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景观

2024-12-05

城市与城市景观(精选11篇)

城市与城市景观 篇1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城市面貌一天天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人们在关注城市大环境规划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城市设施的发展完善, 这是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必然, 也是人们生活品质由低到高发展的反映。“城市家具”作为连接人与城市环境的纽带, 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而且在城市空间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城市景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之一, “城市家具”定义了室外空间环境的功能特征, 确定了室外空间的秩序、丰富了城市景观环境的内涵。[1]它与城市景观的其他要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功能、形式特征, 传承城市文化脉络同时体现着城市的性格, 与景观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1“城市家具”的概念。

“城市家具”即城市设施, 这一亲切直白的称谓, 蕴涵了人们对城市户外生活能如同在家里一样方便舒适的美好期待。其内容涵盖了城市雕塑、指路标志、电话亭、信箱、垃圾箱、公厕、路灯、候车亭、车棚、座椅、等各种艺术景观、信息、卫生、照明、娱乐服务、交通等设施。它是对应于城市公共生活需要的产物[2], 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 既是城市景观中能满足生活需要的功能性建筑小品, 也是具有艺术特质的观赏性城市景观道具, 是城市景观环境中人们近距离频繁使用的一种景观要素。“城市家具”与街道、广场以及公园等不同的城市空间环境氛围相融合, 与其它城市景观元素一道展现着城市独特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2“城市家具”与城市生活。

在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今天,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户外空间环境的关系正随着人类生活观念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得越来越密切。长久以来, 人们根据自身的审美特点、生活习惯和日常活动的需要不断推动着城市家具的发展, 使城市家具与城市景观环境更加和谐、协调, 也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利用率大大增加[3]。一方面, 城市家具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不断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 城市家具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如同早期的城市并没有城市家具, 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九世纪, 科尔多瓦街道的两边才开始设置了使用煤气的街灯, 开启了城市家具发展的先河, 城市家具由此应人类的生活需求而应运而生。之后, 为满足照明需求的灯具、为满足休憩需求的坐具、为满足信息需求的指路标志等城市家具不断发展完善, 以其特殊的功能形态满足着人们的使用要求, 为人们提供休息和避雨雪的地方、帮助人们在城市结构中辨明方向、使车站的外形更加清晰可辨、让城市环境更加有序。与此同时, 城市家具在实现其服务功能、效用的同时又反过来愉悦人们的精神并诱导人类行为的发生。例如, 城市座椅为满足人们的休憩需要而产生, 给人们的城市户外生活提供了体贴的服务, 同时其个性的形态使得城市座椅不仅仅是单纯的坐具, 而成为城市户外空间中的艺术品, 装点城市景观环境的同时愉陶冶人们的情操。并且不同的坐具组合方式对人们的户外活动具有潜在的诱导作用, 就像广场周边的座椅可以诱导人们更好地彼此交流, 而公园幽处的位置则诱导人们安静的思考。城市家具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 也塑造了一个更人性的城市景观环境,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户外生活体验, 从各个方面点点滴滴地影响并改变着人们城市生活。

3“城市家具”与场所空间。

“城市家具”的使用主体是人, 其设计的依据应该是人的行为和需求, 而人在不同场合的行为特征和需求不同, 因此便对城市家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家具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呼应不同城市景观特定的场所特性, 使城市家具一方面配合不同空间的特定场所特征发挥明确的用途, 一方面鲜明地揭示出不同空间的场所内涵。例如, 在人流熙熙攘攘的街头, 智能化的导路地图 (电子指路牌) 能准确、快捷地提供给路人信息帮助,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但是在宁静舒适的校园里, 同样功能的导路标牌则可以以更简单的功能、更个性化的形式出现, 发挥其实用功能的同时与校园独特的场所特性合为一体, 体现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同样的, 人头攒动的城市街头, 坐具的设置在装点城市景观的同时提供给路人一份温馨体贴的关怀。如图1所示的不锈钢街道座椅, 简洁流畅的线条、冷静的色彩与富有动感的曲线与流动的街头人流交相辉映。线形的设计使它可以同时提供多人使用, 发挥其最大效用的同时合理地利用了街头有限的空间;银色的不锈钢材质一方面完美地诠释出现代都市的冷凝气质, 一方面也因其不积水、易清洁的特性带给人们很大的便利;个性的造型带来的是并不太令人感到舒适的结构, 但这样的不舒适感和不锈钢冰冷的温度恰好使得人流可以迅速周转, 最大可能地提高了街道座椅的利用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图2所示的城市广场里的座椅, 舒适的结构、宽大的空间、亲切的原木材质, 在阳光和绿地的映衬下让人坐下来就不想走, 诱惑着每个想放松和交流的人。同为城市家具, 但却因为所处场所空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形式, 根据人在不同环境的需求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与户外空间环境融为一体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场所空间的利用率。

4“城市家具”与城市性格

城市发展所形成的独特个性是城市的财富[4], 每个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由其特定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背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与风格, 表现出迷人的城市性格。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构成元素, 赋予了城市独特的个性。在遵循与景观环境大尺度空间和谐、协调的基本前提下, 城市家具的设计可以结合城市特定的地理、历史、文化特征, 创造出具有人文魅力的城市景观。从城市传统艺术样式、城市色彩、传统材料、地域风格等元素中寻找灵感, 在确立城市环境整体形象的同时, 使整个城市景观富含文化气息、充满地域风情。例如图3所示的座椅, 流畅的波浪式线条、粗糙的仿天然人造石材质、洁净的色彩, 在阳光、海浪、沙滩的映衬下, 与整个环境在视觉上取得极度的和谐。散发出海洋味道的波浪式外形、富含沙滩气息的人造石材质, 每一个设计元素无一不让整个海滨城市的特质得到充分的释放。再或如图4所示的红色电话亭, 把中世纪风格的欧洲城市色彩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现代化的城市街头发挥实际效用的同时, 以其独特的视觉符号传承着城市独有的文化脉络并承载着城市景观环境特定的地域特征。

结论

城市景观环境正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景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环境和谐、协调是其设计的基本要求。满足人们城市生活需求的同时, “城市家具”也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 延续着城市的生活价值及文化内涵, 展现出迷人的城市性格。可以说, “城市家具”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与城市景观环境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互动共生。

参考文献

[1][2]过伟敏, 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张岚, 詹文.室外家具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J].北京:环境艺术, 2004, 2 (68) .

[4]张斌, 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3.

浅谈建筑与城市景观 篇2

【关键词】建筑;城市景观;协调发展

在城市建设及城市改造过程中,人们对建筑作品外观和室内设计非常重视,而往往忽略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关系,不少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特色在消失,城市景观变得杂乱无序。本文就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关系进行浅表的分折与讨论,望能提高城市建设者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建筑融入城市景观的大环境中。

一、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景观是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体以及城市的各项功能设施等物象,还包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以及人们生活、活动所反映的文化、习俗,精神风貌等。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城市景观始终不断的更新着,增添着新的内容。现代城市环境具备安全、卫生、便利、舒适等基本物质条件,同时又有着传统文化特色及优美的、有活力的艺术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街道等。

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因為建筑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艺术造型等,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如北京的天安门、延安的宝塔、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因此,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风格、色彩等都对城市景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建筑是构成城市轮廓、空间构图、标志的主体物,城市景观离开建筑将是暗淡无光。

二、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马丘比宪章》中规定:“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单元。”这些公约告诫我们:新建或改建现有建筑时,应尊重现有的城市景观,在现代建筑元素引入时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例:高明市明城镇,镇上有明代建筑文昌塔,东洲书院等古代民族文化建筑群,因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拟建一座大型的,综合性的“商贸城”,关于“商贸城”的风格特色一度成为人们及设计者争议的焦点,有人主张体现现代的建筑风格,但有人提出,建筑应考虑明城的历史、人文景观等因素,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最后,“商贸城”的设计在空间,建筑风格上都以明朝建筑风格为主,浅灰色的外墙主调,浅蓝色的琉璃瓦,古典精致的细部装饰,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明城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得以延续和发展。

城市的建筑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每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因其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自己独有特色。如深圳的现代化气息,苏州的江南水乡韵味,青岛的滨海城市风貌等等。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并非提倡建筑盲目“复古”,是要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与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突出个性,不断地给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点。例如:贝聿铭先生的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面对建于16世纪的古典式建筑,贝先生没有采用仿古式的折衷主义形式,而是采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金字塔的现代气息给建筑增添了新的生机,这无疑是创新的体现,同时,精致简炼的三棱锥与老建筑物没有任何可比性,从而使金字塔对原有气氛的破坏减到最少,而且三角形是一种最古老、最纯粹的几何形,这又与原建筑氛围的悠久历史相吻合,使建筑既具突出的现代风格,又与原有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进步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与大自然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时间不可能倒流,环境破坏的结果,不仅在于对自然的直接侵蚀,更在于剥夺了人们心灵中保存的美好的历史性记忆,因此必须探求一条与自然共生的道路。 “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建筑环境协调中,就是从宏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

三、建筑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思路

建筑要与城市景观协调发展,其创作者必须了解和研究城市,对城市有总体的认识。综合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区位、地段及性质等,可为建筑创作提供依据,了解城市的建筑文化特征(如风格、标志、色彩等),更能使建筑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新的表现形式。建筑在追求土地开发利用价值的同时,要满足甲方及规划部门的要求,更应注重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延续城市历史,进而塑造与其身份相符的建筑气质,既能融入城市景观,又突出建筑个性。

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的积淀,它蕴涵着丰富的物质和人文财富,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保护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与日新月异的建筑创作风格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筑创作应从城市既有空间环境、社会传统文脉中继承精髓,去其糟粕,努力维护其延续与发展,协调环境,创造环境。

总体上说,只能满足城市个别地段的景观空间的改善,未涉及到整个城市景观体系的建构,缺乏规划层面上的系统化、网络化。城市市政道路桥梁等与城市景观脱节,忽视步行系统的建构。城市建设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原生环境与人文环境,缺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概念。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三者工作不密切,出现脱节现象,园林景观设计成为装饰与点缀,或者仅是绿化与美化。

鉴于以上现象,必须转变观念,使景观成为我们生活地区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城市建设的美化与装饰。整合景园、建筑、规划,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和建筑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环境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影响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谐地融为一体,而再不是孤立的个体。最终达到建筑与观的融合、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人居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城市与城市景观 篇3

广西简称桂, 地处我国大西南沿海。南宁是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结合部, 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和科技信息中心, 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和南部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 是具有民族特色、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化城市;南宁自古称邕, 坐落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邕江河畔上。现城市建设沿邕江两岸形成江南、江北“一城两片加外围组团”的形态。

柳州坐落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柳江河畔, 是一个北、东、西三面为低山丘陵, 南面张开的岩溶盆地, 柳江蜿蜒曲折穿市而过, 是一座山水相依、临河靠山的城市。铁路和公路四通八达, 交通便利。

梧州地处广西的东部, 是广西及我国西南地区出入广东、港澳地区的水上门户和广西东部地区经济、金融、文化中心, 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浔江、桂江及西江的交汇处。

南宁、柳州、梧州被列为国家重点防洪城市, 正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 其主要城区已基本具备防御50年一遇洪水能力。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做好广西南宁、柳州、梧州等城市沿江景观风貌规划, 对构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 为了更好地经营城市, 特别是构架好广西大西南东南亚出海通道, 创造好广阔的经营空间和增值空间, 综合利用好沿江景观和防洪工程资源十分重要。

二、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沿江景观相结合的实践体会

(一)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设计的特点

在迅猛发展的城市工程建设实践中, 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城市防洪工程究竟与一般土建工程项目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有人把城市防洪工程混同于城市沿江景观项目, 也有人把城市防洪工程视为完全独立的工程项目, 亦有人把城市防洪工程列为单一的水利项目, 其结果, 都不利于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沿江景观相结合建设的开展。因此, 笔者以多年参与广西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南宁、柳州、梧州等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 分析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设计特点:

1.城市防洪工程均面江临水, 堤轴线紧靠岸坡坡顶布置, 地处城市边缘, 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复杂, 一般为线性工程, 分区保护堤段线路长, 有些保护区的堤段长达10km;既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及水利水电有关规程规范, 又要满足建设部有关建筑设计规范。

2.城市防洪工程技术专业多, 覆盖面广, 主要的专业有工民建、水工建筑、水文水能规划、地质、机电、金属结构、工程管理、水保和环保、概预算、经济分析等。

3.城市防洪工程包含的项目较多, 主要分为堤防和排涝两大部分。堤防部分有:堤身、堤基防渗处理、堤外护岸、堤顶交通 (包括抢险道路) 、穿堤建筑物 (包括交通闸) 、堤路景观绿化等;排涝部分有:排涝涵闸、泵房主体、泵站厂区 (包括管理房、机修间等) 、机电设备安装、厂区变电站安装、市政排水管网接入口、厂内外消防, 等等。各部分之间需要合理组织, 否则会产生严重干扰。

4.城市防洪工程不仅要求其具备防洪功能, 还要考虑与旧城改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旅游开发等有机结合。既要保证防洪安全, 又要综合整治水环境、营造水文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提升城市品位,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所以, 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涉及到水利、市政、城建、园林、环保等多个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 城市防洪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 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

(二) 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沿江景观相结合的现状

1995年大洪水以后, 广西经过近12年的防洪工程建设, 尤其是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南宁、柳州、梧州, 目前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体系, 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防洪减灾能力, 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环境,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由于当时城市总体规划没有很好地将城市防洪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 防洪意识和生态环境理念差。防洪工程建设的初期, 过多地强调防洪和排涝的单一功能, 过多地强调“裁弯取直”, 堤线布置平直单一, 堤防断面和岸坡断面多为规则的直立面或放坡斜面, 堤型大多数为堤路分开的土石混合堤、重力式砼堤、重力式浆砌石堤、钢筋砼悬臂型堤、钢筋砼空箱堤等五种“硬处理”的堤型, 如柳州市的河西堤、白沙堤、鸡喇堤, 南宁市的江北中堤、沙江堤, 梧州的富民堤、桂江堤, 详见表1。防洪工程建设的后期, 随着人们对沿江景观和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认识和重视, 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也不能脱离城市沿江景观和生态的保护, 后期建设的堤型大多数采用堤路园结合的土石混合堤、堤商结合堤、土堤等“软处理”堤型, 大大改善了城市沿江景观风貌, 如南宁市的江北堤、江南堤, 梧州市的龙新堤、角嘴堤, 详见表1。

(三) 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沿江景观相结合的实践

1.堤路园结合堤, 有利于城市道路的连接和发展, 堤路之间的沿江景园便于行人休闲娱乐, 堤外亲水景园有利于市民观江游览, 亲水性最好, “山、水、路、城”四者协调性好, 沿堤路园道路的周边建筑连续界面较好, 沿江景观结合较好;建议大力推广这种堤路园堤型方案。

2.堤路分开的钢筋砼或浆砌石防洪墙形象生硬、直立, 单一强调防洪功能, 沿江绿化广场空间明显不足, 绿地偏少, 没有供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 缺乏亲水性, 不利于沿江城市道路和景观的规划发展, 沿江景观结合差。该堤型方案是在地形地貌受限制、征地拆迁难以实施、河道狭窄、无法实施堤路园结合的情况下才采用的办法, 一般不宜推广采用。

3.钢筋砼悬壁堤商结合堤是贯彻防洪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以堤养堤的原则而修建, 其主要目的是供市民购物、休闲娱乐, 堤商与抢险道路之间留有供市民步行游览活动的广场空间, 给城市景观增添一道建筑风景。该方案不利于沿江城市道路和景观的规划发展, 缺乏亲水性;但为了满足城市繁华地段购物市场群落的自我维持、更新和调节, 建议在城市繁华地段适当考虑堤商结合的方式是可行的。

4.土堤是城市沿江景观与城市防洪工程相结合较好的“软处理措施”, 是采用天然的粘土料填筑而成, 有利于沿江城市道路和景观的规划发展, 有利于堤型的改造, 亲水性好。在堤防跨越支流入口冲沟段或堤防挡水高度不高的堤段建议采用土堤, 有利于沿江景观的规划布置。

5.由于受城市用地和拆迁征地的限制, 大多数堤防离自然岸坡较近, 堤外没有足够的亲水景园给市民观江游览, 不利于沿江景观的规划发展。现有的堤外岸坡处理, 主要是对局部不稳定的岸坡采取工程措施, 大多数采用“硬处理”, 也就是采用传统的干砌石、浆砌石或砼护坡,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防护措施, 因岸坡工程正处于水陆过渡区, 是水生动物的栖息地。为保护沿江的生态环境, 满足生物群落的自我繁殖, 建议堤外岸坡尽量保留自然植物、自然资源, 保护好沿江两岸的绿地。

三、建筑师的“城市沿江景观与城市防洪设计观”

(一) 以人为本观念

城市防洪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 使人们在平安、和谐的城市环境中参与各种活动。城市沿江景观规划必须考虑沿江两岸市民及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 创造良好的可达和可驻留空间, 重视人与自然的互动, 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二) 尊重自然、尊重历史,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观念

尊重自然, 强化背景, 塑造沿江区域景观, 把城市防洪堤、自然山水环境引入城市沿江景观, 河流岸坡绿化植被、名木古树等要素是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 尽量保留, 以满足生物群落的自我维持、更新和调节, 维持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国有固定资产, 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堤防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 因地制宜, 突出“山水城园林”民族特色, 提高城市旅游品位观念

南宁市有青秀山、柳州市有鱼峰山及马鞍山、梧州市有白云山, 均为山水相依的城市, 充分利用既有山体及沿江的自然资源,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公共开畅的城市沿江生态景观带, 突出“显山、露水、秀城”的民族特色, 提高广西城市旅游品位。

(四) 延续文脉, 综合整治, 协调发展观念

广西城市沿江景观规划不仅涉及自然景观及人工景观, 还涉及到地方民族历史文化、交通、防洪、污水治理及土地开发等社会、经济问题, 必须采取统筹考虑、综合整治的手法, 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效益, 使沿江环境景观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韵味, 尽可能满足不同地段和和不同代际人群的发展需求。城市防洪堤是城市沿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沿江景观风貌的规划离不开城市防洪堤, 两者必不可少。

四、城市沿江景观规划与城市防洪工程相结合的对策

(一) 构建城市沿江景观的元素

1.“一江”:即珠江流域的邕江、西江、浔江、桂江及柳江等河道。目前珠江流域存在水源冬季枯竭、水位低、污染重以及一些地段河床淤积等问题;柳州市的柳江虽然有下游红花电站的常年景观水位, 但作为广西工业城市的柳州, 柳江水仍然受到严重的污染, 应进行综合整治, 达到岸绿、水清、路畅。在两岸下游集中处理排放污水, 清理整治河道, 建设亲水生态防洪堤, 在下游建设梯级蓄水坝或电站, 如柳江下游的红花水电站, 提升上游水位, 并在重要景点设置游船码头, 满足市民亲水要求。

2.“两园”:即建设沿江生态居住园和沿江生态旅游度假观江园。

3.“山体”:沿江山体是沿江景观天际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对山体进行严格保护, 并对周围建筑进行严格控制。

4.“桥梁”:沿江上的桥梁也是城市沿江景观的组成部分, 采用各具特色的桥饰和灯光照明, 在沿江上形成靓丽的风景线和景观节点。

(二) 沿江道路及绿化的规划

沿江道路布置主要体现其亲水性, 这种亲水性只有将堤路 (园) 结合才能实现。调整纵向 (顺江) 和横向 (直江) 道路的交通组织, 改善车流、人流关系, 局部地方禁止机动车通行, 以提供延续的沿江步行区;在步行区附近设置停车场和公交车, 提高交通可达性。只有增加亲水性空间的设置, 拉近人与江的实际距离, 创造供人驻留的空间, 加强游船码头的规划;将有规模的公共活动场地延伸至江边, 提升沿江的知名度, 并注重无障碍设计, 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

城市沿江两岸绿化结合防洪堤、沿江道路及建筑物设置成带状、群状或分散性布置, 沿江生态旅游度假观江园的绿化带控制在50~150m之间为宜。通过开放堤路园, 有效地为不同层次的市民提供公共活动场所, 对临江山体和绿化不足的地方, 大力植树。

(三) 沿江土地利用规划

在满足城市防洪功能的基础上, 经河岸线的整治, 通过土地置换, 增加公共空间及观江休闲活动的吸引点, 完善沿江商业及生活居住区的功能。搬迁影响沿江景观的工业、仓库、加油站及小型砂场码头, 保留并改善必要的公共港口码头, 建设沿江生态居住园和沿江生态旅游度假观江园, 以提高沿江建筑群的景观质量。

(四) 沿江建筑控制

城市沿江景观规划与城市防洪堤相结合, 必须对沿江建筑在位置、高度、体量、风格及色彩的控制和规划。

位置上, 强调稀密有致, 在桥头、重要景观点、名胜古迹等地方要严格留有建筑空间, 留出江岸的山体, 建筑与绿化留出足够空间, 形成人工与自然发展的景观形象。

高度上, 以防过密及空间上的无序, 使沿江建筑错落有致, 空间虚实相间, 纵向层次丰富。

体量上, 避免修建超大体量的建筑。原则上, 高层建筑面宽不宜超过40m, 多层、低层建筑面宽不宜超过60m。

风格上, 以体现空透、明快的现代风格为主, 并延续民族建筑风格。充分利用建筑屋面, 增加沿江观景。对两岸原有特色的建筑尽量保留并加以保护修饰, 显示其固有文脉。

色彩上, 以浅色调为主, 基色调为白色、灰色、淡黄色。

(五) 沿江小品及设施

沿江两岸绿地、道路、防洪墙壁、栏杆、亲水景园广场中的灯饰、座椅、电话亭、垃圾箱等建筑小品设施要精心设计, 以创造宜人气氛、美化沿江环境。

严格限制在沿江两岸防洪堤、亲水广场、桥头、风景名胜区等附近设置与环境不协调的大、中型广告牌。

在沿江两岸的防洪堤、小游园、亲水广场精心设计反映城市社会生活和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雕塑和绿化小品, 且风格统一, 造型优美, 尺度适宜。

对沿江两岸的亲水广场、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游船等实施系统照明及亮化工程, 以形成蜿蜒曲折的光带。在标志性建 (构) 筑物特别是亲水广场和桥头形成规模不等的光点。

(六) 对已建堤防及岸坡作必要的生态改造

由于认识和技术的局限性, 已修建的现状堤防和岸坡对城市沿江景观及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城市沿江景观风貌规划时可以采用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堤路分开直立的钢筋砼或浆砌石防洪墙, 在堤身直立面种植攀附类植物, 并在堤内预留或扩大适当的过渡缓冲地带。

堤外岸坡的改造, 植物绿化措施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对影响面较大的硬质护坡, 可采取打孔种植固坡植物 (如香根草、蟛蜞菊等, 护坡不能种植高杆植物) , 覆盖硬质护坡, 使岸坡恢复原来的绿色状态。

(七) 对未设置防洪堤的河段景观规划控制

先实施防洪堤, 后实施河岸景观, 整治岸线。如由于资金或工作安排未能实施防洪堤时, 也要先绿化河岸, 避免在江岸布置新的工业企业, 对已有污染工业要限期治理、整改、达标排放。控制临江建筑, 在建筑布点、造型、色彩等方面, 合理布局。加强沿江山体及丘陵的保护和绿化, 禁止开石取土, 破坏山体丘陵、植被。

五、城市沿江景观规划与城市防洪工程相结合的实施建议

1.城市沿江景观的规划一般由城市规划局或建设局作为业主来实施, 而城市防洪工程由水利局作为业主来实施, 两者实施的行业部门不同, 难免有一些矛盾冲突。因此, 要达到两者完美的结合, 必须由政府部门在城市总体规划时将两者统一规划, 协调考虑, 加强一致性和完整性, 避免两个行业相互制约。

2.在实施过程中, 必须同时施工, 同时验收。对国家重点防洪城市, 要在重点完善防洪设施的情况下, 尽量保护好现有城市绿地、名木古树及历史文化古迹。

3.对未设置防洪堤的河段景观规划控制, 可以考虑在经济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 对项目进行分步实施, 建议先实施防洪堤, 后实施河岸景观, 最终使整个规划区成为一个整体。

4.实行项目谁实施谁管理的原则, 城市沿江景观和防洪堤必须加强日常性的维护和管理, 使城市沿江永葆青春美丽。

六、城市沿江景观规划与城市防洪工程相结合的思考

1.城市防洪工程是以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抵抗自然灾害为目的的功能性建筑, 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和框架, 城市防洪工程为城市沿江景观创造空间和形象, 为城市景观增添保护伞。因此, 两者不能分离, 必须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2.全面开放的堤路园、公共绿地、亲水广场, 其适宜的服务半径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的使用, 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和可驻留性。绿地和山水都是构成城市自然生态的重要内容, 人对绿色植物和水都有天然的亲和性, 生态防洪堤的建设真正实现了人、绿、水相亲近的目的, 使城市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把沿江绿地与休闲生态观江相结合, 能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摘要:文章以“广西南宁、柳州、梧州等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沿江景观建设”为例, 就城市在沿江景观规划设计中如何结合自身特色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文资源、水利资源等塑造鲜明的沿江景观风貌进行探讨, 从营造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为基本出发点, 阐明如何将城市防洪工程与城市沿江景观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与做法, 并就其规划实施与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防洪工程,沿江景观,相结合,规划,生态环境,亲水性,广西

参考文献

[1]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南宁市防洪规划报告[R].1999.

[2]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柳州市防洪规划修改补充报告[R].1994.

[3]广西珠委南宁勘测设计院.梧州市防洪规划修订报告[R].1994.

[4]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Z].

[5]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Z].

[6]梧州市总体规划 (1993~2010) [Z].

城市与城市景观 篇4

摘要: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的交错结合带,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科学地规划好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述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分析了该区域乡村景观功能的科学定位问题,探讨了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景观生态建设:①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建设,并注重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②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与建设的合理模式,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③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推动城郊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④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⑤绿色景观建设;⑥景观廊道和网络建设。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乡村景观规划

Study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Features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Urban Fringe Abstract:Rurban fringe is a connecting area between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which is a more extrusive contradictory district of bal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d if we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properly,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Firstly,the paper discusses r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features,and then analyses landscape functions,and brings forward the content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t includes ①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principales that aims to regional traditions protection;② seeking for optimizing patterns eusu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ity and rurality;③to develop tourism agriculture and urban agriculture instead of low eficiency agriculture;④to develop local rural landscape resources to promote ecological rurban tourism;⑤green landscape construction;⑥landscape corridors and networks construction designed for bio-diversity protection.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trends of rurban fringe development.

Key word: rurban fringe;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土地开发中最活跃的区域,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特征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同时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地域景观特征:其发展既受到城市中心辐射作用的影响,又受到远郊乡村向城市集聚作用的冲击,同时还具有自身城市化发展的潜力,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1]该区域的人类活动较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更具有特殊性,景观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也更为突出,是乡村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焦点”,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和景观生态建设进行研究,对城市的科学布局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市和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生态特征 1.1 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于以人工景观为主的城市景观,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则融合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种景观类型,既有商业金融、居民点、工业及矿产和道路等人工景观,又有森林、河流、农田、果园和草地等自然和农田风光,具有丰富的景观类型。在景观中,它表现为斑块数量、大小和形状的复杂程度和景观组分的丰富度,决定了物种和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例如,位于北京近郊区的温泉镇百家疃村,属于大城市边缘区的典型区域,面积仅约1100hm2,据李振鹏等的乡村景观分类和制图研究结果[2],共包括裸岩景观、荒草地景观、人工林地景观、园地景观、农田景观、聚落景观、工程景观、水域景观、道路景观等9个景观亚类,28个景观单元类型,162个大小不等的景观斑块.其景观类型的分布十分复杂 1.2 景观功能的多样化

理想的乡村景观在功能上应该体现出乡村景观资源提供农产品的第一性的生产功能,其次是保护及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和文化支持的功能以及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观光资源的四个层次功能[3]。过去单单强调乡村景观的生产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功能,导致乡村景观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应当强调乡村景观功能的社会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三方面协调统一。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由于其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在功能上具有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双重功能。既有城市景观的文化支持功能,也有乡村景观的生产和生态功能。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其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文化和生态景观功能越来越重视,尤其强调其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净化作用。

1.3 景观单元之间错综复杂的边缘效应

城市边缘区内部不同性质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比如工业景观和建筑景观系统与乡村的农田和自然景观系统之间的冲突,城乡居民之间的混居,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等。因此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农田景观、自然景观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频繁交换的地区,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应,是景观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正如麦基对亚洲城市化现象研究的结论一样[4],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大都市周边和大都市之间形成的一些特殊区域(被称为Kesakota)是当地及第三世界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形式,该区域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频繁和高强度,农业和非农业活动高度混合,是介于农业人口稠密的乡村类型地区和具有城市雏形的准城市类型地区之间的一种区域类型,其形成是由原城市中心的工业再配置或分散布局以及农村地区本身的非农业产业的增长而逐步形成的。1.4 景观空间结构变化剧烈,稳定性相对较低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相比具有较高自然属性,也具有比城市景观更高的稳定性。但是应该注意到,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是城市景观向乡村景观变化的过渡地带,受到城市发展的强烈影响,农地被大量吞噬,建设用地急剧膨胀,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斑块之间转化较快,从而引起景观格局的剧烈变化,是景观最富变化、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景观的稳定性甚至比城市景观内部还要差。其发展必然导致乡村景观有序度增高,景观稳定性下降,所以必须有效处理乡村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人工与自然、建筑与风景、已塑造与未塑造之间的和谐与美[5]。

1.5 景观生态问题加剧,乡土特色风貌破坏严重

近些年,由于各地盲目求快地推进乡村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没有顾及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各地传统的地方特色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自然、半自然景观破坏严重,缺乏连续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乡村景观缺乏合理规划,景观破碎化严重,通达性降低;乡村景观资源粗放利用,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农田面源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和审美价值降低等。以北京远郊的城市边缘带为例,仅在西部和北部山区保存一些成片次生林,但由于郊区土地开发和交通建设的活动日益增加,使北京周边的一些乡村景观生态呈恶化之势。尤其是位于西郊的门头沟区,因长期的煤炭和石灰石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植被破坏、地表塌陷、矿渣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将西部和北部山区定位为“两个生态功能带”,进行全面的景观生态规划与建设,重整乡村景观布局[6-1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文化差异较大,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多样化的地方风貌和建筑风格。但是随着城市工业和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受到强烈的冲击,很多地区乡村发展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管理和生态建设,各地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把一些古建筑拆除和破坏或在古文物和古建筑周围盖起了高楼,甚至盲目追求欧式风格建筑,这与地方特色建筑和乡土风貌极不协调,大大损害了乡村景观的整体风貌和传统的文化特色。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功能分析及定位问题

相对于城市和乡村而言,城市边缘区乡村既拥有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低廉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具有大量的农田、果园、菜地等农业生产用地,是一个城乡要素逐渐过渡、相互渗透,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融合的中间地带。它不仅是城市化的前缘带和城乡关系的协调区,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屏障[10]。作为城市发展所需物资和能源的供应地和集散地,城市边缘区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土地,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新鲜农副产品。此外,城市边缘区的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污染的防止和环境的净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综上所述,城市边缘区是城市扩展的重点地域,依托城市和乡村,具有大城市的科技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也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工农互补优势,因此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综合性的发展战略,把其发展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去,实现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全方位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同时,应针对各个乡村景观的具体情况,确定乡村景观的主导功能,兼顾其他功能,比如在粮食主产区,其乡村景观应该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和旅游观光功能给予适当的考虑。而在旅游风景区,其主导功能为旅游观光和环境服务,生产功能则退居次位。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域相对广阔,人口密度低,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8%,且大部分为石灰岩石质山地,水土流失严重,因而一直是北京西部的生态脆弱带。同时门头沟又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京郊山区,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和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了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永定河河谷两岸的山地气候垂直带谱明显,生物种类十分丰富,如百花山、灵山的植被分布从800m以下的各种灌丛到中部的桦林和山杨,直到山顶的亚高山草甸,一年四季独具风光。针对这样的资源条件和地貌格局,根据最新的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方案,该区域将是“两轴两带多中心”布局中的一条西部“生态带”,其主体的功能定位就是作为京西的生态屏障。因此,无论从门头沟区本身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现状,还是从北京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中的生态功能要求,科学制定北京西部景观生态建设战略迫在眉睫。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和内容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规划,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市区内部、边缘区内部、城市与边缘区以及边缘区与乡村之间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循环畅通,使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既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适当的将自然组分引入到城市边缘区的规划与建设中,使其具有多样性,这是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其他地区景观生态建设的方向。3.1 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

肖笃宁曾经对我国高强度土地利用的农村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生态建设4个原则[4],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开展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除此之外,还要重点考虑以下3个原则: 3.1.1 自然和农业景观优先原则

景观生态建设必须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它是进行景观生态建设和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自然界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最后达到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它反映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在对城市边缘区开展景观生态建设时,必须要认真研究生态建设合理性,并尽可能的结合自然进行景观生态建设和设计,设计一个适应自然的系统[13-14],同时对某些特大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首先应该评估该工程的实施可能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并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给予有效的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景观生态问题,从而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共存。3.1.2 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

城市边缘区建设应该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观点,特别要注意景观建设的局部控制与整体协调。在城市边缘区,人类活动占主导地位,它直接制约和影响着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和其他生态过程,很多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过程已经被盲目和过度的人类活动阻碍和隔断,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生物多样性、甚至人类的生存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此外,我国现行的行政边界多与自然生态地理单元的边界不一致,各个地方的景观生态建设仅仅考虑局部利益,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考虑,这也是导致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原因之一[9,10],而局部景观的变化影响往往会放大影响到全局的景观功能。3.1.3 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边缘区的景观生态建设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建设,而是要在保留乡村景观地方特色风貌的基础上,综合自然、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独特的地方风貌首先体现在文化景观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房屋建筑、聚落形态以及风土人情、思想形态、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自然景观方面,这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优秀的传统文化景观是人们长期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智慧和结晶,更能体现浓郁的地方风情,因此,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现代文化景观建设应该是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提下,对传统文化景观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传统城市发展道路的延续。3.2 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建设内容

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景观生态过程的控制和影响,试图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其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等,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改善受迫或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景观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正向的良性循环[15]。基于以上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特征和功能的分析以及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景观生态建设:

3.2.1 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并注重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

城市边缘区建设受到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强烈影响,往往只注重现代化高楼大厦和柏油公路的建设,而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和维持,导致景观空间缺乏连续性和整体性,降低了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乡村景观建设应该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来推进,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灵活实施,提高城市边缘区居住环境质量,这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兼顾乡村景观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四个方面。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必须从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和历史因素三方面来组织乡村空间,推进城镇建设,不仅能使乡村空间各物质要素在布局上清晰合理,而且在时间上使其历史文化特征得以体现,很好的保护了地方传统和文物古迹。Forman曾经提出一种基于生态空间理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最佳生态土地组合与景观规划模型,该模式就是根据美国和欧洲农村的情况,融合生态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创新,值得结合我国乡村景观的实际情况,加以研究[2]。

3.2.2 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与建设的合理模式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我国城市与乡村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可以看到二者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的发展,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到,乡村存在城市所不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城市对乡村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相互带动,协调发展,是消除城乡差距的有效办法之一,也是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

3.2.3 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推动城郊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

城市边缘区由于其与城市的特殊关系和地理位置,应该积极发展多功能化、高度集约化的城郊型新农业、现代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的物质和能源的补充基地,应该推动以蔬菜、名优苗木花卉和果品以及特色养殖为主的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逐步加强与非农产业的结合,引进高新科技成果,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实行现代化的管理和耕作模式,合理规划规模化的塑料大棚、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基地,突出地方土特产品生产,使传统农业逐步向城郊型生态农业发展。

3.2.4 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源,发展城郊生态旅游

乡村景观特有的类型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美学价值和休闲功能决定了乡村景观特有的优势、地位和作用,使得乡村景观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可能。根据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乡村景观资源,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特色性,开发乡村的观光型、民俗型和休闲型的生态旅游,规划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比如观光采摘果园、农家菜和周末游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从单纯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演变为城市休憩度假旅游的场所。挖掘乡村景观资源的市场价值,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并将之融合于优美和谐与平衡发展的生态环境中,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3.2.5 绿色景观建设

城市边缘区绿色景观建设应该纳入到城市绿化和景观生态建设的范畴内,统一考虑和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包括绿地、绿化隔离带、生态防护林等方面。作为城市的绿色屏障,绿地、绿化隔离带和景观生态林建设对城市环境起到重要的调节和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开展一定的绿色景观建设,制定详细的景观规划,合理布局景观生态林、绿地和绿化隔离带建设的数量和结构,保持较高的连通性和整体性,并选取适当的植被种类,以提高绿色景观的生态防护性能[16]。以北京市为例,在对市区内绿地建设和绿化隔离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应该对边缘区山地丘陵地带生态防护林进行建设,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北京市市区内生态环境的状况。城市边缘区绿色景观建设应以开放空间为主体,以各种类型的绿地景观相互镶嵌而形成的大绿带景观为主,绿地类型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是生产性、生态性和风景化的价值功能的综合。例如,北京市绿色景观建设重点在于以郊区的重点生态保护区建设和景观生态整治为突破,以西部北部山区建设为主体,兼顾东部和南部平原绿地系统建设。绿色景观中的农田生态系统应实现高效和无害化,生产绿色产品,严格限制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强度。保护好郊区的水体景观,控制郊区的围湖造田,开垦河道和湿地,保护大绿带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重点保护水源区景观生态体系。通过以林地为主体的景观建设,构筑北京市郊区大绿带都市森林体系。3.2.6 景观廊道和网络建设

随着城市边缘区的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鉴于此,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提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布局模式被认为是生态学上最优的景观格局。该模式是基于生态空间理论提出的景观生态规划格局,首先考虑保护或建设几个大型的景观类型单元(斑块)或基质,作为物种生存的自然栖息地、水源涵养或生产基地,并有足够的主要廊道加以连接满足生物体的空间运动;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需要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

因此,大城市边缘区的分散布局应当是其解决景观多样性保护的最优选择,并成为该区域的基础格局,其中,科学地设计城乡廊道网络对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道路交通、水系、绿化林带等多种形式。它是连接城市和乡村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通道,是实现人类活动以及生物与非生物运动的关键所在。人类过渡的开发活动,导致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破碎化,产生了许多孤立的斑块体,阻碍了孤立斑块体之间的能量和物种的活动与流通,使得自然生态过程中断,生境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17,18]。因此,有效开展景观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实现孤立斑块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流通,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比如,通过构建水系廊道,把孤立的水体和自然残余斑块联系起来;种植农田防护林网或树篱,为鸟类或其他动物迁移和捕食提供栖息地和通道;或者通过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或护路林来为孤立斑块间联系提供通道等等。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和城市发展对乡村带来的冲击,如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开展乡村景观规划,将是21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借鉴国内外乡村发展的经验教训和目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总结认为,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应该积极推动乡村城市化的合理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整合发展,促进城乡景观协调发展,着眼于塑造具有地方风貌和时代特色的乡村景观,实现当代科学技术与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环境的有机融合,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以科技为依托,发展城郊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乡村产业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参考文献:

城市河道的生态与景观治理 篇5

关键词: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治理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5-0059-03

河道,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环境类型,不仅具有防洪泄洪、水利航运的作用,还能改善城市生态与小气候,给人们提供游憩之地。日本在1997年颁布《建设省河川砂防技术标准及解说》,在河道护岸工程设计中提出“护岸往往设置在重要的河边,周围有生态和自然景观等环境,因此护岸应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

我国在河流保护与河道生态工程技术领域起步较晚,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在各地实践中,有些城市采用生态技术手段如生物氧化塘、湿地净化等改善河流湖泊的水质,有些城市运用生态景观廊道治理理念,实现了集水利、生态、休闲、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空间,如成都府南河、南京秦淮河的生态治理。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取得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国外先进的河道治理理念及技术措施间存在较大差距。

1 当前城市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河道护岸结构单一

长期以来,在“治水第一”的政策指导下,城市河道下垫面被采取硬化处理,平面上进行裁弯取直,为的是加快过水速度,使得城市河道逐步渠道化。水生植物在硬质河道难以生存,微生物、鱼虾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河流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被大大削弱。为保护城市安全,人们将河堤逐年加高,并建设大量钢筋混凝土、块石堆砌的垂直护岸,破坏了原有的河流形态[1]。

1.2 河道景观遭到破坏,降低了亲水性和通达性

完全人工砌筑的河道与堤岸,改变了在多重自然力作用下形成的河床、河岸的自然特征和重要功能,同时,忽视了河道与城市的横向联系,石砌的护岸垂直陡峭,使得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落差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和通达性。河流两岸原本可供人与自然亲近的天然场所被闲置了。

1.3 河道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渠道化的硬质河道,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河中水草绝迹,两栖类动物的生态廊道被切断,水生昆虫不能正常羽化,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2]。

1.4 水质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两岸的土地被大量开发利用,附近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造成河水水质恶化,加速了水生动植物的灭绝。

2 城市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2.1 多目标兼顾原则

城市河道治理不仅是解决防洪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通达性、增加休闲亲水场所等方面。如果仅仅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对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

2.2 自然生态保护原则

依据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景观异质性,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沟通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生境走廊,构建城市河湖“斑块—基质—廊道”的有机整体。

2.3 自然美学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尽量采用自然线型,强调植物造景,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滨水景观。

2.4 公共性、共享性、开放性原则

城市河道不应该是被闲置的一角。在设计中,重视公共空间的通达性,重视提供亲近自然的交往空间,强调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共享性,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到河岸边驻足、观赏,实现人与自然的亲近。

3 河道的生态修复

3.1 生态河道建设

首先,去除河底平坦的硬质衬底,改为缓坡。其次,按照宜宽则宽的原则进行修复。一方面是通过对河道清淤,加大河道蓄水量,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河道两岸保留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存发展提供栖息地。沿河设置一些蓄水湖池,或是布置河心小岛,使河流产生分合变化,有聚有散。河道拐弯冲刷严重的地方,可将凸段后移。

3.2 生态型护岸

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一些城市在对河道进行改造的时候不再采用整板式混凝土硬化,而是改用可镶嵌植被的植草砖、植草格栅等材料,不仅能稳定边坡,又能起到绿化的效果。更加生态的护岸可采用干垒毛石加铅丝网固定,底层覆以回填土,用生物方式紧实后再覆以种植土,种植水生植物。这种护岸形式中硬质材料减少,植被占到了更大的比重,为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物群落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

3.3 恢复退化的河岸植被

首先,搞好植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设定科学的目标。其次,植被恢复要符合群落结构的要求,在适应当地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群落生态习性有所差异的树种,如阳性树种、耐阴树种和阴性树种,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和藤本树种,都要合理的搭配。群落的稳定性包括现状的稳定、时间过程的稳定、抗变动能力和变动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一般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3],因此,河岸植被还应选择尽可能丰富的物种,且每个种的个体数比例相对均匀地分布。

4 河道的景观治理

4.1 河岸线的设计

河道平面形态设计应该以自然河道长期发展形成的河道形态为依据,保留和设计一些河流自然形成的蜿蜒曲折和网络结构,包括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等。但是由于城市河道周围大量的建筑物,空间狭小,不可能完全像自然河道那样有大的弯曲和水系的分合,而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满足景观上的要求。通过两边河岸线的随弯就势、收放分合,水域的形态、面积不同,河床高程的变化形成近似自然河道的效果。

4.2 河道断面设计

目前较为改良的方案是采用多层台阶断面结构,能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同时,为鱼类和水生植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但由于自然河流在断面上显示多样性变化,进行断面设计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利用天然材料构筑自然起伏的断面形态,尽量接近河流基底的原始状态,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丰富景观,也大大减少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4.3 护岸设计

河岸地带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水土、遮蔽岸线,同时发挥景观、休闲等功能。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在河岸的设计上摈弃传统的工程技术方法,考虑采用生态河堤,仿效自然河岸的形态特征。同时,在护岸的设计中还要注重亲水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河道的护岸处理和滨水区的景观设计相协调,发挥河道的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例如可设计亲水驳岸接人行木栈道,外侧再用野花、树丛将行人与机动车道完全隔离。另外,增强城市河流与周围大环境绿地的横向联系,通过打通绿色廊道、联结绿地斑块来进一步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圈,也应是护岸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4.4 植物配置

河岸绿化的植物选择首先要遵从“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作为建群种或每层的优势种。乔木应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也可使用一些开花色叶树种,营造丰富的季相变化,如水杉、银杏、栾树、火棘、红枫、樱花、梅花、木槿、山茶等。春天樱花如云似霞、栾树梢头层层黄花,盛夏木槿繁花似锦,秋天水杉、银杏、栾树叶子金黄,火棘红果累累,冬天山茶开花浓墨重彩,一年之中美景各异,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水生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常水位深浅,既能满足河道在丰水期的行洪要求,又能满足枯水期的景观效果,保证四时有景,河岸边坡不至于裸露。沿岸宜栽植千屈菜、再力花、黄菖蒲、芦苇、慈菇、水葱、花叶芦竹、美人蕉、鸢尾等,这些草花形态各异,极易造景,并且不需要特殊的维护。

草坪宜选择马尼拉、狗牙根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便于管理的草种。亲水平台可栽植垂柳、云南黄馨等摇曳多姿的树种,河心岛则可采用疏林、草花的自然组合。

5 结论

保护和整治河道环境,提供亲近自然、开放共享的城市滨水空间,关系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福祉。在满足城市防洪、泄洪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应摈弃将河道渠道化的单一做法,重建自然的、会呼吸的生态河道。首先是解决城市污水排放及治理问题,切断河流污染的源头,只有这样植被和微生物才能生长,河流才能重现生机。其次以景观学原则为指导,设计近自然的河道线型和断面,采用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同时,加强河岸带景观维护和植被养护,积极宣传与引导,提高城市居民的河流保护意识。只有让河流活起来,城市才能富有生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看得见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1]赵全儒.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58-9560.

[2]朱国平,徐伟,齐实 等.山东省招远市城东河河道近自然治理设计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160-162,181.

[3]冷平生.园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城市与景观散论 篇6

1 尴尬

现代城市景观主要是谁造成的?当然是建筑。这里的建筑 (architecture) , 是指其西文“集各种工匠大成”的本意, 包括其成品 (建筑物) 。这里的景观 (landscape) , 源于西方的风景画, 与后来地理学上研究大地表面各种天然物象成因与演变规律的景观学 (也叫landscape) 基本无关。我相信, 这正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城市景观, 顺水推舟, 现代城市景观的主要缔造者自然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

于是, 那些在城市里自称为景观设计师 (landscape architect) 的人便处于了尴尬地位, 他们并不能主导城市的景观, 建筑物集成度越高, 城市越是发达, 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就越小, 在中国, 景观规划师所能触及的城市地面仅仅大约占三分之一, 而在CBD可能连四分之一都难以做到。这个现实与他们在理论上鼓吹的“社会越现代, 人地关系越紧张, 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就越大”成为鲜明对比 (图1) 。

2 朔源

“景观”这个词汇在中国大地上的流行, 不过十来年光景, 1977年出版的《辞海》、1986年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里, 根本找不到这个词。在高校, 起到最大推动作用的是2003年《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的出版, 随之, 一段话在中国迅速传播 (仅据Google搜索的统计, 就有600多次被引用) :“景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前的旧约圣经, 西伯来文为"noff", 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 (beautiful) 有关。在上下文中, 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 (Naveh, 1984) 。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义实际上是城市景象。”[1]

大约十年前我刚读到这段文字时, 就翻出老岳父的解放前旧版汉语《圣经》查看, 没有发现有“景观”二字。后来从香港拿回一本“当代圣经版”的《圣经》, 也没找到此二字。不管是哪个版本, 在有关所罗门王的章节中, 大量描写了圣殿、宫室的尺寸, 建造过程, 使用的材料, 华丽的效果等, 与大地, 特别是自然的大地美不美, 毫无关系, 更没有使用过“景观”这个词。后来知道上文提到过的Naveh是个以色列的景观生态学家, 他所从事的景观与我们的景观本不是一个概念, 为了自己学科或民族的荣誉, 做出一些惊人之语, 也算是人之常情, 反正全球也没有多少人懂得古希伯来语, 于是也没有深究。只是见到这段字经常被人引用, 心中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前不久, 因了审阅博士论文, 该问题引起了我继续深究的兴趣, 于是上各种the bible的网站, 查找landscape。结果, 各个网站上各种老版本的英文《圣经》里都找不到这个词, 最后只在一个parallel translation的网站上, 找到了2007年的New Living Translation版本上有两处使用了landscape:其一是《约书亚纪》第11章第4节, 在形容北方诸王联军人马众多时, 将多数版本常用的“多如沙数”之类的描写改成了they covered the landscape like the sand on the seashore。思想起来, 这个翻译只能在“地表”的意义上来理解landscape, 并不好, 而且不如旧版本的译法表达精准;其二是《以西结书》第43章第2节, 在描写以色列的神从东方来到时用了“the whole landscape shone with his glory”。而这里的landscape, 在过去的各种版本中, 几乎一律地使用the earth。我认为, 老版本更好些:让landscape闪耀发光, 可能是人的感觉;而能让the earth闪耀发光, 只有上帝。

因此, 将“景观”的缘起上朔到《圣经》, 以及“最早的景观含义实际上是城市景象”的说法, 都不过是今人的杜撰。

3 扭曲

根据公认比较严谨的《牛津词典》[2], landscape这个词最早以landtschap, lantschape, landt-shape, landscap, landscept等形式出现在1600年前后的北欧文献里, 而词根-schap的含义就是ship。

landscape的基本意义有:

(1) a.A picture representing natural inland scenery, as distinguished from a sea picture, a portrait, etc.

b.The background of scenery in a portrait or figure-painting.Obs.

c.As adj.=oblong

(2) a.A view or prospect of natural inland scenery, such as can be taken in at a glance from one point of view;a piece of country scenery.

b.A tract of land with its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esp.considered as a product of modifying or shaping processes and agents (usually natural) .

(3) In generalized sense (from 1 and 2) :Island natural scenery, or its representation in painting.

此外, 该词典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解释是:the planning of parks or gardens to form an attractive landscape, ofte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roads, etc.

可见,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牛津版本的英语词典里, landscape的内涵仍然主要有两个要点:美的 (画一样的) 感受, 自然或类自然的景象。

我没有拿到最新版本的牛津词典, 但无可否认的是, 在西方, 近年有些人将大地上的一切可见物象 (包括城市和大楼) 都纳入了landscape, 上述Naveh的解释就是一例, 对其中的过程和原由, 我还没有研究。这种事, 由于日本人把landscape翻译成与土地没有联系的“景观”, 在东方更容易发生。于是, landscape的本意开始扭曲, 或者用褒义的说法, 是发生了演变、蜕变:从原生于自然 (不管是第一自然还是第二自然) 蜕变成与自然毫无关系。

另一种扭曲, 发生在地理界, 它把大地表面美的含义撇开, 只研究其中的科学规律。而后, 这种思维又被生态界继承, 发明了“景观生态学”这一词汇, 用生态学的原理来解释大地面貌的原因和演化规律, 此时景观的内涵与美丑已毫无关系。

4 歧路

不同人群中Landscape含义的演变, 分别走上了各自的歧路:

(1) 从以自然为主的大地, 演变为以人造物为主——建筑师;

(2) 从对对象的充满感情的美的关照, 蜕变为冷静的科学观察——地理学家;

(3) 从人身之外的静态对象, 转化为与人的切身利益攸关的动态对象——生态学家;

(4) 从客体本身特性为主, 异化为以主体感觉为主——环境艺术家, 以及采用“景观”翻译的东方人群;

图2的“景观蝴蝶”图示了这种演变甚至裂变过程。其结果就是大家虽然都在说着同一个词, 实质却是各唱各的调, 真正的交集很少。

仔细观察图2这个演变, 可以发现最容易走得最远的是东方的环艺家和建筑师。有书为证 (图3)

图2作者自绘

图3作者扫描

5 偷换

为了保持形式逻辑的严谨, 西方的基本方法是当事物的内涵发生改变后, 就重新起个名字, 所以我们看到西语的词汇量飞速增加, 词典迅速增厚。而东方人更喜欢“旧瓶装新酒”, 即是让概念的内涵随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和演变, 但必须维持“名正言顺”, 只要心存“实事求是”精神, 注意“名实相符”, 就不会“张冠李戴”, 偷换概念。

可惜, 在对待landscape上, 西方没有坚持自己的传统逻辑, 在一个酒瓶里, 同时装进本来无关甚至相互对立的多种原料。其结果, 是所谓“景观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概念偷换的闹剧, 一方面, 没有美学含义但符合生态学的工作被随意赋予了美的含义 (图4) ;另一方面, 没有生态功能甚至破坏生态的“硬体景观”被披上了生态功能的皇帝新衣 (图5) 。

图4 http://bbs.tongcheng.gov.cn/upfile_pic/1007/10071806293653.jpg

图5 http://www.landscape.cn/down/tuzhi/sj/2005185.html

用严格科学的科学逻辑来分析, 当下的景观界一片混乱, 不成体统, 甚至发展到完全排斥了园林师和建筑师 (因为他们本质上还需要被自然规律控制) , 只剩下可以由人的自由意志操控的艺术家, 才有资格从事景观。例如西班牙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艺术学院院士伊玛库拉达·阿奎拉·西维拉就说:“如今, 景观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 不再是指壮观的自然景象或是美轮美奂的城市环境。……景观以人工制造的文化系统来构成和组织人们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景观是一个文化产物的世界。”[3]

6 另律

上述现象分析起来很怪, 但我们还要注意到另一个事实:许多怪事对于身处不同界别的人从自身发展过程看起来其实很自然, 这说明在现实发展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在逻辑上却可能是相当荒唐的。到底是逻辑荒唐了呢, 还是现实荒唐了呢?

景观本是一个漂亮的小妞, 按胡适的说法, 也是一种实在 (此处“实在”是名词Reality, 不是副词) , 胡适曾说过:“总而言之, 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 他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 装扮起来。实在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 由我们雕成什么像。宇宙是经过我们自己创造的功夫的。无论知识的生活或行为的生活, 我们都是创造的。实在的名的一部分, 和实的一部分, 都有我们增加的分子。”[4]这段话由于后来被政治投机文人歪曲成“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著名, 我们且将其置于一旁不去理论, 但它揭示了客观对象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总是被我们头脑改造过的, 不管是名的部分, 还是实的部分, 而且这确确实实是另一类的社会规律, 你可以说它是丑恶的一面, 也可以说它是精彩的一面。景观的遭遇, 即是一个例子。

7 愿景

由此看来, 景观的概念被不断改造这种事在东、西方同时发生, 有其某种“合理性”和内在逻辑。面对这类问题, 如果只允许机械的形式逻辑思维, 并不能解决问题, 这里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思维方式, 比如辩证思维、宽容思维, 易经式思维甚至感悟式思维。只要认识到人类至今所了解到的真理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勺水而已, 人的整个思想方法就会彻底更新。

我想, 在基本事实搞清楚以后, 与其无谓地争论下去, 不如共同探讨其中的合理性和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 再在此基础上共同理顺科学逻辑, 制定规则, 以免在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中继续发生逻辑错误, 以致误国害民。中国已经把风景园林确定为一级学科, 避免了国外园艺、园林、景观的分裂, 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们希望风景园林一定要以宽容的心态将所有相关的事物和人员全都包容进来。其次, 要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既科学又可行的评价方法, 例如美国景观基金会推出的landscape performance series (LPS) 在线资源库就可供参考, 它是个相当宽容的工具, 但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误判。

在中国目前有两条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其一, 由建筑师或规划师来搞城市景观, 留下一些地面交给“景观园艺师” (恕我不好意思再称其为景观设计师) 来“配些植物”即可。许多城市建设领导机关, 大概就是这么考虑的, 其缺点, 是不能很好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其二, 风景园林师也来动手搞建筑, 特别是介入甚至主导城市规划。然而, 其成功者甚鲜, 究其原因, 大多数从公园和庭园设计出身的人的现代工程和建筑修养基础较差, 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解也比较薄浅, 特别在当代社会, 想要满足资本的无穷欲望 (例如北京的CCTV大楼) , 注重自然规律的景园师完全不具备相应的学识基础。

我有个基本设想:

(1) 加强团结。如果高要求, 景观实在是个需要博大精深知识储备的工作, 特别在复杂的城市中, 一个人是搞不好的。无论是谁参与景观工作, 最好加强与相邻学科专家的团结合作, 不耻下问, 互相学习。

(2) 分工合作。面对城乡两类不同的对象, 对规划设计师的知识库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是否可以有个大概的分工, 最好落实到法规:在建筑物集约的空间, 由建筑师或城市规划师来主导景观, 但要吸收风景园林师的参与;在自然物集中的空间, 包括园林、郊野和风景区, 由风景园林师来主导景观, 但切忌自行设计和建造一些不成样子的所谓“景观建筑”。城市规划要首先尊重生态规律, 实行生态优先, 所以在规划的策划和大纲阶段除了由规划师拿总外, 至少要任命一位风景园林师作副总, 切忌仅由建筑师、经济师 (含旅游师) 来主导。地域规划, 以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 可由城乡规划或经济地理出身的人主持, 但也要有风景园林师作副总;大地规划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 应由风景园林师总负责。

8 结论

当小姑娘成长为大人后, 别人就无法主宰她的打扮了, 这说明, 景观还远未成熟。

其实, 景观不论作何种解释, 只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一种性质, 不是全部。人类有史以来的长期奋斗, 无非是力图改善生活条件, 对自身的物质性改造 (如脑容量、体力、反应速度等) 实在很小。而人的生活条件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其中有的相互联接, 有的没多少关联, 例如空气质量和视觉景观基本是两回事, 食物的样子和其美味也没有关系。人类完全可以把大地上室外生活环境作为一个学科, 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这样的学科, 什么earth planning, geo-design等新词层出不穷, 看起来越做越大, 实际上忽视了在小空间的具体实施, 并不能“一统天下”。当前流行用景观来指代室外环境, 则犯了以偏代全的毛病, 这就是很多人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不满的根本原因。中国用风景园林来指代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 虽也不够完满, 特别是在针对城市景观方面, 但它本身是互谅互让包容思维的产物, 仅此一点就比西方机械思维先进了一大步。景观, 无论如何高级, 如何难解, 如何重要, 只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性质, 过于偏执于局部性质, 肯定不是一条通途。回到图2, 如果我们用一个更大的园把这只景观蝴蝶包容起来, 这个大园就是人类生活环境。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愿大家都将精力放到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上来, 多做研究, 多干实事, 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3.

[2]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M.Oxford:Clarendon1989:628.

[3]伊玛库拉达·阿奎拉·西维拉.景观现代性[J].王霞译.风景园林, 2008 (3) :82.

城市与城市景观 篇7

关键词:景观雕塑,城市形象,城市发展,协调发展

一、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形象的提升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可以从城市的文化、自然景观和历史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解, 但是, 城市景观雕塑能够给人们带来较大的视觉冲击, 从而给人们留下最直观的城市印象, 因此, 城市景观雕塑是人们了解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提升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能够使得人们更好地了解城市的文化, 当人们看到城市景观雕塑时, 能够自然地将景观雕塑与城市的文化进行关联。因此,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文化形象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一, 我国的各个城市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而城市景观雕塑是根据特定的城市文化进行设计的, 因此城市景观雕塑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 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 城市景观雕塑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的重要方面, 人们通过观看一个城市的景观雕塑, 能够回想起这座城市经历的历史变迁, 能够看到一个城市曾经的历史风貌。所以说,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的文化形象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

(二)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经济形象的提升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是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重要产物, 因此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经济形象同样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第一, 城市景观雕塑可以帮助城市树立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该城市寻求发展,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第二, 城市景观雕塑能够为该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从而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开发, 同时还可以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 因此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协助城市的经济发展, 进而对提升城市的经济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环境形象的提升作用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城市景观雕塑在设计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了城市的环境因素, 因此对于城市的环境形象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第一, 一些沿海城市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如青岛是我国一个沿海城市, 其景观雕塑设计能够体现出青岛碧海蓝天的环境形象, 从而满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进一步提升了一个城市的环境形象;第二, 在一些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和气候, 不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从而达到环境效益与艺术效果的完美统一。

二、促进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与城市形象协调发展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对城市文化、经济和环境形象起到了提升作用, 因此需要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与城市形象的协调发展, 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意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宝贵财富, 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对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第一, 在对城市景观雕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防止在设计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破坏性的行为;第二, 在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与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协调性, 现代的城市景观雕塑需要体现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塑造城市协调发展的良好形象。

(二) 注重城市个性特色的展示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需要依靠一定的文化背景, 需要突出城市的整体风格, 注重城市个性特色的展示, 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与城市形象协调发展的景观雕塑。为此, 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点进行充分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城市的文化背景, 才能设计出更好的城市景观雕塑, 才能促进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 突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第二,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 避免进行生硬的模仿。在一些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中, 生硬地引入西方建筑的特点, 模仿气息过于严重, 使得城市缺乏民族色彩, 同时也不具有整体特色。

(三) 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和活力

城市景观雕塑对城市形象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活力, 必须要对城市景观雕塑进行更好的设计。第一, 以城市文化为重要载体, 同时在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现代化的文化气息, 使得城市景观雕塑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而且能够体现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第二,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城市的文化也受到其他文化的重要影响, 因此, 可以在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 合理引入其他文化元素, 进而体现城市的包容性和文化的多元性, 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城市在发展中的无限活力。

(四) 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进行设计

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该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为此,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过程中, 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在充分了解城市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 使得景观雕塑与自然环境的色彩、色调等相得益彰, 将城市景观雕塑特色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突出城市的自然景观, 更好地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环境形象;第二, 在进行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参考文献

[1]陆娟.中国城市景观艺术的意境研究[D].东南大学, 2007.30.

[2]黄力夫.城市机关的雕塑设计——“景物共生”[J].重庆邮电大学学院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襄樊城市景观与三国文化 篇8

城市是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不仅是环境问题,同时也是哲学问题,而且更是文明问题。每个时代都会在城市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和烙印。城市蕴藏着时代文化特征和时代信息,记录着那个年代的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有证可考的事件以及时代的更迭与演变。

1 襄樊市的形成及地理位置

水有源、树有根。城市也有着其自己的发展。

襄樊,是襄阳、樊城的合称,于1950年4月组建。襄阳和樊城隔江水而立。要谈襄樊的形成,就要追溯其历史。

襄樊是我国最早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从考古角度讲,既有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又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核、石斧、尖状器、利削器、砍砸器表明,这里的古人类活动与“北京人”所处时大体相当,与蓝田人、丁村文化接近。这证明远在6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

从宏观上、大致方位上来看,襄樊市是鄂西北、豫湘南物资集散地,距武汉市357 km(公路)。它地处中华腹地,上通秦陇,下控汉沔,东瞰吴越,西遥川西,历为“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的“南川北马”交接之地,东经110°45′~113°47′,北纬31°13′~32°38′。市境东西长238 km,南北宽154 km,面积26 726 km2,占全省面积的14.38%,占全国的0.28%。其中市区面积3 269 km2。自古以来,襄樊乃天下重地,为兵家所必争。《读史方舆纪要》说:“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车瞰吴越;欲退守江左,襄阳不如建业;欲进图中原,则建业不如襄阳;欲御强寇,则建业、襄阳乃左右辟也。”

2 文化的由来及其作用

城市的建设只靠表面上的“抚摸”是站不住脚的,要使城市深厚的内涵在其中,必须依托其文化背景。在某一角度上讲,它是城市发展的“脊梁”,是支撑城市建设的主力。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其最古老的涵义便是“文治教化”。《易传》中有“观乎天文,以擦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便是“文化”一词的由来,这说明“文化”一词在根源上是与人类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与周边环境的建设联系在一起的,这不能不说明文化在城市中的作用。襄樊城市与三国文化也有着同样的渊源。襄樊的发展在于其历史文化的传播,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借助三国时期的文化背景来对襄樊这样的历史名城进行相关的景观建设,从而进一步地对人文景观有所“重用”。采用这一做法,使襄樊在城市品质、品位上有所提升。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对应着不同地区的背景、气质,构成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越悠久,时间延续的越长其模式越稳定,个性越突出,这种文化的渗透对于襄樊这样的文化名城来讲是不可或缺的,它拥有着与城市接轨的实用性,作为地域文化独创无可替代。当今社会无不重视历史文化对城市的重要性,又多次深入探索人类价值与精神表现的人文情怀。由此可见,文化的产生是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不同的民族和区域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性特色文化,从而借助区域性文化对城市进行景观规划。

3 城市景观与文化的关联

景观设计学首次使用是在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设计纽约中央公园之时采用的。而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则是以100年前在哈佛大学开设课程并设立学士学位为标志。从哈佛大学所开设的课程中可看到对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师文化修养的重视。在其景观规划设计专业限选课中,历史、社会、经济等文科类课程都列入其中。由此可见,景观设计在具体实践中与文化及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重要性。城市景观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知识渗透的广度可概括为艺术、建筑、人文、历史、心理、地域、科技等方面。这些学科概括起来,可以归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在城市景观实践中各学科不是独立,而是互相交融的,是与人类产生的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恰恰是精神因素使然。襄樊作为历史名城,可以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借助三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建筑、历史典故等来建造一个带有三国文化气韵的襄樊城市景观。

4 景观在襄樊城市中的意义

历史文化名城是人类祖先劳动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珍贵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积淀。没有历史的国家,其民族在现代生活中必将显得苍白,肤浅以及缺乏深层的历史背景。在现代文明社会和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实际,正是因为历史的长河中吸取营养,才显得绚丽多彩。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学者认为,国土景观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文化和文明形象的标志与骄傲。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以求心灵之满足,更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襄樊城市景观不仅可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也将会带动所在地区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发展以及城市形象的建设和城市“名片”更好的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是在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构成的同样具有上述价值。只有在城市景观中认识和强调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够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切实进行相应的建设。

1)再现历史,增强团结。

三国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创造无比辉煌的文明,是襄樊人民的聪明与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这不能不引起作为襄樊儿女的一份子,祖先创造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城市景观的建设要借助历史文化的这一优势来激发人们对襄樊城市建设的自信心。当不朽的城市历经千百年而岿然屹立的时候,它使本区域的人民充满信心,借助历史文化来建设城市景观,能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发展建设家乡,增进与民族区域的团结,有着突出的作用和非同反响的意义。

2)有利于带动经济增长。

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也逐步地注重精神消费自身素质的提高。襄樊城市与三国文化的结合,可以根据历史典故建立人文景观,依托名胜古迹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依托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业,甚至可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襄樊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这样一来,不仅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城市雕塑、人文景观等)来传播文化反映历史,而且相关历史文化的音像制品,城市历史演变图书的出版等“文化工业”会有着迅猛的发展,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从而也就相应地增加政府的税收,各行各业从中受益,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同时,借助名胜古迹来创建城市公共空间,为人们的业余休闲活动提供场所,成为市民及游客学习历史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加强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有利于开创襄樊地区旅游业市场的新局面,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从而带动襄樊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抓住机遇、宣传名城、建设景观、利用名城、发展区域、充分发挥历史名城的潜力和作用,进一步推动襄樊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让襄樊古城的三国文化大放异彩;同时也可以以名城为中心积极发展周边区域的经济和旅游事业。

因此,对于襄樊城市景观的建设,应借助于历史文化、历史典故作为载体,它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而且对后人的教育、城市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国文化的再现,正是襄樊城市景观的发展之道。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轻视传统是愚蠢的。”在这里,我们讲没有区域文化,同样也是愚昧的。中华民族是聪慧的民族,因此,历史文化将会在今后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共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使襄樊有着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构成文化构架,铸成民族魂魄。

摘要:针对襄樊名城与三国文化,分析了襄樊的现状,提出了城市景观的建设及发展,在尊重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体现地域性,以提升城市品质,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发展及形象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景观,三国文化,城市品质,城市形象,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吕文强.城市形象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邢天华,晋宏忠,卢流德.襄樊兵事春秋[M].北京:中华公商联合出版社,1996.

[3]丁剑卿.襄樊文化艺术志[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0.

[4]李翼鹏.襄樊著述志[M].襄樊:襄樊新华书店,1987.

[5]湖北省襄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襄阳县志[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6]何奇松,刘子奎.城市规划管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7]黄建培.民族传统文化应是当代中国雕塑的脊梁[J].雕塑,2005(1):75-77.

[8]沈建国.景观设计与文化[J].装饰,2005(11):35-37.

城市环境与景观设计 篇9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也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人与自然生态共生共存的目的。在一个景观系统中,存在着五个层次上的生态关系:

1.1 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1.2 景观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

1.3 生态关系,是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丛林作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水塘作为一个水域生态系统,梯田本身作为一个农田系统,其内部结构与物质和能量流的关系,这是一种在系统边界明确情况下的垂直生态关系,其结构是食物链和营养阶,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这是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1.4 生态关系则存在于生命和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这便是植物生态、动物生态、个体生态、种群生态所研究的对象。

1.5 生态关系则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这是人类生态学所要讨论的。

景观中的基本名词是石头、水、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他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和质地是形容词和状语。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如同上下文关系中的景观语言一样,是有多重含义的,这都是因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而景观符号,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

2 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

从设计方法或设计阶段上看,景观设计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2.1 构思、创意

构思是一个景观设计最重要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景观设计的最初阶段。它涉及包括区域、新城镇、邻里和社区规划设计,公园和游憩规划,交通规划,校园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修复,遗产保护,花园设计,疗养及其他特殊用途区域等很多的领域。构思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为地块的使用者创造、安排出满意的空间场所,又要考虑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干扰。然后,采用构图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各种手法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2.2 构图

在构思的基础上就是构图的问题了。构思是构图的基础,构图始终要围绕着满足构思的所有功能。在这个阶段主要把握人和自然的高度和谐,把握功能要素。现代的景观设计构思要“以人为本”,景观设计构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平面构图:主要是将交通道路、绿化面积、小品位置,用平面图示的形式,按比例准确地表现出来。 (2) 立体造型:整体来讲,是地块上所有实体内容的某个角度的正立面投影;从细部来讲,主要选择景物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来反映,从以下的设计手法中可以体现出这层意思。

2.3 对景与借景

所谓对景,一般指在园林中观景点具有透景线的条件下所面对的景物之间形成对景。一般透景线穿过水面、草坪,或仰视、俯视空间,两景物之间互为对景。借景也是景观设计常用的手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合,或建筑本身的设计手法,将远处的景致借用过来。大到皇家园林,小至街头小品,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要让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2.4 添景与障景

当一个景观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为的建筑,如没有其它景观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会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小品、乔木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小品和近处的乔木,便叫做添景。障景是将好的景致收入到景观中,将乱差的地方用树木、墙体遮挡起来。障景是直接采取截断行进路线或逼迫其改变方向的办法用实体来完成。

2.5 引导与示意

引导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的材质有水体、铺地等很多元素。如公园的水体,水流时大时小,时宽时窄,将有人引导到公园的中心。示意的手法包括明示和暗示。明示指采用文字说明的形式如路标、指示牌等小品的形式。暗示可以通过地面铺装、树木的有规律布置的形式指引方向和去处,给人以身随景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6 渗透与延伸

在景观设计中,景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渐而变之。使景物融为一体,景观的延伸常引起视觉的扩展。如用铺地的方法,将墙体的材料使用到地面上,将室内的材料使用到室外,互为延伸,产生连续不断的效果。

2.7 尺度与比例

景观设计主要尺度依据在于人们在建筑外部空间的行为,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如学校的教学楼前的广场或开阔空地,尺度不宜太大,也不宜过于局促。无论是广场、花园或绿地,都因该依据其功能和使用对象确定其尺度和比例。比例有两个度向:人与空间的比例;物与空间的比例。综合分析、现场的感觉才是最佳的方法。

2.8 质感与肌理

景观设计的质感与肌理主要体现在植被和铺地方面。不同的材质通过不同的手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肌理效果。如花岗石的坚硬和粗糙,大理石的纹理和细腻,草坪的柔软,树木的挺拔,水体的轻盈。这些不同材料加以运用,有条理地加以变化,将使景观富有更深的内涵和趣味。

2.9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灯具、树木排列中以相同间隔的安排,花坛座椅的均匀分布等。韵律是节奏的深化。如德国柏林苏军烈士墓前5块方形草坪,5块等量草坪上摆着5个花岗岩雕刻成同样大小、同样图案的白色花岗岩的花圈。

3 景观设计的要素

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景观设计的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3.1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3.2 植被设计

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植被的功能包括视觉功能和非视觉功能。非视觉功能指植被改善气候、保护物种的功能;植被的视觉功能指植被在审美上的功能,是否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通过视觉功能可以实现空间分割,形成构筑物,景观装饰灯功能。Gary O.Robinette在其著作《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中将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 (1) 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2) 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 (3) 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4) 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景观的识别性,使景观更加人性化。

3.3 道路设计

这里所说的道路,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景观道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观道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一部分。总之,当人们到景区,沿路可以休憩观景,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3.4 水体设计

景观设计大体将水体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的设计方法。静有安详,动有灵性。自然式景观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森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景观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动态的水一般是指人工景观中的喷泉、瀑布、活水公园等。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和人工状态下的水体,起侧面、底面也是不一样的。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根据水景的功能还可以将其分为观赏类,嬉水类。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当优先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为我所用。我们相信,面对新世纪中国城市环境建设这个无比广阔巨大的市场,我们的国际合作一定会创造业绩,互利互惠,共同促进发展,为人类有一个更好的“地球村”人居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摘要:城市环境建设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而景观建设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必须要合理运用景观设计的各个要素, 结合各城市的人文特点, 来营造不同风格的城市环境。

关键词:城市环境,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向荣, 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英) Paul Cooper, 刘林海译.新技术庭园.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2.

[3]何依.中国当代小城镇规划精品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3月.

谈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塑造与规划 篇10

关键词:景观特色 湿地公园 水生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242-01

不同城市的湿地公园应该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不能千篇一律。所以,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应该紧紧抓住当地的景观特征进行设计,突出当地的特色。湿地公园离不开水,离开了水就不能称作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就是紧紧围绕水这个主题充分展示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景观特征,以水为主题进行的景观设计是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特征,也是感染熏陶游玩人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城市湿地公园对景观规划的要求,应该考虑把河流、湖泊、池塘和溪流等自然水体纳入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载体。在把水的灵动明快自然属性进行充分发挥的基礎上,更要深挖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个性或景观特色,融入自己的实际当中进行充分的展示和表现,最终塑造成当地的景观文化特征。这个要求是设计城市湿地公园的关键之处。

1 水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水的性格是动态和变化的。古人云:“水性至柔,是瀑必劲。”“水性至动,是潭必静。”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赞美水的过程中用了这样的文字来形容水的柔性之美。水,具有形态之美,那辽阔的水面令人产生宏伟的感觉,水平如镜宁静的水,在人的心中产生静谧的感觉。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产生磅礴的气势,水的不同形态给人以不同的感觉。水又是清澈透明的,不仅滋润万物,还反射一切周围的,给人以明亮一尘不染的感觉。

湖泊、池塘和水潭是自然界自然形成的静态的水。动态的水在自然界一般以五种形式存在,它们分别是瀑布、河流、泉水、雨雾和浪涛。瀑布的特征就是水从高处急剧的落下;河流的特点是水在地面缓慢自由的流淌,而泉水的特点就是水从地底下急剧的涌出,而下雨中水的形态则是以点滴表现出。至于浪涛,以磅礴以气势展现出来。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水的不同形态,把静止的水和动态的水充分考虑进来。这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依据,也是城市湿地公园的艺术所在。

在以往利用水的艺术过程中,人们积累了很多的艺术手法,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倒影成双、借景虚幻、优化画面、逆光剪影、动静相随和水里“广寒”等。这些艺术手法再和自然界气候上的天气状况如雨雾雪霜等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无穷的变化,造成无穷的景观,产生无穷的乐趣。动态的水景多姿多彩、声色并茂、变化无穷,可以柔和公园中硬的人造建筑物,从而给环境增加柔和色彩,同时水也代表着生命和生机,这有利于满足现代城市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内心渴望,从而获得满足感和艺术享受。

水造就了生命。有了水会带来水生植物,各种水生动物如鸟类和禽类,这又丰富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同时也为景观带来了新的内容。

2 植物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园林观赏植物是—类的大的植物类群,其中水生植物在这个类群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水生植物在湿地公园中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城市湿地公园中水景的表现需要和园林植物结合起来,这样的设计才会表现充分。鲍世行做过一个实验,在中国东部选取一处山地湖泊作为试验对象,把湖泊景观系统的因素分为景观要素和美景度,然后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山石和植物点缀湖面可以极大地提高湖泊的美景度。这可以给我们一个经验,通过对水边栽种植物可以丰富景观,增加美观。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滨水植物选择范围广泛。需要注意的是水景总终还要以水为主,植物不可完全盖满了水面,防止喧宾夺主。多数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水面植物应不超过1/3—1/2。留有一定的水面,也就留出些许明亮。植物应该着意于丰富水面而不是无限制的占领水面。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对水生植物加以适度控制。

3 文化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文化景观是当地最大的景观特征,塑造文化背景对于营造景观特色价值巨大。对于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事物一般宜从控制的角度、以时间为标准,来确定处理的方式:

(1)让时间静止,保留原貌,禁止任何干扰。

(2)适度利用,但不破坏原有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3)改造原有的文化景观,重新加工创造,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还有一种就是形式的改变,但保留原来的历史文化。

(4)采用时间倒退法,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材料仿造历史建筑。

4 滨水设施及其相关因子的景观特色塑造

水景是城市湿地公园最重要的景观,以水为主题进行造景要突出水的景观特征。滨水景观的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绝不能等闲视之。

中国传统园林对理水有深刻的理解,各种设施的位置、构图、材料都应纳入造景范畴。举例来说,在北京昆明湖、承德避暑山庄规划设计中,多用堤和桥来对宽阔的湖面进行划分水面,这样可以增加水景空间的层次;又以苏州园林为例,水体采用更加复杂的聚集,分散,开流和合流等手段来搭配周围的岸石和周围环境,从而就构成了更加复杂的层次,产生了更深的景深。这种设计让水景更加复杂和美观,增加了园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价值。

堤,从造景的角度来看,常被用来作为分隔水面的重要手段。在实际中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堤,可以改变水面的形状,让水面拥用更多的层次与景深,塑造各种空间感,从而增添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审美价值与观赏趣味。

水面有时候不可能被完全隔离,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桥来进行连接。为了增加公园的美观度,人们设计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这样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桥就不仅具有了美学上的审美价值,还具有了生活中交通的实际功能,游人可以通过桥从陆地进入岛屿或者游船。桥的形状和高度要综合考虑美学要求和实际中功能要求,达到功能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在水面上与陆地完全分离的土地是岛和洲。游人能通过陆地上的路到达的我们称为洲,不能到达称之为岛。我们设计岛屿时要按照水流自由冲刷的自然规律。岛与洲上通常有大量的湿地,这些湿地功能很大,可以作为水禽的生活繁衍栖息地,成为城市湿地公园里最原始自然最具生命的区域,也将成为城市湿地公园的最具标志性的当地景观。

5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无论规划设计模拟的生态系统还是自然的生态系统,都应该讲求生态平衡,达到平衡之美。城市湿地公园紧紧以水为主题,以湿地为载体进行展示景观特征。在规划设计是就要求充分协调水与水生植物的相互关系,水生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关系。满足了这个要求,才能塑造好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征。

参考文献

[1]程金龙,吴国清.旅游形象研究理论进展与前瞻[J].地理与地理信息相学,2004(2).

交通工具与城市景观的博弈 篇11

1. 交通与城市景观的关联

传统城市主要以步行或马车为交通方式, 其特点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但随着近年来汽车数量的增加与速度的加快, 人的活动方式、速度变化、距离、观看角度这些与城市景观密切相关的因素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城市景观的建筑尺度、空间排列、流动感等特征形成了博弈。

交通工具与城市景观的博弈,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对车行系统下城市景观的相关理论探讨, 国外研究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从中国城市的现状来看, 城市形态还远远没有适应交通方式的变化。机动化给城市带来了影响和冲击, 为解决交通问题一些较大城市利用交通技术的发展, 给城市带来了大尺度的轻轨和高速道路。但是, 这些交通设施需要占据相当的城市空间, 挤压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的空间。多年来, 我国道路景观空间的设计基本上属于市政设计范畴, 更多侧重以功能性为主的市政规划, 忽视了以“人文为主”的景观特征。规划设计中关注“静态”, 忽视“动态”, 研究的视野侧重于步行系统。虽然在城市步行化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果, 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整体设计观念。建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步行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缺乏联系的弊病。

2. 车行系统中城市景观的变化

“车行系统中城市景观”所研究的范围是依据车行运动方式下的视觉与感知特点, 主要研究行进中的视觉趣味点——中距离的城市景观。一般情况下, 在城市空间中活动的人只要不刻意注视景观元素的某一个细节, 在通常的观测方式下进入视野的大都是中景。在步行状态下, 近景的变化会产生细腻的景观体验;而在车行状态下, 中景物体被不断地置换, 对远景物体的敏感性往往远远大于步行状态。随着车速的提高, 近距离物体会在视野中转瞬即逝, 这时, 人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较远、较稳定的东西上去, 比如大的空间、大的地形、大的建筑 (通常是建筑群而不是单独的建筑物) 。这种由细节到轮廓的转移使得车行景观的设计重点集中在中远距离的欣赏行为上。

景观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城市景观是城市的内在规定性与外在影响的双向作用的产物, 与景观的内涵不同处在于城市景观的内涵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 而景观则是覆盖城市景观以及其他景观 (如乡土景观) 的更大内涵。因此城市景观与景观之间的内涵关系就是个性与共性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不同交通方式下城市形态的演化过程则有助于我们对城市景观演变的进一步理解:

2.1 农业时代——步行与马车为主的交通方式

这是城市形态的膨胀阶段, 城市外部空间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式连续延伸, 城市用地连片地向各个方向发展, 一圈接一圈的连绵发展使整个城市的活动错综复杂, 各种功能混杂在一起。处于农业时代的城市在无控制的情况下就以此形式自由发展。

2.2 工业时代——有轨电车与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

这是城市形态的蔓生阶段, 也是向心体系阶段 (母城——卫星城) , 城市外部空间沿主要对外交通轴线呈跳跃式成组成团星状扩张扩展, 相应交通辐射型结构城市以几条主要道路为轴线呈辐射状生长。这种形式是城市空间生长中较常见的形式, 是最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如其中一条发展轴具有较大优势, 则形成城市的带状生长形式。带状生长是主轴线型结构的显相形态, 往往沿某种地理要素, 如谷地、河道、海岸以及交通道路等而形成。

2.3 后工业时代——综合交通方式

这是城市形态的连绵带阶段, 城市外部空间低密度连续蔓延 (向心体系发展, 二个以上城市地域连成一片) 。多中心的跳跃式生长城市结构, 是空间发展脱离老城区而另辟新区的一种形式。这种不连续的用地发展方式, 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从不连续演化过程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从上述城市形态演变的过程来看, 城市空间格局主要经历了团状城市——星形城市——分散组团城市——带状组团城市——多组团半网络化城市的演化过程。城市各种功能活动 (交通方式) 所引起的空间变化, 促进了空间的位移与扩张, 这种位移和扩张其实质就是一种空间演替。在现实中, 上述五种演变类型往往交替进行。

3. 车行系统与城市景观

车行系统是以车行道路为主对各个物质形态构成要素的串联。从景观设计的层面而言, 车行系统是由街道、广场、建筑物、车辆停车站场、派生场地、绿化带、街道公共设施等组成的线性序列, 它在城市中起着联系组织的作用。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多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空间要素组成、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和功能、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复杂的巨系统, 是以人为主体, 以空间利用为特点, 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高度集约化的地域空间系统。车行系统则是从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大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是按照系统组织方式和原则形成的城市空间体系, 是城市中与车行行为方式、活动相关的各种物质形态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总和。

在《城市设计》一书中, 培根提出了“同时运动诸系统”的概念。“同时运动诸系统”概念的提出, 使车行系统的含义进一步深化与扩张, 车行系统不仅是各个物质形态要素的构成体系, 而且是多个运动系统同时并存的更大系统, 也就是说车行系统不仅是线性序列, 更是多个线性序列交织的网络空间体系, 这也决定了车行系统的复杂性。

3.1 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

随着城市交通机动性的发展, 汽车数量的增加, 人们开始关心城市车辆的流动问题,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区移动空间和停歇空间逐渐分离, 以缓解步行者和车行者之间的矛盾, 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然而步行者和车行者两者必须在城市空间里共处, 要想实现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既分离又相互联系, 依靠在不同高度运动的相互迭叠的多层平面才可以达到。为了形成整体感, 每个层面的运动和感受都不可以是孤立的, 而应该是整体体验中的一个环节。

因此, 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之间具有叠合关系, 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划分。这一点对于城市景观的生成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车行系统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城市景观包含着由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共同组成的交通空间体系, 而车行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也是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因此, 车行系统作为联系组织城市景观各要素的组织体系, 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2.1 构成关系

如前所述, 车行系统是以车行道路为主对各个物质形态构成要素的串联, 车行系统之所以对城市具有组织联系的作用, 是因为街道是城市的骨架, 组织着城市的结构, 街道不仅具有交通的功能, 还具有组织空间的功能。城市景观的各个要素被街道这个纽带联结起来, 以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组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 车行系统与城市景观在构成上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关系, 它们的构成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呈同构关系。

3.2.2 形态关系

现代交通不但改变了都市的运动速度, 也改变了现代城市的形态, 形态是与运动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培根对于运动方式和城市形态结构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研究。培根认为, 城市形态和交通形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 步行交通表现出的街道形式容易出现弯曲和随地形变化的特点;巴洛克的直线放射形态, 是对马车交通的普遍发展的直接反映。城市的运动方式构成了城市的基本结构, 而运动方式的变化会带来城市形态的一系列变化。综合复杂的运动系统协调的结果, 为现代城市形态提供了新的秩序。因此, 车行系统的内在运动机制决定着城市景观的形态特征, 对城市景观的现代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4. 小结

城市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城市景观的演替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城市景观有其存在的自律性, 车行景观的生成及其存在是时代的发展需求, 正如步行景观的存在一样, 车行景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并且这个存在还将会是相对长期的存在。通过对交通工具与城市景观的博弈分析, 合理地探讨车行景观应该是一个由各构成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和谐整体, 而从城市设计整体角度出发, 车行景观则应该成为一个和谐整体城市设计的一部分, 能与其他部分 (步行景观) 有机共存, 服务于城市整体的需要。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车行景观的复杂性, 至于车行景观今后会如何发展, 其中必然还会伴随着很多发展变化的不确定因素, 这是一条伴随着艰辛与汗水的漫漫长路, 有待后续付出更多的努力。

上一篇:教学相长下的成人教育下一篇:梅花盆景的制作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