照明问题上, 户外广告的夜间照明同样不能成为主要光源。霓虹灯夜间广告也不适合于市政广场, 霓虹灯变幻的色彩和强烈动感与市政广场的明快优雅气氛格格不入。但是, 相对柔性的灯箱照明, 其投光照明显得更适合市政广场。投光照明即使用投射灯如氖气灯等照亮户外广告牌, 属于泛光照明, 这种灯光亮度非常高, 对突出广告牌起了很好作用。投光照明包含稳态投光照明和动感投光照明两种, 广告牌的投光照明一般是稳态投光照明。但这种亮度高且照明面积大的投光照明只适合放在市政广场的周围, 和广场中心有一定距离, 才不会对中心雕塑的视觉中心点位置有威胁。此外, 这种明亮的广告牌放置在广场上离中心雕塑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则更能突出广场民主现代的感觉。

(3) 商业广场或休闲娱乐广场在一个城市里, 一般有多个商业广场或休闲娱乐广场。这些商业广场周围大都拥有大型购物商场和娱乐场所, 气氛热烈。所以, 一般来说, 这样的公共空间会采用暖灰色, 辅以一些热烈和高对比度的色彩, 促进商业气氛的表达。这种性质的广场户外广告必然特别多, 而且往往有大型户外广告征战有限地盘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在商业广场中心, 花花绿绿的广告牌和闪烁的高彩度的霓虹灯很可能令人头晕脑胀。这种广场如何使户外广告的色彩和环境色彩协调是一个难题。这时, 最好的解决办法有以下几个:

1、从色彩的面积大小入手商业广场的特点就是所有可以放置广告的位置都会被塞进广告, 建筑外墙便是免不了广告争夺地。建筑外墙应统一规划户外广告的位置和大小, 可是那种整面外墙都布满同样大的豆腐块样的户外广告的做法实不可取, 布满广告的外墙, 会让路过的人群感觉压抑。故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 是在建筑设计时就针对外墙的广告牌予以规划。比如将广告布置在大型窗户的周围, 有聚有散, 不要死板地分布;或者, 一面街外墙上的广告不要太多, 视外墙面积而定, 一排过去3~5个足矣。图 (3-1) 是笔者于上海徐家汇商业广场拍摄的实景照片, 通过电脑模拟商业建筑外墙的户外广告以须低密度设置。但与纪念性广场不同的是, 市政广场的户外广告可考虑放置在较高的位置, 它对于广场的天际线反而会造成一种气势, 达到政府或公益广告宣传的目的。但是, 市政面积取代数量的效果, 而图 (3-2) 则是以数量取代面积的效果。以面积取代数量, 其一, 可避免广告数量过多而导致的信息点竞争过大;其二, 可使大块的色彩控制在有限的几种里, 避免同一面墙上色彩过多而造成的视觉冲突。

2、建筑楼顶上的大型户外广告要严格控制出现在楼顶的大型广告和霓虹灯是最需要规划的地方。在楼底观看这些广告牌基本上无法观其全貌且视觉感受极其压抑, 因此这种广告牌只适合在水平高度较高的地方即其他高度相差在一定程度的楼层观看。图 (4) 是上海黄浦江边的夜景, 可见成排的楼顶大型户外广告和霓虹灯。虽说大城市里楼顶上缤纷的霓虹灯和大型广告在夜里闪烁这样的画面很常见, 但这样的城市给人的不再是温馨与和谐感, 而是冷漠的商业感和空虚繁华的印象。

笔者认为, 在楼顶上的大型广告和霓虹灯应以人群的各种视点为依据来规划, 即确保这些广告对于路面行人不会产生压抑的感受而能给一定楼层高度的人群以美的享受。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因地制宜发挥创意, 以往那种同一张广告贴遍世界的做法必须改变。不过, 这时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 即品牌识别问题。品牌的一套招贴往往以同样的排版和同样的色彩作为识别手段, 以致于人们一看到某个标志性画面或商标就知道这是特定品牌的广告, 这也成为许多品牌广告设计者的杀手锏之一。此时, 同样排版、同样色彩的广告和因地制宜发挥创意就发生了矛盾。所以, 笔者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减少这些楼顶大型户外广告牌, 实行整体规划, 在重点区域设置一、两个创意新颖、美感好的广告牌足矣。

3、新旧媒体的取长补短近年来, 大型的喷绘户外广告已经失去独领风骚的地位了。大屏幕显示屏等新媒体大量出现, 主要有发光二极管 (LED) 显示屏、阴极射线管 (CRT) 、荧光放电管 (FTD) 、白炽灯泡显示屏和液晶 (LCD) 显示屏等, 给城市公共空间色彩的协调带来新的难题。笔者认为, 对这些新媒体的处理, 应遵循尽量避免和普通的喷绘户外广告放在一起的原则。因为这些新媒体画面和色彩是不断变化的, 且这种色彩属于光色, 即色彩模式是RGB, 而不是喷绘等媒体的CMYK色彩模式。因RGB模式的光色比cmyk的印刷色要鲜艳许多, 所以这些新媒体在色彩上可以达到更大的表现力, 其特性使之成为一定范围内公共空间的视觉中心点。而且, 在喧闹的马路上, 没有人会认真地去听配音, 所以其宣传效果主要还是靠画面。因此, 这类户外广告必须相对单独地放置, 且面积越大放置的高度也要越高。其周围的建筑墙面要保持相当程度的整洁, 即最好不要放其他户外广告, 尤其是不可几个户外液晶广告放置在很靠近的地方。否则, 非但不能实现有效传播, 而且会造成视听混淆, 其变幻莫测的色彩也会对过往人群造成压力, 严重破坏公共空间色彩的协调。以目前的价格计算, 高清晰度的LED组合模块约4~5万元人民币/每平方米。一个大屏幕动辄千万元, 单靠广告收费, 其投资风险在短期内很难消除。!"故而, 从长远看, 这些大屏幕与传统喷绘广告的数量对比不会占优势。图 (3) 是上海徐家汇中心商业区LED大屏幕显示屏和传统喷绘广告在一起的效果, 大屏幕的远观效果显然比喷绘广告显眼得多, 这种大屏幕新媒体的设置宜精不宜多也是显而易见的。

4、商业广场的夜间照明也有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前文提到的霓虹灯、柔性灯箱照明和投光照明是三种最常见的夜间户外广告照明, 这三种照明方式往往会同时在商业广场上被使用。近几年来, 霓虹灯的种类越来越多, 出现了全扫描霓虹灯、变色霓虹灯、彩虹光霓虹灯、无极霓虹灯和低电子霓虹灯等, 方式多种多样, 但都脱不出色彩鲜艳、动感强的基本特色。因此, 霓虹灯被大量应用在户外广告上, 以增强对人群的视觉吸引力。但也正因如此, 闪烁的霓虹灯在营造浓厚的商业气息的同时也很容易造成光源零乱和无规划状态。

投光照明广告和柔光灯箱和霓虹灯对比, 偏向静态效果。对于商业广场来说, 营造商业气氛就需要动静结合的效果。商业广场的夜间广告照明要动静结合, 最好能分为几个重点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一个照明中心, 统一规划, 就能避免商业广场常见的光照混乱的结果。而这些照明中心要依照建筑群体和广场的结构因地制宜, 让动静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 应因地制宜地规划户外广告的位置、大小和色彩, 应用色彩学上的同类色、近似色和色彩面积对比的方式处理户外广告和城市广场空间色彩的关系;纪念性广场、市政广场和商业广场的户外广告规划必须有所区别, 采用的色彩和广告大小以及照明方式都应有详细的规划。这是关系到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系统工程, 需要规划、设计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让城市公共空间的户外广告成为一道亮丽、和谐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大卫·奥格威:《奥格威谈广告》,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室内空间色彩设计 篇6

室内色彩设计的目的, 是通过色彩的使用, 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室内色彩设计时,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用色要求。公共空间的设计选用高纯度的颜色营造出醒目、活跃的室内气氛;私密性空间的色彩设计选用低纯度的色彩, 营造出静谧、优雅的室内气氛; (2) 在使用主体上,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的人有不同的色彩偏好, 用色时要因人而异; (3) 调节室内的尺度和温度。暖色和高明度色有温暖和扩大感, 冷色和低明度色有冷缩感, 可以利用色彩的这种性能来调节室内的尺度和温度。

2 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色彩在使用上的标准是色立体, 如孟塞尔色立体、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 这些色立体都以色彩三要素来表示其变化。如在室内配色中顶棚一般采用高明度、低彩度色;地面采用低明度、中彩度色。室内色彩设计需考虑色彩的协调问题。如何在室内色彩设计上取得协调的效果, 根本问题是配色。而配色的关键是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 即在色相环上的远近关系。

具体的协调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同一色相协调。以一个色相作为整个室内色彩的主调, 如红色、黄色、紫色等。同一色相协调可以取得统一、宁静的效果; (2) 相似色协调。在色相环上互相邻近的颜色, 如黄、橙、橙红, 蓝、蓝紫、紫等。由于这些颜色里都包含共有要素, 配置在一起很容易形成统一中有层次变化的配色效果; (3) 互补色相协调。在色环上呈现180度位置的色彩, 如蓝与橙、红与绿、黄与紫, 对比色的使用使室内色彩生动而鲜亮; (4) 分离互补色协调。在色相环上采用对比色中其中一色的相邻两色, 可以组成三个颜色的对比果。如红与黄绿和蓝绿, 就能加强红色的表现力; (5) 三色对比色协调。能在色相环上形成的三角形的3个颜色组成3色对比色调, 如常用的红、黄、蓝三原色, 这种色调强烈鲜明适合用于娱乐空间; (6) 无彩色协调。由黑、灰、白组成的无彩色系是一种十分高级灰, 有利于突出周围环境 (见图1) 。

3 室内色彩构成及色调平衡的方法

3.1 室内色彩构成

室内色彩构成按照从墙壁、天花板、地板这一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进行, 概括为背景色、主体色和点缀色三部分。 (1) 背景色是指天花板、墙壁、门窗和地板等建筑的大面积色, 在室内色彩构成中起决定作用。首先确定背景色的颜色, 根据这一色来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背景色可以是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一个系列的颜色, 或者从色彩的冷暖两大类考虑。然后确定其明度、纯度, 背景色的三要素越靠近, 越容易产生整体感; (2) 主体色彩是指可移动的家具、织物等中等面积的色, 主体色的配色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如果要表现鲜明对比的效果, 可选用与背景色对比强烈的颜色, 如对比色或互补色;如果想达到很好的协调效果, 可选择同背景色相近的颜色, 如同色系或类似色系; (3) 点缀色彩是指室内环境中小面积色。室内色彩设计时, 调整整体色调的单调, 可以取背景色的补色作为点缀色。点缀色是比其他的色纯度更强烈的色。

3.2 室内色调平衡的方法

色调的平衡是指颜色在使用者心理上的轻重、强弱、浓淡的平衡关系, 主要体现在面积比例上。颜色就像音符, 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 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同样的几个颜色搭配在一起, 由于面积及比例的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经典的面积与比例变化有一下几种。

(1) 黄金比例配色法则。在室内设计中主要色彩的比例占60%, 次要色彩的比例占30%, 辅助色彩的比例是10%, 这个法则是黄金比例配色法则 (见图2) 。

(2) 神奇的斐波那契比例。斐波那契数列的比值为1:1:2:3:5:8:13:21:34:55:89……它的前面两个数是:1、1, 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 个数列的名字叫做“斐波那契数列”。自然界中大量存在这个比例, 类似三分法则 (见图3、图4) 。

(3) 师法自然。如何获取最好的配色方案和各色在色彩构图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还可从自然界中寻找最好的答案。自然色是一个永不枯竭源泉, 涵盖了所有的色彩构成类型和色彩现象。这些色彩关系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蓝本 (见图5) 。

4 结束语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室内色彩对满足个人爱好, 调节使用者心理, 调节室内光线、空间尺度, 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绮曼.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1) .

[2]朱淳.室内设计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12) .

[3]张杰.装修知识大全[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 (3) .

[4]郭凯军.色彩心理浅谈[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G.M.派瑞金 (美) .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2.

[6]朱小平.室内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医院室内空间色彩搭配 篇7

走廊, 可选用高明度、低纯度的暖色系

医院走廊的特点是狭长, 如使用冷色调, 容易使走廊看起来更加拥挤和单调, 若使用高明度、低纯度的暖色系, 不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躁心理, 在视觉上也能使走廊变宽, 甚至可以在走廊的墙面上进行暖色调的画面装饰, 增加走廊的趣味性, 这样一来, 在走廊里候诊的患者和家属会更加安心、愉悦。

门诊大厅, 主色调可选用柔和色系

门诊大厅是医院室内环境色彩设计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患者与医院之间产生信任感和增加治愈疾病信心的桥梁, 又是医院中人流最集中、功能较复杂、疏散交通的要道之一。为了使大厅明亮、充满生机, 大厅主色调可选用柔和的米黄色系, 黄色是色谱中最令人愉快的颜色, 它被认为是知识和光明的象征, 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和改善大脑功能, 激发人的朝气, 令人思维敏捷。

在门诊大厅的装修中, 墙面装修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建议将医院的个性文化融入到墙面装修中, 如将医院的科室介绍、医疗特色、医院历史和反映医院精神面貌的彩色图片等体现在大厅墙面上, 会使大厅色彩更具视觉张力。

1.医院走廊的护士站用绿色做背景墙给人感觉很舒适

2.门诊大厅的色彩设计融入了当地文化

3.候诊室冷暖色系搭配使患者心情平稳

候诊室, 适度选用暖色调, 局部搭配点缀色

候诊室是患者等待诊疗的地方, 一般患者在就诊等待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为安抚患者的心理, 保持平稳的心情, 在色彩的运用上, 候诊室中应尽量使用暖色调, 但是暖色调的运用也应当适度, 如果在候诊室内大面积使用红色、粉色、黄色等暖色调, 会引起患者轻微的烦躁感, 因为过多的暖色, 尤其是出现红色和黄色时候, 这些颜色刺激人的感官, 让人感觉时间的急促, 所以在暖色调的运用中应在局部点缀一些蓝绿色调, 缓解心理冲激, 起到一定程度的镇定作用。

治疗室, 以冷色调为主, 暖色调为辅

患者在候诊的过程中, 情绪上已经受到影响, 因此治疗室色彩设计的目的是让患者沉静下来, 消除紧张感, 因此适宜选用以冷色调为主, 暖色调为辅的色彩搭配。如淡蓝色在适宜的光线和空间对比的影响下会营造一种既宁静又具有活力的空间感, 再用黄色、粉色等暖色调来装饰, 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同时也减轻患者从暖色调空间走向冷色调空间的不适应性。在一些治疗室中, 对患者就诊的配合度要求较高, 研究表明绿色对神经有镇静和阵痛的作用, 可以缓解精神上的紧张感和肉体上的疼痛感。因此, 在这些空间适宜以绿色调为主, 或者选有绿色调的装饰画进行装饰, 这些装饰画甚至可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比如孕妇的诊室空间中, 画面可以有很多趣味性细节, 以便于医生更好的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孕妇也能够放松的配合检查。

4.治疗室用绿色加以点缀能使患者心情放松

5.妇产科病房以紫色作为主打色能缓解孕妇紧张抑郁的情绪

6.儿科病房生动形象的图案能让儿童很快适应医院环境

儿科病房, 宜使用一些亲近感较强的色彩

儿童对医院都会有恐惧及抵触的心理, 绝大多数小朋友在医院都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 不肯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所以在儿科病房里需要使用一些亲近感较强的色彩, 以营造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环境和氛围。如在装修中多用浅蓝色、嫩黄、黄绿和橙色色彩, 可使其心理产生平和友善的心境, 有利于儿童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再搭配生动趣味的图案, 以合适的材料表现出来, 营造出儿童趣味的空间风格。

妇产科病房, 紫色系是主流

妇产科病房主要针对的人群为孕妇和新生儿, 而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波动, 表现出烦躁和不安, 有研究人员认为, 紫色可使孕妇的情绪得到安慰, 缓解紧张和抑郁。因此, 在装修妇产科病房时, 不妨以紫色作为主色调, 创造优雅宁静的空间氛围, 有助于孕妇减低压力。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 应选择柔和富有层次感的紫色系材料。另外, 孕妇属于易感人群, 所以装修材料要满足洁净功能, 符合妇产病房的装修要求, 既有抗菌功能又符合医院的卫生要求, 在此基础上挑选丰富多样的颜色和材质, 为妇产科病房增添生活气息。

其他病房, 以使用人群定位色彩搭配

外科病房多为手术和外伤患者, 其身体所承受的疼痛感比较明显。因此, 外科病房装修宜用蓝色和绿色为背景, 因为蓝色有明显的镇定作用, 可使脉搏平稳、情绪放松, 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手术室的色彩以蓝灰色、绿灰色配合, 与手术台及医疗器械设备的银色形成色彩的明度和质感的强弱对比, 既增加了医疗器械的清晰度, 又能缓解、消除医生的视觉幻影、视觉疲劳。

消化科、眼科宜采用浅蓝绿色系, 有益消化, 促进身体平衡, 并起镇静作用。急诊室、内科、办公室使用具有和平、温良、冷静的蓝色, 能降低脉搏, 调整体内平衡, 消除紧张情绪, 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和失眠。

结语

简析居室空间色彩设计 篇8

室内设计中, 空间尺度、材料质地、光影色彩就如同烹饪中的调料一样, 共同营造着室内的整体气氛与品质, 为人们提供舒适与惬意的环境。其中,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决定着环境空间的审美、个性、趣味, 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室内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 1819-1900) 说过:“色彩在所有可视的事物中是最神圣的元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80%以上依赖于视觉的信息积累引。科学研究表明, 色彩是一个强烈而迅速地诉诸感觉的因素。人可以在较远的距离就能判断出物体的色彩, 却不一定能判断出它的形状, 色彩能比造型更先一步进入人的感官。

室内空间中, 给人第一印象的往往是色彩的感觉, 而非空间形态。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 是最具表现力的设计元素。色彩不仅形成视觉效果, 也可以产生心理感受, 影响人的情绪。它既可以使空间变得动感活泼, 也可以营造祥和安宁的氛围。色彩所具有的表现形式自由、多样, 光影、材料质地的改变可以引起色彩的改变, 色彩的改变又对空间尺度、空间形态产生影响, 甚至产生错觉。色彩与,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营造室内格调与氛围。

把色彩与空间尺度、材料质地、光影等手段有机的融合起来, 不仅可以弥补空间形态、家具、设施等的部分欠缺, 更可以强化所要的理想的室内环境氛围, 创造出更为适宜的室内环境。

二、居室空间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1. 彰显个性

无论那个年龄阶层, 大多数的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与众不同, 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体现自己的个性爱好。体现家居空间个性的室内设计元素可以是空间形态, 也可以是家具陈设, 但色彩在个性化的塑造中有着更容易, 更方便、更廉价的优势, 是彰显个性最有效的手段。让家居体现个性化的色彩, 可以传达出居住者的信息, 如居住者的生活方式、理想抱负, 其文化背景、社会背景、年龄特征、个性喜好、品位修养、价值观念等等。

2. 营造空间氛围

在室内空间中, 形态、材质、光线、色彩用于室内装饰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一种气氛, 体现一种风格, 形成一种格调。室内的风格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庄重的还是活泼的;华丽的还是朴素的;温馨的还是高雅的, 各种不同的格调均体现其独特的整体空间气氛。色彩也是一种情感语言, 和其他因素相比, 色彩更易于表达空间的氛围, 是人们对周围环境氛围的视觉感受中最为敏感的因素。空间中的色彩不仅具有审美的功能, 还能起到调节室内空间与气氛的作用。色彩是无声的, 却能透过人的双眼沉淀为一种心境。良好的色彩搭配创造出美妙的色彩环境以及富有诗意的氛围, 能让人回味无穷, 陶醉其中。因此, 色彩设计是营造个性化家居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重视色彩对人的心理的作用, 以及色彩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 从而在设计中创造出富有个性、层次分明、具有美感的色彩环境。

3. 有利于居住者身心健康

在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居室空间中, 色彩不仅很大程度的改变外形与空间视觉效果, 还可以改变人的心情。长期身处在居室空间中的人, 色彩会对其产生心理影响, 这种影响日积月累将会变成一种不可忽略的力量, 继而影响到生活。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如果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 有素雅、亮洁感, 但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 白色的对比度太强, 刺激瞳孔收缩, 容易诱发头痛等病症。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 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 感觉麻木, 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明朗悦目的色彩能够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神经细胞, 有利于促进人的智力发育。在和谐色彩中生活的少年儿童, 其创造力高于普通环境中的成长者。若常处于让人心情压抑的色彩环境中, 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 从而使智力下降。有素养的设计师会设计出和谐的空间色彩, 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居室色彩设计的效应

1. 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人们在观察物体时, 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 在思维上产生对生活经验与事物的联想, 从而形成心理感觉, 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色彩会引起心理上习惯的反应, 有的色彩使人愉悦, 有的色彩使人镇定, 有的色彩使人焦躁。

色彩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证明:不同颜色对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有不同的影响:红、橙、黄色等暖色系列能使人脉搏加快, 血压有所升高, 情绪冲动, 产生兴奋感;相反, 冷色系列的蓝、绿、灰等色则使人脉搏减缓, 情绪也较沉静, 甚至有点忧郁。有人针对这一研究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人进入粉红色壁纸、深红色地毯的红色系房间, 让另外一人进入蓝色壁纸、蓝色地毯的蓝色系房间。不给他们任何计时器, 让他们凭感觉在一小时后从房间中出来。结果, 在红色系房间中的人在40至50分钟后便出来了, 而蓝色系房间中的人在70至80分钟后还没有出来。他们得出结论, 认为时间感会被周围的颜色扰乱。而从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角度来说, 这是因为红色的房间让人觉得兴奋, 长时间至于其中以至于产生焦躁和不舒服, 所以感觉时间特别漫长。而蓝色房间则相反, 让人感觉宁静, 时间感觉就要过得快一些。

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主要体现:一, 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冷暖是一种心理感受, 与实际温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如近似火焰的红黄橙, 让人容易联想到太阳, 火焰等与温暖相关的事物, 由此在心理上产生出温暖的感觉。而蓝青色多见于海洋、蓝天、冰雪, 让人感觉寒冷;二, 色彩的轻重与软硬。高明度色彩的感觉轻, 低明度色彩感觉重, 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具有柔软感, 明度低纯度高的色彩具有坚硬感;三, 色彩的动与静。高纯度、高明度的暖色容易使人兴奋、刺激, 产生动感。低纯度、低明度的冷色使人沉静或忧郁, 产生安静感。在家居设计中, 应考虑南北地域、居住者的个性、季节、年龄、个性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色彩, 以创造出理想的家居。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在家居设计时充分考虑色彩的视觉心理效应, 对提高居住者生活品质有极大地帮助。

2. 色彩的联想与象征性

各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 与人的心理体验相联系。色彩有丰富的象征性, 如红色与墨绿色是圣诞的象征;橙色、红色是阳光与火焰的象征;蓝色、青色是天空与海洋的象征;紫色象征高贵;粉色象征浪漫等等。对这些色彩的联想是有共性的, 而受个性、年龄、性别、文化、民族、地域、宗教、时代背景、生活经验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对色彩的联想又会产生各自不同的区别。

我们的生活空间随处可以找到色彩, 同时, 我们也会因色彩的联想与象征引发的欢悦、兴奋、激动、悲伤、厌恶、消极等不同的情感反应。因此, 设计师, 熟练地掌握色彩的联想与象征性, 以及对色彩深入地剖析, 会对居室设计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3. 色彩的空间调节功能

色彩具有物理效能, 在空间中, 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具有膨胀性, 我们称它为膨胀色, 膨胀色倾向前进, 而蓝色、青色、绿色等冷色有收缩性, 称之为收缩色, 收缩色倾向后退;高明度的色彩具有膨胀感, 低明度色彩具有收缩感;此外, 纯度高的色彩具有膨胀感, 而纯度低的色彩具有收缩感。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 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 分隔、渗透空间, 改善空间效果, 增强或隐藏家居空间的现有特征。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 可用收缩色, 降低高度感, 让人感觉亲切;墙面过大时, 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粗时, 宜用深色, 减弱笨粗之感, 以至于弥补空间缺陷。掌握好色彩的物理效能, 能够改变空间有缺陷的实体的形象尺度, 以创造出良好的居室空间环境。

四、居室空间色彩的处理方法

1. 给空间设定色彩调性

选择一种色调是营造个性化居室空间色彩氛围的关键。在进行色彩设计时, 要根据对象需要确立一个色彩基调, 也就是色彩的总倾向。比如褐色调, 在这个总的色调里面, 配置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以及不同色相区别的褐色, 来营造一种温暖而又响亮的格调。在选择好整体色调后, 如何让空间色彩达到想要的气氛, 这时候就需要为空间设定一个色彩调性, 色彩的调性是从明度和纯度来划分的。

首先从明度对比来划分调性。整体调子亮的, 称为高调, 调子深的称为低调。在这个调子里深色和浅色的反差大, 也就是对比度强的调子称为长调, 对比度弱的称为短调。综合起来可划分为高长调, 高短调, 低长调、低短调, 还有间于两者之间的中长调、中短调、高中调、低中调、以及中中调。每种调性都有它的特性, 如高长调具有明快感, 对比效果刺激、活泼、强烈;高中调有鲜明感, 明暗反差适中, 对比效果明亮、清新、安定;高短调具有朦胧感, 对比效果优雅、柔和、恬淡、高贵;低长调具有强烈感, 该调深暗且对比强烈, 对比效果深沉、雄伟、有爆发力等等。

其次从纯度对比来划分调性。整体鲜艳、纯度高的调子称为鲜调, 纯度低的称为灰调。在对比调中, 基调色与对比色对比强烈的调子称为强调, 反之为弱调。综合起来又可划分为鲜强调、鲜中调、鲜弱调、中强调、中中调、中弱调、灰强调、灰中调、灰弱调。它们也有各种不同的格调, 如鲜强调活泼, 强烈、华丽;灰强调大方、活泼、高雅;灰弱调含蓄、细腻、雅致、朦胧等等。

在进行居室空间的色彩设计时, 首先应在满足色彩整体倾向的前提下, 再根据居住者的个性需求来确定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调性, 在色彩调性的框架内配置天花、墙面、地面等界面色彩。在购买家具、选择窗帘布料、装饰物品时也不能破坏这一整体色彩调性。这样, 设计步骤有条不紊, 色彩设计变得更加方便可行, 空间气氛也按预期完美展现。

2. 确定主次色块

居室空间色调是由空间中物体的色彩相互配合形成的总体色彩倾向, 是由主体色彩、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三部分组成的。当主调确定后, 接下来应该考虑色彩的布局与比例分配。

首先考虑的是空间中面积最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主体色彩, 在居室中, 一般是墙面、地面、天棚、或者是面积较大的其他界面, 根据色彩调性的总体要求来选择冷色或暖色、深色或浅色、纯色或灰色, 主体色的定调关系到整体空间色调的趋势, 也影响到空间气氛。其次, 在主体色彩确立的前提下, 来选择陪衬色彩。陪衬色彩由家具, 窗帘, 饰物或较小的界面组成, 其应与主体色彩相呼应或补充, 共同来构成空间色调。点缀色彩是居室环境中最易变化的小面积色彩, 如艺术品、装饰配件、花草等陈设。点缀色彩往往与主体色彩和陪衬色彩形成强烈对比, 使空间色彩产生既变化又和谐的整体效果。

主体色彩、陪衬色彩和点缀色彩共同营造空间色彩气氛, 不同的色彩就像一个个变化的音符, 色彩设计就是将这些“音符”谱写成一曲和谐而又有变化、有层次、有节奏的优美“曲调”。

3. 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色彩配色设计分为两大类, 即类似色配色与对比色配色。

类似色配色是由一种色彩或几种邻近色组成, 形成和谐与统一的效果。类似色配色可分为单色设计、无彩色设计和邻近色设计。单色设计只有一种色相, 通过不同的明度与纯度变化来形成丰富的层次, 具有高度的和谐与统一;无彩色设计虽然只有黑色、白色和灰色, 但是通过空间形态的层次变化, 以及材料质感, 光影变化, 同样可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邻近色设计是在色相环中90°以内的多种近似色彩组成, 运用不同的明度与纯度变化, 可以产生统一而又丰富的整体效果。

对比色配色是由在色相环中色相差异在90°以上270°以内的多个色彩组成, 形成活泼, 动感的对比效果。为了避免色彩的杂乱无序, 应通过调节纯度、明度、距离、面积, 使色彩在对比中获得协调。

协调与对比是一对矛盾体, 在进行色彩设计时, 要运用色彩的协调与对比的手段, 从居室功能、、居住者的个性爱好出发来组织色彩, 达到协调与对比的平衡。类似色配色设计很容易到达和谐统一, 产生单纯、宁静的效果, 但也容易出现单调、沉闷的缺陷, 因此, 在类似色配色设计中, 应适度强调对比的手法来丰富空间层次。对比色配色设计容易出现繁乱、不平衡的现象, 要强调协调的手法来调和空间色彩, 使色彩和谐有序更适宜家居的功能需求。

五、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 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已经从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 逐渐提高到要求空间舒适、有品位、个性化, 甚至智能化的境界。人们对环境空间感受的好坏很大程度来源于色彩所营造的空间气氛。居室空间是人们生活, 休息的场所, 空间色彩对人们的心理、精神有很大的影响, 健康、和谐的室内色彩可以营造出亲切、舒适的空间环境氛围, 可以消除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 并让人们的生活充满情趣、乐享其中, 提高生活品质。在进行色彩设计时, 要从居住者的个性特征开始, 利用色彩的物理效能调节空间尺度与气氛, 考虑色彩的生理、心理效能, 来满足居住者的情感、精神需求, 形成室内环境与人的感觉和精神达成和谐与认同。同时, 也要和空间形态、材料质感、光线等其它室内设计元素一起, 共同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富有诗意的室内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 (美) 玛丽·C·米勒.《室内设计色彩概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1.

[2]沈百禄.《室内设计元素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5.

抽离了色彩的联想空间 篇9

我们可以这样区分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的各自优势:彩色摄影是叙述性,黑白摄影是联想性。黑白摄影有着彩色摄影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摒弃了太多干扰人们眼球的色彩,使主题高度凝练、画面更加含蓄,因为抽离了色彩,所以给观赏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只要理解了色彩转变黑白的效果原理,就知道,什么彩色作品都可以调整成为黑白模式。色阶的变化与光线的运用,拍摄角度和距离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拍摄条件的变化,将导致色阶的变化,在这一点上绝无模式可循。

黑白作品中,灰色特别重要,是黑白摄影的根本。它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中起着缓冲色的作用,是从黑到白的过渡阶梯。从黑到白的660多种层次中,绝大多数是灰形成的,除了少数特意制作的木刻和版画艺术形式的作品外,所有的黑白作品是绝对离不开灰色的,摄影作品中有了灰色的存在,才能使画面产生强弱、虚实、浓淡、深浅的感觉,才有使画面变化无穷,气韵生动,才使摄影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形成黑白摄影独有的审美价值。

一般拍摄时,我都是直接调整成黑白影像,有时也直接在相机设置成为黑白模式拍摄,在拍摄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到出来的效果。后期稍做调整就可以了。摄影画面色阶等级多,层次就丰富,节奏感就强,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厚重、细腻、刚毅和粗犷。

好作品重在前期拍摄

展示空间照明与色彩刍议 篇10

1 照明效果初探

光是产生视觉感知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也是美学形式的基本因素。良好的照明设计对于确定整个展示空间的室内设计风格与特色、塑造商业展示主体形象等方面都至关重要。展示照明是展示活动中不可缺少并日渐重要的基本条件和重要的造型手段。目前展示照明可分为两大类:自然光照明和人造光照明。自然光照明因光源的运动,会有照明角度和光量的变化;人造光照明能够保证光线的恒常性,并可根据照明效果的需要有非常丰富的变化。因此光影照明是创造商业展示空间的重要因素。

照明效果首先不应该忽视自然光源的实用和装饰价值。透过玻璃窗射入室内的阳光,将天空变幻的色彩和气氛送入室内(展示空间)使之生机盎然。同时,部分空间需对漫射的自然光进行适当控制,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灯光照明在相当程度上有改变空间效果,弥补空间不足的功效。对过大、过高的商业空间可采用大吊灯、组合吊灯或组合灯架等形式来降低空间、控制空间以改变空间形象。而顶部偏低矮的空间,如选用满天星发光顶棚等形式照明,即可获得深远的感觉以弥补空间的遗憾。

当我们站在众多展柜前边,都会感到展品在聚光灯下散发出的奇妙感觉,灯光绚烂的舞台表现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但是作为个性照明,展柜的业主也出现了现实困惑。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研究表明,人关注某一件商品的时间通常为前7秒钟。此时,购物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商品的视觉表现力,商品形象瞬间映入顾客的眼帘,视觉信号的传递一旦产生良好印象,将有70%的人会快速做出购买的决定。毫无疑问,商品的视觉表现力对于购物的最终决策具有强大的召唤力。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已经了解到了照明对塑造空间形象所起到的神奇效果。因此展示照明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营造适宜的展示。

2 色彩的感染力

展示是一种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艺术。给人的不仅仅是一种美感,而且还表达了设计者所要烘托的某种心境和气氛。因此,可以刺激人们视觉神经的色彩就显得尤其重要,甚至决定着展示的成功与失败。色彩是展示中的必备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展示的色调,因此色彩在影响顾客的心理方面具有很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可以通过色彩产生一种抽象的效果,表现幻想或者奇妙的景象。产生的效果有时刺激、有趣、感人,有时又让人感到恐怖。这种环境气氛的表达,主要依据人们对生活的长期敏锐观察和积累,依据照明对现实生活的模拟。生活经验越丰富,平时积累越多,那么照明中的色彩对环境气氛的描绘再现就越真实、巧妙,人工痕迹就越少。

3 色彩与灯光结合

展示照明与色彩结合后则能够暗示出时间、情感、性格及其展示中的商品特性。例如如果展示被深红色的灯光所照射,这样则有助于强调快节奏下的紧张感;用冷色光如蓝色照射展示,则会产生一种冰冷的感觉。色彩的缓慢渐变效果可以反映和强调商品的档次变化。强烈的暖色光有助于强调展示的热烈气氛;明亮的灯光则让人充满快乐向上的感觉;聚光灯则会产生硬边的光束,可以有效地将展示的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隔离;安排在不同区域上的侧光,可允许顾客移入和移出焦点区,以改变展示的构图;耀眼的霓虹灯和强烈的顶光可以产生宏大的场面。

淡色的光常用来强调肤色和突出大面积的展示画面,灯光必须突出商品和布局,而不能将其掩盖,因此应通过增强光影和纵深感以及生动的色彩来展示商品。如果只使用一种颜色,则会使展示的表现力趋于平淡,如果所用光的颜色和展示过于接近,将会有一种模糊和枯燥之感。

4 色彩灯光与空间的结合

在展示照明效果中,首先是基础照明,基础照明功能是保证顾客和工作人员有一个方便、舒适的照明环境,是对商业展示空间内全面照明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商品,对其照度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应针对各种不同的需求设置相应的照明样式,均匀地分布在顶棚和空间上部,可作点状散开布置,也可呈带状均匀排开,还可呈片式组合。如果空间偏低,可以采取吸顶式处理,如过高,则需将光源下降。基础照明一般采取顶部的照明方式,光线应柔和均匀,例如用发光天棚、吸顶式照明、入射灯式照明、顶棚格栅式照明、轨道式抽逃照明等。在当代展示空间中基础照明的设计中强调更多的是气氛与装饰照明的功能要求。

其次,照明在商业展示空间中,最主要的区域是信息的展示地区,最重要的照明是对展品陈列的照明。应该根据展品的不同类型、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照明方式。需明亮照明的商品,如电器产品类属于立体式商品,需要扩散性能好,无阴影的照明,同时需要仔细观看细部,因此需要采用高明度的照明,该类商品的材质、造型色彩、款式丰富,需照明器与照度直接结合,所以应考虑使用灯具的功效和装饰形式。书店、音像资料类需要有充分的垂直面照度,可选用荧光灯的全扩散式照明,应避免书架内产生眩光,整体书架的上下层应具有同样的照度。需显示产品色彩的商品,这类产品如美容化妆品,本身需要有清洁明亮的照明效果,其次,化妆品购物需要有试妆的程序在内,对于照明的显色性要求很高,在设计中应使用产生自然光色的白炽灯照明,使效果更自然。服饰类商品由于色彩和面料的质地在服装展示中是非常重要的,宜采用白炽灯照明,或用天然色日光灯配用灯泡,产生自然色光,使其商品光色、质感更为纯正。皮具类商品需要在照明上着重体现其色泽以及质地,因此也应采用明亮自然的光泽来表现。花卉类商品因光源对花的色泽、质感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突出花卉的色彩,可采用色光灯照明,并配合投光射灯,提高光的色泽,还可利用光照控制鲜花的开放时间。

现在有些照明设计开始考虑对整体室内环境风格与特色的创造,并以此来展示品牌,也就是强调照明设计要辅助整个室内环境设计参与到商业空间的整体营销策略中。展示空间中的每一个灯具,从其空间自身的外观造型风格、照明方式、所在的空间位置以及其在空间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等都要考虑到商业展示的整体策划需要。

5 结语

色彩灯光是利用色光照射空间与展品的一种照明方法。可以给空间环境笼罩一层色彩,进而制造出不同的展示空间效果色彩灯光照明有时也应用在展台、展柜、展板上,在基础照明的对比下,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所以,色彩与灯光的结合有活跃空间气氛、突出重点展品陈列的作用,且日益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2]陆震维.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柳冠中.设计启示[M].香港:香港吓艺艺术出版公司,1996.

[4]汪建松.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罗越.展示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黄东海.城市色彩设计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8,34(30):74-75.

上一篇:好词好句下一篇:非线性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