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融合(共4篇)
协调融合 篇1
就目前来看,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为了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寻求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的发展之路至关重要。本文简要研究了基于产业融合模式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 旨在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1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意义
1.1 降低成本。
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优化整个体育旅游产业链, 形成分工合作的系统, 促进了规模性效应的产生, 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体育旅游企业之间能够产生竞争性的合作, 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融合, 这就降低了竞争成本,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能够使市场建立一个信任机制, 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融合和协作降低了生产成本。以阿尔卑斯山冰雪旅游产业为例, 其形成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横纵贯通, 体育旅游业与教育、科研、文化等各个产业有机融合, 形成了交通、住宿、餐饮、体育旅游活动一体化的价值链[1]。
1.2 融合效应。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不仅仅代表着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作为一项融合产业, 体育旅游产业还能够与其他多个产业进行融合, 最终形成以体育旅游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链, 这种融合能够带动产业链上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 当今比较流行的各个体育旅游圈的建立, 就是融合效应的具体体现。这种体育旅游圈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还能够使当地市政、交通、建筑、文化等各个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1.3 促进创新。
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内企业的竞争, 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 各个企业势必会加强对科技, 以及相关体育旅游服务的创新, 从而推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体育主题公园就是以体育旅游需求为准建立的以体育旅游产业为中心, 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体育旅游产品平台, 体育主题公园实现了资源的创新和主题的组合, 例如北京市龙潭湖体育主题公园等。
2 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
一般来说, 产业融合的协同创新指的是相互融合的产业在技术、产品、生产流程、市场等各个方面的协同创新, 但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有所不同, 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主要指的是体育旅游产业中创新要素的共享和深度协作。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 以及其他融合产业能够实现技术、经营战略、文化、市场等各个方面创新要素的共享和合作, 从而实现各个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等, 从而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中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市场、新品牌等的创新活动[2]。
3 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3.1 运作模式的创新。
就目前来看,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竞技性较强, 这种运作模式不符合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不能够获得长期的成功和利益。美国是娱乐化的运作模式, 欧洲是明星化的运作模式, 而中国并不具备这两种运作模式发展的条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注重多元化的同时, 还应当注意体育旅游产业的专门性, 要形成体育旅游产业系统, 注重体育旅游产品的整合、优化和创新, 同时还应当对体育旅游产业的结构进行创新和优化。
3.2 体育旅游产业政策的创新。
国家应当加大对体育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 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应当把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具体来说: (1) 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以此来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注入, 促进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2) 建立体育旅游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此来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秩序和相关企业经营者的行为, 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
3.3 产业结构的创新。
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等核心产业滞后是制约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会压缩体育旅游发展的空间。产业结构的创新指的是对体育旅游产品比例的创新和优化, 这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我国体育旅游业还处于发展阶段, 体育旅游产品大多以单一的参观竞技赛为主。
3.4 多元化融合发展。
首先, 旅游产业作为体育旅游融合的基础力量应当积极投入到融合的浪潮中, 主动的与体育产业进行融合;第二, 体育旅游产业可以对自身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全面的分析, 进行科学的多元化扩张, 促进体育旅游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 提升经济效益;第三, 体育旅游产业可以和文化产业相互融合, 将体育、文化、旅游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位一体, 协同创新”。
3.5 经营模式的创新。
经营模式的协同创新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 (1) 体育旅游企业之间可以形成战略联盟, 通过合作联营的方式来实现集团化经营; (2) 体育旅游企业可以通过连锁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来实现横向一体化, 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以上两种方式能够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外部要素向内部化转变, 这就降低了协同创新的难度, 有效的强化了协同创新的效应。具体来说, 游客与体育旅游目的地是相互联系也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应当做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性协同, 促进客源地的旅游需求与旅游地的客源需求相互耦合, 可以通过合作制度的建立, 在体育旅游交通运输、体育旅游产品推介、体育旅游信息交流等各个方面实现协同创新。此外, 体育旅游目的地之间也应当建立良好的协同关系, 形成体育旅游产品供给方面的合作互补, 在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促销、体育旅游策略的制定等各个方面进行协同创新, 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各个体育旅游服务的同质化, 实现了区域体育旅游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能够降低成本, 产生融合效应, 协同创新是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本文从运作模式、运营人才、产业政策、产业结构、多元化融合和经营模式等六个方面来研究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协同创新策略, 旨在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旅游产业的融合有着高度的开放性和综合效益性, 随着产业融合模式的不断发展, 体育旅游产业悄然兴起, 协同创新是促进体育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本文简要分析了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意义, 探讨了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的内涵, 并研究了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的策略, 旨在为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旅游,协同,融合
参考文献
[1]邹广琦.河北省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演化影响研究[D].燕山大学, 2014.
[2]王伟.基于产业融合的旅游业业态创新研究[J].江苏商论, 2014, (05) :37~39.
协调融合 篇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产教融合首先要注重学校教育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现在很多高校的理工类系院都会或多或少地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近年, 在校企联合组建的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积极组织学生进企业实习实践、安排教师顶岗实践, 学校还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学生讲课, 企业还会派优秀人才到学校一起参与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工作。比如:在企业的建议下把相关理论课程和企业实际操作原理方法合并, 增加和企业实际紧密联系的具有应用型和实操性的新课程, 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促进地方高校教育的发展, 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随着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推进产业升级, 对新生进行职业培训,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 能使地方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高校产教融合教育,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 满足企业对岗位的迫切需要, 实现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标准化需求;高校进行产教融合模式与区域经济用人标准相协调, 以市场需求为准则, 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总之,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二、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发展不平衡
随着教育观念的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人数不断上升,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地方高校职业教育, 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 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跟不上高校教育的步伐。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难以引入大企业在本地域投资建厂, 产教融合很难找到合适的企业来合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可能会制约该地区高校的产教融合的发展, 而高等教育的匮乏又会反过来制约产业的升级与技术的创新, 从而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 企业与高校之间缺乏了解与信任
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很多企业对地方高校的服务状态不了解, 甚至有些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持怀疑的态度。尽管有些地方的高校完全有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为社会提供专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地方企业仍然会舍近求远, 寻求地区外的重点高校提供人才以及其他方面的服务。而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培训基地, 对外的人才需求比较小, 有些小的企业虽然对高校的服务需求比较大, 但是其自身发展条件有限, 这样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发展, 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长久发展。
3. 专业设置不合理
有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关注规模的扩大, 对院校内部的管理不够重视, 在专业设置方面大多是跟风, 没有针对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人才需求关键点进行人才的培养, 专业设置存在落后、雷同、结构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不切合实际等问题。还有些高校存在“因人而设”的现象, 没有充分地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优先发展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这样, 就很难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
三、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教育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高校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按照职业岗位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专业性比较强。经济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高校的教育要根据市场经济进行相应划分,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 使高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控制教育规模, 提高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不能仅仅考虑规模的扩大, 要同时注重教育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提高。质量是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应该注重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式, 注重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适当控制教育规模, 确保提高地方教育的质量, 更多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素质高的人才, 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引名企入住校园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 要积极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让学生有到大企业实践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工程专业、机电专业以及维护专业的学生, 更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 提高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联手, 共建创新创业园等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 校企双方积极合作培养专业性强的学生。比如学校与路桥集团等施工企业合作, 在学校内开展工程机械操作、维护保养、维修等培训班。有专职教师在驻校企业顶岗实习, 使教师扩展维修的挖掘、工程机械、维修经验和维修技术等,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3. 优化专业课程的设置
在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下, 积极进行人才的培养,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积极鼓励重点学科与重点企业的合作, 把教育科研扩展到企业车间, 培养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来设置, 同时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自身的学科结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 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 以便满足地方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 形成一个“需—产—销”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这样才能真正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 做到高校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有反作用于高校教育的提高。
4.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的地方高等教育结构能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地方教育失衡, 大学生的供给可能会影响地方人才劳动市场需求结构, 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率, 也就制约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 从而间接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所以, 优化教育结构能够实现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优化高校教育结构, 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高校的层次。优化办学结构、办学模式, 实现地方高校的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地方经济发展层次比较多, 包含各行各业的发展, 高校在育人方面也要建立多层次的育人方案。随着产业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高等教育也要根据市场需求培育服务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多方面的人才, 利用多层次的人才战略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 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协调的关系, 教育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也能促进教育的提升。高校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是适应现代化地方经济发展形势而设置的, 产教融合能为企业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又带动经济的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又能促进地方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29) .
[2]周赣琛, 王梓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 2012, (9) .
[3]徐龙志, 敬丽华, 蒋心亚.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优化升级——常州高职园区专业错位发展研究[J].职业时空, 2013, (9) .
协调融合 篇3
1. 产城融合的内涵分析
对于产城融合的内涵和特征, 诸多学者结合新城、开发区或产业集聚区案例进行了探讨, 刘瑾从高新区发展出现的新趋势着手, 结合济南高新区规划, 研究认为产城融合的内涵为“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 产城融合”, 动力机制有市场、政策和法律等, 阐述了产城融合的特点及规划要求。许健观察浦东新区“有区无城”现象, 认为产城融合的要求体现在城市发展策略选择、发展目标制定、空间结构优化、用地布局调整、综合交通优化等诸多方面, 内涵表现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李文彬等总结了“产城融合”提出的背景, 并解读了“产城融合”的内涵, 主要包括人本导向 (从功能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功能融合 (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融合) 、结构匹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匹配) 。刘畅等从城市新区功能单一带来的交通、环境、安全等诸多城市问题入手, 提出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是功能复合、配套完善与布局融合。李学杰从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认为产城融合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协调、有机单元的联系和要素的有序流动三个方面。
张道刚认为, 不仅是产业园区存在产城不融合的现象, 小城镇规划也存在偏重“土地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新农村社区建设中, 虽然农民能享受类似城市条件的服务设施, 但依然没有改变外出打工的命运, 这种“有业无城、有城无业”农业现代化道路依然漫长。
通过郑州市都市区总体规划中产城融合理念的实践, 结合以上学者应用产城融合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从都市区全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考虑, 认为产城融合首先应是结构匹配, 即产业结构协调、布局合理, 根据产业产出效率和吸纳就业人口的特征合理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其次是功能复合, 根据产业布局和就业人口分布情况对其应该具备的其他城市功能 (居住、商业、商务、娱乐和游憩等) 进行相应的配置;然后是有机融合, 即产业区 (包括农业产业园区) 和匹配的居住、服务、绿地等空间的有机融合。
2.“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内涵分析
研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历程可以发现,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业人口的市民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协调, 马敏娜等认为“三化”协调发展中, 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 是“三化”协调的动力, 起引领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提供生产要素, 是“三化”协调的基础;城镇化推动了农村人口的转移、产业的有序集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环境逐渐改善, 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工业效率, 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着力点。郑州都市区在中原经济区大格局中首位度较低、实力不强、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的事实, 决定了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王新涛认为产城融合理念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要有对应的匹配度, 要形成合力, 协调发展, 产业化不仅包括新型工业化, 还应该涵盖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过程中, 只有实现产城融合, 有了产业支撑, 才能吸引人口向城镇转移, 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 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解决不牺牲农业保粮食产量的问题。只有产城融合, 产业向园区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聚, 才更快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实现全民小康。产城融合强化了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工业化、城镇化所形成的合力, 有利于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的新机制, 有利于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二、都市区产城融合思路
新的国家形势和区域定位对郑州都市区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发展应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应突出产业的先进性、示范性、带动力强等特点, 重点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产业。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郑州都市区产城融合总体思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为指导, 以“一主、三区、四副和26个新市镇”为空间载体, 以产业集聚区为基本单元, 通过对全域产业统筹布局, 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完善产业链条和产业序列, 实现“产城融合、产城共荣”, 即“统筹布局、产业集聚、产业协调、产城融合”。
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中, 通过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街区、物流园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建设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现代服务中心;工业向新城、副中心和新市镇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中, 建设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广大乡村依托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园等发展现代农业。最终, 形成“园区式产业发展模式、圈层式产业布局结构”。新城和组团中心作为次区域中心可适当集中部分现代服务业;主城和新城范围内传统产业向组团、新市镇转移。
三、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序列构建
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发展要求下, 郑州市应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先进制造业为重点, 现代服务业为核心, 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务金融、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化提升铝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产业序列。
1. 现代服务业
根据杨慧芳研究成果, 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服务业产业序列为: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居住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郑州都市区现状服务业产业序列前5位为: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 随着郑州都市区未来区域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现代服务业产业序列将成长为:金融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
金融业作为资源配置能力最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将逐渐成长为服务业最重要的产业门类;商务服务业和物流业等生产服务业顺应发展阶段要求将是成长最快的产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消费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完善。
2. 现代工业
依托郑州市现状工业基础,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 确定都市区现代工业产业序列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非金属制品业、铝工业、食品纺织业。
3.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产业序列从粮油种植——蔬菜——水果——花卉, 转型为示范性的都市农业和特色化的经济作物种植。
因此, 都市区未来20年产业发展重点是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支持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产城融合理念指导下的郑州都市区产业布局
1. 现代服务业布局
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和三个新城集中, 通过中心商务功能区、物流园区、特色商业街区、文化创意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国家物流商贸中心、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通过引导商务金融、商贸物流和文化创意旅游业产业的集聚, 形成2处金融中心、8处中心商务功能区、5处物流园区、18处特色商业街区、6处大型市场、5处文化创意中心、3处旅游服务中心、3处游客集散中心和8条品牌旅游线路;建设一主一次两处现代服务中心。
2. 现代工业布局
按照“工业集中化、园区专业化、产业链条化”的发展思路, 引导工业向新城、组团和新市镇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在中心城区的高新区、经开区和南部新城分别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心、汽车研发实验中心和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对都市区工业发展提供创新和技术支持。规划打造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铝精深加工、非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通过引导工业集聚进园形成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42个工业园区, 在中心城区周边形成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3. 现代农业布局
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都市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种模式, 空间布局上相对应的可划分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三个大区。
(1)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三个新城规划范围内, 借助河流、道路、市政廊道及组团隔离带等重要生态廊道, 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都市型农业, 以及研发技术、信息物流等农业服务。
(2) 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三个新城外围的平坦、连片、高质量的农业区, 主要发展粮油、蔬菜、花卉、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的示范种植。
五、结语
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耦合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议题之一, 对致力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城市总体规划而言, 产城融合有着重要实践意义。而目前产城分离、产业结构调整等产业问题并非郑州所独有, 郑州在这方面的困惑在转型期的中国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 (2012-2030年) 》对此问题的解答做出了有益尝试。不同于以往总体规划中的“重城轻产、产城分离、城乡对立”, 落实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作和产城融合为产业发展的总思路, 对都市区全域7446平方公里空间上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序列进行了引导和统筹布局。
协调融合 篇4
7月25日, 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及交叉融合领域标准化协调模式研究》课题通过了工信部科技司的审查验收。工信部科技司韩俊副司长等领导, 以及相关标准化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
该课题在对标准化概念、发展历程、工信部标准化管理现状等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梳理的基础上, 从总则、管理职责、标准制定的范围和要求、标准制定、标准实施与监督检查、标准化技术组织管理、社会团体标准的管理、国际标准化八个方面对工信部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深入研究, 并据此形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管理办法 (草拟) 》。该课题还总结提炼了趋于成熟的国际交叉融合领域标准化合作模式 (ISO/IEC JTC 1与ITU-T的合作模式) 特点, 并结合国内交叉融合领域标准化现状, 在分析该合作模式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借鉴和启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交叉融合领域标准化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 重点从利益协调、组织协调机制等方面探讨协调机制的内容, 并形成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韩俊副司长对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肯定, 希望课题组进一步解放思想, 结合标准化改革要求和国内外标准化发展情况继续加强标准化研究, 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有效的“智库”支撑, 促进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