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复习物理

2024-10-14

高三学生复习物理(精选12篇)

高三学生复习物理 篇1

进入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物理课形成了“学生课上听得很明白,课下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这就是当前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在提倡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课堂效率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反思思想方法,培养建模能力

高三物理总复习,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高中物理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如解静力学、动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像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当然,也还有其它一些属于更巧、更简捷的思维方法。但两者相比,我主张更要关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一般说,在复习课上教师都会提及,一些参考书中也会有介绍。学生在听课和阅读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应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地运用,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讲课中,要讲清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物理量,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价值的东西。实践告诉我们,在高三学年,学生毕竟比高一、高二时有了更强的理解能力,有了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优势。学生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

教学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会有所进步,也只有学会反思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喜爱,才会立于教学不败之地。

二、知识循序提高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高考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基础的知识总要考查,并且总要占大多数。易是基础,是高考及格的分数线;难是提高,是高考的一条潜在的录取线,从《考试大纲》中看,易、中档题约占全卷的80%。所以,复习时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练,都要先易后难。不能片面地追求题目的难度和深度,而忽视易、中档题的练习。学生如果能将易、中档题都做对,也是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我们的复习应以基础知识、基本题型作为知识的主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提高。然后再配备适量的“难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尖子生不乏其味,使后进生学有所得。让每个学生都清楚题目为什么这样出?考查了那些知识和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何处?有何技巧?用到了什么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或规律?这样把被动的复习过程变为主动的思维训练,争取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三、教会学生思考

学习物理特别需要“理解”和“感悟”,近年来高考试题中一直坚持“用生题考能力”的命题思路。这些题需要学生认真审题,调动已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综合才能正确解答。如果没有对物理学实质的深刻理解,不能理解试题给出的物理情境所对应的物理过程,是不可能做到正确解答的。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机会,课上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并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教师应在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讲一些物理思维方法,如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法、归纳法,等等。这样学生可自己从做题中悟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教师应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四、有针对性地讲专题,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获得并提高的。如思维能力,在复习教学中不能是简单的模仿重复。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对学生思维有较强的启发性。对于层次的讨论,学生要主动思考,参与讨论促进自我“解惑”,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教之道在于渡,学之道在于悟”。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在完成任务中,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深化知识,确保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复习的效率。

分析综合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从近年试卷来看,这类问题比例较小,但它对区分高分段的考生有突出的区分度,是其他试题不可替代的,它们主要是出现在物理问题中。分析综合能力是考查学生能否独立地对独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重要的因素和条件,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这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来处理问题,提高发散思维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也表现在对所谓“生题”的处理上,这类问题其实不一定很复杂,有的甚至很简单,但却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所涉及的问题中去,进行分析和推导。这类能力的提高,除平时积累外,在考前进行适当专题讲座和定时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如天体运动专题、电磁专题和光学原子物理的发展史和前沿科技等专题。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五、针对训练,分类达标,确保提高学生适应考试能力

我们从每年高考后学生的反映来看,“会做但没有时间了”、“题目看错了”、“那句话理解错了”、因为不规范而被扣分等现象十分普遍。有鉴于此,我们可采取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1. 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关键字眼,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使学生在大脑中能重现题目的物理情景,并能快速地用语言、示意图和方程等形式“翻译”出来。

2. 加强独立训练,包括独立审题、独立分析、独立决策、独立解题、独立检查、独立克服困难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加强解题速度训练,每次训练限时90分钟,让学生在80分钟内能答题完毕;要求学生把它当作实战来演练,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如何分配时间,不断积累考试经验。

4. 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懂得选择题(理解、逻辑推理)、实验题(原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和计算题(过程、模型、方法和能力)等不同类型题的题型分析、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掌握数学方法在解题技巧中的应用(考查力度逐年增加)。

高三学生复习物理 篇2

1、失选考模块者失高考,已经成为物理考生的共识。对这部分教材要做到精读细研,看懂、看透,该识记的要记牢,该理解的要弄懂。一遍不行,二遍、三遍,不留死角。另外,还可以结合选考模块的专项训练题进行查漏补缺。

2、物理中有许多数据和量化的结果需要我们了然在胸,否则会感到没边没底,此时应把它们该记的记,该默的要默。要知道物理量结果的大致范围,如折射率大于1,动摩擦因数小于1,太阳质量的数量级为1030kg,地球质量的数量级为1024kg,可见光的频率数量级为1014Hz,可见光的波长为4000 埃-7000埃;要知道常用物理量的数值,如一个原子质量单位的亏损1u=931.5Mev,地球半径6400km,第一宇宙速度7.9km/s,氢原子的基态能量E1=13.6ev;要知道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F=10 6F,1pF=1012F,1埃=10-10m,1兆=106,1eV=1.610 19J。

3、要“看练结合”,每天一小练。小练练手感,练大局观、练应变能力、时间掌控等。这些练习题路子一定要正、要配答案。通过训练,找自信、防手生。

高三学生复习物理 篇3

一、说题教学在高三物理习题课中的实施

1.说命题意图

在学生认真仔细审题后,应该快速地判断出该题的考点和难点。经过不断地说命题意图,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将会得到不断完善。例如,曾经解决过这么一个问题:

例1.(2014·温州一模)两个质量为m1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光滑支架上,支架的夹角为120°,如下图所示,用轻绳将两球与质量为m2的小球连接,绳与杆构成一个菱形,则m1∶m2为( )

当时让学生来说题,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考受力分析,不能真正理解到位命题人意图、考点所在,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只有让学生不断说命题意图,才细化到物体的平衡问题和整体法和隔离法的應用。

2.说物理模型、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

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在说物理模型、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分析中会犯种种错误,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对应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合理和细致的物理知识结构。例如,曾经解决过这么一个问题:

例2.如下图所示,用半径为0.4 m的电动滚轮在长薄铁板上表面压轧一道浅槽.薄铁板的长为2.8 m,质量为10 kg。已知滚轮与铁板、铁板与工作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和0.1。铁板从一端放入工作台的滚轮下,工作时滚轮对铁板产生恒定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为100 N,在滚轮的摩擦作用下铁板由静止向前运动并被压轧出一浅槽。已知滚轮转动的角速度恒为5 rad/s,g取10 m/s2。

(1)通过分析计算,说明铁板将如何运动。

(2)加工一块铁板需要多少时间?

(3)加工一块铁板电动机要消耗多少电能?(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的能耗)

学生当时对第一问“物体如何运动”的后半部分无法进行有依据的判断,经点拨,学生才意识到问题是出在自己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入和透彻上,笔者就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搭建更加合理的摩擦力体系,让学生的受力分析更加清晰可见。

3.说解题方法、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

当已经清晰物理情境和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是说要用哪个知识体系去解决这类问题。用我们的知识进行判断能否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以及可以预见在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遇到哪些问题。而预见的这些问题,我们又将如何处理。同时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

4.说解题的心得体会

说解题的心得体会也就是要求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问题进行总结。学生在对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这类问题的人体上的解题方案,这将增加学生解题的经验值。

5.教师综合点评并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适当的改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刚才讲的问题和暴露出的问题加以总结,帮助学生填补知识的空缺和不足。

二、在说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例题的选择

例题的选择不能是偏题、怪题,应该选择具有型代表的题目,且难度要控制恰当。

2.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体是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本着“难度差异、发展差异”的思想,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课堂、参与课堂。

3.注意鼓励学生的学习

高三的学习经历是辛苦的,而物理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的难题,这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产生恐惧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

在高三的物理复习课中引入学生说题这一教学方式,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能让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教师的适时适度地点拨,能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开展学习过程;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而真正实现高效的学本课堂。

高三物理复习策略 篇4

一、一轮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2014年8月—2015年3月中旬, 按照高考大纲及说明的要求, 分章节对各个部分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 夯实“三基”。这个阶段主要着眼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并注意基本物理方法的掌握。全面复习是指要复习全部知识, 不要遗漏;系统复习是指在对每一部分知识复习中要注意整理知识, 使之形成一定规模的知识网络和结构主线, 将知识条理化。

(一) 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明确把握复习方向和重点

深入了解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核目标、内容题型示例, 对“知识内容表”及其要求掌握的程度要进行透彻的研究, 帮助学生熟练、全面地掌握高考物理的内容, 对比研究当年考纲和上一年考纲的变化。

(二) 研究近几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特点, 把握复习的深度

2014年河北理综 (物理) 试卷整体难度分布合理、层次分明, 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突出对物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 体现STS思想, 试题源于课本、往年高考题以及历年竞赛试题;实验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对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注重物理学史有关内容的考查等。

(三) 研究学情, 把握复习关键点

高三学生复习中常存在的问题:对概念理解不透彻, 对规律的应用不灵活, 只会硬套公式, 审题时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对平衡状态理解有偏差、对瞬时问题分析不清楚、对临界问题条件分析不准确而出错;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一些问题被错解或漏解导致的错误;不会运用整体思想分析问题而出错;对物理情景或者物理过程分析不清导致出错;对知识点不善于归纳;解决问题的速度慢、准确度低;做题步骤不规范, 书写凌乱, 表述不会用专业术语, 等等。

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关心学生, 发现学生在物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了解学生的疑问和难点, 及时与学生沟通, 解决问题。

(四) 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夯实三基, 将原来的基础知识结构、基本概念规律进行强化温习、理顺成纲

第一轮的复习要理顺各章节的纲领关系, 归纳每部分知识的处理方法。在此过程中, 要弄清每个章节需要加深的知识点有哪些, 以及这些知识点在新高考中是什么样的要求;要了解基本规律的来龙去脉, 知道不同章节内容之间的关联;不仅要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与运用, 还要弄清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梳理归纳, 连成线、结成网、形成知识树。

秘藉就是错题本。归纳错题比闷头做题更重要, 把在平时的练习和测验时做过的题目中不会做的题和做错的题归纳整理起来, 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 搞清楚是自己一时疏忽看错了题, 还是属于知识缺陷、理解错误, 或是计算失误、书写不当等, 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以备以后查看。积少成多, 就知道学生哪一方面没有掌握, 哪一方面容易出现问题, 经常翻翻看看, 加深在头脑中的印象。

(五) 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掌握物理学科的解题思路

审题是指从题目的陈述中正确辨析出题目所给的条件或具体要求的过程。审题的关键在于转化, 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景, 把物理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 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一字一句地读题, 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 挖掘题目隐含的条件, 要能够把题目转化为清晰的物理情景,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动过程分析, 必要时需要画出受力示意图、过程示意图, 帮助理解题意, 选择合适的规律, 列出方程, 求解并验证。

(六) 注重实验的复习

注重主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 关注实验细节, 重点关注图像问题。提高拿实验分的信心。提高运算的一次性成功率。要注意实验解题规范。把过失性失分减小到最小。

(七) 教师集体备课

发挥团队力量, 加强协作合作交流, 进行集体备课, 做好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 对症下药, 追求教学的实效和升学目标完成的最大化。

二、二轮复习策略

2015年3月中旬—2015年5月初, 首要的任务是发展能力, 侧重发展分析综合能力;重在理解的基础上, 综合各知识点内容, 进行专题突破, 训练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专题复习, 题型归纳, 抓本质, 重方法。列出重要考点、能力技巧, 选取适当的专题, 筛选例题。例题内容应该跟专题主题吻合、贴切, 有时需要对题目进行改造, 例题要渗透学科的思维方法。

进行限时训练、专项训练, 强化学生解题能力, 进行综合训练, 重在能力提升。

三、三轮复习策略

2015年5月初—2015年6月, 目标是通过强化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高三物理复习计划 篇5

丹江口市第二中学

一、复习计划

根据我校理科学生的特点及社会对教学水平的要求,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具体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把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把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练习,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本学期期末考试前,即2012年6月到2013年1月12日,约5个月的时间,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练习,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综合(将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知识板块相互关联)复习练习,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综合复习练习,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但练习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练习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并要求每位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笔记的整理与回顾,建立典型题解题思路与技巧档案及错题档案。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练习。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练习知识的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练习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变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利用图象求解各物理量的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类比推导法、逆向思维法、等效思维法解题技巧等。

本阶段要突出练习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综合模拟考的套题练习,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三、高考物理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考纲”与“教纲”的关系

“考纲”即“考试说明”,它是高考复习的纲领;而“教纲”即“教学大纲”,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纲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时,应以“考纲”为准。

(二)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目前,各种高考复习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以复习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因此,在复习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并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料辅复习,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

(三)点与面的关系

在高考复习备考时,既要抓住本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习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习的效果。重点内容:1。知识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向心力 2。定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在高考总复习中,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非凡是在第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重点是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四、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一)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给出有关磁悬浮列车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去回答和分析有关磁悬浮列车的问题。

(二)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练习,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如:用物理科学技术原理去分析和解决我国当前的能源问题等。

(三)加强实验技能练习,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练习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的练习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把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如:要把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重事项。

2、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练习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练习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 图象)等等,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才能提高实验能力。

4、加强设计性实验的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

(四)加强创新思维练习,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题是近几年高考物理测试题中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奇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总之,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练习,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搞好高考总复习,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

浅谈高三物理复习 篇6

【关键词】高三 物理 复习

高三学生经过一轮复习,他们对教材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大体上掌握了。但要想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在高考中取得更好成绩,必须在第二轮复习中,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谈一些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个中心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大纲》新增点、变化点。

二种模式

一、专题复习模式

专题模块的分类:按知识划分,如力与直线运动、力与曲线运动、功和能、带电体(粒子)的运动、电路与电磁感应、必做实验部分、选考模块;按题型划分,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按方法划分,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数理方法、转化法、类比法、假设法、图像法等;按问题划分,如斜面类问题、弹簧类问题、圆周运动问题、平抛运动问题、电磁导轨问题。

二、课堂教学模式

两种课堂类型:专题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专题复习课注意三点:侧重知识网络的构建;杜绝知识点的罗列;突出方法技巧的升华。试卷讲评课注意三点:不能题题都讲,要研究答题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不能按序讲解,要对习题有机整合,学会分类讲解;不能就题论题,要采用变式教学,学会延伸拓展。

三要质量

一、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向课堂要质量

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复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成为复习过程的主体。教师不能一讲到底,要相信学生,能让学生主讲、主演、主评、主做的尽量交给学生,通过课堂的研究性教学将学生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时间有机结合。“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

二、加强研读考试说明,搜集整理模考试题,向信息要质量

1、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间也不允许那样做。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抓概念、重规律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高考样题,做好重点内容的强化复习,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2、要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

实验考试的目标已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的考查演变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考查,考试说明所列的实验考点只能算是能力的载体,需要我们采用切实可行的实验复习方案来加以突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题”与“实验”是融在一起的。用“构图”、“将实验问题转化为平常的物理题目”的策略,是完成实验题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议题”的方法尽可能把实验与题目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实验思路开阔起来,也可以使他们在以后的复习中遇到这类习题时就会主动与实验联想起来,从而迅速把握求解实验问题的方向。

3、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1)注重知识覆盖面,适当降低综合性和难度

(2)注重试题结构,按主题整合所考核的知识点

(3)注意隐含条件,引导学生物理思维

(4)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点建议

1、回归书本

三轮复习中精选套题是必需的,但跳入题海也是不明智的,边讲边练的同时应该回归“书本”,把一轮中自己建立的“书”(和错题本)精心咀嚼一遍。一味地花大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高考命题中低、中档约占80%甚至以上)。

2、限时训练

模考中发现学生的解题速度较慢,不是不会而是没有时间。原因:规范办学时间少、重视不够课时少,投入不够训练少导致的。办法:限时训练

3、规范解题

三轮复习中,注意加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切实提高综合解题能力。通过处理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认真体会并练习,努力培养自己养成:(1)认真审题的习惯,(2)画示意图的习惯,(3)解题规范表达的习惯,(4)良好运算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能力,(5)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有效位数、矢量的方向等

4、调整心态

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备考及临场发挥的影响不可忽略,许多高考有经验的老师们不是一直强调,“高考成功=实力十心态”吗?多年研究表明,在对高考成绩发生作用的诸多因素中,考场心态排在第一位,备考心态排在第二位,学习方法排在第三位,学习基础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调整心态是学生获得高考成功的前提,而调整心态的首要任务是端正高考态度。在端正态度的前提下,考生要有意识地、不断地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和自我情绪的调节。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提高高三物理复习效率 篇7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我要学”的需求

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建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某些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索、热烈讨论, 摒弃那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形式, 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或做出的怪异的回答, 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不是生硬的否定, 要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 力求使学生体会到今我胜昨我, 真正体验自己的进步。学生由不敢发言到勇于站起来, 教师要首先对这种行为给予肯定, 至于回答正确与否则是第二位的, 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 而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教师尤其要鼓励、尊重基础差的学生, 做到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作业。这样的课堂会使全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 学生愿意把教师当做生活中的朋友和学习上的助手, 教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我要学”的良好需求。

二、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刚进入高三物理总复习时, 教师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听讲不等于听懂, 听懂不等于听会, 听会不等于会做, 会做不等于做对。”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两年的学习, 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一环节, 激发学生向自己挑战的斗志, 树立学好物理的决心。另外, 在第一轮总复习过程中,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宜细不宜粗, 例题的选讲宜易不宜难, 这样做可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到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有, 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 试卷中编入一些历年来比较容易的高考题, 通过考试让学生认为高考不是那么神秘、高深莫测, 有助于学生考出自信、考出兴趣, 从而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坚持“精选、精讲、精练”原则, 注意重点内容的分散与重复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需有一桶水。”要做到精讲、精练, 就要求教师精选一些练习题给学生。精讲不是少讲, 而是该讲的要讲深、讲透。精练也不是少练, 而是该练的要练全、练足。通过精选、精讲、精练, 复习过程中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从而获得理想的复习效果。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概念、规律或题型, 注意做到分散讲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重复练习。

四、强化记忆,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战胜遗忘

记忆是学好各科知识的前提, 物理学科也不例外。但对物理学科来说, 应该在记忆过程中渗透更多的理解内容, 学好物理的标准是牢记知识、掌握规律、明确思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当然记忆方法有多种, 结合学生实际常用以下三种:1.死记硬背。对于那些要求学生识记、了解的知识点, 如:物理学史、单位制、电磁波谱等,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记死、记牢。2.对比记忆。在物理学习中, 有些概念、规律极易混淆, 如功和能、机械能与内能、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等。只要把他们的特性进行准确对比, 找出区别及联系, 采取对比记忆的方法, 最终准确掌握知识。3.总结记忆。对于重点内容、重点题型, 总结出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然后要求学生记住思路。例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我总结了“定点、找心、求径、求角”的八字方针, 通过反复考查, 学生可较好地掌握规律。

五、强化实验复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点之一是加强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试题的设计结构上, 因此物理学科的复习更需强化实验。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要重做高中阶段的重要实验, 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审视已做过的实验, 探求新的发现和收获, 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以下要求: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 会控制条件, 会使用仪器, 会观察分析, 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在实验中进一步树立动手操作意识, 安全规范意识, 创新质疑意识, 以实验带复习, 设计新的组合实验, 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 提高实验解题能力。

总之, 通过以上尝试, 能帮助学生把握复习的方向, 增强学习的信心, 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

摘要:记忆是学好各科知识的前提, 物理学科也不例外。但对物理学科来说, 应该在记忆过程中渗透更多的理解内容, 学好物理的标准是牢记知识、掌握规律、明确思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高三物理复习课探讨 篇8

一、复习课的基本要求

(1) 明确教材、大纲、考纲的范围和要求;

(2) 明确近年来考题的类型和特点;

(3) 要有较大的信息量 (课堂容量) ;

(4) 要体现牵线搭桥、融会贯通的特点;

(5) 要体现主导与主体性原则。

二、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1) 不是知识的再现, 不是新授课;

(2) 要系统地对一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 构造知识网络, 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3) 对难以理解的知识, 要举例说明, 写出注意事项。

三、复习课的基本格式

1. 知识网络

物理知识是人类不同时代优秀代表的智慧结晶, 它揭示了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今天我们要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就是要让学生熟悉知识、正确理解基本知识, 达到正确应用的目的。复习课跟新课不同, 知识非常集中, 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益, 我们一定要从教材、复习资料中走出来, 可以在课前将知识以方框流程图、树干分支图、表格罗列图等形式制成幻灯片, 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如胡念老师复习磁场一章的树干分支图, 效果较好, 使学生能一目了然。

2. 检查知识

知识网络并不是老师讲一遍学生就有了, 并不等于学生都记住了知识、都能正确理解, 所以有必要隐藏幻灯片, 检查学生记忆知识的情况。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每个知识逐一检查。这时可以抽问中差学生回答较难记住的重点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被问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理解, 也强化了其他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理解。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和学生互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 老师及时点拨,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老师针对这些错误及时点拨,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拨时一定要开门见山, 一针见血, 一定不要面面俱到, 撒大网。

3. 讲解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遗忘, 不仅表现在对表达知识的文字、字母、图像上, 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所以, 知识网络、检查知识, 只是复习课的一个开头, 重要的是理解知识, 搞清知识的纵横联系。如胡念老师在磁场一章的复习中, 通过三个例题, 把洛仑磁力与力学中的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了。老师讲解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过程, 也是纠正学生错误理解的过程。老师在讲解过程中, 一定要详略得当, 深入浅出, 言简意赅,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对重点、难点知识可以举一些小例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如胡念老师在磁场一章的复习中, 对安培力公式的理解, 对安培力方向的理解, 对判定洛仑磁力方向左手定则的理解等, 几个小例子就能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也能加深印象;又如在复习牛顿第二定律时, 大家都知道∑F=ma, 但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呢?可举一小例:质量为m的物体用力F竖直向上拉, 物体的加速度为a, 若改用2F的力竖直向上拉,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2a, 大于a而小于2a, 大于2a。完成此题后学生能加深对合力的理解。对于难于理解、容易混淆出错的知识, 应写出专门的注意事项。在讲解中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科技及自然现象讲得生动一些, 有趣一些。

4. 知识应用

形成知识网络, 检查知识, 讲解知识, 最终是为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不是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 应用是关键。学生对知识掌握了没有, 理解到什么程度, 能否熟练应用, 本章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与哪些知识可以综合应用、在整个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通过物理例题来进行展示。设计物理例题时要注意控制个数、控制难度、控制类型、控制拓展面, 章节不同, 这些因素也有所不同。以《磁场》一章为例,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重点难点, 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 胡念老师用了三个例题, 展示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各种运动。讲例题要以理思路、总结方法技巧为主,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 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5. 在老师指导下, 学生写出本堂课心得体会

以往在上完一节复习课时, 老师要在黑板上归纳几点, 学生就在本子上记几点, 一到下课, 书本一合, 这节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 一堂课下来,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我认为, 自己的体会才是最重要的, 针对自己的体会及归纳, 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的包办代替。

6. 针对本堂课的问题, 布置作业

高三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作业布置一定要有针对性, 不能把资料上的题全部让学生做, 要适当筛选, 一种类型1~2个题。本课出现的问题, 除了通过老师讲解、点拨以外, 还应该通过作业去再练习、再检验, 然后通过批改作业看看问题解决的程度。

以上是我就如何上好一堂物理章节复习课的个人构想和一些做法, 这种模式和传统的一讲到底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 老师只是课堂的导演。老师在课堂上很轻松 (但在课前花的工夫很多, 要跳出教材, 复习资料备课) , 学生在课堂上很忙, 要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还要写本课心得。但这种模式还有许多细节需要通过实践去完善, 希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共同探讨。

物理学科高三后期复习策略 篇9

一、发现典型错误, 及时解决问题

(一) 发现错误

每位高三教师都明白, 高三后期复习不是增加新知识, 而是查漏补缺。学生在考场中少失误就等于多得分, 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但答题错误与没有理解没有区别。因此, 经过高三一诊考试后, 教师应该具备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环节中的典型错误, 并及时记录在备课本中, 然后分章分版块归类总结。

(二) 展示典型错误, 引起学生的重视

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一般不会引起高度重视。总认为自己的错误是偶然的, 只要下一次注意就可以解决了。但我们教师知道错误分为两种, 一是知识性错误, 二是偶然性错误。特别是后者, 对很多学生来说一是不易引起注意, 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定势思维, 早就把偶然变成了必然, 其结果是出错是顺理成章。比如, 很多学生对矢量的比较一般只是比较大小, 不注意方向。再如, 应用库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时往往把距离的平方记成距离等等。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找出学生的一些典型错误, 通过多媒体展示或相互传阅, 让学生对这些错误有深刻的认识。

(三) 提供解决错误的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的做法是让每位学生进入高三后准备一个专用的错误记录本, 把每次考试中的错误详细记录下来, 并分析当时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错误的原因所在, 同时把正确的做法用醒目的颜色记录下来。只是记录错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反复去翻看自己的错误记录, 用心去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情景。特别是考试前要提醒学生去完成这个事情, 考试后再次总结。一次没有解决问题还要坚持, 直至解决为止。同时, 要让学生体会到做这个事情的益处, 学生会才会乐此不疲。

(四) 试题中有意识编排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于学生的常见问题, 在高三后期的各类考试中要有意识地频繁出现。让学生对自己的习惯性错误产生强烈的认识, 并一步一步地去清除, 最终让学生达到考试中过失性错误越来越少, 正确率越来越高的最佳考试状态。

发现错误、记录错误、解决问题, 本身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要教育有方, 更要持之以恒, 才有成效。

二、优化物理知识结构,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发现并纠正学生错误是后期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整合,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高度浓缩物理学科内容, 指导学生紧密联系版块间的知识内涵。纵观物理学科的必修和选修内容, 教师可从“力与运动”、“功与能量”、“动量和动量守恒”三大观点高度概括物理内容。从运动的角度来看, 物理学分别讲述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简谐运动, 这些运动看似独立。但从本质上来看, 一切运动形式的决定因素在于受到哪种形式的力, 只要牢牢抓住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应该满足匀速运动的条件, 竖直方向仅受重力且初速度为零满足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再如,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运动, 力学条件完全类似于平抛运动, 可以借助平抛运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特征完全类似于匀速圆周的情况, 可以借助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来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相关的问题。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在后期物理复习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高度的整合, 寻找版块间的知识联系, 灵活处理相关问题, 使学生能力有质的提高。

2.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 拓展提升知识水平。一个物理问题, 我们可以从力与运动的角度来认识, 也可以从功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 甚至还可以从动量和动量守恒的角度来认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同一个问题, 不但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训练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使学生看问题越来越全面, 越来越深入, 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越来越灵活。因此,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比如, 物理学中解决时间的问题, 可以引导学生从运动学来分析, 也可以从动量定理的角度来分析。再如解决位移问题时, 可以引导学生从运动学来分析, 也可以从功与能量中的动能定理来分析等等。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在于训练, 训练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原理来分析问题。

高三学生复习物理 篇10

一、根据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结合教学实际, 制订教学目标

(一) 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1. 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所谓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就是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含义, 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定量描述自然科学的现象和规律。

包括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 以及用简单的图、表和数据描述生命活动的特征等方面。

3. 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常这一条内容课本中是没有的, 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中。

(二) 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自然科学是实验性科学, 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实验能力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自然科学的重要知识常伴有实验是现行高中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本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 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解释实验结果, 并得出实验结论, 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三) 能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要读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 能看懂图表所包含的信息, 并能从中找出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解答考查这类目标的试题, 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 并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学生在阅读物理和化学方面的资料时, 要着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方法, 同时还要能读懂图示的物理意义以及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与定量函数关系。

(四) 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应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然科学, 必须懂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试题有的只需要物理、化学、生物其中一个学科的知识就可以回答, 有的则需动用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来回答, 尤其是以现实问题立意的试题, 因为现实问题常常是综合的。

二、更新教学观念, 改革物理教学

人与自然、社会发生的联系都是综合性问题, 创新综合的思路非常重要。知识点难度并不会比以往的要求高, 题目不深挖、不铺开, 但求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思维、信息处理及表达能力。于是本人觉得, 中学学科教育也不妨受此启发转换思路, 重视知识的梳理和融合, 鼓励课堂讨论, 增加实践机会。遵循高中教学大纲, 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物理教学活动要注意与化学、生物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三、注重课外知识的学习

物理教学必须联系实际, 在抓基础知识点教学的同时, 有意识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 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料, 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拓宽知识面。开设讲座, 讲物理史故事, 讲现代科技新成就, 如激光的广泛运用、全息照相的妙用、光纤在现代通信中的作用等, 既激发了学习兴趣, 又增强了现代意识, 提高了学生素质。

四、做好复习, 注重步骤, 讲求实效

(一) 整体规划教学, 打高考总体仗

1. 用80%左右的时间复习好本学科的知识, 物理学科要根据

学科的特点进行复习, 抓好“必修课”和“选修课”, 可根据江苏、浙江、吉林和山西四省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适当选编一点必要的练习题, 但不要陷入题海。

2. 用20%的时间, 理化生三科教师坐在一起探讨, 哪些可以作为切入点, 分工合作, 编写一些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卷。

3. 考前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 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二) 讲练并重, 精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 要“精讲精练”,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1. 讲:

针对性要强, 除重点、关键外, 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点, 突出能力的培养, 培育应变能力。

2. 练:

以定时作业为主要形式, 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抓好运用知识能力的单元综合训练, 题目的难度、梯度应按照要求, 遵循教学大纲, 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同时注意检查学生命题、解题、科学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

3. 评:

教师讲评练应突出重点, 重在指导。在讲课中, 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 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三) 组织专题讲座, 进行学法、解法指导

1. 读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读《高考说明》。

2. 总结:

高三物理复习课探讨 篇11

关键词:探讨;复习方法;形成共识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习过程是一个记忆、理解、应用知识的过程,记忆是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但记忆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遗忘的产生,解决遗忘的一般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复习。所以如何上好一堂物理复习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一般说来,上好一堂复习课比上好一堂新课难度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例如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因此学生缺乏新鲜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不相同,从而造成复习课上的起点大不相同,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复习课呢?复习课种类很多,在这里我仅就章节复习课,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一些做法,共同行参考。

一、复习课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材、大纲、考纲的范围和要求;

2、明确近年来考题的类型和特点;

3、要有较大的信息量(课堂容量);

4、要体现牵线梳辫、融会贯通的特点;

5、要体现主导与主体性原则;

二、复习课的基本原则

1、不是知识的再现,不是新授课;

2、要系统地对一章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构造知识网络,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3、对难以理解的知识,要举例说明,写出注意事项。

三、复习课的基本格式

1、知识网络

物理知识是人类不同时代的优秀代表的智慧结晶,它揭示了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今天我们要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熟悉知识、正确理解基本知识,达到正确应用的目的。复习课跟新课不同,知识非常集中,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效益,我们一定要从教材、复习资料中走出来,可以在课前将知识以方框流程图、树干分枝图、表格罗列图等形式制成幻灯片,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如胡念老师复习磁场一章的树干分枝图,效果较好,使学生能一目了然。

2、检查知识

知识网络并不是老师讲一遍学生就有了,并不等于学生都记住了知识、都能正确理解,所以有必要隐藏幻灯片,检查学生记忆知识的情况。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对每个学生、每个知识逐一检查。这时可以抽问中差学生回答较难记住的重点知识,这种方式不仅强化了被问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理解,也强化了其他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理解。同时也体现出教师和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老师及时点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老师针对这些错误及时点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点拨时一定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一定不要面面俱到,撒大网。

3、讲解知识

学生对知识的遗忘,不仅表现在对表达知识的文字、字母、图象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上。所以,知识网络、检查知识,只是复习课的一个开头,重要的是理解知识,搞清知识的纵横联系。如胡念老师在磁场一章的复习中,通过三个例题,把洛仑磁力与力学中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了。老师讲解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的过程,也是纠正学生错误理解的过程。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详略得当,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重点、难点知识可以举一些小例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如汤溢华老师在磁场一章的复习中,对安培力公式的理解,对安培力方向的理解,对判定洛仑磁力方向左手定则的理解等,几个小例子就能能学生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加深印象;又如在复习牛顿第二定律时,大家都知道∑F=ma,但如何使学生牢固掌握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呢?可举一小例:质量为m的物体用力F竖直向上拉,物体的加速度为a,若改用2F的力竖直向上拉,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2a、大于a而小于2a、大于2a。完成此题后学生能加深对合力的理解。对于难于理解、容易混淆出错的知识,应写出专门的注意事项。在讲解中还可以结合生产、生活、科技及自然现象讲得生动一些,有趣一些。

4、知识应用

形成知识网络,检查知识,讲解知识,最终是为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应用是关键。学生对知识掌握了没有,理解到什么程度,能否熟练应用,本章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与哪些知识可以综合应用、在整个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通过物理例题来进行展示。设计物理例题时要注意控制个数、控制难度、控制类型、控制拓展面,章节不同,这些因素也有所不同。以《磁场》一章为例,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钟福庭老师用了三个例题,展示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各种运动。讲例题要以理思路、总结方法技巧为主,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提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融通贯通。

5、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写出本堂课心得体会

以往在上完一节复习课时,老师要黑板上归纳几点,学生就在本子上记几点,一到下课,书本一合,这节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一堂课下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我认为,自己的体会才是最重要的,针对自己的体会,及归纳,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的包办代替。

6、针对本堂课的问题,布置作业

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作业布置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把资料上的题全部让学生做,要适当筛选,一种类型1-2个题。本课出现的问题,除了通过老师讲解、点拨以外,还应该通过作业去再练习、再检验,然后通过批改作業看看问题解决的程度。

新课改下高三物理复习浅析 篇12

一、要转变观念

近几年四川高考题体现了“重基础、重能力、出新题”, 特别在实验题上趋向于考查能力的题目。因此, 不要有猜题、押题的这种“投机取巧”的想法, 毕竟猜题、押题花的时间多, 但在高考时有效的可能性太小。而且, 如果导向偏了, 那损失就大了。一定要立足根本, 注重扎实学生的基础, 提升学生的能力, 这才是“正道”。

二、注意高三复习的阶段性目标,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目标分解到课堂上

高三复习的总体目标是: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在夯实基础方面:学生对知识点要记忆清楚, 理解要透彻, 能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学生要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首先知识点要清楚, 包括知识的引入背景、形成和发展过程、物理涵义及数学表达式等。其次, 在“知识点”的基础上要形成“知识链”, 即理清知识发展的线索, 形成相互联系的逻辑结构。再次, 在“点”和“链”的基础上还要将知识融入具体的物理情境中, 通过对典型物理情境的讨论, 进一步理解知识, 领悟物理思想方法, 形成知识体系, 即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在提升能力方面:高考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深入理解能力;对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分析能力;对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建模能力;对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特征和空间数量关系定量表达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基础, 分析能力是核心, 建模能力是关键, 定量表达能力、准确计算能力是保障。在提高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方面:高考要求学生60分钟完成120分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知识要熟悉, 理解要准确, 应用要熟练, 才能在短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因此在复习上:多定时练习。把平时练习当作定时作业、定时作业当作考试、平时考试当作高考。让学生从审题到用物理规律, 再到计算出结果都要训练有素, 同时应试心理、应试方法、时间把握等都能得到有效训练。

总之, 把握高考动向,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有效地完成我们准确制定的阶段性目标复习任务。

三、深研教材、合理取舍、有效整合、选择有效复习方式

在知识复习过程中:在复习内容上, 既要全面, 又要有侧重点, 特别是概念、定理、定律。从含义、表达式、适用条件到同类概念、定理、定律的区别与联系等, 要通过讲、练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理解、掌握, 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再构建,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期达到再创造的效果。在复习方式上:1.可以是通过填表或类比进行, 比如在复习电场的基本概念与磁场基本概念时, 可用类比法。又比如在复习电势能与重力势能知识时也可用类比方法。2.可以是先习题后小结,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追击问题有一个全面的掌握。3.可以用物理模型对知识进行复习, 便于学生对此部分知识有一个系统认识。总之, 在知识复习过程中应大胆合理地取舍, 选择有效的复习方式, 提高复习效率。

四、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 协调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

高三资料“铺天盖地”、各有所长, 但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取舍;同时这些资料也是来源于教材, 因此物理复习还必须重视物理课本。物理课本的复习价值体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方法的渗透、重要规律的精辟论断上。教材上的一些小实验、阅读材料、思考题是不可多得的复习资源。

第二, 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新课教学常常是条块分离, 很难让学生看到解决问题的整个系统。因此, 复习时要在形成整体设计的前提下, 进行局部落实, 各部分知识复习又必须链接到整个知识体系中去, 做到板块间的融合。

第三, 讲与练的关系:在讲练关系上, 应精讲, 勤练。

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在“讲”方面:

(1) 讲例题。首先,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抓住关键语句;其次, 引导学生画草图分析物理过程, 判断过程的物理状态;再次, 理清思路, 把握临界点;最后, 用逆向推导返溯到已知。通过以上分析, 再据情况板书。其目的在于巩固知识和教会学生分析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 讲习题。习题课千万不能讲成“对答案”的课, 更不能将答案贴在教室里就了事。现介绍一种模式来抛砖引玉:即“三评、四讲、一空间”。三评:评讲错题, 评讲新题, 评讲典型题。四讲:讲出学生的错因;讲出正确的解法;讲出教材上对应知识点;讲出同类题的区别与联系, 并加以归类或演化。一空间:每节课留5~10分钟给学生“消化”、整理。总之, “精讲”不是少讲, 而是指“讲”要切中“要害”。

在练方面, 诚然, 大家都反对“题海战”, 但是一味地追求“精练”, 学生的应用能力及解题熟练程度能否达到应有的高度, 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此, 根据学生实际, 练习题的题量要够, 难度要适中, 不要简单重复。

上一篇:会计文化重塑下一篇:生姜西瓜套种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