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2024-05-19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共12篇)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1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 植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用乔木、灌木、藤本以及一些草本植物等素材, 通过艺术手法, 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 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并表达了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一组优秀的植物景观, 在效果上既要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愉悦, 又要能健康生长, 相对稳定。

植物景观由于它特殊性,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是其他造景手法无法比拟的, 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突出和重要。

1 小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小学植物景观设计规划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既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 也没有积极的进行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甚至校园中原有的绿地和景观被占做他用。总的说来, 当前小学校园植物景观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1 植物景观设计目的性不强

现阶段, 许多的学校领导对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目的并不明确, 有的领导认为校园景观仅仅是美观大方即可, 能够迎合现代园林设计的美感;还有一些领导认为校园景观就是在校园里栽种一些以利于身体健康地树木而已;更有一些领导认为, 建造校园景观就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或是提高学校的等级, 无论种什么中多少都无关紧要。然而, 这些认知都深深的扭曲了校园景观的本质涵义, 那就是校园景观实质上就是对校园文化的表达, 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也离不开植物景观,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离不开植物景观。因此, 为了营造更为优美、安静、舒适的室外学习和生活环境。

1.2 植物景观设计的功能性不强

小学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应充分利用有目的的规划与施工, 突出各个学校的主题与特色, 当然最重要的是突出教育的特点。不管什么学校, 它的目的都离不开教书育人, 因此必须创造出应有的育人效果, 并正确的处理好“环境”和“育人”之间的关系。此外, 校园植物景观还应有机的协调统一, 不管各个小细节如何处理, 但在整体上都应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 以便突出其整体性。

1.3 植物景观设计中特色不突出

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 所建设的植物景观应各具特色。校园植物景观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起到的效果自然也不尽相同。然而, 在访问一些学校的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存在许多的共同点, 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 令人乏味无趣。

2 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定位

校园景观设计首先应附有校园文化气息, 通过正确的组织景观来表达校园文化, 这样便可以利用建立起的绿色的、和谐、互动空间, 便于师生传播知识。其次, 明确校园景观设计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学生成长过程的基础上, 根据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进行校园景观设计, 以便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校园景观, 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 便于更直观的理解社会和自然界。最后, 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教书育人, 因此设计校园景观也不能离开这一主题。在设计中运用植物不同属性, 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利用社会、生活、建筑、自然等文化要素以启发学生, 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一些自然柔和的元素, 给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考试的压力之下, 提供一个舒缓的港湾, 以释放这些负面的情绪, 以便轻松的开展学习生活。

3 小学校园景观设计构思

在设计校园植物景观时, 应将生态、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入进去, 同时结合儿童成长中的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为学生营造一个表达情感、启发智力、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校园环境。。

3.1 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文化属性

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 为此校园文化需要校园植物景观加以表现, 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是设计校园景观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 小学就是他们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 小学校园应在具备视觉美感的基础上, 也应能在无形之中教化学生, 像一个无声的课堂一样,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在小学校园之中, 植物景观往往是最适宜的文化载体, 它能将文化融入自然, 从而实现环境育人。同时, 校园景观不能离开文化, 失去文化的校园景观就如没有灵魂的人一样, 尽显呆板麻木, 在设计小学校园植物景观时, 必须充分展现其校园文化, 达到环境育人目标的同时有效提升学校景观的内涵。

3.2 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社会属性

植物景观不仅具有观赏、改善环境的功能, 还能表达更深层次的内涵, 引发人们产生观景效应。改善环境的功能是指利用植物净化空气、防水固土的作用, 调节气候, 为师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观赏效应是植物景观设计必须要考虑到的效应之一, 此外还必须考虑它的建造功能, 即种植的植物能够起到部分建筑物的功能, 可以充当地面、天花板或是组织空间等。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应注重其组织空间、创造交流环境, 引导社交活动的功能, 即其社会属性。

3.3 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布局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5到12岁之间, 这时期的学生天真活泼、淘气好动, 也具有丰富联想力和潜力。因而, 对小学生来讲创造一个儿童乐园式的校园景观最符合、最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通过玩耍, 孩子们不仅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更能直观了解到更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同区域要求不同:学校出入口的植物布局应乔灌配合, 树形、叶色相匹配, 满足空间通达的同时增加校园活泼氛围;教学区绿地植物主要为师生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使其心情愉悦服务, 可配置规则灌木和小型花坛、花箱、花钵和盆景;设计体育活动区时, 在满足阻隔噪音需求的基础上, 可以在四周多设计一些花坛, 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休闲娱乐区的设计是校园植物景观布局的精华部分, 可以结合校园自身环境因素及地形特点修建一些小型围合空间, 为师生提供晨读、交流、举办集体活动的户外空间。

4 结语

小学校园植物景观进行设计, 应从它们的实际特点出发, 以形成个性独特的设计风格, 便于充分反映学校的文化。校园植物景观全景是由许多分区组成的, 环境气氛应根据分区的功能不同而相应的变化, 总体上植物配置应兼顾文化性和社会性, 其布置应具有丰富变化, 又符合地段场所的精神, 达到整个校园和谐、完美, 从而给师生们打造一个优美的、功能完备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润江, 郭春玉, 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植与应用原则[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07期.

[2]陈青, 小学校园园林树木多样性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02期.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2

1.1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小庭院的设计过程中要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自身人性回归的渴望,这是小庭院景观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则。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依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庭院设计风格。比如一些住户喜欢进行户外活动,则应该将植物沿着小庭院的周边进行布局,以便可以留出较为宽阔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则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美丽宜人的观赏型的小庭院,这种情况就要注意利用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一个四季有景、美丽宜人的观赏型的小庭院。因此小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首先就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这是设计过程中所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1.2其次要坚持经济性的原则

经济性的原则主要是指在小庭院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养护的过程中,要能够开源节流,以达到经济和实用的目的。另外还应该减少后期的各项投入,一方面是要选择寿命长和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植物,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的各项重复工程。另外一方面还应该选择管理比较简单的植物,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后期的管理和维护的成本。另外小庭院的景观设计还应该和观赏相互结合,在满足观赏需求的同时,可以种植一些采摘的果实和鲜花类的植物,比如百合、玫瑰等等,或者桃、杏、李等果树品种。

1.3另外还要坚持个性化原则

小庭院设计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利用植物营造出可以识别的有标志性的景物,可以快速分辨出和其他庭院的不同之处。在小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同植物的大量种植进行营造,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稀有形态或者是色彩的植物进行种植,这样都能够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空间。在目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园林空间的个性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独特的亮点,在小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坚持个性化原则能够更好的为住户设计所需要的庭院居住场所。

二、植物配置的重要元素分析

在进行庭院造景设计的过程中,视线要相对比较通透,宜透则透,宜闭则闭,同时还要以适量的叶子植物和花灌木以及竹子来进行造林,同时还可以配以古朴的亭台廊榭来进行配景,这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园林设计中呆板的感觉,会形成比较好的纵深感,给人更多的意境的联想。植物的选择应该坚持四季有花、乔灌草相互结合的原则,当然不能够放弃美学的基本原则胡乱搭配,而应该在花香、花色上做出详细的考虑,从而营造出植物和人良好交流的过程。同时因为庭院的空间比较小,所以在营造的过程中植物不应当过多,一般以同类植物为主基调,再辅助以其他的同类树种,这样就能够在庭院营造出情趣盎然、井然有序的庭院景观。

三、小结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3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斯文净地,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操。因此,人们对于校园学习环境越来越重视,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也逐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绿地植物配置不仅能够起到绿化校园的作用,更是打造良好校园氛围的基础,而当前我国多数学校的绿化水平都较低,且没有呈现出表现特色生态景观的作用。本文基于校园绿地植物的配置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根据校园特色和风格的需求进行科学化配置,分析了绿地植物配置如何更好地表现生态景观,从而打造出更高水平的校园绿化。

伴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环境绿化的意识越来越高。而作为备受关注的校园环境,其绿地植物的配置能表现的生态景观更是成为了当前校园环境打造的重点。校园绿地配置所表现的生态景观不仅是一个校园文明建设的体现,更是校园环境的一个缩影,是为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的重要措施。而生态景观的打造离不开校园文化,这也是体现出校园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也是学校发展重大的核心动力。下文就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功能与特征进行分析,就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生态景观表现进行研究。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特点与功能

1.校园绿地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于校园生态景观的关注不断深入,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目的就是为打造建立在师生校园环境需求的基础上的,符合校园特色的生态景观。而从景观设计的角度来看,对于生态景观的表现应从景面、视面以及景物等方面来进行设计,利用具体的手法对校园空间进行处理,使得景物能够按照风景欣赏的线路一一展现出来。校园是学生与教师生活学习的地方,绿地则是指校园内部的绿化面积最为集中的绿地空间,是表现校园生态景观的精华所在。校园绿地的作用就是调和校园建筑、注重空间组织与绿面层次,以丰富校园绿度,更好的融入生态文化。具体一点来说,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以生态景观的理论作为指导,做到见微知著,打造一个实用、美观、经济的校园绿地生态文化氛围。

2.校园绿地的功能

校园绿地算得上是校园中师生的第二课堂,是更好的融入文化性与艺术性的绿色空间。校园绿地的设置具有统领性,起到领导校园绿地风格与氛围的作用。而校园绿地的植物配置更要与建筑、水体以及校园中的雕塑、园林等要素紧密结合,相互呼应,完美的体现出校园的生态环境和校园文化,并有良好的陶冶性情,寓教于景的作用。其次,站在总体的角度来讲,校园绿地还拥有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的作用,不仅有遮阴纳凉的功能,更是美化、绿化校园环境的最佳设施。因此校园绿地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除此之外,校园绿地还具有一定的行为导向与激励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导向。绿地景观中的丰富植物与优雅的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探求心理,能够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和对世界的思考,从而促进知识的积累与探索。此外,校园绿地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健的作用,对于学习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舒缓心情和缓解视觉疲劳都很有帮助。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与选择植物的基本思路

1.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校园绿地的重要因素就是植物,植物配置就是体现校园生态景观最主要的因素。而要利用绿地植物配置表现出校园的生态景观,就必须充分考虑到造景的需求,对于树木、花草、藤木、常绿、落叶等植物都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必须考虑到校园环境的需求与学校的性质和功能。总的来说,校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应注重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应充分体现出校园的生态文化造景,以景观树种来强化校园文化的主题。其次,将花草树木、落叶以及常绿等植物相结合,搭配出四季植物季节替换的原则。最后,根据种类的区分,适当选择校园香化、果化等植物配置,以丰富绿地品种,还要突出校园一定的特色原则。

2.校园绿地的植物选择基本思路

就分析目前我国很多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情况来看,多数校园的绿地植物选择上,表现出广泛的现象,没有突出校园生态景观与校园文化特色等。选择适当的植物来配置绿地并表现校园生态景观,应重视起地域性的适生植物,最好能够体现地方的景观特色。比如南方的环境就应选择适应南方天气和环境的植物,这样的植物有很多,而在设计绿地时也应做到一定的物种丰富性,保证资源的种类。其次,校园绿地的植物选择还应突出植物组景的层次性,以展现校园生态丰富性为目的来设计。在这一方面,一定要讲究好上层树种的单纯、中层的耐阴性以及下层植物的耐湿性,充分保证每一种类植物的优良生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设计绿地时,还应关注突出校园植物的四季变化特点,以突显植物景观的物候性,表现出植物的特性。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以表现生态景观的具体方法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要将突出生态景观作为设计的目标,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要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重中之重。在建设生态型校园的过程中必须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校园特色和风格的需求进行科学化配置,要注重学校绿地景观在设计中的独特风格以及生态景观的情趣与品味。

1.针对校园道路的绿地植物配置

校园中的主干线就是道路,而校园绿地植物的配置必须要突出校园的区域特色,以更好的融入校园的文化因素,基于当地植物为基础,在主道路上体现出文化性特征。根据道路的名称或者区域性的文化特点来种植植物。例如,道路的名字叫做“金山路”,则可以以道路名字的基础上,种植带“金”字名称的植物。包括金钱松、金缕梅等上层植物,也可以种植如金花茶、郁金香、金鸡菊等下层开花植物,不仅如此,还可以种植名字中偏旁部首带“金”字的植物,如银叶菊、银芽柳、苏铁或者银杏等植物。目的就是体现出道路的文化性,但必须符合适生植物的基础与植物的季节性等特征。

2.针对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

首先,校园内的功能区非常多,包括校门办公楼区、图书馆区、教学主楼区以及学生公寓、体育活动区等等区域。对于办公楼区的绿地植物配置设计必须要突出学校的前景即视感,要求配制出规范大方、整体性较强的生态景观。一般们来说,校园的校门生态景观常常以景石等要素来装扮,或者喷泉石等元素,在此基础上配置一些黄素梅、苏铁等植物做点缀,景石的背后可以种植一些针葵等植物做背景,以协调景石的生硬,保证石面的美观。其次,针对图书馆等较为有文化气息的功能区绿地设置,必须要体现出生态环境的“静”的特点。通过植物来创造意境,强调图书馆功能区的空间渗透,以景示情。与此同时,利用中庭、后庭等设计,通过绿色植物为背景、利用山石的叠加等设计方式,来突出主题,体现出“静”的氛围,更进一步强调了图书馆功能区的意境。

而针对主教学楼区的绿地设计,需要呈现出块状的分区,因教学区的面积非常大,且空间围合度高,受到建筑的影响,绿地设计应依托于建筑来造势。通过组织适当的小片空间,再加以辅助装饰,最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设计教学区的绿地空间时,应注重创设的文化点景,可以通过植物的减弱来突出建筑的即视感,设计出富含层次的景面。最后,针对学生公寓区等功能区的绿地设计,应特别注意建筑的空间小气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日常接触。此功能区的绿地设计需要尤为注意,要注意植物与建筑的相互融合与衬托,以营造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实际上,在进行公寓区设计时,因建筑空间的限制,一般不会采取过高的植物种植,以避免形成空间小气候,或者影响学生的休息。而针对体育活动功能区,因其即视感较强,面积一般非常大,所以绿地设计最好能够达到强化景面的作用,最好起到适当的障景作用,以突出平面绿化,简单大方的特点。

3.体现校园生态景观的整体性

虽说校园环境应体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和层次性,但整体来说,校园还是一个整体,各功能区的划分也只是为了体现功能区的特点,所以校园生态环境的设计应体现出校园的整体性质。因此,在绿地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充分的了解和选择,以满足校园的功能区环境绿化要求,进一步实现生态景观联系校园内各区域的功能。同时,通过合理的绿地植物配置,将不同的分区串联,使得校园在景观上与功能上达到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出校园的整体性。

结语

终上所述,校园的绿地植物配置实际上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能够实现功能区的划分,体现校园的文化特色,突出校园文明,更能打造舒适的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对于校园的景观建设来说非常重要。设计出一个具有自然生态景观的校园环境不但有利于教育教学,而且对陶冶广大师生的情操,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美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颖.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魏梅琳. 福州大学城绿地植物景观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13.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作者简介:刘斯荣(1971-),女,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

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篇4

1 生态型高校校园的相关概念

生态型的园林是在发展和继承了我国传统园林的经验的基础之上, 依照生态学的原理, 逐次营造出一种多结构、多层次、多功能的植物景观的群落, 建立人与自然, 动植物相互和谐共处的新秩序, 追求艺术美、生态美、科学美相互统一, 让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并联发展, 从而实现了生态史上的一种良性循环。顾名思义, 生态型校园就是通过利用生态学中的原理和方法, 设计、规划、管理、建设及运行的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尽其所能让所有的物种之间的布局结构趋于合理, 并对环境景观的研究、学习、休闲、活动功能于一身的人为生态系统。

2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很多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校园的景观形象, 管理者和设计师们都在积极营造和设计自己独特的校园景观, 期望通过优美的景观环境来吸引师资和生源。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但能给师生们视觉的美感, 而且还能缓解人体与精神上的疲劳,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造就多样的人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营造这种优雅的氛围, 我们必须以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科学的设计作为依据。但是, 高校在规划校园的景观中还是有一些细节经常被忽视, 设计中缺少生态型的理念, 在造景中很少关注和研究具体植物习性和形态, 以及一些植物群落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地把植物景观看做校园建筑中的附属品。

2.2 忽视生态位的存在

广义地讲生态位就是一个物种在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功能和时空中的位置, 生态位反映的是物种与环境之间、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链。很多植物都是群生共处的, 它们之间是双方获利, 彼此相互依存共生的。比如地衣就属于菌与藻的共同结合体, 兰科、豆科、杜鹃花科以及龙胆科中的很多植物, 都是和真菌彼此相互依存共生。有的植物种所分泌出来的物质会是另植物的发育和成长的饲料和化肥, 例如豆科类植物的根瘤菌就会吸收空气中的氮, 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土壤中的氮的含量, 再比如黑接骨木也对云杉根的大量繁殖和分布是有利, 七里香与白蜡生长在一起时, 互相之间都会有显著的促进和催生作用。相反, 也有一些植物之间是相互抑制生长的。有些植物在分泌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危害和不利。比如云杉与松树、松树与白桦等, 这种植物就不能连片种植, 因为它们之间总是相互抢夺营养, 从而导致了一些物种的不良生长。生物界中的还存在一种寄生和绞杀关系, 在园林植物中经常出现的杨树锈病、苹桧锈病、松栎锈病等, 就是因为设计者忽视了植物种群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而造成了景观设计的失误。

2.3 无视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设计师为了得到较好的景观设计效果, 通常会采用唯美的景观设计方法, 从而忽略了师生、职工对校园环境的感受。可以说, 大学校园绿化设计对人的精神和心理行为的影响是随处可见的, 只有认真的通过研究和分析师生的心理特征和师生们对景观环境的要求, 才能更好地解决景观和师生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完全符合师生精神和心理行为习惯的校园环境景观。

2.4 经济成本过高

在高校的园林规划中, 管理者和园林师, 为了达到快速绿化效果, 在极端的时间内形成景观, 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经常会出现大规格苗木移植, 更有甚者还会出现全冠的种植,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树移植。一些施工单位经常会为了达到设计的要求, 从遥远的城市或林区将大型苗木进行一次次的调运。这一过程总会导致苗木的大量失水, 枝干和根系严重受到伤害, 加上后期的管理不够完善, 从而导致了苗木成活率的逐渐下降。更为重要的是, 原来生长区的苗木所形成的这种小气候也被打乱, 这就无形中让原本很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破坏。

3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营造

植物景观以城市生态学为依据, 以植物造景为基础, 其生态效应包括降低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改善小气候、游憩与文化娱乐等功能。植物景观涉及的生态学原理, 在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中已有体现。如陈溟子的《花境》“草木之宜寒宜暖, 宜高宜下者, 天地虽然生之, 不能使之各行其所, 赖种植位置有方耳”;计成的《园冶》“围墙隐约于萝间, 架屋蜿蜒于木末, 梧荫匝地, 槐荫当庭”;“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这些古代造园理论, 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校园植物景观的设计自然离不开植物材料的科学应用, 校园内适宜的植物群落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 要依靠生态学的合理运用。

4 结论

在流行构建生态城市、生态园林的今天, 决不能忽视构建生态校园。对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的校园绿化是校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铺装广场、硬质路面、建筑等都是在自然土壤上对环境的破坏, 而植物的种植使土壤重新获得活性, 同时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对周围环境又是积极的。此文所列出的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对建设生态型校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然, 如何在校园这样一个小环境下建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校园, 远不止文中提到的植物景观的营造, 还需要多学科的融入、配合。

参考文献

[1]赵世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J].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0.

植物形态美学景观设计论文 篇5

一、植物形态美的构成植物形态的表现,是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感官的体验,游览到创作者的感情,理解,氛围和乐趣,大气蕴涵和景观植物一起构成的植物景观的艺术语言。植物景观艺术语言是一种精神的美学效果,它的含意是主观想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植物景观之美,是通过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颜色,气味,变换和其他元素表达出的魅力,以及人们给它一个拟人化的性格,所以充满灵性的植物景观立体而生动的印象展现在人前。设计师在创作中,他的情感体验融会到了植物景观设计中,为他的情感宣泄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人体会到设计师们思想和情感,感受到同样的视觉美感以及不同的情感洞察。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既有形态特征,又有生态特征的各方面的差异,足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艺术体现。不同的植物通过不同的设计者的喜好、思考、灵感,以及人们不同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组合效果,不同的意境。其中既显示了植物的自然之美,也要体现出其意蕴。因此又可以通过不同形态的植物以艺术手法来达到想要的效果,更有通过将其剪裁成一定的姿态者。其中有特殊质感的植物大面积的种植,可以形成一种气势,给人以磅礴的姿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统一的姿态则又可以给人以平静和舒适的美感。环境设计中的植物的形态通过色彩表达。心理学家认为视觉美最敏感的是色彩,不同色彩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热爱玫瑰的火红热情,有人却喜欢百合的纯白无暇,更有人只偏欣赏那一抹清新自然的绿。植物的赏心悦目很大程度上因其色彩缤纷美丽动人。春季欲滴的青翠、夏季蓬勃的盛绿、秋季灿烂的金红、冬季寂静的冷绿,使造型和空间环境变换出生动的表情,带给人们层出不穷的心理和视觉感受。植物形态的四季变换是景观设计构成重要的一部分。植物随着四季的变换,色彩更是千变万化,姹紫嫣红,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景观四季变幻的姿态、颜色使空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并在各个季节呈现出不同的丰姿和魅力。春之桃李、夏之荷、秋之桂花、冬之腊梅,营造出美妙动人,充满情调的环境里,形成不同的审美体现,亦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特别的情怀。

二、植物形态美的运用

植物景观的审美主体和对象,分别为人和环境空间,不同时代下人们心理感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植物景观的艺术是感官与感受相辅相成,感官上符合人的审美的同时也要使人得到心里上的满足,心理上所需要的满足感不同于身体上的,他是人们很难解释,但又说不清理由的会一味追求。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传达到感官,从而对眼前的景观做出评价,因此心理感知是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人们会从已知的前提下推出的判断是未知的推理可以基于过去的经验,从整个推理得知整体,反之人们也可以部分地推断出近似总体的结论,有利于系统地看待景观的整体细节,是通过想起以前的事的这一心理过程,从而所引发的相关联想。所以植物形态运用多是由特定寓意或形式作为基点进行设计,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让人们触景生情,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情感的升华,以满足人们享受高水平的文化精神需求。以植物的特点出发,我们要寻找一个新的视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回归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植物形态本身出发,探索植物的根本,发现更多新的可能性,回归最初通过对其形态、质地、颜色等的研究、探索,方能对植物的属性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综合艺术理念,才可以做到在植物景观的营造中保持植物形态的多样性特征,创造丰富的地域特色。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植物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篇6

关键字:植物 景观设计 园林

植物是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它们不但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也会唤起人们的种种情感反应。植物经过设计者的巧妙安排,便会被赋予一种内涵,不但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人们的某些共鸣。我们还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特质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发挥其各种重大的作用。

一、植物

要明白植物与景观设计的关系,首先让我们先来笼统地了解一下植物。植物材料也是服务于构建空间的,而且这种材料是有生命的,是会随着季节随着岁月而不断变化的。也正是因为此,它是景观设计要素中最难把握的一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它生命的规律和变化的规律。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地衣及绿藻等熟悉的生物。植物的形态、颜色、质感就是景观设计师们结合景观其他要素着重考虑的。

1、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可以看作为各种点、线、面。通过点、线、面的相互作用,就产生了丰富的形态语言。而且点的大小、疏密、形状颜色的区别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点的移动又构成了线,不同种类的线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植物构成的面同样可以表达一定的情感。例如,方形草坪给人一种坚强、质朴的感觉;而边缘圆润的草坪则给人柔和、亲切、随和的感受。

2、植物的色彩

植物的色彩豐富多种,冷色的植物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深色调的植物显得安祥,同时也可能给人带来阴森沉闷的压抑感;而浅色调的植物给人带来明亮轻快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也能渲染出不同的气氛。这种搭配还可以用于植物和周边环境之间。

3、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同样也是植物重要的特性之一,它是指植物表现出来的质地,例如轻重、软硬、粗细、冷暖等等。一般来讲,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大类型:粗质型植物——给人强壮、坚固的感觉,并且产生一种拥挤感,能够缩近视觉距离;细质型植物——给人柔和、纤细的感觉,并且带来一种空旷感,能够拉大视觉距离;中质型植物——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

只有认识植物,了解了植物,设计师们才能把目光从单体的植物转移到群体的植物,从植物的文化含义转移到植物的空间作用。而在景观设计时设计师们除了要关注植物以上三大特征,还要关注植物的生态习性、其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及它们的文化和象征含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景观设计的需求,追上景观国际化的步伐。

粗略地了解了一下植物的三大特征,我们再来看看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的各种作用。

二、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

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植物也像其它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开朗、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用绿蓠分隔空间是常见的方式,可增强庭院、建筑的安全性、私密性;而在公路、街道外侧用较高的绿篱分隔,可阻挡车辆产生的噪音污染,创造相对安静的空间环境;利用植物材料还能够强调地形的高低起伏这样既能增加了空间的变化,也易使人产生新奇感。

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色彩缤纷草本花卉更是创造观赏景观的好材料,既可露地栽植,又能盆栽摆放组成花坛、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城市环境,创造赏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布置成不同的景观特色,如热带风光、欧陆风情、或是传统园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如果利用各种香花植物进行配置,还可以营造“芳香园”景观。

4、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5、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很多诗、词、歌、赋和民风民俗都留下了歌咏植物的优美篇章,并为各种植物材料赋予了人格化内容,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升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地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6、利用植物能够起到烘托建筑、雕塑的作用

植物的枝叶呈现柔和的曲线,不同植物的质地,色彩在视觉感受上有着不同差别,园林中经常用柔质的植物材料来软化生硬的几何式建筑形体,如基础栽植、墙角种植、墙壁绿化等形式。

掌握植物中园林景观营造中的这些作用,是我们顺利开展植物造景工作的前提,而各种植物材料更是植物造景的基石。

明白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更要了解一下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三、植物对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植物知识是一个景观设计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规划设计水平的普遍提高,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植物知识的重要性日趋显露。作为景观设计师,除了有优秀的造型能力和图纸表现能力,更要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景观设计师应当将植物抽象成一种塑造空间的材料,更关注植物的体量色彩质感对塑造空间的作用。

2、科学地进行植物配置可以提高景观设计的生态效益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

3、植物能反应景观的文化蕴意

植物景观和园林中其它的景观一样都需要有文化涵义,中国自古花文化异常丰富。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

4、植物能增加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通过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等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7

1、多肉植物的概念

多肉植物亦称多浆植物, 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 如茎或叶或根 (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 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 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1]。

对多肉植物的定义,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多肉植物, 是指所有具有肥厚肉质茎、叶或根的植物, 包括了仙人掌科、番杏科的全部种类和其他50 余科的部分种类, 总数达万种以上[2]。

2、多肉植物的特点

(1) 品种多样, 形态千变万化; (2) 繁殖方法简单; (3) 耐干旱, 对土壤质量要求不高; (4) 色彩会因为季节和太阳照射而产生不同变化; (5) 观赏期较长。

二、多肉植物在大连校园室外景观中应用

目前, 多肉植物在大连室内、室外都有所应用;但在大连校园室外景观中, 应用较少。虽然多肉种类繁多, 适合大连地区室外的多肉却不是很多, 能够抗寒的种类就更不多了, 在这里列出大连地区能运用的多肉植物:圆叶景天 (景天科- 扦插- 花期4 至6 月) 、八宝景天 (景天科-扦插- 耐受温度-20℃) 、德国景天 (景天科-扦插、播种- 耐受温度- 20℃) 、佛甲草 (景天科- 花期4-5 月- 果期6-7 月- 分株、扦插繁殖- 耐受温度-10℃) 、瓦松 (景天科- 自播-耐受温度-40℃) 、马齿苋 (马齿苋科- 种子繁殖、无性繁殖- 耐受温度-10℃) 、垂盆草 (景天科- 自播、扦插、分株- 花期5-7 月- 果期8月- 耐受温度5℃) 、胧月 (景天科- 扦插、分株-耐受温度-14℃) 、姬胧月 (景天科- 扦插、分株- 耐受温度-14℃) 、东美人 (景天科- 扦插、分株- 耐受温度-14℃) 、薄雪万年草 (景天科-自播- 耐受温度-5℃) 、黄丽 (景天科- 扦插、分株- 耐受温度-13℃) 、观音莲 (景天科- 扦插、分株- 耐受温度-30℃) 、紫牡丹 (景天科-分株- 耐受温度-30℃) 、子持莲华 (景天科瓦松属- 扦插- 耐受温度-28℃) 、黑法师 (景天科莲花掌属- 扦插法- 耐受温度-11℃) 。经过统计共16 种多肉植物适合大连地区栽种。

1、多肉植物在校园环境中种植形式

1) 孤植

多肉植物因为体量普遍矮小, 所以在种植形式上大多运用在缩微景观中。针对多肉植物的特性, 我们可以在大连地区校园设立多肉植物专类园, 为多肉提供专属栽植空间。在特定环境内, 进行多肉植物种类分类, 选出株型高大的多肉, 作为孤植来种植。例如多肉植物景天科莲花掌属的黑法师就可以作为主景植物出现在缩微景观中。

2) 丛植

丛植可以形成自然的植物群落景观, 它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多肉植物在大连地区校园景观设计中, 依旧采用丛植设计手法, 在本文中所写的适合大连地区校园的多肉植物, 除了垂盆草, 均可以用丛植手法进行设计。

3) 片植

多肉抗寒度相对于其他植物较低, 所以在片植设计中, 多采用背风向阳的地方进行播种、扦插、分株方法, 本文中所写多肉植物都可以进行片植设计。

2、多肉植物在大连校园场地中的应用

1) 垂直校园场地绿化

垂直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面场地条件, 运用攀爬植物及其它垂掉植物栽植, 植物铺贴或者依附在各种建筑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大连校园垂直场地绿化, 通常在建筑外立面、灯柱等场地进行种植设计, 植物选择垂盆草, 垂盆草在上海地区运用广泛。在大连地区, 选择向阳山坡场所可以安全越冬。垂盆草栽植过程中土壤须适量加入有机肥。垂盆草生长速度快, 需水量比较大, 在具有一定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

2) 校园屋顶场地绿化

校园屋顶绿化可以解读为在校园建筑物、校园构筑物的屋顶进行绿化设计。屋顶绿化相对于普通场地绿化技术性较强, 故在植物搭配选择上, 多采用根系浅、需水量低的植物来进行设计。多肉植物特性决定了它是屋顶绿化设计中最好的选择。上海、北京、广州几大一线城市最近几年都普遍采用多肉进行绿化设计。设计形式上多采用群落习性相近, 颜色上用植物自身颜色来划分区域。本文中所列出的表格, 除了垂盆草不适合屋顶绿化设计, 其它品种都可以进行校园屋顶绿化设计。

3) 普通校园场地绿化

多肉植物因为适应性强, 对土壤要求不高, 后期维护管理相对简单, 非常适合运用在校园场地绿化中[3]。近几年, 多肉已经慢慢被人们所认识并逐步运用到城市道路、住宅区、公园、防护林区等, 景观观赏效果良好。校园运用多肉植物与其他场地运用方法相同, 只是在大连地区冬季需要对多肉植物进行遮盖, 防止植物冻死。

三、结语

多肉植物因其具有独特形态、易于管理的特点, 加之其耐干旱、繁殖速度快, 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且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大连城市绿化中。但由于很多品种抗寒性较差, 所以无法引用新品种到校园景观中。目前, 仅限于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因此,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多肉的种植频率, 加强推广力度、开展多肉植物相关讲座、普及多肉植物习性知识, 让多肉植物逐步更多运用到各地校园绿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http://baike.so.com/doc/4504332-4713903.html

[2]http://baike.so.com/doc/4504332-4713903.html

大学校园植物功能景观建设初探 篇8

1 大学校园人群和环境特点分析

大学校园人群包括学生、老师和后勤服务人员。他们的活动类型可以分为:必要活动、自发活动和社会活动[2]。学生居住在宿舍,必要性活动有休息、上下课、就餐、自习、室外教学、健身等。自发性活动有散步、观望、沉思等。社会性活动有球类运动、比赛、展示、交友、社团聚会等。老师居住在职工住宅区(也有部分居住在校外),他们的必要性活动有休息、上下课、就餐、室外教学、健身等。自发性活动有散步、观望、沉思等。社会性活动有球类运动、交友等。后勤服务人员居住在职工住宅区,他们的必要性活动有休息、就餐、健身等。自发性活动有散步、观望、沉思等。社会性活动有球类运动、交友等。

基于主要服务人员特点,大学校园环境要求空气清新、安静、卫生、污染物少、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等。当代大学校园环境有一些新的特色:开放性、复合化、社会化、个性化及可持续发展[3]。注重建造多层次开放空间,满足大学多学科建设复合化要求;注重校园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学校与社会双向交流。注重发展大学自身的特质和个性,促进校园环境可持续利用。

2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功能分析

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有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4]、调节温湿度、改善光照、隔声减噪[5]、吸收有毒有害气体[6]、滞尘[5]、调节小气候等[6]、防风[5]、防火、防雪、固定沙丘、控制扬尘等生态功能。从社会生活角度出发要求景观设计满足师生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7],大学校园环境建设要有利于师生教育、学习、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等[4]。从美学角度师生拥有更高的美学欣赏能力和艺术性要求[8],在意境、园景、色景、香景、造型艺术等方面要运用美学的观点,通过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8]建造植物景观。充分发挥植物的个体、群体、衬托美等美学功能。从生产角度出发,如果大学校园面积比较大(尤其一些农林院校),可在校园内建立观光果园[9]、药用植物园[9]、苗圃、种子园等,如“桃李园”“樱花园”“梅园”“梨园”等。不仅给学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为知识传播及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3 大学校园景观功能区划与功能实现途径

根据大学校园活动的类型可以将大学校园的功能区划分为7个区:校园出入口区、教学科研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学生居住区、职工住宅区、休闲娱乐区、后勤服务区。

3.1 校园出入口区

校园出入口区是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它是作为来到学校的人们最直接的印象,并且是学校的门面。所以不仅要具有可识别性,更应体现这所大学的特色。目前校园出入口区现状是人多、车多、细菌含量高、噪声大和有害气体多等。所以主要功能是抑菌功能、文化功能,次要功能是美学功能、降噪功能和吸收有害有毒气体功能。

大学校门一般在主路两侧对称式种植高大的乔木,也可配植修剪整齐的灌木和花卉,一方面可以抑菌防风,隔离街道噪音、粉尘,杀菌,吸收街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有毒气体。另一方面可以达到简洁、明快、大方、景深的效果,体现作为高等学府的庄严、肃穆和显示校园的历史文化感。考虑美学功能要求,校门植物景观要与大门的建筑形式相协调,大门外面的植物景观设计应与街景相协调,但又要有学校的特色。大门内可设小型广场,点缀花坛、雕塑、喷泉等园林小品,创造不同的艺术效果。并且大学校门要考虑蕴含的文化意义,宣扬大学的文化思想或教育理念等社会功能。

3.2 教学科研活动区

教学科研区的绿地主要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科研、实验和学习的需要,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实验基地、苗圃等。在教学科研区的景观设计上的主要功能是科学研究功能、教育功能、学习功能、抑菌功能和降噪功能,次要功能是美学功能及休闲功能。

教学科研区可以建立隔离带,隔离噪音为师生提供一个安静的研究学习环境,抑制细菌为师生提供一个清洁的研究学习环境。而且有一些实验室会要有毒气体,所以要种植对这种毒气抗性强,并吸收这种有毒气体的植物。科研、实验区有一些精密仪器在植物选择无飞絮、无粉尘、不易遭受病虫害、不落叶(常绿阔叶树或针叶树)或落叶整齐、枝叶茂密、生长健壮、吸附空气中粉尘能力强的树种。同时注意低矮的地被和草坪的应用,以固土和减少扬尘。在植物景观建设中还要注意美学功能及社会功能,因为师生常常在楼上俯瞰,所以绿地布局要注意其平面图案构成和线型设计。植物品种丰富、叶色变化多样,植物景观也要与建筑主体相协调,并对建筑起到美化、烘托的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课间可以进行适当活动的绿色空间。也可建造各种不同教育意义的雕塑,对学生可以起到的启迪或教育作用,从而营建满足师生精神需求的优美空间。植物景观在生态功能充分建设的基础上,使美学功能和社会功能也得到建设。

在教学科研区中,还可以设立一些花圃、苗圃、气象观测站等。这些场地的植物景观建设,要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配置。特别是农林、生物等大专院校,还可以结合专业建立树木园、果园、蔬菜园,以园林形式布置,有利于专业教学、科研以及师生们课余休息、散步、游览。如武汉大学的植物园,根据气候和地势的特点建造园林特色的植物园,山水掩映,动静相宜,构成诗情画意般的园林景观,产生多种不同的神韵和诗的意境。

3.3 体育活动区

体育活动区主要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场地,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体操场地等。在景观设计上的主要功能是吸尘功能、降噪功能,次要功能是分隔空间、休闲娱乐、防风和防雪等功能。

体育活动区离图书馆应有宽50 m以上的常绿与落叶乔木混交林带,减弱来自运动场地噪声,吸收运动引起的粉尘,并隔离视线分隔空间,以不影响教师和同学的教学和休息。还要考虑休闲娱乐功能,为了满足学生夏季乘凉的需求,可在距非竞赛型球场边界4 m外种植大树,可用大树遮蔽单双杠等体操活动器具。并可以减弱大风、降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

3.4 学生居住区

学生居住区是学生学习和休息的地方。该区绿化的主要功能是降噪和抑菌功能,次要功能是文化功能、调节温度、改善光照、美学功能、防风、防火和防雪功能。

学生居住区要建隔离带,隔离噪音,减少粉尘,杀灭病菌,创造安静、卫生的环境,便于学生学习和休息,夏季还可以降低空气温度,减弱太阳对宿舍楼的直接照射。在植物的选择上,多选防风、防火、防雪效果好的植物,尤其在我国北方风雪比较大的地区。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留出部分活动空间,方便学生就近活动。种植植物的品种也可以相应的丰富些,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植物配置的原则应简单、实用、抗破坏,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形式。由于学生宿舍区内可识别性较差,每一栋建筑都很相似,可通过不同的代表性植物或不同的配置来区分地方。建议在不同的地方(如男生公寓、女生公寓、研究生公寓等)前使用不同的代表性植物,这样达到景观丰富,识别性增强的效果。

3.5 职工住宅区

教工生活区一般都不位于校园的内部,与校园的其它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也有少数位于校园。这里的人群年龄段比较复杂,从婴儿到退休的老人都有。该区的主要功能是抑菌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次要功能是美学功能和生产功能。

教工生活区由于老人孩子比较多,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种植上多选择抑制细菌能力强,而且易管、易长、少修剪、少虫害、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植物配置形式要求比较自然,更加生动,更加适合人群居住。在四季景色的变化中,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由于这里的人群文化水平较高,可以建造一些文化气息较浓的小游园、雕塑。儿童游戏场、青少年活动场地、老人活动场地及体育锻炼场地忌用有毒带刺植物。也可以种果树和药用植物,很多退休的老师喜欢自己种植植物和蔬菜,更加丰富了教工生活区的环境。

3.6 休闲娱乐区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除了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有时候学生也在校园里走走。而且大学师生没有严格的8 h工作制度,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就可以在宿舍楼周围及多数园林景点周围开辟休憩读书和小游园等休闲游览区,以方便师生休息娱乐。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娱乐功能,次要功能是美学功能、生产功能和文化功能、调节温度功能、改善光照功能、保持水土功能、疏散人群功能。

休闲游览区应规划建设较宽裕的绿化空间,利用地形、建筑、水体、植物园林小品等创造出美丽优雅的自然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山水地形富于变化,是莘莘学子散步读书、锻炼身体和休息的好场所。在植物配置中,以高搭浓郁的乔木为主,配以季相变化丰富的花灌木,不但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安静、空气清新的园林空间,还可以调节温度、改善光照和保持水土,并在地震、火灾等灾害来临时疏散人群,做为临时的避难所。由于高校肩负着育人的重任,除了课堂、教育、会议学习之外,环境育人也不可忽视,所以,建好一个清新向上、朝气蓬勃的园林空间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有益的影响。

3.7 后勤服务区

后勤服务区主要抱括餐饮区、医疗区、后勤服务休息区,绿地主要满足全校师生饮食、医疗和维修需要,环境设计要求清洁、防尘、抑菌、降温,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所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上的主要功能是滞尘功能、抑菌功能,次要功能是组织交通功能、调节温度功能和改善光照功能。

后勤服务区建立植物隔离带,选择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如落叶乔木毛白杨,花灌木丁香、紫薇、锦带花、天目琼花等;种植可以产生杀菌素较多的树种,如黑胡桃、柠檬桉、樟树、桦树、核桃、臭椿、悬铃木、黑松、马尾松、白皮松、雪松、柳杉、云杉、冷杉、紫杉、杉木、桧柏、黄连木、紫薇、茉莉花等。建造一个对师生健康有益的环境。其次,餐饮区是人流比较集中地方,所以植物配置还要有引导交通,疏散人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配植方式可以调节温度和改善光照,使饮食和医疗环境更好。

4 结论

该文首次将植物功能景观理念融入到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大学服务对象和大学的特殊环境入手,将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功能分为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美学功能和生产功能四大类。并根据大学校园活动的类型将大学校园的功能区划分为校园出入口区、教学科研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学生居住区、职工住宅区、休闲娱乐区、后勤服务区。根据不同功能区的植物景观功能要求,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改变大学校园千校一貌的现状,使得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目的明确、依据准确;使得正确、定量评价一个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案成为可能;使大学校园植物景观更能发挥其综合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赵明.高校扩招引发债务风险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7(7):93-95.

[2]朱捷.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J].中国园林,2008(4):39-40.

[3]徐燕.浅议大学校园园林绿化[J].北方园艺,2008(1):158-159.

[4]戚继忠.城市植物功能景观建设理论探讨[J].林业科学研究,2006,19(4):513-516.

[5]卞阿娜,甘永洪,方份.大学校园绿化探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78-79.

[6]徐舟跃,鲍晓曙.大学校园绿化的植物品种选择[J].农家之友,2008(10):62-63.

[7]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4):1027-1028.

[8]许福金.探讨高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与艺术[J].宁夏科技,2002(3):31.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9

4 世纪中国学者的话“树之栽种, 应能融欢愉、繁盛、荫蔽、静谧、独处之感觉为一体, 此感觉令人迷惑, 如堕乡村自然之幻境”, 彰显出巧妙的植物种植所带来的视觉效果, 进而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秋色叶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特色更是植物造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艺术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观察物体最敏感、直接的就是物体本身具有的色彩, 其次才是线条与形体结构。色彩是园林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观赏特征, 植物的色彩可以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表现出来, 比如花朵、果实、叶片、枝条以及树皮。尤其北方的秋冬季节, 园林植物色彩比较单一, 而秋色叶植物恰恰弥补这一不足, 通过叶片、枝干的异样色彩渲染园林植物的季相美。

2秋色叶植物造景

美丽的景观需要时间来呈现它的效果。秋色叶植物景观是园林植物观赏叶色最重要的季相性景观, 主要分为红色系与黄色系2 大类。比如黄色系的主要有银杏、鹅掌楸等, 红色系的主要有红枫、五角枫、元宝槭、七叶树等, 一般在园林中常以群植体现秋之气势。在校园植物造景中, 北方很多高校都会栽种银杏树呈现秋季美景, 北方工业大学二教楼前人行道两侧的银杏树与雪松相间配置, 以暗绿色常春藤为背景, 林下种植一些野菊花, 红黄相间, 如同一幅精心安排的画卷, 前景与后景, 深与远, 这些可以感知的校园景观, 无论静态还是动态, 都可以在种植设计中提前预见。图书馆楼前的小广场, 元宝槭与紫叶李、黄杨绿篱等围合成小庭院式的开放空间, 整个场地空间通过植物的交叉与分散种植, 将规则性的场地融合成相对自然地场地。弗伦奇说, 如同衣服一样, 植物可以掩盖粗糙道路设计的缺陷, 但是它却永远不能使这样的道路成为真正的好路。虽然广场中的植物层次较好地修饰了整个开放空间, 但是依然掩盖不了这块场地道路设计存在的一些不合理性。

此时的毓秀园是北方工大最美的季相景观, 园内中间朵朵盛开的月季, 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 感受植物的芳香气味。在校园植物造景中, 配植一些可以感知的芳香园, 在丰富视觉的同时, 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气味感知, 从而给园内的人带来无形的美感———嗅觉美。毓秀园内, 红色系的山楂与金黄银杏高低错落, 间以白花的丝兰, 不远处的油松作为暗绿色的背景, 如“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幻境。整个植物造景的开与闭、收与放, 同时巧妙地运用地形的变化, 加以植物的高低起伏, 组成一系列的空间序列。沿着校园道路精心布置的风景视线, 就如同拍摄电影的艺术场景, 特写与全景, 前景与后景, 以及视线与镜头的推移———这些流转变幻的静态与动态的校园景观, 是校园特色景观的体现。

3秋色叶植物的搭配原则

3.1 秋色叶植物与常绿树种的搭配

常绿树种作为园林中的背景树, 在其前面适当孤植鹅掌槭、银杏等乔木, 通过植物色彩的对比彰显空间的层次。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感受, 运用色彩的渐变或者互补, 使小空间的视线流转更加丰富, 也可达到视觉焦点的作用。

3.2 秋色叶植物与建筑物的搭配

在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体量大小、色彩明度、纹理粗细等, 对秋色叶植物的巧妙搭配, 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相对弥补建筑物整体视觉上的某些不足, 也可烘托出建筑物的空间塑造感。

3.3 秋色叶植物的色彩搭配

色彩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 近似色力求统一中有变化, 对比色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如红与绿、蓝与橙, 搭配适宜会突出园林植物的季相美, 搭配不当则会打破空间的和谐与美感, 应改变体块的大小, 注意植物造景中主次之分。

4结语

综上所述, 秋色叶植物的季相景观是渲染整个校园景观色彩中相当重要的元素, 但在实际的空间配植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校园中的秋色叶植物的栽种环境是否符合它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秋色叶植物与其他植物搭配, 避免色彩相冲产生空间秩序紊乱的感觉;挑选苗圃植物时, 注意植物的雌雄株特性的差异。因此, 秋色叶植物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需进一步探讨, 特别是怎样才能使一些植物变色早、落叶晚、观赏期延长, 这是应该努力探讨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10

1 校园植物科学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1.1 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的地区适应不同的植物生长, 在绿化建设中不能一味追求植物的品种, 要科学地分析植物是否适应本地环境。

1.2 合理搭配原则

在搭配植物时不但要注重植物的美观效应, 更应该注重植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特别要注重植物自身的特点和习性。

2 各功能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学生宿舍区、体育运动区、教学科研区、教工生活区等。由于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 校园绿化也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 要用植物改善环境, 并利用植物创造环境, 进而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挖掘出来, 创造出独特的美。

2.1 学校大门的门前区

学校大门到学校主要建筑之间的空间, 能够突出一个校园整体的文化特色、风格面貌, 并对整个校园的空间形象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意义。学校大门入口无广场, 校门内的大道景观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 门前瞬间的人流量很大, 门前区与城市道路绿化之间的联系也是很密切的, 因此, 植物配置遵循明快、简洁、自然、大方的原则。植物配植注意横向与竖相的对比, 植物要低矮、整齐, 可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学校选用树形较好的常绿乔木广玉兰、香樟作为一侧行道树, 体现开阔大方的原则。另一侧用低矮的草坪的配置方式。从校门口到综合实验楼中央大道上用行道树构成宽阔的绿色通道, 营造出一种严肃而又安静的校园环境, 并且让不大的校园显得开阔、宽敞。

2.2 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的使用功能是要满足学生活动、休息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需要。同时还应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及学校运动场普遍紧张的状况, 留部分活动区。因此, 在进行学生生活区的植物配置时设置一些亭廊、坐凳等设施, 各园林之间用树木和花草相结合。植物配置的原则应实用、简单、抗破坏, 将规则式与自然式结合到一起。在硬化面积较大的情况下, 应设计一些花坛、树坛和小范围的草坪, 进行立体绿化时可以采用攀援植物。花架上运用蔷薇花, 在楼墙适当位置可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 在起到防晒、降温作用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立体绿化面积。植物配置上应选择一些四季变换的花木及耐阴植物, 不仅体现出其使用功能, 还增加其绿化覆盖与美化效果。

2.3 教学楼与试验楼等教学区

教学科研区是校园绿化的精华, 它作为学校的主体建筑群区, 有许多重要景点都在这里集中。在学院图书馆前是学校的主要景观区, 由假山、圆形的水面、圆形的亭子、拱桥配置各种植物组成。教学楼前方是广场、旗台, 可进行学生的集合等, 只有少量的植物绿化。试验楼是师生学习, 进行实验的地方, 四周应该是保持安静、优美并且卫生良好。在进行植物的配置时, 以树木为主要植物, 将落叶树与常绿树合理结合起来。由于此区要供师生进行休息和游乐, 绿地适合采用自然式的布局, 设置小的游步道贯穿其中。各教学楼间有乔、灌、草构成的绿化, 减少相互间的干扰影响。

2.4 体育活动区

体育运动区是高校教学中运动区主要活动场所, 绿地景观设计要考虑防尘、防噪和防晒等功能, 在运动区与教学楼之间需布置绿化景观带, 主要是常绿乔木和草坪, 避免上课期间受场地活动及声音的干扰, 建议以“面线”方式出现, 操场中央应有大面积的常绿草坪, 兼足球场。

2.5 绿化休闲区

绿化休闲区是教师和学生休息散步的场所, 位于办公楼与图书馆之间。采取园林式景观, 小桥流水、石径小路、凉亭走廊和开阔的草坪, 可以更好地缓解疲劳, 放松心情。绿化中应以“面”为主, 设以大面积的覆盖绿地和水面, 以水生植物和观赏鱼等作为学生的休憩观赏, 可以体现心静如水、上善若水的教学品质。

3 不足之处

建议运动场之间 (例如操场和体育馆) 以“线”加以分割, 操场周围用高大的阔叶乔木, 以“线”的方式排列, 这样既可以保持水土、防风护沙, 又可以为师生在夏季纳凉避暑。水面上增加水生植物, 如荷花、睡莲等, 以增加景观层次和观赏点。

在学校的绿化休闲区可以点缀一些与学校有关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科技成果。

参考文献

[1] 黄宗贵.浅谈校园的发展与环境绿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园林景观中植物的功能不仅仅是绿化这样的基础功能,还承担着园林美化的职责,遵循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相协调,采用美学的特色,不仅保证生态平衡,更为园林增添艺术性。

1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设计无论出自哪个设计师之手,无论是何种园林,无论是要打造成怎样的风格,都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据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建造出的园林,才能保证该园林工程的质量。

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的建造最主要的目的依旧是为人服务,给周围的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园林景观中植物的配置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做到景为人用的设计规划,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习惯,将人的活动作为一大设计因素,使得园林更为人性化。

1.2 因地制宜的原则

由于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在进行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利用地势和环境条件,这样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园林工程的成本,同时也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园林。

1.3 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原则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设计一定要具有科学性,考虑到每一种植物与环境的协调,不同植物对环境、土壤、气候等的要求,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完全的考虑各种科学因素,才能让建设好的园林具有生机和活力。在園林的设计中,遵循科学性的同时也要保证园林的审美性,园林不是植物的叠加,要注意其艺术性、可观赏性,做到合理的搭配,多层次色彩的对比以及四季植物相结合等。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要达到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建设处高质量的园林供居民享用。

1.4 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资源,因此不同地区的园林应该是不同的,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出来的园林更会受到广大居民的喜爱,植物的选择更适应与当地环境,不仅显示出当地特色,也会较强的展现出生态性,有效改善生活环境。

2 园林景观中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相协调

园林景观中占据最大面积的就是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达到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协调才能使园林整体的风格更加和谐,我们主要对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之间的色彩搭配和比例进行分析。

2.1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色彩搭配相协调

园林建筑可谓四季不变,无论寒冬还是酷暑,始终保持着一个样子,但园林植物却会随着四季更迭展现出不同的姿态,考虑色彩搭配的时候要考虑到四季的不同,合理安排四季中不同色彩的植物与周围建筑的呼应。

2.2 园林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比例相协调

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都在整个园林中占有较大的面积,但不能失去二者之间的比例规划,不同的部分要有不同的比例从而凸显出园林的主题,合理的比例能够使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搭配相得益彰,尽显其中之美。

3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方法思考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满足原则,符合科学性的同时设计师还应充分的发挥,打造出独具绿化和美化功能的园林,尽情地展现园林的艺术美。

3.1 注意园林中的季节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园林中的植物在形态和颜色上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做出选择和搭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效果的园林,让每一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美感。

3.2 加强对比和衬托

园林中的每一株植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共同的配合才能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园林。在设计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植物在整体中所发挥出的作用,宏观考虑,注意相互之间形态和色彩的对比,大小高低的对比,相互衬托,交相呼应,既有独特之美又共同呈现出和谐美丽的园林。

3.3 与背景相协调

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植物的位置,比如常被用作背景的乔木类,衬托之用的地被植物等,考虑到空间的变换,选择不同的植物,例如不同的道路旁是使用花卉还是乔木或者灌木,都需要与相应的背景相结合,体现出其中的韵律。

3.4 维护生态平衡

园林中最大的功能莫过于其绿化功能,改善生活环境,创造生态效益。设计的园林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它的生态效益,采用适宜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的植物,使得园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保证园林中植物的数量是设计园林的必要条件,植物的生命力决定了园林的生命力,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发挥出园林的绿化功能,维护生态平衡。

3.5 注意经济效益

园林的建造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一定的提高,政府在园林的建设中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然而目前,随着园林的增多,更是需要在园林的养护方面投入更多,这些方面的投入完全是可以在园林设计中减少的。合理配置园林景观中的植物,使得建造好的园林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选用的植物应该是易于在当地生存的,这样便可以提高整个园林的生命力,创造生态效益,同时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园林维护的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园林建设的时候通过因地制宜,更剧地理环境进行设计,也可以节省工程费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的设计不仅仅需要从生态的方面进行思考,还需要美学的加入,从而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遵循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原则,科学合理的规划园林的植物配置,打造科学美观的园林,而不仅仅是植物的简单堆积,创造出具有人文特色、生态平衡、优美宜人的园林,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园林工程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慧珂,汪蕾.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设计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871-871.

[2] 王浙吉.浅析园林景观工程植物配置设计[J].中华民居,2013,(33):7.

校园景观植物设计 篇12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然概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 校园总占地面积113.5万m2。校园地处寒温带, 冬季寒冷有雪, 春秋季多风。全年平均气温3.7℃, 夏季平均气温23.2℃, 年日照时数为2 658 h, 年平均降水量440 mm左右, 全年无霜期平均168 d, 雨热同季。大庆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严重, 校园内绿化区土壤多为客土。

2 校园应用植物现状

通过调查和鉴定, 确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内园林植物共有14科28属48种, 分别占大庆市城市绿化应用树种的64%, 68%和71%。

2.1 乔木类树种

校园内的行道树以及孤植、丛植、群植的各种乔木树种, 共有21种。其中, 常绿乔木3种、落叶乔木21种, 隶属于6科11属。主要包括樟子松 (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白杄 (Picea meyeri) 、红皮云杉 (Picea koraiensis) 、银中杨 (Populus alba × P.berolinensis ) 、中黑防杨 (Populus deltoids×P.cathayana) 、小黑杨 (Populu ssimonii × P.nigra) 、小叶杨 (Populus simonii) 、旱柳 (Salix matsudana) 、龙须柳 (Salix matsudana cv.Tortuosa) 、金丝柳 (Salix alba var.tristis) 、爆竹柳 (Salix fragilis) 、糖槭 (Acer negundo) 、稠李 (Prunus padus) 、山桃稠李 (Prunus maackii) 、山荆子 (Malus baccata) 、京桃 (Prunus davidiana) 、山杏 (Prunus armeniaca) 、野梨 (Pyrus vssuriensis) 、垂榆 (Ulmus pumila var.pendula) 、榆树 (Ulmus pumila)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李 (Prunus salicina) 、火炬树 (Rhus typhina) 、百华花楸 (Sorbus pohuashanensis) 等。

2.2 灌木类树种

主要包括各种孤植、丛植、篱植、群植的主干低矮或呈丛生状态的树种, 共计有13科21属25种。其中, 篱植应用的树种有8种, 占总数的32%;观花灌木有16种, 占总数的64%。校园内应用的灌木类树种主要包括紫穗槐 (Amorpha fruticosa) 、榆叶梅 (Prunus triloba) 、毛樱桃 (Prunus tomentosa) 东北连翘 (Forsythia mandshurica) 、东北珍珠梅 (Sorbaria sorbifolia) 、珍珠绣线菊 (Spiraea thunbergii) 、树锦鸡儿 (Caragana arborescens) 、小叶锦鸡 (Caragana microphylla) 、紫丁香 (Syruniga sblata)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e var.mandshurica) 、小叶丁香 (Syringa microphylla) 、白丁香 (Syringa oblate var.alba) 、茶条槭 (Acer ginnala) 、红瑞木 (Cornus alba) 、偃伏梾木 (Cornus stolonifera) 、东北接骨木 (Sambucus manshurica) 、金银忍冬 (Lonicera maackii) 、黄刺玫 (Rosa xanthina) 、刺玫蔷薇 (Rosa davurica) 、辽东水蜡 (Ligustrum obtusifolium) 、八仙花 (Hydrangea macrophylla) 、天目琼花 (Viburnum sargentii) 、锦带 (Weigela florida) 、丝棉木 (Euonymus bungeanus) 、东北山梅花 (Philadelphus schrenkii) 。此外, 榆树 (Ulmus pumila) 和红皮云杉 (Picea koraiensis) 幼龄树在校园中也有作篱植和整形树应用。

2.3 垂直绿化和地被类树种

垂直绿化树种和地被类树种主要包括花架、墙面绿化、栅栏绿化等应用的各种木质藤本类树种和株丛低矮用以覆盖地面的木本地被植物。调查结果表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内无垂直绿化树种, 木本地被类应用植物也仅有1科1属1种, 即沙地柏 (Sabina vulgaris) 。

3 校园植物配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的植物造景体现了“因地制宜、满足功能、美化环境、建设生态校园”的设计思想和原则。校园绿化以乔木为主, 灌木为辅;落叶树为主, 常绿树为辅;绿叶树种与观花、观果、观干的树种及草坪、地被植物等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地形特点、植物生态习性、园林布局及活动人群的特点等进行合理配置, 形成了花灌木草坪景观、土山林荫景观、湖畔植物景观、彩干植物景观、四季常青景观等不同的绿地类型, 构成了“春季观连翘、榆叶梅、丁香、黄刺玫、树锦鸡儿、珍珠绣线菊等花灌木景观为主;夏季以杨、柳、糖槭等浓荫绿叶景观为主, 配以珍珠梅、八仙花等少量观花灌木;秋季以丁香、火炬树、糖槭、山杏等秋色叶树种以及忍冬、花楸、沙棘等观果树种;冬季以偃伏梾木、红瑞木、黄刺玫、山桃、山桃稠李等红色、紫红色等彩干树种及樟子松、红皮云杉常绿树种配以冬季皑皑白雪”, 形成了一年四季季相分明的景观特色。但植物配置仍存在问题:

3.1 配置单一

校园内绿化应用的木本植物种类少, 特别是缺少垂直绿化树种、常绿树种和木本地被植物, 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树种少, 导致植物配植较单一。草坪应用较多, 但适应性差, 养护管理不够精细, 影响观赏效果。

3.2 缺乏意境美

校园植物景观是反映校园文明与校园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之一, 体现校园精神和文化特色。如意指桃李满天下的“桃李园”, 激励学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的“惜阴园”, 以“博士苑”“学士林”等为主题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校园树木将伴随学校的发展而成长, 成为校园历史的一部分。同时, 校园内的植物资源也是学生学习植物学、树木学等学科的教学资源。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内普遍表现为植物景观主题缺失, 因而不能充分表现深刻的校园精神与文化内涵。

3.3 某些绿地配植不能充分满足功能要求

由于树木栽植年限短, 树龄普遍偏低, 加之个别功能区植物配置不尽合理, 影响植物功能的发挥。如校园西部宿舍楼区与食堂公共服务区是学生人流集中的重要活动区, 道路边草坪踩踏严重, 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和学校文明形象。但踩踏现象不单纯是学生素质问题, 而是校园设计与植物配置不合理的表现;如果路旁草坪边植以绿篱围护, 则可大大减少踩踏现象的发生。

4 建议

4.1 丰富校园树种

以乡土树种和经长期实践证明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树种为主, 加强引进园林植物, 丰富校园植物种类, 是保证校园生态系统稳定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前提。同时, 也为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资源, 对改善大庆市绿化树种单一的状况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引进藤本植物和耐粗放管理的地被植物, 如五叶地锦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地锦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 等以及当地观赏性好的乡土草本植物如委陵菜属 (Potentilla) 植物等作地被, 实行复层立体绿化, 增加绿量, 对丰富校园植物景观、改善和保护校园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4.2 以人为本, 植物配植应兼顾审美、功能和意境

不同功能区的植物配植应根据人群活动特点、校园文化和地方特色加以合理安排。例如, 学生晨读区应以柳、杨为主的成荫乔木配以少量灌丛和人性化座椅, 形成安静学习区;沈阳建筑大学的特色鲜明的稻田景观凸显稻田文化;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西校区设计方案中突出丘陵地形的地域特点和求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意境进行植物配植[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园内植物配植也应充分发掘学校深远的文化沉淀和大庆市地域文化、地域特色进行合理再设计。例如, 校园内大庆地域特色的湿地景观的再现, 以“垦、拓、求”为主题的植物景观命题与丰富等。

参考文献

[1]邓珍琴.校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4 (2) :60-63.

[2]邱玉华, 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07, 24 (2) :74-77.

上一篇:实验的微型化下一篇:优化设计门式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