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育苗移栽种植技术

2024-07-25

洋葱育苗移栽种植技术(共11篇)

洋葱育苗移栽种植技术 篇1

摘要:洋葱是高产高效蔬菜类型, 其适应性强, 栽培简单, 发展洋葱生产前景广阔, 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较好的种植项目。本文从育苗、定植及田间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洋葱栽培技术。

关键词:洋葱,育苗,移栽种植技术

洋葱是一种耐运输、耐贮藏的常用蔬菜, 食用部分是肥大的肉质鳞茎, 有特殊的香辣味, 能增进食欲, 可治疗多种疾病;不仅耐贮藏, 也可脱水加工成出口蔬菜。洋葱按鲜茎皮色可分为红皮、黄皮和白皮三种;按鳞茎形状可分为扁平形、长椭圆形、长球形、球形和扁圆五种。不同球形与早晚熟性有关, 一般球形越扁, 熟性越早。适合作为萝卜、白菜收获后的接茬蔬菜。洋葱栽培的目的在于获得肥大的鳞茎, 其栽培技术, 应根据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的综合要求, 正确解决鳞茎肥大与先期抽薹及叶部生长的矛盾, 使营养向有利于鳞茎膨大的方向运输, 才能提高产量。

1 播种育苗

洋葱幼苗生长缓慢, 占地时间长, 一般进行育苗移栽。

1.1 播种期

播种期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温度、光照和选用品种的熟性而定。洋葱对温度和光照都比较敏感, 嫩江县一般在3月中下旬利用温床或者温室进行育苗, 掌握苗龄50~60 d。

1.2 苗床准备

1.2.1 苗床地块选择

洋葱忌重茬, 也不宜选择其他葱蒜类蔬菜为前茬。苗床应选择2~3年未种过葱蒜类的菜园地, 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保水力强、近年来没有种过葱蒜类作物的田块, 以中性壤土为宜。

1.2.2 苗床整地

洋葱根系浅, 吸收能力弱, 所以整地要求精细, 不宜深。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整地, 耕深15 cm左右, 耙平做畦, 畦的大小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地块的灌排条件而定, 一般可筑宽2 m、长10 m左右的宽畦, 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栽植株数, 提高土地利用率。

1.2.3 苗床施肥

要施足底肥, 普遍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每亩施2000 kg左右, 加施10~15 kg磷酸二铵效果更好, 但千万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以免造成烧苗或虫害发生。施肥后, 耕翻2~3次, 深度为15~20 cm, 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匀。再用平耙将土打碎整平, 做好畦, 准备播种。

1.3 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一般有条播和撒播两种。

1.3.1 条播

先在苗床畦面上开9~10 cm间距的小沟, 沟深1.5~2 cm, 播籽后用笤帚横扫覆土, 再用脚将播种沟的土踩实, 或者用重物将土拍实, 随即浇水。

1.3.2 撒播

先在苗床浇足底水, 渗透后撒细土一薄层, 再撒播种籽, 然后再覆土1.5cm。

1.4 种子处理

浸种催芽可以缩短出苗时间, 加快洋葱出苗。浸种是用凉水浸泡种子10~12 h以后, 捞出晾干至种子不粘结时进行播种。

催芽是在浸种后再放在18℃~25℃的温度下催芽, 每天清洗种子一次, 当种子萌发, 胚根穿破种皮, 即农民所说的“扭嘴”、“露白”时及时播种。若播种过晚, 胚根长的太长, 易受损伤。

1.5 播种量

播种量的多少与秧苗的健壮和先抽薹也有关系, 密度太高, 秧苗细弱, 密度太稀, 秧苗生长过粗, 容易抽薹。一般每100 m3的苗床面积播种新鲜饱满种子600~700 g, 苗床面积与栽植大田的比例是1∶15~1∶20。播种密度不易太稀, 否则苗子长的大, 杂草生长也多;但也不易太密, 造成秧苗徒长, 细弱苗增加。

1.6 苗期管理

通常在播种前浇足底水, 播种后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就不用浇水, 到幼苗生长到“拉弓”的“伸腰”时再及时浇水。播种前底水不足或未浇水的, 一般在播种后到小苗出土前要浇水2~3次。

苗期施肥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若苗期肥料供应不足或不均衡, 将严重影响幼苗的质量, 给生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幼苗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促进幼苗生长。施肥量每亩氮素化肥10~15 kg, 或腐熟人粪尿1000~1300 kg。

幼苗发出1~2片真叶时, 要及时除草, 并进行间苗, 撒播的保持苗距3~4 cm, 条播的苗距约3 cm左右。

2 定植作物

定植时要选取根系发达、生长健壮, 大小均匀的幼苗;淘汰病苗、徒长苗、矮化苗、分蘖苗和抽薹危险苗。把选出的苗按照大小分级, 分别栽植, 分别管理。洋葱栽植行距15~18 cm, 株距10~13 cm, 每亩可栽植3万株左右。

3 田间管理

3.1 浇水

由于早春气温较低, 浇水不宜过勤, 水量不宜过大, 一般掌握的原则是不使秧苗萎蔫, 不使地面干燥, 以促进幼苗迅速发根成活。进入发叶盛期, 要加强灌水, 鳞茎膨大前10 d再次浇水后进行蹲苗。蹲苗期约10 d左右。蹲苗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要勤, 一般每隔8~9 d浇一次水, 使土壤见干见湿。当鳞茎临近成熟时, 要逐步减少灌水, 收获前7~8 d停止浇水。

3.2 施肥

洋葱对肥料的要求, 每亩需氮13~15 kg、磷8~10 kg、钾10~12 kg。追肥时期分别在缓苗后、叶部生长盛期、鳞茎膨大始期和鳞茎膨大盛期, 其中以叶部生长盛期和鳞茎膨大始期为主。

3.3 中耕松土

从缓苗到鳞茎膨大期以前, 一般要进行2~3次, 深3~4 cm, 结合每次浇水后进行;茎叶生长期进行2~3次, 到植株封垄后要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 cm左右为宜, 近植株处要浅, 远离植株的地方要深。

3.4 除薹

发现先期抽薹的植株, 应及早摘除花薹, 仍可获得一定的产量。

4 收获

约有三分之二的植株假茎松软, 地上部倒伏, 下部1~2片叶枯黄, 鳞茎外皮变干, 标志着鳞茎已经成熟, 就应及时收获。洋葱采收后要在田间晾晒2~3 d, 促其后熟, 并使表皮干燥, 而后储藏。

洋葱育苗移栽种植技术 篇2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移栽技术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是一种新型的育苗移栽技术.具有轻型简便、减少死苗的特点.无土育苗需掌握播前准备、苗床建设、苗床播种、苗床管理等技术;而无载体裸苗移栽需掌握大田准备、起苗浸根和移栽、栽后管理等技术.

作 者:刘道俭 作者单位:怀宁县马庙镇农业站,安徽怀宁,246120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15(14)分类号:S562关键词:棉花 无土育苗 无载体移栽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篇3

一、培育壮苗 健壮的棉苗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育早,产量高。要培育壮苗,就得做好早备肥料、建床制钵、适期播种和苗床管理工作。

1. 早备肥料。营养钵用的有机肥料应先经过充分腐熟,以腐熟饼肥最好。有机肥料与熟土的配制比例以1∶8为宜,再加适量三元复合肥。

2. 建床制钵。营养钵内径6厘米×10厘米,营养块长、宽各7~8厘米,厚7~8厘米。

3. 适期播种。我县棉花育苗播种期以3月底或4月初为宜,要看天气变化情况,抓住寒尾暖头,抢晴播种。

4. 苗床管理。播前选好种子,下种时进行温汤浸种。营养钵要摆正摆齐,上平下不平。摆钵后分次喷洒浇透苗床底墒水。喷透水的标准为用小棍能顺利扎透钵即可。待水下渗后,每钵点种2~3粒,然后覆盖1层湿润细土,厚度2~3厘米。播种后,立即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踩实,以防风揭膜。

二、加强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可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增温。播种后至齐苗6天左右,要严密封膜以保温保墒催全苗,床温需保持25~30℃,钵体含水30%左右,水分不足应补水。

第二阶段控温。从齐苗到第一片真叶,应降温保湿催壮苗。床温控制在25~30℃,超过35℃需通风降温,做到昼开夜关。

第三阶段保温、补水和防病。从出真叶至炼苗前,应保温催叶促壮,床温以25℃为好,上午9~10时揭膜,下午3~4时覆盖。还要注意防寒流、炼苗、防高温烧苗,遇旱要补水。因低温阴雨易发苗病,可用多菌灵1000倍药液预防,并间、定苗做到1钵1苗,以防产生高脚苗。

第四阶段炼苗,泼洒送嫁肥药。于2~3叶期的移栽前5~7天昼夜揭膜,栽前3~4天用含尿素5%、磷酸二氢钾0.5%和适量多菌灵的溶液泼洒棉苗,若遇寒流和降雨仍需盖膜。

三、加强栽后管理

1. 适期适龄移栽。棉花适时移栽的温度为5厘米地层日平均地温17℃以上。我县移栽适期以在4月下旬到5月5日为宜。这时棉花苗龄40天左右,真叶3~4片,抗逆能力强,有利于返苗。

2. 提高移栽质量。精细移栽是缩短缓苗期、促早发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做到不散钵、不伤苗,轻运轻放,按密度要求摆钵,栽后随即浇透“安家水”。移栽深度以稍低于地面为宜,在淤地垄栽的情况下,宜适当深栽,以利于返苗发棵。

3. 施足“安家肥”。移栽前七天左右在移栽行开沟,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加三元复合肥50千克,并浇好底墒水,为缓苗后壮苗早发奠定好肥水基础。

四、加强大田管理 由于育苗移栽棉花存在根系受损伤,栽后需缓苗;棉花发育早,有效结铃期长;生长稳健,株形紧凑,生育协调;侧根发达,吸收能力强;主根浅,不耐旱,易早衰等生育特点:因此在大田管理上要突出“早”字,实行“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使棉苗早发、稳长、不早衰。

1. 中耕松土,促苗早发。棉苗移栽后,要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但切勿触动钵体;返苗后,可加深中耕,促根下扎;现蕾后,浅中耕保根,分次培土封根,抗风防倒。

2. 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施足“安家肥”的棉田,要稳施蕾肥,亩施硫酸铵8千克,腐熟饼肥25千克。花铃肥要适时重施肥,防止脱肥早衰,施肥时期,一般应比直播棉花提早10天左右。

3. 适时浇水,满足棉花生育需要。棉苗移栽后,一般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如干旱缺墒,可轻浇返苗水;现蕾到初花期,看苗看地适量稳浇水;花铃期是棉花需水的高峰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棉花生育情况,及时浇足水,满足棉花生育需要。

4. 及时整枝,防治害虫。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以7月中旬,当棉株有16个果枝时打顶为宜。同时,由于移栽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好,棉花害虫也相应发生早、为害重,所以要做好虫情测报,及时喷药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濮阳县农业局 邮编:457100)

芝麻育苗移栽技术 篇4

1.1 减少种子用量, 降低种子成本

芝麻直播栽培, 种子用量为3.0~7.5kg/hm2, 而移栽芝麻用种量仅为1.5kg/hm2左右。

1.2 适时早播, 缓解季节和劳力紧张的矛盾

皖、豫、鄂三省芝麻主产区, 芝麻前茬主要为小麦和油菜。芝麻播种时, 适逢午季抢收抢种, 采用育苗移栽, 可避开抢时、抢工高峰期, 从而有充足时间和劳力提高苗床、大田整地、施肥、苗期管理等栽培环节质量。

1.3 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合理密植

苗床面积小, 易做到精细管理和培育壮苗。移栽后易一次全苗、壮苗, 稀疏均匀, 密度合理, 植株生长稳健, 不徒长, 结蒴部位低, 有利于优质芝麻标准化生产。据试验, 育苗移栽比直播芝麻腿高降低15~25cm, 单株结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

1.4 有利于多熟制的发展和间作套种栽培

一年一熟与两熟制的中间地带和一年两熟与三熟制的中间地带, 均可利用育苗移栽发展多熟制。南方西瓜茬晚熟早稻、晚熟春玉米、春花生收后, 于7月中下旬移栽或套栽芝麻, 这样前作晚熟高产, 后作适时早播也高产, 芝麻收后还可种一季小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以后移栽油菜, 则一年四熟。随着土地资源减少, 多熟制和间作套种是芝麻种植的发展方向。

1.5 育苗使芝麻早播, 全生育期相对延长

芝麻是无限开花结蒴作物, 早播并不早熟, 不仅能延长有效生育期, 还能避开后期低温的不利影响, 充分发挥芝麻无限开花习性的增产潜力。一般芝麻育苗移栽比直播芝麻生育期增加15~20d, 生育期内有效积温、干物质积累增多, 故产量提高。

2 苗床培育壮苗的措施

2.1 选好苗床

一般选择背风向阳, 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疏松, 保水保肥力好, 排灌方便, 并且在2~3年内未种过芝麻的旱地做苗床。留足苗床面积, 是稀播培育壮苗的重要条件。苗床面积小, 播种量过大, 就会出现苗挤苗, 形成高脚苗或弱苗, 导致根系发育不良。苗床面积应根据大田计划面积和种植密度确定。一般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10。

2.2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芝麻种子小, 发芽出苗顶土力弱, 苗床整地必须做到平、细、实, 即在播种前翻耕晒白苗床, 敲碎土块, 开沟做畦, 畦宽1~2m, 畦沟宽25cm左右, 沟深15~20cm, 畦面平整, 土壤细碎, 土层上松下实。

施足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 苗床施入腐熟猪粪15t/hm2或人粪7.5t/hm2, 过磷酸钙300~375kg/hm2, 氯化钾75kg/hm2, 均匀撒施于畦面, 结合整地拌合于表土层, 使土、肥充分混合, 然后将苗床整平做畦。

2.3 选种、晒种和灭菌处理

播前应晒种1~2d, 去杂去秕, 以提高种子出苗率。用种子包衣剂包衣的种子播种最好。用40%的多菌灵11.25kg/hm2, 拌适量干土, 均匀撒在苗床表层并轻耥, 进行土壤处理灭菌。52℃温水浸种20min, 进行种子灭菌。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2.4 适期早播, 适量稀播

芝麻适期早播才能发挥育苗移栽灵活间套和增产优势, 具体时间应根据前茬收期来定, 一般提前20d左右播种为宜。苗床播种一般为撒播, 播种12~15kg/hm2, 要求分畦定量, 均匀播种, 做到不漏播, 无丛籽, 无深籽。播后拍实畦面, 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播种后用1‰的尿素液, 或15t/hm2稀薄人粪尿泼浇促早出苗, 以浇湿畦面为度。如遇干旱天气, 播后可在畦面覆盖少量碎稻草, 并浇水保湿, 争取早出苗, 早齐苗。因芝麻种子细小, 最好掺细土播种。用种子包衣剂的芝麻种子较易匀播。如气温较低, 畦面晒干表墒后盖膜搭棚, 有10%种子出苗时, 晴天气温高时, 要安排专人负责早上揭膜, 下午盖膜, 防止白天高温和夜晚低温伤苗。

2.5 加强苗床管理

(1) 间苗定苗。要求早间苗, 稀定苗。第1次间苗在齐苗后第1对真叶时进行, 做到苗不挤苗;第2次间苗在第2~3对真叶时进行, 做到叶不搭叶;第4对真叶时定苗, 留苗180~200株/m2, 苗距5~6cm。间苗时做到“五去五留”, 即:去弱苗, 留壮苗;去小苗, 留大苗;去密苗, 留匀苗;去杂苗, 留纯苗;去病苗, 留健苗。同时要拔除杂草, 保证芝麻苗生长健壮。

(2) 适时适量追肥浇水。苗床肥水管理应采取前促后控的方法, 3对真叶前以促为主, 3对真叶后要进行肥水控制。播种后如遇干燥天气, 要及时浇水抗旱, 浇好发芽出苗水, 以土面不发白为宜。齐苗后, 减少浇水次数, 以促根系下扎。苗期施肥按“少量多餐”的原则, 每间1次苗后施肥1次, 每次用稀人畜粪尿3.75~7.50t/hm2或尿素45~60kg/hm2对水15t泼浇。移植前1周内施好起身肥, 使苗在短时间内吸收较多的氮素, 以提高移植后的发根力, 可用尿素120~150kg/hm2加水浇施。

(3) 化学调控。利用塑料大棚育苗, 出苗快, 叶片生长迅速, 如苗床密度大, 容易形成旺长苗、高脚苗等不正常的苗类。实践证明, 在苗期施用多效唑、烯效唑等生长延缓剂, 对调节苗期生长, 提高秧苗素质有显著效果。生产上, 可在芝麻苗1~2对真叶时用多效唑150mg/kg或烯效唑40mg/kg溶液均匀喷施幼苗, 可促使秧苗矮壮, 绿叶多, 叶色深。如遇干旱天气, 喷施多效唑溶液, 浓度可降到100mg/kg。遇多雨天气, 应将浓度提高到150~200mg/kg, 并酌情增喷1次。施用多效唑溶液最好是在下午喷施, 并做到细雾匀喷, 避免重喷或漏喷。

(4) 病虫害防治。芝麻育苗期容易发生立枯病、蚜虫、菜青虫和黄曲跳甲等病虫的危害, 应及时进行防治。防治幼苗立枯病可采用多菌灵床土消毒和药土盖籽;发病初期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每隔3~5d喷1次, 连续喷2~3次, 可获良好的防治效果, 或用杀毒矾液喷雾等农药防治。一般在苗出齐后, 为预防病害, 用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全床喷打1~2次。当苗床有蚜株率达10%, 每株有蚜虫1~2头时, 用40%氧化乐果乳剂1 000倍液喷雾;菜青虫在3龄前, 用50%敌敌畏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杀。

3 大田移栽技术

3.1 精细整地

旱地在前作收获后及时深翻25~30cm, 精整土地, 做到土粒细碎, 均匀疏松, 无大土块和大空隙, 干湿适度, 南北向开畦, 畦底宽2m, 畦面宽160~170cm, 畦沟宽30cm, 深20cm, 每畦可栽4~5行芝麻。在水网平原地区或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的砂姜黑土地区, 可实行每畦栽2行的垄作栽培法, 一般做法为:畦底宽1m, 畦面宽70~80cm, 畦沟宽20~30cm, 沟深20~30cm, 排渍效果较好。移植前开好围沟、腰沟和畦沟, 做到沟渠相通, 雨停田干, 明水能排, 浅水能滤。

3.2 施足基肥

移植前必须将土壤整细整碎。在筑畦整地的同时, 施足基肥。基肥既能改良土壤物理结构, 又能提高土壤肥力, 活跃土壤微生物而且在有机质逐渐分解的过程中不断供给芝麻整个生育期的养分, 对改良土壤、培育壮苗、提高产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基肥比重应占总施肥量的50%~60%, 基肥应以有机肥、迟效肥为主, 迟效和速效结合, 氮、磷、钾肥配合, 磷肥以及钾肥最好在基肥中一次性施完。有机肥疏松通气, 保水性好, 肥效全面, 既有利于土壤改良, 又有利于芝麻根系的生长。单独施用速效化肥, 肥料利用率低, 容易造成肥料流失。土壤有效硼 (B) 含量≤0.33mg/kg的缺硼土壤, 一般施硼砂6.0~7.5kg/hm2, 可满足芝麻对硼的需要, 增产显著。

3.3 适期移栽, 适度稀植

当芝麻苗龄20~25d, 或出现第4~5对真叶时即可移栽。栽植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播种期、定植期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因素而定, 一般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较高、且早播早栽地块定植密度应稍稀, 以增加单株蒴果数, 充分发挥单株生产能力, 一般栽13.5~15.0万株/hm2, 每穴1株或2株。移植时应提倡宽窄行种植, 一般宽行40~45cm, 窄行25~30cm, 窄行排在畦边, 宽窄行相间种植, 株距15~20cm。迟栽、土地肥力相对较低、施肥不足的地块, 移植密度可提高到18.0~22.5万株/hm2。

3.4 提高移植质量

(1) 起苗。在拔苗、定植时应力求减少对叶片和根系的损伤, 多带护根泥土, 使新生根系生长速度快, 芝麻苗活棵恢复生长的时间短。定植前如苗床干硬, 要在起苗前1d浇水, 使苗床湿润土壤膨松, 便于起苗。

(2) 严把移植质量关。一般移植时应做到“三要三边”。三要是:行要栽直, 根要栽正, 棵要栽稳;三边是:边起苗, 边移植, 边浇定根肥水。具体操作上要注意大小苗分别拔、分批栽、不混栽;栽新鲜苗, 不栽隔夜苗。尽量多带土而不损伤根系, 达到带土移植。

(3) 浇好定根水。最好在阴雨天栽或晴天清早、傍晚移栽更易成活;栽后遇晴于傍晚和次日浇1~2次水。芝麻移栽后7~10d, 才能返青恢复正常生长。故在成活4~5d后, 要及时施1次水粪或0.4%的尿素水溶液, 以蔸部点浇为好。如遇雨天, 可顺行撒施尿素45~60kg/hm2以促使返青早发。

3.5 加强大田管理

(1) 移栽苗活棵后要及时查苗补苗, 中耕松土, 除草追肥, 防治病虫害。花期遇旱要浇水, 遇涝要结合汛期培土开沟排水, 降低土壤湿度。始花期追施尿素150kg/hm2, 盛花期后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 喷5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1次, 以防治芝麻叶枯病。

(2) 打顶促熟。芝麻花期长, 盛花后期当下部蒴果接近成熟时, 趁晴天用手或剪刀将顶尖3cm的花序去掉, 以集中养分供应已形成的蒴果, 有利于提早成熟, 提高产量和质量。

玉米营养球育苗移栽技术 篇5

一、苗床建造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移栽地的田块做苗床。苗床采用地下式,周围筑床埂,以利保温和覆盖薄膜。苗床面积视地形而定,按每公顷大田需苗床216平方米计算。苗床要求床底平整,并撒1层灰土,便于起苗。

二、床土配制

床土要求土壤质地适宜,肥力适度,氮、磷、钾、锌配合。营养球配比一般667平方米(1亩)用过筛细土520公斤。加筛细的农家肥520公斤、发酵筛细的磷肥11公斤、硫酸锌1公斤,再用粪水适量拌和成落地即散的营养球。床土配制好后,即可制作营养球。

三、营养球制作及育苗

可用手工制成鹅蛋形状和大小的营养球,球高8~10厘米、直径6~7厘米。并在球顶打1个筷子头大小、深约3厘米的小孔。整齐错位地排列在苗床里,等待播种。播种时,在小孔内播入精选的种子1粒,再盖上1厘米厚的细土,随即浇水,加盖薄膜即可。

四、播种

播种前要把经过精选的种子浸种催芽,用约38℃的温水浸种20~22小时,捞起种子催芽20~23小时,种子“露白”时,将自嘴朝下播在播种孔里。播种期取决于移栽时间和茬口安排,一般在当地平均气温稳定通过9℃以上时,盖膜后可使膜内温度提高到12℃以上,此时即可播种。

种子播种完毕,要盖上筛细的细土1厘米厚,再浇足水分,搭棚盖膜,并在苗床四周开1个浅沟后,用2米长的竹片每隔83.3厘米反搭1条拱架,最后盖膜。四周用细土压实。

五、苗床管理

玉米播种后4-6天出苗。每2天检查1次,如苗床土发白,要揭膜浇水,浇水后盖严。床温宜控制在21-24℃,若超过28℃要揭开两端通风。2叶期至3叶期炼苗,第1天揭膜1/3,第2天揭膜2/3,第3天全部揭开。移栽的前1天浇足清粪水。

六、移栽

移栽苗龄一般以2叶1心期至3叶期为宜。最迟不要超过4叶1心期。移栽前7~9天(或当天)地里开沟每667平方米施入农家肥1600公斤、尿素7公斤、过磷酸钙27-34公斤,强弱苗分级分片移栽,单株等距定向错窝排列定植在施肥沟,覆土后,用清粪水浇足定根水。栽后约1周成活,缓苗后再浇1次返青水。移栽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的肥沃程度而定。宽窄行种植方式:一般下等土壤,东西走向,大行100厘米,小行83.3厘米,并错窝,第1张叶子朝宽行、按株距20-23-3厘米定植移栽:中等土壤,东西走向,大行100厘米,小行83.3厘米,并错窝,第1张叶子朝宽行,按株距23.3~26.7厘米定植移栽:上等土壤,东西走向,大行116.7厘米,小行100厘米,并错窝,第1张叶子朝宽行,按株距26.7~30厘米定植移栽,即移栽密度为667平方米3000-3600株。

七、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以肥水运畴为主,根据玉米不同生育期需肥的特点,采用早施苗肥、中攻穗肥、后补粒肥的施肥技术。这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措施。

1苗肥:在移栽缓苗后早追肥。667平方米用尿素6~7公斤,兑清粪水1600公斤淋施,结合中耕松土和除草。

2穗肥:在大喇叭口期,应重施肥,667平方米用尿素18~26公斤,有条件的地区可667平方米增施农家肥1200~1600公斤,在玉米株间挖窝深施并结合培土,施肥深度为表土下12厘米左右,施肥时间在全燕尾服叶12-13片叶、可见叶16~18片叶、见展叶差为5叶时施用。

3粒肥:在吐丝期,如叶色渐淡。可667平方米补追尿素8公斤,窝施植株根旁。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篇6

一、播种育苗

健壮的棉苗不仅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育早, 而且产量高。要培育壮苗, 就要早备肥料, 同时做好建床制钵、适期播种和苗床管理等工作。

1. 早备肥料, 建床制钵。

育苗营养土用有机肥和熟土混合配制而成, 两者比例以1∶8为宜, 再加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育苗营养钵内径一般为6厘米, 高10厘米。用营养块育苗时, 营养块的长、宽、高以7~8厘米为好。

2. 适期播种。

在河南濮阳地区, 棉花育苗的播种期以3月底至4月初为宜, 具体应视天气变化而定, 抓住寒尾暖头, 抢晴播种。

播前选好种子, 下种时进行温汤浸种。先将营养钵在苗床内摆放整齐, 然后浇透苗床底墒水, 浇水标准以用小棍能顺利扎透钵体即可。待水完全渗下后, 每钵点播2~3粒种子, 然后覆盖一层湿润细土, 覆土厚度为2~3厘米, 尔后立即搭架盖膜, 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 以防大风揭膜。

二、苗床管理

棉花育苗的苗床管理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 以温度、水分、防病和炼苗为管理重点。

1. 第1阶段。

播种后至齐苗6天左右, 要严密封膜, 以保温保墒催全苗, 床温应保持在25~30℃, 钵体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 水分不足时应补水。

2. 第2阶段。

从齐苗到第1片真叶展开, 要降温保湿催壮苗, 将床温控制在25~30℃, 超过35℃时需通风降温, 通风口要昼开夜关。

3. 第3阶段。

从第1片真叶展开至炼苗前, 要保温催叶促壮, 床温以25℃为好, 每天9:00—10:00时揭膜、15:00—16:00时盖膜, 注意保温、防寒流、防高温烧苗、防高脚苗, 遇旱要及时补水。若遇长期低温阴雨天气, 可用多菌灵1 000倍液喷施防病。在此阶段要进行间苗、定苗, 做到1钵1苗。

4. 第4阶段。

从幼苗2~3叶期至移栽前5~7天, 应昼夜揭膜;在移栽前3~4天, 用含尿素5%、磷酸二氢钾0.5%和适量多菌灵的溶液喷施棉苗;若遇寒流和降雨, 则需盖膜护苗。

三、精细移栽

提高移栽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是棉花育苗移栽技术的关键。

1. 适期、适龄移栽。

棉苗的移栽适温为日平均5厘米地温在17℃以上。在河南濮阳地区,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5日进行移栽。这时棉花苗龄为40天左右, 具3~4片真叶, 抗逆能力增强, 有利于缓苗。

2. 施足底肥。

在移栽前7天左右, 沿移栽行挖施肥沟, 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 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 然后浇好底墒水, 为壮苗早发奠定基础。

3. 精细移栽。

必须做到不散钵、不伤苗, 轻运轻放, 按密度要求摆钵, 栽后随即浇透“安家水”。移栽深度以稍低于地面为宜;在淤地垄栽的情况下, 宜适当深栽, 以利于缓苗发棵。

四、大田管理

育苗移栽的棉株具有以下生育特点:根系受损伤, 栽后需缓苗;棉株发育早, 有效结铃期长;生长稳健, 株型紧凑, 生育协调;侧根发达, 吸收能力强;主根浅, 不耐旱, 易早衰;等等。因此, 在其大田管理上应突出一个“早”字, 实行“以促为主, 促控结合”, 确保棉株早发、稳长、不早衰。

1. 中耕松土, 促苗早发。

棉苗移栽后, 应及时中耕松土, 破除板结, 但切勿触动钵体。缓苗后, 可加深中耕, 促根下扎。现蕾后可浅中耕保根, 同时分次培土封根, 以抗风防倒。

2. 稳施蕾肥, 重施花铃肥。

对于施足底肥的棉田, 要稳施蕾肥,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8千克、腐熟饼肥25千克;要适时重施花铃肥, 以防棉株脱肥早衰。移栽棉的施肥时间一般比直播棉早10天左右。

3. 适时浇水。

移栽棉的耐旱性较差, 但发育较早, 需水迫切, 因而若遇长期干旱, 轻则会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重则导致早衰。因此, 水分管理是移栽棉田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棉苗移栽后, 如干旱缺墒, 可轻浇缓苗水;从现蕾到初花期, 应看苗、看地适量稳浇水;花铃期是棉花的需水高峰期, 应根据土壤墒情和棉花生育情况及时浇足水。

4. 及时整枝, 防治害虫。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 篇7

一、品种选择

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属二半山区, 海拔1 680~2 800m, 年平均温度在14~16℃, 日照时数长, 即使在冬季, 光照仍然十分充足, 但气温略偏低, 因此作物生长期长。品种的选择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栽培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如绵油2号、得油11号、绵油12号、绵油11号等。

二、培育壮苗

1. 选床整地及消毒, 施足底肥

苗床选择土壤肥力较高, 未种植十字花科作物, 有排灌条件便于管理的田块。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6~7, 油菜种子小, 须做到厢平土碎, 上松下实。畦宽1.5m, 畦沟宽0.3m, 并开好四周排水沟。土壤消毒, 亩用40%多菌灵100g或45%敌磺钠100g撒于土中, 并深翻拌匀, 预防油菜根肿病。底肥以有机肥为主, 配合增施氮肥、磷肥。

2. 适时播种, 均匀撒播并浅盖

早播早栽促早发, 油菜在冬前获得较理想的营养生长量, 从而增加一生的总叶片数, 提高一次分枝数量和质量, 为中后期增枝、增角、增粒奠定生物学基础。一般在日平均温度16~20℃时播种, 我镇9月中下旬播种比较适宜。每亩苗床用种0.7kg, 分畦称种, 均匀撒播, 播后用细土或土杂灰浅盖。遇干旱时, 表面覆盖稻草, 及时观察, 出苗时要及时揭去稻草, 以免烧苗。

3. 加强苗床的管理

苗期油菜的管理要做到前期少量勤浇, 中期水肥结合, 后期少浇。

(1) 在第一片叶子现绿时间苗, 在有3片绿叶时定苗, 留144株/m2左右。遵循去密留疏, 去杂留纯, 去弱留强, 去病留健的原则。

(2) 天气干旱时于每天傍晚浇稀薄人畜粪水, 有条件可沟灌2/3水, 待畦面湿润后将余水排干。

(3) 早追肥, 间苗后每亩用腐熟人畜粪加4kg尿素浇施, 5叶期后注意控制肥水, 移栽前7天施送嫁肥, 每亩施尿素2kg。

(4) 化学调控:三叶期每亩苗床用15%多效唑50g或5%烯效唑20g, 对水50kg一次性均匀喷施, 切勿反复重喷。可有效矮化植株, 防止高脚苗的形成, 并可促进油菜根系发育, 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 从而提高秧苗整体素质。

(5) 注意防治病虫草害, 亩用40%多菌灵100g或70%代森锰锌100g或8%宁南霉素45m L对水喷雾防治病毒病、白秀病等, 亩用10%吡虫啉40g或5%啶虫脒24g防治蚜虫、跳甲等害虫。杂草及时除掉。

三、大田移栽

1. 精耕细作, 适时移栽

前茬作物收获后, 及时翻犁整地, 畦宽2m, 要求畦沟、腰沟、围沟、沟沟相通。移栽时苗龄一般为35天左右, 我镇在11月上旬移栽基本结束。

2. 合理密植, 提高移栽质量

大田移栽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 肥力状况等条件而确定。我镇一般每亩移栽8 000~10 000万株苗。移栽时要做到“两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即行要栽直, 株要栽正;边起苗, 边移栽, 边浇定根水 (稀粪水或少量化肥水) 。大小苗分栽不混栽, 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 栽直根苗不栽弯根苗, 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 (地面压紧, 不要悬空) 。遇到离脚苗要深栽。

3. 科学施肥, 加强大田管理

做到底肥足, 苗肥轻, 薹肥早。有机肥为主, 速效肥为辅, 配合磷钾肥, 增施硼肥。油菜是喜硼作物, 在苗期、团窝期、抽苔期、花期各喷施一次硼肥, 可大大增产。大田管理, 主要是查苗补苗, 追肥提苗, 中耕除草, 清沟排渍, 久晴无雨时要抗旱。

4. 防治病虫害、草害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篇8

关键词:棉花,育苗,移栽,栽后管理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是玛纳斯新湖一场推广试验的一项新型栽培技术, 棉花经过大棚加温育苗移栽到大田后, 生育进程提前, 同时可充分利用前中期的光热资源, 延长有效结铃期, 切实达到“桃多、铃重、品质好、衣分高”的目的, 使三桃和优质桃的比重加大, 有效解决棉花迟发晚熟的问题。同时, 育苗移栽又是中、重盐碱地实现棉花保全苗、促早发和增产的有效措施。2009年新湖一场棉花育苗移栽面积1.33hm2, 现将棉花育苗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1 育苗

采用土木结构的日光温棚育苗, 育苗棚坐北朝南, 滴灌设施和水电配套, 大棚膜采用无滴聚乙烯膜, 盖棚材料为蒲草帘, 温室内火道通畅。育苗选用长54cm, 宽28cm, 高7cm的标准盘, 每盘72穴。选用符合标准的无土营养基质和蛭石。育苗品种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品种标杂A1, 种子质量达到纯度不低于95%, 净度不低于99%, 发芽率不低于85%。种子经过人工粒选, 晒种2d。并用26%多福甲枯悬浮液进行包衣。3月10~15日进行人工穴盘播种, 每穴播种1粒, 种子播在穴孔中间, 用营养土覆盖、压实。在棚内用塑料膜隔离出一个空间作为临时催芽棚, 15~20盘为一摞, 错开摆放;用薄膜严密覆盖后, 点燃火道加温, 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控制在18~22℃。发芽率达到70%~80%时摆盘, 过晚易形成高脚苗, 苗床上铺地膜, 以防根系下扎。子叶展平率达95%以上时定苗, 1穴1株, 缺苗穴及时补种, 保证穴盘全苗。定苗后用缩节胺9~12g/hm2化调, 1~2叶时用缩节胺15~18g/hm2化调, 3~4叶时用缩节胺18.0~22.5g/hm2化调, 4~5叶时用缩节胺24~27g/hm2化调;结合化调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 喷施要求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最好早、晚喷施, 以利于吸收和防止烧苗。育苗时棉苗发现有棉叶螨中心株, 采用专性杀螨剂点片防治2遍, 可取得较好效果。

2 炼苗与移栽

大田移栽前7~10d, 要进行低温炼苗, 将上下通风口在夜间逐渐打开直至全开, 炼苗过程要逐步进行。炼苗期根据苗势、苗盘的干湿度和天气情况予以实时补水, 按要求控制好温度和水分, 使苗床温度逐渐与大田接近。选择地表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常压滴灌地块, 深施复混肥300kg/hm2, 二铵120kg/hm2。及时进行耕翻、整地, 使条田达到待播状态。播前严格整地质量, 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标准, 土壤化学处理用氟乐灵1.5kg/hm2。在移栽地块土壤墒情合适时及时铺膜以防跑墒。4月17日完成铺膜及布管工作。5月3日开始人工移栽, 5日结束。生长势强的标杂A1适宜的密度为13.5~15.0万株/hm2, 若密度过大, 到生长后期田间通风透光性差, 采用小三膜行距配置15cm+56cm, 株距17cm的打孔器打穴孔, 使移苗株数15万株/hm2左右。移栽深度直接影响移栽质量和棉花的正常生长。棉花属直根系, 根系扎的较深也较发达, 栽苗质量必须深栽苗、细覆土、高培土。打孔深度在8cm左右, 移栽时把穴盘中棉苗喷一些水, 这样既保证棉苗有充足的水分, 又能使棉苗从穴盘中取出时不易散, 棉苗移入穴孔后, 覆细土并压实, 确保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 培土高出地面至棉苗的子叶节以下。移栽的同时边滴水边移苗, 5月12日再滴1次水, 以提高棉苗成活率。

3 栽后管理

缓苗后及时喷施壮苗叶面肥, 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尿素1.2kg/hm2进行喷施。中耕可起到增温、保墒、除草、促进根系发育的作用, 分别于5月10日、18日、30日中耕3次, 中耕深度16~18cm。在全层施肥的基础上, 坚持前轻、中重、后补充, 轻施苗肥, 重施花铃肥的原则。全生育期随水滴肥8次, 全期施肥2.1t/hm2, 保证棉花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全生育期灌水10次, 灌量4 800m3/hm2, 苗期滴水量300~375m3/hm2, 花铃期滴水量450~525m3/hm2, 每次灌水间隔周期8~10d, 做到滴水均匀, 杜绝“跑、冒、漏”的现象发生, 提高灌水质量。该品种生育期较长, 易贪青晚熟, 停水在8月下旬。由于移栽棉苗缓苗期时间长, 且棉苗的生长发育比较缓慢, 苗期主要以促苗生长为主。全生育期化学调控5次, 第1次于5月12日用磷酸二氢钾1.2kg/hm2、棉老大300g/hm2进行叶面喷施;第2次于5月30日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佳佳绿150g/hm2进行叶面喷施;第3次于6月11日用磷酸二氢钾1.8kg/hm2、缩节胺30g/hm2进行叶面喷施, 第4次于6月23日用磷酸二氢钾3kg/hm2、缩节胺60g/hm2进行叶面喷施;第5次在打顶后7d用缩节胺150g/hm2进行重控。坚持“枝到不等时, 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月1日开始打顶, 2日打顶结束。在7月中旬进行打群尖和整枝, 除去无效营养枝和铃以上部分的营养枝。移栽大田后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6月28日大田发现有棉叶螨中心株, 采用专性杀螨剂点片挑治2遍, 7月15日又用克螨特1 500倍液进行普治1次, 降低棉叶螨的危害程度。同时做好棉花蚜虫和棉铃虫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篇9

1 规范化育苗

1.1 苗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距离移栽地较近或移栽地地块。苗床地向阳有利于增大采光面积和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背风有利于增温、保墒, 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建造坑式苗床, 一般宽1.5 m, 覆膜宽2.2 m, 床体长度视实际自然情况而定。每个育苗床的面积按移栽1 hm2需225 m2计算。育苗床提前10 d准备好, 床底土层要求精细平整, 并撒1层砂土, 以利通气。

1.2 育苗土配制

育苗土采用“55115”配方, 即1 hm2本田苗床 (225 m2) 用7 500 kg过筛的疏松肥沃表土、7 500 kg筛细的优质腐熟有机肥、150 kg筛细的过磷酸钙、15 kg硫酸锌、7.5 kg硼肥加适量清粪水充分拌匀, 其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1]。床土配制好后即可使用。将事先拌好的营养土捏成直径5 cm、高8 cm的纺锤型球体, 球中心凿1个直径0.5 cm、深2.2~2.5 cm的小窝, 整齐摆放在育苗床内。

1.3 催芽播种

育苗播种前将优质精选的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催芽, 用38~41℃的温水浸种8~12 h后, 捞起种子催芽24 h, 当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将胚朝下播1粒催芽的种子于播种孔中, 要求播种深度一致。种子播好后, 撒盖1.0~1.5 cm厚的细土, 浇足、浇透水分, 使表土略有水渍, 待收水后, 在苗床四周开一浅沟, 用2 m长的竹片每间隔1 m搭一拱架, 再覆膜保温育苗, 四周用土压实, 同时苗床周围施放杀鼠药防治鼠害。

1.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2个硬性指标是温度和湿度。玉米苗在2叶前:覆膜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26℃, 当覆膜内的温度超过30℃时, 要及时揭膜降温;覆膜内的湿度一般凭借视觉感官掌握, 以土壤表面不发白为好, 如苗床表土发白, 要及时浇水, 然后将覆膜盖严, 防止水分蒸发, 使土壤常保持湿润[2]。二叶期至炼苗前, 重点是防止幼苗的徒长, 覆膜内的温度控制在18~20℃, 早晚经常喷水, 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前1周左右, 根据外界气温情况, 逐渐增加揭膜的面积, 第1天揭覆膜1/3, 第2天揭覆膜2/3, 第3天将覆膜全部揭开, 移栽前一天浇足水, 以利定根成活。

2 适期移栽, 合理密植

2.1 适期移栽

移栽最佳苗龄一般在二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 本田移栽最晚不得超过四叶一心期[3,4]。确保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是保护根系, 缩短缓苗期甚至达到没有缓苗期, 提高成活率。避开雨天移栽, 选择晴天或阴天的早晚移栽。移栽时按苗大小、强弱分级、分片移栽, 并实行定向移栽, 即叶片与行向垂直, 移栽深度以齐茎上绿白分界处为佳。移栽前6~10 d (或当天) 大田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2.5 t/hm2、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375~525 kg/hm2、氯化钾75~300 kg/hm2, 混合作底肥, 并覆土。移栽时将肥球等距、定向、错窝排列在沟里, 栽后随即浇定根粪水, 使根土自然紧密, 再于其上盖1层干土, 以减少蒸发。缓苗后, 再浇1次返青水。及早追提苗肥, 中耕松土, 促使发根壮苗。

2.2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或种植方式确定移栽密度。宽窄行带状种植方式, 依带状种植的宽度确定。分带轮作以1.67 m开厢居多, 即小麦、玉米带, 各占0.83 m, 种植2行玉米, 株距20~23 cm, 净作地 (0.83+0.50) m× (23~25) cm。并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种植密度。平展型移栽密度4.50万株/hm2, 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移栽密度5.25万~6.00万株/hm2。

3 本田管理

本田管理主要以肥水为主, 玉米移栽缓苗后根据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 采用提早施用苗期肥、生长中期主攻穗肥、生长后期补足粒肥技术, 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措施。玉米苗移栽本田缓苗后提早追肥, 用尿素90~105 kg/hm2对清粪水21 t淋施, 结合中耕松土和除草。当玉米苗达9~10片叶时, 重施肥料。用尿素225~375 kg/hm2, 同时可增施腐熟厩肥15.0~22.5 t/hm2或复混肥225~375 kg/hm2。此期施肥量约占施肥总量的60%, 主要以氮肥为主, 补施一定数量的钾肥也很重要。此时如果供肥不足, 会造成植株大、果穗小而产量不高。在吐丝期追施粒肥, 如叶色渐淡, 可补追尿素75 kg/hm2, 窝施植株根旁, 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25 kg/hm2+尿素7.5 kg/hm2对水375 kg叶面喷施。

4 病虫鼠害防治

病虫鼠害防治要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防治大斑病、小斑病方法:玉米抽雄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每隔15 d喷1次, 喷洒1~2次。防治纹枯病, 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 000~1 500倍液, 或25%菌核净800~1 0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800~1 0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发病部位1~2次。防治地老虎:用5%辛硫磷1 000倍液喷苗。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 用1.5%辛硫磷颗粒剂直接投放于喇叭口内。防治大螟:在玉米苗期, 当5%植株出现枯心苗和田间孵化始期, 采用90%敌百虫, 或50%杀螟松或25%杀虫脒, 或50%巴丹乳剂和敌杀死800~1 000倍液喷苗。防治黏虫与蚜虫:用10%大功臣, 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鼠害:播种前用溴敌隆毒饵, 即0.5%溴敌隆水剂1∶100倍拌炒熟大米、小麦粒、玉米籽等, 玉米抽雄期再防治1次。

5 适时收获

当苞叶全部变黄已开始干枯、茎叶普遍变黄时收获。

摘要:从规范化育苗、适期移栽与合理密植、本田管理、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以为玉米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玉米,育苗,移栽,本田管理

参考文献

[1]何达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J].黑龙江科技信息, 1999 (1) :17.

[2]费振方.夏玉米春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要点 (之二) [J].黑龙江科技信息, 1997 (3) :7.

[3]郭应信.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科技, 1995 (6) :19.

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高产、抗倒、耐渍良种,目前我县主推油菜品种有赣油杂1号、华赣油1号、湘杂油5号、湘杂油7号和湘杂油763等。

二、培育壮苗

1. 选好苗床土,适期播种。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且1~2年未种植过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做苗床,苗床与大田的面积比为1∶7。育苗移栽最佳播期,早熟品种以10月上中旬为宜,中迟熟品种以9月中下旬为好,晚稻收获较迟的,应掌握在晚稻收割前30天左右播种,适宜苗龄30~40天。采用撒播方式,均匀播种,播后拍实畦面,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杂交油菜大田用种量1.05~1.5千克/公顷。

2. 合理施苗床肥。秧地平整后用腐熟人畜粪15吨/公顷、过磷酸钙300千克/公顷、尿素67.5千克/公顷,均匀撒施做基肥。施肥后做苗床,宽1.5~1.7米,播种前浇1次透水。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可覆盖少量碎稻草,并浇水保湿,争取早出苗、早齐苗。4叶期前看苗施肥1~2次,每次用稀薄沼液7500千克/公顷或尿素45~60千克/公顷,对水1500千克泼浇,4叶期后控制肥水。移栽前4~5天施好起身肥,浇施尿素112.5千克/公顷。

3. 早间苗稀定苗,培育壮苗。油菜移栽苗要求达到“三七”标准,即绿叶7片、苗高7寸、茎粗7毫米。出苗后要进行间苗,第一次在齐苗后第一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挤苗;第二次在第二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搭叶;3叶1心时定苗,留苗120株/米2左右。

4. 化学调控,防病治虫害。当油菜秧苗3叶期时喷施150毫克/千克多效唑溶液,可促使油菜秧苗矮壮,根颈粗壮,绿叶多,叶色深。喷雾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风下午喷施,做到细雾匀喷,避免重喷或漏喷。2至4叶期注意对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可用溴氰菊酯、敌敌畏、吡虫啉等喷雾。

5. 分级分批移栽。先移大苗、壮苗,做到带肥、带药、带土移栽,避免损伤秧苗。另外,加强对弱小苗的施肥管理,促其升级。

三、移栽大田

1. 移栽前精心准备。移栽前要开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坚持在晴天爽田移栽,如遇雨天应先开沟排水,不要冒雨抢种。同时,要杀灭田间老草,即在移栽前3~4天,用10%草甘膦7500毫升/公顷或20%百草枯2250毫升/公顷,对水675千克均匀喷施。

2. 适期早栽,适度稀植。适时早栽有利于油菜苗迅速活棵,发根长叶,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冬发,增强其抗寒能力,保证壮苗越冬。秧龄为35天左右,适宜在10月下旬移栽,最迟在11月上旬前移栽完。适宜密度:中熟品种75000株/公顷左右,早熟品种90000株/公顷左右。具体规格:中熟品种行距43厘米,株距37厘米;早熟品种行距37厘米,株距30厘米。

3. 严把移栽质量關。在拔秧起苗、定植时应力求减少对叶片和根系的损伤,多带护根泥土,以促使油菜苗新生根系快生长,做到活棵恢复生长的时间短。定植前如苗床干硬,要在起苗前一天浇水,使苗床湿润,土壤膨松,以便于起苗。移栽时要求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水,并要求每行都要栽直,每棵都要栽稳,根系要栽正。

4. 科学施肥,浇好定根水。油菜移栽前,用土杂肥22.5~30吨/公顷做基肥。移栽时,用45%三元复合肥300~37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105~150千克/公顷,硼砂10.5~15.0千克/公顷,拌适量细土压在根边;移栽后当天或次日用稀沼液浇施,及时供给养分,以促进油菜苗根系生长,早活棵。

四、田间管理

1. 追施提苗肥。移栽油菜成活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稀薄腐熟的沼液15吨/公顷或尿素112.5千克/公顷对水浇施,以利幼苗在寒冻来临前迅速生长,达到壮苗越冬。

2. 重施腊肥,防冻保苗。腊肥是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料,以施有机肥料为主,如猪、鸡等粪肥,用量15吨/公顷以上,应铺于行间,以达到防冻保暖的目的,此外结合增施钾肥、培土壅根等也可以有效减轻冻害。冻害严重时,要覆盖稻草保持土壤墒情,以有效预防、减轻冻害,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具体方法:用干稻草4500~5250千克/公顷,均匀铺盖在大田畦面的株行间。

3. 补施花薹肥。2月初巧施春肥,用尿素60~75千克/公顷对水浇施,促进抽薹,4月上旬看苗再补施花肥。同时,在蕾薹期或初花期用浓度为0.2%~0.4%的硼砂溶液喷施叶面,防止油菜花而不实。

4. 排水防渍。春后要及时清沟理水,排水防渍,以促进油菜根系生长,防止油菜下部叶片过早枯死,提高油菜抗病能力。

五、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龙头病)等。可在3月下旬油菜初花期用70%甲基硫菌灵1.5千克/公顷,或40%菌核净450克/公顷,或80%多菌灵超微粉2.25千克/公顷对水喷施,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次。虫害主要有蚜虫、菜青虫、潜叶蝇等,发生时可用吡虫啉、毒死蜱、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2~3次。

六、适时收获 一般以在油菜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2/3角果呈现枇杷黄色(即全田80%成熟)时收割最为适宜,以避免造成裂角损失。割后进行打堆,促进油菜籽充分后熟,以增加千粒重和含油量,争取使油菜产量达到最高。

甜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篇11

1.1 能充分有效利用光、热资源, 达到增产增收

我国东北地区热量资源不足, 无霜期短。在这些地区春播甜玉米, 采用玉米移栽, 播种期可提前20~30d, 增加积温200℃以上, 提早成熟10d左右。这样, 既能改用增产潜力较大的晚熟品种, 又能提前采收鲜穗, 提早上市, 从而能提高甜玉米种植业的增产增收效益。

1.2 能发挥合理密植的增产潜力

移栽玉米幼苗期返青期生长暂受抑制, 植株和穗位高有所下降, 玉米茎基部节间变短, 株高比直径玉米矮20~30cm, 在移栽时能做到定向栽培。因此, 种植密度比直播玉米可增加400~600株/667m2。

1.3 能避开霜冻, 干旱等灾害

春播甜玉米在早春苗床保温育苗, 终霜后移栽, 可以避开霜冻风沙等灾害。

1.4 能节约用种量,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甜玉米在苗床上播种, 都是单粒播种, 一粒种子保一棵苗, 若在大田直播, 一般每穴至少2~3粒, 即使采取精量播种, 为了弥补由于缺苗带来的减产, 也要适当的加大播种量, 对于种子价格昂贵, 又不易保苗的甜玉米来说, 采取移栽是一项保全苗、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

2 育苗方法

2.1 苗床地的选择

一般应在移栽本田的某个角落划出部分面积作为育苗床地, 便于就近运苗, 还要考虑向阳背风, 排灌方便。苗床地面积应根据移栽本田面积确定。一般可按1.2~1.5:100比例, 育苗床地宽度80cm, 便于苗床播种、移苗及苗床管理。苗床地长度可根据苗床面积大小而定。

2.2 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为了提高育苗工作效率, 简化育苗操作工序, 根据群众多年的经验, 采取营养块育苗是简便省工的育苗方法。营养块的营养土配制如下:按每667m2种植密度要求需要3500~4500个营养块计算, 用筛过的肥土, 最好是菜园土700~900kg, 按每100kg肥土加入0.5kg尿素, 1kg过磷酸钙, 充分拌匀。加入适量腐熟的稀粪水, 使营养土达到手捏成团, 落地即散的状态。随后将拌匀的营养土铺放在6cm高的长方形 (即80cm宽, 长度按需而定) 木质框架内, 趁营养土尚未干固之前, 用薄利的刀具, 按5cm×5cm的见方划方块 (类似于切豆腐块操作方法) , 并随即在每一块上端留一个比种子稍大的深约1cm的孔穴, 以备播种。

2.3 苗床地播种

春播的甜玉米育苗播种期, 比直播田可提早25d左右。或苗床膜内温度达到12℃以上时适期播种。将经肥育催芽的种子播在营养块预备的孔穴里, 盖上一层厚薄一致约3cm厚的细土覆盖苗床。播完后随即盖膜, 并用土压紧压严四周的膜边, 膜顶呈拱形, 苗床上覆盖高度, 距床面高度距离, 最低要求20cm, 最高为50cm左右。

2.4 苗床管理

幼苗露出土面至2叶期, 苗床温度要保持30℃, 促使幼苗早发。到3叶期时, 苗床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白天尤其是晴天, 要将苗床一端的覆膜稍稍揭开一点, 以便通风, 防治幼苗徒长。到4叶期开始适当加大揭膜的开度, 达到接近膜外的温度, 进行炼苗。此时是移苗适龄。

3 移栽的苗龄

适宜的移栽苗龄应因不同地区及品种熟期类型而异, 东北地区春播的甜玉米, 移栽苗龄均3~4片叶, 即3叶1心或4叶1心为宜。

4 移栽的时期

在大田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起苗移栽。移栽当天以阴天较宜, 若是晴天, 最好安排在10:00前和15:00以后移栽较好。

5 移栽密度

移栽玉米由于单株营养体较小, 且抗倒伏能力较强, 所以每667m2移栽密度应比同一品种直播的株数要增加500~800株, 以便充分利用光能, 获得高产。

6 移栽方法

移栽前要要按原定的行距开沟, 种沟要深浅一致, 在等距离苗间, 穴施种肥, 幼苗与肥料要隔6~8cm, 以免烧苗。随起苗随移栽, 在运苗过程中要做到营养块不散落、不漏根、不伤根。移栽时做到不窝根、不露根。幼苗按大小分级定向栽植, 使叶片都伸向行间, 移栽完后随即盖土。

摘要:甜质型玉米简称甜玉米。甜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的含量等均明显高于普通玉米。甜玉米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及维生素E等及游离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因此甜玉米是人们的保健佳品, 市场需求量很大。甜玉米的茎叶是优质的饲料。种植甜玉米是农民致富的可行途径之一。

关键词:甜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退行性骨关节炎下一篇:医院加强基建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