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2024-06-19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精选10篇)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1

痛风性关节炎是患者体内的尿酸排泄量减少, 致使尿酸沉积而引起的关节组织炎症[1], 发病人群为≥40岁的男性, 发病部位多在拇趾、踝部、足部的关节部位[2]。急性期临床症状主要为夜间受累关节突发剧痛, 关节部位发红、肿胀、疼痛等。本文采用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5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0例, 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7例, 女28例, 年龄41~78 (52.5±13.6) 岁;对照组男31例, 女34例, 年龄47~86 (59.7±12.4) 岁。2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 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且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虎杖痛风颗粒, 用法与用量:口服, 1袋/次, 1次/d, 以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用法与用量:口服, 1粒/次, 1次/d, 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实验室检查, 检测指标有:白细胞介素-6 (IL-6) 、C反应蛋白 (CRP)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尿酸 (U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肌酐 (Cr) 。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检测指标正常;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检测指标介于显效与无效之间;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表现。以治愈+显效计算愈显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4.6%、83.1%,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

2组治疗前各实验室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IL-6、CRPESRUAALTCr检测值低于治疗前, 且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IL-6、CRPESR检测值低于治疗前, UAALTCr检测值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目前, 临床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选药物为镇痛抗炎类药物, 该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3], 而且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的报道相继出现[4]。虎杖痛风颗粒主要中药成分为:羌活、虎杖、茵陈、全当归、苍术、黄柏、川牛膝、茯苓、泽泻、猪苓等。羌活、虎杖、全当归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苍术、茯苓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5]。本文结果显示, 虎杖痛风颗粒应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 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IL-6、CRPESRUAALTCr等检测指标, 临床愈显率达到了84.6%。因此, 虎杖痛风颗粒用于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UA水平, 且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广胜, 刘晓琴.清浊通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J].甘肃中医, 2009, 22 (11) :23.

[2]梁健忠, 劳国平.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 2002, 25 (6) :10-11.

[3]符春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痈论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3 (1) :62-64.

[4]宋锦华.痛风速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5, 11 (6) :33-34.

[5]要武, 李润琴.平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J].河南中医, 2003, 23 (2) :34-35.

痛风性关节炎 篇2

苍术12克,黃柏15克,川牛膝2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土茯苓、络石藤各30克,丹参15克,薏苡仁5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威灵仙10克,独活12克,土茯苓30克,山慈菇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忍冬藤、川牛膝各20克,虎杖、秦艽各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土茯苓30克,蚕砂10克,海风藤20克,丹参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忍冬藤、薏苡仁各50克,车前仁30克(沙布包入煎)。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剂。

秦艽、黃柏各15克,土茯苓、水牛角片各3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车前草30~6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12~15剂,症状可见缓解。为防止复发,以后每隔20天再连续服药10~15剂。

伸筋草、老颧草各25克。水煎取汁,每日l剂,分早晚服。

薏苡仁50克,红枣10枚,鲜百合100克。炖汤常服。

芙蓉花叶100克,大黃、蒲公英各50克,山慈菇30克,乳香、没药各15克。以上药物研成细粉,加芝麻油适量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140~160 g。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

1.1.2 主要试剂

痛风舒浸膏粉(1 g浸膏粉相当于5 g生药;批号:000306,由重庆南岸区中医院骨科提供)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片,由大连百利天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羟色胺(5-HT)、钾离子(K+)、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标准品及尿酸钠结晶均购自Sigma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尿酸钠溶液的制备

取194 ml蒸馏水加6 ml NaOH(1 mol/L)。煮沸后加1 g尿酸,用1 mol/L HCl,调pH至7.2,搅拌冷却,贮存于4℃冰箱中24 h,去上清液,用滤纸将沉淀物水分吸干,干燥即可得尿酸钠结晶。取1 250 mg尿酸钠结晶,加入45 ml生理盐水,同时加入5 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成50 ml尿酸钠溶液备用。

1.2.2 模型制作

参照Coderre等[1]的经典造模方法略作改进。用6号注射针在受试大鼠右侧踝关节背侧从45°方向插入胫骨肌肌腱内侧,将0.2 ml尿酸钠溶液(浓度为2.5 g/100 ml)注入踝关节腔。正常组动物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溶液。

1.2.3动物分组

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5 d,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双氯芬酸组给予双氯芬酸3 mg/kg,痛风舒浸膏粉组给予痛风舒浸膏粉1.2 g/kg(为60 kg体重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倍)。给药体积均为1 ml/100 g体重。

1.3 观察指标

1.3.1 关节肿胀度测量

各组大鼠在造模后3 h(用药前),及用药后5 d,分别在受试踝关节相同部位,用无弹性软尺测量其周径,观察造模大鼠治疗前后各组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

1.3.2受试关节关节腔滑液的涂片观察

各组大鼠用药5 d后处死,取受试踝关节,清洗干净,用手术刀剖开关节腔,取关节滑液涂于载玻片上,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关节滑液的白细胞,观察5个100倍视野,计算白细胞平均数。

1.3.3 致痛物质K+、DA、5-HT含量的测定

各组大鼠处死后,取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制成匀浆,比色法检测K+,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DA、5-HT的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变量行两两比较的SNK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对关节周径的影响

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用药前比较,▲P<0.05

由表1可知,用药前正常组大鼠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正常组大鼠关节周径仍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模型组关节周径显著大于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用药前后关节周径无明显差异(P>0.05),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用药后关节周径缩小(P<0.05)。

2.2 药物对受试关节滑液涂片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见表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由表2可知,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治疗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2.3 关节周围软组织中疼痛介质的含量

见表3。由表3可知,模型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致痛物质K+、DA、5-H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是炎症介质尿酸钠沉积于局部关节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1,2,3]。故直接注射尿酸钠溶液于模型动物的关节腔内造成痛风性关节炎是最直接的方法。本实验采用Coderre等[1]设计的尿酸钠局部关节注射的经典造模方法,采用0.2 ml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到治疗前正常组大鼠受试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痛风性关节炎造模成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体内嘌呤代谢物紊乱,血中尿酸合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尿酸钠针状微结晶体沉积在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风寒湿三气杂致,后期久病入络,瘀血凝滞,关节肥厚,活动受限[4]。中医治疗在急性期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为主,后期治疗除利湿通络外,佐以活血化瘀[5]。

痛风舒浸膏粉是由牛膝、忍冬藤、黄柏、赤芍等成分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利尿、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黏滞性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本实验研究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痛风舒浸膏粉能明显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量,说明痛风舒浸膏粉能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关节肿胀和局部炎症反应。

关节疼痛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引起痛风关节疼痛的内源性致痛物质主要有:无机离子,如K+、H+等;某些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NE、组织胺等;肽类,如P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这些物质在体内产生过多,通过刺激局部感受神经末梢外周感受器产生很强的致痛效应。本实验显示造模后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浓度均明显升高,而应用痛风舒浸膏粉能明显降低K+、DA、5-HT的浓度,说明痛风舒浸膏粉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镇痛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痛风舒浸膏粉对尿酸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10只/组。采用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治疗后关节滑液内白细胞的数量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果:痛风舒浸膏粉和双氯芬酸可显著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量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论:痛风舒浸膏粉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抑制关节肿胀和抗炎、镇痛的作用。

关键词:痛风舒浸膏粉,痛风性关节炎,尿酸

参考文献

[1]Coderre TJ,Wall PD.Ankle joint urate arthritis(AJUA)in rats:an al-ternative animal model of arthritis to that produced by Freund's adju-vant[J].Pain,1987,28(12):379-393.

[2]时乐,徐立.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1):71-74.

[3]徐权毅,管云枫,徐添颖,等.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制备及三种关节肿胀度检测方法的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8):906-908.

[4]张莉梅,李佩臣.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新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0,17(5):16-17.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篇4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湿热痹证;中医治疗;综述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骤然发生的下肢小关节红肿热痛、拒按,局部触之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饮食成为诸多家庭每日的餐饮习惯,加之饮酒、焦虑、疲劳等其他因素,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并且不断呈现城市化、低龄化趋势[1]。我国男性痛风患病率约为0.83%~1.98%,女性患病率约为0.07%~0.72%[2]。因此,一些医家尝试从中医角度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治疗加以研究。笔者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学治疗进展加以概括归纳,总结如下。

1 中医学内治法

1.1 中药汤剂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因嗜食肥甘厚腻,困阻脾胃,聚湿生痰,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痰湿从阳化热,湿热内蕴,重浊黏滞趋于下行,痹阻筋脉,故见下肢关节肿痛;又因脾胃失司,湿热流注脾胃之经,因而大多数患者发病之初可见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因其归属于中医痛风之湿热蕴结证,主要临床表现以热居多,故在治疗上多采取清热祛湿、宣痹止痛之法。因此,一些医家常以四妙汤、宣痹汤、白虎汤等作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随症加减。

1.1.1 四妙汤 出自《疡医大全》,因其含有清热利湿宣痹之品如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等,故诸多医家在临床上通过对四妙汤进行加减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石向欣[3]运用加味四妙汤(黄芪、生薏苡仁、苍术、川牛膝、金钱草、汉防己、川萆薢、威灵仙、土茯苓、白芍、甘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0例,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居建伟[4]在对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口服秋水仙碱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四妙汤,治疗14 d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均有降低,且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赫军等[5]运用山大颜合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6.67%。蒋花[6]运用加味苍术白虎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患者32例,总有效率为96.88%。总之,以四妙汤作为基础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明显的疗效。因四妙散方中以黄柏为君,辅以苍术,共奏燥湿之功;佐以牛膝通经活血,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薏苡仁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诸药配伍,随症加减,共奏清热燥湿之效。

1.1.2 宣痹汤 谢世松[7]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湿热、痰瘀闭阻经络关节、肌肉,治疗上应采取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之法,并以治疗风湿热痹之宣痹汤为基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2例,总有效率为97.62%。蒙康龙等[8]对5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加服宣痹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李征[9]运用宣痹汤治疗急性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总有效率为94.3%;且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并对肝肾的影响较小。宣痹汤见于《温病条辨》,其基本组成为防己、连翘、山栀子、滑石、薏苡仁、半夏等,方中防己循经入络,专除经络之湿,通痹止痛为君药;配伍滑石、赤小豆、薏苡仁以利湿,杏仁通调水道,开宣肺气,使湿热行之有道;半夏祛湿和中;合用海桐皮、姜黄以宣络止痛,助主药行除痹之效;佐以清热泻火之山栀子、连翘,助解骨节疼痛、灼热不适。诸药合用,集宣痹止痛、清热祛湿于一方之中,故在临床治疗中有明显疗效。

1.1.3 白虎加桂枝汤 为白虎汤加桂枝而成。白虎加桂枝汤方中石膏为君,为大寒之品,清热生津除烦,辅以知母清热养阴,两者相须,更显清热之效;佐以桂枝温经散寒,通脉止痛,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之势;粳米、甘草护胃和中,避免大寒之品损伤脾胃。方中诸药配伍清热利湿,通经止痛,因而可以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不适等症状。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湿热阻滞筋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热证,故一些医家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杨金德[10]运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8例,总有效率为100%。韩庆龙等[11]运用白虎加桂枝汤内服配合外敷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与单纯口服秋水仙碱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ESR、CRP显著下降,且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邱复亮[12]运用白虎加桂枝汤联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3.33%。何冠[13]运用白虎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6例,4个疗程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且接近正常,总有效率为95.65%。

1.2 中成药 虽然中药汤剂可因人制宜,但中成药携带与服用更为方便,因而一些医家采用中成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赵恒侠等[14]用30 mL痰热清注射液加入到50 g·L-1葡萄糖注射液或9 g·L-1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5例,疗效显著。痰热清注射液中含有金银花、连翘、黄芪等清热解毒之品,可清泄湿热,故能够有效缩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病关节红肿时间,并减轻患者疼痛。池顺智等[15]在临床试验中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运用痛风定胶囊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1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尿酸下降,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愈风颗粒中含有土茯苓、威灵仙等活血化瘀解毒之品,成向进等[16]研究发现,愈风颗粒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综合疗效方面更具优势。

2 中医学外治法 因其操作便捷,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小,见效迅速,许多学者在临床治疗中偏爱使用中医学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关研究发现,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优势。

nlc202309081058

2.1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包括传统单一针刺疗法、电针疗法、针刺放血疗法等。谢新群等[17]运用围刺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结果,围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且治疗后围刺组的血清尿酸明显下降,并无不良反应。雷海燕[18]采用阿是穴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100%,并发现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较口服秋水仙碱等西药有着明显优势。金弘等[19]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采用电针疏密波能够最佳上调大鼠足踝关节滑膜内HSP70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踝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吴云天等[20]用电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穴位,配合足部浅表静脉及阿是穴火针点刺放血治疗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4例,发现运用针刺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总有效率为91.18%。张大鹏等[21]运用针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3.33%。总之,针刺疗法取穴灵活,更加突出中医学整体观念及因人制宜,且针刺疗法较为便捷干净,见效快,无特殊气味,无时间地点的限制,所以常被一些医家所采用。

2.2 药物外敷疗法 于静等[22-23]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痹肿消散能够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含量,从而证明痹肿消散外敷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运用清痹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总有效率为83.3%,且治疗后患者的ESR和CRP明显下降,由此得出,外敷清痹散可减轻化学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何进[24]运用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6.7%。中药冰疗痛风膏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且冰敷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有更好的解热镇痛之效。由此观之,药物外敷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急性期患者关节疼痛不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 中医综合疗法

内外结合,辨证施治,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尹智功等[25]运用瑶医药饼外敷联合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6.67%,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黄建华等[26]通过对7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秦蜂汤合消炎止痛膏治疗,发现内外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的肿胀、疼痛症状,且疗效迅速,总有效率为88.50%。阮志华等[27]采用电针配合朱氏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2例,总有效率为88.5%。该法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功能稳态,内外结合,疗效优于传统单一治疗方案。余智[28]运用点刺放血,针刺,中药内服、外敷的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通过点刺放血使瘀毒得出,继而针刺时先予泻法,待得气后,少佐平补之法,平补平泻共奏清热消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在此基础上嘱患者口服中药汤剂(四妙散、宣痹汤加味),并将中药打粉外敷患处,结果痊愈21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为100%。崔世奎[29]运用痛风方内服及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口服秋水仙碱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1%,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

4 小结与展望

总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病变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西药治疗大多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虽然止痛效果显著并且起效速度快;但其副作用多,对胃肠道肝肾损害较大。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体现在:①中医中药注重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制宜,整体观念较为突出。②中药汤剂在配伍上讲究君臣佐使的配合,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抵消或降低一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口服中药汤剂的药物组成灵活多变,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④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口服西药,并且中药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30]。

但是,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仍有不足:①中药汤剂保存、携带不方便,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成药品种较少。②针对经中药治疗后的患者复发率研究尚无较明确的观察报道,痛风性关节炎中药治疗的长期疗效并不明确。③因诸多医家众说纷纭,目前,痛风性关节炎尚无明确的辨证分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归属热痹湿热蕴结型,是为诸多医家所认可的;但相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来说,其辨证分型目前尚未明确[31]。由此观之,如何使中医中药治疗更好地应用于临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5 参考文献

[1]Miao Z,Li C,Chen Y,et al.Dietary and lifestyl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high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the Shandong coastal cities of Eastern China[J].J Rheumatol,2008,35(9):1859-1864.

[2]Grassi D,Ferri L,Desideri G,et al.Chronic Hyperurice-mia,Uric Acid Deposit and Cardiovascular Risk[J].Curr Pharm Des,2013,19(13):2432-2438.

[3]石向欣.加味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54,1087.

[4]居建伟.加味四妙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介素-6、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8):114-116.

[5]赫军,李丽华,何宾,等.山大颜合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1):30.

nlc202309081058

[6]蒋花.加味苍术白虎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2):116.

[7]谢世松.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162-163.

[8]蒙康龙,任惠萍.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16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3,8(7):761-763.

[9]李征.宣痹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0):67-68.

[10]杨金德.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痛风关节炎2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30.

[11]韩庆龙,张高锋,徐峰,等.白虎加桂枝汤加味合金黄膏治疗湿热夹瘀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3,45(3):63-64.

[12]邱复亮.白虎加桂枝汤合四妙散治疗风湿郁热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46.

[13]何冠.加味白虎汤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4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3):400.

[14]赵恒侠,张江海,邱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0):634-635.

[15]池顺智,李可大.痛风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1):39-40.

[16]成向进,张会哲,林朝亮,等.愈风颗粒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3,31(11):88-90.

[17]谢新群,曹耀兴,李丰,等.围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5):375-377.

[18]雷海燕.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21-23.

[19]金弘,刘婷婷,陈英华,等.电针的不同波形对实验性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HSP70表达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7):64-66.

[20]吴云天,许明珠,郑盛惠,等.电针配合火针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400-1402.

[21]张大鹏,刘轶志,姜益常.针刀配合拔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188.

[22]于静,李微,高明利,等.痹肿消散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α、IL-6、IL-8影响的试验研究[J].光明中医,2011,26(6):1125-1126.

[23]于静,高明利,纪维峰,等.清痹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3):51-52.

[24]何进.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3):44.

[25]尹智功,刘江,肖敬,等.瑶医药饼外敷联合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13-15.

[26]黄建华,陈金春,黄建武,等.秦蜂汤合消炎止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07,19(5):7-8,10.

[27]阮志华,刘阳,孙扶.电针配合朱氏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2):68-69.

[28]余智.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3例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5):426-427.

[29]崔世奎.“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44(2):26-27.

[30]吴莹.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31]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等.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530-2534.

收稿日期:2016-03-29;修回日期:2016-05-09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2例的护理 篇5

关键词:痛风,关节炎,护理

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 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临床上痛风性关节炎较常见, 我院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患者均系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人。男性28例占87.5%, 年龄20~76岁, 女性4例占12.5%, 年龄32~77岁。发病的主要诱因为高嘌呤饮食和或饮酒、过度疲劳、超体重者、受凉感冒等。

1.2 方法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 作好疾病的解释工作, 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由于痛风关节炎发病急, 同时伴有剧烈疼痛, 活动受限, 多数患者表现为情绪烦躁, 焦虑不安。因此, 作为护理人员, 我们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更加注意服务态度, 对病人服务态度和蔼。主动询问患者疼痛部位及程度, 及时解决病人的躯体不适,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同时, 有计划安排护理活动, 合理安排给药时间。针对本病特点把有关本病知识及治疗效果介绍给病人, 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3例首发病人由于不了解病情。思想顾虑多, 担心能否治好, 经耐心解释及初步治疗后, 关节红肿消退, 病人情绪好转, 主动询问有关预防措施。

(2) 饮食护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 我们反复向病人说明饮食限制的重要性并严格控制饮食, 告知病人平时不暴饮暴食, 不喝酒, 因为饮酒, 尤其是烈性酒和香槟酒可以导致血尿酸升高。限制高嘌呤类食物的摄取以减少外源性核蛋白, 不吃动物内脏, 如肝、肾、脑等, 禁用肝浸膏、维生素B和磺胺类药物, 降低血尿酸水平, 少吃海产品, 并嘱咐患者多饮水 (不宜饮用纯净水) , 每天饮水在2000m L以上, 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 少食盐, 每日2~5g之间。可饮用水果汁、矿泉水、牛奶等。鼓励患者选食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 因增加碱性食品摄取, 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 甚至使尿液呈碱性, 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 促进尿酸的排泄。

(3) 急性关节炎的护理。痛风关节炎发作期或局部疼痛剧烈时须严格卧床休息, 适当抬高患肢, 以利血液回流, 使用支架避免患部受压, 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加强皮肤护理, 治疗及护理动作要轻, 尽可能减少患者疼痛。生活上给予照顾, 协助患者翻身, 应穿宽松柔软鞋, 鞋袜切勿过小过紧过硬, 防止足部损伤。床铺、被褥、衣服要整洁无皱折。患处可给予扶他林和龙珠软膏、紫草油或六神丸凉开水调匀后外敷于患处, 每天1次, 一般3~5d。也可在炎症关节处用50%乙醇湿敷, 或给予TDP照射, 或外用清热解毒通络的中药汤剂 (如四妙散加减) 泡脚, 以凉血止痛。但急性期局部不宜贴伤湿止痛膏或涂搽正骨水之类的药物, 不宜采用针灸及按摩, 以避免局部疼痛加重[1]。局部不宜用冷敷或热敷, 因冷敷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积于皮下, 使局部炎症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剧[2]。一般关节疼痛72h后才可恢复活动。为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 等待病情好转后,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 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医疗体育锻炼。

(4) 出院护理指导。给患者讲明紧张、过度疲劳、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时易诱发痛风, 告知患者要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 生活有规律, 以消除各种心理压力。控制高营养和过量的饮食结构, 限制嘌呤食物的摄入, 并注意食物烹调方法。饮食以低热量、清淡为主, 多食蔬菜、水果以增加维生素, 提高血液的p H值。在身体条件允许下适当运动, 可预防痛风发作, 减少内脏脂肪, 减轻胰岛素抵抗。适合中等量运动, 强度以无不适为宜, 运动种类以散步、骑车、健身运动等有氧运动为好。避免剧烈运动, 以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定期检测血液尿酸值, 每1~3个月检测1次, 以便随时调整用药, 同时密切观察心脏、肾脏功能的变化, 定期检查, 防止心、肾尿酸结石的发生。

2 结果

32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 关节疼痛症状全部缓解, 血尿酸、血沉降至正常, 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患者满意。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 (GA) 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及《或) 尿酸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浓度增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的疾病, GA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类型。急性GA以发作性的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为突出表现, 通过及时治疗关节功能即可恢复正常。慢性GA是在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 导致关节结构及其软组织的破坏, 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型和活动受限。因此为了防止急性GA转为慢性GA, 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在积极治疗该疾病的基础上, 还要采取针对性的关节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宣传, 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防治知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 培养良好的自我保健行为和方法, 将GA的发作次数控制到最低限度,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鞠钟鸣.痛风病人的综合护理[J].西南军医, 2010, 12 (2) :358~360.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6

1 毫针

宣丽华等[4]将7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基于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药物组 (36例) 和针刺组 (38例) 。治疗前药物组血尿酸值平均为548.5μmol/L, 针刺组血尿酸值平均为545.1μmol/L。针刺组选取双侧的阳陵泉、太冲、支沟、三阴交、筑宾、足三里穴位, 并同时针刺, 三阴交、筑宾、足三里用补法, 支沟用平补平泻法, 阳陵泉、太冲用泻法, 1次/d, 1疗程为15次。药物组选用国产秋水仙碱片剂, 口服3次/d, 每次0.5mg, 1个疗程为15d。结果显示, 与药物组相比, 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而言, 针刺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无药物的不良反应, 复发率低, 见效快, 也不会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

2 火针

钱伟华[3]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基于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药物组 (40例) 和火针组 (40例) 。火针组患者取舒适体位, 充分暴露患者的病变部位, 局部常规消毒, 结合患者不同的体质强弱、年龄、性别、病变部位选用粗细不同的火针, 在酒精灯上将火针烧红至白亮, 然后围刺患者的病变部位, 视病变部位不同, 针刺深度也会深浅不一, 0.3~1.0寸为最佳针刺深度, 1个疗程为10次, 隔日1次。为避免出现局部感染, 患者务必要保持病变局部清洁、干燥。药物组患者采用国产别嘌呤醇, 3次/d, 0.1g/次, 1个疗程为10d。结果显示, 与药物组相比, 火针围刺法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温针灸

张淑英[4]采用温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大椎刺络放血, 三阴交、脾俞、阴陵泉、足三里用捻转补法, 丰隆、天枢用提插泻法, 用温针灸来局部治疗各穴。可以明显看出,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尿酸盐在治疗前后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治疗后为 (392±64) mmol/L, 而治疗前为 (462±59) mmol/L。治疗7d后观察, 治疗总有效率为90.6%,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安全可靠。

4 三棱针

李氏等[5]共观察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即刺血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刺血组取双侧曲池、阳溪、太冲、丘墟、商丘、阳陵泉, 一侧阳池、太溪、血海, 每次选用2~3穴交替使用。中药组采用协定处方痛风灵片进行治疗。西药组选用国产别嘌呤醇治疗。结果显示, 刺血组与中药组比较, 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n=2.47, P<0.05) ;刺血组与西药组比较, 有效率有极显著差异 (n=2.91 P<0.01) ;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 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n=0.34, P>0.05) ;治疗前后血尿酸、尿尿酸指标变化, 刺血组和西药组有显著差异, 与中药组无显著性意义;RNA酶治疗前后变化比较, 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各组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 刺血组优于中药组, 中药组优于西药组。

5 综合疗法

韩淑萍[6]采用针刺+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3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取局部痛点阿是穴行刺络法。施以针刺法时, 采用局部病变处围刺法, 下肢者取八风、太冲、悬钟、足三里、血海;上肢者取八邪、合谷、外关、曲池。均先行刺络拔罐, 起罐后行针刺。针刺法1个疗程为10次, 1次/d;而刺络拔罐法则视患者红肿情况而定, 初起红肿期连续3d刺络拔罐, 1次/d;肿退之后, 隔日1次, 1个疗程为5次。患者在治疗期间务必要禁高糖高脂、辛辣饮食及烟酒。疗效评定放在2个疗程后, 结果总有效率为97.4%。

杨晋红等[7]观察79例患者, 治疗组48例患者, 针刺取患侧三阴穴、太溪、足三里, 平补平泻, 留针20min;外敷痛风合剂。对照组31例患者, 服用秋水仙碱片、芬必得胶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均能终止痛风急性发作;但针刺加药物外敷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对照组, 且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表明, 针刺加药物外敷能提高治愈率, 并且能控制再复发。

总之,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应采取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较好, 操作简单, 无不良反应, 标本同治, 可以调理脏腑功能, 尤其是对于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而言, 可有效降低红细胞沉降率、血尿酸, 起到消肿、止痛的较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军, 陈炜.滞针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5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 2010, 23 (5) :34-35.

[2]宣丽华, 陈文照.针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J].四川中医, 2002, 20 (3) :75-76.

[3]钱伟华.火针围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J].上海针炙杂志, 1999, 18 (4) :25-25.

[4]张淑英.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2例[J].针炙临床杂志, 2001, 17 (8) :9-9.

[5]李兆文, 林石明, 林俊山, 等.刺血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90例对照研究[J].中国针炙, 2004, 24 (5) :311-313.

[6]韩淑萍.刺络拔罐加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J].中国针炙, 1999, 19 (12) :736-736.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青年痛风性关节炎病人21例, 男17例, 女4例;年龄18岁~41岁, 平均29.5岁;临床表现以足部拇指、踝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者分别为14例和2例;伴多发性痛风石4例, 痛风性肾病6例, 高血压病15例, 高血脂10例;实验室检查中血尿酸增高16例, 肾功能损害 (血肌肝、尿素氮增高) 14例;红细胞沉降率增高17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1年制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2]。

1.2 治疗方法

急性期给予特效消炎镇痛药物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或布洛芬, 如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改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病人疼痛症状缓解后给予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 同时使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以碱化尿酸, 并应用苯溴马隆或丙磺舒等促进尿酸排出药物。

1.3 结果

21例病人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症状全部缓解, 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降至正常, 肾功能损害病人肾功能明显改善;病人出院后经过定期电话随访, 加强相关知识宣教, 除3例因饮酒过度, 2例饮食不节制导致病情反复者, 其余病人病情稳定, 无复发。

2 护理

2.1 急性期关节炎护理

痛风急性发作时病人关节可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活动受限, 指导病人注意卧床休息, 患肢局部可用软枕抬高并制动, 避免关节负重, 待关节疼痛症状缓解72h后才可逐步恢复活动, 局部不宜冷敷、热敷或揉按, 以免病变局部充血水肿导致疼痛加剧。

2.2 心理护理

肢体的疼痛、局部外观的改变、活动受限, 迫使病人暂时终止了现有的工作、学习和社交等活动, 使病人身心备受折磨, 导致其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发生。因此, 应重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为病人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主动关心和帮助病人, 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并积极疏导, 同时让家属理解病人所表现出的焦虑不安心理。

2.3 用药指导

告知病人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使用, 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疗效, 对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并做好解释工作, 以免病人因药物副反应较大而产生情绪波动。如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特效药,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静脉用药时如药液外漏还会导致局部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 可配合应用甲氧氯普胺、雷贝拉唑等减轻胃肠道反应和护胃药物, 反应强烈者可考虑调整剂量或停药, 在静脉用药过程中应缓慢推注 (5 min~10 min) , 避免药液漏出血管外。服用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药物时也可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 应引起注意。口服碳酸氢钠的作用可使尿液碱化, 增加尿酸溶解度, 避免在尿中析出结晶, 因此服药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多饮水,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每天饮水量在2 000mL以上, 保持24h尿量在1 800mL, 以利于体内尿酸的排出。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双氯芬酸等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发生。

2.4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体温变化, 有无发热等;肿痛关节用药后症状减轻情况, 观察和保护痛风石局部皮肤防止破溃, 保持局部清洁, 如有破溃, 及时给予清洁包扎等处理, 防止感染。每周复查血尿酸、肌肝、尿素氮、红细胞沉降率等。

2.5 饮食指导

向病人讲解痛风的相关知识, 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限制糖类、脂肪、食盐摄入量, 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限制热量摄入, 避免进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 如动物内脏、肉类、虾蟹、蘑菇、黄豆、扁豆、豌豆、炖汤类和浓茶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严禁烟酒。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糖类食物, 如奶制品类、五谷类、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和海藻类食品。

2.6 健康宣教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指导病人规律作息时间,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关节受伤及负重, 避免紧张情绪, 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做好防寒保暖, 避免手脚潮湿等措施,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足部选择大小合适、柔软舒适的鞋子, 适当选择散步、打网球等有氧运动。

3 小结

痛风性关节炎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只有帮助病人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正确掌握疾病的防治知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或复发, 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摘要:总结21例青年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包括针对性的关节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有氧运动及健康教育等。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青年,健康教育,护理

参考文献

[1]张静平, 李秀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59-562.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8

关键词:丹溪痛风汤,升降散,中药外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血尿酸升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可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痛风石沉积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可致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常反复发作,病机复杂,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我科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口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2015年10月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病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2例,年龄20~79(45±12.8)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6例,年龄(44.3±12.5)岁,疗程2w。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提出的痛风诊断标准[1]:(1)滑囊液检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2)痛风石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证实含有尿酸盐结晶;(3)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单关节炎发作;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单侧发作累及第1跖趾关节;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有可疑的痛风石;高尿酸血症;X线检查见关节非对称性肿大;X线检查见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糜烂;关节炎症状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符合(1)或(2)或(3)中的6项者即可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且符合(3)中前四项者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3 中医症候分类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痛风症候分类标准[2]进行辨证,分湿热蕴结证、瘀热阻滞证、痰浊阻滞证、肝肾阴虚证。

1.4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上述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中的湿热蕴结、瘀热阻滞证,即属于热痹、湿热痹范畴;(3)年龄20~79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1)对所用药物过敏者;(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3)精神病史者;(4)晚期关节严重畸形、残废的患者。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1)内服中药: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加减不超过3味),方药组成:川芎10g、胆南星10g、黄柏15g、苍术15g、桃仁12g、神曲12g、防己10g、白芷10g、羌活12g、灵仙12g、龙胆草15g、桂枝10g、红花5g、大黄5g、姜黄10g、蝉蜕10g、僵蚕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每次200ml,2w为1疗程。(2)中药外敷关节肿痛处:外敷中药为本院制剂金黄散,本方药物组成为黄连、黄芩、黄柏、苍术按比例加工为细末,温水调成糊状,平铺在5×10cm2的棉纸上外敷至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2w为1疗程。治疗期间患者禁酒、辛辣刺激及高嘌呤食物。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首次1mg后每3h口服0.5mg,第一天最大量不超过5mg,第二天最大量不超过4mg。同时给予塞来昔布0.2g口服,2次/d,饭后15min温开水送服,口服塞来昔布疗程2w。

1.7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痛风的疗效评定标准[3]: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CRP、ESR恢复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CRP、ESR明显降低;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关节功能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CRP、ESR有一定降低;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未达上述标准者。

1.8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疗效、血尿酸及CRP、ESR、BUN值。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完成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0.0%,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UA、CRP、ESR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UN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P<0.05,*:P>0.05

3 讨论

随着饮食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多种因素,痛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且本病常反复发作,成为难治性痛风[4]。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病因多为嗜食高粱厚味致脾虚生痰,郁久化热,湿热蕴结,痰湿痹阻;或外感风寒湿之邪积聚;或病邪久郁体内,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滞,风、寒、湿、热、痰、瘀互结,痹阻于经络关节而发病。本病的病机复杂,急性发作时多属热痹范畴。《内经》曰:“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而岭南地区地处湿热,又喜嗜海鲜等易于酿湿生痰之品,致本病更加缠绵难愈。上中下通用痛风汤为丹溪治疗痛风的经典名方,方中黄柏清热、龙胆泻火、苍术燥湿、防己行水,四者治湿与热;南星燥痰化风、桃仁、红花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四者治痰与血也;羌活、灵仙、白芷、桂枝祛风;加神曲可消中州沉积之气,故本方可以治疗痛风患者的上中下疼痛,缓解患者的局部炎症,为大多医家公认的治疗痛风热痹的经典方剂之一,部分学者对此方开展深入研究[5,6]。相关研究证明本方中威灵仙、苍术、黄柏均有降尿酸作用[7]。

升降散方载于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四,方药组成:白僵蚕、蝉蜕、广姜黄,大黄。共研细末为散。升降散善能宣泄郁火,透发郁热,行气活血,升清降浊,其为治郁热的总方。方中白僵蚕辛苦咸平,气薄,散风除湿,清热解郁,化痰散结,解毒定惊,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故以为君药;蝉蜕性味辛咸寒,开窍透郁,宣毒透发,以为臣药;姜黄气辛味苦性温,能行气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用以为佐;使以大黄,苦寒,攻下热结,破瘀活血,推陈致新,擅降浊阴,安和五脏。又加黄酒为引,性大热,味辛苦而甘,内通脏腑经络,无处不到,且和血养气;导以蜂蜜甘平无毒,性凉,清热润燥,善解百毒。方中诸药配伍,升清降浊,寒温并用,可使阳中之阳得升,阴中之浊阴得降,升降复常,内外通和,气血调畅,体内郁热邪毒全消。

外敷中药为本院制剂金黄散,本制剂中含有黄连、黄芩、黄柏三黄以清上中下关节热毒,并配合苍术燥湿,临床外用于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者,每多有奇效。

我科为岭南名医梁剑波学术研究中心,在名医梁剑波、梁宏正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从整体论治,祛邪与扶正兼顾,内外治兼顾,临床疗效佳。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拟下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

参考文献

[1]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23.

[2]南京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5.179-183.

[4]孙丽荣.痛风的诊断与治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6):430.

[5]段淑香,韩玉生,李宝龙,等.丹溪痛风方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2):1889-1890.

[6]段淑香,纪显癑,韩玉生,等.丹溪痛风胶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653-2654.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9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藏药;痛风消痛涂剂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03-02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血清尿酸过高或代谢异常,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引起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以中年男性多见,此外尿酸钠盐沉积形成痛风石,还表现为关节畸形,通常累及肾脏引起痛风性肾病,后期常出现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起居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常见病,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损伤,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笔者应用本院制剂—藏药痛风消痛涂剂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外用藏药痛风消痛涂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9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藏药痛风消痛涂剂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两组均需饮食控制,均治疗1疗程,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同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红肿评分和血尿酸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关节疼痛、红肿评分和血尿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药痛风消痛涂剂具有化瘀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能改善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使关节炎症得到缓解或消散,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藏药;痛风消痛涂剂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03-02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内血清尿酸过高或代谢异常,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引起急性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以中年男性多见,此外尿酸钠盐沉积形成痛风石,还表现为关节畸形,通常累及肾脏引起痛风性肾病,后期常出现肾功能衰竭、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起居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常见病,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损伤,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笔者应用本院制剂—藏药痛风消痛涂剂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摘要】目的:探讨外用藏药痛风消痛涂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59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藏药痛风消痛涂剂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两组均需饮食控制,均治疗1疗程,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同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红肿评分和血尿酸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关节疼痛、红肿评分和血尿酸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藏药痛风消痛涂剂具有化瘀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能改善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使关节炎症得到缓解或消散,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藏药;痛风消痛涂剂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03-02

痛风性关节炎的预防 篇10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中, 男59例, 女1例;年龄24岁~67岁, 平均42岁;病程1 d~8 d;红肿热痛发生部位:足拇趾跖趾关节处52例, 膝关节处1例, 踝关节处7例。临床表现:受累关节红、肿、热、痛, 活动受限, 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

2 治疗

2.1 中药内服

苍术15 g, 黄柏15 g, 牛膝15 g, 苡仁30 g, 土茯苓30 g, 萆薢20 g, 防己15 g, 赤芍20 g, 白芥子15 g, 胆南星15 g, 前仁20 g, 桅子15 g, 乳香、没药各15 g。每天1剂, 水煎3次, 早中晚分服。

2.2 中药外敷

药物配置:金黄散150 g, 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各19 g。上药共研为末, 过目筛, 凡士林200 g和上药粉一起加温熔化成膏待用。用时将药膏涂于敷料后直接覆盖患处, 绷带固定, 每天换药1次。

3 护理

3.1 加强心理护理

痛风病人在急性发作期由于剧烈疼痛、活动受限, 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和照顾,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做好思想工作, 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密切观察病人心理活动, 消除影响疾病恢复的不良因素。

3.2 加强基础护理

病人疼痛难忍, 应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 关节制动, 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生活上给予照顾, 加强皮肤护理, 应穿宽松柔鞋, 鞋袜切勿过小过紧过硬, 防止足部损伤, 以及破溃造成感染。协助病人翻身, 定期更换床单、被套,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在治疗和护理中动作要轻, 尽可能减少病人疼痛。为防止关节畸形及肌肉萎缩, 关节疼痛好转后, 鼓励病人进行适当活动, 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3.3 饮食指导

除了以药物控制疾病外, 饮食也是治疗方案中的重要内容。详细制定病人的饮食治疗卡, 告知病人少吃含嘌呤丰富的食物, 如牛肉、骨髓、海产品、动物内脏、花生等高蛋白食品及发酵食物, 多食叶类蔬菜和水果, 忌酒, 特别是啤酒, 应多食碱性食物, 多饮水 (不宜饮用纯净水) 每日大于2 000 mL~3 000 mL, 可饮用水果汁、矿泉水、牛奶等促进尿酸排泄, 是驱尿浊的有效途径[1]。

3.4 健康指导

教育病人要劳逸结合, 合理饮食, 保证睡眠, 适当运动, 控制体重, 防止过胖。禁止吸烟、饮酒, 避免过度疲劳、受潮、受冷及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指导病人随时保护足部。选择大小合适感觉舒适的鞋子, 每日可用温水清洗足部, 洗脚后保持皮肤干燥。

4 小结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红肿热痛, 多因代谢紊乱所致热毒炽盛, 闭阻经络[2]。临床治疗通过中药内服,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中药局部外敷, 功效凉血活血, 通络消肿镇痛[3,4,5,6]。护理上加强基础护理、饮食、健康指导, 注重病人心理疏导, 调畅情志亦为治疗及防止本病复发的关键。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中药内服, 每天1剂, 水煎3次, 早中晚分服;中药外敷, 局部敷药, 每天换药1次。护理过程中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注重饮食、健康指导。[结果]治愈48例, 好转12例, 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配合精心护理, 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魏玉臻.痛风病人的生活指导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 1999, 14 (3) :182-183.

[2]中康, 吕文凯.治疗痛风经验[J].中医杂志, 2007, 48 (8) :291-292.

[3]顾桂英, 郭慧敏.中药封包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2, 26 (2B) :440.

[4]陈建华, 侯丽明, 陈梦君, 等.不同溶剂调和香连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2, 26 (2B) :414-415.

[5]陈建华, 吴伦卉, 吴建梅, 等.香连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010, 24 (10B) :2672-2673.

上一篇:舞蹈的语言艺术下一篇:生物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