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2024-10-09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精选10篇)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1

一、群众图书文化的普及环境在变化

事物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的, 群众图书文化的发展正经受着人文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深刻影响。影响其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 使许多传统的自然环境变化成了人文环境, 赋予了文化底蕴和文化含义, 原本贫穷无奇的经济生活逐渐发展成了衣食无忧甚或小康的生活模式, 封闭的传统文化环境开放成了宽松、和谐、多元的社会文化制度环境, 这些都从本质上促进了新时期群众图书文化的繁荣, 也推进了群众图书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影响其二:事物的发展往往也具有多面性, 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冲击和社会上急功近利心态的滋生, 一些传统的图书节、群众读书文化活动正在受侵蚀而变得面目全非, 用于开展图书文化活动的场地被利用为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生产性经营场所, 各地独具魅力的群众图书活动掺杂进了不和谐的经济利益, 这些都在润物无声地影响、改变着群众图书文化的有序发展。

二、群众图书文化受众的骨干群体在转移

群众图书文化的践行者是由图书馆专业工作人员和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业余管理人员所构成。图书文化管理普及者还可以细化为受众群体和管理群体两部分, 他们的出现因时代、环境、社会风尚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不确定性。

进入新时期以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日益发展, 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百姓从解决温饱的生活追求逐渐过渡到享受精神生活的理想层面, 他们在生产劳动之余, 要求调剂生活内容, 丰富生活情趣, 追求美的享受, 要求实现自我理想和提高生活质量, 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于是, 迅速涌现出了学知识、学文化、力求以知识改变命运的青年群体, 社会上掀起了读书学习的热潮。但是, 随着受众群体积累知识的日益丰富, 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 追求精神享受的精益求精, 接受精神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 为了致富的需要, 出现了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农民工大潮, 回看群众图书文化最古老、最基本的服务地——广大的农村, 已经人去村空, 只留下老弱病残艰难度日, 给群众图书文化的普及带来了困难, 许多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

三、群众图书文化的活动构成在改变

群众图书文化活动的有机开展, 是群众在劳作之余为满足自己的精神享受和精神追求而采取的私人化文化行为, 他和人的职业、爱好、操守、性格密切相关, 并且因人而异, 因人而变, 他的图书文化活动也相应地随着改变, 群众图书文化工作者要审时度势, 抓住有利契机, 在传统性节日和纪念性节日期间, 组织群众开展图书文化活动, 这样, 群众图书文化活动的开展才能掀起高潮, 读书会、读书知识竞赛才能得到有效开展,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群流动性的加强, 特别是农民工这个新兴群体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成为被城市抛弃和冷落的群体, 接触不到理想的图书, 阅读活动受到限制。一方面又因受现代媒体的诱惑而开始抛弃传统的文化接收方式, 看大片、上网、游戏成为新的文化娱乐方式, 淡漠了传统阅读或是将传统阅读置于脑后而不顾。

四、群众图书文化普及形式亟需更新

针对上述现象的发生, 群众图书文化工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工作方式, 采取群众新闻乐见的形式, 凸显地方特色的方式, 促使群众图书文化能蓬勃开展, 造福于群众。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变:

第一, “送图书下乡”的形式内容应变化创新。在以往以农村为主体开展活动的基础上, 扩大覆盖面和受众面, 进行送图书进军营、进校园、进厂矿活动, 切实让群众享受图书文化带来的实惠。

第二, 群众图书文化应注重流动人员群体。新时期, 图书文化受众构成和结构已发生了变化, 流动人口成了每个城镇人口构成的组成部分。所以, 他们应该进入当地图书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范畴并为之服务, 例如开办农民工书屋, 图书流动服务车等。

第三, 图书阅读活动亟需规范、创新、上层次。由于现代娱乐文化的浸染, 群众文化生活日新月异, 丰富多彩, 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纸质书读者在不断流失, 如何对纸质媒体读者引导、组织、管理, 这已成为群众图书文化服务部门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的新课题。

从较高层次上看, 这里还包含一个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问题。在外来影视文化、动漫文化、口袋本文化不断涌入, 改变国人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时候, 中国群众图书文化管理和普及机构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实现洋为中用的目的。近年来,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办, 学习国学、国粹成为热门, 这也是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功尝试。

综上所论,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环境在变, 受众的骨干群体在转移, 服务对象也在不断变化, 这就要求对群众图书文化的推广普及要推陈出新, 取得实效。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2

鲁文人〔2012〕71号

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做好2012山东省艺术、图书资料、群众文化、美术和文物博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2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有关文件规定,现就报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推荐评审材料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掌握推荐标准条件

1、严格按标准条件申报

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报时,不仅要符合国家制定各系列试行条例中规定的学历和任职年限条件,还须要符合《关于严格掌握艺术(图书资料、群众文化、美术、文物博物)专业职务任职条件的意见》中规定的业务条件。达不到规定条件的不能申报。

2、严格推荐程序

根据《意见》要求,单位组织申报推荐时,要成立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7人以上),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推荐名单。单位根据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提出的推荐名单,综合考虑申报人的品德、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情况,确定推荐人选,并将《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在单位明显位置张贴公示5天,公示无异议后推荐上报。未经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推荐和公示的材料不得推荐上报。

3、严格掌握破格晋升条件

凡不具备规定学历和任职年限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必须符合《山东省艺术、图书资料、群众文化、美术、文物博物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条件(试行)》规定的破格条件才能申报。破格申报时,须由单位和主管部门出具推荐报告,说明破格申报依据,业内专家评价意见和单位推荐意见。

二、关于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人须提供的评审材料类别、数量:

⑴《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1份。须使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规范的印刷表格,不得使用单页自行装订的表格。要在“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栏的最后填写如下承诺语:“本人承诺: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证明材料真实准确,对因提供有关信息、证件不实或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责任自负。”

⑵《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简表》一式3份;

⑶《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一式3份(通过《职称评审管理系统》生成后,呈报部门盖章);

⑷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业绩的业务工作总结1份; ⑸要提供与申报评审专业相关的代表性成果和获奖项目。填报的成果及获奖项目不超过3项,论文(著作、作品)不超过3件。申报艺术专业的,除已发表、出版过本专业论文、论著者外,要提供经单位审核同意的对本人艺术经验成果进行系统总结论述的材料1份以及在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方面的证明材料。

⑹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如学历证书丢失,须提交毕业生登记表原件或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的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件);

⑺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单位公布聘任的文件或聘书(原件);⑻外语考试合格证或成绩单(原件)、《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免于职称外语考试审核表》、《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审核表》;

⑼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或有效证明(原件,成绩单不受理);

⑽《“六公开”监督卡》1份;

⑾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全省文化系统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鲁文人„2011‟33号)要求,全省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时,对已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职业(专业),须提交相应职业(专业)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⑿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指同级别)的,须呈报《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表》一式4份,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或《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原件或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的复印

件)1份和原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单或合格证,并报送反映其工作变动后业务水平、业绩情况等证明材料。

申报材料档案袋封面上要清晰注明申报人姓名、呈报单位、晋升职务资格、晋升方式及材料目录、件数。呈报的申报材料必须手续完备,内容齐全,字迹清晰,不得涂改、漏页、缺页。

2、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申报推荐材料的审核把关。重点审核申报人员的工作业绩、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聘用年限、学历、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等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对审核情况填写明确意见,并按要求签名、盖章。其中,所在单位在《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的单位意见栏填写:“本单位已对提供的申报材料逐一审核,真实准确,同意推荐。”负责人签名,单位盖章。

3、今年申报推荐继续使用《职称评审管理系统》。通过《职称评审管理系统》上报《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职称情况一览表》一式3份(原件),《2012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上报材料情况统计表》、《2012艺术(图书资料、美术、群众文化、文物博物)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花名册》各1份,系统生成的上报文件数据盘1份;

三、关于材料报送

为有计划地做好申报评审工作,严格遵守规定的评审时间要求,今年的材料受理和评审工作继续实行统一部署、统一申报、统一审核受理和统一组织评审的方法,请各市(部门)按照要求,做好申报材料的审核呈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派专人并携带介绍信将评审材料报送省文化厅,逾期不再受理。

材料报送时间:2012年11月1日—10日,地点:济南市和平路59号(省文化厅),联系电话:0531-86568877,传真:0531-86568823。

山 东 省 文 化 厅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90-2

0 引言

众所周知,群众文化活动属于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一些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教育,已经成为目前主要自娱自乐方式的一种。但是,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各地的文化工作者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主要还是依靠文化工作者的指导和帮助。新时期,如何扎根群众,从而更加有效的组织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成为各基层文化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群众文化的定义

所谓的群众文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主动参与、主动策划、主动表演的一种娱乐活动。这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不断探索的社会群体性活动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社会活动。群众文化在组织和开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精神需求,而且通过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不同区域的地方特色,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自身喜怒哀乐的主要方式,如果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得到相关部分的正确引导,还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教育。当前,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在公园和小区广场,主要的娱乐形式也是以广场舞为主。而一些农村的群众文化形式还是以村干部组织开展的观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为主要方式。此外,一些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单位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也属于群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包含分散和集中两种方式。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地基层文化工作者,在组织开展多种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要教育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和谐关系奠定基础。

2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的主要体现,群众文化在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娱乐广大人民群众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人民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对于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也具有积极影响。

2.1 有利于启迪、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各种政策信息、法律知识、科学技术,都可以融入群众文化当中,然后通过专业人士的启发和教育,就可以慢慢地渗入到人民群众的思想中,既拓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范围,也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

2.2 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在闲暇之余,广大人民群众却越来越感到空虚。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填补了人们的生活空挡,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求,并且随着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多样性,人民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2.3 有利于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民族民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各个民族都可以将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艺术融入其中。然而艺术是没有边界的,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对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群众文化活动是通过专业文化工作者的组织而展开的,属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中蕴含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知识和思想。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让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们走出封建迷信的误区,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3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分析

3.1 做好相关的筹备工作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周全的考虑各个方面。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思虑不周,很可能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活动策划方案。该方案中必须明确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的时间、地点,参与本次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成员、本次活动的主要意义、活动的变现形式等,同时本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单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本次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所需要的活动设施必须齐全,避免活动进行到中途,因为缺少设备而中断;最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时,通常涉及的人员较多,因此场地的布置以及场地的安保工作也必须到位。此外,大规模的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必然需要资金的支持,这部分经费除了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之外,还可以争取当地的商家和企业为其赞助。其实,每个商家和企业都必须得到大众的认可才能得以发展,而投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让人民群众熟悉企业或者商家,还可以赢得人民群众的好感,所以说商家或者企业提供赞助资金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想要争取他们的赞助资金不算难事。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有了物质基础。

3.2 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以往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大都具有普遍标准,例如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接近人民的生活等等,但是随着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这种群众文化标准已经不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和改革成为新时期的组织标准。第一,新时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应当充分利用传统的节假日。在节假日期间,可以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数量是最多的,组织起来也比较容易。例如,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又可以实现万家齐乐;第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应当适合不同的年龄段,避免人群受限。例如风靡一时的“气排球”运动,就是因为老少皆宜的特点而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第三,重视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尤其是对偏远地区的农村,他们的教育程度较低,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增加他们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信息、医疗保健知识、法律知识等。

3.3 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为了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空间势在必行。因为始终采用相同的方式,无法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一方面可以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未来走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还可以宣传各种广场文化。当前主要的广场文化包括街头文化、大型娱乐演出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广场美化,主要作用是缓解人们的压力和疲劳,促进人们的精神愉悦。此外,诸如老年文化、商业文化、青年文化等也可以作为拓展空间的主要方式。

3.4 大力培养优秀的文艺骨干

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化,可见,群众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少数的文化馆辅导人员已经不能承担如此巨大的工作任务,因此需要以文化馆干部为核心,建立一支优秀的文艺骨干,充实到群众文化工作中,确保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文化馆工作人员可以设立各种培训班,将部分有资质的群众培养成为艺术骨干。例如设立表演辅导班、音乐辅导班、舞蹈培训班等等;其次,邀请专业人员或者艺术团体到文化馆进行授课,增加他们的专业程度;最后,实施走出去策略。让这些有资质的群众到不同的地方去学习,开阔眼界,领悟不同的艺术,为以后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下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离不开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想要保持群众文化活动的持久生命力,就必须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培养优秀艺术骨干等多个方面着手,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才能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真实效用,才能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杨丹.谈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J].戏剧之家,2016,06:229.

[2] 种楠.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6,07:401.

[3] 李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辅导[J].大众文艺,2016,08:8.

[4] 孔素琴.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参花(下),2016,04:129-130.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4

关键词: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文化需求

一、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特点

我国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 文化馆、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场馆, 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核心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 实现我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其次, 文化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以政府为主导, 具有鲜明的特点。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发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 政府财政的支持为文化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提供了物质保障。再次, 文化馆、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自上而下的, 首先对国家级的公共文化馆进行免费开放, 之后在开放各个地区的公共文化馆。在免费开放的对象上主要实行由部分到全体的开放模式。1最后, 文化馆、图书馆的开放起步虽然较晚, 但是近几年取得的成果显著, 并坚持持续发展的模式。在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服务内容全面、服务方式更新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二、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内容及形式

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对外开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指公共设施场地的免费对外开放;第二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免费开放。其中, 第二点中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一) 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内容

图书馆对外免费开放的公共设施场所主要包括一般图书阅览室、少儿图书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自修室和报告厅等, 对外免费开放的基本文化项目主要包括文献资源借阅、检索及咨询、 公益性的讲座和展览、基层辅导等。另外, 为了实现图书馆全面的对外免费开放, 还对外开放一些如办证、验证、存包等辅助性的服务项目。

(二) 文化馆的免费对外开放

文化馆对外免费开放的公共设施场所主要包括多功能展厅、 陈列厅、宣传廊、辅导培训教室、计算机教室、舞蹈教室和独立学习自习室等, 对外免费开放的基本文化项目主要包括一般的文化艺术培训、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文化活动、公益展览展示、基层队伍培训等。另外, 为了保证文化馆的对外免费开放, 还对外开放一些如办证、验证、存包等辅助性的服务项目。

三、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

(一) 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指导思想

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思想, 体现在积极推进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切工作主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主, 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等化, 增强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本职能, 提升公共文化发展和管理的水平及能力, 建立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

(二) 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工作原则

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工作原则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要坚持工作的全面原则。建立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文化服务内容, 加强对工作的管理, 提升服务能力。其次, 坚持公益性原则。在政府对工作进行保障的基础上, 坚持公益性的发展原则, 尽可能的降低公共文化设施的收费标准。再次, 坚持科学实效原则。依据文化馆和图书馆的职能特点, 确定合理的基本服务内容,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规范建设, 健全各馆的制度, 切实保证人民的文化权益。3最后, 坚持宣传的原则。在积极宣传的基础上, 吸引更多群众到文化馆和图书馆学习。

四、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具体策略

(一) 取消部分收费项目, 降低非基本服务收费

关于取消部分收费项目, 比如可以取消图书馆的办证费、验证费、电子阅览费以及自习室费用, 取消文化馆的存包费、培训费和参观费, 与此同时, 要对一些业余的指导培训、公益性讲座进行减费和免费政策。关于对非基本服务收费的降低, 比如可以适当降低图书馆参考深度咨询费用、赔偿性费用、高端艺术培训费用。在财政拨款制度建立的基础上, 各个公共文化馆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方面, 而不是仅仅关注一些收费文化馆的经营。4

(二) 加强对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的组织保障

政府部门要将文化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工作开展的重点, 并将其纳入公共文化建设体系之中, 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要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整体统筹、规划和领导, 不断完善分工机制, 并要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免费对外开放工作的制度进行研究和设计, 从而保证公共文化馆对外免费开放的有效进行。

(三)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政府要明确文化馆和图书馆的公益性文化性质, 并按照一定的发展原则, 通过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 来对文化馆和图书馆的日后运行提供基础的物质保障。中央财政在资金拨款上, 要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的文化馆和图书馆进行特殊补助, 鼓励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积极开展免费的文化建设, 并要积极带动社会其他力量, 加强对落后地区文化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资金支持。

总之:文化馆、图书馆的对外免费开放是所有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落实的一项内容, 这种免费的对外开放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提升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 有关工作人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文化馆、图书馆对外免费开放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积极寻找适合现阶段公共文化对外免费开放的方法, 不断提高文化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不断促进我国公共文化的持久、健康发展。

注释

11.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J].中国工会财会, 2011, 04:62-64.

22.王蕾.公共图书馆免费:新政策, 新解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 05:73-75.

33.张少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支持“三馆”免费开放[J].中国财政, 2011, 08:21-23.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5

按照中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根据学校党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的总体部署,图书馆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确保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我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学院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我馆高度重视,行动迅速,积极部署,精心组织,并及时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确保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开展有序、扎实推进。

二、加强学习交流

按照学院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部署,图书馆多次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张维馆长为大家解读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活动节点、活动要求、活动安排、方法步骤。并领学了习近平同志、赵正永同志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系列讲话、学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及学院2014年工作要点。使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了目标任务,充分认识到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作为学院的窗口部门,我们要认真分析和

查找“四风”问题在本部门的具体表现,在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找准症结,对准焦距,抓住要害,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落实整改方案,作好建章立制,确保活动进行扎实有效,不走过场。

三、制定发放测评表,开展走访调研工作

为了广泛征集各处室、部门和学生读者对我馆日常工作以及“四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并发放了民主测评表200份,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广泛听取了各部门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查找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行了归类整理汇总。

1、对图书总体数量较为满意,但对图书更新觉得较慢,很多图书资料已经过时,图书质量参差不齐。

2、读者对图书的分类不了解,查找时困难。

3、对图书馆开馆时间不清楚,学生觉得自习时间太多,呆在教室无法查阅资料,因学校管理制度又不能到图书馆自习。

4、图书借出时间短并希望可以在寒暑假借出书籍;

5、希望加快办理借阅手续效率。

6、加大馆室内自修空间,希望进馆时不用存包,可以自带书籍课本入内。

7、工作人员态度不够热情,说话声音大,穿高跟鞋走路,影响读者阅读。

8、希望可以影印古籍书籍。

9、建议多举办讲座、展览活动。

10、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滞后。

11、图书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足,不能满足现有人员晋级需求。针对各部门、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思考,及时做好解释和协调,暂时解决不了的、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及时向测评对象说明情况,做好解释。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基工作基础。

浅谈群众文化的群众化原则 篇6

一、坚持群众化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首先是由劳动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对象,文化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如果说,这种享用者的资格在阶级社会里一直被剥夺的话,那么,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群众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

其次,群众文化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服务,也是由群众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群众文化之所以称之为群众文化,它的社会性、广泛性、多样性、通俗性和综合性,在参与文化活动的主体方面,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方面,都与专业文化有区别。它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大众文化享受的需要,还可以满足人民大众自我文化实践的需要,群众文化应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事。

第三,群众文化必须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服务,这还因为劳动群众是人民的主体。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经典著作中就提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尽管提法与内涵有新变化,但精神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农群众是人民的大多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的主体和核心。群众文化把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则无疑是天经地义的。很难设想,还有什么离开工农群众为服务对象的群众文化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群众文化。

上述三点可以说明,群众文化“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的。(《列宁选集》第一卷,第605页)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人、有许多做法,违背了上述原则。

例如,在组织群文活动中,有的单位往往追求表面的热闹,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忽视深人基层,辅导群众开展艺术活动。他们热衷于搞“官办竞赛”,搞大活动,名称取得越大越好,而实际上参加者寥若晨星。从报纸电视上看似乎很热闹,而事实上完全忽略了活动的覆盖面。

遗憾的是,这种表象的虚荣,也会赢得几声喝彩,甚至能得到一些领导的欣赏,加上参与这项活动的一些人可以获得“名”利双收,因此,这种忽视农村,忽视基层,“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冷冷清清”的现象,始终未能得到纠正,由此看来,提出群众文化要坚持服务对象的群众化的问题。绝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二、坚持群众化的原则,就是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

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化的原则,还要体现在群文活动主体的群众化,前面已提到,这是由群众文化的性质决定的。如果说,人民群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愿望在过去的那个时代里还受到精神上的压抑和经济上的限制的话,那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日益更新,自娱自乐,自我创造愈来愈成为当代人的一大追求。这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所说的那样,“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的产物”。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人民群众作为群文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自娱自乐的愉悦,自我表现的满足,而是艺术才能的创造,是蕴藏着的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纵观群众文化活动的历史,无论是原有的活动形式的改造,或是某种活动形式的诞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就是群众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正是这种创造的精神,推动着群众文化的向前发展。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人民群众日益表现出把自身创造性活动作为满足自己精神生活需要的最高追求。这也正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如上所说,群众文化的自娱性、创造性,决定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必须群众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中,必须千方百计地去组织、发动、带领和依靠群众,这实在是群文工作的基本职责。论及主体,还有一个衡量群文工作的标准问题。衡量一个地方群文工作好坏的标准,不仅仅是出人才、出作品,更重要的应该是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应该是当地的人民群众有否广泛地组织动员起来,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的主人。群众文化以满足群众自身需要为目的,离开了主体的自我文化实践,满足需要不是落了空吗?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把是否坚持群文活动主体的群众化放在突出位置来要求,把辅导基层、抓好队伍建设作为考核、评估工作的主要标准之一。而事实上,抓辅导、建队伍,不仅活跃了基层,而且也同样可以出人才出作品。这是不矛盾的,而是一个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

三、坚持群众化的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坚持把普及放在第一位

所谓普及,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目前急需和容易接受的文化艺术活动提供给他们。普及的内涵一是指活动覆盖面要广,参加活动的人数要多,突出数量的要求。二是活动的内容水平既要符合广大群众利益又要适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水平、鉴赏水平和欣赏习惯。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7

一、基层公共图书馆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基层图书馆是文化传播且营造和谐积极影响力的工具

基层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功能设施, 其最根本的核心作用力是积极有效的发扬并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先进文化的精神和氛围, 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营造整个民族的和谐积极的文化和精神氛围。让政府和群众都可以通过公共图书馆实现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吸收、文化展示、文化互动和文化教育的目的, 不断为国民提供一个具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文化传播基地。基层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还表现在它对基层文化遗产和不同地区区域历史遗留下来的社会发展史的保存和记录, 这种社会职能的作用发挥也在潜移默化中在进行着珍贵历史的文化传播, 让群众对过去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认识和启发。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了更好的拓展其服务的功能性, 根据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为群众提供多种不同的文化休闲服务, 包括不定期的举行各种公益性的讲座和研讨会, 并对相关文化内容进行展览和交流, 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类继续教育和文化休闲服务。同时政府也极力倡导和支持全民阅读, 不断推进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这个过程能不断促进我国群众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时也为我国的公共文化传播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基层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信息咨询的知识性作用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上一层公共图书馆进行任务和文化职责上的分担, 其最核心的目的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各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不断促进和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精神。另外,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工具和文化教育机构, 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养成的作用, 这种图书馆发挥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功能也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所区别于其他文化建设体系中的一个职能。在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社会教育也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但这种教育并非只有教育机构比如学校才能发挥这种作用, 图书馆也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知识性作用, 图书馆的这种教育作用是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所具有的职能和作用价值也是在我国社会各方面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播和信息咨询的知识性作用。而随着社会和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 基层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的需求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模式, 并开拓更具与时俱进且更好的发挥社会教育价值的新内容, 强化公共图书馆公益、公平性教育, 为全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惠及全民。

3.通过基层图书馆实现广大群众获益文化素养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所具备的公益性特征, 是图书馆为广大群众所带来的文化服务这一特点。从我国的图书馆发展历程来看, 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 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程度之下才有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这个过程也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实力的不断演变发展中, 人们开始对知识文化有了一定的需求, 才让图书馆具有一种文化知识传播的服务职能, 来为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服务。公共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文化传播的原则是通过政府的精神和政策的指引, 为广大群众提供最基础的文化权益, 来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国民文化素养。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所具有的公益性也是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的最根本特性, 基层公共图书馆是作为基层的公益文化事业的传播服务者, 不断为群众提供各类不同的文化需求, 这种文化服务是惠民利民的存在, 同时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 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最根本的文化传播职能, 解放思想, 创新工作, 保障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需求, 提升我国整体国民素质的同时, 促进我国社会的文明建设发展。

二、基层公共图书馆定位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

1.基层图书馆的主体失位

基层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具有公益性的文化组成部分, 在其作用和职能的发挥过程中需要有政府在资金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引导支持, 但在图书馆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缺乏重视和引导, 这种问题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去, 造成了不同时代的战乱和政局动荡不安, 这些后果都离不开对文化建设的缺乏和不重视。当前, 我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工业发展占据了主导, 而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却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立场, 使得我国的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整体国民素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制约了我国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和进步。

2.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理念落后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在20世纪初我国有大批的学者走出国门, 这加快了外国思潮在我国的兴起, 其中图书馆思想的引进和传播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建国初期, 也是随着我国大批知识分子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的过程, 不断开始进行了图书馆教育文化的研究, 并逐步开创了属于我国自己的图书馆。但在这个过程中, 图书馆的建立受到多种思想成分的干扰和阻碍, 包括封建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 他们认为图书馆建设的思想和发展意义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形成冲突和障碍, 这种冲突和反对的思潮使得我国的图书馆建设存在一定的限制和误区, 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对文化知识需求的发展, 没有切实真正享受到来自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同时在图书馆的发展中, 国家对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存在一定的意识偏颇, 把对图书馆的发展主要着重放在大型城市博物馆, 而对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有一定的忽略意识, 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拉长了我国图书馆建设与国外的发展差距, 同时也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 当前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这种滞后现象, 需要政府加强重视力度, 并通过资金和人才的双重投入, 才能更加全面而有力的推进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进步。

三、基层公共图书馆在群众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建设和发展

1.基层图书馆要有一定的创新特色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我国图书馆事业也在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基层公共图书馆要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和风土人情的特色来进行综合的规划建立, 并对图书馆建立的结构、资源配置、人员分配以及服务内容体系进行整合计划安排, 不能按部就班, 需要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秉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立适合当地区域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特色, 更好的将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行呈现和传播, 并根据当地群众对文化的内容和需求进行多种具有特色和创意性的文化信息服务, 让基层图书馆成为基层群众文化信息服务的中心, 并不断通过本区域的文化沉淀和人文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 形成属于当地的特色文化传播的中心, 让基层图书馆成为我国特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中的核心和带头作用, 更好的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断培养群众热爱祖国文化和历史精神的素养, 并通过基层图书馆的创意特色发展实现我国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更好的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2.促进基层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科技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广泛深入使用。网络技术的发达所带来的便捷作用也开始逐步延伸到我国的各行各业, 这使得我国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形式, 为广大群众也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文化吸收和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虚拟服务平台, 为广大群众提供无障碍的信息服务。同时,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 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已经被大众通过这种渠道开始购买信息产品, 并让图书馆的文化传播的作用力开始摆脱了地域的限制和约束,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实现阅读的可能。另外, 当前众多手机用户可以发展为图书馆现实的虚拟用户, 这非常方便的满足了不同群众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需求, 并解决了图书馆文化传播的用户缺乏的问题, 而从侧面需要图书馆在这种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更好的利用这种信息技术来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 能够提供用户所需信息并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因此在信息科技化的趋势下, 基层图书馆通过开辟虚拟社区与完善数字资源服务平台, 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提供打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从而能够为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便捷直接的无障碍信息服务, 真正发挥图书馆的切实文化传播的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 我国的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利用当前的科技创新技术, 在政府对基层图书馆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引导下, 建立符合当地基层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并不断营造图书馆文化传播的精神与和谐氛围, 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技术和知识文化的信息资源, 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国民素质和精神文化素养, 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更好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对推进我国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尤其是在群众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社会作用。国家也在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 不断呼吁和加强对文化建设部分的重视, 主导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战略, 并将其作为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发展要素。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在群众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基层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定位

参考文献

[1]龚蛟腾.基层图书馆的定位、反思与趋向[M].学术论坛, 2013.12:4-9.

[2]王燕.基层图书馆建设是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基石——浅议基层图书馆发展[A].科技广场, 2013.2:149-153.

[3]杨晓丽.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A].大连大学学报, 2012, 33 (6) :123-125.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8

一、“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

(一) 过于强调义务, 忽视党员主体地位。

从目前情况看, 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基层党组织往往强调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 把他们仅仅作为党的工作对象、开展党的工作的工具, 偏重于向党员提要求、派任务, 忽视党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忽视维护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例如, 在问到“你认为目前实现党员主体地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可多选) ”时, 有87%的人选择“习惯一切听组织安排, 党员主体意识淡薄, 缺乏民主习惯”, 67%的人选“缺少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制度”, 76%的人选择“党员不清楚主体地位实现包括哪方面内容”, 21%的人选“党员对党内事务不能充分发表意见”。可见, 不管是党组织还是党员自己, 他们对于本身的主体地位的认知都是不足的。

(二) 重视生活帮扶, 轻视思想关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党员从心理上渴求得到政治上的激励, 从思想上也渴望得到组织关怀。然而, 在调查当中却发现, 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党组织没有把物质关爱与精神关爱有机结合起来, 仅仅认为对他们进行物质慰问和生活补助是组织应做的工作, 这在党员当中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如, 在问到“你现在希望党组织在哪些方面为自己提供服务、帮助 (可多选) ”这一问题时, 53%选“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77%的人选“培训教育”, 35%选“子女入学”, 63%选“调解纠纷”, 从调查当中我们不难发现, 对于思想精神方面的渴求是主流, 我们图书馆党组织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的。

(三) 方法较单一, 关怀不全面。

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党组织在对待党内关怀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困难党员, 而对其他党员的关怀不到位, 在工作对象上, 往往只关注部分困难党员, 忽视其他党员, 缺乏全面性。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当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 我们在问到“你参加的党组织生活主要内容和形式通常是 (可多选) ”时, 73%选“读报纸、念文件”, 67%选“上党课”, 53%选“文体活动”, 32%选“参观学习”, 57%选“业务学习”, 53%选“义务劳动”。当问到“目前开展“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可多选) ”时, 61%“内容肤浅、枯燥”, 78%“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 83%“脱离工作或生活实际”, 67%“忽视党员的主体地位”, 46%“缺少常态机制”。

二、图书馆工作实践状况

(一) 工作得到读者认可, 特别是党员的服务工作。

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党员在活动当中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认可。像部分党员的修书活动、绿化活动和制作垃圾盒的活动等等, 都得到了来馆读者的认可和赞扬。就像在调查当中的回答一样, 读者对“你对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和“你对图书馆内标识的清晰程度的满意度”以及“你对图书馆借阅环境的舒适程度的满意度”等问题的回答都是“非常满意”。

(二) 馆员观念落后, 服务理念陈旧。

由于受到传统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模式的影响, 长春工业大学图书馆部分馆员还停留在传统的“只顾收藏、管理图书”式的工作模式和服务观念上, 对馆内的图书资源不做宣传或宣传不到位, 仅仅在信息资源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中下功夫, 对文化传播, 文献信息处理方面的创新依然不够, 根本无法真正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例如在问到“你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图书馆提供代查代检文献资源服务”时, 51%的人“图书馆员介绍”, 47%的人“宣传资料”, 76%的人“朋友同学”, 68%的人“网络”。在回答“你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感到困难的是”这一问题时, 73%“不清楚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 68%“不清楚文献存放位置及排列”, 54%“不会使用电子资源”, 21%“没有困难”。

(三) 个性化服务不到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读者的信息需求量多元化、综合化, 图书馆作为读者服务的桥梁作用日益削弱, 传统的“借书还书”式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时代要求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在问到“你如果不常到图书馆, 原因为何 (可多选) ”时, 56%“藏书太少, 资料太旧”, 43%“开馆时间无法配合”, 78%“深度服务不够”占前三位。可见, 对于个性化的深度服务需求是十分迫切的。

三、完善“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 规范民主管理机制, 保障党员权利。

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推行党务公开, 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 发挥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体作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 充分发挥党员参政议政的能力, 让党员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确实让他们感到自己在精神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使命感、政治上有荣誉感。

(二) 完善党员关爱机制, 重视思想关怀。

建立健全党员需求调查制度, 不定期对部分党员进行思想调查, 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 并建立党员需求管理档案, 使党内关怀工作更有的放矢, 取得积极成效。还要建立健全党员心理辅导制度, 帮助他们疏导和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

(三) 改进党员教育机制, 注重方式方法和效果。

要继续加大党员教育力度, 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根据不同党员的不同情况, 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从而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

(四) 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提升党员素质和能力。

建立党员业务培训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党员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如党课教育和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的培训, 特别是新理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 使党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同时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系列学习制度固定下来, 并长期坚持下去, 使党员理论联系实际, 更好地指导工作。

摘要:图书馆的“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 正在寻求新的载体和突破。为此, 我们在图书馆开展此项主题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 对来自馆员 (党员) 和读者两方面各种信息的调查、综合和分析, 深入挖掘, 进而提出建议, 切实达到此项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关爱党员,服务读者,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9

[2].吴汉华.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含义与边界[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

[3].幸玉亮, 沈煜.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研究[J].晋图学刊, 2009

[4].李沛.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功能构建与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 2008

群众图书文化发展 篇9

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已唱主角。这对社会也提出了各种客观要求:

首先要求社会提供一个面向全体老百姓的服务供给的平台。不管在什么样的在历史时期,不管哪个国家,哪种民族,不管哪种阶层的人都有着他们各自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的历史的长流中,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统治机构只注重自己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社会的服务机构也只为他们自己阶层提供文化服务供给。老百姓只有充当配角,只有看的份儿,没有参与的份儿。只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过去被偏视的、被遗忘的、被做为配角的这个大多数人的群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会日益被重视起来。1932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的《关于四个月的工作报告》:“……对于最紧急的群众文化政治工作,还未引起注意……”。只有被“注意”起来,社会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才会想法设法为群众文化搭建各样的服务供给平台。

兴建文化基础设施就是搭建这个平台的一个直接的表现。一个城镇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展示其城镇文化品们的底蕴的重要标志。一个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就最基层的文化阵地,“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可见,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群众文化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需要先建设起属于自己的设施。有人说:街头巷尾、田间工厂,也是群众开展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可是这些简陋的环境卫生毕竟还是会受到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有有了坚固的基础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开展才会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提供服务供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范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层。可以利用重要节日、重大庆典活动等有利时机开展文娱演出、文艺宣传、联欢晚会、灯艺比赛……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地方特色,开展具有乡土气息和民间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良好的、高尚的、能振奋人精神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只有不断的“注意”,不断的重视,面向广大老百姓的这种文化需求,并付之实践,才能做到更好的服务供给。

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己唱主角,还要求社会尊重老百姓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当然,这里所说兴趣和意愿应该是符合历史进化潮流的。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彰显自我,表达自我声音的重要载体。社会充分充许和尊重各种“自我”的存在,不要以强迫的手段扭曲人性的真实发展,只有老百姓的人性不被扭曲,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上,统治阶层才不会把本阶层的意志加强与人民群众。“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吸呼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

劳动人民充分体会到了社会的尊重,才能更好的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凭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革新能力推动着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己唱主角,再要求社会在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科技水平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的实践能力的占有水平。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豪无意义,不是对象,”“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用,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科技水平的审美水平,首先要求社会在群众文化教育建设上投入的力度不要断加强,要增加群众文化事业经费,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要求社会教育深入到群众文化领域。开展群众文化教育专业和注重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

群众文化引领笕川村发展 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建设;文化活动

笕川村邀请民学文化专家指导,排练出优秀传统节目。加以开发运用,发动全村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村党支部积极组织村民参加镇、县、市、省各种文艺会演和体育比赛,通过各种文艺活动和文化建设来改变村民的思想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三农”问题解决,推动城分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深入实施农村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村党支部因势利导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承和创新加大对本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坚持以文惠民、以文乐民、以文育民,为笕川村的高效农业,美丽乡村,富裕农民提供强劲思想动力和文化支撑。

1 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村党支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大本村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村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实现维护和发展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本村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一座全市一流的文化礼堂,并配齐了灯光、音响、布幕、舞台LED天幕和各种演出道具。投资100多万元建好一家全市一流农家书屋,并购置了一万多册图书,2台5的空调,15台电脑,一台投影仪,书画桌等。聘请专职农家书屋管理员,全天候开放,投入500多万元建设了电子商务城,为本农民提供了学习,交流,上网,经商,推销的商务平台。投入80多万元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有大屏幕显示屏和健身路径,灯光和音响。目前投资400多万元建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设计、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建好使用。投资20多万元乒乓馆每晚为村提供免费服务,村里每年都投入几万元用于购文化活动器材。如,电脑、摄像机、照相机、乐器、音响、演出服等,为村发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

2 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

笕川村双委深知文化是“润滑剂”以文化推动农村社会化管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单是为了娱乐更主要是有教化功能,社会管理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社会文化的规制和引导,只有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发挥文化的思想参透和精神的愉悦功能,不断提高文化活动内涵,促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该村成立婺剧基地,戏剧联谊会、舞蹈队、秧歌队、铜管乐队、民乐队、山歌队、钢叉队、舞龙舞狮队、腰鼓队、剪纸队、花灯队等文化活动队,各队有专人负责任明确,制度健全,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特别是本村的春节晚会是全村文化活动高潮。村双委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晚会经费、主题、导演、编剧、策划、并成立晚会组委会。参演的节目必须经晚会组委会通过才能上本村春晚,节目必須主题鲜明,艺术与娱乐相结合、宣传与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每年的春晚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如前年的晚会主题是“五水共治”。去年晚会是“美丽乡村”通过文化活动村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转变。之前农村的宗法观念,修庙塑神,买卖婚姻,重男轻女,虐待老人,聚众赌博,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不讲卫生,小偷小摸,聚众斗殴等社会不良现象随处可见。现在的笕川村,真是村庄整洁,乡风文明,村民富裕,安居乐业。的确农村的文化活动对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丰实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有不估量的作用,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助于村民和谐,社会的稳定,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

文化是经济的内核,文化的繁荣是经济发展根本动力,在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穷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村民的观念守旧,很难改变村民的生活改变。只有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当地的文化资源,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增强村民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如笕川村近年来发展了养殖业,香菇业,还建起了香菇市场,茭白市场,电子商务区,电子公司,锁业公司,建筑公司,为村民创造了大量财富。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近两年投资600多万元对全村进行污水管道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投资600多万元对村庄道路建设,投资1000多万元对全村民房进行外立墙粉刷,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绿化公园,投入1400多万元全村六线下地,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村庄亮化工程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建千亩花海,投入100多万元对古村落前期保护和建设等工程。大批民生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笕川村全村面貌。改变了村民的生活面貌,环境面貌,更主要的是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

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发展才有动力

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必然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更谈不上农民奔小康目标,我们的小康生活不单是建几座新房子,买几辆新小车,也不是简单地看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多少,没有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就没农村的现代化。如果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市场,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民,就不会有农村的社会稳定。为此,笕川村就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参加各类文艺培训,并多次参加省,市,县文艺会演并获金银奖,还在省市电视台播出,特别是于2015年9月成功举办丽水市第八届乡村文化艺术节,更加激发了村民的创作热情,建设新农村的干劲,2015年4月8日浙江省委书记专程来笕川村调研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2015年4月23日熊建平副省长来笕川村调研新农村建设。2015年5月24日文化部组织高级文化外交官来笕川村调研农村文化建设,接着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来笕川村调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领导们的到来给笕川村的干部和村民给予极大鼓舞,也是对笕川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新农村建设肯定和鞭策。

5 总结

笕川村的文化现象促进了全镇的文化发展,邻近村的村民看到了笕川日新月异的变化,都会在反思,笕川村从一个脏、乱、差的村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变成了一个远近文明村、工业明星村、文化示范村。笕川村村书记讲到,努力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积极组织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来教育人、感动人、转变人,只有文化来帮助村民确立潜为目标的道德评判标准、丰实和提高村民的精神生活,促使村民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的风气,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新农村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上一篇:提高学生素养语文教学下一篇:支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