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疼痛的另类原因

2024-07-06

骨关节疼痛的另类原因(共5篇)

骨关节疼痛的另类原因 篇1

髋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髋关节疾病方法, 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为常见的人工假体, 而髋关节置换术因暴露面范围较大, 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其中疼痛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同时也是最能影响患者术后舒适度和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有研究提出[1], 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疼痛较为常见, 且疼痛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加, 同时疼痛也直接影响到了术后疗效性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成为术后二次翻修的手术指征, 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为分析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疼痛的原因, 并对缓解疼痛的治疗对策进行探索性研究, 该研究入选2009年6月—2013年6月于该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且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疼痛的患者90例, 回顾其临床病历, 对其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同时对治疗对策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于该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且术后发生疼痛的患者90例, 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 女性23例, 年龄56~74岁, 平均 (62.18±7.43) 岁, 其中20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30例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男性22例, 女性18例, 年龄54~73岁, 平均 (61.34±8.68) 岁, 其中17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23例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术。

1.2 方法

入选患者于手术前进行常规抗生素治疗, 术前30 min抗生素冲击, 在保护组织前提下充分暴露, 保留股骨距1.5 cm, 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应用抗生素3 d, 同时检测生命体征, 术后卧床进行功能训练。假体采用蒙太因产品, 均使用生物型关节。所有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并进行长期随访, 最短随访期6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缓解疼痛, 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1次/d, 75 mg/次;观察组给予全髋翻修手术治疗缓解疼痛, 采用原手术切口, 手术视野暴露充分, 常规检查坐骨神经, 术后平卧, 禁止内旋屈曲活动, 术后应用3 d抗生素, 同时进行床上活动练习, 1周后双拐辅助下地活动。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前, 手术后24 h、48 h和72 h的VAS评分记录和对比分析; (2)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Harris评分[2]的记录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VAS疼痛评分情况

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4 h、48 h及72 h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Harris评分情况

术前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 老年人因骨质疏松等原因极易发生骨折, 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 而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为髋关节置换手术, 随着人工置换关节技术的不断发展, 髋关节置换术已经在国内广泛开展, 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但术后疼痛仍然高发, 其疼痛程度直接影响到术后疗效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疼痛往往在术后早期或晚期发生, 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高[3]。目前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研究已经不断深入, 针对这样的研究大背景, 该研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和分析, 并对治疗对策进行探索分析。

3.1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

3.1.1 术后感染

感染是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最主要原因, 感染能够导致发生组织水肿, 因此加大了渗出液中炎性因子数量, 炎性因子刺激, 加之关节囊压力增加的多重影响, 使得患者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有研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病例进行分析发现[4],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发生多种感染, 存在多种潜在因素, 如老年肥胖, 长期服用激素, 既往感染史等;严冬雪等[5]研究称,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8例, 术后2周~2个月间发生疼痛, 局部关节红肿合并运动障碍, 白细胞增高, 血沉加速, 行走时疼痛加重。

3.1.2 材料因素

假体松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有较大影响, 任何一部分假体松动都会对周围组织和附着体造成机械性刺激, 导致术后疼痛发生, 特别是在患者体重较大或年龄较大的情况下最为常见。有研究报道了9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病例研究, 将疼痛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 研究结果显示, 髋关节疼痛与假体松动的程度呈正比, 而假体松动导致髋关节疼痛占总数的58.6%[6];同时假体长度不合适和软骨磨损等因素也会导致患者发生疼痛[7]。

3.1.3 其他因素

有学者认为, 术后髓腔高压症同样会导致疼痛发生, 扩髓过程中产生大量骨髓和脂肪组织, 而安装假体时强行封闭髓腔, 腔内渗出液无法引出, 认为形成髓腔内压力增高, 引起疼痛。有研究报道髋关节置换术后髓腔高压导致疼痛, 经假体下髓腔钻孔放液症状得到缓解[8];此外, 骨质疏松等原发病也能够导致疼痛发生, 国内研究对13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观察分析, 经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均发生术后疼痛, 有明显相关性[9]。

3.2 治疗对策

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在治疗之前, 首先要查明疼痛发生的根源, 针对不同的发生原因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 同时避免症状进一步的加重, 从而影响手术疗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药物治疗疗效往往不理想, 同时给患者带来很多经济和心理压力影响, 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最有效且常用的解决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措施, 髋关节翻修术已经成为解决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常见措施。多项研究[10,11]成功应用髋关节翻修术解决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问题, 疗效稳定。该研究针对近4年来就诊于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90例,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手术后表现不不同程度的疼痛, 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髋翻修手术治疗,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进行髋关节翻修术患者术后24 h、48 h及72 h疼痛明显减轻;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记录和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髋关节翻修术患者术后3个月较药物治疗明显降低, 提示应用全髋翻修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疼痛的原因, 并对缓解疼痛的治疗对策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 入选在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90例, 所有入选患者均在手术后表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给予全髋翻修手术治疗, 对发生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同时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4 h、48 h及72 h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常规药物缓解疼痛疗效不理想, 应用全髋翻修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况,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黄伟, 梁熙, 孟纯阳, 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腹股沟区疼痛原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 2006, 22 (11) :811-814.

[2]黄津芳, 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 2000:245-247.

[3]杨泽贤, 戴七一.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 2007, 19 (10) :81-82.

[4]周华, 程敏, 姜为民, 等.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治疗C3型Pilon骨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21) :1958-1959.

[5]严冬雪, 辛桂桐, 姚新德, 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及处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 (5) :353.

[6]张子凤, 殷国勇, 余利鹏, 等.20例Hangman骨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 :30-32.

[7]程宏.综合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6) :881.

[8]黄灵巧.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0) :37-38.

[9]包婉芳.老年病人多处自发性骨折的护理及前瞻性预防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9) :1133-1134, 1137.

[10]张力成, 潘可平.人工髋置换术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按术后翻修[J].中国骨伤, 2001, 14 (6) :334.

[11]唐希初, 夏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顽固性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 11 (Z1) :274.

骨关节疼痛的另类原因 篇2

基本方:处方制氏草200g、制草禾20g、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地龙15g、防己15g、桂枝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藓皮15g、甘草15g、关节发热者加漏芦30g、关节发凉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时)、麝香1、羚羊骨6 g、坎炁5 g(研冲)。

用法:每付药先泡3个小时左右,临煎药时把药压实,水超过药1厘米左右,煮开后再煮30分钟左右,第2次,第3次加水与药平即可;连续煎3次,倒在一块,分3次喝,每日喝2-3次,20付是一个疗程。

疗效:从根本上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运用平衡阴阳、补益肝肾等法扶正,加强单元神经细胞组织营养,提高人身机体的免疫能力;运用祛风、清热、逐湿、活血等祛邪方法,杀死和阻断风湿因子再生,达到标本兼治。

痛点靶向治疗

痛点在中医又叫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敏感点等。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治疗的方法就统称为痛点靶向疗法或阿是穴靶向疗法。阿是穴的主治病症为痛症,其作用以近治作用为主,从古至今阿是穴应用广泛,其镇痛作用的主要机理是对痛点疏通瘀滞、调理气血,经络气血通畅,通则不痛。该类穴在调理气血方面弥补了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根据阿是穴的特点制成的磁可贴由位于贴膏中央的钕铁硼生物永磁体产生扩张血管的作用配合膏贴内的有效药物成分渗入穴位,围绕磁体中央产生效果。

与细菌的关系及治疗

在其历时三年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人类骨关节炎发病可能与粮食中真菌毒素(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有密切关系,DON可能与遗传、增龄和负荷一起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李群伟采用流行病学类比的方法,比较骨关节炎与大骨节病的时空、人群分布特点,病理特点,发病机制等异同之处,提出了全新的骨关节炎的病因假设,即骨关节炎与大骨节病一样是由谷物中的真菌毒素所引起的,在真菌毒素的长期慢性作用下,软骨受到损害,继而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变化。而衰老、机械损伤等则是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的相关因素。关节炎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起病较急,受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开始侵及下肢关节者占85%,膝和踝关节最为常见。

哪些原因可致中老年人骨关节疼痛 篇3

研究发现,可导致中老年人出现骨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据调查资料显示,在骨关节疼痛的患者中,有95%以上的患者其病情是由这四种疾病引起的。不过,这四种疾病引起的骨关节疼痛的症状十分相似,患者要治疗自己的骨关节疼痛,首先要弄清所患的骨关节疼痛是由何种疾病引起的,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指人的骨量(如骨中的矿物质等)发生减少、骨的微观结构发生退化性改变(如骨小梁变细、断裂等),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此病多半是由于患者的年龄增长后其骨钙的流失量增加、性激素的分泌减少、运动量不足、滥用激素类药物或钙的摄入量减少等原因引起的。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多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关节。这是因为人们在患了骨质疏松以后,其胸椎和腰椎的骨小梁会发生萎缩,导致椎体和椎关节变形,从而引起疼痛。这种疼痛可向腰背部的肌肉扩散。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骨關节疼痛不同的是,骨质疏松在引起骨关节疼痛的同时,还可使患者的身体变矮(可使患者的平均身高缩短3—6厘米。)或使患者出现驼背、易骨折等症状。这是由于患者骨骼的骨密度下降引起的。此外,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关节疼痛患者还可伴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呼吸功能下降的症状。

2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俗称“骨刺”或“骨质增生”,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受损和增生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疾病。此病属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一种,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人的年龄增高有关。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有78.5%的人患有骨性关节炎。而且早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骨性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列为最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骨性关节炎主要危害的是人的负重关节。此病患者可出现膝、髋、颈椎、腰椎、踝等关节疼痛的症状。同时,此病患者患病的关节可出现僵硬、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在活动时还可出现咔嚓声或其他的摩擦音。与其他疾病引起的骨关节疼痛不同的是,骨性关节炎引起的骨关节疼痛主要表现在膝关节上。调查发现,在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有90%以上的患者可出现膝关节疼痛的症状。而且这种膝关节痛在上下楼时(尤其在下楼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3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由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骨关节疼痛主要发生在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其次发生在肩、肘、腕等上肢大关节,但很少发生在手足上的小关节。此病患者患病的关节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不能活动、早晨起床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僵硬、活动后方能缓解等症状。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不同的是,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可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但疼痛持续的时间不长,一般几天就可消退。

4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发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骨关节疼痛主要发生在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足趾关节等部位。此病患者早晨起床后可出现关节僵直(可持续1个小时以上)的症状,日常其关节成对称性肿胀、疼痛,并可出现类风湿结节等症状。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十分相似,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但不会引起关节畸形。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往往侵犯的是掌指关节等小关节,而且容易引起关节畸形。

患者要治疗自己的骨关节疼痛,就要弄清你的骨关节疼痛是由包括上述4种疾病在内的哪一种疾病引起的,然后再治疗原发病,这样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骨关节疼痛的另类原因 篇4

关键词:健美操,踝关节疼痛,原因,预防

1 概述

健美操运动自传入我国, 深受人们喜爱。但在练习与训练中, 由于健美操特有的动形式和技术要求以及踝关节特别复杂的结构。容易造成练习者踝关节的疼痛。虽然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可使运动员尽快恢复, 却不能减少和防止运动损伤, 因此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做好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临沂大学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选修班的学生。

2.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多种途径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书籍和刊物, 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2) 问卷调查法:对有过运动损伤的健美操专修学生发放问卷60份, 就健美操教学训练中发生的踝关节疼痛进行具体调查, 有效回收率百分之百。 (3)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资料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运动损伤发生的性质和部位。统计表明, 在健美操运动和训练过程中, 发生疼痛的部位是:手腕、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足部、肩部。主要集中于上肢和下肢, 受伤性质以关节韧带扭伤的发生率最高, 其次是肌肉拉伤、软骨损伤、擦伤等 (见表1) 。

踝关节处于全身的两个杠杆之间——足骨和胫骨之间, 在运动过程中将受到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 容易受到地面的冲击而受到损伤。根据健美操运动的技术要求, 大部分的技术动作, 人体的运动变化和人体重量以及各种外力的承载主要是靠踝关节担负重任, 踝关节所受的压力负荷比其它的关节所受的压力都要大, 而且健美操初级训练者在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如不注意对踝关节的保护, 就很容易造成踝关节损伤。

4 造成踝关节疼痛的原因分析

4.1 思想因素。

踝关节扭伤的发生往往与练习者对运动损伤不重视有关。思想上麻痹大意, 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 盲目地进行锻炼。在练习中对难度较大或不熟悉的动作, 产生畏难和害怕心理, 动作犹豫, 过分紧张而造成损伤;或是做熟悉的动作时, 随随便便, 疏忽大意, 也容易发生损伤。

4.2 准备活动不当。

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身体为即将到来的主要练习做好准备, 增加肌肉的血液供给, 提高肌肉的力量和弹性, 增加关节韧带的弹性, 防止肌肉和关节韧带损伤的发生。可是许多人却不加重视。造成损伤的原因有: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运动, 极易造成肌肉损伤, 关节扭伤。准备活动不充分、内容不得当或过量的准备活动都会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4.3 身体素质差。由于力量、速度、耐力与灵敏等素质差, 致使肌肉

力量和弹性差, 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 反应迟钝, 这都可成为踝关节扭伤的原因。

4.4 技术水平差。

如果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 就容易受伤, 这是刚参加系统训练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踝关节扭伤的主要原因。多数大学生在动作技术的运用上存在不合理或不规范隐患, 这些技术动作很容易导致重心不稳, 踝关节内翻, 引起踝关节扭伤。

4.5 场地因素引起的踝关节疼痛。

健美操运动动作内容丰富, 多以各种跳、转、支撑和过渡动作为主, 因此健美操运动所使用的地面应该有弹性, 并能很好地吸收由于人体运动时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震动, 从而降低冲击力对人体关节和骨骼的影响。纯木地板是最佳选择。地毯虽好, 但由于摩擦力很大, 在做移动和转体动作时很容易造成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水泥, 瓷砖和大理石地面较硬, 弹性差, 很容易引起急性和慢性损伤;草地, 沙滩地面不平, 太涩, 有潜在的危险。

5 踝关节疼痛的预防措施与建议

5.1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能使正式练习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 调节功能得到改善, 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得到克服, 降低肌肉的粘滞性, 增强弹性, 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充分的准备活动, 不仅可以防止踝关节等部位受伤, 而且能提高上课和活动的效率, 使学生尽快进入活动状态。

5.2 踝关节力量练习。

加大踝关节力量的练习力度, 提高学生的抗外力的能力, 进行对抗性练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踝关节的力量是防止踝关节受伤的有效手段之一。练习时可采用提踵练习、脚外侧走, 脚内侧走、脚尖走、直腿跳 (主要用踝关节发力) 等一系列方法来提高踝关节力量。

5.3 防止疲劳训练和过度劳累。

疲劳训练和过度劳累是体育活动中比较忌讳的现象,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 事实证明人在疲劳和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下, 受伤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所以当学生体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适当控制运动量, 防止受伤。

5.4 掌握准确的技术动作。

掌握正确、合理的运动技术和技能以及正确的落地技术掌握正确的合理的运动技术和技能, 是防止受伤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条件。在健美操运动中掌握正确技术尤其是起跳、落地技术, 是防止踝关节受伤的主要手段。

5.5 加强踝部机能的练习。

在进行健美操练习前, 特别是进行大负荷、高难度动作训练时,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踝部机能训练。主要是改善踝部周围肌肉弹性, 加强韧带力量、弹性和柔韧性, 以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此练习须连续进行, 循序渐进。在逐步提高肌肉、韧带温度、减少粘滞性, 加强肌肉、韧带大幅度伸展的承受力后, 再做超常规的柔韧练习, 这样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5.6 加强医务监督或自我保护意。

由于健美操训练的特点, 在训练中稍有闪失就易损伤。练习者在思想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训练中做好自我监督, 随时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 特别应注意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有无酸痛、僵硬等症状, 当有不良反应, 就不宜加大负荷量。此外, 还应注意气候、场地、服装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加强心理因素的强化训练以及训练后必要的放松练习, 增强对损伤的预防。

6 结论

健美操由于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但在健美操运动和训练过程中踝关节的疼痛非常普遍, 为了在以后的训练和学习中减少损伤的发生, 我们应注意训练和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细节, 不断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训练, 因此, 了解损伤的原因, 掌握一些防止运动损伤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在训练和学习时没有后顾之忧, 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训练中, 既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又利于健美操运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琴.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J].内江科技, 2006 (4) .

[2]章笑来.踝关节不稳的研究现状[J].淮北煤师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 .

[3]许波.健美操训练中踝关节损伤因素分析及预防治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9) :121-123.

[4]王艳.健美操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与防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4 (5) :88-89.

[5]钟进.健美操踝关节损伤及防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5 (8) :39.

[6]李学君.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与预防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3) .

[7]董新军.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 2006.

脚关节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篇5

首先,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关节周围韧带损伤,曾经扭到过脚关节,这是原因之一。

其次,关节滑膜炎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关节滑膜后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并有摩擦发涩的声响。比如脚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脚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在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会明加重。

第三,关节的正常老化和磨损,是造成脚关节痛发炎的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导因包括关节发炎、关节撞伤、关节错位等,也会造成关节疼痛。

最后,可能与类风湿,风湿,痛风等有关,与受凉受风受湿等有关。可以去医院骨科就诊,可以先拍摄右脚关节X线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平时注意休息,有骨质增生的话应该减少关节活动,避免着凉。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尽量少吹空调,以免受凉。另外还要注意不要长时间不正当的姿势也可能引起脚关节疼痛。

脚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作用是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改善膝关节功能,运用物理疗法可以温和而去有效地缓节膝关节的疼痛和僵硬感。常规的理疗方法有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红光照射、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新近应用于疼痛治疗的冲击波疼痛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疼痛,特别是陈旧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具有立竿见影的确切疗效,深受老年朋友的欢迎。提醒老年朋友注意的是膝关节急性发作期,尤其是膝关节红肿发热时不要用热敷的办法消肿止痛,以免过热反加重局部肿胀,外用可选择止痛膏药或穴位敷贴,也可选用扶他林乳剂或红花油、正骨水等。

药物疗法

急性发作期应用消炎镇痛药尽管不能中止病情发展,但可缓解疼痛,减轻症状,通常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如芬必得、扶他林、西乐葆等,但此类药物易刺激胃肠道引起并发症,对肾功能有损害,所以此类药应饭后服用,并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还可加服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补充钙剂等,急性炎症期还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中医治疗

上一篇: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下一篇:聚醋酸乙烯乳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