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通用10篇)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篇1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从现行的教育体制看,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主要途径。面对高考,难免会给高三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对考生应试心理的训练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希望考生要注意自我心理调适,同时也要求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因为,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心态,从而影响智力的正常发挥和复习迎考效率。下面谈谈有关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一、调节情绪积极暗示,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高三这一年是同学竭尽全力拼搏的阶段,高考更是对同学综合素质的检阅。要能够在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能力的选拔性高考中取胜,唯有全面提高素质。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自我心理调适,以踏实准备这个不变,来应付高考复杂的多变。以良好的情绪投入临考的复习,从而提高复习考试效率。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像是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它又似加速器,使人的学习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只有积极、快乐的情绪,才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动力。
1、情感乐观,活跃思维能力。有人说: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而显示出更高的效应,人也会因此显得更聪明、更能干。积极的情绪可使人精神振奋、想象丰富、思维敏捷、富有信心。消极的情绪则使人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想象贫乏、思维迟钝、心灰意冷。不能否认,现在的高考制度的确给高三同学的学业造成很重的负担,这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大学依旧是教育的瓶颈,因而升学竞争异常激烈,这个事实不可能不对考生情绪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情绪又会影响一个人智力的发展:一 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因而,高高兴兴地学与愁眉苦脸地学,效果大不一样。心情舒畅,情绪高涨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会感到大脑象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而烦恼愁闷、焦虑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展。
2、适度焦虑,激发学习动机。焦虑指对个人的自尊心构成威胁的情境产生的担忧反应或反应倾向。不少同学会因成绩不理想而担忧,害怕看到老师和家长失望的目光。眼看高考越来越临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虽然天天奋战到深夜,但效率并不高,睡眠质量差,常作恶梦,第二天头脑昏昏沉沉„„如此的学习负担,再加上家长、社会过高的期望,使不少同学的情绪处于过度焦虑状态,造成巨大心理压力。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精神过度紧张,又会影响人的正常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才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就提醒我们要懂得调节情绪,保持适度焦虑。
3、积极暗示,挖掘内在潜能。消除过分焦虑可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若总是沉浸在不愉快的回忆中,或满脑子都在想我怎么学不好、记不住时,情绪肯定低落、焦虑,效率一定不高。因为这种心态不利于大脑正常发挥作用。同学们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当你坐在书桌前开始学习时,脑海中先浮现出令你最自豪、最愉快的画面1分钟,并在心中默念3-5遍:“高考前我已经复习好了”、“我绝对有能力考出好成绩”,然后充满信心、精神
振奋地投入学习,不妨试试,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在我们每位同学的体内都有一颗成功的种子,也许有的还在休眠,若能快些把它唤醒,它会把你带到成功的高峰。因为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排除焦虑,充分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沉着冷静增强自信,排除考试怯场因素
据心理学家测试,有75%左右的学生临考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同学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很容易怯场。比如一进考场心跳加快,头脑晕乎乎的,甚至个别同学还会打哆嗦;面对试卷脑海中一片空白,一走出考场,又感到题题会解,但一切已追悔莫及。考试结果也说明,许多落榜同学,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考试时情绪过分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而发生失误。可见考场不只是对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验,更是对考生有无良好心理素质的检验。因此,对每个考生来说都应树立必胜的信心,冷静应考,自觉排除考试怯场因素。据此,同学们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处理好几个问题,避免考场失利。
1、丰富考试经验。一是高考之前应扎实、认真、全面地搞好复习工作。许多考生之所以考试怯场,很大程度是因为复习没有全面或复习没有透彻,这样心里没底难免心慌。二是了解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在考前复习阶段,同学们要了解个学科考试题形和内容要求,学会根据各种题形提出问题,以促进积极的思维,提高自己应试的判断力和灵活性。三是缓行忌谈,沉着应战。在赴考场的路上,行速要慢,以免加速心跳,导致情绪紧张。进入考场前不要高谈阔论,也不要与人交谈讨论复习题目,以免原来“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考完后不要校对答案,千万不可以一题之小换来心理情绪之大失。四是先易后难,从容作答。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一定会有区分度的。先做易解的题,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此外,还需要有一种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的心态,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很多,利于提高士气、正常发挥。如果在作出以上努力后,仍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即慢慢吸气、后慢慢呼气;或做全身肌肉放松动作,即微闭双眼,心中默念:我的头部开始放松,更加放松;我的面部开始放松,更加放松;我的躯干开始放松,更加放松;我的上肢开始放松,更加放松;我的呼吸平稳而深沉,我的心率平稳而有规律。经过这种简单的练习,也能消除过度紧张状态。
2、客观评价自我。人需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进行准确的评价自我,在人生的坐标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作为考生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提出适合自己合理的期望水平,既不过高要求自己,以免力不从心,精神负担过重,精疲力竭,使自己产生失望的心情,又不过低评价自我,以免限制自己聪明才智的发挥,抓不住成功的机会,丧失理想的前程。因此在学习中要扬长避短,讲究学习方法,为实现理想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3、注意用脑卫生。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了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受损,大脑会自动转入抑制、阻止回忆活动。有些考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所以,同学们应该要讲究用脑卫生,即注意动静结合,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一天一般8小时),从实际意义上说,注意用脑卫生并不是单纯为了健康,同时也能改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业成绩。
三、科学安排从容应试,充分发挥应有水平
临近高考时,考生应该有意识地采取某些特殊措施,科学地安排时间,从容地应对考试的到来,确保考前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应有水平。
1、考前两天,择要复习。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所谓重点:一是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如确认这些方面已没有问题,就可以安下心来。并在晚上睡觉前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能够考出好成绩”,然后安静入睡,这无疑能增加自信心。此时,家长也要留意观察孩子,如发现孩子过于紧张,说明其自信心不足,家长要给予鼓励,巧妙暗示孩子“你一定会考好的”。只有让孩子在十分自信的竞技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水平。
2、考试前夕,睡眠充足。当有了信心之后,考试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在考试前夜牺牲睡眠、熬夜复习。这样做,不但不能提高考试成绩,相反,却容易造成过度紧张、疲劳、头昏脑胀、反应迟钝,影响考试成绩。因此临考前夕,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减轻心理紧张程度,听听音乐打打球,调剂大脑愉悦心情;早些休息,避免思考过多,精疲力竭。同时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
3、考试当天,安排从容。一是吃早吃好,营养合理。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要注意主食粗细、卫生,有足量的蛋白质和热卡,要合理搭配副食荤素,多吃一些高维生素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保证紧张状态下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此外,还要有意识多喝一点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强排泄。二是欣赏音乐,放松心理。出门前十分钟听段欢快活泼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携带齐全。三是适时到校,避免慌乱。一般在进考场前20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考试角色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高考是特殊的智能竞争,是考生智力、毅力和体力等综合素质的较量。因此,考生们要学会心理调适,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甚至超水平的发挥。愿考生们能以扎实的知识水平,良好的心理状态在高考中取胜!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篇2
记住十六个字:“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在临考的这几天里, 努力做好以下十件事就可能达到调整心态“十六字”的要求。
1.1 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及复习安排
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 防止复习忙忙乱乱, 这样才能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同学们千万要记住, 无论你原计划在高考前准备把功课复习三遍也好, 五遍也罢, 这时都应该停下来, 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拾漏补缺, 将重点的内容重点复习。
1.2 进入高考时间节奏
要根据高考科目顺序, 利用时间间隔,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进入高考状态, 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
1.3 每天以高考的心态做适量的卷子
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好几个月的卷子了, 临考前十天八天不做, 看看就行了, 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抓不住感觉、手生, 进而影响发挥。
1.4 抓住最佳记忆时间
早晨起床后半小时以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由于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 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同学们可以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以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1.5 注意饮食卫生, 防止胃肠疾病
饮食是这个阶段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此期间, 建议同学们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就可以, 没有必要因加强营养去吃大鱼大肉, 千万不要盲目吃大量的补品或者吃以前不习惯的东西, 吃一些清淡且熟悉的食品为佳, 只要注意保持每日所需的营养就好, 平平淡淡才是真。尤其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最好不要去卫生条件差的小摊点上就餐。生吃瓜果要用开水烫洗或消毒, 少吃或不吃凉拌菜, 确实想吃可加醋加蒜泥, 既可杀菌又能增强食欲。
1.6 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
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 以稳定的、饱满的情绪迎战高考, 但参加体育活动时, 切忌剧烈运动, 防止受伤, 最好不玩电脑和上网。
1.7 调整心理状态
临考前, 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 有助于增强信心, 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许多同学在这个时候, 会出现焦虑不安、担心考不好等心理负担过重现象。如何调整好考前的心理状态呢?一是要增加自信心。要以平常心对待, 不要对自己太苛求;二是多跟家长和同学交流谈心, 从他们那里获得鼓励和帮助;三是可以跑跑步、做做操, 进行体育锻炼, 这也是释放心理压力的好办法。总之, 考前要有一个乐观、自信、平和的心态。
1.8 调整睡眠, 保证充分休息
在考前的3天里, 要充分休息好, 比平时要多休息1小时~2小时, 把以前“欠”的觉补一补, 把精神恢复过来, 是非常必要的。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开夜车”了, 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11点。6月6日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 否则很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使心绪烦躁不安, 影响考试。
1.9 心平气和, 防止烦躁
随着高考日的临近, 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 考前有些轻度焦虑有助于发掘你的智力潜力, 不要把自己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太重, 形成影响考试的负面心态。
1.1 0 增强信心
从现在开始不再做难题, 不再做新的题目, 以免自信心受打击。每一个人掌握知识的程度不一样, 高考的目标就不一样。只要达到了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标就是高考成功。临考前这几天, 每天挺胸抬头快步走, 有助于增强信心, 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灵魂, 只要你有良好的心态就能达到你力所能及的考试目标。
2 考试期间要求
2.1 适当增加营养, 注意卫生
饮食安排要做到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常吃奶类、豆类或豆制品, 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吃清淡的饮食, 要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不宜贪凉;不宜午睡时间过久;不宜节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不宜在风口上猛吹。
2.2 要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纪律求
入住酒店要遵守作息时间安排, 讲文明、守纪律、重安全, 认真对待每一场考试。
2.3 调节心态, 消除不必要的烦恼焦虑
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 要学会“关门”, 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 过好每一个“今天”, 既不对昨天耿耿于怀, 也不对将来的事忧心忡忡。
摘要:在中国, 目前还是一考定终身, 关系着学生一辈子的前途和幸福。职高的学生对自己的信心本来就不足, 考前准备尤为重要。
浅谈美术高考前的准备 篇3
一、考前知识的准备
美术高考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以素描考评为例,无论是考人像还是考石膏像,对形的基本要求是比例的正确,透视的正确,基本结构的正确,形象特征的正确。在高考辅导中,一个普遍而有害的提法,是画“感觉”,一种不强调知识理解的所谓“感觉”。轻视理解和分析,是造成训练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不强调知识理解的所谓“感觉”,其最大的危害性在于使学生以为画好一张画完全是凭运气,以至于有时画出一张好画也不知好在哪里,画失败了也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由于知识的贫乏而导致绘画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于“一年不如一年”。知识准备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可以使作者明确作这幅画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哪些问题,其中难点是哪些,这些难点或要点中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以什么方式或手段解決这些问题。本人在这几年的美术高考辅导中发现,许多学生对画面中所出现的问题呈“外行”状。只感觉到不好看,而不知道怎么办。感觉到有很多问题却不知从何处下手。一般来说,画面整体效果不好应该是从最基本的主要问题入手。要把诸多问题分解为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次要问题;先解决哪些问题后解哪些问题。对诸多问题的内在联系及逻辑关系的把握,决定于画者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对问题解决的程度,取决于对基本原理的运用和掌握的程度。忽视对知识的准备,将会使画者在问题的面前寸步难行。
二、考前技术的准备
技术,从本质上讲是运用知识的一种表现。没有以一变应万变的技术,却万变不离其宗。其中,在于对基本上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技术的训练和准备在指导上主要表现为能够熟练稳定地表现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够熟练有效地控制大局,将复杂的问题有序地一个一个地解决,完整地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感。
以素描为例,单就技法而言,局部的表现并不困难,但整体并不是简单的局部叠加,而是通过各个局部的调控达到和谐统一。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幅画又必须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这就涉及到一个整体的问题,什么是整体?整体如何表现?什么样的技法才是整体的技法?它涉及到许多基本的问题,例如:构图、比例、结构、明暗、强弱、透视、疏密、穿插、对比、节奏、质感、量感、空间感、形式感等等,由此才构成了整体感和整体效果。
从技术上,只有解决了诸如构图、比例、结构、明暗、强弱、透视、疏密、穿插、对比、节奏、质感、量感、空间感、形式感等问题,才解决了整体感和整体的问题。对于如此复杂的问题,如果是经过两至三年系统科学地训练是完全可以达到美术高考要求的。在美术高考前的三四个月内主要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是把复杂性的问题通过几个阶段性训练使之达到统一。本人认为,上述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原则性的问题:基础性问题(构图、比例、结构、明暗、透视);表现手段(强弱、疏密、穿插、对比);造型表现(节奏、质感、量感、空间感、形式感)。从训练的手段来看,也可抓住以上三个方面有层次地逐步进行训练。在训练中要特别强调每个单元,每张作业,要有极明确的目的性,前后的训练要有关联性。每张作业既是对前期训练的总结和复习,又是为后期的训练作准备和打基础。在训练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显得尤为重要。
三、考前心理的准备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如果在知识上和技术上都有充分的准备则心理上就应该是无所畏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片面的和孤立的。以素描为例,有些同学只擅长画正面的侧光像,遇到其他角度或光线就不知所措,这就是不全面的表现。所谓全面是指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这就要求在训练中不仅要完成老师所布置的课题,还要训练自己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指导上更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指导学生掌握几种有效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准备除了知识上和技术上的准备以外,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这就是对自己如何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报考哪个学校或哪个专业更适合自己,切不可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报考自身能力完全不及的学校或专业,以至造成精力、财力、情感的浪费。在报考的过程中既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更要避免无谓的失败,有效地利用你的精力、财力、情感的资源。在考场上最忌讳的是临时采用自己不熟悉的技法解决问题,使自己乱了方寸,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影响情绪。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篇4
一、制定学习时间表
在寒假假期里,给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时间表,规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制定时间表最好根据高考的时间来安排,上午9点到11点30分复习语气,下午3点到5点复习数学,以此类推,让自己提前适应高考的节奏。
二、回归课本
课本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高考考纲的主要来源,无论高考的考题有多难,它的核心知识始终是来源于课本,所以寒假复习不能脱离课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老师只是把课本的内容大概过一遍,一些细节可能没有详细讲,那么在寒假复习的时候,大家就要重拾课本,把课本里的章节知识点再细细看一遍,做好笔记。
三、保持刷题的感觉
即使是放寒假,大家也要保持学习的状态,尤其是保持刷题的感觉,寒假期间,每个科目的模拟试卷都做一两套,时常练笔,避免开学后手感生疏。同时把做错的题记录在错题集里,做好标注,这会在二轮复习中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
面试前的准备:仪容&心理 篇5
1.头发清洁吗?有无凌乱?发型宜求自然柔。
2.身上是否有令人厌恶的臭味?
3.牙齿干净吗?是否有口臭?
4.服装不要穿的太华丽,应以端庄大方为主。
5.双手、指甲要干净,以不涂鲜红色指甲油为上策,香水不要喷很太多。
6.要携带手帕,唯手帕需注意清洁。
7.女性不必刻意化妆,但应擦点唇膏。
8.全身不要佩带太多金属装饰品,也不宜戴太阳眼镜。
与人相会前,最好养成到化妆室对镜检查的习惯。
在心理方面:
1.如何在面谈中谈到主题:面谈最重要的是有效地表现主题,主题应扎实,才能显示其丰富性,如果主题太多,便显得很松散。
2.被接见者所持的预备知识:尽可能搜寻对方情报。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篇6
1.正确认识高考,确定合理的目标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地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而言,基础题40分,中挡题40分,高难题20分。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根据高考的特点,高三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2.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临考前常见的内心感到紧张的情绪反应。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叫做叶克斯一多得森法则,是心理学家叶克斯和多得森发现的。该定律描述了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所以,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一般而言,考试焦虑是由各种压力和个人的性格等因素造成的。高三学生在复习中应该保持平常心,缓解考试焦虑。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供高三学生参考使用。
(1)自我暗示法。暗示法是指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表情等方式,来转移和改变某人某些不良情绪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缺乏自信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考试前应暗示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尽力考好。如考试前自己对自己大声说:“我一定会取得成功,我是最棒的!”,这样通过心理语言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调节改善。
(2)放松训练法。所谓放松训练法是指通过循环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骨骼肌群,细心体验个人肌肉的紧松程度,最终达到缓解个人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在放松时,可以松开所有的紧身衣物,轻松地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双臂和手平放于沙发扶手上,双腿自然前伸,头和上身轻松后靠,双眼闭上。整个放松训练按照由下而上的原则,从脚趾肌肉放松——小脚肌肉放松——大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放松——腹部肌肉放松——胸部肌肉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肩部肌肉放松——臂部肌肉放松——颈部肌肉放松——头部肌肉放松。放松动作要领是先使该部位肌肉紧张,保持紧张状态10秒钟左右,然后慢慢放松。使用这种方法并持之以恒,不仅能消除考试焦虑,而且能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3)呼吸法。呼吸法是让自己静下心来,排除杂念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在放松时,我们闭上双眼,用腹式呼吸法慢慢进行呼吸,吸气时,想像着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脑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预“百会”处;吐气时,想像这股气由“百会”自后向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这样一吸一呼,周而复始,反复进行。由于集中了全部的注意力,就能够使人逐渐排除一切杂念,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3.加强心理调整,保持考前状态高考前心理状态调整的好坏,对考试时水平的发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进行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呢?高三学生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进行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在考前10天:每个学生的实力已经定型,一般无论怎么用功,水平也不会有显著地提高。
所以,考生在这个时段主要应该进行一些提纲挈领的复习,即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检查一下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考前10天考生宜看书而不宜做题。通过看书可以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而做题则不同,一旦题目太难,就会挫伤自信心。另外,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如历史、地理、政治、英语等,但是也不可过度紧张而耗费考试时的精力。
在考前3天:这个时间很多学生认为万事大吉,完全不沾书本,这是十分错误的。重要内容虽然已经掌握了,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冶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对自己已经考过的试题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地做一点“热身题”。所以,在考前3天还要适当地翻阅一下书本,这样做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在这3天,应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切不要把弦绷得太紧,应该适当地放松自己,如通过散步、和家人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
此外,还应该做好考试的物质准备,如文具、准考证、换冼的衣物、考试中提神的香水等。在考前1天:考试前1天仍然有许多准备要做,不要认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不要“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
在这天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注意自己的饮食,考前1天应该遵循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加几个菜,适当增加肉蛋类食品,但不要为了补充能量而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第二,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或发生其他的意外,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也不要长时间地玩棋牌、上网打游戏,以免过度兴奋。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该是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第三,熟悉考场,应该仔细考察通往考场所在地的交通线路,选择路程最短、干扰最少、平时最熟悉的路线,还应该考虑如果发生交通堵塞后的应对措施。对考场所在学校、楼层、教室、厕所以及你的座位位置都要亲自查看,做到心中有数,以防止不测事件的发生;
第四,要认真检查考试时所使用的准考证、文具等,并把它们全部放在文具盒内,以保证第二天不出现慌忙现象;
论文《浅谈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篇7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由于家庭和幼儿园的教养环境、成人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成人和幼儿的关系、幼儿的角色地位等不同,幼儿入园后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为了使幼儿尽快地渡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溶入幼儿园的生活,本文从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两个方面对幼儿入园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做了深入阐述,并论述了幼儿入园前一系列的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准备训练,以使家长和幼儿园协调配合、帮助幼儿适应新环境,共同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 入园
1、前言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经历了教育生态环境的变迁。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第一个专门教育机构,也是幼儿第一次接受正规机构教育。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计划性不够,目的性不明确,方式方法不一定得当,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而幼儿园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并且与内容相结合创设了特定的环境,配备了特定的材料,活动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在家庭中,由于家庭结构、关系及父母素质不同,幼儿的角色状况各异,有的处于绝对中心地位,是“小皇帝”,有的则处于被严格控制的状态。在幼儿园中,一向倡导良好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除了师生关系外,幼儿还享有同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权利,并且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与其他儿童平等相处的过程中度过的。在这种相处的过程中,儿童学会尊重、服从同伴,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幼儿园中,幼儿可以多层面地体验人际关系,多层面地了解自己的角色。在与教师的关系中,自己是学生,是集体中的一员,在与别人相处中,自己是朋友、伙伴,正是在这种多层面的体验中,形成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进而形成了儿童的责任感、荣誉感及集体意识。在家庭中,幼儿与同伴相处对于儿童来说并不十分迫切,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成人的依恋感。3岁后,同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儿童有建立密切的同伴关系的愿望,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对于儿童心理成长十分重要。、2家庭
孩子要上幼儿园前,家长最重要的是先去了解孩子即将就读的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的时间安排、活动方式及幼儿园教师的要求,这样家长可以先在家里让孩子尝试在生活习惯等方面向幼儿园的生活靠拢,使孩子顺利地入园,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一)生活方面的准备
1、作息时间
渐整孩子的生物钟,使孩子一日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家长应详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如:早上入园时间、上下午吃点心的时间、午餐时间、午睡时间等,然后在入园前的两三个月中逐步把孩子在家的作息习惯调整到与幼儿园一致。主要包括:
2早睡早起
孩子早上起床的时间要考虑到穿衣、盥洗、吃早餐和路上所需的时间,保证从从容容,大人上班、孩子上学都不会迟到。晚上入睡的时间则根据孩子需要的睡眠量来定,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3每天午睡
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这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对于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养成午睡习惯。4 独立入睡
许多孩子在家里往往要抱着、拍着、哄着才能入睡,而幼儿园的老师不可能守在每个孩子身边,因此孩子入园后会不适应,一到午睡时间就特别想妈妈。妈妈应培养孩子独立入睡,不抱不拍也不哄。为了让孩子安心,可以告诉他,妈妈(或老师)虽然不在身边,但一定在附近(或教室里);有什么需要(上厕所或身体不舒服)可以随时叫妈妈(或老师)寻求帮助。另外要将孩子的入睡习惯告诉老师,争取老师的帮助。
2、生活自理能力
入园后,孩子将面对二、三十个同伴的大集体,一些生活方面诸如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基本上要靠自己去完成。入园前家长要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吃饭训练
2自己吃饭
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多鼓励,耐心些,可以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信心;孩子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他吃饭的时间,还可以一次少盛一点饭,吃完了再添,这样让孩子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预先的一些“小费事”可以换来饭后的“大省事”:在孩子饭桌周围铺一些废报纸接洒出的饭粒;使用打不破的碗;给孩子穿上易清洗的围兜。不要在旁边逼着、催着孩子吃,以免破坏孩子尝试自己吃饭的热情和兴趣。固定时间和地点
吃饭时间要固定,而且要求孩子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饭。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
2不偏食不挑食
如果家中的食物品种单一,孩子的口味习惯也就往往比较单一,碰到自己没有吃过的东西就很难接受。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对各种不同的食物都愿意尝试,并适当吃一些较硬的或纤维较粗的食物 3 如厕训练:
孩子入园时天气还较热,一般穿的是单裤,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脱、提裤子。有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幼儿坐便器,孩子用起来比较方便。如果是蹲坑,由于孩子没用过,就得事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在平地上摆两块砖,间隔一定距离,和孩子比赛上、下、蹲下、起来的动作,并逐渐加宽两块砖中间的距离和高度。然后训练孩子双脚踩在砖头上站立、脱下裤子下蹲、站起来拉上裤子等一系列动作,反复练习,直至熟练。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孩子大便的规律,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4自己穿脱衣服、鞋子
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衣服(必要的话,在衣服上缝上名字),分清上下、前后、左右。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衣服的纽扣大一点,扣眼也开大一点),套衫的领口要松一些,最好是前面或肩上有2个扣子,鞋子最好选择有松紧带的。如果穿脱过于繁琐,会给孩子增加很多困难,另外孩子还会因为穿得比别人慢而自尊心受挫。父母要有耐心,及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可以通过儿歌、比赛的方式,使穿脱衣服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注意: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自己穿脱衣服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3、卫生习惯
孩子入园前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社会交往及语言发展
对即将入园的幼儿来说,其活动中心将从家庭乐园转入到集体乐园,这也意味着幼儿从自我中心向群体中心转移。入园后孩子要和二、三十个小朋友相处,他必须学会轮流、等待,学会邀请、拒绝玩伴等。早期的交往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懂得谦让,遵守规则,学会分享。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为了小朋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有一些规则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相互谦让、友好合作、礼貌待人等良好品德将会使幼儿很快融入到群体之中。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还要以朋友身份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促使幼儿之间爱心的输出,有助于幼儿交往活动的成功。教孩子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会与人交流,会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要使孩子能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平时可有意识地叫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
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出现便意时,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已经便出,也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三)物品准备
1、学习物品的准备
让孩子熟悉纸、彩笔、剪刀等学习用品,增加孩子独自安静地看图书或玩的时间,多和孩子玩一些有指令性地游戏及综合数理方面的游戏。
2、生活物品的准备
孩子进幼儿园父母不要忘了为他准备些行头,比如书包、带吸管的杯子、小手帕、一双合脚的运动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准备什么,都要让宝宝亲自参与,并给他选择权。因此,在准备前,父母先要对宝宝说明要买哪些物品和这些物品的用处,必要时,可带宝宝一起去商场选购。
另外,父母还应为宝宝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衣裤,尤其是裤子,因为刚入幼儿园的孩子很容易发生尿裤子的情况,有时一天可能要换三四套。
最后,父母还应为宝宝所有的物品做好标记,比如在衣裤、手帕上绣上名字或特定的图案,弄好后,记得让宝宝看看,让他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四)心理方面的准备
孩子即将入园前,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任何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因素都会使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要使孩子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
1、消除恐惧感
这里我们谈谈埃立克森对发展任务的看法,按照他的观念,信任感的发展是健全人格的首要任务。儿童的信任感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逐渐发展起来,和父母在一起有安全感的儿童可以发展到与其他人在一起时也有安全感。如某个儿童缺乏安全感可能是因为搬家频繁,儿童心目中没有一定的、熟悉的物质环境,或者经常离开父母,或者在发展的关键时刻远离父母等因素造成的。因为安全感对健全人格的发展意义很大,所以减少儿童入园时的紧张情绪是很重要的,减少紧张情绪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而不是恐惧感。根据弗洛伊德的早期经验理论,成人的发展取决于他们早期经验,幼儿入园即是早期经验中的关键一环。
借鉴国外的做法,幼儿园要求家长在孩子入园前几天进行陪护,让孩子在安心的情况下对幼儿园进行探索考察,慢慢熟悉幼儿园,入园前,带孩子到幼儿园看一看,玩一玩,熟悉幼儿园环境。介绍哪里是活动室,哪里是厕所等。在幼儿园老师会怎样让他们吃饭,怎样做游戏等。这样,孩子在入园前熟悉了幼儿园环境,掌握了一定的生活常识,这样能够消除孩子对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从而消除了紧张心理,入园后会很快适应并溶入幼儿园生活。现在有不少幼儿园组织新小朋友参观,老师到小朋友家家访,集体办入园前的亲子班等等,都是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好办法。家长可在孩子入园前多带孩子参与这些活动,另外,家长有意识地联系周围熟悉的同龄伙伴一起结伴入园,可以让孩子在园时不会有孤独感。
通过这些方法,不少敏感的孩子都可以平稳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2、提高适应能力
孩子对幼儿园没有恐惧感之后,是不是就一定爱上幼儿园了呢?也不一定。还会有一些孩子存在着对幼儿园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一般那些在家里比较娇惯的孩子表现得更为强烈一些。有的大人对孩子的培养不够理性,以为爱就是替孩子做事,就是立刻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管是否合理,结果造成幼儿自理能力弱,过度自我中心。从家里的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宝贝转,到幼儿园里两个老师带二十几个小朋友,孩子得到的关注锐减,这对刚入园的孩子是个考验。在幼儿园里孩子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又要学会和别人相处,每天有一定的活动安排,想玩的东西也不一定马上能拿到手,这又是一种考验。孩子每天遇到的小挫折增多,自然变得不开心,一些从未出现过的问题――比如打人――也开始出现。
要帮助孩子减轻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其实需要家长早早准备。儿童需要通过做事发展自身。替代孩子做事,是剥夺孩子的发展机会。家长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怕麻烦,为孩子创造自己做事的机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孩子逐渐走出自我中心,了解他人也有需要,了解与他人相处的规则,以减少孩子今后的挫折感。
尤为重要的是,家长要意识到,孩子从家庭走进幼儿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家长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耐心地帮助孩子消除恐惧感的同时,坚定地帮助孩子战胜不适应。
3、家长要调整心态 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
经常会看到父母送孩子入托分离时哭得泪人一样的孩子在父母离开他的视野之后,很快就开心地玩了起来时;那些面露不忍,一步三回头,甚至抱了孩子离开的家长,她们的孩子往往哭闹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幼儿园里有经验的老教师会“赶”家长走,说“别磨蹭了,越磨蹭越哭得厉害”。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直接看到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发现,哦,我一哭,爸妈就能多和我呆一会儿!结果,家长的犹豫变相地奖励了孩子的哭闹,他当然越哭越起劲了。
家长应该理性地处理这个问题。首先,要认识到从家庭走向幼儿园,孩子面临的是什么样的问题,然后大人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孩子刚进入幼儿园的表现看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步,孩子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平静而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
家长一定要用积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千万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种种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对待。千万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否则得不偿失。千万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表现的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使老师的安慰稳定工作失效。
让孩子坚信上幼儿园是他的责任
家长要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你要上幼儿园了,在那里你会认识很多小朋友,交到很多新朋友”,再告诉孩子上幼儿园地其它好处,要讲得绘声绘色,充满诱惑。使孩子充满向往之情,产生上幼儿园的愿望。目标是让孩子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自豪: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要上幼儿园了!
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
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
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
当孩子在家哭闹,不想上幼儿园时,如果您确信这只是孩子不适应的反应时,可以淡然处之。入园期间,家长可以多陪陪孩子,与孩子多一些身体接触和抚慰,但一定不要随便哄孩子说:“好好好,我们明天不上幼儿园。”家长可以简单向孩子说明:“孩子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家长上班一样。”然后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上幼儿园的问题不再讨论,也不深究。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认识到,家长的决心不是哭闹可以改变的。这种处理方式反而能缩短孩子哭闹的时间,减少大人孩子的痛苦。以正确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孩子入园之初,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园表现时,可以向老师提问,或查看幼儿园的家园联系簿,幼儿园也应该主动向家长说明孩子的情况,但家长最好不要一见到孩子便立刻问长问短,显得格外焦虑。
曾经有一位小朋友,适应得比一般孩子慢。后来和家长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孩子的奶奶很不放心,每天孩子回到家,家长都要当着孩子的面给奶奶打电话,报告孩子今天哭了没有,看上去情绪是否低落等。家长如此紧张,对幼儿园如临大敌,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当然会传染给孩子,进一步引起孩子的紧张情绪。幼儿园
1、教师提前作好心理准备
对新入园的幼儿不习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幼儿园老师要提前作好心理准备。这些孩子刚入园,喝水、吃饭、洗手、大小便、玩玩具,都不能象家里一样随心所欲,一切都要遵守规矩。这对于任性、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三岁左右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老师不能迁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要适当地进行教育,教给他们一些生活技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到本领。此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多开展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玩”是幼儿的天性,滑滑梯、骑木马、唱歌,跳舞、画画是幼儿最喜欢的,因此教师可多带幼儿去玩滑滑梯、骑木马,教一些孩子喜欢的且容易接受的歌曲、诗歌、故事、舞蹈,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地生活、学习。
2、入园前,邀请家长及幼儿来园熟悉环境
所有的父母在有关他们孩子幼儿园环境、入托准备及托幼机构课程等方面都会有一些顾虑和问题。为了帮助父母交流他们的想法和疑虑,入园前,幼儿园应邀请家长及幼儿来园熟悉环境。
首先,幼儿园在家长来园参观、熟悉环境时,用照片、幻灯片、录像带或教室实地来向父母介绍各个活动区,帮助父母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布置,把教室中所有材料的清单发给父母,尽可能的收集幼儿园相关阅读资料分发给他们。
同时,让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幼儿园,认识班上的老师,让孩子看看幼儿园有滑滑梯、可以骑木马、哥哥姐姐怎样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就会觉得幼儿园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产生“想上幼儿园”的欲望。
向孩子家长介绍一日生活制度的安排,分发一日生活制度一览表,观看和讨论一日生活制度的录像,描述每一环节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以帮助父母熟悉一日生活制度。
最后,幼儿园可建议家长在家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解幼儿园,另外,还可指导家长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脸、上厕所等;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安排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活钟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吻合。
3、提早进行家访工作
新生入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了解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爱好、性格、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等,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吸引孩子来园。所以入园前,教师尽可能对每个幼儿都能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系,通过家访与孩子接触,初步建立感情,帮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具体做法可采取:
(1)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
(2)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
(3)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采取送小礼物的方法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4)教师还应善于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如幼儿的游戏室是如何布置的,他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这样教师在幼儿园尽可能为幼儿营造他熟悉的环境。
(5)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
4、幼儿园环境布置
针对初入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幼儿喜欢的适用的甚至是熟悉的活动环境;提供孩子喜欢的玩具材料。
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若幼儿园户外场地宽敞,孩子就可以在阳光下奔跑;教室如果宽敞明亮,就利于孩子眼睛的正常发育;玩具如果充足,且符合孩子年龄的生长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如小班的孩子应该以拼插玩具、球类玩具为主。孩子的睡眠环境也要符合要求。
5、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孩子们在幼儿园时已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但每当晚上或是周末回家后,再回幼儿园,孩子们又是哭闹成群,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时可多给孩子们讲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给他们玩一些好玩的玩具,配合老师指导孩子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千万不能包办。如对不肯午睡,一个劲儿要找妈妈的幼儿可让其父母早点下班来幼儿园陪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等。
新生入园幼儿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幼儿园老师应尽量让孩子较快地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这要求老师用心地做,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关心爱护幼儿、教育幼儿,孩子们是会很快是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
6、卫生状况至关重要
一个宝宝打喷嚏,三个宝宝流鼻涕――这种情形常在幼儿园发生。
幼儿园的卫生状况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入园前,不但要认真检查食堂卫生状况,还要细致作好幼儿园小朋友的饮食安排;定期对玩具、餐具和其他用品进行消毒,提供孩子自己专用的水杯和毛巾。
四、结语
大学生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篇8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面试之前,你应该广泛收集有关这家公司的一切资料。对于面试官来说,了解本公司的应聘者起码说明了他的用心,而不是那种泛泛求职,没有重点的人。后者常常给人的感觉是相当不好的。
二、准备相关的资料
包括个人履历,邀请你面试的信函,公司的资料(你收集到的或以前公司给你的),各种证书,公司的地址,电话号码,以及关于面试的联系人等。只带一个手提包或公事包,尽量把化妆品、笔、零碎的小东西有条有理地收好。手里又提又拿,容易给人凌乱急躁的感觉。
三、出行的准备
不管是乘公交车,打车还是乘火车,要确保你有充分的时间余量。如果是电话通知你面试,一定要问清楚怎么到达方便,特别是问清楚到了公司之后怎么找到面试场所。很多人接到面试电话,只会说“好,好的”,然后还得自己想办法怎么走,往往事倍功半,甚至耽误了面试。事先问清楚,事半功倍,同时又说明你考虑周到。
四、着装
剪裁合宜、简单大方的套装,比两件式上下身搭配的服装更能建立权威感与专业性。而女士下身应以裙装为主,如穿长裤,应选择质料柔软、剪裁合宜的西装裤。套装、西装颜色以中性为主,避免夸张、刺眼的颜色。以自己的“肤色属性”为前提(也就是穿适合你皮肤色调的色彩),能让人看到你精力充沛、容光焕发。 简单高雅的配饰,不要佩戴造型过于夸张、会叮当作响的饰品。 保守淡雅的彩妆,切勿浓妆艳抹。包括头发、指甲、配件等细节都应干净清爽,给人良好的印象。女士最好不要涂指甲油,穿西装要配深色袜子。
五、考虑可能的问题和应答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 篇9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原动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釜底抽薪,首先解决内在问题。
改变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必须从在校女大学生自身做起。首先,要端正心态,坚信男性能够胜任的工作,女生能够做得更好,有勇气和自信迎接就业途中的冲击和挑战;其次,要摒弃传统的性别观念,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己,充分发掘和发扬自身优势,轻装上阵,敢于与男性共同竞争、一决高下;再次,要消除等、靠的依赖心里和面子思想,平时就多关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招聘会等就业信息,没事多去转转,通过亲身体验,询问师兄、师姐等过来人,访问网络等媒体的方法了解招聘的一般程序、自荐材料的写法、面试的准备、求职技巧等信息,学习之余充充电,多拿几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做做兼职,学习为人处事的技巧,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增加文凭的含金量,对以后正式的择业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自然就百战不殆了。
从客观环境来讲,考虑到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扩招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提供更多的岗位才能满足需要,从根本上说,社会发展程度影响着女性就业。只有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消除劳动力市
场上的性别歧视,政府要积极探索市场条件下促进妇女就业的干预机制,要通过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强制执行来切实保障妇女的就业权利,要建立妇女生育基金,由政府而不是由个别企业或女性个人承担生育责任。各国对妇女就业权益立法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在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时借鉴。
高三学生心理调整浅谈 篇10
第一部分:历次考试后的心理调节
我们知道,高三每月都要举行月考,每次考试考完,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悲伤,这是人世间永远不变的规律。这里,我给学生建议两种调节方式。
一.考试失利的同学可以试着说这样三句话。
第一句话:“算了!”即指对于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的最好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第二句话:“不要紧!”不就考砸了吗,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呢,怕啥?天塌下都不怕,何况,天还没塌下呢。所以,在任何失败面前都要对自己说:“不要紧!”积极乐观的态度是解决任何问题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第三句话:“会过去的!”天不会总是阴的,生活也是这样。不管困难有多大,你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能坚持到最后的往往是笑到最后的。过了这个坎,我们重新开始,从头再来也无妨。
二.消除脑袋里的不合理观念。
高三学生经常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如 “我完了,我再怎么努力也是没用的”、“考糟了,别人会怎样评价我?”“考糟了,父母失望,老师失望。”
“考糟了,某些人会嘲笑我,零落我,看不起我”。“我这么用功,如果还考不好,别人会不会瞧不起我”。“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等等。对此,我们要消除脑袋里的这些不合理观念,得有两个步骤:
(1)把自己脑袋里不合理信念一一列出来。
(2)把它们批驳得体无完肤之后再把它们扔掉,同时树立正确的信念。
如“考糟了,别人会怎么看我,怎样评价我?”
批驳:
①美国民众游行示威,反对布什政府打伊拉克,布什有没有收兵?没有。就是嘛,你示威你的,我做我的,何必理别人怎样评价。
②美国总统大选,任何一个总统,一般都有很多人反对,但这并没有影响总统的情绪。他们在执政过程中都会受到无数的攻击。林肯是美国伟大的总统之一,听听他怎么说:“„„如果要我读一遍针对我的各种指责,那我还不如辞职算了。我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尽力工作,而且将始终不渝,如果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那些反对意见便不攻自破;如果事实证明我是错的,即使有十个天使起誓说是正确的,也将无济于事。”所以,我告诉学生,不用理会别人怎么看你,一个人再完美,也还会有来自各方的不良评价,何况,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别人要怎么看你,那是别人的事,关键是我们要怎么看待自己。
第二部分:如何树立高三良好的心态
心态就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蹬着三轮车也可以哼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车一样发牢骚。”这是手机上的一条短信,称得上人生经典,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的心态的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有一句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既是他的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也是检验我们心态好不好的一面镜子,不妨经常照一照,看看自己的心态是否调整好了。那么,我们如何调整好心态呢?几点建议:
1.善于用积极的暗示。
多采用积极的自我意象,以积极的名言鞭策自己,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我能”,“我是最棒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没有人可以取代我”等等。
2.学会放松。
当感到过分紧张、焦虑、烦恼、害怕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放松。或者大声喊“阿”。有一种声音是宇宙的声音,那就是“阿”。我们知道闽南话有“阿公”、“阿婆”、“阿爸”、“阿妈”等称呼;耶酥教讲“阿门”;佛教讲“阿弥陀佛”;我们从高处掉下来,会“阿”的一声,这是人的本能。当我们很困惑时,就要大声喊“阿”。这种方式简单易行,效果也相当不错。
3.学会宣泄: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要及时宣泄。
(1)情绪宣泄:①口头诉说法。即通过向亲人或可信赖的人诉说自己内心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乃至得到他人的安慰和劝勉,让内心得到调整。②书面释放法。就是用写信或写日记的方式释放自己内心的苦恼。③哭喊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大声哭喊。注意:运用情绪宣泄法,务求淋漓尽致,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哭就哭。
(2)食物消除即增加营养的方法。由于高三学习过度紧张,消耗能量大,加之学生还处在长身体时期,也需大量营养;而学校食堂提供的营养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设法增加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要适量补充大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锌、铁等元素。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其实,调节情绪的方式很多。适合自己就好,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寻找自己的方法。有些同学很喜欢唱歌,那么他可以通过唱歌调节情绪。有些同学喜欢逛街,那么逛街就是他的情绪调节方式等等。
4.学会自我解嘲。
当一个人的追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童话一样,这被称作“酸葡萄心理”。与此相反的是“甜拧檬心理”,即用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所拥有的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偶尔用一下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对于帮助人们在极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接受自己,不无益处。
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别爆炸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在与客人谈话,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闹,并随手将脸盆里的水泼在苏格拉底身上。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更何况还是当着客人的面?谁知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鱼。”一言解颐,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讲中进行到一半时,台下有人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着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要谈这个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入困境,反倒赢得一片喝彩。
5.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有这么两个人的对话:一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人说“这长满刺的玫瑰居然这么漂亮”。这是两种决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无独有偶,看过这样一则对话:某人坐计程车,一路上遇到七八个红灯。“真倒霉!一路碰红灯。”乘客叹口气,“总是最后差一步。”“不倒霉!”司机回头笑笑说:“变绿灯,咱们都是第一个走的啊!”想一想,乘客和司机二人,谁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呢?
所以,负面的情绪犹如鞭子,每想到一次心情就被“鞭打”一次,而快乐的思想则犹
如生命的润滑剂,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林肯说过,“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想快乐就都能很快乐”。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这样写道:“心理上的放松固然很重要,而保持一种永远奋发向上的心理状态似乎更重要。我在高三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一直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尽管我也曾经遇到失败,我总是告诉自己,无论在什么时候,我应当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去拼搏、去争取。如果我有一年的时间,那我就在这一年中争取做得最好;假如我有一个月的时间,那我就在这一个月中争取做得最好;即使我只有几天的时间,而我的各门课程一塌糊涂,我也要争取在这几天做得最好。我无论如何总是竭尽全力。”
6.如何看待考试焦虑。
研究发现,适度的焦虑对学生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它会使人精神集中、思维活跃敏捷、行为积极努力、学习效率高。中等强度的焦虑对考试的发挥也有很大的好处,它会提高大脑的兴奋度与灵活度,考出更好的成绩。如,偶尔会睡不着觉,或者拿到考卷会有一会儿紧张,心跳加快,直冒汗,但很快就镇定下来,进入到考题状态。考不好会有一段时间沮丧,但很快就会调整过来。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但是过度焦虑就会影响考试的发挥。过度焦虑表现为:长时间睡不着觉;拿到考卷,直抖擞,心跳加快,而且很长时间都不能平静下来;考不好会很长时间处于沮丧、自我否定的状态。这些都是考试焦虑比较严重的表现。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冠军就到手了。”结果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而在洛杉机奥运会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跳,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的小馅饼了。”结果,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风貌征服了裁判。
所以,同样是暗示,冠军和妈妈的小馅饼,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效应呢?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要时刻,如果一味地以重要的目标加重心理负担,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影响其水平的发挥。就比如说,学生要考清华,没错,这是学生追求的目标,但若把这个目标时刻挂在心里,时刻给自己说:“我非考清华不可”,“我非考第一不可”,反而会加重负担,适得其反。但如果把重要的目标简单化,生活化,反而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轻松的心理,减轻考试焦虑,有助于正常发挥。
7.学会宽容。
单说“宽容”这个词,大家可能觉得跟高考没什么关系,但是恰恰是“宽容”可以让学生在备战高考这一紧张的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知道,高考前夕是心态最敏感的时刻,有些小事发生在平时,也许学生能很好地处理,可是高考迫在眉睫了,很多人的情绪都不稳定,而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话就十分危险,一旦情绪有了大幅波动,调整过来是相当困难的。学会宽容,是心理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一方面调剂了同学间的关系,创造出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又是对自己不健康心理的一种解脱。
在此我觉得特别得提醒的还是住宿的同学,生活空间近了更容易发生摩擦,这时就更需要“宽容”。告诉学生,高考其实是一个集体奋战的过程,所谓的“集体奋战”并不是单指大家要互相帮助,而且更指一种集体的氛围。如果一个班形成一种互助的氛围,即使是备考这么紧张的生活也会有一种生气在其中,每天走进教室,学生和老师都会有一个好心情,这对一天的学习绝对有好处。
8.怎样看待失败。
失败是什么?
失败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一个不存在失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正因为有失败、有成功、有困惑、有喜悦,方显丰富多彩;失败是一种历练,每个人正是不断失败,不断成功中铸造成熟和魅力。中学时代是学生造就坚强性格的关键,不要在意生活中的不尽人意的烦
恼。既然失败是生命对我们的考验,挫折是生活留给我们的命题,那么就昂起头来,走出失败。永不言弃,即使结果不如所愿,但那也是一段风雨兼程和过程。我们要始终相信,只要不说放弃,日子总会有阳光,追求总会有希望。我告诉学生:“我们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们,唯一能打败我们的就是放弃”。
9.学会战胜失眠。
失过眠的同学知道,失眠很痛苦,容易产生烦躁情绪,神情恍惚,根本别想指望看进去什么东西,脑袋里“翁翁翁”地响,没有效率不说,还会产生副作用。失眠时间长了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失眠的表现大多是难以入睡、头疼、健忘。失眠其实是心理问题所引起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主动调整心理才是彻底摆脱失眠的好方法。几种方法可以试一试:
(1)对失眠要有正确的认识。其实,失眠并不可怕。很多高三学子都会有失眠的体验。我告诉学生:“失眠并不是什么坏事,关键是你的心态怎样,你睡觉的时候太在意你的睡不着就会越睡不着,你应该静静的躺下,不去乱想,就静静的躺,不要在口里重复着:“"啊,又失眠了,郁闷啊..”之类的。就让他静静的,虽然一晚上你一点也没有睡着,但是你静静的过程,闭上眼睛的过程,那一个晚上已经是对自己的细胞的一个相当长的休息,你第二天的状态一样可以很好....真的,也许这还要看个人吧,不过我觉得真的不要把失眠不要想得太坏了,一个字“静”,那也是一种“睡眠”。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眠后所带来的一连串的心理反映。”
(2)食疗:喝牛奶,喝牛奶是对睡眠是很有好处的。安眠药最好不能试,我觉得那简直就是对生命的摧残!这么年轻就吃安眠药,将来还了得。也许不一定有效果,但会带来好的心理效应。
(3)数数。有人发现数到5是最管用的,1,2,3,4,5,1,2,3,4,5„„数字5的音三声,念完之后会觉得心里很踏实,而不像10之类的,念完觉得精神又被扬起来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经验)。
10.如何看待早恋问题:
青春期男、女生由于生理的变化,也会引起心理的一些变化。比如更关注异性,喜欢跟异性玩,会产生喜欢某某男孩或女孩的念头,对爱的向往,甚至会有性的幻想。这些都是较为正常的心理反映。记得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在其《少年维特的烦恼》首页上写着,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凭心而论,谁没有过年少时单相思或其他类似美好回忆。所以,有这种心灵体验,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想跟早恋的学生说:“初恋这种感情真是挺好的,可是,美好的东西不全是这个时候拥有。你知道什么叫长大吗?所谓长大就是学会放弃的过程。该放弃的东西就放弃,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那才是成熟的。放弃的东西并不就是坏东西。”
【浅谈高三学生高考前的心理准备】推荐阅读:
高三学生冲刺高考05-30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10-29
高三学生备考心理辅导05-21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方案05-27
高三学生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10-21
高三家长该如何帮助考生准备高考志愿的填报07-10
高三年级学生成人仪式暨高考誓师大会主持稿09-06
高考前的宣誓-学生誓词选萃07-10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