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住宅景观设计

2024-09-10

建筑住宅景观设计(精选12篇)

建筑住宅景观设计 篇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室内排水管道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们居住的环境卫生。国家有关部门所制定的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图如《卫生设备安装》 (99S304) , 《住宅厨、卫给排水管道安装》 (03SS408) , 对厨房、卫生间的设计给出了统一的指导性原则, 对提高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结合近年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上的实践, 谈谈住宅建筑排水的设计。

1 排水系统的选择

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建有城市污水外理厂, 生活污水在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前按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均需设化粪池简单处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版) (以下称“规范”) 第4.1.2条规定当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时, 其粪便污水宜与生活废水分流。笔者所设计的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采用的都是分流制, 生活废水在化粪池后与粪便污水合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从提高建筑物的卫生标准来讲, 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污、废水分流还可以减小化粪池的容积, 有利于厌氧菌腐化发酵分解有机物, 提高化粪池的污水处理效果。由于城市 (尤其是居住小区) 的快速发展,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的要求, 污水处理构筑物处于超负荷的运转, 为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也应设置化粪池。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 其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采用污水、废水合流, 应根据所在城市室外排水制度、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来确定。

2 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在建筑设计时, 笔者建议卫生间楼板降低40~50cm, 上设水泥焦渣垫层, 原地面标高不变, 排水支管直接埋设在垫层内。这样就可以避免排水支管穿楼板, 减少了渗漏的可能。在结构施工期间, 由于穿楼板管道预留洞较少, 也容易做到留洞位置准, 同时这也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好作法, 可以实现“本层的故障应在本层解决, 避免上下左右干扰”的设计观念, 减少了用户在生活中的相互干扰, 再者, 装修时也省去了吊顶及管道防结露。

对商住楼建筑, 如裙楼部分作为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情况, 商住楼的住宅排水立管必须在架空层进行汇总, 以不影响底层的使用功能。汇总后的出户管不应少于二根, 宜控制在4根左右。排水横干管的管径采用DNl50为宜。在实际工程中发现有的设计将一栋楼的排水立管均汇到一根排水横干管上出户, 若发生管道堵塞或破裂将影响整栋楼的用户, 是不安全的。另外出户管过多时, 在地下室外墙上所预留的防水套管 (设地下车库的住宅楼) 及室外的检查井均增多, 给施工及室外环境带来不利。

住宅内排水管道在使用过程的复杂性, 排水管道内有固体废物的存在, 影响排水的通畅, 使与排水立管底部连接的卫生器具有溢水的可能, 此现象在实际工程中也有发生。因此, 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不接到排水立管上为好, 应单独排出。

3 通气管

建筑标准要求较高的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高层建筑的生活污水立管宜设置专用通气立管。“规范”第4.4.条表4.4.11-1、表4.4.11-2给出了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 对流量超过表中的规定值, 应设专用通气立管。在广州市及深圳市, 排水立管设在建筑外墙上, 立管的布置不受管井大小限制, 一般多采用设专用通气立管, 排水立管每隔二层与专用通气立管以H管连接。在工程回访中发现, 不设专用通气立管的住宅, 最下面一层卫生间的大便器内有翻气泡的现象发生, 住户对此投诉的较多。设专用通气立管的住宅, 基本上无此现象发生。由于污水立管的水流流速大, 污水排出管的水流流速小, 在立管底部管道内产生正压区, 这个正压区使靠近立管底部的卫生器具内的水封易受破坏, 卫生器具内发生翻气泡。专用通气立管的设置可平衡排水立管内的气流, 减少正压区的正压值, 使其不足以对卫生器具内的水封形成威胁。

4 屋面雨水及阳台雨水排放

屋面雨水立管内的压力分布是由负压到正压的一个变换过程, 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部负压区, 将通过地漏吸人大量的空气, 影响雨水立管的水量;阳台雨水应设专用的立管由无水封地漏来收集, 而不应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将阳台雨水地漏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下部正压区, 则有返水倒灌的可能, 在实际工程中发生的频率是很高的。屋面雨水与阳台雨水各自分开是必要的, 不能因为在建筑立面上增多了几根雨水立管而将其合并。阳台雨水应排到室外雨水检查井中, 而不应排到污水检查井中。有的工程为了解决住户将厨房洗涤盆移到服务阳台并将洗涤污水排到阳台地漏内的问题, 将阳台雨水立管排到污水检查中, 这种做法是不安全的。对于起居室及卧室的阳台是不存在有污水的排入, 阳台雨水地漏是无水封的, 即使采用有水封的地漏, 水封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补充, 会逐渐蒸发掉, 污水系统内的废气就会跑到起居室内, 污染环境。

5 空调冷凝水排放

近几年, 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空调冷凝水无组织排放污染建筑物外墙, 已是影响生活区美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考虑空调冷凝水的有组织排放。具体做法可在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设置冷凝水排水管, 排水立管选用PVC-U排水管de40, 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 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

6 管材及地漏

管材的选择是经济技术的比较过程, 技术上应从压力、温度、使用环境、安装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 同时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住宅的档次, 进行经济技术综合考虑后确定。目前UPVC排水塑料管已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成功经验, 但也存在缺点及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噪声远大于铸铁管, 管壁隔音效果较差, 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为解决噪声问题, 在UPVC管内壁增加了凸起的螺旋型导流线, 使水流条件得到改善, 有效的降低了噪声, 即目前市场上的UPVC螺旋管。为解决管壁隔音效果较差的问题, 又开发了UPVC芯层发泡管 (PSP管) , 不仅具有传统UPVC实壁管的优点, 还具有高抗冲击、隔音、阻燃、绝缘、热稳定性好的特性。排水管道设于室内时, 应优先选用螺旋管、芯层发泡管或离心铸造排水铸铁管。在实际工程中, 设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地漏的功能就是排除地面的积水, 在住宅建筑中, 地漏主要设在卫生间, 厨房可不设置。这是由于在厨房中, 地面不可能形成积水, 只有少量的溅水, 用抹布即可保持地面的干净。规范规定地漏的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 是依据排水管道系统内压力的波动值和水封蒸发等因素确定的。水封的深度越高, 越有利于防止因管道内压力的波动对其的破坏。

7 结束语

设计人员必须以整体设计的观念和方法, 综合考虑厨房、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安装等。正确的选择系统的形式、卫生设备、合适的管材及附件, 满足人们对居室内环境的要求。

摘要:根据工程设计经验结合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版) , 以及《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版) , 阐述了住宅建筑设计中排水系统的选择, 排水管道的敷设要求, 设备、管材选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住宅,建筑排水,设计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版)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版)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003版)

[4]赵锂.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给水排水, 2000V01.26No.744-47

建筑住宅景观设计 篇2

为了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施加强其与建筑设计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仅就此作以浅谈。

【关键词】住宅;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只有真正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和谐统一,建筑也变得像资本一样越来越不甘于在幕后指挥,它总试图用最个性的发行来吸引目光并发出最响亮的呐喊。

住宅建筑如何讲设计 篇3

CBN=CBNweekly C=Martin Cubbon

CBN: OPUS Hong Kong请来了建筑设计大师Frank Gehry做设计,有传言说这有可能会创下香港住宅租金的新记录,太古在楼市并不景气的情况下立足做高端奢侈项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对此你又有什么期待?

C: 早在1940年代的时候,太古集团就购得现在你所看到的OPUS Hong Kong的地段,用于住宅建设,当时是用作太古集团董事的住所。到今天,香港的优秀地段已经非常有限,而在这里可以俯瞰维多利亚港全景,这种独一无二的景观将会非常难得,现在开发会是一个好时机。由于该地段对于太古家族的特殊意义,我们决定采取只租不卖的形式,在一定时间之后还可以收回。我们会选择Frank Gehry,除了看中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成就,还在于他是跨界的高手。他不像一般的艺术家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而不顾客户的需求,而是勤于沟通,在设计上别出心裁之外,在成本上也有自己严格的控制。我觉得这个项目会破香港住宅租金的新纪录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追求高租金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会激进地去开发更多的新项目,而是选定一个项目,就会把它做到极致,高投入也会有高回报,我们相信它能够保持长远价值。

CBN: 之前也有一些房地产商请来建筑设计大师做高端住宅项目的设计,但销售成绩并不突出,你觉得住宅建筑设计会成为一种趋势吗?

C: 住宅建筑设计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但在设计师的选择,与设计师的沟通协作,包括该建筑的地段定位等各方面,都需要地产商在投入之前有全面充分的考量。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并不能作为项目好销售的保证。设计的根本还是要为住户的体验服务的,如果只是利用顶级设计师作为销售的噱头的话,相信也不能从住户那里得到认可。

CBN: 房地产是受政策调控影响很大的行业,如何能在政策波动的情况下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C: 正如所有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影响,也相当受市场基本因素左右。我们在发展项目时,专注采取长远目光。我们构思、设计、发展以至管理大部分我们发展的项目,以确保维持一贯的高水平服务,以及持续为我们旗下物业增值和巩固它们在市场的地位,而我们相信这样可达到旗下物业取得最大租用率和回报潜力。

我们累积了40年的经营经验,我们的成功关键是对旗下发展项目的愿景和规模,并透过多年经营,活化旗下项目的所在地。我们具备丰富经验发展坐落于主要交通枢纽的大型综合项目,令它们成为邻近地区的汇聚点。我们的商场吸引来自我们发展项目内住宅和商业部分的顾客和旅客,其中包括办公楼、酒店和酒店式住宅。我们的项目具备一定规模以后,将周边地区活化为具有活力和互相联系的社区。我们现在致力于将我们在香港的成功经验,应用于内地市场。

住宅建筑节能体型设计 篇4

关键词:住宅,体形系数,建筑能耗

1 引言

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JGJ26-95) 进行住宅节能设计时, 在满足一定体形系数限制条件下, 节能建筑本体围护结构应达到规定的热工指标要求。这就要求进行住宅节能设计时重视住宅的体型设计, 应较好地控制其体形系数, 但建筑的体型受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的限制,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住宅体形系数尽可能等于或接近标准要求的限制。另外, 住宅在使用时会接受外界太阳辐射热, 冬季接受的辐射热量越多对于提高室内温度节省能源越有利, 夏季则相反。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多少与建筑物的朝向及建筑物的建设地点等因素有相当紧密的关系。合理确定住宅建筑的朝向对节能是十分有利的, 住宅节能设计应对建筑体型、建筑朝向加以合理设计。本文主要通过对所调研住宅的建筑体型和建筑参数的数据分析。

2 平面形状对住宅节能的影响

人们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追求建筑形态的变化。体型形态是指建筑物平面所构成的形状特征。它取决于多项因素:城市景观、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设计灵感等。建筑体型形态控制就是研究平面形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通常来说, 影响建筑体形的因素有:建筑的长度、宽度 (进深) 和高度。虽然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相同, 但是由于平面形状不同, 建筑受太阳影响程度以及建筑室内外通过外墙表面的热交换情况均有所差异。所以, 本章将对建筑平面形状进行简化和对比, 通过简化模型来分析和研究建筑平面形状、建筑体量与体形系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从建筑节能的角度出发, 在建筑体积V相同的条件下, 当建筑功能要求得到满足时, 平面设计应注意使围护结构表面积A与建筑体积V之比尽可能地小, 以减小表面的散热量。我们试对不同平面形式住宅建筑进行研究:假定某住宅高度为18m, 在建筑体积V相同的条件下, 5种不同的平面形式住宅建筑的体形参数如图1所示。



在建筑体积V的相同条件下, 建筑外表而积与体形系数经计算如表1所示:

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 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在在建筑体积V的相同条件下, 建筑外表面积最小, 建筑耗热量也最小。为了保证研究讨论的平面形状具有一代表性和可比性, 将城市中最常见的建筑平面进行了简化, 并选取最符合工程实际的四边形作为研究模型。

3 长度对住宅节能的影响

建筑的长度和进深不仅要考虑人体工程学保证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而且要符合建筑规范的相关规定, 满足建筑采光、通风、消防的基本要求;在建筑节能方面, 更是要注意建筑长度和进深对建筑体形系数S的影响。为了方便讨论, 以单元式住宅为模型, 并假设所有的住宅平面均为特殊的四边形--矩形, 且平面面积一定。在固定平面面积的前提下变化矩形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计算得到一系列体形系数的值, 再进行总结分析。下面以90m2面积套型作为研究模型, 讨论建筑长度对体形系数的影响。以多层单元式住宅为例, 层高3m, 6层, 一梯两户, 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为180m2。

住宅模型参量:

F0—住宅模型的外表面积, m2

V0—住宅模型的体积, m3

S—模型的体形系数

b—单元长度 (水平边长) , m

a—单元进深 (垂直边长) , m

H—单元高度, m

n—单元数

外表面积F0=2 (a+nb) ·H+a·b·n

体积V0=a·b·n·H

体形系数S:

整理得:

由于S0=a·b=180

将a=180/b及H=18代入式 (3) 中, 得出

当把单元数n及长度b分别代入式中, 即可得出单元数n及长度b与体形系数的关系, 如表2所示。

由表2中可以看出, 当单元数为1时, 不论长度为多少, 体形系数S都远大于0.3;当单元数大于2时, 当长度为10m~20m时, 体形系数S都能维持在0.3左右。体形系数并不是随着进深的加大而减小, 而是在某一值时又开始增大。因此, 适当加大进深对体形系数的维持有利。结合平面功能要求, 选择15m~20m长度比较合适。另外, 从表中还可看出, 当长度一定, 单元数多于4个时, 体形系数的变化趋于缓慢。

为了求出模型的最小体形系数Smin (当n=1, 建筑面积为180m2时) , 如下:对式 (3) 进行整理得:

对式 (5) 求导:

所以, 仅当X=13.41m, 也就是当四边形四边均相等时, 体形系数S最小。

当然, 无论高度H如何变化, 体形系数S随长度b增大的变化趋势是大致相同的, 都是先锐减, 然后缓慢降至最小值, 最后再有小幅度的增加。而且, 当b=13.41m时, 也就是当平面形状为正方形时, 体形系数S最小也最节能。

4 进深对住宅节能的影响

以多层单元式住宅作为研究模型, 其层高3m, 6层, 一梯两户, 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为180m2。

求解体形系数S:

将b=180/a及H=18代入式 (3) 中

整理得出:

当把单元数n及进深a分别代入式中, 即可得出单元数n及进深a与体形系数的关系, 如表3所示。

由表3中可以看出, 当单元数为1时, 不论进深为多少, 体形系数S都大于0.3;当单元数大于2时, 体形系数S都能维持在0.3左右。另外, 我们从表中还可看出, 当进深一定, 单元数多于4个时, 体形系数的变化趋于缓慢。

5 层高、层数对住宅节能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2001年版规定: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0m;卧室、起居室 (厅) 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 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 且其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在今天人们对于空间舒适感的追求下, 3m左右的住宅层高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住宅采用的最高的范围了:如美国规定为2.28m~2.4m, 英国规定为2.2 m~2.4m, 日本和波兰规定在2.2m~2.6m。这种低层高的考虑除了减少建造成本之外, 就是提升建筑节能效果。下面将分析建筑层高h及层数N对建筑体形系数S的影响。为了保证选取模型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我们选取板式住宅和点式住宅平面。根据建筑层数将我们将两种模型细分成5m, 分别为低层建筑 (Floor=2) 、多层建筑 (Floor=5) 、中高层建筑 (Floor=8) 以及高层建筑 (Floor=11, 33) 。

下面将分析建筑层高h对不同类别的建筑体形系数S的影响。针对模型的分析如下 (采用住宅进深为15m时进行计算) :

当单元数n为1时, 体形系数S随建筑层高h变化见表4。

由以上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 建筑体形系数S随着建筑层高h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两者之间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建筑标准层层高h对低层建筑的体形系数影响最大 (0.492与0.466) , 对其他建筑体形系数的影响相近。建筑层数越多层高h对其建筑体形系数的影响就越小, 对于高层建筑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6 结论

当进深a为10m左右时, 体形系数S随着单元数的增加而减小, 并基本在0.3左右, 单元组合数为3个~6个比较合适。同时, 考虑到住宅的平面使用功能, 对于90m2户型来说进深10m左右也比较适合。

当长度b为10m~20m时, 体形系数S随着单元数的增加而减小, 并基本在0.3左右, 单元组合数为3个~6个比较合适。同时, 考虑到住宅的平面功能, 对于90m2户型来说长度15m~20m左右比较适合。

无论点式住宅或单元式住宅, 体形系数S随着建筑总高度H的增加而减小。建筑总高度H对低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的体形系数影响非常大, 而对其他建筑的体形系数影响就非常有限。体形系数S也在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但高层层高的微小变化对体形系数S的影响微乎其微。

参考文献

[1]涂逢祥.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

[2]扬善勤.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手册[K].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3]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B.吉沃尼.人.气候.建筑[M].陈士驎,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5]夏云, 夏葵, 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住宅建筑弱电设计 篇5

一、住宅建筑智能化系统由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组成。

二、住宅建筑信息设施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的规定。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通信设施,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

1)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共用配线箱或光缆交接箱时,由住宅建设方负责箱体的建设;

2)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

3)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2、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接入点用户侧以内配线设备、用户光缆及户内家居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用户线缆,应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3、住宅区内通信管道及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应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4、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的安装空间,应由住宅建设方负责提供。光纤到户工程一个配线区所辖住户数量不宜超过300户,光缆交接箱形成的一个配线区所辖住户数不宜超过120户。

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用户接入点处预留的配线设备安装空间、电信间及设备间面积,应满足至少3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业务接入的需要。

地下通信管道的总容量应根据管孔类型、线缆敷设方式,以及线缆的终期容量确定,每一条光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地下通信管道应预留一个到两个备用管孔。

配线光缆、用户光缆及配线设备的容量应满足远期各类通信业务的需求,并应预留不少于10%的维修余量。

用户光缆各段光纤芯数应根据光纤接入的方式、住宅建筑类型、所辖住户数计算。用户接入点至每一户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数量,应根据地域情况、用户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配置等级确定。

每套住宅应设置家居配线箱。家居配线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的便于维修维护处,箱底距地高度宜为0.5m。距家居配线箱水平0.15m~0.20m处应预留AC 220V电源接线盒,接线盒面板底边宜与家居配线箱面板底边平行,接线盒与家居配

线箱之间应预埋金属导管。家居配线箱的引入导管不宜少于2根。家居配线箱至终端盒的暗敷设导管不应穿越非本户的房间。

住宅建筑应设置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每套住宅内应采用RJ45信息插座或光纤信息插座。信息插座应暗装,信息插座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3m~0.5m。每套住宅的信息插座装设数量不应少于1个。书房、起居室、主卧室均可装设信息插座。

住宅建筑应设置电话系统,电话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住宅套内宜采用RJ45电话插座。电话插座应暗装,且电话插座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3m~0.5m,卫生间的电话插座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0m~1.3m。电话插座缆线宜采用由家居配线箱放射方式敷设。每套住宅的电话插座装设数量不应少于2个。起居室、主卧室、书房应装设电话插座,次卧室、卫生间宜装设电话插座。

住宅建筑应设置有线电视系统,且有线电视系统宜采用当地有线电视业务经营商提供的运营方式。每套住宅的有线电视系统进户线不应少于1根,进户线宜在家居配线箱内做分配交接。住宅套内宜采用双向传输的电视插座。电视插座应暗装,且电视插座底边距地高度宜为0.3m~1.Om。每套住宅的电视插座装设数量不应少于1个。起居室、主卧室应装设电视插座,次卧室宜装设电视插座。住宅建筑有线电视系统的同轴电缆宜穿金属导管敷设。

三、智能化的住宅建筑应设置信息化应用系统,主要包括:

物业运营管理系统,对住宅建筑内入住人员管理、住户房产维修管理、住户各项费用的查询及收取、住宅建筑公共设施管理、住宅建筑工程图纸管理等功能。

信息服务系统,包括紧急求助、家政服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保健、娱乐等,并应建立数据资源库,向住宅建筑内居民提供信息检索、查询、发布和导引等服务。

智能卡应用系统宜具有出入口控制、停车场管理、电梯控制、消费管理等功能,并宜增加与银行信用卡融合的功能。对于住宅建筑管理人员,宜增加电子巡查、考勤管理等功能。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应能保障信息网络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家居管理系统,应根据实际投资状况、管理需求和住宅建筑的规模,对智能化系统进行不同程度的集成和管理。家居管理系统宜综合火灾自动报警、安全技术防范、家庭信息管理、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物业收费、停车场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信息发布等系统。家居管理系统应能接收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社区发布的社会公共信息,并应能向公安、消防等主管部门传送报警信息。

四、住宅建筑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宜包括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家庭安全防范系统及监控中心。

周界安全防范系统主要采用电子周界防护系统。电子周界防护系统应与周界的形状和出入口设置相协调,不应留盲区;电子周界防护系统应预留与住宅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联网接口。

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电子巡查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的信息识读器底边距地宜为1.3m~1.5m,安装方式应具备防破坏措施,或选用防破坏型产品;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的管线宜采用暗敷。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住宅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电梯轿厢、地下停车库、周界及重要部位宜安装摄像机;室外摄像机的选型及安装应采取防水、防晒、防雷等措施;应预留与住宅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联网接口。

出入口控制和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应重点对住宅建筑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及其车辆通行车道实施控制、监视、停车管理及车辆防盗等综合管理;住宅建筑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系统宜与电子周界防护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联网。

家庭安全防范系统:访客对讲主机宜安装在单元入口处防护门上或墙体内,室内分机宜安装在起居室(厅)内,主机和室内分机底边距地宜为1.3m~1.5m;访客对讲系统应与监控中心主机联网。每户应至少安装一处紧急求助报警装置;紧急求助信号应能报至监控中心;紧急求助信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入侵报警系统可在住户套内、户门、阳台及外窗等处,选择性地安装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入侵报警系统应预留与小区安全管理系统的联网接口。

监控中心应具有自身的安全防范设施;周界安全防范系统、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系统、家庭安全防范系统等主机宜安装在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应配置可靠的有线或无线通信工具,并应留有与接警中心联网的接口;监控中心可与住宅建筑管理中心合用,使用面积应根据系统的规模由工程设计人员确定,并不应小于20m2。

五、住宅建筑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系统等。

智能化住宅建筑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宜具备下列功能:监测与控制住宅小区给水与排水系统;监测与控制住宅小区公共照明系统;监测各住宅建筑内电梯系统;监测与控制住宅建筑内设有集中式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监测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

六、住宅建筑的机房工程包括控制室、弱电间、电信间等。

控制室包括住宅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安全防范监控中心、建筑设备管理控制室等。弱电间应根据弱电设备的数量、系统出线的数量、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因素,确定其所需的使用面积。弱电间及弱电竖井应根据弱电系统进出缆线所需的最大通道,预留竖向穿越楼板、水平穿过墙壁的洞口。

浅析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规划

1住宅建筑规划中的节能设计

1.1合理确定建筑朝向和平面形状

选择合理的建筑物朝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实测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东西向板式多层住宅建筑的耗能量要比南北向的高5%左右。现代住宅设计中,建筑的朝向应根据住宅内部房间的使用要求、当地的主导风向、太阳的辐射、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各地区的气候等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评价来确定。一般来说,我国住宅最适宜的建筑朝向为南略偏东或西。对于气候炎热的南方地区,应考虑住宅建筑的长轴方向垂直夏季主导风向,而北方冬季寒冷,住宅建筑的长轴方向应平行冬季主导风向,以防止冷空气渗透量的增大。住宅建筑的平面形状,应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外围护结构表面积小的建筑。因为外表面积越小,冷负荷越小,能耗越小。

1.2合理规划平面布局及控制体形系数

居住区住宅的平面布局有周边式、自由式和行列式3种。周边式太封闭,不利于风的导入;自由式多在受地形限制时采用;行列式是最常见的形式,有并列式和错列式布局的变化,在某些地形中,还会出现斜列式布局。为了促进通风,居住区布局应尽量采取行列式和自由式,从建筑防热的角度来看,行列式和自由式都能争取较好的朝向,使大多数房间能够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其中又以错列式和斜列式的布局较为好。在立体布置方面,应采取“前低后高”和有规律的“高低错落”等建筑手法,从而有效地挖掘环境的节能功能,同时又可打破居住区单调、呆板的效果。

体形系数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比值越大,能耗就越多。研究资料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加0.01,耗热量指标增加2.5%。因此,正确处理建筑形式多样化与节能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一般讲,6层左右的建筑物对建筑节能较为有利。另外,建筑物的外形越简单,其外表面积越小,热交换量亦越少。因此,建筑物的造型宜简洁、完整,尽量避免复杂的轮廓线。

1.3合理的套型平面

在住宅单体套型方案设计时,要从节能的角度、提高舒适性及家居生活的规律出发,合理进行各房间功能分区。一般应将家庭人员主要活动的且停留时间长的客厅、主卧室等布置在南向,厨房、卫生间等布置在朝北和东西向。这样使主要居室在冬季能获得充裕的阳光;套内每个房间均要有直接对室外的窗,前后房间的门窗尽量相对设置,为自然采光和夏季组织穿堂风创造条件;炎热地区可采用内天井或外天井住宅套型平面,利用高差和热压差形成自然通风,以此改善室内的微小气候。

1.4绿化布置

良好的居住区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起到调节居住区小气候、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作用。居住区绿化应注意几点:一是要以地面绿化并以种植灌木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入水景;二是要在临近住宅的东、西、南面的适当位置种植一些高大的落叶乔木,这样夏季遮阳,冬季不遮挡阳光,有利于朝阳居室的节能;三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墙面、阳台进行垂直绿化。这样,一方面能丰富居住区的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能减少建筑与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形成一种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又可增加绿化面积的复合型围护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条件。

2建筑外墙的节能设计

墙体的耗热量要占建筑采暖热耗的30%以上。因此,改善墙体的传热耗热量将明显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其措施有:

2.1改善砌体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材料选择时,采用新型节能砖,如多孔黏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等类型的材料,使其集承重和保温隔热于一体;也可利用当地出产的浮石、火山渣及其他轻骨料或工业废料生产多排孔轻质砌块,用保温砂浆砌筑,有节能、节地效果。

2.2对墙体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即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技术,构成复合墙体。目前,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比较广,它不但解决了外墙热桥的问题,而且具有增加室内使用面积,方便室内二次装修等优点,目前使用較成熟的几种外墙外保温方案有:外贴聚苯板保温、外贴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夹心聚苯板外墙保温、钢丝网架岩棉夹心板外复合保温等。外墙内保温有饰面聚苯板内保温复合外墙和纸面石膏板内保温复合外墙。

2.3寒冷地区住宅室内沿外墙周边地面的保温设计

沿外墙周边的室内地坪和其以下的外墙如不采用保温措施,其外墙的内侧墙面以及墙角在冬季易出现结露,从而使得地面的热传导损失增加,甚至地坪被破坏,影响正常的使用。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以下措施:一是沿外墙周边的室内地面垫层以下设置一定厚度的松散状或条板状、且有一定抗压强度、吸湿性小的保温材料,如0.5m厚炉渣等;二是对外墙室内地坪以下的墙体在内侧或外侧加50~70 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从而保证住宅室内的热稳定性和控制寒冷地区采暖能耗。

3门窗的节能设计

门窗是薄壁轻质构件,通过门窗传热和其缝隙空气渗透的耗热量约占整个住宅建筑耗热量的50%,因此,外门窗是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

3.1合理控制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是指住宅窗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作了严格的规定,指出北向、东西向、南向的窗墙面积比分别不应超过0.25、0.3、0.35。因此,从地区、朝向和房间功能出发,应选择适宜的窗面积,同时应强调东西南北开窗有别,是通过减少北侧窗的面积来减少热量的损失。

3.2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

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是减少室外冷热空气渗入室内的一个重要措施。如采用平开门窗和大块玻璃窗扇,以减少扇与框、扇与扇、扇与玻璃间的缝隙,并在缝隙中嵌入密封胶条;在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用保温砂浆或泡沫塑料等材料来填充密封,使从门窗渗入的冷空气减少,提高气密性。

3.3使用新型材料,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

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如塑钢门窗可大大提高其热工性能。同时还有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单层玻璃本身的热阻很小,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开发出一些新型的节能玻璃,如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等,在造价允许的条件下应积极采用。

4屋顶的节能设计

屋顶耗热量约占整个住宅建筑耗热量的7%~8%,有数据表明:夏季顶层室内的温度要比其他层高约3℃左右,因此,屋面的保温隔热也不容忽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

这种屋面保温层选用高效轻质的保温材料,保温层为实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有加气混凝土条板、乳化沥青珍珠岩板、憎水型珍珠岩板、聚苯板等,均有利于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取得良好的节能和改善顶层房间的热环境效果。

4.2架空型保温屋面

在屋面内增加空气层有利于屋面的保温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屋面夏季的隔热效果。架空层的常见规格做法为:以2~3块实心黏土砖砌的砖墩为肋,上铺钢筋混凝土板,架空层内铺轻质保温材料。

4.3倒置型(外)保温屋面

外保温屋面是把保温层置于防水层之上,使保温层还起到了防水层的作用,这些材料必须保证防水和耐气温性能好,不易老化,以聚苯乙烯板为好。再在其上用混凝土预制块压住,不需黏结,方便维修,其价格也比较便宜。

4.4隔热屋面

可采用通风屋顶、阁楼屋顶、吊顶屋顶、植被屋顶、蓄水屋顶等进行隔热处理,提高屋顶的隔热能力以起到节能作用。

5结语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篇7

住宅建筑是高能耗建筑, 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由于能源的日益匮乏, 人们的节能意识逐渐提高, 就象节能汽车等节能产品一样, 节能建筑产生了。所谓节能建筑, 是指在少使用或不使用采暖、制冷设备的前提条件下, 让一年四季的室内气温尽可能地维持或接近在舒适的范围之内。节能建筑主要是通过提高外墙、外门窗、屋顶等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来达到节能目的。

1 外墙的节能设计

1.1 选用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

这是提高墙体节能的根本措施。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 热阻愈大, 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愈好。

墙体的传统砌筑材料是黏土砖。由于生产黏土砖占用大量农田, 消耗大量能源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国家已于2005年发文禁止生产使用黏土砖, 要求用既环保又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代替黏土砖。目前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的墙体节能材料有水泥免烧砖、灰砂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1.2 设置保温层

当墙体的保温能力较低,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 可在墙中增设保温层, 通过提高墙体的总热阻来增强墙体的保温隔热能力。这是目前外墙节能的主要措施。保温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是影响墙体节能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保温材料的种类繁多, 特性各异, 选择时应从使用环境、施工技术、经济合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并根据节能指标通过热工计算合理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考虑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会降低保温层的热工性能, 我们可以以计算厚度为设计参数, 调增保温层的厚度, 以取得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保温层可设置在外墙体的外侧面、内侧面, 也可设置在墙体的内部。从理论上讲, 应把保温层设置在墙体的外侧面,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其优点有四:第一, 可防止因凝结水生成导致保温材料受潮而降低墙体的保温能力;第二, 对墙体起到保护作用, 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第三, 它不会破坏墙体的整体性;第四, 在外墙外保温作法中, 结构墙体、圈梁、柱等均被外保温层覆盖, 因而可以避免因墙体材料温度变化不同而引起墙体开裂, 并且还可防止外墙与内墙、楼板等交接处的热桥产生。当前河南广泛运用的外墙外保温技术主要有外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单面钢丝网架夹芯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机械固定单面钢丝网架夹芯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机械固定单面钢丝网片岩棉板外墙外保温、装配式骨架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炉渣水泥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等。

最近几年, 涂料保温技术已悄悄地发展起来, 并且得到了应用。由于它集涂料、保温双重功效于一体, 施工方便, 价格低廉, 绿色环保, 因此可以预见, 由保温涂料取代保温层作法已指日可待。

2 门窗的节能设计

2.1 选用保温户门与保温阳台门

(1) 户门门板中间填充25

mm厚的岩棉材料, 这样可使门的保温性能与三七墙相近。

(2) 在阳台门的芯板上粘贴25

mm厚的聚苯板, 其保温效果也很好。

2.2 选用气密性能良好的窗

外门窗是能耗的主要通道, 约占建筑能耗的一半。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是外门窗节能的重点所在。具体做法是在门窗框与墙的接缝处以及框与扇的接缝处加设封条或密封材料,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门窗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切断能量散失的途径, 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目前气密性良好的门窗主要是塑钢门窗和彩色铝合金门窗, 其中平开窗和下悬窗的气密性都高于推拉门窗, 因此, 应淘汰推拉窗, 选用平开式或下悬式的塑钢门窗或铝合金门窗。

2.3 采用节能玻璃

采用节能玻璃可以有效地降低由玻璃传导、辐射产生的能耗。节能玻璃主要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和中空玻璃3种类型, 其中的吸热玻璃和热反射玻璃主要适用于幕墙使用。中空玻璃是由平板玻璃、吸热玻璃或热反射玻璃等制成的, 由于两片玻璃之间有了空腔, 因而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能力, 是住宅建筑首选的节能玻璃。除此之外, 也可以采用单层双玻窗, 再辅以带保温夹层的喷塑彩色铝合金窗帘, 既方便又美观。

2.4 设置遮阳板

窗上设置遮阳板, 可以抵御夏季太阳间接或直接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大大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从而有效地降低住宅供冷的负荷量。遮阳板有简易活动遮阳和固定遮阳两种。简易活动遮阳构造简单, 造价低, 尤其在冬季还可以把它折叠起来或拆掉, 不影响卧室冬季的日照取暖, 建议优先选用。

除了窗户遮阳板以外, 我们也别忘记阳台这一重要构件。我国住宅大多数坐北朝南, 在南墙面上设置生活阳台, 能够遮挡南向入射角度较高的过强的日照。如果再在阳台外侧设置可推拉的百叶与侧板配合, 则能够同时满足住宅西向遮阳的要求。

3 屋盖的节能设计

3.1 选用坡屋顶

住宅建筑采用坡屋顶, 并在顶层与坡屋顶之间设计阁楼, 能够起到保温隔热作用, 使顶层冬暖夏凉, 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3.2 采用倒置式屋面

这一方法主要是针对平屋顶而言。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 平屋顶保温层主要采用现浇水泥膨胀珍珠岩作法, 将膨胀珍珠岩材料封闭在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由于此种方法保温材料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 材料导热系数会显著增大, 因而屋顶保温效果较差。虽说后来对这一构造方案作了改进, 增设了排气孔, 但效果仍不理想。因此, 平屋顶节能设计应淘汰旧的构造作法, 大胆尝试应用新型高效保温材料, 如EPS板、 XPS板等。这类保温材料具有憎水性强、吸水性低的特点, 可以把保温层放在屋面的防水层上面, 这就是所谓的倒置式屋面。倒置式屋面既简化了屋面构造, 又对屋面防水层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还可取得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除了采用新型保温材料, 屋面的铺设施工也很关键, 如果铺设不到位, 就会产生冷桥, 降低保温能力。在屋面施工时一定要严格细致, 把细部处理好, 例如在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 应使保温层延伸至不小于墙体厚度1/2的位置。

3.3 采用植被屋面

植被屋面就是在屋面上种植花草等, 形成植被, 利用植被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植被屋面分为无土种植和覆土种植两种类型, 其区别主要是种植层材料的不同, 前者是采用一些多孔的轻质材料如蛭石等, 后者是在屋面铺设约200 mm厚的土壤。与土壤相比, 蛭石的导热系数小, 保温隔热性能好, 所以屋面的节能效果也更好。

这里需要指出, 花草生长过程是需要水分的, 而如果种植层中积存大量的水, 有时可能出现屋面漏水问题。关于这类问题, 报纸、电视已有不少报道, 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摘要: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性功能要求的提高和节能意识的增强, 建筑节能工作开始受到普遍重视。从外墙、门窗、屋面等3个方面阐述了住宅建筑的节能方法, 同时介绍了一些新材料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导热系数,热阻,保温,隔热

参考文献

[1]05YJ3—1, 外墙外保温构造[S].

[2]孙犁.建筑工程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胡伟, 贾宁.建筑设计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篇8

1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

1.1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 虽然我国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还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建筑节能设计手段单一, 没有相对丰富的设计手段和途径, 很多情况下只是单纯对房屋外围护机构进行强化保温;住宅房屋的热工参数选取单凭供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等理论数字, 缺少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和可信的数据;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往往采用保温或采光效果好的材料, 往往忽略建筑施工成本, 致使房屋建设成本升高, 不符合节能住宅的要求, 因此, 很多地方的建筑开发商在建造中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了变更, 使建筑节能不能落到实处。

我国某些地区在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前期, 政府和相关企业总担心其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不能满足节能需求, 致使住宅建筑节能工作很难展开和有效推进。而由其它地区的经验可知,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措施和经验推广为建筑节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并给当地建筑节能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有效地带动了本地建筑节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在住宅建筑节能的市场化竞争中, 必然进一步推动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优化和提升, 并为进一步制定相关节能法规和方法, 推广国家节能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

1.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住宅建筑建设规模巨大, 建筑能耗在整个商品能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其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而前期的住宅建筑由于单纯强调建筑造价低廉, 没有可供参考的建筑热工和建筑节能等方面的国家或地方标准规范, 致使住宅建筑的围护结构不科学, 严重影响了建筑本身的固有功能和居民的舒适度, 导致住宅采暖耗能、空调耗能等较高。但通过更新建筑保温内部结构、建材和工艺, 保温效果将明显提升, 因此,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非常必要, 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2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2.1 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主要通过降低建筑物冬夏两季的热量损耗来实现, 主要实现途径是:降低建筑物外表面积和强化建筑围护的结构形成保温措施, 增强房屋门窗的气密性。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应尽量利用太阳辐射获得热能, 减少采暖设备的过量耗能;房屋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以减少空调使用的频率和耗电量, 并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采用高效率的灯具设备等节能措施。房屋节能设计措施主要有:1) 设计中必须考察住宅建筑的位置和朝向, 尽可能使建筑面朝南, 房屋设计应充分利用太阳光, 科学计算墙体的开窗位置和大小, 便于自然通风降温。2) 住宅房屋的屋面保温材料可以选用加气混凝土块和聚苯乙烯板材, 还可选用硬质聚氨酯防水保温等高质量的材料, 还可以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 不仅能保证建筑固有的功能, 而且集防水、保温于一体, 进一步强化房屋的保温措施, 提高住宅建筑的节能效率, 但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 不可本末倒置。

2.2 建筑设计节能的相关措施

随着住宅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相关专家的关注, 为缓解我国现有的能源危机, 国家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的强制性明确建筑节能中的各个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责任。规范并监督政府、市场、施工单位或个人在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行为, 监查建筑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使用全过程, 使我国建筑节能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住宅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国家必须强化建筑节能管理制度, 建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来管理、运作;并着力培植一批建筑节能技术推广、节能产品检测和论证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国家专门的建筑节能研究单位, 并对新型建筑节能产品制定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监控系统;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政府必须大力宣传节能知识和提升居民的节能意识;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国家相关机构应积极探究并科学的建立能效标识制度, 加强终端能耗管理, 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国节能建筑评定体系, 积极引导和鼓励生产企业主动提高产品能效, 加快节能技术革新, 规范和强化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制度。国家应逐步实施供热体制改革, 提高居民的节能积极性。在保证住宅建筑整体和谐、有序, 在不增加房屋成本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的运用节能新技术, 提高房屋的节能效率。

3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但相比于发达国家, 我国房屋建筑节能效率和技术都比较低, 必须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革新。在能源利用方面, 要不断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 特别是太阳能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突出作用, 努力攻克太阳能与建筑、光电等一体化的相关难题。在建筑墙体方面, 加强建筑新墙材技术的攻关、检测和推广使用, 多使用节能性较好的复合型材料, 做好墙体的保温隔热, 从而有效降低住宅建筑的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应着眼于对住宅房屋的墙体、屋面等进行综合研究、分析, 不断提出新的节能理论和方法, 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的节能效果。国家应强化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 并对新建筑全面实施强制的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 对已有的住宅建筑应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节能改造。国家应建立并实施住宅建筑能耗评估制度, 建立健全独立的建筑能耗评估行业及规范标准, 并大力培养住宅建筑能耗评估专业人才, 强化房屋能耗评估的专业技术实力, 在政府监管下, 建筑能耗评估师对新建、待建住宅项目进行全面、科学的能耗评估;鼓励推广先进的节能方式, 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和节能建筑的推广。

4 结论

随着国家对住宅建筑节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以及国家相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和完善, 建筑节能知识的普及和相关节能设计方法的论证和节能产品的生产、检测、推广,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的力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使我国的能源危机得到进一步缓解, 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提升我国住宅建筑的人居环境。

摘要:主要通过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相关问题的阐述, 提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和措施, 以及我国今后的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为完善我国住宅的节能设计做基础性的工作。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问题及措施,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曹立辉, 张津涛.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浅议[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1, (4) .

[2]陆智勇.浅谈建筑住宅节能[J].山西建筑, 2001, (6) .

[3]陈伟, 陈俊, 武德胜.浅谈住宅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 2004, (19) .

[4]吴蓉, 熊耀清.关于我国新形势下建筑节能的思考[J].国外建材科技, 2006, (6) .

[5]丁胜.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有关技术的探讨[J].基建优化, 2006, (3) .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探讨 篇9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0 引言

建筑节能关系到人类前途的命运,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不断提高室内舒适度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使建筑用能的总水平不断降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

能源消耗最主要来源于工业、建筑和交通三部分,其中建筑能耗目前在我国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1/3,而采暖、空调能耗占建筑物能耗的65%。我国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积仅占城市居住面积的10%,而建筑能耗却占到40%。就我们山西省而言,2012年城镇化率超过了51%,既有建筑8亿m2,每年新增3 000万m2,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2.3%。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而我国居民的建筑舒适度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低,随着生活舒适度标准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还将大幅上涨。因此,住宅建筑节能势在必行。2012年3月山西省新的节能地方标准DBJ 04-242-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颁布,2012年6月1日起实施,节能标准达到65%。

1 影响住宅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

1)建筑总体的布置直接影响建筑的能耗。房屋的朝向从两个方面影响着室内的温度,即主导风向和太阳辐射。夏季主导风向给室内以凉爽,降低空调能耗;冬季利用太阳辐射的自然能源,更多的获得太阳日照,减少供热能耗。因此建筑基地应尽量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住宅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外墙、外门窗及屋顶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另一主要因素。

a.外墙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热量。特别是我们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一直沿用的实心粘土砖,其保温性能就比较差。按照新标准(以多层住宅为例),当建筑物体型系数小于0.3时,属寒冷(A)区的山西省阳泉市其外墙传热系数限值应小于0.6 W/(m2·K)。370厚实心粘土砖外墙加上内外抹灰,其传热系数为1.53,远远大于限值0.6。370厚非粘土多孔砖传热系数为1.19,而37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传热系数只有0.54,小于限值0.6。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传统的由单一材料组成的外围护结构墙体,其热工性能指标已经不能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而复合墙体则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不同性能,来达到节能建筑所需要的围护墙体的热工性能指标,因此,在节能的前提下,应大力推广非粘土空心砖墙和复合墙体技术。

b.外门窗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窗的传热影响冬季采暖能耗,另一方面是窗受太阳辐射影响夏季空调降温能耗。因此,减少冬季流出室外的热量和夏季进入室内的热量、改善外窗的保温性能、减小窗的传热系数、抑制温差是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新的节能标准考虑到由于各朝向受辐射热的程度不同,各朝向的窗墙比限值是不同的。特别是南向冬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更有利于建筑节能。而住宅建筑是为家庭提供团聚交流、休息睡觉、做饭用餐、学习家务等的空间,对外窗的要求只要达到满足功能使用的窗地比和采光比即可,不需要过分追求室内的通透明亮,因为外窗的传热损失要比外墙大得多,任何一个外窗面积过大,都将严重影响整幢建筑的节能效果。

c.屋面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温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耗热量。现今许多高层住宅的屋面都会作为消防疏散平台,而一些大底盘住宅建筑,其大底盘的屋顶也都做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屋顶花园,而且还要考虑消防车的通行,这样对屋面保温材料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耗热量小,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就要低,这样材料强度也随之降低,因此,不同的屋面对保温材料的要求是不同的。普通不上人屋面应该选用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材料,以减轻屋面重量。而对于一些上人屋面和屋顶花园就要选用密度大,吸水率低的一些保温材料,除保证屋面的强度外,还要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 住宅建筑的细部节能设计

1)外墙的传热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28%以上,外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外墙的耗热量。外墙在进行热量传递时,在梁柱处很容易出现热流集中,此处即为热桥。热桥现象作为围护结构的一种常见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外墙的保温效果。因为混凝土梁柱的导热系数远小于组成围护结构的砌体(如砖墙、砌块墙)的导热系数。因此在外墙节能设计时,一定要对不同材料的围护结构进行加权平均的算法来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与外墙面有关的一些部位的保温,如:雨篷、空调板、不采暖阳台板等,现在通常的做法就是在板的上下均抹30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而飘窗上下围板及女儿墙的保温材料厚度应与外墙保温厚度相同。

2)外窗及窗与洞口之间缝隙的耗热量占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50%以上,减少窗户的面积与缝隙的长度是节能设计的重要措施。现阶段高层住宅的外窗基本上选用了缝隙小、气密性好的平开窗。随着门窗保温性能的不断提高,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成了保温的一个薄弱环节。以前的施工做法都采用水泥砂浆填塞,这样缝隙很容易形成热桥,而门窗洞口侧面处于室外的侧墙也很容易使室内产生结露。为了更好的减少热量的流失,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采用挤入聚氨酯等高效保温材料进行填堵,窗洞口室外部分四周均抹30厚玻化微珠保温砂浆进行保温处理。

3 对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1)飘窗的出现虽然增大了住宅的室内空间,但是节能新标准要求围板的传热系数与外墙相同,而飘窗围板均为混凝土板,其传热系数低,所用保温材料厚度比外墙还厚,使得外墙线条笨重,影响了外立面的整体效果。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偷工减料,致使围板保温不够,冬季室内窗台“水流成河”,损害了用户利益。因此,住宅设计时飘窗应慎用。

2)新节能标准4.2.2.2规定窗墙面积比应按建筑开间计算,是因为窗的传热损失比较大,需要严格控制每个开间窗的窗墙比不能超限,虽然这样能更加精确的确定每个窗的选型,使得每个开间的耗热量都与之相匹配,但是如果出现在相同立面上的窗的材质不统一,同样也会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而为了统一立面,设计中则会按照最大窗墙比的窗来选择窗型,这样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阳泉市属寒冷(A)区,屋面设计时,当地习惯做法是在顶层做双层板坡屋顶,一方面是为了丰富立面,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双层板之间形成了空气层,使得顶层防水、保温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现行新节能标准只对不采暖地下室顶板和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提出要求,而对双层板的坡屋面仍没有要求。以往我们在进行坡屋面节能设计时,顶层楼板通常按照不采暖地下室顶板的传热系数来计算保温厚度,而坡屋面只做构造保温。

4)由于建筑外墙保温大量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这样激发了A级保温材料的研发。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的保温材料,而设计人员在进行节能设计时却缺少与之配套的包括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等内容的技术规程,甚至有些保温产品如:相变材料等,用了几年以后才发现不适合做外墙保温。这样不仅浪费了材料,而且还没有达到节能保温效果,甚至给节能工作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因此,还需要有关职能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进行监督和监管。

总之,建筑节能设计不能牺牲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必须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节能设计。在未来“十二五”期间,山西省作为国家第九个转型改革实验区,要积极推广绿化建筑、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也将成为节能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DBJ04-242-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 篇10

一、当代建筑设计理念

1. 明确住宅建筑主题

设计主题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 在建筑设计前, 必须根据不同的居住群体、地理环境、品质定位、环境因素, 在满足受众群体要求的同时, 不断展现设计特点以及理念, 从而在众多设计中, 拥有鲜明的设计特点。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住宅建筑的服务群体是人类;因此, 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同时, 必须以人为本, 方便人群使用。在特有的主题思路中, 通过结合设计思路, 努力寻找主题元素、特点, 从平面、总体、立面、管线、设备、景观中, 进行综合分析, 避免片面因素对建筑设计造成的影响。

为了适应建筑设计综合技术规范, 在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监控以及节水节能系统的同时, 保障现代建筑设计先进性以及建造成本。在现代建筑与艺术向结合的过程中居住环境作为人类活动频繁的空间, 它体现在景观设计、单体以及群体中。为了保障景观、文化、建筑、艺术完美结合, 在确保建筑设计文化品质、韵律的同时, 用特有的符号以及艺术主题装饰建筑, 在赋有韵律, 整齐的过程中, 让建筑设计呈现出均衡的变化特性。

2. 打造建筑外观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 建筑群体一般以群体的形式展现, 在保障建筑生命力的同时, 从建筑整体布局出发;让周围环境、外观设计充分协调, 不断融入周边空间, 避免由于忽略周边环境, 只有立面效果。在小区住宅设计中, 通过协调小区主题以及色彩搭配, 在满足建筑采光、通风要求的同时, 让建筑设计相得益彰, 确保建筑设计立面、平面变化。

从建筑设计单体效果来看, 必须注重和谐, 在色彩、造型、自然环境互相贯穿的过程中, 进一步挖掘建筑主题符号, 展现建筑色彩、造型以及材质特点;在色彩打磨中, 不断打造住宅建筑设计风格。目前, 随着物质文明快速发展, 建筑设计、文化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因此, 在实际设计中必须不断挖掘文化、历史、民俗习惯, 在丰富建筑设计内涵的同时地, 增强建筑文化层次。

3. 优化建筑设计实用、合理功能

保障住宅建筑设计空间质量, 在生活环境中, 不仅包括美学尺度, 还包括生活体系、居住环境以及社会服务;因此, 必须从细节中不断打造良好的住宅建筑。

(1) 优化平面方案

在当代住宅建筑设计中, 客厅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 必须提高平面系数, 尽量节省交通走道以及面积, 满足会客、学习、家庭休闲以及进餐功能;在充分保留开间、进深空间的同时, 保障不同成员的需求。在厨房设计中, 根据空间操作流程, 在结合热水、上下水以及天然气综合管线的过程中, 掌握阀布以及表布置, 对防暴、防火做好及时防护。在卫生间设计中, 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对卫生间设计要求越来越高, 热水、给排水系统都在卫生间中, 装修要求较高;因此, 在卫生间设计中, 必须结合空间尺度, 为浴缸以及日后改造留有充足的余地。

(2) 保障平面方案质量功能

在住宅建筑采光设计中, 不同的住宅区应该满足日照的不同需求, 在保障平面间距的同时, 杜绝无直接采光户型。在严寒或者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 尽量避免楼房间视线干扰以及光污染现象。

在通风设计中, 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的户型, 对于不能直接通风的户型, 根据侧向通风要求, 从根本上杜绝局部死角对建筑通风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卫生间设计中, 根据自然通风原理, 结合设计规范, 进行通风道设计。

(3) 强化平面方案设备特征

在住宅建筑平面方案配套中, 配套设施一般包括供电、采暖、电视。排水、电话、门禁以及网络等相关设施。在弱电智能系统中, 必须结合我国住宅建筑休息、居住、通讯、交通管理、文化以及公共服务, 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特点同时, 确保物业管理自动化、应急防水自动化、水电抄表自动化、路灯电梯管理自动化, 从根本上那个保障居民生活质量。

二、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在某高度为90 m的建筑大夏中, 地下层为设备用房以及停车场, 地下一楼为厨房、餐厅, 大楼一层为招待所大堂。第六层为相关设备转换层, 六层以上为双塔式主楼, 七到十四楼为会议室以及招待所客房, 十五层以上为住宅, 由于占地面积有限, 该大厦将娱乐、旅行、商业、居住集于一体。

1. 建筑环境齐全

在这座大厦总平面设计中, 通过共享性、私密性关系, 在合理规划居民非生活区的同时, 根据环境、建筑关系, 设置超市、商场、招待所、游泳池、影院、住宅等相关区域。人流、车流的垂直交通流线以及水平流线作为总平面设计的关键因素。在大厦设计中, 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 将人流出口设置在建筑物东侧、南侧;住宅以及商场仓库设置在北面;地下车库位于西北角以及东北角上, 在泾渭分明的设计中, 让车流、人流各行其道。

根据房地产发展情况, 优美的外部环境、舒适的内部空间的房地产开发促销的主要手段, 由于建筑容积率对环境设计造成的影响;休闲空间和绿化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随着商场业主、购房者、旅客越来越关注环境建设, 该工程根据道路路口和“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将绿化景观逐渐发展成为空间序列的“窗口” (如图1) 。

2. 突出建筑形象, 展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根据国外建筑设计原则, 该工程将风味小吃、影院引入住宅大楼, 例如菲律宾的EV、SM以及GOTESCO商业城等。大厦在力求设计简洁的同时, 没有太多装饰, 展现高层建筑优势;在满足商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 让居住环境温馨朴实, 避免建筑设计限于形式, 造成华而不实的感受。因此, 在色彩设计中, 大厦使用彩色饰面涂料, 充分展现国际设计理念, 用深棕、浅棕、藏青、木瓜四种涂料, 展现建筑体型。

整栋建筑物大多采用白色刚塑窗, 塑钢窗在建筑使用中, 导热系数较低, 在隔墙材料选用中, 能有效减省结构造价以及投资;和多孔砖墙相比, 只有100 mm的厚度大大节约了结构面积, 让使用面积更加充足。为了给城市良好的景观环境, 该工程利用假阳台、室外机的形式, 避免上下层互相干扰。

三、结语

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 建筑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数量并举转变, 增强住宅建筑安全、适用、耐久、经济、环境性能逐渐成为当今人类精神、物质文明发展的共同目标。因此, 在建筑设计中, 必须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建筑主题、使用功能, 对建筑物外观、内部进行整体性设计。

参考文献

[1]严剑斌.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探讨[J].四川建材, 2009 (1) .

[2]王雯.浅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建材与装饰, 2012 (30) .

探析现代住宅建筑设计 篇11

【关键词】现代;住宅设计;建筑设计

前言

随着住房体系改革不断深入, 住宅产业化让住宅建筑逐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生活中。住宅建设由追求短时间内大量开发、建设的粗放型建造模式,转化为注重品质的精细化设计。体现在设计实践中则是突出住宅的适用性、经济性、灵活性等,并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将自然、文化环境充分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为目标。

一、当代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

1.明确住宅建筑主题

设计主题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是根据不同的居住群体、地理环境、品质定位、环境因素,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展现设计特点以及理念,从而使最终的设计成果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住宅建筑的功能是人的居住需求,所以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用精細化设计的概念来说,即锁定服务的目标人群,有针对性地设计。因为目标人群的消费能力、生活习惯不同,住宅的户型大小与户型空间组合设计不同,住宅区的公共空间、景观、小品等的定位也会产生差异。精准的定位使得设计成果更符合使用者的要求。与此同时,精细化设计还需要避免单一的目标人群定位造成的简单化,组合式的目标人群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同时更适应购买需求,也具备更多的社会贡献值。

2.基于功能的扩展设计

住宅精细化设计理念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设计、扩展设计。

(1)扩展公共功能空间

当代住宅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户型研究,而是将功能优化设计的范围扩大到共享的公共功能上。在保障户型品质的同时,将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优化,从另一个层面上提升居住体验。例如,住宅首层空间局部扩大,形成公共门厅,作为一个重要的过渡空间给予精细的装修,能带给住户回家的愉悦感;首层局部架空,形成介于户内户外的灰空间,提供住户更多的活动空间选择;小区入口扩大形成广场,周边布置便利商店,形成住宅与商业之间的双赢局面。

(2)注重室内物理环境

对住宅设计的优化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对室内物理环境的控制。如果要打造舒适的室内环境,住宅设计需要在室内小环境与室外大环境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设计的原则不是将室外环境隔绝,而是引导和利用外部环境对于室内的影响。优质的环境要素包括良好的视野、充足的采光、流畅的通风、节约的能源消耗。不同的住宅区应该满足日照的不同需求,在保障平面间距的同时,杜绝无直接采光户型。

(3)强化平面方案设备特征

在住宅建筑平面方案配套中,配套设施一般包括供电、采暖、排水、电视、电话、门禁以及网络等相关设施。一般套内空间设备点位要布置合理,并考虑到一定的预留量。同时注重弱电智能系统设计,结合我国住宅建筑休息、居住、通讯、交通管理、文化以及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确保物业管理自动化、应急防水自动化、水电抄表自动化、路灯电梯管理自动化,保障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打造建筑外观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住宅建筑一般以群体的形式展现,而非单体建筑的个体表现。因此,建筑外观设计首先要从建筑整体关系出发,才能保障建筑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在设计思路上需要让周围环境及外观设计充分协调,使得建筑形体、立面色彩等不断融入周边空间,从而避免由于忽略周边环境,只有立面效果。

二、套内空间设计研究

1.空间组合。在住宅户型设计环节,无论套型面积的大小,通过空间优化设计,都可以取得提升居住品质的结果。入门部分适当扩大,设置鞋柜,可形成玄关空间;厨房位置靠近入口,方便使用,小户型考虑可打开变成开放式,使得室内空间开阔;卫生间洁具布置考虑干湿分离的可能性,并优化管线布置;餐厅、客厅可分可合,根据户型大小选择最优方式;卧室考虑衣物的存储,主卧室可设置独立的衣帽间,对于三居室或以上的户型,在主卧室增设卫生间是比较好的设计方案;尽量在南向设置生活阳台,北向设置工作阳台。

2.空间尺度。在住宅设计中通常会对每个房间设置最小的面积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空间尺度的适当优化能更充分地体现空间品质。客厅面宽3.6m到3.9m之间为经济型,4.2m到4.5m就舒适得多;主卧面宽3.6m,靠门一侧能放下标准五门衣柜,而3.3m就难以满足。对于厨、卫这样的小空间来说,其中的管线布置在二次装修过程中改动困难,空间尺度的优化设计更为重要。

3.空间形状。室内各间因其功能要求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就不同,如居室应尽量方形或长方形设置。长方形居室有利于家具布置,但如果太狭长,会影响采光和照度均匀度,导致家具布置欠灵活且令人不舒适。厨房即使相对狭长一些也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 节能设计要点

1.总体布局的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取方位

住宅区域要有起码的光线,同时还得确保空气流通性合理。我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选择正确朝向,一般以正南朝向或南偏东、南偏西较小角度为好。

(2)和风速等协调

选择夏季主导风向为导风口,使住区内风速流畅.降低气温;冬季应阻挡西北风的侵袭,使住区气温温和,避免寒风刺骨。

(3)做好绿化等活动

绿化和水面能改善住区微气候,起到调节气温、增加湿度、遮阳庇荫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应该认真的选取植被,要和所在区域的土质以及天气等协调。水面应从地域水资源条件考虑,不应过分的追求规模,不应用市政用水来发挥功效,要通过利用降水等来进行,而且要认真的管控资金。

2.单体设计的节能控制

(1)确保规模符合规定

每户面积标准的提高,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基础条件相适应。超越当前现实,过分追求大面积的住宅,购房热刺激下的互相攀比,均不提倡。应提倡节约型住宅。合理的使用面积,是当前最有效的节能措施。

(2)合理的平面布置

在住宅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卧室、起居室、餐厅、厨卫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尺度、面积、开间和进深,避免盲目扩大起居室面积,每套住宅设大小几个卫生间、进户过厅和景观平台等的奢华倾向。

(3)合理的提升高度

提高住宅层数与提高居住区的容积率,成正比关系。以“节能省地”为前提,在保证一定的小区环境品质的基础上,可增加中高层楼栋的比例,相同的地块可建造更多的住宅。

(4)设置好窗户和墙体的比例

开展此项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区域以及位置和房屋的具体的意义来分析,选择好窗户的规模。并非是规模大就是优秀的。要对于各个方位以及各种功效的房屋开展认真地分析,以此来明确窗户的具体面积,严禁随便的设置一些独特的窗形。

结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住宅作为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场所其意义不断的加大,同时人们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开展设计的时候要具备非常好的超前能力。住宅发展快速,必须对使用者的需要开展详细的分析,认真的分析社会要素等等的变化,进而对建设理念进行积极地革新,才能获取优秀的设计方案,促进住宅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志云.住宅户型设计[J].住宅科技,2004.

[2]刘素平.普通住宅户型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120):21-22.

[3]仲伟权.浅析节能住宅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们[J].住宅科技,2005(120).

城镇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篇12

关键词:城镇住宅,建筑设计,探讨

1 住宅建筑设计的组成

室的大小应考虑:人体的尺度、家具布置及必要的活动空间三个因素。

任何住宅从平面上都可分为:居住部分、辅助部分及交通部分。居住部分包括卧室、起居室等, 辅助部分包括厨房、浴室、厕所、贮藏室等, 交通部分包括门厅、走廊、楼梯等。住宅设计中, 除合理确定及安排各部分面积外, 应尽量扩大居住面积在住宅总建筑面积中所占的比重。

2 住宅建筑面积设计标准

2.1 小康住宅面积设计标准

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小康住宅新要求, 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街的实际情况, 小康住宅的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的, 即将面积标准分成三级。一级为理想目标, 要求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以上, 人均使用面积18平方米;二级为一般目标, 要求人均居住面积10平方米以上, 人均使用面积14平方米;三级为最低标准, 要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以上, 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2.1 宅基地面积设计标准

独立住宅的宅基地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基底面积、庭院和附属设施占地面积。为节约用地, 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都有相应的宅基地面积标准规定。南方地少人多, 每户宅基地在60~130平方米之间;北方人少地多, 每户宅基地在200~400平方米之间。这些规定标准, 都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2.3 建筑面积设计

住宅建筑面积, 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从当前我国各地现有状况及小康标准要求来看, 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在南方地区为100~120平方米, 在华北地区为80~100平方米, 在北方寒冷地区为70~80平方米为宜。

3 住宅的间距和朝向设计

3.1 住宅建筑的间距设计

住宅的间距主要和住宅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及防火要求有关。

3.1.1 住宅的使用要求

住宅的间距, 要考虑组织院落的要求, 一般南方的住宅院落要比北方小一些。院落的面积要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 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 同时还要考虑住宅周围的道路、绿化带和吸音、视线等干扰所需要的间隔距离, 进行综合考虑。

3.1.2 住宅的卫生要求

从卫生角度考虑, 住宅的功能和分区应使居民取得较好的居住条件。其中通常以日照间距为主、因为日照间距一般大于其他间距。日照间距要求, 应使前排建筑物的影子在后排住宅底层窗台高度处, 在冬季室内能有一定的日照时间, 一般以冬至日12点太阳高度角为准。根据卫生要求。室内要得到3、4小时以上的日照.达到此要求的住宅之间的间距称为住宅日照卫生间距。实际工程中, 住宅日照卫生间距通常用房屋间距L和前排房屋高度H的比值来控制, 一般L=1.55H~2H, 从南至北日照间距逐渐增大。

3.1.3 住宅防火要求

主要考虑发生火灾时, 能保证相邻房屋安全的间隔距离, 以及消防车辆通行的宽度。根据《城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339-90) 规定, 砖瓦房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8米, 低于砖瓦房耐火性能的应增加2~4米, 高于砖瓦房耐火性能的可减少1~2米。住宅间距的大小对占地多少影响很大, 应合理确定住宅间距。根据调查和分析, 一般平房住宅间距控制在10~12米, 二层住宅间距控制在13~15米, 多层住宅以20米以上为宜。当然也要因地制宜, 如在坡地建房, 利用阳坡和地形之差, 间距还可小些。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及生活习惯不同, 南方地区住宅间距比北方地区可以小些。

3.2 住宅建筑的朝向设计

在我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 除南方炎热地区外, 大部分地区的住宅, 从室内日照、通风等卫生条件要求考虑, 都应争取朝南或南偏东15度范围内的朝向为宜。人们大部分时间和主要活动都在居室中。因此住宅取朝南或南偏东朝向, 不但可以避免夏季过热, 而且冬季室内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日照。

4 住宅设计的依据

4.1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住宅家具、设备的尺寸, 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 门洞、走廊、楼梯的宽度和高度, 以及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 都和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大或过小的空间尺寸, 都会给人心理上带来空旷或紧迫压抑的感觉。不合尺寸的家具及固定设备, 会给生活带来长期的不便。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住宅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近年来在建筑设计中日益重视人体工程学的运用。人体工程学是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和生物力学等研究方法, 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等问题的研究, 用以解决人与物、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并提高效能。住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运用, 在确定空间范围设计中, 始终以人的心理、生理需求为中心, 使空间范围的确定, 具有定量计测的科学依据。

4.2 家具、家庭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和家庭设备的尺寸, 以及人们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 在它们近旁所需要的活动空间.是确定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5 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 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 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包括各种房间面积大小、院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 以及采光、通风、防寒、隔热, 卫生等设施是否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等。

“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因材设计。要合理布置平面, 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 节约建筑材料, 降低住宅造价, 节约用地。

“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 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 在就地取材的条件下, 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力求简洁大方, 适当注意住宅室内外装饰和粉刷。

参考文献

[1]肖信远.城镇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浅析[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1) :45~49.

[2]张忻恺, 韩祥宇.浅谈城镇住宅设计与建筑风格关系[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4) :115~117.

[3]黄华.对城镇住宅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3) :96~99.

[4]李天铭.论桂林城镇住宅建筑的美学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75~76.

上一篇:预应力抗拔桩下一篇:城市地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