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精选12篇)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 篇1
1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形式的发展历程
规则式设计。由于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原因, 西方古代城市的许多场合多为规则式种植。而法国勒·若特尔式园林可能是规则式种植的典型了。它一般采用中轴式或放射对称的平面图案布局, 植物多采用规则的丛林、林荫道、花坛、树篱和草地等形式栽植。在规则式栽植的绿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植物经常被修剪。据研究, 植物修剪早在古埃及时期就开始了, 到古罗马时期已经十分流行, 而巴洛克时期这种修剪则达到了顶峰。在这种花园里植物被修剪成了绿篱、绿墙、绿廊、绿门、绿色天井, 各种绿雕精细无比, 秩序严谨却少有天性。实际上, 植物是被当作了建筑构件来使用。
自然式设计。在西方由于植物地理学思想和东方园林的综合影响, 一种新型的园林形式诞生--自然式风景园林。这种形式的园林模仿英国广阔的大自然建造, 植物以自然式密林、疏林草地、大小不同的树群等形式布局。树丛和宽阔的草地开始出现, 森林和草原的比例关系与当地的自然结构一致。受其影响, 从18-19世纪有许多规则式绿化被改成了自然式, 城市中出现了一阵自然而清新的空气。
规则式和自然式只是我们描述绿化栽植的两种极端形式。事实上, 大量的绿化都倾向于两者的混和, 这既有设计和栽植的原因, 也有自然的演替 (如部分植物自然死亡或更替) 和多次的改造成份。
2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要以发挥其功能作用为着眼点, 才能有的放矢, 创造出优美的道路景观。明确街道的作用是进行规划设计的前提。城市街道绿化的主要作用有三方面:实用功能、营建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实用功能。组织交通和遮荫是街道绿化最主要的实用功能。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可以使道路人车分流, 创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高大的乔木尤其是街道树在夏季可有效地为行人遮荫降温。有些街道绿化还设有活动休憩的场地和设施, 成为行人的休闲场所。
营建景观。街道绿化是街道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植物是街道景观中最为特殊、活跃的元素, 植物的自然美使城市更接近自然, 植物生长中产生的各种变化, 使城市中的人体验到时间、季节的变化更替, 从而也使得街道景观更为自然生动。
街道两侧往往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 而以建筑和人工设施为主, 使得街道景观缺乏亲和力而难以协调。绿色植物是统一各类街景要素最为理想的软质景观材料, 通过植物的色彩、质感、外形可以形成统一的基调, 使各类硬质景观得以协调, 同时软硬景观形成对比, 相互烘托, 达到丰富而和谐的景观效果。
此外, 还可以利用绿化进行空间的组织, 通过绿化创造或虚或实、或开或合的不同空间变化, 使街道空间更加柔和、自然、丰富多彩。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街道的生态环境比城市其它区域更为恶劣, 绿化是改善街道生态环境最有效的途径。街道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益主要有吸滞粉尘、降温、增加温度、吸收有害气体、减弱噪音、防火、防风、保持水土等。
3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特性
街道绿地和其它街道景观以及其它类型的绿地景观相比较, 具有以下特性。
功能性。街道绿化受各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显, 与人的活动关系密切, 绿化景观的营建必须在先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即首先要满足各类街道不同功能的要求, 同时要满足各类城市设施的需要。
自然性。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 植物的自然特性, 使街道绿地景观与街道其它景观的特性有着最大的区别。良好的街道绿地景观必须是通过生长健壮的各种植物体现的。植物的生长良好与否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 在设计时就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原则, 而不能只片面追求艺术性。
连续性。街道是直线或者大半径曲线的线形布局, 长度远大于宽度。这样的布局使得绿化只能是沿纵轴方向演进的景观序列, 景观的组织强调连续性, 变化不能过快过多, 而是要有节奏有秩序的进行排列。
流动性。街道的使用用者处于运动中, 对街景的感知是动态过程, 流动性是街道绿地景观的重要特性。视觉效果与观赏速度有关, 处于不同交通方式中的人 (驾车、骑车、步行) 、运动的速度不同, 对景观有着不同的感受, 这是设计者所必须考虑的, 设计要充分运用视线的流动, 形成连续的景观变化。
导向性。为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街道绿化的方向性必须明显, 才能限制车辆和人的运行方向。交叉口、交通岛、立体交叉绿地的设计对导向性的要求尤其重要。
生态性。街道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绿色廊道, 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使街道景观更为清洁、健康而亲切自然, 对人的感官、心理和情感产生良性的影响, 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亲近和依赖。
时序性。绿化形成的空间是四维的景观空间, 处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季节的植物会在姿态、色彩、质感等方面发生明显的变化, 表现出不同的观赏效果, 使景观具有了时序性, 不再是一成不变。城市中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时间的魅力, 这是其它街景所不及的。
4 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特征
自然美。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自然美往往是将城市自然特征的景观引入城市街景中, 城市街道成为贯穿城市的命脉, 这一脉络应是无孔不入的。自然形态具有特色的城市, 应充分利用自身先天的优势, 把一些不同地理特征的景观内容同城市街道相接, 形成独具自然美特征的街道园林植物景观, 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如武汉市就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 街景设计就可以借用其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为背景来营造, 也可将山水作为一种文化引用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立意之中来表现。
艺术美。艺术美源于自然美, 它是把自然美的景观因素加以提炼, 使之形成具有艺术特征的美学题材。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美, 往往是把自然界景物加以人工化的模仿, 使自然界中的山水景观、植物景观重新以艺术的布局方式加以组合, 形成人工化的自然景观因素。这种人工化的景观, 要以地域文化的不同特色作为景观依据, 通过创作与布局, 作为一种新的题材内容出现。在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美中, 人工雕琢的内容则更多一些。
意境美。意境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升华, 是与园林景观中自然美与艺术美交融在一起, 从而达到"以情写景, 以景寓情"的理想境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是城市地域文化内涵的反映。它浓缩了地域文化中的精神内容, 把文化与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进行街道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美的创作时, 应更多地体现出地域人群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内容的反映, 形成了思想与景观的共融, 使之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成为城市人群的一部分, 从而达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统一。
摘要: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各地大兴土木, 见缝插绿, 环境质量日趋改善。道路空间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 它的绿化风格会直接影响到行人或附近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对城市街景的重视及其街景中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景观,街道,园林
参考文献
[1]王洪成.吕晨.城市园林街景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朱钧珍, 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张晋石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克雷马克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5]赵岩, 谷康,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 篇2
1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
植物是构成空间和景观的主要元素。为此,在设计城市植物景观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将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充分融入到其中,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才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观赏性在植物景观设计中一定要被充分地凸显出来。这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在设计中合理组织植物的空间分布,并且对植物的可感知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植物自身的形态及质感、颜色等进行全面的了解,确保能够将植物自身的特征表现出来,并且能够与人的视觉感相互统一。同时,还要确保植物的生长形态,能够和原生长地的形态一致。例如,在高寒山地所生长的植物,一般都会以尖塔型作为主要的树型;在平原地区生长的树木,一般树冠都是开张的形状。为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并将植物的观赏性充分展现出来。
2当前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设计形式较为单一
在很多城市中,虽然城市的植物景观很漂亮,但是由于城市多个地方景观设计形式相同,设计较为单一,无法提升植物景观的观赏性,更加无法达到人们的喜欢程度,很难让当地的居民得到满足。
2.2缺少人性化因素
设计中没有将人性化的因素融入到其中,更多注重的是植物的美观度及个人的感官经验等。同时,设计主要以城市发展作为主要的中心,缺少人性化因素。因此,很多城市在植物景观设计完成后,人们无法从视觉上得到满足感,很难将城市景观设计的真正作用发挥出来,也无法达到城市景观设计的真实目的。
3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景观的设计要点。以下主要对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广场植物景观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3.1确保景观设计与广场功能相一致
在设计广场植物景观前,需要对城市广场的功能进行相应的了解。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广场是最有活力、最具有标志性及记忆性的重要部分,其是一个城市形态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现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为此,在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一定要确保景观设计与其功能表现相一致。
3.2确保景观设计与广场性质相一致
在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城市广场的类型及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要确保广场植物景观能够与广场的性质保持一致。城市广场具有很多种类型,因此绿地设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2.1集会性广场这种广场的主要用途为政治文化集会及庆典游行等,其一般都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和上海人民广场等。对于这种类型的广场,植物景观选择的类型应具有雄伟、简洁的特点;对于那些较小的纪念性广场而言,植物景观要具有一定的亲切与和谐、素雅等氛围。在布置广场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在于要确保风格的统一,但是在植物种植方面,可以应用多样的种植手法。例如,绿化面积较小的广场时,可以种植一些具有极强代表性的树木作为点缀,而在草地上或者建筑背景前,需要将树形的轮廓显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提升广场的美观程度。另外,如果广场的面积较大,可以布置大面积的草地,用草地去衬托广场的广阔形象;如果要将广场的庄严气氛展现出来,可以设计一些浓重的、具有苍翠特点的树木。例如,湖北省武汉市的洪山广场,该广场整个植物景观具有完整性特点。
3.2.2纪念性较强的广场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以纪念性意义为主。为此,在选择植物种类方面,不应过于繁杂,最适宜的方式是多处种植某种植物,确保能够达到强化的目的。并且,在植物布置形式方面,要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以便整个广场能够凸显出有序性。
4小结
城市河道植物景观结构探析 篇3
摘 要:明确了城市河道植物景观对改善单纯水利功能河道的重要性。经过踏查,以南京秦淮河为例进行研究,从植物配置的物种丰富度、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驳岸与植物选择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来对南京市河道植物景观进行探讨。分析得出近水一侧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驳岸的形式和植物的选择,远水一侧植物景观受水位影响小,起到统一和连续性作用,体现河道景观的廊道作用。
关键词:城市河道;驳岸;植物景观;秦淮河
中图分类号:TU985.18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30
Abstract:The article defined the importance of urban river landscape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river. After investigation, choosing Qinhuai River in Nanjing as the sample area, w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bout i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lant species richness and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plant commun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verbank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From the analysis, we concluded that the side of the urban river landscape which near the water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water level,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other side was unity and continuity, as the green corridor which connecting the entire city.
Key words: urban river; riverbank; plant landscape; Qinhuai River
城市与河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渊源,河道承载着城市的文明与繁荣。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城市河道承担的主要功能总是随着城市发展变化而不同。城市河道开发主要源于水利建设,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寻求健康、舒适、自然的城市人居环境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对城市河道的开发逐渐从纯粹的水利建设过渡到水利、景观等多重目标下的综合整治,城市河道景观的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
植被是城市河道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固岸防风、消波息浪、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下水源、净化水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景观游憩等多种生态和社会功能[2]。近年来,河道绿化带的景观作用和生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纷纷展开各项河道植物景观建设,如温全平[3]对城市河道堤岸生态设计模式进行探析,丁思思[4]以杭州城市河道为例对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进行调查研究,汪小平[5]对海南海口城市河道植物群落景观进行评价。
基于此,笔者对南京市秦淮河河道进行了踏查,选择典型空间,统计分析了现有城市河道植物景观,以期为城市河道植物景观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南京市主城区水系现状
南京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3 000年以来,南京市水系不断变化,主城区水系最终由单一的秦淮河水系河口部位被改造为互相分割的7河4湖水系(图1),即外秦淮河、北护城河、西护城河内、秦淮河(水系)、金川河、河西新城区沟渠体系、南十里长沟以及玄武湖、莫愁湖、月牙湖、南湖等[6]。这些水系与南京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这座城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课题组在踏查南京主城区河道景观的基础上,选取了南京主城区内外秦淮河2条河道作为主要调查样地,在2条河道中布置典型河段进行河道植物配置的调查。2条河道相应编号为01、02。从这2条河道中选取植物景观具有代表性的河段作为取样点,取样点分别为内秦淮河(01)3个点,样地编号为011~013#;外秦淮河(02)9个点,样地编号为021~029#。样地的数量依据2条河道两侧的植物绿化面积大小而定(表1)。
调查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即在全面踏勘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对于不认识的植物,采取植物标本、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请教专家等方式并结合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收集的信息科学、全面、准确。由于河道绿化带的植物绿化呈狭长状分布,样地的形状不可能完全规则,根据调查地点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保证每块样地面积约为1 000 m2。在调查中,记录调查位置、生境条件、植物配置的整体景观效果和个体特征情况[5]。
3 城市河道植物景观调查
3.1 物种丰富度组成
调查样地的植物共有42种,分属于27个科、33个属,蔷薇科和木犀科较多(图2)。其中大乔木有7种,小乔木有9种,灌木有15种,草本植物有6种,竹类1种,藤本4种。样地的植物被子植物居多,裸子植物较少。常绿树种有香樟、雪松、女贞、茶梅等约占54.8%,落叶树种有柳、水杉、樱花、紫薇等约占45.2%;观花为主的植物有木槿、梅花、月季等约占40.5%,观叶为主的植物有竹、紫叶李、石楠等约占59.5%。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河道驳岸以刚性为主,绿化带植物景观配置树种选择偏向于中生植物,普遍缺乏湿生、水生植物。
3.2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调查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用测高仪测定树高,并将其划分3个等级标准,分别为乔木(高度大于1 m)、灌木(高度0.4~1 m)、地被(高度小于0.4 m)。一般有7种组合模式:乔木-灌木-地被、乔木-地被、乔木-灌木、灌木-地被、单一乔木、单一灌木、单一地被,按照以上组合模式分析南京市河道绿化带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2]。调查样地植物垂直结构多为乔木-灌木-地被模式,占38%,形成较为丰富的垂直空间,乔木-地被占19%、乔木-灌木占15%、单一地被占14%等配置模式根据岸线宽窄,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形式(图3)。根据对比发现,配置模式变化多样、不同模式互相搭配出现的植物群落景观效果较好,配置模式变化单一的植物群落景观效果则弱一些。
3.3 植物配置与驳岸处理关系
3.3.1 河道断面形式 城市河道驳岸根据所用主要材料的不同分为刚性驳岸、柔性驳岸和刚柔结合型驳岸[3]。(1)刚性驳岸主要采用块石、混凝土块、砖等硬质材料构成,占地面积小。多用于水位变化较大的具有排洪泄涝作用的河道,其可以抵抗较强的水流冲刷,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其防护作用,常以阶梯形式布局,满足人的亲水需求,且能较容易地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达到具防护、美化环境、提供优美的娱乐休闲场所作用。其占地面积小,尤其在用地紧张的城市中多采用这种刚性驳岸。(2)刚柔结合型驳岸主要采用硬质材料与植物配置相结合方式,如插孔式混凝土块形式。(3)柔性驳岸多为草坪缓坡形式,适于用地充足岸坡较缓侵蚀不严重的河道,这种驳岸形式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河岸,生态效益最好,多用于人工开凿的水位稳定的公园湖泊。而城市河道需承担排洪泄涝的作用,且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城市河道中几乎不采用这种形式。
根据驳岸划分方式将调查样地中河道驳岸进行归纳、划分。内秦淮河、外秦淮河断面形式以刚性驳岸为主,少部分为刚柔结合型驳岸,无柔性驳岸出现。
3.3.2 驳岸形式与植物选择 (1)刚性驳岸。城市河道常需承担排洪泄涝的水利功能,因此绿化带近水一侧的植物易受水位的影响,限制因素多,汛期时驳岸会不同程度受淹,影响植物存活率(表2)。
调查样地的刚性驳岸多为台阶式入水或硬质驳岸壁垂直入水,汛期水位上涨,部分河段亲水平台自然演变成河面(图4),样地易受汛期水位变化影响的地方栽植的植物也多为可受淹植物(表2),不受汛期水位变化影响的地方才栽植了不耐水淹的植物,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因此此种驳岸植物配置选择受水位限制,栽植的植物需耐淹才能存活。且若为乔木,该乔木的枝下高需高于人的高度,适合选择高大、耐水湿的乔木,如垂柳、水杉等,以免挡住人的视线,从而获得较好的景观效果;若植物枝下高有限的,如碧桃,则可以做长距离间植,以获得足够的观景空间。
刚性驳岸与河道衔接的部分多为硬质材料,较生硬单调,或可采用一些方法缓和硬质驳岸与水景的衔接。①样地028#岸边有延伸的流线型硬质铺装展台(图5),则可以在平台上配置种植槽,栽植藤蔓植物,如迎春花、藤本月季、扶芳藤等[7],将植物绿线从岸上延至水面,增强水与陆的自然衔接(图6)。②在驳岸边配置沉在水中的种植槽配置水生的挺水植物(图7)。③配置生态浮床,丰富景观的同时改善水质环境(图8)。
(2)刚柔结合型驳岸。城市河道中以观赏、休闲作用为主且水位变化较小的河道水系中也常采用刚柔结合型驳岸,其综合了刚性与柔性两种驳岸的优点,既具有人工结构的稳定性,又具自然状态的外貌,见效快、生态效益好[3]。在城市河道建设中受自然环境限制,出现比例较少(表3)。刚柔结合型驳岸也有限制因素,由于土壤含量较少且水土常被水流冲刷,易水土流失,故宜栽植深耕性耐水湿的小灌木或藤本植物,提高存活率。
3.3.3 植物配置与河道线性关系 城市河道绿化带远水一侧的植物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限制因素少,主要体现带状绿地空间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植物配置上常用冠大荫浓的大乔木做主景,色叶小乔木与观花小乔木做点缀,常绿或落叶灌木群丰富群落层次,藤本与草本植物覆盖土面,创造出具有层次结构的线性植物群落,突出绿色景观廊道,因此植物选择余地大。
在空间布局上,用大轴线串联各个景点,优化各个景区的空间结构[8]。可根据绿地的宽度容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如紫叶李、石楠、鸡爪槭等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色叶植物,平衡树种的常绿落叶比和观花观叶比,从而丰富植物群落季相,提高城市河道绿化带植物观赏价值,构筑多层次的网络化空间,形成可持续的绿色景观场所。
推荐植物有:(1)大乔木,如银杏、榉树、合欢、落羽杉、池杉、水杉等;(2)小乔木,如鸡爪槭、紫叶李、红枫、腊梅、日本晚樱、桂花等;(3)灌木群,如石楠、火棘、红花檵木、洒金桃叶珊瑚、金边大叶黄杨、海桐、法国冬青、胡颓子、铺地柏等;(4)藤本植物,如花叶蔓长春、云南黄素馨、麻叶绣线菊;(5)草本植物,如狼尾草、芒草、萱草、鸢尾、葱兰、玉簪、麦冬、石竹、沿阶草等。
4 结 语
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每年整治100条河道,计划用3年时间,对全省313条城市河道全面整治[8]。目前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河道景观建设起步较晚,形式较单一。生态化的城市河道应该成为穿越城市的一条绿色廊道,将郊野的新鲜空气输送到城市中,为各种生物提供迁移的走廊,串联互相隔断的绿色板块,成为都市里一道独特的集生态保护、景观欣赏、休闲游憩于一体的绿色风景线[9]。良好的景观营建能够使具有水利功能的河道成为市民休憩的好去处,而河道绿化带植物是景观中有生机的唯一要素,因此也是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分析现有环境,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河道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姚瑶.城市滨河绿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 徐思洁.上海市河岸带植物配置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温全平.城市河流堤岸生态设计模式探析[J].中国园林,2004(10):19-23.
[4] 丁思思.城市河道生态化建设调查研究——以杭州城市河道为例[J].华中建筑,2012(7):121-123.
[5] 汪小平.海南海口城市河道植物群落景观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37-141.
[6] 杨达源,徐永辉,和艳.南京主城区水系变迁研究[J].人民长江,2007,38(11):103-104,142.
[7] 林新芝.8种藤本植物在温州城市垂直式刚性河岸植物景观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林学院,2009.
[8] 李春涛,李鸣.试论城市带状绿地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南京紫湖溪绿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建筑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6(10):37-41.
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 篇4
城市广场按照功能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市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 如图1。
不同类型的广场需要不同的植物配置, 一般依据广场的特点、文化属性、功能实现等加以选择。市政广场是政府沟通和举行仪式的场所, 该类广场的植物主要呈周边式配置, 中央以硬质铺装或软质的耐踏草坪铺装作会场, 广场内视线通透。纪念广场一般用以纪念某一特殊事件或人物, 供人们瞻仰、纪念, 植物在选择时可以采取硬质铺装与软质绿化景观相结合, 可观、可游、可休憩。商业广场更多的体现城市商业繁华, 在植物选择上没有固定的模式, 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植物体现商业的繁荣景象。交通交通广场一般位于交通枢纽, 人流量大, 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 植物可以见缝插景, 同时配以当地植物, 体现城市的独特风格。休闲娱乐广场在城市中分布较多, 绿地面积大, 广场风格多异, 植被配备时主要考虑广场功能和景观需要。
2 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一般原则
2.1 突出广场主题
前面讲到, 城市中的广场分多个种类, 不同广场体现的主题不同, 所需的植被配置类型也不同。植物景观在选择时要充分体现广场主题, 如果选择不当就失去了广场体现的文化形态, 比如在一些革命纪念广场放置大红大紫的植物就显得轻浮, 应该放置庄重的植被体现肃穆的氛围, 例如种植松柏等。另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层次, 广场绿化不同于普遍绿化, 概括的说应是绿化加美化, 各种植物的不同配置组合, 主次分明、层次丰富, 才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景色, 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2.2 地域性植物的使用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植被景观特点不同, 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色树种,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名片是展示城市特点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种植当地树种就很好地传达了这一思想。除此之外, 当地植物种源多, 对地区气候适应性好, 也更易于存活和生长。
2.3 遵循艺术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 在植物的选择设计时除了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外, 还要满足艺术性的要求。赋予艺术美的植物更能展现出植物的活力, 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植物艺术表现上, 可以从植物形态、布置层次、植物组合、颜色搭配、形状拼图等方面着手, 通过艺术的手法, 将广场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
2.4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也是我们在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达到广场的渲染效果, 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很珍贵的植物, 但如果其他廉价的植物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们应该从成本方面考虑选择后者。植物景观以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景观设计原则。
2.5 其他原则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本原则外, 我们还要重视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构思与定位、科学性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历史文化延续性原则等。多角度审视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 才能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3 结语
植物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有不同的特点, 要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才能使植物景观设计服务于广场预期效果, 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在广场植物景观的设计中, 有很多行而有效的原则, 如果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时能够根据需要兼顾不同的设计原则, 找到最优的搭配方案, 将给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锦上添花。
摘要: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作为一个城市的艺术建设类型, 它不仅表现着城市历史底蕴, 也彰显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活力。城市广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 更是一种艺术形态表现形式。绿化植物是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的重要元素, 本文分析了不同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特点, 并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绿化植物
参考文献
[1]温亚利, 李和平, 赵敏.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探讨——以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中山广场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 2009 (2)
[2]陈蓉.浅论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配置[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
[3]张锋.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7)
[4]刘志峰, 周杨静.城市广场中的植物景观艺术设计[J].2007 (3)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 篇5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植首先要服从交通安全的需要,能有效地协助组织主流、人流的集散,同时也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美化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慢车道、快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林荫道,滨河路、滨海路等。由这些道路的植物配植,组成了车行道分隔绿带、行道树绿带,人行道绿带等。
一、高速公路及立交桥的植物配植
随着我国第一条沈阳到大连的高速公路通车,京津塘高速公路也随的通车,证明我国到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时代。沈大高速公路符合国际高速公路的标准,具有上、下行4条以上的车道,中间3m的分隔带虽然梢窄些,但仍然可以 种植低矮的花灌木、草皮及宿根花卉。一般较宽的分隔带可种植自然式的树址。路肩外侧及高速公路两旁则视环境进行专门的植物配植。
英国高速公路的线路常先由园林设计师来选定。忌讳长距离笔直的线路,以免驾驶员感到单调而易疲劳,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公路线路的平面设计曲折流畅,左转右拐时,前方时时出现优美的景观,达到车移景异的效果。公路两穷的植物配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喜欢配植宽20m以上乔、灌,草复层 混交的绿带,认为这种绿带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至少可以成为当地野生动。植物最好的庇护所。树种观土壤条件而定。在酸性土上常用烨木、花锹、荚迷等种类,有花有果,秋色迷人,其次也有用单纯的乔木植在大片草地上,管理容易,费用不大。在坡度较大处,大片草地易遭雨水冲刷破坏,改植大片平枝佝子,匍匐地面,一到秋季,红果红叶构成大片火红的色块,非常壮观,因此驾车在高速公路上,欣赏着前方不断变换的景色,实在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高速公路及一般公路立体交叉处的植物配植,在弯道外测常植数行乔木,以利引导行车方向,使驾驶员有安全感。在二条道交汇到一条道上的交接处及中央隔离带上,只能种植低矮的灌木及草坪,便于驾驶员看清周围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立体交叉较大的面积,可按街心花园进行植物配植。
二、车行道分隔绿带
指车行道之间的绿带。具有快、慢车道共三块路面者有二条分隔绿带;具有上、下行车道二块路面者一条分隔绿带,绿带的宽度国内外都很不一致,窄者仅lm,宽可10m余,在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 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低矮的灌木及草皮,成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如日本大皈选择低矮的石楠。见图71。春、秋二季叶色红艳,低矮、修剪整齐的杜鹃花篱,早春开花如火如荼,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防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式,也可自然式。最简单的规则式配植为等距离的一层乔爪。也可在乔木下配植耐荫的灌木及草坪,自然夭的植物配植则极为丰富,利用植物不同的地姿、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树冠饱满或色彩艳丽的孤立树、花地、岩石小品等各种植物景观,以达到四季有景,富于变化的水平,
在暖温带,温带地区,冬天寒冷,为增添街景色彩,可多选用些常绿乔木,如雪松、华山松、白度松、油松、樟子松、云杉、桧柏、杜松,地面可用砂地柏、匍地拍及耐荫的藤本地被植物地锦、五叶地绵、扶芳藤、金银花等,为增加层次,耐荫的丁香、珍珠梅、金银木、连翘。夭目琼花海仙花。枸杞等作为下木,见图72 。北方宿根、期限花卉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生长茁壮。鸢尾类、百合类、地被菊、金鸡菊、荷包牡丹,野棉花等,以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二月兰、孔雀草,波斯菊等可配植成菊等可配植成缀花草地。还有很多双色叶树种如银白杨、新疆杨以及秋色叶树种如银杏、紫叶李、紫叶小壁、栾树、黄连木、黄栌、五角枫、红瑞木、火炬树等都可配植在分隔绿带上。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域辽阔,城市集中,树种更为丰富,可配植出更为迷人的街景。落叶乔木如枫香。无患子、鹅掌楸等作为上层乔木,下面可配植常绿低矮的灌木及常绿草本地被。对于一些士质瘠薄,不宜种植乔木处,可配植草坪、花卉或抗性强的灌木,如平枝恂子、金老梅等。无论何种植物配植形式,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如在道路尽头或人行横道,车辆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种植草坪、花卉及低矮灌木。
三、行道树绿带
是指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同时美化街景。我国从南到北,夏季炎热,深知‘大树底下好乘凉’。南京、武汉、重庆三大火炉城市都喜欢用冠大荫浓的恳铃木、小叶熔等。吐鲁番某些地段在人行道上搭起了葡萄棚。夏威夷喜欢用花大色艳的凤凰木、火烧花、大花紫薇等,树冠下为蕨类地被,一派热带风光。青海西宁用落叶松及宿根花卉地被,呈现温带、高山景观。目前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向乔、灌、草复层混交发展,大大提高环境效益。但应注意的是,在较窄的,没有车行道分隔绿带的道路两旁的行道地下,不宜配植较高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一旦高空树冠郁闭,汽车尾气扩散不掉,使道路空间变成一条废气污染严重的绿色烟筒。
行道树绿带的立地条件是城市中最差的。由于土地面积受到限制,故绿带宽度往往很窄,常在1-1.5m。行道树上方常与各种架空电线发生矛盾,地下又有各种电缆、上下水、煤气。热力管道,真可谓天罗地网。更由于士质差,人流践踏频繁,故根系不深,容易造成风倒。种植时,在行道树四周常设置树池,以便养护管理及少被践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树池内盖上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士制作的树池蓖子,除了尽量避开“夭罗地网外”,应选择耐修剪、抗瘠薄、根系较浅的行道树种。
四、人行道绿带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 篇6
关键词 城市园林;草坪;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55
草坪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功能众多,其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草坪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改进、优化草坪植物的配植与选择,对于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与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建植草坪过程中草种的选择,另一个是草坪主景植物及其他植物的配置;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从上述两个方面就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与设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及其功能概述
草坪,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草地,其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中多采用人工铺植或者播种草籽的方法,经过专门的培育形成整片草地;草坪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草坪也是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草坪的存在,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感受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向往之感,有效增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草坪在给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一定精神向往和满足同时,其更大的功能作用还在于其对城市生态、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美化人居环境
绿油油草坪的存在,首先给人以自然、静谧、生机之感,从而开阔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最重要的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1.2 调节区域气候
草坪能夠显著提高周边环境的空气湿度、降低周边环境空气的温度;城市中在草坪达到一定面积、比例时,就能对区域内的气候产生影响。
1.3 减弱城市噪声
已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叶、茎等部位具有良好的吸音效降噪效果,以城市街道旁1 m宽、20 m长的草坪为例,其可以降低2 dB左右的噪声。
1.4 有效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分解、吸收、固定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于城市汽车尾气具有突出的净化效果。
1.5 水土保持作用
草坪由于致密的覆盖在地表上,特别是在地表下草根层的影响下,使草坪具备了良好的固结土壤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发生。
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设计
2.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草种的选择
对于城市园林草坪建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必须选择符合草坪所在地区的草种进行种植。第一步,科学确定建植草坪地区的气候类型、土壤土质等,是保证草坪日后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第二步,选择多个草种作为建植草种备选,依据建植草坪地区气候、土质特点和不同草种适宜生长的条件,综合确定最适宜草种,例如是选择冷季型草坪草,还是暖季型草坪草;是选择土壤肥力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的草种;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低的草种等,这些需要提前了解草坪所在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第三步,在充分了解草坪所在地区气候、土质及不同草种特点前提条件下,就可以确定具体用于建植草坪的草种,当然这时也要考虑所选草种的经济性及建植技术可行性等。
2.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设计
2.2.1 草坪主景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草坪设计中一定要有“主景”,且都是以有特色的孤赏树、树丛作为草坪主景来进行配置,且都是位于草坪中比较显著、显眼的位置。如果整个草坪地形呈起伏状态,那么关于草坪主景最好选择配置在地形、地势的最高处,而为了突显主景,在主景之外的其他树种选择要避免与主景树的体量过于相似或者颜色过于接近,旨在避免出现草坪主景不突出问题。总体来说,就整个草坪区域内的构图中心而言,一般都是选择孤植树,孤植树的存在首先给人带来以整个草坪视觉中心之感,另通过草坪与孤植树体量、高度的对比,也能形成一种视线上升、高耸之感。就草坪中孤植树主景来说,要注意孤植树植物的个体美,树姿应该挺拔、,色彩应该鲜明,体形略显大气,而寿命尽量较长的特色树种,如雪松、银杏、合欢、垂柳、栾树和法桐等;草坪中孤植树主景与周围景点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为营造一种空旷之感,周围景点与孤植树的距离最好保持在4倍树高左右。如果不选择孤植树做草坪主景,而是选择树丛做草坪主景,那么最好保证树丛树种的一致性,在丛植各株间距上要有所不同,体量之间最好有差异,这样设计的草坪主景能够给人以统一而不呆板之感;如可以选择水杉、圆柏等树种树丛做草坪主景。
2.2.2 草坪其他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对于较大面积草坪来说,除了有主景树外,其他空间还可以进行专门的配置,旨在丰富草坪植物景观,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草坪环境。
2.2.2.1 丛林式配置
要想在面积较小草坪上营造一种大自然意境,从而让人有种领略到大自然风光之感,那么就离不开对特殊地形的利用,如在地形起伏的草坪上,自由种植一片单一、高大树种,从而增强树丛气氛,创造自然意境。
2.2.2.2 空间隔离配置
要发挥树丛的空间隔离作用,从而完成对草坪的划分;这时在树种选择上最好选用分枝点低的常绿乔木,或者枝叶发达、枝条开展度较小的灌木类;而在草坪与灌木之间,可配以观花地被植物作过渡。
2.2.2.3 背景配置
要想保证草坪上的花坛、花丛、主景树丛及建筑物等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离不开背景树丛的陪衬。在背景树种选择上,应该坚持树种单纯、树体紧密原则,旨在衬托前景,如选择不同树种,那么在树冠形状、树高及风格上最好保持一致。
2.2.2.4 庇阴配置
为了保证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在夏季享受树阴,可以使草坪容纳较多的人休息纳凉,需要在草坪上专门种植庇阴树;对于庇阴树的选择,要求树冠要大、枝叶要密,且不宜发生病虫害;可以选择悬铃木、香樟、杨树和马褂木等做庇阴树。
参考文献
[1]奚惠良,徐淑芳.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J].现代园艺,2016(2):50-51.
[2]宋明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6(4):89-90.
[3]杨雪.园林花卉草坪种植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78.
[4]韩梅.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J].江西农业,2016(7):56.
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设计的探讨 篇7
1 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建设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元素,以其独特的生理特性,能够对被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更新改造,公园植物作为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建设中,引入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促使公园植物生态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提高整个公园生态效益的发挥;第二,通过多样化植物景观的塑造,提升公园绿色景观环境品质,丰富整个城市的景观面貌;第三,给市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休闲的活动空间,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第四,乡土植物材料的推广应用,能突出体现所处城市植物的自然、人文特色景观;第五,更好地向广大游客讲述植物的生态功能、价值和意义,推动植物生态环保的科普宣传教育。总之,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建设,能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园的生态作用,对于公园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植物种植乡土化
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淘汰而保留下来的,最适宜当地的气候环境,它使用的投资、管理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然更新、养护,所创作的作品也更具地方风格。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是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应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以选择乡土植物为主,提高合理的搭配,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稳定、持久、和谐的植物景观。
2.2 生态效益最大化
公园植物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元素,在提供氧气、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担负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设计中,首先要保护原生态的植物及环境,减少对自然群落的干扰破坏;其次,科学的配置是发挥植物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不但要从美学和造景角度,更要从植物生长的生态位原则与发挥生态效益角度来考虑,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科学地设计和搭配,构成一个稳定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2.3 植物种类多样化
植物种植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结合外来植物的使用,充分利用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性和变种的筛选与驯化,让地带性植被成为公园绿化的主角,让野生的乔木、灌木、地被形成自然绿化,这种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和异质性的设计,有利于维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运转,减少养护成本与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4 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
自然植物群落是对本区域生态适应后形成的,群落稳定并且功能良好,在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设计中,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遵从生态位原则,合理地进行植物品种选择和结构配置,建立接近自然和符合潜在植被特征的生态系统,形成一个丰富物种的自我维持的绿地系统,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
2.5 体现城市植物自然和文化景观特色
乡土植物既体现了地域的自然风情,也是当地一项重要的文化特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乡的植物景观是独具特色的、永远的记忆。有鉴于此,目前在城市公园植物设计中,都有意识地大量启用乡土植物,并与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等融合在一起,构筑具有区域自然特色和城市个性文化的绿色景观,丰富和提升生态绿化的内涵和功能,提高公园绿化品味[3]。
2.6 植物种植养护管理减量化
公园植物景观应树立自然、大气、简朴、节约的生态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和资源,形成资金资源投入和良好环境产出之间比值的最大化,尽量避免费时费工、水分和肥力消耗过高、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通过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以及新技术的使用等方法,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自然能动性,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耗费的目的。
3 柳侯公园植物生态景观营建方案
3.1 建设的意义
柳侯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中心,是为纪念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始建于1906年,公园现已发展成占地15.5 hm2的综合性文化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公园分为南、北、中3个区,南部为文化古迹区,中部为文娱活动区,北部为花卉盆景园(见图1),公园自然植被环境基础好,对柳州市中心区域环境的改善有很大作用。
柳州是一座老牌工业城市,污染较严重,植物对与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尤为突出。在柳侯公园中建设植物生态景观,有利于加强公园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柳州市中心的环境质量,向广大游客传达植物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意义。
图片来自旅游联盟广西柳州旅游资讯中心:http://www.tourunion.com/info/htm/5938.htm,2013-01-30。 The figure from travel league information center of Liuzhou city of Guagnxi,http://www.tourunion,com/info/htm/5938.htm,2013,1,30.
3.2 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
3.2.1 营造小范围的热带植物特殊景观
柳州地处热带及亚热带交界的地理位置,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特性,目前在露地条件下,柳侯公园中生长着一定数量的热带植物景观,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体现柳州的地域性植物特征。
(1)目前公园已有的热带植物景观。
盆景园的黄葛榕抱苦楝、小草坪西的榕树抱槐树,是公园已形成的绞杀植物景观;能形成独木成林的植物有榕树、垂叶榕和黄葛榕等;板状根植物有大型榕树和垂叶榕等;老茎生花、结果的植物有笔管榕和聚果榕,空中花园植物有巢蕨和肾蕨等[4]。
(2)通过人工引根、靠接等方法,促进热带植物景观的形成。
在原有植物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通过人工引根和靠接等方法,可大大缩短自然条件下景观形成的时间,促进热带植物景观的形成。景观1:根据小叶榕气生根发达的特征,结合柳州奇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公园长势好的小叶榕旁设置奇石,并人为将小叶榕的气生根引导到石头上生长发育,制造出树抱石的原始森林景观。景观2:对公园内现有榕属植物,如榕树和黄葛榕,选择气生根发达的植株,从主干上采取人工引根下地的方法,或者缠靠在板根上的方法,形成独木成林和板状根的景观。景观3:对公园内现有的在高大树上附生的榕属植物,适当选择,采取人工引根的方法,形成榕抱树的绞杀现象。景观4:在园内选取五六株种植距离近、长势良好、气生根发达的小叶榕,人工引根下地,让树与树之间枝条靠接,组成一个多树成林的景现。
在这一系列景观的树下,种植各种半耐荫的花灌木、地被、藤本植物,又将藤本植物引到树干、根茎上,营造一个小范围的板根、茎花、藤缠树的热带自然生态林[5]。
(3)建立热带植物景观解说系统。
在已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热带植物景观旁,设立文字和图片结合的说明牌或者电子触摸屏,说明自然界中这些热带植物景观的成因和效果以及植物生长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自然、保护自然。
3.2.2 注重市树市花的应用,营造地域性植物景观
市树市花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并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柳州市树为小叶榕和柳树,市花为杜鹃、三角梅,它们体现柳州人民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公园绿化中应用市树市花可体现独特的地域风貌。
(1)地域性植物文化景观的保留和再现。
在柳州,一些与柳宗元有关的植物已形成特定的柳州文化。例如:柳宗元在《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中写到:“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描绘了柳州榕树的景观特色。在公园盆景园内已形成榕抱树绞杀景观的黄葛榕,由于盘根错节,苍劲古朴,柳州人一直把它当作柳宗元时代的千年古树来供赏,并重点保护此树。又如:在柳州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千古佳话,而且柳州、柳江、柳树、柳宗元,都姓“柳”,市民一直对柳树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在柳侯公园中,柳树以及叶子在农历二月间全部落尽的有黄葛榕、笔管榕等植物有相当数量,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延续和发展了柳宗元诗句中的意境,继承和宏扬柳州古老、自然的植物文化。
(2)以小叶榕等榕属、柳树、杜鹃、三角梅等为主的乡土树种的大量运用。
柳州可利用的榕属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公园中榕属植物有小叶榕、黄葛榕、笔管榕、橡胶榕、斜叶榕、钝叶榕、地瓜榕等,杜鹃、三角梅等适合在林缘、溪边、石旁等处栽植,在公园的绿化中,有意识地加强小叶榕等榕属植物、柳树、杜鹃、三角梅等为主的乡土植物的种植,营造浓郁的地域植物特色,让更多的游人知晓柳州的市树市花及其寓意内涵,激励更多的市民热爱自己的城市。
3.2.3 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
拟选址在公园花圃后面的坡地上,目前这里种植的植物主要有:小叶榕、天竺桂、朴树、柳树、红花羊蹄甲、木棉、桂花、山茶、白兰、蒲桃、蒲葵、鱼尾葵、鸡血藤、南天竹、杜鹃、石蒜和海芋等。在植物群落的建设中,在加强对原生态植被保护的同时,增加乡土植物品种,如:小叶榕、苦楝、花榈木和洋紫荆等乔木、当地野生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冬青、络石、马蹄金、弓果黍和假俭草等,营造一个近自然的、多样化的植物群落。
3.2.4 植物生态作用的展示
为了让游客更真切实在地体会到不同植物群落在空气净化和增湿降温等方面的生态作用,拟在公园的不同区域,选择3组场地作对比试验。
所选择的3个试验场地分别是:第一个是在公园正门处,距离城市主干道约10 m。第二个是在公园内思柳轩旁边的广场空间中,这里的植物以单一的、高大的樟树为主,距离城市主干道约80 m。第三个是在公园花圃后面的坡地上,这里植被生长模拟自然植物群落,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品种丰富,距离城市主干道约200 m。
在这3个场地,分别放置有空气温湿度测定计、负离子检测仪和PM2.5的自动监测仪等,测量不同植物环境中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PM2.5的含量等,每组场地中配备相应的电子显示仪器,每4 h就会自动显示相关测量数据,并且游客在3处场地,用电子屏幕可以同时看到3个试验场地的不同测量数据。
通过3个场地测量数据的对比结果可看出,3个场地中,对于植物的降温增湿、净化空气中的生态作用是依次加强。在这里,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让游人真切地体会到:不同植物群落在降温增湿和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不同生态作用,相对单一的植物空间来说,近自然植物群落效果更为显著,可见丰富度、优势度越高的群落改善小环境温湿度等的生态功能就越高。
3.2.5 完善公园植物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生态教育功能
公园内的主要植物都要挂上铭牌,牌上注明植物名称、主要生态习性和价值等信息,在园内游人密集的地方,以科普展板、橱窗或电子展示窗等图文并茂的多种形式介绍植物学的相关知识,让游客在认识、欣赏各种奇花异木的同时,了解植物的名称和用途、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人们对于植物的热爱、对植物维持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们生态环保的意识。
植物不仅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更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肺、城市中公众活动的场所,在其建设中,通过植物生态景观的营建,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公园植物生态作用的发挥,解决城市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让游人在欣赏优美景观的同时,了解植物对于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激发人们热爱植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摘要:公园植物作为所处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其建设中引入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能更好地发挥公园植物的生态作用,对公园生态环境、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了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建设的意义、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柳州市柳侯公园为例,提出了在公园中植物生态景观营建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生态景观设计,柳侯公园
参考文献
[1]秦春林.对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J].北方园艺,2011(24):127-129.
[2]舒怡达.关于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1(9):74-75.
[3]欧阳育林.把森林引入城市——构建城市近自然生态植物群落[J].中国建设信息,2007(2):44-45.
[4]王小斌,丰晓春.在柳侯公园营造热带植物景观的建议[J].中国园林,2001(3):82-83.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篇8
1 城市广场的类型
依据城市广场功能的差异, 城市广场可以分为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以及娱乐广场等[1]。市政广场通常位于一个城市的中心位置, 城市的主要政府部门和行政办事处常在此集聚, 其功能主要是用于开展庆典活动、民众集会以及民间传统节日活动等。商业广场在布局时常采用步行街的方式, 其功能主要用于集市贸易以及购物等活动。纪念广场常常有着显著的标志性建筑物, 如纪念牌、纪念雕塑等, 其功能主要用于纪念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休息娱乐广场常布局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 广场中设置台阶、坐凳等, 以为人们提供娱乐、交流、演出等活动场所。
2 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原则
近年来,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我国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但在实际景观设计中却因理念和技术的滞后, 却仍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两点:第一, 艺术性与科学性缺乏有机结合。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乔木和灌木种植的比较失衡现象, 观花植物偏多, 缺乏观叶和观果的树种, 注重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塑造, 忽视植物科学性种植, 致使景观植物常因生长环境不适而枯死。第二, 广场植物景观培植注重绿化率, 忽视绿量。绿量是在进行城市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认真考虑的问题, 然而, 很多城市广场铺设大量的草坪, 虽然绿化率提高了, 但绿量不足, 且种植草坪的形式呆板单调, 不能发挥绿地的生态作用。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要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 不仅要正视存在的问题, 而且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 艺术性的原则。在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需要遵循绘画艺术以及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第二, 实用性原则。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保持广场的主要功能, 还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 改善城市环境,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第三, 科学性原则。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身的生长习性, 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 栽培的植物才能取得良好的生长效果。因此,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 应充分依据植物的生长习性, 进行科学景观设计。例如, 在水体边则应选取耐水湿的植物, 如垂柳、水杉等。在土壤干旱处, 应选取枫香、合欢等[2]。
3 常见的几种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广场的类型是多样的, 每种类型的广场其特点和主要功能差异比较大, 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 就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
1) 市政广场。市政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主要为市民进行庆典、集会等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广场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作用很小, 因此绿化用地在广场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对于市政广场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 要得到取舍, 做到精简[3]。2) 商业广场。商业广场在城市中其功能主要为市民提供购物、娱乐、饮食等。这类广场主要以商贸活动为主, 广场的空间形式各异, 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依据周围的建筑以及道路的走向进行合理设置。商业广场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 所以广场主体多采用硬质铺装, 以保证视线通透。在不影响商业广场的整体视线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栽种不同的植物供人观赏, 以提高广场的环境质量。在进行栽种时, 不同类型的植物种植具有一定的差异。3) 休闲娱乐广场。休闲娱乐广场在城市中的数量较多, 广场内的植物覆盖率高, 植物类型多样, 其功能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玩耍的活动场所。休闲娱乐广场的植物造景应依据广场的自身特点、居民活动需求、景观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景观设计[4]。通常情况下, 休闲娱乐广场的主景区的景观采取规则式配置, 其它的辅助景区的景观多采取自然式配置。而且, 很多地方的休闲娱乐广场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 广场内的植物配置常与当地的民间故事、历史名人、地方特产等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休闲娱乐广场的功能要求, 广场内常采取修剪、编织等方式对广场内的植物进行造型, 以为市民营造舒适的休憩环境。4) 纪念广场。对于这类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来说, 主要以景观功能为主, 以生态功能为辅, 广场中心多采用硬质铺装和软质绿化相结合, 广场内栽种的植物的选取具有一定的要求, 主要根据广场的纪念意义和主题来确定[4]。
4 结束语
在进行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时, 应坚持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生态园林的建设要求, 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 结合不同城市广场的功能和特色差异, 努力实现广场植物的栽种与城市广场的功能相协调, 提高广场的美学价值和生态效益, 使广场真正成为市民生活的理想去处。
参考文献
[1]刘霞.东北地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4.
[2]哈日其嘎, 苏晓明, 李嫱.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展望, 2014, (20) :23.
[3]马娱.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0.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 篇9
1.1 功能和性质相适应
城市道路种类多样, 配置道路绿化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级别、及市政工程设施需要来确定。城市道路绿化主要起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 在设计中应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带给人美的感受。例如:弯道处为不妨碍司机视线, 不能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行道树不应种植果叶有毒或落果, 易对行人造成危险。
1.2 生态配置原则
保证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要求植物多层立体化配置, 乔灌草结合, 控制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 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等, 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好的绿化效果, 增强生态环境效益。
1.3 适地适树原则
尊重植物自身生态习性, 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根据道路所处位置, 分析风向、土壤、水文及道路绿地的小气候环境等条件, 选择合适的树种, 形成稳定的群落环境, 逐步增强绿化效果。
1.4 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在道路绿化时应予以保护。
2 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
2.1 乔木的选择
选择乔木时要求: (1) 株型整齐,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花叶果具有观赏效果, 秋色叶植物, 冬季观枝干植物更佳。 (2) 便于养护管理, 生命力强, 病虫害少, 花叶果无不良气味。 (3) 树木存叶期长, 延长观赏期, 落叶集中, 便于清理。 (4) 行道树树冠整齐, 分枝点高, 不妨碍行人通行, 枝叶繁茂, 能提供荫凉环境。 (5) 便于大树移植, 移植后易成活。 (6) 具有一定的抗性, 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7) 寿命较长, 生长速度适中。
2.2 灌木的选择
选择时应考虑: (1) 枝叶繁茂、株形优美, 花期长,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侧枝不影响交通。 (2) 植株无刺或少刺, 叶色有季相变化。 (3) 繁殖容易, 便于管理, 耐修剪, 树形和高矮易于人工控制。 (4) 具有一定的抗性, 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 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2.3 地被植物的选择
根据温度、湿度及土壤等气候条件北方地区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地被植物;南方地区主要选择暖季型草坪做为地被植物。另外, 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低矮花灌木也可作为地被应用。
2.4 草本花卉的选择
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 与乔灌草立体搭配, 合理配置, 1、2年生草本花卉因养护管理较为麻烦, 只在重点部位点缀, 不宜多用。
3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3.1 城市环城快速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环城道路主要用于快速通行, 安全性成为植物配置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出入口应种植指示性植物;转弯处种植指引行车方向的成行乔木;在主次干道的交叉处, 不应种植能遮挡视线的高大植物;绿岛中不宜种植过高的植物, 防止遮挡周围车辆情况。
3.2 城市立交桥的植物配置
城市立交桥处交通情况复杂, 相对集中, 常采用平面、坡面与垂直绿化相互结合的形式。该区域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增加绿量, 采用多层次科学搭配, 同时疏密有致, 使有害物质及时疏散。植物配置多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 搭配灌木、地被合理配置。
3.3 车行道分隔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对于较宽的绿带, 植物配置就较为多样化, 规则式、自然式皆能满足要求。较为单一的规则式种植为配置等距离单行乔木, 其下配置地被植物或草坪;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更加具有艺术性、丰富性, 植物种类多样, 姿态各有不同, 常绿、落叶的乔木、灌木相映成趣, 结合种类多样的地被植物、草坪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群落景观, 结合各种小品设置, 可达到四季有景, 景景不同的美丽景观。在较宽的分车道绿带进行植物配置时, 需要考虑道路尽头、人行横道, 车辆拐弯处的安全性, 不种植高大乔木, 多种植低矮灌木、地被植物、草坪进行绿化。
3.4 人行道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人行道绿化带起到与嘈杂的车行道分隔的作用, 能大大降低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影响, 同时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烟尘, 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也为行人提供安全、优美的环境。在宽度适宜的绿带设计时, 可以绿色植物作为背景, 前面配置花灌木、地被植物或草坪来协调景观, 丰富植物层次。在地被植物配置时, 可利用野生地被, 生命力强、适应性广, 可使林下覆盖率更大。在外缘常用修剪型绿篱做分隔。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 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美的艺术 篇10
园林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外形、色彩、质感、声音和季相等。
1.1 外形外貌
细部形貌主要体现在花形、叶形、果形、干形、枝形。花形中花冠类型多样, 色彩丰富, 如有蔷薇型花冠、十字花冠、蝶形花冠、唇形花冠、漏斗形花冠等。果实类型多样, 有常见的瞢羹果、翅果、坚果、梨果、瓠果、核果、浆果、柑果、聚花果、聚合果等。于形有直立茎、乎卧茎、甸匐茎、攀援茎、缠绕茎等。根据分枝角度有直立、斜立、平展和下垂等。有些植物经修剪造型后, 形成各种形状的动物、人物、器物、建筑物、文字、标徽等。
1.2 色彩
色彩是植物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富活力的因素, 给人的美感最直接、最强烈。不同颜色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红色:红色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能用来照明、取暖而造福人类, 大凡喜庆之日, 逢年过节, 人们都喜欢用红色装饰打扮, 故称之为“喜悦色”。
橙色:给人以华丽、高贵、明亮、庄严的感觉。
黄色:“在天为明月光, 在地为稻谷黄。”人们受大自然的熏陶, 对黄色形成的感情是光明、丰收、富丽、纯净。又以其辉煌的光泽, 近于黄金的光色, 又常和金色联系在一起, 被认为是高贵的颜色。
蓝色:给人以深沆、幽静、秀丽、清新的感觉, 但也有寒冷和压抑的感觉。
青色:给人以希望、奥秘、坚强、庄重的感觉, 但有时也有阴暗的感觉。
绿色:绿色是植物的主要色彩, 给人以新生、青春、希望的感觉, 但也有幽暗与寂寥的感觉。
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的感觉,但也有恐惑或忧郁之感。
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清高、轻孺的感觉。
1.3 质感
植物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质感, 不同的树种, 不同的结构都会带给人以不同的质地感受。有的园林植物树干质感光滑, 如梧桐、青榨槭、光皮桦和竹子, 但竹子的茎竿刚而不阿, 光洁硬朗;有的树干则非常粗糙, 不同质感的植物与不同园林元素搭配可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
1.4 声音
声音最为壮观的当数林涛之声。当劲风掠过一大片树林时, 由于枝叶的摇曳而发出阵阵涛声, 有时似万马奔腾, 有时似潺潺流水。而轻风抚弄着植物发出的声音, 或潇瑟, 或清远, 或爽朗, 似天籁之声在人间。
1.5 季相
不论是公园、私园, 甚或一般环境中的园林, 配置植物时, 都要具有四季景观的意念。随着季节变化, 竹景也发生相应改变。出笋时的层次感、抽条时的线条感, 展叶时的郁闭感、换叶时的疏朗感等, 形成春之动、夏之荫、秋之爽、冬之静的季相景观。
2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园林中“竹径通幽”景观最为常见, 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 关于梅的诗词很多, 加“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些都表示其自尊自爱、高洁素雅的情操。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还能从听觉、嗅觉等感官方面来得到充分的表达。这些反映出季节和时令变化的植物景观, 往往能营造出感人的典型环境, 并化为某种意境打动游客。
摘要:园林植物景观之美, 是多形态、多成分和多层次的美。从园林植物景观之美的认识层次审视, 它又可分为形式美、艺术美和意境美。主要阐述了园林植物景观美的构景要素、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美的艺术原则、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审美艺术
参考文献
[1]赵爱华等.园林植物景观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浅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10.
[2]何莉, 张蕊.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式[J].现代园艺, 2012, 3.
[3]邹宽生.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 2005, 11.
[4]邹新群.叶贴艺术[J].绿化与生活, 2005, 5.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篇11
【摘 要】本文主要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以及培植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要点,以及对提高城市公园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要以人为本,遵循生态原则,从视觉景观、生态环境、大众行为等方面考虑,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
一般规则式园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对植、行植等规则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布局,充分体现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不同的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围,主要道路及大门处,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对称的小型建筑附近,则采用自然式种植,要注意植物空间立体结构的韵律感,以求得总体布局的协调。
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树种配植、混植时可以一种或两种为主,切忌平分。常绿树四季常青,庄严深重,但缺乏变化;落叶树色彩丰富,比较轻松活泼,但冬季叶落萧疏。
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变化。每个区域突出—个季节植物,重点地区应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观为主的地段也应点缀其他季节的内容,否则一季过后,就会显得单调。
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
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观赏特点,有观叶的、观花的、观果的、赏姿的、闻香的和听声的。充分利用其特点可以增强观赏性。提高景观效果,增加趣味性。
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
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体型、结构,全面考虑,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使建筑产生四季的季相变化,还可以衬托和丰富园景。体型较大、立面庄严、视野辽阔的建筑物附近,要选主干高粗,树冠开阔的树种。高大的乔木要配置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在结构细巧、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选栽一些叶小、枝条纤细、树冠稠密的树种。考虑透视需要,宜栽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使之不显得过分单调。池岸水边大树配植宜疏,灌木也不宜过密,以免妨碍眺望。
2.园林植物配植的形式
2.1乔木的配置形式
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和群植等。
2.2灌木的配植
灌木枝叶繁茂,可以增加树冠层次。很多灌木有艳丽的花果。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变化。在高大乔木下布置适当的灌木,给人层次丰富的感觉。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路旁栽植灌木,紧靠路边的,要幽深自然,离路边远的,宜平坦开朗。草地边缘布置大片灌木丛,能增加空间的宁静感。
2.3花卉的配置
花卉有丰富的色彩,能产生欣欣向荣的气氛。规则式一般采用花台、花坛、花镜、花带等形式,其特点是能集中地丰富某一局部景色,给人以强烈、鲜明、欢快的感受。自然式多采用疏落的丛植形式,饶有自然风趣。在花台配置花卉时,必须做到层次分明。
2.4攀缘植物的配置
攀缘植物生长快,枝繁叶茂,花色艳丽,在墙边、棚架花廊、屋顶、墙面均可种植。如紫藤、蔷薇、爬山虎、葡萄、凌霄和山荞麦等,能起到遮阴、防尘、隔音、隔热和装饰的作用,还可用来装饰灯柱、门框、丰富园景,是现代园林绿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3.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
3.1公园绿化树种的选择
由于公园面积大,立地条件及生态环境复杂,活动项目多,所以选择绿化树种不仅要掌握一般规律,还要结合公园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和苗木,以大菌为主,适当密植;以速生树种为主,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要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抗逆性、病虫害少的树种,不得选用有浆果和招引害虫的树种,以便于管理。
3.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等进行乔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阳、防风,议要满足游人对日光浴的需要。
3.3公园设施环境的绿化种植设计
(1)公同出人口的绿化种植设计。大门为公园主要出人口,大都面向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特色。如果大门是规则式建筑,那就应该用对称式布置绿化;如果大门是不对称式建筑,则应采用自然式布置绿化。大门前的停车场,四周可用乔、灌木绿化,以便夏季遮阳及隔离四周环境;在大门内部可用花池、花坛、灌木与雕塑或导游图相配合,也可铺设草坪,种植花、灌木,但不应有碍视线,且须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2)园路的绿化种植设计。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浓荫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
(3)广场绿化种植设计。广场绿化既不能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m,以便停车。
(4)公园小品建筑周围的绿化种植设计。公园小品建筑附近可设置花台、花坛、花境等。建筑物室内可设置耐荫花木,门前可种植浓阴大冠的落叶大乔木或布置花坛等。沿墙可利用各种花卉境域,成丛布置花灌木。
3.4公园各功能分区的绿化种植设计
(1)公园管理区的绿化种植设计。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进行绿化,但要与全园的景观相协调。为了使公园与喧哗的城市环境隔离开,保持园内的安静,可在周围特别是靠近城市主要干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风向的一面布置不透式的防护林带。
(2)科普及文化娱乐区的绿化种植设计。科普及文化娱乐区地形要求平坦开阔,绿化要求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便于游人集散。可适当点缀几株常绿大乔木,不宜多种灌木,以免妨碍游人视线,影响交通。在室外铺装场地上应留出树穴,栽植大乔木。各种参观游览的室内,可布置一些耐阴或盆栽的花木。
(3)体育活动区的绿化种植设计。体育活动区绿化宜选择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齐的树木,以利于夏季遮阳,但不宜用那些落花、落果、有絮状物等种毛散落的树种。球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5m~6m,树种的色调要求单纯,以便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叶反光发亮的树种,以免刺激运动员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设置花廊、花架,种植不带刺或不落果的花术。
(4)儿童活动区的绿化种植设计。该区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浓阴的乔木来绿化,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四周应栽植浓密的乔灌木,与其他区域隔离。活动场地中要适当疏植(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19页)大乔木,供夏季遮阳。在出人口可设置雕塑、花坛、山石或小喷泉等,配以体型优美、色彩鲜艳的灌木和花卉,以增加儿童活动的兴趣。
(5)游览休息区的绿化种植设计。以生长健壮的树种为骨干,突出周围环境季相变化的特色。在植物配植上根据地形的高低起伏变化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式配植树木。在林间空地中可设置草坪、亭、廊、花架、坐凳等,在路边或转弯处可设置牡丹园、月季园等专类园,并设置适当的私密空间。
4.结语
城市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篇12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接近居民,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完美的植物景观, 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的统一, 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 及人们在欣赏时的意境美。可以说, 植物景观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2 当前居住区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以绿为主的园林绿化其生态效益的发挥, 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 而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 占用过多的空间建造园林小品, 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虽然现代住宅小区发展迅猛, 但在住宅小区的绿化建设上尚有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小区偏重建筑建材, 以人工硬化与铺装等硬质景观造景为主。
(2) “为绿化而绿化”的观念表现普遍, 使原本不多的绿地缺乏有情趣和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 有些住宅区的绿化甚至有拒人于园外的感觉, 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围栏包围。
(3)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千篇一律, 千园一图, 无个性可言。不少小区都是一片草坪中间点缀几棵乔灌木, 或是草坪中用色叶小灌木组成几个简单的图案等等, 以致于缺乏个性, 造成住宅区往往是一样的植被, 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
(4) 绿化过分重视单一草坪, 而忽略植物群落。在住宅小区的绿化上, 目前有一种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 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植, 不仅不科学, 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植的费用都很高, 会增加住宅小区内居民的经济负担。
(5) 绿化设计与使用后的维护脱节。不少住宅小区在正式投入使用后, 由于我国物业管理尚属起步, 小区使用后因疏于管理和维护, 绿化好的环境遭到破坏而得不到及时维护, 使居住区的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从而大大降低住宅小区环境的质量。
3 居住区植物景观布局结构
3.1 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
我们知道, 人类有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 如何围绕小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 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 丰富小区居民生活, 密切人际关系, 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但过度集中的中心绿地环境难以安静, 感觉空旷, 人员往来也复杂, 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不甚方便, 无形中同小区内大多住户之间拉开距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 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 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
3.2 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 兼顾草坪
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 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 因此, 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 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 适合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 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
4 居住区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住宅小区绿化树种选择总的原则有:一是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做到“适地适树”。即根据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来选择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和地方品种。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 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 要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树种。比如居民比较喜欢桂花树, 因为桂花之香有中秋之夜合家团圆的良好祝愿, 符合大多数居民的愿望。而在小区中一般居民比较反对列植常绿的松柏类树种, 也是出于潜意识, 怕有类似墓地的感觉, 所以在用松柏类树种进行小区绿化时, 尽量不要采用列植, 可以采用孤植、丛植, 或在地势较高处采用片植, 因为松柏类的锥形树冠, 对美化天际线并引导视线焦点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其它阔叶树种难以企及的,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选择应用。
在设计乔灌木混交群落时, 配置高、中、低、地被层, 各个层次要分明, 并可于地被层适当地应用色块。近几年来由于色叶树种的开发应用, 可以用矮小的灌木来组成各色的色块, 常见的有组成红色块的红叶小檗、红花檵木, 绿色块的瓜子黄杨、雀舌黄杨、杜鹃等, 黄色块经常采用金叶女贞, 也可用洒金珊瑚、金边黄杨, 还可用红绿草、雪叶菊等草本花卉进行色块布置, 采用色块布置的好处大致有几点:
(1) 色彩简洁、明快, 又可按设计者要求任意做出各种图形图案, 可以是抽象的如意纹, 也可以是仿真的小动物或是其它的标志, 等于把植物当作画笔可以直接描绘设计者的意图。
(2) 绿化采用色块的模纹形状可以达到最快的成形效果, 满足快速绿化美化的需求。
(3) 色块绿化的养护相对比较简单, 只需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地修剪, 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而且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 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一年四季基本不变, 不至于一到秋、冬季就有萧条的感觉。
(4) 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特别在欧式建筑的小区中, 和环境比较和谐, 也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 现代气息较浓郁。
【城市植物景观设计】推荐阅读:
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07-17
生态设计、植物景观、城市文化的融合07-21
植物城市07-25
城市园林植物修剪05-19
配置城市园林植物10-07
城市植物配置新思考05-20
城市园林植物造景艺术06-19
城市植物多样性07-28
城市绿带植物的配置08-31
城市绿化中的植物配置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