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2024-07-29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精选11篇)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1

在婴幼儿急性化脓性关节感染中, 化脓性髋关节炎和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 而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acute septic 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 ASAS) 并不多见, 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认识尚少, 易误诊误治[1]。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89例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患者,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治疗的89例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2例、女47例, 年龄10 d~1岁11月, 平均年龄5.7个月。参数包括临床表现、体温、血白细胞计数、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外周血培养、X线片、MRI、是否经过内科治疗、误诊率。

2 结果

临床表现:7例患者初诊存在肩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占7.86%。体温:17例患者有体温高于37.5℃病史, 最高39℃, 占19.10%。血白细胞计数:62例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占69.66%;15例白细胞计数>15×109/L, 占16.85%。血沉:76例血沉增高, 占85.40%;51例血沉>30 mm/L, 占57.30%;28例血沉>50 mm/h, 占31.46%。超敏C反应蛋白:81例增高, 占91.01%, 18例>30 mg/L, 占20.22%。外周血培养:18例血培养阳性, 占20.22%, 其中5例木糖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菌株) , 占27.77%, 2例表皮葡萄球菌, 占11.11%, 其他革兰阳性菌7例, 占38.89;革兰阴性杆菌4例, 占22.22%。X线片:24例未行X线片检查。65例行X线片检查者, 阳性者38例, 占58.46%, 其中7例显示大结节病变, 诊断为骨髓炎, 占10.77%;有3例显示软组织肿胀, 诊断为肩关节炎, 占4.61%;28例诊断为肩关节脱位, 占43.07%。MRI: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显示关节腔积液或骨髓信号改变, 32例存在骨髓炎改变, 占35.96%, 其中有2例提示骨脓肿形成。是否经过内科治疗:28例经过内科按照呼吸道或早产儿治疗, 占31.46%。误诊率:总误诊率为46.07%, 14例初诊为臂丛神经损伤, 占15.73%;28例初诊为肩关节脱位, 占31.46%, 3例初诊为脑炎, 占3.37%。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早期常常由于病变位置的深在, X线片无显著阳性改变, 甚至临床症状不典型, 加上外伤史或其他器官疾病现象的掩盖, 易延误诊治[2]。曾有回顾性报道在新生儿期做出化脓性关节炎诊断的仅29%[3], 婴幼儿ASAS临床相对更少见, 笔者统计在在初诊过程中总误诊率为46.07%, 因此,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是获得良好愈合的关键。

3.1 临床表现:

婴幼儿ASAS通常并没有发热、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急性炎症典型表现, 低体质量儿或合并呼吸道、肠道等其他器官系统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更加隐匿。笔者统计本研究组病例仅有7.86%的患者存在典型炎症表现, 有高达31.46%的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中或治疗后因更换衣物时发现肩关节活动受限或哭闹而就诊。临床仅表现为关节活动受限“假性麻痹”者易与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混淆。3.2体温与实验室检查:Allen等[4]认为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发育, 炎性反应低下, 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并不能准确反映细菌感染, 病情严重时体温降低及白细胞计数减少更为多见。笔者研究发现仅有19.10%的ASAS患者存在体温增高, 16.85%的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 20.22%的患者血培养阳性, 表明这些指标敏感性较差。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 超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浓度会急剧升高, 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人体非特异炎性反应的敏感性标志物之一, 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超敏C反应蛋白通常在患者发病时升高, 第2天达到高峰, 治疗后很快下降, 在1周内回复到正常值;合并有化脓性关节炎的患者CRP更高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大多数患者中血沉升高, 但要经过3~5 d才能达到峰值, 临床症状改善后也不立即下降。刘忠堂等[5]认为血沉是化脓性髋关节炎儿童最敏感的指标, 因为新生儿和较大儿童血沉明显>20 mm/h的正常值, 所以它不受年龄的影响。笔者研究发现高达85.40%的患者血沉增高, 高达91.01%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且二者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表明这两种指标敏感性较高。

3.3 影像学检查:

俞阳等[6]研究发现小儿化脓性骨髓炎早期X线片显示患处软组织肿胀, 周围肌肉影增宽, 肌间隙模糊。最早6 d后出现骨质密度不均匀, 患病后10 d左右有骨膜反应, 骨质破坏发生在患病后2周左右。笔者研究发现X线片早期表现主要为关节间隙增宽, 阳性率达58.46%, 但高达43.07%的患者误诊为肩关节脱位, 表明此参数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MRI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 可在骨感染第3天发现骨髓的改变, 骨髓内出现病变是诊断急性骨髓炎最可靠的指标。Mazur等[7]对一组43例肌肉骨骼感染儿童进行研究, 发现MRI有97%的敏感性与92%的特异性。笔者研究组所有病例行MRI检查都可得到阳性结果, 主要表现为关节积液, 骨髓改变等。

综上所述, 婴幼儿ASAS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误诊率高, 针对可疑病例行肩关节MRI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是重要辅助检查客观参数。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客观参数特征, 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客观参数, 评价不同参数在该疾病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结果 7例患者临床表现典型, 17例患者体温增高, 62例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76例患者血沉增高, 81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 18例患者外周血培养阳性, 38例患者X线有异常征象但误诊率为43.07%, MRI阳性率达100%。结论 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临床表现不典型, 误诊率高, 肩关节MRI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是重要辅助检查客观参数。

关键词:婴幼儿,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早期诊断

参考文献

[1]周晓康, 王萍, 甄磊, 等.婴幼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67例诊治体会[J].河北医药, 2009, 31 (24) :3400-3401.

[2]孟喜军, 白德明.28例婴幼儿化脓性关节炎诊治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3) :115-116.

[3]张敬东, 彭明惺, 刘利君.新生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诊治问题[J].中华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8) :703-704.

[4]Allen L, Hsiao M, Douglas B.Fever in the millennium: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of markers or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 in febrile children[J].Curr Opin Pediatr, 2005, 17 (1) :56-61.

[5]刘忠堂, 温宏.客观参数在儿童化脓性髋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J].实用骨科杂志, 2003, 9 (3) :218-219.

[6]俞阳, 刘利君, 彭明惺, 等.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治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4, 3 (3) :178-181.

[7]Mazur JM, Ross G, Cummings RJ.Usefulnes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usculoskeletal infections in children[J].J Pediatr Orthop, 1995, 15 (1) :144.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2

问题:急性重症胆管炎并发休克,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效抗生素

b.应用升压药物

c.扩容治疗

d.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

e.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答案及解析:本题选d。

教材中有如下描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治疗原则是紧急手术,切开胆总管减压,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和通畅引流胆道。应边抗休克边手术,首先建立通畅的静脉输液通道,加快补充水、电解质,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同时给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休克者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防止病情恶化。手术以切开胆总管减压并引流胆管挽救生命为主要目标,力求简单有效,胆总管内结石应力争取净,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大多数病人当手术切开胆总管后病人的血压就会回升。。。。。。。(注:教材中并没有进一步阐明其机制)

相关名词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3

2001年至今共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43~78岁,ASA1~3级。均有腹痛、高热、黄疸、神志淡漠或不清、血压低、心动过速等休克症状。

方法:手术前充分了解感染性休克的程度及治疗情况,积极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维生素K120~50mg。 入室后监测ECG、NIBP、SPO2、MAP、CVP, 行静吸复合全麻。缓慢静推力月西0.1~0.15mg/kg,仙林0.1~0.15mg/kg,芬太尼2~4μg/kg慢诱导,麻醉维持以丙泊酚、异氟醚为主,术中以胶体液、冰冻血浆扩容,多巴胺维持血压和心率,抗生素静滴控制感染,凝血酶减少渗血,根据血气分析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以CVP为指导,在补液的基础上用速尿20~30mg防肾衰。术毕入ICU,积极预防术后DIC、MOS发生。

讨 论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13~24岁,平均19.1岁。病程3d~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和病史资料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均为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需做关节腔冲洗(同时切开引流)患者,均经X线检查,关节腔穿刺细菌培养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年龄均在12~60岁之间;发病期间均无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

1.3 研究方法

在患者髌骨内高、外低行膝关节穿刺,各放置1个留置针头并接输液器,分别与输液瓶及无菌引流袋相连,其中需注意将无菌引流袋于治疗盘内放置在床下。冲洗液用生理盐水3000mL加硫酸庆大霉素48万U配制而成。当冲洗引流液透明呈蛋清样,体温<38.0℃72h以上,关节腔积液消退,关节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时拔管。观察组:术后48h内每日先快速以110滴/分速度滴入4000~5000mL冲洗液至引流出液体由血性混浊转清后,再以30滴/分速度滴入1000~2000mL冲洗眼连续冲洗关节腔。72h后,冲洗液酌情减至3000~4000mL/d, 7d后,冲洗液可减至2000~2500mL/d;观察组:每日以30滴/分速度匀速滴入3000mL冲洗液,连续冲洗关节腔。

1.4 观察指标

(1) 显效:关节腔冲洗后,体温<38℃,皮温正常,关节腔积液消退,关节局部肿胀消退,无疼痛; (2) 无效:关节腔冲洗后,体温仍≥38℃,关节局部肿胀明显,有压痛感,关节腔仍有积液。

1.5 护理

1.5.1 一般护理

(1) 生命体征的观察:按时测量体温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4h 1次,通过体温曲线观察发热情况,高热患者采用药物或物理降温,使用退热剂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剂量不宜过大,以防虚脱。若高热不退,应注意有否败血症的可能,应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 (2) 营养支持: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一般感染、高热、分解代谢增加,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组织修复需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故营养治疗十分重要。应通过多种途径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 (3) 抗感染治疗:治疗前期给予患者足量系统性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按医嘱给予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长期卧床患者,还应注意防止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道感染。 (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了解、认识化脓性关节炎的病因以及治疗护理的方法等。与患者家属一起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紧张恐惧的患者,应加强宣教,让患者了解经过恰当的治疗措施处理后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抑郁焦虑的患者,要耐心疏导患者,鼓励患者与家属或医务人员沟通交流将抑郁的感受释放出来,舒缓焦虑感,增强它们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1.5.2 局部护理

(1) 注意引流液中是否含有颗粒、引流液的总量变化及引流液的浑浊程度和是否含有血液,出入量是否相符,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引出液如果浑浊无变化,局部症状无缓解需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若引出液逐渐转变为蛋清样,关节肿胀缓解,疼痛减轻或消失,说明治疗有效,可以继续使用,直至关节积液消失,体温<38℃,即可考虑拔管,冲洗治疗时间为2周。 (2) 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情况,保持冲洗管道通畅。重点是夜间护理,患者多在晚上入睡后将引流管压迫或扭曲致冲洗液流速减慢导致引流管堵塞,此时需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或睡姿,保障冲洗持续有效的进行,患肢要在避免引流管移位的前提下小幅度活动,避免造成冲洗引流不畅。 (3) 每3~4h检查一次冲洗液引流袋,防止引流液满涨导致堵塞或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认真操作。 (4) 患者使用石膏托制动,限制患肢活动以减轻疼痛,同时也能避免患肢因活动导致引流管收到压迫或移位。

1.5.3 功能锻炼指导

(1) 早期需要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以协助患者作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避免关节粘连尽可能保留并恢复关节功能。在患者适应了这种被动训练后,可将患肢置于下(上)肢功能锻炼器上作24h持续性被动运动加强锻炼。 (2) 拔管后指导患者开始主动练习关节功能活动。拔管当天起1周内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5次/天,每次5min;1周后让患者在家属的协助下做下蹲运动,5次/天,每次5min。根据关节功能改善及肌力恢复情况,循序渐进,逐步增大活动量。

1.6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应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在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开始后第3、5、7天,对患者分别按照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同时详细记录,对记录的数据进行χ2检验(表1)。

注:χ2=5.82, P<0.05

3 讨论

化脓性关节炎在感染过程中,脓细胞释放的溶酶体对以关节软骨为主的组织结构造成破坏,在软骨表面凝聚的纤维蛋白层会阻碍软骨汲取营养,关节内和关节周围会出现严重的纤维粘连[2]。持续灌注冲洗其作用原理是利用流动的冲洗液将病灶内炎性物质、坏死组织及血肿及时引流到体外,减少关节内压力和脓液对关节软骨的溶解、侵蚀和破坏,能使关节囊保持一定的膨胀状态,防止关节粘连[3]。持续冲洗液可以利用冲洗液中的抗生素在关节腔内达到并维持高水平的杀菌浓度,有利控制感染抑制炎症,为修复患肢关节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此外,关节腔冲洗可降低膝内压,调节膝关节腔内渗透压和酸碱度,增加对软骨的营养,有利于修复[4]。

从本研究可以发现传统关节腔冲洗,显效一般需要1周,且对照组中有3例无效病例,均为引流管堵塞至引流失败。这可能是化脓性关节炎系统性应用抗生素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而关节腔内的杀菌抑菌浓度不足的原因导致。持续性关节腔冲洗加入少量抗生素虽然能直接而有效起到杀菌作用,且杀菌能力较静脉应用抗生素强l~2倍[5],但是因为滴速较缓慢,不能有效且充分引流出关节腔积液,还可能导致引流管堵塞而至引流失败,或流速减慢导致局部纤维蛋白和白细胞分泌的溶酶体浓度增高,进一步引起关节软骨破坏时间延长。

本研究中亦显示观察组先快后慢持续冲洗关节腔,可在5d后显效,有效率68.18%,而对照组,则需7d后才显效,有效率45.45%。两组以χ2检验比较其显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主要原因是快慢交替持续滴注冲洗能充分引流出关节腔内炎性渗出液,包括细菌、溶酶体及纤维蛋白等代谢产物,使抗生素迅速而有效发挥作用,减轻或抑制滑膜炎症,利于消肿,消炎止痛[6]。同时快慢交替持续冲洗关节腔还利用了水流滩流的原理,匀速水流后的加速水流,由于速度快、冲力大,可以将匀速水流时淤积的有害物质冲走,更有效的避免了渗出物在局部堆积,从而保证水流的畅通从而使体温下降,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消失。所以观察组显效时间较对照组短。

综上所述,快慢交替持续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同时配合多项目的综合护理干预相比较于传统持续关节腔冲洗,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有点,应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速度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44例脓性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配为观察组22例, 对照组22例。观察组每日先以滴速110滴/分后再以30滴/分对关节腔变速持续冲洗;对照组每日以30滴/分匀速滴入持续对关节腔冲洗。结果 观察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本研究表明快慢交替滴入法持续关节腔冲洗相比较于传统滴入法持续冲洗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优点, 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关节腔冲洗,化脓性,关节炎,护理观察

参考文献

[1]许莉萍, 管英妹.持续关节腔冲洗的滴速对化脓性关节炎疗效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1, 7 (3) :8.

[2]赵金忠.通过膝关节镜技术治疗早期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8) :474-476.

[3]唐志宏.膝关节镜联合关节腔冲洗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J].实用骨科杂志, 2005, 11 (5) :457.

[4]陆庄樵, 谭乾, 宋立坚.关节镜冲洗液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 1990, 10 (4) :281-283.

[5]徐文怀, 陈如法.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50.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5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13-0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普外科常见的临床急重症,具有病情急骤、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尤其对于老年人和有伴发疾病的患者,则病情更为凶险,是导致胆道外科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较为棘手,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其死亡率高达13.7%[2]。为总结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笔者对近年来救治的5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手术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我院2005年5月——2011年5月救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3.5岁。患者本次发病后至来院就诊时间:3—60小时,平均就诊时间29.5小时。发病原因:胆管结石42例(84.0%)、胆道蛔虫3例(6.0%)、胆管狭窄3例(既往有胆道手术史)(6.0%)、胰头癌2例(4.0%),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胆道反复感染史,其中11例患者有胆道手术史。主要临床表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且药物治疗后无缓解,不同程度的腹胀,黄疸,寒战发热,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休克、Murphy征阳性等;其中39例患者出现Chacot三联征(右上腹疼痛、寒战高热、黄疸),5例出现Reynold五联征(右上腹疼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表现)。实验室检查:45例患者的白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39例患者的血小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0例患者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21例患者血培养呈阳性。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发现胆总管扩张增粗,胆囊增大、积液,胆囊壁增厚,胆道有梗阻。合并症情况:有合并症的患者23例(46.0%),合并高血压10例,慢性肺部疾病5例,糖尿病2例,其他疾病6例。

1.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3~10小时内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抗感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抗休克及对症支持等治疗,高热的患者可加用皮质激素。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前禁食禁水,常规使用解痉药和止血药等,充分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根据患者术中的心肺功能和梗阻原因决定术式。手术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尽快解除胆道梗阻并充分引流胆道,术中尽量避免对胆囊造成损伤。术中可见大部分患者总胆管扩张>2cm,其周围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切开胆总管后可见有脓性胆汁流出。术中将结石和脓液清除干净后应使用大量生理盐水与甲硝唑反复冲洗。50例患者分别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胆囊造瘘术。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并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

1.3统计处理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4.5小时,平均手术时间(2.3±0.8)小时。术后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复查B超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明显减轻。50例患者中,治愈42例,好转6例,有效率96.0%。死亡2例,死亡率4.0%,死亡原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后切口愈合;3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经T管取石后痊愈。

3 讨论

3.1 AOSC的临床特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最为凶险的一种感染性胆管疾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可导致含有胆红素颗粒的混合性血栓、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进入患者机体血液循环,从而诱发患者进一步出现胆源性败血症(BOS)。当患者发生胆源性败血症后,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疗则很容易发生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特点:①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中毒性休克,本组50例患者中有21例术前出现中毒性休克,发生率高达42.0%;②多数患者伴有反复胆道感染史,本组50例患者既往全部有反复胆道感染史;③大部分患者就诊时间相对较晚,并发症较多,因此容易掩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本身的临床表现,引起误诊及延误病情[3]。有研究认为早期休克是AOSC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患者一旦被确诊为AOSC,均应及时给予抗休克和抗感染治疗。但任何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对解除患者梗阻的机会均很小,疗效往往不尽人意。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尽早采取手术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的压力及充分引流是治疗AOSC的关键环节[4]。

3.2 AOSC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目前临床上还存有一定的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患者在抗炎抗休克治疗后2-4小时内是行手术治疗的较好时机[5]。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AOSC发病后48-72h内是行手术治疗的较好时机。笔者认为在早期抗休克治疗后2-4小时内,如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或有好转,则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基于AOSC的发病原因,抗休克治疗常常不能达到满疗,过多的持观望态度不能决定是否手术,很可能错过最佳手术时间。因此对于经早期抗休克治疗后病情无好转的患者,也应在器官功能出现不可逆损害前进行手术治疗[6]。AOSC的术式选择:应在结合患者的病情基础上,选择简单、有效的术式。本组病例中使用较多的术式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及胆囊切除术。上述术式操作较简单,引流效果较好,且便于术后观察患者的胆道情况。术中切除胆囊虽然可以避免脓性胆汁在胆囊内聚集,但笔者认为是否在术中同时切除胆囊,还应视患者的具有病情决定。如患者病情稳定,耐受力较好,则可考虑在切除胆囊。对胆囊炎症较重,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患者可考虑行胆囊造瘘术。

综上述,重视术前的抗休克、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是提高AOSC患者的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马良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8例诊治分析[J]. 广西医学,2005,26(7):1040.

[2]黄荣柏.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治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2):146~148.

[3]宋玉玲,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76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3):162.

[4]陈庆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85例治疗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8(1):65.

[5]周建平.不同梗阻类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4):325-326 .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 男性46例, 女性24例, 年龄23~63岁。所有患者均具有腹痛、呕吐、恶心、压痛反跳痛等临床症状,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心脑肺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神经疾病的影响,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 予以患者半卧位, 进行吸氧治疗, 期间服用消炎痛, 每次10g, 3次/d, 持续用药4周以上。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术前禁食, 并对胃肠进行减压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采取硬膜外全身麻醉, 根据患者病情, 单纯缝合病灶或者切除病灶, 并将腹腔内遗留的渗液有效清除, 术后使用2 000~3 0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 以此减少术后再次感染。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进行相同的抗菌护理和营养护理[2]。疗效评价方法:患者临床症状减退, 炎症完全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部分减退, 炎症缓解效果良好为有效之和;临床症状无变化, 或者炎症恶化为无效, 临床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同时检测患者内毒素与白细胞含量, 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等相关信息。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对照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显效15例, 有效11例, 无效9例, 临床有效率74.3%, 观察组显效20例, 有效13例, 无效2例, 临床有效率94.3%, 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而且实验室检测内毒素与白细胞含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 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且其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作为临床急腹症之一, 根据其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前者是由于化脓性细菌通过血液或渗透感染直接造成的炎性反应, 后者主要来自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以及肠坏死等疾病造成的混合感染[3]。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但是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本组探究通过对照治疗的方法, 发现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更为突出, 以下则是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的总结。

笔者通过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发现, 手术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 而且相关检测指标的下降幅度与住院时间也显著占优。笔者认为, 手术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 进而缩短药物治疗的起效时间, 而且所采取的微创手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简便性, 既可以避免术中出血的现象, 还可以通过多次腹腔清洗来降低二次感染的几率。而且对于混合感染的患者, 手术治疗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进而减轻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 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龄患者的临床意义更为显著。

总而言之, 对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 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并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 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70例,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 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完善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3%,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3%, 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内毒素与白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取手术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可以有效降低内毒素与白细胞含量,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捍忠.急性化脓性腹膜炎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2, 33 (5) :1009-1010.

[2]赵水浪.急性化脓性腹膜炎31例治疗方法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6) :1293.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50例, 女22例, 男28例, 年龄17~74岁, 平均44.6岁。其中, 胃溃疡穿孔9例, 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 外伤性肝破裂2例, 外伤性空肠穿孔6例, 急性阑尾炎9例, 绞窄性肠梗阻8例, 急性胆囊炎4例。患者主要症状:发热43例 (86%) 、恶心呕吐38例 (76%) 、腹痛34例 (68%) 、压痛反跳痛48例 (98%) 、腹肌紧张42例 (84%)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患者临床表现: (1) 腹痛: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主要的临床表现, 疼痛的轻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体质、发病原因都有很大的关系[1]。患者临床表现不愿移动身体位置, 原因是每次移动身体都会给患处带来剧烈疼痛。原发病部位的疼痛会不断蔓延至整个腹腔, 随患病时间增长疼痛加剧。 (2) 恶心呕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因肠麻痹后产生的肠内容物增多, 肠内压力增高导致呕吐, 重症患者呕吐物中甚至含有下消化道内容物[2]。 (3) 中毒感染症状: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与病情的发展, 患者会出现脉搏加快、发热的症状。年龄偏高体质较弱的患者一般会脉搏速度加快, 体温正常;若有脉搏加快, 患者体温明显下降情况发生, 则是患者病情恶化的征兆。随时间发展患者进一步会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细微弱、神志恍惚、脸色苍白、四肢发凉, 重者会出现感染性休克。

方法:对照组要求其取平卧位, 严禁饮食, 进行持续性胃肠减压。观察组在治疗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急性腹膜炎手术时一般采用全身麻醉, 原发病脏器决定手术切口位置, 若不能确定原发病脏器位置, 以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和正中切口为最佳方法。做好切口后首先将腹腔内渗液吸净, 原发病患处为浑浊液体或大网膜包裹渗液的积存处, 待清楚患者腹膜炎发病原因后, 立即制定下一步处理办法和接下来手术实施方案。穿孔时间不超过12小时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可以选择胃部大面积切除。若有穿孔时间过长、腹腔内已经受到污染或患者全身状况急剧下降现象发生, 此时只能对患者进行穿孔修补术手术。若患者腹腔局部发炎程度严重, 身体情况不能接受实行复杂深入手术时, 应选做应急处理, 例如胆囊造口术以及腹腔引流手术等。已经坏死的小肠部分, 应尽可能的为患者做切除吻合手术, 若坏死结肠部分做不到切除吻合, 可以外置切除坏死部分肠段。手术完成关闭腹腔前, 用甲硝唑溶液重复冲洗做到彻底清理腹腔, 为防止腹腔囊肿的产生, 须利用引流物将腹腔残留液和后续产生的内脏渗液充分引流排出体外。双腔引流管与橡胶管是常用的引流物, 使用前要在引流管尖端剪出多个小孔, 放在盆腔底部与病灶附近。少数引流物要放在结肠旁沟或者膈下。所谓保守治疗方法及非手术治疗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病情发展不严重, 患病时长超过24小时, 且有病情减轻趋势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及过程可作为术前准备工作[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对本组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 显效5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总有效率52%。观察组显效13例, 有效11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96%。完成治疗后在内毒素以及白细胞含量等方面, 观察组下降程度较为显著 (P=0.0263;χ2=11.468;t=9.820) 。见表1。

讨论

临床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则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清楚腹腔中的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 并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 维持营养平衡, 加强抗感染治疗[3,4]。对于医护人员来讲, 首先要掌握患者发病原因, 根据原发病的性质来选择治疗方式, 可以采用修补吻合口漏、切除炎症或外置病变结肠等方式治疗, 以免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间。病情较轻患者一般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 例如:吸氧、半卧位、禁食、肠胃减压、广谱抗生素、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对于继发性急性腹膜炎患者, 制定有针对性的手术方案进行救治, 及时进行腹腔探测、充分引流、处理原发病患, 是最为有效的医治办法。手术治疗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 直接抵达病灶[5,6]。

本组的结果表示,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获得的效果非常显著, 并且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采用保守治疗方法, 住院时间缩短, 有关检测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从上述数据来看, 内毒素 (511.6±84.6、811.6±88.1) 、白细胞含量 (3.6±1.7、7.7±3.2) 、住院时间 (24.3±5.5、14.5±2.9) 及总有效率, 均存在明显差异 (P<0.05) 。这与赵水浪[6]在文章中所指出相似, 证明此次临床试验研究的有效性。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临床治疗工作, 总结治疗效果, 分析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50例,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52%,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结论:患病初期及时就诊,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选择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是极高的。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中惠, 梅永红.腹腔注药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观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6, 20 (6) :58.

[2] 林怀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1 (23) :115.

[3] 张斌, 万谟彬, 王灵台.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9, 3 (3) :173.

[4] 陈志忠, 梁子明.手术治疗75例阑尾周围脓肿[J].中国医药科学, 2011, 15 (12) :118.

[5] 陈昕.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探讨[J].江苏医药, 2011, 15 (13) :128.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8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疾病之一, 其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 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要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8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8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48例, 女40例;年龄30~73岁, 平均年龄49.5岁;胆总管结石22例, 胆总管囊肿并感染10例, 硬化性胆管炎8例, 胆总管蛔虫梗阻11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37例;行1次手术者37例, 行2次手术者27例, 3次及以上24例。

1.2 方法

88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寒战高热、上浮疼痛及黄疸, 体温>39℃者52例, 伴有精神病症状11例, 合并休克25例。对88例患者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1], 检查结果显示, 47例白细胞计数>20×109/L, 伴有核左移;行胆汁培养, 其中24例大肠埃希菌感染, 19例铜绿假孢菌感染, 22例变形杆菌感染, 10例克雷伯菌感染, 1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对88例患者给予抗感染、抗休克、补液治疗, 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88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 其中, 40例为胆囊切除胆道减压引流术, 38例胆道检验引流术, 5例胆囊造瘘, 5例左肝外叶切除。

2 结果

经手术治疗, 88例患者中, 8例 (9.1%) 术后切口感染, 4例 (4.5%) 胆总管结石残留, 1例胆汁漏 (1.1%) , 5例 (5.7%) 多器官功能衰竭, 4例 (4.5%) 死亡, 死亡原因: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住院时间为10~29 d, 平均住院天数为18.5 d。

3讨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多细菌感染引起, 正常的胆总管压力5~10 cm H2O, 一旦胆总管压力升高至50 cm H2O, 超过肝脏分泌压的时候, 肝脏分泌会停止, 胆道压力增高之后, 引起胆管扩张, 从而引起黏膜表面细胞变性坏死, 毛细小胆管破裂, 导致毒素或细菌等随胆汁进入肝静脉, 最终诱发脓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或多器官功能衰竭, 患者死亡等[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危急, 能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感染性休克, 临床多表现为寒战高热、上腹疼痛、黄疸等, 随着患者胆道压力进一步增加, 患者病情会加剧, 在上述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低血压等。临床诊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要结合患者病史、临床体征及症状, 并结合临床CT检查及B超检查, 少数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 因此, 不能等到出现寒战高热、上腹疼痛、黄疸症状才下诊断, 一些患者病发之后会进入体温上升、休克等症状, 此时, 临床要密切观察, 准确分析, 并作出判断, 防止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出现误诊[3]。临床一旦确诊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要立即给予抗休克、抗感染、以及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以期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并为临床手术治疗创造条件。一旦患者病情好转, 临床要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 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指出, 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 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比如, 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 合并胆道手术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 不应过分强调术前准备, 否则会错失最佳手术时机, 导致患者病情加剧甚至死亡;对于临床确诊的患者, 若短时间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 应在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或休克安给予抢救性急诊手术, 避免延误手术时机。本文88例患者中, 4例因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死亡率为4.5%, 主要是因为患者就诊太晚, 4例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以及休克等, 从而延误了最佳手术时机。另外, 手术治疗方式应以简便、准确、快速为原则, 尽量减少患者麻醉时间、手术创伤以及长时间手术打击等[4]。对于胆囊张力高, 明显肿大, 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行胆囊造瘘;对于合并胆囊病变的患者可切除病变胆囊;对于肝脏边缘局限性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重度感染的, 可给予部分病变肝叶切除;对于病情严重, 但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无法取出的患者, 可行胆道切开减压术, 同时, 临床要避免反复取石, 要尽快完成手术, 等患者病情好转之后, 再行手术[5]。

综上所述,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 临床一旦确诊, 要立即给予接触胆道梗阻, 畅通引流, 从而降低胆道压力, 尽可能减少毒素的吸收, 遏制病情进展。因此, 对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临床应及早诊断, 把握适宜的手术时机, 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降低死亡率, 意义重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瀚.胆管结石感染患者胆汁的病原学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9 (2) :43-44.

[2]冯英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治疗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09, 8 (22) :119.

[3]高文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4) :95.

[4]曹佩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4) :98.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9

1 护理评估

1.1 健康史

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阑尾炎, 腹部外伤或腹部手术史;询问有无嗜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发病前有无饱食、剧烈活动等诱因;询问有无肝炎等传染病接触史。对小儿要特别注意有无肾病、猩红热等, 抵抗能力降低及营养不良的情况。

1.2 身体状况

评估急性腹膜炎的病情程度:如患者抵抗力强或原发病变轻, 炎症局限于病灶局部或不超过腹部的两个象限, 即为局限性腹膜炎。患者抗病能力差, 病变严重或治疗不当时, 感染迅速扩散, 腹膜刺激征表现超过腹部两个象限 (腹大部) 或累及整个腹腔, 即为弥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可因病情的进展而扩散为弥漫性腹膜炎, 弥漫性腹膜炎也可因患者的抗病能力增强或在治疗下转化为局限性腹膜炎, 并逐渐吸收, 炎症消散、痊愈。

急性腹膜炎时, 由于恶心呕吐, 腹腔炎性渗出, 常使患者呈现渗性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甚或失液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可能致感染性休克。

在病情观察中, 发现下列情况说明病情恶化, 应与医生联系, 考虑中转手术。 (1) 腹膜炎病因不明, 无局限趋势。 (2) 腹腔内原发病变严重。 (3) 经8~12 h严格的非手术治疗, 病情不缓解反而加重。 (4) 全身情况差, 腹腔积液多, 尤其有休克表现者。

评估急性腹膜炎的并发症:如果渗出液不能完全吸收并局限于某一部位, 则形成腹腔脓肿, 临床上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 膈下脓肿:位于膈肌之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的间隙, 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重, 绝大多数表现为患侧上腹部持续性钝痛、叩痛及胸部下方呼吸音降低。X线检查患侧膈肌抬高, 活动受限, 肋膈角模糊或有少量积液。B超等可确定诊断。 (2) 盆腔脓肿:最常见, 全身中毒症状轻, 主要表现为直肠或膀胱刺激征。直肠指诊可见肛门括约肌松弛, 直肠前壁处饱满, 有触痛。 (3) 肠间脓肿:脓液积聚在肠管、肠系膜与网膜之间。多有腹痛或肠梗阻的表现。可能触及境界不清的痛性包块。X线检查可见肠壁间距增宽及部分肠胀气[1]。

心理状态与社会状况由于急性腹膜炎病因多、病情重, 患者除疼痛外, 可有焦虑、烦躁甚至精神症状。当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或因病变严重而决定急诊手术时, 更易产生恐惧、不信任或不安全感。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定期测定血电解质, 必要时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补液量等。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 对重症患者应监测每小时尿量, 必要时留置导尿管。观察腹痛、腹胀情况。遵医嘱抽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

2.2 生活护理

(1) 体位:无休克的患者宜取半卧位, 因其能减轻腹痛, 有利于炎性渗出物向盆腔局限, 减轻中毒症状, 并能改善呼吸。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以促进术后肠蠕动恢复, 防止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2) 禁食:一般患者入院后均暂禁饮食, 尤其是胃肠道穿孔患者, 可减少胃肠内容物溢入腹腔。 (3) 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体液平衡, 必要时输入新鲜血, 采用营养疗法。

2.3 用药护理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甲硝唑, 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诊断不明仍需观察或治疗方案未确定的患者, 禁用吗啡、哌替啶等强力镇痛剂。

3 对症护理

(1) 术前常规准备:包括皮肤准备、备样本、药物试验、给氧等。 (2) 胃肠减压:持续胃肠减压将积聚在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 可减轻胃肠道胀气, 减少消化液继续外溢, 减轻对腹膜的疼痛刺激, 减少毒素吸收, 降低肠壁张力, 改善肠壁血液供给, 利于炎症局限病促进胃肠道蠕动恢复。出现肛门排气后停止减压。 (3) 引流管护理:正确连接各引流装置, 妥善固定, 防止脱出或受压,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对负压引流者保证有效负压;保持引流通畅。 (4) 对诊断明确, 治疗方案已定的患者适当给予镇定、止痛、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

4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树立患者治愈病症的信心;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 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或恐惧心理。

5 健康教育

根据急性腹膜炎发生的不同原因, 做好健康指导。注意加强营养, 进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及普食, 忌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适当活动, 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时, 应及时来院复诊。

参考文献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10

[关键词] DSA;PTC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中图分类号] R657.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039-02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具有发展迅速、病情危重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有效则造成死亡的可能性大。临床有报道[1]其死亡率在15%左右,而急诊胆道减压是保守治疗失败后的唯一途径[2],我们就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辅助性治疗59例AOSC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9例AOSC病例为研究对象,男32例,女27例;年龄 31~73 岁,平均(38.8±4.5)岁;发病原因:胆道结石51例,胰头癌4例,胆总管下段占位4例。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畏寒、发热,46例患者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所有患者均经过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和病史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为AOSC。

1.2 方法

PTCD在DSA的引导下,选取腋中线入路或剑突下入路,采用一步穿刺法进行胆管穿刺,胆管穿刺成功后,引入导丝、导管进行交换,撤出导丝,放出部分胆汁,并注入少量对比剂造影,以明确管端位置和胆管情况[3]。换入超硬导丝,并用相应的扩张器扩张穿刺通道后,在超硬导丝引导下,将PTCD套装管置入胆管内,退出超硬导丝,注入少量对比剂造影证实引流管侧孔完全位于胆管内,观察有胆汁顺畅引出后,固定引流管接引流袋。

1.3 疗效评定

结合相关的文献[4]进行评定。观察患者在术前和术后2 d血象、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磷性磷酸酶的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9例患者全部采用DSA引导下PTCD治疗,共穿刺成功57例,总有效率为96.6%,2例穿刺失败的病例中,1例反复穿刺引起出血和胆漏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另1例患者为手术后1 d引流不畅,继发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死亡。穿刺成功的患者每日引流量平均为(856±150)mL,无一例出现有置管后堵管或脱管,从表1中可得出,治疗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磷性磷酸酶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AOSC的病理变化很复杂,如果治疗上不能很好的缓解胆道的压力,大量的细菌或毒素就会通过肝血窦进入血液循环,会发展成为全身的炎症反应性疾病,进而造成呼吸衰竭和死亡的发生。针对该疾病进展迅速的特点,我们一旦确诊后就需要立即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胆道的减压,并要维持好酸碱平衡,运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并运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物等,促使休克在短期内得到纠正,为手术创造好时机[5]。

就针对胆道减压而言,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有三种:①开腹治疗:虽然理论上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胆囊或胆道的减压效果也是肯定的,但是临床上该疾病的病变迅速,一般休克症状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且对于一些老年人,存在着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加之开腹的创伤大,即使手术很成功,术后的恢复以及预后风险性大,存在的变数很多,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其治疗的死亡率在10%~24%[6]。②鼻胆管引流或胆道支架是近几年的内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运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治疗效果明显,对患者的创伤小,但是由于需要多个科室配合以及手术适应证较窄,对于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有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能或者高位胆道梗阻患者胆总管引流效果往往不理想[7],甚至适得其反,且AOSC在急诊治疗的发生率高,这就要联系放射科、消化科等共同操作,临床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③DSA引导下PTCD辅助性治疗,手术的适应证广,操作时简单方便,在治疗的同时可予以抗休克治疗。DSA引导下穿刺不受时间的限制,对于有血块和凝血功能障碍者同样适用,且在DSA下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对预后对症治疗的意义很大。本组资料表明,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引流通畅,且治疗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磷性磷酸酶迅速下降,这对于防止出现脏器衰竭等意义很大。

PTCD作为低损伤性减压措施,对缓解中毒性感染危象、纠正休克、减轻黄疸及改善肝肾功能的急救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对老年、有严重并发疾病及复杂的胆道高位梗阻、不能耐受手术及麻醉的病人作为紧急抢救措施切实可行,而且也为后期施行根治性手术争取了时间。绝大多数病人通过PTCD可安全度过高危期,再经导管造影或联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来明确梗阻部位、病因及其范围,有的放矢地施行胆道根治性手术,从而提高了治愈率、减少手术死亡率及再手术率[8]。

本组资料中,我们在DSA引导下行PTCD术辅助治疗AOSC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能迅速缓解患者危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荆军防,吕绍江,姜建华.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手术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4):475-477.

[2] 沈其猷,王斌,张春新.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3):69-71.

[3] 钟丽君,吴祖光,刘宏涛.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疽的护理体会[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11(2):2904-2905.

[4] 张云峰,高森,李良.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临床治疗分析[J]. 肝胆外科杂志,2011,19(6):483-486.

[5] 杨小敏,叶丽萍,林敏华. 内镜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692-694.

[6] 高卫东,姚礼庆,周平红. 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急诊内镜治疗[J]. 中国内镜杂志,2001,7(2):472-474.

[7] 王雪峰,周学平,李松岗,等. 80岁以上患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合理治疗方式的选择[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6):204-206.

[8] 岑立成,甘能中,黄建. 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治体会[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2):39-41.

急性化脓性肩关节炎 篇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熊某,女,5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3d于2008年2月28日入我院外科。患者于入院前3d,无诱因出现腹痛,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1d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仍有恶心、呕吐。患者已绝经3年。查体:T38.5℃,P96次/分,R20次/分,BP98/60mmHg,右下腹固定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结肠充气实验(+),腰大肌实验(+)。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 17.4×109、N 0.94、L 0.06、HGB 139g/L.B超提示盆腔有少量积液。HCG阴性。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红色液体,探查阑尾见阑尾充血,表面有脓苔,周围被大网膜包裹,行阑尾切除术。探查盆腔发现右侧输卵管壶腹部有5cm×3cm大小包块,色暗红,包块近输卵管伞端有活动性出血,探查卵巢已萎缩。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探查左侧输卵管正常。病理报吿:右侧输卵管为急性炎性病变,无绒毛及滋养细胞。阑尾为急性化脓性病变。术后给抗炎治疗6d后,治愈出院。

2 讨论

20世纪70年代,某些出血性妇科急腹症在剖腹术后病理证实输卵管炎症在输卵管间质层引起出血,突破黏膜上皮进入管腔,并由伞端流入腹腔,引起输卵管及腹腔积血,将此症命名为“出血性输卵管炎”。出血性输卵管炎开始被国人重视。大多数病例与其他急腹症混淆而误诊,甚至在术中、术后亦未能认识,而最终由病理学检查确诊此病,事后都认为其中大部分病例并非一定要剖腹手术,如能明确诊断多可以保守治疗。

2.1 诊断

诊断依据①无停经史但有宫腔操作史是诊断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的主要依据。②腹腔内出血少是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的特点,同时妇科检查时附件区虽有压痛,但未触及明显包块。③辅助检查要慎重对待。尿hCG阳性,B超提示附件包块,不是异位妊娠的特有表现,要根据病史查体仔细分析才能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片面依据辅助检查,也是导致误诊的原因。

临床上出现腹痛和内出血,后穹隆穿刺抽取出不凝血,酷似宫外孕,很少考虑出血性输卵管炎。详细询问病史,利用B超声检查,配合后穹隆穿刺协助诊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本病常继发于人工流产术后,分娩及妇科手术后,无明显停经史。起病不如宫外孕急骤,少有贫血貌一般不出现休克。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腹腔积血多数少于200mL,子宫附件图像正常(B型超声检查所见)。后穹隆穿刺,多为淡红色或血水样液体,无陈旧性或暗红色血液。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阴性。

2.2 治疗

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一般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原则上以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诊断困难者,应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24h病情无改善,或者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内出血多时应及时剖腹检查。

出血性输卵管炎常继发于人工流产术后,以及分娩及妇科手术后,无明显停经史。由于该患者已绝经3年,年龄偏大,在诊治过程中漏诊。本例患者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症状,术中才发现右侧附件有包块,有活动性出血。术中发现后及时手术,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上一篇:认真生活下一篇:混合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