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工作

2024-08-15

群众文化工作(精选8篇)

群众文化工作 篇1

群众文化工作论文

摘 要: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安排和辅导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路径选择;具体举措

群众文化以文艺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各种必备要素。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以市场为依托,向人们提供文化消费产品、场所、服务等城市文化现象。我国的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而成长起来的。那么如何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呢?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和目标

群众文化工作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它是人们在职业以外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娱乐的社会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接受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依靠其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培养和教化人,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推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要想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安排和辅导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扶持那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困境和劣势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把群众文化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群众文化工作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参与的大众性,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群众文化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活动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集中地体现着他的社会性。文化娱乐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得以开展的基本内在动力,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的进步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人们的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欣赏水平的提高,而且人们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各种充满新时代风味的卡拉OK晚会、家庭文艺大赛、亲子活动展示以及读书节、故事会等,总是热闹非凡,观者如云,人们在观赏和参与中不仅愉悦了身心,同时也提高了艺术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群众文化工作应着眼于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间文艺,与民间文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民间文化,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早期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较为简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民间文艺涵盖的内容逐步广泛起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民间文艺成为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体现着民族情感和理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生活。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可以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活动内容,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也最为群众所欢迎。群众文化是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载体,所以,群众文化工作应该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着眼于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群众文化工作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群众文化工作对公民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群众文化的重要任务,群众文化活动可以使人民群众振奋精神,陶冶情操,进而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传统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彰显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贴近社会生活和群众的精神需求,创作出更多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优秀作品,体现民族气魄和鲜明时代气息,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以先进的群众文化去教育人、激励人。

三、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举措

(一)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普及的群众文化。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理论做支撑,没有理论,群众文化建设将处于混乱状态,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完善,特别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群众文化更是这样。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体制深入的改革,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确实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已经从单纯的传统群众文化模式中走出来,群众文化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多元化趋势。客观上讲,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群众文化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在逐步加强,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但任何工作和实践都必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前行,群众文化的发展也是这样,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盲目展开。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

(二)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面临改革与发展的新的挑战与机遇,群众文化的发展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必须打破沿袭几十年不变的单一的文化主体,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商业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街头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是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我们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群众文化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对提高整个社会群体人的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高层次的群众文化队伍

抓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建立群众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应拓宽思路,对文化院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对文艺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评价和使用人才的行业规范和社会氛围,这也是队伍建设尤其是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保证。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群众文化管理机制。上级文化部门要把培训群众文化业务骨干作为自己的工作内容列入计划之中,鼓励和扶持群众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并加强业务指导,要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帮助群众搞好文化队伍建设和业务交流。

(四)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群众文化活动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社会化运作中,要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争取群众和民间文艺团体以及社会机构的广泛参与,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事业的共建需要社会各界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舆论导向等方面积极配合,需要在政府引导与群众配合进行社会文化资源和群众文化消费等方面的整合,同时应鼓励非文化机构和境外资金投入群众文化事业,最终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共同参与,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

四、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由政府保障的人民群众享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提供的服务。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坚持面向大众作好社会文化工作,我们每一个群众文化的工作者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一心,尽职尽责为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持久开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兴淋.组织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群众文化工作 篇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 部分青年群文工作者缺乏主观能动性, 没有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他们在领导和老同志们的传帮带下, 虽也参与组织了许多群众文化活动, 工作能力得到一定提高。但在群文活动的策划、编排、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上, 钻研不够, 综合能力不强, 不能独挡一面, 独自完成工作任务, 只能应付一般工作, 担不起重任。

同时, 群众文化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服务于各项经济建设, 服务于基层, 这是新时期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的使命。因此, 群文工作者要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心, 努力创作出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虽然有些青年群文工作者也创作了一些作品, 但由于视野窄、知识乏、阅历浅等原因, 拿不出富有浓厚生活气息、反映时代脉搏、为群众接受的优秀作品, 以更好服务于社会。

一、对上述问题的原因剖析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青年群文工作者的观念、知识相对滞后, 同时由于社会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 经济收入差距的拉大, 造成价值观的冲突, 使得对群文工作缺乏热情, 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区内书画协会业余爱好者、区内中、小学美

术老师所举办的《白云文化大讲堂》活动, 比如2009年举办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海《古玩收藏讲座》、2010年广州美术学院万小宁教授《美与生活》美术欣赏讲座。由于过来参加讲座的多数是美术骨干, 他们回去后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向其他人宣讲, 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而在辖区内的镇街, 也有针对书画协会美术爱好者开设的培训班, 此类培训更具实

战操作性, 可以根据参与者所遇的问题进行指导, 互动性较强。像在“2009年白云区文化馆、钟落潭镇文化站美术、书法、摄影知识培训班”上, 学员带作品, 由老师直接点评互动, 起到明显的效果。

还有就是带队组织书画、摄影爱好者一起采风写生, 既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水平, 又可以为以后的展览积累作品。

另外, 白云区文化馆还会针对学生放假期间举办公益培训, 像2009年举办“白云区文化馆暑期少儿美术、粤剧公益培训班”, 受到学生的喜欢和家长们的好评。

通过各种优秀的培训, 可以确立文化馆的权威性, 聚拢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文化繁荣的建设中来。

(四) 资源整合:集合优势, 寻求共赢;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整合为王”的时代, 切忌单打独斗, 更需要团队的合作, 共创双赢。白云区内个各镇、街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特点, 这些在区确立的“五大基地”中可以体现出来, 像石井街就是以粤剧为特色, 太和镇以客家山歌为特色、钟落潭以书画、摄影为特色;有些街道的中小学静文艺搞的比较待, 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不够。

2.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少。

群众文化工作必须紧密依靠广大群众, 面向广大群众。客观上青年群文工作者接触社会的时间短, 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主观上群众观念不强, 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这样, 逐步形成恶性循环, 导致社会实践少, 工作能力上不去, 好的作品出不来。

3.自身技能的基本功不够。

虽然青年群文工作者文化素质高, 大多有着一些专长, 但往往从学校毕业以来, 始终是原地踏步, 没有加强自身学习, 知识断层, 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工作上“突”不出来。同时, 由于新时期群文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也要求青年工作者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 单凭一技之长不能够胜任新时期的群文工作。

二、提高青年群文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方法

1. 提高政治素质, 认清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潮流, 从自身做起, 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消化外来文化, 努力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作品。

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

青年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不足, 在实践中磨练自己。要充分发挥能动性, 敢于挑担子, 善于面对群众, 使自己开展的活动能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 继而不断拓宽业务, 不断创新工作, 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3. 不断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 苦练内功。

当今社会, 知识、信息迅猛发展, 原来在学校所学的一些基本技能和书本知识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青年工作者应一方面虚心向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文化”学习,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进修培训, 加快知识更新, 全面“充电”、“吸氧”, 真正做到一专多能, 从而适应时代的需要。

好, 有的街道是老年人退休参与静文艺的比较多等等, 文化馆所要做的, 就是站在全区的角度上, 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 使之产生更大的文化效应。

比如静文艺也是可以和动文艺合作的, 可以组织钟落潭的书画、摄影爱好者对石井街的粤剧项目进行采风创作, 这样可以同时凸显各自的特色, 达到双赢的效果。也可以由中小学美术较强的街道承办全区或是全市的中小学美术展览等等。

和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合作, 挖掘白云区的历史典故、人物风情进行艺术创作, 如三元里纪念碑、贪泉、百花冢等等历史典故;如人物的有陈子壮、招子庸、冯曼硕等等。

而对于区的展览, 经过政府几年的品牌经营, 可以介入挂名、承办等商业模式。培训方面则可以加强与高校之间的联系, 逐步提升文化品味。现在有些区的文化馆和文化公司合作, 或者和培训机构合作, 这些其实也是一种创新机制的有效举措。

集合优势, 寻求共赢是文化馆品牌最大化的体现。

(五) 加强业务干部自身建设:文化馆的支持与自我学习密不可分。

作为文化馆的一名业务干部, 既是文化馆品牌的支持者, 自己本身也是一种品牌, 不仅在专业上, 也要在理论上需要具备相应较强的业务水平, 这样才能在辅导与组织上顺利地拓展工作。

对于单位来说, 对业务干部要给与时间空间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和专业创作, 鼓励业务干部也多参加各种的赛事展览。而业务干部本身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工作中, 通过每一次的活动积累经验, 活动后的总结反思尤为重要, 通过季度、年度的计划总结, 使自己得到提升与进步。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总是会善待有准备的有心人的。

乡镇群众文化工作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乡镇;群众文化;现状;困难;问题

1.乡镇群众文化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逐渐形成了一个遍及城乡的群众文化工作网络,县级建立文化馆、图书馆,在社区、乡镇建立文化站,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室、文化示范户、农家书屋等,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后”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更是当代文化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有的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基层文化工作者困于“守摊子”;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难以立项,有的进入施工了又成为“胡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基础薄弱,许多站是专职人员不专职,人才流失跳槽,青黄不接,出现断层。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阵地短缺,而且公共活动文化商业化。文化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影响活动的展开;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档次低下,对群众吸引力不大;个别地方文化市场违规现象严重,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群众反应强烈。

2.乡镇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2.1文化设施较为欠缺,难以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充裕的条件

此种现象部分乡镇目前仍然存在,没有为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群众文化的影剧院已破漏不堪,有的把影剧院、文体广场拆除作农贸市场,大部分乡镇没有群众文艺广场,更困难的是连一间文体中心专门的办公室都没有,专干在其它职位的办公室办公。按“三个代表”,小康社会的文化要求来衡量,差距很远。

2.2没有足够的文化活动经费,群众文化活动难以常年正常开展

经费是群众文化活动和设施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没有资金群众文化活动不能得到保障,乡镇搞好群众文化活动采取了拉企业赞助、搞校园文化、镇里补助等形式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但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

2.3队伍配备不健全

乡镇文化站人力资源紧张,文化站工作人员多参加乡政府工作,缺少时间来专门抓文化工作,本职工作需要时偶尔应付对待;行政村级尚未配备专职文化专干,使镇村文化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发展。

2.4市场管理不到位

受乡镇文化执法权上移、工商部门上挂的影响,对乡镇文化市场的管理还不是很到位。

3.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群众文化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乡镇群众文化事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文化,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的谈谈以下看法。

3.1为“地域文化品牌”备足光源

要使“地域文化”更璀璨,只有备足光源,才能有多彩的光环,才能使“地域文化”资源发掘、利用更合理、更充分。

3.1.1阵地上要创新活动载体

“地域文化”阵地活动创新载体是阵地活动增添活力的基础,如开展地域文化品牌资源进乡村活动,电影下乡、送书下乡、送戏下乡,有力地推进“地域文化品牌”资源的利用。坚持把拳头文化品牌送出去,提升品牌知名度如;“欢乐莲城”乡村艺术节、“欢乐莲城”社区艺术节。

3.1.2艺术上形成文化品牌

“地域文化”资源之一是特色文艺,构成特色文艺的即可成为文化品牌,就是所谓的“一乡一品”,如我们莲都区大港头镇推出以古堰画乡、处州乱弹为特色的品牌文化;黄村乡推出以白羽王鸽、孔明灯为特色的品牌文化。

有了品牌就要努力做大做强,成为打得响、打得出的拳头产品,给“地域文化”增光添彩。

3.1.3组织上健全业余团队

业余团队是骨干,是中坚,是镇(街道)文化资源中的关键性资源。业余团队建设好了,文艺创作有人撰稿,书美摄影有人创新,锣鼓琴声有人敲拨,唱歌跳舞有人上台,文化艺术才能丰富生活。业余团队要健全组织,贵在坚持活动,不断推出新人,开展传帮带,普及提高文化艺术,推动乡镇文艺繁荣发展。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地域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盘活鎮(街道)文化资源,也给了“地域文化”充足的光源,使拳头文化产品闪光久远,光环多彩,如 我们莲都区“天天乐”文体广场活动点。

3.2让“地域文化”光射四方

既然是品牌就要让它闪闪发光,辐射四方,一个乡镇集镇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文化建设达到品牌乡镇,标志着文化建设已有相当的层次,因此要向外、向基层辐射扩张,用先进文化占领整个农村阵地。

3.2.1文化进村抓扩张,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继续抓好“四五六”。“四”即建立县乡村户“四级”文化网络,县有文化馆主阵地,乡镇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活动室,组有文化特色户;“五”即文化“五进村”,也就是图书进村、文艺演出进村、电影进村、科技进村、宣传进村;“六”即村级基本文化阵地建设做到“六有”,有综合活动室、有图书室、有电子阅览室、有电教室、有体育室、有宣传栏,并坚持经常开放,使现有的文体设施得到有效利用,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成果。

3.2.2文企联姻促发展,推进企业文化

“地域文化品牌”要实现辐射,须向企业渗透,因为现代农民中在企业工作的占很大比例,文企联姻能促进企业经济和文化发展,发挥文化的智力支持。方法上:一是协助企业办文化;二是平时活动搞杯赛;三是大型活动做冠名,从而促进企业经济对文化的推动作用。

3.2.3校园文化育新苗,群众文化长久远

校园文化是乡镇文化的摇篮,“地域文化”要为校园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文化站文艺辅导进校园,培育新苗;各类文化活动进校园,让师生共同参与,打造群众文艺的深厚根基,使“地域文化”之光久盛不衰,使其在促进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贡献。

3.2.4打造文化品牌,抓特色文化建设

第一,继续抓发展,抓投入,以抓好文化中心、文化影院建设为重点,打造文化品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第二,以开发生态旅游文化为特色,特别是注重“农家乐”和农业生态观光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加强投资,扩展领域,开发项目,不断做大做强。第三,以镇(街道)所有的古文化遗址为重点,开辟古镇、古桥、古庙文化,加快发展旅游文化。第四,以镇(街道)的特色文艺节目为重点,完善民俗民间文艺,开展文化交流,形成在艺术上的特色文化,从而达到繁荣农村文化之目的。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人们文化生活还很落后。特别是人口占70%的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而群众文化具有覆盖面广、社会性强,而且投入少、见效快、影响大特点,符合群众自我选择,主动参与的心理,解决和满足县以下农村人口文化生活的需求,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文化会快速发展,最终会逐步成为文化事业的主体部分。从发展趋势上看,群众文化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全局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达亮.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城市群众文化建设[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2012年群众文化工作实施意见 篇4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建设xx文化强县战略的推进之年。全县群众文化工作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以建设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从构建机制、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组织、繁荣文艺创作、打造文化品牌、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奋力开创xx群众文化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推动xxxxxxx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建机制、强队伍,保障群众文化工作顺利开展

(一)完善群众文化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全县群众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群众文化工作联系机制,统筹安排部署全县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工作纳入年度党政工作目标考核的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任务措施,加大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县级部门、各镇乡每年组织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得少于3次。

(二)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县级各部门、各镇乡要选好配强宣传文化干部,为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打好基础。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培养“文化能人”,重点培养一批作家、艺术家、记者、编辑,使之成为全县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和文化中坚力量,发挥好他们的帮带作用。充分发挥县文化馆、县xx艺术团、县市民学校等文艺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加大对基层文艺干部、群众文艺爱好者的艺术指导和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方式,邀请国内优秀的艺术家来xx讲课、培训,选派文艺干部参加国内的重点艺术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文化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艺术水平,增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能力。

二、夯基础、重服务,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一)文化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县文体中心、xx影城、镇乡文化站、电影院等文化项目要在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已建成的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等公益性文化阵地要进一步完成相关的管理制度,配齐相关设备,落实管理人员组织并开展活动。

(二)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进一步整合涉农网络文化信息资源,逐步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多种技术连线,搭建服务农民的综合文化信息平台,促进我县新农村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三)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年内建设农家书屋xx家,实现全县xxx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配备好相应的设备,及时更新书籍,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好经费人员。要通过组织开展xx县“农民读书”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致富本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重质量、讲实效,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按照建设文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提高、注重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形成以节庆文化为龙头、以城乡联动为抓手的群众文化新格局,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围绕党的十八大召开、纪念延安文化座谈会70周年、xx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巩固、新中国成立63周年等主题,精心组织一系列全县性的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在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比赛。举办xx杯”首届群众舞蹈大赛、第x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xx杯”首届家家乐才艺大赛、“阳光下成长”xx县首届中小学校园艺术节、xx县第四届美食文化节、世界旅游小姐xx赛区选拔赛等一系列面向群众的文化赛事,打造xx文化活动品牌,确保每月都有一次大型文化活动,推动xx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组织好基层文化服务活动。大力开展送文化到基层活动,“xxxxx”文艺展演全年不少于25场、“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不少于5个镇乡、“送戏下乡”不少于200场。大力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年内放映公益电影达6000场以上,确保每个行政村每个月能看到一场公益电影,每个学校每学期都看到2场电影。县文化馆、市民学校开展免费文艺培训人员达到500人次以上。

四、广交流、强提升,繁荣全县文艺精品创作 组织文艺创作和艺术生产,推出文艺精品力作是文艺工作的重要任务。要立足于我县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推出一批精品力作。

(一)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立足xx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围绕重大革命题材、历史文化题材、新农村建设题材等,不断推出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各领域文艺精品。完善xx县优秀文艺作品奖励制度,适时建立县文学艺术奖励基金,对已评选出的xx县首届优秀文艺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启动xx县第x届优秀文艺作品的申报评选工作。

(二)实施文艺优秀人才库建设。对xx籍的各类文艺人才(含文学创作与评论、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广播电视、民间艺术、诗词楹联、根雕奇石等11大门类)进行信息普查工作,逐步建立各类文艺人才信息库,掌握了解全县文艺人才基本情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各协会班子及会员信息档案,为规范会员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持,其基本信息由各协会按要求负责提供。

(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介。要主动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联系,邀请省内外重要文艺团体到xx采风创作,与省内外大型文化传播企业进行广泛交流学习,在xx举办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县内的文艺团体、精品节目、优秀作品要积极参与国内的各种大型演出、展览和比赛活动,在交流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影响力。

五、强保护、创品牌,弘扬县域传统民俗文化

(一)加强县内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对县内的文物、文化资源重新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发现、发掘、保护一批以前未列入保护的历史遗迹、重要文物和历史传说,组织编撰“人文xx”系列丛书;要邀请国内知名的文化、考古专家再次对xxxx、xxxx、xxxx、xxxx进行调查研究,适时召开“xxxx”、“xxxx”、“xxxx”等研讨会,进一步挖掘提升xx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建立健全非遗保护管理机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和申报力度,重点做好我县xxxxx的申报工作;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重点做好“xxxx”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对xxxx、xxxx、xxxx、xxxx、xxxx等独具xx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民间技艺进行开发包装,积极参加国内各种非物质文化的展示活动,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影响力,引导人民群众健康地参加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六、融资源、强监管,推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一)鼓励社会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广告、印刷、工艺美术等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和动漫游戏等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出台文化产业优惠政策,吸引更从的社会资源进行文化产业发展,使全县文化产业产值在2012年GDP中的比重逐步达到4%以上,推动我县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为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引导与监管并重,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组织文体、公安、工商、环保、城管等部门开展以“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出版物市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曝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盗版盗印书报刊和音像制品、文化娱乐场所违法经营等重点案件,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推进全县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

主题词:文化工作 意见 通知

中共xx县委办公室

2012年3月 日印(共印

xx村群众文化工作汇报[推荐] 篇5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文化阵地

——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东侧,紧靠xx公路,全村312户,1420人,有耕地面积1992亩,其中水田1750亩,人均收入2080元。在市委组织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去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该村试点,新修进村公路长XX米,宽5米,房前屋后种树5000棵,户户通水泥路6500米,栽花1500平方米,修下水道900米,新建电排站二座,修水渠3000米,机耕道15条计4500米,改厕175户,建沼气池150户,新建科技兴农楼一幢,计380平方。组建锣鼓队15人,秧歌腰鼓队20人,图书阅览室藏书300册。

二、具体做法:

1、解放思想,正确引导

在市、县领导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体村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文化阵地,让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在全村开花结果。一是解放思想,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增加科普知识。组织村民培训,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抬走了菩萨送走了神,昔日求神拜佛的庙堂变成了热闹非凡的文化活动娱乐场所。二是正确引,组织老年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健身操、象棋、太极拳、故事会等,通过“五老”(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党员、老代表)人员做好各方面的政治思想工作,引导村民远离赌博,讲究文明,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2、强化阵地,科技兴农

为让村民有一个较好的活动场所,我们做到:一是把庙堂改为活动中心;二是新建一幢二层380平方的科技兴农楼。村委会有计划、有部署、有安排,定期举办文艺晚会,组织他们表演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等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的男女队员齐上阵,走村窜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不叫苦不叫累,不计报酬,感到义务演出心里乐、很踏实,得到乐村民们的高度评价。每逢下雨天及农闲时节,村图书阅览室争先排座在阅览大厅,读书看报在该村蔚然成风。

3、丰富生活,健康向上

xx村群众文化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各项活动都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赞赏,人人喜爱,个个参与,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占领了农村阵地。今日的xx村,道路宽畅,卫生整洁,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群众文化在全镇起到了典范作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xx镇xx村

群众文化工作 篇6

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文化品牌,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繁荣和丰富全县人民文化生活为己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文化艺术精品战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县文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0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我局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的理念,结合工作实际,以深入学习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

二、五”学习制度和每月一次的党员集中学习制度,认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省、市、县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召开了全县文化体育业务工作会,对乡镇文体站工作人员进行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派出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到昆明参加文化站长培训班,加强了基层站所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根据中共××县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部署,我局于2009年3月至8月在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党员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严格按照县委的要求,做到程序不少、环节不减,结合实际、突出主题、求真务实,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将学习实践的成效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和活动中。按照“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找准了问题、看到了差距,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振奋了精神、激发了干劲,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9年8月,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了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科学发展”为主旨的教育学习活动。切实加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增强了责任意识,树立和弘扬了优良作风,为促进我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三)积极申报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和申报对接工作,编制了1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和项目初设,并通过评审,2009年上级下达了景星乡等四个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目前正进行前期进场施工准备。为鱼塘乡景平村等四个村级文化室各配备价值2万元的音响设备一套,完成了通关镇新武社区等6个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为村级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硬件保障。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进行了整体性修复。

(四)群文工作有效开展,文艺创作推陈出新。一是春节期间在太阳广场、北标园、文庙、体育场组织了庆新春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焰火晚会、大型游园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二是2009年6月一台汇集××县哈尼族九个支系的优秀民间文艺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第7高清演播室录制完成。7月份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进行了为期一周每晚30分钟连续播放,进一步弘扬了××哈尼族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现了新时代下新××的发展和变化。三是县文化馆合理利用学生假期,举办舞蹈、钢琴、声乐、民族乐器、书法、美术等各类培训班,培训学员达160人次。内部刊物《阿××》出版两期,发行1000余册。四是积极深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资源,结集出版了《阿××增刊》—哈尼放歌唱××500册和《双胞迷城:××》2000册等书籍,加大了对××的文化旅游推介力度。五是《文体简讯》面向全县各乡镇、县属各部委办局发行15期,发表信息100余篇,其中云南文情快报采用4条,普洱日报采用14条,普洱文化简讯采用40余条,××政府信息采用9条,中国茶城网采用70余条。六是文艺创作推陈出新。由文化馆工作人员创作的酒歌“哈尼山乡欢迎你”、“端起你的酒杯来”在全县茶歌、酒歌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情景剧《青春在云岭高速闪光》在元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文艺汇演中荣获创作一等奖;书法作品《暮从碧山下》入选普洱市庆祝建国59周年展览;油画《早春大地》入选首届普洱市油画艺术展;美术作品《春染山庄》、《歌谣》、《乐土》参加了云南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书画、摄影大赛,《歌谣》荣获三等奖,《乐土》荣获优秀奖,中国画《大地回春》入选彩云奖,并编入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书画、摄影大赛作品集。七是为充分展示我县本文来源:好范文http:///哈

尼族九个支系多彩的民族服装、服饰制作工艺及独特哈尼风情魅力,结合实际,制定了我县参与第二届云南省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暨第九届中国普洱茶节民族服装服饰展示、民族风情巡游活动方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五)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我局始终把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工

作上抓紧,政策上扶持、投入上保障,把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边。一是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年放映电影2158余场,其中乡(镇)放映1610场,县城放映548场,并在县体育场继续安排广场数字电影放映,在新安、孟弄两乡发展了农村个体放映队伍1支,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解决贫困地方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三是图书馆顺利通过全国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建立流动图书点14个、“党员农家书屋”1个,更换流动图书18次11600余册,分编上架图书384册,办换借书证办365个,到馆读者38310人次,借阅图书40481册次,借阅人次35240人次,为读者解答咨询186人次。报刊阅览室装订过刊410册,出版新书推荐宣传黑板报10期,完成《思茅日报》“××版”2009年度专题目录编制。四是新华书店以改革促发展,以扩大图书发行量为重心,加大经营结构调整,强化企业管理,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全年累计完成销售820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五是紧抓“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歌舞进万家”活动不放松,加强原生态歌舞的挖掘、整理、提炼,以“阿迷车”为主线,继续深入挖掘哈尼族支系一歌一舞,并于“两节”期间举办了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展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六是继续深入挖掘整理《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哈尼族叙事长诗,通过有关专家的再次收集、整理准备再版。

(六)圆满完成了第五届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的各项组织工作,文化旅游产业初见端倪。第五届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及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办出了新意、办出了效果,营造了热烈、喜庆、和谐的社会氛围。一是大型主题开幕式文艺晚会舞台表演与背景电子屏幕同步展示,名人明星登台献艺精彩纷呈。二是哈尼长街紫宴规模达889桌,长1500米,为历届“两节”活动之最。三是众多名人、明星参会,引起了省内外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新闻报道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了开、闭幕式文艺晚会及民俗民间部分系列活动的现场直播连线。四是参会双胞达1000余对,共接待游客10.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92万元,签订协议投资5.3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共赢,加强了对××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高了××的知名度、美誉度,文化旅游产业初见端倪。

(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确定了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县自2008年10月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组织了三个实地调查组近二十名普查队员深入全县15个乡镇,56个村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文物线索近130条,立项调查103项,收集文物标本十余件(石雕头像2件,石砚1件及陶罐等),gps测点320处,拍照近2000张,调查笔记过万字,圆满完成了我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已完成的普查项目中,各种不可移动文物种类都有发现,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石刻及近现代重要史迹等。此外还发现了许多新项目,如新抚乡的远古岩画群,团田乡岔河村的风雨桥、朝山庙,绿叶村民约碑;文武乡文武村老君殿遗址、丫口村老郭寨神像、丫口村大坪掌三头六臂佛像;鱼塘乡丙礼村石兽;通关镇景坝村孔明城残碑、安民村帕提古墓群等,极大地丰富了××县的文物种类。并根据普查结果编制完成了《××哈尼族自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上报县人民政府和市文物普查办公室。

县文物普查办公室对普查出的成果进行认真整理,拟出24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市文物管理所认定和县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哈尼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确定碧溪古镇19个院落24户核心区、景星官厅战役遗址、团田田政起义遗址、普西铁索桥及忠爱桥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为加大我县文物保护力度,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新发现的重要文物新抚岩画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积极参与起草和制定了碧溪古镇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现存文物的保护和管理。

(八)加大文化市场巡查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一是组织经营户开展禁毒、防艾等培训3期,参训28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00多份。二是全年共检查网吧396户次,处罚违规经营户7户次,罚款5200元。并对网吧管理进行实名登记,安装了“网络监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大大减少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超时营业的现象。6月份,与公安、工商联合开展了打击“黑网吧”专项行动,对全县15个乡镇进行突击检查,一举查处取缔“黑网吧”16家,暂扣“黑网吧”电脑162台,三是检查娱乐场所142户次。四是检查打字、复印经营单位120户次。五是检查出版物市场176户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940件(盗版图书440册、盗版音像制品1497本、淫秽色情音像制品1003本),进一步净化了我县社会文化环境,为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做出了积极努力。

(九)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局积极组织人员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名录三个(传统舞蹈《哈尼族牛皮鼓舞》、哈尼族民间口传文学《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传统手工技艺《双龙麻脆》)。其中哈尼族民族民间传统口传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被列入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省人民政府推荐为2009年文化部开展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项目。

(十)古籍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根据国务院及省市县相关部门的要求,我县古籍普查工作于2009年1月全面展开,我局及时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及普查办公室,并按计划开展全县古籍普查工作,通过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了解和掌握了我县个人及单位收藏的1911年以前书籍55种88册,年代不明的待定书籍20种147册,完成资料查询跟踪服务课题2个。

(十一)三十周年县庆各项文体组织工作稳步推进。今年适逢××哈尼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我局承办了大型迎宾晚会及庆典大会入场仪式和会场布置等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按部就班推进之中,大型迎宾晚会以“阿迷车”为主线,通过深入整理、挖掘民族民间文艺,集中展示了××境内哈尼族九个支系的哈尼文化,弘扬和继承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入场仪式确定将有全县各乡(镇)及部门共30个方队组成。庆典主会场场地正进行修复,会场布置已进入实施阶段。

(十二)开展基层党员互助共建扎实有效。为纪念党的88岁生日,我局积极开展建党88周年纪念及互联共建活动。对挂钩点新安乡邓空村本着“挂真情、扶真贫”的原则,深入村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并带去了文体局捐助的基层党员活动经费,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文体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团队精神与爱岗敬业精神。

二、2010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是进一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县委抓整改落实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努力形成系统上下合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使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引领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掌握全会精神的基本内容,激励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的能力和水平。

(二)继续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极力提升“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亮丽名片。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建设“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为核心宣传××形象,认真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在开发九个支系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上下功夫,积极做好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的挖掘、整理工作,认真打造《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为主题的歌舞精品剧作。

(三)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和实施“贫困地区二馆一站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狠抓落实,加大项目督查和监管。按照统筹规划、面向基层、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以村为重点,以就近方便、灵活多样、安全适用、管理规范为原则建设农家书屋及村级文化室,积极构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四)继续抓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结合我县实际,充分发挥流动舞台车的作用,积极开展文艺下乡活动。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积极拓展图书馆业务。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流动图书点”建设工程,在县体育场每周五、周六继续安排广场数字电影放映,满足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解决贫困地方农民“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五)因地制宜,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和转换文化体育管理职能,依法管理、改善服务,深化干部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发展好、实现好、保障好公民的文化权益,组织好、开展好各大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继续全面深入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做好第六届中国·××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的各项组织策划工作,以文化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储备、推介、招商,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做强做大我县文化旅游产业,提高经济占有率。

(六)积极实施“四大工程”、“三项行动”及完善“三个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活农、文化艺术精品、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体育人才培养等四大工程;开展文化产业创意行动、文化市场绿色行动、加强基层文化行动等三项行动计划;初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研究体系、文化科学管理体系等三个文化体系。

(七)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对突出的问题加大力度进行专项整治,确保战果,巩固成绩,杜绝反弹,营造良好、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和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八)继续推进全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及全国古籍普查工作。在查缺补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续工作。认真做好全国古籍普查工作,配齐配全设备人员,有步骤、有计划的开展好普查工作。

浅谈群众文化摄影工作 篇7

一、群众摄影热情高涨, 但摄影技术和水平不高

摄影技术的提高, 必须要有较多的实践、交流和相互学习。没有较多的摄影活动, 就无法提高广大群众的摄影水平, 也无法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多种社会功能。

通过调查, 昭通市各县区的摄影组织领导一般都落户在各文化馆, 而各文化馆的摄影干部一般都身兼数职, 他们的摄影工作主要是拍摄文化活动的各种资料, 因而其摄影技术大多处于中低水平。广大群众参加摄影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摄影水平。然而, 我们的摄影干部自身摄影技术水平不能提供这种有效的帮助, 又不能花钱请专家提供这种帮助, 因而造成群众摄影热情高涨, 但摄影技术和水平不高。

二、摄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有待及时普及

摄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普及是提高群众摄影水平的保证, 也是使群众摄影热潮长盛不衰的保证。但是, 负责群众摄影活动的干部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摄影需求无动于衷, 只是搞一些展览、比赛活动, 没对广大喜爱摄影的群众进行摄影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就昭通市现有的摄影组织每年几乎看不到办普及培训班, 有不少群众打电话或在QQ群里咨询哪有培训班, 都是叹气而回。广大群众对摄影的热切之情和对摄影的强烈需求令人感动, 可我们的摄影干部呢?除了搞展览还是搞比赛, 根本无视摄影基本技术知识的普及, 普及工作无人抓是严重影响群众摄影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各种摄影比赛的不良导向, 致使群众摄影活动目的不正确

摄影作为一种快速准确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 其突出的社会功能已经越来越被社会各界人士公认。利用举办大型摄影活动来介绍及其产品, 来介绍某些旅游胜地, 来开发未被人知的经营项目, 已经被众多的商界政界人士采用。近年来, 摄影大赛层出不穷, 奖金数额越来越大, 致使许多摄影爱好者走上急功近利的歧途。奖金越高的大赛, 参加者越多;奖金少的比赛参加者寥寥无几;无奖金的干脆无人问津。许多摄影爱好者不再有艺术上的刻苦追求, 不再有技术上的刻苦钻研, 买一台高档相机就参赛, 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摄影组织和群众摄影活动。有的摄影组织只搞比赛, 不搞其他活动, 为吸引更多的摄影爱好者, 不惜血本加大奖金额度。比赛一结束, 完事大吉。这种错误的导向使群众摄影技术水平不高, 艺术素质不高, 更甭说陶冶情操, 丰富业余生活了。

四、基层摄影组织应与企业紧密联姻, 给予群众摄影团队经费支持, 确保团队月月有活动, 长年不断线

摄影是一个消费较高的艺术门类, 光靠上级拨款是无法将基层群众摄影事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好的。基层摄影组织必须另僻蹊径。我以为, 基层摄影组织要想把群众摄影这块蛋糕做大做好, 应与有实力的企业挂钩, 紧密联姻。基层摄影组织通过一定的形式为企业扩大影响, 宣传、介绍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同时, 也获取企业在经费上的支持。与企业紧密联姻是基层摄影组织扩大自身影响并获得活动经费的一种好方法。但是, 光靠企业的这种“恩赐”是不能长久的。基层摄影组织必须想方设法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 开办一些创收项目, 开展以文补文活动, 扩大经费来源。

作为基层群众摄影组织, 则应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公益性活动,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政府, 使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群众摄影组织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方面可以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宣传政府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 促进小康社会的建设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可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基层群众摄影组织只有这样的开展工作, 才会获得政府在经费上的长久支持。

取得了经费上的保证, 就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有高效的摄影技术水平的群众业余摄影队伍。大家都知道, 群众摄影会员都是在业余时间玩摄影, 无论是在摄影理论、技术方面都还十分稚嫩, 就要需要文化馆的摄影干部适时要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实际拍摄活动。有的时候到外地进行采风创作, 有的时候组织会员进行专题摄影创作, 只有保持团队常年有活动, 才能使摄影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五、摄影干部的作用是群众摄影事业能否兴旺的关键, 他必须无比热爱群众摄影事业, 为群众摄影事业能吃苦耐劳, 有甘当人梯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负责基层摄影组织的业务干部必须具备如下素质:1、对群众摄影事业有极强的事业心。2、有较高的摄影专业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3、具有很强的公关外联活动能力和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负责基层摄影工作的业务干部如果没有一颗对群众摄影事业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其结果必然是上级给钱就干, 给钱多也要少干, 不给钱坚决不干。没有较强摄影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业务干部, 是不能搞好这项工作的, 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个门外汉, 又怎能指望他为广大爱好摄影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排忧解难呢!负责此项工作的业务干部必须要具有很强的公关外联活动能力, 才能在上级划拨的业务经费不足时, 通过自身的公关外联活动搞到补充经费, 使群众摄影活动得以长相持久的开展。

文化馆的摄影干部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开展群众摄影活动影响极大。基层摄影组织一般都挂靠在文化馆, 文化馆的摄影干部一般都是基层摄影组织的负责人。从调研的情况看, 文化馆的摄影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极需加强培训, 提高水平。根据不同的基础, 不同的业务能力及业务需求进行培训, 采取系统的理论讲座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法, 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培训方式, 尽快使县级负责群众摄影的干部的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彻底改变基层摄影干部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的状况, 以便更好地开展群众摄影活动。

当前, 各基层摄影组织所举办的活动形式太单一, 现在的群众摄影活动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摄影大赛和月赛。摄影比赛是能吸引不少群众参加, 也不失为推动摄影事业的一种手段。但作为基层摄影组织, 是自寻死路。首先在经费上没有足够的实力。因此, 要想吸引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参加活动, 应把比赛与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活动相结合。例如:可以设定专题, 组织群众集体外出拍摄, 这有利于相互交流;可以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以便学习别人的经验, 还可搞些摄影理论研讨会和理论报告会, 用以提高广大群众的摄影理论水平, 这也有利于摄影技术的提高。即使是比赛, 也可以多设定一些专题比赛, 使参加者能从中感知摄影的乐趣。

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工作开展 篇8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它是群众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以自我活动为主体,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进行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各类文化活动的总称。群众文化是以普通群众为主体,由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生活等几大方面的内容。

我国的群众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新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事业,同样需要寻求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建立一套良性循环的新机制,开拓一种积极发展的新思路。群众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公益性社会文化事业,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具有龙头、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规范社会文化市场的方向、促进两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只是文化工作的服务者、引导者,应突出群众的自主性、主导性与参与性。

其次,群众文化来自基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基层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情感体验与精神追求,是生活和实践的活生生的质朴情感的升华与体现,它既不苛求过于专业,也不片面追求阳春白雪。当然,这并不排除群众文化可能创造出阳春白雪的成果,以及人民群众对阳春白雪的欣赏能力。

再次,由于基层群众的阶层、群众性的差异;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不同领域的不同人群之间在文化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多元文化的一致性,发掘多元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艺术价值,从而丰富和活跃我们的群众文化。

我们可以将以上三部分归纳为群众文化的主体性、草根性和多元性,针对群众文化的这三大特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我们的群众文化:

一、加强群众文化理论建设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群众文化学、群众文化管理学以及群众文化辅导学,这些方面目前的理论还很不细致,有很多课题也还没有进入专业研究人员的视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支撑我们的理论,同样,任何一项实践也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盲目前进而取得累累硕果,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不能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前行。因此,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新的突破。

二、建立高层次的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在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已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文化部、教育部应对文化院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在相关院校开设群众文化或文化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班。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上,也应拓宽思路、创新方式,须知道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另外,对文艺人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标准,而应结合业务技能和业绩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地评价和使用人才的行业规范和社会氛围,这也是文艺队伍建设中保证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在社会化运作中,实现文化资源共享,文化事业的共建,发挥出文化新的潜在力量。应争取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参与,提供多种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群众文化事业中来。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大力整合,政府、社会、外资、个人共同参与,最终形成全社会自觉支持群众文化事业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态势。群众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人民恰好也是社会化运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力量,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多种社会参与方式。

当群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创造性地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则是摆在我们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对此,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观念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前提

群众文化事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向全世界开放的已不仅是货物贸易,还有部分的服务贸易领域,如一些物化了的文化,它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对外贸易领域,因此国家文化已逐渐推向全球化。我们必须抓住这有利时机,构筑起我们群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防护墙,做强做大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这也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二、机制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

有了新的观念,还必须要有一套与其相适应的机制,要在不断创新观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灵活的创新机制。

(一)要形成以组织活动为龙头的新机制。过去文化馆(站)是以创作为龙头的,随着改革深化和文化产业成分的介入,我们的基层群众文化馆(站)要以组织活动为龙头,因为组织活动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很强的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以此来带动各类创作、团队建设和培训辅导。

(二)要形成一套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文化馆(站)要通过对人才的合理配备和资产的重新组合、配置,初步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新格局,并不断完善从信息公关、创意策划、合同管理、组织实施到经济核算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机制。

(三)要形成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与人才结构对于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十分重要,基层文化馆(站)要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人才,可采取提倡岗位成才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鼓励青年定向、定位自学成才,形成学专业、钻业务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进人才,促进单位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梯队建设。

(四)要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制、中层干部评聘制,一年一评、两年一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职称评聘分开等一系列灵活的人事制度,使每个成员都面临选择和机遇,形成良好的竞争心理和氛围。

三、管理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保障

形成了新的机制,管理便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力保证。文化馆(站)在机制创新的过程中,要同步形成一套创新的管理模式。

(一)实行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我们文化馆(站)可采取不分编内编外、不分身份、不受编制限制的灵活措施,采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编、合同制用工、人事代理、借用等等多种方法,搞活内部人事配置,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为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群众文化馆(站)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以下四种分配制:一是以工资为基础的奖金评比分配制;二是工资奖金全浮动制;三是责任承包上交制;四是总工资包干制。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分配制度来调动文化馆(站)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意识创新是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载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文化产业的意识,树立文化走向市场的观念。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越来越重要,是我国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想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对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必须由完全的计划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文化资源配置方式,并建立配套文化保护机制。一项群众文化活动有没有吸引力,就看群众是否爱听、爱看、爱参与。为此,我们要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按照文化生产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创造和生产,以实际行动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上一篇:学校减负工作下一篇:初中毕业典礼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