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团队

2024-06-09

老年团队(共4篇)

老年团队 篇1

我国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老龄问题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老年文化团队建设是老龄问题中的重要问题, 是党和政府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老年人精神家园, 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代际和谐的主要内容, 而目前群众文化的主流也正是老年文化。如何建设老年文艺团队, 使之健康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质, 这是我们多年来关注并开展的工作, 也提出了若干对策及思考意见。

为此, 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开展老年文化活动的做法, 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创立了“七彩华龄公益服务品牌”, 成立了“七彩风华龄艺术团”, 主要在老年文艺队伍建设;团队经费筹措;老年文艺人才资源整合;老年文艺作品创作;老年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推进。

一、开展老年文化活动, 团队建设是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老年人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越来越不满足于打打太极拳搞搞晨练这种简单的老年娱乐活动。针对这种情况, 首先, 我们成立了“七彩风华龄艺术团”, 下设民族乐团、交响乐团、歌舞团、合唱团、京剧团、吕剧团、歌剧团、影视服务团、鼓乐团、曲艺团等, 团员达700余人, 并在区市下设艺术团分团, 由此辐射到社区。其次, 我们还成立了“市老年艺术专修大学”, 开设36个专业, 近百个教学班, 师资大多都是离退休的专业艺术人才, 大学也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这样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我们的老年艺术团队网络体系, 便于更广泛更便捷的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建立这样一支队伍, 目的是满足有更高艺术要求的老年群体需求, 发挥其在老年文化活动中的引导、示范、辐射和推动作用。

二、老年文艺团队建设资金筹措多渠道, 经费保障是根本

一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财政支持。市领导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将此需求提到议事日程。市财政给予老年文艺团队一定的拨款支持, 艺术团每年参加各个级别的文化艺术活动、各级比赛以及举办的各种音乐会、文艺演出、慰问演出等, 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是主要的经济保障, 是开展老年文化活动的根本, 也是我们老龄部门艺术团队健康发展到今天的可靠保证。二是以社会爱心企业为辅助的资金支持。老年文艺团队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并具有较高水平的各类文艺演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这也让企业看到了开展老年文化的巨大潜力, 政府部门的经费已远远满足不了艺术团队大量活动的需求, 因此, 我们通过多方发动, 争取社会上的爱心企业的资金支持, 以此来解决经费的不足。三是区市场地资源共享间接节省资金。利用跟区市老龄办的工作关系, 本着互帮互助, 资源共享的原则, 有些演出活动的场地直接放到了各种文化广场, 街道社区, 老年公寓, 在文化活动设施上, 形成了文化场地资源的互用, 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间接筹资好方法。

三、老年文艺团队发展上水平, 整合人才资源是基础

一是艺术团的成员通过面向全市统一考试招聘。保证了团员们具有较高的演奏演唱技巧, 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使整个团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二是吸纳专业院团退休专家。从艺术理论、技能技巧上保证团队骨干力量, 以点带面, 带动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三是聘请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专家作为艺术顾问与艺术指导。这些艺术顾问与艺术指导, 带来了较超前较高层次的艺术新理念, 国际国内群文活动新动向, 无论从文艺理论上、作品把握上还是演出曲目的制定上以及对演奏员的要求上都有了较高层次的目标和策划方向。提高团队演出质量与水平, 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技能的文艺人才资源是基础。

四、老年文艺作品百花齐放, 艺术创作是源泉

要想真正的提高群众文化水平, 除了有一支水平过硬的展演队伍, 还要具有自己的原创作品。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围绕地域特色做文章。根据我们的地方文化遗产—胶州秧歌创作的《胶东老嫚》, 获得了第二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银奖及山东省“群星奖”选拔赛二等奖;根据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助老活动编创的山东琴书《同学会》, 获得了中国文联举办的中国曲艺牡丹奖大赛提名奖, 并应邀参加了《红叶风采》重阳节文艺晚会的演出, 此作品也填补了山东琴书类作品缺少的空白;根据我们举办的“华龄之友中老年人相亲会”上的人物事迹, 创作了小吕剧《相亲》, 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热烈欢迎。二是围绕脍炙人口的舞蹈音乐与舞蹈意境做文章。把一首简单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通过变化再现, 音乐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清新风格, 舞蹈一开始就将人带入了美轮美奂, 温婉柔情的江南风情中, 加上别具匠心的服装设计以及特殊的舞台灯光效果, 让你觉得就像三伏天吃了冰镇水果一样的舒服和愉悦。因为广大群众对具有异域风情的音乐舞蹈的喜好, 我们创作了《新达坂城的姑娘》, 获得了“QTV电视风采大赛金奖”。创作的健身舞《新红色娘子军》让人耳目一新, 获得了全国老年才艺大赛“夕阳俏”金奖。三是围绕当前社会现象做文章。我们曲艺团的老师通过现实生活中奶奶、外婆争接孙子 (外孙) 的社会问题, 创作了小品《争孙女》, 再现了当今社会老人对孩子“隔代亲”的宠溺做法以及老人争抢孩子的社会现象, 发人深思。

五、老年文艺队伍水平展示, 文化活动是载体

一是充分利用“七彩华龄综艺大舞台”展示平台。自2007年起每年4月至11月期间举办的以“七彩华龄综艺大舞台”命名的百场系列演出活动, 已经成为岛城群众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艺术团的老同志们以极大热情投入创作和排练,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演出活动, 广场、社区、部队、老年公寓处处留下了他们慰问演出的足迹, 所到之处, 备受欢迎, 凸显了老年文化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今, 艺术团借助“华龄大舞台”这块阵地, 已成功举办各类专场公益演出活动700余场,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节目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文艺大赛, 累计斩获各类奖项80余个, 为续写青岛七彩华龄品牌增添了亮点, 更为老年文艺团队的建设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二是利用特殊的节日举办正规音乐会。艺术团建团以来, 年年策划举办迎新春民族音乐会, 迎新春交响音乐会、“军民鱼水情”八一晚会、老人节晚会等等上百场专场演出, 老年人的广泛参与, 既展示了老年人自己的风采, 参与了群众文化活动, 又欢度了节日, 也享受着全社会尊老、敬老和爱老的传统美德。三是通过慰问养老机构开展老年文化活动。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 大多都是空巢老人或孤寡老人, 这部分老年人平时都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 尽管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 做了很多努力, 但受规模小、专业人才缺少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的养老院搞不了像模像样的演出。能看上一场精彩的慰问演出, 对这些老年人来说是很难得的。同时, 因为年龄的相近, 让老年人更容易接近, 好多演员在演出结束后都会跟养老院的老人们谈心聊天, 这些做法都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四是利用送文化下乡开展老年文化活动。艺术团的演员们带着自己创作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 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送到农村的群众身边, 给农村群众带去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大餐, 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活跃了农村文艺舞台, 同时也使艺术团的演员们成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宣传社会主义新风尚、构建文明社会的一支生力军。通过老年文化活动这样一个载体, 充分展

尊重地域性有利于新农村民居建设

尹璐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0)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仅是居住型的住房已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 他们希望居住舒适、生活环境优美。这种心理变化引发了农民的建房热, 这本来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体现, 但是在这股建房热的背后, 却暴露出农村民居建设的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不尊重地域性, 看见什么样式流行就跟着建设什么样式。由于不遵守地区的实际情况, 就造成了很民居建筑安全性差、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所以新农村民居建设一定要重视地域性、保护地域性、发掘地域性和突现地域性。

关键词:地域性;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国有13亿人口, 其中有超过9.88亿的人口生活在小城镇和村庄。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农村人居环境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农村建筑房屋的改建以及新建已成为村民生活的事项之一。由于农民只考虑建筑形式美观, 没有考虑地域特点是否适合建造, 还没有专门建设部门的施工质量监督和检查, 出现私建民房地基不牢固、跨度过大、主体强度不够等问题, 导致房屋整体安全性能差。

一、重视地域性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集中行为, 有一些地方的实施者, 由于对指导性文件领悟不到位, 或者缺少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 缺乏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识, 使村镇中的民居建筑、院落以及原来生活中形成的邻里关系、社区关系在人为的改变着、消失着, 而取而代之的多是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和街区格局, 缺少历史感、缺少地域文化的痕迹。新农村民居建设不应该是机械的重复, 不应该是以新为美、以统一为好, 应该强调重视地域性、注重多元性、重视风土民俗的传承。

二、保护地域性

地域特色、人文环境都能对房屋建造的结构及样式产生影响。如苏北、皖北、豫东和鲁南接壤的淮海地区民居建筑形式和平面布局最单调, 基本上都是硬山式的平房;平面与立面的处理自由灵活、变化多样的是江浙民居, 以不封闭式为多, 屋顶形式有悬山、硬山、歇山、四坡水等等。论者发现当今新农村民居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生活方式越来越城市化与地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诗描写了恬静秀美的农村, 让人心向往之。但是这已经不再是农村居民的追求。农村居民们羡慕通过网络知道最新讯息的城市人, 他们追求的是城市里的混凝土高楼, 追逐着城市化的现代生活。人们不再看重地方特色的事物, 而是青睐于现代化的林林种种, 而这种对现代化的盲目追捧, 带来的将会是地域性文化的逐渐消失。

我们希望在新一轮的农村建设中看到的是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在改变广大农民居住水平的同时, 保护、传承、发展好地域、民族文化及其各种物质形态。

示老年人的风采, 让他们在退出工作舞台之后, 还可以继续活得精彩, 过的尊严, 可以让这些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像七彩霓虹, 绚烂多姿。

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目前已达119.3万,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93%。这个老年群体是群众文化的主体。重点关注老年群体, 大力建设老年文艺队伍, 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

三、发掘地域性

在我们进行新农村民居建设的时候, 我们要注重对地域性的发掘。在实施建设前, 要进行调查研究, 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发掘出地方自然条件、民俗文化特色以及地方建筑形式等, 以调研为依据, 得出合理的民居建设构思, 然后再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四、突显地域性

每个地域都有被人们视为标志性的建筑形式。比如江南水乡、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山地建筑、客家建筑文化、干阑式建筑文化、蒙古包、新疆维吾尔族民居、西藏的藏碉楼、北方的四合院, 纳西族的井干式木楼房, 西北的窑洞等等, 这些标志凝集着当地的风土民情、丰富着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 突显着地方特色。在新农村民居建设中, 也要把地方标志性的建筑符号运用到设计中, 以此来体现不同地域民居建设风格。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新农村, 这些“地域性标志”起着突显地域性的作用, 是人们区别每个地方的重要标志。

新农村民居不仅是社会基层物质文化的集中体现, 又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 体现了人民对生活的不同看法。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制约着地域性的农村民居建筑形式和风格。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用在民居建筑中可以说成“一个地域养育一种建筑形式”。我们不能把一种建筑模式运用到全国各个地方, 这会带来地域文化的缺失, 带来建筑安全的隐患, 很多人都记得工业学大寨的那个时期, 大寨地处山西晋中昔阳县, 这里七沟八梁一面坡, 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 他们建起的“海绵田”大大提高了农田的产量, 国家把这里作为典型, 开始全国学大寨。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地, 都照搬大寨, 毁田造林, 破坏生态平衡, 结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都是因为只看重结果不注重地域特点的原因。所以在新农村民居建设中, 我们不能重复以前的错误, 要充分认识到尊重地域性对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现在很多快速建起的“新农村”, 既缺少我们的地域民族文化背景, 同时也没有很好的将新农村发展规划和文化形态相结合。我们发展建设新型农村, 既是为了改变农村面貌以求“新”, 也是为了突显地域文化的“旧”。没有了“新”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 没有“旧”就没有了构建“新”的根本。遗弃新农村规划的地域文化意识, 会丢失许多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原素, 令传统民居被批量化的民房代替, 应尊重地域性特色, 将中国地域的特色进行保留, 并穿插新的时代符号, 使新农村民居在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金富.《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

[2]王其钧.《中国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1月.[3]郁建兴.《新农村建设》.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年9月.

[4]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布机构: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

07月04日文件编号:川委办[2007]23号.

[5]宋慧洁.《当代地域性建筑的特色》.《建筑设计与装饰》2009.

充分发挥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的作用, 是构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团队 篇2

文章标题:老年志愿者团队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市老年志愿者团队始建于1999年9月。八年来,我们——市委宣传部站在践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三贴近”原则,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社会事情大家办”的工作思想,从构建和谐镁都、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强县建设的需要出发,准确定位,科学管理,扎实推进老年志愿者工作,使我市老年志愿者工作的覆盖面和领域有效拓展,工作机制逐渐健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为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下面,结合——市老年志愿者团队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把我们是如何管理和怎样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

一、准确定位,充分认识老年志愿者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2002年,《人民日报》专题刊发了我市老年志愿者的先进事迹,称赞老年志愿者是“镁都文明的轻骑兵”。我们认为,这个称谓既是形象概括,又是功能定位,这个美誉用在我们这支优秀团队身上恰如其分!老年志愿者们也当之无愧!——市老年志愿者团队既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政治力量,也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宣传资源,更是构建和谐镁都、全面建设民营经济强县的精神财富。

(一)老年志愿者团队是强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一支最活跃的队伍。老年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大都是离退休的受党教育和培养多年 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工人,具有坚实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个人素质和社会威望都比较高,而且具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时间充裕的独特优势。从队伍成立之日起,老年志愿者们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提高市民素质、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平安镁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它群众团体所不替代的特有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我市强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一支不可多得的最活跃的队伍。

(二)老年志愿者团队是贯彻落实老干部政策,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有效载体。退休,对身体健康、思想进步的老年人来说,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孤独、寂寞、无聊,压抑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他们最怕的就是被社会遗忘、被家庭抛弃。老年志愿者团队为退休的

老人们创造了一个融入社会、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机会,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走向社会、实践社会、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舞台,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走出孤独、消除寂寞、笑对人生、安享晚年的载体,是我市贯彻落实老干部政策的一个新举措,也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和积极响应,成为我市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有效载体。

(三)老年志愿者团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稳定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的桥梁和纽带。老年志愿者团队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社会事情大家办”的工作思路,拓展了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领域,延伸了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触角,做了许多职能部门力所难及、鞭长莫及的工作,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综合执法、城建、环卫、市政等职能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00年国庆节前夕,南楼大耐厂1500多名退休和下岗工人,因为退休金和工资没有着落,准备集体上访,老年志愿者汪尚志

听到消息后,马上出面做工作,劝解大家不要集体上访,选派代表与党和政府协商解决为好,避免了一次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去年8月上旬,某开发商因为擅自在围墙边开设边门与数十位居民发生争执,老年志愿者赶到后,劝说居民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陪同居民代表到规划局反映情况。规划局了解实情后,做出“堵门砌墙,恢复原样”的答复,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多年来,老年志愿者团队急群众之所急、帮政府之所难,以保护市民利益、维护政府形象为着力点,做了许多下情上达、协调职能部门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的好事、实事,可以说是各职能部门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桥梁和纽带。

(四)老年志愿者团队是实现宣传思想工作主体社会化的生力军。宣传思想工作战线是我党的重要战线,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首先是全党的任务,同时

老年团队 篇3

发展老年旅游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经济意义。老年人通过旅游, 可以丰富知识, 也可以强身健体,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 对于旅游产业来说, 老年人出游时间比较自由, 可以弥补旅游淡季的不足, 从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分析老年团队旅游者的身体特点、心理需求、消费特征、以及旅游团队的特征, 是导游员更好地服务老年旅游者的先决条件。本文在分析老年旅游团队需求特征的基础上, 对怎样带好老年旅游团队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

1 老年旅游团队基本特征

1.1 身体特征

老年人旅游团队的的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 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远不比年轻人, 身体的器官功能会随之减退, 身体素质下降。随着身体基础代谢功能的逐渐下降, 各种器官功能加速衰退, 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各种退行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腿脚越来越迟缓, 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老年病的发病率随之升高,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1.2 心理需求特征

旅游愿望强烈的老年群体应该是50年代和6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老年人刚退休, 心理会有一定的落差。他们最怕被社会所淘汰, 他们比以往更渴望参与到社会中, 会找各种娱乐方式来充实自己, 比如唱歌、爬山、打牌、旅游、朋友聚会等等, 很多老年人更加希望能与他人交流很多老年人有怀旧情结, 十分希望能有机会重游故地, 回忆美好时光, 叙叙旧[2]。

2 老年旅游团消费行为分析

2.1 以保健疗养为目的

老年人更加注重实际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更加注重养生之道, 喜欢选择风光秀丽, 较少或没有艰难险道的旅游景点。比如温泉景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在旅游途中, 老年游客也希望得到一些养生的知识, 购买一些养生的产品或者是借鉴一些养生之法, 希望延年益寿。

2.2 消费行为节俭

老年人对消费持谨慎态度。现阶段的老年人多年的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不易改变, 太高的消费价格仍会使老人望而却步, 对旅游产品价格要求经济实惠。老年人对待选择的商品或者服务时会进行理智的分析和思考, 并多家选择, 充分考虑质量可靠、方便省事、舒适安全、经济合理等多种因素直至购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

3 导游带老年团队的技巧

3.1 带团前的准备

(1) 考虑安全性。老年人出游安全性永远放在首位。各地旅行社可与医疗单位合作, 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病情, 组织同类的旅游团体, 同时导游应从随团医生那里学习老年人应该注意的医疗保健知识。随团配备医护人员、急救药品配备和各种老年人常用药, 保障老年人出游安全,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 了解心理需求。老年旅游团对导游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 导游在途中不是简单的照料陪同, 而是必须通晓老年心理。如有的老年人性格比较好强, 以前在单位是领导, 刚退休后, 心理上有落差, 出门旅行凡事都想自己有发言权, 作为导游人员要了解其心理特点, 积极主动与其沟通, 避免产生不愉快。导游人员从服务态度上最基本的是要与老年旅游者做朋友, 关怀、尊重老年旅游者[3]。

3.2 旅行途中的安排

(1) 吃。老年人胃肠功能减弱, 牙口不好, 因此在安排老年人用餐时尽量安排香、脆、软和含糖少、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 以清淡为宜。另外, 导游需要提醒老年游客在旅行中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和注意卫生, 进食不要过快或太饱, 尽量少饮或不饮酒。

(2) 住。我国老年人大多有着勤俭节约的传统, 对住宿条件不求奢华, 只要安静舒适、干净卫生即可。这样安排既能降低旅游产品的价格也比较符合于旅游动机。另外, 导游在分房时应尽量安排老年同伴在住一起或附近, 同时要提醒老人在卫生间洗澡时要注意防滑、防磕碰, 卫生间的灯在夜间要保持照明状态。

(3) 行。老年人年纪大了, 身体机能变差, 受不了旅途颠簸, 旅行的交通工具一般坐大客车不宜超过3小时, 坐高铁不宜超过5小时, 如果是长途旅行, 卧铺和飞机是比较好的选择。现在出境游的船团也比较多, 对于老年人来说, 避免了舟车劳顿, 行程也比较松散,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游。年纪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旅途中更加表现出行走不稳, 易摔倒、绊倒;有的还伴有一些老年病, 过度疲劳时易引起旧病复发。旅行社应该给老年人安排一些阅历丰富、善于表达、耐心周到、年龄偏大的中年导游员, 和老年人在一起比较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

(5) 购。多数老年人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 对商品价格比较敏感, 所以老年人在出游时不会为自己购买奢侈品或是昂贵的礼物, 而会经常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馈赠亲友。所以旅行社应该合理安排老年人购物, 少去或不去奢侈品或免税店, 尽量安排土产店, 且不应强制购物时间。

(6) 娱。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许多老年人退休后都到老年大学学习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曲、太极等等, 且喜欢在同龄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旅行社可以做一个行前调查, 在老年人报团旅游的时候询问好老年朋友有什么爱好, 然后再在途中安排适当的娱乐活动, 串插一些才艺表演, 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的疲劳, 也可以影响老年人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产业发展调查报告[N].经济观察报, 2014.

[2]姜立英.探析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与营销策略[J].商业经济, 2014 (08) .

老年团队 篇4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3例, 男35例, 女8例;年龄65岁~90岁, 均符合老年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 Barthel指数评分≤40分, 为重度功能障碍, 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完全依赖他人照料。部分病人还合并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或帕金森综合征等不同老年慢性疾病。

2安全隐患

2.1跌倒/坠床跌倒/坠床是老年痴呆病人的一个重要护理安全问题。老年痴呆病人常伴有共济失调及其他脑血管病的行动障碍后遗症, 及自身并发严重骨质疏松, 极易发生滑倒、摔倒、坠床等危险事件。如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输液后或家属为病人擦浴后未及时将床栏放置合适位置, 易导致病人发生坠床危险。当出现地面潮湿、坐凳不稳、穿不合适的鞋裤、光线灰暗等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时, 或病人不遵医嘱自行上厕所、自行洗澡, 或服用抗精神病药、降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利尿药、泻药、降血糖药、镇静催眠药等对人体平衡能力产生影响的药物易引发跌倒。

2.2误吸/窒息误吸是病人在进食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反射迟钝, 食物堵塞在咽喉部或卡在食管的狭窄处, 甚至误入气管导致通气障碍、窒息。文献显示:老年痴呆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 属于一种进行性的脑变性疾病, 其常见并发症为吞咽障碍[1]。如鼻饲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或进食后未及时清除口腔内食物, 食物过稀、过干、过粘, 均可导致食物的误吸或卡噎而引起突然窒息死亡。

2.3走失老年痴呆病人尤其是中晚期病人多出现认知功能改变, 表现为反应迟钝, 记忆力减退。由于病人的记忆能力出现障碍, 在医院住院久了就想回家, 而病人大多记不清自家的家庭地址, 找不到回家的路及病房, 因此迷路而走失。尤其在晚夜间病区护理人员少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走失现象。

2.4药物安全隐患老年痴呆病人服药依从性差, 护士未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 未将空腹服、餐前服、餐时服、餐后服、睡前服的药物标记清楚, 未做到要送药到口, 督促其服下。而老年痴呆病人常合并多种疾病, 每日需服用多种药物, 因病人认知能力及记忆力障碍, 很容易认错药物, 误服或漏服药物甚至重复服药, 特别是一些心脏、降压和降糖类药物, 加之机体代谢和排泄能力减退使用过量会发生药物中毒的危险。

3实施方法

3.1医护合作积极的医护合作有利于医护沟通渠道和交换信息的畅通, 更全面、真实地评估病人及了解病人需求,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 同时, 护士与医生共同商讨管理中的困难, 共同解决问题, 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2]。我科定期召开科务会, 取得医生的重视与配合;医护共同关注, 对新入院的痴呆病人做好痴呆量表及营养状况的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及时与家属沟通, 对病人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因素能告知家属并引起重视, 并客观、准确、及时做好记录, 医护记录保持一致。每月的科室质控会, 护士长对当月全院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学习, 吸取经验教训, 激励大家共同做好科室的管理工作。

3.2护护合作对住院病人责任护士运用Barthel指数和Braden评分及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及时做好评估, 必要时床头挂防跌倒/坠床、防误吸、防导管滑脱标识。严格交接班制度, 班班做好交接, 对特殊病人要详细做好口头及书面交代, 注重细节服务, 建立重点病人护理交班本, 做到工作有侧重。定期组织护理风险的理论学习与讨论, 并做好防范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护士长定期强化护士风险意识, 指导护士规范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加强制度学习与专科业务培训, 学习护理安全知识, 掌握护理安全评价方法, 准确找出老年病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增强其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科室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建立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的预案, 如:针对压疮建立病员压疮评估表、翻身卡、转科病人皮肤交接班登记本等。完善预防跌倒、药物外漏、医院感染、坠床、烫伤等多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对护生做到一对一带教, 带教老师要放手不放眼, 放眼不放心。

3.3护理员管理护理员在某种程度上为护士和病人家属分担了一定的工作量, 但因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照顾病人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必须重视护理员准入条件, 加强护工培训[3]。而我院建立了护工“准入制度”。使用前先培训10d~14d, 经培训合格才派送到各个病区。病区再进行在岗继续教育, 强化陪护的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 奖惩分明, 不断提升护理员的整体素质。科室每月由高年资主管护师定期对护理员进行专题讲座, 安全意识培训, 培训老师运用多媒体形式授课, 课间穿插互动情节, 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情景模拟演示, 护工参与, 将优质服务、沟通技巧等贯穿其中, 培养护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和服务理念[4]。树立“以人为本”、一视同仁地为每一个病人提供优质的生活护理服务。指导护理员掌握与病人交流的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技巧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照顾, 减少并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定期检查保洁人员的工作, 在保持地面清洁的基础上要保持地面平整、无障碍物、不潮湿, 无渗水。拖地15min内要摆放标识 (地面潮湿, 小心地滑) , 防止能够下床活动的病人不慎跌仆。

3.4医技、辅助科室我科均为高龄病人, 与医技科室做好沟通, 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 对老年病人给予优先照顾, 体现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康复护理成为各种老年病、慢性病的常见护理内容, 与康复师沟通后, 嘱咐康复师为病人做理疗时注意病人安全, 结束后及时将床栏拉起, 有PICC导管侧避免按摩、上举, 防止穿刺处出血、导管滑脱等。

3.5家属的宣教由于家庭中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出现, 家属不仅面临着照顾病人的体力负担, 还面临着各种精神心理问题,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家属的工作生活质量, 以及社会交往活动, 甚至给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带来负面的影响[5]。由于痴呆病人本身对事物缺乏主动性或自知力, 往往不引起家属的足够重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护理安全, 无人陪护的病人护士及时与家属沟通, 告之家属要经常来院探视病人, 给病人有家的归属感, 在情感上给病人会带来愉悦的心情。

4小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痴呆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的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6]。老年痴呆病人日常护理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做好住院老年痴呆病人护理风险及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参与病人的评估、协调、沟通、身心照顾、情感支持, 还应参与到痴呆病人一体化的治疗中, 充分发挥护理职能。最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多元化干预措施与个体化计划相结合, 只有采取全面和多方位地预防措施, 才能更有效的预防住院老年痴呆护理风险的发生。因此, 成员之间的默契、团结协作等团队精神很重要, 医、护、工勤人员共同合作, 做好老年痴呆病人的安全管理, 相互间充分地理解与合作, 尽心尽力, 采用互补的模式可以全方位地做好病人的安全护理。

摘要:探讨团队协作模式在老年痴呆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 总结43例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 分析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 制定相应的防范管理对策, 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经采取团队合作模式, 提高了各级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及处理能力, 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确保了病人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团队协作,老年痴呆,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吉平, 沈英, 姚红英.品管圈活动降低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误吸率[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9) :47-49.

[2]李卡, 胡艳杰, 汪晓东, 等.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 (2) :141-144.

[3]李雪.医院长期医疗照护护工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15) :1-3.

[4]叶志弘.护士360度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7) :10-12.

[5]熊丽娜, 金燕飞, 金昌德.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属心理干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5, 15 (2) :250-252.

上一篇:高三体育高考下一篇:配套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