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高考(共10篇)
高三体育高考 篇1
对志愿报考体育院校的考生来说, 无论你是体育特长班的学生或是到高三才改练的来说, 高三这一年是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 是梦想成真的一年, 所以如何做好考前工作非常重要的。从我多年的从教经验里觉得以下几点应该引起注意, 所谈不妥当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1. 学校要成立体育高考领导小组, 健全组织才能加强管理。
要把体育训练工作当作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 学校对体育高考工作要提供人力、物力的保障, 制定高考奖励方案, 要充分考虑体育高考成绩, 这样学校高考体育才能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出好成绩。
近年来, 许多学校在领导的重视下, 对体育考生实行集中管理, 系统训练, 重点辅导,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体育高考备考工作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
2. 一是体育备考要抓得早。
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形成不是短期能形成的, 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积累过程。体育高考备考工作应及早抓, 从高一开始就确定三年的学习计划和训练计划, 对考生进行集中管理、系统训练和重点辅导, 常抓不懈, 这是取得体育高考好成绩的前提和保障。因为这样有利于考生明确自己的目标, 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和体育运动水平。如从高一招生时, 就有意识地招收一些体育特长生, 又动员了一批身体素质好、爱好体育运动而文化课成绩一般的考生参加体育高考训练, 成立体育特长班, 配备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使学生及早进入体育高考备考状态。
二是抓好文化课教学和体育训练的协调发展。普通高考对体育考生是双重要求, 文化课和体育科成绩都要上线。文化学习与专业训练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 而往往有些体育考生在这两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要考出好成绩, 就必须双管齐下, 文化课和体育科的学习都要互相兼顾。
体育备考贯穿于高中三年, 只不过高三在专业训练上更强化一些, 一二年级的专业训练既是注重打好身体各方面的基础的阶段, 更是扎实学好文化基础课程的阶段, 对文化学习应更侧重一些, 而在高三备考阶段, 特别是专业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 文化学习应让位于专业训练。专业考试后的两月要全心集中学习文化课, 不要考虑体育成绩的如何。无论体育教师或文化课的教师都应该形成共识, 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互相兼顾, 根据学生的实际, 有所侧重, 整体推进, 有序地进行体育高考备考工作, 是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3. 体育高考学生要充分体现主观能动性。
即训练自觉性。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为谁训练, 怎样练。练了之后干什么, 明白之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了学生的目标。从教学角度上讲, 学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教练怎样教, 始终不能代替学生, 只有确定了学生练的目的, 训练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 学校要自己根据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师资水平、学生的体育基础, 制定各自的体育高考工作目标, 明确努力方向。
其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测验、身体条件、个人潜力和个人兴趣等制定出合理的奋斗目标。制定出的目标要比平时成绩稍高一些, 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够达到, 始终让学生充满信心。制定目标不要太盲目, 制定过高的目标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建议教师可给学生制定出阶段性目标并逐步去实现, 最终完成总体目标。
第三, 考生自己要给自己合理定位。要想考取理想的大学, 每位学生对自己必须有一个合理定位, 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了解自己体育特长项目, 了解自己的文化课的基础和体育基础, 预见通过一年的学习和训练可能达到的水平, 及早确立自己的主攻方向。如体育专项、文化课成绩均不突出的考生, 应考虑选择普通高考体育类;体育专项突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考生, 应考虑选择运动训练类;体育专项突出、文化课成绩较好的考生, 应考虑选择普通体育尖子加试类等。
总之, 我觉得高三体育备考要做到组织健全领导有力, 目标明确定位合理, 科学学习协调发展, 这样高三体育考生就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 进入理想的体育院校。
高三体育高考 篇2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体育组其他教师的帮助协作下,高三体育训练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回想一年来和学生一起顶风冒雨,同甘共苦的日日夜夜,感觉确实有许多值得留恋的东西,现将高三体育训练工作中的一些心得和不足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率先垂范
大量实践证明,一个队伍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有一个严格的管理,为此,在训练之前的动员会上,制定了比较详细的管理制度,对训练时间、训练课上以及对场地器材的爱护等方面都提出了细致的要求,使学生对我们这个队伍的纪律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虽然有了纪律约束,但有些学生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时常有意无意地违反规定,针对这种现象,我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来晚走,做学生的表率,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经过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训练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二、科学训练,悉心指导
高三体育考生参加专业考试需要考3项身体素质和1项专项,分别是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实心球和专项。要想在短短的看似一年,其实不足十个月的训练时间里迅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理想学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制定这样的计划对教练来说也是一个考验,训练量小了,身体素质提高不明显,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强度大了,身体恢复不过来,影响第二天训练,还容易带来伤病。而且每个学生的优势项目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实心球成绩好,100米和立定三级跳差,有的学生100、立定三级跳远米成绩好些,实心球成绩差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是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训练计划,然后在每天的训练结束后及时反馈,询问并记录下每个学生的训练感受,及时调整训练的量和强度,经过努力,短时间便制定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让学生能够吃的饱、吃的好。对于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的项目,如实心球,采取统一讲解和个别指导的方法,给学生分析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方法并准确地示范动作,使学生在短期内便建立了正确的技术概念,但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实践中动作变形,通过分析我认为是这些同学的核心力量弱引起的,为此决定给他们吃小灶,加强核心力量的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有针对性训练,这些学生的实心球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对于那些100米成绩较差的学生,主要在提高他们的步长和步频上下功夫,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良好的训练作风
在日常训练中,除了系统地进行运动技术训练外,还要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为集体争取荣誉的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等优良品质,同时要培养顽强拼搏的训练作风,加强队员的集体凝聚力,让他们为自己能成为训练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一年来,经过师生与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在今年的体育专业测试中,我校的体育考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人超过200分。尤其是乒乓球专项,有6人取得满分,平均分达到68分,各项指标和兄弟学校相比均遥遥领先,圆满地完成了学年初学校工作任务。
四、分析不足,找出差距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正常发挥。这也给我们教练员提出了警示,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动作更加规范,细节的把握上更加严格。同时更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测试中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克服紧张情绪,能够随机应变,力争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高三寒假备战高考建议 篇3
★ 夯实基础,稳中求进
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本”和“源”,夯实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以,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将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作为根本出发点。建议采用提纲法全面通读教材,整理书中出现的单词、短语以及重点句型。当“把书读薄”、“把书读活”时,因记忆不清、理解不深、以偏概全而产生的失误就会被克服。复习就会有查漏补缺的实际功效。
★ 高分秘籍,分项突破
高分秘籍一:洗耳恭听,提高听力实力
听力成绩的提高与训练时间成正比,坚持每天做一定量的听力练习。建议采用三遍听力法:第一遍按题目要求听、答题;第二遍看着听力材料听;第三遍盲听,即只听不看任何材料。利用休息时间,还可以看几部英文电影,如《加菲猫2》、《冰河世纪2》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高分秘籍二:望穿秋水,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答题的技巧和经验要在实践中获得并积累。训练每天在30~35分钟内读完5篇阅读理解文章极为重要。另外,建议考生坚持每天做两篇完型填空题目。切记要读懂全文,不可敷衍了事。对于较长、较难的文章,可采用先读问题与选项,后读文章的办法。答完所有的题目后,再快读一遍文章,逐一核对各题答案,查看是否前后照应,并在关键的地方结合上下文认真思考。
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是掌握足够的词汇。而通过广泛的阅读,可增加词汇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有时间不妨读些英文报刊。
高分秘籍三:熟能生巧,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很多人都说“上高三,下题海”。确实,适当的“题海战术”是必要的。重点推荐2001~2006年的高考真题,因为真题中基本包括所有具代表性的考题。熟悉真题,有利于同学们迅速把握各类题型的做法和出题人的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会给大家指导性的帮助。建议同学们将高考真题做三遍以上,经过反复的揣摸和分析,相信大家一定能触类旁通,在高考中做到应对自如。
高分秘籍四:写作加背诵,提高英语实力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可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还可帮助增强语感。多背些常用表达及典型句式,写作时才会思如泉涌、下笔有神。学有余力的同学们还可以背诵一些短文,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的文章。
★ 提高效率,终将成功
提高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温习从以往试卷中整理出来的错题,重在理清思路,达到举一反三。对包括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等高中重点语法项目的错题要仔细分析。同时,要合理利用时间,学习的时候,做到“三心”——“专心、用心、恒心”。
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寒假学习的时间表。希望大家努力学习的同时,能得到好的休息和放松,一举两得。
同学们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调整时间表,但记住一个原则:每天不宜过累,注意适当休息。而且,各专项、各学科穿插学习,效果最佳。另外,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图书馆或者学校的自习室等有学习氛围的场所学习,学习效率会比在家里高得多。
高三体育高考 篇4
(一) 政策境况
江苏省高考体育加试主要考察四项素质和一项特长, 四项素质包括100米、立定三级跳远、双手头后前抛实心球和800米, 素质项目每项25分, 特长 (专项) 50分, 合计总分150分。高校在录取时, 实行文化、专业双过线, 即专业分与文化分必须双双达到省划定的最低控制线, 在此基础上按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排定名次, 如总分相同以文化分高者列前, 最终, 依照学生志愿择优录取, 可见, 文化成绩在江苏省体育招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二) 现实境况
1. 运动能力
为了保证体育考生的文化课成绩, 一般来说, 很多学校在高二上半学期的中期 (11月份) 才开始组队训练。在经历基本体能训练、基本动作技术训练、体能强化训练 (暑假) 、动作技能提高训练之后, 进入高三阶段的初期, 此时,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动作技术与一定的身体素质。大部分学生相对于训练初期会有较大的进步;少部分学生虽有进步, 但幅度不大, 往往集中在训练初期成绩稍好的学生身上 (受潜伏的运动旧伤影响;普适性的训练量满足不了其稍高的身体素质;悟性不高) 。正常情况下, 专项训练都将从高三学期开始时进行, 因而, 此时无从把握专项运动能力, 素质项目成绩除800米以外, 其他三项弱势学生较多 (见表1) , 全面发展的学生较少, 多数学生存在2~3项“瘸腿项”, 其主要原因是在偏重体能练习时发展了一般耐力, 而其他三项不仅动作技术含量较高, 而且, 此时的学生力量素质不够, 尤以核心稳定性力量没能引起诸多教练员的足够重视。
2. 心理状态
经过系统地训练, 大部分学生会因自己的进步而充满信心, 表现为训练积极、敢于挑战、不畏艰苦。少部分学生会因进步幅度太小而郁郁寡欢, 心中充满焦虑, 这种心理状态的成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其中外因较多, 除前文所述之外, 还包括教练员的赏识程度、与队友的融合度、异性情感挫折等;内因包括对前途的不可预测性、早期骄纵、缺乏恒心与毅力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将直接导致学生训练的消极, 长此以往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3. 文化成绩
现实中, 每年都有60%左右的体育过线生拖累于文化课成绩, 江苏体育招考实行的是文化、专业双过线, 绝大多数体育生文化课底子薄是不争的事实, 虽说体育生文化录取线较低, 但是在高强度训练下, 对于文化底子薄、学习自觉性本就不高的他们来说是何等的不易。所以, 教练员不仅要抓运动成绩, 还必须兼顾文化课学习的引导。
二、训练目标
目标是一种意识, 漫无目的地行事不仅没有努力的方向, 而且会干扰项目之间乃至文化课的学习。
高三学年度的训练目标是一个终极目标, 既要利用好运动基础, 又要达到并突破运动极限, 这是教练员必须缜密思量的。根据校秋季运动会召开时间、当地气温的变化, 多校模拟体育加试的安排、体育加试的大概时间等, 应该可以有目的地确定训练目标 (见表2) 。
注:本校运动会召开时间:10月24日左右;当地气温:暖→冷→暖;模拟加试时间:11月底、2月底、4月初;体育加试时间:4月23日左右。
三、训练保障
(一) 品行教育
对于体育考生而言, 品行教育的最好施教者莫过于教练员, 首先, 要做好正面引导。引导的内容包括解读体育招考政策, 迈进大学的最后的唯一的出路就在这里, 不良行为习惯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阻碍等等。说教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要经常耳提面命, 其作用应既能让学生们感觉到压力, 又能通过少数认识较快的学生带动集体的转变。其次, 要立队规。对于原则性的问题, 如, 时间观念、贯彻教练意图等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做到奖罚分明、人文关怀与不留情面相得益彰, 队规不是仅仅针对学生, 教练员也应该有目的地选择遵守。第三, 就是要分组, 选定队长与组长。队长与组长应该选择文专兼备的学生, 特别是选择专业较突出的学生担当, 与此同时, 教练员还应有意识地树立其威信, 具体做法很多, 比如, 对于教练员的计划与意图、学生的建议与想法等, 只有队长、组长们上传下达才有力度等等。
(二) 时间保障
一堂训练课, 大约时长为1.5~2小时, 为了不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必须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做出合理的安排。早上的训练可以适当提前起床的时间, 占用早自习, 总之做到既能保证学生的睡眠, 又要保证训练的时长。如是寒冷季节, 建议取消早训练, 因为在低温下, 即便是准备活动做得再充分, 只要有间歇或休息, 马上就会身体变凉, 不仅动作做得畏手畏脚, 而且训练效果既差且易受伤, 由此, 与其浪费时间倒不如让学生抓文化课学习。每周训练保持6天, 周日要让学生调整休息, 处理内务。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成立艺体班 (既能统一训练时间又能统筹安排文化课学习) , 班主任最好由教练员兼任, 学生的组成最好不要搭配美术生, 因为受专业课的冲突会导致教学进度难以统一。
(三) 物质保障
训练器械是提高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 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技术、良好的体能, 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 必须借助器械的帮助。如果条件允许, 购置专业的器械最好, 否则, 自我改造也不失是一个经济实用的做法。例如, 训练100米途中跑技术时, 可以购买一条5厘米宽的黑色包装带, 再用手喷漆打上间隔, 一面一米间隔, 另一面两米间隔, 一米间隔练习途中跑的高抬大腿折小腿、下压大腿送小腿的动作;再如, 做负重深蹲、仰卧推举练习时, 可以购买O型链条若干, 并将其按1.5米的长度截成若干小段, 再在两端扣上葫芦形开合扣, 练习时将多条链条集结悬吊在杠铃两端, 随着杠铃挺起高度的增加, 链条即会由堆积状态从地上被拉起, 如此, 人体承受的重量会在每一次挺起的过程中逐渐增加, 起到等长收缩的作用;抗阻力跑, 因为没有了泥土场地, 所以用汽车轮胎代替杠铃片或抗阻力器无疑是一个好办法等。
四、训练计划表
“年度训练计划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一个重要计划。”[1]高考体育训练不仅涉及的项目比较多, 而且受训人数也较多, 因此其年度计划就有别于一般的单个专项运动员的年度计划。根据以往经验, 考虑到高三年级寒假假期很短 (10天左右) , 笔者将高三全年的年度计划划分成了7个阶段, 既考虑了学校活动、模拟时间、加试时间, 又兼顾了当地气候 (见表3) 。
五、训练监控
“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有两个任务。第一, 完成预定的指标;第二, 实现训练的最佳化。”[1]只有按照预订的任务去完成训练, 才能够检测出预订的计划是否科学准确。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 实质上教练员的监控不仅仅是针对训练过程, 而是充斥了整个训练阶段。高考体育训练监控除了监测训练成绩, 它还包括日常生活、文化课学习以及情绪。具体的做法有:第一, 阶段性测试、运动会成绩、模拟测试, 无论是什么样的测试, 教练员都可以将每一次的测试结果按照项目, 利用exc el表格进行对照、统计分析, 然后与学生交流, 共同反思, 寻找下一阶段的训练策略;第二, 训练现场观察, 主要是及时发现学生状态, 包括情绪、伤病, 以便及时调整, 做出现场针对性辅导;第三, 直接谈心, 目的是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 加深师生情感, 这对学生提高学习、训练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也利于教练员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控;第四, 侧面了解, 很多时候, 很多事情, 教练员只有通过他人之口方能得到真实的信息, 这对于思想动员、学习指导、训练策略调整有实质性的作用。总之, 教练员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 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每一点细微变化 (情绪、动作) 。
参考文献
高三体育高考 篇5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想高考的成绩拿到高分,就得下苦功夫多做题。举个例子,贝克汉姆的球技很好,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整个球队训练完以后,他自己一个人进行加练,一脚一脚的冲着球门踢。
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一次一次反复地去做,一直做到熟练自如,才是获得成功的捷径。
2、置之死地而后生
高三的一年时间里,注定是辛苦劳累的。面对挫折,选择前进还是退缩,这往往取决于你对成功的渴望程度,取决于你的执着心态。要想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战斗,在失败面前学会坚强,要有勇气和胆量,才可以真正的享受到奋斗的乐趣。
或许高三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请记住,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会和你一起笑;而到你哭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只有走好高三,羽翼才能丰满,才能振翅高飞。
3、怎样才能持之以恒
有理想就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就需要坚持。但是不要把它当做是一个任务,你要把它当做你一天必须经过的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我们要学会持之以恒,方能成就大事。
由高考阅卷看高三作文复习备考 篇6
目前, 高中语文作文训练一般是按照三种模式来构建写作系列的, 一是如新课程教材, 按写作基本能力点编写, 如“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出事情的波澜”、“学会横向展开议论”等;二是按照文体, 一般从记叙文到议论文, 有的还有变式, 如杂文、评论类文、散文, 有的切分还细一些, 如写人记事类散文、文化散文、咏物哲理散文等, 总结一定的写作程式;三是按照写作技巧, 针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或是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诊断支招, 如“如何审题立意”“如何拟题”“如何开头”。除此之外, 笔者建议高三还可按照常见的“母题”来构建作文训练序列, 母题可大可小, 作为一个栏目, 就像《智慧背囊》那样, 从校园生活到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 一般杂志都是这样。另外, 阅读也可以这样, 和作文训练配套, 以作文来凝练思想, 厘清思维, 以专题阅读来使思想深刻, 使语言丰富。
2012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为材料作文, 虽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立意角度是多元化的, 但整体把握材料, 最佳立意无外乎围绕两个“母题”———“书信的味道”和“变与不变”, 一个显得唯美怀旧, 就像2011年的“旧书”, 一个显得很现代, 具有哲学思辨意味。材料中五人对话, 很显然有一个话题中心, 就是“变与不变”, 而这一命意并非横空出世, 奇崛突兀。命题者可谓循循善诱, 从书信日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一事, 娓娓道来———“其实何止是书信, 很多事情都在悄然改变”。也就是说, 材料明显分为两部分, 前面是引子, 后面是题旨, 或者说是命意, 从个别到一般, 要由此说开去。
学生围绕这两个母题可以发散、切分、衍生出很多子话题, 如“书信的故事”、“书信的情思、情愫”、“书信的魅力”等, 可以讲述与书信有关的故事, 或以书信作为全文的线索, 写人记事抒情, 或表达某种体验、感悟、观点。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有计划地进行“母题”构建, 积学储宝, 酌理富才, 确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文章有“写不尽的母题”, 但高考作文有“写得尽的母题”。“写得尽的母题”即作品的主题万变不离其宗, 都离不开那些永恒的话题———战争、人性、爱情、亲情、历史、文化等, 只要平时注重积累归纳, 学生是可以构建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素材储备的。纵观历年各省高考作文, 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多端, 但“只要掀起盖头来”, 揭开高考作文神秘的面纱, 其本质仍是紧密联系中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 诸如为人处事、认知事物、认知社会、省察自我等方面, 概括起来无非就是“道德之花”、“理性之光”两大方面, 通俗地讲, 就是中学生做人做事, 想事情、看问题。基于此, 只要平时作文训练体现一定的序列性和系列化, 是可以写尽这些“母题”的。我们向学生宣扬一种观点, 强化一种意识:所谓考场上的灵感无非是自欺欺人的遁词, 作文是可以事先准备好的 (当然指内容方面, 并非宿构) , 平时苦练基本功, 善于调动已有积累, 才是作文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考场上, 学生只要恰当的链接, 链接平时写过的话题, 对经典、鲜活、新颖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转化, 并注意扣合话题, 那么写作不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如2012年的作文, 就可以链接很多话题。如“快与慢”“继承与创新”“文化反思”“传统遭遇时尚”“土节和洋节”“汉字”“旧 书”“诗意的生活”“铭记和忘记”“等待”“脊梁”这些话题, 其中有很多就是高考作文题。考场上在链接、转化时, 要注意一些问题。就是要深入挖掘两者的契合点。如我们写过“脊梁”, 一看到这个题目, 大家会下意识想到鲁迅的一段文字,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考场上, 不少考生巧妙地进行了链接, 这样写道:谁说时代在变, 人心不古?古有志士仁人, 今有“最美女教师”、“最美妈妈”、“最美司机”……他们都是新时代的脊梁, 美好的人性从来都不会改变。
又如, “快与慢”和“诗意地生活”, 看似和“变与不变”八竿子打不着, 怎么链接、扣合高考作文题呢?不少考生指出:在快节奏、经济效益至上的时代下, 我们的心境发生了改变。我们失掉了一种诗意, 一种情怀。是的, 人生是应该充满劳绩, 但还需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我们变得冷漠, 迟钝, 我们缺乏一种悲悯和博爱情怀, 我们变得远离大地和河流, 我们蜷缩在火柴一样的盒子里, 除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 我们的心灵开始异化, 来扣合“改变”这一话题。
有一位考生作文题为《听听那冷雨》, 文中“冷雨”是一个独特的意象, 他寄寓着诗意的生活和一种平和安详的心境, 作者这样写道:
如果李清照等待的不是书信, 而是电子邮件, 她还会写出“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的浪漫词句吗?
余光中笔下的那冷雨是浪漫而怀旧的, 雨落在蹬三轮车的斗笠上, 雨落在牵手情侣打着的油纸伞上, 每一幅图景就像是老上海的电影镜头, 黑白无声, 但意境深远而悠长。但我们却听不到那冷雨了, 我听到雨落在柏油马路上, 冰冷的防盗网上, 落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 没有那种天籁之音, 有的只是潮湿的心和一身的狼狈。
书信, 只有摩挲信笺的质感, 犹存的磨痕, 才可以承载那沉甸甸的情感呵。便捷的代价便是过滤掉其中的款款深情, 用同一字体, 夸张的表情, 冰冷的机器, 呈现文字。而字里行间的情意, 便在光电传输中消失了。
但总会有尖利的汽笛声和刺耳的刹车声, 它们毁掉那冷雨滴落出来的静谧与安详。
高三体育高考 篇7
做人决不能像湖底的石子, 任由岁月在身旁轻轻滑过, 没有任何痕迹;也不能像天空中浮动的白云, 任由时光的推动, 没有任何着色。要做就做永不停息的风, 一季有一季的着色, 一程有一程的领略。
高三了, 要学会充实自己。
也曾经哭过, 笑过, 也曾经伤心过, 失望过, 但依然向着既定目标轻装前进, 走过一段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历程;也曾经迷茫过, 摔倒过, 也曾经成功过, 兴奋过, 但依旧朝涂夕霞, 暮染烟岚, 在生活的脉络里注入拼搏的汗水, 走过一段坎坎坷坷生生不息的历程。
高三了, 要勇往直前。
人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山重水复时, 给自己一个微笑;山回路转时, 给自己一双翅膀;路断尘封时, 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只要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总能抵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高三了, 要有一份信念的坚强。
失去了最后那份热情和冲动, 不再无怨无悔奉献追逐青春, 不再期待一份轰轰烈烈一份举世无双。那是青春的一小部分。我不会将成功的期望强锁上眉头, 碾碎一个个春花秋月的日子, 不论成败与否, 我都能在承载我梦想的天空, 尽情书写属于我的辉煌。
高三了, 要学会淡定和安然。
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时间会告诉我们对与错,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如同一根火柴, 当你四处寻找自己的位置时, 它已经燃完了。不论对错, 自己走出来的永远是属于自己的。
高三了, 我们要学会不再犹豫和彷徨。
我们想到亦曾梦幻, 亦曾冲动, 亦曾拼搏。
我们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 更想到了未来。
有人说:人活着不像水, 点点滴滴却真实存在。高中三年, 高一是基础, 高二是关键, 高三是决战。我们坚信, 有志者, 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面对未来我们抖擞精神砥砺前行, 真正做到:抓基础, 肯吃苦, 有恒心, 敢比拼。真正演绎一段风风雨雨生生不息的青春历程!
听, 高考的集结号已然吹响, 在高三的起跑线上, 我们准备好了。
高考对高三地理教学的反拨 篇8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首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我校学生都是在贵阳市、安顺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而文科生中又以基础较差、学习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占多数。根据这一情况进行教学时,切忌快、难,教学要适当降低难度放慢速度,重点应以基础知识传授为主,打牢基础。因此,在进行一轮、二轮复习时,选择一本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复习资料,根据高考命题的思路和走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和迷信资料。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考试时才能“命中目标”。这里所讲的针对性是每年都对当年的《高考说明》进行认真学习研究,并与前一年的高考说明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改动之处就必须告知学生,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指导学生根据个体的学习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但学生的计划与老师的计划必须相协调。所以,在一轮复习时要仔细、具体,安排复习时应把考纲上要求的知识点一一落实,一节一节地过,一章一章地过,一轮复习应慢,用时较多,切忌吃夹生饭。
二、按复习计划,进行备考训练
在每一部分复习之前,要求学生首先把复习内容预习一遍,对不懂和不明白的部分进行标注,在老师讲课时注意听,直到听明白为止。复习时教师应注意拉线索,通过作业来检查学生对复习的掌握情况,对于每部分的地理概念可以通过默写、抽背的方式强制学生记忆,因为只有把知识记住才能活用。当一部分内容复习完之后,可用考试来检验效果,发现漏洞及时补充,在题目的训练中,应以一些典型例题作为训练的主要部分,通过一些典型例题分析是由课本上哪些部分演变而来,考查的知识点在哪里,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树立信心。
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学生,就能更好地开发智慧,未来的社会对人的要求不是拥有多少知识而是要有掌握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应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近几年的高考是让学生在掌握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法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把一些描述地理事物的基本模式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掌握一些准确的、简明的答题模式,例如,在描述某地区地形特征时,从海拔状况、地势倾斜状况、起伏状况、地形类型、典型地貌邢台等方面进行描述,使学生在考试时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对试题地理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和整合,并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对气候特点的描述,无论是哪一种气候类型,其特点都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抓。气温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常用的稳定性描述是高温、温暖与温和、寒冷、凉爽、温差小等;降水量也是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描述,常用的降水定性描述是多雨、湿润、少雨、干燥、分配均匀等。描述河流水文特征应从径流量多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进行描述;描述铁路区位因素应从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等)和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政策、经济等)方面进行。教学学生拥有独立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学会获取知识、拓展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能适应高考。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四、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无论高考题型如何变化,都是考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学生应建立自然地理知识(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知识(农业、工业、交通、城市、文化、旅游等)和区域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等主干知识体系,建立地理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能使学生在考试时迅速提炼试题中的重要地理信息,了解信息所反映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从而实现对地理信息的整合,整合题目提供的有效信息,调动和筛选已有的知识储备,整合和迁移知识,得出新结论或做出新判断,再通过综合归纳,准确找出其中的本质规律,然后按题目的要求进行简洁、明了的阐述。
五、关注社会热点,培养思维的敏锐性
对于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地区,教师应培养学生把地理知识与其紧密联系起来,从地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其的敏感度。例如:联合国对索马里海域围剿海盗事件,就要联系地理知识分析为何该地区海盗猖獗?从地理的角度来说,本地的地理位置较为重要,地处苏伊士运河、红海航线的交通要道上,是世界海运繁忙的航线之一,来往船只较多,加上当地经济落后,人们生活贫困,局势不稳定等原因所致。
六、教师要加强与专家、学者、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把握高考最新信息
高三教师应积极参加省、市的高考研讨会,获取当年最新的高考动态、信息,除听取专家的讲解外,还可以同时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与专家、同行进行讨论交流,提高教学业务能力,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
七、考前放松心情,正常发挥
考前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学生以正常的、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学会一些考试技巧,遇到难题学会放弃,以免考试的时间不够,不要轻易地修改答案,尽量以第一印象的答案为准,紧紧抓住基础分数,争取在高考中发挥最佳水平。
高三体育高考 篇9
一、近三年来高考试题凸显的一些特点
1.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重视观点、材料、角度的创设与运用;
试题的选材主要有文字与表格材料、地图、图片等形式, 考查考生准确再认, 再现历史基本知识, 以及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22题, 从直观考查风俗习惯的变化到深层次的经济基础的变革, 不同观点的立意方向。
2. 突击抽查边角知识, 教材中标识的章节、用楷体字排版的内容、教材中的图表注释、平时出现频率较低的知识;
以各种材料为载体的试题不断增加, 形式更加多样化, 阅读信息不断扩大。如2009江苏历史第5题。
3. 文明史观整合试题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文明史范式成为历史试题设计和制作的主导范式之一。
淡化古代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时空界限, 跨知识渗透、跨区域链接, 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4. 隐性介入热点问题, 引导关注社会生活。
如:商业城市发展、儒学与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城市群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等。
二、复习策略
1. 明确高考能力要求, 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历史高考能力要求共4大项12条, 在平常复习时, 应把高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作为巩固基础知识, 提高应试能力的指针, 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高考一方面考查一些原生态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即衍生态知识的能力, 没有可供迁移运用的原生态知识, 衍生态知识也就不存在了。原生态知识复习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 应注意将课标和考纲要求的陈述式变成一个个设问式, 利用教材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合取舍, 形成主干知识体系。有的学生初中通史知识掌握有欠缺, 不能满足高中阶段学习专题历史的要求, 建议按照课标、考纲要求对初中历史课本的相关通史内容和阶段特征进行补充学习, 把初中史的知识体系和高中专题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知识整体, 随时注意用目录学习法梳理知识, 保证每天拿出一段时间复习, 这样定有大的飞跃。
2.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日益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已成为高考的主要方面, 在明确高考能力要求的基础上。
(1) 参考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建立典题本,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手头资料不少, 大多数情况下做过也就过去了, 缺少精心的参悟, 尚未达到“格物致知”的要求, 而高考命题对于考查哪些知识点、体现什么意图都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且科学性较高。因此, 要对近几年高考题有认真地思考, 把答案写出来, 然后对照高考答案提升自己的审题能力、理解题目意图的能力和综合处理材料、史论结合的能力;建立一个记录好题和错题的典型题目本, 把日常练习中的好题错题及时搜集整理, 把典型题目本充实起来并经常参悟。
(2)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重视打破思维定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克服思维角度的单一性、片面性, 坚决避免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利用课本原话答题;要能够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立意, 再结合设问和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在充分审明设问的前提下作答就不会偏离命题立意这个中心;要学会从材料组合中、从题干语中、从设问中把握命题立意;要抓住问题中的核心词、关键词、条件限制词、分值来确定回答内容的主次、多少, 寻找答题途径。
(3) 提高理论认识能力。重视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要把理论观点转化为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 用以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
(4) 加强行文答案规范性的训练。在形式上要段落化、序号化、整洁化。“段落化”指所需回答问题要按答题纸中的序号自成一个段落, 使段落分明、条理清晰;“序号化”指回答问题的各个并列要点之间用各类序号分隔, 使要点突出, 一目了然;“整洁化”指卷面美观, 整齐洁净。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面全”指所回答问题角度齐全, 碰到隐含角度时要根据平时分析问题的思路发散思维来确定;“点齐”指所回答问题的要点齐全, 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 可比预测的要点多出1到2个要点, 以免失分;“话简”指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 通俗易懂, 避免文学化语言。
3. 加强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训练, 提高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能力。
(1) 准确审题。主要审:时间、人物、空间、事件、关键词、答题方式等。
(2) 紧扣题意:“问什么”———时间、关键词。如原因、背景、过程、影响等;“怎么问”———答题方式, 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等。
高三文科生高考备考有效复习策略 篇10
一、重课本, 抓基础
高考的知识点都来源于课本, 因此读透课本是关键, 课本中包含了高考要考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 但是这些知识、能力的要求并不是集中于一个地方, 而是体现在课本的各个层面, 数学思想和能力是数学知识的重点考察对象. 数学知识并不是独立的, 对数学知识的考查, 不仅要全面而且要突出重点, 不能只为追求知识的全面性, 从而忽视了重点.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质的学科, 因此在对能力的考查上, 重点突出其思维能力, 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其中代数运算是对运算能力的考察, 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算理和逻辑推理; 对图形的识别、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 应用题形式的考察, 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些的是考纲的要求, 在看课本时就要分清主次.
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指的是函数与方程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和化归与转化的思想. 数学方法有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指的是数学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 观察与实验的方法、比较与分类的方法、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结合的方法、一般化与特殊化的方法等; 数学方法指中学数学常用的方法, 包括配方法, 换元法, 待定系数法, 代入法, 消元法, 比较法, 割补法. 这些思想的方法在课本中都应用、读课本时要注意.
二、重视再次做错的题
对于文科生来说, 由于自身各方面的原因, 自然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 对于很多见过的题型, 甚至是原题, 当再次见到时, 仍然会觉得很陌生, 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不是要去找这个题目的答案, 而是y要找出不会做这个题的原因, 为什么第二次, 乃至第三次遇到这个题, 还是不会呢? 找出自己不会的原因, 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般情况, 学生出现再次错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审题错误、基本知识不扎实 ( 如基本概念不清楚、公式定理不熟、空间想象力薄弱、计算繁琐、分类中有漏、不会发现隐蔽条件) 、题目解答过程表述错误 ( 如函数的反函数, 未指出定义域、格式不对不会合理跳步) 、粗心.
三、学活数学
我们平常的测验, 考试的很多题型的来源于课本的例题、习题, 只是这些题目并不是课本的“原题再现”, 而是对课本题目的稍加变形. 有的是拼合而成, 有的是把题目难度提高了, 但是不管这些题目怎么变, 它还是一些常规题, 还是用常规思想去思考. 重在突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从新课改以后的高考题目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高考试题逐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但是解决这些试题还是用常规思想解题, 很多同学在考场上一看到题目就顿时懵了, 不知道怎样下笔. 其实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而已, 比如2015年高考数学文科试卷新课标2选择题第3个, 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点的一个掌握情况,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考题, 主要考察统计的知识, 然而学生一看这些文字感觉这好像和平时所遇到的题型完全不一样了, 怎么和高中数学的内容好像没有关系. 从而导致高考丢分.
四、重视高考题的重要性
每年的高考题可以为我们的备考复习提供一定的方向, 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 哪些知识可以随便看看, 哪些知识是不会考的, 所以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做完做懂, 这样可以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懂得取舍
作为学生, 我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尤其是文科生, 本身就对数学有种恐惧的感觉. 在复习过程中, 肯定也会遇到很多不会的题目, 有些题目经过一定的努力, 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但是有些题目本身难度就大, 知识面用的广, 知识点也细, 对于这种综合难度较大的题目, 我们不要要求自己一定要会, 在考场上能拿几分是几分, 不要一味的把时间浪费在这些难题上, 而丢一些不该丢的分.
参考文献
[1]张培岭.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8) .
【高三体育高考】推荐阅读:
高三体育课堂09-21
高三体育备课组07-20
高三体育教师个人总结09-22
高三体育课教学总结08-13
高三学生冲刺高考05-30
高三高考励志标语07-03
高三的冲刺高考口号08-09
高三冲刺高考励志名言名句05-10
高三班主任高考寄语05-23
写给高三的高考励志话语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