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2024-05-25

城市硬质景观设计(精选7篇)

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篇1

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作为现代、后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硬质景观在改变设计品位和景观环境质量的同时, 还体现了现代科技对景观作品的驾驭能力。然而, 目前硬质铺装设计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1 硬质景观的含义

硬质景观 (Hard Landscape) 是英国人M.盖奇 (Michael Gage) 和M.凡登堡 (Maritz Vandenberg) 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创造并首次提出的, 意指相对于植物的软质景观而言。即城市景观分成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软质景观和以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为主的硬质景观两部分。

2 硬质景观的分类

2.1 实用型硬质景观。

实用型硬质景观包括道路环境、活动场所和设施小品三类。其中, 道路环境又由步行环境和车辆环境组成, 主要包括人行道、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活动场所包括游乐场、运动场、休闲广场等;设施小品即照明灯具、休息座椅、亭子、公共停靠站、垃圾箱、电话亭、洗手池等。这类景观是以应用功能为主而设计的, 突出体现了硬质景观使用功能强大、经久耐用等特点。

2.2 装饰型硬质景观。

装饰型硬质景观以街道小品为主, 又分为雕塑小品和园艺小品两类。现代雕塑作品种类、材质、题材都十分广泛, 已经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小品即园林绿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墙、花架、花盆等。这类景观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设置的, 都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 体现了硬质景观的美化功能。

2.3 综合功能硬质景观。

一些硬质景观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特点。如设施小品中的灯具、洗手池、坐凳、亭子等, 既具有使用功能, 也具有美化装饰作用;装饰小品中的假山、花架、喷泉等, 既是观赏美景的对象, 也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3 硬质铺装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使用功能。

许多场地的铺装设计根本没有考虑使用者的体验, 而是单纯从所谓的艺术美感出发, 于是导致了许多“中看不中用”的结果。比如有些广场上铺上了抛光的大理石, 一到雨天给行人增加了滑倒的危险;有些主要道路采用草地砖铺地, 对于穿高跟鞋的女士来说十分不便行走。

3.2 与整体设计及周围环境脱节。

硬质铺装设计通常是在详细设计或者施工设计阶段进行, 很多铺装设计往往背离总体方案的整体要求, 从主题、风格或者细节处理上都与整体设计相去甚远, 从而成为整个景观篇章中的十分不和谐的一个段落。

3.3 滥用铺装材料。

目前国内景观设计行业的规范化程度不够, 很多完成施工设计的人员并非真正了解施工行业, 有的设计人员甚至连铺装材料都没弄清楚, 这样就导致许多设计图纸成为纸上谈兵, 到了现场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3.4 破坏生态。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 许多盲目的开发建设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景观, 而且还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大面积的硬质不透水性铺装, 会带来地表温度的升高, 造成土壤排水、通风不良, 对花草树木的生长也不利。

4 现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20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后现代主义进入到艺术设计领域, 也丰富了当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4.1 后现代主义符号学诠释新景观“符号学”最初是研究语言学上的符号 (Sign) 或象征 (Symbol) 的学科, 后被运用到心理学、哲学和艺术研究的领域, 随后出现了建筑符号和城市空间的符号学。“景观作为符号”是后现代主义的景观观, 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符号类型又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

4.2 注重景观形式与社会生态的统一。景观设计是为公众服务的, 其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现代硬质景观设计不同与传统设计的方面, 就在于它还考虑诸多不能由视觉显现的设计因素, 如人的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生态建设等。因此说现代硬质景观设计是形式与社会、生态的统一, 是社会、自然、艺术的综合体。

4.3 材质色彩创造“软”的质感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汇聚成一种国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主题, 他是一种符号, 一种形式, 一种象征, 也是一种文化。”在很多发达国家, 对城市整体景观、街道和社区的色彩都进行规划。

5 结论与建议

5.1 天然的土地本身就是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 我们在进行铺装设计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少的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同时降低对自然界不可逆的损耗。要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 改变在铺装景观中追求奢华的心态, 不要盲目运用大量进口的昂贵材料, 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

5.2 工程废弃材料的有效利用也是经济节约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尽量采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铺地做法, 并重视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地砖之间嵌草有利于雨水下渗以及植物根系呼吸;采用新型的透水性透气性材料, 比如透水砖、植草格等。

5.3 在硬质铺装的材料上, 选用一些如:生态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等新型环保的生态地面铺装材料;它的使用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良性发展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等, 符合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作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硬质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的问题, 但是整体进步的脚步明显在加快, 目前的硬质景观设计无论从形式格局、材料运用以及结构处理上都在不断创新中。

摘要:硬质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和设计思潮的发展, 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目前硬质景观设计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硬质景观存在的问题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希望可以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提供一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景观,硬质铺装,可持续发展,生态

参考文献

[1]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 1999, (2) :5.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3]杨锡荣.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论初探[D].南宁:广西大学.2004.2.

[4]廖秋林.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处, 2005.139-277.

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篇2

随着城市化发展, 现代人休闲、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 城市公共绿地作为其功能的载体为大多数人服务。而硬质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对其功能的影响尤为重要。硬质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也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 硬质景观概念的提出

硬质景观 (Hard Landscape) 是由英国人M·盖奇 (Michael Gage) 和M·凡登堡 (Maritz Vandenberg) 在其著作《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第一次被提出来的, 相对于植物而言, 它和软质景观是相对的。软质景观是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主要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景观设计;硬质景观是指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主要以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设施等为主的景观设计。文章结合居住区内硬质景观设计的原则, 认为城市硬质景观即城市中以游憩、使用、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场所内, 以道路环境、活动场所、景观设施等为主的景观。广义上说, 除了城市绿化、水体和建筑物以外的有形物, 都可认为是硬质景观。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 应大致遵守以下原则: (1)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元素的整合要满足比例的要求。硬质景观如亭、廊、雕塑、盆饰、喷泉、瀑布、山石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长期保持的一个常数, 相对软质景观而言, 它与硬质景观元素之间的比例则是一个变数。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会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 因而, 景观元素之间的比例也会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2)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元素的整合要符合相关的比例要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 利用相互对立的形体、色彩、质地、明暗等使景物或气氛结合在一起, 以造成一种强烈的戏剧效果, 能给人一种鲜明、显著的审美情趣。这种对比能造成感情丰富的场所。另外如色彩明暗法, 也能极好地起到雕塑空间形体的作用, 影响视觉的效果。 (3) 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整合要满足均衡的要求。同样产生平衡感。

2 硬质景观的分类

2.1 实用型硬质景观

它是由道路环境、活动场所和设施小品等三类组成。其中, 道路环境指步行环境和车辆环境, 主要有人行道、游路、车行道、停车场等;活动场所包括游乐场、运动场、休闲广场等;设施小品即照明灯具、休息座椅、亭子、公共停靠站、垃圾箱、电话亭、洗手池等。这类景观是以应用功能为主而设计的, 突出体现了硬质景观使用功能强大、经久耐用等特点。

2.2 装饰型硬质景观

装饰型硬质景观以街道小品为主, 又分为雕塑小品和园艺小品两类。现代雕塑作品种类、材质、题材都十分广泛, 已经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艺小品即园林绿化中的假山置石、景墙、花架、花盆等。这类景观是以装饰需要为主而设置的, 都具有美化环境、赏心悦目的特点, 体现了硬质景观的美化功能。

2.3 硬质景观的综合作用

一些硬质景观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特点。如设施小品中的灯具、洗手池、坐凳、亭子等, 既具有使用功能, 也具有美化装饰作用;这类具有综合功能硬质景观设计正是体现了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统一,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 硬质景观是指用人工材料或主要依靠人工材料创造出来的景观效果。其构成元素可分为点、线、面三种类型。面的元素主要是广场造型及铺地的变化。线的元素则主要有道路的造型、起伏及铺地的变化, 围栏的造型、组合及装饰的变化。点的元素则更多地体现在景观家具, 包含亭、廊、喷泉、雕塑等设施。

3 现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3.1“建筑符号”与使用功能并存

随着建筑符号和城市空间符号的不断出现, “景观作为符号”是后现代主义的景观观, 后现代主义景观的符号类型又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三种。

硬质景观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设计的重要体现。因其具有独特的可塑性, 材料丰富, 功能齐全等特点。并利用景观设计中的“形”, 让设计者在策划城市景观设计的同时, 将其现代艺术中的“神”更加传神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被体现出来。在审美和内涵两方面得到了超越。现代景观设计者提出“建筑符号”这个名词。道理很简单, 艺术为使用功能服务, 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下追求景观艺术。

3.2 选择合理的材质优化城市景观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 色彩元素被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之中, 它不仅仅代表的是一种符号, 形式。更多的是被看做一种文化。在许多发达国家, 色彩被广泛运用到城市整体景观设计中, 即道路两旁, 小区等等。然硬质景观在选材上, 大多采用的是质地坚硬的材料, 很难让人有亲近感。所以很多建筑者就采用多种形式控制色彩的颜色变化。使其利用颜色让景观更加“柔和”, 产生一种和软质景观同样的视觉效果和亲和力, 让硬质景观更加合理的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 形成一种融合美。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城市景观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而服务的, 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进行整体规划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居住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质量要求。城市景观设计者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利用建筑学-硬质景观设计学原理, 结合传统工艺学理念, 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 还要保证材料的最低成本消耗, 不要造成资源的浪费。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将城市景观设计与资源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 共同维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4 结论

城市硬质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 当遇到现代化发展产生更多新科技、新品种出现时, 选择硬质景观设计原则实现其功能的同时, 硬质景观甚至决定整个城市的景观形象。因此, 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 我们合理地选择城市硬质景观, 是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硬质景观的设计和发展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关键环节, 而硬质景观的社会、文化、功能等各方面的效果, 正是可以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砝码之一, 甚至成为设计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认真探讨硬质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理解硬质景观设计的新思路, 才能在设计中尽善尽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城市景观设计规划被越来越重视起来, 硬质景观设计被广泛的使用。本文在阐释硬质景观定义的同时, 对硬质景观进行分类, 并初步探讨现代硬质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硬质景观,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 1999 (2) :5.[1]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 1999 (2) :5.

城市硬质路面粉尘抑尘剂配方研究 篇3

随着近些年,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创造更高的GDP总值的同时, 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影响。这几年最为引人注目的城市污染源, 就是雾霾。由于城市硬质路面粉尘产生源复杂, 成分多变, 易于悬浮等特征, 加之我国北方城市环境特点, 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雾霾天气, 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吸入颗粒物 (硬质路面粉尘) , 早在2003年就成为了我北方城市中的大气首要污染物[1]。目前, 我国抑制路面扬尘的方法依然比较落后, 主要以洒水为主。而我国向来干旱少水, 单纯的洒水降尘维持效果较短, 需要反复多次进行, 人工成本大, 且效果不佳。关注国内对于硬质路面粉尘的运动规律以及扩散形式的模拟研究并不多, 并且针对硬质路面的粉尘抑制剂的研制也不成熟, 因此研制一种环保高效的, 针对硬质路面粉尘的抑制剂是十分必要和迫在眉睫的。

1. 硬质路面粉尘

硬质路面的粉尘严重的影响着城市居民健康、城市生态景观以及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等, 造成了诸多危害。可吸入颗粒物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可达到7-30天[2]。并且, 由于其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 并随空气的流动, 能够长距离的传输, 就能造成更远距离得空间污染。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393-2007) 对硬质路面粉尘的定义:指硬质路面积尘在一定的动力条件, 如:风力、机动车碾压、人群活动等作用下, 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的扬尘[3]。硬质路面粉尘会被反复的扬起、沉降、多次的进入到空气, 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在城市中, 硬质路面粉尘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城市裸露地面以及建筑施工 (新建、改建、拆除等) 产生的粉尘;二是交通运输 (尾气排放, 车轮磨损等) 、供暖烟气排放以及居民生活废气排放等, 产生的含有重金属 (Cu、Pb等) 粉尘。

硬质路面粉尘由于其颗粒物粒径小、比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较强等特点[4], 因此硬质路面粉尘的危害较大。主要表现在: (1) 降低城市环境内的能见度, 形成严重的雾霾。 (2) 损害居民身体健康, 长期处于含有Si、Pb、Au等离子的环境中, 使人更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以及由重金属粉尘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众多的研究中标明, PM2.5是损害人体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指示剂, 可以引发各类呼吸系统病变, 造成过敏、哮喘和肺气肿等。[5,6] (3) 对城市植被生长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路面粉尘对城市中的植物也会有明显影响, 粉尘在叶面堆积, 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 堵塞毛细孔, 严重影响植物生长[7]。 (4) 对道路公共设施的损害, 道路粉尘会对沥青路面材料的粘附性、裂隙等造成影响, 从而降低硬质路面的服务年限[8]。

由次可见, 对于城市中硬质路面粉尘的治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在治理粉尘前需先研究硬质路面粉尘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与特性。根据粉尘分布研制有效的抑制剂, 降低城市粉尘浓度。

2. 硬质路面抑尘剂配方研究

现在, 我国控制硬质路面粉尘的方法以洒水为主, 但传统的洒水技术不足以长时间、有效的抑制细小粉尘飞扬, 且并不能把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沉降下来。因此, 需要研制一种可溶于水、易于喷洒的、对环境无害的高效抑尘剂来抑制硬质路面粉尘的飞扬, 并延长洒水时间, 减少环保人员工作量。根据文献的查阅, 本文选用的环保高效的高倍吸水树脂作为主要试剂, 研究不同试剂单体在不同浓度下的自然失水率、抗蒸发性、抗风侵性以及结块率等参数, 选择性能突出的单体试剂进行复配优化。

2.1 抑尘剂的作用机理

根据大量前人的研究经验, 粉尘的沉降速度, 与粉尘的粒径大小, 密度大小成几何级数增长的[9]。因此, 使用的抑尘剂应该具有可以加大硬质路面粉尘粒径或加大粒子密度的作用, 从而使空气中悬浮的粉尘相互凝聚成大颗粒, 加快沉降速度;在地面未扬起的粉尘保持较大密度, 降低扬尘能力。

抑制路面的扬尘3种机理分别是:固结机理、润湿机理和凝并机理。

(1) 固结作用:是指通过粉尘颗粒间的物理、化学作用, 使粉尘颗粒间产生一种力, 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硬度的表层, 可以抵抗一定的风力、动态压力等因素的破坏作用, 抑尘剂溶液需具有一定黏性, 固结性能好[10]。

(2) 润湿机理:是指通过抑尘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以及外因手段, 使得喷洒抑尘剂的抑尘面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一定水分, 增大粉尘密度, 减少扬尘的机会, 从而抑制路面粉尘的飞扬。

(3) 凝并机理:是指通过化学的方法, 将细小的粉尘凝并成具有较大直径的粉尘颗粒, 粒径分布集中在, d>80目的粒径范围内[9]。

对于抑尘剂的研究, 多数应用于露天矿山上, 除了基础的喷洒纯水以外, 使用的主要抑尘剂有吸湿性强的盐试剂、沥青或石油提炼的水乳状试剂以及木质纤维素等试剂[11,12,13]。喷洒纯水的时候, 可以在一定时间增加粉尘的重量, 抑制扬尘, 但水的一部分入渗粉尘层, 另一部分会很快蒸发, 故抑尘时间较短。吸湿性强的盐试剂比较广泛的应用于露天矿山上, 但是其弊端是需要较大的浓度才能产生作用, 不易讲解, 反复喷洒后会造成盐碱地等环境危害。而采用如木质纤维素等试剂, 有一定毒性, 长期使用会对周围植被造成破坏。

因此, 针对城市硬质路面的抑尘, 应考虑环保、高效、可降解的材料。高倍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的抑尘剂材料, 具有保水性好、吸水倍数高、粘结性高等特点, 且无毒害、PH为中性并且容易降解, 弥补了其他抑尘剂的不足, 所以作为本文抑尘剂的主要研究对象。

2.2 抑尘剂性能测试与复配优化

通过文献查阅, 选用四种高倍聚酯或高分子材料。接枝淀粉丙烯酸树脂 (阳离子) 、接枝淀粉丙烯酸树脂 (非离子) 、聚丙烯酸钠盐、聚丙烯酰胺 (A1、A2、A3、A4) 。进行单体实验。

(1) 自然失水率测试

自然失水率实验以在自然环境下, 喷洒抑尘剂溶液后水分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评价抑尘剂的保水性, 水分丧失的越慢, 则抑尘剂保水性越强。失水率的计算公式如公式3-1所示。

式中, η为尘样失水率, %;m0为初始培养皿的质量, g;mi为间隔i天培养皿的质量, g;m为10ml溶液的质量, g。

实验采用直径75mm、高度15mm的培养皿, 平铺30g用40目细筛过并烘干的土样。根据资料显示, 一般情况下, 单位面积的喷洒量是2L/m2, 培养皿的皿底面积43cm2, 所以喷洒量10ml。根据文献查阅, A1, A2质量浓度采用0.5%, 1%, 3%, 5%;A3, A4采用0.05%、0.1%、0.3%、0.5%四种浓度与清水进行对照实验, 如表1所示。

把17个培养皿放在自然环境下, 测试不同试剂不同浓度的失水率。

由图3可看出, 喷洒纯水的1#对照样, 经过约1.5天后, 失水率已接近100%, 这证明粉尘本身并无保水能力;而本文选用的4种试剂在喷洒于试样表面后, 失水率均有所减慢, 在1.5天左右时失水率均小于100%, 这说明四种试剂单体的水溶液具有一定保水性能。喷洒了A1、A2、A3、A4溶液后的尘样, 延缓了水分的蒸发, 其中A3、A4两种试剂效果较为突出, 总体抗蒸发性能强于其他两种试剂, 可以保湿在4天左右, 而A1、A2的保湿时间为3天左右。在4.5天后, 各溶液的失水率基本达到100%, 此时试样含水量随空气湿度和温度变化不大, 说明4种试剂不具有吸湿性。同种溶液, 浓度不同, 保水效果也不同, 一般失水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2) 抗蒸发性实验

测试各试剂单体抗蒸发性实验与自然失水率测试制备试样的程序一致。我国北方天气, 室外温度最高可达50℃, 因此把制备好的试样放在恒温50℃的高温鼓风干燥箱中, 恒温测试10小时, 每隔一小时拿出试样进行称重, 研究试剂在高温环境下的抗蒸发能力。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 在50℃的条件下, 所有试样在10小时内的失水率均成上升趋势。失水的速率基本不变, 保持恒定, 其中作为对比的1#纯水试样在5小时时已经全部失水。与1#试样不同的是, 喷洒了药剂的试样 (2#-17#) 均对水分蒸发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尤其是A3、A4两种试剂单体, 在高温环境下, 对水分的蒸发起到了延缓的作用。其中A3试剂单体浓度为0.5%时效果最佳, 在高温环境下可以保持水分8-9小时。A4单体在浓度为0.3%时, 可以保持水分达6-7小时。而A1、A2两种单体试剂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一定的抗蒸发性能, 但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综合自然失水率实验, 在之后的实验中, 选用A3、A4两种试剂单体进行。

(3) 黏度测试

对A3、A4两种试剂单体, 不同浓度下的粘度进行测试。配置600m L浓度分别为0.05%、0.1%、0.3%和0.5%的A3、A4溶液, 选择恰当的转子和转速用粘度计测定配置的溶液黏度值。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每种溶液测试时的扭矩应维持在相同的范围, 多次测试, 取平均值。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A3、A4两种试剂单体的黏度值在单体溶液浓度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较大的黏度, A3单体溶液浓度为0.3%时, 黏度值为52 MP·s, A4单体溶液浓度为0.3%时, 黏度值为44MP·s。可以看出两种试剂单体均具有良好的凝并性。

(4) 复配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选定A3、A4两种试剂单体进行复配。具体复配配比如表3所示。

对上述9个复配的溶液, 进行自然失水率的测试,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抗蒸发性测试和黏度测试。经过比较发现, 4#、5#、7#和8#的实验效果比较突出, 综合指标优于其他5种溶液。但黏度过大不易喷洒, 且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 所以采用4#的复配溶解, 即0.5%A3+0.2%A4, 黏度值为81 MP·s, 可以在自然环境下保持水分4.5天, 在50℃高温环境下保水8小时。分析6#、9#效果不佳的原因是, 当A3浓度较大时, 黏度增加很快, 导致溶液过于黏稠, 不易均匀喷洒到试样表面, 因此反而降低了试剂的保水能力。

(5) 抗风侵实验及结块率测试

通过复配实验, 选出了性能优异的试剂配比和浓度后, 进行抗风侵实验和结块率测试, 实验目的主要是检测选出的最优配方在自然环境中抵抗风力侵蚀的能力, 以及验证试剂对尘样的粘结情况。

根据《铁路煤炭运输抑尘技术条件第1部分抑尘剂》 (TBT-3210.1-2009) 中关于测试抑尘剂抑尘效果的说明进行抗风侵蚀实验[14]。取90g干燥尘样, 至于搪瓷托盘上, 使其表面与托盘平齐, 进行称重, 按照表面积比例喷洒适量配置好的溶液, 在50℃的烘干箱中干燥2h, 置于DF-4型离心鼓风机模拟风吹, 并用AZ9671数字风速仪控制风速为30m/s, 在上述条件下吹蚀5min, 之后进行称重。根据公式3-2计算样品的风侵率。

E为样品风蚀率;W1为吹蚀前尘样质量;W2为吹蚀后尘样质量。

根据上述实验方法, 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 风蚀率为0.4%, 符合标注标准中小于1%的要求, 尘样的含水率是影响风蚀的重要因素, 所选用的试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 因此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大面积的风蚀。另一方面, 因为试剂的黏度强, 所以可以在尘样表面形成一层坚固的硬壳, 抵抗风力侵蚀。

结块率的测试方法是, 在培养皿内放入适量尘样, 取配置好的溶液均匀喷洒到尘样上, 完全渗透后, 置于110℃的烘干箱干燥2小时。将取出的尘样置于JJ-5的搅拌机中搅拌, 用40目标准筛进行筛样。得到的尘样粒径分布为, 筛上45.36%, 筛下54.64%。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喷洒了混合试剂的尘样黏结性较好, 能够把微细的尘粒黏结起来, 抑制其飞扬能力。

3. 结论

(1) 本论文研究了城市硬质路面粉尘的产生原因以及危害性。

(2) 针对硬质路面的粉尘研制出一种高效环保的抑尘剂, 经过自然失水率和抗蒸发性实验, 选出聚丙烯酸钠盐和聚丙烯酰胺两种性能优良的单体。经过两种单体的复配, 以及黏度、抗风侵、结块率等实验测试, 最终选择0.5%的聚丙烯酸钠盐和0.2%的聚丙烯酰胺的复配试剂。选出的最优试剂可以保持水分4天左右, 比喷洒纯水调高了约3倍时间, 黏度为81 MP·s, 具有良好的凝并性和固结性;

园林硬质景观设计的分析 篇4

关键词:园林设计,硬质景观,设计原则

对园林硬质景观进行设计时, 需要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的, 做好各要点分析, 争取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建设。就我国园林硬质景观设计现状来看, 可以发现存在单一、生硬等问题, 缺乏灵活性, 不能与软质景观进行协调搭配, 进而会降低整个园林环境景观效果。这样就决定了, 在对园林硬质景观进行设计前, 设计人员需要对园林所处环境进行实地调研, 结合不同硬质景观的特点, 采取措施对各特点进行深化, 提高设计效果。

1 园林硬质景观概述

硬质景观区别于植物、水体等软质景观, 主要指人工材料处理的道路铺装、小品设施等景观。硬质景观作为园林的重要一部分, 其设计效果往往也决定了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 例如园林内设置的步行道、广场、休息景观中空间的灵活应用, 使得整个园林景观更为丰富[1]。园林项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园林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有更多表现手法被应用到景观设计中,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与应用材料快速更新的背景下, 对硬质景观进行设计, 就需要对传统方法进行改造, 争取提高总体设计效果。

2 园林硬质景观设计原则

2.1 地域特征原则

不同地域环境对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不同, 基于此在对硬质景观进行设计时, 需要遵循地域原则, 提前对当地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确定地域自然特色, 将其作为设计基础。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文化与景观差异大, 而硬质景观的设计, 需要与园林软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保持较高的协调性。这样通过对地域各类景观特点的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硬质景观设计要点, 并做好各类物质间的搭配, 提高景观设计综合效果。例如苏州“小桥流水”式的雅致韵味;青岛“碧海蓝天、白墙红瓦”的清爽海滨;海口“椰风海韵”的南国风情。充分利用当地景观特征, 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景观[2]。

2.2 空间组织原则

硬质景观作为整个园林的一部分, 在进行设计时, 要避免出现独立成型的情况, 应与整体设计理念保持一致, 与周围环境景观保持高度的协调性, 与软质景观相辅相成。不用绿地设计方法, 对应的合适硬质景观不同, 且不同景观的搭配, 可以形成不同风格的景观。为提高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协调性, 需要遵循空间组织原则, 即对轴线、节点、视觉走廊、路径、空间等进行综合分析, 绿化等软质景观搭配硬质景观, 形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区域, 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3]。

2.3 元素结合原则

通过对硬质景观的有效设计, 可以从根本上来提高整个园林项目设计的效果。实际设计时, 需要了解整个园林项目建设目的, 确定硬质景观设计要求, 结合软质景观, 对存在的各类元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合理的搭配, 来组成可行性高的设计方案。例如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 以及亭、石等点性元素, 形成有序的空间环境。并且, 通过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元素的相互结合, 还可以提高空间的灵活性。例如亲绿空间, 将人行道与周边绿化结合, 营造一个轻松惬意的放松空间, 通过搭配不同植物还可以形成私密空间, 满足人们实际需求。

3 园林硬质景观设计要点

3.1 点元素设计

(1) 花架。花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 为一种特有的园林建筑, 可以实现室内向室外空间的过渡。根据园林环境与建设目的, 选择设计方式, 如果为长线布置, 可以提高不同空间的联系, 结合绿化环境, 形成导游路线。且能够对不同空间环境进行划分, 对景观环境进行延伸。而如果选择用点状布置方式, 则应充分利用花架自身所具有的观赏价值, 将其作为空间内的观赏点。通过对花架的灵活布置, 增强造型设计的丰富性, 具有更高的观赏效果。 (2) 雕塑。雕塑为园林的观赏与装饰小品, 在进行硬质景观设计时, 需要提高对其的重视。应根据周围景观环境特点, 来确定所选雕塑类型、材料与大小, 然后根据实际需求, 对其进行具体、抽象或自然的形象设计, 突出景观环境的主题。雕塑作为园林硬质景观要点, 可以吸引人们视线, 且能够通过雕塑不同的设计形式, 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提高园林环境的趣味性。如不同石狮设计方法, 所代表的官员级别不同。 (3) 假山。假山为我国园林设计中常见的人造景观, 其作为自然山水园主景与地形骨架, 在对其进行设计时, 要结合地域地势, 避免存在过于突兀。将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形成景观的同时, 对空间组织进行划分。且能够与山石小品为园林内建筑、植物景观进行点缀。

3.2 线元素设计

(1) 园路。园林中设置的硬质铺装, 为园林建设的基础元素, 根据功能作用不同, 可以将其分为道路、广场、娱乐场地等。园路可以起到导游、空间划分、交通等功能, 将其与植物、绿化、亭等元素结合, 还可以起到造景的效果, 且为人们提供娱乐活动的场所, 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丰富性。在对园路进行设计时, 应结合园林内各功能区域的实际划分, 以及景观设计要求, 来确定道路设计方式, 如竖曲线、平曲线、铺装材料、结构形式等。 (2) 围栏。围栏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装饰小品, 主要起到维护作用, 且可以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有效划分。将其与园林内其他元素进行搭配, 还可以起到点缀空间的效果, 使景观环境更富情趣。对于人流比较集中的区域, 利用围栏可以起到指导和分流的作用, 提高各空间的利用率。

4 结束语

园林硬质景观的设计, 需要基于实际需求出发, 对当地地质地形环境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保证所选设计方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持续性, 可以长期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应严格遵循专业设计原则, 做好各要点设计, 充分发挥不同硬质景观所具有的效果, 提高整个园林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燕清波, 张鹏.论硬质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园艺, 2012, (10) :115+118.

[2]曹忠华.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9) :121-122.

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篇5

1整体性原则

国内外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的经验表明,城市硬质景观色彩的规划设计离不开四个基本构成因素,即城市硬质景观环境色彩的背景色、主体色、辅助色和点缀色。

1.1 背景色

城市硬质景观处于城市环境中,它的背景色就是能够决定城市整体环境色彩氛围与特征,并且对视觉感知影响最大的城市色彩基调。城市硬质景观的背景色由城市自然环境色彩及城市人工环境色彩(建筑色彩、道路色彩、绿化色彩以及城市公共设施色彩等共同构筑)组成。自然环境色彩,通常由于人眼视域范围最多是天空,所以天空的颜色成了背景色中的主导色;人工环境色彩,通常建筑色彩成为这背景色中最重要的主导色,同时在某些绿地面积占主要比例的景观环境中,绿化色彩也成了背景色中的主导色之一。城市背景色(尤其是主导色)越丰富,城市硬质景观的主体色在规划设计中就要简单、含蓄些;反之,则丰富、艳丽些。同时,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构成的辅助色及点缀色要做到与其背景色有所呼应联系。

1.2 主体色

城市硬质景观环境色彩的主体色指能决定城市整体硬质景观环境色彩氛围与特征,并且对视觉感知影响最大的城市硬质景观环境色彩基调。

由于铺装是城市硬质景观环境的主体构成因素,并且对城市硬质景观环境的作用和视觉的影响最直接深刻,因此铺装色彩成为城市硬质景观环境色彩的主体色。相对于城市中自然的天空与人工环境的建筑、植物构成的竖向景观特质,铺装属于城市的底面景观,因此中低明度、中低彩度的颜色以及中性色更适合作为铺装的色彩表述。当背景色颜色以自然环境色为主,主体色相对于背景色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主体色颜色可以更大胆,彩度也可以更高。近年来,某些城市在铺装色彩上片面追求个性,导致与周围环境色彩不协调,破坏了城市的整体色彩形象。

1.3辅助色

城市硬质景观环境色彩的辅助色即是与主体色相呼应,并且能够衬托主体色的城市色彩应用系列。通常辅助色在面积上小于主体色。辅助色主要体现在城市景观构筑物(景观建筑小品、景墙、桥、水池、花池壁、树池、大门、栏杆等)的颜色上。

一般辅助色与主体色的颜色类别既有差别又有相互的关联,如邻近色或中性色(黑白灰以及金属色),如果城市硬质景观环境的辅助色彩用邻近色时,明度与相对自由彩度上尽量不要太高于主体色,以免显得过于突兀。如果城市硬质景观环境主色调比较艳丽,辅助色应该尽量选择无彩色系的颜色,这样辅助色与主调色能形成既相互区别又和谐统一的色彩构成。

1.4点缀色

城市硬质景观环境色彩的点缀色即是与城市硬质景观主体色呈对立状态,并且是面积较小的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构成。

城市硬质景观的点缀色体现为景观小品及设施:雕塑、照明灯具、座椅、指示牌、垃圾桶、临时性的景观设施(移动式景观设施,如临时花钵)等的色彩,甚至包括一些硬质景观的细节构造色彩。通常,点缀色可以在色相、明度和彩度方面与主体色形成差别,并且这种差别越大其特点才会越鲜明,越能够发挥作用,甚至可以选择高彩度、高明度的颜色。点缀色的应用一定要适度,注意其的数量、地点和位置,否则也会成为城市的“色彩垃圾”。

2地域性原则

2.1自然地理条件因素

从人类居住环境的角度而言,色彩的偏好受自然地理条件因素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又对立抗衡的历史,从就地取材的棚屋陋室到日益适应地方地理气候的建筑居住形式,色彩的使用偏好离不开这些客观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对地区色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气候和地方材料三个方面。

2.1.1地理环境因素

一个城市的色彩往往因其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带有特定的色彩倾向。世界上很多城市的色彩应用因与当地特定的地理环境相得益彰而散发出别具一格的城市魅力。在进行城市硬质景观色彩的规划设计时,必须将一个城市的地域、地貌等自然色彩条件作为城市色彩的重要构成因素来进行考虑。这对今后建设一座“色彩生态型”城市,特别是使城市色彩成为自然色彩有机体中的重要部分将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2.1.2气候条件因素

气候条件因素不仅决定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也是决定建筑形式和材料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气候对不同城市的色彩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城市的气候组成因素在城市色彩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光照、降水、湿度等方面,而其中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因素之一

地方材料因素

在研究建筑色彩过程中,发现建筑材料是决定建筑色彩的最直接因素。在人类城市的建设历史上,城市的色彩是在受地方性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的色彩个性的。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和时代相传的传统工艺形成了地区性的“材料色谱”。

2.2人文地理条件因素

人文地理条件因素主要指作为主观因素的色彩的地域文因素。决定人文地理条件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由自然地理条件因素限定所决定而逐渐形成的传统用色习惯,其他还有社会风尚、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因素。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与其民族性文化密切相关的独特的色彩图谱。

3功能性原则

不同于那些规模较小、功能简单的传统城镇,人们今天面对的城市大多规模巨大、功能繁杂。不同功能的城市定位,以及不同功能的城市区域定位要求进行城市硬质景观色彩的规划设计时,一方面要尊重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特点,另一方面要使得城市硬质景观的色彩建设与实际情况能够紧密结合。

很多城市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特有的城市定位,如有以政治中心为自身城市定位的华盛顿、柏林;有以经济为自身城市定位的东京、上海;有以旅游为自身城市定位的杭州、夏威夷;有以文化中性为自身城市定位的巴黎;或者也有兼顾几种功能于一身的纽约、北京等。

4结语

色彩,是当今塑造魅力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建设领域的色彩问题越来越成为热点,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也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视。遵循色彩的构成原理以及设计原则,对正确、合理地进行硬质景观色彩规划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

摘要:对色彩在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探讨,力求探索将色彩设计有效融入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以将色彩控制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合理进行硬质景观色彩规划设计,从而提升城市特色和品质。

关键词:景观设计,硬质景观,景观色彩

参考文献

[1]高文容.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工学硕士论文,2007.

[2]崔唯.城市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尹思瑾.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美]哈罗德.林顿.建筑色彩[M].谢洁,张根林,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5]邢庆华.色彩[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篇6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早我国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发展、学习的阶段, 是一项还算年轻的专业, 由于受到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审美品位的苛刻而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作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硬质景观称得上是整个设计环节中的骨骼, 是支撑起一件优秀设计作品的基础。在现代景观设计中, 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玻璃、木材、石材和钢材等现代材料, 实现时代感与传统艺术的完美交融, 传承园林艺术的原有底蕴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 这些都是一名现代景观设计者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2 硬质景观材料的不同分类

硬质景观的材料可以从构造方面和材质方面进行区分。从构造上看, 涂料、地面铺装、钢筋、保温及防水等都属于构造材料。在这其中的铺装涂料属于外部构造材料, 其余的属于内部材料。从材质方面可分为石材、木材、金属、玻璃以及合成材料。

3 硬质景观中的材料种类

3.1 石材

在室外的园林设计中, 石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2大类。在景观设计中, 花岗岩属于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类石材。花岗岩属于天然石材, 其在价格上要比地砖稍贵, 其厚度多在10~50mm之间, 色彩种类丰富, 有将军红、贵妃红、山东白麻、鲁灰等几十种颜色。尺寸规格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制作, 在花岗岩的实际应用中, 施工方可借助不同的色彩、形状和铺砌方式来实现不同的审美效果。花岗岩使用年头可以长达200年, 非常结实耐用。一般来说, 花岗岩多用于广场出入口、景观节点等部位。要特别注意的是, 室外使用花岗岩必须进行烧毛加工, 这样可以增大摩擦力, 防止行人滑倒。此外还有片岩、砂岩等很多种石材呗用于景观设计之中。砂岩主要有石英颗粒构成, 其结构稳定, 富含硅、黏土和氧化铁等化学物质。在防潮、抗损、抗风化等方面表现优异。潮湿环境不宜生青苔, 清理方便。因其视觉和触感良好常用在欧式造境之中, 如欧式贴面、花坛等等。作为合成类石材中的主流材料, 砖凭借其低廉的价格, 简单的制作等优势一举占据了景观园林设计的主要位置。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砖、透水砖、陶瓷砖等。其中的透水砖就是一类非常受欢迎的铺装材料, 最早由荷兰人发明, 因为当时荷兰人发现在圈海造地的过程中, 砖和水因无法实现良好接触而出现了地面的下降, 会有被海水冲垮的危险, 所以这样的地砖会威胁到整座城市的安全。为了防止这样的危险发生, 荷兰人便制造了一种独特的小型路面砖, 砖与砖之间留有2mm的间距, 这样无论是海水还是雨水都可以快速地从缝隙间渗走, 这就是后来流行的荷兰砖。

3.2 金属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绝对少不了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主要包括槽钢、角钢、扁钢、工字钢等。可以说, 金属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是分不开的, 随着园林设计的发展, 金属材料在施工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代工艺的进步让金属材料在造型的创新上有着传统金属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类材料结实、美观, 具有良好的视觉效应和触摸肌理, 通过运用精美的金属材料, 现代景观设计可以做到与现代人审美的更高契合, 也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

3.3 木材与竹材

在景观设计中, 诸如露台、亲水平台等区域的材料使用都是以木材为主。现代人在追求美感的同时, 也在关注着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这就促进了塑木材料的出现。塑木是将实木与塑料进行结合, 既有着实木的亲和性, 也有着良好的防潮性。在耐酸碱、抗静电、防虫蛀等方面也是性能卓越。塑木是一种可以替代木材的全新材料, 其以植物纤维为主料, 与塑料合成, 同时又具备植物纤维抗伸缩的优点。所以, 利用木屑、废塑料等废弃物生产出来的塑木材料目前正在被装修及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竹材是一种与木材不同的材料, 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竹子生产国, 所以在我国大力推广竹材也是大有发展前景。竹子生长周期短, 种植过程低碳环保, 用此材料作为景观设计的主材可持续性很高, 符合现代人的环保理念。

4 结语

凭借硬质景观来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性、辨识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充满特色的优秀硬质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彰显出一座城市个性与特色, 更可以让这座城市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研究, 再结合现代先进的施工工艺, 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者可以创造出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作品。但是, 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 在材料与工艺的结合, 搭配与感知的融合方面以及对硬质景观材料的发展创新方面, 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摘要:如今的硬质材料在景观设计领域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 硬质材料的种类样式也发展的越来越丰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居住环境和休闲环境的审美要求也在日益苛刻。这就促使着现代景观设计要不断更新理念, 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景观材料的应用和现代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探究硬质景观材料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时, 要突破千篇一律的设计理念, 坚持合理应用硬质景观材料, 为我国诞生更多的优秀现代景观做出贡献。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硬质景观,材料

参考文献

[1] 刘娟, 聂欣宇, 李洪.新材料在园林建筑中的使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 (4)

城市硬质景观设计 篇7

1 园林景观包含的内容

1.1 软质景观。从整体上把园林的景观分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两部分, 软质景观主要是指园林的绿化和水景观。绿化景观就是通过对绿色植被的种植来使得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富有生机, 改变死板僵硬的状态, 使得建筑和绿色植被融为一体, 而水景观则是通过水来调节整个园林的形态模式, 由于水自身就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如果对其巧妙的运用, 可以使整个园林建筑看起来更加富有生机, 通过不同的设计形式呈现出来的水是不同的, 比如可以设计成静态的水池、动态的喷泉、流动的小溪等等, 不同的形式都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官享受。

1.2 硬质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 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形式组成了整个园林结构, 硬景观就是通过对点线面的设计, 使得园林结构变得更加立体, 特别是在一些点结构的设计上, 比如园林中放置一些垃圾桶、警示牌、座椅等等, 这些都是通过点的设计近而起到点缀的作用, 在线结构的设计上, 主要是通过围栏、道路、河流等方式呈现出来, 使得整个园林看起来更具有线条美, 在面结构的设计上则是通过对园林整体进行铺装, 点线面的综合就使园林景观有了更立体的视觉效果。

2 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中常见问题

园林的景观基本上都是由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组成的, 所以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 城建部门会对其进行监查, 由于其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 设计到对城市的改建问题, 很多设计的想法都会受到限制, 具体表现如下:

2.1 涉及到的范围厂泛, 专业复杂。在对软景观和硬景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涉及到的专业很复杂多样, 比如在对水景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进行测量, 看其是否具备开发的条件, 还要做好水循环工作, 排水系统必须要畅通等等, 在对绿化景观和建筑景观施工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因此,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操作, 对特定专业领域的施工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 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2 工期紧凑使各工种频繁交叉施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园林景观在城市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 也是提升城市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园林建设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 所以有很多时候都存在着交叉施工的现象, 因为给其留有的施工时间很短, 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施工工作, 所以, 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难度的。

2.3 工程造价变更量大难以控制。无论是哪一项工程的施工, 都必须做好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因为它是企业获得利益的重要因素, 要想做好对施工造价的控制, 首先就要做好对图纸的设计工作, 在园林的建设中, 往往考虑的是视觉上的美感, 而忽视了客观上的施工需要, 使得设计的图纸和实际的施工需要不符, 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就难以做好对成本造价的控制, 导致在有效的工期内难以完工, 再进行调整施工方案时, 就造成了成本造价的浪费。

3 应对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因其行业特性在实际施工中需面对以上问题, 为了减少以上问题给整个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带来的影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施工准备。园林建设的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分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原材料等等, 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准备好这些项目准备, 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通过相应的技术指导使得施工人员对园林的施工主旨理解的更加透彻, 这样在施工的过程中, 就可以减少失误的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 离不开水电的支持, 所以必须要做好水电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是保证供应充足, 另一方面是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施工物资的准备工作也是保证园林施工有效进行的必要措施, 无论是绿化景观的建设还是水景观的建设, 都离不开物资材料, 在绿化景观的建设中, 需要有充足的苗木资源, 和水资源等, 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对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 在开工之前, 施工人员要充分熟悉好图纸的设计, 和实际的施工现场反复比对, 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3.2 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施工部分是园林景观工程项目中的最核心部分, 对其具体的各分部项目的施工技术都要引起重视。

3.2.1 土方工程施工。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时, 参照图纸的规定, 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 确保各施工主体的具体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准确无误。

3.2.2 乔木、灌木、植被等绿化苗木的种植。绿化苗术的种植不仅其放线、挖穴、栽植等基本步骤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 在栽植完毕后还要注意苗木的的浇水和养护, 除草、杀虫、防治等都应该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应该保持不间断的工作。

3.2.3 假山的施工。可以将假山的施工过程当做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 利用连、按、垮、斗、垂、挑、拼、悬、剑等传统技艺、外加荷置、寸置、特置等置石手法的点缀打造出“虽为人作、宛如天开’极具艺术观赏性的假山景观。

3.2.4 水景类工程的施工。水景类工程项目并不是个独立的个体, 可以结合园林中其他的项目的需要, 以水景作为陪衬或者点缀, 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观光、游览功能, 进一步深化意境、丰富空间层次从而烘托出更加浓郁的观景气氛。

3.2.5 广场、园路的施工。广场和园路的施工应尊重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 保证保灰土层、结合层的水平高度和坡度等数据的准确性, 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 以及当地人文信息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制定出满足实际需要的施工方案。

结束语

软景观和硬景观共同组成了园林建设施工内容, 由于其涉及到的技术知识比较复杂多样, 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园林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在施工建设方面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实践的过程中,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施工方案, 在控制好成本造价的基础上, 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要, 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良.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技术[J].价值工程, 2013 (31) .

[2]耿稼轩.园林硬质景观施工图的表现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12) .

上一篇:初三历史复习课下一篇:环腺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