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协调

2024-08-22

统一协调(共10篇)

统一协调 篇1

在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中, 国民经济核算是把国民经济作为整体, 利用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数量关系进行系统、完整、统一的核算, 它是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 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的基础。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关键是要解决好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问题。虽然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不尽相同, 但通过两者的相互补充、相互借鉴, 既不影响它们各自的特性, 而且还会促进两个领域的自我完善和趋近统一。

一、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1.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是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加强管理的内在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会计、统计核算长期分家, 自成体系, 不仅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而且数出多门, 相互矛盾, 淡化了企业经济核算的整体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强化会计、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 讲求核算资料的质量, 提高核算工作效率。

2.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统一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客观要求。

从统计核算来看, 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 它将一系列指标分门别类地组成一整套平衡表、矩阵表和账户, 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及其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是采用统计方法搞社会会计核算。从会计核算方面看, 国民经济核算又是会计核算向社会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会计、统计核算的内在联系

会计学与统计学是两门具有典型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 就社会经济领域的作用而言, 作为计量手段, 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两者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会计、统计核算的依据相同, 使用相同的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 相互使用对方的核算成果;会计、统计核算所使用的很多经济指标相同, 如资产、负债等, 其核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也是一致的;会计、统计核算在企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搜集、整理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 双方提供的信息具有互补性。

三、会计、统计核算的差异

1. 目标的差异。

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而统计核算则是运用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国民经济某方面或某部门进行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 主要是为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

2. 确认的差异。

会计核算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来核算生产经营成果, 凡是属于本期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 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 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统计核算则按生产原则来计算生产经营成果。如对本期生产但未销售的产品都计算产值, 会计核算则不计入销售收入。

3. 配比的差异。

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当期盈亏时, 依照各期间内的相关收入和费用进行正确配比。统计核算在计算增加值时, 强调要保持中间消耗和总产出相结合, 中间消耗的计算范围要与总产出保持一致, 以保证准确反映当期经济活动成果。

4. 计价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 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以所购入资产发生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计量的金额。采用实际成本 (历史成本) 计价, 使核算具有客观性。但这样核算的资产是不同时期购买价的混合量, 经营费用也是资产混合量的当期派生流量, 而收入则是以当期价格计算。统计核算对各种经济交易均以当期价格而不是历史各期的价格, 以市场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作为估价基础。

四、实现会计、统计核算协调统一的构想

1. 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 制定一套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

企业财务收支资料, 除按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上报财政部门外, 还应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 按统计核算的要求, 将企业全部资料按块逐级上报统计部门, 由统计部门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进行分类汇总, 用于宏观分析。

2. 实现会计、统计信息的共享和互补。

解决上述问题, 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加快统计、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 实现资源共享, 人才交流。不论在教学上还是科研上, 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 都有必要实现统计与会计的融合和交流, 更好地实现会计与统计核算的互补。

3. 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 改进会计、统计核算原则。

在核算中, 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 在指标名称、含义、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应力求一致, 使会计、统计核算找到“共同语言”。如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存货”与统计中的“库存”、“储备资产”, 在经济含义、核算内容上基本相同, 会计、统计在核算时均可采用“存货”的概念。对会计、统计在核算中存在着差异的资料, 应有明确分工, 相互补充, 搞好协调统一。

4. 会计、统计核算方法的借鉴和补充。

在会计核算方面, 风险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和标准离差率等统计分析方法, 筹资的资金需要量预测采用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和长期趋势预测法。在统计核算方面, 货币价值计量核算多借鉴会计核算数据, 宏观统计核算在核算形式上已经吸收了大量的会计核算方法, 这使得宏观统计核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从而使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真正联结在一起的可能性具有坚实的基础。HK

统一协调 篇2

社会保险立法应当注意的几个协调统一问题

张喜亮

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弱势群体依法能够得到救济和帮助的水平是国家实力和文明进步的反映。研读社会保险法征求意见稿,我觉得制定这部法律应当注意几个协调统一的问题。

第一,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协调统一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是从完善政策开始逐步推进形成的,基本上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确立了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还有一些社会保险的内容是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具体保险政策。涉及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原则规定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第九章对我国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作出了专门性的规定,涉及社会保险内容的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当然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等。我认为,起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法典,必须要注意到和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协调统一,否则就可能出现法律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执行中的误解和不利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强制性的,职工和用人单位必须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拒绝缴纳和拖欠缴纳社会保险费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法第七十一条就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而社会保险法草案中则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这里用“应当”表述可能会使有的用人单位或职工存有侥幸心理而设法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也有一些职工由于只顾眼前利益或其它原因而不愿意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缴纳社会保险费。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这样的现象:用人单位和职工签订书面协议,声称自愿不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声称职工工资中包含了社会保险的费用,而不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社会保险法必须鲜明地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职工无条件履行的`“义务”。

第二,特殊群体之间参加社会保险的协调统一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一部社会保险法典性的文件,从征求意见稿中我们感觉到了其有意想把除用人单位和职工以外的一些特殊群体也纳入社会保险法当中,予以调整。比如进城务工的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中的群体、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这些不同的群体其特点不同,如何缴纳社会保险费,怎样实现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等等,都需要协调统一。社会保险法草案明确把进城务工的农民纳入了社会保险的范畴,是对这个群体的权益一个重要保护。但是,还必须把他们务工期间缴纳的社会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与他们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协调统一起来。社会保险法草案虽然规定了“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证号码”。但是,因为社会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毕竟是两个体系的事情,应当预防一个人同时发生享受两个保险的情形。这还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的协调统一的问题。另外,社会保险法草案授权国务院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制定养老保险办法,这个群体也将逐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他们的养老保险待遇与其他群体养老保险待遇也需要协调统一。()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协调统一,就是那些从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身份转到企业中工作的那部分群体之各种社会保险接续的问题。社会保险法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促进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的改革和人员流动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三,社会保险行政机关的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调统一的问题

统一协调 篇3

但是,相对报刊来说,广播评论的发展仍然显得有点滞后。由于对新闻节目配发评论的认识不一致,加之节目播出时间往往不固定,导致广播评论地位比较薄弱;不少电台编辑记者按照报刊手法写作广播评论,形式上缺乏创新,内容上偏向轻、软。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广播评论多是以播送报刊评论为主。所播的又多是社论、评论员文章这样庄重的文体。加上播音员高昂的语调,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硬梆梆的,可听性差。有的评论甚至说教意味太浓,听众往往难以接受。其实,广播是听的艺术,要讲究传播的方式和态度,采取平等的、亲切的态度讲话。因此,广播评论要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做到有理、有据、有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广播媒体与新闻评论相结合产物的广播评论,如何才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呢?首先,在广播评论的内容写作上,重视立论的高度,警惕“软”苗头。要从新闻性、政论性和广播收听规律三方面来规范采访制作环节。优秀的、可听性强的广播评论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论题具体,立论集中;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有力,逻辑严谨;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在评论的酝酿和写作阶段,如果客观上政策宣示和音响素材及语言风格合理穿插,用听觉思维布局谋篇,“软”“硬”结合,必定能抓住听众的收听愿望,达到评论“软”着陆的目的。

实现广播评论的内容、形式的辩证统一,首要的是警惕政治上、思想上“软”的苗头。具体表现为:只评论政府、社会、工作、生活中次要的、不具备普遍性的琐碎事;只讲小道理,很少或者根本不讲有关大政方针的正确道理;不讲主流,不讲信念;有的评论立意低俗,用语也低俗。当今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广播媒体要取得一席之地,谋求长远发展,就不能在“显示媒体话语权”的评论上懈怠或失声。广播评论要发挥媒体特色优势,做到短、平、快,新闻时效性和现实针对性要强,观点、立论要“硬”,明确直接,一语中的,有高度、有深度。

评论是对事件的深刻解剖,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一度有研究者认为,单从媒体特性看,以听觉为主的广播,搞评论难度较大,效果有限。这一观点的依据之一是:广播线性传播,有声语言稍纵即逝,受众接受的方式主要是伴随性理解,不具备反复收听和停下来思考的可能。但无数实践都已证明:广播评论节目只要和媒体的本身特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完全能发挥良好的影响和效果。如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展示新闻事实,评价是非得失,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引导人们去理解、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不但很好地体现了喉舌功能,在党和政府与民众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在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评论选题来自何处?首先是从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领导人讲话中发掘选题,二是从近期出现的具有全局意义的典型事件中寻找选题,三是从具有评论价值的焦点事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选题。要敢于触及听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如住房改革、环境保护、下岗再就业、医疗改革等等,触及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热点问题。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的评论性栏目“新闻瞭望”在选题上就有对重大题材的反映如《巢湖忧思录》《马钢胜诉的背后》《抗洪救灾显国力》;有对社会问题进行探讨与剖析的如《透视礼品回收现象》《药品价格怎一个降字了得》《新教学楼何以成危房》等。这些稿件在播出以后,均引起了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多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些都突出了广播评论的特点,体现出内容扎实、精准锐利的尖兵风格。

应该说,20世纪80年代后,广播评论形式上发生了很多变化。谈话体评论、录音评论、现场直播评论的出现,使广播以声传情的特点在广播评论里越发显示出奇妙的作用。实践证明,讲究“软”的表现形式,有利于“硬”的道理的传播。因为,用亲切通俗的语言,亲切诚恳的语调,把道理讲透了,听众更愿意听、更容易接受。

过去一段时间,广播评论基本上是报纸评论的声音版,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写作与播音工作是由不同专业人员承担的。于是产生一种尴尬的局面:要么评论以浅显明白见长,但深度挖掘不够;要么文章语言书面化,播音员在二次创作时,对断句、重音处理等口头表达上与作者的意愿不符,导致收听效果欠佳。因此,广播评论要重视语言的“软”功夫,口语化、音响化,突出广播传播特点。作为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名牌栏目,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瞭望》在最新一次听众调查中,收听率名列前茅。这个栏目突破广播的旧有模式,不设专一的主持人,不用播音员,而由每位记者采、编、制、播合一,突破了写和读“两张皮”的现象,评论主体部分,由记者亲自说出,从而实现了写作者与播音者的两者合一。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有意无意间强化了评说的感觉,而且不同的人因为语言风格不同,还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表达风格,不论激昂还是沉稳,都不同于播音腔,更像生活中的朋友或师长,在发表观点,娓娓而谈,进而突出了广播口语化的特点,可听性更强。更为重要的是其中的声音元素相对丰富,如大气的栏目曲、带有背景音响、介绍稿件重点的小片化,摆脱了以往广播评论播音员声音一气到底的单一、纯粹声音语言的单调。

从这个成功的栏目,我们可以看出,广播评论的一个重要基本特点是,从广播的传播特点和听众的状况出发,体现体裁个性特征。广播评论要求议叙结合紧密,说理层次清晰。论述不能自说自话,要始终关注受众的所思所想,力求顺乎听众的理解思路,适应听众的接受能力、接受习惯和实际需求。尤其是广播评论为听觉设计布局,因此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要求论点切中要害,论据“以一当十”;表达切合听众思绪,适当分解论点,组成前后相依的说理结构,论述力求事理结合,虚实相间。在评论写作上,讲究形象生动,善于运用比喻,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做到深入浅出;不仅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既发表了真知灼见,又带有真情实感,做到情理交融。

由于听众专注收听的耐力有限,要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播音风格轻松、风趣,是广播评论入耳、动听的重要条件。播音时要注意:首先是深入理解稿件。广播评论一般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收听之后会使人有所思、有所获,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情共鸣,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通常说:“稿件是依据,理解是基础”。在播稿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熟悉、分析、理解稿件的每段、每句与每个词的含义,播讲者只有产生了强烈的播讲愿望,才会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技巧去表达稿件的内容,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其次必须在播音语言技巧中强调自然和谐的基调。广播评论的播音应当依据稿件所反映的不同生活场景,采用合情合理、与事实相吻合的语调来叙述。播讲者感情的抒发要平和自然,不可矫揉造作。三是在播音技巧运用上应发挥个性特点,重在以情带声。同时,要强调播音规范,遵循播音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不可随心所欲。在评论播音过程中:语言有变化、有起伏而不脱离内容;既有严谨的逻辑,又有灵动的活力;既形神兼备,又声情并茂;既讲究色彩的丰富,又讲究分寸的恰当。

进入21世纪,信息的无限扩大和来源的多样化,对寻求发展机遇的人们来说,既是财富又是负担。人们既需要信息,也需要观点。广播评论只要能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做到发表真知灼见,倾注真情实感,为听众提供多个视角,抒发不同见解,一定会大受欢迎。■

统一协调 篇4

1. 建筑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构成建筑的要素有很多, 如基地、环境、功能、经济、技术、艺术造型和传统文化等。在日益强调人本主义和地域性的时候, 环境的因素就显得格外突出。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来看, 建筑处于从属的地位, 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中, 既要认清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又要认清建筑与人的关系。只有处理好上述关系, 才能真正创造出优秀的建筑作品。只有认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才能创造出建筑艺术与环境真正统一协调的作品。所以, 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也就是说建筑与环境、实体与空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建筑需要环境的烘托, 反过来建筑也可以影响环境的美化。可见, 任何建筑物都必然处在一定的环境中, 并和周围的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 即必须与周围的建筑群、道路、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相通融合, 成为一个完美的体系。同时, 还应考虑到自然条件, 如地形、朝向等因素的影响, 这就使得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合理地协调好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环境的构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有时还涉及到空间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一幢优秀的建筑在环境上能够与大自然有机地结合, 与周围的景物取得和谐的配合, 还会给人以激情。

建筑环境对建筑使用的影响大致有两个方面:首先从技术上, 合理的环境设计可以对建筑的通风、取暖和采光等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 高技派的兴起以及生态建筑的凸现, 人们对于这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其次从感官上, 周围环境适当的表达能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舒适愉悦的氛围, 甚至可以起到理疗的作用。“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 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这种“协调”应包括两层含义, 有空间意义上的协调, 也有时间意义上的协调, 二者应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时空坐标系统”。那种只求表面形式一致的建筑, 已经脱离了历史意义上的时间概念, 其空间的功用也发生了与以前不同的变化。当代建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把环境空间看成建筑的“主角”, 而人又是环境空间的“主角”。建筑应抓住环境的本质来实现, 强化建筑、环境和整个空间的联系和特征, 并在对话中取得融合。[1]

2. 建筑环境设计要点

建筑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进步与文明的标志, 建筑艺术又是文明史中最辉煌的篇章, 建筑本来就在城市环境中, 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建筑产生巨大的影响。1987年第14届国际建筑协会华沙宣言就指出:“建筑学是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艺术和科学”, 提出了对环境的重视, 也揭示了建筑学所具有的不同于历史上纯艺术、纯功能的环境价值。因此, 建筑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建筑物的创作, 而更重要的是对一幢建筑、一个群体, 乃至一座城市的设计, 导入“人”的感受, 引入“人”的心理活动, 研究建筑与人的心理行为和知觉关系。然而, 不同的建筑环境处理也会有不同的情调, 侧重建筑的性格、旨趣、心态、感情和传统的内在加以表达建筑的精神气质。如住宅的宁静、别墅的清幽、商场的热闹、宾馆的雅致、餐厅的兴旺, 还有纪念的古朴、旅游的趣味、文教的文雅等等都要因势利导, 各尽其妙, 营造一定的意境情调。在这里, 环境具有很大魅力, 其总体设计和具体处理应与建筑同步。建筑中大小空间与绿化的穿插, 内外环境的渗透, 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交融, 山泉流水与水面的映射, 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方法, 将为建筑增添无穷的活力。从生态节能的角度来看, 当今建筑主要考虑的有通风、采光、保暖、减噪和增湿等。除了建筑本身运用特殊的结构、材料和机械装置外等, 建筑师要周密地考虑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把人工美与环境的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提高建筑艺术的感染力。比如, 在建筑创作中应保留更多的水面、绿地供人们休息, 同时还要强调基地固有的特点, 美化生活、提供幽雅舒适的人际交往环境。

当前的某些建筑创作不重视环境和忽视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原因虽然有很多, 但笔者认为, 轻视建筑与环境 (包括室内环境) 的联系, 不重视研究自然环境与建筑如何和谐统一, 应该是主要原因。不少人对环境理解的片面性在于只看到外表形式, 而没有体会到建筑的内涵。建筑设计必须从环境出发, 这不仅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 同时还必须作为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 协调统一。必须周密地考虑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并力图使所设计的建筑能够与环境相协调, 甚至与环境融为一体, 这样就能相得益彰, 大大提高建筑艺术的感染力。反之, 如果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得不好, 甚至格格不入, 那么, 不论建筑本身如何完善, 也将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里, 协调并不是单单只求表面形式的相同或相近。建筑环境美的奥妙在于结合, 协调是一种结合, 对比也是一种结合。当然, 对于造型奇特、个性张扬并与周围环境形成巨大形体反差和个性特征突显的建筑也不应一味地否定, 但这种建筑物只能是在特定条件下, 在与环境的强烈对比中求得整体美的一个特例。建筑环境艺术的主旨不但要创造和谐统一, 而且要创造丰富多彩。规划部门在城市规划中要有一个长远的、整体的规划, 设计部门绝对不能沉溺于建筑的自我表现, 把自己游离于城市环境之外。[2]

3. 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经验

建筑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建筑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 从而成为整体空间结构的一部分。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的“有机建筑”, 反映了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被推崇为建筑学之大成, 其代表作是流水别墅。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的论断, 达·芬奇也曾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美的东西都是好的, 残缺、丑陋也许是一种美”。这些论述完全可以放在建筑环境美的角度来理解。有时一幢建筑单独去看并不完善, 甚至平淡无奇, 但由于建筑群的相互作用, 反而会使其在总体环境中显得协调得体。西方有很多对新老建筑的协调关系把握得很到位的作品。如一位名叫米歇罗佐的建筑师在15世纪建造的弃婴医院旁设计的另一幢建筑就很匹配, 被贝聿铭称赞为“非常文明, 有高度的修养”。贝聿铭是一位世界级建筑大师, 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新馆, 是他建筑生涯上的一个高峰, 新馆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赫赫有名的建筑师之一, 正如他所说“新馆不能置老馆的轴线于不顾, 然而, 把一个不对称的建筑很恰当地配置在原来的对称建筑物旁边并非易事”。他巧妙地把梯形用地一分为二, 成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让等腰三角形的中轴线与老馆的轴线重合, 于是就建立起恰当的关系, 也奠定了建筑成功的基础, 使相隔37年的新老美术馆在外形差异如此之大的同时能“和睦相处”。[3]从上面的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中, 我们无意取消建筑的个体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性, 而是主张将这种特色和个性消融在建筑环境的整体特色之中。个体建筑的特色美一旦离开了环境整体, 就等于取消了特色。

中华文明中具有某些有关“建筑与环境”和谐关系的正确见解, 如中华民族一贯推崇的勤俭节约美德所体现出的合理利用各类资源的思想、中华文明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桃花源”追求人间仙境的理想等等。这些见解呈现出的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的朴素理想, 将发挥重要的启示作用。风水学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建筑的选址方式, 恰恰又是契合了现代建筑环境观中某些理论要素的要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中最古老、最广泛的概念。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形式更多地表现在群体建筑之间的搭配上, 它要求建筑要与周边环境产生联系。如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四合院, 就是由几个不同的建筑单体围合成一个单元的建筑体。北京有很多类似的建筑群如故宫、颐和园等, 这些复合的建筑群体中埋藏着完整而清晰的空间思想观念。另外, 我国优秀的建筑设计非常重视环境。例如, 不管多么密集, 园林建筑都不会使人感到局限于建筑空间之内, 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到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气, 给人以“置身画境, 如游画中”的感受。每组建筑物或每个单体建筑、都要服从整个环境美, 才能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曲调”, 才能为山水增色。比如:杭州建筑的刚与实、湖滨建筑的高低错落, 都与起伏的群山相呼应。在巧妙安排建筑时, 务求含蓄。像苏州园林那样, 园子不大, 曲折回转, 使人感到小中见大, 宛如置身于“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境里, 发人深思, 回味无穷, 充分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另外, 建筑本身也是组成整体环境不可缺少的要素, 协调统一的建筑能够呈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4]戴念慈大师设计的阙里宾舍位于山东曲阜, 那里是孔子出生的地方, 宾舍毗邻孔庙, 这就给设计增加了难度。于是, 他采用了完全传统的中国式样并加以精心设计, 使宾舍融于原有环境之中, 达到了建筑与环境的高度统一, 体现出和谐的内在美。 (下转56页) (上接58页)

结语

环境是建筑设计的一个因素。在环境这个看似限制的大前提下, 建筑需要表现, 而这种表现不能脱离建筑美的本义, 而应该将这种表现更多地投向整体环境, 要让建筑更多地融入我们生存的大环境中, 将个性融入共性。建筑师应该勇于探索, 扩展视野, 吸收新知识, 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为人类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建筑作品。

摘要:首先讨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指出合理协调两者关系的重要性;然后探讨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原则;最后列举了古今中外一些在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方面的成功实例, 旨在呼吁建筑师要树立建筑环境意识, 优化建筑环境设计。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协调,生态,借鉴

参考文献

[1]贾衡, 冯义.人与建筑环境.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4~6.

[2]谢浩.遵循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中外建筑, 2004 (6) :112~115.

[3]龙美林.环境·功能·形式.中外建筑, 1999 (3) :31~32.

统一协调 篇5

一、培养学生良好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的研究

首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使他们热爱生活,适应环境。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成为他们的一种向上的精神支柱。在这种支柱的支配下,他们会感到生活充实和觉得人世间的美好,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情绪体验,继而促进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光。他们会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去寻找兴趣知音,结成朋友,相互帮助,并对生活的环境感到满意和适应。

其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使他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险境,培养出顽强毅力,并沿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

再次,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可以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并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他们能认真思索、钻研,直至攻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意志力,而在这样的力量的支配下,会使他们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促其成才。

第四,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成为他们人生的一项事业。因此,他们既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又能用自己的专长服务于社会,成为社会一个有用之人。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是当前学校、社会、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当前农村对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培养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对当前农村学生良好兴趣和爱好培养现状的研究

1、当前农村学校教育片面。有的学校一味强调学习成绩,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是为了迎合领导意图,片面强调一点,全校几百上千人只玩那一種游戏,且美其名曰“这是我们的特色”,殊不知有多少学生不想做!学校片面的教育使学生想做的不能做,不想做的必须做,最终不能形成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

2、当前农村社会教育负面。农村社会中,抽烟、喝酒、赌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风甚胜,对学生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学生在课余之时接触社会,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是黄、赌、毒。社会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值得重视。

3、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农村人对孩子的教育多数仍处在不闻不问不管的状态,很多时候家长主动和老师接洽就是孩子不听话,家长管不了,让老师管管;学生有问题,老师和家长接洽,家长就是“不听话就打他”。家长既不能纠正孩子的任何问题,也不能培养孩子什么好的兴趣爱好。

农村学生在学校教育片面、社会教育负面、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下,极少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学生年龄小的时候在泥里、土里滚,或是打打闹闹沉溺于电视、电脑,大一点就是抽烟、喝酒、早恋……小时候不能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长大后只能学一些不良嗜好了!

三、对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培养学生良好兴趣和爱好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这需要社会各方放弃名利、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学校应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主战场,教师应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学校转变思想,解放教师。首先要开放学校资源。学校有社会其它部门无法比拟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不但学生在校期间要开放,节假日也应面向社会、面向学生开放。比如操场,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活动,在节假日也应允许学生或社会人员到操场玩。但多数学校即使是本校学生节假日也不许去学校玩。又如学校的图书,不能只在领导检查的时候给领导“看”,应当真正地让学生看。其次,要解放教师,很多教师有自己良好的兴趣特长,完全可以在课余引导学生。但现在教育部门严禁教师开展第二课堂,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禁锢。

社会应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基石。培养学生良好兴趣爱好需要社会、家长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学生良好兴趣爱好的形成不是一时一地培养的,这需要社会中每一个人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对青少年有一个良好影响;需要社会传媒去除污垢,减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如电视中的动画片,电脑中的游戏,其中多数充斥着凶杀、暴力、色情,转移着学生的注意力,浪费着学生的精力,残害着学生的身心。

家长应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爱好的参与者。节假日时家长可以和教师一样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组织者,因为家长也有自己的爱好特长,他们完全有能力组织引导孩子,而家长即使没有什么特长也可以以一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来,或是作为参观者、服务人员,也是对学生的极大鼓舞。

统一协调 篇6

一、网络语言

( 一) 网络语言定义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 具有幽默、风趣、便捷等特征。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并主要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 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 ( 图片) 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些组合, 经网友们的创造, 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环境里表达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 MM———漂亮的女生、BT———变态、PMP———拍马屁、菜鸟———差劲的新手、286———落伍、OUT———老土、么么———亲亲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语言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得到了飞速发展, 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 在近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话其实是源自对英文的妙解, “friendship” ( 友谊) 可以拆分为“朋友+ 船”, 即“友谊的小船”; 而它既然是“船”, 就既能载人, 也能翻沉。在众多网友的发挥下, 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翻船体”, 如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 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 好好的姑娘说胖就胖, 青春的小鸟说飞就飞, 卡里的余额说没就没, 楼下的Wi Fi说关就关……。

( 二) 网络语言特点

1. 网络语言幽默风趣

网络语言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主要传播渠道为网络媒体, 其用词、语气不同于传统文化, 大都较为幽默诙谐。例如,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就网络流行语, 就将友谊破裂所带来的沉重消解, 而赋予其轻松、可爱、调笑的风格。由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世界, 人们在网络交际时的话语方式常常是非正式的、轻松的, 所以, 卖萌装可爱、吐槽戏谑的言语方式就会喜闻乐见。在网络交往中, 人们需要用这种语言方式来弥合时间、空间和感情的距离, 以此来宣泄情绪, 改善关系。由此可见, 在网络交往中, 网络语言既能充当对话时的“润滑剂”, 也能拉近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另外, 在现实的生活中, 人们适当地使用网络语言即能让信息传达得更加顺畅, 也能缓解紧张气氛, 维护日常的人际关系。例如: 一位著名大学的老师就说过: “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 能让原本较为深奥枯燥的专业知识瞬间变得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在讲解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时, 他就曾用到“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这句非常幽默风趣的流行语, 学生们听后, 不但明白了二者的关系, 也对老师的授课充满了兴趣”。正是由于网络语言的幽默风趣, 从网上到网下,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都有网络语言的热衷者, 因此, 网络语言流行速度极快。

2. 网络语言是时代特征的产物

网络语言虽然流行于网络, 但并非所有的流行语都出自网络, 也并非所有的网络语都能流行。网络语言是由当代人创造, 经当代人传播, 被当代人使用。因此,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折射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同时, 能在网络上和日常生活中流行的网络语言, 往往能生动而精准地反映当代人的心理状态, 如“宝宝心里苦, 但宝宝不说”“我也是醉了”“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这些精炼的语句往往能生动而精准地反映当代人或是“有苦说不出”的难言之隐, 或是面对突发事件的难以置信, 或是无力改变现状的灰心丧气。网络语言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语言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从使用网络语言的受众来看, 使用网络流行语最多的往往是青年学生和都市白领。通过网络语言,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这类人群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 二是网络语言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诉求。网络流行语中产生的新名词,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诉求, 这些词语或代表了一种当代的说法, 或解释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例如人们熟悉的“白富美”“高富帅”, 既可以是年轻人的择偶标准, 也可以是人们对自身的目标要求, 体现了当代人对美、对优秀、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二、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 一) 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网络语言有一大特点就是创新性, 但其创新性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化中原有的词汇, 而是在这些传统语言文化词汇的基础上, 经过网虫们的创新, 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例如: “恐龙”一词原来是指一种在几千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的陆栖脊椎动物, 而现在经过网虫们的创造, “恐龙”特指长得难看的女子; “沙发”本指家具中的一种坐具, 而经过网虫们的创造, 现在指第一个回复帖子的人。其中, “恐龙”在网络上所指的含义及感情色彩与原来的意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沙发”一词则只是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从“恐龙”和“沙发”两个网络语言就可以看出, 网络语言是源于传统文化的, 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文化。

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语言的创新实际上是在解构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 而解构过程又是一个积极重构现代网络文化的过程。自由、宽松的网络文化氛围很容易创造出新的词语, 这在某种程度上, 是对传统文化的拓新, 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另外,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 由于网络能让五湖四海的人在不见面的世界里自由交流, 因此网络语言的创新和使用, 实际上也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二) 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网络语言在创造上和使用上都具有随意性, 这也反映出一些网民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甚至是轻视的态度。这种现象, 对于我们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都是不利的。目前, 网络爱好者大部分人都是青少年, 由于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容易误导语言初学者, 因此这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从对网络语言的分析来看, 在某种意义上, 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文化中汉语语法、语义的一种颠覆, 它使很多汉语词汇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又增添出了一些新的含义, 使汉语词汇中的歧义问题加重。此外, 大部分网络语言也不符合语法规范, 这对正规汉语语法的传播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累觉不爱”“喜大普奔”等网络语言, 从语言形式上看毫无语言文化的延续性, 从语言的含义上看表意含混, 都是硬性缩略、强行拼装的结果。再如腻害 ( 厉害) 、镁铝 ( 美女) , 菇凉 ( 姑娘) 等网络词语, 这些网络语词, 都不符合传统汉字、汉语词汇的规范用法, 这对传统汉语的规范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 当网络语言日益成了年轻一代的口头禅时, 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在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问题而担忧。在他们眼中, 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中, 诗歌、散文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曾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内涵丰富、意存高远,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精神风格。但是今日, 与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相对立, 诗歌、散文的发展状况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优秀的传统难以继承发扬, 新兴的作品质素却在滑坡。

三、如何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

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幽默性和传播性让我们看到了网民的创造力, 见证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力。但随之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网络语言还存在语言模糊化、碎片化、粗俗化的问题, 网络流行语中有一些词语粗鄙、不够文明文雅、存在社会歧视, 这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因此, 如何让网络语言健康有序的发展, 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也是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探索的。

( 一) 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根, 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都不可能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累, 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 我们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 有选择的吸取网络语言为。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丢失了, 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断了, 它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随之丧失了。因此, 在网络语言迅猛发展的今天, 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使网络语言得以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并通过传统文化来研究分析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特征和冲击, 并积极探索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努力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并使得网络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文化系统, 促成网络语言健康、有序的发展。

要想维护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社会各界必须多措并举, 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全方位、多角度的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部门应切实加强适应人群的传统文化教育, 全面规范语文的教学; 政府部门应多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 让传统文化贴近群众。

( 二) 推动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网络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一社会问题。网络语言是在网络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文化, 随着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 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 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 所以我们应正视网络语言的存在, 不能一味的排斥和压制, 应积极应对这一社会问题, 需要去伪存真, 做到“堵”与“疏”结合, “收”与“弃”兼顾, 使其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传统语言的发展。为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致力于网络语言的研究, 减少恶性网络用语对社会的影响, 努力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使得网络语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造成积极的影响。

另外, 为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加大互联网络自身的规范化建设。目前, 我国在网络媒体的监管上相对宽松的, 这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设非常不利。网络媒体作为网络语言应用环境的主战场, 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就显得至关重要。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媒体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监管, 通过监管使网络媒体在传播上逐渐向规范化靠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统一协调 篇7

一、在稳物价和调结构中实现经济的较快发展

“十一五”时期,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然高达11.2%。在经历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之后, 经济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加剧,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拉大, 生态环境亟待改善。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予以解决, 不仅会影响到近期的经济稳定, 而且关系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 必须把解决好当前矛盾同解决长远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物价稳定三者间的统一与协调, 在稳定物价和调整结构中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是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是解决各类矛盾的关键所在。抑制部分商品价格过快上涨, 需要短缺产品的生产有一个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 也需要在生产中依靠对增量的调节来解决。特别是要实现扩大居民消费这一目标, 必须通过扩大就业来增加居民收入, 这就更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当看到, 今年保增长的任务相当艰巨, 主要困难在于我们可能会遇到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是前两年政府启动的4万亿投资计划到今年已经基本结束, 民间投资去年虽有较快增长, 但能否弥补政府投资刺激政策退出所带来的影响, 尚难以确定;二是汽车、住房两大消费热点因各种原因开始降温, 销售的增长幅度已经在下降,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三是为抑制通胀央行几次加息, 控制贷款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四是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 其进口需求近期难有大的增长, 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 可以预计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 如何保持总需求的稳定增长, 为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提供足够动力, 是今年宏观调控必须高度关注、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保持物价稳定和实现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根本途径,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只有深谋远虑方能消除近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正是从长远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我们要在今后5年, 全力实现“六大转变”:一要大力调整需求结构, 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要调整供给结构, 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 着力发展第三产业;三要调整要素结构, 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方向转变, 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四要调整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 改变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局面,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五要调整城乡结构, 改变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 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六要调整内外经济结构, 实现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方向转变。只有实现了这些转变, 我们才能增强自身的承受能力, 从容应对工资水平提高所带来的成本上升, 有效化解通胀压力。更重要的是, 能否在这6个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不仅关系到今后5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而且关系到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 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问题。

稳定物价总水平, 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也是保增长与调结构的重要前提。当前物价上涨较快的趋势明显, 居民消费价格在去年上涨3.3%的基础上, 今年1、2月份同比上涨4.9%, 3月份突破5%, 通胀预期明显增强。物价的稳定关乎经济的稳定, 只有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才能为投资和消费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为结构调整带来必要的市场压力。因此, 稳定物价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稳定物价需要从经济总量上适度控制总需求, 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做出一些牺牲。今年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定在8%左右, 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定在4%左右, 就是充分考虑了这一要求。

二、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引导资金投向

2008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之外汇储备增加较多迫使央行增发基础货币, 这就造成了当前流动性过剩, 通胀压力加大。同时, “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又需要大量资金。在此背景下, 只有通过优化信贷结构, 发展资本市场, 把过剩的流动性引导到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方向上来, 才能既支持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又有效地化解通胀压力, 发挥一箭双雕的效应。具体来说, 要着力把社会资金引导到以下几个方面。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相对于银行金融市场仍然比较落后。在企业资金来源中, 分别来自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的资金比例约为3∶7,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约为7∶3;在资本市场中, 债券市场融资与股票市场融资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为7∶3, 而我国的债券市场融资才刚刚起步。这就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偏高, 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 大量非上市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因此, 我们应抓住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机遇, 尽快把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要加快企业上市机制改革, 扩大上市企业数量, 鼓励在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回归A股市场, 逐步开放在境内投资的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 降低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上市门槛, 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及场外交易市场与创业板的转板机制, 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增强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使资本市场优选企业、配置资本、调节分配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起到产业升级发动机和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财税政策对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的作用, 鼓励银行和企业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 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完善和落实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形成自主品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股权投资基金, 支持技术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扶持发展创业投资。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规模, 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骨干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推动信贷方式创新,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公用事业建设。据测算, 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 潜在公用事业投资需求即为10万元左右, 如果每年增加2000万城市人口, 就需要2万亿元左右的公用事业投资。我国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状态, 严重制约着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加大公用事业投资, 既可以扩大居民消费、推动城市化进程, 又能够为闲置资金找到出路。但一直以来, 这些领域主要靠政府投资, 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 只能依靠土地出让金和以地方财政为担保的融资平台取得收入, 前者已成为推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后者则蕴藏着很大的风险, 都是不可持续的。为此, 我们要开辟新的公用事业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公用事业投资基金, 采用特许经营权包括“建设—经营—转让” (BOT) 、“建设—转让—经营” (BTO) 等投资运营方式, 把社会资金引导到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上来。鼓励发展民办学校与医院。加快高速铁路建设, 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城际铁路建设, 以适应城市群发展的需要。在城市地铁、水务和垃圾处理等领域, 也可采取新的建设运营模式, 实行市场化、企业化经营。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第三产业。到2009年,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43%, 提供就业的比重为34%,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的长期滞后, 不仅加大了就业压力, 而且严重制约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我们要重点支持营销、物流、咨询、法律、会计、审计、技术市场、价格评估、服务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根据第三产业企业小、个体户多的特点, 应建立面向小型、微型经营主体的小额贷款体系。应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为契机, 尽快制定允许民间资金发起设立小型金融机构的实施细则。同时, 对个体户和创业者应实行减免税政策。根据测算, 如果能将个体经营户的纳税起征点从目前月营业额5000元提高到10000元, 就会使约2000万人受益, 从而有效改善创业环境, 而减少的税收却不到10亿元。还要鼓励发展连锁配送、网上交易等新型业态。总之, 要通过多方努力, 尽快使第三产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当前, 加快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社会资金充裕, 大量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机会;二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出路, 许多地方出现“招工难”;三是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旺盛, 农业现代化有市场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批资金投入, 依靠农户自身积累和政府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创新机制, 把大批社会资金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 才是唯一正确途径。为此, 需要建立新型农业投资经营主体, 包括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 农民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对农户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应当确权颁证, 依法维护其用益物权, 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制度,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将有力地带动农用工业的发展, 并将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支持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农业现代化还将有力地带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 迎来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对缩小城乡差距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海外能源资源投资和国际并购。我国外汇储备雄厚,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 扩大海外投资可以发挥四大功效:一是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 可创造新的出口需求;二是到海外并购一些具有较好科技资源的企业, 可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到海外获得较多的能源资源勘探权、开发权, 可缓解经济长远发展的资源约束;四是把外汇的货币债券储备变为物质资源储备, 可有效规避外汇贬值风险。为此, 建议中央银行将部分储备外汇转存于商业银行, 由商业银行将外汇贷给企业, 满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对外汇的需求。

三、从增加短缺商品供给入手化解通胀压力

当前的物价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和输入性上涨。在去年CPI上涨最快的月份中, 食品价格上涨占涨价因素的74%, 住房价格上涨占18%, 两者加起来占到了92%。因此, 今年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必须把重点放在抑制食品和住房价格上涨上来。物价的输入性上涨也非常明显, 尤其是进口矿产品价格的上升对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形成了较大压力, 去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5%, 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升了5.5%。

抑制食品价格上涨是今年保持物价稳定的重中之重, 其中最重要的是抑制城市蔬菜价格。为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强调“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胀严重的时期, 各个城市大力建设菜篮子工程, 对抑制通胀发挥了重要作用。10多年过去了, 大部分菜地已经变成了大楼, 许多城市蔬菜供应的70%以上依靠外地长途运输, 既造成大量能源浪费和货物损耗, 也拉高了蔬菜价格。因此, 有专家建议把“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延伸为“菜园子市长负责制”, 这是有道理的。一般来说, 大中型城市的蔬菜供应有50%—60%立足于本地, 是经济合理的, 也符合建设绿色城市的要求。

稳定物价的第二个重点是抑制城镇住房价格。住宅业的发展应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住有所居”为目标。住宅既具有商品属性和经济功能, 更具有民生属性和社会功能, 不能成为投机炒作的对象。日本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教训应当牢牢汲取。在某种程度上,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市场的稳定, 而市场的稳定又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就一定要避免制造房地产泡沫。去年以来, 国务院已经3次发文, 就稳定城镇住房价格提出政策措施, 并已取得初步成效。关键在于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制, 控制土地价格, 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当前, 要落实保障房的建设资金, 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按时开工竣工, 并重视建立保障房的享受和退出机制。

近几年, 由于受跨国公司垄断, 我国进口铁矿石等矿产品价格连年大幅度上涨。据有关机构测算, 仅去年一年, 我国付给外国公司的铁矿石超额垄断利润即达230多亿美元, 国内钢铁企业已不堪重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除了统一对外谈判, 增强对进口价格的发言权, 根本出路在于扩大海外投资规模, 获得更多的海外资源的勘探权和开发权, 建立稳定的海外资源供应渠道, 以打破跨国公司对价格的垄断。不仅要鼓励大企业“走出去”, 更要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大企业办不成的事, 往往中小企业能办成。中小企业拿到资源勘探开发权之后, 要同大企业联合起来, 并与政府的援助贷款相结合, 形成“走出去”的整体合力。经过若干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方能改变进口资源定价受制于人的情况。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 是我们难以控制的。一方面要通过扩大海外投资来解决,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利用好国内资源, 特别是要把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我国已掌握了煤炭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的技术, 并建设了几条示范生产线, 对污染物的排放业已找到处理办法, 且其生产成本远远低于进口石油价格, 已经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应研究考虑以煤炭液化替代石油进口的战略决策, 这是有效降低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根本出路。

统一协调 篇8

(一) 我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 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

统筹“两个大局”, 首先是统筹国内大局, 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在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是统筹国际大局, 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建设和谐世界。我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 统筹两个大局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史,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各个阶段, 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成长壮大过程中可看出, 每一阶段的成功都离不开统一战线作用的发挥。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内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多变, 新时期我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法宝。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取决于社会的稳定性。我党历史经验和实践证明, 什么时候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我国社会就更加和谐稳定;什么时候忽视统一战线的作用, 我国社会就会缺乏活力、矛盾加剧, 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因此能否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入21世纪,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人民愈发自信,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 这得益于我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经济建设不动摇、坚持民族团结不动摇, 得益于我党始终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新时期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包容性。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通过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壮大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统一战线具有“求大同”、“存小异”特点, 能起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因此,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筹国内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统一战线的团结协调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处于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代。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30年间,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1倍, 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0倍。到今年我国经济总量将有望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 我国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步前进。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社会也进入全面转型时期, 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使得我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利益关系出现了一系列深层次的调整, 我国社会中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 各种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 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局部激化的现象。如贫富差距分化和社会分配格局失衡问题。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加大, 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 贫富差距加大。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 已远超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 并逐年攀升。事实上, 贫富两极化和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是我国改革的副产品, 但这并不是改革本身的问题, 而是协调统筹不足才出现的问题。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兼顾, 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道路上, 我们不仅缺乏经验, 理论准备也不足, 也无现成案例可借鉴。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发展重心一直是重“经济”、轻“社会”, 重“GDP”、轻“幸福指数”, 重“速度”、轻“均衡”, 重“效率”、轻“公平”, 因此发展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与矛盾。这些矛盾问题处理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 统筹兼顾,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协调各种关系, 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共谋策略与方法, 而这正是新时期统一战线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离不开”重要思想所指:实现第三步经济战略目标离不开统一战线,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统一战线, 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统一战线,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也离不开统一战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一战线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期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他们之中汇集着一大批知识分子、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和社会管理人才以及社会各行业的精英, 他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我国政治民主建设重要的监督力量, 也是重要的协商伙伴, 是我党领导社会发展的“人才库”。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拥有空前的包容性, 他们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 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实现求同存异, 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祖国的和平统一。尤其是现阶段, 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我们只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 为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力量支持, 为促进社会和谐协调关系、化解矛盾, 为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凝聚人心。

(三) 全球化背景下统筹国际大局构建和谐世界离不开统一战线的积极参与

当今世界, 国内国际大局都发生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建设和谐世界, 是统筹国际大局的时代诉求。经济全球化在给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正面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负面问题, 特别是在高科技条件及各国利益驱使下, 出现了许多全球性难题:温室效应加剧, 海洋污染严重, 恐怖活动猖獗, 海盗愈演愈烈, 核扩散尖锐, 金融危机频繁, 可持续发展受到阻隔, 导致人类共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直接威胁着世界和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游离于国际环境。没有各国的共同发展就不可能有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稳定繁荣就不可能消除恐怖主义等各种威胁产生的根源, 也就不可能实现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因此新时期稳定与发展是中国乃至世界共同目标, 也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为此我国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三大任务, 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 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服务。统一战线涉及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等各领域, 我们只有秉承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原则, 积极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团结凝聚作用, 团结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 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十七大”我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这一伟大战略任务, 在全球化、多极化的今天, 我党的历史经验与实践证明,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 离不开统一战线这一重要法宝;解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离不开统一战线的团结协调作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问题更离不开统一战线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统一战线,协调,两个大局,作用

参考文献

[1]南振声.统筹“两个大局”的和谐视阈——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文汇报, 2009-01-05.

[2]刘延东.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 2005-02-25.

[3]经典中国辉煌3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30年增长超11倍[N].北京娱乐信报, 2008-11-18.http://news.sina.com.cn/c/2008-11-18/004114742992s.shtml.

统一协调 篇9

关键词:档案业务,执法监督,协调统一

档案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是机关档案机构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业务指导和业务监督。

1 机关档案业务指导与档案业务监督的概念区分

机关档案业务指导, 是指机关档案机构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及专业技术标准, 对所管辖范围内档案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一种行为。档案业务监督, 是指机关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所授予的权利, 对本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严格遵守和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政策法规所实行的检查督促的一种内部管理行为。

业务指导与业务监督是两项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系的职能, 两者协调统一, 缺一不可。只有在监督的前提下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监督, 才可能切实贯彻执行档案法规。档案业务指导与监督的统一和区别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导与监督依据的都是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标准。业务管理规范不同的是, 业务指导的着眼点是放在从实际出发, 指导与被指导对象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定上, 而执法监督的着眼点则放在如果不贯彻执行这些规定, 该如何制约上。二是指导与监督的范围都划定在本单位所属机构所属单位的圈子内。不同的是, 业务指导的着眼点是, 放在档案业务建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上。主要解决有关技术和方法问题。而执法监督的着眼点则放在档案工作方针、原则、法规的执行上, 主要督促本单位建立依法治档的运行机制, 一旦发现违法行为, 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和追究处理。三是指导与监督的目的都是为了贯彻落实档案法规使档案室工作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积极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不同的是, 业务指导采取的方式是引导型的, 而执法监督采取的方式是审查型的。

2 档案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的任务与作用

业务指导任务有两项:一项是对本单位文书、技术、业务部门的各种门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另一项是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在具体实施业务指导中, 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制定的档案工作政策法规, 努力解决本单位或本系统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制、机构和职能的落实, 人员配备, 业务建设以及将档案工作列入各项规划 (计划) 等问题;另一方面, 要帮助有关单位及其档案工作人员掌握和运用档案管理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科学和操作技能。

执法监督的任务是:一是法律赋予这个机构的一项权利。这在《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有明确规定。要建立起档案执法监督的网络, 其中包括档案机构或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实施业务监督的力量。二是单位内部依法治档的一种管理行为。机关档案机构不是档案执法的主体, 它不具有国家管理意义上的行政监督的性质, 无权对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依法作出查处的决定。如果档案机构对所属单位档案工作监督不力, 造成损失, 则将受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依法查处。

档案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 不是一项单纯的业务工作, 它涉及到人们的档案意识、法制观念和传统习惯, 涉及到档案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也不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 而是一项带有法律意义的具有科学规范管理性的工作。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有利于保证档案法规、贯彻落实。在加强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方面, 依据的是档案法规, 落实的也是档案法规。尤其是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离开档案法制轨道, 档案工作很难有立足之地, 更谈不上发展。第二, 有利于保证档案业务的规范管理。档案机构在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中推行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第三, 有利于保证档案事业的基础稳固。档案室依法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 是档案馆藏主要来源, 也是档案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档案室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要得到充分的显示和发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业务指导与法制监督工作开展的如何。

3 档案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的方法

档案业务指导与执法监督的方法很多, 但要有效地把握,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首先, 要善于把业务指导的正确导向与改善执法监督的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的开展档案法制教育, 依法开展业务指导, 为加强执法监督奠定基础, 形成依法治档的良好气氛。

其次, 要善于把研究业务指导的新问题与强化执法监督的有效性结合起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纵深推进, 产生了许多新的档案, 在管理上会发现许多新问题, 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新方法, 以确保有效的监督。

统一协调 篇10

如何在缩减了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 更要向学生传授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信息, 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改善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1 结构力学教学现状和传统教学方式的特点

1.1 结构力学教学现状

(1) 学生难学。该课程比较单调和枯燥、原理抽象, 学生普遍感到《结构力学》学起来较难, 提不起学习兴趣。

(2) 老师难教, 学习内容多而时间短。教学大纲对本科一般规定的学时是100~120学时, 但学校安排的实际授课时数一般只有70~80学时。此外,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板书的图、定理和公式多, 需要讲解的例题多, 所以占去很多课堂时间。

(3)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材内容都是已经抽象化后的力学模型, 实际专业中的哪些部分可以抽象化为这样的模型, 学生往往无法联想。

1.2 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可取之处

传统的结构力学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黑板、教科书等媒体进行教学, 这些媒体在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 使用的方便程度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传统教学的局限还来自教师——课本传递结构的限制。譬如, 传统教学对图像的处理功能相对较弱, 由于图像的信息量很大, 教师仅仅通过口述和板书难以充分表达。

此外, 传统教学模式单调陈旧, 课堂上学生是机械的、被动的学习, 课后的复习、练习和巩固也只能通过书面作业的形式反馈给教师。这种教学手段形式呆板、僵化, 内容抽象、枯燥, 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提不起兴趣。

但是, 传统教学也具有现代化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的一个手势, 一个微笑, 一个精心的提问, 一段师生间的讨论, 往往对提高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能做到与教师同步思维, 易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在教与学的交流过程中容易引起学生对不同意见的讨论甚至争辩,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启发诱导。同时, 教师对某一问题的深刻阐述, 对解题的机智策略, 对学生中带有普遍性错误进行的分析, 对概念及原理的诠释都是十分宝贵的。这些过程并没有也不会被多媒体所取代。

2 现代化教学方法在结构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式) 可以扩大课堂授课信息量, 使教学内容形象逼真, 有利于学生接受结构力学中的概念, 理解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它是解决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经过教学尝试, 教学实践, 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 形象生动。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声音、图片、图像、影像等于一体, 通过多种感觉媒体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结构力学教学环境, 营造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信息量大。采用多媒体授课, 课堂传授的信息量大了, 既压缩了课堂教学时数, 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比如:我们在讲授矩阵位移法时, 采用多媒体教学, 将复杂繁琐的矩阵书写换成屏幕上的动态显示, 既节省书写时间, 又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种做法也深得学生的好评。

(3) 准确性高。近几年由于扩招, 教学资源紧张, 往往都是大班上课, 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大, 并且工整规范, 示意清楚, 有利于大班上课。

(4) 互动性强。传统教学一般以单向的教学为主, 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 不易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多媒体教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多媒体教学还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也将科学、艺术、美学融为一体,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但是, 在教学中若使用多媒体不恰当, 也会出现以下的一些问题。

(1) 使教学过程简单化。有些多媒体课件过于简单, 在教学中整板显示,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有些教师采取“教师看小屏幕, 学生看大屏幕”的简单作法, 这都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上课跟不上。多媒体课件播放速度过快, 与学生的思路有时间差, 导致学生在一两堂课跟不上的情况下, 失去了信心, 因听不懂而自己放弃。

(3) 计算机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 抽象变为形象, 但是过分依赖多媒体, 易使学生忽视理解与思考的过程, 反而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4) 无论多媒体的界面如何友好, 计算机总是死的, 是没有生命的, 怎么都比不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 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在结构力学中的协调统一

3.1 精心备课

采用多媒体授课, 课堂传授的信息量大了, 备课时更要注意突出重点, 分清主次, 精心选材, 合理编排, 对不同的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利用文字、线条、背景、动画等丰富多变的形式设计多媒体课件。而对于逻辑性较强, 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 如有些公式的推导和基本原理的阐述等适于用板书, 可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设计相应的板书教案。

例如:“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这一章, 特别适合于用多媒体来表现。在课件中, 我们不仅制作了精美的图片, 而且还制作了大量的flash动画通过超链接的方式与课件相连。通过这些动画可以形象地演示自由度与约束、几何可变体系与几何不变体系、实铰与虚铰等概念。三个组成规则也通过图形与动画相结合来讲解, 并突出它们源于同一个基本的三角形规则。该章的难点在于规则的运用, 为此我们在课件中制作了大量的例题, 并通过flash动画来演示它们是如何由三个组成规则一步一步连接起来的。

再比如:讲拱的内力计算时, 由于计算繁琐, 学生不易掌握, 可以以图片的形式从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最古老的铸铁拱桥——英国科尔布鲁克代尔桥讲起, 简单地介绍我国及世界桥梁发展过程中各种桥梁的形式和发展简史, 化抽象为形象, 提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巧妙地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 提高其学习热情。

3.2 课堂教学的实施

在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 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协调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并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多媒体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 要把它用得恰到好处。不论课件制作得多么完备, 都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的教学对象和教师特有的教学个性的需求。传统教学的优势应当保留, 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 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至于如何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 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自有其优势。例如有些公式的推导和基本原理的阐述等。

对一些重点、难点和典型例题, 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教学效果更佳, 也改善了学生长时间盯着大屏幕给眼睛带来的不适。对一些拓宽内容,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新的发展动态等, 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快速浏览一遍,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展进一步的探讨。

4 结语

多媒体只是一种现代的教学工具, 和粉笔黑板一样,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使用。所以, 在上课时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 不能把课堂当作是课件展示的场所。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 除了在课件上下功夫外, 还应在教学基本功上多钻研, 使其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而让多媒体技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课堂教学要从教学需要出发,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只有将丰富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起来,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较高的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经过很多人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结构力学的教学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摘要:文章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体会, 分析传统教学在结构力学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 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实践, 对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协调统一进行了探讨, 为进一步提高结构力学教学的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结构力学,多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龙驭球, 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樊友景, 李会知.现代化教学方法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力学与实践, 2004, 24 (3) :65~66.

[3]方祥位, 申春妮, 刘兴华.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03, 12 (4) :42~44.

上一篇:中短波发射机发展下一篇:网络故障类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