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城市

2024-07-25

植物城市(精选12篇)

植物城市 篇1

1 人行绿带的植物配置

行道树绿带主要功能是为行人和非机动车庇荫。绿带较宽时可采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配置方式, 既改善景观效果, 又兼具遮荫功能。行道树种植方式通常采用树带式和树池式。树带式是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宽度不小于1.5m的种植带, 根据树带宽度的大小来选择种植乔木、绿篱和地被植物, 形成连续的绿带, 在树带下种植灌木或地被植物, 有利于树木生长和增加绿量, 改善道路生态环境, 丰富城市景观。

2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

2.1 两侧分车带

分车绿带在配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要以功能为主, 兼顾绿化景观效果与行车安全。为了不影响过往行车司机的视线, 两侧分车绿带上的植物, 尤其是绿篱的高度通常不得超过0.7m, 一般种植低矮的灌木、花卉、绿篱、草皮等。如果在两侧分车绿带上栽植乔木, 乔木主干高度须满足行车净空的要求。二是充分利用绿地空间营建复层植物群落景观。据调查, 城市大部分的新建道路都有分车绿带, 且分车绿带宽达3m以上, 此时可采用以乔木为主, 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 利用生态空间, 营造多层次群落结构。三是利用自然资源来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道路的中央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在宽度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进行植物景观营建, 并结合适量园林小品, 给城市景观增色的同时, 又弘扬了传统文化, 显示出地方特色。

2.2 路侧绿带配置

路侧绿带配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充分利用乡士植物, 选用生态效益好, 观赏价值高的树种。二是根据道路的宽度选择合理的植物配置。由于绿带宽度不一, 因此植物配置各异, 有的城市常用爬山虎作墙面垂直绿化, 用直立的竹类、棕榈类植物等植于墙前作分隔。如绿带宽些, 则以此绿色屏障做为背景, 前面配置花灌木、宿根花卉, 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 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10m的, 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林荫道。三是根据道路的宽度和周围景观进行合理配置。路侧绿带植物配置要与路旁用地范围内的植物景观和路旁用地的性质相协调。四是创造健康、稳定的植物群落。遵循园林艺术美法则及色彩搭配原理, 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

3 滨河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在对滨河绿化带进行植物配置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适地适树原则。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乡土植物, 发掘现在已经驯化的树木品种, 利用场地条件种植多样的植物, 注重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节变化、图案变化等, 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二是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 做到“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通过植物的花、叶、果来丰富景观特色, 并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增加色彩和时空变幻, 做到四季景致各不相同。三是注重植物的生态群落, 乔、灌、草比例适当。滨水绿化带植物景观应尽量采用自然化布局, 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应以耐水湿植物和地方性的观赏植物为主, 对植物的搭配应尽量符合滨水区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 避免采用几何式的造园绿化方式。四是创造多种生境与植物群落景观。滨水带环境生境类型多样, 有坡地、平地、水体, 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为丰富植物景观创造了条件。可根据客观条件营建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 并选择各种类型以及具有不同高度、颜色和季相变化的植物。五是充分挖掘地方人文特色。通过景观要素的合理搭配与组合, 塑造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滨水道路景观带。在植物选择上应选择耐水湿、抗风的植物, 增加水生植物, 形成乔、灌、草复层式植物群落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功效。

4 广场绿地植物的配置

在对广场绿地植物进行配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植物的外形在设计的构图和布局上, 要求统一性和多样性。植物的基本外形有多种, 树冠可以遮敞日照, 因此常常选用榕树、樟树、蝴蝶果、扁桃等阔叶树, 种植在建筑物的两侧、广场的道路或休憩空间, 夏日可以遮荫, 冬天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二是植物的大小与位置应和广场环境的尺度、空间层次相宜。植物的大小和形状是其各种特性中最易识别的特征之一。设计时, 首先考虑大中乔木的种植位置, 要把握好整体空间尺度比例的关系。而灌木、地被等较矮小的植物配置在整体景观中, 展现出更具人性化的细腻的景观造景手法。三是注重色彩与质地的变化。植物的色彩是情感的表达因素之一, 通过树叶、花朵、果实和枝桠等各部分色彩的搭配呈现出来。虽然树叶的主色调是绿色, 但是绿色系列的植物中也会有深浅的变化, 或者是黄、蓝或褐色的成分的变化, 而同一种植物, 其色彩随季节时令的变化又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另外, 绿化植物有其肌理的表情, 如有厚重、粗犷、轻柔或细腻之分。夏季和冬季是一年中最长的时节, 而秋天的色彩维持的时间却很短, 因此在对不同植物进行配色时, 最好更多地考虑夏季和秋季。

摘要: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 绿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快绿带景观建设是宜居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城市绿带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绿带,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尚丽华, 王庆峰.浅析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3)

[2] 黄锦堂, 欧大荣, 孙桂玲.论市政道路园林配置——以中山市兴中道为例[J].河南科技, 2013 (09)

植物城市 篇2

本文结合“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等科研课题,基于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的思维,从整体和宏观角度考虑植物景观空间布局和建构,系统开展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优化设计研究,实现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的综合化,在公园植物景观的功能和艺术层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主要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体系研究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解析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与结构原则,从结构、空间等层面系统研究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过程;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和理解公园植物景观的构成,从而摆脱以公园植物为审美主体的传统思维模式,将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推进到由公园植物所形成的植物空间上,使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由装饰性的栽植和其他公园要素的配角转变为公园空间设计的主体,从而构建包括空间结构、空间意象在内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体系。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方法研究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主要是以作者本人手绘分析图和实地考察的图片作为感性认识的基础材料,从更高层面认识和审视公园植物景观的结构提供了可能,改变了对于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认识的视角。公园植物景观的空间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公园植物材料的特殊性,论述了公园植物空间实体性要素的基本特征和构景、构成手法。从空间形态的限定要素、类型、构成方式等方面阐述了公园植物空间的特征,提出了植物空间结构的方式和空间意象的主体。将植物景观空间构景与空间构成相结合,探讨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的方法。

3、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从植物景观所形成的空间入手,研究公园植物空间的建构,分析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构成方法,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奠定基础;借助现代空间理论以及点一线-面的处理手段,将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在外部环境和人的视觉感知作用下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从空间结构和空间意象角度研究植物景观设计。其中,空间结构层面中阐述了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关系,空间营造的手法和空间结构组合的设计方法;空间意象层面分别从区域、界面、路线、节点和细部五个层次进行了研究。4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实例分析以北京的紫竹院公园、双秀公园、植物园、玉渊潭公园为调研基地,并以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工程实践项目对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结合“合于适用”评估方法,开展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在完整性条件下的设计研究,提出优化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较完整的设计方案,从而确保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经济、高效、合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作 者:黄倩

学科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导师姓名:宋晓龙

学位:2007

研究方向:

语 种 :

分类号:chiTU986.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关键词:空间结构空间意象

机标分类号: TU986.2

城市 公园植物景观 景观空间设计 空间意象 空间结构 景观设

计 设计方法 物空间 优化设计 设计研究 空间构成 总体规划 机标关键词: 设计实例分析 设计体系 国家森林公园 要素 北京 八达岭 植物

材料 意象层面

基金项目: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黑

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它们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从公园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做了探讨。

【作者单位】:哈尔滨欧亚之窗公园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关键词】: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生态建设

【分类号】:TU986.2【DOI】:CNKI:SUN:HLKX.0.2007-22-159

【正文快照】: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1以人为本,文化建园公园的设计理念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物”,而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境地。庭园造景是包括植物造景、山水建筑、园林小品等在内的结合体,都要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则、采用我国传统造园的手法来组织和构建,使之成为自然和美的景观。公园造景的…

前景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甚至会以城市公园数

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现代公园的产生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在十九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Olmsted)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被人称为波士顿的“蓝宝石项链”。

二、城市公园的功能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休闲游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美化城市景观和防灾等方面的功能。

三、城市公园的层次及类型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起着改善和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针对城市公园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不包括组团绿地)、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等)、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一般来讲,综合性公园面积不宜小于10ha,儿童公园面积宜大于2ha,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ha,专类植物园、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ha,居住区公园面积宜在5-10ha之间,居住区小游园面积宜大于0.5ha。不同层次的公园用地规模、服务半径、设置内容有很大的差异。

注:Ⅰ——园路及铺装场地;Ⅱ——管理建筑;Ⅲ——游览、休憩、服务、公用建筑;Ⅳ——绿化园地。

四、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一)收集整理资料

1、边际素材

甲方对设计项目的理解,要求的园林设计标准及投资额度,还有可能与此相关的历史状况 从总体角度理解项目,必须弄清公园与城市绿地总体规划的关系,最好有最近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和城市绿地规划图。另外,必须注意总规及绿规中是否对将要着手操作的的项目有特殊要求。

与周围市政的交通联系,车流、人流集散方向。这对确定公园出入口有决定性的作用。基地周边关系,周围环境的特点,未来发展情况,有无名胜古迹,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状况等。还有相关的周围城市景观,包括建筑形式、体量、色彩等。另外就是周围居民的类型与社会结构。

该地段的能源情况、排污、排水设施条件,周围是否有污染源,如有则必须在公园设计中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当地植物情况。了解和掌握地区内原有的植物种类、生态、群落组成,还有树木的年资、观赏特点等。

数据性技术资料,包括规划用地的水文、地质、地形、气象等方面的资料。

一般情况下建造公园所用的材料需要考虑其来源,当地的施工情况也会影响公园的最终结果。

2、中心素材

首先必备的是基地地形图。

现状植被分布图

地下管线图

3、现场素材

如场所的围合性、视觉效果、视线走廊等,重点要形成对基地环境的感知。还要注意可利用、可借景的景物和不利或影响景观的物体,在规划过程中分别加以适当处理。现场踏勘可以纠正边际素材及中心素材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另外,设计者到现场,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条件,进入艺术构思阶段。

4、素材整理

整理工作应当达到这样的效果:设计者开始设计时尽量少翻看原始资料,大部分素材应该能够在设计者头脑中形成定性的印象。

(二)总体设计

1、定位

2、立意

3、构思

4、布局

5、总体设计图及文件

技术图纸……

表现图

总体设计说明书

总体匡算

(三)详细设计

1、出入口

2、文化娱乐区

3、观赏游览区

4、休息区

5、儿童活动区

6、公园管理区

7、详细设计图纸及文件

分区平面图基地剖面图

种植设计图竖向设计图

建筑设计图详图

管线图设计概预算

(四)专业服务

在公园设计中,许多因素是无法仅依靠图纸或文字来表达或控制的。设计师必须将现场指导作为整个设计的组成部分。

五、城市公园设计方法

外围法则

1、行为多样性造就环境的多样性

增加共有空间数量;扩大室外空间的宽容性(室外空间的多用途、多目的使用,室外空间层

次化)

2、尊重个人空间

3、尊重地域性空间

4、公共空间中的私密性

5、“人看人,其乐无穷”

6、液态人流与边界效应

7、允许抄近路

8、满足自我表现

9、设置安全点

10、破坏性活动的抑制与诱导

11、经典形式美的法则: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

12、经典空间设计法则:围合与渗透、序列

浅谈人的行为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Elementary Discussion on Human Behavior and Urban Park Landscape Design

公园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人们最贴近、从中受益的公众范围最广,而且是发挥效益最大的绿地类型.通过对影响公园环境因素之一的使用者及其行为活动的调查,总结出人的行为活动类型及特点,并挖掘出其背后隐藏的规律.此外,在从人的行为角度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研究及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公园环境的设计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设计实践.作 者:

张灵博 陈珊珊 宋力 ZHANG Ling-bo CHEN Shan-shan SONG Li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

刊 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分类号:

TU986

关键词:

城市公园 使用者 人的行为 景观设计

机标分类号:

TU9 TU2

机标关键词:

行为活动 城市公园 景观设计 Landscape Design Urban Park 公园环境 城市园林绿地 类型及特点 设计实践 设计方法 绿地类型 环境因素 公园绿地 使用者 总结 效益 问题 挖掘 角度 基础

特茹河和特兰考河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摘要:

植物城市 篇3

摘要:城植物是构成园林绿化景观的必备元素,作为绿植之一的彩叶植物,其会随着周围环境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配置方式。科学、合理的开展园林植物配置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就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彩叶植物;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工作,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能满足城市环境的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彩叶植物是园林景观绿植中的一种,其配置方式呈现多样性,孤植、丛植、花坛与篱笆等,都是彩叶植物的主要存在形式。通过对彩叶植物的具体了解,将其应用到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是正确之选。

一、彩叶植物的概述

彩叶植物是在自然或人为的条件下,所培育出的在合理季节出现绿色以外其他色彩的植物,是植物特色和色彩个性化的彰显[1]。彩叶植物相较于其他绿色植物更具欣赏价值,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能够满足人的精神感受,更吸引行人的注意,对营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城市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千层金、金叶国槐、紫夜皂荚等都是典型的彩叶植物。彩叶植物的选用大都选择本地植物,其成活率相对较高,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同时也可降低在引进外来物种方面的支出,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首选。不同的彩叶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特点,其色彩独具特色、独具一格。彩叶植物根据季节、色素和彩叶延续的时间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彩叶植物,将其应用到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会形成多彩园艺,更能吸引人们的视角。

二、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所遵循的原则

1、具备生态的适应性

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应具备生态的适应性,以提高彩叶植物的存活率[2]。彩叶植物的选择,应根据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需求进行目标性的选择,根据环境来选择植物,而不是利用彩叶植物来选择环境,从彩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角度着手,选用适应城市环境的彩叶植物,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选择当地的彩叶植物,可有效提高彩叶植物的成活率,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也可降低引进外来彩叶植物的成本,具有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2、具备色彩的协调性

由于彩叶植物的色彩相对绚丽夺目,不同的彩叶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特点。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用彩叶植物,应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性和协调性,以烘托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以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彩叶植物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搭配,以彰显园林植物配置的外观美。例如,春红是一种季节性的彩叶植物,可以将绿色作为背景,并放置在向阳的位置,形成了万绿丛中一抹红的景象,增强园林植物配置的美感。

3、具备相应的功能性

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应彰显其功能性,以体现彩叶植物的存在价值。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根据对功能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彩叶植物。例如,选择行道树,可以选择树冠相对较大、抗病虫害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彩叶植物,可有效提升行道树的功能性和使用价值。如金叶榆、金叶国槐等都可作为行道树的首选。若选择观赏性极强的彩叶植物,应选择红叶李、紫叶风箱等。

三、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形式

1、孤植

孤植是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形式之一,是采用个体植物单独成景的形式,在具备美观性的基础上,更具标识性[3]。相较于其他绿色孤植而言,彩叶植物更具有观赏价值,色彩绚丽,与绿植色彩的单一性形成对比,能烘托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一般情况下,将彩叶植物作为孤植,大都选择色彩相对艳丽的植株,更具独特性和创意性,能让人的眼光汇聚在此,将其功能性彰显的淋漓尽致。例如,在大型的草坪上,对彩叶植物的选择应遵循树冠大、色彩靓丽、树形圆润的原则,可让行人或游客在树下乘凉,起到庇荫的效果。以孤植为表现形式的彩叶植物配置,大都选用紫叶红栌、金叶皂荚等,是孤植配置方式的首要选择。

2、丛植

所谓的丛植是将几株或是十几株植物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植物群落,形成统一的整体。丛植的建造应秉持着协调性和整体性的原则,注重植物色彩、高度的搭配。彩叶植物的丛植形式可以是单一的彩叶植物,也可以是多元化的彩叶植物,只要保证植物之间的友好协调、给人以舒适感则视为一件成功的工艺品。丛植可以将绿色作为背景颜色,然后加入多株彩叶植物,能彰显园林植物配置的活泼与俏皮,带有锦上添花之感。由于丛植对整体性的要求很高,园艺工人应加强对丛植的管理,对丛植的造型进行及时的修剪和整理,以增强丛植的整齐性和美观性,提升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

3、花坛或彩篱

园林绿化项目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行道树、街道两旁的花坛、公园、广场等都属于园林绿化工作的范畴。随着人们欣赏标准和品位的不断提升,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是市民不懈的追求。城市中的中心广场、公园在不断增多,道路两旁的花坛也在不断被丰富,将彩叶植物应用到花坛或彩篱建设之中,将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彩叶植物镶嵌其中,能为城市生活环境的营造带来生机与活力,也能彰显花坛的自然特色。彩叶植物的选择,也挺注重色彩的搭配性,能营造出和谐、甜美的生活氛围。

结束语

彩叶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可有效增强园林景观的生机与活力,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景观氛围提供基础。在园林植物配置中應用彩叶植物,能利用彩叶植物的优势来体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对彩叶植物的应用,应以科学、合理的视角来进行植物的配置,分别将其以孤植、丛植、花坛等形式进行展现,以提升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配置中的地位,提高其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祁倩倩.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彩叶植物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46.

[2]李甫科,程厚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彩叶植物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3,20:372.

城市广场园林植物及配置 篇4

1. 建造功能

园林植物如同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或围墙一样, 限制空间、障景作用、控制广场空间的私密性等建造功能, 使广场形成空间序列和视线序列, 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

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矮灌木, 虽然不具有实体的实现障碍, 却暗示了空间的边界和空间范围的不同;植物的叶丛创造广场空间围合感, 叶丛越浓密、体积越大, 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多种植物的综合使用, 可以塑造出不同类型的空间, 低矮的灌木和地被植物可以构成开敞空间;高灌木与地被植物搭配则可形成半开敞空间;而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可构成一种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 它的枝叶犹如广场的天花板, 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地被植物既可以暗示空间边缘, 又可以衬托主要景物, 还可以将广场上其他相互独立的因素联系为一个整体。

季节和枝叶密度都是可变因素, 其构成的空间也具有了可变性, 从而使广场空间更加丰富。

2. 因地制宜, 改变广场空间效果

园林植物可以强调或消除由于地平面上地形的变化而形成的空间感。将园林植物种植在地形顶端或高地上, 增强由于地形构成的空间效果;相反, 如果把园林植物种植在凹地或谷地的底部或周围斜坡上, 它们将减弱或消除地形起伏所形成的空间感。

同样植物也可与其他构筑物相结合, 对其他孤立因素所构成的空间进行围合。或运用线型种植植物的方式, 将孤立因素有机地连接起来。如巧妙的把垃圾箱做成花盆, 放置在广场的小径中;音箱做成蘑菇点缀在草坪中……

二、美学功能

园林植物随季节和生长的变化而改变其色彩, 使城市广场充满生机和活力, 使其具有变化丰富的视觉效果。

园林植物的大小影响着广场空间范围、结构关系及景观层次。大中型乔木能构成广场环境的基本结构和骨架, 而当它居于较矮小的植物之中时, 则会成为视觉焦点;小乔木和观赏植物适合于较小的空间, 或要求精细的场所, 如广场作为主景或出入口标志的地段;高灌木则可充当障景物。

大中乔木的配置。因为它们的配植将会对整体结构和外观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要注意其与整体空间尺度比例的关系。较矮小的植物在高大植物所构成的总体结构中, 展现出更具人性化的细腻方面。园林植物的外形对广场植物的整体布局是非常关键的, 影响着统一性和多样性。植物的基本外形有纺锤形、圆锥形、球形、宝塔形、扇形、水平延伸形, 以及其他特殊的形态。常选用榉树、白杨、梧桐、银杏、国槐等阔叶树, 种植在建筑物的两侧、广场的道路或休憩空间, 夏日可以遮荫, 冬天可以纳阳。

总之, 植物的大小、形状应与广场环境的尺度及空间层次相宜, 必要时可辅助人工修剪的手段。

园林植物通过树叶、花朵、果实和枝桠等各个部分表现其色彩情感。虽然树叶的主要色彩是绿色, 但不同种类的植物也会有深浅的变化, 或者是黄、蓝或褐色的成分。即使是同一种植物, 其色彩还会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来。而且同所有物质一样, 园林植物也有肌理的表情, 使之具有粗犷、厚重、轻柔或细腻之分。对不同植物进行配色时, 最好使用一系列色相变化的园林植物。绿化带栽植的花木, 要有秩序地改变颜色、质地、形状和花期, 使之在构图上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

选择园林植物和进行配植时, 不仅要考虑构筑物、景观等的阴影部位, 也要考虑到所配植的植物的阴影对广场中的构筑物、绿化的影响。随着一天当中日光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秋天的落叶、树木的枝桠和冬天的积雪会呈现出不同的阴影, 从而形成变幻莫测的装饰效果。

三、城市广场园林植物的配植

园林植物生长受到土壤肥力、排水、日照、风力以及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必须了解广场相关的环境条件, 然后才能确定、选择适合在此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1. 适宜的土壤结构

在城市广场等空地上栽植树木, 土壤作为树木生长发育的“胎盘”,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让树木长久地茁壮成长;土壤自身不会流失;对环境影响具有抵抗力。

2. 合理配置

根据形状、习性和特征的不同, 城市广场上绿化植物的配植, 可以采取一点、两点、线段、团组、面、垂直或自由式等形式。

在保持统一性和连续性的同时, 显露其丰富性和个性。例如, 在不同功能空间的周边, 常采用树篱等方式进行隔离, 而树篱通常选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绿叶小檗、侧柏等常绿树种;花坛和草坪常配置30~90厘米的镶边, 起到阻隔、装饰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城市绿化植物生态效益研究述评 篇5

大量使用生态效益较好的绿化植物,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文中概述了国内外城市植物生态效益进行的`在单一生态功能、多种生态功能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城市绿化植物生态效益研究的方向.

作 者:韩焕金 周用武 柴一新  作者单位:韩焕金(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期刊编辑部,南京,210046)

周用武(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南京,210046)

城市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设计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小区;植物配置;设计

植物配置是绿化的主题,是居住小区规划和小区景观设计中的重头戏。现代植物配置相较于古代的园林配置有了新的发展,《居住区绿化设计六大硬伤》(作者:郝育庭)在书中提到:“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置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居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

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对于城市新、旧居住小区的植物采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配置设计,对于旧居住小区中的古树、名木在保护的同时以古树、名树为主要植物节点框架进行植物配置,做到“树体、生境、景观保护”三同步。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

城市新旧居住小区在绿化建设中,很多新楼盘考虑上述相关因素, 但是在实际建设中仍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植物配置问题,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植物栽植过于杂乱,草坪面积较大,草地与乔灌木比例不协调;(2)植物景观文化功能问题;(3)植物维护与管理问题,养护工作做得不够好,整个植物景观有褪色的迹象。

植物配置是城市居住小区的环境建设重要元素之一,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其他素材,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自然生长条件,好的植物配置设计可以成为居住小区的明显标示物,展现居住小区的人文风格。

因此对居住区植物配置分析,对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大多数城市所缺少的,所以具有研究的意义。

(1)社会效益

① 提高居民小区绿化面积

② 美化居住空间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③ 对居民精神和健康提供康复疗养的保健功能

(2)生态效益

① 提升居住小区,环境质量

② 植物群落实现可持续发展,平衡生态环境

(3)经济效益

①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② 增加城市景观文化资本通过对沈阳市五个居住区的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目前沈阳市居住区物配置具有以下特色并列举了居住区现采用的最佳植物配置方案,通过对比研究找出其共性和发展趋势。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居住小区景观植物配置的基础上,针对沈阳市现有居住小区景观植物配置出现的问题,对适合沈阳的居住小区景观植物配置方案进行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设保健型的植物群落

居住区中的植物配置是为居住区的居民服务的,所以在植物配置设计中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重点是相关植物的配置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能起到一定的康复疗作用。

如果在设计中片面地强调植物配置构图、植物模纹,强化植物配置层次化、生态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沈阳市居住区植物配置不仅要符合美的相关要素,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建设具有康复疗养功能的保健型植物群落,如:消除疲劳的香花植物群落、吸引鸟类的植物群落。从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

(2)“以绿化为主”的种植思想,强调植物配置种类的多样化

根据沈阳市居住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种植条件匹配,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乔木、灌木、花、草、藤蔓等,在植物过程中以提高居住区绿化面积为主,合理的安排植物的种植密度、生物学特性,强调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

(3) “可持续发展”的植物配置方针,实现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系统化、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的植物配置方针,实现植物自身的生态发展平衡,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自然发展与循环。

将康复疗养的保健植物群落设计和植物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用于整体理想模型设计中,提升了居住小区环境质量,提升了城市建设的硬件形象,增强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

通过对康复医疗类设计案例的分析,设计适合城市居住小区的保健类植物群落配置设计。通过可持续发展植物生态理论的研究,设计可自身循环生长的植物配置方案。

(1)可行性指标,理想植物配置设计方案,在居住小区实践绿化中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2)适用性指标,理想植物配置设计方案,适用于沈阳地区的居民小区,符合沈阳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审美需求(3)作用性能指标,理想植物配置设计方案,在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起到预期作用,实现预期目标。

居住区理想植物配置方案以提高居住区绿化面积为主,合理的安排植物的种植密度、生物学特性,强调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可持续发展”的植物配置方针,实现植物自身的生态发展平衡。在美化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充分考虑居民对生活环境的需求,建设具有康复疗养功能的保健型植物群落,

天水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初探 篇7

关键词:园林,园林植物配置,生态园林,植物群落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天水地区的园林绿地建设比较注重植物景观的设计, 为提高环境生态效益, 实现城市园林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在天水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 植物配置出现了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1.1 绿地结构趋向简单

为了获得整齐划一的人工美, 空间结构上缺乏群落的分层, 往往是单纯的草本、灌木或乔木相互孤立的种植, 而生态稳定性最强的乔灌草结构则很少见到。尤其是近年来在城市中兴起的草坪热, 更是把这种单一性推向高峰。许多园林植物配置与园林的整体效益可持续发展性很低, 植物配置没有体现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而是简单的组合与随意的搭配, 急功近利现象严重, 没有从长远角度去考虑。

1.2 自然系统人工化

模纹花坛的流行、欧美式草坪的全方位推广, 使自然景观揉入了太多的人工痕迹, 同时也带来了绿地管护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以草坪为例, 一般管理良好的草坪需1~3d浇水一次, 通常只能用自来水, 平均每平方米草坪的灌溉费用高达25元, 草坪每长到7~8cm就需修剪一次, 还有除杂草、施肥、喷农药等费钱费工的管理, 使一些居住区对此负重不堪;许多居住区的草皮绿地只是孤立的点缀几棵花灌木或几蹲置石, 空间上缺乏群落的分层, 往往导致只是一时一刻的景观, 景观的美学效应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一些园林绿地建设中低矮灌木应用过多, 道路绿化带、居住区绿化、广场规划与建设中最为普遍流行, 这种单一的配置具有整齐划一、简洁明快的人工美, 但大规模的使用造成了群落分层单一、整体景观缺乏层次、绿化与净化功能低等缺点。

出现这些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中西方哲学和文化观念的碰撞, 又与国民国土环境资源忧患意识薄弱有关。

2 建设生态园林

近一二十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环境问题的加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园林道路, 与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 (1) 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 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 充分利用绿色植物,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提高太阳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 调节小气候, 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 衰减噪声, 调节生态平衡; (3) 美化景观, 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 提高游览观赏价值, 提高社会公益效益, 提高保健休养功能, 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3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3.1 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园林绿地功能很多, 具体到某一绿地, 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街道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蔽荫, 在解决蔽荫的同时, 也要考虑组织交通和市容美化的问题。综合性公园, 要有集体活动的广场和大草坪, 以及蔽荫的乔木, 成片的灌木和密林, 疏林等。医院庭园则应注意环境卫生的防护和噪声隔离。在医院周围可种植密林, 同时在病房, 诊治处周边应多植花木供休息观赏。工厂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防护, 工厂的前区、办公室周围应以美化环境为主, 而远离车间的休息绿地则主要是供作休息之用。

3.2 因地制宜, 因位制宜的原则

园林配置花木时, 要注意地域的区别, 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山丘地的配置, 以松、柏类常绿针叶树为主体, 以银杏、黄连木、槭树与竹类等色叶树为衬托, 并杂以绣线菊、蔷薇等观花灌木, 以丰富山林景观的层次和色彩。池塘水体, 适量种植荷花、睡莲、浮萍等水生植物, 以点缀水景。庭院中, 配置梅花、海棠、玉兰、竹子、紫薇等花木, 做到四时有花。草坪周围, 散植白皮松、七叶树、三角枫、鸡爪槭、中国槐等, 既有绿荫, 又富有色彩。建筑物墙壁, 可植爬墙虎攀缘植物之类, 以垂直绿化。台坡地, 配置野蔷薇、迎春、枸杞等花木, 予以点缀装饰, 总之, 要按照不同的地理位置, 顺应植物生长的习性, 照顾到游赏美景的需要, 做到配置有方, 各得其所。

3.3 色相与季相原则

人们欣赏植物景色是多方面的, 而万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 或者说没有的。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 做到“色相配合”, “月月有花, 季季有景”。我国很早就注意到花木配置的季相原则, 素有“花信风”的说法。了解二十四番花信风, 就知道每种花木何时开花, 园林配置时, 就可根据不同的花期、花色互相衬托, 搭配, 显示出季相处理的艺术效果, 达到“月月有花、季季有景”, 每月每季花色品种, 景观皆不相同, 既使花期相延续不断, 又不使某季偏枯某季偏荣。

3.4 合理的品种搭配和种植密度, 植物群落类型多样化

从长远考虑, 应根据成年树冠大小来决定种植距离。如想在短期就取得好的绿化效果, 种植距离可近些。一般常用速生树和长寿树相配置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渡的问题。树种搭配必须合适, 要满足各种树木的生态要求, 否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树木配置上, 还应兼顾速生树与长寿树;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观叶树与观花树以及树木、花卉、草坪、地被的搭配;在植物配置时应根据不同目的和具体条件, 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要克服现有的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类型单调的局面, 根据园林的建设目标, 参考当地的气候与植物区系特征, 尽量构建接近自然植物群落类型的园林植物群落类型, 使城市的环境接近自然。减少因城市拥挤及建筑物的高大及单调所带来的压抑感, 也只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才能构建具有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3.5 植物群落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面积, 形成良好的群落环境

在现代化的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中, 要改变以往的见缝插针, 点缀式绿化为主的模式, 要讲规模和效应, 尽量少建小品、堆假山, 少造喷水池、雕塑, 少铺设硬质地面, 以免打破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格局、肢解群落结构、降低群落整体的观赏价值和环境效应, 即使是居民小区绿化中也要注意形成规模。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认为, 城市绿化面积每人平均60m2为最佳居住环境。相比之下, 天水地区的城市绿化水平与这个标准差距实在太远, 要改变目前的状况, 兴建大量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园林是措施之一。

4 总结

园林植物配置中应以配置原则为基础, 以植物群落的生态建设理论为指导, 使园林建设与发展得到全面提高与创新。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 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 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 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 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有规模有组织地布置绿化, 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求得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达到人与自然之和谐统一, 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杜汝俭, 李恩山, 刘管平.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2]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3]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徐德嘉, 周武忠.植物景观意匠[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景观配置 篇8

1.1 功能和性质相适应

城市道路种类多样, 配置道路绿化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级别、及市政工程设施需要来确定。城市道路绿化主要起到隔绝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作用, 在设计中应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带给人美的感受。例如:弯道处为不妨碍司机视线, 不能种植大灌木或小乔木;行道树不应种植果叶有毒或落果, 易对行人造成危险。

1.2 生态配置原则

保证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要求植物多层立体化配置, 乔灌草结合, 控制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 速生树与慢生树结合等, 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好的绿化效果, 增强生态环境效益。

1.3 适地适树原则

尊重植物自身生态习性, 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根据道路所处位置, 分析风向、土壤、水文及道路绿地的小气候环境等条件, 选择合适的树种, 形成稳定的群落环境, 逐步增强绿化效果。

1.4 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在道路绿化时应予以保护。

2 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选择

2.1 乔木的选择

选择乔木时要求: (1) 株型整齐, 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花叶果具有观赏效果, 秋色叶植物, 冬季观枝干植物更佳。 (2) 便于养护管理, 生命力强, 病虫害少, 花叶果无不良气味。 (3) 树木存叶期长, 延长观赏期, 落叶集中, 便于清理。 (4) 行道树树冠整齐, 分枝点高, 不妨碍行人通行, 枝叶繁茂, 能提供荫凉环境。 (5) 便于大树移植, 移植后易成活。 (6) 具有一定的抗性, 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7) 寿命较长, 生长速度适中。

2.2 灌木的选择

选择时应考虑: (1) 枝叶繁茂、株形优美, 花期长, 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侧枝不影响交通。 (2) 植株无刺或少刺, 叶色有季相变化。 (3) 繁殖容易, 便于管理, 耐修剪, 树形和高矮易于人工控制。 (4) 具有一定的抗性, 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 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2.3 地被植物的选择

根据温度、湿度及土壤等气候条件北方地区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地被植物;南方地区主要选择暖季型草坪做为地被植物。另外, 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低矮花灌木也可作为地被应用。

2.4 草本花卉的选择

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 与乔灌草立体搭配, 合理配置, 1、2年生草本花卉因养护管理较为麻烦, 只在重点部位点缀, 不宜多用。

3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3.1 城市环城快速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环城道路主要用于快速通行, 安全性成为植物配置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出入口应种植指示性植物;转弯处种植指引行车方向的成行乔木;在主次干道的交叉处, 不应种植能遮挡视线的高大植物;绿岛中不宜种植过高的植物, 防止遮挡周围车辆情况。

3.2 城市立交桥的植物配置

城市立交桥处交通情况复杂, 相对集中, 常采用平面、坡面与垂直绿化相互结合的形式。该区域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在不影响交通视线的前提下增加绿量, 采用多层次科学搭配, 同时疏密有致, 使有害物质及时疏散。植物配置多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 搭配灌木、地被合理配置。

3.3 车行道分隔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对于较宽的绿带, 植物配置就较为多样化, 规则式、自然式皆能满足要求。较为单一的规则式种植为配置等距离单行乔木, 其下配置地被植物或草坪;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更加具有艺术性、丰富性, 植物种类多样, 姿态各有不同, 常绿、落叶的乔木、灌木相映成趣, 结合种类多样的地被植物、草坪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群落景观, 结合各种小品设置, 可达到四季有景, 景景不同的美丽景观。在较宽的分车道绿带进行植物配置时, 需要考虑道路尽头、人行横道, 车辆拐弯处的安全性, 不种植高大乔木, 多种植低矮灌木、地被植物、草坪进行绿化。

3.4 人行道绿化带的植物配置

人行道绿化带起到与嘈杂的车行道分隔的作用, 能大大降低各类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影响, 同时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烟尘, 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也为行人提供安全、优美的环境。在宽度适宜的绿带设计时, 可以绿色植物作为背景, 前面配置花灌木、地被植物或草坪来协调景观, 丰富植物层次。在地被植物配置时, 可利用野生地被, 生命力强、适应性广, 可使林下覆盖率更大。在外缘常用修剪型绿篱做分隔。

参考文献

[1] 杨淑秋, 李炳发.道路系统绿化美化[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美的艺术 篇9

园林植物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外形、色彩、质感、声音和季相等。

1.1 外形外貌

细部形貌主要体现在花形、叶形、果形、干形、枝形。花形中花冠类型多样, 色彩丰富, 如有蔷薇型花冠、十字花冠、蝶形花冠、唇形花冠、漏斗形花冠等。果实类型多样, 有常见的瞢羹果、翅果、坚果、梨果、瓠果、核果、浆果、柑果、聚花果、聚合果等。于形有直立茎、乎卧茎、甸匐茎、攀援茎、缠绕茎等。根据分枝角度有直立、斜立、平展和下垂等。有些植物经修剪造型后, 形成各种形状的动物、人物、器物、建筑物、文字、标徽等。

1.2 色彩

色彩是植物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富活力的因素, 给人的美感最直接、最强烈。不同颜色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红色:红色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能用来照明、取暖而造福人类, 大凡喜庆之日, 逢年过节, 人们都喜欢用红色装饰打扮, 故称之为“喜悦色”。

橙色:给人以华丽、高贵、明亮、庄严的感觉。

黄色:“在天为明月光, 在地为稻谷黄。”人们受大自然的熏陶, 对黄色形成的感情是光明、丰收、富丽、纯净。又以其辉煌的光泽, 近于黄金的光色, 又常和金色联系在一起, 被认为是高贵的颜色。

蓝色:给人以深沆、幽静、秀丽、清新的感觉, 但也有寒冷和压抑的感觉。

青色:给人以希望、奥秘、坚强、庄重的感觉, 但有时也有阴暗的感觉。

绿色:绿色是植物的主要色彩, 给人以新生、青春、希望的感觉, 但也有幽暗与寂寥的感觉。

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的感觉,但也有恐惑或忧郁之感。

白色:给人以纯洁、神圣、清高、轻孺的感觉。

1.3 质感

植物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质感, 不同的树种, 不同的结构都会带给人以不同的质地感受。有的园林植物树干质感光滑, 如梧桐、青榨槭、光皮桦和竹子, 但竹子的茎竿刚而不阿, 光洁硬朗;有的树干则非常粗糙, 不同质感的植物与不同园林元素搭配可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

1.4 声音

声音最为壮观的当数林涛之声。当劲风掠过一大片树林时, 由于枝叶的摇曳而发出阵阵涛声, 有时似万马奔腾, 有时似潺潺流水。而轻风抚弄着植物发出的声音, 或潇瑟, 或清远, 或爽朗, 似天籁之声在人间。

1.5 季相

不论是公园、私园, 甚或一般环境中的园林, 配置植物时, 都要具有四季景观的意念。随着季节变化, 竹景也发生相应改变。出笋时的层次感、抽条时的线条感, 展叶时的郁闭感、换叶时的疏朗感等, 形成春之动、夏之荫、秋之爽、冬之静的季相景观。

2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园林中“竹径通幽”景观最为常见, 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 关于梅的诗词很多, 加“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些都表示其自尊自爱、高洁素雅的情操。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 还能从听觉、嗅觉等感官方面来得到充分的表达。这些反映出季节和时令变化的植物景观, 往往能营造出感人的典型环境, 并化为某种意境打动游客。

摘要:园林植物景观之美, 是多形态、多成分和多层次的美。从园林植物景观之美的认识层次审视, 它又可分为形式美、艺术美和意境美。主要阐述了园林植物景观美的构景要素、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美的艺术原则、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审美艺术

参考文献

[1]赵爱华等.园林植物景观的形式美与意境美浅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10.

[2]何莉, 张蕊.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与方式[J].现代园艺, 2012, 3.

[3]邹宽生.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 2005, 11.

[4]邹新群.叶贴艺术[J].绿化与生活, 2005, 5.

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探讨 篇10

关键词:植物配置,市花,市树

城市绿地是打造城市优美环境最重要的手段和设施。园林绿化主要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和城市生态环境。绿色植物作为具有生命力的生物体, 不同的种类, 不同的季相, 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的配置方式, 都展示独特的魅力, 不仅清新怡然、赏心悦目, 而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独有的创造、创新能力是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追求的目标。

1在植物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和比例5 大原则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 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 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 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 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 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 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

2城市植物配置时遵循植物生理生态规律

选择植物材料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 也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 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充分应用生态位原理和植物他感作用, 合理配置植物,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 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3园林绿地中的树种选择原则

选择植物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树种对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应性强, 有地方性特色, 应作为城市绿化中的主要树种。以安阳为例, 由于安阳市处于华北平原的地理特征, 决定了市区的园林树木品种只能是适应于北方气候条件下的树木品种。为扩大种源, 积极引入一些本地缺少, 而又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经济价值高、观赏价值高的外来树木品种。但必须经过驯化引种试验, 才能推广应用。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 (是指抗病虫害、耐瘠薄及对城市“三废”适应性强的树种) 。选用这种树木作为城市的主体树种, 无疑会增强城市的绿化效益。但抗逆性强的树种, 不一定在树势、姿态、叶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为此, 在大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的同时, 还要选择那些树干通直、树姿端庄、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树种, 加以配置, 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同时在植物选择时, 应结合城市特色, 优先选择市花、市树及骨干树种。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应该有它的特色和风格, 如安阳的市花百日红和市树国槐。因此我们要做到适地适树, 尽量选择一种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体现城市的特色。

4在进行彩叶植物的配置时要加强美学性

对彩叶植物进行配置时, 一定要具有美学艺术, 因为这是一个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工作。从走访的公园和绿地的情况来看, 很多地方的彩叶植物的配置都非常单调, 没有能够发挥彩叶植物本身的很多功能。如有的城市中, 主干道绿化带上虽然都有配置很多的彩叶植物, 但乔木的配置比例小, 树下缺乏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的多层次搭配, 显得单调, 季相变化较小。对于植物的配置没有层次对比、质感对比和色彩对比, 看起来非常死板, 没有体现美学的原则。所以我们在进行配置时, 应该按周边的背景环境和彩叶植物的色彩进行相对应的搭配, 这样才能体现出美学的特性。

5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1) 园林中树木品种单一。在园林植物配置中, 很多区域都是使用常见的同一树种, 看起来太单调。 (2) 园林中的地被植物运用太过于简单。从视觉上看, 林相结构简单。 (3) 短时间追求形象工程。生态园林建设中都是按领导的意思办, 有部分“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比如前些时间的“大树移植风”, 就是典型的领导政绩工程。 (4) 设计手法比较简单。通过运城市近5 年的绿化工程来看, 绿化配置设计手法缺乏艺术性、科学性,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科学性根本无法体现。

综上所述, 城市进行园林绿化, 其目的就是为人民创造美好和绿色的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 即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街头绿地的绿化建设中, 我们遵循生物多样化原则, 尽可能保持乡土物种, 力图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群落, 进而搞好植物的配置工作, 使其充分发挥功能, 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植物城市 篇11

关键词 城市园林;草坪;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55

草坪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功能众多,其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对草坪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改进、优化草坪植物的配植与选择,对于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增强人们生活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与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建植草坪过程中草种的选择,另一个是草坪主景植物及其他植物的配置;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际,从上述两个方面就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与设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及其功能概述

草坪,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草地,其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中多采用人工铺植或者播种草籽的方法,经过专门的培育形成整片草地;草坪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草坪也是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生活的重要场所;草坪的存在,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感受自然、接触自然的机会,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向往之感,有效增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草坪在给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一定精神向往和满足同时,其更大的功能作用还在于其对城市生态、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美化人居环境

绿油油草坪的存在,首先给人以自然、静谧、生机之感,从而开阔人的心胸、陶冶人的情操,最重要的是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1.2 调节区域气候

草坪能夠显著提高周边环境的空气湿度、降低周边环境空气的温度;城市中在草坪达到一定面积、比例时,就能对区域内的气候产生影响。

1.3 减弱城市噪声

已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叶、茎等部位具有良好的吸音效降噪效果,以城市街道旁1 m宽、20 m长的草坪为例,其可以降低2 dB左右的噪声。

1.4 有效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分解、吸收、固定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于城市汽车尾气具有突出的净化效果。

1.5 水土保持作用

草坪由于致密的覆盖在地表上,特别是在地表下草根层的影响下,使草坪具备了良好的固结土壤作用,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发生。

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的配置设计

2.1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草种的选择

对于城市园林草坪建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必须选择符合草坪所在地区的草种进行种植。第一步,科学确定建植草坪地区的气候类型、土壤土质等,是保证草坪日后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第二步,选择多个草种作为建植草种备选,依据建植草坪地区气候、土质特点和不同草种适宜生长的条件,综合确定最适宜草种,例如是选择冷季型草坪草,还是暖季型草坪草;是选择土壤肥力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肥力要求低的草种;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高的草种,还是选择对土壤水分要求低的草种等,这些需要提前了解草坪所在地区的气候、土质等;第三步,在充分了解草坪所在地区气候、土质及不同草种特点前提条件下,就可以确定具体用于建植草坪的草种,当然这时也要考虑所选草种的经济性及建植技术可行性等。

2.2 现代城市园林草坪植物配置设计

2.2.1 草坪主景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草坪设计中一定要有“主景”,且都是以有特色的孤赏树、树丛作为草坪主景来进行配置,且都是位于草坪中比较显著、显眼的位置。如果整个草坪地形呈起伏状态,那么关于草坪主景最好选择配置在地形、地势的最高处,而为了突显主景,在主景之外的其他树种选择要避免与主景树的体量过于相似或者颜色过于接近,旨在避免出现草坪主景不突出问题。总体来说,就整个草坪区域内的构图中心而言,一般都是选择孤植树,孤植树的存在首先给人带来以整个草坪视觉中心之感,另通过草坪与孤植树体量、高度的对比,也能形成一种视线上升、高耸之感。就草坪中孤植树主景来说,要注意孤植树植物的个体美,树姿应该挺拔、,色彩应该鲜明,体形略显大气,而寿命尽量较长的特色树种,如雪松、银杏、合欢、垂柳、栾树和法桐等;草坪中孤植树主景与周围景点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为营造一种空旷之感,周围景点与孤植树的距离最好保持在4倍树高左右。如果不选择孤植树做草坪主景,而是选择树丛做草坪主景,那么最好保证树丛树种的一致性,在丛植各株间距上要有所不同,体量之间最好有差异,这样设计的草坪主景能够给人以统一而不呆板之感;如可以选择水杉、圆柏等树种树丛做草坪主景。

2.2.2 草坪其他功能植物的配置设计

对于较大面积草坪来说,除了有主景树外,其他空间还可以进行专门的配置,旨在丰富草坪植物景观,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草坪环境。

2.2.2.1 丛林式配置

要想在面积较小草坪上营造一种大自然意境,从而让人有种领略到大自然风光之感,那么就离不开对特殊地形的利用,如在地形起伏的草坪上,自由种植一片单一、高大树种,从而增强树丛气氛,创造自然意境。

2.2.2.2 空间隔离配置

要发挥树丛的空间隔离作用,从而完成对草坪的划分;这时在树种选择上最好选用分枝点低的常绿乔木,或者枝叶发达、枝条开展度较小的灌木类;而在草坪与灌木之间,可配以观花地被植物作过渡。

2.2.2.3 背景配置

要想保证草坪上的花坛、花丛、主景树丛及建筑物等达到预期设计效果,离不开背景树丛的陪衬。在背景树种选择上,应该坚持树种单纯、树体紧密原则,旨在衬托前景,如选择不同树种,那么在树冠形状、树高及风格上最好保持一致。

2.2.2.4 庇阴配置

为了保证城市里的人们可以在夏季享受树阴,可以使草坪容纳较多的人休息纳凉,需要在草坪上专门种植庇阴树;对于庇阴树的选择,要求树冠要大、枝叶要密,且不宜发生病虫害;可以选择悬铃木、香樟、杨树和马褂木等做庇阴树。

参考文献

[1]奚惠良,徐淑芳.园林草坪景观设计运用[J].现代园艺,2016(2):50-51.

[2]宋明杰.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6(4):89-90.

[3]杨雪.园林花卉草坪种植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5):278.

[4]韩梅.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J].江西农业,2016(7):56.

现代城市中植物景观的设计 篇12

植物景观设计就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使之既符合生物学特征又具有美学价值从而发挥植物的多种功能,获取最佳综合效益,这与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不同,传统的植物配置强调植物的形态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美丽的画面供人们观赏,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而现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科学性、实用性、生物多样性、艺术性。

1 植物景观设计应讲究科学性

植物景观营要师法自然,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使植物造景更具有科学性。植物景观设计既要讲究植物和植物群落的组合搭配,更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做到适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兼容已长期驯化的外来植物;根据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使植物景观中植物的个体和群体均达到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观光型植物景观要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配置植物结构。乔木(含竹类)与花灌木的比例控制为3∶1,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3∶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8∶1,地被草坪覆盖率达85%以上[1]。例如位于厦门市区中山公园东南方的园林植物园,草坪面积1.5hm2,绿地面积213.6hm2。种植的乔木有中国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日本金松(Sciadoopitys verticilata)、南洋杉(Araucaria cunninghamii)、意大利柱柏(Cupressus sempervirens var.pyramidalis)世界四大观赏树。松杉园后面还有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世界爷”———红杉以及智利南洋杉等。

保健型植物景观应以复层立体绿化,突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植物结构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比例为5∶2∶2,群落植物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和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植物。

环保型植物景观以发挥木本植物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功能,减轻环境污染为目的,适当考虑景观效果。植物结构控制为乔木(含竹类)与花灌木的比例为10∶1,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宜为12∶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12∶1。例如国家主体育场(鸟巢)就充分考虑尽可能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如选用乡土树种、增加植物的品种、混交毛白杨与刺槐、适当修剪枝叶,增强病虫害防治能力,效果较好。

2 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实用性

植物能够营造优美的环境还能渲染空间气氛,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明确设计用途,再确定树种选择。例如,在为儿童公园设计植物配置时应选择色彩鲜艳的植物进行自然式布置,符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在为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景观设计时,中央分隔带中植物的密度和高度应防止眩光影响司机行车安全;而城市滨水区绿地中选用的植物应确保能够过虑调节由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水域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3 植物景观设计应培育生物多样性

生物种类丰富的群落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抵御外界因子影响的能力也会增强,因此在物景观设计的时候,应以景观多样性原则来指导植物景观设计,以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1 按照自然植被分布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体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特征

种植设计应与地形、水系相结合,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例如国家主体育场(鸟巢)从植物选用玉棠春富贵的传统树木搭配方式,选用玉棠春(Magnolia quinauepeta)与富贵的传统树木搭配方式,选用玉兰(Magnolia denudate)、海棠、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迎春(Jassminum nudiflorum)等体现贵宾口的民族性;(2)东侧桃柳间种,西北侧配种竹子,增加中国传统园林的韵味;(3)乡土树种的选用,使室外景观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4)通往体育场的各条主要道路均通过不同的植物配形成不同特征,方便观众辨别位,并增加了道路景观的观赏趣味;(5)不同区域在国槐(Sophora japonica)和毛白杨的基调下,通过配月开花的乔木和灌木增加赛时气氛,南侧为红花区、西侧为黄花区、北侧为白花区、东侧为粉花区,不同的花色和花期,保证了赛时的景观丰富性和可识别性。

3.2 充分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和环境空间

根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分、光照等状况,以及人文景观特征和管理水平,营造适宜场地特征、具有自然条件指示作用的植物群落类型,避免反自然、反地域、反气候、反季节的植物景观设计。要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随季节、随年龄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人工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反对不顾时间因素的设计[2]。例如在沈阳市根据不同植物的花期、花色和枝态,提出寒冷地区植物配置方案。适于道路绿带的植物配置方案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银杏(Gingkgo biloba)+杨树(Poplar)、光萼溲疏(Deutzia spp.)+紫丁香(Syringa oblate)+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砂地柏(Sabina vulgatis)等;适于滨水绿带的植物配置方案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丁香(Syringa oblata)、桃树(Prunus persica)+红瑞木(Cornus alba)+锦带花(Weigela florida)+柳叶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朝鲜金钟(Forsythia viridissima)、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月季(Rosa chinensis)等;适于园林绿的植物配置方案为: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山桃(Prunus davidiana)、大花水桠木(H.paniculata var.grandiflora)+茶条槭(Acer ginnala)+紫叶小檗(Berberis thumbergii cv.atropurcatum)+红王子锦带(Weigela florida cv.Red Prince)+光萼溲疏、月季+砂地柏等。适于工矿绿化的植物配置方案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天目琼花(Viburnum sargentii)+矮紫杉(Taxus cuspidate‘Nana’)+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砂地柏等。

3.3 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力求植物景观在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便性

尽量避免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要充分重视乔木、灌木、花卉、攀缘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运用,利用丰富多彩的植物色彩美化环境,替代目前单一的、无处不在的带状密植灌木丛和简单的大草坪布置。

4 植物景观设计应表现艺术性

4.1 多样与统一,均衡与稳定原则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须遵循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准则。一个设计均衡和稳定的园林景观能给人以安定感,进而得到美感和艺术感受。例如,一条蜿蜒的公园路如果左侧种植高大乔木,右侧种植低矮花灌木,为了达到均衡,就必须增加花灌木的数量,来弥补花灌木在体量上与高大乔木的差距,从而产生稳定感。

4.2 对比与调和,韵律与节奏原则

高大的建筑前常种植高大乔木或者配置大片色彩鲜艳的花灌木、花卉、草坪来组成大的色块,这样就比较协调;而在单调笔直的公路两则,应采取乔、灌木间隔种植,不同树种有规律地变换种植则显得有韵律。如杭州西湖的白堤上柳树和桃树间隔种植,游人在游赏时就不会感觉单调而是感觉有韵律的变化。

摘要:21世纪是生态和环境时代,当前绿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有机结合的。现代城市内各类植物景观的建设都从满足居民的心理、生理需要出发,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地中植物和地形的得体组合,是当前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人类和自然环境是相互共生的,植物景观设计应着眼于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性、文化性、实用性、多样性和艺术性特征进行探讨,阐述现代城市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理念。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科学性,实用性,生物多样性,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心理干预疗法下一篇:退行性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