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景观发展

2024-10-12

城市夜景观发展(精选9篇)

城市夜景观发展 篇1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人们对于夜间活动的需求逐步增加,开始不满足于夜间单一的光亮度的要求,而是需要夜间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具有艺术气息的景观。从夜间光源的出现到现代的城市夜景,城市夜景观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璀璨的道路。

1 光源的发展

1.1 原始社会的光源

太阳,月亮,天空中的星辰是人们所见到的最原始的自然光源。 人们只能在白天依赖于太阳光劳作生活,而夜晚的到来使人们只能依靠月亮发出的微弱的光来进行活动。

远古的人们对于夜晚的恐惧使他们迫切需要一种可以控制的新光源,火的出现结束了夜晚到处一片漆黑的时代。但是最初的人们依赖的仍是天然火,因为其无法进行控制,所以就出现了“存火”时代。由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居住地会随着水源和食物不断迁徙的,所以“存火”这种保存火源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走进了取火时代。

中国古代传说“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人工取火照亮了人类文化的进步之路,如果没有火,现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不可能的事。 人类成了火的主人,也就等于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用火与取火,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第一次尝试,它揭开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辉煌篇章[2,2]。

1.2灯的出现

火炬,古称“烛”,可以说是灯的最原始的形式。“烛”成字很早,据近代国学大家王献唐先生研究,在甲骨文中就已有其身影。周朝之政书《周礼》以及记载周朝起居饮食法则的《仪礼》等文献中,对火炬的放置位置及其不同的名称有着详细记载。据此而推之,至少在商代人们已开始使用火炬,而且火炬为商周时期一种主要的照明设施[2,2]。

真正意义上的灯何时产生,学界说法不一,不少学者推断,灯最早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很多文献记载和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的灯具已经非常精致。蜡烛,油灯和各种类型的火制灯具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走过最漫长的历程,人们在使用这些灯具的过程中赋予了它们很多独特的意义,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不同形式夜景观的发展。

1.3现代灯具的发明

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被公认为照明领域的第二次革命,20世纪20年代,纽约的城市照明给欧洲带来了震撼,推动了欧洲的照明建设并迅速传播到整个世界。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末,欧洲的大部分城市主要是功能性照明,主要是为了使道路上的物体可见,而没有任何的技术指标要求。直到20世纪80年代,照明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今,已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功能照明,还具有装饰功能、审美功能和视觉传达功能,比起光的原有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有了质的飞跃。

2古代夜景观的形成和发展

2.1夜禁制

古代夜景观的形成与政治形势和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火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火灾等隐患,因此为了便于管理和彰显集权制度,古代曾经采用夜禁制。对于夜禁制的严厉规定,在唐、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法律上一直存在,显示了传统社会日常生活方式的漫长延续。其中特别是在明代前期,这种规定的执行和监督,到了极其严格的程度,也逐渐形成了一般人的常识,这种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夜景观的发展[2,2]。

2.2原始的祭祀活动

夜禁制的产生并没有使夜景观完全消失,狩猎,祭祀活动等采用的大规模火光源的运用,可以称得上是夜景观的雏形。古代人们对于夜晚发光的月亮有着原始的崇拜,古人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月夕。最早的祭月、拜月习俗,来源于上古周天子每年秋分时祭月的习惯。唐朝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中称:“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2,2]。虽然火的出现使人们摆脱了月光的局限,但是人们仍然保留着赏月的习俗,并不断用诗文歌咏。如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见赏月场景已经是古代夜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市井文化

市井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起灯笼,如此灯火辉映的景象是古代夜景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向晚灯烛烟火,上下相照。”再如宋代的南京:“秦淮河上,浆声灯彩,画航游荡,白天一河锦绣,夜晚十里辉煌”[2,2]。从诗句中,可以清晰看到两幅古代商业区和滨水区的繁华夜景的图画。

汉代确立正月十五为元宵灯节,把古代的夜景观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元宵节在古代也称作灯节,每当此时,城门和坊门都会大开,宵禁取消,大街小巷彩灯如海,人潮涌动。如此热闹的夜景并不比现代逊色,尤其是盛唐时期,人们思想活跃,不仅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集于此,当时的长安也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国民的向往之地。张说的《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辞》中也描述了兴庆宫前观灯起舞的盛况:“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夜景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戏曲和民间活动,人们纷纷走上大街享受着节日的乐趣。宋代的《武林旧事》谓武林灯市“歌舞杂艺,纤悉曲尽,凡用千工”[3,3]。范成大《灯市诗》云:“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4,4]。元宵灯节自此延续下去,一直到现在,元宵灯节的夜景可以说是城市夜景发展的一个高潮。

3现代城市夜景观

3.1电灯的发明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园林景观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可以说电灯的发明使夜景观更加丰富。城市景观照明首先进入了“亮化”的时代,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半导体光源先后被用于城市照明,合理的运用不同的光源,根据不同的要求塑造城市夜景观中的各种场景。随着灯光技术的发展,简单的夜晚“亮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夜景观的要求,夜晚照明也逐渐向着“美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泛光照明,建筑的轮廓和负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探照式照明等,一些新的照明方式:反射照明、光纤照明、导光管照明、激光照明等也逐渐被用于夜景观的照明设计中。从目前的夜景观发展趋势看,设计者运用多种照明方式体现建筑或是景观的固有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意境氛围。

3.2园林照明的功能

最初的园林景观中引入照明设施,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满足安全功能,园区内地形可能比较复杂,各种园林景观,置石,树木、水体等都需要配以一定的照明设施,防止夜间游客发生意外,与此同时也可以避免犯罪事件的发生。满足安全功能的同时,照明设施与园林景观的结合使夜晚的园林景观与白天一样丰富,并发挥同样的功能。夜景观同时也体现着城市的特色,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

4夜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环保局(EPA)对于绿色照明的定义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电光源,灯用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制调和控光器件),改善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条件和质量,从而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5]。

绿色照明的本质首先就是要节约能源,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夜间亮化使我们忽略了节能问题,从而导致了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等一系列光污染问题的出现,亟待通过合理的夜景规划,完善的照明设计、正确的灯具选择、新型能源的开发使用和良好的后期维护管理来解决光污染问题,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真正的实现绿色照明。

5夜景观的发展趋势

首先,应该突出景观特色,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其次,应该考虑到人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的各项要求;再次,应该与照明技术的发展相配合,采用节能并且无污染的光源;最后,应该充分考虑城市景观的发展状况,作到与城市景观和谐统一。

城市夜景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夜景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城市夜景观的设计应该立足于城市固有地域人文特色,使历史与现代融合,生态与技术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合。

参考文献

[1][战国]韩非子.韩非子.五蠹[M].长沙:岳麓书社,1990.

[2]李伟.中国古代夜景观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8.

[3][清]戴肇辰.学仕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2000.

[4]Matt Brost,Michael Mutmansky.California’s State wide OutdoorLighting Base line Study[J].Surveyor Training,2002(14):23-25./[1][战国]韩非子.韩非子.五蠹[M].长沙:岳麓书社,1990.

[2]李伟.中国古代夜景观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8.

[3][清]戴肇辰.学仕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影印,2000.

[4]Matt Brost,Michael Mutmansky.California’s State wide OutdoorLighting Base line Study[J].Surveyor Training,2002(14):23-25.

城市夜景观发展 篇2

3.2增加个性化设计。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时,可以去了解群众对城市景观园林有哪些需求,以群众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入个性化的设计,使园林充满新鲜感,增加群众对城市景观园林的满意度。比如,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去设计符合他们个性的休息区;设计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喜欢的垃圾桶;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群众的观赏区。

3.3“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城市的气候、经济、文化等特点去设计[3]。比如,在北方进行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时,休息区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去设计,尽量减少因气候不稳定而难以维护的绿化区域,合理的根据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去进设计。现阶段,城市景观园林建设对城市的环境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显著。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发展中,分析可能产生的问题,根据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瑞枝.浅谈对现代园林设计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19):35~37.

[2]关美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9):16.

河北省城市“夜经济”发展浅析 篇3

关键词:河北省;夜经济;经营;消费;文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商品市场的自由化发展,城市“夜经济”应运兴起,近年来,随着“夜经济”成功案例的不断出现,在全国掀起了发展“夜经济”的热潮。河北省也在2010年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城市“夜经济”的政策。如何正确看待“夜经济”本身及其在河北省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地位以及河北省具备的发展潜力对未来“夜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一、如何看待“夜经济”

(一)“夜经济”的概念

“夜经济”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其概念界定一直没有定论,但综合国内外各领域观点可以认为:“夜经济”即城市夜晚时空下的市场经济,是市民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在晚上进行的涉及餐饮业、制造业、休闲服务业、旅游业等各种商业活动的总称。“夜经济”不仅具备时代特征和自身内涵与发展规律,而且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消费,适应现代市民夜晚消费的特点。未来它将随着商品经济和文化交融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自主发展,在城市经济建设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夜经济”发展现状

“夜经济”发展初期,经营者们大多是因贫穷、受教育水平低难以就业,或者是经济不景气失业下岗等原因被迫进入夜晚市场。然而随着“夜经济”的普及和壮大,许多夜市主体是出于创业需要、特殊爱好而主动选择该行业,大部分夜晚商家白天有着其他稳定工作。尤其是近年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门槛低、发展快的夜晚市场是大学生创业起步的绝佳机遇。

一般自发形成“夜经济”的城市都是由小吃摊聚集形成早期夜市,夜市不断拓展领域和规模,餐饮业之外又兴起制造零售业、休闲服务业、观光业等产业,最终形成夜经济体系。夜市作为一种特殊的领域可以消化白天市场难以交流的尾货产品,如因过时、瑕疵、反季、存货等原因被淘汰产品以远低于市场的价位在“夜经济”中再次进入市场,这种特殊的“消化”功能有利于优化资源调配,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未来“夜经济”很有可能成为电子商务通道以外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销售网络。

(三)“夜经济”的存与留

是否该发展“夜经济”的争议一直存在。一方面,因传统保守思想对人们观念的禁锢,很多人对“夜经济”存在认识偏差,夜生活中的非法娱乐行业和治安使人们形成夜晚外出是不务正业的印象,因此一票否决夜晚所有经济活动。而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格局的转变,夜晚外出的普及化和正常化,“夜经济”中许多领域是对传统文化、市井文化、地方特色的传承和表现,有种白天经济活动中难以寻找的草根气息吸引着人们的兴趣,放松着人们的神经。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夜经济”的弊病放大看待,认为发展“夜经济”是在扰乱市场秩序和污染城市环境。由于当下法规不健全和“夜经济”行业多样、形态不一,一直在合法与非法、现代与落后、传统与粗俗之间徘徊,发展壮大的同时备受诟病。尤其是夜市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或理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其两面性,新生事物是否最终被人们接纳要看其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哪一面更重要更突出。况且,“夜经济”存在的问题只是结构性的,可以通过人为设计和改良措施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夜经济”存在与现代化大都市理念和资本经济理念背道而驰的问题,却没有被城市管理者取缔反而受到各地政府的认可和扶持。总之,要客观对待“夜经济”,它是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产物,在大力发展“夜经济”同时要解决好发展中的负面问题。

二、河北省发展“夜经济”的潜力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湾,涉及京津唐经济圈和环渤海京津圈,随着两大一线直辖市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强化,夕阳产业和粗放型产业不得不应市场决定或政策要求大批撤退外迁,河北省城市成为重要的工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承载地域,同时为京津提供绿色食材产品,支撑其经济文化发展。因此如何转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河北省当下首要经济任务。“夜经济”作为经济领域的一种特殊形态,有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新增长点的经济功能。如何发挥好夜经济并将其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中来至关重要。

(一)城市综合实力稳健

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长期历史积累的,包括了经济、人口社会和环境的实力。近年来河北省城市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以省会石家庄为例,2010年全市GDP3401.0亿元,同比增长12.1%。2014年河北省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以求稳定,全省上半年GDP为13640亿元,相比于2013年的13154.60亿元仅增长了285.4。全国城市GDP百强仅河北省就占6个城市,石家庄排29名。扎实的综合实力表现在交通条件、文化习俗、经济实力等方面,是开展“夜经济”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夜经济”人口素质上升

人口是社会人群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导因素,也是“夜经济”的主要市场主体,河北省人均GDP已过3000美元,休闲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已经成熟,“夜经济”以休闲消费为重要组成内容符合人们文化休闲需求。人口素质影响“夜经济”水平档次,受教育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初高中教育程度人口平缓上升,文盲人口也比2000年减少了187.74万人,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为524.25万人,比2000年增长180.04%。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人们转变传统观念,“夜经济”产业由粗放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文化方向发展,更注重品牌效应和环保意识,更有利于“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资本投入增加

强大的资本资源投入能为“夜经济”带来启动基本资金,同时加速和保障“夜经济”稳步发展。河北省近几年,对其投入也不断加大,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餐饮业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4.5%,公共设施管理业上涨26.3%,娱乐业上涨32.8%,第三产业上涨12.5%。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多样化投资,将更加促进“夜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四)基础设施完善

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夜经济”顺利持久开展的相关条件。交通道路和公交路线利于市民外出。2012年河北省第一座动车运用,北京到石家庄只要两个小时就到,远远突破客运及火车时速,使“夜经济”的客货运输更加便利。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电信电话无线网等无线沟通渠道等都为“夜经济”快速、及时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内外机遇

国际上近几年经济整体低迷,欧债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蔓延,经济环境十分复杂,为了应对这种外部环境对我国出口市场的影响,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我们必须扩大内需、拉动经济,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本身存在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许多企业面临倒闭。因此,为了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河北省政府在2010年专门出台文件鼓励发展“夜经济”,并制定发展思路和扶持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这对于各市“夜经济”的发展都是绝佳的机遇,同时机遇也是挑战,河北省各城市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发展“夜经济”,促进“夜经济”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富东.基于钻石模型的扬州夜经济发潜力研究[D].浙

江师范大学,2012.

[2] 胡华.夜态城市[D].天津大学,2008.

[3] 杨振寰.南昌夜市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 张金花,王虹,杨嘉懿.对河北省发展夜经济的几点思

考[N].河北日报,2011-12-04.

[5] 王鹏程,蔺爽.台湾夜市经济的启示与借鉴[J].辽宁科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 篇4

1. 城市夜景观与夜景观规划设计

1.1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 并通过各种高科技演光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 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 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 一个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审美层次。

1.2 对城市夜景观认识的两种误区

误区1:城市夜景观=城市夜景观照明

城市夜景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反映为城市夜景观照明, 但照明在意义上仅属于科学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法。舞台背景表现得再好, 但如果主题的展开却不能令人满意, 那么其总体效果也不算是成功的。城市夜景观与城市的交通体系、文化背景、市民的消费及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误区2:城市夜景观会造成经济与能源的浪费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 节约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 而城市夜景观照明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悖的。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 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与之有着相当的关系, 现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夜景观照明。

1.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 对城市夜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 并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

2. 我国城市夜空间环境的现存问题

2.1 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 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 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 其中又以购物为主, 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 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可就是那些夜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城市街道、商业地段, 也存在着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倾向, 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缺乏尺度感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 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 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

2.3 缺乏整体性

受经济观念的影响, 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的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 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 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夜景效果缺乏城市整体观念。

2.4 缺少规划

在许多大城市, 单体建筑照明百花齐放, 但缺乏统一, 具体表现在:色彩杂乱;照明灯具、广告灯箱随意摆放, 影响行人的心理舒适度与人身安全;缺少发展眼光, 照明技术落后, 以至于经常性地进行更换, 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浪费。虽然从另一角度来说, 大大小小、色彩纷杂的照明广告 (尤其是霓虹灯招牌) 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如果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 并不会令人引以为豪。针对这种现象, 我认为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

2.5 交通不便

城市多数居民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为主。停车场、步行者安全性与夜生活时间成为影响市民夜生活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

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体系构想

3.1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从宏观上解决城市夜间景点的分布, 景点之间的联系, 主次的确立, 性质特征及照明技术上的和人文活动的宏观问题, 以及节假日夜景观系统问题, 即在宏观上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限定。

3.2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对某一景区 (商业街、校园、居住区……) 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 应结合城市规划, 充分考虑到景区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 (建筑、设施、环境及人文因素) 的相互关系, 根据属性确立要创造的气氛, 根据特征创造特色, 根据重点确定主景, 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配景、底景等创造整体效果。

3.3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是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 对景区景点的夜景观元素进行具体的设计。景点设计要以造型、美学等为出发点, 但与前两部分内容相比较, 它更需要与电气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4. 高质量的城市夜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虽然夜景观离不开光, 需要通过合理的照明来表现, 但光的因素只是景观空间特性中的一种, 而且单从光的特性来讲, 它又包含了美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传统城市夜景观照明往往会由于景观设计师与照明工程师之间的互不理解与让步而带有令人遗憾之处。

摘要:城市夜空间环境形成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场所。正确把握夜空间环境意义, 有的放矢地进行夜空间环境设计, 直接关系到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另外, 城市夜景观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提出初步的理论构想, 以促进我国城市夜景观质量的提高及市民夜生活的方便、舒适与丰富多彩。

城市夜景观发展 篇5

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将综合城市建设理念和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置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保证现代园林景观与城市发展的需要相吻合,两者能和谐发展。这样通过对城市园林景观方案进行全面、多层次的设计工作,保证城市景观效益、生态效益达到最大,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的落实。

3.2 园林景观生态要与城市本身生态要求相适应

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园林景观作为重要的部分,设计的同时要将城市自身对生态的需要进行满足,帮助城市建立良好形象。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帮助城市美化环境,还从一定程度上将城市旅游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能否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与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设计工作人员进行设计的同时要关注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的吻合度,尽量的保证园林景观与城市自身相融合。此外,因为目前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在居住区以及工业区建立绿地,保证处于重型工业建筑当中的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生机。

3.3 景观设计的复杂化

由于地域文化差异性明显,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人的审美和追求差异明显。园林景观设计在寻求产品的精品化、个性化的同时,还需面临不同人的.需求与不同行业间的协作,不断拓宽设计的深度与广度。在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基本设计思路下,也要避免因工业化而导致特色消失、设计雷同,应发掘出特色地域文化,提炼出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形成特色景观元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设计所面对的群体越来越广,曾经只为少数富贵阶层服务的景观变为了社会化的商品,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由于行业竞争和审美提高的压力,也促使设计师不断去追求设计质量,进行大胆的创新,运用各种相关的新技术不断尝试推陈出新。使用工业化时代所创造发明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结合各种不同元素和设计风格,因地制宜,创造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富有时代特征的新景观。

3.4 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倡导地域性和多元化的文化包容精神是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坚持的原则,寻找特色文化,保持差异化设计建设,不能抹杀掉地域文化精神。现在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对于不同的城市没有新鲜感,到处都是一个模子刻画的,对于游人来说可能只有品尝当地的小吃才能感受下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应该坚守地域民族文化精神,就应当承认地域文化差异,倡导个性化的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是对外交流、对内传承文化最好最为直观的载体,对外交流而言要能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新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形式;就自身景观设计发展来说要担负传承优秀文化、展示民族特色形象和气质;针对地方发展要展示出地域环境、人文精神、名族文化。这要求我们的设计要去研究民族化东西,更好的发展乡土化、个性化的当代景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保证按照有关的园林设计理念来进行,不能够完全照抄西方先进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而是要充分将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风光和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情况,综合西方设计观念和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观念,保证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不断的提升,保证全面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作用表现出来,同时能够将人们的需要充分满足。

参考文献

[1] 井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园艺,,16:65.

[2] 徐陈娟.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江西建材,2016,22:185.

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初探 篇6

1 城市夜景观与夜景观规划设计

1.1 城市夜景观是城市自然科学文化与社会科学文化的集中体现

夜晚的城市为夜空间环境提供所需的必备机能, 如:商业机能、娱乐机能、休闲机能、交通机能, 并通过各种高科技演光手段对城市夜间景观环境进行二次审美创造, 为市民夜生活提供必要、舒适的休闲、娱乐、购物及交往的人工照明环境。城市夜景观可以表现自我, 也可以通过城市夜间的各种物质组成要素间接展现出来, 如:灯光、建筑、广告、橱窗、小品、绿化……一个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反映了这个城市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整体审美层次。

如果说城市夜景观的自然科学文化表现是舞台背景, 那么社会科学文化表现则是夜景观的主题, 背景始终是为了主题的展现而烘托气氛, 并随着主题的展开而不断变换。它通过人的各种夜生活行为来展现, 如:商业活动、娱乐活动、交通活动、节日活动……同时它还决定着自然科学文化的表现形式。高质量的城市夜景观环境可以通过它的夜间照明水平来体现, 但现代城市夜景观环境不仅仅包括高质量的城市照明体系, 它更与城市居民的活动体系交融在一起。

1.2 对城市夜景观认识的两种误区

误区1:城市夜景观=城市夜景观照明

城市夜景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并反映为城市夜景观照明, 但照明在意义上仅属于科学文化的一种表现手法。舞台背景表现得再好, 但如果主题的展开却不能令人满意, 那么其总体效果也不算是成功的。城市夜景观与城市的交通体系、文化背景、市民的消费及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误区2:城市夜景观会造成经济与能源的浪费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 节约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题, 而城市夜景观照明需要大量的电力能源无疑是与这一主题相悖的。过去的教训告诉我们, 事故率和犯罪率的高低与之有着相当的关系, 现代城市生活不可缺少夜景观照明。另外, 创造性地运用现代灯光照明技术来改善城市夜景观会对发展城市的旅游观光业、改善居住环境等产生积极影响, 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所以, 提高城市夜景观环境质量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1.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经济历史社会和区域发展的前提下, 对城市夜环境提出总体的及分区的宏观意向构思, 并提出详细要求和限定条件。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针对城市建设的不同情况, 有两种操作系统:一种是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独立操作系统;一种是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历史文化名城或已建成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传统街区或城市已建成区域的夜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第一种操作系统较直接一些, 而且见效快;而对于新兴城市或城市某一区域的重新改造, 采用第二种操作系统会使城市夜景观特色更加统一、完善。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夜间环境形态作出的合理组织, 是城市美学在夜晚中的体现。之所以把城市夜景观从城市景观中提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是因为城市夜晚的景观与白天的大不相同, 规划设计者必须熟知这些变化, 哪怕是极微妙的一点, 如果运用得当, 也会创造出令人感动的城市夜空间效果。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从城市空间在白天的特征这一角度来考虑, 还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改变日光下形态很差的空间及相互间没有关联的存在形式。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跨越多门学科, 最成功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美国, 主要通过完善的教学体制、法律制度、雄厚的财力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来使其夜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付注于实践。在我国, 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与城市不同的建设发展历史给夜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成果纳入城市规划 (主要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便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性、可依据性和政策性。此外, 在进行夜景观规划设计时要依据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来进行, 所以说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本身也是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贯彻。

2 我国城市夜空间环境的现存问题

2.1 内容单一、缺乏特色

白天由于繁忙的工作, 人们的活动势必延至夜晚。因此, 城市夜晚应为市民提供更多方面的服务机能, 如:旅游、购物、散步、娱乐、休闲……有活力的城市夜景观必具备丰富的功能区域,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夜生活的心理需求。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夜空间环境往往围绕着商业机能展开, 其中又以购物为主, 这样势必造成了城市商业中心明亮一片, 而在多数居住区、文教区或其他无明显经济效益的城市片段却漆黑一片。可就是那些夜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城市街道、商业地段, 也存在着盲目西化、千城一面的倾向, 这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认为在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可以通过突出表现城市的以下六点来形成特色:

2.1.1 自然景观特色

城市自然形体是城市夜景观形成的基础;是背景;是活跃城市夜景观气氛的要素之一, 更是表现力极强的夜间标志点, 最能增强城市在夜间的可识别性。但在景观利用的同时, 还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

2.1.2 季节特色

季节的变化对北方城市街道结点处的水池最有影响, 这些水池在冬天大都放空停用, 从而改变了该点的夜景观特征, 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做出相应的冬季夜景观变化措施。例如, 哈尔滨城市街道充分利用冬季积雪, 制作成冰雪雕塑, 把雪作为突出街道夜景观个性的背景, 来形成具有寒冷地区城市特色的夜间景观。其实对于大自然中的季节变化、气候、晴雨天等天赋的因素, 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利用, 都会成为丰富城市夜间景观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2.1.3 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空间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即使到了夜晚也是如此。夜景观规划设计可以通过光对城市空间进行二次设计, 考虑到建筑的文脉, 从弹性驾驶城市夜空间的管理法规和艺术入手, 包括对建成建筑的高度、体量、外观、材料质感、风格及色彩的二次表现。这种驾驶并非是硬性、僵死的, 而是弹性、动态、阶段性的, 这正是“规划”概念的体现。现代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的城市夜景观照明规划相比, 在处理夜间建筑物形态及其组合方式方面最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前者更注重物质形态背后隐含的深层文化底蕴。

2.1.4 科技特色

利用高科技演光手段美化城市夜空间。即便在没有艺术品点缀的情况下, 也能达到美化市容的效果, 甚至建立独特的空间个性, 如各种激光灯的灵活使用等。

2.1.5 节日特色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定和节日娱乐的安排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才逐步臻于定型, 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习俗。每个节日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渊源, 而这些节日的游戏娱乐活动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内容与特色, 如舞龙灯、除夕夜、元宵观灯、中秋赏月……这些活动均需要有一定的设施与场所来支持。

2.1.6 人文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 东西南北差异很大,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民间活动特色, 所以在城市夜景观规划组织人文景观时, 可与当地的民间习俗联系起来, 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夜生活”场所。

2.2缺乏尺度感

主要反映在夜间硬质景观的表现上, 普遍的问题是宏观有余而细部不足。许多在白天为行人设置的小尺度设施到了夜间反而成为路障, 而且灯具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度上均缺乏细致的考虑。事实上, 城市空间中的各种灯具是联系白天与夜晚景观的纽带:白天可以点缀空间特色;入夜则是人类的“第二只眼睛”, 能充分发挥其指示和引导作用, 而且其本身的造型也是夜间标志城市尺度与特色的活跃因子。

2.3 缺乏整体性

受经济观念的影响, 许多行业在夜间不同程度的利用各种灯光技术树立自身形象, 这样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景观问题。德国哲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 唯有整体才是美的。”整体概念是审美的基础。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不令人满意的夜景效果主要是由于缺乏城市整体观念造成的。

2.4 缺少规划

在许多大城市, 单体建筑照明百花齐放, 但缺乏统一, 具体表现在:色彩杂乱;照明灯具、广告灯箱随意摆放, 影响行人的心理舒适度与人身安全;缺少发展眼光, 照明技术落后, 以至于经常性地进行更换, 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浪费。虽然从另一角度来说, 大大小小、色彩纷杂的照明广告 (尤其是霓虹灯招牌) 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 但如果在毫无规划的情况下, 并不会令人引以为豪。针对这种现象, 我认为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把无序的混乱变为有序的丰富。

2.5 交通不便

城市多数居民的交通工具以自行车和公交车为主。停车场、步行者安全性与夜生活时间成为影响市民夜生活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

3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体系构想

如何将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认为, 可以把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即: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 其中每一步又均可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融。

3.1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从宏观上解决城市夜间景点的分布, 景点之间的联系, 主次的确立, 性质特征及照明技术上的和人文活动的宏观问题, 以及节假日夜景观系统问题, 即在宏观上对艺术、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限定。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直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以下内容进行:

⑴城市人口、用地规模、规划区范围;

⑵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布局结构、市中心区位置;

⑶城市道路系统、道路等级和干道系统、广场及主要交叉路口形式;

⑷城市河湖水系和绿化系统的治理、发展目标、总体布局;

⑸需要保护的自然地带、传统街区等的有关保护措施;

⑹旧城改造、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中, 包括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在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时, 应对城市夜景观实现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经济问题也有所涉及, 并提出其实施步骤和方法建议。

当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与框架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需要调整或修改时, 对有关的夜景观总体规划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因为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城市夜景观规划实施与实践的直接影响因素。

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还有一部分内容反映在城市分区规划中。当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确定了城市公共设施的分布;城市主、次干道形式;绿化系统、河湖水面、风景名胜的用地界限和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后, 要对城市夜景观做出进一步的规划安排, 为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这一部分成果也应纳入分区规划文件和图纸中。

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它是在城市空间结构基本形成的情况下, 在市民夜生活的基础上对城市夜间各景区、景点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城市夜景观总体布局是城市一定历史时期、自然条件、一定的经济、生活要求下的产物, 通过城市夜景观建设的实践得到检验, 不断发现问题, 修改完善。因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规划布局所表现的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2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对某一景区 (商业街、校园、居住区……) 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划, 应结合城市规划, 充分考虑到景区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 (建筑、设施、环境及人文因素) 的相互关系, 根据属性确立要创造的气氛, 根据特征创造特色, 根据重点确定主景, 根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确定配景、底景等创造整体效果。

在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过程中, 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 就是:结合城市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及历史背景, 充分考虑到人对夜生活的生理及心理需求。

在城市规划区内, 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成果相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和图纸中;在当前开发修建地区, 则是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3.3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是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 (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总体规划、城市夜景观详细规划) 对景区景点的夜景观元素进行具体的设计。景点设计要以造型、美学等为出发点, 但与前两部分内容相比较, 它更需要与电气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城市夜景观景点设计成果可以作为城市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每一步工作应在充分尊重以下五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⑴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即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受:

(1) 城市性质的制约;

(2) 城市规模的制约;

(3) 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能力的制约;

(4) 城市发展要求的制约。

⑵城市整体美的原则;

⑶以人为本的原则;

⑷经济性原则;

⑸环境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 高质量的城市夜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虽然夜景观离不开光, 需要通过合理的照明来表现, 但光的因素只是景观空间特性中的一种, 而且单从光的特性来讲, 它又包含了美学与技术两方面的内容。传统城市夜景观照明往往会由于景观设计师与照明工程师之间的互不理解与让步而带有令人遗憾之处。

高质量的城市夜空间环境与规划设计师、电气工程师的协调合作分不开。规划师在考虑城市各方面因素基础上对照明提出适宜的要求, 电气工程师则需做出相应的配合, 提出具体实现方案, 但规划师所提出的要求应建立在经济因素与技术手段所能达到的基础之上。

城市夜景观由规划师在宏观层面上首先展开有利于城市相关系统的协调发展, 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 便于部门管理。建筑师、电气工程师在城市夜景观规划的基础上各尽其能, 更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主编.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余柏椿著.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中国城市出版社

[3]胡培生, 李景色编著.现代城市公共照明.水利电力出版社

“夜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篇7

一、拉动城市经济发展

现代化城市经济主体由二、三产业组成, 包含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诸多产业, 在“调结构”的大背景下, 夜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 极有可能成为城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夜经济的经济元素涵盖吃、喝、住、游、购、娱、体、美等诸多方面, 其发展不仅能直接提高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领域的收入, 还能明显拉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具备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点的外在条件。因此, 夜经济已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也可以成为促进城市消费和扩大就业的新的增长点, 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

据有关资料显示, 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仅能让游客游览2个小时, 那么, 这个城市仅能获得一张门票收入;如果延长至半天时间, 则有可能获得门票与餐饮的收入;如果再增加景点, 或者丰富城市夜间生活, 吸引游客住宿的话, 就可以获得门票、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多种收入, 城市的总体收益就可能大幅增长。正因为夜间经济的高效收益与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 许多城市都开始研究夜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夜经济相关载体建设, 不断扩大夜间消费内涵, 提升夜经济品牌, 打造地方文化特色。

目前, 城市的夜间消费正在越来越突显, 上升趋势明显, 在城市居民消费比例中逐渐提升。通常, 在许多城市, 夜间的人流量、销售额与白天持平, 或者已经超出白天, 对于商业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等商家而言称得上“饕餮盛宴”。在上海、广州、杭州、深圳、成都、长沙等夜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 市民的夜间消费占据了商业、餐饮服务企业业绩的很大比重。广州服务业产值超过一半来源于夜间消费, 成都的餐饮、购物和娱乐市场成为夜间消费的主要支点。在南方夏季, 由于白天盛热, 每天20时至24时时段的销售额所占比例较大, 有的商场甚至接近全天销售份额的一半。餐饮企业更是以夜间消费为主, 夜间的餐饮娱乐已经成为洽谈生意、亲戚朋友相聚、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

按大型城市城区常住人口724万计算, 如果每天能有10%的人实现夜间消费, 每人每次消费按50元保守估算, 每晚就有一个3620万元的大市场, 一年就有132亿元以上。虽然这仅仅是估算, 也可以发现夜经济是个可以重视并重点挖掘的一个“金矿”。

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城市是休闲产业的集聚地, 也是人类休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夜经济的形成并逐渐走向昌盛, 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所产生的必然现象。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 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而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使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释放, 白领阶层的兴起, 年轻人高收入人群或者“高富帅”与“白富美”人群的形成, 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愿意按照原来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模式生活, 而更愿意选择夜间消费这种现代化都市最时尚的生活方式。这种夜间消费生活方式仍在不断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和认可, 同时, 夜间消费也正在从原来的购物、餐饮等消费, 逐渐向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洗浴、娱乐等多领域拓展, 这种日益增长的消费、餐饮以及休闲娱乐需求已经成为城市夜间经济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 美国人1/3的时间用于休闲, 收入的1/3也用于休闲和旅游。在我国, 目前实行的是5天工作制, 每周有2个公休日, 每年 (以2013年为例) 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等公共假日11天, 按照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还享受10天的带薪年假, 那么休假日将合计达125天左右, 中国人的全年休闲时间也将达到1/3。为加快夜经济繁荣发展带来机遇。

三、打造城市魅力品牌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发现了夜经济潜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文化内涵, 致力于夜经济的开发与挖掘, 将夜经济打造成了城市对外发展的名片:

北京:“夜店”点亮吃喝玩乐购。北京的酒吧首推三里屯酒吧街和后海酒吧街。三里屯酒吧街上有酒吧30多家, 街两侧的胡同中更扎堆了200多家酒吧, 约占北京酒吧数量的40%以上。一些迪吧也是不同消费层次的热舞人群夜晚光顾的主要娱乐场所。晚上小吃, 隆福寺小吃街、王府井小吃街和东直门内大街的簋街都是人气旺盛的地方。下班后购物, 步行街、华堂商场、西单商场等地方人头攒动。

上海:小资天堂“夜上海”。光影流漓的夜上海, “新天地”石库门式样的酒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所在。它既古典又新潮, 深具文化情怀也具有商业气息, 透露出对流行、艺术、文化的敏感。针对文化团体、雅皮一族或中产阶层组织的每年超过120次的时尚活动, 使新天地成为一个国际交流和聚会的地点, 85%的租客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成都:“天府之国”夜宴狂欢。在成都, 王府井、太平洋百货、各种专卖店, 形成了高、中、低档商品的自然落差, 其中王府井出现的超过1万人次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 春熙路步行街商家全天的营业额有一半是在夜晚赚到的。火锅、串串、麻辣烫等夜间美食店夜里九、十点钟至凌晨两、三点钟生意最好。酒吧更是成都夜生活的主要代表, 数量庞大的夜行人常年在酒吧里游乐。

城市夜景观发展 篇8

(一) 活跃市场经济, 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夜经济”主要是以市民和游客为消费主体, 以购物、休闲、文化、健身为主要形式, 包括晚上十九点之后到次日六点之前的各种消费。“夜经济”的繁荣发展, 能够活跃市场经济。奥肯定律中指出GDP每增加0.2个百分点, 失业率大约下降0.1个百分点, “夜经济”的繁荣发展在促进城市消费, 拉动内需, 带动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岗位, 降低城市失业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问题。“夜经济”拉动GDP增长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税收和国家税收的增加, 加快城市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市容市貌, 使保定市变为更加宜居的城市。“夜经济”的繁荣不仅会促进本市居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也是吸收游客消费并达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方面。

(二) 丰富市民活动, 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产品经济、服务经济、娱乐经济或体验经济, 娱乐经济或体验经济的着眼点重在参与和感受。“夜经济”的发展趋势正应朝着娱乐经济、体验经济迈进, 而不能再走产品经济或服务经济的弯路。“夜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市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人们的工作强度不断加大, 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夜经济”的发展就展示出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夜经济”的发展能使繁忙工作一天的市民得到放松, 满足上班族休闲、娱乐、交友、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夜经济”的发展带动就业的效益, 减少失业人口, 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无业游民数量, 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 弘扬古城文化, 打造城市形象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可以带动保定市“夜经济”的发展, 反之“夜经济”的发展程度也是考察一个城市实力和城市印象的重要一方面, 二者相辅相成。“夜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城市文化的传承, 保定市是一座古城,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丰厚, 曲阳定瓷始于隋朝烧制, 是五大名窑之冠素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的美誉, 苏轼有诗盛誉:“定州瓷瓯, 颜色天下白”;餐饮业的龙头老大保定会馆所采用的餐具都是上好陶瓷, 保定会馆展现的不仅是餐饮, 更是文化;安国“药都”之称, 是明清两朝北方的最大药材市场, 在著名电视剧《大宅门》中京城百草厅药材主要采购地;河北省涞水县境内的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野三坡坐落在国家4A级旅游区、河北省湿地保护区安新县白洋淀景区内的白洋淀荷花大观园, “保定盘古村自然公园”等自然景观;狼牙山、冉庄地道战等红色旅游景点;古建筑、古雕的清西陵, 历史悠久的满城汉墓, 始建于明朝的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等历史文物古迹。保定市拥有将古城的历史文明和现代繁荣结合在一起的条件, 保定古城在发展“夜经济”时应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名片, 以“将消费留下, 将古韵文化美名带走”的双赢模式为目标。

二、保定市“夜生活”发展的现状

(一) 休闲娱乐为主的

在“夜经济”的形式中, 无论是商业伙伴还是朋友关系, 或者是家庭聚会, 很多人是为了更好地拉近人际关系。近年来, 保定市内电影院和健身俱乐部数量有所增加, 公园娱乐设施不断完善, 美容院、KTV越来越多, 茶馆、酒吧逐步兴起, 保定市民夜间娱乐越来越丰富了。保定会馆、秀兰会所、卓正酒店、电谷等高档场所一应俱全, 满足了高层次人际关系洽谈的需求。

保定市北市区军校广场街夜市、新市区五一文化灯光夜市、高新区盛兴路夜市都推出了各种特色风味小吃, 比较能够吸引逛夜市的年轻人的各种消费群体。部分连锁快餐店铺通宵营业, 更大程度地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二) 交通运输业

2011年3月, 保定市正式启动了“夜经济”项目, 为了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 公交1路、2路、4路、8路、9路、23路、35路、101路等8条线路的运营时间延长至22:00点, 运营间隔从19:00开始至22:00每十分钟一班, 这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比以前更好地为市民夜生活提供了服务。此外夜间出租车也能够满足市民的需要。

但是, 仅仅这8条路线运营时间的延长是远远不够的。保定是一个高校较多的城市, 大学生较之中老年人更倾向于夜间消费, 往往是下午六、七点才外出就餐或是逛街购物, 大学生夜间消费已经成为全市夜间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连接高校和商圈的公交路线却并不能满足大学生们的需求。

(三) 旅游业

保定的夜间旅游景点包括军校广场等地, 数量并不多, 而且娱乐项目、表演项目也比较少, 对消费者吸引力并不大。总体上说, 夜间旅游消费占保定市夜间消费的比例较低。保定市的旅游业很发达, 但是能够吸引游客在市区“夜经济”中寻求古城特色文化的商业街区并没有成形, 在以往来保定游客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口碑, 没有达到经济的可持续目的。

(四) 购物性消费的商业活动丰富

南市区裕华路大型夜间购物及休闲娱乐特色商业街、新市区和高新区朝阳大街大型现代都市夜间购物及休闲娱乐综合性特色商业街、北市区永华大街休闲服饰特色商业街作为保定市有特色的3个商业街, 是保定市民夜晚逛街消费的主要场所。商业消费方面, 北国商城、华联大慈阁店、钟楼商厦、保定商场、保百大楼、大润发超市、华联东风店、保百购物广场、时代商厦、茂业百货、北国先天下、北国超市以及保百购物家园等13家商场, 最晚闭店时间都延长至九点, 使市民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挑选商品, 享受夜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保定市“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消费观念落伍

保定“夜经济”受季节因素营销较大, 北方特有的气候和生活习惯使得冬天的“夜经济”较之夏季不繁荣。虽然保定市地处于京津石的中心, 但是较之京津石“夜经济”发展状况, 保定市的“夜经济”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在消费观念上还需要强化。

(二) 缺乏城市民俗特色

目前, 保定市的夜经济还比较单调, 夜间休闲消费领域比较集中和有限, 缺少层次性, 缺乏特色。在城市民俗特色上, 成都市“夜经济”发展中能够提供很好的借鉴。成都有一条著名的商业街——锦里, 2004年锦里重建之后, 聚集了80多家主题夜场, 很多店家在夜场安排了赶庙会、唱堂会等具有传统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 使锦里成为展现四川民俗、民风的新舞台。保定同样也是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古城, 但是却还没有一个夜市或夜场能够把这种特色展现出来。

(三) 夜市经营管理混乱

保定夏天的夜市比较热闹, 尤其是小吃、烧烤。在繁华的同时带来的众多问题不容忽视, 比如占道经营、污染空气、卫生环境差、安全隐患多、车辆乱停乱放等。在人流量较大或是较偏僻的夜市、夜场, 对商家经营活动的管理就增加了难度, 制约了保定“夜经济”的发展。

(四) 相关配套设施、服务不健全

发展“夜经济”需要发展和完善很多配套设施和服务。上文已经说明保定市城区的交通运输仍然满足不了市民的需求。另外一个影响保定市“夜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是照明系统, 这既包括夜市、夜场里的照明, 还包括道路两旁和生活小区内的照明, 路灯损坏不仅可能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 还有可能影响夜间休闲消费时的人身财产安全。

四、保定市“夜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 政府宣传引导, 改变消费观念

许多城市在政府部门、广电传媒行业和商家企业的积极配合下引导市民的消费观念的措施值得借鉴。北京市推出的一部城市宣传片含有大量的城市夜景视频, 虽然仅在北京台播放, 但效果甚好;而在唐山, “夜经济”的宣传方式则采用了高覆盖多重复的方式, 在这种宣传引导下, 唐山人的夜生活观念明显改善了。保定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在制作城市宣传片时加入适量的反映夜生活景象的视频、未来夜市发展的设想图及人们享受夜生活消费时的美好画面, 在公交车上、商业中心广场的荧幕上循环播放, 也可以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引线广告牌上贴上城市时尚夜景的图片, 强化宣传引导。这样的广告宣传并不能给某一行业或者某一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 因此政府部门和广电传媒业应当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商业企业可以通过赞助等方式给予积极的配合。

(二) 合理规划, 发展特色“夜经济”

合理规划夜市、夜场是十分关键的, 合理的规划不仅包括地理区位上的规划, 使各个市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夜市、夜场的服务, 更重要的应当是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即“夜经济”应当是多样化和特色化的。

现在的保定城市“夜经济”收入主要是依靠商场及部分娱乐业营业收入。展览馆、体育馆数量还非常少, 文化、健身类的夜间活动非常少, 民俗类表演娱乐活动非常少, 夜间旅游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多样化、特色化不足, 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能够发展它们, 资源是有的, 只是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保定是一座文化古城, 有许多历史故事和民间技艺, 我们应该深度开发它们的商业价值, 将其添加到夜市、夜场中;保定也是一座有活力的城市, 有许多年轻人和时尚元素, 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些时尚元素的表现力, 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夜经济”中。

(三) 加强监管, 提供优质服务

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夜市、夜场的监管, 加强治安管理;对经营环境提出明确要求, 优化卫生环境;培训从业人员, 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规定严格的服务流程、规范, 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 完善配套环节, 优化外部环境

继续加强市政服务建设、街区建设、道路建设, 保障夜间水、电、气供应充足, 延长公共交通工具运营时间, 合理增调交通路线。逐步改变上班族作息时间, 让市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夜生活。

总之, 保定应当以“三年大变样”为契机, 针对“夜经济”现存问题, 参考“夜经济”发展较为优秀的城市的经验, 利用资源优势, 充分发展自己, 使保定“夜经济”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打造保定市的城市名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繁荣, 扩大内需, 刺激有效消费需求成为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科学规划的内容。为落实党中央的政策措施, 保定市政府正式启动发展“夜经济”的模式效应。在各方面的积极配合下, 保定市城市“夜经济”模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本文拟从保定市发展“夜经济”模式的必要性出发, 根据保定“夜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针对性分析, 并提出了保定市“夜经济”模式发展应以政府宣传引导为主, 改变消费观念, 打造具有古城特色“夜经济”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保定,夜经济,古城文化,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经龙.夜生活与“夜经济”:一个不容忽视的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 2008 (01) .

[2]张素薇.衡水市“夜经济”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实现途径[J].2010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 (201004A) .

[3]郝丽, 孙兴华.论张家口市“夜经济”的经营与管理[J].中国商贸, 2010 (10) .

城市夜景观发展 篇9

青岛市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发展夜经济的命题, 部分商场、超市、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等分别延长了营业和运营时间, 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发展夜经济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青岛市夜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青岛市居民夜间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 青岛市夜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政府积极引导、市民广泛参与、外地游客侧面促动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 青岛市夜经济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形成了一些有名的特色街区, 部分节庆活动拉动了夜间消费, 夜市文化成为市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夜场配套服务日渐完善。

1. 形成了一些有名的特色街区。

青岛市市南区在东部繁华的香港花园区域, 打造出一处名为“佰优坊”的特色商业街区, 聚集了十余家特色酒吧, 形成了百余米不夜长街, 每晚平均纳客3万余人, 勾勒出了“夜青岛”的轮廓。从2005年开始, 市北区对登州路进行改造, 突出啤酒文化、建筑文化和青岛特有的人文氛围。登州路啤酒街全长1000多米, 有各类门店100多家, 其中酒店、啤酒吧、饭店等85家。一到夏日傍晚, 登州路便成了青岛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啤酒吧、海鲜排档和露天烧烤摊位霓虹灯五彩缤纷, 路两边的饭店几乎挤满了顾客, 很多店铺的桌子都摆到了马路上。

2. 部分节庆活动拉动了夜间消费。

在盛夏期间召开的啤酒节, 以夜间活动为主。2010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30万人次, 消费啤酒1007吨。节日直接拉动了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 全市范围内的星级酒店、商务酒店、青年旅馆都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 客房入住率一度达到100%。节日期间聚集了巨大的客流和商机, 对青岛市的经济贡献明显超过两个“黄金周”。糖球会和萝卜会虽在春寒料峭时节召开, 但由于亮化设施的改善, 市场管理到位, 一些商家夜间推出了低价促销活动, 晚上客流量依然非常大, 对周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3. 夜市文化成为市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青岛比较有名的夜市有台东夜市、栈桥夜市、香港中路夜市、李村夜市等。台东夜市是青岛市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夜市。经营范围从延安一路、二路到台东八路, 夜市人山人海, 游人有挤公交车的感觉, 由于火爆的人气带动, 台东夜市有很多店面延时经营, 也有支起的地摊商品, 衣服、鞋帽、饰品、化妆品、小吃、日用品、电子产品等应有尽有。栈桥夜市是青岛夜市的发源地, 主要经营小商品和海鲜烧烤。香港中路夜市以佳世客和麦凯乐为中心, 占据了香港中路两边宽阔的人行道和绿荫道, 这附近的夜市主要经营各种外贸服饰产品, 以韩日款为主, 非常适合年轻时尚一族来淘宝。

4. 夜场配套服务日渐完善。

部分商场、超市、娱乐场所、公共交通等分别延长了营业和运营时间。岛城商业网点中佳世客营业至23:00, 麦凯乐营业至22:00, 利群大部分商场营业时间至22:00-22:30之间。东部商场和台东商圈的业态已经比较完善, 每个商场周围都围绕着影院、酒吧、冷饮店、西餐厅、游戏厅、KTV、星级酒店的配套业态。

(二) 青岛市居民夜间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夜间消费的依存度也逐渐提高, 夜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最重要的消费形式之一。目前,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夜间消费均已占到全天消费的50%左右, 而且还在逐步上升。调查显示, 与这些城市相比, 青岛的夜间消费还有很大差距。

1. 夜间消费时间短。

通过对226名有夜间消费行为的居民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青岛市居民的夜间消费大部分在20:00前, 达到54%;22:00以后则很少有居民外出消费 (见表1) 。从观察中也能看到, 22:00以后, 城市主要道路上的行人明显减少, 大多商店已经关门打烊, 其它地方则是冷冷清清, 几乎没有行人。而国内一线城市和南方很多城市的夜生活, 这个时间才刚刚开始, 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霓虹灯光怪陆离, 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2. 夜间消费支出少。

表2显示, 40.7%的居民夜间消费开支在200-500元之间, 77%的居民在500元以下, 而2010年青岛市居民的人均月消费支出为1461元。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 居民夜间消费开支的比例较低。据统计,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夜间消费已经占到全天消费的50%, 并还在逐步上升。

3. 夜间消费地点人数分布不平衡。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见表3) , 青岛市居民最常去的消费地点在台东街区。台东街区处于青岛市的中心地带, 交通方便, 小吃店及各种小店铺密布, 且开有夜市, 基本属于中低档消费, 适合大多数居民的需要。而作为青岛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和青岛商业的“母脉”, 中山路曾经闻名全国, 也曾经是青岛的一张“名片”, 但随着东部新区的崛起, 再加上自身业态的单一、特色的缺乏, 这条商业老街已越来越萧条、落寞。另外,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李村商圈, 白天虽非常繁华, 但20:00之后已比较冷清。

4. 居民夜间消费次数少。

调查中, 近50%受调查的居民夜间消费次数为2~3次/月, 每周超过3次的不到10%。这些数据反映出, 大部分居民夜间很少出来消费, 他们宁愿选择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做家务等。

5. 居民夜间消费内容单一。

问卷调查数据表明, 有2/3左右的居民夜间消费的主要内容为购物和美食, 有喝咖啡、泡吧等时尚消费行为的仅占15%。这说明青岛居民的消费内容比较单一, 消费档次不高, 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温饱型层次上。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 夜间喝咖啡、泡吧、唱歌、跳舞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经常行为。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 青岛夜经济发展的空间很大。

制约青岛市夜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 消费者缺乏夜间消费的观念

62.8%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是制约其夜间消费的主要因素, 45.1%的人认为是消费能力低。调查中, 在外企工作的周女士提出:“白天的工作太累了, 回家连看电视的精力都没有了, 就想早点上床休息, 哪有精力出来活动”;大学刚毕业的小王则说“我很喜欢夜间出来转转, 可是2000元左右的工资应付衣食住行已经捉襟见肘, 喝咖啡、泡吧只能偶尔为之”。上述两个受调查者的言论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居民的真实状况和实际感受, 工作压力和强度大、收入水平低和生活支出高等因素确实制约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夜间消费行为。但从另一个角度说, 南方许多夜经济发达的城市, 同样存在这些问题, 但他们的夜生活照样丰富。可见, 缺乏夜生活的习惯是制约夜间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观念一般认为, 晚上就是休息时间, 工作一天之后, 应该选择舒适地待在家中, 而不应该再继续从事令人身心疲惫的消费活动;还有一部分人认为, 夜生活就是花天酒地并因此而看不起那些晚上经常出去消费的人, 认为其不会过日子。

(二) 消费场所经营问题多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营业时间短、消费场所少、消费价格高、环境差等都在青岛市服务行业普遍存在, 并成为制约市民夜间消费的客观因素。

在营业时间方面, 除了东部商圈的佳世客、家乐福新兴店和名达店、台东商圈的利群等少数商厦为响应青岛市发展夜经济的号召, 最近几年将夜间营业时间延长到22:00或23:00外, 绝大多数大型商场在22:00之前便关门歇业。22:00之后, 大部分餐饮店也停止了经营活动。调查中, 市民冷先生反映:“与亲朋好友在饭店聚餐, 22:00以后如果还没散席, 店家便会提醒即将下班”。而广州、厦门、上海等南方城市的很多餐馆在深夜依旧开门纳客。在青岛的农贸市场, 一到夜幕降临商贩就开始收摊。青岛的公共交通也很少有运营到22:00以后的。

在消费场所分布方面, 调查中, 许多被调查者提到消费场所少, 以及消费场所的业态不丰富、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等是影响其夜间外出消费的主要原因。实际上, 目前青岛市确实存在夜间消费场所分布不均、业态不够丰富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市南区、市北区比较集中, 李沧区、四方区偏少 (见表8) ;商业中心消费场所多, 社区尤其是新建小区消费场所少;餐饮类场所的数量比较多, 休闲类场所 (如咖啡屋、酒吧) 数量少。而且这些消费场所普遍缺乏文化主题, 没有特色。曾多次考察过京沪酒吧业状况的“街深酒吧”经理秦佩云认为, 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 青岛酒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她提出, 北京有很多主题性酒吧, 每家酒吧都是一道风景, 相比之下, 青岛的酒吧普遍缺乏主题, 虽然有的装修很豪华, 但因缺乏特色而缺少吸引力。

在消费价格方面, 目前, 青岛市的文化娱乐场所和休闲场所基本把价格定位在中高档, 缺少面向中低消费的服务。酒吧、咖啡屋、电影院的价位基本在50元以上, 工薪阶层无力经常消费。

资料来源:青岛市工商局, 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25日。

在环境方面, 地摊夜市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集中体现为多摆放在公共道路等人流集中地段, 妨碍了交通;收摊后的脏乱形象影响道路和社区的环境卫生;地摊小吃卫生差影响居民的生命健康;地摊叫卖及行人嘈杂声影响了居民休息;烧烤烟尘妨碍居民正常通风, 污染环境;假冒伪劣产品给购买者带来物质损失。

(三) 政府配套服务不完善

繁荣发展夜经济, 政府应当扮演重要角色。但就目前情况看, 青岛市的配套服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夜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交通方面说, 71.7%的受调查居民认为, 应完善交通以便居民夜间出行。如果外出市民22:00以后回家, 一般只能选择出租车, 这对中低收入居民的夜间消费影响较大,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出行的次数和在外逗留的时间。同时, 台东、李村、香港中路等几个主要商圈均缺乏大型的标准化停车场, 使一些有意向驾车外出消费的居民因畏惧停车难而放弃外出。从城市亮化方面说, 良好的亮化环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延长居民消费时间, 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服务业发展, 创造新的商机。但目前青岛的亮化与城市地位、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很不相称, 突出存在着“点不高、面不广、无特色”的问题。而在金融服务方面, 居民反映的金融服务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社区自动取款机数量不足, 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消费带来不便。

二是政府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政府在夜间社会治安、卫生、商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等方面, 都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从总体上说, 青岛市的治安状况较好, 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 但是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偷盗、抢劫等恶性事件还时有发生, 尤其是夜间, 一些治安问题仍然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的存在, 影响了居民出行的安全感。另外, 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和统一规划, 地摊夜市小吃不卫生、假冒伪劣产品多、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比较严重, 居民不能放心消费。

三是政府营造夜生活氛围的措施应进一步加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居民认为, 目前政府为发展夜经济所采取的措施需进一步加强。目前, 青岛市文化部门营造夜生活氛围的功能还没充分发挥, 剧场提供的文化演出层次高、门类少, 不能满足中低消费和不同爱好消费群体的需要;居民喜闻乐见的夜间广场文化活动少, 夜间文化联动夜间经济的作用不强。近70%的居民希望延长节庆活动的时间, 如啤酒节、糖球会、萝卜会举办时夜间的火爆景象就足以说明, 只要有好的场所和项目, 居民还是喜欢夜晚出来休闲娱乐的。

国内城市发展夜经济的启示

近年来, 国内许多城市在发展夜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 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其中, 上海、北京、南京、大连等城市通过打造夜生活休闲场所拉动夜经济发展的做法颇值得借鉴。

(一)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休闲场所的繁华要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这就要求休闲街 (区) 必须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临近成熟的城市商务中心、高尚居住社区、高档写字楼群等;拥有便捷的交通体系, 方便居民的通达。上海新天地坐落在上海市中心, 新天地位于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 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 交通四通八达;附近的淮海路有5万多外企上班人群, 每年有数以几百万的外国游客和商务客人进出上海, 数以万计的国外留学生以及外国领事馆, 大量的跨国公司驻沪机构办事人群。北京三里屯酒吧街位于朝阳区三里屯北路东侧, 交通便捷;毗邻工人体育场和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在内的79个国家的使 (领) 馆, 又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署等7个驻华机构邻近, 大量北京市内以及全国同类型消费群体到此游览、购物、休闲, 具备良好的消费群体基础优势。

(二) 著名大公司开发和经营

著名公司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先进的开发理念、科学的经营模式、现代的管理手段, 能根据休闲街所在城市的历史背景、文化特点进行整体包装、系统整合、功能提升和文化推广。上海新天地由香港著名的瑞安公司开发。北京“三里屯village”由香港太古公司开发。

(三) 走文化生存之路

大都市休闲场所要想取得长足发展, 就必须很好地体现与城市生活相适应的饮食文化、本土文化和市井文化, 让最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气息交融汇合, 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新天地, 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 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风貌, 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装修, 成为现代休闲娱乐场所。漫步新天地, 仿佛时光倒流, 有如置身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但跨进每个建筑内部, 则非常现代和时尚, 每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新天地独特的理念———昨天、明天, 相会在今天。大连星海广场的设计充分融合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广场中央设有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 纪念香港回归祖国, 华表底座和周身都饰有龙, 象征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广场中心红、黄两色的大理石象征着炎黄子孙, 大理石上雕刻着天干地支, 24节气及12生肖。

(四) 拥有多样的主营内容和经营主题

多样的主营内容和经营主题既可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 又可满足同一顾客在不同时段的不同需求, 增强休闲街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都市休闲街区应改变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 构建一个集购物、餐饮、居住、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三里屯酒吧街是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时尚文化圈, 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大的开放空间。在“三里屯village”这个超过17万平方米的酒吧街中, 有50%都是开放式空间, 设计建造之初就是为了保持原有的街道文化活力。另外商业设计多元化, 不仅可以容纳零售、餐饮、休闲等各类业态的店铺, 还配建了举办艺术表演和市民自由娱乐活动的室内外空间, 并且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和店铺的外观、内部的视觉都可以随经营需要不断变化, 营造变幻的商业氛围。

(五) 必须体现地方特色

城市是凝固的文化。特色街区的改造、建设, 必须注重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承接、开掘、融合和发展, 把其作为丰富内涵、提升品位、塑造形象、增强活力的重要手段。在南京夫子庙, 为将传统与现代更好地融合、传承, 南京市进一步强化了秦淮灯会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技法手段, 提升了秦淮灯会的艺术水准;并将传统的彩灯、剪纸、风筝、微雕、服饰等具有鲜明秦淮特色的工艺品绵延与扩大, 进一步丰富其民俗文化气息, 提高了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加快青岛市夜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夜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 政府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最近几年, 国内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大力发展夜经济的措施, 青岛市应借鉴这些城市的做法和经验, 通过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居民消费理念转变, 推动夜经济的发展。

(一)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夜消费氛围

青岛市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舆论宣传部门的作用, 加大舆论宣传的力度。

一是发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繁荣夜经济的大讨论, 吸引广大市民参与讨论, 逐步打破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 培养夜间消费的理念。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应通过新闻媒体以及旅行社、酒店、街道、车站、机场等渠道向市民及游客大力宣传市夜经济中的特色街区和特色企业, 增强夜经济的吸引力。

三是推动特色街区和特色企业与新闻媒体建立消费信息宣传联盟, 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酬宾促销活动, 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 形成发展夜经济的浓厚氛围。

(二) 制定夜经济开发规划

一是邀请商务、旅游、建设、公安、园林、文化等部门共同参与, 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城市实际的夜经济发展规划, 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盘考虑, 充分发挥规划对夜经济发展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二是精心打造特色消费休闲街区。中山路和八大关具有浓郁的欧陆风情, 香港中路散发着浓厚的现代气息, 这些地方地处城市中心、交通便捷、靠近大量的高端消费群体, 非常适合打造高端夜间休闲场所。建议从香港等地聘请著名公司对这些地方进行开发设计, 打造青岛夜生活的金字招牌。开发商对入驻商家资格进行严格限制和筛选, 招租对象应主要是著名的商家和品牌, 以保证休闲街的品位和档次, 同时保证产品风格的一致性和经营的互补性;休闲场所应注入文化元素, 充分体现青岛的欧陆风情文化、啤酒文化、崂山文化、工业文化等;完善休闲区的各种功能, 构建集购物、餐饮、居住、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 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

三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规划建设夜市、24小时便利店等购物场所, 方便群众生活;兴建社区文化休闲、健身会所, 使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医疗保健、体育运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四是设计包装一批城市夜游线路和项目, 如夜间海上看青岛、欧陆风情游、工业名企游、帆船基地游等, 让市民及游客充分感受夜青岛的浪漫与精彩。

(三)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出行条件

一是加强交通管理。为方便工薪阶层市民的夜间出行, 减轻因私家车出行导致的交通拥堵和停车位紧张问题, 在通往台东、香港中路、李村等主要商圈的主干道增加夜间营运的公交班次, 适当延长收车时间, 甚至开通全天运行的公交线路。为方便高端消费者的夜间出行, 在主要休闲地段加大停车场的建设力度, 增加停车位。在可能出现夜间堵车、停车难等问题的部分繁华路段, 相应延长交通秩序管理的时间。

二是加强城市亮化。灯火是城市的眼睛, 是夜生活的灵魂。要制定城市总体亮化方案, 烘托城市夜生活氛围。亮化工程要与城市特色相结合, 突出重点区域和节点亮化, 突出青岛特色;与服务业功能布局结合, 突出重点商贸区、特色街区的亮化, 充分发挥亮化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相结合, 突出小区、道路照明亮化, 满足群众夜间出行需求。

三是完善金融服务。各金融机构要在市民消费的主要地段增设自助银行, 并配备足够数量的ATM机, 提供24小时金融服务。

(四) 加强管理, 提供优质服务

好的环境是夜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为此, 青岛市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为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公安部门应加强夜间治安防范, 及时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确保消费者和服务者安全, 为发展城市夜经济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二是加强行业管理。建议由发改委牵头, 协调各相关部门, 共同组建专门的管理委员会, 各部门共同努力、明确分工、相互协调, 共同营造推动夜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同时, 对有特色、文明、健康、安全的经营单位实行挂牌管理, 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打造品牌, 为居民和游客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是优化市场秩序。主办单位应维护好休闲场所的秩序, 所有经营活动不能妨碍道路交通, 不准流动叫卖, 不准乱扔杂物, 乱倒污水, 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五) 组织文体活动, 营造夜生活的氛围

一是文化部门应精心策划、适时推出反映青岛地方特色、艺术性高、观赏性强的精品剧目, 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夜间到剧院观看演出。

二是努力办好文化广场, 开展夜间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现有广场设施, 规范广场演出配置, 开展市民喜闻乐见的夜间文化演出、民族风情表演、城市节日庆典演出、节日狂欢活动等, 以夜间文化联动夜间经济。

三是充分发挥节庆活动的作用。节庆活动是夜生活的重要载体, 应多在夜间组织群众喜爱的节庆活动并适当延长时间。在继续组织好糖球会、萝卜会、啤酒节夜间活动的基础上, 采用各种形式, 吸引市民参加国际时装周、海洋节、国际航海博览会、电子家电博览会等节庆的夜间活动。

四是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定期在市民出行比较方便的体育场举行观赏性强的体育比赛, 票价能够让大多数居民接受;社区应定期举行夜间健身活动, 通过发放纪念品等鼓励手段, 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

(六) 出台鼓励夜经济发展的意见和优惠政策

一是建议出台加快夜经济发展的意见, 明确发展夜经济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并加快夜经济特色街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是建议出台鼓励社会参与夜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特色街区、夜市等的水电气、通讯等管网的建设改造, 只收取工程费用, 免收其他配套费;对发展夜经济的市场主体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减免;对夜经济发展建设用地给予支持;对市政府确定的特色街区、夜市建设单位, 鼓励金融机构给予信贷融资支持;对以发展夜经济为主的特色街区、夜市, 经考核验收后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补贴;对夜经济经营企业因延长营业时间增加的水、电、人工等成本费用, 按照营业面积给予相应的补助。

参考文献

[1].于萍.夜间旅游与夜经济:城市发展的新动力[J].改革与战略, 2010, (10) :32-33.

[2].王艳品.石家庄发展夜经济的瓶颈及对策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0, (11) :44-45.

[3].曹新向.发展我国城市夜经济的对策与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12) :127-130.

[4].张斌.大都市休闲街研究——以上海新天地开发为例[J].经济论坛, 2009, (9) :125-127.

上一篇:教、学、做、创一体化下一篇:高效课堂呼唤教学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