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

2024-10-14

农村老年(通用12篇)

农村老年 篇1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 一般将60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老年人。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除享有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经济和文化权利之外, 还享有特殊的权益。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2013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完善了家庭养老支持、老年监护、长期护理保障、老年宜居环境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视。但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总体上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老年人合法权益还没有受到有效的保护。尤其是农村, 在急剧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变迁过程中, 年青劳动力迁移速度和数量加快, 家庭结构由大家庭向流动型小家庭转变, 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人际关系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原有养老支持体系遭到破坏, 侵犯老年权益的事件频发, 老年人自杀现象也屡见不鲜。如何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以河南登封、漯河两地六个村的调查资料为依据, 以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 (1) 所做的农村项目为基础, 探讨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 以期找到切实保护农村老人权益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老年人权益受侵现状

(一) 养老得不到有效保障

中国长期执行的城乡有别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使得农村收入水平的持续低下, 农村老年人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低, 经济控制力弱。农村老人他们不仅要负责大田劳动, 照顾自己的生活, 还要担负起照料孙子辈的重担。只有当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 才需要家庭赡养, 可是由于自身无生活来源, 其养老便完全依赖子女的供养, 这很大程度上受子女养老能力以及养老意愿的影响而不具有稳定的保障性。[1]目前在市场化冲击下, 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至上, 传统道德伦理制约力下降, 尊老意识也出现薄弱化。有的家庭对老人不仅经济上不供养, 生活上不照顾, 甚至虐待和遗弃老人。

(二) 医疗缺乏有效供应

随着新农合报销比例和上限不断提高,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但是医药费用高、交通不便利、报销范围有限等问题, 多数老人还是存在有病得不到医治的情况。农村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慢性病如关节炎、风湿病、和腰椎间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 但是由于新农合“大病统筹”的特点, 很多慢性疾病并不在规定的补偿范围之内, 所以农村老人对待病痛的策略是用最廉价的方式来维持可以忍受的极限, 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去大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的老年人, 社会照料服务资源短缺。需要家庭长期照顾护理的老人, 往往会遭到子女的嫌弃。

(三) 财产被强行霸占

农村老人这样算了一笔帐, 目前盖楼房平均花费在15万左右, 娶媳妇6万左右, 生孙子送米面1万多, 到最后, 老人手里的钱所剩无几, 而为数不多的积蓄到最后也要全部给儿子。如果老人要是有钱不给孩子, 孩子会说:“让钱伺候你吧, 你吃钱去吧”!有老人说, “手里没有钱了舒坦, 儿子谁也不再想着你的钱了, 谁都争不了, 不是没矛盾了?”可是老人失去了经济自主权, 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老人不仅没有经济自主权, 而且也没有居住权, 不管老人一辈子盖几座房子, 儿子娶妻后, 房子自然变更为儿子的财产, 老人没有使用和处分权。

(四) 婚姻自由遭到强烈干涉

俗语道, 满堂儿女抵不住半路夫妻, 丧偶或单身老人希望能在找个伴, 生活上相互照应, 精神上相互慰藉。可是有的孩子觉得老人再婚就是老不正经, 惧怕老人财产被对方分去, 还有的孩子怕老人走后没人看家和带孩子, 也有怕再找个累赘, 也有的是对以前父母的感情重, 接受不了后爹后妈, 由此不尊重父母的情感选择, 对老人再婚横加干涉, 甚至虐待老人, 给老人造成终身痛苦。

(五) 精神赡养长期受到忽视

农村老人对吃、穿、住要求不高, 最怕的就是精神上的抑郁与孤独。而老年阶段的任何改变可能导致抑郁, 空巢老人长期远离子女的照料, 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和孤寂感;需要照顾的老人, 由于男娶女嫁的婚嫁规则, 留在身边的照顾者多是媳妇, 农村婆媳关系一般甚至关系紧张, 这使得老人与媳妇之间难于形成一种亲密的照顾关系。老人也希望女儿能陪在身边说说心里话, 可是因女儿出嫁, 能回来探望的次数有限。再加上农村缺乏必要的娱乐文化设施, 单调的蹲树荫、唠家常、串邻居成为其主要的休闲方式。农村老人信宗教, 烧香拜佛多, 为的是精神能有个寄托。丧偶老人更为孤独寂寞, 村里人老说:“这个一死, 你看那个没精打彩的也快了。主要是没有精神支柱了。”

(六) 社会参与受到排斥与歧视

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 是家庭和社区的一大笔财富, 老年人长久生活在社区, 社区归属感强, 对社区事务也更为积极。老年人对涉及自身和社区事务的重大决定, 希望能够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但现在村里开村民大会都比较少, 也不组织集体活动, 既使有一些集体活动也排斥老人参与, 因此老人诉求也难以反映出来。Z村有一次举办《村规民约》宣传学习大会, 在演出时, 村干部却只让年轻的、长得好的的妇女上台, 这让排练了近一个月的老年人伤心不已。丧偶的老年妇女, 其社区参与更加困难, 被认为是“半个人”。办喜事, 只能帮人家干些杂活, 不能进新房, 不能当娶 (送) 女客, 不能为新人套新被子, 更不能动新人的东西等。这些歧视和压迫使得丧偶老人自己不愿出门和人交流, 自卑感强, 精神孤独。

二、老年人维权的现实困境

农村老人将养老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 而面对不孝的儿子媳妇, 多数老人选择沉默和忍耐, 害怕说出去丢儿子的脸, 也担心与儿子的关系弄僵反而失去晚年的依靠。农村老年人维权的主要途径有:

(一) 找有威望的长辈

有的老人会找家族中或村里有威望的人出面调解, 这些人有拥有一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地位, 小辈们会慑于其威严而有所收敛。比如叫舅舅来解决, 有句话叫“娘家侄儿, 出气人儿”, 舅舅就更是管事人了;有的选择家族长辈, 居住较近, 可以监督孩子媳妇的日常行为。但是因为现代社会父权家庭中父辈权力的下降以及空间距离等问题, 对于小辈那些阴奉阳违的做法, 家长们也无法做到有效监管。

(二) 找村干部调解

村干部掌握着一定的集体资源和政治权力, 说话也有一定的份量, 可是随着经济转型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可支配的集体收入越来越少, 村政府影响力有限, 再加上“清官难断家务事儿”, 有的村镇干部也不愿意介入村民的家庭矛盾。此外老人也有找村委下属的民事调解委员会, 但是民调委员会通常是“民不告, 官不究”, 对于那些怕坏了孩子们的名声而不说的老人, 民调委员会通常也不会主动上门调解。再加有的村子的民调会是为应付上面检查而设置的, 形同虚设。

(三) 走司法途径

在农村, 通过司法来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少之又少。首先因为老人不懂法律, 对自身所享有的权益不了解, 也不知如何寻找法律援助, 再加上诉讼成本高和诉讼程序繁琐等问题, 使老年人无力应对。再者也怕给孩子丢脸。一旦走法律程序, 双方的关系会更加恶化。

三、维护老人权益的有益探索

农村老人普遍存在的侵权问题, 不能简单归因为儿子媳妇的不孝, 除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外, 单一的儿子养老模式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儿子养老不仅仅是传统观念所致, 也是农村儿子继承的家庭财产继承、从夫居的婚居模式及以男性为主的社区资源分配等制度造成的无奈选择。因此, 要破解农村老人权益保障的困境, 除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外, 还应从改善老人的养老环境, 建构老人的养老支持体系入手。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老年项目的实施与推进中, 探索出了一些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 成立老年组织, 构建老年社区参与的服务平台

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在实施老年项目过程中, 将推动老年组织建设作为项目的重要策略之一, 就是要为老人提供一个社区参与的平台, 使老人形成合力, 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目前试点村成立的老年组织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登封西爻村老年协会, 开办老年餐桌和老年爱心屋, 为日间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一个吃饭和休息的地方。

(二) 修订村规民约, 为多样化养老创造条件

在中原农村, 养老模式和婚居模式是紧密相连的。由于绝大多数村庄的村规民约强制性地规定“有儿子的家庭女儿必须出嫁”, 儿子养老就成为农村老人唯一的选择。一旦儿子出现问题, 老人就会陷入困境。还有的村子规定, 一个儿子一处宅基地, 老人没有宅基地。要打破单一儿子养老的困境, 增加老年人的独立自主性, 就必须修订村规民约, 如修改村规民约中单一的“从夫居”婚居模式, 为女儿养老或儿女共同养老创造条件;修改儿子继承家庭财产的规则, 提高老人的经济自主能力;改变以“户”为单位村庄分配规则, 强调老人的个人权利与尊严等。

(三) 开展乡村老年教育, 提升老年意识

社区中心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老年社区教育, 并特别强调内容的针对性、启发性, 及形式上的灵活和新颖, 使参与者在最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比如讲“积极老龄化”时, 通过与小组活动相结合来激发老人的参与热情, 使老人正确认识老年, 树立积极的老龄观, 坦然面对老年阶段的各种变化;讲“我们如何养老”时, 以图画形式展示老年人的养老现状, 形象生动, 让老人明白目前的赡养危机及其形成的原因, 使老人早做打算, 改变儿子继承家庭财产的规则, 掌握经济自主权, 争取更多的养老选择。还开展了老年权益模拟法庭, 呈现老年人的养老现状, 引发老人深思养儿能否防老, 媳妇的照顾负担等。

(四) 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 增加老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模式下, 家庭养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会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 立足农村社区的实际, 打破单一儿子养老的困境, 创造更多选择的可能, 才能不断增加老人抵御风险的能力。登封西窑村建立夕阳红幸福院, 开办了老年午餐桌和午休室, 为空巢和独居老人提供午餐和午休服务。这些养老点设在村内, 老人不必远离家乡和亲人, 聚在一起生活, 自助互助, 免去孤独寂寞, 符合农村老人的需求。

四、保障老人权益的路径

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权益需要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社区本土资源, 发挥社区民众的首创精神, 共同关注和改善老年人的权益问题。

(一) 开展老年社区教育

老年社区教育的内容包括老年知识、意识提升、兴趣爱好等。尤其要普及《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有关法律知识, 让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在年老时有权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享有受赡养扶助权利、精神赡养权利、婚姻自由权利、财产继承权利、人身权利和发展权利等。同时也要提高老人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增加老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带动老人养老观念和维权观念的变化, 在说服、劝解、调解的路走不通时, 应该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 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二) 建立老年维权组织

在传统社会, 遇到赡养老人的问题, 主要是靠家族长辈或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进行调解, 时至今日, 这种做法仍然是调解家庭矛盾、维护老年人权益的重要途径。为使这条途径更能持续、更具权威, 可由村两委出面, 组织建立专门负责维护老年人权益的组织, 如“老年维权协会/小组”, 由村内有威望的中老年人组成。老年维权组织要大力宣传老年法律知识, 提高全体村民的法律意识。还要积极调解、干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 将养老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寻求村里民事调解委员会的帮助, 或上报有关部门, 争取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三) 营造社区尊老敬老氛围

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 村民们相互熟知, 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在这样的人际关系环境中, 公众舆论有时甚至比法律更有力量。可以经常在村里开展一些群众性评比活动来营造尊老敬老氛围, 如:表彰本村孝敬老人的典型, 树立好的榜样;提出赡养老人的正面或反面的典型案例, 组织村民学习并进行讨论。但最好不要选择本村的负面案例, 以免引发矛盾;编写有关养老的文艺节目, 在村内演出等。

(四) 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

老年人要确保自己的经济自主权和房屋所有权, 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来增加收入, 提高自养能力。社区也要充分发掘自身力量, 开创形式多样的互助养老形式, 如成立老年自愿者照顾小组, 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组建丧偶老人互助家庭, 相互照顾;有条件的村子也可开展集体养老, 建立村级养老院 (养老点) , 由村委、子女和老人及社会企业共同投入, 使老人在社区能够得到应有照顾。

摘要:城市化和工业化变迁过程中, 农村原有养老支持体系遭到破坏, 老年权益受侵事件频发, 自杀现象也屡见不鲜, 如何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权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呈现了农村老年人的权益受侵害的现状, 在分析农村老人维权的现实困境和总结老年权益保护的探索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开展老年社区教育、建立老年组织、营造社区尊老养老气氛、探索多样化养老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老年,权益保护,多样化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恺梯主编.中国城乡老年人社会活动和精神心理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117.

农村老年 篇2

一、农村老年协会建设基本情况

在老龄工作中,这三个乡镇共有行政村34个,总人口35269人,老年协会大多成立于1997年至2000年。从调查情况看,老年协会的班子健全,60%左右的班子运作正常;工作活动经费多渠道筹集,经费多少不一,大多数协会工作活动经费偏少,工作活动有困难;协会的重要工作活动场所或老年活动室设施简陋,难以适应新时代老龄工作的需要。

1、老年协会的班子设置和运作情况

三个乡镇老年协会的班子都比较健全,理事会一般由5—9人组成,设有会长1人,副会长1—2人,秘书长1名,委员4—6人。34 个协会共有班子成员258名,男169人,女89人,平均年龄65.3岁。34个协会理事会都制定了各种制度,职责明确,理事会每月开会研究工作的有3个,一个季度开会研究一次工作的25个,一年开一次会研究工作的6 个。

2、协会工作活动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据统计,2006以来年34个协会用于平时活动的费为34850元,其中在2000元以下的有15个,1000以下的有10个。其中山枣乡的竹山村和默戎镇的九龙村情况特殊,欧盟国际助老项目在这两个村实施已有三年,每年下拨援助资金3—4万元。在30个有经费的协会中都建有财务制度,每年年底公布帐目的有21个。协会的经费70%用于老人节的庆祝活动,20%用于活动室管理的开支,平时慰问有病的老人或为去世的老人送花圈,10%作为协会的宣传和办公费用。

3、老年活动室是农村老年人集中学习、娱乐、健身活动的阵地,也是协会议事办公的主要场所,近十年来,活动室主要依靠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其次是利用老年协会的威望,向社会集资,大多老年活动室都是和村委会在一起,或利用一些废弃的学校教室,其中建有老年活动室的有28个村,没有活动室的有6个。

4、老年协会日常工作情况

(1)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农村老年协会协助政府调解,了解大量的涉老纠纷,仅去年34个协会调解处理涉老纠纷18余起,对于多次调解不成的,协会还支持老人向法院起诉,帮助打“官司”,这样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家庭和睦,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协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前开展一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检查,对照顾老年人好的家庭给予表扬,对照顾老人不周的家庭提出批评,并督促其落实好赡养措施。此外,还协助政府做好特困老人的救助工作,每年协会都要通过上门调查,掌握本村生活有特殊困难老人的情况,建议村委和乡镇、街道政府给予救助。去年34个村共救助特困老人1585人,其中通过政府“低保”救助的1313人。

(2)组织开展老年教育和文体活动。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年协会适时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据统计,34个村中,建有老年文艺团体的村有19个,平时定期在本村组织活动,节日期间还到邻村演出。例如九龙村老年协会成立了狮子队、武术队、苗歌队、竹杆舞队。协会逢年过节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2005年协会苗鼓队参加县里举行的苗鼓大赛,还荣获一等奖,奖金2000元。

(3)开展公益活动。老年协会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优势,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如宣传计划生育、土地法;开展民事纠纷的调解;组织治安巡逻队,协助搞好社会治安;发动村民开展修桥铺路等;对老年人进行知识讲座,(4)协助村“两委”做好工作。

老年协会委员们大都是离退休干部或退休的老村干部,他们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有些工作,村干部做不通的,老协委员们一出面就做通了,村里的民事纠纷,大多是他们出面调解,他样能对村里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有的还直接参与管理。

总之,农村老年协会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认可,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起到了农村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老年人协会建会率虽高,但部分协会只是名义上存在,没有实质性的运作。部分协会是按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成立的,没有很好地发动老年人参与,虽然名义上有牌子,有领导班子结构,但老年人参与率低,存在先天不足。从我县实际情况看,只有30%的老年人协会能达到基

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有40%的村老年人协会只能应付上级交办的日常工作,作用发挥不明显;还有30%的老年人协会工作比较弱,完成日常工作都有困难,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不强,发挥作用不够。

2、开展活动少,部分老年人协会缺乏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县约有70%的老年人协会很少开展活动,除了春节和老人节慰问之外

基本不开展活动,没有发挥协会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老年人参与率低。有80%个村没有固定的老年活动场所。

3、经费普遍短缺。老年人协会经费短缺在各老年人协会中普遍存在。全县仅有80%的老年人协会靠自己创收或村级拨款,每年有 1500元的工作经费,能较好保障老年人协会日常开展工作的需要;有10%左右的老年人协会经费由村委会实报实销,基本能保证日常工作的开展;其余10%的老年人协会只有500元的工作经费,支付最基本的日常开支。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的对策措施

1、多渠道筹集工作经费,保证老年协会工作正常开展

老年协会要开展工作和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作保障。根据过去和外地的成功经验,今后协会的经费筹集要多渠道进行。村委要根据本村的经济条件,拨出一定的资金供老年协会开展工作,也可以在将一些公益事业交给协会完成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报酬。老年协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老年协会要化力气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为主的老年经济实体,依靠自己的力量创收一部分经费,建立稳定的创收渠道。也可以适当地向社会募集经费,作为补充。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对老年协会进行规范化管理。

2、开展宣传活动,争取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对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养老 就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8%以下者称为青年性国家或社会;8%-10%为成年性国家或社会;10%以上称为老龄化或老年性国家或社会。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老龄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就我国农村的国情来看,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但同时更提倡农民自养。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而对于我国,且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三农”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21世纪中国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就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村老年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1、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特征

据1999年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285万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届时,中国老年农民将近2亿。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其自身的条件又决定着其必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相对于城市人口以及农村其他人口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如今的贫困状况。其次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经济收入偏低。另外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农民“活到老,做到老”终身型农业劳动者的典型。从整体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自从1980年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至今已有25年。但在实际上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还非常不力。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城镇老年人方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1)土地是农村老年农民的“命根子”,是其生存的唯一保障。城镇老年人基本上由于离退休制度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农民除了依赖土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保障。要生存,必须依靠土地。因此,只要身体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成了中国农民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没有年龄的制约。

(2)收入低,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这也是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国,9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只能靠土地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子女供养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又引发其他问题。其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农活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来承担,劳动效率低,土地收入少。其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其在外也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的服务性行业。较低的收入扣除自己在外的生活费用外,剩余不多,难以顾及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开支。其三,现在社会尊老思想观念淡薄,这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可能尤其明显。这些现状导致农村老年人在维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孙辈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了农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村老年人是集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3)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村老年人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存在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在如今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用牲畜犁田地、手工播种、锄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业耕作工序都离不开人力。春种夏播秋收,随着季节的更换,一轮一轮的农耕活动也在不断地重复。即使有些新式的农耕机械可以操作,但由于老年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难以驾驭。高强度、长时间的耕作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农村老年人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农业劳动,这种状况对于不断加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提出挑战。虽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新形势下,提出老年人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养”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农村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适度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家庭养老、护老的压力。

二、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意义

对于老年产业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老年产业是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各种产业的总称。

1、农村老年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所指的农村老年产业,或者说是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主要是针对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口,具体而言是60-74岁农村老年人口而开发的适合其本身特征的老年产业。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皆是此意。与城镇老年产业相比较,它更强调“老有所养”,而不仅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较,它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否实现一定程度“老年人自养”的目的,而不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从上面的农村老年产业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产业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劳动强度弱是农村老年产业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农村老年产业从事的主体是一些低龄老人,从生理上讲,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弱的工作,以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第二,技术要求低。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本身的科学文化层次低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太高,否则老年人无法操作。第三,与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老年产业主要解决的是“老人自养”问题,它的投入越低,就越能够实现,也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产业,那就必须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来进行组织。在实践上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相应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初衷不是为发展老年产业,但从中却给我们不少的启发。例如农村庭院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这种凭借农村庭院作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小规模、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这种方式以农村庭院为主要活动范围,符合农村老年农民的体质要求,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是在老年农民所掌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还有很多具体形式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方面要真正发展成产业,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这需要时间。

2、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意义

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农村老年人不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同时老年人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不具备独立承担现代农业发展所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现状,一方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但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后,农村老年人顺利地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作中脱离出来而从事其他劳动强度弱、劳动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收益的工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自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另外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年农民的现实,使得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也具有深远影响。

3、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老年农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年轻农民更有利于这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朝机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低,受教育机会即使有,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远不如年轻劳动力效果明显。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速农业大军由老年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因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发展。老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体系更完善。同时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使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青年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三、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求有合适的土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让人们从心理上来理解并接受这种现实选择。从政府到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好这件事。

1、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心态下,我们想要将老年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必然趋势。要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并不是只有从事农业就是劳动,从事其他行业仍然是劳动。另一方面中国农民通情达理,特别在对待下一代上更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谦让。只要让他们明白,让年青人从事农业,既利国又利民,配以有效政策,他们自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个东风,树新风,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农村老年产业的顺利开发。要使农村老年农民到一定年龄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必须依赖老年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居主体地位,但政府在初期要积极引导。要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老年产业。只有农村老年产业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才能够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上吸引过来,同时又能够让他们继续保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用”,实现“老有所乐”,达到“老有所养”(主要指的是自养)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解决建立农村老年产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资金是难题中的难题。就农村本身状况而言,没有太多的能力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老年农民更是弱势群体,就其自身也不可能来提供资金。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若是所有的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鉴于农村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其他产业资本进入老年产业,同时配备强有力的措施。例如,鼓励乡镇企业投资老年产业,还可以引导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资金来为农村做实事。

2、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基层组织的职责

作为中央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贯彻实施相应的各项政策,做好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引导工作。与老年人口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于每一位老年人口,要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家国关于老年人口的相应政策。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对于农村老年产业所涉及的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3、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老年人自身的职责

外部环境再好,再优越,要想真正有成效,还是取决于其主体力量自身状况。在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关注和了解国家各项老年政策。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根据陈义平先生的解释,新型农民是集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其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具有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农村老年人口毫无疑问也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充分了解和利用各项有关的政策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要弄清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个基本国情,更要了解这种状况对农村老年人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2)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水平。前面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但现在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人老心不老,农村老年人口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并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做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

(3)农村老年人要自信,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并不是强调老年人不能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非得实行“自养”。这种方式的提出,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同时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农村仍然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辅之以“社会养老”和老人一定程度的“自养”。同时将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已经不能胜任农业劳动,已经是“无用之人”。主张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目的是要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这本身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老年人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量农村老年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于国家、社会或是集体、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改变它,使它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同时老年人积极投身进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才有出路。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7-2-26.

农村老年人法律保障 篇4

经过进一步走访和调查, 我们认为农村老年人得不到很好赡养原因如下:

一、法律意识薄弱和法律援助滞后

在我们走访的人家中, 大部分从未走出过大山, 即便是权利受到侵害, 也不知道国家早已为他们提供了维权的途径, 这种法律意识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孤苦无依。况且, 受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 无论打什么官司终究是要交费, 有些老人明知道儿女不养自己违法, 可以通过起诉讨个公道, 但没有能力上交起诉费, 最终便只好作罢。

二、儿女自身无力赡养老人

当农村经济遭遇市场经济,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离开家乡到城市里闯荡。然而, 即便是城市也并非如他们想象一般遍地是黄金, 反倒是自己微薄的收入无法承担自己衣食住行的开销和子女上学读书, 更不要说年迈在家看守门户的老父老母。就算是依旧奋战在农村的那些儿女, 面对各种各样环境因素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等问题, 有心的, 愿意与父母一起窘迫的生活, 无心的, 便也只能勉强顾及自己温饱, 而无暇顾及老人。

三、年迈的老人成为无生产能力者

我们接受的案子就存在此种情况。在此之前的十八年里, 原告身体硬朗, 下田务农, 上山放牛, 各种农活多可以做, 于是二儿子便一直与其生活在一起。可是今年年初的一场大病让原本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再也无法一如从前的替儿子干活,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求养案件便就此展开。在农村, 此种情况不胜枚举。从抚养子女成人到成人后的成家, 父母早已倾其所有, 将自己的房子, 粮食, 牲畜以及一生的积蓄都分给了子女, 而自己便选定一家一起生活, 或是让子女轮流抚养。可是此时的他们大多数已经年迈, 丧失了务农的能力, 于是子女便认为父母已经没有多大用处, 就不好好安排他们的生活, 有的, 甚至对老人进行虐待, 这无疑是对老人身和心的共怆。

四、养儿未必能防老

从古至今, 养儿能防老这个观念不可谓是不深入人心。如今农村老年人大多都有大家旺族的传统思想, 年轻是尽一切努力多生孩子, 期盼的就是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可是, 最终却无法偿其所愿。首先, 子女众多便使其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想要叫子女都接受良好教育便显得尤为不可能。既然得不到足够教育, 成家之后便致富无方, 导致家庭困难无法赡养老人, 如此恶性循环。其次, 子女多很容易就造成在赡养老人方面他们之间相互的推诿, 谁都不愿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最终形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

五、儿子说不算, 媳妇来当家

在我们接手的这个案子里, 有个现象引起了大家一致的关注, 老人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可是在调解过程中, 从头到尾我们也没见到三儿子的面, 即便是见到了大儿子和二儿子, 他们懦弱的态度与自家媳妇的强硬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最最搞笑的一幕出现在调解的最后一天, 大家在同意书上签字的时候, 来的竟然是五个女人组成的娘子军!我说这话一点没有歧视妇女的意思, 同样是女生的我是不是要对这种现象感到骄傲呢, 这是不是代表女人这半边天撑起来了呢不, 完全不同!走访期间, 我们就此问题向有关人员提出质疑, 他们解释“农村家庭经济本就不算富裕, 儿子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 自然是媳妇说的算。”但我却认为, 这, 很像是一块挡箭牌。且不要说是在城市, “女子以夫为天”这种愚昧想法尚未消失殆尽, 况且是在闭塞的农村这些女人倘若没有夫家的默许纵容怎么会在不善待老人这个问题上如此嚣张假使儿子们可以不对妻子听之任之, 如此迁就, 这些缺少教育的农家妇女怕也不会妄为。

发现问题很重要, 但是如何将问题解决更为关键。

(一) 转变思想观念,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重中之重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 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大多数农村人口接受正规教育显得很不现实。但是却有一种更快的方法。无论一个人是否识字, 他终究是个人。只要是人就有良知, 就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 转变在农村依旧广泛存在的“多子多福”思想显得很重要。让子女数量下降, 少生优生, 才有能力让子女接受好的教育, 才不至于使“富的更富, 穷的更穷”这种局面愈演愈烈。而针对已经存在的“子女众多”的现象, 最强有力的办法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营造一个“尊老爱幼”的社会气氛, 通过新闻媒体, 农村特有的文化阵地等途径, 广泛的让“孝道”深入人心。从而从子女内心深处出发沉睡的亲情。只有这样, 才可以不只是治标, 更重要的是治了本。

(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前面已经说过, 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不能很好的赡养老人并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条件所迫, 情非得以。既然如此, 加强农村建设, 是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成了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因此, 国家更需想办法, 帮助农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只有经济水平上升, 物质条件有了保证, 才能根本改善家庭条件, 由此才能提升赡养老人的能力。而老人才能真正的安享晚年。

(三) 认真落实农村福利事业的发展

现如今, 农村医保声势浩大的在农村展开。可是, 在我们走访的人家中, 很少有人对此事有所了解。也许是因为此项政策尚在试行阶段, 但宣传力度明显不够是问题之一。在农村, 还有一些老人因为种种原因只剩一人, 远离了儿女不肯赡养的漩涡, 同时又陷入根本就是老无所依绝境。针对此种现象, 国家和政府着实要站出来, 办实事为老人免除后顾之忧。因此, 大力兴建老年公寓和农村福利院正可表达国家对老年人的一片关爱之情。

总之, 解决赡养老人难这个问题, 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即便是公众都有觉醒, 可是望前路, 我们仍旧任重而道远。而法制建设恩泽农村老年人的一天, 值得所有法律人为之奋斗不息。

摘要: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史, 创造无数奇迹的炎黄子孙永远铭记的古老传统美德便是——孝。“百善孝为先”这一古训不知道影响了多少代人, 口口相传, 生生不息。且不说汉高祖亲尝汤药侍奉老母, 曾参噬指痛心拯救双亲, 单就董永卖身葬父便引来七仙女下凡相助, 便可见“孝”于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既然如此, 从未放弃弘扬孝道的当今社会, 为什么在偏远的农村会有无数例老人无法得到赡养的案例呢?我们希望以此为基点深入了解, 找到原因。

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篇5

调查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我们知道,在2005年3月的两会上,中央把建立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确立为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国的施政纲领之一。而解决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所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给予大多数人一种警醒,让我们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因而在以后的生活当中,也尽公民之责之义务来关注这些问题,并且以身作则。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老年人。

调查方式: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和参观老年人的活动

走访了老年人的家庭,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以及对部分老人子女的委婉询问,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不容乐观。大约42%的老人独自居住,在这之中,有17%的老人失去了妻子或丈夫,沦为孤寡。他们独自生活,求生方式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发现,近19%的老人年近古稀仍然靠着自己大量不辞劳苦的务农,集市上卖农产品来维持生计。56%的老人是在子女定期给予的物质金钱的基础上,做一些少量,轻便的农活作为经济来源之一。其余部分老人则是全凭子女的定期给予的金钱来支配生活。这样的一个数据让人为之一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晚年安享并不那么如意。而在对独居老人心态的调查中,60%的老人是感到孤独寂寞的,他们认为或多或少的金钱物质是填补不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空白的。

我家隔壁的张奶奶,子女都离开了家,一年四季也很少回家。张奶奶讲到:“我现在一个孤寡老人,也用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只希望多看看这些后人啊。”奶奶眼角的泪光泛在成线的眼角。而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不在少数。他们对家庭温暖与热闹的向往和对在外子女惦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积越深,表现出来的是那让人心疼的空洞的眼神,佝偻而寂寞的身影,甚至纵横的老泪。可见老年人精神的赡养也不容忽视。

与之情况不同的是,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占了58%。根据调查发现,与子孙同住亦是有喜有悲。有的老人微笑,有的叹息,有的沉默。在这之中问题最多做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这种老少同居的生活引起的各种纷争。

1:子女经济来源少,供养压力大。61%的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外出打工。社会经济形势起伏不定。扣除日常生活开支,孩子教育经费,所剩不多。对于老人的赡养,他们会因此心生埋怨,除力不从心外,还会不自觉的认为老人是负担。导致日常生活之中对待老人态度也不好。80%老人只能隐忍,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疼。

2:子女与老人生活差异导致的矛盾。几代人同堂,总会遇到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性等发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一些直接的冲突。导致争执,不愉快的现象时常发生。

3:部分子女道德伦丧,只知向老人索取,却不愿回报老人。有的儿媳视娘家人为自己人,公公、婆婆为外人,“内外”差别大,不赡养甚至虐待公婆,有的儿子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使父母饱受委屈。而很多老人即使受到虐待也往往采取迁就忍让的态度,造成隐性虐待较多。

在农村中,仍然有一部分人的思想停留在过去,没有和日新月异的时代精魂接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关爱老人的精神并未真正意识上的进入农村家庭深处,老人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也淡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然而在受访家庭中很大部分老人对这样的法律也知道的模棱两可,更不用提用此来保护自己了。但近40%的老人依然宁可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子女,除了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更多的顾惜亲情。

不仅家庭,从社会大的角度来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精神文明,传统美德,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也必不可少。

如今,国家对于农村很多大龄,贫困的老人已经推出了“低保”政策,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低保的保障标准也在增加。在受访者中近50%的老人享受到了这样的阳光政策。另外,医疗卡的普及办理,使得生病老人

更愿意去正规医院就诊,取代了以前节约而不看或者多磨的习惯。医疗费上报50%—70%,无疑对经济来源少的老人解决了一个看不起病的问题。就我的家庭而言,我爷爷奶奶亦受到这样政策的福利,几次患病住院治疗,医疗费用报了70%极大地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

上门给农村老年人照相也创收 篇6

三年前,张路在县城开了一家照相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生意冷清。今年5月份,一位老乡找到张路说:“我的父亲病情加重,恐怕留在世上的时间不多了,麻烦你跑一趟帮我父亲照张相吧?”张路满口答应就去了。

他回来将相片冲洗完毕,便琢磨: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农村六旬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许多老人都愿意在有生之年拍摄一份自己满意的相片留给后人,可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有的因为碍于情面不愿意去县城照相,有的因为行动不便等健康原因不方便去拍照,这里有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啊!

于是张路投资5000多元买来了手提电脑、照相用的冲印设备和镜框等一些照相必备物品,走村串户干起了给老年人照相的生意。照相过程中,他实行统一明码标价,照一张30元。张路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直接上门服务,马上引来了农村诸多老年人的若趣,纷纷请他上门照相,张路照相采用现照现洗的方法,立等可取,并根据老年人个人的喜好选择不同风格的镜框,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 篇7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由于生物学因素和后天性风险等原因, 男性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要高于同期女性老年人口, 使得老龄人口中女性人口比例占大多数, 而且随着年龄层的增高, 女性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呈现“老龄人口女性化”的趋势。因此, 老年女性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起, 中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就开始上升。截至2005年底, 中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1亿人, 达到10055万, 比2000年多1183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7%。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达到5938万人, 占整个农村人口的7.35%。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迅速增长, 规模约是城市的两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

根据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所得数据, 2000年中国60岁以上女性人口达到6660万人, 占同龄段老年人口总数的51.2%, 80岁以上女性人口达到744万人, 占同龄段高龄人口的62.1%, 接近2/3。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 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近60%, 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女性已达到4500万以上, 其比例约占农村老年人口的55%。因此, 农村老年女性问题是中国老年女性问题的重点。

老年人口总体上是弱势群体, 最容易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保障老年人口生活等老年福利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将无法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并最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与城市相比, 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更大, 这预示着新世纪农村老龄问题将会比城市更严重, 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不可否认,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速度越来越快, 但农村整体状况的改善是否意味着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由于老年女性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数量多, 老年女性又受到性别和年龄双重歧视, 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老年女性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 老年女性中的大多数又居住在农村, 农村老年女性这个群体处于弱中之弱的地位, 她们的生活福利问题更应值得关注。

同时,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发展, 如何切实地保障日益庞大的老年女性的合法权益, 满足她们的特殊生存和发展需求, 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发展战略目标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老龄社会政策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 充分关注老年女性, 尤其是农村老年女性的特殊需求, 已经成为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前刻不容缓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与问题

中国妇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它起步的初期给予农村女性的关注是极其有限的 (高小贤, 1997) 。早期的农村妇女研究多集中在婚姻家庭领域, 主要关注的焦点是买卖婚姻, 妇女外流和拐卖妇女等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有一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妇女变化及妇女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研究。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人群的生活等相关问题引起了相关组织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995年世妇会以后,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研究视角投向了老年女性 (徐勤、王莉莉、伍小兰, 2005) 。已有的研究内容涉及老年女性的各个方面, 包括居住方式、经济、健康、婚姻、家庭、养老、权益、价值、心理、社会参与、体育锻炼、退休年龄等一般性问题, 还有农村老人、孤寡老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新问题和特殊群体问题。研究不断深入, 专题性研究增多, 研究角度从单纯的人口学研究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 从单纯的研究老年女性生活状况转向解决老年女性生活困境的社会政策研究等。

(一)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状况

关注和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问题, 那么观察、调查, 进而客观、准确地描述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生存、生活状况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农村人口生活福利一般指农民对生活的满足状况, 即不仅在衣、食、住、医等物质方面能得到满足, 而且有各种娱乐和社会交往, 有心思体验人生的乐趣, 可以过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可见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 发现直接关注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生活福利的文章比较少, 这方面的信息多数反映在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女性化和老年贫困问题的研究内容中。

一般将农村老年人口福利划分为物质、情感、社会地位、政治和文化娱乐5个层面 (王习明, 2006) 。运用这5个指标体系调查发现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福利呈现无钱就医、情感关注不足、社会地位下降、文化娱乐缺乏等现状 (陈恒彬, 2007) 。

当前虽然农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农村老年女性面临着思维单纯、价值守旧、社会隔离、代沟加剧、精神空虚、信仰盲目、情感孤单与再婚障碍等许多精神情感问题 (崔学华, 2007) 。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状况呈现出身体素质差、健康状况不佳, 文化素质低, 就业结构单一, 思想观念陈旧, 家庭和社会地位低, 医疗服务、精神服务缺乏等特征, 老人们没有发展型福利 (柳玉芝、楚军红, 1996;刘东发, 2002;蔡荷芳, 2005;程文娟, 2007) 。

近年来, 对老年女性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研究进一步深入, 注意到了老年女性问题存在环境的城乡不同, 并引入了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 (黄鹂, 2007) 。

研究表明老年妇女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主要由缘于亲缘的亲情关系构成, 社会支持需求广泛, 经济供养渠道多样, 需要照顾项目分布多样, 生活照料者由不同社会角色承担, 精神慰藉与亲情需求强烈 (郅玉玲, 2006) 。但老年人选择需求的方式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王雁, 2001) 。

从对以上主要文献的综述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较差, 但对其特征描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已有文献中学者们对这一对象的描述一般均集中在人们常识能观察到的几个方面, 或研究的侧重点上。而且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将老年女性问题中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群体来进行宏观的、定性的研究, 针对农村老年女性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及其特征是贯穿于个体生活涉及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诸多领域的一个复杂的现象。对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改善对策

在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的问题上主要是两个思路。一个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另一个是发展农村老年人经济组织, 如成立老年基金、老年人经济实体等。

有学者认为构建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政策支持体系是解决中国老年女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姚远、米峙, 2005;张辉, 2006) , 认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使得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妇女的生存状况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贾云竹, 2007) 。

研究表明近年来虽然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徐道稳, 2006) 。应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相关法规, 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社会福利机构, 如敬老院集中供养和亲属或近邻代养等措施来发展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周志凯, 2005、2006) 。

有学者提出依托地缘纽带构建居住共同体, 将政府和民间作用有机结合, 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发展的福利需要, 即所谓“新型地域共同体”的设想 (李凤月, 2006) 。

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在老年人权益保障与休闲娱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调查发现老年女性在村庄老年协会活动中几乎是缺席的 (甘满堂, 2008) 。

总之, 与其他老龄问题相比, 农村老年女性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重视。对老龄问题、老年女性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城镇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上, 对农村老年女性问题的研究尚处空白。首先是专题性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大多被置于其他老龄问题研究之中;其次是缺少有关农村老年女性问题的专门性社会调查的个案和第一手的实证资料, 因为中国农村幅员辽阔, 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现代经济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 农村老年女性的生活状态也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三、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有关农村人口生活福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老年人口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所面临的挑战与影响因素;农村社会化养老方式的探索等几个方面。但是以农村老年女性这个群体为视角来进行研究的较少。而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的成果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 笔者对目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 更新观念

当前研究中大多注重生活福利的经济方面, 忽视农村和农村老年人自身实际福利的需要, 特别是精神福利的需求, 所以应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 在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中树立物质和精神双需求的理念。

(二) 尊重差异

在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时应考虑老年女性的生活环境, 因为老年人并不是一个同质总体, 不同个体对生活福利需求的差别迥异。生活环境作为对生活福利起烘托和支撑作用的客观存在, 其差异性同样会影响生活福利的其他要素。所以要深入农村, 扎实开展田野调查, 获取第一手资料。

(三) 构建指标体系

构建一套以个人为单位, 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 以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生活福利的某个具体方面为线索, 如经济供养 (衣、食、住、医等物质方面) 、生活照料 (日常照料、关心等支持方面) 和情感慰藉 (心理、情感交流、社会地位、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 等, 用于评价个体生活福利状况的指标体系。这样既可以标准化数据采集的口径和数据处理的程序, 也有利于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可保证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给予客观、准确的描述和反映。

(四) 分析因素, 研究模式

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 应重点研究影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的因素, 研究与目前中国农村经济, 或某一区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福利模式, 进而提出改善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的政策建议。

摘要:农村老年女性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中国老龄社会状况进行了分析, 重点评述有关中国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与其他老龄问题相比, 农村老年女性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重视。对老龄问题、老年女性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城镇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上。同时, 文章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提出设想和展望。

关键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R].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浅谈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 篇8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农村老年人口这个弱势群体是不容忽视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所以, 我们应把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以重视, 探索出可行的路径来解决这个阶段的农村养老问题, 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一、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口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了改善,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高。在农村, 子女供养以及老年人自己劳动构成了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我国农村,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参加社会劳动的概率是65.85%。构成老年人收入的主要部分还是老年人自己的劳动所得, 其次是子女的赡养费, 社会福利方面只占到了一小部分。从政府对于老年人的福利保障方面来看,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帮助, 调查显示, 只有一小部分的老年人能定期收到政府发放的福利品,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出现, 而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得不到政府的帮助, 没有社会保障的。

二、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养老现状分析

在当代中国农村, 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 养老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和需要

60岁的老人在快速发展的农村有退休制度作为保障, 但这只是部分的中国农村地区, 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享受这样的补贴。很多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去处——养老院发展比较落后, 很多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并未建立, 老年人有病不能医、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都未得到解决。近年来老年人协会虽然在快速发展, 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组织体系亟待完善。人们一直认为老年人协会对于老年人的养老会发挥领先作用, 可以解决农村家庭养老纠纷。因此, 我们期待着农村老年协会扮演更大的角色, 指导和监督家庭养老, 使问题缩小化, 逐渐实现问题都能在农村中得到解决的良好现象。

(二) 农村老人以往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目前来看, 家庭养老仍然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形式,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化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家庭养老的形式使得儿女的负担过重, 很多家庭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承担不了。显而易见, 这种现状使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惑。

三、改善农村养老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加速完善中国农村

责任编辑:陈贵娟

的养老保障体系, 这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环节

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是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定, 主要有家庭支持机制、个人养老机制、社区养老机制以及社会养老体系, 前两种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后两种主要属于社会养老的范围。

(二) 对弱势群体要倍加关心和帮助

在农村, 有很多老年人都属于弱势群体, 比如说: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 衣食住行不能自理的老人, 儿女对老人的赡养存在分歧的老人, 等等。这些老人基本上无法采用家庭养老的方式来养老, 所以国家、社会以及老人所在的社区都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心, 可以在平时多去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节假日送去更多的祝福和安慰, 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慰藉。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 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通过医疗援助的方法帮助他们, 比如适当减少治病拿药的医疗费用, 发送医疗援助卡等方式, 使他们能够得到医治, 减少现实社会中“没钱看病”的现象, 保持健康的身体安度晚年。

(三) 转变人们的认识和想法, 不断改变人们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上的片面想法

1.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 农村建设也不断完善, 人们对农村的养老观念也要逐渐改变。

要改变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形式, 适应新时代下的老年人养老模式, 依靠社区、社会以及家庭等共同养老, 这样既能缓解家庭的压力, 也会带动社会的共同进步。

2. 重视农村养老问题,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

在现代社会当中, 家庭养老这种模式并不是永久持续的, 所以不能只靠家庭来给老人养老, 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障机制是必要的。只有这样,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才能快速得到解决。因此, 我们要转变想法和观念, 对养老问题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

近些年来, 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老年人口不断增多,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 以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希望能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有一些帮助, 能够让他们在舒适安定的环境中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赵雨亭.银龄新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1]赵雨亭.银龄新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2]丁润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条件[J].理论探索, 2005, (4) .[2]丁润萍.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支撑条件[J].理论探索, 2005, (4) .

我国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法律思考 篇9

1 精神赡养的概念和分类

1.1 精神赡养的概念

赡养, 是指法定亲属间相互抚养的法律责任,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的义务, 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

精神赡养, 一般指在家庭生活中, 赡养人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在精神上给予其慰藉, 满足其精神生活的需要, 使其愉悦、开心。

赡养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是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精神赡养, 从形式或方式上划分可分为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和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从内容上分可分为物化的精神赡养和情感的精神赡养;从性质上分可分为法律层面的精神赡养和道德层面的精神赡养。我们这里只看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和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

(1) 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 就是积极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 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 (即物化的精神赡养) 。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 (即情感的精神赡养) 。从道德层面上看, 要孝敬老人。精神赡养的范围非常广泛, 要求非常高, 大到衣食住行, 小到吃喝拉撒, 各方面都要关心。尽量做到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让老人在心里觉得温暖。从法律层面看, 对老人定期的、不定期的的探视或看望等, 是必不可少的。

(2) 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 就是不对老人制造精神痛苦或精神虐待。不作为的精神赡养, 要求赡养义务人通过不作为的形式来实现精神赡养。如果作为后, 往往会触犯法律, 情节严重者, 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行为上不伤害老人, 更不能殴打老人, 不能虐待, 不做侮辱行为和动作。在言语上不伤害老人, 不讽刺挖苦老人, 更不能辱骂老人。对老人不使用精神虐待, 不能从精神上不理不睬, 视为不存在。不能限制老人生活自由, 不干涉老人再婚, 交朋友, 参加社会文艺体育活动, 以及对其他精神生活的追求, 都不能进行限制。

2 我国农村老人精神赡养的现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 农村老年人的比例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1999年我国就已进入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 随着不断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的凸显, 养老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 而精神赡养问题更加的严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浪潮, 老人们更加渴求儿女、社会、朋友对他们的精神赡养与亲情关怀。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在已是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社会、个性化社会的时代, 老年人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许多新事物不被老年人接受, 他们不会使用, 往往被快速发展的社会落下。如何使用手机接打电话, 如何使用电脑, 如何使用自动存取款机……这些事物他们都不会使用, 往往就排斥这些事物, 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2) 农村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事农耕活动, 有很多农村老人从未出过门, 从未做过火车, 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只限于本村、附近的邻村、镇上、县城……, 社会活动范围很小, 许多人往往深居简出, 封闭在家里, 较少与社会交往。他们的物质生活简单, 精神生活更是单纯, 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机会也很少, 接触的人也很少, 从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有的因此患上神经衰弱、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病症, 老年人心情抑郁、惆怅寂寞、焦虑狐疑、孤苦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3) 在农村, 老人的赡养主要依靠儿女。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地少人多, 剩余劳动力过剩, 而城市又迫切需要劳动力, 农村人口多数流向城市, 农民成为农民工, 形成常年在外打工的打工仔。这些“农民工”、“打工仔”往往背井离乡, 常年不归, 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 老人和孩子就成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们更需要亲情的抚慰和充实的精神生活。长此以往, 势必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3 我国农村精神赡养存在的问题

(1) 对精神赡养缺乏认识。

在农村, 人们的养老思想局限于物质赡养, 而忽视精神赡养。农民们生活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养老就是物质赡养, 父母要有房住, 有衣穿, 有饭吃, 只要他们的物质要求满足了, 老人们就是幸福的, 给老人买的东西越多, 给父母的钱越多, 父母生活的就越快乐。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精神赡养, 意识不到精神赡养的问题, 更不知道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需求。所以有很多农村儿女干涉老人再婚, 认为是丢人现眼的事, 老不正经, 抬不起头来, 也有些儿女从不探望老人, 有些儿女把给老人的东西送到了就走, 从不和老人说说话, 聊聊天。

(2) 法律的缺失。

迄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虽然《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中提及一些, 但都是很宽泛的法律规则, 并无具体的细化条款。道德约束是不具有任何强制力的, 它仅对人们日常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精神赡养法律的缺失有时也将司法系统置于尴尬的境地, 一些不养老行为“不合情、不合理, 但是不违法”, 而且在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 给精神赡养问题的诉讼带来难度。

(3) 农村人口外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向前迈进, 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农村富余人口逐渐涌入城市从事各种工作。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 从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出现, 无人在老人身边赡养, 老人只能孤苦伶仃, 精神上的关怀自然就少。

(4) 农村外来人员少。

由于农村比较偏远, 交通不发达, 外面来的人较少, 走出去的人也少, 这样就减少了农村与城市的交流。城市里的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来农村的机会就减少了, 农村的老人们得不到他们的服务, 看不到各种丰富的文化娱乐节目, 看不到关心他们的志愿者, 没有人陪他们聊天说话, 没有人排解他们精神上的空虚、寂寞。而农村地区的志愿者少之又少, 或者根本就没有。

(5) 养老设施缺乏。

老人们都有精神需求, 老人们可以向儿女索取、社会索取、向亲戚朋友索取……城里的老人可以去健身中心健身、去老年大学学习、参加各种社团、去图书馆看书、去商场逛逛……据有关方面调查研究显示, 许多农村根本没有任何公用的养老设施或场所, 老人们每天在家里料理家务, 干点农活, 搬个板凳坐在自家门口是农村老年人最常用的打发时间的方式。养老设施的缺乏也是造成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4 我国农村精神赡养问题的对策

4.1 树立观念

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表彰大会、走进家庭等渠道深入农村宣传精神赡养, 让农民知道什么是精神赡养, 认识到精神赡养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多关心老人, 满足老人们精神赡养的需求。可组织志愿者来村里宣传, 发传单, 做讲座, 使村民真正懂得精神赡养的必要性。可以聘请名人做宣传员和宣传大使, 以扩大宣传度。此外, 树立典型, 对那些精神养老的模范和杰出代表进行表彰和奖励, 在村民的心目中树立榜样也能起到很好的宣传和鼓励作用。通过宣传活动使农民确立正确的养老观念,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

4.2 明确司法解决方式

在诉讼活动中应加强对当事人的宣传, 教育工作, 以使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有明文法律规范精神赡养现实情况下, 调节也是有它的局限性的。多数精神赡养案件通常会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驳回了有关精神赡养的诉讼请求。通过调解缓和对立矛盾, 促使义务人积极履行精神赡养义务, 在案件审结后对案件进行回访、跟踪, 弥合双方的感情裂痕。此外扶植指导民调组织工作, 强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 把解决赡养案件与当地的社会文明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达到降低诉讼成本的目的, 不能达成的争议的较大的精神赡养纠纷可以提起诉讼, 可以确保社会安定秩序。

对于精神赡养纠纷严重的案件视其实际情况, 可根据我国现行《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对赡养人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在审理、执行过程中合理运用责令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训诫、具结悔过乃至罚款、拘留等手段、以便精神赡养案件的处理得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往往被少数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在诉讼的层面上, 法院也不清楚这种案件是否能立案, 依据什么立案。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处理的一些精神赡养纠纷案件中, 采取调解方法解决, 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 对赡养老年人有利, 并能缓和双方的矛盾。

4.3 外出务工人员回流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鼓励农民自己创业, 多提供就业机会, 使农村人口固定在土地上, 不随便外出流动, 形成外来务工人员的回流之势。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政策促使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只有切实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 才可能促使农民工的“回流”, 才能使外出务工人员固定在土地上, 留在家中, 留在老人身边, 对老人的生活更加关心, 从而在精神赡养方面更充分的满足老人的要求, 切实履行好赡养义务, 让老人安享晚年。

4.4 增加与外界的联系

农村老人们多数留在家中, 不与外界接触, 需建立一种能长期为广大农村服务的自愿者和服务队制度。每个村子的村委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本村的年轻人建立自己的自愿者服务队, 定期的看望老人, 陪老年人聊聊天或者做一些家务, 解决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村委会还可以与附近的学校、部队、厂矿结成对子, 定期的来进行志愿服务。如联系附近大学的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 学生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为其周边的农村老人提供一些精神上的帮助, 形成一种长期的服务对子。这种服务活动是双赢的, 学生在服务老年人的同时也接触了社会, 锻炼了自己, 了解了民情, 可以把自己所学应用于村子里, 而老人们得到了年轻人的关心, 在精神上得到了慰藉, 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4.5 完善养老设施

结合农村老人的实际情况, 可以每个村建立老年人活动室, 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搞活动;建立农村书屋, 让农村老人们在精神文化上有所学习;建立老人的活动场, 可以设置门球场、地滚球场等适合老年人活动的项目场地, 配备键身器材, 让老年人积极锻炼身体;配置多媒体系统, 可以给老人放映一些他们喜欢的电影、戏曲等;配备电脑室, 老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网络世界。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八大报告首提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养老问题目前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 老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 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赡养。面临着农村人口不断外出打工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见不到自己的儿女, 孩子们尽不到精神赡养的义务。我们要从法律层面上思考, 尽量完善农村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赡养,农村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Z].

[3]陶毅.婚姻家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重庆市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调查 篇10

1.1 调查对象

2011年7月—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不发达地区(黔江区、忠县)共9个乡镇18个村,年龄为女性55岁、男性60岁及以上的老年常住居民(居住时间≥1年)共495人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使用设计问卷(参照卫生部全国居民健康调查)对老年居民进行现场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史、日常生活行为、健康现状等。共发放调查问卷495份,回收后经筛查有效问卷474份,有效率为95.76%。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资料用EPI DATA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质控并检错。用SPSS18.0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分析,以老年人口是否健康的二项分类变量为应变量,进行二分类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

农村老年居民474人中自觉身体健康的有172人,健康率为36.3%。平均年龄69.6岁,年龄分布:55岁~296人(62.4%),75岁~178人(37.6%)。性别:男性246人(51.9%),女性228人(48.1%);民族:汉族256人(54%),少数民族218人(46%);婚姻:在婚356人(75.1%),离婚12人(2.5%),丧偶106(22.4%);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228人(48.1%),小学198人(41.8%),初中34人(7.25%),高中或中专12人(3.0%)。职业类型:农业劳动者(从事农林牧渔工作)382人(81%),非农劳动者32人(6.8%),其他58人(12.2%)。

2.2 患有主要慢性病

患有慢性病34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72.6%。在患病率最高的前三位中,骨关节病患病率最高,占患病人数的26.5% (91/344),其次分别是风湿病占18.3% (63/344),高血压占11.0% (38/344) (见表1)。

2.3 主要慢性病情况

调查显示,A组有100人(33.8%),B组有142人(79.8%),患有各种慢性病,A、B年龄组人群各种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发现,骨关节病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风湿病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2.4 不同特征老年健康率比较

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与老年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影响老年健康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老年居民身体是否健康作为应变量,是否与配偶有单独卧室、是否能独自行走等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是否正常、视力是否辨认困难、是否需别人照顾生活起居、患病是否严重、是否治疗伤病、是否因伤病和体检而住院等7个因素与老年健康与当地农村老年健康有关(P<0.05,见表4)。

2.6 影响农村老年健康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更好地探讨多种因素对当地农村老年健康的影响,以身体是否健康为应变量,以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以及单因素分析中7个变量共10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引入回归模型,经筛选后,有2个因素进人回归模型:婚姻状况(OR=0.329),患病严(OR=0.415,见表5)。

[例(%)]

注:*P<0.05

3 讨 论

健康自评能够反映健康状态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1,2]。健康自评是一个敏感和强有力的死亡预测指标,对患病率,身体机能,健康护理的应用和住院治疗,医生对健康状况评价等也是很重要的预测因素[3]。目前在老年人群研究中,主要关注躯体健康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仅有国外少数学者对某些社会学因素与老年人健康自评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评[4,5]。

本次调查中,随着老年人的年龄的增大,骨关节病及风湿病的的患病可能与身体机能的下降、当地季节雨热同期,气候湿润有关,该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村老年日常生活能力中,自我照顾方面差别显著,这也说明农村的老年人口的生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下滑趋势,自身活动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这与刘娟娟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7]。

在生理方面,本次调查中患病的严重程度是本次调查研究中唯一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因素,在表4中,患病严重的伴随概率为0.013,Wald统计量值为7.698,说明是否患病严重与老年健康有明显关系。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生活方式对死亡的影响占40%[8,9],赋闲与老年人健康自评不好密切相关,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10,11]。老年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2,13],例如,身体锻炼对于促进社区老年人功能健康、预防慢性病、提升心理幸福感、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14,15,16,17,18],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37%~ 79%的老年人无规律身体活动,英国仅10%活动充足,美国21.8%活动活跃[19,20]。体育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代谢综合征的发生[21,22],还对老年抑郁症状有积极的调节作用[23,24]。政府需要加快老年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注重对社区康复技能、心理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知识的掌握[25,26,27]。

在心理方面,主观支持比客观现实更能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社会支持中更有意义[28]。这与国外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相类似[29]。研究[30]揭示,家庭关系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健康状况呈正相关。本次调查显示,婚姻状况是影响本地区老年健康的重要因素,从表4看出,婚姻状态相伴概率最少,为0.005,Wald统计量值最大,为8.815,说明该变量在模型中很重要,婚姻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到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从心理学来看,老年人对新知识有不断学习的渴求,老年人尤对维持健康的需求更大,同时,随着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医疗费用的增高过快,并且多数老人行动不便,亟需上门服务,提供健康教育[31,32]。一方面要使用健康保健信息技术为农村老年人做健康信息记录[33],另一方面加强心理学的健康教育宣传,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从社会学来看,不参加社会活动与我国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密切相关,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34,35]。空巢老人的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般老人[36,37],需要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如:失落、孤独、恐惧、抑郁和健忘[38]提供长期护理保险计划[39]。护士需要多和老年人沟通,鼓励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社会,保持心理健康。Antonucci等[40]发现,当老年人面对严重的或慢性的躯体疾病时,社会支持还可以成为一种促使他们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例如社会支持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41,42,43]。因此乡镇卫生系统要帮助老年人寻找亲人支持系统、友谊支持系统和宗教支持系统,减轻他们的漠视感和孤独感[44]。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495名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老年健康率为36.3%,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与老年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0.329),患重病(OR=0.415)是老年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基层地方政府应加强卫生保健常识的宣传,鼓励发展简单易行的村级老年常见患病医疗服务;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的现状分析 篇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无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当前,农村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活动方式是看电视、打麻将、聊天等。文章以H县X镇渡船村为例,通过对农村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状况的描述,分析了该群体休闲活动的特点及其原因,并简单运用社会学理论进一步分析,对该群体的休闲活动状况进行思考。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休闲活动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6-18-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人在物质供养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 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了广大老年人的重要诉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的文化娱乐主要集中在看电视、打麻将、聊天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活动内容单一。同时,各种组织开展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缺乏持续性、周期性。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老年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对文化活动的开展力度还不够,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对此,笔者认为要想方设法地填补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白”,就需要不断地延伸、扩展和优化老年朋友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空间”,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 关于“休闲”的阐释

“休闲”之说,古已有之,人类对休闲的体验与其对生命的自我反思同样古老。从中国的字义学考证上看,“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寓意是“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休闲”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

近现代大工业社会的崛起,使闲暇时间增多成为必然。很多社会思想家,包括马克思、孔德、韦伯、齐美尔都对休闲进行了研究。“休闲”是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休闲方式不同,人们对休闲的理解与定义自然也就不相同。若把有关休闲的种种定义归类,就会发现它们出现在四种基本的语境中,分别是时间、活动、存在方式和心态。从时间的角度出发,休闲被定义为为工作及满足生理需要以外的时间,通常被称为“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从活动的角度出发,休闲被界定为人在工作及满足生理需要时间之余,自由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从心理状态出发,休闲被界定为一种自由自在的存在状态或澄澈开放的心灵感受。

笔者认为,休闲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是一些现象的组合,不可能用单一的方式将其陈述清楚。本文选取从活动的角度来看待农村社区老年农民休闲情况。

2 农村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现状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民的职业结构、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劳动空间、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农民进入老年阶段后,闲暇时间增多,这一群体休闲现状如何值得探究。笔者基于H县X镇渡船村进行实地调研,从休闲活动及其变化情况的角度来探讨农村老年人休闲问题。

表1-1 老年群体年龄层次及性别与休闲活动

注: 60-79 岁为低龄老人,80 岁及以上为高龄老人。

通过访谈得知,春冬时节,低龄老年人大部分觉得“无聊”,主要靠打麻将和聊天来打发时间,女性在冬季还会织毛衣和纳鞋底,但如今逐渐以打麻将取而代之。高龄老年人通常是在院子里、墙角边晒太阳闲聊。夏秋季节,由于农事较为繁忙,大多老年人选择在傍晚饭后,摆“竹床”聊家常。正月,若有流动戏班来村子里搭台演出,几乎全村老年人都会前往观看(现在演出逐渐减少,几乎没有)。看电视的时间都是在晚上,且春冬比夏秋要稍长一点。大部分老年人对电视并无强烈兴趣,相比和乡亲们聚在一起聊天、打麻将,电视的吸引力很弱。

中国农村老年群体的休闲活动的确是以群体为中心,更多的是谈话和交流,范围也很有限,来源于实际的劳作生活的。相较城市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农村老年群体的休闲活动极其单调。近几年,伴随着关注老年事业的商家与非营利组织日益增多,城市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发展是相当迅速的,有些地方甚至年年有新意。但是,据笔者调查,渡船村农民的休闲活动几十年几乎没什么变化,发展相当缓慢。

3 农村老年群体休闲活动单调与变化缓慢的原因

笔者认为农村老年群体休闲活动单调化的三点原因:

一是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收入从纵向上来看是成倍的增加,但是其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上涨。从横向来比较,其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是越来越大。若不能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那么休闲活动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

二是文化设施。农村的文化设施相当落后,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文化设施。

三是知识文化水平。当今农村的老年群体大多都是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的,老年群体中大部分的人满足于能认识基本的一些字,读懂有关政府关于农业的文件就已足够了。知识文化水平上的落后,使他们无法接触有层次的、有水平的、高质量的休闲活动。

至于发展缓慢的原因,与这三点原因也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这里,笔者用当代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中的场域和惯习来论说。场域和惯习是布迪厄用以指代社会结构的两种存在方式。

“所谓场域是一个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每个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即推崇某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如经济场看重经济,文学场或艺术场则看重文化资本。由于场域的相对独立性,外界的各种因素从来不能直接作用于场域,而必须经过场域的”折射“才能发挥作用。”农村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有的场域,它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形式。在休闲活动上,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潜在的规则。尽管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或者说城市人的休闲样式从各种媒体上似潮水般涌来,这些仍要通过这个特有的场域发挥作用,农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社会结构以惯习的形式存在于行动者的身心之中。惯习是一整套性情倾向和指导认知的图式。随着个人不断的接触某些社会状况,个人也就逐渐被输入进一整套性情倾向。由于心智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同源性,个人将眼前看成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然的。在农民休闲活动中,农民一直以来就进行着此种方式上的活动,它像一个稳定的社会轨迹,农民无意识的就要从事这样的休闲活动。从来不会去想有任何的改变或者思考为什么外面有钱人的休闲方式那么多。在电视上看到或外出返乡人那儿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活动方式,农民只是当时惊异,但很快又觉得理所当然,仿佛那些人不是他一个世界的,还是依然继续自己固有的生活,这些农民随着年龄增长构成农村中庞大的老年群体。

在场域和惯习的作用下,农村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的缓慢发展是可以得到解释的,连自身都无法要求改变和发展,那么就真的比较难有所改变了。

4 农村老年群体休闲活动状况的进一步思考

农村的老年群体似乎是游离在繁华边缘的陌生人,世上五光十色的景象与他们总是毫不相干。愈发被关注的“休闲”也将这个群体远远的抛在后面,好像他们注定是游离在繁华边缘的。很多学者研究老年人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城市老年群体在机构或在社区的休闲活动现状。但是,农村老年群体的休闲问题也是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城市老年群体中流行的旅游、广场舞、上网、保健训练、康复训练,还有社区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老年大学中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交流活动,这些休闲活动在农村老年群体眼中,完全是陌生的,甚至有些休闲活动闻所未闻。

当代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基尼系数数字之高令人担忧。纵向比较,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是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的,但是在休闲活动上却仍是一味的单调化,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农民休闲活动的质量,使其更加丰富,这是个难题,并不是仅仅靠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多就能解决的。

据此,笔者简单提出建议:一是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二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老年服务意识;三是季节性的组织农村老年人开展团体娱乐活动;四是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进村开设“兴趣学习班”。

参考文献

[1] (美)杰弗瑞·戈比著,康筝,田松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P5-90.

[2]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P209-214.

[3] 许晓茵,李洁明,张钟汝.《老年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P143-164.

[4] 郑也夫,沈原,潘绥铭.《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4》[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 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P62-231.

[6] (美)艾泽欧-阿荷拉(SeppoE.Iso-Ahola)著,谢彦君等译.《休闲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159-180.

[7] 史铁尔.《农村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P2-9,P147.

[8] 陈涛.《老年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P175-206.

农村老年 篇12

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贫困问题仍普遍存在。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方面原因,再加上面临着严重的代际矛盾,更容易陷入经济和精神贫困当中。习近平总书记(2015)指出,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还有两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大多数;学者郑功成(2012)指出,人类进入老龄化社会不可逆转。既然不可逆转,便只能适应和顺从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需要用积极的心态与理性的制度安排应对人口老龄化。纵观国际社会,养老脱贫问题已成为世界难题和世界关注的重点。而从国内来看,帮助农村老年人口脱贫,应对农村老龄化更是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可见,帮助农村老年人口脱贫,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一、当前农村老年人口贫困现状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绝对贫困问题,尤其在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甚至存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改革开放进入80年代后,国家就积极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运动,之后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得到明显解决,贫困人口也开始大规模下降。但近些年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了贫富差距急剧拉大,这使我国的贫困问题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问题。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老年人口面临严重的经济贫困

经济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而我国农村地区长期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的根源所在。建国初期,为了快速改变国家长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我国长期实行重视城市建设及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农村为城市的崛起和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物资基础,这种城乡职能差异明显的格局导致了现在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居民差距因而也不断拉大。广大农民未能及时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尤其是农村老年人口。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不断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的发生。

(二)传统价值观念转变导致老年人口贫困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受新型价值观念和传统敬老爱老教育的弱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广大青年人当中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部分青年赡养老人的意识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一旦年老就极易陷入贫困的境地。老年人自身的价值观念也在转变,当前老年人养老需求日益多样化,养老需求不仅仅只停留在基础的物质层面,还向丰富多彩的精神方面迈进。当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养老只侧重于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方面,而有些偏远地区甚至还未达到温饱,这显然与当前老年人的多样化养老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农村贫困老年人口社会救助力度不足

我国城乡低保制度实施十几年来,城市和农村的低保标准也逐年提高,但两者差距比较明显,如2015年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达到140元/月,同期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287元/月。相比较而言,城乡社会救助呈现明显的差距,广大农村地区保障水平低,甚至在一些偏远地区还不能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财政投入是农村低保最主要的资金来源。随着农村低保制度在全国的推行,各级政府的低保总支出绝对额不断地提高,低保支出占财政总支出、GDP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农村低保在财政总支出、GDP比重较低且波动较大、增幅较慢。

二、我国精准扶贫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严重的贫困和老龄化等难题,解决贫困、应对老龄化已经迫在眉睫。结合多年农村老龄扶贫工作经验及具体国情,我国于2014年正式确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以此来克服过去粗放扶贫的弊端,能更好地解决农村贫困、应对农村老龄化难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对治理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卓有成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的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每年2855元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比上年减少1442万。虽然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这一新型制度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阻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

(一)资金投入尚未到位

政府专项扶贫资金是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确保精准扶贫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前提。近年来,政府专项资金虽然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对于当前精准扶贫庞大的资金需求仍有较大的缺口。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稳定解决一个贫困人口需要投入11000元左右,而在”十三五”期间,要使当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则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2015年,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2855元/年,有些偏远农村地区尚未达到这一标准,甚至仅仅是几百元,这远远低于专家预测的标准。政府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再加上后期扶贫资金管理不善,使当前精准扶贫工作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没有充足的后备资金做铺垫,开展精准扶贫只会步履维艰。

(二)思想观念未能跟进

作为一种新型扶贫工作方针,广大农村地区的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的认识仍停留于表面,未能进一步深入落实。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序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作为一种公共治理的理念,精准扶贫要求扶贫目标科学、扶贫对象的精准,这就对扶贫工作者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扶贫工作者不再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分配资金,而是要做扶贫治贫全过程的参与者。同时也存在部分干部虽已经深入了解精准扶贫政策,但认为推行精准扶贫会加重基层工作量。精准扶贫工作繁琐、程序复杂,要开展长期的调研活动等,会大大加重工作量,因而对精准扶贫存有畏难情绪,这同样是对精准扶贫认知不足的表现。

(三)技术手段仍待提升

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不断优化治贫结构,提升治贫能力。而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各个阶段都暴露出现有技术手段上的短板。具体表现在:一是未能完全摆脱原有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识别贫困户的弊端,贫困认定程序复杂,部分贫困老年人虽符合贫困救济的标准,但因为申请程序复杂,没有得到相应的扶贫救济。二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未能根据对象的贫困情况及时制定相关责任人和相应的帮扶措施,以至出现大量返贫现象。三是现有的基层扶贫机构机制与功能不健全。这种机构设置是扶贫机构介于常设与临时之间的一种机构形态,不利于精确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改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

精准扶贫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方针,在解决农村老年贫困工作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应力求从资金、思想和技术等方面更好地改进精准扶贫工作,解决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寻求相关解决措施。

(一)增加扶贫投入,加强资金管理

发展经济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应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扶贫投入,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雄厚的后备资金。增加扶贫投入是解决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而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保障。因此,在增加扶贫投入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力度。具体应做到在市、县、乡、各地区的扶贫干部、贫困村、贫困户等各个阶段进行层层把关、层层监管,力求做到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二)树立精准扶贫认知,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如果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根本就不了解精准扶贫的概念,何谈在农村推行精准扶贫政策?何谈解决农村老年人口贫困问题?鉴于之前实行的粗放扶贫方式形成的弊端,我国近年来提出一种能够有效解决贫困的扶贫手段——精准扶贫。扶贫、治贫是现代文明国家必须实行的社会政策,更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存在很大问题,按照现行国际标准,我国目前仍有2亿贫困人口,其中农村老年贫困人口占到很大比重,这已经制约了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首要任务是我国广大基层干部应摆正对农村老年人口扶贫工作的态度,意识到对于农村扶贫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急迫性。基层干部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积极主动地研读当前扶贫政策,不断在扶贫工作中汲取经验,持续与广大农村老年贫困人口保持紧密联系,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扶贫工作;此外,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不断组织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报告交流会,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广大基层干部扶贫工作的实际动态,进而更有效地监管基层干部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保证广大基层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思想上不滑坡、行动上不松懈。

(三)建立科学技术机制,确保扶贫专业化

精准扶贫要求目标明确、制度明确、管理明确。习近平总书记(2015)指出,精准扶贫应包括“六个精准”,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针对目前精准扶贫面临的技术短板,要想确保精准扶贫专业化和科学化,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信息联网和动态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的机制。三是建立健全针对已识别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落实机制。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更好地稳步扎根而保驾护航。

上一篇:膝单间室下一篇:开放的数据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