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共12篇)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1
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学校不断的发展建设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与行为规范,对广大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认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优质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及道德水平,是实现校园生态景观的物质化体现,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校园生态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及其深刻的意义
校园是学生加入的第一个集体,不仅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也是学生逐渐熟悉社会环境的地方,是学生从家庭环境步入社会环境的关键环节,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与道德修养,是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在许多高职类院校建校的过程中,始终将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当作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然,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尤其是医学类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多数都是以医疗类岗位为主,过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但是,从我国毕业生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是拥有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就能够胜任相应的岗位,员工的个人道德修养及素质水平同样是各大企业、事业单位考察员工的重点。医学高职院校作为医疗精英的摇篮,更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与道德水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园生态景观规划,通过高质量的校园生态景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使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升华。由此看来,校园文化景观展示的不仅是物质景观,还是一种精神展示,反映了学校教学的理念及育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也可以使在校全体员工都受到这种思想的鼓舞,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就是将景观生态学中设计到的原理、布景联系到一起,使用特定的设计手法,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及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由此产生的校园生态景观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不仅如此,校园生态景观文化还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符合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与城市生态景观规划是有一定区别的。从构造上来说,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是典型的人工生态景观,以密集型为主,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从构造上来说,要按照城市的整体布局来设计,为了缩短工期,尽可能的使用机器代替人工作业,进行大面积的生态景观建设;从功能上来看,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不仅可以为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
二、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的核心思想在于重视学生自身的作用,因此,在建立校园生态景观的时候,也要重视以人为本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从思想方面去激励学生、塑造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可以达到德艺双馨的境界。校园生态景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真实反应。因此,在设计校园生态景观规划的时候,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及当地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将弘扬校园思想文化与校园特色有效的结合,形成一种独有的校园文化,激励着校内的师生及工作人员学习与工作。
1. 医学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景观规划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医生道德问题导致的医患矛盾的问题再次成为了民众关注的焦点,加强医疗工作人员的医风、医德建设已经刻不容缓。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是我国医疗事业的未来。医学高职学院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道德水平方面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校园生态景观的规划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是否合理,是否尊重“人本主义”,是否充分的考虑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具有医学高职院校的个性与特色,这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2. 校园文化制约着校园生态景观规划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把它分建校初期规划、建校中期规划、建校后期规划。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效果如何,好坏与否,还受到该校校园文化的制约与影响。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师生在办学过程中,经过首创传承和创新后形成的,那么在建设过程中,其办学理念、思想是否先进;传承的内容是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在办学中是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等,直接影响整个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意识影响物质。校园文化建设落后,势必影响物质文化建设的滞后,而物质文化建设的滞后反过来势必影响校园生态景观文化,进而直接导致校园生态景观规划的不协调、不和谐。我国高职教育兴办的时间不长,其中大多数来源于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院校,因此校园文化基础不一,建设水平相对薄弱,在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时更要不断探索与积淀,才能建设出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高职校园。
三、医学类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 突出学院特色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上来看,事物具有两面性,分别是共性和个性,也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互为依存。以事物的普遍性来看,校园生态景观是所有学校建设物质环境的基础,通过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来提高在校师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但是,从事物的特殊性及校园未来的发展情况来看,校园生态景观的设计规划必须体现出学校的个性特色,无论是从布局上,还是精神文化体现方面,都要符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并根据学科的特色,建立具有足够专业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景观。
我国的医学文化具有数千年的历史,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座百年老校,其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私立博习医院护士学校。因此,其教学理念和思想方面融合了中、西方医学文化的精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取得突破与创新。因此,在其校园生态景观规划的设计中,尽可能地表现出了学校自身的个性特色,使其成为学校未来发展中的标识、旗帜,提升学校的识别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书院校区是在元代鹤山书院及清明两代江苏巡抚衙门的基础上建址的,具有十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当地的独有的文化特色,使其融入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营造具有医学类学科特色的校园生态景观。石湖校区设有白求恩广场及南丁格尔广场,使白求恩与南丁格尔精神永远激励着即将踏向医疗岗位的学生,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2. 促进文化传承
医学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反映其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类文化形态,也是广大师生较为认可的一种思想成果与精神力量,更是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抽象的,这种情况就好像空气一样,虽然充斥在学院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围绕在每一个师生周围,但是却没有具体的形态。新教改正式施行以后,各大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巨大的改变,从传统的知识教育为主变为了素质教育为主,而良好的校园环境则可以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而这类的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是需要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生态景观的构建过程中,可以名人的雕塑、景石为主,雕塑是所有生态景观中,表现历史文化的有效的方式之一,使用艺术造型配文字介绍的方式,将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及传达的而文化完美的表现出来,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石湖校区内的南丁格尔、白求恩雕像,既然是对伟人的致敬,也对学生起到了深刻的教育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二者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医学高职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医学类院校的专业特色及校园特点,以校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摘要: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优质校园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两者关系的介绍,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为例,对医学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景观规划与校园文化建设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景观,校园物质文化,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辛崇高.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
[2]黎莎.校园环境的生态景观规划模式[J].探讨城市建筑,2016(03).
[3]陈瑜.浅析如何加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2
建筑学0802
一、调研目的通过选取中山大学老校区校园景观空间作为调研对象,培养学生认识植物、熟悉常用植物、了解园林景观分区及各分区中的常用园林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研究、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园林植物配置与设计对人的使用方面的认识,巩固园林植物配置课程学习的成果,并为下阶段——大学校园景观安全性调研及问题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任务安排最多每6人一组,分组提交实验报告成果;调研采用实地典型空间调研的方式;实地典型空间调研任务安排
(1)调研地点——中大老校区
(3)调查内容
——常用园林植物(结合PPT中认识常用园林植物,尤其是主要行道树和各种观花观果植物)——园林景观功能分区
——各园林分区中的常用园林植物认识(植物的功能、种植形式、设计手法等)
三、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格式要求
标题:xxx调查与研究
摘要——简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主要结论和建议; 1 研究背景
简述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方法
说明用什么方法取得研究成果(现场调查、拍照、手绘草图等);结果
阐明调研成果(文字、图表相结合);结论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篇3
关键词:校园景观;圆形符号;活动空间;整体风格
第一章绪论
1.1校园景观改造的背景。校园寝室楼前的树林树木单一,进入秋天后便满是落叶,冬天便萧条一片,唯独夏天可以树下乘凉,下面是土地,只能站立休息。寝室区是校园中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流动性较大的区域,周围却没有适合的活动空间,只能相约到别处去学习或聊天,因此对楼前树林的重新规划和改造是必要的。
1.2校园景观改造的目的和意义。校园寝室楼前树林改造的目的是:扩展校园活动空间,创建一个集学习、休闲、娱乐、绿化为一体的多功能为一体的活动空间,打造校园寝室区域标志性活动场地。寝室楼前树林改造的意义是:校园景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校园的整体感觉,但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景观不被大家重视。校园景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于校园环境素质,剑桥康河、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同济大学趣园、华东师范大学园林等老校园的景观至今都是我们心中所向往的学习环境,散发着独特的精神魅力。在树木葱郁的校园环境中,人们很容易忽略或原谅其他视觉效果差的建筑单体。因此,对寝室楼前树林的改造,是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整体的景观设计,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大幅度提高校园环境素质,打造寝室区域标志性符号。
第二章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设计的手法
2.1点缀型改造。部分高校校园中的景观虽然绿量足够、植物效果优美,但缺乏统领空间环境的主体,这往往会导致景观缺乏主题性和可辨识性,校园精神和文化特色无处寄托。点缀性改造针对这一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些富有深刻涵义的雕塑、景石、树木等景观元素,使空间氛围主题丰满起来。
2.2修补性改造。大学校园老校区由于经年累月的使用和自然退化,部分小品和植物景观破败不堪,已经和初始時大相径庭,有的甚至已经失去使用功能:新校区由于建设工期短、设计不完善等原因,导致景观空间层次单调,使用频率低。修补性改造针对校园中这种类型的景观问题,在保留景观环境基底的前提下,对原有破损、老化或影响整体环境的景观小品和树木修理或移除,结合周边景观的氛围和肌理进行再设计,增加植物造景和具备视觉效果的景观小品重新布置空间。
2.3更新性改造。随着时代发展,大学校园老校区空间局促的问题日益严重,原有规划模式己不能承载现今校园使用者的需求,加上部分景观小品年久失修已不能再使用等因素,导致此类大学校园景观不得不进行更新改造。更新性改造指的是推翻原有景观环境,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学校的整体环境对学校的某一区域进行再一次改造。改造中对仍具有使用功能的座椅、景石、雕塑等小品和表现良好的植物进行保留,在新方案中进行考虑或移至校园他处。
第三章校园景观改造概述
3.1对校园寝室区楼前树林问题的发现与思考。春天发芽、夏天葱茂、秋天落叶、冬天枯枝,这就是楼前小树林一年四季的景象,和校园外任何一片树林一样没有任何特点,树木种类的单一,让人感到无趣和视觉疲劳。在寝室区这种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反而缩小了同学们的活动空间,所以我决定对这片区域从新进行规划和改造。
3.2校园景观改造概述。根据改造区域的面积大小和学校的整体建筑风格,结合校园文化和社会人文。淳朴的自然和学校的历史文化结合,使得该区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的氛围,扩大了学生的活动场地,体现了现代校园中,良好、优质的校园生活!人文理念:校园的建设与改造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捷的生活设施,宽敞的自由活动空间,轻松的交流环境。绿色理念:建设花园式校园。使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方式,在充满自然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改造建筑物需要有高有低,植物也是高低错落,我们把乔木灌木,彩叶常绿树,落叶树种,观花观果树木相结合,使其不论在春夏秋冬都有不一样的景象,丰富多彩摇曳多姿。(春天:香樟+玉兰、垂丝海棠+桂花、萱草+毛白杜鹃:夏天:水杉+广玉兰+合欢、石楠+阔叶+大功劳、长春花+鸢尾:秋天:南天竹+垂柳、鸡爪槭+茶梅+火棘、常春藤:冬天:雪松+五针松、腊梅+梅花、大吴风草)道路可沿线圆形链接,既不影响走向又更加美观。中国人讲究外圆内方,讲的是内心端正外表要有和顺的态度,彼此才好相处,圆还表示自然,是环境优美贴近自然的意思,圆还寓意团圆。广场中的雕塑的外形可设计成火炬整体可是成向上发展的趋势,寓意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不断发展和提高的意思。同时又像是火焰的形状,象征人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主要颜色采用绿色,正是大自然的颜色,说明这是绿色的健康生活环境。又像是一颗急切向上生长的嫩芽代表人们的美好生活将由此开始。
设计可以主要以简洁规整式为主,材料选用生活废弃品回收利用,体现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在颜色上以采用大自然的绿色,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活动空间。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在雕塑的四周又加上小喷泉闲的恬静舒适。
结语:校园环境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中的景观的建设,校园景观的设计要从师生的心理、行为需要出发,为师生提供一个优美得教学环境,同时要注重校园景观文化性的建设,体现校园的历史文脉与精神风貌,让校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同时,还要关注校园生态景观的建设,赋予校园“生命力”。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4
作为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学校价值观能够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并在具体问题上容易达成共识。我们提出校训“像铁人那样……”,引导学生像“铁人” 那样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充分开发本土文化, 并通过环境文化建设体现学校文化核心价值。
学校环境文化是占据一定校园空间的有形实体文化形态,满足学校主体实用需要并蕴含着特定教育理念、审美旨趣和价值追求的文化形态。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有一套独特而富有内涵的环境文化,它如同空气, 让徜徉于校园中的每一位师生,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学校理念、历史、品性、气质的滋养。在设计中,我努力去重新审视、考量已拥有的学校文化资源,试图用设计理念与技法,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行为规范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符号,以标准化、序列化、统一化的手法,彰显学校文化内涵,物化文化情怀,凸显学校个性,构建有机的校园整体,塑造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
1.校标设计
校标中间为篆体的“风”,以祥龙瑞云盘绕,寓意庆风小学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作为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学校精神、气质和风采的形象化标志,是时代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折射,是学校独特思想文化境界的体现。
2.学校建筑与布局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学校建筑更要体现出艺术性。它不仅要体现出朴素、典雅、鲜明、协调、造型新颖等艺术风格,还要富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意义。
3.学校电动大门
左右两侧大门寓意为庆、风二字。大理石采用雕刻技法中的阳刻而非阴刻,因大门朝南,适合阳刻。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就是阳刻,这样雕刻的意图正是符合了这个文化特性。校名题字由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亲笔题写,字体浑厚、意蕴深远,彰显了庆风小学的办学实力。字体颜色呈中绿色,绿色象征生命活力,醒目而不沉闷,端庄而不失活泼,适合校园题字。大理石门内侧为篆书书写的校训:像铁人那样。红色书写,象征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传承与发扬,篆书表现庄重,更有历史的厚重感。
4.主楼外侧墙壁
由六块大理石制作的“庆风油苗必会篆书一百字”。这一百字的内容是庆风小学全体教师集思广益的智慧结晶。我们搜集常用字为素材,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又彰显了学校教育特色。汉字是一种悠久的文化,我们之所以选择大篆书体,是因为它是继甲骨文、钟鼎文之后最早具备形式美的字体,有着许多和象形文字的相似之处,图画和文字兼容,从汉字文化的研读和趣味上来说都是小学生这个年龄最容易接受的、最适宜的一种汉字文化。
主楼三个楼层我们以“智、勇、爱”为主题,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楼表现“智、勇”主题:一层大厅正面墙上是一幅16平方米的大型浮雕,历时两个月制作而成,主题为“智、勇”,即“智慧与勇气”。画面布局张弛有度、层次错落有致。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画面主体为孔子像,是智者象征,旁边竹简造型上用草书镌刻其《礼记·学记》语句。画面右侧为后羿射日,此为勇者象征。 莎士比亚曾说:“有智必有勇,智慧的人绝不胆怯。”这两个内容是整个浮雕的主题,我们认为现今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智慧与勇气。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涌现了多少灿烂文明,雕刻中,古有背景制作的甲骨文,今有表现“神舟十号”腾空的场景,都是华夏子孙为之骄傲的经典。中外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集中在长城与金字塔两个建筑,和平的主题表现为炮火与白鸽。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铁人的后代,庆风的小油苗, 要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所以我又运用了磕头机、钻井房、中石油标志等题材作为表现手法,让整个画面更为充实,内容丰富、异彩纷呈。侧墙浮雕为隶书雕刻的我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旨在激励学生,每日奋发。
二楼采用亚克力材料制作的我校主题文化:和美学园、情智育人,充满时代气息。另一侧悬挂前市文联主席徐勤的行书书法作品。
三楼表现“爱”的主题:在表现形式上,由我和艺体部教师历时一个月完成三张大型重彩组画。中国画近代新兴画种——重彩画。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中国画传统绘画的表现技法,同时兼具西方绘画色彩上的绚丽感。我们选择这个画种作为表现形式,意图就是在继承和学习传统绘画知识时,要与时俱进地吸收外来文化,中西合璧, 取长补短,学为己用。
在表现内容上,三幅大型组画构成一个主题,即“爱”。 三幅作品都是以母爱作为题材展现的,母爱是人类最初的爱,也是所有爱的起点,我们要做母爱、友爱、博爱的人。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5
1.烟台大学前广场
区位分析:
烟台大学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临海的一所中综合类大学,周边有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还有居民区和商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位置分析:
校前广场位于烟台大学南端,广场南面试望海路,东面建筑馆,西面是千米长廊,北面是图书馆和综合楼,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是重要的出入口,人流量极多。
现状分析:
优点:
1.地势平坦。
2.绿化面积大。
3.交通顺畅。
缺点:
1.绿化没有规划,比较杂乱,树种较少。
2.广场太空太大。
3.铺装简单,颜色单调。
4.空间层次感弱,功能划分的过于简单。
5.自行车停车位较乱,缺乏规划。
2.烟大小树林
缺点:
1、道路错综复杂,缺乏组织性
2、绿化较多,缺乏活动设施
3、组织不明确,缺乏统一规范性
4、缺乏公共活动硬地,对绿化破坏较大
5、没有功能上的区分,使用秩序混乱
优点:
1.环境优雅,安静
2.植物生长茂盛,私密性较好
3.位置优越,适合休闲
位置分析:
烟台大学小树林,位于烟台大学东北部,东有宿舍楼餐厅,西有宿舍楼餐厅,南边教学楼,北边锅炉房;其地理位置优越,有一定的人群,交通顺畅。
我们应做的:
在设计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实现景观设计的生态化,也就是将生态原则与景观设计相结合,使大学校园与自然相融合。创造性的利用自然景观,实现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据自然条件,从学生的本能和需求出发,把环境景观改造得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活动和生活。
我所认识的校园景观设计
概念: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广场既从属于城市广场,又有其独特的校园的属性。一般来说,城市广场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环境所围合而成的三维空间形式,是公众活动的中心,有重点的反应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主要场所。《人性场所》的作者说过:“广场的定义是一个硬质铺装,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户外公共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闲,用餐和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是以人为主体并从人的生活去考虑的。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社会文化、哲学基础、思维方式来作为这个广场的依据,从这些方面得出不同的概念定义。但总体而言,认识广场广场的几本途径分为两种:即以人的活动、心理感受为参照物,和以物质实体为参照物。也就是说,广场的概念应该包括人和物两部分。
随着“环境育人”观念的兴起,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在建设中为了追求轴线构图效果以及大空间、大广场的潮流,忽略了师生的实际使用心理,从而难以营造宜人、安宁的校园环境.校园广场作为校园空间环境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其品质直接影响着校园环境质量.校园广场是为了满足校园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建筑、道路、绿化、地形等围合,多种硬软质景观构成的,以采用步行交通为主,具有一定主题思想与规模的节点型校园户外活动空间,是容纳师生学习、聚会交往、观赏游乐的重要公共场所.校园广场不同于城市广场,学生群居生活方式以及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校园广场的空间形式和活动内容的丰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场要聚人并促进各种活动的产生,都是为了从根本立场上提升其空间质量。有一句精辟而古老的谚语所言:“人往人处走”,任何壮观的,激动人心的,精心设计的建筑外观和环境都只能引起人们短暂的好奇与欣赏,而不可能长期地具有强大吸引力,只有人和人的活动才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和人的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
广场空间由于由于围合而限定了一处特有的场所,使人们有了领域感;由于开放使人们能轻易识别该处欢迎进人和欢迎使用,从而使较多的人驻足留此;由于有硬地和一定的软质景观,使人们能在此找到所需要的活动场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如此种种,都是为了聚人和上演一幕幕生动画面,于是广场成为城市中最富活力的生机勃勃的空间。
大学校园广场的功能:
1.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能分区与道路系统确立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方的改动和变更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互动影响。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后庭。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2.交通联系
大学校园广场充当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之功能延伸的角色。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性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面有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建筑物,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人流在此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3.景观构成校园广场往往具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拉开建筑的距离,可以为人们提供充分的视野,并以不同角度去欣赏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充分展示建筑外观形象及环境形象。同时,校园广场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其间辅以适当的绿化、水体,各种形式的地面铺装,将成为优良的景观。
可见,校园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是互为经管的关系,站在广场上看建筑时,广场为“观看”提供场地,建筑有了表演和展示的舞台;从周围建筑、道路看广场,广场成为视觉中心与观看对象,建筑物及环境成为广场背景。
4.交往场所
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多种的校园的社会活动。校园广场则见证了各色各样的校园活动;上下课的师生,出入办事的校内外人员,在广场上往来匆匆,人们相互照面而过。若广场设计具有凝聚力而吸引人门滞留于此,那么散步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驻足观望的,坐在石凳上看书学习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人们将给广场带来亲切的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在开展课余活动、讨论,进一步促进了人际间的交往及信息交流,如此种种。校园广场如同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展台,各种生动的人际关系再次展示。
《人与空间》一书中这样说:人及其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试听方式感受或接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户外空间中人的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远胜于建筑或景观本身,而无论建筑环境或广场的设计本身有多么的美观新颖或标新立异。
5.大学精神
大学是应该有精神的。University的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凝聚在一起而互相切磋与研究。我们常说“清华之严谨,北大之创新,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都是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精神的概括。这些精神之形成非朝夕而至,而是在各种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的冲击影响下,通过师生的自由随意交流,针锋相对的讨论,将某种大学气质中最宝贵部分,某种底蕴所在,不断地完善补充而成。没有一个充分宽松自由的环境,缺乏师生交流的场所,大学精神难以形成。校园广场这种随意自由的思想、学术交流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有助于促进大学精神之完善,与世代相传,而校园广场这本身亦成为大学精神的背景与物质体现。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景观设计专业
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6
关键词: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校园景观;园林景观;文化;生态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4-0046-04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引言
澳门大学新址位于珠海横琴岛,背倚葱绿秀美的横琴山,占地1.092 6km?。横琴岛是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的交界处,原为农业荒弃地。基地西南北三面有边防防护,仅东面与澳门隔着十字门水道,水道宽度约为20m。由于一国两制的原因,两地不能实现互通。新校区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政治边界,让已经荒废的城市边界变得繁荣,使禁区成为了学术、文化及生态的融合场地,将校园设施及风景资源与澳门市民共享,促进了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澳门大学前身是由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东南亚等地的知名人士资助开办,于1981年创立的私立东亚大学,是中国澳门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现代公立综合性大学,口碑公允。鉴于中国澳门地域狭小,2009年6月,国务院同意将澳门大学迁址到珠海市横琴岛的请求,并授权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特别行政区法律对该场地实施管辖,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作为“一国两制”政策下的特殊产物,澳门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20日,由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主礼,在澳门大学新校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新校园占地面积约相当于澳门本土陆地的1/25,很好地解决了澳门大学有校无园的问题。其建立成为澳门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里程碑。
其建筑设计由中国建筑大师何镜堂先生主笔,是一个由书院单元组合构成的校园。各个书院自成组团,每个书院即是一个同时满足同一系统师生学习、住宿、活动的多功能院落组合,不仅高效,而且组团间互动性非常强。5个书院组团及公共组团之间各有8~30m左右宽水道相隔,成为6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岛。
1 设计概念在以上背景下,项目组一直在思考:澳门大学新校区应该呈现什么样的风景?如何使其蕴含独特的魅力?
与澳大师生及澳门政府多次交流后,项目组逐渐明晰这个校园对于大家更深层次的含义,也理解了师生及市民们对新校园的期待及对旧校区的眷恋,他们渴望在新校园能感受到荣耀的延续及具归属感的包容,同时还能有更多交流空间。基于这些理解,结合场地上既分且联的岛屿关系,项目组孕育出“珠联璧合”这个设计主题,意在暗喻澳门大学是中国内地与澳门联系的纽带,也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场所,同时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福地。在“联之形,合之意”这个校园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将主题在蓝图下一一呈现出来。
2 设计思路
为体现“联之形,合之意”,首先重建宗地上的生态系统,将校园中的水一岛关系基础拓展到横琴山一校园一十字门水道,修复山海之间的生态风景联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6个相互之间具有交通与风景联系的岛式组团,让人们能够在岛屿之间自由交通,同时又赋予各岛屿之间相关联而人文风景又各有特色,从而创造文化交流的基础。接着,要把这些岛屿之间的联系当作一系列风景,并赋予它们具有时空延续意义的人文内涵。最后,建立风景与记忆之间的联系,根据被关联的各开放空间的特性,再赋予其相关联的人文装饰,把葡萄牙、中国澳门、岭南地区、澳大旧址的标志性构筑物、材料、装饰以及雕塑小品等穿插其间,把“联系”的意义拓展到无限的交流与碰撞的可能性上,人们一来到此地,就感觉记忆与梦想的戏剧盒子被打开了。
因此,把生态、交通、文化及时空的联系在设计中展现出来。
2.1 建立山一园一海之间的生态风景联系
基地存在盐碱化的土地和大量的水体使这里得以创造一个人与自然能很好交流的山水环境。结合湖畔的自然水岸种植乡土湿地植物,如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睡莲Nymphaea tetragona、鸢尾类Iris spp.等。在靠近海堤一侧设计林带,种植宽度为34~71m的抗风耐盐碱植物带,通过地形起伏,形成候鸟栖息生态绿岛。
雨洪利用方面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园内屋面、场地和草坪径流雨水有组织地收集到BMP5系统(如生态草沟,低势绿地,雨水花园等)内,经生态处理后再排入园内的水系,水系设500mm调蓄容积,以供园内景观用水。收集较困难区域的雨水则设置透水地面和透水铺装,让雨水最大限度补充地下水。雨洪利用不仅考虑到“雨水利用”,同时设置了“初期雨水弃流”“洪水调蓄”等多项先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景观和绿化用水水源,减少了洪峰的外排水量。
在水生态方面,通过充分利用地形,让贯穿于校园内的水系成为园内最大的雨水收集池和滞洪区。为了保持水系的水质,设计时采用便于微生菌栖息的软质驳岸,在水岸边种植水生植物以建立湖体生态链。水生植物能直接吸收水体中的C、N、P及微量元素等从而净化、还清水体。
在生态技术方面,不仅大量采用生态草沟、雨水花园、地势绿地等低冲击技术,在景观用水方面也采用了带气象站的中控自动喷灌系统,最大化地节约水资源。
2.2 建立岛屿组团之间的人文风景联系
澳门大学的新校区是联系中国内地与澳门特区的重要纽带。澳大作为全球性的开放大学,其校园是东西方人才、文化交流的场所。而文化,则是创造这种联系的重要因素。这些交流的宗义,为儒家提倡的“仁、义、礼、知、信”5个要义所引导,同时这5个字也出自于澳大的校训。
设计中,5个书院组团的园林景观分别是“仁”为主题的温馨互动的岭南庭园,寓意为共同交流,同行共建,互助互爱的仁爱花园,包括体育场馆、行政楼、文化交流中心;“义”为主题的轻松自然的南欧庭园,寓意为师生共同生活学习,亲近互爱,其乐融融的温馨家园,包括中央商业、附属学校、教职工宿舍;“礼”为主题的规则对称、礼仪感的台地花园,寓意为知书而达礼,追求规律与真理,传承古今,憧憬未来的理想田园,包括法学院、教育学院、未来学院;“知”为主题的信息化、高技化的未来花园,寓意为启迪智慧,探索古今知识与科学的智慧殿堂,包括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及健康学院;“信”为主题的山花大树、自由浪漫的自然风景园,寓意为崇尚真、善、美,探求文化与科学精髓的浪漫天堂的含义,包括文学艺术学院、设计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nlc202309040437
而被赋予“和”为主题的自由开放的生态广场作为第6个公共组团与所有组团都相联系,并且与澳门隔海相望,包括图书馆、中央教学楼、校史展览馆,寓意为天人合一、水乳交融,文化交流的中心。
6个岛屿组团的人文风景与澳大的办学宗旨紧密相联,创造了激发交流的平台,同时赋予美好的寓意,传承了澳大积淀出的独有文化,为乔迁的澳大师生营造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图1)。
为了进一步发掘澳门大学校园与众不同的独特景观,从澳大的校徽中找到了一个极具中国情怀的切入点一一“桥”。而桥也正是岛屿之间的必然联系。
整个水系长4.6km,湖面大小为11万m?。在实际建设中,由于水岛的隔离,一共设置了20余座桥以满足人车交通、促进互动交流,包括有车行桥5座,主人行桥7座,次级栈桥9座,还有部分轻型浮桥和汀步桥。有经典浑厚的连拱桥,有精致通透、装饰着南欧风情铁艺和澳大校训的铁拱桥,有岭南风骨的石拱桥,有严谨周密的数学木桥,还有轻松简约、亲近自然的湿地栈桥等,处处透着文化的碰撞、历史的烙印和时代的精神,装点着校园的每一个必经之处,成为澳门大学最独特的符号和魅力(图2)。
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纵贯校园南北的大学之道。这其实是一条联系校园每个书院、研究所、图书馆、礼堂的公共道路,架设在湖边,由多座连桥组成,连接南北两个湖区。以“发展”为主题,将大学之道从北到南的带状空间设计成从端庄(行政楼)到个性张扬(学生活动中心)逐渐变化的景观。北段部分在庭园中再现了九龙壁、龟池等,以联系对原校址的回忆;中段部分在庭园应用了葡国石、瓷画等特色材料,并将对喷水轴作为庭园的核心来呼应澳门特有的南欧风情;南段将抽象的船型挡墙与地形艺术跟富于中国澳门色彩的彩色瓷片进行结合,营造“启航花园”以表达对未来的展望。这些贯通联系的庭园,顺应了大学之道“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从回忆历史到对向往未来的过程。
大学之道,源自孔子《礼记·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德雷克·博克(Derek Bok)的《回归大学之道(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也寄托了澳大师生对新校园及澳大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设计只创造了最基本的生态、交流、休闲和社团活动的场所,而大学之道上预留了大量的装置及镶嵌节点,把装饰的空间更多地留给未来的澳大师生,让澳大人可以持续不断地去印刻属于成长中的澳大的彩色瓷板画,安放其具有影响力的人物雕像等,共同装点未来的荣耀。
随着岁月的流逝,从校徽上的桥,到校园中的桥,以及“桥”所代表的“联系”,将会被赋予更丰富的装饰和内涵,寄托更深远悠长的寓意。让世人提及澳大,就想起澳大的桥,这正是项目组所要表达的澳大最独特的景观。
2.3 建立风景与记忆之间的联系,创造交流的无限可能
《论语·子路》中,夫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和”便是一种和谐与联系,一道精神的桥梁。而在澳大校园景观中,“桥”有着更丰富的含义,那便是联系风景与记忆的桥梁。
澳大原址有着浓郁的南欧(葡萄牙)园林特色;新址则位于华南,建筑布局有着独特的岭南风骨。由于气候相似,岭南园林和南欧园林又有着非常多的相通之处。园林景观在空间上也吸取了环廊、水院、树荫等适应当地气候特色的岭南风格构筑,并在细节上采用有着浓郁南欧特征的材料、工艺、装饰,如葡国石铺地、粉绿色墙面、彩色瓷片装饰等。除此之外,设计中还迁移、复刻了部分在原校址中十分受师生怀念的景点,如龟池、九龙壁、孔子像、绿色马赛克装饰的阅读花园、毛石垒砌的叠台花园等(图3),将它们融合在新校园中,希望师生既能享受到更开放的新校园环境,又能感受到丝丝缕缕的联系和回忆,体会着温暖内心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南欧和岭南、原校址和新校区、记忆和现实,是澳大师生及澳门居民不能割舍的情怀。
人与风景的交流,往往源自记忆;而正是因为记忆,激发了创造与交流的可能。于是,风景便成了交流的纽带。通过将校园设计成一个能激发各种交流的自由、平等、广义的学习场所,增强这种纽带的作用,创造交流的无限可能。这些交流,包括人之间、书本、艺术装置、建筑桥梁、花乌虫鱼、山水环境、旧校区(澳大原址)的遗物景致、中国传统文化、葡萄牙为代表的多国文化等的交流,构成了广义的学习和教育。
如同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在《人性场所》中所言:“评价一个校园环境的重要标准是,她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各种活动之间的即兴交流……校园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了正规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而与他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环境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求知欲,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她所营造出的校园气氛才具有真正最广意义上的教育内涵”。在澳大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除了维系上述的领域感和归属感,更寄望于设计师、参与者、使用者能共同营造一个自由、开放、促进交流的环境。因此更注重景观环境的多功能性、可变性,尤其是在一些林荫草坡、表演交流、艺术品和装置的区域,很大程度上只是提供一个平台和接口,而把更多的可能性留给师生们在交流过程中去发掘、创造和改变。
澳大新校园汲取了西方园林中的开放、自由精神,提供了一个民主、促进交流的平台,又传承了中国园林中的意境、隐喻文化,创造了一个富于魅力和荣耀的景象。同时它们又在校园中自然、和谐地共生着。如此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正是基于澳门大学“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3 结语
经过与澳大师生反复地交流、斟酌推敲、论证,最终完成了澳大校园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正是基于这些交流碰撞,才得以创造一个开放自由、促进交流、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环境。澳大校园既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土壤。
校园已于2013年澳门回归纪念日正式启用,并获得了中央政府、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澳大师生及广大市民的好评。这也让设计师更坚定了信念:新时代大学校园应当富于文化内涵,创造促进文化交流的开放空间,充分应用生态低碳的材料与技术。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反复地实践、磨练完善、与时俱进(图4)。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7
关键词:新校区,文化,景观设计
0 引言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大学师生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社会文化形态,包涵了学校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优秀的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在塑造大学校园文化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还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学校的历史,塑造良好育人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
1 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背景对校园景观的影响深远,校园景观也洋溢着特定的校园文化内涵,在不同大学校园文化背景下的种种观念形成了不同校园环境景观,两者的关系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1.1 校园景观可以凸显学校的精神
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在物质层面的直接表现,校园内独特的各种园林景观要素和建筑环境营造了优美的校园景观和特定的校园文化,体现了学校教书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特点,反映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精神。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区的中心地带的“博雅广场”,在充分尊重原有景观价值的前提下,园林景观设计意境彰显了100多年来形成的“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
1.2 校园景观环境是大学良好的育人环境
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为,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的机会都发生在户外,良好的校园景观环境和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重视育人环境的构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景观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使校园景观文化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环境及其景观正在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1.3 校园园林景观是校园文化的最佳载体
校园景观文化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长期沉淀和积累并在物质文化方面的直接体现,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其精神文化内涵被提炼和提升成为学校的形象标志,所以校园景观承载着高校的校园文化。
1.4 校园园林景观可以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的园林景观对学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文化、历史、科学艺术等校园文化要素通过校园园林景观的设计布局、文化景点布设、校园绿化等手段表现出来,使大学文脉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从而营造出大学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2 校园文化内涵在大学新校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
2.1 老校区校园文化在新校区景观设计中的传承
对于新校区而言,校园园林景观设计要传承和发扬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使身处不同校区的同学和教职工具有同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新校区主要利用园林植物的配置来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老校区主要以桂花、樟树、天竺桂、柏树等为骨干树种,这些骨干树种是学校建校初期种植的,伴随学校的成长而成长,已经形成树林,是学校的象征,每逢桂花盛开的季节,满校园桂花飘香,在桂林有一定的代表性,形成了学校的特点。在雁山校区的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上同样以桂花树、樟树、天竺桂、玉兰等为骨干树种,配以具有雁山地方特色的方竹、丹桂、红豆树等树种,在配置骨干树种时注意选择一些大规格的树种,特别是校大门绿化、广场绿化和一些节点绿化,目前从老校区移植了一些大桂花树到新校区种植(因老校区改造,这些大树需要移植),在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 用园林景观元素来表达大学校园文化
1)用园林植物表达校园文化。运用植物本身具备的文化内涵、植物经历、承载的文化活动和植物形成的空间意境表达校园文化。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新校区在公共绿地的树种选择和配置上,根据校园不同功能分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公共休闲区等)、不同类型绿地的功能要求(学习、交往、休息、运动、防护)和景观类型,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利用植物特有的美和寓意并结合本校的特征创造校园文化景观。例如在教学区拟规划利用银杏、水杉、桫椤、红豆杉等活化石植物配以一些矿物化石形成化石园,突出了桂林理工大学从地质院校到现在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用行道树树名来给校园道路命名,设计校友种植林等等,这些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对形成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景观和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用景石表达校园文化/文震亨在《长物志·水石》中写到:“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园林水石,最不可无”,可见,石在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园冶》也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在大学的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利用景石的形态特征、地域特点、意境、景石题名等来抒发情趣和表达校园文化。例如复旦大学前草坪上的景石刻有相辉堂,记述了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由来;很多大学的新校区校门是用景石来组成和题名校名的,就是学校的象征;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在校园绿地上布置了各种景石,利用景石的形态和景石题名来表现校园文化。
3)水景与校园文化。水作为园林景观基本要素之一,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赋,欲喷薄……”,水在园林景观中起到了活化空间的效果。在大学校园中,水景往往成为最具亲和力的地区,也比较容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清华大学的近春园利用原有的地形,叠山理水,在水体中种植大量的荷花并在东山上建有“荷塘月色”亭,由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以细腻的手笔描绘了清华水景之美而成为清华大学著名景点之一。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校大门绿化利用原来苗圃的水池改造成优美的水体景观,加上叠石驳岸、四季花园的植物配置和校友捐赠的景石题名“母校情深”,点出学校对新校区美好期待和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感。
4)用园林建筑景观小品表达校园文化。校园内园林建筑小品如雕塑、假山、景石、喷泉、亭台、长廊、花架和园桥等一般通过造型和空间布局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是无声的诗和有形的画,丰富了学校景观,在表达学校文化内涵方面也较容易把握,是校园景观文化中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法。
5)校园文化广场。学校文化广场是以突出文化主题而在高校中人为设置以提供师生公共活动、休闲、学习和改善学校环境等一种现代开放空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广场,是公共文化交流场所。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广场的文化氛围、空间环境质量,校园文化内涵在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起到关键作用。
6)用园林点景的方式来表达校园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点景”意为:抓住校园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象,再结合校园文化的艺术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点出景色的境界,起到概括和烘托园林景观主题,渲染园林意境,启发联想和激发感情,使观赏者有更深的感受,从而创造一个神形兼备、情景交融和富含深远意义的校园文化园林景观。在大学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可以借助题景、匾额、楹联、题刻及碑记等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理念的点景形式来表达校园文化内涵。
2.3 新校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校园景观文化必须体现新校区的特点
新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在传承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同时,要求新校区的景观设计要有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可扩展性,以人为本,不同空间和文化背景采用不同的设计来满足师生的物质和文化精神需求,结合新校区的地域性人文特点和学校对新校区的定位并满足生态要求,从而创造出具有新校区特点的校园文化景观。在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新校区的植物配置中,就是利用雁山四宝“丹桂、红豆、方竹、绿萼梅”特色植物来突出雁山的地域性特点。
3 结语
大学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辅相成,用校园景观表达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内涵是我们在新校区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有着深远的意义。把景观艺术和校园文化内涵有机结合,学生不仅能从景观中欣赏到特定校园文化的空间设计,而且其品格、情感和价值观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校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中汲取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精华,继承老校区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要求和新校区的地域性文化,运用园林景观各要素,创作出富有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新校区校园景观。
参考文献
[1]邱玉华,陈幼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的表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2):74-77.
[2]何婧.地域性校园文化景观规划初探[J].山西建筑,2011,37(12):6-7.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8
如同一个人需要精神作为支柱一样, 古今中外的大学都在办学中努力探索和孕育大学精神, 而大学精神包括共性的大学精神和体现独自特色的个性精神。笔者在本文中不从高等院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或者校训中阐述大学应该体现何种精神, 只想就自己的专业所识———可观性极强的校园景观 (园林) 的“美丽表达”入手谈谈看法, 意在表明心迹, 与同行商榷。
所谓大学精神, 应是一种十分崇高而让人敬仰的精神“产品”, 是一所院校赖以生存的灵魂。这种崇高的精神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训、园林、厅堂和雕塑中展现出来, 从教育者、管理者和学生的眼眸中流露出来, 构成大学有别于其他任何行业的独一无二的风景线。校园的园林景观和其他多种办学元素构成整体, 为彰显大学精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众所周知, 学校的园林景观从构思布局到营建呈现, 在时间和空间上体现着一所高校的办学精神, 这种精神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十分契合。
2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
大学精神, 应是指校园群体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一致的意志态度、思想境界、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它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本质上反映高校的文化品质, 它的优劣和有无, 是一所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性标尺, 关乎一所大学的成败和生存。对于大学精神, 我国古代的先哲圣贤们曾有过不少精当的论述, 值得我们体味
古代典籍《大学》的开篇语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浓缩一下就是“明德至善”。孟子提倡的大学精神, 一是反求诸己, 强调自省;二是“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三是“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四是“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五是乐教精神, 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成人生一乐, 并要求“以其昭昭, 使人昭昭”。孟子的大学精神, 是从为学的责任、为学的精神、为学的境界和乐学乐教等方面思考, 强调大学培养人才应在艰苦中磨练和生存进取。荀子的大学精神则是强调“学不可以已”和“锲而不舍”, 立“冥冥之志穷而穷, 逐无极”, “笃志而体”, “垒土不辍”和“至德至诚”。古代先贤们阐述的大学精神, 主要从学聚、问辩、宽居和仁行上凝练, 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而近现代的大师学者们阐述的大学精神, 可以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校训中窥见一斑。以这些名校为代表, 大学精神主要在博学、审问、慎思和明辨上着力。虽然大学精神的述说各不相同, 但是追求真善美培育真善美应是大家一致的认识。
3 校园景观的“美丽表达”与大学精神的体现
如前所述,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是人类矢志不移追求的真善美在高校教书育人中的体现, 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真善美。毋庸置疑, 校园景观 (环境) 是承载和展现大学精神的外在客体, 这种外在客体的营造是每一所大学的领导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识和共为。因为, 只有营造出切合实际的校园景观, 让景观美丽漂亮, 让美丽的校园景观“说话”, 其“美丽表达”的育人功能才会真正体现, 无声的生命体才能“润物细无声”, 使大学精神像不可缺少的空气阳光和水一样“营养”师生员工。
3.1 关于“美”和“美丽”
对美和美丽的解释, 东汉的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美, 甘也。从羊, 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古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说的:“美”指美好的人或事物, 也指称颂赞美, 还指漂亮美好。《现代汉语词典》对美的解释是:“美, 美丽、好看;使美丽;令人满意的, 好;《方》得意。”“丽”与“美”互文, 二者合成后, “美丽”变成了一个哲学概念, 一般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 这个词源于《战国策·齐策》。概括地说, 美丽意指从形到神让人看了都感到舒畅满意, 美好高尚。从审美的角度看, “真”和“善”是“美”的前提, “真”是美的基础, “善”是美的诉求, 而“美”是和谐, 是天、地、人、自然、社会与人的身心达到均衡协调的一种状态。
3.2 校园景观的“美丽表达”
有一位教育家曾写过一篇佳作, 说大自然是有语言的。校园景观由花草树木等有生命的植物和其他静态物亭台楼阁等构成, 它们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 那会说话会表达就是自然的。校园景观的“美丽表达”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无声传递, 这种传递“无声胜有声”, 如同“美丽中国”给人们传递的是一种向往和追求一样, 美丽的校园景观照样能从一个点上向生活在这里的师生员工传递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展现温馨安逸的人文之美。
小草铺就的校园草坪。细细密密的草叶, 无论是嫩绿的还是油绿的乃至已经发黄的, 它们的美丽不只是不同的绿组成的色彩, 更有那从不同草色中透出的生命的顽强。小草用自己的形和神, 表达着自己虽然历经一岁一枯荣的变化, 却给自然界给人类以清新和高雅, 给校园一派生机和活力。“草坪如绿毯, 植铺大地中。悄然无声语, 献美无始终”。小草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送着美丽和舒适, 表达着清秀与干净, 诉说着自己无畏于践踏和摧残的向上力。当你置身于绿油油草坪旁边的时候, 你的情感, 你的思绪一定不会平静, 那种想和草儿对话的冲动一定会不由自主。
校园内由各种花儿组成的花圃, 也是一块十分亮丽的风景。花朵, 千娇百媚绚烂无比, 它们仪态万千形色各异, 把赤橙黄绿青蓝紫呈现得淋漓尽致, 让人们目不暇接。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们不惜笔墨对花儿赞赏有加, 都是因为花朵不同一般的“美丽表达”所致。唐代诗人吴融在《桃花》一诗中写道:“满树和娇烂漫红, 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 将示人间造化工”。的确啊, 花儿满树和娇万枝丹彩时, 不正是用自己的形色香组成一幅七彩花锦, 在向人们展示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吗?看到一朵朵鲜花, 哪怕是它们行将凋谢萎顿的模样时, 你会慨叹“把美丽留给人间”的花情卉意是多么可贵。花儿美丽, 它们的一生都是在作“美丽”的表达, 表述什么是真, 什么是善, 什么是美。花儿表达的真善美不就是大学在凝练的真善美精神吗?有诗句说:“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看到无数的花儿, 你会感悟到它们传递给你的美是品格之美, 是一生的美。大学里我们对学生的培养, 首要的就是培养人的品德品格, 是启迪学生活着的价值在哪里, 为此, 校园里种植鲜花组成花圃, “园丁们”用其作美丽的表达, 进而启发人感染人, 用意多么深邃!
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树木, 无论独处的还是成林的, 它们头顶蓝天, 根扎大地, 一年四季支撑出校园郁郁葱葱的挺拔身姿, 它们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师生员工进行着美丽的表达。校园景观中的树木, 与自然界中的森林一样, 春天青翠欲滴, 夏天枝繁叶茂, 秋天层林尽染, 冬天蓄势待发, 使校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典范。俗话说, 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校园里的各色树木, 无论是香樟林、榕树林、樱花林、木棉林、银杏林还是其他杂木林, 它们高矮搭配, 粗细交错, 有蓬头大的, 也有蓬头一般的, 都在用自己的形象和成长, 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意义, 表达着什么是向上, 什么是生长, 什么是支撑, 什么是培育和感恩。置身于校园景观里各种树林之中, 你不会只感受到清新阴凉和舒适愉悦, 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的飒飒声, 阳光下绿叶反射的彩色光线, 树干上满布的斑驳痕迹, 树枝盘曲缠绕的亲密相拥等等景象, 都会让你沉醉其中, 让你遐想无穷。此时, 你会情不自禁地想拥抱它们, 倾听它们的诉说, 产生与之对话的兴奋和冲动。“满目青翠日照明, 树木着意溢浓情”。看着茂盛的树林, 听着它们发出的天籁之声, 大学培育人塑造人的神圣和尊严, 会从一棵棵树木中表达出来, “立德树人”的真谛此时会深深地让你回味和感悟。
4 结语
大学精神不是空的, 仅从校园景观里花草树木的“美丽表达”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和体会到。因为美丽不是空的, 它可视可感可以意会, 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学校园, 加上美丽景观的美丽表达, 那种环境美、文化美、关系美进而营造出来的工作美、生活美、人物美, 一定能把明德至善、兼容并包、追真求实的大学精神张扬开来, 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董云川.找回大学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熊济华.观赏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10) .
[3]钱易, 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7) .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9
1 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我国每5年做1次校园规划,今年是“十三五”基本建设规划时期,校园景观作为其中部分尤为重要。当校园景观设计在成为热点研究课题的同时,也成为了建设中的大难题。具体主要表现在: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过于强调空间的构成与形式,缺失校园文化底蕴,缺乏体现校园个性化的作品,缺失整体设计,诸多问题的根源归结为校园景观设计的“雷同化”现象严重。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校园规划不同程度地使用共同的技术规范,相同的价值要求、审美要求、评价要求,是导致雷同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1 过度使用共同的技术标准
为了统一标准,制订并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如苗木、土方、植物种植、铺装、绿化养护统一标准等。过度使用共同的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景观必然雷同化严重,虽然便于管理,但缺失了独有的个性特点。
1.2 过度使用共同的技术规范
国家对工程技术规范有明确的规定,所有项目的前期设计依据都要按此执行设计,相关技术规范有:《合同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等。使用共同的技术规范应加强统一管理,但过度使用是造成雷同化产生的原因。
1.3 过度使用共同的审美取向
目前,园林景观设计跟风现象极其严重,产生了大量,甚至是相同的景观(表1.1),如墨菲时期的校园建筑形式、苏联时期的苏式建筑、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等审美取向。
1.4 过度统一化管理
在管理层面,学校实行统一化管理模式,上级申报层面严格按照国家申报程序进行申报与审批,施工管理及竣工验收等统一规范管理(图1)。
校园的实施按照校园自身的管理部门结构进行。通常项目的申报有基建处提出,基建处同时报学校主管基本建设人员与财务校长,批准后再按照工程常规程序进行下一步实施。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招投标,请正规的设计及施工监理公司实施工程;另一种是委托校内的工程部门,走校内部管理程序实施(图2)。这样会带来2方面问题:一是节约资金,为学校节省经济开支;二是没有系统的设计及专业人士作保障,生产出来的作品一般会沿用原有的校园形式。
2 解决问题的措施
通过对当前校园景观“雷同化”问题的分析,提出校园景观设计雷同化问题的解决方法,要做“差异化”战略。“差异化”的本质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实现“差异化”的手段主要有:保持自然环境的“差异化”;尊重历史文脉的“差异化”;挖掘人文景观的“差异化”;实施原创艺术的“差异化”,具体如下:
2.1 保持自然环境的“差异化”
自然环境同直接产生审美的意境不同,如南方与北方院校的区别。南方院校水土丰润,校园生态良好,校风诗意。北方院校多显得大气旷阔。
2.2 尊重历史文脉的“差异化”
大学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应担负起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责任。良好的校园景观设计给在校师生一种奋斗的感染力。
2.3 挖掘人文景观的“差异化”
学科不同的综合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院校:挖掘自身独有的专业背景,如农大、林大、矿大、石油北京校区、航空航天、科大、地质、北京医科大学等。同类院校差异化的解决方法:提出通过公共艺术原创,个性来获得特色。
2.4 实施原创艺术的“差异化”
改变景观艺术设计上的相互模仿,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等有效手段,实现校园景观特色设计目标。艺术创造的表现性,是诱发想象力的重要载体。比如,自由的地面变化,就是产生自由艺术化、自由想象力的诱发环境。艺术的自由性,想象力所形成的环境,不断暗示、提示、启发师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活力。
3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面临“雷同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环境下,通过景观设计“差异化”方法,将其改造为具有校园个性特色的校园景观,以解决校园景观设计的“雷同化”问题。它有利于塑造校园文化形象,提升校园人文精神品质,使其成为校园师生共享的环境资源,同时,对社会产生积极意义。
尤为重要的是,文中不仅提出了当前校园景观面临的“雷同化”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雷同化”原因,即过度强调共性,刚性的设计管理指标和目标,忽视、缺失个性化与弹性指标和目标,这是形成千篇一律校园“雷同化”景观的关键,也是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设计“雷同化”问题存在最根本的原因。
在明确存在问题之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核心,根据项目设计目标,运用“差异化”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方案的整体设计和各个主要节点设计实践中,强调实施:保持自然环境“差异化”,尊重历史文脉“差异化”,挖掘人文景观“差异化”,实施原创艺术的“差异化”。
参考文献
[1]何镜堂.理念·实践·展望——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7)
[2] 郑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语言初探[J].北京规划建设,2015(4)
[3] 郑宏.环境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二形式·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6] Mark Hough,Trans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Evolution of the Ameri can Campus Landscape[M].Duke University.2009
[7] 宋泽方,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10
一、引言
高校校园景观作为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升综合素养的软环境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对生活于其中的学生们来说, 就是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栖息地”。这个“栖息地”不但具有基础的教学功能和生活功能, 而且还负载着更为深层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外显的形式之一。因此, 校园景观的生态质量和美学品位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品质的高下, 这已经是不可辩驳的共识。而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要群体, 除了享用已有的校园景观外, 能否对自己求学期间“栖息地”的景观建构有所作为呢?这取决于他们对待校园景观的基本美学观念的转变或提升。
二、提升大学生环境美学修养
20世纪初, 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五育”[1]并举的教育方针, 美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蔡元培的美学思想产生于德国留学期间, 主要受到从康德到立普斯的近代德国美学的影响。他主张全面美育的观念, 其中涉及艺术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美育的过程伴随人们的一生, 即“一直从未生以前, 说到既死以后。”他认为, 美育的施行离不开相应的场域, 即所谓的“审美场”。而“审美场”则与我们现在所言之环境大大地相关, 以胎教的场所为例, 便需要特别用心地营造。下文所引关于公立胎教院的设想, 充分说明了他对环境美的重视。“公立胎教院是给孕妇住的, 要设在风景佳胜的地方, 不为都市中混浊的空气、纷扰的习惯所沾染。建筑的形式要匀称、要玲珑, 用本地旧派, 略参希腊或文艺中兴时代的气味。凡埃及的高压式, 峨特的偏激派, 都要避去。四面都是庭园。有广场, 可以散步, 可以作轻便的运动, 可以赏月观星。园中杂莳花木, 使四时均有雅丽之花叶, 可以悦目。选毛羽秀丽、鸣声谐雅的动物, 散布花木中间;须避去用索系猴, 用笼装鸟的习惯。引水成泉, 勿作激流。汇水成池, 蓄美观活泼的鱼。室内糊壁的纸, 铺地的毯, 都要选恬静的颜色、疏秀的花纹。应用与陈列的器具, 要轻便雅致, 不取笨重或过于琐巧的。一室中要自成系统, 不可混乱。陈列雕刻图画, 都取优美一派;应有健全体格的裸体像与裸体画。凡有粗犷、猥亵、悲惨、怪诞等品, 即使描写个性, 大有价值, 这里都不好加入。过度刺激的色彩, 也要避去。备阅览的文字, 要乐观的、和平的;凡是描写社会黑暗方面, 个人神经异常的, 要避去。每日可有音乐, 选取的标准, 与图画一样, 刺激太甚的、卑靡的, 都不取。”[2]
这些对胎教院环境的设想, 不可避免地带有他本人的美学喜好, 但不管怎么说, 都可称得上是安静、舒适、优雅、灵动的美好栖居空间。那么, 按照终生美育的逻辑思维, 各级校园环境的设计也应类似以上的情形。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 人们都在相当早的历史时期中就产生了基于自身文化传统的环境美学意识, 而真正在大学教育中实施有关环境美学的教育却只有极为晚近而短暂的历史。蔡元培对于环境美的设想, 仅是作为其美育的一部分, 环境美的重要性是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同的。因此, 沿袭这样一种认识, 我国的大学自“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普及以来, 纷纷设置了美育课程。但遗憾的是, 人们对环境美学的关注却始终被湮没在对艺术美学给以巨大热情的洪流之中。当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 虽然提出了大学生一般美育素质的培养, 但由于专业分类过细, 审美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即使在与美学和艺术密切相关的系科中, 由于传统课程设置的惯性和学术研究的偏狭, 环境美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 我国相当多的综合性大学甚至专业艺术院校的美学课程仍然没有脱离20世纪初时的框架, 环境美学依然没有从一般美学中得到强化以至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对环境美的重视, 虽然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有所体现, 但事实上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 没能充分发展和强化。这一缺憾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的环境美学修养十分薄弱而苍白。他们的专业课程成绩或许不差, 但对待环境的基本道德伦理态度却难以令人满意。其表现为缺乏对环境之美的敏锐感知, 缺乏对自然景观和人类之间关系的正确审视, 缺乏对栖息环境的终极伦理关照和责任感, 更缺乏通过自身努力改造、美化和维护校园景观的内心动力。
中国大学生环境美学教育的迟滞与国内环境美学的学科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环境美学所涉及的基本审美范畴离不开自然,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对自然美作过最敏锐的分析。在阿多诺眼中, 康德是最后那批看不起完全人工的、与自然强烈对立的传统艺术的美学哲学家之一。康德曾这样认为:“如果一个曾经充分具备着鉴赏力, 能够以极大的正确性和精致来评定美术作品的人, 他愿离开那间布满虚浮的、为了社交消遣安排的美丽事物房屋而转向大自然的美, 以便在这里, 在永远发展不尽的思想的络绎中, 见到精神的极大的欢快, 我们会以高度的尊敬来看待他的这一选择, 并且肯定他的内心具有一美丽的灵魂, 这种美丽的灵魂不是艺术通和爱好者根据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就能有资格主张他们也具有着。”[3]
康德之后, 对自然美的关注却在美学史的发展历程中一度缺失。德国哲学家阿多诺[4]指出:从谢林[5]开始, 美学几乎只关心艺术作品, 中断了对“自然美”的系统研究。自然美从美学中消失的原因, 是由于人类自由与尊严观念至上的不断扩展所致[6]。
在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中, 艺术理论不应放弃对自然美的探究, 他提出:“在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的同时, 两者也相互依赖:自然有赖于调解性和客观化了的世界的经验, 艺术则有赖于自然, 也就是这位调解性的顶头的全权代表。因此, 对自然美的思考, 是任何艺术学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7]。
当下, 环境美学的出现是建立在自然美学发展的逻辑基础之上, 它不仅超越了艺术美学, 并且超越了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研究始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 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正在不断地拓展, 逐渐从理论的思辨中脱出而走向实际的应用。加拿大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这样指出:“环境美学可能是应用美学这一重要的新生研究方向一个最显著的焦点。很多学者从纯粹的理论问题转向了对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人类实践问题的研究。他们正在考察与研究美学的观点如何影响环境设计、广告、产品设计、室内装潢、服装时尚、园艺、烹调、流行文化甚至是社会关系的, 并且他们试图指导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8]
环境美学的学术地位和实用价值日渐凸显, 它反映了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重新审视, 对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更谨慎的斟酌。围绕环境美学的国际性会议从1994年到2003年已经召开了5次, 影响日益增强。2010年, 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上, 环境美学已经成为美学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 即使西方发达国家, 在环境审美的研究历程中, 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停滞期。我国则从20世纪初才开始重视相关研究领域, 并开展与西方的接触和交流。当下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以及高校校园景观的综合性营造, 如何加强大学生环境美学的基本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般美学教育固然还可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存在, 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审美走向深化的需求。以艺术为中心建构的美学理论固然对环境美学理论模式的构型功不可没, 但它在解释关于当前人们面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活方式等问题时已然力不从心。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在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更应该在综合人文素养上走在社会群体的最前列, 而方能在走向社会后学以致用,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 环境美学的教育正当其时, 应成为高校审美教育拓展、延伸的突破口。
三、环境审美模式与校园景观审美批评
同传统美学相比, 环境美学可以被看成“应用美学”。加强大学生环境美学的教育, 有利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实际运用。以校园景观的审美为起点, 便可以改变学生陈旧的审美思维, 培养更为全面、深刻的审美视角或审美价值观。大学校园景观作为一个栖息地, 典型地体现出环境要素的“综合性”。这种环境囊括动植物、岩石、水体等造景元素, 这类事物尽管由人改造, 但依然在发挥着自然的生态演化功能, 因而, 同样可视同为自然环境, 具有自然环境的作用。各种类型和功能的建筑、艺术陈设则为纯粹的人工环境。环境的概念在此得到延展, 已经不仅指涉自然环境, 也包括建筑等人工构造物。正像芬兰学者约·瑟帕玛所说:“自然可以被人工构造物整合, 尤其是建筑, 它在最大程度上开拓和阐明了环境的特征。”[9]
景观审美批评影响着学生们对环境采取何种审美模式。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通过深入地研究, 对现代环境审美模式给以了梳理。他以自然环境的欣赏为例, 分析了对象模式、景观模式、自然环境模式、参与模式、神秘模式、唤醒模式等十种欣赏模式[10]。可见, 环境对象的欣赏角度之多, 这已经突破了传统美学中艺术的欣赏模式。我们不妨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这些模式的理论核心[11]。
以上模式为我们展示出鉴赏自然可能出现的多种向度, 这些向度的具体采用或许分别与审美主体的爱好、专业背景、生活阅历、性格、情感、思维深度等状况相关。显然, 环境审美的主体已经不仅仅限于深谙艺术欣赏法则的那些群体, 而是波及到社会成员的全部。因为一般而论, 不管有没有接触过艺术理论或是艺术技能, 人们或多或少地总带有自己关于美的观念或标准, 都可以对环境作出自己的审美评价。环境美学的教育意义在于通过学习这门学问, 拓宽个体对环境审美的视域, 从而通过不同的角度获得独特的、新颖的美感体验。从这一层面上说, 环境美学不仅适合学习美学、艺术等学科的同学, 同时也适合学习其他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同学, 即环境美学可能的接受者可以囊括整个大学生群体。在不远的将来, 他们将走向社会, 将环境美学扩散到更广大的社会层面。
以上以自然环境为例, 作了简要的解释。校园景观作为综合性景观, 同时也离不开艺术和建筑等要素, 他们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一个整体。不管是单一的校园环境组成要素, 还是校园景观整体, 环境美学所涉及的诸多模式同样可以运用。以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来说, 实际上是汲取了艺术欣赏经验的营养。在卡尔松看来, 这两者也可以归入艺术欣赏模式中, 因为我们将审美对象——自然环境给社会化了, 并为它们创造了接受规范。但环境美学毕竟不同于艺术美学, 卡尔松认为:“既然在艺术欣赏的新模式前提下, 艺术中严肃的、适当的审美欣赏是通过艺术史传统和艺术批评实践这些知识在认知层面上加以塑造的;那么与之相类似, 在自然中为了实现严肃的、适当的审美欣赏, 它也必须通过自然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在认知层面上加以塑造。”[12]
在具备环境美学素养的基础上, 大学生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生, 会自然地依据自身所具有的自然和科学背景对校园景观进行各向度的审美鉴赏, 从而作出批评。关于环境批评, 约·瑟帕玛指出:“如同存在独立和专门的艺术批评一样, 也存在独立和专门的环境研究和环境批评。它部分属于建筑研究, 但建筑研究致力于视觉意义的分析;在环境中, 必须考虑全部感官领域。”[13]
这就要求环境的审美欣赏, 已然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考虑, 而要扩展到人们的所有官能, 环境批评的视角将大幅度扩展。那么, 环境批评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约·瑟帕玛进一步解释说:“批评的任务是对一个对象的描述、阐释和欣赏。它是多方面多层面地探讨一个对象, 帮助其他受众获得一个对对象的印象, 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某些必要的方面, 指引他们提出适当的问题。这不意味着另一个受众必须得出同样的结论, 而是一位专家提出他的分析依据并将此确立为与对象相联系的被检验和被考察的对象, 而与对象并置。在对同一对象的讨论中, 环境批评家也批评和考察彼此的作品, 提出不同的内行观点。与其他批评一样, 环境批评中没有什么是自明的:一切都是用作某个任务和目的, 用作阐释的基础。阐释并非最终结果, 而是论证他支持什么和反对什么的前提。”[14]
基于上面提到的爱好、专业背景、生活阅历、性格、情感、思维深度等不同, 大学生在对校园景观的环境批评产生一定差异是必然的。批评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赞美和褒扬, 也可能是消极的批判和厌恶。这并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一种矛盾, 因为来自每一个方向的声音都有其产生的合理基础, 校园景观的完善必须接受来自不同群体或个体的态度、意见或建议, 因为大多数校园景观并不是美玉无瑕的。事实上, 任何一家大学都不缺少学生对学习、生活、娱乐和休闲等环境的抱怨之声。批评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为校园景观的决策者、建设者和管理者指出其疏忽之处, 有利于将校园景观进一步完善。
四、大学生参与校园景观建构
大学生一旦具备了环境美学的基本素养, 在对校园景观给以审美批评的同时, 也可以身体力行地做一些实际的工作, 参与校园景观的建构。这是环境美学教育开展所应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 合理的校园景观诉求
大学校园景观是全体师生的栖息地, 应该充分听取他们对于景观建构的呼声。学生是校园为数最多的使用和鉴赏主体。然而, 我国当下的国情却决定了当代大学校园的景观建设规划阶段, 常常是高校决策层 (甲方) 和设计方 (乙方) 来决定, 恰恰缺少了作为校园主要栖息者的学生的意见。如果说, 校园的初步规划建设体现了决策者和建筑专业人士高屋建瓴的宏观视角, 那么校园景观从雏形到成长、再到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期间却离不开与使用者之间的磨合。任何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校园景观的成长过程中, 决策者应虚怀若谷, 接纳学生们关于环境改善的合理建议。譬如, 不少校园的花园路径设计, 尽管可能本着美的原则, 或许也考虑到人的行为心理, 但多少还会有缺憾。常见到绿地草坪上的“捷径”痕迹, 从一个方面看或许是学生们的行为素养问题, 但这也的确说明设计中的不完善。环境美学素养的提升, 或许会促使学生采取与校园景观管理和维护者对话或建议的方式, 来有效地修正或弥补这种缺憾。不仅是路径, 学生栖息地范围内的所有景观和设施, 都会得到学生的评价。学生可以从环境美学的角度出发, 建议学校增加宿舍区的绿化面积, 。学生所喜爱的植物类型, 以及时环境中的色彩搭配、休闲设施的安置等提出意见。将这些合理的诉求反映给校方, 应该会得到相应的关注, 以促进景观质量的改善。因为这正是设计活动不断优化的过程, 如果没有使用者的评价反馈, 所设计的校园环境的功能和形式便不会得到快速的提升和修正。
(二) 维护校园景观的审美品质
大学校园景观的审美品质首先建立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 其次, 环境要保持较高审美品质, 还需要持续不断的修正和细心的呵护。尤其就校园景观的呵护而言, 大学生作为主要的使用主体应该负有相应责任。大学校园中的图书馆和教学楼以及用心经营的园林和绿地是人员汇集的场域, 由于公众的视线和舆论, 学生在这里常常能够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动机和行为, 不做乱扔废品、随地吐痰和随地大小便等有损环境审美质量的事。而真正体现出环境美学素养高低的, 恰恰是校园中人迹较少的地方。这些地方因为多数时间内远离人们的注意, 虽然没有被人用心经营的美观形式, 但却也可能充满一种寂寞的野趣和自在的美感, 让人置身其中, 感受到自然中生命的细微变化和精彩。令人遗憾的是, 这些地方却常常到处是遗弃的饮料瓶、塑料袋、食物残渣、安全套, 甚至弥漫着排泄物的异味。原因是由于人迹罕至, 这里反而成为大学生情侣耳鬓厮磨的理想场所, 而环境美学修养的缺失, 使他们既不注重个人行为, 也不关注对环境的爱护。某大学教工宿舍旁有一处近乎废弃的操场, 虽然已失去主要的活动功能, 但多年来却是退休教职工晨练的主要场所。不幸的是, 每天都陆续地会有几队学生在此踢足球, 结果将本已脆弱的草坪破坏殆尽, 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植被需要一定的恢复期。这最终导致操场一到春秋季风大之时便到处沙尘弥漫, 严重损害了校园景观的美学品质。而大学生若具备了较高的环境美学素养后, 环境维护意识就成为自身的思想属性, 便会做到自觉地呵护校园中任何角落, 而不是碍于面子, 只去保持个别场所的表面风光。
(三) 丰富校园景观的类型和内涵
大学生在具备环境美学素养后会采取行动, 自觉地增加校园景观的丰富性。他们不仅会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装点自己的宿舍, 也会别出心裁地扮美校园的各个角落。在一所综合性大学中, 建筑、环境工程、艺术、材料、生物、农林等专业的学生皆可利用业余时间有效地组织活动, 为校园景观的美化作出自己切实的贡献。新型植物、花卉的培育和种植, 建筑模型和公共艺术的展示, 水体的净化和生态保护等, 都是改善校园景观十分可行的办法。
景观的丰富性既包含具体的物质性营造和改善, 也涉及人文性。优美的自然和建筑景观固不可缺, 介入主体得体而优雅的行为举止, 也是校园中一道重要的风景线。环境美学中的参与 (介入) 模式要求人们将自身融进环境之中, 作为其中的一分子, 而不是强化人类中心主义。遵循这种理念, 在静谧和谐的景观中应该是静静地体验、同化和感悟。这样, 花园中的阅读、休憩和轻声交谈将取代放肆的喧叫、追逐和打闹。纵观世界上给予我们美好体验的校园景观, 它们无不充满着学子们优雅的言行和浓郁的人文情怀。
五、结语
环境美学启迪我们再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造空间的关系, 环境美学的诸多审美模式反映出这种思考逐渐走向纵深。对大学生而言, 当然应该了解传统美学, 但却不应就此止步。环境美学的出现应和了人类在新的生存时空中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是对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给予的不同层面的探索。毫无疑问, 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 理应具备深刻的环境美学意识。在对环境美学的理解、接受和运用过程中, 校园景观给他们提供了最常见的审美场域,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积累多维度景观建构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五育分别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154页, 155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引书馆, 1964.144-145页
[4]西奥多·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09.11-1969.08.06) ,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 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5]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 1775.1.27-1854.8.20) 德国哲学家。
[6][7][德]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113页, 110页, 110页
[8][10][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M].张敏, 周雨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页, 1页
[9][13][14][芬兰]约·瑟帕玛.环境之美[M].武小西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5页, 113页, 115页
[11][加拿大]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欣赏[M].杨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17-25页, 9页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11
过渡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的过渡是两个地域之间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环境综合表现,也是两个地域之间在特定时期内物质及精神上的交融体现。从空间结构来说,对高校校园与城中村区域的划分进行了界定,本文的过渡景观设计指的是高校校园与城中村边缘交汇衔接的地域景观设计。设计主题为高校校园与城中村交汇衔接的地域景观空间。
人群需求
1.城中村人群需求
在高校校园与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中,城中村人群主要由村民和经商打工人员构成,他们不仅对物质空间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精神文化也有一定的需求。首先,城中村人群考虑的是他们所生活的空间环境的安全性,安全卫生需要得到保障跟改善,才能安居乐业。
其次,村里的儿童玩耍游憩的场地、青年人需要有运动、娱乐休闲的平台、中老年人需要有闲聊、喝茶、下棋、打牌等休闲互动空间。每逢各种风俗节假日需要可以举办活动的场地。高校周边的城中村建筑多数呈现的是一片片自建的小楼房,虽然没有高楼宽敞明亮,但邻里间互相串门、谈天说地的互动感较强。虽然没有高端的娱乐设施供孩童嬉戏玩耍,但城中村自身独特的小巷、院落趣味性十足。在高校校园与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中,如何保留营造出邻里感、趣味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造后的城中村应该保留其原有的特色景观,全新的环境会给生活在其中的人群带来不适,应重新塑造人群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是城中村传统风俗文化的一个延续。
2.高校人群需求
人与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跟学生是高校校园人群形成的主流,师生的主要需求为餐饮、购物、学习、娱乐等活动,除了满足生活必需品,同时对自身的教学用品也有一定的需求。如美术爱好者对画材店的需求,音乐爱好者对乐器店的需求等。在高校校园与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中,应结合高校周边城中村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和生活需求。高校不仅仅是为师生提供学习、研究的场所。也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的场所。可在城中村与高校周边设置书店、书吧、阅览室等来满足师生教学要求,同时可设置健身房、超市、理发店、餐饮店等来满足其生活要求,对于高校而言,它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学校周边环境对学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及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现今的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空间,周边的城中村就是高校的外在环境,只有选取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促进高校与周边城中村的和谐发展。
设计方法
1.文化性
高校与周边城中村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体系,两者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村民对高校的互动交流主要为商业上的供需。高校只注重自身的建设与发展,缺乏对周边城中村进行合作式发展考虑。例如部分高校考虑学生安全,设置封闭式围墙,跟周边的城中村隔离,防止意外发生。村民为了吸引大学生走出校园,带动经济发展。便于商铺经营,随意破坏校园围墙,开设通往城中村的道路。
在对高校校园与周边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时,应该打破两者在地理上以及观念上的常规意识形态,村民应根据高校师生的供需要求,考虑其文化性,可引入书店、饮食、娱乐、休闲等各种文化形式的商业活动,使校园的文化性对周边的城中村有一定的辐射跟影响。同时高校图书馆以及部分讲座可对外开放,向社会提出培训服务,还可进行一定的技术推广,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提高村民综合素质,使高校校园与城中村和谐共同发展。高校周边还存在大量的农田,可将校园边界弱化,使学生可在农田中读书、散步,增加高校师生与村民的交流。可在高校校园边缘设立茶室、棋牌室、老年中心、儿童游乐园等公共设施,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2.地域性
高校校园周边城中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本土文化传统的流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的兴起跟影响,导致高校周边城中村地域内的文化迷失方向。例如大多数高校院周边城中村,村民的子女大多数被城市同化,生活方式习惯都逐步城市化,对于本土传统了解的越来越少,传统民俗正在遗失。在高校校园与周边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中,可将传统民俗元素融入到景观小品、景观设施当中,使当地的风土民俗文化得到传承。高校周边历史性以及特色建筑应加以保护,特别破旧的房屋应保留跟还原其特色,尽量做到“修旧如旧”。同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空间形态。在高校校园与周边城中村过渡景观设计上,应注意传承和延续地域性文化,强化特色过渡景观构成要素的运用。在遵循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则下,可从整体规划划分休闲区、文化区、娱乐区等,其建筑风格应根据当地传统民居风格进行设计。其座椅、路灯、垃圾箱、标识牌、雕塑等景观设施使用地方材料,可增强区域的地
域感。
3.人本性
在过渡性景观设计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设计要服务于人。要考虑人对周围过渡性景观的感官要求,满足其需求,并提高环境质量。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注意人对过渡性景观设计的空间尺度、视觉美感以及心理舒适等需求,同时考虑人的功能性、舒适性、互动性、和可完成性等心理需求,以让人产生坠入环境中的归属感,从而愿意走出去与环境产生互动的理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改善高校校园周边城中村村民的生活质量,不仅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给他们创造与时俱进的娱乐休闲设备,使居民有聚集交流的场所。
4.生态性
在高校校园与周边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加强绿化设计,确保其原始生态性,遵循城市的整体发展,在保护与开发中寻求平衡。这种脏乱差的环境会给高校师生以及村民带来负面影响。首先应加强个人环保意识,减少环境中的人为垃圾。发挥绿色植物在设计中作用,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应针对不同的地域而进行不同的设计,各高校周边村落地形不同,采取设计手法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充分遵循其自然性。通过栽种适宜的原始乡土植物树种,增加其绿化面积。绿化设计时应注意充分利用原始的自然景观,應该多利用废弃的荒地、闲置的空地、垃圾堆放地等,并结合池塘、溪水等不同形式的水体景观,完善整个景观的生态效果。同时可通过不同植物的组合搭配,对道路、建筑硬质的边界进行弱化效果处理。根据不同的区域应该配置不同的植物。如主干道路周边可栽种具有抗汽车尾气、尘埃的乔灌木。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可栽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
高校校园与城中村如何和谐统一发展是未来高校快速发展中重要的问题。高校校园与城中村过渡性景观设计会引起人们的重视,设计应体现文化性、地域性、人本性和生态性的高度统一,充分考虑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同时建立便于交流的场所,从而带动高校的发展,同时高校的整体风貌也会有一定的
改观。
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 篇12
1.1 场所及场所精神的内涵
场所(place)是来自于建筑现象学的一个概念,关于其概念的解释很多,笔者较认同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理解,认为如果特定的秩序(景观,构筑等物理结构)是外在的知觉,现象和经验则是内在的知觉,那么在一个构筑上外在知觉和内在知觉就是交触在一起的,当两种知觉达到高度融合的状态时,就产生了高于单纯前两者的第三种存在,即所谓的场所[1]。而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即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场所精神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通过定向和认同,人和场所精神之间产生互动。要使栖居过程有意义,就必须遵从场所精神[2]。设计的本质是显现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使人得以栖居。
1.2 嘉庚风格校园中的场所精神——嘉庚精神
在嘉庚风格的集美学村中,正涌动着一种历史积淀的优秀精神——嘉庚精神。
陈嘉庚先生在家乡厦门投资创立并亲自规划建设了著名的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两处校区。当年陈嘉庚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提取“诚”和“毅”两个字作为人生的诫语。并把“诚毅”作为集美大学的校训,以鼓舞和勉励师生。在这里,浓缩了陈嘉庚先生爱国主义精神及其献身社会教育的理念与身体力行的实践思想;体现了陈嘉庚先生对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善于博采众长、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求变的可贵精神与科学发展观以及综合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集美学村这片土地上原有的沿海自然渔村地貌与嘉庚建筑体系相互结合,陈嘉庚先生通过这些极具特色的嘉庚风格校园景观使其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教育事业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升华,而集美大学如今所特有的校园景观文化——嘉庚精神则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实践、认识而深深地融入到了校园的方方面面。
任何事物都有独特而内在的精神和特征。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征和意义,是人们存在于场所中的总体气氛。集美大学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同特定的人造环境(嘉庚校园景观)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赋予了集美大学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质,具体体现在学校近百年来几代师生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况。
2 嘉庚风格校园景观规划——嘉庚精神的诠释
2.1 嘉庚风格建筑
嘉庚建筑在嘉庚风格景观各要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显性环境要素的方式为场所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来源。被人们称为“身穿西装、头戴斗笠” 的嘉庚建筑,中西合璧,中国闽南式的屋顶,西洋式的墙面,南洋和闽南式建筑的拼花、细作、线脚等,使整体建筑古朴大气、庄重恢宏。陈嘉庚先生汲取了中西不同的审美观,本着创新求变的可贵精神,将南洋的西方建筑形式与本土建筑形式相融合,创造出多元化矛盾的综合[3]。同时,嘉庚风格建筑继承了闽南传统砖石砌筑的建造技艺,使用了大量的本地材料:砖、石、木料以及用本地黏土烧制的嘉庚瓦。与地区自然环境密切联系的传统材料是加强建筑地域认同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本地材料其独特的肌理、色彩、砌筑手法都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能够唤起人们对建筑的亲切感和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性的交流。在用这些独特的当地材料建造的建筑中,不同季节里光线产生的光影效果、墙面的肌理变化、雨水打落在屋顶、墙面、地砖上产生的回声都不同于我们在现在盛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中的体验,甚至连穿过建筑廊道吹来的风也可以带来不同的材料气味。这些决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在细心体验建筑每个细节后得出的呼之欲出的切实感受——一种与其时代环境密不可分的整体意向所笼罩着的强烈场所感。这种强烈的意向来自于陈嘉庚对建筑和人的关怀,来自于人们生活的细微事件,来自于人们共同生活熟悉的文化模式,因而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些亲切宜人的校园环境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反而愈酿愈浓。“从形似到神似”一直是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设计的一条基本思路,嘉庚风格建筑则告诉我们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完全有一种超越单纯的形的制约的可能。
陈嘉庚主持的校园建筑,除具有独特的嘉庚风格以外,在建筑物命名上亦深受中华传统文化之影响,充满了校园文化韵味。
2.2 嘉庚校园规划
2.2.1 尊重场地的设计理念
陈嘉庚十分重视校园建设,他毕生丰厚的建筑艺术修养和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建筑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兴建的一系列校舍大都依山傍海,就势而筑,有的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加以改造,有的配以楼台亭阁点缀自然景观。陈嘉庚先生当年对办集美大学有着很周密的规划考虑,力求较好地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人工美与自然美、整体美与局部美交相辉映,和谐统一。建筑规划上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今,集美学村已成为了集美大学,经过近百年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三面环水,一面向海的盆地,凭借地形使其整体形成良好的对景关系和空间向心感。各组建筑有一定的轴线关系,通过道路的曲折蜿蜒,使空间和景观富有变化。校园中散点式分布了嘉庚公园,景贤公园,鳌园等公园绿地,建筑风格上中西并蓄,但布局上又颇具中国园林自由活泼而不失精心组织的传统意趣。
2.2.2 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
集美大学的建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本身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而建筑依势面海而建,临海留出空旷开阔视野,引导场所中的气流顺势流动,构建出适宜的人居生态空间。校园内大量采用乡土树种,校园中的芒果、桂圆、枇杷、荔枝等本土果树的栽植,每逢收获季节,硕果累累,果香四溢,别有一番情趣。而海边清澈透明的海水、明媚的阳光、金色的沙滩、洁净新鲜的空气所构成宜人的环境,加上海天一色,棕榈成群的景观构成具有强烈个性的特色突出了热带海滨城市自然美的基调;林下到处是四季怒放的三角梅、炮仗花、洋紫荆、龙传花、羊蹄甲、大花紫薇、刺桐等争奇斗艳,与嘉庚建筑的绚丽相映成辉,共同演绎着南洋风情的热辣、奔放、野趣……
更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是白鹭之乡,在集美就有着原生态的白鹭栖息地。在校园规划中,对这些栖息地进行合理的保护,并巧妙的运用到了景观设计中。这样一来,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心情格外的舒畅,这样的景观优势,是别的校园环境中难得一见的。
3 嘉庚校园人文环境营造
3.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长期以来,集美大学已形成了以陈嘉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集美大学重点建设了陈嘉庚先生铜像、陈嘉庚先生语录园、陈嘉庚先生故居、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集美学校校史展览馆、归来堂、归来园、集美鳌园、嘉庚公园等一系列具有集美大学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以嘉庚精神为重要内容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始终贯穿着嘉庚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内容,学习、研究、弘扬陈嘉庚精神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主体和支撑。诗情画意的校园风景,一幢幢个性鲜明的校园建筑好似“凝固的音乐”,体现出美学追求,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一系列纪念意义的校园景观和有创意的雕塑,不但可以使学生继承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激发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 丰富的当代校园文化生活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学院十分重视营造健康活泼、锐意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挖掘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场地和机会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这里,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管理对象,而是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校园环境建设。在艺术学院附近的轮机学院外围墙上,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涂鸦作品令人驻足观看,也展示着当代青年追求时尚、张扬自我的诉求,成为了集美大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集美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池畔建有式样各异的“启明”“南辉”“庚”及“左”“右”“逢”“源”7个亭子。在这里举办的已有50多年的历史龙舟大赛是集美师生一年一度的节日。每到此时,金鼓齐鸣,波光色影,人声沸腾。外地和本地的健儿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奋勇争先。
此外,还有集美美食节、街舞大赛、艺术作品展,以及为老年人修建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这一切,都将这片土地渲染的生机勃勃,让这里的人们生活在积极快乐、健康向上的氛围中。
4 结语
“民心不死,国脉尚存,四万人民决无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一日”,决心之大,千古一人。一个学校,乃至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振兴,都是与其具有一种可贵的精神相联系着。嘉庚精神有着深厚丰富的内涵,经过历史不断地锤炼、验证,愈发芬芳,是集美校园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是这片土地的场所精神所在。集美人对场所呈现的精神——嘉庚精神积极地接受并予以扬弃,使嘉庚精神处于发展活跃的状态,从与场所创造性的互动中获得精神的享受与提升。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和建设,如今,集美大学规模成群的“嘉庚风格”校园建筑和风景优美的公园绿地以及温馨宜人的街道邻里等掩映在白云绿树之间,万顷碧波之畔,宁静而瑰丽,参差而恢宏,加上那龙舟池畔的亭台阁榭,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真乃是人间仙境。
参考文献
[1]吴威.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2]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建筑学报,2000(5):32-34.
[3]谢弘颖.厦门嘉庚风格建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4]梁振坤.陈嘉庚与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8(6):13-15.
[5]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