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精选12篇)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1
摘要: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陕西城市社区在管理体制、组织形式、服务设施方面的现状,通过分析对陕西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建议,以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社区体育,现状,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化进程也在加速,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社区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
世界卫生组织于19 74年界定了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定义:"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社区体育是由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的简便易行、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社区体育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交流邻里感情,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重要意义。
随着奥运热潮带来的人文体育、绿色体育的思想深入人心,社区体育的思想、观念、组织形式,服务配套设施等也发生了很多变革,使之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本研究着眼于研究现代社会下,陕西城市社区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在组织形式、管理机构、服务设施等方面的现状及不足,为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进一步良性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途径,查阅相关期刊、著作文献资料30余篇,对我国及国外的相关社区体育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陕西部分高校及体育院校中的社会体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学者进行访谈,征询他们对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的见解、看法。
1.3 问卷法
对西安、宝鸡、渭南的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社区体育锻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他们对社区体育的态度及存在的问题。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 9份,有效问卷478份,有效率达9 5.6%。
1.4 数理统计法
将获取的资料和信息在计算机上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和SPSS 10.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陕西城市社区体育现状
2.1 社区体育的管理机构
陕西城市社区体育的管理主要属于社区委员会进行管理,社区的体育活动由社区委员会下属的部门负责,并应有其专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省、市、区等体育主管部门对其辖区内的社区体育有一定的监督、执导的职责。在调查中,显示各调查陕西城市社区都有其专门的社区委员会,这表示出陕西城市社区管理组织较为齐全,但社区委员会下属的社区体育负责部门却不甚齐全,有些社区中没有,占调查问卷中的14.5%。在社区体育工作人员方面,有些社区也没有专门的负责社区体育的工作人员,或仅有兼职的工作人员。
2.2 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
陕西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社区体育委员会组织、居民自发组织、居民体育协会组织和健身机构组织等几种形式。其中社区体育委员会组织组织的活动较少,居民自发组织、居民体育协会组织和健身机构组织的活动较为丰富,有健身知识的宣传,新健身项目的教授,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等形式。在活动类型上,有单人的,小团体的,协会的,多人性的,较为多样,且适合社区体育开展的实际情况。
2.3 社区体育的参与活动人员
按照人群的年龄段,对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进行比较。19 9 1年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法提出:18岁以下为未成年,18~44岁以下为青年,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年轻的老人或老年前期,75~8 9岁为老年,9 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数也是要考虑的,偶尔一次的体育活动不能算作社区体育活动人口。本研究中计算社区体育人数参照我国体育人口的计算方法,即每周至少锻炼3次(含3次)以上,每次至少活动30分钟以上,活动强度为中等强度以上。
在调查中发现,陕西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中参与人员比例为老年人(60岁以上)44.8%,中年人17.9%,青年人11.7%,未成年人25.6%。从上述比例中可看到,老人年活动者较多,这也与老年人生活悠闲,身体锻炼需求较大有关,而其他年龄人群由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较少。
2.4 社区体育服务设施
在社区体育中,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对于社区体育的良好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场所、卫生服务设施、体育服务设施在城市社区中发展较好,据调查,陕西城市社区中体育设施的建设社区中均有,很多属于陕西体育福利事业兴建的,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维修、更换不及时,导致损坏较多,这种现象在老旧社区中较为明显。卫生服务设施社区中的存在比例也较高,其中社区卫生部门占20.7%,企事业单位的卫生部门占39.4%、私人诊所占39.9%,这对方便居民就医,起到了重要作用。社区中的体育服务设施包括体育宣传报刊亭、文体活动中心,有健身指导的健身活动场所,体育用品专营店等。在调查中,除少数新建社区,社区体育服务设施正在建设中,不很齐全外,大部分社区的体育服务设施较齐全(占调查的77.3%)。
2.5 社区体育活动项目
在调查中,陕西城市社区体育活动项目较多的为慢跑、太极拳(剑)、健身操、秧歌、篮球、排球(软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街舞、轮滑、空竹等。运动项目的多样化,对于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喜好的人群提供了选择性,也提高了居民的体育活动热情。新兴运动项目也在不断的进入社区,如轮滑、空竹、软式排球等,增加了运动项目的丰富性。
运动项目的多样性,对体育场馆设施提出要求,一些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等,都有一定的场地器材要求。而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运动场地、空地较少,尤其旧社区生态化体育考虑较少,加之私家车停车位的紧张,使得社区的空地资源越发紧张,使得很多社区中没有相应的体育场馆设施,居民活动得到附近或更远的社区的场馆中进行活动,这点在很多社区都有体现,需要社区的体育工作者将社区空地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以尽可能地解决活动场所短缺问题。
3 陕西城市社区体育对策研究
3.1 加强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化
按照《体育法》规定,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可授权街道办事处主管辖区社会体育工作和组织实施辖区体育活动。形成以市、区体育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分级管理体制,以及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因此,个社区应建立社区体育专门的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负责人员。
有效地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满足社区成员的广泛兴趣和爱好。通过定期开展公众社区体育文体活动,发挥社区体育管理、监督的职责,促进社区体育组织在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使其社区体育的管理职责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3.2 利用生态化理念,促进社区体育资源利用合理化
在现代社会,环境—社区—健康一体化的生态社区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意识到只有在社区体育建设中,融入环境、健康的因素,才能促进社区建设的更好发展。社区中体育资源紧张,主要是体育场地器材紧缺,这些可以再空地资源上加入人文因素、自然因素,进行小公园、滩涂、空地的改造,建成可供居民活动的绿地,小型塑胶跑道、操场等,增加居民户外活动场所。另外,有条件的社区,还可建设综合活动馆,使体育资源合理化利用,又可促进体育经济,体育服务业的开展。社区还可与学校联系,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人力资源,发展社区体育。
3.3 开展健康宣传,促进更多居民进入到体育健身热潮中来
在社区中利用科普宣传,体育专栏的形式,普及健康知识,促使更多人群了解运动健身的益处,并通过社区体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引导青中年人通过简单地工间操、室内操来进行健身。在社区中可引入多样性的活动项目,如户外项目,攀岩、野营、户外自行车等项目,引导居民走出家门,走进郊区,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参考文献
[1]沈梅.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2]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4~10.
[3]杨丹.对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66~167.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2
摘 要 本文结合广东省的实际,分析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的现状,指出当前城市社区消防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强调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消防管理和运作机制,建立健全与社区警务同步的社区消防运作模式,繁荣社区消防文化,逐步实现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广东省地处祖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迅速,消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目前全省城市社区的范围,主要是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2002年11月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公安部、民政部关于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现场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以消防工作组织机构、宣传教育、消防检查、消防设施、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社区消防建设活动,有效遏制了居民家庭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2002年全省城镇住宅发生重大火灾13起,死亡42人;2003年城镇住宅火灾发生重大火灾7起,死亡28人,杜绝了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1.开展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的基本情况
1.1 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的几种类型
广东省经济发展不平衡,消防工作基础也不一样;同一个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水平也各不相同。全省社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街区巷道、道路、河流等自然地域划分的“地缘型社区”,如广州市海珠区昌盛社区等;二是以相对独立的商业、住宅小区为单位的“单元型社区”,如广州市华南碧桂园、深圳市益田社区等;三是以职工家属聚居区为主体的“单位型社区”,茂名石油化工总厂乙烯社区等;四是以汇集居住、旅游、商务、文化、体育等不同功能特点划分的“综合型社区”等新型社区,如广州市天河南社区等。截至2004年4月,全省现有的5675个社区中,有2349个基本实现消防建设目标,占总数的41。4%。
1.2 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的主要做法
1.2.1 组织建设落实到位。社区消防组织包括领导机构和消防队伍建设。社区居委会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由居委会、警务室、治安联防队、辖区单位和居民代表参加,确定社区居委会主任为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一名副职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社区(村)的消防工作负责,配备2名以上专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负责协调和组织开展社区消防工作。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下设消防办公室,与社区警务室合署办公,配有必要的办公用具。社区成立义务消防队,并设置消防备勤室。有条件的社区依托现有保安、联防等队伍,把社区消防与社区警务、治安、联防等工作相结合。没有专职保安人员的旧社区,采取自愿和积极动员参与的方法组建义务消防队伍。
1.2.2 消防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主要是加强社区消防的制度建设,明确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办公室、警务室等机构及社区消防安全责任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和落实社区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例会、宣传教育、防火巡查检查与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管理、火灾扑救等制度,规范社区消防管理。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召集不少于一次的社区消防工作会议;社区每年与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住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推动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作机制。
1.2.3 宣传教育落实到位。社区以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为载体,通过居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和切合实际的方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社区报刊中增加消防方面的内容;在公共场所设置消防宣传
栏、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室、消防画廊等;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警示牌、居民防火公约;设置消防宣传教育室,提供各种消防法规、书籍和画册供群众阅读,定期播放消防安全VCD宣传片;有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热心消防公益的社区代表逐家逐户宣传消防常识,提醒居民群众时刻注意消防安全。通过日常的消防宣传,群众参与消防工作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1.2.4 消防安全检查到位。已成立消防工作组织的社区,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坚持每日防火巡查,及时纠正消防违法违章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辖区消防大队(科)、派出所在指导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做好辖区消防工作的同时,还依托社区警务室,加强对社区消防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社区内的公安消防中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六熟悉”和灭火预案制定、实地演练等活动,通过社区居委会发动居民群众参观消防站开放,深入开展社区消防宣传工作。
1.2.5 经费保障落实到位。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采取“政府出一点,街道补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的办法,在社区内设立消防备勤室,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同时,依托社区物业管理单位、治安岗亭、门卫室等单位、场所,设置报警电话和消防器材箱,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灯等消防器材,随时接受群众的救助。有的社区还组织开展“让灭火器走进家庭”活动,有条件的家庭都配备了灭火器。
1.2.6 消防安全档案管理到位。社区消防办公室建立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消防组织人员登记册、火灾情况登记册、消防设施器材登记册、消防宣传教育情况登记册、防火巡(检)查记录、火灾隐患整改记录、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等有关档案资料,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存放,确保社区消防工作底数清、情况明。
2.当前城市社区消防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
2.1 城市社区建设处在逐步发展的阶段。广东提出,到2005年,力争把全省大中城市的社区建成现代文明社区,到2010年,把所有城市、中心镇的社区建成文明社区。由于社区整体建设的影响,全省各地社区建设进展不一,各不相同,特别是人员、办公环境差别较大。目前全省仍有3200余个社区居委会建危房、临建房、出租屋,占到5675个社区居委会的60%以上,对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2.2 对城市社区消防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城市社区消防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认识到消防工作进社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群结合、夯实基层防火工作的重大举措,工作缺乏联动协作。广东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也给城市社区消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逐年增多,缺乏基本的灭火设施和逃生疏散通道,难于监管到位,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社区居民群众缺乏消防安全意识,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差,违法违章现象严重。
2.3 城市社区消防建设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开展时间短,不少社区存在基础工作不扎实,标准低,项目少,没有建立和落实社区消防组织、宣传教育、消防检查、消防设施、档案管理六方面的内容。有的社区出现“重建设、轻落实”,“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效”现象。有的把社区消防当成街道消防,以抓街道办事处而没有深入社区开展消防建设;有的把社区消防看成是单位消防如商业街、专业市场等消防建设;有的把社区消防等同原来开展的消防宣传教育点工作。
3.开创社区消防建设新局面
3.1 适应城乡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社区消防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必须认真总结近两年开展城市社区消防建设的工作经验,积极推进城市社区消防工作。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将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和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考评内容,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政策法规。依托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以及社区警务室,实现消防治安联防,不断增强社区消防管理、教育、服务、保障的综合功能。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戒形式主义。广东省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与粤东、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城区与老城区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全面发展。
3.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消防管理和运作机制。建立社区消防联络员制度,社区要确定一至二名消防联络员,确保社区与公安消防部门之间工作联动渠道的畅通。建立社区消防通讯制度,各级公安消防部门要结合火灾形势和季侯火灾特点,定期编写火灾案例和消防安全常识的通讯印发各个社区。建立社区消防培训制度,各级公安部门要帮助社区培训防火安全检查员,熟悉基本防火检查和灭火知识后上岗(可佩戴胸卡或红袖章等识别标志),以便社区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消防违章行为。
3.3 建立健全与社区警务同步的社区消防运作模式。社区警务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消防又是社区警务的重要内容,是基层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社区消防工作应当主动融入社区工作,只有依托社区警务、依靠社区警务,才能确保社区消防工作推广得出去、落实得下去、巩固得起来,使社区消防建设这一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在常住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人财物流动较大的社区——建立社区治安防控与公安消防机构的消防监督工作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区相结合的模式。居民居住和单位构成多样的社区——以社区警务室为基础,发动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辖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模式;城郊结合部位的社区——依托公安派出所,建立街(镇)、社区居(村)委会齐抓共管社区消防工作的模式。
3.4 繁荣社区消防文化。要把社区消防宣传纳入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消防文化阵地建设。结合季节火灾特点和重大节日,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内的专栏、板报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火灾案例,组织发动社区成员单和居民群众自觉参与社区消防工作,形成良好的社区消防文化氛围。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 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激励机制;困境及对策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
1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概述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9.7%。[1]预计205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将达到80岁,健康状况佳的老年人占41.3%, 中等的占41.4%, 70岁以下身体健康且具备劳动能力的低龄老人占70%以上, 依赖性老人仅占1%。[2]在老年福利需求日益增加而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下,城市社区中的老年资源却不受重视。
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是社区服务的一部分,老年人志愿者又是其中更细小的分支,他们参与走访、调解等志愿活动,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限定了激励的客体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志愿者,手段是政府、社会、公众、志愿者组织等相关群体对其一系列激励制度设计等。
2 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3]
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三者各有侧重,特征鲜明,可为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策提供指向性参考。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是围绕如何激发动机因素和满足需要来开展的。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研究动机从产生到采取实际行动的心理过程。综合型激励理论认为,激励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包含组织成员的努力程度、工作绩效、奖酬、满足感四个主要变量。
内容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针对志愿者不同的动机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方法。过程型激励理论告诉我们应协调好各群体间的激励利益关系,注重他们的博弈关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志愿者的公平感,通过内在激励的方法调动其积极性。综合型激励理论启示我们,有效激励老年人志愿者就要不断增强其角色认同,挖掘其潜能,增加其内心满意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夕阳红的余热,再次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3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
3.1 激励意识淡薄
受传统人事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社区对于激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淡薄,束缚了低龄老人展示夕阳红的魅力,弱化了他们继续实现社会价值的能力。总体来说,退休老人对物质欲望呈边际效率递减的趋势, 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富有和社会的认同感,这是激励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很好的切入点,不会掺杂较多的功利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此外,相比其他在职的社会群体,老年人拥有更专业更扎实的知识、更熟练的技能、更充裕的时间、更独到全面的见解、更宽阔的胸怀等优势,能够大大降低在服务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概率。所以,应让退休老年人主动、自愿参与志愿服务, 实现退休前后生活的对接,弥补社会组织系统发展中志愿者服务中的不足。
3.2 激励制度的缺陷
第一,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机制。现有的城市社区志愿组织未能较好地综合考虑老年人志愿者退休前的岗位特点、专长优势和知识水平等方面,针对大致情况甚至想当然地制定“一刀切”的培训计划,导致培训制度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奖励制度落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奖励形式不过种种,主要是表扬、表彰等精神层面的鼓励,缺乏有效的物质奖励,如提供适当奖金和补贴等。自愿服务不代表无偿,虽然老年人志愿者有积蓄或者养老保险,但是我们不能一味依靠老年人自己无偿出资,有的人可以出资但因各种原因无法身体力行,有的愿意出力但资金有限。现有的奖励方式没有针对老年人志愿者需求的差异来采取灵活的奖励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久而久之可能降低其长期参与服务的期望与热情。
第三,政府主导,缺乏民主管理的氛围。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志愿组织非个人所有,而是由多人参与的组织,形成的基础是志愿者共同的价值观。受“自上而下”管理观念的束缚,我国城市社区志愿组织仍采取“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导致老年人志愿者服务组织的独立性与自治性较低,实质上变成了准政府组织,这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初衷相背离。[4]其实,注重精神追求的老年人更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与周围人沟通,缓解内心的空虚而不是被居委会强制安排任务,缺乏自主性的命令式管理只会压制他们的积极性,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长期的束缚会导致志愿服务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一旦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就很难再以旁观者的姿态抽离。
3.3 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一,专门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法制建设缺失
1999年,广东省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条例》,随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等十几个省市相继颁布了青年志愿服务条例。但青年志愿者不能完全等同于社区志愿者,更不能代表城市社区的老年人志愿者,城市社区老年志愿服务有其服务的重点领域及组织运用的特殊性,忽视这些特殊性容易造成志愿服务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序性。[5]
第二,对老年人参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缺乏
我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历史较短,加上老人年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被全面了解,产生许多误解和偏见,质疑他们的参与目的,舆论压力使老年人不愿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4 完善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的科学化、常规化、规范化发展。
4.1 宏观方面
4.1.1 走出传统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现代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价值理念
现有的志愿服务组织大都有一个通病,即青年志愿者没有固定的时间,无法经常处在城市社区中参与服务,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组织体系,积极性充沛而行动力不足,相比之下老年人机动的活动时间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提供走访、调解等志愿服务方面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
4.1.2 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首先,健全培训制度,根据内容型激励理论的要求,应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力求符合老年人志愿者的需要。考虑到老年人工作经历、经验和培训意愿的差异性,削减对其熟悉领域的培训,更加注重合格志愿者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其次,丰富组织的奖励制度。应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鼓励已相对多样化,物质奖励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少量的经济补偿,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本费、交通补贴费、餐饮补贴费和通信补贴费等;二是实物性奖励,发放一定的服装、食品饮料、荣誉证书等;三是无形的物质形式,运用志愿服务的时间储蓄制度、等时储蓄制度和道德银行形式,保障其未来受到同等待遇,以实现“助人自助”的效果。[6]
再次,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一健全参与机制,二注重工作自主性并适当授权。[7]让老年人志愿者有被信任和成就感的感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
4.1.3 优化社区志愿服务激励的外部环境
第一,加快立法进程。首先应加快全国性志愿服务法律建设工作,确保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在社会上获取足够的地位和权威,保障此类志愿服务的资金来源;其次,制定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专门性的法规。
第二,营造宽松积极的志愿服务氛围。为此,应发挥政府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离退休等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从事社区志愿服务,扩大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引导退休低龄老人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4.2微观方面——建立并完善自我激励机制[8]
首先,坚持自我激励。克服外界偏见的干扰,坚定为大众服务的信念,这是提高志愿者自身认知、保持志愿人才服务热情的内在动力和基本要求。
其次,加强自我学习。城市社区志愿老年人志愿者要保持主动学习、自主成长的精神追求,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努力学习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相关知识,主动参加有关的教育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自身的持续性成长。
5 结语
本文主要着眼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章概述了相关激励理论及要求,指出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包括激励意识淡薄、激励制度不健全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涉及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健全相关的激励制度、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激励环境;微观方面主要指老年人志愿者的自我激励,从学习知识和技能到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试。建立健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EB/OL].(2014-1-21).http://www.crca.cn/index.jsp.
[2]杨珂,刘典文.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问题探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3-85.
[3]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54-56.
[4]谭建光.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与激励[J].北大学术期刊,2005(12).
[5]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
[6]陈茗, 林志婉. 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03(4).
[7]王思斌.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0(9).
[8]袁明符.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10).
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4
(一) 社区经济的含义。上世纪末, 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 街居经济逐渐出现, 它是社区经济的雏形。对于社区经济的定义, 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街居经济作为社区经济的前身, 它是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或旗下机构所参与开展、参与管理的经济活动, 如开办餐厅、便利店等。这一论述有其狭隘性, 局限了社区经济含义的拓展, 也不太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际状况。目前, 对于社区经济较被认可的含义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依托基层社区、街办组织, 广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的各项经济活动, 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消费需求, 其经济活动的一切收益归社区经济服务人和社会所用, 用以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 进一步发展、建设社区。
(二) 社区经济的特点。社区经济首先具有服务性, 例如社区经济中的众多形式, 如餐饮、维修、家政、商店等, 大多以服务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从而获得盈利。一方面社区经济以“为民、利民、便民”为目标, 充分体现了其服务性质;另一方面社区经济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工作所需, 属于第三产业经济体制。其次, 社区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如社区经济含义中所概况的, 社区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发展的, 这一区域一般指社区范围内。而且社区经济服务的对象有明显的地域性, 主要为社区内及社区周围民众。此外, 社区经济的发展为社区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由社区及社区居民经营, 由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经济活动, 自然会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再次, 社区经济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第一, 社区经济活动形式多样, 包含了商业 (如便利店、菜蔬超市等) 、餐饮业 (如早点摊、小饭桌、饭店等) 、文化教育 (如社区幼儿园、接送班、辅导班等) 、美容美发 (如理发店、美容室等) 、体育 (如老年棋牌室、室内健身房等) 、家政等等, 类型齐全, 种类繁多;第二, 社区经济结构形式多样, 除常见的以社区、街道办为主要组织力量的经济活动、经济实体外, 还有社区居民自己筹划的经济实体, 亦有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等, 结构形式灵活多样, 突显了其多样化特点;第三, 社区经济经营方式灵活多样, 对市场由很强的适应力。如社区便利店, 以经营各种小食品、饮料等为主, 受大型超市经营启发或有感于社区居民买菜、文具等的辛苦, 结合社区居民需求, 自带一些品种的蔬菜、学习用具、灯泡等, 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 提高了便利店的效益。
(三) 社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一, 社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区建设、管理资金短缺的困境, 为社区社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例如, 社区医疗服务站, 其中很多医疗服务项目对于社区居民都是免费的, 如接种一些疫苗, 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非盈利性导致其生产发展对政府和社区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社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科学、合理地进行经营, 为社区群众提供一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项目, 不但方便于民, 还为社区医疗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建设资金, 改善了社区居民的医疗条件, 方便了居民生活;第二, 社区经济发展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社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经营者、服务者和消费者) 主要是社区居民, 通过经济活动的接触, 拉近了社区居民的距离, 使人与人之间有了熟识感、亲切感, 有利于和谐社区建设;第三, 社区经济改善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方面社区经济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方便、周全、贴心的服务, 同时解决了社区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社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健身、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社区居民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社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 社区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社区经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壮大,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政府部门、社区、街道对于社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筹备、规划中缺少统一性、全局性。其次, 相关部门及投资主体对于社区经济现状及发展认识不清, 调查研究不深入, 运作不科学。致使社区经济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难以发挥其在社区发展建设中的积极意义。再次, 投资主体缺少对社区经济的高瞻远瞩, 不能准确察觉到社区居民需求的巨大商机, 在经济活动中, 缺少长远的经营规划, 经营活动与社区居民生活不能紧密的联系起来, 销售商品的开发不足, 更新缓慢, 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形成了不良的社区经济循环状态, 影响了社区经济的有效管理。
(二) 社会经济发展受环境约束较严重。首先, 受传统思想影响, 人都愿意造一个稳定的工作, 对于创业的积极性不高。且社区经济规模小, 发展空间有限, 致使很多人对于社区经济的投入都不热心;其次, 受社会环境影响, 社区服务不能完全的融入市场, 致使社区经济的发展受到约束。同时, 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忽略了社区管理、社区经营等, 社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再次, 社区立法相对滞后, 影响了社区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是一些经济活动纠纷处理难度大。社区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政府对与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不够。
(三) 社区经济发展资金困难。当前, 依托社区、街道及相关机构的社区经济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 而中国社区分布广泛, 总体量大, 政府有限的财力支持难以满足我国社区经济的均衡发展。而资金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受资金制约, 社区经济发展缓慢, 发展规模小, 结构分散, 盈利薄, 难以满足社区发展建设需要。同时, 资金的紧缺造成了社区企业工作岗位累, 工作福利待遇低, 工作效率低等结构, 影响了社区经济与社区建设的和谐。
三、城市社区经济发展对策
(一) 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服务性”职能逐渐地发挥出来, 这是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个良机。但目前, 政府职能的转变还处于发展阶段, 对于社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服务职能还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 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 体会出社区经济发展所需的政府支持。首先, 政府部门应重视非政府组织在社区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联合非政府组织协作发展社区经济, 减轻政府负担, 增强社区经济发展的民主性;其次, 重视社区经济发展政策、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信息引导, 逐渐的拓宽社区经济发展的区域, 促进社区经济的做大、做强。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完善情况下, 积极完善社区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系统的、科学的社区经济管理体系, 提高社区经济的发展竞争力。
(二) 优化社区经济发展环境。首先, 重视社区经济对于社区建设重要性的思想宣传, 使社区居民能够客观的、理性的看待社区经济活动, 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彰显社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其次, 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 在市场的刺激下, 提高社区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 谋求社区经济长远的发展;再次, 重视社区经济对社区建设的积极影响, 通过宣传和实感使社区居民在社区经济活动参与中受益, 促进社区经济的自由、公平、和谐发展;第四, 重视社区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专业人才的参与提高社区经济建设的水平;第五, 重视社区立法, 使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居民间的矛盾处理有法可依, 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确保社区经济发展的公平、透明、平稳。
(三) 社区经济发展资金的支持。资金短缺是经济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要获得社区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要正确看待政府财政支持, 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发展社区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做好多手准备, 不能过分依赖政府, 导致资金流动的困境重重。此外, 应通过投资、收益逐渐的强化社区企业资金运作的能力, 增强其资金的利用效率, 拓展社区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 增强社区经济的融资竞争力,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确保社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四、结语
社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 需要社区服务的高度市场化。但社区经济的发展却是离不开社区的约束和掌控的。就目前形势而言, 一定要寻到社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整体规划社区经济发展方向、目标, 利用社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 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 促进社区建设的优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社区经济的重要位置也越来越突出。本文根据社区经济发展的提点, 分析目前社区经济发展的不足。并通过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阐述, 提高相关部门、人员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社区,社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希鸿菲.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城市社区经济发展[J].现代商业, 2011.6.
[2]马海燕.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2.4.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5
浅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赵坤 王青耀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20期
【摘要】社区文化当今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是开展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城市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实际,调查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考察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试图探究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策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要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的建设水平。可见,社区文化建设当今已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新兴社区的不断涌现,新旧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设施缺口大、文化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更加严峻,这些已成为制约社区健康发展的瓶颈。2012年“两会”期间,委员们对社区文化发展现状比较担忧,希望通过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如何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又能推动社区健康发展的社区文化新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城市社区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基础,又是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多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下,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探索中寻找发展模式。因而,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备,人文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社区文化设施属于文化硬件设施,是社区建设不可忽略的方面,也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社区文化的发展首先要依赖于较为完备的社区文化设施。多年来,各城市有关部门与社区管理者为使社区居民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活动场所,都非常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北京、上海等城市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区以及设在居委会的图书馆、活动室等社区文化设施均较完备。很多社区在缺少资金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因地制宜扩大活动空间,提供活动场所。北京市政府和各区县政府还鼓励国有、民办和外资企业为社区建设文化体育场馆。在上海,社区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市、区及企事业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源,与有关单位
共管共享,如徐家汇社区与上海交大图书馆共建社区图书馆。随着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备,社区文化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辖区居民在工作之余有了去处,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2.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城市社区管理理念不断提升
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丰富多彩,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就好与不好的最直接的体现。经过数年来的社区文化建设,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从形式到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在天津,各街道社区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综合利用社区的文化体育资源,组织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自娱自乐、寓教于乐等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很多街道都组建了有本地区特色的文娱团体,如合唱队、秧歌队。各社区还固定组织运动会和各类单项体育比赛等,许多街道还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形成了本社区的传统文化活动。随着人们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态度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因而能更好地按照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规律来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大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可谓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尽管社区文化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社区文化建设毕竟是我国城市发展中兴起的新事物,社区建设历时较短,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发展成为阻碍社区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仍存在抵触心理,其理由是缺少资金,缺少场馆和人才,从而使他们持观望,和等待的态度。诚然,人力物力财力是建设文明社区以及社区文化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将创建经费不足,作为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的无作为的托词,是不能被认同的。一些管理者,忽视文化在发展中的地位,缺少积极努力去创造新机制的开拓精神,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视而不见,更加看不到群众巨大的创造力,这些都已成为制约地方社区文化前进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陆续走入一些误区,例如片面的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以为组织居民唱唱歌,跳跳舞就是社区文化;只注重硬件,而轻视软件;只注重改造物质环境,轻视了营造人文环境;只注重形式化,轻视了丰富其内容;而重表象,轻实质的做法,就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第一,思想认识上不到位。有的社区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追时髦,赶任务,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做给上级领导或外面看,脱离了与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管理理念上落后。在现在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一部分社区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狭义的理解社区文化建设和重视程度不够以及追求政绩、形象,搞形式主义等。第三,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不足。一些社区由于种种原因,社区文化应有的作用没有发
挥出来,使其部分功能不断弱化,主要表现在: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人才资源不足以及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对互联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消极影响认识不够等问题。
2.社区居民认同参与意识不足
目前,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政府即行政权力的推动,这就造成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的现象产生,其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依旧远远不够。当前,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会演变为一种行政行为,本应体现的文化性、群众性没有得到体现,却反而突出了文化活动的政治性。在群众心目中,政府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政府单位追求政绩的过程,故而群众主动参与的欲望被大大降低,甚至产生抵制情绪,感到被打扰和利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面非常低,而且许多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总是一些“熟面孔”。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尚未经常参与社区活动。在许多社区中经常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经常是少数的社区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还发现很多社区报硬件设施建设项目与居民的需求不匹配,难以吸引居民的广泛参与,有些社区的图书室、活动室常常大门紧锁、空无一人。而一些社区的文化建设往往把外来的“新移民”变成了文化建设中的“遗忘群体”。
3.社区资源配置开发利用不足
由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所拥有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财力严重影响着其自我生存能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资源大多由政府部门的提供,少部分由社区组织的收入和居民缴纳的费用承担。很少有社区部门组织和社区居民自主捐款购买各类设施。所以,一方面社区自身资源十分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在闲置不被利用。
二、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引领,努力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健康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们对幸福指数提高的期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的必然需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好文明健康的城市社区。
(一)加强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
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开辟适合各个年龄层进行活动的场所,并对其场所和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而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载体,社区文化网络是连接各种文化桥梁的纽带,能有效的吸引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各个社区可将居民群众按照兴趣、年龄等因素划分开来,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进行全面规划,符合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并对其统一领导。在社区上下形成纵横交错、紧密相连的社区文化网络,使得社区文化建设得到顺利发展。
(二)建立群众文化社团制度,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
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原始动力。当前,提高群众自我组织水平和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以及建立文化社团组织制度变的十分重要。在实践中社区文化活动已经具备非常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并且由于日常群众文化活动在财力上的投入是非常小的,所以建立正式的社区群众文化团体组织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社区群众文化团体是一种独立的社团组织,政府可以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指导,在经费上予以资助。一旦成立社区群众文化社团组织,其结果必然会提高社区群众的组织水平,加深群众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且最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三)建立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投入机制
在城市中的社区文化建设上,公益性社区文化必须有政府投入,如社区自己的阅览室、文化站等。持续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坚持多方面筹措经费,首先以政府公益性投入为先导。充分利用每政府在设施建设、设备补助,及活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助,并充分利用其他文化资源,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场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其次,整合社区资源,争取整个社区内部团结与支持。通过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调动、整合驻区单位已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形成以社区文化中心,才能有效保障社区文化建设运作协调,不断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社区的建设,尤其是文化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城市基层组织的文化发展水平。基层社区居民的价值观、文化传统、社会心态以及审美情趣构成了该地域特有的群众文化。加大对社区文化的建设,既有利于居民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时对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也有较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使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鹏生,章友德.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9.[2]康之国.构建城市和谐社区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74.[3]郑杭生,杨敏.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2.[4]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08(8).[5]马海燕.浅析城市社区资源的整合[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2).作者简介: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6
社区教育是随着近代世界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态。我国的社区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它的实施与开展蓬勃而热烈。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成员,其目标是整合社区各种组织和机构的教育资源,开展社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其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社区教育大多还是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其主要形式就是开展不同类型人群的教育培训,如下岗失业、外来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等。
前段时间,南京的《扬子晚报》“生活视角”栏目连续几天登载了一条招聘启示:急聘一名普通话标准的家政服务人员。然而,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却吓跑了很多急需工作的人。惋惜之余,不由得使我们陷入一种深思:我们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开办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是否也应考虑到求职人员语文基本素养的提升呢?我们知道,人类的思维依托语言实现,世界借助文字描述记载,而语言与文字是建构语文的基础。因此,语文与生活同在。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在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社区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对其实施大语文教育,促使其在生活中、在培训活动中进行语文的学习。“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社区里任何与生活有关的人际交往、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绿化养护、治安联防、养性健身及各类学习培训活动等都应是语文学习及实践的过程。现在的社会,不仅要会做事,同时还要学会真诚地与他人交流,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想法,要勇于向外推荐自己。这些,都必须要由“语文”来作为根基,否则就很难自信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说,语文教育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社区语文教育的提出是社区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同时它也是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
可以说,“社区语文教育”是社区教育和大语文教育理念渗透下的优化结合,它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还是一项空白。因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用性。
一、城市社区语文教育现状
“城市社区”是我国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与农村社区、集镇社区相比,有着其特定的功能与地位。近年来,城市社区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城市社区语文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生活中,都有待于我们去积极探索践行。目前,通过工作中的访谈与调查,社区大语文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观念意识狭隘。“大语文教育”及“终身语文学习”理念宣传不到位。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狭义地认为语文学习与教育应该是学校语文课堂所要解决的问题,同就业与现实生活没有关系,社区没必要关注重视。
2.学习环境淡化。“家庭语文学习环境”及“社会语文学习环境”未受到重视。没有深切体味到家庭日常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社区内的人际交流等言语环境,社区街道广告、影视传媒等媒体环境,文化宫、图书馆等物馆环境对人自身修养、邻里关系、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3.师资力量分散。社区“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误以为几名社区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老师就能解决好区域内所有居民的生活学习问题,从而忽视了社区内隐藏的语文素养较高的众多人力资源,忽视了兼职、志愿者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整合与建立。
4.教育资源贫乏。没有挖掘、整合、利用社区内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没有构建内容全面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网络,缺乏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语文学习需求平台。
5.学习内容欠缺。根本没有考虑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对居民的生活和学习是否有影响,没有具体调查分析居民对语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需求。
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有意调查分析社区教育中语文教育存在的内隐与外显问题,为社区居民积极寻求“终身语文学习”与“终身语文实践”的方法与途径,为其终身学习及全面素养的提高夯实基础。
二、城市社区语文教育的对策
(一)优化社区教育环境,宣传终身语文学习理念
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有意关注、清涤家庭、社区的语言、文字、媒体等大语文教育环境,给居民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学习氛围。同时,还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终身语文学习理念,使居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学习,人们就是借助语文来参与生活,同时在又生活中发展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习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积极践行,在社区培训活动中实施语文教育
1.整合人力资源,组建优质社区师资队伍
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现有的几名社教干部,应在所属辖区内下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调查表,对区内潜藏的师资力量进行认真的排查统计。要从现有的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内选择一批政治素质好、语文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社区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教育队伍中,形成强有力的专职社教管理队伍、社区兼职教师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他们开设应用性、前瞻性较强的社教学习课程,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及水平,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力的提升寻求持久的人力、智力支持。
2.整合学习资源,实现社区内共有共享
根据国际、国内社区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开展社区教育首先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各类学习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资源的共有共享。如社区内所有娱乐休闲设施、健身运动场所、图书馆、各大院校、媒体网络等物馆信息资源,全面向居民开放。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形式能满足社区居民全方位的学习需求,促其短期内提升语文基本素养。
3.定位教育群体,创建社区语文终身教育体系
依靠调查,准确定位社区教育工作中的目标群体及实际需求,创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区教育基地和终身教育体系,有的放矢,区分重点,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种语文教育服务活动。如:开办家长学校,倡导亲子共学,满足婴幼儿喂养及早期语言、智力开发;抓住心理特点,发挥地区优势,为社区青少年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朗诵、与语文名师见面等活动;立足社区单位,在职从业人员开办普通话、应用文写作等培训班;为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开办文化补习班,举办各种就业前的指导培训(求职信、法律文书等的撰写,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训练);为老年群体开办汉语拼音学习班,诗词写作班、书画学习班等。
通过以上丰富的教育服务活动,使居民深切感受到语文学习对促进就业及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4.开设培训课程,研发社区语文教育读本
在开设多种技能培训课程的同时,还应根据各社区居民学习点(居委会)的发展特色和辖区居民需求,积极研发充满生活性、时代性的社区语文课程读本,使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不断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长期让社区居民处于终身语文学习与实践的氛围中,定会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之文化知识、艺术修养等各项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5.建立社区教育网站,提供远程动态的大语文知识学习体系
建立社区教育信息资源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开放性的网上教育服务:建立“社区空中课堂”,提供各类人群终身学习知识内容;及时反馈丰富多彩的各类社区教育活动;提供社区教育信息咨询服务,发布社区学习、活动内容及参与方式;提供各类教育网站网址,方便居民自主选择网络学习的需要。
三、结语
在社区内开展大语文教育有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因为语文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提升居民语文基本素养、净化物质生活、洗涤思维意识、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是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宏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安定的需要;更是个人、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在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社区服务的同时,对其实施大语文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工作之重。但城市社区语文教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在实践中积极研究、探索践行。社区语文教育工作的实施,必定会给社区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一股强有力的内在支撑!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社区体育,健康,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出生率和死亡率双降低, 平均寿命延长, 老年人口比例正在逐年递增。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虽然标志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口老龄化同时也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所以, 如何关注日益庞大的老年人群体,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将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从而有效的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发展, 是我们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人口老龄化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 进入老龄化社会。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 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 就可以称为人口老龄化。据资料显示, 在1999年10月, 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26亿, 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在2007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已经超过了1.53亿, 占人口总数的11.6%, 同时每年还在以3.37%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人口总数的1/4左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显然已经提前达到高峰。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却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相同。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 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 呈现出“先富后老”的状态, 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则呈现出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经济基础薄弱, 即“未富先老”的特点。
2 我国老年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据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已达5800多万人。中国政府也高度关注老年人社区体育活动, 提出了“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 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老有所乐”的奋斗目标。尤其是最新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都已将老年人体育工作纳入了议事日程, 并呼吁老年人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来增强自身体质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3 我国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老年人口如此迅速和大规模的增长, 必然会给社会带来人口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也必然会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影响。人口老龄化问题也逐渐走向社会化。因为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老年人社区体育, 增强老年人体质,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4 发展老年人社区体育的重要性
4.1 社区体育可以满足老年人身体健康需求
在国家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中, 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健身热情而言, 老年人都是其中的骨干力量。这充分说明老年人对运动也是有需求和渴望的。但当前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程度普遍较差, 因此, 开展老年人社区体育是十分必要的。专家告诉我们, 老年人每天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不仅可以提高心肺机能、增强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还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缓器官老化速度。
4.2 社区体育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老年人在社会中属于特殊群体, 如果他们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就有可能感到寂寞感、失落感, 从而出现心理失衡。特别是退休后的老年人们, 由于生活节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 并迫切需要用某些活动来填补。而进行社区体育活动则是实现他们这种愿望的一个重要途径。老年人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排除忧虑、消除孤独、保持良好的心态, 还可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使他们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实现心灵的沟通, 得到更多的理解, 从而可以使他们保持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
4.3 社区体育可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人际交往
随着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 邻里之间很少有交流的机会, 甚至同住一层的邻居一周也见不到几次。而社区体育就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并且在健身这种轻松愉快氛围当中, 更能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
4.4 社区体育可以促进社区文化意识的改变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并且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应该把社区体育活动作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使老年人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 提高生活质量。所以, 开展老年人社区体育对社区文化意识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作用。
5 当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不成熟
社区体育组织属于地方性的群众体育组织, 不仅缺乏专门人员的领导和管理, 而且体制不健全, 致使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仍处于泛化过程。未能充分发挥社区体育组织的作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 现有的社区体育组织有一半以上都形同虚设。
5.2 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
随着老年人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 社区体育的参与度也随之大幅上升。这对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各地政府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 各城市的社区体育场地和设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与参与活动的老年人的总数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而那些有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单位、学校也只是部分对外开放, 并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活动需求。
5.3 缺乏对老年人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
社区体育在我国开展较晚, 对老年人社区体育的科学和理论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同时, 由于对老年人社区体育的管理经验不足和指导人员的缺乏, 造成了多数社区老年人的社区体育活动具有盲目性, 缺乏科学性。
6 我国城市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6.1 强化老年人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在现阶段内还没有建立起与老龄化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 老年人社区体育若想有长足的发展, 一方面必须先明确政府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中的职责;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老年人社区体育的组织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负责指导的专业人员, 并不断充实到老年人社区体育服务的事业中。并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更新与业务考核, 从而确保老年人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
6.2 完善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场地和设施
由于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不断增加, 社区内的健身场地、器材已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群的需求, 而有些社区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年久失修, 甚至成为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的安全隐患。因此, 国家应该高度重视老年人社区体育活动, 并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来完善老年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在社区里多安装一些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运动器械。
6.3 鼓励和加强对老年人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
国家应定期举办全国、全省、全市和全区性的老年人社区体育学术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 通过各个社区之间的相互学习来加快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
6.4 加大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 调动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的积极性
在大力开展老年人社区体育活动的前提下, 应积极地开展社区间的老年体育竞赛和老年人运动课程, 如传统的太极拳、气功和近几年兴起的瑜伽、有氧操、老年迪斯科等。这些势必会提高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建设。
7 结语
社区体育的开展对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社区体育建设, 构建有效的老年人社区体育模式, 使老年人走向健康的生活状态, 日益成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所以, 通过大力发展老年人社区体育的建设, 将会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也是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顾渊彦, 李明.2l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3]李静, 刘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社区体育服务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孟明亮.世界人口老龄化与中国体育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8
在人们越来越认识体育对增强健身重要性的今天,国家体育总局也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规文件中,把群众体育摆到了重要的位置,并把社区体育的发展作为群众体育的基础。因此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对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必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南阳市中心城区各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1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开展的体育活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城市社区体育和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体育局以及南阳市体育局有关社区体育管理方面的文件;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体育社会学、社会调查学等方面的论著,获得研究的理论支持。
2.2.2 问卷调查法
南阳市2个中心城区各街道办事处所辖区范围,12个社区40个体育活动点的500名15岁以上参与体育活动的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90份,回收率为98%,剔除1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480份,有效率为98%。
2.2.3 对比法
对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对比分析。
2.2.4 数理统计法
将所得数据和信息归类整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3.1.1 南阳市城市社区的体育配套设施
根据社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对抽样的12个社区所在的新、旧城区[1]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调查了社区内有无或者在建的配套公共体育文化设施(以下简称公体设施)[2],见表1。
通过调查表明,位于新城区范围内的社区由于市政规划合理,基本上都有配套的或者在建的公体设施;而位于旧城区范围内的社区基本上没有配套的公体设施,造成这一原因的主要因素有:(1)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市政规划,而多半的社区又位于市中心主干道旁,这就给拆迁重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2)旧城区社区居民住宅多以民宅为主,居住环境过于狭小、零散,无法建设配套的公体设施。
3.1.2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基本特征
3.1.2. 1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性别特征
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如下:总人数为480人,其中男性为211人占44%;女性为269人占56%,从抽样调查对象的数据来看:男女抽样的比例较为合理,符合我国社区体育参与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的现状。
3.1.2. 2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年龄特征
年龄分布为:青年人15~30岁23人占4.8%;31~44岁91人占19%;中老年45~60岁152人占31.6%;60岁以上的老年人214人占44.6%(见表3),年龄结构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共占总调查人数的76.2%,这与这部分人群有着大量的余暇时间有关。
3.2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
注:单项平均值=总选择频数(480)/项目总数(12)=40平均选择系数=单项选择频数/单项平均值
参照杨风华根据社区体育的基本功能理论、体育项目分类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将社区体育项目分为传统休闲类、韵律表现类和对抗竞技类三种类别[4],来看居民的选择情况,选择项目依次为韵律表现类(秧歌、健身操、交谊舞)、传统休闲类(武术、太极、门球、桥牌、健身器械)、对抗竞技类(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首先,这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其次,符合社区体育参与者女性高于男性的现状;最后,其他项目选择人数较少,是因为对抗竞技类的项目对场地要求过高是居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5]
3.3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地点
随着政府部门对人民大众健康的关注和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也逐年增多。截止2006年全民健身工程总投资2456.4万元在广场、社区公共场所新修体育健身休闲场地33处,购置安装器材400余件。[6]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由于历史原因南阳市老城区街道的改建工程巨大,城市人口和社区也迅速增加,造成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满足人民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这种人口多,场地设施少的情况下,更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周边的有力环境,推广普及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才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
注:单项平均值=总选择频数(480)/项目总数(8)=60平均选择系数=单项选择频数/单项平均值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南阳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以范围广、容纳人数多的地方为主,如公园和广场两个地方进行锻炼,选择以上两处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6.0%以上。但南阳市的公园和广场数量有限,或者这些体育活动场所离家太远、不方便,就采用就近原则来选择活动地点,经常在自家住宅周围的一些简陋场地参加体育活动,有些居民干脆就在街头巷尾和在自已家里进行体育活动。社区居民利用单位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占18.0%;利用所在社区附近的学校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只占5.2%;在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体育活动的有13.8%;在住宅小区进行体育活动的有24.4%;在街头巷尾进行体育活动的占20.0%;选择其他地点进行锻炼的占10.0%。这些能让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呈非正规化、属地化的特点,这些地点多是少收费或者不收费的公共场所,对练习者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在这样的环境里参加体育活动,由于场地的简陋和人数的不足,导致缺乏一个良好活动氛围,对居民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和意愿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重视社区居民居住环境的改造,为居民提供较为广阔、实用的锻炼场所,创造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和健身氛围,这对推广、普及体育运动,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顺利开展,都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4 改善南阳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基本对策
3.4.1 逐步完善城市社区健身网络
根据我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现状来看,首先要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充分发挥政府资源优势为社区体育活动提供帮助,以场馆、学校、公共广场为主的场地依托,通过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整合社区内的体育资源,以辖区内的体育场地为依托,切实做到“亲民、便民、利民”,使社区体育深入人心,促进社区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3.4.2 不断创新体育健身项目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对体育进行一定的创新,吸引广泛人群的参与。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转而建立了以社区为主的生活圈。因此,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应以非竞技类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老龄人口的体质,还为老年人提供交流的机会。当然,社区体育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单个项目、局限于在老年人中发展,也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艺术相连接,使更多的人在增强体质的同时陶冶情操,在健身的同时享受体育之美。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南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表现为:城市社区体育活动整体水平偏低,社区差异较大;参加体育活动的女性比例达56%,明显高于男性;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占76.2%;在项目选择方面多以韵律表现类为主;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深受环境的影响。
4.2 建议
随着南阳市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和新建社区也逐渐增多,市政府应该加大新建社区的配套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加快老城区的改建拆迁工作,逐步完善老城区配套公共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应该鼓励在辖区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放所属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用来缓解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现状,充分利用社区居民身边的健身场地,切实做到“亲民、便民、利民”,使社区体育深入人心,促进我市群众体育事业稳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南阳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nanyang.gov.cn.
[2]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2003(6):26.
[3]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南阳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杨风华.武汉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项目类型选择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2(3).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国群众现状调查课题组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篇9
1.1 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包括各类医师、师、护士及非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等,但不包括工勤人员。
本研究收集了截止2006年12月31日在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417名执业医师的全部信息;同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状况,抽取西乡、沙井、福永和观澜4个街道的112名社区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对1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1.2 方法
主要运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文献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法。最后,调查数据采用Exce表格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宝安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概况
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角度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力资源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关键[1]。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数量一直在快速增长,本研究收集了截止2006年12月31日在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注册的全部417名执业医师的信息。宝安区社区医生在各街道的分布方面,其中西乡、公明、龙华、松岗街道的社区医生绝对数量最多,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有社区医生3.79人。
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专业以西医为主,占医生总数的79.4%;其次为公卫医师,占9.3%;中医专业和口腔专业分别占8.2%和3.1%。医生从事专业的不同,也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可以看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较重视医疗,而对预防保健功能相对重视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学历结构主要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160人,占38.4%;大专学历者157人,占37.6%;中专学历者89人,占21.3%;无专业学历者11人,占2.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有297人,占71.2%;中级职称为98人,占23.5%;副高及以上职称者22人,占5.3%。
就医生的总体学历结构来看,根据文献中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学历结构的调查结果[2],宝安区与其他地区社区医生的学历结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24.25,P<0.001)。宝安区社区医生的学历要明显高于全国、济南市和四川省的社区医生学历层次。
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总体职称结构来看,根据文献中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职称结构的调查结果[3],宝安区与其他地区社区医生的职称结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意义(χ2=297.49,P<0.001)。宝安区社区医生的职称要明显低于全国、济南市和四川省的社区医生职称水平。
2.2 宝安区社区医生人力资源存在问题
2.2.1人员配备比例偏低。
目前,我国尚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标准,卫生部及相关文献调查结果显示,建议的参考标准为1人/2 000~4 000社区人口(英国推荐的社区医生配置标准1人/2 000社区人口)[4]。
宝安区现有社区医师417名,每千社区人口社区医生数为0.21人(2004年常住人口198.7万人),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有社区医生3.79人,医生超负荷运作的情况比较普遍(2004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疾病人数达到191万人次,占全区医疗门诊人次数的24.00%),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力不足现象。
2.2.2 年龄结构过于集中。
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平均年龄为29.86岁,整体分布比较集中,25~35岁年龄段占77.00%。
2.2.3 专业结构有待优化。
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专业以西医为主,占医生总数的79.40%;其次为公卫医师,占9.30%;中医专业和口腔专业分别占8.20%和3.10%。医生从事专业的不同,也反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可以看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较重视医疗,对预防保健功能相对重视不足。
2.2.4 学历层次有待提高。
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学历层次主要为本科、大专及中专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占38.40%;大专学历占37.60%;中专学历占21.30%;另外,还存在少数社区医生无专业学历,占2.70%。而且,当前所拥有的社区医生人力资源仍局限在专科水平上,以医疗为主,缺乏合格的全科实用型人才,并且大多由基层卫生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但根据全国、济南、四川等地的调查显示,宝安区社区医生的学历相对较高,本专科比例高达60%以上。
2.2.5 高职称人才缺乏。
目前,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职称构成基本以初级职称为主,占71.2%;中级职称占23.5%,副高及以上职称占5.3%。高、中、初级职称医生数基本上呈金字塔型结构,但塔尖太小,高级职称医生远远低于宝安城区和街道医院的水平。根据全国、济南、四川等地的调查结果,宝安区社区医生的职称也相对较低。
2.2.6 在编人员比例偏低。
目前,宝安区社区医生在编的比例约为12.5%,在编人员比例太低,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原因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明确的正式人员编制,临时聘用人员因看不到前途,待遇也不高,所以工作不久就跑掉,更留不住中、高级人才。
2.2.7 人才整体流动性大。
由于福利待遇、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称晋升、用人机制、激励机制、报酬分配的公平程度满意度较低,并且有相当部分社区医生存在潜在的流动性。
3 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医生人力资源配置,既要遵循资源效率与公平性原则,也应注重适合人才成长机制与环境的建设[5]。
3.1 加强队伍建设,配备足额医生人力
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来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配备相应数量的医生,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条件。按每2 000~4 000社区居民配备1名社区医生的推荐标准,建议宝安区应配备495~994名社区医生。
3.2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
就宝安区而言,区政府应尽快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人员编制问题,并落实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有3~5个正式编制。其次,完善激励机制,改善社区医生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作积极性。对于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的人员工资、津贴应由政府全部拨付,养老、医疗、工伤、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也应由政府财政承担,使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的实际收入达到宝安区各街道医院的收入水平。
3.3 提高综合素质,进行全科培训
培训是提高社区医生综合素质的当务之急。政府部门应制订在职人员的培训规划、计划,完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形成育人、选人、用人一体化机制。同时,要加强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造就一批与社区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形成全科特色和技术优势。
3.4 发挥特区优势,规划人才队伍
应发挥宝安区在经济特区和改革前沿的优势,认真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医生人才队伍的整体规划与建设。首先,可考虑与有全科医生培养成熟经验的西方国家联系,建立长效机制,选送一批优秀的社区医生前往西方国家接受规范化培训。其次,在国内,可与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较早的大学和医院联合,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规范的全科医生。第三,坚持在岗教育,转岗培训为主的方针,尽快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全体社区医生得到持续的、有计划的教育,使他们在服务理念、服务方法和手段上尽早进入全科医学角色。通过以上机制,使在宝安区工作的社区医生逐渐向全科医生转变,促使这支队伍成为令人们羡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存瑞,陈金华,彭晓明,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5):34-35.
[2]梁万年,李静,关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13):63-64.
[3]李航,陈琦,李静,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13):66-67.
[4]钱宁,杜雪平,李菁,等.从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状况探讨其培训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5(3):25-26.
城市社区治理困境与对策分析 篇10
1 城市社区治理的内涵
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在他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 (community and Society) 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社区 (community) 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 关系密切, 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的, 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在我国社区概念是由费孝通先生等社会学家最早引入的, 他们首次将英语“community”翻译成“社区”, 并由此为我国社会学界广泛引用。现阶段我国社区的概念更加强调国家减少干预, 公民通过自助、互助和他助发展居住地域的服务与管理等, 使居民增加情感归属与认同。
一般认为, 社区治理 (community governance) 是指政府与非政府部门 (如社区自治组织、社区中介组织或居民个人) 以社区为平台, 发挥多元主体优势, 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相互博弈、合作、协调、消除分歧, 寻求共识, 以求社区资源最大程度的合理化配置、利用的一种过程。
2 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
近几年来,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有力推动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 与国外的社区治理相比,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与治理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还有很多重大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众多矛盾依然存在, 根本性的困境依然没有突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的困境
即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干预过多, 治理主体单一。社区自治是社区管理的必然趋势, 但当前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整个社区的治理中, 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 政府垄断社区所有资源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在城市社区治理中, 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 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 自治性、群众性和民主机制都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政府部门特别是作为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在社区治理中经常性的越位, 如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 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 再加上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 社区工作开展起来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社区行政化所引起的盲目进社区和无序进社区的问题, 与社区居民的自治要求背道而驰, 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 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
2.2 非政府主体错位困境
非政府主体本应是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角, 但在现阶段我国的社区治理中它们往往是附着在政府之下, 处于被动与服从的地位上。由于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在进行社区治理时对社区公共事务实行垄断和强制性管理, 社区其他治理主体只能接受和服从。另外, 非政府主体在经济上和组织运行上也都无法摆脱对政府的依赖, 其在社区治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无法有效施展。
2.3 激励机制缺失困境
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认识不足, 对政府依赖性强, 参与意识不强, 参与度低。社区居民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自身利益的驱动, 参与就是为了维护或促进自身利益。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 很多社区居民把社区治理工作看作是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事, 并没有把自己看做治理的参与者, 对社区治理工作并不关心甚至不配合对社区活动。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给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
2.4 社区资源匮乏困境
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 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社区治理工作者普遍专业化程度较低, 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缺乏社会知识和专业管理知识, 工作方法单一, 工作效率不高, 工作效果不好。目前, 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 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 提供的大多是简单的劳力活动, 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很多政策过于笼统, 执行起来难度较大, 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 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2.5 社区自治权力缺失的困境
我国社区自治权力落实不到位, 社区往往缺乏日常决策权、人事权和经费支配权。首先, 缺乏日常决策权。居委会组织法中明文规定“对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 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这就表面居民会议理应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机构, 是社区自治的权力中心。但在现实中, 社区居民会议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权受到来自政府行政机构和社区党组织的强烈冲击。政府行政机构和社区党组织往往不经过社区居民会议而随意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发号施令, 摊派工作。本应享有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权的居民会议基本被架空。在实际生活中, 很多社区的居民会议形同虚设。其次, 人事权的缺失。人是组织的主体, 社区治理工作全靠人来执行, 人事权的归属直接关系到组织的性质和功能。目前, 社区人事组织关系由政府掌握, 这必然影响到社区治理的自治程度。再次, 日常经费的缺失。社区可自行支配的资金很少, 大多数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也要由街道办事处拨付, 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居委会对街道办事处的依赖, 自治权也就无从谈起。
3 城市社区治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公共治理强调国家与公民的合作、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通过治理主体间的互动, 促进政治、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在社区治理过程中, 各种治理主体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协商, 化解矛盾与冲突, 在满足各治理主体利益要求的同时,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和谐。为了达到这种治理效果, 社区治理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3.1 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原则
现代社会公共治理强调治理主体多元化, 注重各治理主体间的平等协商, 通过协商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就是通过国家与社会或者国家与公民间的良好合作, 实现还政于民的过程。社区善治主要就靠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来实现。
3.2 社区治理的自治原则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权力高度集中于政府的管理体制, 造成了“强国家, 弱社会”的格局。而在一个社区管理系统内部, 政府的管理职能的比重与社区自治比重两者是成反比关系的, 政府的管理职能越强, 社区的自治职能越弱。要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就要对政府权力做出限制, 对其现有权力进行剥离, 给社区自治留出足够的空间。鼓励非政府治理主体发挥作用, 让它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自我组织, 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 从而实现社区自治。
3.3 政府角色转换原则
传统政府社区管理角色过于强调单一治理与管理的强制性, 不符合现代治理理念, 因此必须转换角色, 转变职能, 重新界定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与社区的角色和功能, 建立政府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间的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4 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
社区建设与治理应该与时代相适应, 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毕竟社区是城市生活的的基础, 是城市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 城市社区治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要达到城市社区的善治, 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培育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
社区治理要求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社区建设与治理的责任, 负责任的政府与有责任感的公民在社区治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意味着由政府机构作为唯一社区治理主体和以行政主导为特征的传统社区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一方面, 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除政府以外的其他社区治理主体, 特别是社区中介组织和居民自发性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取消政府对非盈利组织进入社区设置的政策性障碍, 促使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早日出现。另一方面, 就是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社区治理关系到每个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 只有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社区才能得到持续发展。只要与社区居民有关的事物, 社区居民都有权参与并发挥作用, 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和调动起来, 社区治理才能走上内源性发展的良性道路。
4.2 转变政府社区治理职能, 扩展社区自治的空间
“有限政府、大社会”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也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战略选择。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必须在政府职能定位与行使上做到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社区自治要求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将本应由社区自主和自决的功能交还社区。但目前政府职能滞后于社区自主的需要, 政府职能的转移还只是限于行政系统内部, 政府向社会放权, 向社区放权的程度和范围都还不够。
政府作为社区治理中的关键主体, 其职能定位和行为的规范性决定着社区治理的成败。因此, 必须对社区治理中政府的职能和角色进行科学设计。具体来说, 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应该承担的职能有:第一, 指导和帮助社区组建社区组织。社区组织是实现社区治理的主体, 但是这些组织的建立与完善并不能完全依靠自身, 必须要在政府的帮助、指导、推动下进行。第二, 政府应为社区治理提供必要的法规和政策支持。社区治理必须在一定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框架内进行, 政府应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来规范和保护社区自治活动, 实现各治理主体有序的政治参与。社区治理的外部环境也需要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营造。政府不但要制定政策, 同时也必须废除已经不符合社区自治需求的政策法规, 为更多的非政府治理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开辟道路。第三, 帮助社区提高自治能力。个体的发展总是容易陷入盲目的漩涡, 政府应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具有操作性的各个社区治理主体充分认可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对社区治理进行综合考评, 奖优罚劣, 以达到对社区治理的宏观指导, 引导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
我们强调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同时, 切忌“矫枉过正”。政府毕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具有特殊的社会角色与地位, 拥有法制性和强制性的权力, 具有任何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职能。正如美国学者诺斯所说, “政府具有使其内部结构有序化的相应规则, 并具有实施规则的强权力”。正是因为政府这种政治优势, 城市社区治理必须依靠政府的引导、帮助和支持。我们在强调社区自治空间的同时, 绝不能过度弱化甚至忽视政府的作用。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城市社区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的重要切入点。目前,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治理主体单一、非政府主体错位、激励机制与社区自治权缺失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 提出了摆脱困境应遵循的原则, 并提出了应对困境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社区治理,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娴静.重构城市社区——以治理理论为分析范式[J].社会主义研究, 2004, (1) :98.
[2]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1) .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篇11
一、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社会组织成立“门槛”较高
长期以来,法规政策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创建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双重许可主义”,即社会组织的成立,需要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实质审查和批准后,才能够成立。二是“活动资金”和“会员总数”的要求过高。很多社区组织尤其是兴趣活动小组都是临时性组建,未进行注册。
(二)活动经费缺乏
一般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投入等,但是我国政府资助有限,一些社区社会组织的自身募集资金能力有限,因此经费缺乏是一个相当普遍和非常严峻的问题,一些社区社会组织由于资金来源渠道有限,创收能力弱,随时面临解散的危险。也有一些社区社会组织的运行完全依赖于政府的财政。
(三)社区社会组织中服务机构数量少,发育也不健全
居民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联系更多的还停留在事务性的联系上。比如到居委会开证明、到社工站领低保等。社区中相当比例的居民从未与所在社区有过联系,甚至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社区。依靠社区民间力量兴办的服务机构大都是一些便民利民服务网点,专业性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较少,基础条件也薄弱。尤其针对技术、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社会组织更是稀少,使得居民缺少参与的平台。
(四)缺乏系统的、统一的管理
在外部监督方面,缺乏相应管理主体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外部监督经常处于真空状态,使其在管理运行中存在诸多弊病。比如一些组织以社会组织的名义,通过社团或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登记,但实际上从事着营利的活动。有的社区社会组织将经营所得到的收入用于私益分配,具体运作情况并不透明。内部制度不健全,运作欠规范,随意性很大,使得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公信度不足,难以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以支持组织的发展。政府监管机关审批严,日常监管松,成立时的许可和成立后的放任并行。
二、对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
(一)降低准入门槛
政府应逐步转变对社区社会组织的传统认知,主动培育各类社区组织,对社区组织的发展加以引导和监督。从2011年开始,民政部门对有关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对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的社会组织已经按照民政部门业务主管和登记一体化来进行直接登记。对涉及多个部门业务管理,但希望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也采用了征求多部门意见基础上的登记和业务主管一体化。今后,还应探索建立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备案政策,简化备案程序。
(二)形成相应的筹资渠道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争取社会募集。对于某些项目可以象征性收费。以社区组织自我成长为主,政府协助为辅,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作用。尤其是以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把一部分社会服务的工作转交给社区组织,以这些社区组织为纽带吸引社区各类居民踊跃参与社区活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从而实现社会人向社区人的转变,实现社会再组织。
(三)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社区社会组织的成长不应主要靠市场,也不应仅靠政府,而是要靠自身服务公众的能力和互惠性的社会机制。一是加强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成员的行为。二是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以提高社会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知度和公信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组织形式。尤其要充分发挥社区里的精英和志愿者的作用。
(四)构筑监督体系,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
浅议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与对策 篇12
一、“社区”来源
1887年滕尼斯用“社区”与“社会”两个综合性分析概念, 来说明人类演进过程中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两极特征。他认为“社区是一种持久的真正的共同生活, 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社会则是一种有目的的联合体。在社会里人们“虽然也像在共同体里一样, 以和平的方式相互共处地生活和居住在一起, 但是基本不结合在一起, 而是基本上分离的。”由此, 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同质人口组成的、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 并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随后20世纪20-30年代, 研究都市社区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R.E.帕克强调了社区的本质特征是“地域性”的观点。1955年, 美国社会学家G.A.Hillery则认为, 大多数社会学家认同的社区概念应包括社会互动、地理区域和共同关系三个特征。
目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范式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此类研究将社区视为社会的代表或者国家与社会的中介, 通过社区去验证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某些重要论点。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研究社区治理的具体范畴, 他们认为社区是中国公民社会崛起、推动社区自治和城市共同治理的重要方式, 政府向社区让权、还权、授权, 成为社区自治的推动力, 而草根社区通过公民行动和政治参与, 并对管理体制形成强大的冲击力。
目前, 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人口聚集规模标准分类, 主要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和集镇社区 (或城镇社区) 三种, 本文探讨的是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
二、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的国家和社会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正逐步走向服务, 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取得了一定能动性, 社会管理的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尽管公民社会形成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已逐步改善, 但因为公民意识尚不普遍、法制体系尚不健全、民间组织的自主性不强等原因, 虽出现了不少社区自治的示范社区案例, 但大多数采取的仍然是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治理模式, 政府外的社会力量如社区法定组织与民间组织等都还很弱小, 存在以下不足:
1. 治理主体定位不清
我国社区自治程度普遍较低, 政府往往通过行政命令和强制手段直接控制社区的治理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 社区的独立性与法律赋予的自治性都受到了限制, 社区成为基础政府组织及其派出机构的“附属物”。市、区各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 结果往往各自为政, 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 使社区居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了大量原本属于政府部门的工作任务, 成为政府部门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 加之工作中权、责、利的不明晰和当前考评机制的综合因素, 社区工作开展起来力不从心, 疲于应付。这种社区行政化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 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 不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也不利于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威信, 同时还严重影响了社区的承载能力。
在治理角色错位的的同时, 政府过多地干预了非政府社会组织的自主权利, 使得一些地方的居委会承担了一些应由非政府社会组织承担的事务性职能, 如社区文化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由于政府角色上的缺位和越位, 出现了“该管的未管, 不该管的强管, 管了的又管不好”的现象, 影响了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2. 社区管理资源匮乏
我国城市社区普遍面临资源匮乏、配套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治理需要的困境。一方面是人力资源匮乏。由于编制等历史原因, 当前从事社区治理与服务工作的多是下岗职工、家庭妇女、离退休职工等, 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偏低, 大多数从业者没有经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 缺乏社会管理知识, 面对社区各项功能社会化服务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很大, 但工资薪酬却普遍偏低, 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 社区工作者队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是政策资源缺乏。社区治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很多条例过于笼统, 执行起来难度较大, 而政策间也缺乏有效衔接, 这为注重细节管理的社区治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一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社区居委会, 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 容易造成管理缺位或越位的现象;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分别按各自指令行事, 与社区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诿扯皮;三是社区管理运行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难以制约一些权力集中部门的工作。
3. 社区参与性不强
社区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多元的社区组织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参与, 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团组织和政府组织, 也有非营利组织和市场组织, 还有居民个人。现阶段社区内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都不高, 社区活动的行政化痕迹明显。虽然很多社区管理机构对居民的意愿和要求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采纳, 但靠行政推动力来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式很难吸引居民自觉参与。而在政府的强势领导下, 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处于被动地位, 因为这些组织无法像政府那样采取合法的强力手段实现公共管理和保护公民的公共安全与人权, 而政府与营利组织又不能像非营利组织那样对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而又受到受助者欢迎的服务。此外, 社区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体, 这些主体在社区活动中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 但目前各组织尚未明确各自所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比如社区非正式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共建与共享尚未成形。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对策分析
1.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虽然我国的社区治理模式大多数还是政府主导, 但是参照武汉、上海等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 我们发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由单一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与社区互动的治理模式道路可行, 这是构筑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模式, 也是架构“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社会管理途径。一要明确居委会与各职能部门所担负的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独立承担的行政管理责任, 对于自己职能内的事务不推给社区, 如果需要社区协助应该提供工作人员和相关经费, 其他如社区保障、群众文化等社会性服务工作应从行政职能中分离出来, 按“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 并界定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 包括社区社会机构的管理、邻里关照等社区公益事业建设等。二要创新社区评议的考核监督机制。对社区的考核由上级部门的单向考核, 转变为上级部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多向考核;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建立公示制、承诺制, 接受社区成员的监督和评议;考核管理社区、服务居民的内容应当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主, 并取消考核与社区职能无关的内容, 切实为社区工作减负。
2.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2011年,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 《规划》指出, 要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落实“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政策, 实施50万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 要采取公开推荐、民主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 引入竞争机制, 推行竞争上岗, 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针对社区管理特点,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建立培训登记管理制度, 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 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口头表达、文字组织、矛盾协调等技能。另外, 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财务管理、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 保障社区人才队伍的稳定, 从而使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迈进。
3.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
社区居民参与度的高低, 决定着社区建设与城市基层民主化实现程度的高低, 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基础, 也是实现社区建设自治发展的关键。首先, 要引导居民群众在社区民主管理中发挥作用。通过建立社区网站、张贴宣传通知等各种方式实行居委会工作公开;开展试行社区事务听证制度, 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 提高居民责任感, 对影响居民生活的大小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楼道会等形式解决。其次, 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 融洽邻里关系, 消除矛盾纠纷, 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并通过树立社区活动积极典型, 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的管理, 形成和谐邻里、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
4. 培育各类社区组织
社区服务组织是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对该类组织的设立和发展要给予必要支持, 特别是对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应简化登记手续, 降低准入门槛, 减免税收费用, 对办公场所方面也应积极配合。此外, 对一些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 试水市场化的购买制度, 引导符合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创办公益性组织, 扩大试点服务范围和内容, 实现社区居民综合性服务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