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

2024-05-24

化脓性关节炎(精选5篇)

化脓性关节炎 篇1

化脓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直接感染, 并引起关节破坏及功能丧失的关节炎, 又称细菌性关节炎或败血症性关节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但好发于儿童、老年体弱和慢性关节疾患者, 男性居多, 男女之比2~3∶1。常见的病原菌占85%以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多数为血源性传播、少数为感染直接蔓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例患者, 男性11例, 女性5例, 血源性感染13例, 感染直接蔓延3例, 儿童和老年人共12例, 成年人4例。

1.2 实验室诊断

本组共16例患者, 1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4例为溶血性链球菌, 14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2例在正常范围内, 血沉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关节腔穿刺液黄色、混浊, 部分稀薄。穿刺涂片检查15例可见脓细胞, 细胞穿刺液细菌培养均见细菌生长。

1.3 临床表现

本组16例患者均起病急骤, 其中15例伴有寒战高热, 周身乏力, 膝关节红、肿、热、痛及关节功能障碍, 仅有1例患者关节肿胀, 无疼痛, 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但白细胞计数高, 穿刺液菌培养阳性。

1.4 治疗方法

1.4.1 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

一般选用针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或广谱抗生素, 待检出致病菌后再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生素。

1.4.2 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

检出致病菌后, 选用敏感抗生素, 每天作一次关节穿刺, 抽出关节液后注射抗生素, 如果抽出关节积液逐渐变清, 而局部症状和体征缓解, 说明治疗有效, 可以继续使用, 直至关节积液消失, 体温正常。

1.4.3 上述两种方法无效, 可以选择关节腔持续灌洗或关节切开引流, 再辅以足量全身抗生素。

2 结果

本组共16例患者均治愈, 膝关节活动正常。全身足量抗生素及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治疗9例, 关节腔持续灌洗治疗4例, 关节切开引流治疗2例, 仅1例复发, 后期治疗后膝关节活动正常。

3 讨论

一旦诊断考虑SA, 须及早、有效、足量地应用抗生素, 疗程要充分, 静脉用药需用10~15d, 甚至更长时间, 待到临床症状控制, 开始向正常转化时, 再改口服药物, 抗生素使用宜持续到症状消退后2周[1]。经验性用药应选择抗菌谱覆盖葡萄球菌的广谱抗生素, 因为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其次为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2,3,4], 待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回复后相应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尽早进行关节局部处理包括关节穿刺冲洗、关节切开排脓、清除病灶, 以避免关节软骨骨质的破坏, 降低致残率。本组病例所有患者及时予全身抗生素治疗和关节局部处理, 均好转出院。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昌图县第一医院1998年至2010年收治的16例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 全身足量抗生素及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治疗9例, 关节腔持续灌洗治疗4例, 关节切开引流治疗2例, 仅1例复发。结论 早期恰当合理治疗, 不但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还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膝关节,抗生素

参考文献

[1]Newman JH.Review of septic arthritis throughout the antibioticera[J].Ann Rheum Dis, 1976, 35 (3) :198-205.

[2]Shetty AK, Gedalia A.Management of septic arthritis[J].Indian JPediatr, 2004, 71 (9) :819-824.

[3]Gupta MN, Sturrock RD, Field M.A prospective 2-year Study of 75patients with adult-onset arthritis septic arthritic[J].Rheumatology, 2001, 40 (1) :24-30.

[4]Dubost JJ, Soubrier M, De Champs C, et al.No changes in thedistribution of organisms responsible for septic arthritis over a20year period[J].Ann Rheum DiS, 2002, 61 (3) :267-269.

化脓性关节炎 篇2

[关键词] 关节镜;化脓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1-192-01

化脓性关节炎是骨科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感染不易控制,复发率高,成为治疗难题。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需要切开清创引流冲洗,不仅创口大,用时长,而且效果不稳定,复发率较高。近年来,关节镜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种手术方法治疗早期化脓性关节炎的优点突出,现对4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施关节镜下清理术的4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病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23~66岁,平均(46.2±4.5)岁;关节局部封闭病史者4例,关节外伤7例,肺炎病史5例;病程5~14 d,平均(9.1±0.6) d。选取对象标准,体温高于38℃,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皮温升高,浮髌征阳性,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多。术前关节液菌培养,阳性2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溶血性链球菌12例,肺炎球菌5例。

1.2 设备及器械

Smith&Nephew关节镜系统,关节冲洗引流器械由德国公司提供。

1.3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上止血带。做切口,将进水管从髌骨外上方插入到髌上囊,髌下外侧切口插入关节镜套管。取关节液菌培养。探查关节内情况。高压生理盐水进行灌洗,多角度冲洗关节,待关节冲洗液无脓性物质流出,再次用关节镜检查[1]。见充血水肿增生滑膜组织,脓苔,坏死组织,纤维粘连蛋白等,用刨刀多次刨除,反复冲洗,直到流出液变清。关节清理结束,需再次灌洗关节腔。冲洗完毕,撤出关节镜和引流管。于上外侧入路放置引流管到髌上囊并固定。

1.4 术后处理

根据菌培养以及药敏结果抗生素治疗。培养阴性的患者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关节腔生理盐水灌洗,500 mL/2~4 h。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无关节肿胀、疼痛,引流液清亮后,停止灌洗。3~5 d负压引流后拔管。术后患者即可进行床上静止功能训练。活动量由小变大,可选用CPM机锻炼[2]。

2 结果

45例患者术后全部治愈,体温、皮温正常,无关节肿胀,膝关节功能恢复,浮髌征阴性,血沉、C反应蛋白符合正常范围。随访5~12个月,平均治疗时间(7.5±0.5)d。所有患者均无复发。Noyes评分,优4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达到95.6%。

3 讨论

膝关节感染是全身关节感染中最常见的[3]。化脓性关节炎不易治愈,对关节的损伤极大。原因是感染中,由于脓细胞溶酶体的释放对关节软骨等组织破坏,覆盖在软骨面的纤维蛋白会进一步阻碍软骨由关节液吸收营养,关节内形成广泛粘连,使得感染不易控制,最终导致膝关节废用[4]。传统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方法是切开关节腔,冲洗引流,全身抗生素治疗,配合功能锻炼。但是该方法对关节的损伤大,治疗时程长,且效果不稳定,容易复发。尤其是切开关节会破坏关节结构,影响术后[4-5]。相比较而言,关节镜下清理术,损伤小,可彻底清除关节内坏死物质,脓苔,清洗脓液,控制感染。

清创后,持续灌洗以及功能锻炼,对于消除感染,尽快恢复功能至关重要。关节镜手术后留管最好在髌上囊上外侧,可以使关节腔得到充分灌洗。邓刚等[6]研究表明,利用关节镜手术后留管灌洗,能促进体温更快恢复正常,控制感染。尽早进入功能锻炼能保证关节功能恢复,防止骨关节炎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关节镜下清理并持续灌洗治疗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可因具有创口小、手术用时少、术后无并发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Yoshio T,Masuyama J,Kano S.Two cases of pneumococcai septic thritis complic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J].Ryumaehi,1993,33(2):169-174.

[2] 张之智,刘建设,王万春,等.关节镜下早期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2003,9(6):8-10.

[3] 赵金忠,蒋垚,沈灏.通过关节镜技术治疗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J].中華骨科杂志,2002,22(8):474-476.

[4] 张羽飞,王立德,杨兆宏,等.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急性化脓性关节炎[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4):325-327.

[5] 陈坚,杜丽茹,吕厚山.膝关节镜下清理术改善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的中期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282-6283.

[6] 邓刚,肖诗梁,钱锐,等.关节镜下清理及双组置管闭式冲洗负压引流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86-91.

化脓性关节炎 篇3

关键词:金属-金属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后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全髋关节置换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对于年龄低于55岁的患者, 特别是活动量较大的男性患者早期的假体松动率较高, 10年累计假体生存率低于80%[1]。为探讨金属-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该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开展金属一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化脓性关节炎后骨性关节炎患者20例, 其中, 男16例, 女4例, 12~19岁, 平均15.4岁, 手术时年龄35~55岁, 平均 (48.7±4.1) 岁。所有患者均有对其所患化脓性关节炎进行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的病史, 在行金属-金属髋关节置换时, 化脓性关节炎均处于静止状态。所有患者均因疼痛难忍及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等而行置换手术。

1.2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各重要脏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行WBC计数及分类, C反应蛋白检查及穿刺培养等检查以排除活动性感染, 确定下肢长度差异。均拍摄高质量并已知放大倍数的骨盆正位和股骨侧位片及髋关节MRI扫描。对髋关节及股骨上端质量和解剖结构等进行评估, 以选择合适的假体。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3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用金属-金属髋关节置换, 采用后外侧入路行置换术。术中要求患者置于标准侧卧 (90°位) , 患侧向上, 骨盆静止不动, 选用透X线的体位固定架固定体位。以大转子顶点为标志, 分离出臂大肌筋膜, 结扎旋股内动脉分支, 锯断股骨颈, 取出股骨头。扩髓前抬高股骨上端, 髓腔锉偏前、紧贴大转子, 由梨状肌窝处进入。屈膝屈髋外旋, 伸膝伸髋内旋确定假体稳定性、松紧度。安置假体, 复位。修补外旋肌群及后外侧关节囊, 关闭切口。

1.4 临床评定

包括术前、术后2年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和SF-12量表评分[2]。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分是100分, 90~100分是优, 80~89分是良, 70~79分是可, 70分以下是差。SF-12量表评分分为包括躯体量表评分和心理量表评分。

1.5 并发症评估

包括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出血及血肿形成、肢体不等长、脱位和半脱位、异位骨化、血栓栓塞、骨折、假体松动、感染、骨质溶解等。髋部疼痛缓解疗效按照疼痛等级分为[3]:无痛;轻微疼痛:偶尔出现, 活动无受限;轻度疼痛:一般活动后疼痛, 需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稍活动后疼痛难忍, 偶尔服用强效镇痛药;重度疼痛:卧床不敢活动, 经常服用强效镇痛药。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标准差 (x±s) 表示, 行t检验。

2 结果

20例手术均顺利, 时间57~122 min, 平均 (97.3±3.8) min, 全部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 所有患者随访36~72个月, 平均56个月, 假体生存率100%, 无一出现假体松动、髋臼、骨质溶解等并发症。术前及术后2年Harris评分及SF-12评分见表1。随访至今, 20例中, 16髋优, 2髋良, 2髋可, 0髋差, 优良率为90%。术前5例中度疼痛, 15例重度疼痛, 术后仅有1例轻度疼痛, 其余19例均为轻微疼痛或无疼痛。

3 讨论

髋关节关节炎主要累计关节表面和软骨下骨。理论上关节表面置换为更合逻辑的手术选择。流行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的表面置换假体为金属大头与骨水泥型聚乙烯髋臼相关节。聚乙烯臼很薄, 同时金属大头产生很高的摩擦力矩, 因此导致髋臼磨损明显增加, 骨溶解以及假体失败。早期和中期的失败率高达33%。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后软骨破坏, 髋臼侧宜选择生物型固定, 同样的髋臼型号, 金属假体可以使用更大的股骨头匹配, 这既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 也减少了股骨颈-髋臼缘的撞击而允许更大的活动范围。金属界面也允许关节滑液更快的流动, 从而产生更好的润滑作用。金属-金属为自抛光界面, 表面划痕能够自我修复。该组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 采用金属-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 主要考虑患者骨质较好, 骨容易长入到假体表面而形成较为牢固的生物固定, 其次这些患者活动量大, 假体发生松动的几率也较高, MOM固定假体翻修时较容易取出, 可降低翻修手术的难度。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3], 金属-金属磨损率较金属-超高分子聚乙烯低, 磨损颗粒小, 其松动率很低, 因此金属-金属人工关节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刘庆等[4]研究报道, 随着对金属-金属人工髋关节的特殊流体润滑机制的研究的深入, 关节磨损对假体位置、运动学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更容易受到金属材料强度和关节液性质的影响。金属-金属关节还具有自抛光性质, 是其他界面材料所不具备的。梁治权等[5]报道金属-金属髋关节置换适用于运动水平要求较高的年轻患者, 使骨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 二次翻修手术更加容易, 功能康复快, 髋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好。王羿萌等[6]报道, 金属-金属假体具有独特优势, 短中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但存在假体磨损、金属离子释放、软组织炎性假瘤等问题, 如何权衡利弊, 需要进一步探讨。该组20例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 无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术后疼痛症状较轻, Harris髋关节评分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分方法, 以手术相关髋关节评分为疗效评估, 主要指征为疼痛或/和功能障碍。只有以患者为基础的评分才能评价患者术后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满意度, 衡量患者基本健康状况的评分如SF-12。该组实验术后2年Harris评分及SF-12评分明显高于术前, 该研究认为, 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后骨性关节炎在年龄较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因其年轻骨质好, 关节液分泌丰富, 即使活动量较大, 其磨损率也较小, 能明显降低假体松动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 减少翻修率, 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冲, 瞿玉兴, 赵洪, 等.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置换49髋随访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39) :7234.

[2]周爱国, 张健, 安洪, 等.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 (4) :613.

[3]马伟.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的中期随访疗效[D].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 2008.

[4]刘庆, 周一新.人工髋关节摩擦学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 30 (2) :75.

[5]梁治权, 艾力江·阿斯拉, 孟庆才, 等.金属-金属表面髋关节置换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对年轻及活动量较大患者18个月的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9) :1550.

化脓性关节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13~24岁,平均19.1岁。病程3d~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和病史资料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均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需做关节腔冲洗(同时切开引流)患者,均经X线检查,关节腔穿刺细菌培养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年龄均在12~60岁之间;发病期间均无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

1.3 研究方法

在患者髌骨内高、外低行膝关节穿刺,各放置1个留置针头并接输液器,分别与输液瓶及无菌引流袋相连,其中需注意将无菌引流袋于治疗盘内放置在床下。冲洗液用生理盐水3000mL加硫酸庆大霉素48万U配制而成。当冲洗引流液透明呈蛋清样,体温<38.0℃72h以上,关节腔积液消退,关节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时拔管。观察组:术后48h内每日先快速以110滴/分速度滴入4000~5000mL冲洗液至引流出液体由血性混浊转清后,再以30滴/分速度滴入1000~2000mL冲洗眼连续冲洗关节腔。72h后,冲洗液酌情减至3000~4000mL/d, 7d后,冲洗液可减至2000~2500mL/d;观察组:每日以30滴/分速度匀速滴入3000mL冲洗液,连续冲洗关节腔。

1.4 观察指标

(1) 显效:关节腔冲洗后,体温<38℃,皮温正常,关节腔积液消退,关节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 (2) 无效:关节腔冲洗后,体温仍≥38℃,关节局部肿胀明显,有压痛感,关节腔仍有积液。

1.5 护理

1.5.1 一般护理

(1) 生命体征的观察:按时测量体温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4h 1次,通过体温曲线观察发热情况,高热患者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使用退热剂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剂量不宜过大,以防虚脱。若高热不退,应注意有否败血症的可能,应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2) 营养支持: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一般感染、高热、分解代谢增加,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组织修复需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故营养治疗十分重要。应通过多种途径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 (3) 抗感染治疗:治疗前期给予患者足量系统性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按医嘱给予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长期卧床患者,还应注意防止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道感染。 (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认识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以及治疗护理的方法等。与患者家属一起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紧张恐惧的患者,应加强宣教,让患者了解经过恰当的治疗措施处理后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抑郁焦虑的患者,要耐心疏导患者,鼓励患者与家属或医务人员沟通交流将抑郁的感受释放出来,舒缓焦虑感,增强它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1.5.2 局部护理

(1) 注意引流液中是否含有颗粒、引流液的总量变化及引流液的浑浊程度和是否含有血液,出入量是否相符,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引出液如果浑浊无变化,局部症状无缓解需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若引出液逐渐转变为蛋清样,关节肿胀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说明治疗有效,可以继续使用,直至关节积液消失,体温<38℃,即可考虑拔管,冲洗治疗时间为2周。 (2) 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保持冲洗管道通畅。重点是夜间护理,患者多在晚上入睡后将引流管压迫或扭曲致冲洗液流速减慢导致引流管堵塞,此时需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或睡姿,保障冲洗持续有效的进行,患肢要在避免引流管移位的前提下小幅度活动,避免造成冲洗引流不畅。 (3) 每3~4h检查一次冲洗液引流袋,防止引流液满涨导致堵塞或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认真操作。 (4) 患者使用石膏托制动,限制患肢活动以减轻疼痛,同时也能避免患肢因活动导致引流管收到压迫或移位。

1.5.3 功能锻炼指导

(1) 早期需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以协助患者作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避免关节粘连尽可能保留并恢复关节功能。在患者适应了这种被动训练后,可将患肢置于下(上)肢功能锻炼器上作24h持续性被动运动加强锻炼。 (2) 拔管后指导患者开始主动练习关节功能活动。拔管当天起1周内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5次/天,每次5min;1周后让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做下蹲运动,5次/天,每次5min。根据关节功能改善及肌力恢复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增大活动量。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应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在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开始后第3、5、7天,对患者分别按照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同时详细记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χ2检验(表1)。

注:χ2=5.82, P<0.05

3 讨论

化脓性关节炎在感染过程中,脓细胞释放的溶酶体对以关节软骨为主的组织结构造成破坏,在软骨表面凝聚的纤维蛋白层会阻碍软骨汲取营养,关节内和关节周围会出现严重的纤维粘连[2]。持续灌注冲洗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流动的冲洗液将病灶内炎性物质、坏死组织及血肿及时引流到体外,减少关节内压力和脓液对关节软骨的溶解、侵蚀和破坏,能使关节囊保持一定的膨胀状态,防止关节粘连[3]。持续冲洗液可以利用冲洗液中的抗生素在关节腔内达到并维持高水平的杀菌浓度,有利控制感染抑制炎症,为修复患肢关节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此外,关节腔冲洗可降低膝内压,调节膝关节腔内渗透压和酸碱度,增加对软骨的营养,有利于修复[4]。

从本研究可以发现传统关节腔冲洗,显效一般需要1周,且对照组中有3例无效病例,均为引流管堵塞至引流失败。这可能是化脓性关节炎系统性应用抗生素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而关节腔内的杀菌抑菌浓度不足的原因导致。持续性关节腔冲洗加入少量抗生素虽然能直接而有效起到杀菌作用,且杀菌能力较静脉应用抗生素强l~2倍[5],但是因为滴速较缓慢,不能有效且充分引流出关节腔积液,还可能导致引流管堵塞而至引流失败,或流速减慢导致局部纤维蛋白和白细胞分泌的溶酶体浓度增高,进一步引起关节软骨破坏时间延长。

本研究中亦显示观察组先快后慢持续冲洗关节腔,可在5d后显效,有效率68.18%,而对照组,则需7d后才显效,有效率45.45%。两组以χ2检验比较其显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主要原因是快慢交替持续滴注冲洗能充分引流出关节腔内炎性渗出液,包括细菌、溶酶体及纤维蛋白等代谢产物,使抗生素迅速而有效发挥作用,减轻或抑制滑膜炎症,利于消肿,消炎止痛[6]。同时快慢交替持续冲洗关节腔还利用了水流滩流的原理,匀速水流后的加速水流,由于速度快、冲力大,可以将匀速水流时淤积的有害物质冲走,更有效的避免了渗出物在局部堆积,从而保证水流的畅通从而使体温下降,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消失。所以观察组显效时间较对照组短。

综上所述,快慢交替持续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同时配合多项目的综合护理干预相比较于传统持续关节腔冲洗,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有点,应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速度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4例脓性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为观察组22例, 对照组22例。观察组每日先以滴速110滴/分后再以30滴/分对关节腔变速持续冲洗;对照组每日以30滴/分匀速滴入持续对关节腔冲洗。结果 观察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本研究表明快慢交替滴入法持续关节腔冲洗相比较于传统滴入法持续冲洗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 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关节腔冲洗,化脓性,关节炎,护理观察

参考文献

[1]许莉萍, 管英妹.持续关节腔冲洗的滴速对化脓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1, 7 (3) :8.

[2]赵金忠.通过膝关节镜技术治疗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8) :474-476.

[3]唐志宏.膝关节镜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J].实用骨科杂志, 2005, 11 (5) :457.

[4]陆庄樵, 谭乾, 宋立坚.关节镜冲洗液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 1990, 10 (4) :281-283.

[5]徐文怀, 陈如法.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50.

化脓性关节炎 篇5

1 病例概况

1.1 病例

患者,男,50岁,自诉于20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红肿、胀痛、有灼热感,伴发热。病后在外院治疗,具体不详。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出现膝部皮肤化脓,左膝关节活动障碍、行走困难,高热、休克。为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6月27日转入本院。患者既往有10年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40℃,P 120次/min,R 26次/min,BP 132/74 mmHg。神志清醒,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左膝关节肿胀,局部皮温高,压痛。入院时血常规:WBC 22.8×109/L、N79.0%,生化检查示血糖、肝、肾功能正常。诊断:(1)左膝化脓性关节炎;(2)左下肢软组织感染。

1.2 病原学检查

6月29日,抽动脉血行细菌培养;6月30日,取关节腔脓液行细菌培养;7月3日,抽动脉血行细菌培养。以上几次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均无菌生长。

1.3 用药情况

6月27日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0 g i.v.gtt b.i.d.,左氧氟沙星0.2 g i.v.gtt b.i.d.。患者使用上述二种抗菌药物3日后,仍高热,冰敷后T 38.6℃,病情危重。6月30日停用上药,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 g i.v.gtt q.8h.。7月4日,病情仍危重,停用去甲万古霉素,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 i.v.gtt q.8h.及磷霉素钠4.0 g i.v.gtt q.8h.联合抗感染。

2 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情况

2.1 化脓性关节炎感染治疗

7月10日邀请临床药师会诊,考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抗菌谱与患者病灶可能感染的病源菌不相符,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延用磷霉素,给予联合利福平0.45 g i.v.gtt q.24h.,氟康唑0.2 g i.v.gtt q.24h.,同时予口服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3片,3次/d。医师采纳建议。经上述药物治疗后,7月12日患者体温下降至36.7℃。7月17日,T 37℃,复查血常规:WBC 9.0×109/L、N 59.8%,提示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于7月25日出院。

2.2 不良反应治疗

治疗期间7月15日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解水样便3次,查肝功能:TBIL 25.88μmol/L、DBIL 15μmol/L、IBIL 10.88μmol/L、AST 15 U/L、ALT 19 U/L,提示肝功能轻度异常。临床药师考虑可能为利福平不良反应所致,但若此时停药,患者病情可能出现反复情况。权衡利弊后,临床药师建议暂不停用利福平,将其剂量减为0.3 g,用法不变,蒙脱石散剂1包,3次/d,首倍(与四联活菌片间隔至少2 h),同时予其它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特别是脱水、低钾和代谢性酸中毒,必要时输血浆和白蛋白。同时建议取大便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7月18日大便细菌培养结果示无菌生长。7月19日复查肝功能:TBIL 19.25μmol/L、DBIL 10.14μmol/L、IBIL 9.11μmol/L、AST 13 U/L、ALT 11 U/L,提示肝功能恢复正常。7月19日患者呕吐减少,大便为黄色烂便,提示腹泻缓解。

3 分析与讨论

3.1 抗感染治疗药学分析

化脓性关节炎为是由化脓性细菌导致的关节感染[1],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可占85%左右。由于感染难以控制,病程迁延不愈,可引起关节永久性损害致功能障碍。临床药师考虑到该患者为多年卧床患者,反复用药,免疫力低——通过分析患者入院时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对抗感染治疗的反应,锁定致病菌可能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文献[3]推荐针对MRSA感染首选万古霉素。因医院条件限制,未采购万古霉素,而患者使用去甲万古霉素后无效,亦未能做血药浓度检查,无法分析用药无效的原因。但另有文献报道[4],利福平对关节感染或慢性骨髓炎可有效的根除粘附于修复材料的细菌,对修复关节感染或骨感染是理想的抗生素。因此,临床药师建议给予利福平+磷霉素联合抗感染治疗。医师采纳该用药建议,使用3 d后感染得到控制,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3.2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治疗

患者使用利福平5 d后出现腹泻及轻度肝功能损害,考虑为利福平的不良反应所致。经过减少利福平剂量、对症治疗后,患者腹泻症状及肝功能损害得以缓解。故积极给予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已经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或治疗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5],并能使肝功能明显改善[5]。4

4 出院教育

4.1 出院带药指导

用药依从性差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患者发生用药疗效差的主要原因。交代患者继续使用双岐杆菌四联合菌片和蒙脱石散剂,并严格坚持用药间隔时间,直至腹泻完全停止。

4.2 生活方式的指导

叮嘱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病魔信心,调整饮食结构,并适当增加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营养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再次感染。

5 小结

临床药师的工作不仅包括对医嘱的干预,也包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患者用药教育。本文通过对1例化脓性关节炎感染者的药学监护,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处理药品不良反应问题,给临床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合理用药,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6]。在此过程中,临床药师与护士、医师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以合作团队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工作。此外,临床药师也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相互信任,使患者信心增强,积极配合治疗。

摘要:1例50岁男性患者,20&nbsp;d前左膝疼痛入院,既往有10年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入院后先后给予五种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临床药师会诊后,评估其用药方案,建议更换抗菌药物,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进行用药分析,调整药物剂量及对症治疗。医师采纳用药建议,患者感染得以控制,病情稳定,治疗15&nbsp;d出院。

关键词:化脓性关节炎,临床药师,抗菌药物,药学监护

参考文献

[1]邱贵兴.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ⅩⅦ-骨和关节感染.中化外科杂志,2005,43(4):270.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9.

[3]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6.

[4]袁壁君.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骨和关节感染的治疗.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5,26(1):27.

[5]袁佩娜.微生态活菌制品的作用机制及合理作用.中国执业药师,2012,9(9):44-45.

上一篇:护理提示单论文下一篇:美国人的价值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