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2024-06-13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共12篇)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篇1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有感

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可用一个“奇”字概括。那么,他到底“奇”在哪里?在我看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兴趣广泛,求学悟道,一波三折。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秀才,后来又高中状元,爷爷王天叙也是酷爱读书之人,因而王阳明便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生性活泼,天资聪颖,四岁时便可将爷爷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按常理,他后来肯定会在儒学研究上造诣非凡,但好景不长,很快他喜欢上了象棋,迷恋上了军事游戏,之后又对道教的养生术产生了兴趣,几经周折,又开始研究起了佛学。对于儒学,他一开始便以为“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此话一出,气坏了父亲,惹恼了老师,在他们看来,王阳明出言不逊,华而不实;对于象棋、军事游戏的热爱,更是让家人大伤脑筋,认为他是不学无术、胡作非为;对于道家与佛家的痴迷与研究,曾使他新婚之夜离家出走,两次亲上九华山,耗费了大把的青春,可后来都因自己的探索研究而全部推翻,也就是说:他想成为大儒,但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他喜欢军事,但太平年间无用武之地;他看好道家,却不能让他长生不老;他寄希望于佛家,却不能修成正果,甚至随便几句话,便让寺院里的百岁得道高僧潸然泪下,弃道回家。如此以来,他又回到了原点,又开始站到了理学大山面前,又开始从“格物””“致知”做起,整整三天,聚精会神,企图从自己的内心世界格清楚竹子,结果一无所获,又一次让他陷入彷徨,最终,在他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之后,独创“心学”,自成一家,为万世景仰。

二、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经历别样人生

15世纪的最后一年,公元1499年,27岁的王阳明终于通过会试,正式步入仕途,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个光明的起点,可谁知命运之神又和他开起了玩笑,不久,宫廷内掀起了刘瑾风暴,许多上书言事的大臣受到打击,王阳明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向皇帝朱厚照上书,要求严惩宦官刘瑾,本是一身轻松,信心百倍,可等待他的却是当众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蹲在牢房里,王阳明还认真的研究了《周易》,是不是算卦让他时来运转也未可知,总之,很快他结束了牢狱生活,不过,旧的厄运结束标志着新的不幸到来,他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一路还有杀手不依不饶,换做常人,也许早已是哭天抢地,但王阳明却是“虽不毛之地,吾往矣!”。几年龙场悟道,“心学”横空出世,王阳明名声大振,己经挫折,再次被启用,先是边疆剿匪,后是评定宁王叛乱,最终建立不世功勋,纵观整个明代,文臣受封“伯爵”的共有三人,他位列其一,受封“侯爵”的仅他一人。

三、一介书生,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王阳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道纯粹的假命题。

1517年正月,王阳明正式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这一年,王阳明来到江西剿匪,在去的路上,他只带了几个随从,便与一群水盗不期而遇,王阳明指挥若定,让商人们把各自的商船插上官旗,敲锣打鼓,一字排开向前进发,并亲自站在船头向水盗喊话,亮明身份,讲清政策,说来也怪,一向无恶不做的水盗却乖乖就范,依话放行,虽说只是小试牛刀,足见其功力非凡。后来剿灭的土匪个个来头不小,有大名鼎鼎的詹师富;有极会收买人心的谢志山;有足智多谋的蓝天凤;有不可一世的金龙霸王池仲容,虽说剿灭他们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同,无一漏网。

后来碰上宁王起兵叛乱,面对蓄谋已久的叛乱,兵力悬殊,难度可想而知,但王阳明就敢拿他的鸡蛋去碰石头,而且是鸡蛋完好无损,石头却灰飞烟灭。王阳明用临时拉起的一小股人马硬是打败了宁王经营多年的虎狼之师,真是让人心服口服。

四、身处逆境,不改初衷,专心讲学

因为上书言事,遭到宦官刘瑾忌恨,下狱未死,被贬龙场,换做他人不是悲天悯人便是牢骚满腹,或是上吊自杀都有可能,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硬是咽下了这口气,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打脱牙,和血吞”,甚至要比曾国藩的心胸宽广多了。他不仅去了,而且能很快适应环境,想方设法改变环境,专心讲授“心学”,教化一方子民。面对凄苦的环境,语言的障碍,不幸的遭遇,杀手的追杀,他依然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慌,真是奇人。总之,读了这本书之后,有几点粗略的认识,和大家一起分享:

1、也许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王阳明的“心学”多少有些偏激,可保持内心平静,内心强大,仍然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处世之道。有资料研究表明,有70%以上的癌症病人不是死于癌细胞,而是死于恐惧心理。

2、保持好奇心,培养兴趣,多做研究与尝试,也许才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百合花,总会迎来属于他的春天。康熙年间有个叫姚启圣的人,十年间,做官从巡抚一直降到七里河马场的厂长,但收复台湾还非他莫属,后来终于有得到重用。

3、说到做到真英雄,光说不练假把式,困难大、原因多都不是失败的根源,而且这种习惯一旦形成,还会不断的持续下去,最终会成为失败者的座右铭。真英雄如魏书生,不论带怎样的班、怎样的学生,都能管好教好。

4、远离政治,多做实事,历史上得宠专权、纸醉金迷的人大有人在,可唯有实心用事,干出业绩的人才能万世流芳,青史留名。例如司马迁,身受宫刑,忍辱负重,写成史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5、经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四处碰壁,几经崩溃,可只要坚持到底,不改初衷,肯定会有长风破浪,柳暗花明之时。曾国藩初办团练很不得意,几次想自杀了事,后来终于成为“中兴名臣”。

最后,因本人学识悟性有限,读得很粗略,谈得也很肤浅,望大家见谅!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篇2

一、王阳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后,沿用古代圣贤的礼乐之治来恢复起伏动荡的社会现状,以求国家之太平安定。随后他就启用程朱理学,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思想工具,直到明成祖时期,仍在继续沿用。为了进一步对读书人的思想进行控制,朱棣在永乐三年推出了三部《大全》,即《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此三部《大全》成为科举考试的范本,所有科举试题必须出自这些书[1]41。学生必须要在程朱理学的范围内来出题作答。在封建社会中科举考试是当时官方吸取人才的一种政策,朱棣充分利用科举考试、蒙童教育、官学教育及家庭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形式,把程朱理学的观念传播给社会的各个层面。程朱理学的中心思想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要求人们必须对封建伦理道德遵从,不能对其产生任何异议,这严重地阻碍了思想的创新。到了明朝中期,这种思想禁锢导致民困聊生,国家动荡不安。王阳明不受程朱理学思想的束缚,准确地抓住了程朱的弊端之所在,沿用古代圣人的开明的思想,提倡“心即理”,把知行合一用到实际中,随之心学便成为一股崭新的思想潮流。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产生

1.龙场悟道。正德元年,由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与当时的国学思想教育背道而驰,得罪了当时的阉臣刘瑾,被打入牢中,在牢狱中遭受苦刑之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那是一个非常偏远而又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面对这样的遭遇,王阳明内心极度的苦闷,于是他埋头做学问,以此来消磨内心的苦楚。在此期间,他对《大学》的领悟有了新的突破。他提出万事万物的根源是人心,心是影响世界万物的根本。在当时学界误认为心与理是两样东西,好人也会做错事,坏人做的事情也可能是合理的,王阳明对此观点持反对态度。他认为心即是理,心不是指正常的血肉之心,而是指人懂得理并且符合理的部分,即良知;理指天理,理者,内心的条例之所在。对待自己的亲人叫做孝顺,对待君王叫做忠义,对待自己的朋友叫做诚信。理本身千变万化,源远流长,并不是发自一个人的内心感慨。民合是理的渊源,心的本体是知,理是心的本体状态的体现,是心本体的流行发用,人心在对待人与事物时要做到遵循天理道德。王阳明找到了心与理的关联作用,他认为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用心去控制自己的肉体,用肉体之躯去改变天地万物,只要掌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成为圣人的道路将不会太漫长。

2.知行合一。明武宗时期,已悟透心学的王阳明被派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他在讲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知行合一”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王阳明把“知行合一”的思想概括为两点。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意思是说二者之间是以相互联系的关系存在的,互相影响,密不可分,不应把知与行看做两个漠不相关的存在。在道德教育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问题,针对教育中的这一现象,他主张在教与行上做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王阳明的这一学说的出现,向古代读书的陋习敲响了警钟,对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提出了告诫,这种反对填鸭式教育的做法的积极意义至今犹然。同时,他还认为只有良知而不付出行动也是不可取的,行动的付出是靠自觉性的,没有实际行动算不上是真知。总之,凡事都要付出行动才能有实在的意义。二是把知作为行动的主导,同时行动又影响着知的发展形成。他认为:认知是行动的主导思想,行动是认知的实践。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知的最终结果。换句话就是说,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决定人的行为,是一种思想上的指导,按照这样的指导去完成自己的行动才称得上为真知。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

1.“知行合一”的德育过程论。“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在众多学说体系中的立足之论,它的出现与形成带动了众多道德体系的发展及成熟,为以后的道德思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只要有理念就有可能导致行为”的提法有不妥之处,只有纠正理念的不妥之处才能完成行动。即道德认识和行为是一个主题的两个部分,是分离开的。知与行真正意义之所在是二者是合体共同发展前进的,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王阳明同时还认为行动时一定对要做的事多做观察研究,弄清所做事情的实质,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学问亦是如此,对待学术一定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遇到问题时一定要把它弄明白,明白其真理所在之处,才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王阳明是从认识论的高度谈到了“知是行的主旨,行是知的工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正是从德育过程中学、问、思、辨、行等五个环节来讲述知行合一思想的[2]89。

2.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1)敦风化俗。王阳明为官时尤其重视敦风化俗,他认为从政要树立起好的民风,提倡忠孝,尊重民俗是从政的根本[3]123。在王阳明从事政治的时候,他就很注重忠孝节义。例如,他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就曾多次发布告示,告知老百姓为人处世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家庭生活一定要和睦相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要融洽,对待家族的发展要有勤俭节约的好传统,通过这些来达到敦风化俗之目的。然而对于社会中不遵守伦理道德的一些人与事,他要求百姓互相监督,互相劝导告诫,对于那些执迷不悟者应该协助官府予以铲除消灭,还社会一片安宁。同时,如果自己的兄弟姐妹等亲人中有不遵从教导的,在外惹是生非的,作为长辈的应该把他送到官府去整治,以正典型。对于遵从法规的廉洁之士要大力给予表扬宣传,以资鼓励。(2)举社学。社学在元朝的时候已经开始兴起,后来在王阳明的提倡下得以发扬。他所倡导的改换风俗的思想通过强制推行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能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还得通过教育。教育能使人心得到真正的净化,因此他开办书院来进行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学校的作用来实现思想上的控制。随后,他提出“兴举社学”,重视教师的选拔,对教师的录用严格把关,确保“学术明正,行止端方者”为师[4]79。在教学过程中,他还要求老师用儒家思想和伦理仪范等来教育学生,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人才。教育要倡导伦理道德,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尊师重道。同时他还鼓励当地的官府大力兴建社学,为社学的发展提供了硬件设施。(3)游学形式。王阳明的讲学风格是独树一帜的,不受地点形式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开展,游学形式灵活,符合了王阳明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王阳明讲学现场气氛活跃,完全没有官学、私塾死气沉沉的沉闷景象,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道理可以当场提问,王阳明会及时给学生讲解作答,学生领悟后会踊跃歌舞,颇有孔圣人教学之遗风。

四、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教育思想的评价

1.在教育中突出人的作用,突出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王阳明坚持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领悟认识,才能记得更加牢固,才能迅速提升对客观事物存在的认知[5]102。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勤于独立思考解决。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真正的领悟,即使他的言论出自于孔子,那也只是引用别人的,不能算得上自己的思想。而如果学生自己探索出正确的答案,即使他没有引用孔圣人的言论,也要给予充分肯定。王阳明教学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消除外界言论对学生的束缚,进而形成学生自己的真知灼见。

2.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德育。王阳明的教育生涯中,最重视德育,其次才是诵书、习礼和诗歌[6]145。他认为学生只有全方面的培养,才能对一切事物看得更加清澈明了,才能够发现事物的不当之处。他还认为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有良知,即以知行合体为指导思想,把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3.王阳明在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具有人文精神的闪光点。王阳明对古代的科举考试一向反对,他通过创立学院宣扬心学来反击当时的官学———程朱理学。王阳明所主导的是思想是开放的,思维是发散的,他尊重真理,但又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他的教学方法与当时的主流教育大相径庭,他用独树一帜教学方法来表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对学术创新和人性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阳明既是知行合一思想的倡导者,又是忠实的践行者,他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去净化社会、敦化人心,把知与行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他多姿多彩的教育方法也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

摘要:本文重点考察了王阳明在其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提出的教育理论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冀图用他伟大的思想光芒启迪我们当前教育行为。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篇3

关键词:王明阳;知行合一;致良知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74-01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而“知”一般被认为是道德知识,“行”一般多指道德行为和实践。古代哲学家都对十分注重知行问题,将知行和道德修养联系到一起,但大多都把知和行分开来谈,王阳明首先提出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是王阳明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朝时期社会动荡,封建统治日趋衰落,阳明对当时的社会风气道德虚伪是深恶痛绝的,士大夫嘴上遵从儒家学说,实际上却为了追名逐利如同小人一般。知行合一说,也正是为了“正人心,息邪说”。王阳明说:“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认为如果把知行分开,容易使人意识到善而不去做,认识到恶也不改,这样的话人们会以自己并未真正行动真正去做而放纵自己的恶,不真正去行善。朱熹认为“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但是知行为二,知和行分开,由知到行之间终归是有距离的,无法保证知行一致,而知先行后,会使人们先知而后行,容易导致知而不行,把道义都变成空谈,无法真正执行,加重了当时浮躁的社会风气。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在恶念出现之时便可把它克制掉,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王阳明在《知行录》里这样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在对事物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行为,认知和行为几乎是同事发生,以主体对外界的感知称为知,以主体内在的感情倾向归行,由于感知和情感倾向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心体自性,从一个心理过程中分析出知行,过程上是同步的,不存在时间的先后次序。如果知行是一体,可是又为何在应用中会被分开呢?王阳明认为“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本体了”。私欲也就是个人为利己的动机,由于私欲的加入,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使知行分开,当孝未能孝,知悌而未能悌。而这种知在王阳明看来并不是真知,而是未知,他这样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的一体性,在知行分裂中的知便不算是真正的知。而在未知的情况下,也就无从谈行,即便有行,也是冥行妄作,只有和行合为一体,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是统一行为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相即不离,相辅相成,也不存在时间的先后,知作为行的目的指导,行作为知的实际践行,知行不可分离,离开知的行只能是妄行,而离开行的知无所归依,也只能是一种空想,这样的知行是分裂的,所以知行互不相离,无法分割。《知行录》中:“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正是讲的这一点。知和行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知孝而孝,知是行的出发点,有了知才可以谈行,而行又成就了知,如知汤乃饮,知衣乃穿,知汤、知衣是后面的饮、穿的起始点,而后面的饮、穿又是对知的完成,知道它的用途利用它去成就它的用途。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事知之成。王阳明《答顾东桥书》中这样说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和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在他看来,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便是说不能明觉警察就是妄行,不能真切笃实就是妄想,对于妄行者而言,应当教会他知,对于妄想者而言,要纠正他的行,知行本来一体,二者相互包含,互相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区分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逐步发展到最后形成了致良知论,良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知道爱父母,敬兄长,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并非通过后天学习而得。认为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和认识本能,和其性善论相辅相成。而王阳明的良知又有所不同,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这样说“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不单单是性善,赋予了良知更多的意义。良知是天理,是道,如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他主张心外无理,良知即是心中的理,朱熹说“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以伦理纲常委天理,王阳明把这种天理归于良知,而良知又存在于仁的内心,从良知的本体和发用不同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良知说。良知是至善,王阳明把至善作为绝对的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人性是来源于天道的“天命之性”,所以它就可以超越经验界的善恶是非对立。而善恶是一物两面,不是对立。认为人之所以出现后天的差异,在于受到私欲的蒙蔽,良知作为人的本性,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要内求,他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良知作为直觉的存在,是自发的,正如他所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良知是不需要思索,自然而然,也是直觉。

知行的本体就是良知,二者相互联系,良知是心中固有的,用良知的知来促进行。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本质是相同的,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总结升华,王阳明试图将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相互结合起来,以及知行的整体性,“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便是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朱熹,《朱子语类》[M].岳麓书社,1997

[3]孔子,《论语》[M].中华书局,200-12

[4]孟子,《孟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王阳明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篇4

他老爹是当代的状元,这是无数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宏大志向,儿子想超过父亲,是可以理解的,学术路线(状元)他老爹算是到头了,非要说超过也只有传说中的“连中三元”,另外,官职上他爹是组织部部长,要超过也就是内阁那几个位置,虽然难,但志向嘛,有还是比没有好。至于说当圣贤,就比较无厘头了,有点像今天西方有个人说他要当“耶稣”一样,因为在此之前能够得上这个级别的也就三人归于四个字“孔孟朱熹”,按理来说父亲听到儿子宏大梦想应该欣慰,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但听到阳明先生讲出这个梦想的时候,一个巴掌就掴了上去,也顾不得体面涵养了。

一个奇人,可以理解为奇怪的人、奇特的人、奇异的人,这些王阳明都占了,他不仅想法奇怪,而且也付之于行动上,真可谓“知行合一”,这个阶段,他与佛、道、理学亲密接触,一句歌词反过来说可以概括“不断希望、不断失望”……最后一直失望到怀疑人生,过中情节、极富喜感,在此就不详说了,书中描写得很生动。

总之,这个阶段,可以看出,阳明先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执着力、执行力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始终带有怀疑精神、不入俗流的人,他的思维模式非常活跃、不拘于常规与权威,像一只鲜活的小鱼一样,穿梭于世俗、古板、僵化的潮水中,却始终保持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与百折不挠的毅力,他始终有一种抽象、逆向、逻辑思维在看待他周边的世界万物,我想,如果他在搞科研的话,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读书心得 篇5

王阳明是谁?百度一查不要紧,在历史上王阳明实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角色,曾国藩、蒋介石是他的铁杆粉丝,连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非常佩服,甚至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受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其哲学思想、政绩、军功、文学、书法等几个方面看称千古圣人一点不足奇。

于是我马上粗读了一点《传习录》,从中领略了心学的精髓竟然是心即理!凡事从心而定,天理自在人心!天理就是良知!良知与生俱来!知行合一致良知!我的妈呀,这些以前我怎么不知道!这么厉害的王阳明,怎么会在我50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妄称是读书人,丢人啊。很想了解王阳明这个人,得知度阴山所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正是最适合了解王阳明的,为了省钱,在网上听了一遍。很感兴趣还不过瘾,于是就到书店又买来纸质书看,其中内容完全颠覆我的认知了。

这本书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并把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作了重点介绍,从龙场悟道悟出心即理,到提出天理就是良知人人都有,到知行合一致良知三个阶段,层层深入把王阳明心学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听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个感觉: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要唤醒人们心中被私欲蒙蔽的良知,用良知判断是非善恶、指导做人做事,从而让人生更有意义。

当今社会虽然有了巨大的科技进步,物质丰富金钱万能。但是人的灵魂却出了问题,道德滑坡,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关系外其他正常的伦理道德严重缺失。物欲横流、假货横行、为了个人私欲损公肥私坑蒙拐骗,人们的良知被蒙蔽了。当我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内心波澜起伏,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知道我的良知在心里,可是遇到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我的心中同样会不平、不静、不忿、不服。我能感觉自己的良知,但却很少用良知指导做事的行动。知而未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提出“事上练”,“知行合一”让我明白,光有良知是不够的,必须“知行合一”去做,即所谓“致良知”。当下,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已经无心静下来唤醒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知行合一”了。因此,总书记多次在中央重要会议、场合谈到“知行合一”,就是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篇6

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而且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他创立了著名的心学,提升了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主观(感受个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决定作用,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刻的哲学反思。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换成现代语言表述:世上的事物固然客观存在,但就主观个体而言,客观事物是须经过主观的接触感受才能产生认识价值的——这是王阳明对“心学”大旨之形容。

“知行合一”,系王阳明学说的核心思想,影响深远,波及日本。知与行的关系,诠释颇多,过去多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行的关系。站在当下,一般而言,也可理解为认识和实行的关系。

“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到一处,有良知之驱使的行为才是良行,能践行的认知才算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物欲所驱使。

“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以所“行”体现所“知”。古人说,该为不为谓之陋,不该为而为谓之恶。一个人的“知”是正抑或谬,是丰抑或寡,“知”与“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过具行来验证,站在客观上说,就叫观其行而非光听其言。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两者要同步,就是强调“心里明白”与“见诸行动”,之间“不容毛发”。心念一动,立见行动,没有丝毫时间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从容去付诸实践。别小看这一念和一行的时间差,这“差”往往令功败于垂成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王阳明有句名言:“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所谓“一”,不是指心、性、命三者是并列关系,而是强调三者要一致。它们的关系是递进的:心调养了性(能力),心性融通后产生闪电般的“一念”信息,直接决定了性命。或者说,命的安危(包括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就系在了心性的明白融通上。

读王阳明《传习录》有感 篇7

先简要介绍一下《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所记,是王阳明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的简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儒家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个部分。

卷上主要阐释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观点。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阳明亲笔写的书信,除回答有关知行合一、格物说等问题之外,还讲了王学的内容、意义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体现了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传习录》是一本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书。其中包含儒学、理学、佛学、心学等多种学问方向的理解和分析。作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即“致良知”学说。他倡导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认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认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观点,圣贤们教育人们知行,并不是简单地教人们如何认识、如何实践、其目的是要恢复知行的本体知行如何分得开?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识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领会了这一点,就应该明白,只说一个知,已经自然有行存在;只说一个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领会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会真的体会到知行的意义。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自我反省才能够了解的。王守仁这样说的,别人教你终究不能领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锻炼方式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贤的大体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叙述罢了。或许我们达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这样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我们也会不断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断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时代里,人对本源的的探索不断减少,人的心里也不断浮躁而趋向于物质。所以在如今的社会王守仁的精神看起来更加珍贵。

读《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有感 篇8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春三月收到读书会寄来的白立新先生新书《阳明心学的管理智慧》,因是传统春节后复工,事物繁杂,期间断断续续阅读完此书。合上书本、整理思绪,思考这篇读书笔记要如何书写?我想就结合自身和企业的发展经历去思考,从创业生涯和在学习读书中有没有得到领悟并学以致用,刚好给自己一个梳理和回忆的机会。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五千年而不曾中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地改变,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现在社会学习之风盛浓,各种研修班和书籍层出不穷、眼花缭乱,佛家学说、道家学说、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哲学、管理学等,虽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选择和清晰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我告诫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最终目的是什么?

我在参加了浙江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先生莅临东莞讲授关于家业长青、二代传承的讲座,茅老先生那种浓厚的家国情怀、深厚的儒家思想以及清晰的现代化家族管理模式一下子触动了心灵,让我聆听到了孔子学说、儒家思想、德治天下、现代化管理之间的完美融合;对于个人、家庭、企业、国家有了不同的认知和感悟。茅老先生阐释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这句话出自《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圣贤古人就已经知道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通过这次讲座所接收的信息和后期方太集团基业长青学院八天的现场深度学习参悟,回来后马上总结制定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为以后建立现代化家族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争取做到知行合一。学习导入了方太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制定建立了我们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使命、愿景、精神、总方针。

天熠价值观:人品、产品、企品三品合一

天熠使命:成为同行业中受人尊敬的企业

天熠精神:敬业、协作、学习、创新

天熠愿景:做时尚花皮领域的“隐形冠军”

天熠总方针: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知行合一作文 篇9

儿时便读过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王阳明小时读朱子书,“欲做圣贤,先修格物。”然于格物,不求甚解,决心先实践一番。恰巧看到一片翠绿的竹林,顿时打定主意。格物,格物,害!不如就先格这竹子吧!

于是王阳明坐下,眼睛紧盯着一株竹子。眼前这根竹子,碗口粗细,枝叶扶疏。王阳明认真思考这竹子背后的道理,从它的建筑、艺术、医用等多方面思考、探讨。就这样,王阳明整整思考了七天,甚至差点晕倒,也没格出“道”。他心想:圣人之道难不成就这样难求吗?可惜王阳明卧病在床,此事也只能了了罢之。

后来的后来,王阳明创立了“阳明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被人们奉为圣人。他真正悟了道。

小时觉得有趣,甚至有些许可笑的故事,少年王阳明的疑问终于有了答案,现在想来,王阳明当时格的不是竹,而是心罢。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到胜决断,了然于心。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追忆王阳明的人生,应该是无悔无怨的,无论是年轻时的浮夸还是中年以后的老成,王阳明都做得很好,因为他在凭良知做事。他创造了很多人都不可能创造的人生成绩,散发了很多人都不可能散发的光辉,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极限的体现。完美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尽可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创造引以为傲的人生价值。

每段伟大的路上最初都布满荆棘,每一个先贤都曾被视为移山的愚公,古谚有云:“只有通往地狱的路,才铺满鲜花。”无论是王阳明格竹,还是“新郎失踪”,都曾经被人取笑和不屑,但他最终做到了。困难难道不是抵达梦想的必经之路吗?

知行合一高中作文 篇10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现在的德育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来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行在前,知在后。他一生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地分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知到行,即从认识到实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就是要认真的学习,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作用,怎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就是要把学习到的怎样去落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首先群众利益至上,群众是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教育实践活动也不应一阵风吹过去,而应该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应该按这些道理去采取必要的行动,该为群众办些什么事,怎样为群众办好这些事,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执政之基。

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篇11

成的基本规范。或者说,这是对在职教师的一种鞭策。教师唯有为此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自我方才对得起“师范”二字。今日,笔就教师“如何教?”略述己见。

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思想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需要教师洞察知晓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所以,就以我所教思想政治课程为例,像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如何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准”,这需要教师选准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等这些事实,教师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要进行进一步阐述,解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行?讲到此处是不是可以穿插一段“太平天国运动”?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知晓古今,明白缘由。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因为,虽然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毕竟还是孩子,一些理论知识如果不让他们做到“大彻大悟”,而是一知半解,也许会加快他们的遗忘速度,甚至觉得“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像“我国公民的权利”人的“三观”这样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在讲理论的同时,不防举一些实例。故事也好,事实也罢,但要有的放矢,围绕课题核心,结合实际做到通俗易懂。如此,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提高他们解答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围绕理论知识点展开论述的能力。正如卢梭所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什么叫为人师表?个人认为,“学高”的同时,也要“身正”,这样才能算得上表率。所以,老师要谨言慎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教师除了强调注意,还要合理说服。让学生由衷叹服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做到知彼知己。还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管理能力,如此也许可以使你在进行管理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可以使学生对你进行的“指正”真正服气。

《知行合一》读后感 篇12

知行在当代社会几乎是无处不在,上到大企业的老板,下到普通电工都在运用着自己脑子中的知识去实践,去摸索。而只靠动动嘴,动动手就财运滚滚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就算是骗子也要去创新骗人的手段。

公元前2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它讲述的是赵国赵奢的儿子赵括带兵打仗却只按兵书办事不去变通从而兵败的故事。这故事很直接的告诉了我们知行结合在一起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嘴上的空谈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就像人们在当时改良蒸汽机一样,如果只是去谈论他的改良方法而不去解决它在实际生产当中的问题,也就没有后来的瓦特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废寝忘食发明永动机,花了十年时间,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永动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假设本身就违背了物理学上的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单独从发明永动机的目的而言,这是无意义的。

焦耳的作为一个科学家,知识的渊博远远高于常人但她在决定做这项研究是却犯了糊涂,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最后无功而返。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这一切都是在“行”的驱使下获得的感受,只有“知”让他们知道,火不能去碰,冰不能常握,糖不能多吃,石头不能硬碰。知行结合为一体,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其实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上一篇:师者之魂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法律援助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