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景观

2024-10-21

城市住宅景观(共12篇)

城市住宅景观 篇1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已不再满足于基本的住房保障, 而对其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多功能复合人性空间,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的好坏。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 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 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 应实现人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 尊重自然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因时因地, 园林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师在通过对住宅区的实地勘测和考察, 分析和探讨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个性特征, 因地制宜, 从空间、环境、功能的有机结合出发, 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小区居住空间景观。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美、意象美。

2.2 尊重个人空间

住宅建筑以外的户外空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 它担负着很多功能, 因而景观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为出发点, 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 要真正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 住宅小区园林生态环境景观系统

住宅小区的园林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 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 追求自然真趣, 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 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景观感受,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时, 要立足于合理地建立4大系统, 即绿化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系统、户外休闲系统和交通组织系统, 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型园林环境系统。

3.1 园林绿化生态系统

作为住宅小区, 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 绿化犹如呼吸系统, 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 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园林小区绿化设计, 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 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 实现“人与自然共存”。

住宅小区中的植物应该提倡尽量保持原有树种, 合理地利用当地树种, 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树种。笔者认为, 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 在园林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植物的层次, 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 配合地形, 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 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 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提倡参与性和生态性, 多种植纵向生长的乔木, 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积;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 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 获得身心健康。

3.2 园林景观形象系统

(1) 朴实的自然观。以软质景观为主, 硬质景观为辅, 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

(2) 艺术导向性。通过对建筑风格和小区地形的把握, 使设计后的景观效果风格和小区建筑融为一体, 达到综合的视觉效果。

(3) 集中和分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进行景观设计, 使住宅小区整体形象鲜明但又不失个性。

3.3园林户外休闲系统

住宅小区的广场或是其他硬质铺装地面所形成的小区居民的活动空间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系统中称之为户外休闲系统更为合适。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小区居民的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在以往的住宅小区的景观中, 园林户外休闲系统这部分的设计, 要以能给小区居民带来使用上的方便的园林设计为最佳。比如, 在追求住宅小区户外空间上, 多提倡采用“隐形”广场。使居住区内的园林建筑能与环境融为一体, 处理好其他的环境因素 (地形、水体、植物等) 对园林景观的整体影响。

4结语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融入大环境、大生态的同时, 利用合理的规划, 适当地设置水景景观, 根据小区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特性, 适当搭配, 可营造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 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感受。

参考文献

[1]董艳平.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探析[J].山西建筑, 2008, 34 (10) :55~56.

[2]黄文山.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J].中华建设, 2008 (10) :33~34.

[3]刘原平, 杨丹.浅谈住宅小区的人性化设计[J].山西建筑, 2010, 36 (5) :21~21.

[4]李粱.关于居住小区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 :56~57.

城市住宅景观 篇2

【论文关键词】: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问题;设计原则

【论文摘 要】:文章从城市住宅小区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探讨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通过对原则的简述,以期对住宅小区的规划提供点滴帮助。

引言

城市住宅小区是经市政规划部门规划,被城市道路或自然边界线所分隔,不为城市道路穿越的完整居住地段。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居民住宅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居住条件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与此同时,城市扩大和人口剧增使环境受到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失调和生活环境质量下降。渐渐地,人们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在购房时,除了关注住宅小区的建筑地段、房价、区位、交通等因素外,更关注的是楼盘的绿化和景观等自然环境的营造。因而对住宅小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我国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简要历史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环境景观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实验小区,在考虑并开始注重环境的营造,提出了人要居住在优美的环境中。进入90年代,扩大试点后,环境景观概念进一步深化。后来,随着个人住购房时代的来临,开发商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景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卖点,并把它作为品牌来炒作。这就带来了生态小区和绿色小区概念的流行,然而与此同时,许多开发商也利用购房者不成熟的消费心理,追求社区景观形态西洋化,带来了许多弊病。近来,住宅创新的中心思想就是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达到“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求得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融合。

2.目前我国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住区小区景观设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现存问题也是很明显的。

2.1 功能性差

目前许多小区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营造都未充分考虑“功能第一”的原则,而是侧重于外表的美观表现(多从促销的目的出发),使“景观”成为“仅观”,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2 经济性差

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异,结果是加大了投资成本,增大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也增大了后期的物业管理费用。

2.3 协调性差

目前“景观”在业内很受欢迎,园林景观风格迥异,多姿多彩,成了营造楼盘特色的重要手段。但有的楼盘因景观设计欠妥,定位不准,处理不当,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难成一体,这种“分离”使得小区景观的整体效果较差。

2.4 缺乏个性

走进一些新开发的地产项目,总会感觉有似曾相识之感,原因之一便是小区园林景观缺乏个性,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克隆”和“模仿”的痕迹,你建个花架,我盖个亭子;你有个小桥流水,我有个跌水喷泉。而且部分景观设计公司为达到签单目的迁就客户需求,也使得景观设计得雷同化倾向日益突出。

3.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原则

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住宅小区各方面的要求,克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优秀的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3.1 遵循天人合一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绿地景观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

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3.2 注重人性化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应该在开发商商业运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为出发点,追求一种优雅、放松、生态、安全并有强烈归属感的景观风貌。比如,现在的社区内经常有水池,如何使水景在干旱季节或冬季无水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种有功能的优美景观?济南的某些住宅小区就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如在浅水池底铺设卵石,形成自然驳岸。在无水期间,呈旱溪风貌,面积稍大的硬底水池在冬季作为旱冰场或舞池,起到体育娱乐功能。

3.3 体现生态化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还要追求生态化。所谓生态住宅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的居住社区。从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生态居住区是指在居住区的建设中,通过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基区面积。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态居住区应该达到节能、节地、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生态居住区的目的,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4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住宅小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方,建筑风格多为现代建筑风格,各地区在建筑装饰上也强调要突出地方特色。绿化设计首先应该从这一大的前提出发,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各具特色。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作出不同设计。由于北方四季分明,冬春风沙大,因此绿化首先从防护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冬季防风,降低风速,防尘的效应;夏季应考虑通风,遮荫降温的作用,应以乔、灌、草为基本形式,并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楼间绿地应有足够的遮荫乔木。其次,为了方便居民的户外活动,在空间组织上应考虑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应通过绿化带等形式划分出若干大小不同的活动空间;在道路,小广场的安排上,还必须考虑日常生活上的行动方便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防灾及人员疏散问题,因此绿化种植不应阻碍交通。

3.5 经济实用原则

所谓“经济实用”就是说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应考虑以最适当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效益。

3.5.1 要善于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

居住区毕竟不同于公园,绿化应以满足居民生活为主,给居民创造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户外活动场地为宗旨。因此,应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根据已有的地形地貌,适当整理,没有必要大量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这也符合我国造园一向强调的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优良传统。

3.5.2 适地适树

小区房屋建设,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往往就地掩埋,已经造成了原有城市土壤的贫瘠化。再者,居住区环境的日常管理水平也不可能像公园绿地那样高。因此应从较粗放的管理投入考虑,在树种选择上一定要以地方树种为主,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 适度美化原则

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是把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文学美综合为一体的艺术,同时它受时空及自然条件变化的制约。因此,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必然明确立意(创意),因地制宜地形成特色,要符合一切完美艺术的构图基本规

律。

4.结束语

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

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房地产开发商对小区环境日益重视。环境已成为住户购房首要考虑的与户型、区位同等重要的因素。环境景观设计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绿地加上宅前绿化,单纯满足绿地率就可以了。景观设计要配合小区规划、建筑风格与地产企业文化等来进行。

住房消费市场日趋成熟,人们对小区景观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集中观赏、休闲与实用性为一体的小区景观,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城市住宅景观 篇3

关键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求不再局限于室内的档次与质量,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区可以使漫步在小区内的居民身心愉悦。而一个和谐舒适的居住区需要建筑与园林环境完美搭配才能得以呈现。因此,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就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一、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强调人性化意识,应考虑人置身其中时的心理与行为需求,做到景为人用。使人们在这个空间里能从视觉、听觉、嗅觉上得到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诠释与共鸣。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从人体工程学、行为学以及人的要求出发,研究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起点,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所需。

(二)功能性

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人们在物质层面的要求,而且要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辅助设施要求,同时园林景观的布局也要看美观。

(三)生态性

小区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住宅区就是指在保证社区各项功能正常运行和维护社区内居民较好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均生态基区面积,以達到节地、节能、节约资源、节省材料、太阳能运用,无害化、减少废弃物、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运用和循环运用等要求。

(四)创新性

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内容、设计表现形式应该适度的超前,使该设计能够满足居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使用需求、审美需求,眼光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五)经济性

小区景观的经济性,就是既要顾及造园工程的建造成本(这关系到售价及开发利润);又要顾及长期的养护成本(这关系到维护以及物业管理费用)。所以,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崇尚朴素,经济实惠,不要做不必要的铺张设施。

(六)因地制宜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做到不同地域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各具特色。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要求不同,做出不同的规划设计。

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一)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居住区位置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四周的生态环境、交通状况、日照时间及通风性,然后根据小区地域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居住区应以居住为主要功能,根据需要合理配套相关功能的设施。小区内相关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照明设施、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等措施。停车场要满足小区内车辆停放要求,并统一规划,使得小区内的车辆停放有秩序;照明设计主要指路灯,保障夜晚居民出行的安全;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设施尤其要满足儿童和老人的需要,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文化修养,还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二)小区道路设计

小区道路是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的纽带,是居民上班工作、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地,所以,要重视小区道路的规划与设计。首先,住宅小区内的主干道的形式要与小区外道路的形式有所区别,不易横平竖直,应多使用环形线路。其宽度以5m~8m较为合适,尽量减少容易发生交通拥挤的主干道路交叉口。在设计主干道时,要注意道路的视线导向功能,注意道路沿线的对景和远景设计,以满足业主的审美需求。其次,小区人行步道,尽可能采用曲线。路面宽度最好在控制在2m~2.5m之间,为了使路面更富有变化,综合使用花砖路、天然石料路、砂土路、木制地板路等路面,同时注意使用人行步道将小区各个景观元素错落有致地串联起来,形成有序的空间整体。最后,居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为了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要尽可能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从节约用地角度来说,居住区停车场以设在地下、半地下较为适宜。

(三)水景的开发与利用

亲水是人们的天性,水体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的景观效果,而且通过运用一定手段去拓展空间,延伸、引导空间,用设计师的创意理念去多样化地丰富景观环境内容,达到活化空间、创造情意。水景设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和湖泊,通过人工改造,使得水景和其他景观更加的融合。同时可以在水中种植一些观赏性的植物和鱼类。在应用水生植物布景或造景时,要注意植物的组合和搭配,兼顾水中和驳岸边缘;兼顾浅水区域和水域中央环境;兼顾水生植物品种和水景组合的季相搭配。将水生植物通过水面的大小宽窄、水流缓急、空间开合,大小相融、高低相间、前后不一地把不同姿态、形韵、线条、色彩的水生植物种类搭配对比,并与周围环境配合,科学地配置在一起。同时应注重植物构成形式的稳定和景观的自然美,力求模拟再现自然水景之美。

(四)园林绿化设计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将常绿与落叶相结合,观花观果与观叶色相结合,为了形成具四季变化但又四季有景的水平布局与垂直布局,应根据花期果期合理安排植物品种。植物群落的营造上应考虑高、中、低等多层次复合型绿化,增加绿化覆盖率和叶面指数。多采用常绿、落叶乔术,点缀花灌木,做到绿化、净化、美化相结合,色彩上强调整体感,以植物造型为手段,以清新、高雅、优美为目的、强调俯视与平视两方面的效果。在绿化规划中,种植方式应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同时,设计时可适当依靠亭、廊、榭、花架等景观,以达到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此外,为了使植物景观在最短的时期内达到设计效果,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植物的取材应主要采用乡土树种。植物的品种选择观赏和经济价值高、有利于环境卫生的树种。另外,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可以更加突出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树种的选择要注意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以满足远、近期绿化效果的需要。基于经济角度考虑,应尽量避免大量采用价格高、数量少的树种。

(五)园林小品设计

园林小品的建设可以增加住宅小区的活性,可以美化小区园林景观环境、烘托气氛,使得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更加的完善。①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例如路灯、信报箱、垃圾箱、标示牌、公告栏、自行车棚、单元牌、电话亭等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理念;②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的居住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③雕塑小品:优秀的雕塑设计要同居住环境和居住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寓意耐人寻味。

结束语

当前,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工作时,要在符合相关的设计原则的同时,融合环境、建筑、道路、设施、绿化和水体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让居住区与城市自然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张文婷.试论住宅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J】.城市建设,2012(32).

【2】张慧兰,赵素莲.浅谈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2011(6).

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图形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则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日益强大的计算机图形软硬件为普通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呈现方式,其中三维图形显示方式以其良好的空间感与直接的空间操作性成为多种学科领域追求的表现方式。

1 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的应用

城市三维小区模型的建设作为城市小区最为直观的表现方式,不仅在城市规划管理、规划设计、市政建设、住宅产业发展、土地监测管理、环境监测评价、地质灾害防治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制定等众多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且在其他分析、评价、决策等部门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统市政规划中,往往利用城市平面图纸进行规划,不仅存在着操作困难的问题,而且由于平面图纸的不直观性,使得规划行为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尤其在建成后的景观效果上,即使是专业的城市规划人员也无法准确预测描述。而利用三维技术来对真实景观的构建、模拟和预测,则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个缺憾。

2 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的用户

以不同的侧重点划分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的用户可以有不同方法。从用户对三维景观认知程度以及对计算机熟练度两方面的考虑,可以将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的用户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高级用户。针对三种用户的不同特点,应当对用户采用不同的三维景观表现手法。

2.1 初级用户

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的初级用户指的是没有或者仅有初级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不能适应在计算机上表现的三维景观实时操作的三维景观用户。这种类型的用户属于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层次较低的应用,对于基于电脑端的三维景观浏览或者更加高级的操作存在较大障碍,但是可以无障碍的浏览图片素材或者流媒体视频。因此,适合初级用户的三维景观表现方法为三维效果图方式与流媒体视频方式。

2.2 中级用户

城市三维景观的中级用户是指具有一定计算机水平的三维景观用户。这一类的用户特点是他们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界面比较熟悉,对于三维软件的一些简单功能可以在不加指导或者根据软件界面上的提示直接进行无障碍的使用。中级用户对计算机软件良好的适应性使得他们对于计算机端展示方法能够很快适应,因而对于中级用户比较适用的三维景观展示方式为计算机端的三维展示软件。

2.3 高级用户

高级用户是指需要对已建成的三维景观模型进行三维浏览更高层次应用的用户,这些应用包括模型调节与编辑、模型测量、模型转换等应用。高级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一般比较熟练,但是部分高级行政决策者由于时代原因并不具有高层次的计算机水平,此时通常需要为其配备具有良好交流沟通能力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来跟随决策者的意志进行操作并描述结果。

3 三维景观模型的展现方式

通过对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模型不同层次用户的分析,可以得到下面四种三维景观模型的呈现方式:静态图像输出、动态视频输出、三维展示软件、带高级功能的三维软件。

在三维小区中建立的模型,如需要不同的呈现方式时,需要对其处理的方式也不同。不同呈现方式的方法与特点如下:

(1)静态图像输出

静态图像输出是将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软件中进行高级加工处理以后,生成城市住宅小区的效果图,再用打印机生成纸面或其他平面硬拷贝的方法。

(2)动态影像输出

动态影像输出是将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模型在软件中进行高级加工处理以后,生成在三维小区模型中虚拟漫游的视频媒体。生成的影像流媒体文件可以通过多种载体进行最终展示,例如网络流媒体、光盘载体等。

(3)三维模型直接展示

三维模型的直接展示是在计算机端用计算机提供的图形显示功能来直接将三维小区景观模型显示出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户对预先编辑好的视角、路径、效果等不满意的情况下,提供对浏览范围、角度等的可操作性。

三维模型展示平台构建的一般过程是利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

(1)三维展示软件的高级效果应该包含实时阴影渲染、高级光照效果、凹凸纹理贴图、光照映射贴图、抗锯齿、视频贴图、LOD等在三维城市小区模型展示中能够提升模型显示效果以及提升软件运行效率的高级特效。

(2)在三维展示软件中,要注意对镜头参数的限制。例如镜头的方向不应偏离城市小区模型过远,镜头距离不应使模型影像在软件窗口中的比例过小等。

(3)在三维展示软件中,添加虚拟人物行走功能,以增加三维场景的真实感。

(4)在三维展示软件中,添加天气改变、时间变化等功能。

(4)带高级功能的三维软件

带高级功能的三维软件是在三维浏览软件的基础上,提供对住宅小区三维模型进行高级操作的功能。这些高级操作主要包括实体的增加、删除、移动、复制、输出、量测等。可以让用户对已载入的小区模型添加或删除各种不同场景组件,设置小区不同单元的显示样式,进行各种工程测量,甚至设置小区的大范围区域模型背景等,从而让用户对小区拥有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部操作性。

4 城市小区模型构建实例

软件系统:Maya 2008,Photoshop CS2,Windows XP SP2Processional。

硬件系统:Intel Pentium 4 3.2G,2G DDR2 RAM,专业图形加速卡,DVD-ROM。

数据来源:全站仪采样高程点数据,土地规划线划图。

构建步骤:

(1)根据前文所述技术要点,利用Photoshop处理贴图,在Maya中构建小区建筑模型并设置贴图与材质,将模型单体输出为单个模型文件;

(2)根据地形测量技术要点,利用全站仪采集小区内地形数据,将获得的数据利用ArcGIS 9.2处理成为DEM图形,输出为TIFF格式文件;

(3)在Maya中建立区域的地形模型,导入数字高程模型TIFF格式文件以及土地规划线划图作为建模参照;

(4)在建立的地形模型中导入建筑模型,根据土地规划线划图进行安置;

(5)添加光照、植被等细节效果;

(6)设置渲染参数,进行渲染输出。

效果如图一所示:

5 结束语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合下模型应用的用户层次构成不尽相同,因而在模型展示的方法选择上,要充分了解三维模型的应用用户,既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又要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超需建设。在实施项目之前,应当注意考察国内外同行业模型建设水平与软件系统应用水平,吸取前人应用实例的优点,尽量争取创新与进步,避免同质化建设,从而促进整体产业的进步。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用户迫切希望能够以更加直观的三维模型方式来对地理信息进行观察研究,而计算机图形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则为此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文章将讨论多个情景下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的应用,针对不同情景下城市住宅小区三维景观构建与展示的不同方法,以及完成对思路的验证。

关键词:三维景观,虚拟漫游,3DGIS

参考文献

[1]苏玉扬,左建章,关艳玲等.虚拟城市小区构建方法[J].测绘科学,2005,30(2):25-28.

[2]张云霞,宋焕斌,钟延江.基于3维GIS的城市景观建模探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2):27-29.

[3]况代智,李兵.基于GIS的城市小区三维仿真模型的设计[J].北京测绘,2008(,1):16-19.

[4]侯健,李小奇,陈蕾等.一种新的三维地景库的建模方法[J].系统仿真技术,2008,4(3):178-181.

住宅小区绿化景观方案内容 篇5

住宅小区建设单位提交的绿化景观方案须具备以下内容:

一、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及设计人员组成;

二、经市政府批准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

三、设计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等资料;

四、详细的设计说明,包括设计思路、规划布局要点、主要景点设置、各类指标分析(用地总面积、绿化组成及面积、道路面积等)等内容;

五、详实的设计图纸,包括绿化景观设计总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结构图、景观功能图、剖面分析图、绿地分类图、道路交通图(含宽度)、景观照明图、健身器材、环卫构筑物等配套家具图、主要节点设计图及效果图(不少于三张)等设计图纸,并作适当文字说明;

六、丰富的设计意向,包括苗木配置(品种、规格),铺装材质,小品示意图,照明灯具、健身器材、环卫设施等配套设施示意图;

七、设计工程量清单及投资概算(绿化单位面积造价不低于200元/平方米);

八、设计单位认为体现绿化景观设计的其他内容。

注:

1、植草砖、屋顶绿化按20%的比例折算成绿化面积;

高层住宅和景观环境探讨 篇6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景观环境

在当前城市化的建设中,高层住宅建设越来越多,高层住宅区的景观环境的设计和建设质量已经构成了当前生活质量的一部分,就像很多人喜欢以貌取人一样,一个高层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是判断一个小区生活质量的建筑形象的直观标准。建筑设计应从居民的审美观念及行为心理出发,单位的设计与住宅区规划并重,将之融于城市环境,成为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优雅、宜人的景观环境。

一、景观环境应符合居民的审美观念及行为心理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B·塞维说过:“尽管我们可能忽略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的精神活动,我们从建筑中所获得的美感,大部分是从空间产生出来的。”居住区的建筑风格和景观环境要有个性,易于识别,又要符合居民的心理需求和审美意识。建筑师要充分掌握人的需求和意识,将明与暗、闹与静、轻巧与稳重等环境信息在实际图像中恰当地传递给居民,并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认同目的。

美在居民的生活需求中是高层次的,是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精神需求,是生活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居民认同环境并产生归属感的前提条件。人的生活离不开美,当然也离不开景观环境。景观作为居住区的外观形象最宜为居民所感知,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是同居民的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因为居民较多的时间是在行为生活中观赏景观的。居民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他们的每一行为不仅对活动场所布置有要求 ,同时还希望那里的景观能提供恰当的环境气氛。景观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文化符号,可以看作是人们活动的背景,当景观环境与居民的行为心理相一致时,便会促进居民的行为,强化居民的情绪 ;否则便会牵制居民的行为,恶化居民的情绪。在研究 人的心理行为中不难发现:封闭的空间宁静、安逸、摆脱外界的干扰,适合半私密性的家庭室外活动和近邻交往;开敞的空间令人兴奋,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欢迎外界闯入,适合居民的室外漫步、游逛和观赏。

二、高层住宅单体设计

居住区的单体建筑是居住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应和居住景观环境协调一致,不但本身要完善,而且它的体量、造型、尺度、比例、色彩、风格及平面组合等都要追求景观环境的完整性和协调感,避免空间环境的支离破碎和建筑形象的杂乱无章。协调和多样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多样 就无所谓协调,没有多样的协调会导致单调,即千篇一律;没有协调的多样也行程不了章法,多样必须服从整体的基调不破坏整体的协调效果,同时赋予整体环境以生动、活泼、丰富的内涵。

(一)立面造型

高层住宅是由基本相同的平面向上叠加而成的,很容易给人以统一协调的韵律感,在立面处理上做适当的变化是很有必要的,如通过阳台的封闭与敞开,在某些层去掉一房间行程平台;窗户、窗套、脚线等适当变化可以取得丰富立面造型的效果,立面的设计要注重自身性格的刻画,显示本身的自然感,不应片面追求所谓的时髦,迎合世俗的新奇,摆空架子、故弄玄虚。

(二)塔楼造型处理

塔顶的形状对建筑形象的塑造很重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天面机房、水箱、女儿墙,形成强调民族风格及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识别的重要手段,避免高层住宅千篇一律的现象,给城市增光添彩。

(三)裙房处理

高层住宅裙房的处理要突出其商业特性,豪华大方、造型别致,具有明显的个性。裙房犹如主体的基座,如设计得当,与主体塔楼协调,可塑造出一完美的整体。

(四)阳台处理

阳台是住宅的特色,层层挑出的阳台最富于生活气息。阳台造型的完美处理,在建造形象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高层住宅的阳台多取弧形或圆弧角,即可减少阳台与大气的摩擦噪音,又可丰富建筑造型。在阳台上除必要的排水、晾衣处还可考虑花池绿化。

三、高层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生活在高度紧张的竞争社会中的人们更希望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空间,以使烦躁劳累的身心得以放松。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注意生活区的环境和居住质量。在高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中,应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和空间环境。重视功能分区,人车分流、空间的围合、空间序列的构成、空间的对比、主从搭配、高低错落等设计的基本原则的运用,使居住区更有情趣,更适合人的居住。此外,在居住环境中精心设计的绿地、铺装、花坛、水池、雕塑等建筑小品,对创造宜人的建筑环境和渲染生活气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花钱不多却可以大大地提高居住环境品位。

(一)绿化

高层住宅的优势在于向空中发展,腾出地面绿化来改善居住环境,这样,高层的住户才会感觉到自己置于绿色的环境中。若高层楼间距很近,没有良好的视觉环境,没有明亮的光线,天长日久将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损伤。高层住宅区的绿地覆盖率应大于30%。

(二)停车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人小车会不断增加,如果考虑不周,没有预见,将来只好占用有限的绿地,破坏了环境,降低了居住质量。停车所占用的面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小区道路路边停车;2.利用地下空间停车;3.绿化停车场;4.立体停车。

(三)节点与对景

高层住宅小区,应该创造出一些能吸引 居民的节点,供他们休息、交往和观赏,培养他们的情操。结点可以是一块中心绿地,也可以是小区的主要入口或主路的转折点。在结点的突出部位安排对景或对景小品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由于高层住宅体量大且建造数量较多,因此,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也较多层住宅大,尤其靠近城市干道和重要地段的高层住宅,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更不容易忽视。所谓城市环境设计,就是将高层住宅纳入到城市整体环境中来考虑,用环境学理论研究与周围建筑的关系,自身形象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在城市中大量的高层住宅除个别外,一般都应是背景性建筑,是城市建筑和谐而完美的一部分,不应自我标榜、自我突出、鹤立鸡群,与群体相悖而格格不入。

城市住宅景观 篇7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追求也在逐步提升。于是, 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发展如火如荼, 其多元化的现状更是与日凸显。它的多元化是通过内在形式构成与外在艺术语言两方面共同作用而呈现的。无论是外在艺术语言, 或是内在形式构成, 景观小品的设计都要与小区的环境相联系, 注重小区文化主题的塑造, 注重景观小品自身的实用价值。

导言

21世纪, 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于是, 关于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设计, 成为业内外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的多元化趋势, 即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外在设计手法;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内在形式构成;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艺术设计等这三个方面, 以期为当代我国城市小区景观小品的艺术多元化设计之路提供有效参照。

一、当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多元化趋势释意

在论及当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趋势时, 必须首先明确两个概念。一是城市住宅小区, 二是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以此为基础方能更为深入地了解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设计的多元化趋势。

首先, 关于“城市住宅小区”的定义。白德愚在《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一书中把居住区分为三级: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本文中所指的住宅小区专指人的居住小区, 其中包括居住建筑以及周围环境。

其次, “城市小区景观小品”的概念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一个话题, “通常是指住宅小区中具有一定艺术性、欣赏性的艺术小品, 当然这些艺术小品也能够美化小区空间、为居民提供文化休息、活动娱乐的方便, 使其获得美的享受。”[1]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部分艺术小品并非通常想象的雕塑作品、凉亭等大型建筑, 反之景观小品的种类很多, 包括交通指示灯、车栏、廊柱、卫生间、路标、电话亭、花坛、喷泉、锻炼器材、垃圾箱、路灯等等。

总之, 城市小区景观小品指的是居民小区中与生活息息相关、为生活提供方便和美的实用建筑与器材。另外, 景观小品是由一定材质组成, 具有不同的结构和艺术语言, 表现一定的主题和美学观念, 因此本文将景观小品的构成分为外在形式 (艺术语言和结构, 包括造型、色彩、材料等) 和内在情感价值观 (题材、价值、美学观念) 。当然, 景观小品的内涵与外在形式有着较为明确的分界, 但这绝不意味着同一景观小品的内涵与外在表征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问题。事实上, 任何一个景观小品的内在艺术风格与外在形式语言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这一层面上看, 本文所指出的“多元化”, 正是指景观小品外在艺术设计语言、形式构成和内在艺术内容、审美价值观的双重多元化。并且, 也只有将景观小品的内涵与外延统一起来, 方能深入了解现代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多元化趋势, 为它的艺术创作之路找到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当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多元化

(一) 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外在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各种艺术题材中用以塑造艺术形象, 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工具、手段, 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2]景观小品, 作为一种艺术作品, 自然也会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去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 并实现一定的实用价值。

纵观当前各个居民住宅小区的景观小品, 可发现其艺术语言种类繁多, 且它多样化的艺术语言, 是通过景观小品的造型、色彩、材料、空间以及功能等方面来体现。那么, 多元化的艺术语言, 说到底无疑就是造型、色彩、材质、空间、功能等方面的多元化结合。

首先, 从造型方面看, 当下城市小区中不计其数并又多姿多样的景观小品, 无一不证明了小区景观小品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征。以下从点、线、面、空间四方面进行论述。

点的不同排列形态——小区景观中以“点”为单位的艺术小品为数不少。从装饰性的圆球到以单位点的形式存在的仿木质树墩和多样的垃圾箱, 它们的不同排列方式具有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效果。

线的粗细、长短或疏密等能够组合出具有不同视觉感的艺术小品, 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有些景观小品中, 组成的线较为平直、浅晰, 给人挺拔、尖锐之感;那些自由曲线的组合, 可以产生自由、优美、随意的视觉与心理。

面的多样性是着重通过自身面积的形状或层次性而表现的。在景观小品中, 通过面的不同形状彰显小品自身的个性和作用。如不同的面积形状都会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 而将其运用在警示牌、指示牌等领域必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于空间语言的问题, 在景观小品中拥有两层不同的含义:一是由小品自身形态所组成的空间, 如“围和、穿插、渗透、贯通”[3]等;二是景观小品在现实空间中产生的视觉效应。进而言之, 前者空间语言的表现基础是艺术小品自身, 富于变幻的形态丰富了艺术小品自身的空间语言, 如图1中仿实木的雕塑木墩以平直、质朴、厚重的艺术特征,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且两个树墩相互折叠的形式丰富了景观小品的形体表现, 使其自身更具空间层次感;而后者的空间语言则更倾向于对景观小品在现实空间中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的强调, 如图2中简单、创意的木桥小品与其周围空间中的假山石、池塘、石板路等组合, 不仅强调了此空间的美学概念和意境, 也适当地沟通了假山石和石板路两个独立的空间, 为人带来一种“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悠远心境。

其次, 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所使用的材质及色彩, 也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从景观小品所用的材质上看, 包括有金属、石、石膏、混凝土、工业废旧零部件、皮革、橡胶等诸多材料, “它们的使用极大地丰富了景观小品的语言和形式”[4]。

如图3, 光洁白皙的大理石给人“粗犷、执着、质朴”之感, 但图中景观小品镂空的形态弥补了其缺憾, 让整个小品看起来既典雅、庄重, 同时又不失灵动和飘逸。而图4中青铜的小品, 由于其独特的质地和更为独特的颜色, 给人以深沉、悠远之感, 带有浓郁的历史气息。

(二) 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内在形式构成

住宅景观小品的内在形式结构是指作品的内涵而言, “包括有作品的题材、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内在联系”[5]。任何一件景观小品的创作都不是漫无目的的组装和拼凑, 其题材和艺术表现之间有着必然和绝对的联系, 是创作者主观情感、审美价值观的体现。从这一角度上说, 各个景观小品必然有着不同的内涵, 其内在形式构成亦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 并具体体现在均衡感、节奏性等形式要素上。

首先, 均衡感是景观小品、乃至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而表现均衡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景观小品为表现均衡感, 将物体塑造为对称的两部分;而有些则不以对称为准, 通过两个不同大小的、却拥有相同样式的形态, 表达均衡之美。如图5, 小品的两部分从体积上看并不对称, 但它的颜色、形式、材质等内在元素却是相统一的, 由此造就出充满均衡美感的作品。

其次, 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 通过重复或连续等表现形式, 可以使作品具备强烈的节奏感。事实上, 纵观当前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设计, 重复、连续和条理性正是最为突出的特征。具体来说, 构成景观小品节奏美的手段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连续的运用。这一构成类似平面设计中的二方连续, 是指同一单位元素的不断重复, 由此产生优美并富有节奏感的视觉效果。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 单位元素连续重复排列, 以此构成悠长、恒久的视觉感受, 吸引人的注意力。

二是渐变的运用。这一内在形式的组合是依赖“连续”而存在。也就是说, 在连续的过程中, 单位元素不再做固定重复状, 而是以某种较小的差别逐渐变换, 最终形成由大至小、由宽至窄、由长至短等等渐变的视觉效果, 由此展现节奏美。

三是起伏的运用。这一方式是在“渐变”手段基础上实现的。顾名思义, 起伏的构成方式就是有起有伏、有高有低, 从而形成类似于波浪的外部形态, 构成不规则却活泼生动的视觉效果, 同样也具有强烈的节奏美感。

归根结底, 景观小品的内在形式构成是多样化的, 除去本文所提及的几种方式之外, 还有诸如特异、对比、变化等多种内在构成方式。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景观小品多元化的现状不仅是其外在艺术语言或内在形式构成一方面所致, 而是双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换言之, 只有将景观小品的外在艺术语言与内在形式构成有机统一, 才能够造就出集深刻艺术内涵与丰富艺术形象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三) 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艺术设计

住宅小区景观小品多元化的艺术设计,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题材多元化以及功用的多元化。

1.题材的多元化

题材问题在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核心问题、基础问题。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创作者首先要思考的就是该作品的题材, 以此确立相关的主题、形式、艺术手法等。目前, 我国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题材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 大体上分为古典文化题材、现代艺术题材。

第一, 古典题材是现代小区景观小品中常见的类型, 其主要以中国古典故事、古典文学、古代英雄、先哲等为蓝本, 将传统文化的优美博大注入现代化的住宅小区设计之中, 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一份难得的平静和优雅。如图2, 悠长小径掩映在碧绿的芳草之中, 尽头是一碧玉般的荷塘, 荷塘上建有容古典与现代风格于一身的独桥, 沟通着假山石与对岸的幽静小路, 并由此演绎出一片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世外桃源”。另外, 还有一些以古代文人、英雄、传统故事为蓝本的景观小品, 旨在宣传优良传统和文化, 给人以教育和引导。

第二, 现代艺术题材也是景观小品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它将现代艺术的简约、质朴和趣味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图6, 简约的造型和质朴的石材透露出干净利落的风格, 而接近人形的造型又让人忍不住猜测其内涵和情感。这种西方化的艺术方式在中国大陆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但是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如今俨然成为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小品的主要命题。

(二) 功用的多元化

现实作用的多元化是当前城市景观小品的重要特征。其原因, 一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地断提升, 使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 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与日俱增;二是由于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早已不同于以往, 美观、舒适、品质的生活准则俨然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的共同追求。因此, 体现在景观小品设计上, 其现实功用性也就有了多元化的必然趋势, 如艺术价值、实用价值、文化价值等等。

从艺术价值角度上看, 住宅小区中的景观小品就是人性、文化性在该小区的表现。小到垃圾箱、椅子, 大到雕塑、壁画、亭台楼阁, 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艺术作品。它们的存在丰富和装饰了人们的生存空间,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反之, 缺少景观小品的居民小区则让人感到简陋和粗糙。因此, 景观小品成为当下住宅小区装饰装修的重点, 与其说是一种流行, 毋宁说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实用角度上看, 景观小品虽然是艺术加工的审美作品, 但其宗旨是为人服务的, 其实用价值更不能缺失。因此, 在当代城市住宅小区的景观小品设计中, 我们总能发现许多具有实用性的景观小品。如被装饰成不同形象的垃圾箱、具有指示功能而又艺术味道十足的路标、蕴含教育意味的古代先哲雕塑, 等等。

从文化角度上看, 景观小品中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或表现民族文化, 或表现当地风俗特色, 或讲述一个古老的美好传说, 或体现某种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 等等。这些景观小品与周围的住宅建筑、街道花丛等相互关联, 形成住宅小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现代城市住宅景观小品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它的多元化是通过内在形式构成与外在艺术语言双方面共同作用而呈现的。无论是外在艺术语言, 或是内在形式构成, 景观小品的设计都要与小区的环境相联系, 注重小区文化主题的塑造, 注重景观小品自身的实用价值。唯此, 才能够设计出集艺术性、功用性、文化性于一身的艺术小品。

参考文献

[1]李梦玲、贾银镯、任康丽.景观艺术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59页

[2]贾涛著.艺术概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6.26页

[3]华怡建筑工作室.住宅小区环境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14页

[4]张洵著.城市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环境调查与分析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7.23-50页

城市住宅景观 篇8

住宅小区是现代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 住宅小区户外景观是小区居民日常户外活动的自然物质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1]。理想的户外景观能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 呵护居民的身心健康。近年来, 温州居民常以对现实住宅小区户外景观的抱怨、对过去生活景观的怀旧、对国内外城镇居住区景观的向往等方式, 表达着自己对户外景观的评价和需求, 反映出温州城市住宅小区现有景观存在的诸多问题。

2 户外景观存在的问题

2.1 行车、停车妨碍景观效果日益严重

近年来, 在温州市区的居住区里, 在政府主导下建造了不少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景观区, 住宅小区周边和内部的绿化及景观营造也得到多方的重视, 取得不少成果。但令人痛心的是:车, 特别是私家小车越来越多, 行车和停车破坏景观、妨碍景观使用的问题日益严重。行车、停车往往阻断住宅通往公共景观区的步行通路, 形成了安全隐患, 影响了人们到公共景观区散心、交流、运动;而小区内部又摆满小车, 小车占据小区的主干道和次干道, 甚至是家门口。小车挤占步行通路, 让人无路可走, 也给游憩空间造成非人性的心理压力和环境污染, 使人不愿意停留。“行路难、无处去”, 让人只能呆坐在家中。

2.2 河流恶臭、水景观摆式化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 西依高山, 东临大海, 地属冲积平原, 欧江横贯其中, 境内河渠纵横, 山峦错列。水绕山转的自然格局构成了优美、宜居的山水城市特色[2]。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温州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河流。当前, 温州市区流经住宅小区的河道大多恶臭不堪, 有的甚至已成死水一潭, 失去了生态和景观功能。住宅小区水景观中的水体大多与城市的江河不相通, 是封闭型的水体, 只能靠饮用水来维护。许多住宅小区住户住进后不久, 或者水景变臭, 或者水景缺水、少水、无水, 场地中只剩下干涸的河道和僵硬的水池。

2.3 景观场所精神的丧失

温州素称“东瓯名镇”, 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山水空间。这块土地上, 适合许多跨气候带的植物生长, 区域内的特色花木品种繁多, 与居民生活休戚相关, 蕴涵着丰富的风土人情, 能让居民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这块土地上, 曾经建造了富有特色的乡土民居建筑, 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这块土地上, 也曾经建造了富有诗情画意与独特风格的官府园林和私家园林[3]。但是, 近20年来, 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背景下温州城市建设缺乏特色和个性。从城镇住宅小区景观现状看, 其场所精神失落问题相当普遍。其中, 用户最不满意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①花木景观缺乏自然生趣。住宅小区建造过程中, 场地上自然生长的花木一般都被去掉, 而统一栽种的花木品种又少, 且形状都被修剪成千篇一律的几何形, 满足不了人们回归自然、与草木交流的心理需求。②场地记忆缺失。每块场地原本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 但是, 旧城改造、新城扩建, 旧住宅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住宅区不断建成, 场地上原有的自然、文化景观大多没有了痕迹, 每块场地都变成记忆的沙漠。前人生活没有留下痕迹, 今人也无处寻找早年生活的记忆、看不到自己生活的轨迹。场地没有记忆, 住宅区没有文化积淀, 住户无法产生认同感。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少。温州文化源远流长, 根深叶茂。有“‘先佛后儒’的宗教文化, 有‘东南小邹鲁’之称的教育文化, 有声名远播的‘永嘉学派’, 有诗歌、绘画、戏剧”[4], 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神奇美丽的民间传说。璀璨的文化资源原本可以通过景观小品表达出来, 营造城市的文化景观, 让人们诗意地栖息其中。但是, 当前温州城市居住区内反映温州人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表达温州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景观小品很少。外界常议论温州是“经济的森林、文化的沙漠”, 从住宅小区景观小品营造现状看, 也有一定道理。

越来越多的温州人经济上富裕起来了, 住房空间大了, 室内装修更加讲究了, 但常常发现自己原来熟悉的居住环境不见了, 居住小区的人不再熟悉, 很难与邻里一起无拘无束地叙家常了, 儿时记忆中的山水、花草、虫鸟、同伴、成长故事更是无处寻找。于是, 很多人内心的失落、空虚、孤寂和冷漠感无法排解, 故乡认同感、恋乡情结在弱化, 不少温州人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宜居性感到不满。从某种程度上说, 这种现象正是温州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营造丧失场所精神所致。

3 症结分析及改进对策

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过程大致如下:①政府制定城市规划;②开发商竞标获得地块、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政府部门审查通过;③开发商经调研制定《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与技术实施方案》;④开发商选择施工方施工;⑤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后期的物业管理工作;⑥政府相关部门承担设计规划的审查与现场考察工作。从开发过程看, 影响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营造的客观因素是城市的大环境。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人口数量与交通状况,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传统与地域文化等, 都是外在的客观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是:开发商、景观设计师、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购买者或者说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梳理影响住宅小区景观营造的主客观原因, 当前温州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建设问题的症结可归结为3个方面。

3.1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政府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工业化消耗大量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 城市化带来人口集聚城市。于是, 车辆数量剧增, 交通恶化, 城市河道堵塞, 水资源恶化, 城市改造与扩建又使城市传统景观遭受破坏, 等等这些危机, 任何一个国家与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都可能面临, 但就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看, 政府也不是无能为力的, 相反可以大有作为。例如, 20世纪60年代, 法国面临着私家汽车数量急剧上升、城市交通急剧恶化的危机。法国政府分析国情, 当发现靠拓宽马路永远也赶不上交通需求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一方面将道路建设得尽量不适于私家车行驶;另一方面又提供便利的公交系统支持。于是, 城市交通得以控制, 保证了交通的质量与效率, 同时城市景观得以很好的保护[5]。又如, 日本也曾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 由于城市建设以经济效益优先而制约了城市景观建设, 但当政府认识到大力发展城市景观建设、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后, 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①立法保障景观建设, 从宏观规划到具体行为指导, 法规齐全;②增设专门政府机构负责城市景观建设的相关工作;③政府从财政上大力支持景观建设;④发动民间团体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等等[6]。同时, 日本政府要求各城市在景观现状调研基础上, 明确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城市景观形象, 制订相应的景观发展基本计划, 使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7]。

温州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启动力主要是“自下而上”的, 即靠村镇城市居民的原始投入带动城镇化、城市化的发展[8]。这种城市化模式, 充分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但是减弱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城市建设的引导。同时, 政府对城市发展的规划, 对城市交通建设、水系保护与治理都缺乏前瞻性, 对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建设的调控、监督工作也缺乏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相比于法国与日本政府可推知, 我国各级政府有关城市景观保护、建设工作不到位是造成当前城市景观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2 景观设计与营造缺乏居民的参与

公众参与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是现代设计界普遍崇尚的理念。长期生活于某一场地或熟悉某一场地的居民, 是这一场地景观及场所精神的创造者。只有聆听他们的体验和意见, 才能真正挖掘场所精神;购买房产并将生活于这一场地的居民才是最终的使用者, 只有聆听和采纳他们的呼声与意见, 才能营造人性化的居住景观。但是, 就目前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和营造看, 开发商和设计师是真正意义上的决定因素, 已生活或将生活于这一环境的居民实际上没有参与机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 在城市规划、景观建设等市政中政府过于强势, 公众参与权没有相关法规的保障, 往往被忽视。另外, 购房者的景观需求与景观理想本可以通过购买行为制约开发商的行为, 从而引导景观设计和营造, 但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也使购买者丧失了购房理性与选择权利。

3.3 温州文化的负面影响

文化与景观是相互作用的。文化是景观的内容, 是景观发展的推动力;景观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修正并延续着文化的发展道路[9]。温州大学教师赵明在研究温州城市形态变化中也提出, 城市形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而是由一种存在于该地域社会特有文化中的集团意志所左右的构图[10]。由此, 温州城市住宅小区景观问题与温州地域文化特质中的负面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 温州永嘉学派主张义利并举的重商文化, 使温州人具有“务实”、“进取”的优良品格, 也使不少人陷入过分追逐“功”、“利”的实利主义泥潭。这种文化特质反映到城市住宅小区景观建设领域, 表现为政府、开发商、广大公众的强烈的“逐利”意志和行为。城市规划、古城保护、景观建设、居住环境与房价是否相称等问题, 都在“利”前被搁置起来;温州文化宣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创造了温州人的财富传奇, 换来了温州经济的繁荣, 但也造成了温州人人文精神缺失、休闲文化贫乏。人文精神、休闲文化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 而是为社会发展进程提供指引、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 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 有所归依[4]。追逐“功”、“利”而步履匆匆的温州人, 很难停下脚步花时间去追求“无用”的休闲、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摘要:通过自身生活经历及对温州市民言行的长期观察, 概括出温州城市住宅小区户外景观问题为行车停车妨碍景观、河流恶臭水景观摆式化、景观场所精神丧失三大方面, 并采用比较法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政府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居民参与不足、温州文化的负面影响三个方面。

关键词:温州,住宅小区,景观

参考文献

[1]王紫雯, 王蕾.人居环境建设的景观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5) :9~16.

[2]黄开战, 徐培迪.融入地方人文特色, 创造城市新景观[J].技术与市场 (园林工程) , 2006 (9) :12~14.

[3]温州市园林管理处《温州园林》编委会.温州园林[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9.

[4]蔡克骄, 范慧佳.论温州人的休闲观[J].青海社会科学, 2007 (4) :156~161.

[5]路露.试析法国当代城市景观中的精神文化内涵[J].城市环境设计, 2008 (2) :97~98.

[6]凌强.日本城市景观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研究, 2006 (2) :44~48.

[7]郭泉林.日本现代园林景观的考察和启示[J].南方农业 (园林花卉版) , 2008 (3) :3~7.

[8]崔功豪, 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 1999 (2) :106~114.

[9]王泽烨.前车后辙鉴往知来——对景观文化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11) :81~82.

城市住宅景观 篇9

2007年, 南宁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 说明南宁市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 南宁生态景观进一步改善, 南宁市的住宅价格也日益提高。因此, 笔者研究南宁市各微观城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住宅价格围绕城市生态景观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 以期从土地经济学角度, 为城市规划、房地产投资和开发提供参考。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技术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南宁市地处我国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接合部, 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的特点, 南宁市区植被茂盛,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绿城”。目前, 市区内有十几座公园和30多处街头游园,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3666公顷, 覆盖率达36.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48平方米。常抓不懈的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 使南宁城市大气质量常年在国家一至二级标准, 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并于2007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城市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在不断进行中。随着南宁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山体、水体、绿地、广场等微观城市生态景观, 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日益显著。

2.数据来源与处理

(1) 数据来源。笔者以南宁市快速环道内的商业住宅为研究对象, 利用南宁房地产网、居周刊, 收集了279个楼盘2004~2012年的住宅房地产挂牌价格。建筑类型包括多层、小高层、高层, 不同类型的商品住宅价格不同。考虑到单位楼盘销售均价能够反映商品住宅特征和实际市场信息且较易统一, 所以采用每平方米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作为研究基准, 选择的样点价格均为毛坯房标准。样本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2) 数据修正。由于收集的样本数据时间跨度较大, 为了使样本数据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年期修正, 即采用南宁市统计年鉴中的居民自住房价格指数对其进行修正, [2]将价格统一修正到2012年。样本数据修正公式为:期日修正价格=修正前价格× (修正期日价格指数÷资料获取期日价格指数) 。南宁市历年居民自住房屋价格指数及其折算系数如表2所示。

3.技术方法

以南宁市区地图为基础, 运用A rcG IS9.2, 将道路和城市生态景观 (山体、水体、绿地、公园等) 分图层进行矢量化;将279个样点布局在图中, 并将样点的统计信息录入属性, 得到南宁市区住宅房地产价格分布图。采用空间插值法进行地统计分析, 绘制南宁市住宅房地产价格等值线图和和价格三维图, 研究住宅价格的分异规律。

城市微观生态景观对住宅房地产价值影响的空间分析

南宁市区内微观空间单元的城市生态景观, 主要分为山体、水体、绿地、广场, 因此, 笔者选择这四类城市生态景观要素进行研究。运用ID W反距离权重插值绘制等值线图和三维立体图, 等值线之间的差值取1500。等值线的理论特征, 即等值线上的各楼盘点价值量相等, 且随着距离同一根等值线远近的不同, 价值量也不同, 距离数值大的等值线越近, 价值量越大;反之, 则价值量越小。南宁市区住宅房地产价格的等值线图、三维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

南宁市区微观城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住宅价格以城市生态景观单元为峰值, 中心呈同心圆趋势明显

从图1可看出, 南宁市区住宅价格等值线的分布疏密不均。从整体趋势上看, 基本以城市生态景观单元为峰值中心, 呈同心圆趋势明显。以不同级别的峰值中心, 价格变化由中心向外递减, 且幅度较大, 尤其是南湖、五象广场这两个峰值中心, 等值线相对分布密集, 坡度陡峭。随着离峰值中心的距离增加, 等值线分布渐变稀疏, 价格变化幅度不明显。

2. 受微观城市生态景观分布的影响, 住宅价格呈两个中心的分布格局

从图2可看出, 南宁市区住宅价格出现了中部和西北两个峰值点, 这与南宁市区城市生态景观的分布是基本吻合的。中部峰值地区主要有南湖、青秀山、石门森林公园和五象广场等集中分布, 住宅价格较高的区域也集中分布在南湖周边一带、石门森林公园周边、青秀山新开发区周边。此峰值地区的住宅均价基本都超出10000元/米2;西北部主要是相思湖地区, 随着相思湖及可利江的开发, 其周边的住宅价格也响相比其他地区要高, 呈现另一个峰值。此峰值地区的住宅均价基本都超出8000元/米2。这两个峰值地区的住宅均价高于南宁市区2012年住宅均价, 但西北峰值的均价要低于中部。这主要是因为中部是南宁市CBD中心, 其交通条件、生活配套设施、地价和城市功能结构都优于西北峰值地区。

3. 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大于其他城市生态景观单元的影响

从图1等值线的分布看, 以南湖和相思湖作为峰值中心的区域, 其等值线分布相对其他城市生态景观单元要密集, 坡度陡峭程度也更高, 说明这两个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大于其他城市生态景观单元。从围绕水体的等值线变化方向看, 南湖峰值的等值线沿东北方向的民族大道分布较为密集;相思湖峰值的等值线向南到邕江方向分布较为密集。说明水体峰值地区的住宅地价受拉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南湖峰值主要受交通条件、生活配套设施和城市功能结构的影响, 而相思湖峰值主要受综合环境因素的影响。

研究结论与不足

1.结论

笔者运用G IS空间分析方法, 对南宁市区城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得到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基本与城市生态景观的分布吻合, 呈两中心、同心圆趋势的空间格局特征。城市生态景观单元对高价楼盘的聚集效应显著, 尤其是水体带动了区域内房价的上涨。本研究结果表明, 南宁市区城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是正面的, 而且从等值线的分布看, 此因素的影响要远大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在获得“联合国宜居城市”称号的南宁, 人们在购房时更多的是考虑居住环境因素。

2.研究不足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是在对住宅价格的评估上。笔者采用住宅销售价格的均价进行分析, 虽然楼盘均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此区域的住宅价格, 但是因实际交易状况的不同, 成交价与均价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 由于样点的交易时间存在差距, 研究中用交易年期进行了修正,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误差。此外,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等值线图对住宅价格空间格局进行分析, 分析结论主要集中在特征分析上, 因此, 如何定量分析微观城市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摘要:笔者以南宁市区为研究区域, 分析住宅价格围绕城市生态景观单元上下波动的空间分异规律, 探讨城市生态景观单元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 住宅价格空间分布基本与城市微观生态景观的分布吻合, 呈两中心、同心圆趋势的空间格局特征, 而水体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南宁市区,GIS技术,空间插值法,城市生态景观,住宅房地产价值

参考文献

[1]恽如伟, 张绍良, 阮并晶, 徐占军.基于城市生态景观的土地价值变化规律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 (6) :524-527.

城市住宅景观 篇10

北京市在城镇化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对搬迁和住宅的需求意愿是什么、存在问题是什么, 能否通过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 为达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供给建设用地;二是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 强调其多功能性, 除了生产、经济、社会功能外, 还包括非商品生产, 如景观价值、生态服务教育等。建立良好的乡村景观将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工作一项重要任务。

城镇化过程中, 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应当是一个由不同利益相关方相互合作进行分析、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为了征求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的意见, 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目标和战略要求, 基于参与式理论和方法, 开展了对农民和市民的抽样调查,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提高规划和决策的科学性。

二、研究方法

2007年4-5月课题组进行了入户调查, 对海淀、大兴、通州、门头沟、丰台、延庆、房山、昌平8个区县的部分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入户调查选取了相关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重点了解农村居民点住房用地情况, 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及其意愿。调查以入户调查和办公室面对面询问调查为主, 以发放问卷由调查者自主填写为辅。共发放539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519份。

2007年1月, 针对都市型现代多功能农业乡村景观建设目标要求, 课题组在高速公路可视范围内对其沿线的顺义、怀柔和密云三区县的农民和北京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299人, 男女人数分别为185人和114人;市民和农民分别为143和156人。针对当地居民和北京市民, 问卷分2个版本, 调查问题涉及被调查者对目前景观的满意程度、乡村景观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农业走廊景观建设意见、农业生产存在问题以及建设需求等问题。

同时在研究分析过程中, 还参考了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关的统计和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问题分析

2004年, 北京村民委员会3978个, 北京农业人口 (农业户) 为308.2万人,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265平方米, 远远高于国家标准150平方米的高限 (GB50188-93) 。宅基地面积超过北京市农村宅基地标准[户均0.3亩 (宅院) ], 建筑用地比例也超过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对中心村居民建筑用地比例 (55-77%) 的规定 (见表1) 。在农村居民点中, 居住用地面积占92%, 公共建筑用地面积占1%, 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占5%, 公共绿地用地面积占0.8%。如果将村庄内的企业用地考虑进去, 建设用地的用途结构大致是, 居住用地占66%, 企业用地占22%, 管理机构用地占1%, 服务设施用地占8%。

如果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和文件规定的人均用地标准 (1) 和未来规划人口数量来考虑挖掘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 全部京郊农村居民点的容积率也仅为0.15。在2015年可以最终实现全北京农村地区节约500平方公里的目标, 用于城市、工业发展的建设用地。但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 实际上农村居民点整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占全市建设用地的比例趋于减少, 但总量在增加, 面对未来城市建设要求大面积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严峻挑战;非村民住房用地是农村居民点居住用地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北京郊区土地利用方式的高速非农化转变中, 将农民纳入城市服务体系的进程相对来说是严重滞后。

(二) 农村居民住宅现状和需求分析

1. 农户的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

在抽样调查中, 人均家庭年收入水平最高的是海淀, 为8785.62元, 延庆最低, 为3061元。八个区县的被调查农户的人均家庭年收入为5915.56元, 海淀、丰台和昌平的被调查农户人均家庭年收入超过这一水平。被调查农户的户均宅基地面积平均水平为236.34平方米, 延庆最高 (343.40平方米) , 门头沟最低 (105.15平方米) , 其中延庆、大兴、通州、房山、昌平的户均宅基地面积均超出平均水平。各区县被调查农户户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121.57平方米, 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34.76平方米, 与1980年的人均10平方米比较, 增长了两倍多。

2. 农户住宅类型现状

在所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共有447户填写了住宅形式, 其中平房独院的有423户, 所占比重高达94.63%;1-2层楼房有19户, 楼房3-6层有5户 (见表2) 。

3. 农户期望的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被调查的农户都期望增加其户均住房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 平均增加户均住房面积56.05m2、平均增加人均住房面积16.15m2。其中门头沟和昌平的农户更为突出, 前者期望增加的户均住房面积为86.02m2, 后者期望人均住房面积增加25.01m2 (见图1) 。

4.农户对住宅现状的满意程度

在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共有489户填写了“对住房现状的满意程度”一项 (见图2)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44%, 一般的占30%, 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占26%, 总体上看来,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部分被调查农户对当前家庭居住状况不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住房面积小, 需翻新、重建扩大、装修房屋, 改善厨卫条件;道路和交通条件差, 生活不方便;取暖、上下水条件;解决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卫生问题, 治理噪音和其他污染, 改善周围环境;街道应规划;治安不好;健身、娱乐设施太少, 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等。

5. 农户愿意居住住宅类型及不愿搬迁上楼原因

在调查的519户农户中, 有516户填写了“愿意居住的房屋类型”一项。其中50%的被调查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3%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 而只有7%的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愿意住高层楼房主要是远郊区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对于“是否愿意搬迁上楼”的选择, 54%的农户愿意搬迁上楼, 不愿意和不太愿意的农户分别占25%和21% (见图3) 。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不是农民自愿动迁而是由政府动员农民搬迁上楼, 农民要求政府所支付的成本是较高的。农民需要政府落实提供稳定的城镇工作 (40%) 、提供社会保险 (35%) 、在子女就学方面提供帮助 (21%) 等政策。调查也显示:各区县农户对拆迁或旧改补偿方式的选择, 更多地倾向于按照宅基地面积给与楼房的面积补偿和部分现金补偿, 这部分比重占到58%。

(三) 乡村景观现状和需求分析

1. 乡村农业景观满意程度及原因

调查中, 97%的市民和90%的农民认为乡村农业景观一般或不好 (见表3) , 说明目前道路两侧农业景观质量较差, 客观上也反映了北京郊区整体景观的状况不容乐观。

导致市民和农民对公路两侧景观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虽然比较分散 (见图4) , 但“脏乱差”在两个群体中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是土地利用比较混乱, 景色单一和景观多样性较低, 村庄建筑与农田背景基质景观不协调等。从半访谈调查中可以看出, 农民和市民普遍认为脏乱差集中表现在废弃地、废弃河道、垃圾堆放和管理混乱等问题。

2. 乡村景观建设需求及特征

在被调查的143位北京市民中, 在被问到郊区旅游的问题上, 经常、不多和偶尔到郊区旅游的各占约1/3的人数, 其中有92%的市民会在途中关注道路两侧的景色。有69%的市民会偶尔在空闲时间选择到郊区观光旅游, 只有16%的市民会从不选择到郊区旅游观光。89%的农民认为对公路两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景观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1%为无所谓的态度。

在5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景观图片中, 纯自然景观得到了更多市民的青睐 (占39%) , 其次是有较少人为干扰的田园景观 (大片农田, 占23%) 和整片草地 (占19%) 。而农民的选择则更贴近他们现实的生产状况, 整齐完整的大田景观 (占44%) 仍是他们的首选。

3. 农业景观农业生产模式选择

在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建设所提出的四种农业生产模式中, 农民和市民主要选择了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 市民选择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模式分别为41%和38%, 农民选择大田作物和观光农业模式分别为21%和52%, 而设施农业和苗圃菜园在两个群体中都不太受到重视。但农民和市民不选择的原因却截然不同:市民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模式中体现出的人为干扰而相对排斥, 而农民则是因为投入过高。市民对大田作物的选择几乎是农民选择该项的2倍, 反映了市民对田园景观的偏爱。而更多的农民在这两项中更倾向于发展以果园采摘为代表的观光农业。

4.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

在都市农业发展的调查中, 62%的市民认为北京的农业发展不应以生产为第一要务, 而是以维护首都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20%的市民则认为北京应发展具有北京传统特色的农业, 用来维护传统生态文化;只有18%的市民认为高度集约化的设施农业 (如大棚蔬菜) 是北京农业发展的重点。

大多数农民 (81%) 认为乡村景观建设十分必要。调查同样也显示, 尽管农民对农业生产失去了兴趣, 但其对土地、土地利用的生产属性仍十分看中, 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依然是他们利用土地的首要考虑因素。对农业生产失去兴趣的农民, 在可能的情况下希望得到一定的补偿而告别土地从事其他行业的生产, 这部分农民占调查人数的65%。

四、主要结论

被调查农户对居住现状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占44%, 不满意的则主要是道路、上下水、取暖、环境和娱乐设施等方面。目前, 郊区农民的住房形式大部分是平方独院, 占被调查农户的94.63%, 人均住房面积的平均水平为34.76平方米, 而且所有被调查农户仍希望增加住房面积。但北京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远远高于国家和北京市规定, 居民点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不同的浪费现象, 表明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 50%的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 43%的农户愿意住低层楼房, 而只有7%的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不愿意搬迁上楼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费用高、活动空间少、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生活不习惯、没有生产所需空间等。因此在郊区城镇化过程中,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住宅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考虑农民的经济条件、就业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因素, 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将其尽可能地纳入城市服务体系中, 分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建设。

北京市民和农民对乡村景观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 97%的市民和90%的农民认为一般或不好。两个群体都认可景观改造的必要性并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乡村景观的建设。脏乱差、土地利用不齐整、缺乏特色仍然是满意程度低的最主要原因。应加大废弃地、河道、田埂、农田等工程的综合整治, 村庄自身的村容村貌整治。

宜居城市背景下的北京农业生产的经济功能正在逐步消退, 而景观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等正在日益扩大。从长远看, 应结合北京土地利用规划、农业优势产业布局规划, 做好都市型现代农业景观整体规划, 并保持长期性。应当考虑市民和农民的意愿, 保障其权益, 构建不同类型的开闭结合空间、集中分散结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村景观。

摘要:本文在对农民和市民参与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针对北京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搬迁、新住宅和乡村景观建设的现状、问题等, 对农民和市民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简本》, 2005

[2].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专题, 2004

[3].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村镇建设统计年报, 1985-2006

[4].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农村居民用地调查、评价和布局调整研究, 调研报告, 2005

[5].宇振荣, 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2006

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思考 篇11

关键词:人文环境 园林艺术 景观设计

0 引言

住宅区域景观设计必须结合原地形地貌与地势高差起伏状态,并充分考虑业主活动起居的生活需要,在设计构思、环境营造、植被选取与场地布置等方面,都必须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景观建筑设计要从多角度入手,首先,将当地人文环境与人们生活需要恰如其分的有机关联,好的景观营造出绿化、建筑与公共环境的浑然一体,人们生活得舒适自然;其次,景观布置要与区域内建筑风格统一协调,从主体建筑外形立面出发,合理规划布置景观元素,好的景观设计要结合建筑风貌,不能与建筑风格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总图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绿植布置,景观与建筑设计统一规划,协调变动;最后,项目实施阶段要因地制宜,避免单一的绿植元素过多重复使用,显出特色,苗木搭配疏密有别,发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在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一些设计师们往往忽视了居住区景观环境诸要素在各种不同空间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冲突,没有在各种环境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围绕着提高生态效率来处理好各种生态要素的关系。[1]

1 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分析

1.1 景观设计与建筑风貌相协调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总图规划与单体立面风格,达到景观设计与建筑效果融合统一。方案设计要全盘考虑,用多种景观元素体现设计意图,做到合理分区、动静有别与主次分明,用景观烘托建筑设计,凸显设计的优质性。

1.2 小区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区域内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周围自然环境,显现内外景观的自然契合,方案确定要从大视角出发,利用大环境自然元素提高区域景观的设计合理性,设计师要重点考虑当地环境和人文需求,将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自然地貌与文化沉淀反映在景观元素布置上,完成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1.3 景观绿化要体现生态效率

小区内植被种植要体现多样化,单一的绿植品种无法给予人们视觉与触觉上美的享受,植被品种应搭配有别,适当利用微地形营造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种植区域,将植被分层布置,由草坪、低矮灌木、高大乔木到果树花木,营造舒适人居的生活氛围。

2 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多样性布局

景观设计要多方面综合考虑,运用多样手法体现小区内景观布置的灵活性、新颖性与舒适性,建筑规划将多种因素全面考虑,多角度刻画景观布置,体现设计人性化。

2.1 景观规划要布局道路体现分区

道路是区域内车行与人行的必要公共空间,现代化设计理念表现出人车分流概念,既满足车行安全性又适应人类活动随意性,道路设计要表现出传统意境手法——曲径通幽,在符合必要通行功能前提下,将区域有意分隔,为后期绿植布置创造条件,并且,道路被人为化地设计成自然弯折,不可避免地把人们视线打断重置,为景观设计创造“一步一景”的新奇感埋下伏笔。

2.2 景观设计要合理规划公共区域

公共区域是住户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出入口、小广场都是景观设计要着重渲染的区域。出入口联接区域内外,入口景观布置要发挥“名片”效应,一方面,要突出小区特色,选用绿植、景观墙、铺贴或水景彰显特别,一方面,要显出人与景的融合,畅行景中其乐融融;区域广场是集中活动场所,广场布置要综合考虑使用需求,用电、用水提前做好管道暗埋预留接口。

2.3 景观设计要合理种植苗木花草

花草树木是景观绿化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树木种植即要体现搭配有别、错落有致,也要把握成本合理、易于成活的原则。

首先,各个地域的树种不同,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取成活率高,易于栽种的苗木品种。

其次,重点考虑常青树种,气候季节转换不影响区域整体绿植覆盖效果,然后,品种搭配要合理,高大乔木、低矮灌木与铺地草坪要体现出层次感,将绿化效果分层布置。

最后,出入口或集中活动区域可栽植果树花木,一年四季有花有果,情趣盎然。

要充分发挥绿植的景观效果,前期选苗种植是关键,后期的维护修剪更是必不可少。种植要做好换土、保墒、支撑的工作,修剪要根据实际树木生长形状或自然状态剪枝除草,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2.4 景观设计要充分发挥建筑小品的点缀修饰作用

建筑小品的恰当布局对景观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建筑小品是一定建筑空间内提供游憩观赏功能和指示性标志物的小体量建筑统称,既满足功能使用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的作用,亭、廊、花(棚)架、景墙与围篱等小品形式多样,在入口处、广场、绿地室外环境中布局设置,可起到休憩、展示与服务的多项功能,一方面,美化环境,丰富情趣,为行人提供文娱休闲和公共活动的方便,一方面,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提高生活品质。

2.5 景观设计要多手法灵活运用

景观水系布置是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常用做法,创意性景观水系的设计,点缀雕塑艺术、假山石材,增强景观可观赏性,营造城市宜居空间。

景观设计表现手法多样,在景观方案设计中要体现主旨思想,可建立景观主轴线,以主轴线为中心向外辐射扩散布局景观元素,重点渲染主轴景观带,用主轴景观带动整个区域设计,表现魅力所在。

3 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求

3.1 人居为本的原则

人是住宅区活动的主体,景观设计要以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为出发点,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环境条件。环境设计的根本要以人为核心,居住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住户居民的心理及人为活动,对景观环境的设计优化与改进,就是逐步迎合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高标准、严要求,把人的需求和正常行为放在设计首位,配置人工和自然的景观要素,为人的有效使用创造便利。

3.2 协调布局的原则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结构清晰的小区环境,是创造个性化居住区的标准要求。在满足居民基本活动需求外,要形成独有风格特色,体现设计魅力,展现精彩布局,避免流于形式大同小异的规划格局,不仅要求环境设计与自然风貌相协调,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道路、绿植、建筑小品与人工景观合理组合布局,而且需要设计思路独具匠心、大胆创意,把区域配套和公建设施精心规划,创造出灵动有序的空间格局,将小区域置于大环境中,恰如其分。

3.3 整体一致的原则

住宅区的建筑风格、单体布局、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要体现整体性,设计元素彼此间可以有变化、有律动,创造动静有别的居住区,但规划设计的主旨表现要突出,营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并且,设计元素需彼此间协调布置,创建出别具一格的生活空间,还必须考虑地方特色、文脉相传,设计风格蕴藏着文化内涵。

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将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在实际的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来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也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新的动力[2]。

3.4 科学与艺术统一原则

居住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居环境设计中既要突出功能区的合理配置,景观元素的优美组织,环境设施的贴近自然,地域文化的特色鲜明,又要兼顾设计成果的艺术性,赋予景观系统特有的美丽景致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达到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共存,创造修身养性、感受愉悦和欣赏美的场所。

4 小结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综合布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重点刻画区域内道路、植被、建筑小品、水系景观,将小环境自然融入到大背景生活空间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观。

参考文献:

[1]卫云婷.谈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3(3):72.

[2]董娉怡,刘元春.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238.

[3]王占柱.住宅区水景设计的探索[J].住宅科技,2007(12).

作者简介:

住宅景观设计初探 篇12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巨大的土地成本和不断下降的利润水平,让房地产行业告别了暴力时代,利润率回到社会正常水平。房地产企业如何优化资源利用率,既做到有效控制成本又能提高项目品质,已经成为企业技术部门重要的研发内容。低成本住宅景观设计是在保证住宅景观品质的基础上,多方兼顾,多层面考虑,优化设计方案,最大化节约实施和维护,以保证有效的降低景观设计和建设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升企业利润水平,最终目标向着生态景观、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

1 低成本住宅景观设计原则

1.1 前馈原则

低成本住宅景观设计的实施,首先应遵循前馈原则,根据项目成本预算,除去不利于成本控制的因素,并通过控制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据统计,80% 的成本节约来自于前馈控制。设计工作是整个项目开展其它工作的引导和方向,也是项目低成本控制的依据。方案设计一旦完成,项目的成本就基本确定了。所以说,方案设计阶段是居住区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阶段、低成本控制管理的基础阶段。

在项目的景观方案设计阶段,先根据项目预算成本和景观设计面积推算出每平方米的单方造价,单方造价既可以决定需要选择的主要工程材料。例如,单方造价在两百至三百元每平方,整体园林工程在铺装造价上一般可以选用面包砖这样的普通材质;如果是铺装材质是花岗岩,将会超出预算成本。前馈原则不但提高了成本控制的效率,还从自身出发,使设计方案较好的体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特点,开展低成本控制工作,提高项目建设的技术含量,且降低项目成本。

1.2 限额设计原则

所谓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是低成本景观设计的关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质量、进度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保证实施阶段有效地控制,利于工程项目总目标的顺利完成。

限额设计应落实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包括景观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直到施工图和设计变更阶段,步步为营,层层控制,以达到限额设计的最佳效果。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施工图设计和造价控制。

首先,施工图必须满足批准的设计范围、设计内容、功能性质和质量要求;其次,施工图及其预算造价应严格控制在批准的概算以内。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控制上,经审定的方案设计工程量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如果设计过程中出现超出最高限额的情况,应首先由设计师审核修改方案,再修改施工图纸,最后设计师和造价人员协商并经总工程师审定,务必把造价控制在最高限额以下。实践证明,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投资效益行之有效的手段。

1.3 择优原则

择优原则是指选择优秀的景观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

优秀的景观设计单位不仅要在景观设计学、建筑学、结构力学及各专业有较高设计水平,懂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各地区规划、消防规范要求,能按照计划时间节点完成图纸,还应便于沟通管理,出现设计变更时能及时处理,施工现场出现问题是能迅速到场解决。设计单位的主案设计师更要求有多年以上的设计和施工经验,且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低成本景观设计中,设计单位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预算能力,熟悉各种材质的特性和市场价格,能根据预算清单估算造价,具有解决超预算问题的经验,可以快速修改方案,成为房企控制造价的得力助手。

房企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应大力引进竞争机制,选择项目业绩好、服务意识强、市场口碑好的优秀设计单位,从而具备实现低成本景观设计的必要条件。

一个优秀的低成本景观方案,要从艺术设计、空间组织、主题思想、功能使用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开发企业的造价控制,包括主要铺装材质选用、植物配置、日后的物业管理、销售趋势、配套设施、交通流线等方面。最后,房企可以召开方案评审会,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参加,针对多家方案进行评审,综合评估,选择出最适宜的设计方案。

1.4 图纸严审原则

图纸严审原则应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包括方案阶段、扩初图阶段、施工图阶段。一方面设计单位要做好图纸内审的工作,对图纸质量进行仔细复核与审查;另一方面房企自身也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再次审查,对各专业间图纸的矛盾尽早向设计单位提出修改意见,以免出现返工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时间浪费。

图纸严审是对图纸技术上的合理性、施工上的可行性、工程造价上的最经济性进行审核,以求提高设计质量,保证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避免因设计考虑不周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低成本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上就是低成本景观设计的四大原则,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也是低成本住宅景观设计的成功保障。

2 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四大原则,要做好低成本景观设计还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2.1 景观设计提前介入

要做好一个设计项目,景观设计提前介入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建筑规划总平面图报批前,景观设计就应介入。因为停车位、消防通道、登高面、岗亭、绿化中的大型乔木等位置布局一旦确定将难以变动,然而建筑规划设计在布局时通常不会考虑景观需求,一般满足消防要求后就开始设计停车位,停车位的数量也只是为了达到规范要求。这种条件下再开始景观设计,由于建筑规划已占据了许多适宜营造景观的空间,而为了达到景观效果,还需进行大量的设计变更,也浪费了宝贵资源,无形中增加成本,影响景观的设计效果,而且这种模式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果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提前介入建筑规划设计,两者相互协调,建筑设计为景观预留出更多的空间,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合理的布局停车位、消防通道、登高面、岗亭等,这样既可以满足消防需要也能达到景观未来的设计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2 方案成本优化

在低成本景观住宅设计过程中,方案设计阶段首先需明确总的成本预算,设计师根据总成本预算推算出单方造价,再确定软景硬景比例和选择铺装材质等。尽管方案实际成本不是十分明确,但要技术部门必须分析各种不确定性,然后做出估算,以便在日后控制。此外,对于住宅项目一般会有售楼处体验区,它的单方造价一般会比小区内部的单方造价高出一些,要另行计算。

住宅景观设计成本中比重较大的三块一是铺装、二是大型雕塑和水景、三是绿化中的大型乔木。做好低成本景观设计一定要在方案阶段就把握住这三部分内容。

2.2.1 铺装

根据项目的景观预算金额可以推断出每平方米的造价,然后推断出铺装可选用的材质,较高端可以选用优质石材,中低端项目可以选择PC砖、面包砖等材质。

2.2.2 大型雕塑和水景

大型雕塑和水景是住宅景观设计中的核心之处,体现精神内涵,一般使用在商业前广场和中心景区。从低成本的角度出发,大型雕塑一个项目中1-2 个就够了,数量不易过多;材质上,使用内部有钢架,不是全实心的雕塑,外部选用坚固耐久性好的材质,这样才能达到经济性,另外体量上也不易过大,要满足所在空间要求。对于水景一方面面积要限制,一般布置于商业前广场或体验区内(见图1),起到增添热烈氛围的作用,另一方面水景的造价和维护费用也要考虑在成本范围内。

2.2.3 绿化中的大型乔木

绿化时将精品乔木用到最醒目的位置、最合适的位置,在主入口区、售楼处体验区、住宅中心景区可以适当选用精品乔木如多头榉树、桂花、银杏等,但数量要有一定限制(见图2)。其次,一般乔木如行道树、中层乔木可以选用一些经济适用树种,规格不易过大。

2.3 施工图清单严控

施工图清单一般是由房企预算部门的专业人员根据景观设计施工图纸编制,编制完成后会有初步的工程造价,如果施工图清单总造价超出工程预算总造价,设计单位应与房企技术部门再次讨论,提出修改设计图纸方案;修改后的设计图纸方案经房企景观设计负责人、项目总经理审核确认后,再交由预算人员重新编制清单。这个过程需要多方的配合,有的时候也会重复多次才能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所以说,施工图清单严控过程不是仅凭一方的努力或仅一轮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多方配合,甚至多轮讨论修改才能做到真正的控制造价,完成低成本景观设计。

结语

建设低成本住宅景观不仅能在保证景观效果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成本、节约资源,而且符合节能、环保、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等要求,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相适应,是未来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遵循前馈原则、限额设计原则、择优原则、图纸严审原则,再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必然能完成低成本景观设计,构建生态景观、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住宅景观。

摘要:低成本住宅景观设计是高速城市化背景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通过阐述在实践中低成本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前馈原则、限额设计原则、择优原则、图纸严审原则,再论述项目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探讨如何实现低成本景观设计的策略。

上一篇:新时期的依法治国下一篇:实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