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骨关节炎

2024-07-25

退行性骨关节炎(共11篇)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1

该研究对2010年7月—2013年10月该院骨外科收治的30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和探讨骨外科临床上对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30例均为该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 年龄在61~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5.7±2.6) 岁, 其中男性患者19例, 占总数的63.33%, 女性患者11例, 占总数的26.67%。其中严重性关节炎患者21例, 创伤性关节炎患者5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例。

1.2 纳入标准

该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纳入标准如下[1]: (1) 年龄在60岁以上; (2) 根据临床症状以及X线初步诊断和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 并采用关节镜进行确诊; (3) 所有患者均尝试进行保守治疗, 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改用手术治疗; (4) 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该研究中30例患者术前均采用平躺位进行麻醉, 采用患者的膝关节前正中线切口作为手术入路, 经过髌内侧进入患者的膝关节, 主治医生在仔细并且彻底地分离关节内异常增生的炎性滑膜组织, 并切除外侧半月板以及前交叉韧带, 在松解患者内侧痉挛的软组织之后, 对骨赘等病变组织进行凿除, 膝关节置换则选择从股四头肌下路进行。对于出现膝关节外翻的患者则需要首先进行下肢力线矫正, 作股骨、胫骨、髌骨等切骨, 一般情况下胫骨的关节面均采用髓外定位系统进行切除 (截骨面一般在8~10 mm, 后倾5°) , 股骨则通过髓内定位进行切除 (截骨的外翻角度一般保持在5°~7°之间) , 对于髌骨则只需对周围增生的骨赘进行切除, 完成之后进行软组织平衡以及恢复患者正常的力线。最后将术前准备好的与患者匹配的假体进行植入, 采用骨水泥进行固定, 检查膝关节的固定情况以及活动度, 常规安置引流管后每天观察患者引流量, 术后常规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 一般在术后3 d左右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后恢复训练[2]。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 观察和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6、12个月关节的活动度、疼痛度, 对其进行HSS评分, 测定患者四头肌等长收缩的最大肌力以及随意运动肌力, 同时测量患者治疗前后两侧股四头肌的肌力[3]。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的收集的实验数据都通过SPSS 19.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其中收集的计量资料均采用 (±s) 的方式来表示, 组间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 当P<0.05时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疼痛度以及HSS评分比较

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术后1、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疼痛度HS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 (P<0.05) , 术后第12个月的关节活动度、疼痛度以及HS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注: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治疗前后四头肌等长收缩的最大肌力以及随意运动肌力比较

经过治疗患者的四头肌等长收缩最大肌力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 ;在随意运动肌力方法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b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临床病因主要为长期的超重、外伤以及蜕变等因素诱发患者出现骨性增生, 该疾病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 临床发病较慢, 然而一旦疾病累及较为严重时患者的膝关节会出现严重的活动受限, 并且伴有剧烈的疼痛, 从而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和工作[4]。临床文献报道表明[5], 采用关节置换手术对该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情况并且术后能较快的恢复, 因此满足了膝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适应症主要包括受伤性关节炎、各类炎症关节炎、静息性感染性关节炎以及胫骨高位截骨失败的骨关节炎等患者, 并且对于终末期以及严重的骨关节炎患者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6]。

对于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采用措施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该手术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腔出血以及术后感染等, 而这三种并发症之中以深静脉血栓最为严重, 能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7,8,9]。因此术后实施良好的护理是确保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保证。该研究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如下:患者给予抗血栓治疗, 常用药物主要包括低分子肝素、抗凝血药物等, 同时给予患者弹力袜以及静脉泵的使用。以上措施均能很好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但其在临床上无明显表现形式。对于术后感染的防治同样重要, 因为其严重时可导致手术失败, 引发疼痛或残疾, 一般引发感染的因素有以下几点:患者有关节手术史、免疫系统受损、手术时间超过3 h、患有其他疾病等, 所以有效地保证损伤处皮肤、保护屏障的完整性和必要的抗感染措施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措施[10]。

该研究结果表明, 骨外科临床上对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因此值得在骨外科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黎国权, 覃海宁.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2) :5543-5545.

[2]Opetz K, Steinhauser J, Joos S, et al.Joint Replacement Quality Index: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 physicians[J].Orthopade, 2014.

[3]任红杰, 樊新军.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3 (8) :1361-1362.

[4]Melchiorri G, Viero V, Triossi T, et al.Late Isometric Assessment of Hip Abductor Musc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Functional Tests in Elderly Women Undergoing Replacement of Unilateral Hip Joint[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4.

[5]隆晓涛.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24) :2522-2525.

[6]Sperati G.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 arthroplasty with implantation of Osteomed Interflex IPG system:our experience[J].Acta Biomed, 2014, 85 (2) :118-20.

[7]林作华, 傅国彦.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和疗效[J].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 (14) :8-10.

[8]刘红艳, 赵伟, 孙阳, 等.5例退行性膝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8) :227-228.

[9]王新, 韩冰.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及原则[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7) :58-59.

[10]乔良胜, 焦尚起, 王硕, 等.关节置换手术年龄时机选择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10) :1019-1021.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2

中医对于关节炎病因病机的阐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除此之外,《素问・痹论》还认为“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痹病的产生又与饮食和生活环境有关。而在《素问・评热病论》中曰:“风雨寒热,不得虚 ,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可见古人对于关节炎的发病既看到了其外部因素,同时也意识到了它的内因,概括的说,风、寒、湿、热邪是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而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在原因。

中医对于关节炎治疗的理论认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中药治疗即当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同时亦须温肾助阳、扶正固本,以达强筋壮骨、根除关节炎症之功效。中药“镇骨驱风贴”结合了众多医家治疗关节炎用药之精华,又依托效专力宏的传统黑膏药为载体,神奇疗效尽显中医中药之魅力。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3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07-03

管遵惠老师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致力于经验穴及集合穴的临床研究。对针灸处方注重组方配穴,就如中药配伍有君臣佐使一样,配穴也应有严谨合理的组穴原则。集合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也为针灸临床配穴法,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穴方法。本人在临床中运用管氏集合穴膝痛六灵穴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106 例均为门诊患者,男 42 例,女 64例;年龄 40~74 岁,40~59岁48例,60~74岁58例,平均(58.6±7.4)岁;病程 3 个月~9 年,<2年50例,>2年56例,平均(3.3±2.4)年;病变部位:左膝发病 32 例,右膝发病 44 例,双膝发病 30 例。

2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2.1 临床表现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多见于老年人。肝肾不足者,可见头昏、腰膝酸软,初起膝关节轻微疼痛,活动略有不利,轻微活动稍有缓解,脉弦细,苔薄质偏红。风寒湿阻者,则病起隐袭,发病缓慢,有外伤史,治而未愈,与气候有关,反复缠绵不愈,脉细,舌苔薄质淡。X 线片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髁间突变尖增生,胫骨平台边缘有骨质唇样增生,关节面粗糙。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修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分类标准[1]:①就诊前几个月膝关节疼痛;②X线摄片示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③实验室检查符合骨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膝关节晨僵<30min;⑥关节活动时有弹响声。符合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项者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骨痹的诊断标准。①发于中老年;②受累膝关节以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早期关节隐痛,休息减轻,劳累加重;中期持续关节痛、僵硬,活动后改善;后期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但无僵直;③X线摄片示早期可见关节边缘唇样骨质增生,中后期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有囊性变、骨质硬化,关节边缘骨刺形成骨赘,多伴骨质疏松。

2.2.3 排除标准 排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疾病患者。

3 治疗方法

取穴 主穴:膝痛六宁穴:阳陵泉、阴陵泉、膝内廉(平内膝眼水平线,胫骨副韧带上,股骨与胫骨之间的骨缝处)、膝外廉(平外膝眼水平线,腓侧副韧带上,股骨与腓骨之间骨缝处)、膝下(内外膝眼连线上,髌韧带中点是穴)、髋骨(髌骨外缘上2寸,梁丘穴两侧各旁开1.5寸,左右各1对)。配穴:肝肾亏虚加膝关、复溜,寒湿凝滞加足三里、膝阳关、丰隆,气血凝滞加血海。

治法:每次取6~8穴,每日治疗1次,加用电针,留针30 min,12次为1疗程。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骨痹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疼痛减轻,活动功能好转。未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

4.2 疗效评价 观察项目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病情轻重临床分级,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分。0 分:无疼痛,最大行走距离无限制,无晨僵,行走、上下楼梯及下蹲无困难,关节功能可做各种活动,局部无压痛、肿胀;1分:轻度疼痛,步行>1000 m,但有限,晨僵<1 min,行走、上下楼梯及下蹲时稍疼痛,关节功能中度受限,关节活动不灵活,但可从事正常活动,局部重压时疼痛,稍肿胀;2分:不活动时亦疼痛或不适,步行在300~1000 m,晨僵≥5 min,上下楼梯及下蹲活动困难,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关节活动不灵活,只能生活自理,但不能从事正常活动,局部疼痛,肿胀;3分:疼痛难以忍受,步行<300 m,晨僵>15 min,不能上下楼梯及下蹲,关节功能活动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局部疼痛、肿胀明显。

4.3 治疗结果

见表1~2。

从上表看出:疗效以年龄小于59岁者最佳,随着年龄增加则疗效也较差;病程多以2年以内疗效最好,2年以上疗效次之,并随着病程增加疗效逐减。

5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58岁,教师,发觉左膝关节酸痛不适2 年,由工作繁忙及进城不便未加重视。近来活动后疼痛加剧,常伴有磨擦声响,活动略有障碍,临床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经拍双膝 X 线片示:左膝关节骨质疏松、髁间突变尖、膝关节上下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脉细弦、苔薄质偏红,西医诊断为:左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诊断为:骨痹。证属:肝肾不足,经筋失养。治宜补益肝肾,濡养经筋。针灸取穴:主穴:左膝痛六宁穴;配穴:左膝关、复溜、膝阳关、血海。每次取6~8穴,每日治疗1次,加用电针,留针30 min。针治1次后,膝痛即感减轻,治疗5次后,膝关节活动基本自如,共治疗15次,症状完全消失,膝关节活动自如。随访1年,疗效巩固。

6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生在 40 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是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常见病,以关节软骨的损坏和丢失、软骨下硬化、骨赘形成为特征。由于本病呈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进展,因此治疗的目的不是恢复关节的结构和生物力线,而是缓解疼痛,恢复和保持关节功能,阻止疾病的发展。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痹证范围,因多发于中老年人,一般认为是先有肝肾损伤,复加风、寒、湿邪侵及人体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

增龄劳损、肝肾亏虚、筋骨失养,筋痿髓枯,筋骨松驰是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的病理基础;风寒湿是本病常见的致病或诱发因素;病位在膝关节,病变常涉及肝、肾、脾脏。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是病理之本,寒湿留滞是病理之标。气滞血瘀、肝肾亏虚、风寒湿阻、肾虚髓亏等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基本中医证候。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骨痹”、“痹证”范畴,认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之外伤,长期劳损及风寒湿外袭、客于局部,瘀滞血脉,经络不通所致。本病标实,虚实挟杂:当宜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散寒止痛为大法。针刺膝痛六宁穴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达到阴阳相配、刚柔相济、内外相调之目的。阳陵泉为筋会穴,有特定疗效;膝关、复溜补益肝肾;膝阳关、足三里、丰隆散寒除湿;血海具有调血、生血、活血之功。诸穴合用以引经气、调阴阳、活血脉,使气血通畅,经筋得养,功能得复。

导师对针灸处方注重组方配穴,就如中药配伍有君臣佐使一样,配穴也应有严谨合理的组穴原则。导师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组方的集合穴,是指对某些病证或特定部位的疾病,有特殊疗效的几个穴位的组合。管氏集合穴共有13组,由72穴组成,其中管氏经验穴占52穴。有双穴集合,有六穴集合,有九穴集合,有十六穴集合。多是主治作用近似,而又穴性各异的邻近腧穴,集合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既可扩大治疗范围,又能增强临床疗效。集合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也为针灸临床配穴法,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穴方法。

疗效与年龄及病程有关:年龄小、病程短则疗效 好;反之则疗效差。

参考文献:

[1]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31.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15例, 女15例, 年龄45~76岁, 平均 (57.6±2.6) 岁;双膝损伤16例, 单膝损伤1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6例, 女14例, 年龄46~77岁, 平均 (58.5±1.8) 岁;双膝损伤15例, 单膝损伤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均符合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标准; (2) 均同意参与本研究, 并遵从医嘱。排除标准: (1) 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2) 近3个月内接受过针灸治疗; (3) 合并其他关节损伤; (4) 近6个月内注射过透明质酸。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澳美制药厂, 批号:20100828) , 0.75 g/次, 2次/d, 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其配方包括:黄芪30g, 蜈蚣1条, 桂枝、川芎、牛膝、秦艽、人参、杜仲、赤芍、当归、防风、干地黄各10 g, 桑寄生15 g, 独活20 g, 细辛6 g、甘草6 g, 将其水煎至600 ml, 每日1剂, 分3次服用。感冒发热、阴虚内热、湿热症患者忌用。温针操作方式为:取穴: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 梁丘、膝眼、鹤顶、血海。操作前协助患者取坐位, 将膝关节完全暴露于视野, 嘱患者放松心情, 对针刺穴位进行消毒, 再选用毫针 (40~50 mm) 进行穴位针刺, 使用提、插、捻、转法, 得气后留针于穴位上。在留针过程中, 在针柄上 (距离皮肤2~3 cm) 插入2 cm的清艾条段, 并将其点燃, 在针下放置一张硬纸片, 避免患者烫伤皮肤, 待艾条燃尽后, 将针柄上灰烬去除, 然后拔针, 温针隔日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个疗程为14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 内容包括上楼情况、疼痛情况、跛行情况、下蹲受限情况,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于治疗后1、2、3、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分数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功能主要是由活动范围、自我评价、稳定性、活动能力、疼痛情况5个方面进行评判, 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差。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 (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均消失, 同时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经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 (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逐渐好转, 同时能够完成正常工作和生活活动;无效:经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 (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呈恶化状态, 且不能完成简单日常生活活动[2]。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2.3 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3。

2.4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 关节软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化、裂纹、炎症、机械性外伤等, 其在造成关节软骨损伤的同时, 还可导致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严重时, 周围软组织可出现充血、水肿、肌肉挛缩现象, 且膝关节本身属于负重较大、解剖结构较为特殊的关节, 因此易出现关节功能紊乱, 从而引发膝骨关节炎。有研究表明,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高达13.6%, 目前治疗的首要目的在于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患者肢体功能[3]。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干骺端血流增加、边缘骨赘、骨硬化、滑膜炎所致, 其在组织学方面早期临床表现为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克隆形成, 后期则表现为血管入侵, 并伴有软骨硬化现象[4,5]。而在中医理论中,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属“鹤膝风”“痹症”“骨痹”等范畴, 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风寒湿痹阻、气血不顺, 而致血瘀于骨关节发病。因此, 治疗基本原则为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经[6]。

中药汤剂配方中独活、桑寄生具有祛风除湿、养血和营、活络通痹之功效;牛膝、杜仲、熟地黄可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川芎、当归、赤芍补血活血;黄芪、人参、甘草补气扶脾, 使气血旺盛, 有助于祛除风湿;蜈蚣搜风剔络, 桂枝、细辛温经通络, 秦艽、防风可祛周身风寒湿邪。诸药合用, 可达到益肝肾、祛风湿、止痹痛、补气血之功效[7]。温针主穴包括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梁丘、膝眼、鹤顶、血海, 其中足三里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养血之功效, 三阴交具有补益肝肾之功效, 梁丘具有通痹止痛之功效, 鹤顶具有养肝柔筋之功效, 膝眼具有行气止痛之功效, 血海具有祛风寒之功效[8]。《医学入门》载有“药之不及, 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温针能将艾火的热力直接传导入穴位, 辅以艾绒温经通络之性, 两者合用可达到温阳散寒、除湿通痹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可改善膝周血液循环, 松解粘连现象及膝关节疼痛, 促使炎性介质吸收, 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膝关节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疼痛情况、稳定性及自我评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温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减轻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陈益丹, 邱华平, 金肖青, 等.不同针灸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6, 26 (1) :42-45, 64.

[2]徐风玲.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 (24) :75-76.

[3]邱玲, 翟佳丽, 刘迪, 等.温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震后板房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12) :2261-2263.

[4]高洁, 欧阳八四, 张音, 等.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比较[J].中国针灸, 2012, 32 (5) :395-398.

[5]张玉霞.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 2013, 19 (10) :1903-1905.

[6]S Farrokhi, S Tashman, AB Gil, et al.Are the kinematics of the knee joint altered during the loading response phase of gait in individuals with concurrent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complaints of joint instability?A dynamic stereo X-ray study[J].Clinical biomechanics, 2012, 27 (4) :384-389.

[7]陈萍.温针配合中医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5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9) :155-155.

[8]邱玲, 翟佳丽, 刘迪, 等.温针内外膝眼配合康复训练治疗震后板房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4) :391-392, 399.

退行性膝关节炎手术治疗好吗 篇5

1.非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2.手术治疗

(1)。膝关节镜下探查并清理术 此术是用于诊断治疗膝关节疾病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使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具有恢复快,疗效显着等特点。

(2)。膝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膝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部件所代替,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如同装牙套一般,植入人工关节,使其恢复正常平滑的关节面。

针灸疗法

常规针灸 取犊鼻,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合谷,解溪,委中,阿是穴等。对膝关节热重加大椎,曲池,合谷;湿重加三阴交;气滞血瘀加膈腧;电针 取犊鼻,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合谷,太冲,阿是穴等。得气后接G6805-2型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或疏密波,刺激强度以能耐受为度。

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如何治疗 篇6

上海 唐读者

唐读者:

首先建议您在医院做患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如此方可得到准确诊断。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中医治疗

中医综合治疗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针灸,推拿,小针刀,中药内服、外敷、熏洗及膝关节腔内冲洗等方法。

二、西医治疗

包括非手术治疗(理疗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或消除炎症反应;药物治疗能消炎镇痛)、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

患者平时要注意经常更换姿势,并局部按摩,注意休息,适当做一些简单轻松的家务劳动或运动,尽量保持膝关节的功能活动,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功能锻炼。比如——

伸膝活动:坐于床边或椅子上,将双足平放于地板上,抬起一只脚并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伸直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屈曲膝关节。两腿交替,反复5~10次。下同。

屈膝活动:俯卧,双下肢平放,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力靠向臀部,并保持屈曲位到有酸胀感,再慢慢伸直膝关节。

腘绳肌锻炼:仰卧,双下肢平放,将一侧膝关节屈曲尽量贴向胸部,并用手固定大腿,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当有酸胀感时屈曲膝关节,再慢慢放平。

股四头肌锻炼:俯卧,双下肢平放,屈曲一侧膝关节并用毛巾环绕同侧踝部,逐渐向臀部尽力牵拉小腿,持续1~2分钟。

患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不管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不可能痊愈。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1.保护关节不要受到损伤,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

2.避免超负荷的活动和劳动,减少做频繁登高运动(上下楼梯或走高低不平的山路最好拄拐杖,以减轻关节的磨损)。如果有髌骨、半月板、膝关节韧带的损伤一定要及时治疗。关节内骨折或脱位要及时复位。当发现膝关节周围有畸形时要及时矫形。

3.适当服用维生素A、C、E及补充维生素B等,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

主任医师 郭剑华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诊治的129例退行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患者为主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62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 其中男性29例, 女性33例;年龄41~80岁;病程在3个月~21年, 平均 (中位) 11年;实验组67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法, 男性32例, 女性35例;年龄40~79岁;病程范围在3个月~21年, 平均 (中位) 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以及其他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法。患者饭后口服100 mg双氯芬酸片, 3次/天, 1个疗程1个月。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姿势, 主要在膝关节部位取穴, 对穴位消毒后, 采用捻转法行血海双透膝阳关双、阳陵泉双透膝关双, 金针深度一般在3.3~4.8寸, 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治疗;尔后再取鹤顶双、内膝眼双、外膝眼双, 进针深度一般在0.4~0.9寸,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适当增加艾熏等辅助治疗。每日针灸1次, 10次为1个疗程, 连续3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组疗效等级资料较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检验标准为α=0.05。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 对照组62例患者中, 9例符合治愈标准, 17例符合显效标准, 11例符合有效标准, 25例符合无效标准, 总有效率为59.68%;实验组67例患者中, 17例符合治愈标准, 32例符合显效标准, 13例符合有效标准, 5例符合无效标准, 总有效率为92.54%。

秩和检验表明, 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Zc=4.49, P<0.01) ,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表明, 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18.04, P<0.01) ,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退行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也可发生青年人;可单侧发病, 也可双侧发病。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医常见的主诉。其早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 尤其是下楼时为甚, 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 是出现关节肿大, 多因骨性肥大造成, 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膝关节活动受限, 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 部分患者关节肿胀, 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中医文献中没有退行性关节炎这一病名, 与痹病、骨痹、膝痹等疾病在临床表现与病因病机等有相近之处, 病机主要与外感风寒, 内伤气血、痰凝、湿聚密切相关。

临床可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的方法, 本文选择的退行性关节炎病例均不符合手术指征。常用的保守治疗包括理疗、药物、注射疗法和中医中药治疗[3]等方法。在针灸治疗中, 诊治患者的膝筋骨病变尤为重要。针灸主要通过疏导经络和穴位来达到治疗目的, 所以, 通过加强对经络分布的认识和对患者病灶点的诊断, 联系相关治疗方法, 能够帮助针灸更好地治疗退行性关节炎[4]。在取穴位时, 要做到灵活变通, 不局限于一般的取穴部位, 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治疗过程中, 要合理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方法, 如针刺、艾熏、火罐等, 相互配合一伙的较好的疗效。医学研究表明, 针灸治疗退行性关节炎不仅有利于活络膝周经筋, 加快修复关节软骨, 而且对外周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5]。

本文通过对129例退行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其选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表明, 治疗1个月后, 对照组62例患者中, 9例符合治愈标准, 17例符合显效标准, 11例符合有效标准, 25例符合无效标准, 总有效率为59.68%;实验组67例患者中, 17例符合治愈标准, 32例符合显效标准, 13例符合有效标准, 5例符合无效标准, 总有效率为92.54%。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可见, 针灸治疗退行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操作简单,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在治疗过程中, 笔者发现患者的自我判断常常出现误区, 自我判断能力的高低对诊治退行性关节炎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患者及时发现疾病, 及时就诊参与有效治疗, 能在最佳治疗期内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患者及时康复。

要注重老年高发人群的关于疾病防治到的健康教育, 纠正其错误认识。在日常生活中, 有的人认为自己上了年纪, 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出现的小问题并不碍事, 根本不重视生活中出现的关节不灵便或活动时发出声响等改变, 未能及时就诊治疗。对疾病认识不足, 是导致患者不及时救治的原因。老年人缺乏相关疾病知识, 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保健意识, 错误认为增加关节锻炼可改善关节炎的病情, 实际上日常的下蹲、上下楼、体育锻炼等活动会加剧关节的磨损程度, 增加关节负重, 不利于疾病的恢复[6]。还有很多人认为退行性关节炎就是骨质疏松, 采取无效的诊治措施, 或者将关节疼痛作为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 但是膝关节不疼并不意味着治愈, 这是值得注意的。

另外, 退行性关节炎不仅仅见于老年人群, 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很多因素有关, 如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素质、劳动强度的大小以及肥胖等。应积极针对疾病发生原因, 积极做好预防工作。要宣传防病知识、保护关节。让患者对该病有所认识, 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 防止关节过度运动和负重, 避免关节机械性损伤。严重时应制动或石膏固定, 以防畸形。减轻体质量, 使用把手、手杖以减轻受累关节负荷。与职业有关者, 应调换工作。进行有关肌肉群的锻炼, 可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 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要控制体质量或减肥。肥胖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旦超过标准体质量, 减肥最重要。体质量下降后能够防止或减轻关节的损害, 并能减轻患病关节所承受的压力。要及时和妥善治疗关节外伤、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发病。生活中注意补钙, 应以食补为基础, 要注意营养的平衡, 多食奶制品、豆制品、蔬菜及紫菜、海带、鱼、虾等海鲜类。同时应多见阳光及补充维生素D, 以促进钙吸收。

参考文献

[1]章波, 娄思权, 张克, 等.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109例随访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3 (6) :17-20.

[2]杨永晖, 孙奎, 苏国宏, 等.隔三七饼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 20 (1) :53-55.

[3]王锡友, 王福, 孟祥奇, 等.孙呈祥教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18 (36) :4063-4064.

[4]李孟, 袁普卫, 朱长庚.骨舒汤Ⅱ号治疗湿热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0, 18 (12) :55-56.

[5]赵李清, 黄燕兴, 滕蔚然.针刺结合康复指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31) :149-151.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8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3月~2012年5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门诊OA患者(OA组)132例,与同期健康志愿者(非OA组)132例对照,所有对象为连续病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膝关节炎、髋关节炎的诊断标准[1]。影像学诊断标准:参照Kellgren和Lawrence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5级[2]。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OA为第一诊断;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50岁;Kellgren和Lawrence分级Ⅰ~Ⅲ级;广州本地居住>20年。

1.3.2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继发性骨关节炎;合并其他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传染病,或有严重精神疾病;无法判定原始病情。

1.4 样本含量估算

多因素分析的样本含量一般是变量数的5~10倍[3],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并考虑课题经费和人力等因素,选择变量数的6倍估算样本量,此研究可能进行多因素分析的变量最多22个,即22×6=132例;因调查员一对一调查,能保证问卷质量,且样本量计算一般要求高于最低样本量的20%,所以不再增加不应答样本。

1.5 研究方法

(1)骨关节炎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综述骨关节炎影响因素,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调查表设计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广州地区的生活习惯,编制《骨关节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由两位相关专业教授评阅并修改,产生问卷初稿。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按研究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征集20例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横断面现场调查,研究者逐条询问患者并填写问卷,14天后再次问卷调查,删除问卷中容易出现错漏的项目,重新编写问卷实施调查手册,确保正式调查顺利实施;除基本信息外,问卷调查需要参与最后统计的变量22个。(2)中医体质辨识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18]。

1.6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前向被调查者简要介绍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落实“知情同意”,获得被调查者的配合,提高调查的可靠性;调查过程中以相同的询问方式和态度提问,避免引导或提示,一对一逐题询问,填写问卷的字迹工整、清楚,不可用铅笔,以免日久字迹模糊,问卷保持清洁。调查结束后根据被调查者合作情况评价问卷的可靠程度,被调查者填表不合作或应付记为不可靠数据并予以剔除,计算问卷有效回收率。

1.7 数据管理

1.7.1 录入

《骨关节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结果录入EpiData3.1软件,建立骨关节炎影响因素病例数据库,两人独立背靠背录入,录完后进行数据二次检验,分歧处协商分析解决,注明解决办法,最终2个库完全一致,数据录入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量表结果录入泛华蓝十字《健康管理软件》,由软件评定体质,体质辨识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两个数据库的结果导入SPSS 16.0软件建立统计数据库。

1.7.2 统计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α=0.05。单因素分析:每个计数资料指标暴露情况及其与OA分布情况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骨关节炎与影响因素的关系,骨关节炎为因变量(OA组Y=1,非OA组Y=0),经单因素筛选有意义的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骨关节炎与体质分布的关系:骨关节炎患者为因变量(OA组Y=1,非OA组Y=0),9种体质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因资料不全等问题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OA组124份,非OA组124份,有效回收率为93.9%。124例OA患者膝关节患病57例(45.97%),腰椎49例(39.52%),颈椎11例(8.87%),髋关节5例(4.03%),踝关节2例(1.61%)。两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见表1。

2.1 OA中医体质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

与平和质相比,阳虚体质及血瘀体质人群患骨关节炎的危险度显著增高。见表2。

2.2 OA影响因素

2.2.1 单因素分析

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工作姿势、劳动类型、家族史、关节外伤史、蹲坑排便习惯、饮酒、失眠和焦虑、居住楼梯房、食用水果、体育锻炼、运动形式、健康知识获得等15个影响因素与OA发病相关。见表3。

2.2.2 多因素分析

15个相关因素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筛选方法:Forward LR,变量入选标准α=0.05,剔除标准为0.1),筛选OA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性别、体重指数(BMI)、蹲坑排便习惯、运动形式、健康知识获得方式为骨关节炎风险因素,男性OA发病风险较女性低;体重指数越高,OA发病风险余越高;蹲坑排便习惯者OA发病风险更高;经常做负重运动者OA发病风险高于伸展运动者;主动获取健康知识者OA发病风险较低。见表4。

3 讨论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相对稳定的特质[4]。OA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导致OA的易感性不同,对OA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和影响因素调查,明确OA与体质类型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才能予以准确的防病治病措施,从而构建OA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3.1 退行性骨关节炎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OA的危险体质为阳虚质和血瘀质(表2),与传统认识相符。骨关节炎病的病因可归结为虚、痰、瘀,其中虚是第一病因。许学猛教授[5]认为“虚是正气虚,包括人体气、血、精、液等物质不足以及脏腑功能的低下,这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先决条件,是本,而风寒湿三气杂至是痹病发生的外在因素,是标”,虚主要是指肝肾亏虚,还包括气血不足和阴阳失调。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四肢百骸气血充足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OA以虚为本,又因气血不足致痰、瘀之实,导致疼痛,关节僵硬、肿胀等症状。

3.2 退行性骨关节炎发病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OA预防工作中除了年龄、遗传、基因等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营养、肥胖、运动等因素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规避风险,性别因素或可以通过激素治疗降低OA环保风险。Lorig KR教授组织实施关节炎的自我管理项目的核心内容是OA相关知识的获取和行为的改变。本次调查表中除常设的系统性因素与局部性因素以外,增设健康知识获得方式。李宁华等[6]调查发现,除“年龄”外广州地区危险因素主要为性别、饮酒、专职体育(负重运动)、母亲骨关节炎史、站姿工作;汤敏生等[7]调查广州市荔湾区症状性OA发现女性、工作强度、生活方式、肥胖、高龄可能是患病危险因素;何春红等[8]调查发现越秀区老年人膝OA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曾居住条件(潮湿、阴暗、潮湿+阴暗)、关节经常负重及膝关节既往史。可见,广州地区不同时期同类调查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排除入组标准、问卷差异等因素,推论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不同时期同类疾病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完全根据本地区调查结果制订方案并不可行。没有条件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况下,制订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小样本横断面现场调查,了解影响因素分布情况,结合本地区其它研究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较为可行。

综上所述,在已知本地区OA体质类型、影响因素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参考同类研究结果,从OA危险体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入手,结合三级预防理论,构建OA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对OA患者、OA高危人群、健康人群进行分层管理是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地区退行性骨关节炎与中医体质类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132例予横断面现场调查,采用《骨关节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分析OA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48份,与平和质相比,阳虚及血瘀体质人群患骨关节炎的危险度显著增高;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失眠和焦虑等15个影响因素与OA发病相关,性别、体重指数(BMI)、蹲坑排便习惯、运动形式、健康知识获得方式为骨关节炎风险因素。结论: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危险体质为阳虚质、血瘀质,危险因素包括负重运动、蹲坑排便习惯、高体质量指数,保护因素为男性和主动获取健康知识。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炎,中医体质类型,影响因素,相关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11(7):702-704.

[2]Kellgren JH,Lawrence JS.Radiological assessment of osteo-arthrosis[J].Ann Rheum Dis,1957,16(4):494-499.

[3]胡立胜,周强.中医临床研究设计与SAS编程统计分析[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1-42.

[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5]邓晋丰,许学猛.中医骨伤证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2-16.

[6]李宁华,张耀南,张毅,等.国内六大行政区域六城市中老年人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9):7758-7760.

[7]汤敏生,彭伟雄,江笑娥,等.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居民症状性骨关节炎患病情况调查[J].广东医学,2007,28(9):1506-1509.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0例中,男227例,女153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年龄49.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颈部不适35例,占9.21%;头痛、头晕,且疼痛多为胀痛或钝痛186例,占48.95%;上肢或手麻木159例,占41.84%。病程均在半年至5年以上。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摄颈椎正、侧、双斜位及张口位片,之后经临床牵引、推拿等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41例患者因症状加重而施行手术后,症状得以改善。

1.3 诊断标准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平片表现有颈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变形、变小;椎间隙变窄;椎轴异常;韧带钙化[2]。

2 结果

2.1 颈椎退行性变的部位本组380例患者病变部位在C3~7之间,其中以C5~7椎体骨质改变为主。

2.2 钩椎关节增生、退变

本组182例患者在C4~6间出现钩椎关节变尖、肥大,关节间隙模糊、变窄,关节面硬化,占47.89%。

2.3 颈椎曲度改变

213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占56.05%,表现为曲度变直或后突反曲,病变处椎间隙前窄后宽。

2.4 颈椎骨质增生

有176例患者,占46.32%,在椎体前、后、上、下缘出现骨质硬化、增生现象。其中59例患者占15.53%,在C4~5及C6~7之间骨质明显增生,有骨桥形成。

2.5 椎间隙狭窄、椎间盘退变

231例患者占60.79%,在C4~7椎间盘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改变。表现为:(1)椎间隙变窄;(2)椎体软骨下骨质增生即在狭窄的关节面和椎体上、下缘产生密度增高、硬化征象;(3)纤维环钙化,表现为受累椎间盘前端呈现小三角形或线样、点状钙化;(4)髓核钙化,为受累椎间盘内出现点状、环形或泥沙样钙化;(5)真空现象,见于椎间隙内产生线样透亮影。

2.6 椎间孔变形、变小

在双斜位片上,可见有264例患者出现该征象,占69.47%,表现为椎体后缘及小关节突增生、变尖,有骨赘形成,使椎间孔变形、变小。

2.7 颈椎失稳、移位

81例患者出现该征象,占21.32%。表现为颈椎正常曲度消失,生理曲线呈阶梯状,也有椎体向后移位滑脱者。颈椎失稳后可使受累椎体发生旋转,出现双边、双突征。

2.8 韧带钙化

本组146例患者可见韧带钙化,占38.42%,表现为前纵、后纵及项韧带呈点状、斑片状、长条状密度增高的钙化影。

3 讨论

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性或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骨质增生退变,小关节移位等基本病因诱发使颈部肌肉痉挛,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压或刺激所致,是中老年人颈肩痛的常见病[3]。随着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传统X线平片、CT、M R I等的广泛应用,诊断的正确性明显提高,但X线平片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目前,临床上对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很草率,分型不确切甚至有些单凭想象,只有一两项症状即诊断为本病,从而扩大和延伸了该病的诊断范围及标准。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在X线片上表现主要有钩突关节增生、小关节增生硬化、椎体前后缘骨刺形成、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椎间隙狭窄、椎间孔变形变小和颈椎周围软组织钙化等。X线片摄影要求位置准确,影像清晰。颈椎的侧斜位片最为重要,70%的X线征象在颈椎侧位片上可显示[1]。由此可见,在颈椎的X线平片诊断中,颈椎的骨质增生和骨赘骨桥形成是本病的主要依据;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为该病的起因,是诊断本病的基本点;椎间隙、椎间孔改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特征;颈椎周围软组织钙化、小关节增生及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为诊断本病的间接征象。通过X线片的认真分析,能够观察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大部分征象,在该病的初步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X线平片检查是基层医院诊断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应予以重视。

摘要:目的分析X线平片对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0例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0例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为:钩椎关节增生、退变占47.89%;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者,占56.05%;颈椎骨质增生者占46.32%;椎间隙狭窄、椎间盘退变患者占60.79%;椎间孔变形、变小占69.47%;颈椎失稳、移位占21.32%;韧带钙化者占38.42%。结论X线平片能够观察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大部分征象,在该病的初步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X线诊断

参考文献

[1]王相武,彭红胜.250例颈椎病X线平片分析与探讨[J].医学信息,2008,21(6):969~970

[2]梁萍,方华盛,黄春芹,等.1200例X线平片诊断颈椎退行性变的再评价[J].广西医学,2005,27(4):557~558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1日-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50例;年龄38~89岁, 平均年龄 (64.53±2.79) 岁;病程1~26年, 平均病程 (7.82±2.11) 年;发病部位:左膝32例、右膝37例、双膝17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双醋瑞因 (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00150) , 每次饭后给药1粒, 每日口服1~2次。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 (1) 寒湿闭阻型:独活寄生汤, 药物组成:当归10g、秦艽10g、防风10g、桑寄生15g、细辛3g、川芎10g、青风藤15g、牛膝10g、独活10g、肉桂6g、桂枝10g、威灵仙15g, 水煎后每日1剂, 分2次口服; (2) 肝肾亏虚型:使用院内自制熏洗剂膝痛宁外用治疗, 方剂组成:苍术15g、黄柏15g、牛膝15g、川芎15g、薏苡仁15g、茜草20g、土茯苓20g、桂枝6g、大黄5g、红花10g, 指导患者于中药熏洗床上取平卧或俯卧位, 将膝部完全暴露后对准熏洗床熏蒸孔, 利用中药蒸汽对患侧膝部有效熏蒸, 待药液温度下降后对膝部浸洗, 每次持续治疗30min, 2次/天, 经水煎后药汁熏洗膝关节, 每日2次, 每次持续30min, 熏洗完成后适当按摩膝关节或给予相应运动, 连续治疗5周为宜; (3) 气滞血瘀型:身痛逐瘀汤, 方剂组成为:五灵脂10g、香附6g、当归12g、桃仁10g、牛膝12g、没药10g、秦艽10g、川芎12g、红花10g、甘草10g、羌活10g、薏苡仁20g, 水煎后每日1剂, 分2次口服。记录两组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指数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情况结合骨性关节炎指数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 判断其临床疗效。WOMAC满分100分, 共包括疼痛 (20分) 、僵硬 (10分) 、日常活动功能 (70分) 等三项内容, 其中患者病情与得分呈正相关, 即评价分数越高则其病情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功能及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两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理想,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质、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部分患者还可表现为骨质增生、软骨下骨囊性改变等[2]。研究表明, 随着人们年龄增长, 该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约60%男性及70%女性存在膝关节骨侵蚀。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3]。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局部封闭虽可显著改善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 有效降低或阻断疼痛阈值, 但由于患者间存在个体差异, 部分患者经单纯西医封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组患者经单纯西医治疗后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但下降幅度并不理想。提示应在常规西医封闭治疗基础上加用其他辅助治疗措施从而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属于中医“骨痹”范畴, 主要发病原因为筋脉痹阻、气滞血瘀、肝肾亏虚等, 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针对性地给予辨证治疗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中医辨证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可有效避免因个体差异所致疗效不良的情况, 利于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治疗原则如下: (1) 寒湿闭阻型: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群, 由于此类患者机体各项生理机能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 抵抗力及免疫力均有所下降, 为风邪寒湿入侵筋骨创造了有利条件, 导致经络关节凝滞、筋脉收缩拘急等异常情况, 最终发生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此类患者临床主要特点为遇寒病情加重, 治疗原则为祛风化湿、温经散寒; (2) 肝肾亏虚型:气血衰少导致膝关节血流不畅引发此病,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祛风除寒除湿为主要原则; (3) 气滞血瘀型:此类患者大多因挫伤、扭伤或长期劳损发病, 膝关节中血溢于外、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 即不通则痛, 提示治疗原则应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本文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后, 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 提示患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

综上所述,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辨证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评分中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功能及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 两组患者WOMA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更为理想,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可显著提高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渊, 牛维.退行性膝骨关节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聚类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33) :6184-6187.

[2]杨济, 何名江.手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J].中国骨伤, 2012, 25 (5) :411-412.

[3]沈润斌, 任玉猛, 张倩, 等.温针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 (11) :824-825.

退行性骨关节炎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10年4月~2012年4月来院我院治疗的骨科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2±3.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47.6±10.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上主要表现为慢性疼痛和膝关节功能障碍。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均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其中关节间隙变窄35例,关节内积液25例。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X线检查(出现退行性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独活寄生汤(自制),水煎服,每次1剂,每日服用两次,取药渣再次煎煮熏洗患膝,4周为1个疗程,共12周。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0 mg口服,每日1次,于早餐后服用,总共12周。对治疗后患者进行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液中IL-1的含量进行检测。每剂独活寄生汤的药方组成:独活30 g、桑寄生30 g、杜仲15 g、川牛膝15 g、熟地15 g、茯苓15 g、党参15 g、鸡血藤15 g、肉桂12 g、秦艽12 g、川芎12 g、白芍12 g、当归12 g、细辛6 g、甘草6 g。关节红肿、疼痛的患者加忍冬藤15 g、羌活15 g、独活15 g、延胡索10 g。

1.3 检测方法

IL-1的检测由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

1.4 诊断标准

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2]。100分为正常(膝关节无任何症状、体征),80分以上为优,70~7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Lysholm评分和IL-1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75.5±4.5)分,治疗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88.5±5.5)分,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液中IL-1含量平均为(365.44±28.9)pg/m L,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含量平均为(305.44±31.4)pg/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骨关节炎以关节软骨的退变和ECM降解为主要特征,软骨细胞功能的改变是骨关节炎病理演变的关键[3]。IL-1是骨关节炎发病进程中主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它是调治软骨细胞成效活动的因子,它能促使软骨细胞判辨界限的软骨基质。IL-1作用于软骨细胞的机制包括: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促判辨代谢因子和其他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事实阐明,在关节软骨的外面,IL-1α和MMP-1、3、13配合表达,惹起软骨基质的降解,并能制止软骨细胞分解具有透亮软骨特性的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督促生成有纤维母细胞特性的Ⅰ型胶原,从而使软骨细胞变性。另一方面,软骨细胞在IL-1和TNF-α环境中的分解代谢和判辨代谢活动都加速了,最终使得ECM更新率增加,促使软骨的进行性退变。近年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IL-1在触发滑膜细胞激活导致关节受损和诱导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所以在关节的退变当中IL-1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含量也与病变的程度成正比。

在中医学中老年性膝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5],是因为年老患者体质虚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风寒湿等外邪侵入,机体抵抗力不强而发病,患者临床症状常常反复发作,尤其在天气发生变化以及受累时加重。传统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肝肾同源,故本病从理论上讲应属肝肾两虚,治疗上也多用补肝肾、通经络之品,以益肝肾、补气养血、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为主[6],本病可从内伤气血、外感风湿方面来论治。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方中的独活、秦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党参、茯苓、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补益气血;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细辛、肉桂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除湿、滋阴清热、运气行血的功能[7]。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除湿,补益肝肾气血,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之功[8]。从笔者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IL-1含量明显降低,说明治疗效果明显;同时与传统的服用塞来昔布的方法相比,服用独活寄生汤在Lysholm评分,IL-1含量的数据上也更有优势,说明服用独活寄生汤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IL-1是关节进行性退变的一个敏感指标,它的含量降低的程度,显示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的程度。所以IL-1含量的降低证实了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服用独活寄生汤)和对照组(30例,服用塞来昔布),对治疗后的所有患者进行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液中白介素-1的含量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评价独活寄生汤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75.5±4.5)分,治疗组患者Lysholm评分为(88.5±5.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膝关节液中白介素-1含量平均为(365.44±28.9)pg/mL,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液中白介素-1含量平均为(305.44±31.4)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能明显提高患者的Lysholm评分,同时减低患者膝关节液中白介素-1含量,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白介素1

参考文献

[1]李春波,周瑞莲.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炎128例疗效关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3(8):171-172.

[2]Freddie H,Christopher D,Kelly G.Knee surgery[M].New York:Williams&Wilkins,1994:278.

[3]谢伟,王东超,陈勇,等.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与健康者血清MMP-3、IL-6、TNF-α和hs-CRP的相关性研究[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30(3):183-185.

[4]Rho YH,Chung CP,Oeser A,et al.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pre-mature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ArthritisRheum,2009,61(11):1580-1585.

[5]张伟,史继祥.中药湿热敷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6,4(7):26-27.

[6]施权峰,吕厚忠,陈巨鹏等.玻璃酸钠加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7):154-155.

[7]孙亚彬,刘茂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6):3.

上一篇:植物城市下一篇:洋葱育苗移栽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