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

2024-05-24

知行统一(共12篇)

知行统一 篇1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 培养道德情感, 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 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 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然而在品德教育教学中, 我们时常发现, 有些品行不好的学生并非不明事理而是知行不能统一。

造成知行不能统一的原因何在呢?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 导行作为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 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 是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笔者认为, 当品德教育过重于说教,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时, 就会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 没能亲身体验并最终有效地完成学习过程, 从而造成了“知行两张皮”的现象。

如何解决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呢?《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 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的迫切性。笔者认为,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 应当强化体验, 因为体验“有利于儿童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体验能够架起知行统一的桥梁。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体验始于自主意识, 要体现主体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 在品德教学中, 学生能做的事让其自己做, 能发现的事让其自己发现, 能思考的问题让其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 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在课堂上, 为了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与亲”的体验效果, 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教学目标的需要, 努力发掘和充分发挥适合品德与社会学科、能激起学生强烈好奇和心理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 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始终保持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和积极高涨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置身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 从而激起他们的心理感受。这种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体验会让他们入情入境, 体验深刻。

二、体验融于活动过程, 要体现活动性

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 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 学生只有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 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 没有活动作为依托, 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 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 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涵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 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 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 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具体来说, 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

三、体验成于感悟, 要体现实效性

在品德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 方能将体验提升为感悟, 达不到这种境界, 就意味着现场体验最终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引发感悟的真正有效的体验, 除了需要自主的驱动、活动的支撑, 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 需要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 开启灵感的窗户, 唤醒思想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往, 对学生由衷地关爱, 给学生热忱的鼓励, 跟学生友好地合作, 让学生勇敢地表现, 这一切乃是点燃智慧之火、开启灵感之窗、唤醒思想之力的必备之举。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 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 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 到达一定阶段便会出现一种飞跃状态, 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让学生在情感中体验, 不仅需要教师的身体力行, 也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

四、体验要联系实践, 体现网络化

以往的品德课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 一味主张“正确答案”, 使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感到无法适从。其实,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耳濡目染了一些社会现象。在品德教学中, 我们要一改以往学科“闭关自守”的状态, 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 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形成体验的网络, 凝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作为支撑点, 让学生在体验的网络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足点, 使体验更具实效。

总之,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在品德教学中我们不能回避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种种矛盾, 要让体验内容接近实际、贴近生活, 让体验架起知行统一的桥梁, 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 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 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 让他们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 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知行统一 篇2

(面对面·核心价值观·校训)

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凝练表达,是大学文化的支柱与灵魂,也是培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记者对话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听他讲述如何用“知行统一 勇于担当”的校训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知行”校训的由来。

宁滨:北京交通大学的“知行”校训,非常简洁,然而它却凝聚了北京交通大学百年来的办学理念,也蕴含着对代代北交大人为学为人的要求和期许。古往今来,“知行”都是不断被追问、被研究的哲学命题,它强调思想和行为的关系。早在《尚书》中就可见“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南宋朱熹提出“知为先,行为重”,明代王阳明也提出过“知行”学说。

北交大校训“知行”的诞生,与学校特殊的建校背景有关,也与特色鲜明的工科背景有关:北京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铁路管理高级人才的高等学校。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北交大就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在时局动荡的旧时代,学校历经三落三起,饱受重创;在艰苦的抗战年代,学校四次迁徙,然而学校师生始终同心同德,坚持办学,严谨治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这30余年中,大秦重载列车、世界屋脊青藏铁路、六次铁路大提速、高铁建设、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大战场”上,无处不渗透着北交大人的智慧和血汗。

对于“知行”校训的理解,早在1921年的开学典礼上,时任校长叶恭绰主张,研求学术既要有独立境界,又贵在致用,要为人类和社会谋幸福。

记者:百年来,“知行”校训已成为一份独特的文化基因,在代代北交大师生的血脉中传递。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宁滨:而回首北交大这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练、世事沉浮,我们不难从中看到“知行”校训的一以贯之,更不难品咂出“知行”校训的深意。那就是“知”要“知民族大义、知国家所需”,“行”要“行远自迩”,既脚踏实地,又坚定不移。要知行统一。

大学教育最独特的功能就在于,通过教育和辅导,启迪年轻人,使他们能够广纳新知,思维活跃,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但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大视野和大格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需求和民族大义相结合。对于北交大人而言,“知行统一”在过去的表达是“读书不忘忧国,肩负振兴中华铁路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爱路报国的情怀”,在今天,就是“感恩社会,服务他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记者:未来如何更好地结合校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宁滨:当然,比学会“知”更重要的是把握好“行”。且不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是求学、科研还是逐梦前行,都不能做一个“空想派”,必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何况俗话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个人年轻时都可能有远大抱负,但真正实现抱负的人却是少数。原因在于,多数人在中途迷失,或者放弃。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于困境中坚守信念,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有所突破。纵观取得成就的个人和团队,无一不是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终至梦想成真。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坚守一种学术独立的境界,这是“知行”校训体现于为学与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今天弘扬和践行“知行”校训最根本的目标。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应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发展,以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为己任,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未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奋斗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秉承“知行”校训的全体北京交通大学师生和海内外十余万校友们将为这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奉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

注重行为引导,落实知行统一 篇3

关键词:知行统一;内涵;意义

一、知行统一的内涵和意义

1.知行统一的内涵

知行统一的根本原则就是指在学生的德育过程当中,对其晓之以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同时又需要对其导之以行,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将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品格。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是我国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落实知行统一的意义

知行统一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只有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做到知行统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才不是一句空话,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反之,如果我们的学生是知的巨人,行的矮子,那我们整个的民族不就成了只会说空话、不能干实事的民族了吗?积极落实知行统一能够改变以往学生的高分低能,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在实践中落实知行统一

1.课前布置学生落实知行统一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对学生孝敬父母的意识培养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父母对我们关心的具体事例,以及周围出现的对父母不孝敬的反面例子,做一些猜猜他是谁的交流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教学的情境当中,通过星星擂台、解读漫画、我来帮忙、凡人不凡事、真情感谢、真心感受、故事分析等环节,实现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教师可以选择搜集一些与教育意义密切相关的故事,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体验,增强尊重父母、孝敬父母的责任感,并以相应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课堂上开展活动体验知行统一

(1)在课前播放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的音乐、视频,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氛围。

(2)课件播放孟郊的《游子吟》,播放完后请同学们各自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最后做出相应的总结:唐朝孟郊的这首诗以歌颂伟大的母爱而著称。它从母亲为即将离家远游的儿子缝制衣服的行动中,透露出母亲的无限慈爱。这首诗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微小之处也蕴涵着父母的爱,我又引导学生去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去感受父母的爱,使学生领会到了父母的爱无处不在,让他们从心里觉得自己不理解父母亲真是太不应该了。

(3)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说出父母对你、你对父母的爱。父母对我们的爱包含在一举一动中,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让父母知道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呢?我们又应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呢?

(4)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堂活动,组织讨论你平时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孝敬父母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是否能够分担父母的忧虑、了解父母的心意、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等等。

3.课后实践,学以致用

思品诚信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诚信做人的内涵,诚信也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的通行证,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但是真正做到诚信做人不只是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诠释它的真正意义,对父母、对亲朋、对老师、对同学都能做到诚信做人,不弄虚作假,学以致用。

4.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落实知行统一

在班集体中开展实践活动,以“我为班集体光彩”为主题进行知行统一的实践活动。鼓舞学生将课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课后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尊敬,将学生模范代表进行相应的班级墙展示,激励学生互相学习,真正落实知行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指出,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在初中的思品教学过程中,应用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以及走向成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改变以往的教师讲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04.

知行统一 篇4

一、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

当前,有部分青少年学生因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之社会阅历匮乏,认识问题具有片面性,盲目崇洋媚外,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笔者则通过纵横两方面的对比,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使他们走出了认识的误区。1.纵比:即把我国建国初期的情况与60多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初步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对比,不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的发展前途,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2.横比:即以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建国史和生产力进步史进行对比。拿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建国史来比,西方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时期算起,大约经历了400多年的发展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从1949年算起,才不过60多年。资本主义国家这数百年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剥削、掠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众多国家,其中也包括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是被某些帝国主义国家掠夺过的贫穷无比、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这样一比,学生则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利用热点,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对某些社会问题都非常关注,这些问题主要是社会热点问题。教师有效利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可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1. 如何看待金钱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生活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无序化,某些人的行为令人不齿,有些人为追逐金钱而不择手段,这败坏了社会风气,甚至损害了民族尊严。教师可利用这一热点,通过理论和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认清拜金主义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2. 怎样看待改革开放的问题。

当代初中生生长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时期。其间涌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改革开放中,社会上的一些旧观念、保守思想也影响着他们。有些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有的学生则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钱都让外国人赚去了。笔者则结合教材内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不是动摇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使各种具体制度和管理方式逐步完善,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不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没有出路,社会主义事业有被葬送的危险,而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做,澄清了学生的认识,使他们真正理解了列宁这段话的含义:“资本主义得到的将是多余的利润,这种多余的东西由它去吧,我们所得到的将是最主要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起来,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

三、解开疑点,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

学习———认识———实践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所经历的基本步骤,要使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信”。有些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甚至认为教材中的论述都是唱高调,书中的道理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学生心中的疑点。对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疑点的原因,并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两手抓,既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义的阐释,又要帮助学生解开疑点,引导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的第七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本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运用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1.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难点和关键点:1.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好本课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学生自身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考成绩不够理想,基础知识薄弱,但同学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爱游戏,爱玩爱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做到勇敢地去面对。本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勇于实践,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很有帮助。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学习动力。[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采用启发式学习模式,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手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多种资源,采取合作探究、情境讨论、案例教学、漫画分析、设问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歌曲: 《真心英雄》

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 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 用我们的歌 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设问:“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的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以小学课本中学过的一个故事引入:某寺庙重修,众僧人划船打捞被洪水冲走的庙门石兽。在庙前的河里找了半天没找到,于是又顺流而下寻出十余里,仍未果。当地一位颇受尊敬的“老学究”恰好经过,他见众僧忙活半天徒劳无获,笑道:石兽掉在河中一定会陷于泥沙之中,而且越陷越深,不可能顺流而下。众僧听后颇为折服,准备下河挖泥。一老河工闻之却不以为然,他建议众僧应该顺流而上再找找,众人皆笑。老河工解释说:流水冲击石兽,会慢慢地在石兽迎水的一面形成沙坑,并逐渐使石兽“倒掷其中”,如此日复一日的反复,必定引导石兽“逆水而上”!众人听了老河工的话,将信将疑,但最后还是按照老河工的方法顺流向上寻找,果不然,僧侣们在河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以老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永动机是一类想象中的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历史上人们曾经热衷于研制各种类型的永动机,其中包括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家,另外包括一些希望以永动机出名和获利的骗子。在热力学体系建立后,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证明了永动机是违反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设想,从此之后就少有永动机的研究者了。

通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说明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同时强调反对两种片面看法,坚持知行统一。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利用教材第66页毛泽东的名言及“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老师从事例出发,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讲解,引发推动学生思考、归纳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同时利用图片形象显示认识发展的过程,加深印象。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以教材第67页漫画及渔夫的故事为背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材料1:教材第67页漫画 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2: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称为“渔王”。可是当他年老时却十分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糟糕。老渔夫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从孩子小时侯起就手把手地、一点一滴地将所有自己常年积累的经验教给了儿子,可是最终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比不上技术比自己差的那些渔夫的儿子。

问题:渔夫的儿子们为什么技术反而比不上别人?

通过这一组材料,师生共同讨论设置问题,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联系学生专业拓展关于能力的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结合教材第69页“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问题:说说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

结论: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三)课堂小结:(2分钟)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课堂探究:(10分钟)

结合课本76页材料大学生“回炉”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某些职业技术学校悄然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回炉的现象,学有所成的大学生也要回炉,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关注思考:大学生回炉的原因?

在大学生们掀起回炉高潮的同时,各大学校却在积极的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参与实践,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结论: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如果只读书不实践,就有可能出现眼高手低的理想化,片面化的;就会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名言:所以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仅要采蜜,更要学会酿蜜。

(五)布置作业:

每个中职学生几乎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我们看到的通常是这些名人、明星成功时的辉煌,但未必了解他们艰苦奋斗的过去。请认真查找你的偶像的成长资料,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他或她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思考,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帮助他们自信地投入学习,进而自信地步入社会。

选取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学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掌握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个别内容的节奏把握不到位,可以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还应加大课堂内

容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进一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板书设计]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指导实践

3.认识不断反复、不断深化 4.实践和认识辩证的统一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2.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的

知行统一 篇6

我们的德育教育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学生在班团会和学习英雄事迹报告会上侃侃而谈,恨不能马上也成为英雄第二,可会后依然“涛声依旧”;班团会上高谈阔论的学生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课外却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令老师头疼……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在学校德育中,普遍存在着德育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或者说知与行不统一的现象。

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迅速成长的时期,各种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一味的注重形式教育,学生说一套,做一套是非常危险的。我们都知道人的道德发展都要经过“知、情、意、行”四个阶段,各种形式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在道德行为上,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才能算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德育工作离不开灌输教育,但更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一旦离开学生的参与,也就成了一味的灌输,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我们的德育往往是重课堂教学、轻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使很多学生在教师面前是“很听话”,而回到家里却成了“听他话”。在现代社会中,道德现象呈现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特征,这种离开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灌输必将陷入困境。学生在情感上对德育内容缺乏共鸣,以至就出现了我们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取信于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要提高公信力,做知行统一的表率,才能为学生知行统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和老师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管理,用校规、校纪及其他规范来约束学生,并利用学校或班级发生过的典型事例,通过主题班会和各种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在道德建设上真正形成自律。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具体地说,首先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职能的作用。这是提高初中德育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

因此,我们认为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学生德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进行德育研究,加强德育检查指导。同时,应由学校牵头成立社区德育教育组织,吸收社会各界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学校负责人和家长代表参加,定期分析研究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工作对策,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才能做到目的性强,针对性强。

知行统一 篇7

学体系是指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它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支撑。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告诉我们, 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外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构想与方法。

知行统一外语专业实践教学

一、前言

知识来源于实践, 能力来自于实践, 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发展个性, 提倡人人参, 培养合作精神。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 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外语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外语实践教学有其明显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二、实践教学的内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实践教学应当包括课内理论教学之外的任何实验、实践类教学。换句话来说, “外语实践教学在总体上可以分为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外语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 比如校内英语角活动、英语文化周活动、英语艺术节活动、读书报告活动、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实际上就是要做到知行统一。

三、外语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将语言水平分为两个层面, 即认知或学术语言水平以及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技巧。前者指语言学习者在缺少人际交流的语境中所达到的、在课堂练习或测试中以语言形式为中心使用的技巧;而后者则是指语言学习者人际思想交流的能力。后来卡明斯又提出了“弱语境”和“强语境”的理论观点。他认为, 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属于“弱语境”范畴, 而人际间面对面的交际则属于“强语境”的范畴。相比之下, 强语境能使学习者获得的语言技巧更直接、更有效一些。实际上, 强语境就是指作为课堂教学之延伸和补充的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因此, 搞好外语教学, 既要重视“弱语境”的课堂教学, 更要尽可能多的组织学生参加“强语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以获得更多更有用的语言输入, 从而更有效地内化所学语言。为此, 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的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定期开展层次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在, 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实行了“三加一”的培养模式, 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大举措。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要做法

外语系一直重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大大超出了培养计划规定的语言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三项课外教学活动。我们还采取了其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做法。

1. 外语角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学习生活, 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我们充分利用外教资源, 每周定期的举办英语角和日语角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大胆开口讲外语, 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 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彼此沟通。此项活动也有我系青年教学积极参加, 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2. 全真外语周活动

截止今年, 我们连续举办了三届“全真外语周”活动, 此活动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有语音大赛、歌曲大赛、演讲大赛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该活动参与者并不局限于外语系的学生, 其他各系的同学也都踊跃参加。通过活动, 同学们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学好外语的信心。

3. 外语小品比赛

为了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和交际能力, 外语系每年都举办小品比赛, 参加比赛的演员来自全校各系同学。他们表演的小品, 有的是来自外国名著, 有的甚至于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原创的。这种活动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

4. 参加各种校外竞赛活动

组织本系或全校同学参加校外竞赛活动十分丰富。比如,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河北省高校外语演讲大赛、外研杯全国辩论赛、亚洲大学英语辩论赛、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等, 显然, 有的比赛的层次是很高的。我校选手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尤其是英语辩论赛, 为提高我校的知名度作出了贡献。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以上可以看出, 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 也卓有成效, 但还有不足之处。外语系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数量上还偏少。不能满足我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活动的要求。今后要加强和外界的联系, 争取再建立几个实习基地。

六、结束语

在2010年7月13日-14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着力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加强劳动教育, 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状况。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贯穿社会各行各业, 把培养人的创造性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统一起来, 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 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 更加重视打牢创新基础、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更加重视发展创新文化、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 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和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把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必须大力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强化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摘要:外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外语院系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是指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它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支撑。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告诉我们, 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外语实践教学势在必行。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外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构想与方法。

关键词:知行统一,外语专业,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

[2]胡国洪.论外语实践教学三个环节的建设[J].成都大学学报, 2008, (5) .

[3]段成.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疯狂英语, 2010, (9) .

知行统一 篇8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过:“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使大家不仅有触动, 更有行动呢?只有“知”、“行”双管齐下,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一、“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知”有知识、认识的意思, “行”的本意是道路, 引申为行动和践履。知行并举的概念, 早在先秦就已出现, 如《左传·昭公十年》的“非知之实难, 将在行之”和《古文尚书·说命中》的“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就是主张知行统一的, 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知行统一理念的最好写照。读书人求知的目的是要经世致用, 所以孔子要周游列国, 希望把自己的“仁政”、“德治”的美政理想实践于天下。荀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他指出:“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儒效》) 这其中包含着行高于知、而知指导行的朴素的知行统一观。

朱熹说:“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 (《语类》卷九) 他认为知行统一, 交互作用, 尤其强调行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 要领在于体悟实行, 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 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传习录》) 在他看来, 没有付诸行动就不算真的“知”, 知和行是合一的。

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主要体现在《实践论》中, 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其生活教育的思想是“教学做合一”。即包括三个方面:其一, “事怎么做就怎么学, 怎样学就怎样做,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其二, “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其三, “做是学的中心, 也是教的中心”[2]。在陶先生看来, 生活是做的, 而站在教师角度是教, 站在学生角度是学。

约翰·杜威是西方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之一, 其教育思想以实用主义为基础, 主要包含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 他说:“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 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 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3]。他认为, 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 学校不能与社会隔离。只要有了社会的环境, 学习就是一种需要, 而如果学校与社会隔离, “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 因此也无益于品德”[3]。这些思想中都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中“知行脱节”的主要表现

当今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 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为社会做贡献, 只有这样, 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死读书, 死啃书本的人, 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都成问题, 更别提为社会做贡献了。我们很多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出来后, 不能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转变, 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 人际关系糟糕, 总是处于一种焦虑、郁闷、紧张、失败的情绪中, 并最终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究其原因, 死读书, 没有较好地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 知行脱节, 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脱节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行脱节的具体体现。

1.教学方式上, 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认知教育层面上, 以知识、原理的直观灌输为主, 而忽视了情、意、信、行等其他诸环节的配合, 导致学生对所传授的理论的认同感、接受感、体验感的不足, 形成一种空对空的状况。学生只需要掌握书本上的基本概念, 把它们当作英语单词、数学定理那样记忆就行了。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同于这些以认知为主的课程的,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 仅仅知道了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认同、参与和行动。

2.考试方式上, 目前大多还是按照老一套在搞, 着重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 题型上多是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等, 闭卷考试为主, 而不是着眼于考察学生运用原理来分析、判断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考试是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的, 这种考试的方式明确无误地在告诉学生, 你只要把书本上的概念背下来就行了, 至于你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会不会去做, 那都是没有关系的。这种考试方式自然不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了。

3.实践教学上, 虽然也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安排, 还给予了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分数, 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没有各部门的配合作保障, 再加上一个任课教师一学期带几百个学生, 有心无力, 在时间上和学生的精力投入上都得不到保证, 当然实践活动的效果也就无法达到, 成为一种虎头蛇尾的摆设, 最后大多是要求马虎, 学生也就是呆在宿舍里简单用文字编写一下, 就算自己完成了实践活动、社会调查, 对此, 教师和学生都是心照不宣。

4.教学评价上, 教务处在制定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时, 都是以课堂讲授的效果为准的, 没有谁去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也就只能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应对这种教育评价上, 从而也就相应地忽视了对实践教育环节的投入和重视。

以上的种种, 导致的结果, 就是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空对空的道理说教, 在学生们看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抽象、空洞、喊口号的代名词, 在这种认识惯性的指导下, 对此类课程表现出反感、抵触和冷漠, 也就成为可以想见的事情了。由于对“知”的方面都表现出不信任、抗拒, 甚至逆反, 更别说是“行”的方面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很多道理都是浅显的, 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 “所知甚多, 所行甚少”, 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通病, 而这种通病又何尝不是我们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所留下的呢?许多学生是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应不应该去做的, 但就是在行动上不付出。因此, 知行统一的问题不解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强化“知行统一”教学的具体路径

只有从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的内容选取、实践环节的指导, 以及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上这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知行统一”才能真正实现。

1. 在课堂教学中对基本原理与理论进行透彻地“讲”

“知行统一”表现在“知”和“行”两个方面, 是缺一不可的。要正确地“行”, 首先就要正确地“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理论的灌输是不可缺少的。孔子就说过:“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意思是说, 一个人只讲究品行上的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 就会矫枉过正, 只有两者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 也就是应该“知行统一”。所以, 孔子既向学生讲授“六经”, 也向学生传授“六艺”。

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社会上贪污盛行, 政府赏罚不明, 一个纯洁的青年, 毕业以后不久就可以为社会所潜移默化。只有培养理知……大学虽短短的四年, 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若是一个大学能彻底的培养理知, 于道德必大有补益。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 无论社会如何腐化, 政治如何不良, 他必能独行其是。” (1945年9月23日) 一个青年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培养了正确的理知, 有了自己坚定的价值取向, 才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被污染。

在当下的网络信息充斥社会、阅读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形下, 学生的认知方式偏重直观性, 忽视理性分析与理论学习, 再加之他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复杂化等因素, 都使得对“知”的灌输的难度不断加大, 因而在“知”上如何将主流意识思想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认知体系, 真正入耳入脑, 仍是需要下大气力的事情。

2.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取舍, 引导学生在学中“思”

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原则, 是我们家喻户晓的, 它道出了学思并重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带着两只耳朵进教室, 不用自己的心和脑去判断和思考, 抽象的概念与原理是无法真正入心入脑、成为内心认同并坚信的东西的。对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5]。他说, 不能只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 而是带领学生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 以“太阳、树木、花果、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这些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东西为内容, 使学生把学习建立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之中。他总结说:“一个人由于看见世界, 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观察者, 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 由此产生了活的思想”[6]。我们的教师, 不能仅仅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概念讲授给学生听, 更重要的是, 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概念进行积极思考, 并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包括疑惑、甚至是反对的看法。只有在这种主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 一些似是而非的、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也能得以澄清, 学生才能起建构自己的相对客观、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体系。

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 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合理的取舍, 因为每一门课的课时都是有限的, 不能做到面面俱到, 必须要突出重点, 每一章只选取一到两个最核心、基本的问题来讲述和讨论, 从正正反反各方面透彻分析清楚, 而且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大多数人的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 不可以拔高层次, 乱提要求。我们一直以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与教育, 之所以真正去仿效他们的人不多, 感动而不行动, 就是因为他们被塑造得太高大了, 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层次定得太高, 让人望而生畏, 进而就望而却步, 结果就什么都不做了。

3. 以小组而不是个体为单位, 进行实践教学, 帮助学生由知到“行”

明代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关系时说:“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 (《传习录》) 。如果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 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自己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从促成学生的坐言起行的转变上下功夫。

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在其公正团体理论中提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群体的情景中, 而且这种情景通常对个体的道德决策制定产生很大的影响, 真实生活中个体的道德行为通常是这种规范与过程的函数”[5]。也就是说, 道德行为是在某种意识形态和道德氛围中施行的, 道德氛围就是一个群体的集体规范。这提醒我们教师在设计实践教育时, 要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组织, 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 4至6个人即可, 大家就某个任务进行集体讨论, 在不断地沟通、协商与妥协中分工合作, 最后完成实践作业。在这种集体氛围中, 每个成员都要和其他成员打交道, 互相之间由不理解、不认同到逐渐接受、求同存异, 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其实这也是一个由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片面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到不断打开自己的心胸和眼界、愿意理解与接纳他人和不同意见、不断走向客观、理性、宽容的过程。

在有限的课时内, 为了更好地提高实效, 把实践指导落到实处, 而不仅仅是图个热闹, 一方面需要我们事前精心的组织和安排, 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每学期的主题不宜多, 一到两个即可。那些下了工夫、做得好的小组, 可以直接给予很高的实践作业分数, 甚至直接成为课程的期末总成绩。

4. 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帮助学生完成“知行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英语、数学以及其他专业课程不同, 仅仅课堂上的理论传授是不足以形成学生的价值判断体系的, 它是一个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于一体的课程, 需要各环节的衔接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才能取得实效。比如说, 学生们在课余要进行实践活动, 需要我们各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学工部配合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 需要我们的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奖励;为了更好地落实由“知”到“行”, 我们的课程成绩构成应该向平时表现、实践活动倾斜, 也就是说, 平时表现、实践作业成绩与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起码达到60%:40%的比例, 甚至70%:30%。只有有了这种导向, 才能让学生由应付“知”的考试态度转变为落实“行”的学习方式, 这就需要教务处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我们的教学改革, 等等。只有各部门齐心合力, 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由“知”走向“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84.

知行统一 篇9

一、情境中学, 学有所感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有利于教师提示所学内容的主题, 也有利于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情景的联系,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就数学学习而言,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也就是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因为问题情境来自于生活, 来自于学生身边的、喜欢的事情,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能引导学生“主动”做数学.

例如在学校附近的巷子口经常有“摸奖”的地摊儿, 班上的学生偶尔也会去摸奖.于是, 我也创设了类似的“摸奖”情境, 其规则是在一个布袋里装有同样的3个红球、3个黄球、3个白球, 每次交3毛钱可以摸三个球, 若三球同色, 则中奖5元.我就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概率知识来计算中奖的概率同学们经过计算, 知道了自己中奖的概率只有814, 即39×82×71=184.学生明白了摸奖的原理, 班上也再没有学生去摸奖了.这不仅用概率思想对学生进行了宣传教育, 也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加乐于数学实践.

二、操作中学, 心学促思

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为学生搭建起自我创造和展示的舞台, 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让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我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软件画任意一个三角形, 量出它们的内角和, 然后拖动顶点随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 再量出变化后的各内角和, 使学生在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和验证结论的过程中, 得出并牢牢记住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再例如学习“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时, 我让学生用几何画板软件画任意一个三角形, 再画出它们的三条中线, 观察有什么规律, 并且拖动三角形的顶点, 随意改变所画三角形的形状后, 看看这个规律是否发生改变, 使学生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认识到“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的规律.

三、调查中学, 学中悟理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数学课堂太多地强调了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模仿, 成了封闭知识的集中训练营, 这无疑是教育的遗憾和悲哀.数学知识尤其不能从外界强加给学生, 而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去认知.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适当地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做的实践活动, 让社会大世界浓缩于数学课堂之中, 从而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 我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共同合作完成: (1) 调查班级学生每人每天上网的累积时间量, 并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 (2) 比较CBA (中国篮球协会) 2010~2012年赛季冠、亚军球队队员的身高、年龄, 看看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 哪支球队的队员更为年轻.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并且能逐步建立起统计观念.

四、合作中学, 学有所得

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在承认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 以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活动为主体, 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 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模式.它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这节内容时, 我实施了“教”与“学”的易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根据教学目的, 大胆构思, 写出“教案”, 最后由我随机指定一个小组进行主讲.实践证明, 进行主讲的小组成员合作的非常默契, 一名同学进行主讲, 另一名同学摆出小木棒进行演示, 还有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在合作中落落大方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随后我的“发难”中:“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有什么不同?”“谁能用语言来表达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意思呢?”学生的回答也显得游刃有余.通过师生、生生合作,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过交流、整合, 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提升, 让整个数学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 知行统一, 欲知必行.在初中数学中实施“做中学”教学模式, 需要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 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获得更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如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 根据新课程提倡的“做中学, 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通过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动态的, 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进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做中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狄建英.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J].教育科研论坛, 2006.6 (5) :23.

知行统一 篇10

1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特点, 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包括。

1.1 教学思想注重实用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性、实用性人才, 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遵照“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要求是“少而精, 少而管用”, 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因此, 高职院校思政课要以“理论够用、重在实践”为原则, 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焦点、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其职业道德意识, 增强其法制观念。

1.2 教学目标追求全面性

高职教育以培养知识面广、适用性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 高职思政课教学目标必须与之相适应,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着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的法律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勇于竞争和自信自强的生活理念、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等, 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1.3 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

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这决定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 有一定的行业精神和市场意识,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应用性人才。针对高职学生在竞争中生存要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而造成心理素质不稳定的现状, 高职思政课教学还要把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1.4 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

教学组织形式的唯课堂教学形式和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高职学生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 对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甚至反感。要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就必须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 要在班级授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外大胆引入诸如分组教学、协作教学、开放教学、师生合作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 要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过于依赖授业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做法, 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型课堂教学。

2 构建知行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就是把理论教学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 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内化于学生的“心”, 外化于学生的“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教学的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系统理论知识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通过教师的课堂教授, 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在课堂教学中, 要努力实现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个要素达到最佳耦合状态。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针对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生, 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教学、模拟情境教学等,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使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活动有机统一, 如在课堂上用3~5分钟时间开辟学生专栏, 由学生派代表做“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演讲;针对学生困惑的问题举办辩论赛;学习巩固法律知识实施模拟法庭, 通过这些“走入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不仅让学生了解、接受知识, 而且让学生思考问题, 明辨是非, 并且表现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

(2) 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校内实践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校内社会实践, 如辩论赛、演讲赛、征文比赛、书法比赛、红歌演唱比赛等。由任课教师确定主题, 班干部负责具体实施, 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予以考核, 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计入总成绩。这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同时也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精神。与大学生读书活动相结合, 每门课程都制定读书目录, 学生自学读书并做读书笔记或写心得体会;与省情教育相结合, 学生创办摄影、书画展;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 开展民族舞蹈、服装、服饰表演大赛;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 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评选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如艺术节、技能比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与网上和校园调研相结合, 调研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和困惑, 解决择业创业、职业生涯、职业道德等一些实际问题;与组织观看爱国主义、英雄模范等题材的影片相结合, 以深化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践活动, 使学生投身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锻炼自身素养, 丰富大学生活。

(3) 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是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利用地方的历史资源, 如烈士陵园、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 了解历史, 激发爱国热情, 确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志向。利用高职教育产学结合、校企联合的优势, 把课堂设在企业、工厂, 让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典型激励, 以达到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二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团委、学生工作部门联手开展学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 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 更多地开展技术服务, 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达到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 从而培养学生品德践行能力, 做到知行合一。三是结合学生专业实习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走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之路, 把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群中, 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比较单一、集中的老问题, 又可以节省经费。以往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由于这类活动需要场所, 再加上组织活动成本比较高, 很容易因组织难度大而取消。而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来源广泛, 数量多, 可供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通过富有深度的专业实践, 让学生较全面地、完整地认识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验证、反思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

3 积极探索“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评价考核体系

成绩考核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体现教学理念最明显的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考评目的不应仅仅是考知识, 更重要的是考能力与素质。对此, 应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形式, 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考评形式。

(1)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过分体现目标管理, 使得一部分“聪明”的学生靠最后几周加班加点的“背”过关, 忽视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为此, 在考核方式上, 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思政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考核, 占总成绩的30%。包括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完成作业情况、出勤等。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态度、能力表现纳入考试、考核范围。以“育人”和能力提高为宗旨, 实行量化评定。第二部分为实践考核, 占总成绩的30%。包括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在实践活动中分析和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程度、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以及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等。第三部分为理论考核, 即期末考试, 占总成绩的40%。包括开卷、闭卷、口试、论文等, 通过不同题型和不同方式综合测评学生学习的情况。终结性评价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采取多种考核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理论、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增强了学生日常行为的自我约束能力, 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2) 师生评价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规定教学考核是由任课教师考学生、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也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型, 要求考评的主体扩展, 即减少任课教师在考评中的权重, 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将同学互评引进课程质量考核, 比如学生参加辩论赛、成功主题、公益性活动等实践项目, 其成绩由班干部负责实施考核评定, 并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成绩计入总成绩。再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比如把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的成绩计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成绩;与相关系部配合, 把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成绩。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和认知水平,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实践和需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 为展示和发展其独特个性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3) 注意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灵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讲究互动性, 教学方法讲究多样性, 因而教学效果的评定应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灵活化。可采取口试、笔试、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式。此外要改变传统的以纸作为考试唯一载体的考试形式, 比如可以在网上考试。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有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 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其思想动态、学习能力和效果,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评精神。考试内容可灵活化, 可考查学生运用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中的少量知识点来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 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 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 “知行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遵循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 以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为指向, 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利用各种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网络化的理论+实践教学新模式, 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是一种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教学模式。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 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行统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构建措施和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知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邓小丹, 吕新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3) .

[2]周炳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探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

[3]王红芳.构建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知行统一 篇11

“知行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但在一直以来的学校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总是把重点放在“知”的方面,围绕着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知”,在课堂教授方式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的确是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趣味性,学生也欣赏了很多的视频音像资料。大家在课堂上受到了教育,感受到了触动,但走出教室,回到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教室的垃圾还是扔得到处都是,食堂还是脏,红灯还是闯,公共汽车上还是不给老年人让座,痰还是随地乱吐……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过:“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使大家不仅有触动,更有行动呢?只有“知”、“行”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一、“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

知行观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知”有知识、认识的意思,“行”的本意是道路,引申为行动和践履。知行并举的概念,早在先秦就已出现,如《左传·昭公十年》的“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和《古文尚书·说命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是主张知行统一的,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知行统一理念的最好写照。读书人求知的目的是要经世致用,所以孔子要周游列国,希望把自己的“仁政”、“德治”的美政理想实践于天下。荀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这其中包含着行高于知、而知指导行的朴素的知行统一观。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语类》卷九)他认为知行统一,交互作用,尤其强调行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传习录》)在他看来,没有付诸行动就不算真的“知”,知和行是合一的。

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主要体现在《实践论》中,他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其生活教育的思想是“教学做合一”。即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其二,“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其三,“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2]。在陶先生看来,生活是做的,而站在教师角度是教,站在学生角度是学。

约翰·杜威是西方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主要包含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思想,他说:“道德教育集中在把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的方式这个概念上,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3]。他认为,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学校不能与社会隔离。只要有了社会的环境,学习就是一种需要,而如果学校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3]。这些思想中都充分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中“知行脱节”的主要表现

当今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社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死读书,死啃书本的人,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都成问题,更别提为社会做贡献了。我们很多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出来后,不能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转变,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糟糕,总是处于一种焦虑、郁闷、紧张、失败的情绪中,并最终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发生。究其原因,死读书,没有较好地完成由“知”到“行”的转化,知行脱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脱节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知行脱节的具体体现。

1.教学方式上,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认知教育层面上,以知识、原理的直观灌输为主,而忽视了情、意、信、行等其他诸环节的配合,导致学生对所传授的理论的认同感、接受感、体验感的不足,形成一种空对空的状况。学生只需要掌握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把它们当作英语单词、数学定理那样记忆就行了。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同于这些以认知为主的课程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仅仅知道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认同、参与和行动。

2.考试方式上,目前大多还是按照老一套在搞,着重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题型上多是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等,闭卷考试为主,而不是着眼于考察学生运用原理来分析、判断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考试是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的,这种考试的方式明确无误地在告诉学生,你只要把书本上的概念背下来就行了,至于你认同不认同、接受不接受、会不会去做,那都是没有关系的。这种考试方式自然不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了。

3.实践教学上,虽然也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安排,还给予了一定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分数,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没有各部门的配合作保障,再加上一个任课教师一学期带几百个学生,有心无力,在时间上和学生的精力投入上都得不到保证,当然实践活动的效果也就无法达到,成为一种虎头蛇尾的摆设,最后大多是要求马虎,学生也就是呆在宿舍里简单用文字编写一下,就算自己完成了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对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心照不宣。

4.教学评价上,教务处在制定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时,都是以课堂讲授的效果为准的,没有谁去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就只能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应对这种教育评价上,从而也就相应地忽视了对实践教育环节的投入和重视。

以上的种种,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为空对空的道理说教,在学生们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抽象、空洞、喊口号的代名词,在这种认识惯性的指导下,对此类课程表现出反感、抵触和冷漠,也就成为可以想见的事情了。由于对“知”的方面都表现出不信任、抗拒,甚至逆反,更别说是“行”的方面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很多道理都是浅显的,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所知甚多,所行甚少”,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通病,而这种通病又何尝不是我们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所留下的呢?许多学生是非常清楚有些事情应不应该去做的,但就是在行动上不付出。因此,知行统一的问题不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强化“知行统一”教学的具体路径

只有从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的内容选取、实践环节的指导,以及学校各部门的配合上这四个方面共同努力,“知行统一”才能真正实现。

1.在课堂教学中对基本原理与理论进行透彻地“讲”

“知行统一”表现在“知”和“行”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要正确地“行”,首先就要正确地“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的灌输是不可缺少的。孔子就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讲究品行上的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会矫枉过正,只有两者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也就是应该“知行统一”。所以,孔子既向学生讲授“六经”,也向学生传授“六艺”。

浙江大学原校长竺可桢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社会上贪污盛行,政府赏罚不明,一个纯洁的青年,毕业以后不久就可以为社会所潜移默化。只有培养理知……大学虽短短的四年,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若是一个大学能彻底的培养理知,于道德必大有补益。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1945年9月23日)一个青年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培养了正确的理知,有了自己坚定的价值取向,才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被污染。

在当下的网络信息充斥社会、阅读方式已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形下,学生的认知方式偏重直观性,忽视理性分析与理论学习,再加之他们的主体意识日益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观念复杂化等因素,都使得对“知”的灌输的难度不断加大,因而在“知”上如何将主流意识思想转化为学生主体的认知体系,真正入耳入脑,仍是需要下大气力的事情。

2.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取舍,引导学生在学中“思”

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习原则,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它道出了学思并重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带着两只耳朵进教室,不用自己的心和脑去判断和思考,抽象的概念与原理是无法真正入心入脑、成为内心认同并坚信的东西的。对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当用到记忆上,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5]。他说,不能只是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苦思冥想,而是带领学生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以“太阳、树木、花果、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这些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东西为内容,使学生把学习建立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之中。他总结说:“一个人由于看见世界,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观察者,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由此产生了活的思想”[6]。我们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与概念讲授给学生听,更重要的是,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概念进行积极思考,并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包括疑惑、甚至是反对的看法。只有在这种主动、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偏激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也能得以澄清,学生才能起建构自己的相对客观、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体系。

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合理的取舍,因为每一门课的课时都是有限的,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要突出重点,每一章只选取一到两个最核心、基本的问题来讲述和讨论,从正正反反各方面透彻分析清楚,而且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大多数人的实际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可以拔高层次,乱提要求。我们一直以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与教育,之所以真正去仿效他们的人不多,感动而不行动,就是因为他们被塑造得太高大了,完全脱离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层次定得太高,让人望而生畏,进而就望而却步,结果就什么都不做了。

3.以小组而不是个体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由知到“行”

明代王阳明在谈到知行关系时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如果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却是说一套做一套,自己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教育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促成学生的坐言起行的转变上下功夫。

柯尔伯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在其公正团体理论中提出:“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或群体的情景中,而且这种情景通常对个体的道德决策制定产生很大的影响,真实生活中个体的道德行为通常是这种规范与过程的函数”[5]。也就是说,道德行为是在某种意识形态和道德氛围中施行的,道德氛围就是一个群体的集体规范。这提醒我们教师在设计实践教育时,要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组织,小组的规模不宜过大,4至6个人即可,大家就某个任务进行集体讨论,在不断地沟通、协商与妥协中分工合作,最后完成实践作业。在这种集体氛围中,每个成员都要和其他成员打交道,互相之间由不理解、不认同到逐渐接受、求同存异,达成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其实这也是一个由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片面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到不断打开自己的心胸和眼界、愿意理解与接纳他人和不同意见、不断走向客观、理性、宽容的过程。

在有限的课时内,为了更好地提高实效,把实践指导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图个热闹,一方面需要我们事前精心的组织和安排,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每学期的主题不宜多,一到两个即可。那些下了工夫、做得好的小组,可以直接给予很高的实践作业分数,甚至直接成为课程的期末总成绩。

4.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完成“知行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英语、数学以及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仅仅课堂上的理论传授是不足以形成学生的价值判断体系的,它是一个集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于一体的课程,需要各环节的衔接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实效。比如说,学生们在课余要进行实践活动,需要我们各学院的学生工作部门和学工部配合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需要我们的宣传部、学工部等部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奖励;为了更好地落实由“知”到“行”,我们的课程成绩构成应该向平时表现、实践活动倾斜,也就是说,平时表现、实践作业成绩与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起码达到60%:40%的比例,甚至70%:30%。只有有了这种导向,才能让学生由应付“知”的考试态度转变为落实“行”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务处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我们的教学改革,等等。只有各部门齐心合力,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真正由“知”走向“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美] 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4]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

[5] [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郭本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知行统一 篇12

一、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解读当前职教状况

总的说来, 当前职业教育的普遍状况不容人乐观, 家庭装修弱电工程的教学现状也在不免之列。其一, 从实际状况来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居住标准的不断上扬, 整个社会市场对家装弱电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按说课程教材理应紧跟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可是由于多重因素的限制, 这一方面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做到。其二, 在当前职业教育中, 教学方式既具有中小学直接灌输的陈旧陋习, 在教学管理上又存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等院校模式的明显特征, 教学活动仅仅把学生当作一种接受机器, 极端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个性特征, 缺乏对综合学习能力的素质化培养, 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加快了恶性循环现象。其三从生源素质来看, 非智力的情感因素正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对学习的负面影响较大。职校生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习不感兴趣, 目的不明确, 学习品质较差, 自我控制力较差。二是受世俗眼光的偏见, 社会生活心态比较自卑, 因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而心理阴影较大。三是人生目标缺乏定位, 需要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来填补比较空虚的思想心空。四是由于存在较多的“先天性不足”, 使得他们正常处于自我放荡的状态, 本质不坏但脾性相对顽劣, 难以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教化。以上种种情况, 足以形成当前职业教育令人堪忧的紧张形势。

二、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本文认为, 对于家庭装修弱电工程教学来说, 在无力改变宏观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只能在微观上从容易做到的改革教学方式来弥补和减少职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一是改变因循守旧的传统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 以提高学习兴趣为有力抓手, 对现有教材作出适当地合理化调整, 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如淡化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删减一些比较繁杂琐碎的知识教学, 加强侧重于家装弱电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培养。二是努力改变“学科知识化、知识理论化”的空洞式教学方法, 以迎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心理, 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操作实践的结合。如在全班学生中分组实施电视网络的“完美家装弱电布线工程”模拟实践活动, 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和启发, 让学生根据综合网络方案的设计程序, 分别开展“确定点位”“开槽”“布线 (确定线缆通畅和各点位用线长度) ”“封槽”等工作程序。待全部程序结束以后, 再对各学习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最后总结, 就其中必须重视的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强调, 并作出相应的活动评价。三是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 宋代陆游也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再说, 家庭装修弱电工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 也涉及到社会家庭的生活美化问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激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美化家庭生活之中。

三、创设和谐教学关系, 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上一篇:文章的衔接艺术下一篇: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