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痛风

2024-11-03

老年痛风(通用5篇)

老年痛风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宣传教育,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血尿酸水平基本一致,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不大,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显著,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63.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为43.3%, 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控制血尿酸的稳定以及降低痛风的复发率,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痛风,生活质量,影响

痛风是临床常见疾病, 其是由于机体嘌呤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者排泄不好而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升高, 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组织中引起的炎性疾病, 临床症状有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对软组织的慢性损伤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 而体内的尿酸包括内源性的氨基酸、核糖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以及核酸分解产生, 还包括外源性的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产生[1]。此病多发于中老年, 尤其男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发病时疼痛严重, 难以忍受,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 降低痛风的发病率以及预防其发作是目前临床上的主要难题。本文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 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护理患者,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痛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53例, 女7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 (61.5±10.4) 岁, 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 (7.3±2.1) 年, 原发性痛风患者47例, 继发性痛风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对所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归类分析, 按照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定期进行检查和患者用药指导。向患者耐心的讲解痛风的症状、危害、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等, 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保健知识, 提高自我护理保健技能, 提高生活质量。

1.2.2 饮食干预:

指导患者选择合理的食物烹调方法, 因为合理的烹调方法能减少食物中的嘌呤量。选择低嘌呤的食物, 尽可能减少食物中的嘌呤, 嘌呤含量较低的食物有:谷类如精白米、玉米、馒头和面条等, 蔬菜如卷心菜、胡萝卜和黄瓜等, 乳类如各种牛奶、酸奶, 但是长期的低嘌呤饮食可能会引起患者营养不良, 免疫力下降[2]。因此, 患者应隔几天使用一次高嘌呤食物, 如猪牛羊肉、动物内脏和虾等。其次, 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和热量的摄入量, 低盐饮食, 多喝水, 不喝酒。热能和蛋白质摄入越多, 尿酸合成也越多, 喝水能够促进肾循环, 增加尿量, 尿酸也可顺带排出, 以防沉积形成结石, 酒精能在体内促进乳酸的合成, 降低尿酸的排除。

1.2.3 心理干预: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及时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消除消极因素。痛风患者在发作期疼痛难忍, 活动困难, 生活难以自理, 因此, 患者会表现出烦躁、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 更有甚者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厌世的情绪, 如果不及时沟通, 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 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多关心患者, 帮助患者减少压力, 保持心情畅快,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增加服药依从性, 促进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3]。

1.2.4药物指导干预:

详细的向患者讲述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服用方法等, 痛风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长久的使用药物, 其不良反应会慢慢的表现出来, 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 偷偷减药或者停药, 使得治疗中断, 疾病反复。因此, 在用药前须让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明白遵医嘱的重要性。

1.2.5 出院指导干预:

患者在出院时, 医护人员系统详细的向患者讲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包括避免呆在寒冷、潮湿的地方, 不要过度劳累, 注意休息, 饮食需健康合理, 以防营养不良, 外伤和精神创伤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 尽可能的避免外伤和精神创伤的出现。识别痛风发作前的各种症状, 有效的预防或自我护理。用手触摸耳朵或者手足的软骨处, 检查是否有尿酸沉积形成的结晶块, 定期去医院进行各项指标的复查。发放自我护理的指导本, 患者及其家属自行学习应用[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复发率、以及其他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17.0处理所得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来表示, 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或者n表示, 检验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血尿酸水平基本一致,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尿酸水平为 (410.15±50.33) µmol/L, 护理干预后的血尿酸水平为 (407.27±47.81) µmol/L, 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不大,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尿酸水平为 (411.39±49.12) µmol/L, 护理干预后的血尿酸水平为 (340.26±30.15) µmol/L, 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显著,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痛风性关节炎的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有19例患者复发, 11例患者未复发, 复发率为63.3%;干预组患者有13例患者复发, 17例患者未复发, 复发率为43.3%, 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很多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好、生活方式糜烂使得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成为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 会引起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 伴有关节畸形、结石的形成,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没有根治痛风的治疗方案, 病情反复。研究显示, 痛风的发作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心情密切相关, 仅仅靠药物治疗难以后的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 应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痛风的复发[5]。

在本项研究中, 通过对患者的生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对因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干预和出院指导干预, 从不同方面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且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不大,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护理前后变化显著,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63.3%;干预组患者复发率为43.3%, 干预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能够促使老年痛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血尿酸水平的稳定、降低疾病复发率, 改善的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英.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24) :2111-2112.

[2]贾庭英.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1) :406-407.

[3]刘红, 肖纯玥, 浦佳, 等.对因护理对痛风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6) :35-38.

[4]张群慧.护理干预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17) :62-64.

[5]李金莲, 张雪纷, 鲁晓梅, 等.护理干预对痛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0 (8) :36-37.

老年痛风 篇2

【关键词】关节炎;痛风性;化脓性;误诊;查体

【中图分类号】R4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35-0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8岁,因突发左膝关节红肿热痛伴发热2天入解放军二〇二医院中医风湿免疫科。2天前由于饮酒后,夜间突发左膝关节肿胀、疼痛、积液伴发热,体温最高38℃,门诊以“痛风性关节炎”收入院。既往有膝骨性关节炎病史10余年,无外伤史,长期饮酒30余年,饮白酒约1两/日。查体:体温:37.6℃,脉搏:102次/min,血压132/74mmHg。心肺未见异常。双膝关节骨性膨大,右膝关节软组织无肿胀,压痛(+),蹲起受限。左膝关节明显肿胀,皮色红,皮温高,触之有波动感,压痛(+),活动明显受限,膝关节半屈曲位,拒触碰,伴有左小腿疼痛,局部无皮温高。余关节无肿胀及压痛。辅助检查:全血分析:白细胞计数12.38×109/L,中性粒细胞0.901, 淋巴细胞0.044,血沉44mm/h,C-反应蛋白176.0mg/L,血尿酸222μmol/L,肌酐112.0μmol/L,葡萄糖2.29mmol/L,全血糖化血红蛋白5.1%,类风湿因子(RF)阴性,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阴性,抗核抗体(ANA)阴性。血培养: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正常。左膝关节MRI提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左膝关节腔大量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膝内外侧半月板变性,外侧半月板后角合并撕裂,外侧半月板突出。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诊断标准,针对患者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单关节炎发作;可见关节发红;不对称关节内肿胀;骨皮质下囊肿不伴骨侵蚀,初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给予洛索洛芬钠片60mg口服,3次/d;氟比洛芬巴布膏2贴外用,2次/d,抗炎止痛;苦碟子注射液静滴,1次/d,凉血消肿。治疗2天后疗效欠佳,仍有低热,膝关节剧痛,皮温高,拒触碰。复查C-反应蛋白180mg/L,血沉95mm/h。行膝关节穿刺,术中抽出大量黄色混浊粘稠液体约60ml,穿刺液蛋白定性阳性,白细胞计数40.4×109,红细胞计数2.5×109/L,白细胞分类分叶0.78。关节液穿刺液留取细菌涂片见阳性球菌,培养提示化脓性链球菌生长。进一步查体发现左足第3、4趾及4、5趾趾缝间隙可见脓性分泌物。更正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足癣合并感染”转入骨科,后行左膝化脓性关节炎置管持续滴注引流术。病理诊断左膝滑膜组织慢性炎伴急性炎。术后持续滴注引流,静滴头孢曲松钠1/日抗感染治疗,并予预防血栓形成、患肢支具制动、功能锻炼等处置,切口拆线,患者无发热,膝关节无肿胀,功能锻炼无特殊不适,连续3日取滴注引流液行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均阴性,引流管拔出后无特殊不适,治愈出院。

2讨论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好发于单侧第1趾跖关节。而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儿童,好发部位为髋、膝关节。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细菌进入关节内最常见途径为血源性传播,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内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关节内。

2.1本例临床特点①无化脓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症状,体温超过39℃以上,细菌进入关节腔的途径常由血源性传播。本例患者入院后呈低热,全身症状不明显,只有膝关节红肿热痛,病始未发现趾间隐秘的感染灶,故很难想象到化脓性关节炎。②本例患者有常年饮酒史且饮酒量大,单关节急性发病,炎症一天内达高峰,膝关节肿胀、剧烈疼痛、皮色红、皮温高、拒触碰、触之有波动感,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似痛风性关节炎的表现。

2.2误诊原因①询问病史及查体不详细:关节穿刺液结果回报化脓性链球菌生长后,经上级医生进一步查体:发现左足第3、4趾及4、5趾趾缝间隙有溃烂,表面呈糜烂粘液状,分开脚趾呈现分泌物拉丝状,并伴有刺鼻气味。经皮肤科会诊诊为:足癣合并感染。关节穿刺液中培养出细菌,找到皮肤感染灶,确诊化脓性关节炎。患者无异常体味,并且趾间溃烂足癣在隐秘位置,疏于检查,接诊医生问诊和查体不够详尽,患者也未对足癣有足够的重视,自己未提及。②C-反应蛋白升高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见于感染。各种细菌感染均可引起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10~99mg/L提示局灶性或浅表性感染,≥100mg/L提示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等严重情况[1]。本例患者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且白细胞计数>10×109/L以上,且伴有发热症状,应想到感染的可能性。

2.3防范误诊对策①急性发作单关节炎应注意与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化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丹毒等疾病的相关鉴别。郑青全[3]等多名医生曾报道过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误诊为化脓性关节炎病例。痛风性关节炎与化脓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均有关节红肿热痛,体温高,C-反应蛋白高,但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穿刺液为脓性,且可培养出细菌。②痛风性关节炎通常有血尿酸增高。尽管该病例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有正常[2]的可能性,但仍应与注意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结核、外伤以及感染所致关节炎相鉴别。③只有结合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全面的问诊,并且通过诱导提问来鼓励患者多表述自身情况,以获得完整信息。接诊每位患者均需进行全面查体。注意诊断的规范性和鉴别诊断的全面性。

参考文献

[1] 张晓慧,李光涛,张卓莉.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1,5(1):74-79.

[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11):913-920.

[3]郑青全,吴大斌,孟广益,等.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误诊为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六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1):27-28.

老年痛风 篇3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 男性26例, 女性8例;年龄48~78岁, 平均 (66±12) 岁, 平均病程 (12±2.5) 年;合并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10例。对照组34例, 男性24例, 女性10例;年龄47~76岁, 平均 (62±15) 岁;平均病程 (10.3±1.8) 年;合并高血压病19例, 糖尿病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中痛风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 有痛风家族史, 中老年男性患者。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2) 初起单关节发病, 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 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 出现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后, 伴有关节周围及趾、指骨间出现痛风石者。 (3)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者, 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 (4) 处于肾功能正常期或代偿期者。X线摄片检查显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5) 对秋水仙碱有特效者。具备Ⅰ、Ⅲ、Ⅴ条标准者即可入选。

1.4 排除标准

(1) 继发性痛风; (2) 血液病、各种肿瘤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 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及呼吸系统疾患者; (4) 某些酗酒、激烈运动、手术、外伤及危重病人, 高尿酸血症。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严格调整饮食结构 (给予低嘌呤、低脂肪、低盐等饮食)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 予相应治疗。治疗组在调整饮食结构基础上加用自拟抗痛风汤 (由熟地黄20g、山萸肉12g、土茯苓30g、山药30g、生薏苡仁30g、六月雪30g、泽泻15g、猫须草30g、大枣15g、牡丹皮12g、威灵仙30g、秦皮12g组成) , 每日1剂, 分早晚两次口服。对照组则以别嘌醇片 (江苏方强制药厂有限责任公司) 0.1g, 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

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期, 两组患者均予秋水仙碱片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每1~2小时口服0.5~1mg, 直至急性关节疼痛症状缓解, 24小时内不超过6mg, 出现不良反应者随时停药。在此期间, 对照组停用别嘌醇口服, 待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方开始应用, 而治疗组照旧。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血尿酸 (UA) 检测均采用酶法。由我院生化实验室完成。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

3.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34例, 治愈8例 (23.5%) , 好转22例 (64.7%) , 无效4例 (11.7%) , 总有效率88.2%;对照组34例, 治愈3例 (8.8%) , 好转20例 (58.8%) , 无效11例 (32.3) , 总有效率6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BUN、SCr测定结果

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4 两组患者1年后痛风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0例, 复发8例 (26.6%) , 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3例, 复发11例 (47.8%) , 治疗组复发低于对照组 (P<0.05) 。

3.5 毒副作用

治疗组在服用秋水仙碱期间有3例出现腹痛、腹泻, 停药后症状消失, 其余未发现有毒副作用;而对照组除口服秋水仙碱期间出现2例腹痛、腹泻症状外,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停药后症状消失。

4讨论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 (或) 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为主要特征,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和关节畸形, 严重者可导致骨关节病变、关节活动障碍, 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石病。目前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只有别嘌醇, 因其具有一定程度副作用限制其在临床应用。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 正气虚弱, 卫外不固, 易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留注关节肌肉, 致经络痹阻而成;饮食不节, 恣食肥甘厚味, 嗜饮酒浆, 损伤脾胃, 致中焦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湿内阻日久生热, 温热痹阻经络关节而成;日久不愈, 酿成瘀血痰浊, 阻痹经络关节, 可在皮肤、关节周围形成结节, 导致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宜滋肾健脾、清热除湿、祛瘀通络止痹痛。抗痛风方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滋补肝肾;配以生薏苡仁、猫须草、土茯苓、六月雪、大枣等健脾除湿、解毒活血消肿;再以威灵仙、秦皮祛风通络、清热除湿止痛。实验证明, 多种利湿排浊药都具有促进尿酸排泄抗炎、镇痛作用[3,4], 故诸药配伍收效显著, 减少复发率, 且毒副作用轻微, 易被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贝政平, 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532.

[2]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379.

[3]林风平.任开明.宋恩峰, 等.威灵仙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中成药, 2006, 28 (6) :842.

老年痛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门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0例, 按盲目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男37例, 女28例, 年龄41~78 (52.5±13.6) 岁;对照组男31例, 女34例, 年龄47~86 (59.7±12.4) 岁。2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 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且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虎杖痛风颗粒, 用法与用量:口服, 1袋/次, 1次/d, 以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临床治疗中使用药物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 用法与用量:口服, 1粒/次, 1次/d, 以14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行实验室检查, 检测指标有:白细胞介素-6 (IL-6) 、C反应蛋白 (CRP) 、红细胞沉降率 (ESR) 、尿酸 (U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肌酐 (Cr) 。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检测指标正常;显效:主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检测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消失, 检测指标介于显效与无效之间;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表现。以治愈+显效计算愈显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84.6%、83.1%,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

2组治疗前各实验室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IL-6、CRPESRUAALTCr检测值低于治疗前, 且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IL-6、CRPESR检测值低于治疗前, UAALTCr检测值高于治疗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2组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目前, 临床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首选药物为镇痛抗炎类药物, 该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3], 而且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的报道相继出现[4]。虎杖痛风颗粒主要中药成分为:羌活、虎杖、茵陈、全当归、苍术、黄柏、川牛膝、茯苓、泽泻、猪苓等。羌活、虎杖、全当归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苍术、茯苓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5]。本文结果显示, 虎杖痛风颗粒应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 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IL-6、CRPESRUAALTCr等检测指标, 临床愈显率达到了84.6%。因此, 虎杖痛风颗粒用于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可明显改善UA水平, 且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广胜, 刘晓琴.清浊通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J].甘肃中医, 2009, 22 (11) :23.

[2]梁健忠, 劳国平.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 2002, 25 (6) :10-11.

[3]符春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痈论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3 (1) :62-64.

[4]宋锦华.痛风速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5, 11 (6) :33-34.

老年痛风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140~160 g。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

1.1.2 主要试剂

痛风舒浸膏粉(1 g浸膏粉相当于5 g生药;批号:000306,由重庆南岸区中医院骨科提供)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所需浓度;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片,由大连百利天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羟色胺(5-HT)、钾离子(K+)、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标准品及尿酸钠结晶均购自Sigma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尿酸钠溶液的制备

取194 ml蒸馏水加6 ml NaOH(1 mol/L)。煮沸后加1 g尿酸,用1 mol/L HCl,调pH至7.2,搅拌冷却,贮存于4℃冰箱中24 h,去上清液,用滤纸将沉淀物水分吸干,干燥即可得尿酸钠结晶。取1 250 mg尿酸钠结晶,加入45 ml生理盐水,同时加入5 ml吐温80,加热搅拌,配成50 ml尿酸钠溶液备用。

1.2.2 模型制作

参照Coderre等[1]的经典造模方法略作改进。用6号注射针在受试大鼠右侧踝关节背侧从45°方向插入胫骨肌肌腱内侧,将0.2 ml尿酸钠溶液(浓度为2.5 g/100 ml)注入踝关节腔。正常组动物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溶液。

1.2.3动物分组

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5 d,每日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双氯芬酸组给予双氯芬酸3 mg/kg,痛风舒浸膏粉组给予痛风舒浸膏粉1.2 g/kg(为60 kg体重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倍)。给药体积均为1 ml/100 g体重。

1.3 观察指标

1.3.1 关节肿胀度测量

各组大鼠在造模后3 h(用药前),及用药后5 d,分别在受试踝关节相同部位,用无弹性软尺测量其周径,观察造模大鼠治疗前后各组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

1.3.2受试关节关节腔滑液的涂片观察

各组大鼠用药5 d后处死,取受试踝关节,清洗干净,用手术刀剖开关节腔,取关节滑液涂于载玻片上,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关节滑液的白细胞,观察5个100倍视野,计算白细胞平均数。

1.3.3 致痛物质K+、DA、5-HT含量的测定

各组大鼠处死后,取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制成匀浆,比色法检测K+,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DA、5-HT的含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各组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变量行两两比较的SNK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对关节周径的影响

见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用药前比较,▲P<0.05

由表1可知,用药前正常组大鼠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正常组大鼠关节周径仍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模型组关节周径显著大于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P<0.05)。正常组和模型组用药前后关节周径无明显差异(P>0.05),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用药后关节周径缩小(P<0.05)。

2.2 药物对受试关节滑液涂片白细胞计数的影响

见表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由表2可知,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均有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治疗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双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2.3 关节周围软组织中疼痛介质的含量

见表3。由表3可知,模型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致痛物质K+、DA、5-H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氯芬酸组和痛风舒浸膏粉组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是炎症介质尿酸钠沉积于局部关节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1,2,3]。故直接注射尿酸钠溶液于模型动物的关节腔内造成痛风性关节炎是最直接的方法。本实验采用Coderre等[1]设计的尿酸钠局部关节注射的经典造模方法,采用0.2 ml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到治疗前正常组大鼠受试关节周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痛风性关节炎造模成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体内嘌呤代谢物紊乱,血中尿酸合成增多和(或)排出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尿酸钠针状微结晶体沉积在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祖国医学认为痛风属风寒湿三气杂致,后期久病入络,瘀血凝滞,关节肥厚,活动受限[4]。中医治疗在急性期以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为主,后期治疗除利湿通络外,佐以活血化瘀[5]。

痛风舒浸膏粉是由牛膝、忍冬藤、黄柏、赤芍等成分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利尿、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黏滞性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本实验研究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痛风舒浸膏粉能明显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量,说明痛风舒浸膏粉能抑制尿酸钠所致大鼠关节肿胀和局部炎症反应。

关节疼痛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引起痛风关节疼痛的内源性致痛物质主要有:无机离子,如K+、H+等;某些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HT、NE、组织胺等;肽类,如P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这些物质在体内产生过多,通过刺激局部感受神经末梢外周感受器产生很强的致痛效应。本实验显示造模后受试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浓度均明显升高,而应用痛风舒浸膏粉能明显降低K+、DA、5-HT的浓度,说明痛风舒浸膏粉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镇痛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痛风舒浸膏粉对尿酸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10只/组。采用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治疗后关节滑液内白细胞的数量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果:痛风舒浸膏粉和双氯芬酸可显著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白细胞数量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论:痛风舒浸膏粉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抑制关节肿胀和抗炎、镇痛的作用。

关键词:痛风舒浸膏粉,痛风性关节炎,尿酸

参考文献

[1]Coderre TJ,Wall PD.Ankle joint urate arthritis(AJUA)in rats:an al-ternative animal model of arthritis to that produced by Freund's adju-vant[J].Pain,1987,28(12):379-393.

[2]时乐,徐立.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1):71-74.

[3]徐权毅,管云枫,徐添颖,等.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制备及三种关节肿胀度检测方法的比较[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28(8):906-908.

[4]张莉梅,李佩臣.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新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0,17(5):16-17.

上一篇:工笔人物写生与创作论文下一篇:资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