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

2024-10-11

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共12篇)

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 篇1

一、未来城市发展的动力及我们面临的总体形势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 在一国内部, 发达地区都是人口聚集地, 人口是拉动城市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已经成为影响各地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究其原因在于人口聚集能够发展第三产业, 改善经济结构, 更好的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人口聚集所带来的社会财富增加值远远高于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 未来城市发展是人口, 尤其是优质人口的竞争。

中国城市扩张速度惊人, 规模发展不合理限制了城市发展。因此, 国务院2014 年11 月20 日, 出台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提高了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这反映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路, 就是要做大做强城区人口100 万到500 万之间的大城市, 这些城市将得到更快地扩张和增长。中国将走一条以大城市为主体的集中型城市化的道路, 未来农村人口会直接向大城市转移, 这是对我国人口基数、密度和耕地的综合考虑, 具有必然性。中国设区的市有282 个, 再加上部分经济实力很强的市镇, 按照14 亿人口, 70% 的城镇化率计算, 在不考虑县乡的情况下, 平均每个市330 万人口, 而最佳的城市人口规模在300———500 万。考虑到一些一些大城市会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口, 显然, 会有很多城市达不到最佳的人口规模。更何况我国人口在达到顶峰后会下降, 中小城市将面临严重的人口危机。因此, 必须牢牢把握城市发展的动力, 正视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才能在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

二、我国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突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城市规划不合理, 不注重配套, “城市病”问题严重

“城市拥堵”“开膛剖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很多城市内涝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病”的产生与城市规划不合理、不注重配套建设有关。在城市规划制定整个过程中, 缺乏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 制定出城市规划不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可实施性, 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对于城市规划, 部分政府是只制定、不执行, 只注重看得见的“面子”工程, 忽视看不见的“里子”工程。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供给相对短缺, 而且空间分布失衡。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 特别是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市中心、老城区, 而人的居住却逐渐向新区扩散, 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空间失衡加剧了城市拥堵等城市病。

( 二) 土地规划使用不合理, 城市建设用地浪费巨大, 居住用地不足, 推高房价, 抬高进程成本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与用地应当相匹配, 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 农村人口也应当相应地向城市聚集。上世纪80、90 年代开始, 地方为发展经济招商引资, 以极低的价格, 甚至是“零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投资商。企业也借机以建“花园式工厂”, 提高绿化率为名囤积土地, 谋求高额利润。但是, 人口城镇化并未伴随土地的城镇化同比例增长, 土地城镇化速度高远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城市建设用地浪费也使得居住用地相对不足, 进一步抬高了房价, 人们只能望城兴叹, 望而却步。这不利于吸引优质人口, 带动城市健康发展。

( 三) 开发建设的同时, 破坏了大量的文化古建, 丧失了城市特色

为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利”字当头, 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名拆古建、盖高楼, 忽略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些文物未能列入法律保护范围, 对于故意破坏文物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代表城市文脉的古建筑在推土机轰鸣声中被推翻, 取而代之的是毫无特色的高楼大厦。城市趋同在我国表现的尤为突出, 没有城市文脉的支撑, 城市变得“千城一面”。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 一)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 系统推进城市各项工作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 关系城市发展的未来。城市规划的编制需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目标功能定位、城市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 应当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设方和管理方结合, 多规合一、综合布局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应当以人为本, 民意在规划中必须得到充分反应; 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 在城市的设计上提倡修补, 留住基于地域、文化、建筑而延承下来的特有文脉和气质; 加强对城市规划执行的监督, 严格执行经过批准的规划, 增强规划的强制执行力。

政府应当加强城市管理, 完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根据科学的规划, 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 不仅注重地上基础设施的建设, 更应注重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科学布置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服务设施, 在增加供给的同时, 提高供给的质量。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范围、权利界限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 二)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城市管理者应当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 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解决水资源和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打造海绵城市, 建立城市的微循环系统, 让城市能够就地、就近吸收、存蓄, 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释水加以利用; 建设绿色建筑, 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引导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电能等清结能源。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管理系统, 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开展生态修复, 不仅要金山银山, 还要绿水青山。

( 三) 努力吸引外来人口, 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未来城市面临人口争夺战, 城市留得住人才能抓住发展机会。如何增强城市吸引力, 留得住优质的劳动力成为城市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惊人, 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0% 提升至55% , 到2020 年有望突破60% 。然而, 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目前却只有40% 。为解决只要农地, 不要农民的问题, 让农民真正入住城市, 必须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采取措施有序推进在城市有稳定就业的人口和城市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 争取到2020 年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能够达到45%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建立了积分落户评价体系, 外来人员可根据受教育情况、技术职称、社保缴纳情况申请落户, 广州还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等一线工人开辟了落户新渠道。在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同时, 以实施居住证为抓手, 合理分配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资源, 实现城市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常住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吸引流动人口也能为城市发展增加活力。现在, 各大城市为发展旅游业, 通过发行旅游年卡的方式吸引流动有力地人口, 拉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海南省利用温暖的气候发展“养老游”、“养生游”搞火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 带动了GDP的增长。

( 四) 加强地方立法, 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提高城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于2015 年3 月15 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地方立法权由49 个较大市扩至所有282 个设区的市。设区市的立法范围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为依法治理城市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设区市的立法机关应当深入开展立法调研, 广泛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 制定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急需的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地方法律体系, 通过地方立法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城市管理者也应当依法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治理城市, 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摘要: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我们只有人为本,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建设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

关键词:规划,管理,立法,人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2月.

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 篇2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城市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

1.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受到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在体育运动上往往追求的是动作上的高难度,操作上的高风险,技巧上的高刺激性,成绩上的极限突破。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对于人类身体极限的挑战,长期以往将造成运动主体的身体失衡,机能下降,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发展。与此相反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以实现精神和身体的融合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锻炼,实现身体机能的有效调节,保证其处于健康有序的运转状态。显然这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的运动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其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去,是符合现代城市体育的现实需求的。现阶段,我国人居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严重不足,城市市政建设往往忽视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立,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在这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不需要太多的`基础设施,简单的自备体育器材就可以开展各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无论是民族舞蹈,还是踢毽子,或者是打太极都不需要太多的环境要求;另外,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简单易学,不受年纪限制,对于体制要求不高,最适合在社区环境下开展;最后民族传统体育也符合城市社区体育的宗旨:简单,娱乐,健身,趣味。其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其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浇灌。详细来讲,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氛围难以有效的构建,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时候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更加融洽的沟通,并保证工作学习上压力的减缓;网络化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娱乐,消费,忽视了窗外的自然生活,忽视了自身的身体健康,而积极开展传统民族体育将有利于改善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状态变得更加的健康和和谐;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给予大家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能够融合不同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

1.2城市社区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机遇

首先,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其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打下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不同地域,不同人口,不同组织结构形成的全新社会平台社区,将会慢慢成为全新的文化平台。有了这样的文化平台,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创新,继承,发展。其次,城市社区群众数量众多,而在现代竞争的局面下使得其在体育方面的选择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的背景下,更加向往和热衷。在这样的趋势下,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将更加有效的发挥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效能。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是说,在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入到城市社区体育事业中去的时候,一方面要仔细探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特点,保证其具备切实的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在现有传统民族体育形式的基础上实现更加深刻的创新,保证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娱乐性,健身性的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二、结束语

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人的城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指导价值

【作者单位】周渝,四川传媒学院。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 ,该书提出的人与城市完美融合,打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计理念为我国城市环境设计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把握书中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并追求城市环境与人生存环境的平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楼林立、现代智能成为城市环境的新标签。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人类努力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实践工作从未停止。1929年,美国人Clerance 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城市环境设计概念,并成为当时历史时期构成城市的主要“细胞”[2]。后经过英国、瑞典以及苏联等国家的发展,这一环境设计理念演变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念。在200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城市环境设计历经了“都市主义→非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3]。反观我国的城市环境设计,构成城市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由“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而来,完成新中国初期城市环境的组织构成,生存空间舒适性追求也由点缀形式的绿化向大面积的绿化方向发展,形成了观赏性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的设计离不开人对城市空间的全新理解,城市环境设计形式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追求。但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目前城市建设的步伐相对落后,仅仅满足于公路的拓宽、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虽然也为人们出行、生活服务带来便捷,但却始终无法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未得到全面统一。《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城市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以及打造安全、舒适城市环境的可行性。该书对城市发展空间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和解读,为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指导。

《人的城市——安全與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解读了城市环境设计的几个特点。

一是复杂性。城市环境设计内涵丰富,涵盖面较广。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区域以及地域文化决定了其不同的特点。如书中对水之城、山之城、平原之城、文化之都、城郭都市、宗教都市等城市结构的阐述。

二是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表现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综合性的特点。城市环境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不同城市风格各异的规划特点。如书中阐述的那样,城市环境设计当中包括观看、感受、巡游与认知,分别从景观、环境感知、移动点控制以及认知出发,将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综合性因素进行拆解,分析过程更加确切。

三是渐进性。城市环境设计在执行阶段,要求协调各方面的根本利益,解决多种矛盾与相关问题。但从复杂性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设计的变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人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创造者,从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到环境建设,每个活动因素的协调程度、密切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环境建设周期。

四是安全性与舒适性。人与城市,强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营造与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书中强调安全二字,是针对生存空间的安全而言。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安全,无非是预防犯罪与城市灾害。预防犯罪指的是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构建一个易于防范的空间环境,将社区安全作为主要设计目标。可见,作者对城市环境设计的理解在安全性防范层面具有独到见解。同时,在城市防灾方面,书中对影响灾害大小的成因归类分析,结合人在受到灾害时的行为特征与集体行为,完成居住区安全意识的防灾教育。安全与舒适的城市环境相伴而生,属于一个共同的主体,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安全是前提,舒适是根本。

五是创造性。与其他的设计类别相同,城市环境的设计理念同样属于一种创造性行为,整体的城市布局、城市自然规划以及楼群的组合设计,都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思维,做好规划设计。同时,由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这就要求从城市特点入手,根据人的主观感受与直观感受进行设计[4] 。这也正是该书的核心价值所在。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的出版,将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作者从城市环境设计的研究角度对人与城市进行了全新解读,为城市环境走向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是城市环境设计的永恒真理。人、城市、环境设计、安全舒适看似一个个词汇的排列组合,但恰恰是这些词汇构成了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整体结构。该书对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展望,主要概括为宏观设计趋势与微观设计趋势两个方面。

第一,宏观设计趋势。即从宏观角度去看待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具体可以分三个层面。一是回归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但随着科技进步及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原本的自然风貌已经越来越难以见到,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恶化、疏远。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与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空调病、星期一职业病等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无论是在心理层面还是在生理层面,人们都更渴望在城市环境设计当中找寻到一份悠然自得,寻求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种迫切的需求使得城市环境设计逐渐回归自然。在书中,作者也十分关注人对城市的看法,从多角度尊重环境,把握个体差异,旨在塑造一个健康城市、无障碍环境。虽然书中对城市环境设计的全新理解为城市环境设计实践提供了方向,但城市环境设计的具体实践依旧不如人意。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人造景观生硬而枯燥,如何将自然景物引入其中,让人们感受到自然情怀则成为当前城市环境设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例如书中第一章提到的幻想空中都市马丘比丘。作为世界遗迹,马丘比丘无论是在城市构成还是后天开发,都尊重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以回归自然为主。这一点在中国香港城市环境设计中也可以发现。香港80%的土地是丘陵和山地,独特的地形使得其城市建设采取高层、高密度的发展模式。虽然建筑密集,但香港城市绿化率达到70%,为碳氧平衡提供了保障,有效改善了气候环境。二是回归历史。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才形成我国传承上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民族。回归历史并非历史车轮的倒退,而是在新的城市环境设计中找寻民族历史传承下来的精华。优秀的历史理念与思想回归是城市环境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诚如书中对遗迹景观的介绍、身体感受城市等,其所呈现的设计思想在中国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全面验证。书中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这座古城将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城市设计的参照根基,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城市的古朴风貌[5]。古城街道、庭院小品,无不渗透着当地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完全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是城市环境设计回归历史的典范。三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多元化、多层次是城市环境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日渐拥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漠,二者形成高度反差。精神层面的空虚通常需要依靠各种娱乐活动来抒发和缓解,协调自身矛盾所在。因此,在城市环境设计当中融入多元化、多层次的内容,有助于营造安全、舒适的城市空间。在此,上海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在那里人们既能够充分感受到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便捷,也能体会到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nlc202309082312

第二,微观设计趋势。即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环境设计的观赏性与标志性结合。现代城市环境的发展,十分注重对潜在价值的挖掘,以满足开发要求。例如城市环境设计当中的标志以及雕塑等,都集中设置在城市中心以及公共场所,这样既能达到视线聚焦的效果,又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内在价值。观赏性与标志性结合的城市环境设计,通过醒目的色彩与巨大的造型彰显城市特色。相对大型的雕塑以及建筑物而言,小型标志同样承载着装点城市的作用。远近距离装饰性与标志性的结合,烘托出近距离的亲和性,共同打造出城市环境关注焦点。二是功能复合化倾向。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更倾向于开发环境元素,实现装饰实用物的装饰作用与使用功能。功能复合化倾向是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一个基本走向,保证在有限的空间构成当中实现环境的和谐与友好。功能复合型城市环境设计要求能够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将装饰、实用、层次构建等多种功能有机整合,从而形成独特的城市环境设计风景。三是安全性与舒适性结合。这不仅是书中论述的主体内容,也是城市环境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微观层面趋势。安全与舒适互为城市环境设计的前提条件,从而推动城市的迅速发展。第四,动态与静态完美融合。在城市环境设计当中,水是一个重要的装饰元素,可静可动是水的基本特点。静态装饰如城市湖泊,动态装饰如喷泉设计。虽然当前城市环境设计已经将水作为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但其内涵依旧有可提升的空间。《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中以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为例,将水对城市环境设计装饰的作用进行展现[6]。正是这种水与城市的完美融合,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空间所展现出的魅力,拉进了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环境之间的距离。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从人的城市入手,以安全与舒适为前提条件对城市环境设计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城市环境设计的独到见解与心得体会。该书指出当前城市环境设计所产生的弊端——現代化、智能化导致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无法真正协调一致,走向统一。作者将这一弊端作为研究重点,论述如何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达到安全与舒适的设计目的,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让研究内容更具体,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理念。

[1]刘海平. 基于环境科学优化城市公园的设计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

[2]杨岚.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9).

[3]余向勇. 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水环境系统研究——以宜昌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1).

[4]董冠华. 西安城市生态建设与景观绿色生态环境发展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5).

[5]叶良飞,包存宽. 基于可持续性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

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篇4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危机人类自身安全,危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城市社会,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求更加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模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

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还刚刚起步,很多城市虽然意识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但很多地方的领导也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观念、一种口号,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仍然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大量投入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是许多喊着“建设生态城市”口号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出现了更多的环境问题。这样,经济规模越大,发展越快,环境问题也可能越多。这些环境问题最终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会出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恶性“锁定状态”。

二、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协调发展的涵义

2.1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承担对城市废物和废能进行同化和处理的职能。城市经济发展必将使城市与外界的物流、能流等交换日益频繁,环境负荷也随之增大,其一旦超过城市的环境容量,就构成对环境的破坏。被破坏的环境会提高经济活动的成本,治理和改善环境必然要占用经济发展资金,而且往往要付出比保护环境更为昂贵的经济代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又必须限制或终止某些产品的生产和某些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恶化还会引起投资环境的恶化,从而限制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容量除受到自然基础的结构、数量、质量、特征等影响外,还同时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金、技术、管理、替代资源等)的函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质量的替提升又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手段,经济发展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环境技术、治理环境积累资金,提高人类保护环境的能力;而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能确保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为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2.2协调发展的涵义

“协调发展”与“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的关系,是描述事物之间良性相互关系的概念;“发展”则是指系统或系统内要素本身的变化过程,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概念。产值增加,产品结构的优化,都是发展的表现,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同样也是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达的经济与优美的环境,则是协调和谐的表现。诚然,某一系统或要素的发展,可能是以其他系统或要素的破坏甚至毁灭作为其发展的条件或代价。显然这不是我们所倡导的发展。“协调发展”是在发展过程中系统之间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总体变化过程。可见协调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一种多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内生性”的发展聚合。

三、我国城市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无论是产量的增长率,还是人均产量增长率,都与有效劳动的产出弹性成正比,而与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出弹性成反比。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要求在生产中尽量节约资源,并且降低资源的产出弹性,但是,当今的工业化越来越多地依赖与不可再生资源,比如石油、矿产、土地等,这使得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受到很大挑战。面对粗放、高耗等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严峻形势,不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增长方式,从近期看,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将变得无法维持。因此,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应放在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走集约式的经济增长之路。

人力资本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是实现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但人力资本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和专门技能的人,才真正拥有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加快生态城市的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增强区域对科学技术的吸纳和创新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靠教育的发展。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受教育的对象,努力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这里的创新包括自主创新和对引进科学技术在内化过程中的二次创新。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必须从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激发其努力创新的热情,使其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按照经济学原理,最优的结构能产出最大的效益。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主要还得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推动。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模式,对传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在产业结构上,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可持续增长能力弱的问题,按照“有选择地退出一批、有重点地扶植一批、有步骤地放开一批”的思路,做深做特第一产业、做强做大第二产业、做新做优第三产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一、二、三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地,对第一产业的调整要遵循再循环、再利用的原则,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同时要扶持生态农业的发展,建立循环的生物链。对第二产业要按照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要求,扶持能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排污少的项目。从城市污染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合理布局,坚决关闭那些资源利用率低、破坏生态的小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靠智力和人力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城市今后一个时期,吸收新成长的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今后,应着重开发旅游、文化、体育等利用闲暇时间的休闲健身产业;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业;开发提供法律、技术、财务、投资等专业知识服务的咨询服务业等。

3.3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是促进生态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重要途径,是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而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就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清洁生产。第一,加强制度建设,为清洁生产的推行提供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国家应尽快确立《清洁生产法》,并对原有的相关环境法规作相应的修改,形成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倡导、鼓励经济主体从事清洁生产。第二,加强试点示范工作。在国家已有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各地应确立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推行清洁生产的相关技术指标、规程和模式,以便大范围推广。第三,突破清洁生产的技术瓶颈。清洁生产的推广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对大中型企业而言,它们有足够的资金、技术力量和研发能力,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其自主技术创新;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多数不具有独立创新能力,但它们可购买相应的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应出台相应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四、结语

环境和经济规划的相互协调在城市发展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针对城市的特点,突出城市环境和经济的矛盾,探讨解决制定发展规划时环境和经济相互脱节的状况,这对于城市的发展及宏观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应用于城市环境和经济协调规划的理论体系比较多,有条件进行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但理论研究和实践要相结合,才能更有利于形成一个完善的协调发展体系。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规划, 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未能反映出其应有的地位,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描述了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引人的新观念, 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关键词:经济,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任俊清.浅谈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山西建筑.2002.12

环境经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篇5

环境经营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经营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辩证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作 者:王彬 陈昕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刊 名:林业经济问题 PKU英文刊名: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年,卷(期):24(2)分类号:F290关键词:环境经营 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规划应突出环境安全 篇6

仅以河北为例,近来就有两条令人揪心的消息:环保部最新发布的第一季度全国74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污染较重的前10个城市有5个位于河北;河北井陉矿区,10万居民近20年每天呼吸酸臭空气,矿区周边成疾病高发区。

环境污染频繁曝光,揭示公众对环保问题开始“同呼吸、共奋斗”的攻坚克难,也明确履行了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不论是污染的状况、食品问题,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这也是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来硬化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可以增强人们自身的防护意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扭曲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后果日益显现,与人民群众需求的矛盾逐步加剧,污染事故、与之相关的群体性事件开始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的环境安全与健康受到威胁,现有城市的发展理念严重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比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仍有不合理之处。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不少城市规划因缺乏前瞻性与科学性,造成许多城市存在“城中厂”、“厂中村”、“烟囱林立”、“五味杂陈”等极不合理现象,逼迫大量工厂、居民区不得不搬迁。近几年各地相继出现的环境事件,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实际上均是城市布局不合理与城市规划随意性调整造成的。

较为典型的如上海化工区所在区域。建园之初,周边环境并不敏感,十多年的时间,由于后续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与控制不力,上海漕泾与金山两个行政区之间,已然布局了“上海化工区、上海石化工业区、上海第二化工区、星火开发区”等七个工业园区,包夹金山新城、大学城、旅游区等多处新增的环境敏感区,形成了裹挟与包围的态势,随着化工区的建设,产业链延伸,区内高度集聚了光气、氯气等高风险因素,人为地加剧了区域环境风险。

类似的规划不合理现象并不少见。

产业调整方面,也有一些“历史尘埃”,同样影响了企业毗邻城市的环境,亟待清除。以河北为例,河北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河北省政府秘书长杨国占介绍,河北的粗钢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1/4,能源消费量居全国第二位,环境治理压力大,特别是以煤烟型、颗粒物为特征的大气污染较重,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居全国第一位,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国第二位。

从行政规划看,河北省有石家庄、唐山等在内的11个地级市,37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107个县、6个自治县。算一算,有多少城市笼罩在污染重重的空气中?

更糟糕的是,由于城市规划布局、产业结构缺乏“以人为本”的关怀,缺乏前瞻性与科学性,加上产业布局不合理、生产与生活未能进行功能性隔离等,必然导致城市环境缺乏安全性,人群健康受到威胁,进而诱发社会风险。

鉴于此,中央有关部门应统一部署,开展全国性的城市环境安全评估与诊断,查找环境安全隐患与社会风险点,主要包括城市功能性布局、饮用水源、化学品生产与贮存、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与管道敷设、危险废物与垃圾处理处置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布局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和社会风险隐患,以涉及人体健康的关键要素为主,如空气、水、噪声等,筛查各种风险因素。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症下药,地方政府与城市管理者制定相应对策。

城市发展规划必须突出环境安全。目前,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修编正在进行中,规划制定者务必充分考虑环境安全因素。城市主要功能是人群的生活与居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各要素,城市布局应以“功能性分工分区隔离”建设,避免“生活生产混居、饮水排污交错”等处处有风险的不合理现象。

最为重要的是,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应该结合环境安全隐患开展,把消除风险隐患作为城市规划修编的首要目标,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应对,才能真正确保环境安全与社会稳定,使得城市健康发展。

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 篇7

一、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民用汽车和城市交通形成冲突并日益尖锐, 这不仅引起交通阻塞,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发展。而城市公共交通在占用道路空间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有着都有着其他所有交通方式无法超越甚至比拟的优越性, 而其正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各方各面, 城市公交的发展对城市整体经济的影响也许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城市公交对经济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

首先, 公交先行有利于能源利用率提升, 刺激城市经济发展。能源是一个重大而又有些沉重的话题, 现如今,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为能源乐此不疲的相互斗争, 口水战已是家常便饭, 冷战甚至热战也时有发生。像美国以各种理由在中东地区挑起的战争, 无非是为了中东地区丰厚的石油能源。既然能源在现阶段如此重要, 节约能源就变成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相对于其他所有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公交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 城市公交现阶段来说, 一般采用的都是电力或者是清洁、低成本、可再生能源作为动力来源, 这些能源成本低、可再生的优点适应了低能耗的经济发展需求, 能源就是金钱, 节约了能源就等于为城市经济支出节约了很大一笔;第二, 许多有私家车的市民为了节约成本, 大部分出行都会采用城市公交的方式, 私家车的日益崛起本来就对能源消耗造成很大影响, 国家最近调整石油价格也旨在减少私家车出行, 降低能耗;第三, 对人力资源的节约, 现阶段, 人力也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的能源。城市公交方便了市民上下班, 为他们的出行节约了时间和体能, 把节约的时间和体能用作工作, 同样的人力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务必会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第四, 对道路交通的解放, 中国, 人口的密集, 私家车的普遍, 对公路交通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现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显然还是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特别是城市上下班时段, 短短几千米路程需要几个小时, 甚至还不如步行。道路的拥挤就需要道路的重建, 重建就需要花钱, 而城市公交会很好的缓解上下班高峰期拥堵的尴尬。

其次, 节约市民上下班时间, 创造更多经济利益。这里, 我把人力资源的拿出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来展示, 因为人力是一个低成本高产出的资源, 任何人的潜力都是无可厚非的, 像财富排行榜上世界首富单枪匹马就可以为城市建设创造数以亿计的财富。而城市公交之所以会对人力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体现在对时间和体能等的节约方面。普通市民中间不乏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才存在, 私家车虽然现在发展成为普遍, 但在中国农村大于城市的现状来说, 没有私家车的市民占更多数, 而城市公交的低廉的价格为这些潜在的人才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城市公交的四通八达节约了市民上班工作的时间, 把节约的时间和体能用作工作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工作的效率, 从而创造更多社会经济利益, 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再者, 对公路的解放。公路交通运输是现阶段最普遍的交通方式, 而大量的私家车导致了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交通压力大会使公路保养和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变大, 这就不利于城市经济建设。由于公交优惠政策的是实行, 如优惠票、月票、老年票、免费票等, 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乘坐公交车的行列, 这就极大的提升了城市公交的乘坐率, 而城市公交的大容量就会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最后, 公交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城市公交系统自身作为一个企业, 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经济利益, 公交车内是一个做广告的绝佳场所, 车内各类广告林立, 上班或出行途中难免会看到。总之, 城市公交企业自身所创造经济利益是不容小觑的。

第四, 城市交通的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城市的交通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曾经有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的交通的发展水平比经济增长的水平要快速的多, 因此快速的交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交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内容, 在城市的交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公交的站点密集, 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公交站点周边设立超市、餐饮、旅店等等第三产业, 都可以得到带动, 拉动经济的增长。依靠着城市公交站点的建立, 带动了整个线路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促使人们对其生存生活质量与环境有了更高要求。城市公交的优先发展是现代人文科技社会的助推剂,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调节了城市化能源进程, 改善着人们生活, 有力促进城市经济效益的实现。

二、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影响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大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然后是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重要。从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方面来看, 机动车的尾气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能源逐渐被人们使用。目前在我国新能源的研发试点主要是被应用到了城市公交车上, 包括城市的出租车。城市公交的优先发展是最高效的利用新能源的办法, 而且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目前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电能等, 由于城市公交的运行距离较短, 适合采用新能源的引进。因此新能源的普遍应用将会大大减小空气污染指数。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可以降低噪音污染, 由于私家车总是会因为各种事情, 进行无谓的鸣笛, 给周围的市民带来噪音的困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公交车的鸣笛产生的噪音要比私家车降低好几个分贝, 对减少城市的噪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我国城市公交车多采用天然气能源, 天然气能源耗费比汽油、柴油低, 而且产生的尾气对自然环境的迫害较少。城市公交优先发展, 可以有效的健全城市公交的网络, 方便人们的出行, 当人们意识到公交比自驾车更加便利的时候, 也提高了公交车的利用效率。机动车通常采用汽油或者柴油, 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 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具有严重的损害。城市公交优先发展, 使人们的出行多采用公交车, 减少了机动车的流量, 也是对城市的环境建设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2)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对城市的人文的环境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公交出行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一个小小的公交车厢里, 里面汇集着来自各地的人群, 人们彼此之间同在一个屋檐下, 就产生一致性,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些乘客很外向, 喜欢与身边的乘客进行交流, 增加了人们的亲密感, 同时给孕妇、残疾人、老人和小孩让座, 也增加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公交车厢就是拉近人们之间关系的良好平台。公交车厢也是宣传公益的媒介, 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 孩子会潜移默化, 学习、继承这种优良品质, 并未下一代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公交车也是市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交车的增多, 会减少自驾机动车的数量, 为城市的规划创造一个有序的可换环境, 五颜六色的公交车也增添了城市了色彩, 让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对城市的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公交车上有移动电视, 不仅播放时事新闻, 也会播放生活的小贴士,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公交车上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也增长了生活的经验。公交上的移动卫士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让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同时公交上也有随时更新的杂志, 乘客在闲暇之余, 可以看看车载杂事, 也会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 也许在杂志中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些都是自驾机动车所不能得到的文化内容。一个城市的公交状况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市容, 因此要积极发展城市公交优先的政策, 促进城市交通道路的文化内涵, 积极加快素质教育的建设, 建设和谐的公交环境。

结语: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绿色出行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认识水平深化的同时, 对环境有着更层次的理解。城市公交优先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效益方面, 讲述了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作用,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刺激城市的经济的进步, 为人民群众节约了上下班的时间,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创造了经济效益, 有助于对公路的解放, 带动了沿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还从环境方面对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做了重要的讲述。从空气质量方面、噪音污染方面分别对自然环境建设进行分析, 从人与人之间关系、宣传公益以及市容市貌建设方面对人文环境进行剖析, 促进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润洲.我国城市公交的优先、优化、优质导向[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3) .

[2]施若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J].城市公用事业, 2008, (05) .

城市大众体育发展研究 篇8

1.1 大众体育的概念

大众体育也称“群众体育”或“社会体育”, 是与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相对应的一种体育概念。是民众为实现个人健身、健心、健美以及娱乐等目的, 所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

1.2 发展大众体育的意义

(1) 发展大众体育有助于民众身心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 个人身心健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和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根据研究表明,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 在物质条件等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同时, 个人身体健康的隐患也逐渐增加, 近半数以上的民众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可是, 竞技体育并不是适合全民进行的身体锻炼。相对应的, 大众体育的发展对于民众身心健康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且,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众体育已经从以往单纯健身为主的模式, 发展成为娱乐、健身、交际并举的多元化模式, 比如:城市马拉松、广场舞、骑行等。大众体育以其活跃、生动、富有吸引力、易于接受等诸多优点, 满足了广大民众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所产生的精神需求, 促进了民众身心的良性发展。

(2) 发展大众体育有助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在当前的这个社会大背景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反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 变得越来越明显。而一个城市的文化水平有多高, 文化的发展有多快可以从4个方面来界定, 分别是公益性文化板块、娱乐文化板块、演出文化板块和民俗文化板块。第一, 一般城市都要有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 都是所谓的公益性文化板块, 当然也包括都有的体育馆;第二, 也就是娱乐文化板块, 包括各种文艺演出, 还有电影院、体育场、KTV等地方, 这里也包括体育项目;第三, 演出文化板块, 包括各种剧院、音乐厅等, 在这里大家可以欣赏到戏剧、歌曲、音乐等, 也可以在体育馆里观赏各种体育比赛等;第四, 民俗文化一般以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节庆表演等文化活动所组成, 主要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从中不难看出, 在一个城市, 体育已经无孔不入, 体育的意义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

2 城市大众体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2.1 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资源不足

(1) 体育场馆缺乏。

我国体育场馆不仅数量较少, 质量也较差, 并且对外开放率很低, 全部向居民开放的各类体育场馆不到50%。因此, 很多民众都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体育场馆而无法进行体育锻炼。大多数城市居民只能集中在公园、河边、街道、绿地等非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但是, 由于这些室外场所要受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不能保证广大民众进行持续、良性的体育锻炼活动。

(2) 设施类型单一。

目前,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中以健身设施为主, 这些体育设施虽然适合老年人进行个人锻炼, 但是如门球场等适宜老年人开展集体活动的设施却相对较少。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青年人所喜欢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设施也十分缺乏。如此单一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 无法满足各个年龄阶段民众的巨大健身需求。

2.2 大众体育管理体制欠缺

(1) 大众体育宣传不到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体育运动多依赖于体育行政部门等政府部门组织。在缺少政府宣传和鼓励的情况下, 许多民众对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等体育活动组织缺乏了解, 不懂得如何参与到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所组织的体育运动中。对于自我主动进行体育锻炼更是积极性不足和热情缺乏。

(2) 大众体育经费匮乏。

目前, 我国大众体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 然而, 政府对体育局的财政拨款, 绝大多数都用在各级的竞技体育事业中, 真正能用于大众体育发展的费用则是少之又少。除体育总局、各省市体育局用体育彩票所产生的收益投入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和健身路径外, 其他社会经费投入相对匮乏。

(3) 大众体育教育人员缺失。

当前, 城市大众体育指导服务的开设现状可谓不容乐观。特别是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民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规划性、系统性和对锻炼反馈等需求在不断提高, 对体育指导人员的体育专业性要求也有大幅度提高。然而, 目前大众体育指导服务人员不仅数量少, 其专业素质也不能满足公民对体育科学化、系统化指导的需要, 如对一些专业水平要求高的新兴项目, 运动处方的开设和运动康复等。

3 城市大众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提升民众的大众体育意识

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指出了发展我国大众体育的重要意义。这其中最基本的, 就是提升民众的大众体育意识。首先, 各级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宣传大众体育对民众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 要大力支持体育协会和体育团体的发展,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体育协会与体育团体所组织的体育活动;最后, 政府要多开展一些富有趣味性、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 切实增强民众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3.2 完善大众体育管理体制

首先, 政府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的正确关系, 把大众体育摆到与竞技体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 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大众体育的经费投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充足的经费, 就难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大众体育运动, 难以形成各富特色的城市体育文化, 无法提升城市软实力。最后, 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区大众体育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单位的大众体育组织服务。

3.3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 要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各项政策。通过规范体育场地、体育经费等标准, 以及采取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 更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 来规范和丰富城市社区对于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其次, 要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法律法规。通过健全法律法规, 来保障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安全, 并且保障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顺利建设, 杜绝对体育用地的挪用和侵占。

3.4 注重大众体育教育人才的开发

首先, 实现学校与社区共享体育人才。相对于社区, 学校的体育人才不仅充足, 并且具有充分的专业理论知识。然而, 让这些体育人才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却并不多。如果学校和社区实现了体育人才共享, 使学校的体育人才在学习之余担当社区体育服务指导员的工作, 不仅使学校体育人才得到了实践, 也为社区提供了优秀的人才, 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其次, 扩大和培养体育志愿者队伍。曾经从事体育工作的离退休人员和退役运动员, 可谓是大众体育志愿者的主力军, 此外, 还应吸引一部分热爱大众体育事业的人员加入, 对他们进行一定的体育专业培训, 使他们成为进行体育培养工作的志愿者, 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汤立许.城市体育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及路径选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6 (4) :21-25.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林业发展 篇9

1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确切的说城市是一个符合的生态系统, 并且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特征, 同时还有属于自身的特性, 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就造成了城市生态系统比较容易出现生态危机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三个主要功能, 并且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能量的流动并不是双向的, 而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过程中。不过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确实可以循环的。而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主要包含有物理、化学信息以及营养信息等等, 这些信息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通常情况下来讲, 当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时候, 在其自身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是可以进行自身调节并复原的, 如果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多的物种数量同时具有相对复杂的结构, 则这一生态系统就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系统。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会经历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 并且还会经历由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中。

城市生态系统拥有人工化的倾向, 城市生态系统属于是人工生态系统, 在城市生态系统, 人起到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同时人的作用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来讲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人的因素使得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逐渐想人工化方面相靠近, 并且随着人类参与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改变。就城市生态系统来讲, 人类已经拥有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城市生态系统极为不稳定, 通常情况下来讲,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可以达到生物生存的需要, 基本可以成为自给自足的系统。对于这个系统来讲, 其基本功能可以进行自我的建立以及修补, 从而有效的维持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2 林业是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必要方式

生态环境不仅仅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并且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建设。如果生态环境较为恶劣, 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所以城市的生态环境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来讲, 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构建主要有以下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城市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生产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等, 在配以相应的污染处理方式, 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第二方面是, 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 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 从而改变城市的污染情况。但是这两方面都与林业有着必要的联系。所以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污染的治理过程中, 可以通过加强对林业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上建设污染治理的费用, 城市林业的发展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森林的核心功能即是环境生态功能, 集中表现为城市森林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及降低噪音等功能, 因而能动地

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由此可见,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林业, 林业是治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林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林业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纳入到现代化城市建设管理的大系统中去, 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城市化是载体,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核心, 发展林业是途径, 三者有机联系, 相辅相成。搞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高效和良性循环,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搞好林业建设, 尤其搞好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 林业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主要的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城市森林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城市森林的成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城市环境情况的影响, 但与此同时城市的环境也会受到城市森林的影响。对于城市环境来讲, 虽然可以通过工程施工予以改善, 但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还是通过发展与城市相匹配的植物。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这样就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并且在转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吸收较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生活所必须的氧气。森林还具有一定净化环境的能力, 这是因为森林可以减少或是吸收城市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尘埃等, 并且具有杀菌以及减少噪音等情况, 所以城市森林对于改变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世界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终于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共同重视, 因此, 改变城市环境的现状以及人类居住的现状, 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目标。林业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以及改善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并且林业是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主体因素, 做好林业建设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君来.加快林业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J].内蒙古林业科技, 1999 (3) .

[2]丛日春, 胡雅君, 等.城市林业的历史及发展方向[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1) .

[3]丛日春, 李吉跃.试论城市林业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地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4) .

城市大学科学发展区域环境浅析 篇10

一、城市大学与区域城市在实现科学发展中的相互依存

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关注,重视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305所,其中本科院校1090所,除了中央部委所属普通高校75所之外,其余的1015所(含322所独立学院)都属于地方高校[2],占普通本科院校的93.12%;从大学在校生比例来看,这些地方高校承担普通高校90%学生的教学任务。因此,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来讲,地方高校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生力军。地方高校中的城市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城市大学,原是指19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在各大城市建立的一些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大学[3]。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省会、副省级城市出现了一批新的大学———职业大学。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长的职业大学经过合并调整,大多先后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实现载体。由于这类大学建在省会、副省级城市,学校行政隶属于城市,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贴近城市发展实际,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学界将此类具有明显城市属性的高校,后经合并组建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大学定位为“城市大学”。

2010年10月,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所属的综合大学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2010年成立于武汉并召开了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系会议第一次会议,包括广州大学、沈阳大学、青岛大学、大连大学、深圳大学、济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成都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哈尔滨学院、长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西安文理学院与江汉大学等;2011年12月在广州召开了联系会议第二次会议[4])。该机制中涉及的15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1.95%,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与所在城市相互依存。一方面,这些城市综合大学都是应城市发展而生,一般都办在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大多数实行的都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青岛大学实行“以省为主”的体制为例外),同时它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繁荣;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城市所属综合大学支持与服务的力度和水平,这些大学招生以本地生源为主(且录取存在省市分数线的差异),大多数都是在以前多所市属小型高校的基础上按照政府的要求合并而成(厦门理工学院除外),毕业生就业也主要在大学所在城市。

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地方高等教育强有力的支持。城市综合大学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高劳动人口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为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职业结构高技术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而且推进城市文化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地方综合大学为我国及各个省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尽管在这些副省级城市里国家重点高校林立,但地方城市综合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主要承担者,重点大学研究生的生源越来越多地依赖地方大学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和地方大学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地方大学普遍实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创新性经验,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组织形态、队伍建设、师生关系等问题日益凸显。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同样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定位不明、同质化倾向的问题;发展方向不明,为地方服务意识不强、力度不够的问题;应用性不足、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大学的快速发展。第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城市大学办学经费的筹集。目前,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中除政府投入外,社会资助和学费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很多城市的高校学生欠费率普遍较高,一般在15%左右,学生欠费成为困扰城市综合大学发展的难题。如长春大学在分析“十二五”期间的挑战时明确指出,“资金不足,负债较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城市大学的就业。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落后地区对人才总量的需求不旺盛,这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区的就业。第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影响城市大学专业结构的调整。受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的限制,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既无法增加更多的投入,又缺少外部环境的配合,专业结构调整处于滞后状态。第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影响城市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在人才的引进上甚至要以超过自身承受能力为代价,这既加大办学成本, 又影响着发展速度。

二、在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彰显城市大学的区位优势

参加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系会议的15所城市大学,在我国地方高校中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域性战略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在城市均是区域发展政策的中心城市与核心地带,囊括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所有龙头地带,如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洲(海西开发区)等,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地区。特别是中央将各类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各省市都在具体实施各类国家战略,这对城市综合大学而言,既是实现跨越发展的空前发展机遇,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良好地缘优势。

15所城市综合大学中有9所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带,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也是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地区。主要包括如下地区的城市综合大学: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两个经济特区(深圳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沿海开放城市(广州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大连大学)、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金陵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作为经济开放区的山东半岛(济南大学)。这9所城市综合大学从北到南,贯穿了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地区、珠三角。15所城市综合大学中其余的6所也分布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区域上,即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中心城市武汉(江汉大学)、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成都与西安(成都大学、西安文理学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三个中心城市(沈阳大学、长春大学、哈尔滨学院)。

这些城市综合大学虽然分布在我国东西南北各主要城市,但作为当地城市的市属综合大学,有着显著的共同点:所在城市均是我国副省级城市,其中有很多是省会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引领着地方发展方向,在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综合大学已成为当地城市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成为当地高等教育的一张名片,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贡献。

在我国现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中,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带来人才需求结构、层次和类型的显著变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将继续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促使全社会对教育事业发展更为重视。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建设整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以青岛市为例,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正处于关键时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给高等教育的机遇呈多重叠加态势。为此,青岛大学实施“青岛大学服务青岛行动计划”,就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直接为青岛建设服务。再如,厦门理工学院提出,要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产业特色,力争把该校“建设成为特色、精致、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所谓的“亲产业”,是指高校主动贴近产业,紧密围绕产业导向和产业价值实现来进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并由此形成配套的教学科研管理体系与评价考核和校园环境氛围。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供需、科技攻关、资源共享、人员交流等方面亲密合作。“亲产业”的核心是学校办学要“关产业痛痒、应产业所求、纳产业精华、为产业服务”。就大连而言,近年来,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龙头、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城市。目前,大连正在推进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未来五年,大连将在城市科学发展和发展模式转型等方面有大动作、大项目、大投资。全面融入大连的经济社会发展,以特色和优势服务大连,是大连大学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

三、城市大学在凸显地方性中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十二五”期间是各副省级城市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的重要机遇期。城市大学要实现科学发展,存在着难得的外部环境机遇。城市综合大学在面临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不可否认地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严峻挑战。这些压力与挑战既来自外部环境,也存在于高校内部。在此发展环境下,城市综合大学要继续凸显其地方性,强化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地方性是指包括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在内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适应地方新兴战略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急需;在学科发展方面要紧密对接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专业设置方面符合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供需结构的格局;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满足城市品牌经营和对外交流的需求。地方性的本质就是区域化,区域化发展战略是城市综合大学的生存之路和活力来源。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之前的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校特别是部委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的贡献还不够大,与地方之间若即若离[5]。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综合大学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城市综合大学要以问题研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6],作为南京市属的普通高校,学校认为自己的“根”在南京,发展的“魂”也应该在南京。该校明确提出其发展的“南京战略”,把“南京”作为第一服务方向、第一主要目标、第一优先发展的区域,立足于此、深入于此、融入于此、服务于此、贡献于此,让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在南京得到认可,在南京扎好根、打好基。有人认为将发展战略定向地方就是目标小、眼界浅,这是误解。根据国家规划,长三角地区将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南京是江苏“两个率先”的带头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骨干城市,也将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只要学科专业能够融入南京发展,在南京走在前面,那么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就不会是低层次的,事业发展也能真正融入南京的发展,学校也能真正展开腾飞的“发展之翼”。地方高校不怕“低”一些,不仅要敢于“地方化”,还要“化”入地方的方方面面,甚至街道、乡村、中小企业,把事情做起来,真正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央将诸多区域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以及各大学所在城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更是面临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科学谋划未来发展战略与对策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在地方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历史使命、新的机遇与挑战,各地方高校需要立足于副省级城市的科学发展,不断优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环境,增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重要职能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引领、支持、服务城市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墨.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系会议举行[N].中国教育报, 2010-11-02.

[2]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227.

[3]朱九思, 姚启和.高等教育辞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3:26.

[4]黄茜, 王国栋.全国十五所城市大学联席会议举行[N].广州日报, 2011-11-19.

[5]李健.“大学国家队”也要“接地气”[N].中国教育报, 2011-09-26.

城市群众体育环境发展 篇11

摘 要: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困境。合理利用城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人才资源,建立合理的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的运作模式,促进社区体育发展,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现状;优势;途径

一、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自愿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自主健身娱乐活动称为城市社区体育。城市社区体育对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系、构建社区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近年,尽管各级政府在居民社区和公共活动场所体育设施的建设上都下了不少功夫,但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规模还是很小,满足不了广大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需要。我国70%以上的人群依然在非正规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主要集中在公共活动空地、住宅小区空地、自家庭院、公路街道边和公园广场。全国第五次(2005年)体育场地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平均每10000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m2。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的部分城市,社区体育场地更是严重缺乏。如豫北地区平均每10000人仅拥有体育场地3.46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0.49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离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m2以上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2.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不仅总量不足,而且分布很不平衡,差异悬殊,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人文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首先,就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社区来说,老社区体育设施相对比较齐全,但设施多因为日久失修、功能单一,很难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新社区地租价格较高,部分房地产商追求经济利益,尽量回避或减少小区体育设施建设,社区必备的体育场地和基础设施都难以保证。其次,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来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政府部门较重视社区体育的发展和建设,体育场地较大,健身设施种类和功能相对齐全,个人或政府资助建立的社区健身俱乐部较多,可满足社区居民较高层次的健身需求。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政府或个人投资配置的基础健身设施都不足,更不用说更高级的健身俱乐部了。再次,就全国的地理区域分布来说,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人均占有量存在阶梯型模式,由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降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均衡发展。

3.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城市社区体育运动、促进全民健身、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近30年来,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逐渐壮大,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由1996年的1∶20398增加到2011年的1∶2000,成为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从业年限偏短的特点。

4.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缺少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资金投入扶持社区体育场馆建设。即使出台了某些地方性的有关社区体育的政策法规,但缺乏合理的组织监督,可操作性差,很难起到作用。很多城市的社区体育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体育管理者的数量严重不足,与社区体育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同区域内的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体育设施相互封闭,只供本单位职工享用,不与社区内的其他居民共享。如何实现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建立一套资源整合的管理协调机制迫在眉睫。

二、我国城市学校体育所具有的优势

1.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完备

资料表明,学校拥有我国70%左右的体育场馆,尤其是重点中小学和高校,场馆门类齐全,设施完备。除满足正常的学校教学和运动员训练之外,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完全可以与城市社区体育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管理、调配向广大有健身需求的居民开放,一方面可避免大量巨资建造的学校场馆设施的闲置,另一方面也能解决部分社区居民锻炼场馆设施短缺的问题,做到国家有形资产的最大合理化、利益化的利用,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有力保障。

2.科学指导体育活动

城市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庞大、质量高的运动健身高级人才,主要包括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各体育院校培养的体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受到过系统的体育专业的良好教育,具有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具备全面、系统、科学地指导体育活动展开的能力,是指导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最佳人选,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对体育健身指导的要求。

3.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拥有丰富的体育项目,除了深受大众健身喜爱、简便易行、普及率高的项目,如篮球、乒乓球、田径外,还开设了很多其他项目,如排球、健美操、网球、游泳、武术、足球、高尔夫等。体育项目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的特点,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人群的多样化的健身习惯。

三、城市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可能途径

1.为社区体育解决场地设施缺乏问题

场地设施缺乏是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困难较大,而学校的体育场馆充足、设施完备,若实现了社区体育需求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共享,社区体育就可利用学校体育场馆的这一优势,解决场地设施问题,实现国家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学校可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与社区进行合作,建立具有盈利性质的体育休闲俱乐部,定时向社区居民开放,合理收费。此举措一方面可以解决部分居民健身场馆设施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也可利用相关盈利用来管理、保养、维护场地和器材,实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长期合作,达到共赢目的。

2.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提供体育人才资源

社区体育运动形式单调,缺乏经验丰富的体育指导员。对于广大社区居民来说,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健身技能培训,大多依靠经验、跟风他人锻炼形式而从事体育活动,运动形式多以散步、快走、慢跑、简单的舞蹈为主,身体条件稍好的中老年人和青少年还会从事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运动,运动形式相对来说较单调,不能满足科学健身的需要。而学校有教育经验丰富的专业体育教师,运动形式、健身理论和方法都很丰富,若能与社区体育结合起来,社区体育指导和管理人才缺乏问题就能得到一些缓解,将会给社区体育带来丰富的人力资源,丰富社区的体育运动形式。同时,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体育专业学生若能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部分缓解社区体育人才的缺乏问题,这些学生可以在社区体育中实践、巩固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人际交流、组织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实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的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3.学校体育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运作模式

定期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教育,使广大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和了解科学健身与健康的关系以及科学健身的方法,并将这些正确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科学健身中真正起到作用。

四、研究结论

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是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合理利用城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人才资源,建立合理的学校体育促进与社区体育相互互补的运作模式,促进社区体育发展,丰富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

[2]陈永生.豫北地区城市居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

[3]宋杰,任保国.对当前社区体育设施配置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7,28(5).

[4]周松青,何颖,胡建忠等.中日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比较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4).

城市体育公园发展前景探讨 篇12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公园,体育公园,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来的人将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环境污染持续恶化、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以及体育锻炼缺乏, 导致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流行一种病——乏力症, 其关键原因就是体力减退。资料显示:有比例高达70%的居民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之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运动不足。

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性日益体现, 城市居民可以利用的户外运动场地越来越少。而城市公园是城市里为数不多的绿色空间, 体育锻炼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关键是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倡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氛围。因此, 将现有城市公园进行功能化改造, 满足居民体育运动需要。为居民提供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将运动与绿色相结合,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1 国内外体育公园发展现状

古希腊人认为, 只有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 对人的智慧和身体发育才能产生有益的作用和影响。最早的奥林匹克场地就是修建在绿地附近, 很多运动体育设施基本上都修建在进行绿化或在大片绿地附近, 或直接建在草地上。

20世纪90时代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体育公园的概念, 在欧美地区体育公园又称运动休闲公园。体育公园成为评判一个城市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形象品位的重要标志。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 每6 km2就建有一个城市体育公园。这类公园特点就是将体育运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英国第一座体育公园——可片-希尔公园, 该体育公园修建了游泳池、网球场等运动设施, 公园草地和林中空地也可作为户外运动场地, 使该公园体现出浓厚的体育特色。

瑞士苏黎世体育公园将体操场、体操馆修建在乔灌木之间开阔的林中空地上, 将游戏场、游泳设施修建在草坪和硬质地面上, 利用有限的面积建造了很多运动设施, 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和绿化划分成不同活动区域, 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瑞典格夫列市体育公园东部游泳池和水上娱乐设施, 夏季利用率很高。公园西部利用不同坡度和地形修建雪上项目, 供市民冬季进行体育锻炼。

这些都是国外体育休闲公园中较为成功的范例。目前,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已在建或筹建体育公园, 以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形象与品位。国内目前运营较好的是常州“飞龙运动休闲公园”, 该公园采用政府出地, 开发商商建设, 体育专业人士运营的模式。公园内设置的体育场地与运动设施不以运动竞技比赛为目的, 重在满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锻炼需要。在公园内, 设有3个网球场、2个5人制足球场, 1个3人制足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4个篮球半场等室外运动场地和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室内运动场馆等。

2 体育公园的发展前景

以网球为主题的体育公园将城市公园绿色景观正与健身运动有机结合, 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以及对高品质现代生活的追求。它符合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幸福感的实际需求。利用在绿色中创造出功能完全、设施完善和环境优美的体育运动区, 将极大激发市民的运动热情。因此, 体育公园是城市居民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之后, 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它符合人们追求健康、低碳、环保的现代生活方式, 体育公园必将在我国有更大潜力的发展。

2.1 体育公园是城市建设规划的理性选择

近年来, 各类主题的体育公园相继兴起, 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释放了工作压力。其中, 体育运动为主题公园体现出了极高的人气和强劲的可持续性。第一, 强身健体意识已为越来越多的国民所接受, 运动已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成为了一种生活的需要, 而不再只是一种职业, 老年人是健身运动的主体, 青少年又是运动的新生力量。第二, 运动源自生活, 这就注定了它一定要具备大众化的特点, 运动及休闲运动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三, 体育公园以城市绿地为依托, 从而实现各类公园主题鲜明, 与老百姓文体生活互动, 有利于起到优化旅游资源结构, 增加公园利用率, 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

因此, 如何利用相对有限的城市用地将城市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创造出自然景观的同时, 建成了体育健身场地。使人们在优美环境中运动的同时, 享受优雅的环境, 而不破坏自然景观, 不仅节约了城市用地, 又可以更好地让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利用体育公园多元功能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与生态环境改善等功能融为一体, 能极大推动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要解决土地供给与人民群众健身需求, 必须将体育公园纳入城市规划。南京利用南京体育学院附近钟山风景区开发出南京体育公园,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2 城市公园运动休闲化改造的必要性

城市公园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增强文化娱乐休闲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证。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市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将成为必然趋势。市民在除了观看公园风景的同时, 需要参与更多活动元素, 促进身心健康, 创造幸福生活。因此, 对当前城市公园改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是民心工程的重要体现。

随着现代人对体育运动休闲活动场所的需求日增, 国务院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地区运动设施的数量多寡、规模大小、使用率高低、是否有完善的科学管理等现况, 不仅反映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 而且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根据各地城市公园的规划及设施内容, 在城市空间随着都市化扩张背景下各种空间也逐渐的受到限制,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 兼顾让城市更好发展同时兼顾市民的休闲质量, 城市公园运动休闲化改造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体育公园是人们对城市公园功能的必然选择

城市公园由于其功能的不同, 有不同的定位和规划。而体育公园除了常规的公园绿地、观赏景观、表演舞台、儿童游乐场之外, 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从事各种体育运动以及娱乐休闲的作用, 其作用也不同与城市社区小区内的设置运动设施活动区。体育公园能弥补城市建设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可以发挥出满足社会群体竞赛以及训练功能。因此, 体育公园作为一种公有、动态、健身性的城市休闲设施, 提供的运动设施需满足一定水平运动竞赛规格或标准。体育公园以绿地或树林为建设为主体, 除了具备一般都市公园之休闲娱乐设施与环境绿化、美化设施之外, 还需要才为城市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娱乐、教育等多种活动参与机会。

在当前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时代背景下, 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建筑让更多都市人向往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园应该从更多地注重其景观功能而忽视人的真正需求中走出来, 并把城市公园的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 并更加注重城市公园的多元功能, 也为更合理的设计城市公共绿地, 最终使稀缺的城市景观系统的功能得到整体优化。因此, 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体育公园符合了人们崇尚自然, 关注生命的诉求。在绿化环境下参与运动、增强体质是城市居民的心声, 将城市公园向体育公园发展符合时代潮流, 体育公园将会在更多的城市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玉璞.现代体育公园规划设计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2]褚文婷.当代体育型景观设计的分析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 (现代园林) , 2010 (12) :27-29.

[3]冯银红.论体育休闲公园[J].中国市场, 2008 (9) :132-133.

上一篇:科研教育下一篇:体育课中的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