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关系

2024-09-22

统一关系(通用12篇)

统一关系 篇1

在新闻工作中, 记者和编辑都是这项工作必不可少的角色, 他们直接的配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闻机构的发展。报纸的编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只有协调好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 才能够写出比较好的报道, 创办出符合大众口味的报纸杂志。

一、记者和编辑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种媒体传播技术应运而生, 五花八门的传播媒体泛滥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新闻的报道载体包括电视、网络、报纸、收音机等等途径, 而不论何种途径, 他们之中始终存在着两类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 那便是记者和编辑。[1]

从新闻行业产生以来, 编辑和记者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成为一种常态, 这种现象容易导致他们之间缺少沟通, 不利于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观点, 容易导致两者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实, 报纸的编写过程是一项十分系统化的工程, 它需要记者以及编辑们的直接协调和统一, 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好坏, 甚至能影响整个报社的荣辱。总体来说, 记者和编辑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他们既是合作关系又具有一些矛盾, 具体如下:

第一, 记者和编辑是一对矛盾, 这两者之间确实因为工作内容的不同, 极容易产生一定的矛盾。我们知道, 记者主要在室外办公, 他们负责的工作内容是面向社会, 对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广泛的采集, 这需要记者们具有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能力。记者的工作是没有固定时间的, 因此他们工作起来是比较辛苦的, 容易黑白颠倒, 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记录下最新的第一手资料, 不过他们的工作还不算死板, 经常和人打交道, 在黑白的工作中增添几点色彩。编辑的工作相对来说比较安静, 他们不用到处乱跑, 他们的工作地点是在室内, 他们负责的工作就是对记者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严格的筛选, 对记者的稿件进行润色和处理, 筛选掉不实的报道,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 其实编辑们一直都是在呕心沥血地奋战着, 他们一直处在封闭的环境中, 工作强度和压力都是非常巨大的。总体来说, 记者和编辑都很辛苦。

在真实的新闻采编过程中, 编辑和记者是非常缺乏沟通的, 这就造成他们相互之间的不理解、互相埋怨。编辑和记者之间因为工作地点、经历、思维方式等等的不同, 在某一特定问题的认知上面可能会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性, 甚至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 可能记者会认为他们自己辛辛苦苦采集来的新闻, 并且自己还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新闻, 却在编辑的眼里变得分文不值, 甚至随便一划就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给否定了, 这种事情是常有的, 这样就造成了编辑和记者之间的互相埋怨, 心里看对方不顺眼, 产生隔阂, 日积月累之后就会造成工作中的不信任, 影响新闻机构的发展。他们之间的矛盾可以大致归结为两大类:供需矛盾、局部与全局的矛盾, 记者作为新闻的提供方, 而编辑是需求方, 编辑对记者所提供的稿子具有着生杀大权, 如果记者提供的稿子是编辑所需要的那么稿件就会被顺利刊登报道, 如果不是就会面临着被“枪决”的命运;工作性质的原因, 记者在写稿子的时候是站在局部的观念上的, 而编辑则需要全局考虑新闻的可报道性, 这也是记者和编辑这间必定存在矛盾的因素。

第二, 记者和编辑之间存在着协作的关系。我们知道, 日常生活中新闻报道的完成是非常复杂的, 其实里面最重要的两个环节还是记者和编辑, 新闻报道的圆满完成离不开记者和编辑的相互协作, 因为记者所记录和采访的内容, 只有通过编辑的手才能够得以让观众了解, 知道确实发生过这种事情, 而记者呢, 如果没有编辑的工作, 他们所采访的内容就会毫无意义, 因为并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情, 不会构成新闻的。由此可以看到, 记者和编辑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他们是谁都离不开谁的。[2]在真正的工作之中, 只有记者和编辑时时地进行交流, 有着良好的沟通, 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这样才能够相互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思想, 尽可能最大化的还原新闻的真实性。最终完成了完美协作的目的。

其实记者和编辑之间相互了解, 增加沟通的方法有很多种的, 他们之间可以交流的话题也是很多的, 比如说, 编辑和记者都是在文字撰写上能力比较突出, 他们可以就某一个措辞的使用进行讨论和交流, 使得报纸达到最优的效果, 还能使得双方共同提高。站在博弈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他们其实就是博弈的双方, 拼的两败俱伤其实对谁都没有好处, 双赢才是对双方最优的结果, 也可以满足两者的共同利益需求, 如果记者采访的新闻被编辑进行了精美的描述, 得以在报纸上面刊载, 其实对两者都有好处, 这也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二、如何做到记者和编辑的协调一致

(一) 两者之间要有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记者和编辑两者之间在遇到分歧的时候, 如果都能够做到及时沟通、协调, 本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原则的话, 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是难题, 他们之间也不会存在着那么多的矛盾, 所以遇事沟通和交流是基础, 特别是在目前采编分离的这种机制之下, 记者和编辑人员之间的沟通更是必不可少的。两者通过沟通、协调, 编辑就会懂得记者所写稿子的主题思想, 找到报道所述的重点, 编辑就会有的放矢, 在稿子的编写过程中就会避免分歧的发生, 大大提高稿件的质量。

(二) 主管部门要对岗位施行定期轮岗制度, 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的新闻行业, 编辑和记者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岗位, 他们直接对彼此的工作内容没有做到充分的了解。基于此, 施行岗位的定期轮岗制度, 可以配合记者和编辑多用型人才, 避免员工出现只采不编的情况, 让他们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 对彼此的工作能够做到相互理解和体谅[3]。通过定期轮岗之后, 记者就会体

会到编辑的枯燥和范围, 编辑也会体谅记者每日每夜不辞辛苦地为新闻资料不断奋战十部多么的不易, 增强他们之间的团结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两者观点的和谐统一。

(三) 养成大局观, 着力解决局部和全局的直接矛盾

记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记者在看待事物的时候是有些片面的, 工作的性质虽然如此, 但是记者也一定要有大局观, 学会全面性地看待问题, 要把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提高到全局观的水平层次。虽然局部和全局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内在的联系决定了记者和编辑之间一定要有良好的沟通, 记者在找到新闻线索想要着手写作的时候, 可以先和编辑商量一下写作细节, 找出编辑感兴趣的点。编辑和记者之间还要相互体谅, 他们两者之间可以存在不同的观点, 但是不要存在相互抱怨的心理。在面对问题的时候, 双方要就问题进行平心静气的交流, 最终取得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论, 为提供更好的新闻材料尽最大努力。

结语:

通过上文我们认识到, 编辑和记者虽然分属不同的工种, 这是新闻机构中众多协作者里面的一对, 所以要想新闻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 就需要切实协调好这两者这间的利益关系, 维护好媒体工作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

参考文献

[1]吴岚淞.新闻编辑与记者的相互协作的关系[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06:248-249.

[2]陈英英.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及其协调[J].金山企业管理, 2013, 03:45-46+41.

[3]田小瑞.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意识差异[J].传播与版权, 2014, 05:37-38.

统一关系 篇2

摘要:保证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具体人的精神世界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统一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什么是人文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二是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三是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四是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五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什么是科学精神?它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它的核心是 “求真”。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科学、知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自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实践。科学和人文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在早期,他们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认识论层次,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逻辑一致性和实践的可检验性等规范,它们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构成了全部科学精神的基础; 社会关系层次,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揭示的四条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论,就是这一层次上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价值观层次,科学通过求真,可以达到求美、求善,科学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准则,这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层次。科学精神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 它包含了科学所具有的优秀传统,即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勇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坚持精神。总之它在科学的整体架构中占据统帅地位,是科学的灵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什么关系?

二者是融通互动、互动共生的。科学和人文的关系实质是真与善的关。真与善的关系正是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心的核心问题。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践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也是具有刨荔能力、适应未来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品格。其次,我们倡导的学习和普及科学文化,既是科学化的人文,又是人文化的科学。再次,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因为,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奋斗,为人类的福祉和自由面努力,所体现的正是最根本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怎么交融的?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沿革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交融并不容易,科学与人文从分隔、分裂要走向互补、交融,将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在不断争论中前进的过程。科学和人文的分离、分隔是一种历史现象、国际现象,其产生有必然性。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化与发展。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和“形式”说的出现,使人文学异化为神学,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压抑乃至泯灭。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家大力倡导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传统和人文精神,全面清理了宗

教神学对人本主义的反动,重新唤起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把个人从封建宗法关系中解脱出来,使人类自身获得了解放,从而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启蒙精神中获得了统一。同样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也经历了分裂与弥合的过程,从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时期的科学与入文的分裂以及理性的单向度发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而使科学与人文精神得以真正的辩证整合,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如果说科学给人以力量,人文就给人以方向。本来在我们人类精神世界当中,科学、艺术、人文,它是一个整体。那么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专业化了,艺术专业化了,人文专业化了,有时候往往反而把它割裂开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整,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科学可以理解为外,而人文可以理解为内。所谓“内外兼修、文理兼容”,就是这个道理。中宣部原副部长龚育之说:“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交融和统一。”

三、科学精神与人为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第一,是维护执政资源、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第二,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第三,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世界潮流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或只靠社会科学。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科学文化的生命,是推动科学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二者有机统一的结合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源泉!

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科学的地位。科学精神的影响迅速扩大,如日中天。科学文化受到崇尚,科学教育受到青睐。人文主义相形见绌,地位降低,影响弱化。科学和人文精神正是从这时分道扬镳的,科学主义正是由此而背离人文主义,开始凌驾于人文知识之上,俨然

成了真理的唯一化身。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唯一正当的知识,是真理性的知识,而艺术、人文甚至某些社会科学知识都是不科学的,最多是前科学的,甚至是应该驱逐的。两者各执一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非理性因素,科学主义强调人的理性。然而,根据马克思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我们要辩证统一的认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理解,首先,科学精神反应的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而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人们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摒弃一切虚伪的价值取向.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马克思真理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性来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性表现在: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互相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和人文的辩证性和统一性.其次.要是我们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割裂开来的话,那么结果将是造成了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或不懂技术却奢谈人文的“边缘人”.这两种结果都将是造成人的不完整的发展,都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走极端.而这又必将造成社会畸形发展.最后.科学知识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作为求真、求实的探究,科学本身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只有在人文精神的引导下,科学才能被赋予善的目的。如果科学失去人文精神的引导和制约,并将道德理想、终极关怀、文化价值、情感体验和人生意义问题排除在外,只能陷于工具理性和技术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主义也是这样,如果失去科学精神的光芒和照耀,只能是暧昧不明的喃喃呓语。无论何时何地,人文精神都不能背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所蕴涵的客观性、逻辑一致性和试错的检验方法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和成功。重视一方、贬低一方或强调一方、忽视一方都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要想真正的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追求价值的完整性。所以,我们要在现实生活中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必须的。

到这里我差不多就论述完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总觉得上面有一些东西我没有论述清楚,希望老师见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们大学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正处在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渊源探究——马列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发展两岸关系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篇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3.怎样才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4.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你有哪些好建议?

参考答案: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只要紧密团结、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

统一关系 篇4

关键词:独立审判,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司法独立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作为我国司法机关之一的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进行审判, 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干涉。司法独立是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代表着社会在制度化层面上进行运行, 它表明“司法机关只遵循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 不被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观念和行为所左右”。“司法独立”是现代西方社会普遍采用的一项分权制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传统社会就没有“司法独立”的观念。虽然中国古代的司法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行政权力, 但是司法独立的思想一直不间断地出现于一些社会学家、思想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建国以后, 宪法更是明确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但很遗憾的是由于受到具体国情的限制, 司法机关的工作, 特别是法院审理案件时, 往往会受到案件以外因素的影响, 从而影响公正审判。舆论的监督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开放, 以及群众维权意识的加强, 也正在显现出其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力。关于舆论监督对司法活动影响力的强化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专家学者中还存在分歧。笔者认为, 在处理媒体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关系时要掌握好一个平衡点, 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首先我们应该使媒体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工作的影响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不能肆意地以舆论监督的自由性来干涉司法审判工作的独立性, 从而影响司法机关的公正判决, 但是我们也不能以确保司法独立为借口来随意地对新闻舆论的自由横加干涉, 甚至是完全将新闻舆论监督排除于司法审判活动。我们还要看到舆论监督的主体不是媒体, 更重要的是民众。“新闻媒体不只是报道有关审判的信息, 而且还要使审判过程被广泛的公众监督和批评, 使法官严守职责, 使个人和社会获益, 使公众相信正义由此获得。”司法的独立其首要意义是在于保证司法的公正, 也可以说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维护司法独立性、保证司法公正不能只顾着排除外在势力对司法活动的影响而使得司法活动只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种情况极易造成司法活动由于处在一种无监督的环境下而滋生腐败和审判权利的滥用, 最终反过来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

确保司法的独立和加强对司法的监督其实本质上并不矛盾, 恰恰相反, 通过长时间的司法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发现, 对司法活动进行合理的监督、积极扩展民众参与监督司法的途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司法的独立。前面我们提到, 目前的司法审判活动免不了会受到行政方面权力的干涉, 民众积极地参与司法活动可以让原来只有少数群体获知的信息向广大民众公开, 使民众对于司法活动的了解增多。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更加自律, 并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大众传媒的曝光、民众予以的关注, 可以保持司法活动的公开透明, 同时由于民众加强了对司法审判活动的了解, 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加强司法公信力。由于获取了民众的支持, 司法审判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行政权力的干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还不高, 对于一些社会媒体的报道和评论还不能完全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去甄别, 由此所形成的民意并不一定就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公意永远是公正的, 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但“并不能由此推论说, 人民的考虑也永远有着同样的正确性”。当然, 在这里我们应该理解为是部分民众由于错误的认知而形成的错误并不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民意”。人民是决不会被腐蚀的, 但部分民众却往往会受到错误信息的欺骗, 这种情况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对司法活动的干扰。司法审判活动受到非理性的干预, 会给法官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导致难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且, 随着网络的普及, 信息的传播相较于以往更加方便和快捷, 且信息量的激增往往会使公众在甄别和筛选网络信息时存在难度, 再加上一些社会媒体及各别民众不负责任的言论, 往往会误导公众, 从而影响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既要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又要正确地对司法活动展开监督, 当我们无法合理地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时候, 矛盾和冲突往往就会生成。另外, 我们还要看到的一点是, 尽管新闻媒体强调新闻报道要全面、准确、客观、公正, 但“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方式又使得新闻媒体的倾向性不可避免, 新闻媒体的报道出于对民众接受程度的考虑, 往往会以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旨归, 而民众的思想道德观点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慢慢形成的并且逐渐内化为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新闻媒体以公众当下道德观念为判断标准的倾向与司法判断以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为基础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正因为新闻媒体引发舆论, 而舆论的导向往往又会对司法审判中的定罪量刑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会给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特别是当舆论的走向与以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为基础的司法判断产生冲突时。

由此, 想要确保司法独立, 就必须使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这种规范不是简单地限制, 而是要让新闻媒体正确评估舆论可能会对司法审判活动所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要真实地将信息传达给公众, 另一方面要有一种理性而又审慎的态度去引导公众, 从而避免出现给正常的司法活动带来干扰的情况。

综上所述, 民众参与监督司法的路径有很多种, 对司法工作的监督, 我们不能片地就理解为是对司法权独立性的干涉, 而是要看到司法权还是由广大民众赋予的, 司法公正离不开司法独立, 但司法活动本身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并且在当前法制尚有待健全的环境下, 借助媒体的民众意愿表达为保护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救助手段。当然, 如果民众意愿太过强大, 反过来也会侵蚀司法的独立。由于民众具有情绪性、从众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作为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意民心之表现的社会舆论倾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在日常生活中, 为达某种目的, 雇上几百或几千人每人10块钱加一顿饭, 去法院门口坐上一天以示“民愤极大”, 这样的事情并非传说。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民众参与监督司法, 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高民众自身的法律素养, 促使民众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审慎的态度去看待司法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司法机关本身不断健全制度管理, 为民众监督司法不断地创新方式和途径, 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事实也证明, 只有“人民的权力越实在, 权力的行使才越健康, 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就越快”。因此, 笔者认为, 推动司法审判独立和民众监督司法审判活动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能够在两者之间做好协调工作, 同时加以制度上的保障和规范, 我国的司法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刘本燕.司法公正与公开审判制度改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

[3]张志铭.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制度原理分析[J].中外法学, 2000 (01) .

[4]宋冰.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5]申海良, 罗建兴法.道德对法治社会的作用及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09 (02) .

[6]汪明亮.新闻媒体对定罪量刑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作用机制[J].现代法学, 2006 (06) .

[7]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8]冀祥德, 黄敏.民愤与司法公正[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6 (04) .

统一关系 篇5

内容提要: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在提出和平统一主张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势越来越好了,但海峡两岸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共同努力解决。虽然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共同努力,我想那一天也不是很遥远了。

关键词:两岸关系

发展现状

统一趋势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国、共内战和美国的介入,1949年以后两岸一直处分离状态,两岸治权统一成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一件大事。50多年的两岸关系有两大重要变化,一是两岸人民由老死不相往来发展到相对自由的交往,二是台湾当局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转变为否认“一个中国”原则。21世纪的今天,两岸人民往来十分频繁,两岸经济与文化趋向融合,虽突破了诸多政治僵局,但很多政治难题仍然存在,但是我们坚信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将归于祖**亲的怀抱。

一、两岸关系现状观察

现状由历史发展而来,解读现状必须从历史开始。胡锦涛是这样描述的:“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这是对两岸关系现状的客观解说,也是实行维持两岸关系现状政策的基础。

事实上,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共识。

据台湾媒体报道,岛内有关方面最近曾就两岸关系进行了108项民调,主张两岸维持现状的占64.9%,肯定两岸关系目前缓和趋向的占52.2%。两者,一是对两岸维持现状的肯定,一是对当前缓和趋向的认可。

从目前看,各方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至少表面上是比较一致的。中国政府是最坚定的,不会有任何退让;美国政府也一再重申坚守“一个中国”政策;现台湾当局,既承认“九二共识”,也坚持说它是“一中宪法”,两者本质上都是认同“一个中国”的。但实质上要求确实不同的。台湾方面要求的现状,是“不统、不独、不武”;美国方面要求的是“不统、不独、不战”; 两者基本上一致。而中国大陆方面要求的,则必须是 “一个中国”。因为,两岸虽然还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并无任何改变。还有,两岸实行的也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因而,“一国两制”实际上也是两岸的现状。尽管民进党千方百计把“一国两制”污名化、妖魔化,但就是无法驳倒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总之一句话,我的两岸“现状观”,就是要把两岸“客观存在”的现状,也就是“一国两制”,转化为“主观认同”,即通过两岸平等协商,使之共识化,合法化,完善化,正常化,从而使两岸关系持续的和平发展和共创两岸人民的永久福祉。

三、两岸关系未来展望

20多年来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强,随着两岸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往来,两岸人民更加的相亲相爱,两岸关系趋向融合。

在一个有关海峡两岸问题的学术会议上,中国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辛旗,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展与他进行了交谈。

海峡两岸的对话不仅仅是学术对话,更是历史的对话、民心的对话、未来的对话”。辛旗先生做专题发言“登高望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所谓“历史的对话”就是两岸在中华民族近代史悲情方面要有设身处地的体谅;所谓“民心的对话”就是相互理解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以民为本,遂民所愿;所谓“未来的对话”就是根据两岸现状,寻找实现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的交集点,保证稳健、和平地推进这一进程。

辛旗先生说,“天下太平”是中国历代追求的政治理想,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和平是根本,和平是百年大计,和平统一应当成为两岸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而维护统一首先要推心置腹地理解中国这一丰厚的历史、现实、文化、政治多面向的观念,承认各地中国人取得的正面成就,无论政治观念的差异有多大,祖国大陆和台湾取得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成就,都是中国人的经验。

统一关系 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景观;整体与部分

景观是人们的视野和心智关照下的一片大地,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一个城市是否能给人留下深刻影响,一个城市景观品质的好坏与公共艺术的优劣是相辅相成的。景观环境直接影响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统率着公共艺术设计。公共艺术及其他的功能环境构成整个景观环境,离开了公共艺术,公共沟通和参与的精神场所将不复存在,景观环境将成为“萧瑟的景观空间”,所以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在探讨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前,知晓两个基本的概念——景观(Landscape)和公共艺术(Public Art)

景观通常意义上来讲有两种解释:自然属性意义:景观表示风景;社会属性意义:人类活动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人们所居之处)。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公众共同介入的,在公开场合下展示的艺术。它应该包含一切视听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

一、景观统率着公共艺术设计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中曾经这样阐述:“装饰艺术是构成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某个整体形象特征的一部分,它的内与形式是受到被装饰物所具有的特定特征以及功能的制约的。”

(一)景观决定着公共艺术的性质定位

阿恩海姆的这些观点可能对于我们恰当的理解景观对公共艺术的统率作用有很大帮助。装饰必须与装饰者挂钩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壤,装饰便无从谈起。景观中的公共艺术像是一种装饰,一颗种子,而建筑以及景观环境就像是被装饰者,是能使公共艺术生根发芽的土壤。景观中的公共艺术想要生存,成长必需依赖于土壤——建筑和景观环境。

就如同彼得·沃克的公共艺术作品哈佛大学唐纳喷泉所表现的一般,作品本身以哈佛大学的校园环境为依托,项目的位置处于哈佛科技中心前广场绿茵上,水池和铺装交界处,它的地理环境意味着项目定位——启发创造性思维的休闲空间。

在沃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公共艺术如何很好的融入景观,有非常巧妙的应用。有着科学规律的石阵被精心得设置在沥青铺装和草地的交界处,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一部分从地上“生长”出来,顺势蔓延到草地中,整个石阵如同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

(二)景观决定着精神内涵

公共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往往是根据作品所在的地理环境状况和文化内涵所决定。沃克的哈佛大学泰纳喷泉的设计初衷或许是创造的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更的艺术品,是试图使参与者可以感觉到天地神秘关联的意识和信号。这显示出人类与环境交流的本能渴望,而这些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其实是他想要把泰纳喷泉前方的科技中心所含有的科学,创新,想象等文化内涵做一个户外的延伸,以体现景观环境对于公共艺术的巨大影响力。

二、公共艺术设计是景观环境的点睛之笔

F·吉伯德曾经说过:“我们说城市应该是美的,这不是仅仅意味着应该有一些美好的公园,高级的公共建筑,而是说城市的整个环境甚至是最琐碎的细部都应该是美好的。”而作为城市景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就是这最琐碎的细部,它是体现公众内在的、精神上的与视觉上性格指向的视觉焦点。

公共艺术集中体现了景观的精神文化价值

历经千年岁月,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审美倾向和象征意义,如在色彩运用中红色的象征热情,希望等。它们体现着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创作者们经常将这些文化价值创新性的赋予在公共艺术作品中,以此来打造地区名片,增加地区民众对这个场所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三、结语

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反映场所精神和反映文化归属感的精神产品,它在景观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着整个景观环境的发展。而公共艺术作为生长在景观环境中的种子,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托于景观环境。所以说,公共艺术与景观环境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整体统率着部分,关键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腾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周敬.公共艺术设计.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12.

统一关系 篇7

(一) 自由贸易主义

18世纪60年代, 工业革命的发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自由贸易理论学说应运而生。其支持者认为, 实行自由贸易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 促进国际专业化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 (1776) 在《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绝对优势理论, 主张对于贸易双方都应集中资源, 专业化生产对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参与国际贸易可使双方获益。在此基础上, 大卫·李嘉图 (1817) 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 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 (1931) 创立的要素禀赋理论从生产要素的禀赋角度解释了这种优势的根源所在。他认为, 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进口相对稀缺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然而, 当里昂惕夫 (1953) 运用实际资料进行检验时, 却产生了“里昂惕夫之谜”:按照要素禀赋理论, 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为了解释这一谜题,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要素理论, 即将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以及管理等都概括进生产要素的含义中, 试图以此修正要素禀赋理论。此外, 以保罗·克鲁格曼 (1978) 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 认为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决定因素。二战后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投资的自由化, 以及GATT和WTO所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都深受自由贸易理论的影响。

(二) 贸易保护主义

16~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可以看作贸易保护理论的早期学说。重商主义认为, 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一国要使财富增加, 必须在贸易中保持出超。18世纪末,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为了使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发展本国经济, 强调要用关税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面对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英、法等发达国家, 李斯特 (1841) 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论, 认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应选择具有潜力的幼稚工业, 加以适当的、暂时的保护, 帮助其实现规模效应, 增强国际竞争力。凯恩斯 (1936) 在经济大萧条后转变为贸易保护论者, 鼓吹通过扩大贸易顺差以扩张有效需求, 救治失业危机。劳尔·普雷维舒什 (1949) 针对拉美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恶化提出贸易条件恶化论, 成为发展经济学家主张落后国家工业化的直接依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下降, 为摆脱困境采取了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劳工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二、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统一基础

基于贸易方式和手段上的各种分歧, 传统观念总是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站在截然相反的对立面上。然而,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二者能够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相互统一。

首先, 两大类型的贸易政策最终目标趋同。不论是自由贸易政策, 抑或是贸易保护政策, 都是为了发展一国经济。自由贸易主义反映的是作为先发国的利益, 而贸易保护主义则是基于后发国的角度出发。贸易政策归根结底都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一种干预方式, 贯彻了政府的价值观念, 力图弥补市场的缺陷, 维护国内经济秩序, 调整对外的经济关系。自由贸易主义者并不是绝对自由的, 因为他们并不排斥必要的保护, 二者都是为了本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考虑的。

其次, 两种理论的根本方法相同, 都提倡参加对外贸易。自由贸易政策自不必说, 它主张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各种限制和障碍, 使产品能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大大推动了国际间贸易和产品在国际范围的流动。而作为保护贸易理论的早期学说的重商主义则是主张通过贸易, 积极主动地追求外贸顺差。其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1630) 主张:“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由此可见贸易保护从源头上讲也绝不是提倡闭关锁国的政策。同样地, 李斯特主张保护幼稚工业, 也是为了有朝一日成熟的产业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贸易保护是一个阶段性的政策, 实行这种政策的国家首先不会在所有产品上都实行贸易保护, 而是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其次, 不会一直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其最终结果仍是要回到对外贸易中去。

三、贸易保护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与发展

刘东勋、翟志成、陈多长 (1998) 提出这样的论点:“贸易保护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与发展。”自由贸易理论的提出建立在一系列不现实的假定之上, 如国际贸易收支完全平衡、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等。这些假设太过苛刻, 从而不能很好对地现实做出解释。

反观贸易保护理论, 幼稚工业保护论修正了贸易各国都处于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假定。亚当·斯密在工业革命后所提倡的自由贸易, 反映的是英国彼时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利益。但事实上, 现实中国家与国家间的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 对于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 奉行自由贸易主义会使其完全受限制于发达国家的优势之下。幼稚工业保护论主张实行有节制的保护, 应按照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保护程度, 也不主张一直实行保护, 一旦本国工业成长起来, 或是超过30年仍不能形成竞争力, 就要放弃保护政策。由此可见, 保护贸易理论不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完全推翻, 其目标是使产业在经济落后阶段加速发展, 当其成熟以后, 自然会放弃保护政策而主张自由贸易以继续扩大影响力。

四、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各有利弊、交替主导、相互完善

实行自由贸易从理论上可以使得贸易双方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促进各国乃至整个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 ;也能够使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但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来说, 贸易条件恶化使之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得应有利益, 国家经济安全难以保证, 幼稚产业和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陷入困境, 国内就业压力剧增。

而贸易保护主义则能够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 保护一国的幼稚产业, 缓解就业压力, 但不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也将使贸易壁垒林立, 各国大打贸易战, 造成国际贸易秩序恶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在世界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及各个国家, 这两个理论都各自交替占据过优势。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盛行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工业革命后, 对外贸易的基调变为自由贸易;经济大萧条后出现了超贸易保护主义;二战后各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又逐步推进贸易自由化;而此时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工业则推行保护贸易主义。

由此可见, 实际生活中,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往往是相互交织的。贸易保护理论曾对自由贸易理论作出修正, 比如说李斯特提出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为经济落后的国家指明了一条发展道路;反过来说, 自由贸易理论也曾对保护贸易理论作出修正, 比如二战之后各国都有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 而超贸易保护主义在彼时就显得不合时宜因而退出舞台。

五、自由贸易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的现实意义

平新乔 (2006) 评述了现时代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争, 引用了2000年以来美国最著名的一些经济学家之间关于美国贸易政策所引发的不同观点的争论作为一个例证。两位世界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2004) 与鲍莫尔 (2000) 主张适度的贸易保护, 而巴格瓦蒂 (2004) 则主张全球化、自由贸易, 鼓励基于“外包”的比较优势理论。他指出, 在存在规模报酬、沉没成本, 产业可持续性的现今, 国际贸易均衡的可能结果已具有巨大的多样性。

因此, 一国制定贸易政策要权宜应变。贸易政策的实施必须要建立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之下, 因时、因地、因国、因产业制宜。一项贸易政策的好坏的评判标准应是有没有推动这个产业的发展, 有没有推动一国经济的发展和能不能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利益。通常来说, 一个国家会并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政策, 各国总希望或要求其贸易伙伴国给予贸易自由, 而对本国经济实行适度保护。

从长远来看, 自由贸易无疑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根本目标, 从短期来看, 各国应该结合自身情况, 合理利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政策组合, 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的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平新乔.现时代的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之争——一个理论述评[J].贸易与发展, 2006, (02) :28-34.

[2]刘东勋, 翟志成, 陈多长.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发展[J].1998, (09) :6-10.

[3]魏栋.自由贸易理论的演进:一个文献综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J].2014, (02) :31-35.

[4]霍影, 张凤武, 孙辉.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双层博弈[J].金融与经济, 2009, (09) :8-10.

[5]王迎波.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之争[J].领导之友, 2009, (03) :7-8.

[6]刘建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辩论[J].科技咨询, 2008, (30) :164-167.

[7]雷达, 刘元春.新贸易理论与自由主义:冲突与融合中的发展.世界经济.2005, (05) :62-72.

[8].罗腾蛟.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利弊分析[J].致富时代, 2010, (07) :126.

统一关系 篇8

关键词:护理,患者,矛盾,统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对健康需求及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护理与患者的纠纷更加突显。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第一线的工作者,在工作中稍有不慎或违反操作规程,甚至无过错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或争执,以致引起护理纠纷。紧张医患关系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程序和发展,而个别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相对淡薄,致使医疗护理纠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化解护理患者矛盾,已成为摆在医院和护理界面前的一大难题。

1 护理患者纠纷发生的常见原因

1.1 客观环境因素

在经济社会里,人们的自我意识明显,言行往往趋于实利主义,在转型期社会,对于许多新产生的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许多人常常会将自己预设为利益受损害者,处处不满,患者不满意自己的经济付出与实际回报之间的差距,护理人员因为工作劳累和收入较低也常常心有不满,这些往往会成为护理纠纷的潜在心理因素。其实,如果双方都能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医护人员要多一份责任;假如我是患者要多一份理解,就可能避免许多矛盾和纠纷。否则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小事大吵,没事小吵。其次是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几乎各大医院都面对着这样的共性问题——护理人员紧缺。由于护士待遇低、常年“三班倒”、节假日又不能与家人团聚,造成了一部分护士辞职、改行,这就相对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护士“无暇”与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就不能真正贯彻落实,患者的知情权、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受到了忽视,就可能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2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有的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如加药时不戴口罩,执行治疗、护理操作时聊天或接听移动电话、输液时被动等待患者打铃、巡视病房及对患者应答不及时……这些均可能导致患者的不满。交接班流于形式、查对制度执行不严,甚至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等现象,也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1.3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技术操作不熟练

甚至有个别护士,静脉穿刺很少能一针见血,上大夜班抽血也往往因不成功而留给下一班,不仅仅同事不满,患者对她的评价也是“还不如一个见习护士”。还有的护士尽管对患者和蔼可亲、有问必答,但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甚至含糊其辞,这些也都会造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投诉。

1.4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差

患者就医时享有以下权利:①生命健康权;②知情权;③安全权;④求偿权;⑤尊重权;⑥获得知识权等。有的护士并不了解这些法律权利,因此工作中也就没能维护患者的权力。这也是造成护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1.5 书写护理文件不认真、不及时

有的护士未能认识到目前护理记录已成为判断医疗纠纷性质的重要依据,书写护理记录不及时,甚至超过1周了才补记;护理记录中出现涂改、刮痕;急、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未能在6h内完成或记录不全,均可导致医疗纠纷。

1.6 护患之间沟通不够

工作中护士需要面对文化程度各异的患者,其中也不乏“医盲”。某院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医师为一患者开具了一种药——颠茄片,由于该药易风化,发药时往往是无需打开铝箔包装,但粗心的护士并没告知患者服药时要除去铝箔包装,患者便一口吞下了带着铝箔包装的药……结果可想而知,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加大了开支,也大大的降低了患者对护士的可信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小的护理纠纷如果在事前护理人员“多一句嘴”,主动与患者沟通,就完全可以避免。

1.7 其他原因:如收费不合理

有的患者或家属对医疗收费不满意,手持住院清单到护士办理论,当班护士因时间、或知识或态度等原因未能给予满意解答,造成纠纷。

2 护理患者矛盾的解决办法

2.1 医院要重视人文建设,强化以人为本意识,营造和谐医疗环境。

护患关系是双方面的,医院首先应当让患者有入院如家的感觉,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信任也自然会影响、“传染”给医师和护理人员。

2.2 加强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业务、素质教育两手硬,把治病救人视为天职。

提倡换位思考,倡导人文关怀护理。当然,如上所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问题也有其客观因素,医院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让护士尽可能有多一些时间与患者沟通,做好各方面的解释工作,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患者”。

2.3 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

注意护士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于护理业务中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观念,更需要及时更新。

2.4 强化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护士应明白护患之间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也是一种没有契约的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侵犯者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因此,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其内容及要求,熟悉患者的权力以及护理工作中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做到慎独自律[2]。

2.5 认真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

记录内容要针对性的记录患者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病情变化的症状、体征,记录化验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临时给药药名、剂量、服药后反应,记录患者有症状时医师的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患者宣教和告知的内容。对于侵入性操作,不管患者是否选择做,都要在有关记录上签名以示知情同意[3]。

2.6 以诚相待,加强护患沟通

爱心和包容能融洽护理患者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使患者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多询问患者及家属的想法并努力做出合理解释,另一方面充分满足其知情权,不遗漏应告知的事项,还可同时向他们传授健康及护理知识,从而减少双方误会,避免相互间的摩擦。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要通俗易懂。

2.7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和要求,要及时提供查询帮助,化解因费用问题引发的护患纠纷[3]。

总之,要想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各类护理纠纷的发生,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司惠芳,潘碟玲.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3,19(2):18.

[2]吴宜膺.五种意识及护理纠纷防范[J].右江医学报,2005,33(4):434.

统一关系 篇9

21世纪以来,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视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 环境保护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的生活环境的构建, 已经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 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一、环境及环境保护的内涵与外延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 是指围绕着人群的一定空间, 以及其中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等, 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合体。这种环境既包括生活环境, 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又包括生态环境, 即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 影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 (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 或作用的总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环境保护已不仅仅是区域性问题, 更是全球性问题。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呈现多样性, 这些不仅反映为技术上的问题, 更主要的反映为社会经济问题。

环境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其二、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为事后作用, 防治则为事前作用,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才能将环境保护的目标做到最好。在经济发展过程的同时, 要兼顾环境的保护与防治,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减轻甚至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这样才能提高环境质量, 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及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 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要想解决环境问题, 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以达到经济和环境间的共同发展, 和谐统一。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见图1) 说明了这一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 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也就是说, 在经济发展的推进过程中, 环境状况是恶化后得到逐步改善。

图1显示, 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 (即反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时) , 因经济活动的局限性, 使得污染水平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源的消耗超过资源的再生, 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 呈现出逐渐恶化的现象。通过图1中的曲线可直观地反映出这一变化。当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 经济结构则开始改变, 国家已不再仅仅停留于追求经济利益的这一单一目标, 而更多的重视起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改善, 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这样先增后减的发展过程反映在图形上就形成了一个倒U形曲线。

(一)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一方面, 想要追求经济的发展则必然会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只有在合理范围内利用资源, 才能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反之, 若过度地使用自然资源, 则会加重环境的负担, 造成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 保护环境必然以巨额投资为前提, 这对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巨大的负担, 过多的环保资金的投入会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以我国为例, “八五”期间, 在环保方面年均投入近400亿元, 约占GNP总额的0.8%, 而在“九五”期间, 治理污染的年均投入为900亿元左右。从数据中可以直接地反映出环境保护及治理所需付出的巨额成本, 这无疑阻碍了环境保护历程的推进, 给我国的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环境, 构成物质环境的生态资源约束并影响经济的发展;持续、有效的经济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 即满足了自身的发展需求, 又对生态平衡、环境改善做出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好的生态环境能表现出直接的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现代社会人压力过重, 会在闲暇时进行旅游休闲, 而自然风光保存较好的地区自然是他们的首选, 这便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使的其成为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环境保护是搞好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是治理和防护。虽然事后的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 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事前的防护, 尽量做到合理规划, 合理利用, 避免环境污染的发生。保护环境不仅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而且还要保持生态平衡,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力求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的保障, 更是发展经济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搞好环境保护的前提。治理环境污染不可避免的需要强大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而这些支持则要靠发展经济来提供, 经济不发展, 治理环境污染资金不到位, 以致缺乏强有力的后盾, 那么环境保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经济的发展会阻碍环境保护的进行, 环境保护又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 这样的辩证同一的关系促使我们要更加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小结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环境问题已成为我们无法避免的难题。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 同时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 使得我们不得不把它摆在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 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不能只重发展而轻环保, 以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这样取得的成就是不合理的, 是存在极大的隐患的。只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摘要:近年来, 由经济迅速发展导致的环境破坏所产生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不仅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 同时还对资源环境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然而, 若一味的保护环境而置经济发展于不顾, 不仅会阻碍我国社会的进步, 还会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将二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达到更好的利用资源、和谐的发展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吴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 .

[2]刘嘉钰, 王立娟, 朱凤娟, 孙金芳.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环保前线, 2008 (5) .

[3]饶世琦.试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J].环境科学动态, 2004 (1) .

统一关系 篇10

建筑业建成的各类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教卫生、科技等建设项目, 在推进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保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之所需。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的建成投产, 增加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 给经济增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组成部分, 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同时, 通过建筑业产品活动增加了财政收入。尽管近几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偏低, 但是建筑企业上缴的工程结算税金和附加确是逐年增长。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增强, 带动了区域内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形成的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活动为主, 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走出农田步入城镇建设洪流的农民工, 自然成为建筑行业的产业大军, 通过贡献体能和智慧, 将大量的资金回流到农村,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提高了农民收入。

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 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尤其表现在对工业化的拉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 直接带动了水泥、钢铁、制造、电力、水利等多个经济门类和行业的发展, 为实现工业强市发展目标发挥着积极作用。

1 加强建筑经济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1.1 公有制的作用与意义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不仅对劳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的有重要意义, 对于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更具有关键的意义。加强建筑经济的发展, 可以有效的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 使公有制经济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与空间, 特别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都有其建筑业务, 可以有效增加社会就业, 提高国民经济收入。

1.2 私有制的作用与意义

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与作用, 私营经济解决了我国80%人口的就业, 加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的现状, 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 加速农村人口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经济在长期不断发展与深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结果,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我国私营经济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加强私营经济的建筑发展对于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 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许多建筑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齐步发展,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 加强对我国建筑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民建筑经济在建筑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低, 民有建筑经济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民有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 一些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制, 改制后的企业将不再享有特权, 而是私营建筑经济同台竞争,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处理, 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 未来我国建筑经济的竞争格局将是非常激烈的。

3 当前我国建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公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公有建筑经济虽然在性质上属于国有,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建筑经济的发展。很多国有建筑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义, 将国有资产进行重组成立新的建筑公司, 并将这些新成立的建筑公司的控制权交给自身或其亲属, 在进行国有企业经营时, 将一些利益交给亲属处理, 这样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 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 许多国有资产就变成了私有资产。

3.2 民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民营建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以及市场环境两个方面。许多民营建筑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切实有效的切实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国情, 不能够准确理解与把握私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把自身看作是建筑经济的异体, 相互打击。

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 一些民营建筑经济体出现了浮噪及自大的倾向, 在施工的过程中难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这都会影响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此外, 缺乏有效的外部政策环境及没有较好的公平竞争机会, 都会严重制约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4 如何提高建筑水平,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4.1 加强认识, 加大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新的发展时期, 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促进私营建筑经济与国有建筑经济共同发展, 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竞争, 让更多的国有建筑经济体转化为私营建筑经济, 使建筑经济的发展更为稳定持续。

4.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严格监督管理

要不断的通过创新, 使更多的建筑经济体通过合并、兼并、股份制等形式, 使产权能够更加清晰, 规模不断壮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将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 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要加强对建筑经济的监管力度, 使一些违法的企业无法藏身, 建筑经济企业也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监管, 通过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的形式, 真正使监管达到目标。

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经济的发展环境, 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 使私营建筑经济企业能够更好的参与竞争中去, 有效保护其权益。改变以往的观点, 消除对私有建筑经济的歧视, 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与社会环境。要不断的加强质量监管, 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真正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5 结语

总的来说, 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建筑业能够灵敏地反映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萧条。更为重要的是,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调节作用。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 不要减少基建投资, 相反要扩大对公共事业的投资, 如市政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 使建筑业不要衰落下去, 这样也刺激了与建筑业密切相关行业的发展, 从而引起对其他行业需求的螺旋式增长, 使经济不出现萧条的“低谷”, 或缓解萧条的程度。当经济过热时, 国家又可通过压缩基建, 取消对住宅消费的优惠政策, 抑制建筑业盲目过热的发展, 也就抑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使经济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丽莉.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中国住宅, 2014 (06) .

[1]李强明.建筑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究[J]科教导刊, 2012 (04) .

统一关系 篇11

独特的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推动大学不断前行、不断超越自我的力量之源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保持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长效机制。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实践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经验。归纳总结可以得出在文化建设中三个对立统一的关系。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的大学文化建设。

一、引言

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和引导社会前进等方面的职能。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文化育人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极大地影响着大学四大职能的实现水平。从概念上来说。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历史积淀、继承和再造。是历代师生的业绩、品格和精神的结晶,对当今校园内师生员工的思想境界、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总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依次深入。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迈人大众化阶段后产生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从文化视角来说,大学文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维持高水平高等教育的重要软力量。

二、英美名校的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的定义

当前,高等教育日益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人们对大学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挥作用的迫切关注,致使学术界对大学这种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文化基本功能的忽视,甚至产生认识理解上的偏离。在关于大学文化的研究中,人们对大学文化概念的阐述众说不一,先后出现了“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主要观点。譬如,有的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总结梳理认为大学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导文化的亚文化,同时又具有学校文化综合性、教化性的鲜明特征,是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的集合体;有的学者有的是从大学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职能来理解认为,大学文化是一种针对大学特殊群体而言的区域文化,它有着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加以吸收并融入自己大学意志和个性的文化结构;有的学者有的则从分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从以上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系统性和过程性特征的组织文化,这些定义虽然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它们并不矛盾,它们都从各自的视角,不同程度地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从其研究的特定角度看,都有着独到的研究价值。

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服务和引导社会前进等方面的职能。独特的文化和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文化育人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极大地影响着大学四大职能的实现水平。从概念上来说。大学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的历史积淀、继承和再造。是历代师生的业绩、品格和精神的结晶,对当今校园内师生员工的思想境界、思维和行为方式有着重要影响,总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依次深入。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迈人大众化阶段后产生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由之路。那么。在新时期要建设怎样的大学文化,该如何建设?因此有必要对国外大学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实践进行考察。

(二)英美名校大学文化

1.哈佛大学的大学文化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国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是世界高等学府之一。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剑桥城。濒临查尔斯河,所在的坎布里奇镇有着幽静典雅的环境,校园里古树参天,哈佛广场,魏登纳纪念馆,图书馆等风格迥异。哈佛大学的图书馆藏书数量超过15,000,000册,是世界第四大百万图书馆(mega-libraries)(前3名是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Bibliothèque Nationale,纽约公共图书馆排名在第五)。哈佛大学校训的原文,是用拉丁文写的,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Amicus VERITAS,意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校徽和校训的文字,都昭示着哈佛大学立校兴学的宗旨——求是崇真。1909-1933年,洛厄尔(Abbott Lwrence Lowell)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实行课程的集中与分配相结合的制度,以便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洛厄尔实行的导师制,至今仍被哈佛大学沿用。每幢宿舍楼还设有餐厅、图书馆,在宿舍楼区,经常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社会和文化活动。哈佛大学36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发展与变革互相推进的历史。创建后一个半世纪的哈佛学院,一直是以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为模式,1869年,年仅35岁的埃里奥特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此后他担任校长40年,是推行选课制的主将,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哈佛大学全面实行选修制。到1895年,只有英语和现代外语仍为必修课,其它均为选修课。美国许多高校纷纷步哈佛大学后尘,减少或废除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2.牛津大学的大学文化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良好的世界声誉。尽管由于国家和资源的优势相对衰落,牛津和剑桥高居于世界大学之冠的日子早已不再。但它仍在英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仍然有着世界性的影响。英国甚至全世界教育界,言必称牛津;英国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学子们都以进牛津为理想.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其重要性是1167年英国牛津大学在此成立。牛津大学不同于其它的大学,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大学不仅没有校门和围墙,而且连正式招牌也没有。楼房的尖塔在烟雨蒙蒙中若隐若现,高高的石墙上爬满老藤,稀疏的绿叶中绽放着红红的花朵,小城显得古朴素雅。牛津的校训是:“主照亮我”。牛津共有104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图书馆于1602年开放,比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早150年,现有藏书600多万册,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库。剑桥也有近100个图书馆,藏书约500多万册,每年购书经费约300万英镑(折合4000多万人民币)。牛津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制”。学生的导师由研究人员担任,他们多为品学俱佳的学者,在一定的领域卓有建树。导师制要求学生每周与导师见一次面,将自己一周内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向导师宣读。此外,还有许多讲座。每个讲座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不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可以自由发言,平等讨论。

3.剑桥的大学文化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殴斗而从牛津大学逃离出来的学者建立的。剑桥大学所处的剑桥(Cambridge)是一个拥有10万居民的英格兰小镇,距英国首都伦敦不到100千米,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剑桥大学的许多地方保留着中世纪以来的风貌,到处可见几百年来不断按原样精心维修的古城建筑,许多校舍的门廊、墙壁上仍然装饰着古朴庄严的塑像和印章,高大的染色玻璃窗像一幅幅瑰丽的画面。剑桥的校训是:“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剑桥大学在学校的管理上实际只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学院联合体,各学院高度自治,但是都遵守统一的剑桥大学章程,该章程是由大学的立法结构起草通过的,每年还会修订。剑桥大学只负责考试与学位颁发,而招收学生的具体标准则由各学院自行决定,并自行招生。剑桥大学的学生参与多种业余活动,其中划船是最流行的体育运动,剑桥大学各学院间经常比赛,而且剑桥大学每年都会与牛津大学举行划船比赛。各学院间还举行其他各种体育比赛,包括橄榄球、板球、国际象棋等。

三、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学术界向来关注大学的文化建设,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重要性及实现途径等都有较多阐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学文化对大学存续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容忽视;二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或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亟待加强。前文简单介绍了英美几所名校的文化建设。其中涉及到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几所名校各有各的特性,但同时在很多方面也有许多的相同之处,比如都实行导师制以及学院自治制。由此,归纳得出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几种对立统一关系,如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文化传统与文化革新等关系。鉴于此,笔者对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这两种对立统一关系做一浅析。

(一)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间的关系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专门机构,肩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引领社会发展的职责。每一所大学都在承担这些社会职责过程中形成了大学的共性特征,即要建设一种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文化。在履行教学职能方面,大学要确立以人为本、教学相长、敬业乐群、勇担责任的文化品格;在发挥科研功能方面,大学要确立学术自由、求真务实、百家争鸣、兼容并包的文化情怀;在做好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面,要推崇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智慧。因此,“以人为本”、“学术自由”、“崇尚真理”、“奉献进取”等精神是每一所大学都要追求的文化特质,它们构成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共性内容。尽管这些共性文化特征每所大学在文字上表述不同,但本质都是一致的,也应该是一致的。

现代大学在学科内容与办学使命上各具特色,每所大学也都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开展文化建设,使大学文化建设呈现出个性化特征。大学的个性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大学的校训中。大学校训必须简洁凝练,特色鲜明,将大学的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包揽无遗,凝练地反映出与众不同的特色追求。比如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剑桥的校训是:“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两所学校都崇尚的是真理,追求真理。

可见,大学校训即要强调个性文化,但也不能放弃共性文化的追求,否则大学文化建设必遭挫折。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没有共性的大学文化不是大学文化,没有个性的大学文化也难以凸显出该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个性化的大学文化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而共性的大学文化是通过个性大学文化建设来实现的。

(二)大学文化传统与文化革新的关系

大学文化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也具有与时俱进的变革性和融合发展的拓展性。大学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尤其是百年老校,其文化特质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印记。愈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文化构成中传统因素的成分就越多。当然,也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其校训所体现的文化特质与现代社会的文化精神并不协调。如,英国牛津大学“主照亮我"等,按照校训的字面去理解都有很重的宗教色彩。然而事实上这些大学强大的科学创造力表明,他们并不是秉持建校之初的宗教精神来筹划大学发展的,而是保留了宗教文化的外壳而自觉汲取科学、创新、进取的文化精髓,推动了大学全面发展,使得这些有着较强宗教文化传统的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些历史悠久的大学历经百年而不衰,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坚持变革和创新。

为此,大学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审慎地对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按照实事求是、辨证统一的精神和观点,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避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抱残守缺,坚守着老祖宗的衣钵不放,漠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拒绝文化的更新创造,让历史悠久的大学成为缺乏生命力的“老人”,二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打着超前、超越的旗帜把大学历史进程中积累的传统文化精华统统抛掉,另搞一套。因为“大学传统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学术逻辑的大学理念与行为方式,也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特色和精神等社会因素”。“大学传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对一代代师生员工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凝聚的强大动力”。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关系到大学文化建设成败得失的关键。其实,还有其他类型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对大学文化建设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对上述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简而言之,我们在处理这两种对立统一关系时要突出个性,兼顾共性,要在反思创新中服务和引领社会的发展中、要在汲取文化传统的营养中提升大学情感与理性的品质,让务实而创新的大学文化推动大学和社会全面发展。

[1]徐显明.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的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3][4]http://www.moe.gov.cn/

统一关系 篇12

一、“群众”、“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的发展逻辑

事实上,群众这个概念范畴与人类社会等长。原始社会中,基于生存欲而结成的共同组织便是其雏形。阶级社会中,广大劳苦群众不堪压迫与统治,加之反抗与自我意识逐步高涨,“群众”概念顺势而生。典籍中,“群众”一词最早出自于《荀子·富国》中:“功名未成,则群众未县(悬)也;群众未县(悬),则君臣未立也”,在此,“群众”作为一种集合体存在,其内涵指向并不涉及对群众概念本身的价值判断。近代,西学之风日盛,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将“society”译作“群体”、“人群”,但其适用范畴却相当模糊。傅斯年对此颇有贡献,通过辨析“society”之种种有组织性,将“群众”与“society”区分开来。而在中国当下的政治语境中,“群众”一词出现的频率更是极其频繁,甚至可以说,“群众概念是中国政治参与构建的逻辑起点”[1]。中国革命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群众”观念自觉、自省、自行的过程。

群众路线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过我国现代意义上群众路线的形成。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列宁充分肯定了群众的力量,认为”无产阶级的百万大军才是万能的”[4]。1928年,李立三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下,需竭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群众路线”一词首次出现。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刘少奇指出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即:“第一,信任人民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的基本方针,“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5]。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群众路线表述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办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史及党报理论的一种工作方法、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具体的办报实践中提出“人民报刊”思想,认为,人民报刊是“历史的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开形式”[6]。列宁则明确地强调:“让工人们有更多的机会给我们写稿”[7]。1948年,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提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8]党报史上先后孕育的《向导》周报、《红旗》、《红旗日报》、《红旗周报》、《红色中华》、《红星》、《新中华报》(后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以及《人民日报》都将群众办报视作一种优良的传统加以延续。一般认为,“群众办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动员群众参与报纸工作。鼓励群众参与从指出错别字到纠正报纸可能的偏差等工作。(3)通过组织通讯员与群众建立密切联系,处理群众来信,解答群众问题。[9]如果对“群众办报”做一番细致的分析与考量,其本质是指“为群众办报”的价值归宿和“靠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

二、“群众路线”到“群众办报”的历史统一

共产党90年的风雨征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述为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的历程。作为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及工作方法论,群众路线、群众办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应用到中国社会的建设、发展及办报、媒介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实现了从群众路线到群众办报的历史统一。无产阶级党报尊崇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在其视线范围内,群众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信息传播的终端;更应该是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群众路线是党、群众及领导策略的有机统一体,其核心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认同感来支持其开展工作。群众办报的核心内涵则指向在党的领导之下媒介(现实语境中群众办报等同于群众办电视、网络等)的运作模式,即“为群众运作”与“靠群众运作”。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之间包含着两层关系:其一,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内含着群众办报,群众办报的外延包含群众路线,没有群众办报的支撑与建构,群众路线就会陷入僵局,群众办报是群众路线的应然表征。其二,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烛照与规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双重维度,二者共同编织并促进着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革命主体力争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实现国家不断崛起的使命。而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所奋斗之目标便是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群众办报的总体价值取向。革命时期,“救亡图存”成为国家的核心议题。中国共产党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的前提上,不断吸取群众办报动员、组织群众的优良作风,成功地在革命混战的风暴中求得独立与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指出:“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我们庆祝,……是为全世界的庶民庆祝。”[10],对群众高唱赞歌。在此后的革命发展过程中,“反帝反封建”、“国共统一战线”亦或是“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等群众路线内涵的具体指涉(相信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都呈现在媒体中,并受到“为群众办报、靠群众办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些理念统领。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安康成为时代牵引出的群众路线、群众办报的新的历史任务。改革开放更是要求政党与媒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是一个内在统一且不可分割的历史共同体,并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丰富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群众观。

三、“群众路线”到“群众办报”的逻辑统一

现代社会的政治认同是政权及合法性存在的重要基础。而这种合法性的巩固来自于两个维度:一是通过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并以利益赋予的方式来增加群众对其自身的认同感;二是运用先进的、能够代表绝大多数人意志的执政理念吸引广大群众。而群众路线、群众办报就是巩固群众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中,二者也并非泾渭分明,除却历史演化中的统一性,更体现在逻辑层面,“群众办报”是群众路线在媒介运作过程中的延伸。具体来说,其逻辑统一性的路径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一)体制安排:逻辑统一的先导

现实状况的种种面向在很大程度上由过去所形塑,未来亦是如此。因此,透视制度体系不断变迁的境况中,可以更好地审视、解读过去。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的逻辑统一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种种正式的体制性安排,这些安排常常出现在各类新闻工作文件,从媒介的自身性质、功能预设、受众定位、运作路线等等,几乎贯穿于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中。体制安排常常以统领、强化的方式,建构出一个取向鲜明的行动框架,刺激亦或是规制着媒介开展实践。

注重同群众及群众事务密切联系的体制安排,为建党之初至改革开放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良好、扎实的现实基础。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环境的共同推进下,党的几代领导人娴熟地沿用了一以贯之的群众路线及群众办报。制度与政策的传播结构与制定进程中包含着广泛的既定社会形态,主体的话语表现、呈现方式、言说对象、具体的价值诉求、及预设结果的考量、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中经济、政治和文化以何种面貌出现。因此,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被孤立起来。1943年,毛泽东发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及:“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11]这一群众路线的具体操作理念经过一系列的话语转换,体现在媒介中,成为“群众办报”的核心要求。即媒介要深入群众实际、联系群众。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改版,由一张不完全的党报转变为完全的党报、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日报》的改版,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无不体现着“群众”观点已然成为媒介运作的日常话语。这些实例在一定程度上,都显露出媒介适应体制安排所做的新探索、新尝试,成为群众路线、群众办报逻辑统一的先导条件。

(二)话语呈现:逻辑统一的表征

话语呈现在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的逻辑中,主要是指群众话语成为媒介呈现的主要方式。媒介话语的“群众性”的显著特征即现代传播媒介在媒介的接近和使用形式上为全民共有,群众不分社会角色,都能够接近、使用媒介;其次,在媒介话语的编码过程中,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靠拢,形成其话语模式;再次,“受众本位”观念的确立,也使得媒介的话语呈现与受众建立互动、缜密的联系。

群众路线、群众办报,展示了真正的媒介对群众的开放与接受。不同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突破着媒介的功能定位及传播方式。就功能定位而言,媒介功能的多元化转向,突破了意识形态宣传机器的一元功能。媒介设置的议题范畴也扩大了与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向。甚至可以这样说,一切与群众相关联的信息都进入媒介的议题范畴。具体到媒介的文本,也不再是一元化的高度集中地“说教”,因为这种“说教”横亘在媒介与受众之间,导致了媒介功能的异化。“说教”功能统摄下的媒介从形式与内容的呈现中都会夹杂着浓烈的精英话语取向,媒介在本质上就是中国社会中精英话语的集中体现,并为之掌控与异化。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办报,其实践面向都是以“大众文化”的面貌出现的,它们承载着基数最为宏大的普通群众的基本利益与意愿。在革命、战争年代,其内容是众多伟大的革命家基于对现实状况的周密考量,对群众利益与诉求的真切关怀;在国家建设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媒介的群众话语呈现出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取向,如“众议”、“百姓茶坊”等等媒介专栏,形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为群众言说”公共空间、一个群众话语的言论场域。而这种群众话语的呈现,恰恰是群众路线、群众办报逻辑统一的表征。

(三)价值指涉:逻辑统一的归宿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媒介,作为连接党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要注重其中介性的本质,恪守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职能。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公众总是保持着类似于这样一种新闻认知,即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意识形态与媒介价值承载,其辐射的范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群众办报的宗旨和基本价值指涉就是呼唤媒介“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12]

“媒介化社会”(mediated society)、“媒介化生存”等现实境况的莅临,使得媒介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表达诉求、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和平台。在一定意义上,践行群众路线及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群众办报,是赋予广大群众话语权的有效实践。若采用一种回溯历史、启示当下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群众路线、群众办报的具体实践活动,就会发现,二者的价值指涉是整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全人类,经过不懈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使命,并在新闻传播领域将这种使命贯彻落实。此外,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群众路线、群众办报的终极关怀是实现社会公平,确保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群众路线”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凸显了一种话语权下放的组织与管理形式;“群众办报”提倡新闻传播的文本、形式、理念与群众接轨,要贴合当下语境,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亦或是“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用”。群众路线与群众办报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断的历史征程中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光荣传统。

四、结语

上一篇:ZSM-5分子筛下一篇:高端家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