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统一思想

2024-07-27

辩证统一思想(精选12篇)

辩证统一思想 篇1

摘要: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的辩证统一思想, 掌握这些辩证思维, 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统计理论, 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主要从统计学中概括出了一系列辩证统一的思想, 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

关键词:统计学,辩证统一,统计规律,思想

1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统计学为探索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 必须正确处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辨证关系。在总体中诸个体某种数量标志表现偶然, 而诸标志值平均则为必然。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 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 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 互相抵消, 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表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 表现千差万别, 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 从个别单位, 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 通过大量观察, 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 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象, 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 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 消除诸多偶然因素影响, 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2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实践和科学都证明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矛盾着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 况且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性。而对于每个事物或过程的矛盾也各有其个性。因此说,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或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统计学中存在着各种矛盾, 每一矛盾具有不同特点。在统计认识中, 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 探求总体的同一性, 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 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因此, 统计研究要运用大量观察法与个别观察法相结合使用的统计方法。

统计研究中运用大量观察法, 实现从个别到一般, 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过程。同时, 根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统计研究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 运用个别观察所搜集的资料来说明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 使认识更深刻、更具体。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 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 以使研究更全面, 更完善。

3 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统计学的研究着眼于总体, 着手于样本, 立足于个体;同时从总体出发, 分解剖析, 认识局域 (类、层、组) 甚至个体, 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 观察计量, 搜集资料。接着对个体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计算分析, 或归纳演绎,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达到对总体的系统性认识。即为“统而计之”和“计而统之”的总和, 以实现以统定计, 以计达统的目的。所以, 统计学的思维是一种系统思维, 要求一切认识对象不仅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而且它还要作为某个更大系统的要素来认识。这种对系统客体的“主体”认识, 是一种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度量的系统思维方式。

因而, 统计认识充分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有机统一, 这是统计研究的一大优点, 也是统计认识比较接近客观、真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认识方法往往是就某一要素而研究某一要素, 就某一系统而认识某一系统, 忽略或没有充分重视各要素的整合作用和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制约作用。

4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

从统计认识过程而言, 充分体现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立统一的关系。定量分析研究是统计研究的特色所在, 但统计的定量分析不是纯粹数量意义的, 即不是就数量论数量, 而是基于所研究事物本身的特点, 并且从所研究事物的有关联系或现实背景中, 紧紧扣住认识所研究事物内在本质这一主题来展开的, 他注重的是定量分析背后的具体含义和意义, 这也正是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所在。那么统计研究怎样才能通过数量来体现其具体含义与现实意义?这就必须结合定性分析, 即以定性分析为起点, 并以定性分析为终点。具体来说, 统计研究总是按照“初步 (感性) 的定性认识——客观科学的定量认识——高级 (理性) 的定性认识”这一过程来进行的, 即从定性开始, 确定认识事物有关方面的指标, 经过定量过程, 搜集, 整理, 进而对其分析研究, 上升到更高的认识, 深入认识事物的质, 完成定性认识。统计认识活动遵循质与量对立统一规律, 从初始的定性入手, 依设计的科学的方案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 按要求搜集有关数据资料, 经过整理和分析对比,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也就是说统计的定量分析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个飞跃的重要途径, 是避免产生认识主观偏差的重要手段。

因此, 统计研究最终是为人类定性认识服务的, 是为了定性认识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 前面所讲的统计的方法性、应用性也正体现在这里。实际上,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统计研究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 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重点。所以, 我们需要不断地探求质与量变化的规律和界限, 研究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的关系, 将质与量同一与度中, 即量的规定性定性于度中, 质的规定性定量于度中, 以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真正统一。

5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在统计研究过程中, 分析和综合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一个基本方法。统计认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在各个局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达到对总体的认识, 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

所谓分析方法, 就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 并分别加以研究, 从而认识事物的基础或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有若干组成部分构成的, 将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各组成部分, 分别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以及在各种外界条件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和特点, 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及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之目的。可见, 分析方法是以客观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为客观基础的。在统计研究中诸如分组分析、因素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比例分析等等。这些分析在人们的认识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 要把分析所得到的认识变为对整体的认识, 揭示整体的本质和规律性, 就必须进行综合。

所谓综合方法, 就是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办法。与分析方法相比, 综合方法认识过程的方向完全相反。它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结为整体, 通过全面掌握事物各部分、各方面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加以概括和上升。从事物各部分及其属性、关系的真实联系和本来面目, 复现事物的整体, 综合为多样性的统一体。在统计中, 诸如人口统计的将分组、结构、比例分析化为对整个人口状况分析;商品销售总额分析时分解为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进而从总体上分析其因素影响;社会总产值的变化, 分解成各个部门行业的影响, 进而综合研究其全貌等等。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综合统领分析。没有具体的分析, 就不能具体深入地把握事物的各部分、各侧面和各种属性与诸因素, 从而也就无法综合;同时, 分析也离不开综合, 它在综合统领下, 以综合为目的, 达到确切地揭示事物的总体和本质和规律性, 使认识升华。因此, 没有分析的综合, 其结论就只能是空洞的、无根据的, 是一个混沌的、外在的、直观的整体。“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 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第81页) 。”分析的结果, 也就是综合的出发点。统计认识的发展总是沿着“分析——综合——新的分析——新的综合……”轨迹不断前进的, 促使统计认识活动不断深化,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6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所谓归纳推理, 就是从特殊到一般, 给出新认识;但新认识是不确定的, 可能是错的;特殊材料的组合不同, 给出的认识也不同甚至矛盾;基于不完善甚至劣质信息作出决策。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前提 (公理) 到命题, 不提供超越前提的新知识;容许选择多个前提, 但前提可能是错的;大前提里的不同小前提 (公理系统里的不同子集合) 会给出不同甚至矛盾的结论。以观察为基础对事物的不确定性进行度量主要属于归纳推理问题;但若已知各种事件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概率, 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则可以转化为演绎推理问题。

统计认识是通过个别研究认识一般的, 所以统计思维必然是一种归纳 (即必须通过归纳才能实现) 。统计不仅要根据所构建的原始信息通过统计推理获得一般的“知识”, 而且还必须进行假设检验、机理检验等, 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论证。所以说, 统计思维是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归纳方法论强调了方法和外来信息的重要性, 而演绎方法论则强调了问题和先存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 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比如在统计思维中的回归分析既是归纳, 又是演绎。所以说, 统计思维将归纳和演绎高度而有效地结合运用, 收到了很好的认识效果。也只有通过归纳、演绎和实践的相互作用才能找到可靠的科学真理。

7 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按照统计认识要运用材料来看, 统计学的实际应用具有具体性, 它是依据一定的数据和事实, 使人们得到启发, 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 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作出迅速的识别和直接的理解, 并对对象的总体状况作出判断。统计认识在取得统计数据之后, 首先就是根据数据的特点, 运用一定的数据整理手段 (如分组、直方图、茎叶图、频率图等) 和统计研究人员积累的统计认识经验, 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获取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统计数据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必要时还要进行典型剖析或抽样验证。所以说, 在统计认识的数据收集、分析与所做结论需要具体化。同时, 对统计理论方法研究时具有抽象性, 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数理研究, 是具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属于抽象思维的范畴, 它舍弃具体向客体的规客规律性逼近。因此, 统计学是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8 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统计认识过程不仅是通常所说的实证性研究活动, 同时也是探索性研究活动。它自始至终都是理性认识和感性材料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

按照统计认识属于实证性研究来说, 它具有经验思维的特点。经验思维就是运用实践经验、感性认识和感性材料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具体事物的外部状况、表面联系和现象, 通过经验思维能够对丰富的大量材料初步加工, 把握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状态,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述性统计就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经验思维。它依据的是客体的个体的实际状况或者是客体过去的、现在的状态, 是事实的归纳、概括、整理。从推断性统计来看, 它在描述性统计提供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 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 依据严密的逻辑规则和推理过程进行假设检验、数理推断、悖论分析, 对描述信息、经验认识进行理论思考, 使经验认识升华, 这又是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它抽象掉具体个体数量上的差异, 得出有关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认识;抽象掉所依据的经验材料的特殊, 得出有关“类”的一般的认识。

实际上, 描述性统计是推断性统计的重要基础, 在某种程度上讲, 推断是另一种描述;有时候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 统计认识是经验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统一, 兼具有两种思维的成分, 两种思维相互交叉, 相互补充, 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

总之,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 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方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它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和统计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哲学对统计学起着指导作用, 为统计科学研究和统计工作提供一般指导原则和思维方法;统计学是哲学一般认识方法的具体化。所以, 对统计思想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归纳, 有利于推进统计理论研究, 廓清人们对统计的认识, 有助于更合理、广泛的运用统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 2006, (3) .

[2]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 2004, (5) .

[3]陈希孺.数理统计学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7) .

[4]范文正.几种基本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J].统计与决策, 2002, (8) .

辩证统一思想 篇2

恩格斯曾说过,“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线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但是任何事物都不会有永远的绝对,亦如水没又

永远的静止一样都是相对而言的。而真理亦是如此。

所谓的真理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这种符合,既有绝对的意义,又有相对的意义。就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就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毋庸置疑的正确性讲,它是绝对真理;就其以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就其有待进一步发展、有待进一步精确划定适用范围讲,它是相对真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真理,它要求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

展。同其它任何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那么如何正确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更加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为什么既要坚持又要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三。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绝对真理,是完整的思想

体系。比如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时间、空间、运动是物质的属性;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物质运动

是有规律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颠扑不破的、永不过时的绝对

真理。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绝对真理的一面,而没有相对真理的一面。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而客观实际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

第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遍适用或者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和较大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原理。比

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无产阶级革命

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另一种是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原理或个别原理。这种原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是真理,但其真理性的程度,随条件变化而变化。条件变了,它可能部分是真理,也可能全部不适用了,这时

就会出现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新的原理。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首先夺取大城市进而控制全

国,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但是这条道路在我们中国就走不通。毛泽东同

志没有拘泥于列宁的个别结论和具体的做法,而是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根据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

况,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新结论、新原理,取得了具有世界历

史意义的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列宁、毛泽东同志正是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绝对真理

和相对真理统一起来,才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

第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斗争实践中所作的指示和言论这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外而言的。应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同志在领导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所作的大量指示,所发表的大量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原理必不可少的补充,其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也是绝对真理。另一方面,这些指示和言论具有更多的相对真理的性质,是为了解决一定时候的某个具体问题,对于时间、地点、条件、对象变化以后,是否适用,而具体分析的。任何人的话决不可能句句是真理,革命导师亦是如此。

在辩证统一中把握不等关系 篇3

不等式与方程、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三者构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一、不等是大千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关系

对于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a、b而言,随着运动变化,a与b之间的关系有时相等,有时不等,这种数量关系就成了数学的研究对象之一.

1.不等是普遍的关系,而相等却是暂时的、瞬间的关系.

对于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a、b而言,其彼此相等往往是暂时的,而不等却是普遍存在的.

例1 甲、乙两位老师相约乘坐城际高铁到省城参加教研活动.乙住处距省城64km,甲住处位于乙住处与省城之间,两个住处相距12km.两人乘坐高铁(匀速行驶)同时同向出发,其距乙出发点距离与时间关系如图1所示.那么,两人8min后能同时到达省城吗?其各自所乘坐高铁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2.寻找差异是衡量不等关系的重要工具,求差法、求比法是判断不等关系的重要方法.

对于不等关系a>b,通常采取求差法进行分析研究,当a、b均为正数时,也可以采取求比法进行分析研究.

二、准确把握不等式所蕴涵的基本思想

学习不等式,除了理解、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还要注意体会把握不等式的重要思想方法.

1.模型思想.

与相等关系相比,不等关系是现实世界中更为普遍的关系,不等式是刻画不等关系的重要模型.这种模型经常与方程、函数联系在一起,三者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合理选择这三种重要的数学模型.

例2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kg,乙种原料290 kg,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1件A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9kg,乙种原料3kg;生产1件B种产品,需用甲种原料4kg,乙种原料10kg.如果设生产A种产品x件,则按要求分别需要甲、乙两种原料各多少?

按要求安排生产A、B两种产品,可以有哪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

解析:在这里,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这里包含着两个关键的数量关系:生产A、B两种产品所使用的甲种原料的数量不超过360 kg,生产A、B两种产品所使用的乙种原料的数量不超过290 kg.

如果设生产4种产品x件,那么,生产B种产品(50-x)件,于是,按要求需要甲种原料[9x+4(50-x)]kg,乙种原料[3x+10(50-x)]kg.从而,上面的两个关系可以等价地表示为:生产A、B两种产品所使用的甲种原料的千克数9x+4(50-x)不超过360.生产A、B两种产品所使用的乙种原料的千克数3x+10(50-x)不超过290.

由上述过程知,建模包含了这样的过程:

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现实问题;其次,发现现实问题中的量,用自然语言描述多个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再次,用只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描述这些量之间的不等关系;最后,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2.辩证思想.

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是一对矛盾关系,但是,在引入松弛量的前提下,“a>b”与“存在一个正数c,满足a=b+c”却是等价的,这就是一种辩证思想.这意味着,即使是相互矛盾的一对关系,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恰当地运用这种思想,可以轻松解决相当多的问题,教材中本章的大部分问题,几乎都可以利用这种思想加以解决.不等式的所有性质几乎都可以采取引入松弛量的方法加以证明.

3.数形结合思想.

数轴是描述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最佳方式之一.其主要的依据在于,每一个实数都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着一个实数.右边的点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对应的数大.

从而,所有大于a的数对应的点,都排在数轴上数a对应的点A的右侧.

按照这种思想,解不等式(组)就变得自然、简单.

事实上,我们在解不等式(组)时,运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

可见,在解决与不等式(组)有关的问题时,我们要注意数形结合,尤其要注意联系数轴或者方程、等式等内容,注意不等式与等式之间的转换.同时,要深刻体会不等关系的广泛存在性,注意使用恰当的不等式来刻画这种不等关系.

辩证统一思想 篇4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点分析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积极性, 增强企业凝聚力, 保障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但二者性质有所区别。1.本质不同。企业文化是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它是通过培育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对职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追求企业整体优势, 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 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 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2.内涵不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 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 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 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3.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运作方式不同。这是因为二者的活动主体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在党委集体政治核心领导下, 专职兼职相结合,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 其运行方式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主要是系统教育、正面灌输。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 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下, 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 靠全体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 逐步养成, 一旦企业职工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 企业就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职工就会自觉自愿地、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它的运行特点主要是潜移默化地形成, 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两项不同的工作, 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1.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两门科学, 其研究对象都是人, 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 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 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都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2.工作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文化, 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 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提供思想动力。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都会背离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3.目的相近。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的目的, 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 激发人的工作热情,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调动人的积极性,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可靠保障。可见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发展企业生产力, 为经济建设服务。4.途径相通。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 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 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

三、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 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树立企业形象, 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 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创新, 同时也是建设具有企业特色文化的成功之路。要实现这个创新,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以提高员工素质为工作着力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二是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与培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作为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 还是思想政治工作, 都是做人的工作, 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 要以诚待人,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 真心真意地依靠职工办企业, 从思想上承认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制度上保证职工参与管理的权利, 工作上支持职工大胆创新, 生活上关心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三是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要虚工实做, 借助道德教育、目标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做实、做好、做出成效。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的功效, 使广大员工处处感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重视起来。

辩证统一思想 篇5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等特性。同时真理也是具体的,发展的,然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实践之所以能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于真理不同的是,价值除了具有客观性外,还具有主体性、社会历史性以及多维性。虽然真理和价值的定义和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主体的尺度。因此,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那么,为了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辩证统一思想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发展;辩证统一关系

引言

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全球在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等方面出现了巨大危机。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这些问题在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中国也同样突显出来。我国城市建设的成绩十分辉煌,但是却引起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文明的问题。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利用,而我国资源有限而不堪重负,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这也就形成了我国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之间既矛盾又有联系的关系。

一、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的现状

当人们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发现随着城市发展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引发了全球针对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问题的思考。从古至今,我国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先后经历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在新中国城市建设最初是以发展工业文明为主,而就我国目前而言,许多城市的工业发展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能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而资源能源的大量开采会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生态危机所引发的问题,我国政府也积极召开会议并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党的十八大中又作出特别强调,要节约能源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提倡人们过低碳、绿色的生活。各级各地方政府也在纷纷响应党的号召,为创造“绿色生活、绿色家园”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中,积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方面看问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产生辩证统一或者对立统一的关系。比如生物链中的蛇与老鼠,蛇是老鼠的天敌,蛇吃老鼠,老鼠要躲开蛇才能生存,首先,从生物链看,蛇吃老鼠能够控制老鼠的数量,老鼠数量减少又能够控制蛇的数量,蛇与老鼠是统一关系,其次从蛇吃老鼠,老鼠躲蛇看,蛇与老鼠之间此时是处于对立面的。同样的生态文明与城市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对立关系或辩证关系。

(一)城市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包括物质、经济与社会等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发展都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首先从物质与经济方面,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向大自然大量索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能源供其运作,而交通工具则将废气等有害物质返还给大自然造成雾霾天气、酸雨等自然灾害现象。城市中现代化建筑物的建设是将建筑物原地的生态破坏之后所建立起的现代化的建筑,是一个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样城市建筑物越多、越现代化就是城市内生态空间被破坏越严重的标志。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是对大自然无条件、无节制的索取,这样不仅会造成城市内生态空间危机的问题,还会造成大自然生态的危机。其次从社会精神层面,由于城市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认识还不够,仍停留在低层次的精神层面,整个文明形态无法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唯物主义辩证中,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当某事物的量变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引起该事物的质变。城市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有密切关系,同样当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一定的度之后就会引起城市发展的质变,而质变有利有弊。首先,在生态环境方面,大自然具有自我循环、自我修复和自我运行的功能,当人们向大自然抛弃生活中的垃圾或者是为了建设城市而破坏一定的生态环境时,大自然能够自我修复。但是一旦超过了大自然所能承受的度,就会引发各种生态问题,比如自然灾害。其次,在文明建设方面,生态文明不仅是生态环境,还是人类文明的新一个发展阶段,还包括了人类精神与社会制度。城市发展过快,人们只注重发展中所带来的物质转变,而忽视了精神与文明的同步建设,则会呈现出城市在发展而社会文明在退步的扭曲局面。

三、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的统一关系

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对立与统一不是独立存在的。矛盾中既有对立,也有统一。生态文明与城市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统一关系。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在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有一个社会发展新阶段,是过度的城市发展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现象后提出的,是城市发展与生态和谐共处的一个新文明。城市的发展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等,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宗旨延伸到了城市发展中各个方面。从工业文明发展而来的城市建设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建设。只有实现了生态文明,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城市。比如在政治与制度的建设上,从提出“可持续发展”观点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绿色、低碳、环保”,国家政府相应的在政治和制度也在逐步为实现生态文明而进行改革。

结束语: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是矛盾的。工业文明之下的城市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生态进行一系列的保护,进而延伸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最终形成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们不能只停留在征服自然的精神层面上,而是要开始逐步表现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层次。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不能从单一的面去看待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的问题,而是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还要保持适度原则。只有推动了良好的生态文明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城市建设,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更好的体现出生态文明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正图.试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 黄彦程.中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困境的文化审视[J].兰州学刊.2011-08

辩证地理解“学教统一”原则 篇7

学习的目的是从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的实质是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学生的学习可以是相对独立的过程,脱离教师指导和学习集体,学习活动仍然能够进行。但相对于教师专业化的“教”和有组织的集体的“学”而言,学生单独学习的过程往往由于缺乏经验或资源变得盲目、随意、片面和低效。

教的实质是将学的自发过程转化为自觉过程,教是学的凝练和升华,教是对学的唤醒、激发和启迪。脱离“学”,“教”就会失去方向、对象和目标。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脱离“教 ”谈 “学”和脱离“学”谈“教”,均无实际意义,只有在“学教统一” 的思想框架内才能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的本质。

维果斯基曾提出:“儿童在没有成人或其他儿童帮助下,能独立完成的发展水平构成了他的现实发展区,而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模仿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是他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教学造成了最近发展区。 在人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上,与教师专业教学和集体学习相比,学生在知识、技能、品行以及学习资源、方法、环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课堂教学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教师和学生之间、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之间的这种差异,教学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价值。

学教统一的实质是互根共生, 统一不是 形式上的 “ 同一 ” 和 “一致”,而是相互耦合、动态合一。教与学的耦合程度,是衡量学教统一的重要尺度。在彼此达成统一的“教学场”内,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教的信息资源转换为学的信息资源,学生的新知和旧知相互融合并且进行重构,师生之间情感相互融合,这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补益的过程。

学教是否统一,主要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教学实际, 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只有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相互匹配、相互统一,教法和学法相互适应、相互对接、相互融合,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

因“学”无“教”之内容和优势而产生学教统一,教只有转化为学才有价值和意义,“教”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

由于学教统一过程是将学生自发的随意的学习过程转化为教师指导下的自觉的规范的学习过程,否认学生主体作用和否认教师主导作用同样具有危害性,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将葬送教育教学发展。否认学生主体作用,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就会失去教学目标和评价教学价值的标准, 失去了方向、动力和源泉;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是将教学过程混同为学习过程,否认教师教学的专业性、艺术性和人文性。

学教统一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灵魂。要坚持学教统一的原则, 必须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要树立“为学而教”的观念。教育教学的真谛往往寓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是最好的“老师”,是启发教育教学设计的最好 “模板”。教是为了学,学是真正的目的。只有以学论教、以学施教、 以学评教,教育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要依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内容、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学习成果评定教学效果成败得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状态和发展潜力,努力将所传授的新知识与其所掌握的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二要树立“以教定学”的观念。在学生自由发展面前,教师不能做 学生的 “ 尾巴 ” 或 “ 跟班”,必须充分发挥专业主导作用,坚持以教定学、以教促学、 以教评学,切实将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要树立“教学相长”的观念。教与学的过程既是师生之间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过程。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的立业兴业资本,只要全身心投入, 每一次教学实践都会巩固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那些意外的、陌生的、令人难堪的、 难以捕捉的情形、挑战和要求, 更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成熟。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信息,有的学生在部分内容和领域可能捷足先登超越教师,教师应正视这种现象,给予鼓励,并作为自己增长知识和才干的机遇。教师应该努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但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尊重真理、尊重科学、 相信自己、信任自己。

《吕氏春秋·诬徒篇》有云: “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 善教者“视徒如己,反己以教, 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意思是说:通达事理的教师施行教育, 能使学生安心、快乐、安闲、从容、庄重、严肃。善于教育的教师看待学生如同自己一样,设身处地施行教育,这样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凡施加给学生的,自己一定能够做到,只要这样就能够实现老师和学生的思想行动如同一体。

《礼记·学记篇》有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 君子执教在于晓喻别人,只加以引导而不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刚严但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只引导而不强迫,学生会感到老师容易亲近,刚严而不抑制,学生就能够自由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直接表达或透底,学生就能够认真思考,令人亲近、宽严有度、引人思索,才能称得上善于晓喻。

这两段经典论述可以说深得 “学教统一”原则的真谛,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和运用学教统一原则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坚持学教统一原则,不仅要落实到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更要落实到战斗层面;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其实质和内涵,更要在实践中坚守和灵活运用,切实做到战略、战术和战斗不同层面内容融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

贯彻落实“学教统一”原则, 不仅要抓住学与教之间的矛盾和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超越学与教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精心策划教学方案, 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形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的内容、目标、模式和策略,这些都直接考验教师的智慧、实力和毅力。

一要学会 “ 统 ” 的策略 。 “统”,需要统筹课堂教学全过程、 统筹全体学生、统筹学生当前和长远发展、统筹德智体美、统筹成人和成才,等等。教学中最强劲的动力是心的交融。“统”的目的是适切教育教学发展目标,促进学教统一和谐,实现认知方式、 思维方式、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和谐统一。实施统的策略,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和捕捉学与教结合的交汇点、切入点、融合点、生长点,积极构建富有生机活力、 动态发展、和谐互动的有利学教统一的平台和基础。教师要善于 “借力”和“借势”发展,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方式和周围环境的力量促进学生发展,这样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会“挑”的策略。教师要善于“蓄势”和“造势”,在保持整体和谐的情况下,实施启发式教学,巧妙设置“谜团”和 “障碍”,使课堂教学一波三折, 始终保持教学的活力和张力,避免“死气沉沉”。要适当地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梯度,巧妙地增添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和神秘因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兴趣。要鼓励同学之间比赛竞争, 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激励学生挑战自我、挑战习惯、 挑战极限,谋求最大、最佳和最优发展。

三要学会“容”的策略。学生既具有“合群”的社会本质, 更具有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天性, 自由是学生成长的内在的原动力。 有容乃大。只要不影响教学正常进行,教师必须容忍和适应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知识基础、 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处事方式 ,允许学生 学习 “ 出错 ” 和 “出格”,促使不同学生之间相互包容,积极构建能够求同存异的和谐课堂。

辩证统一思想 篇8

关键词:独立审判,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司法独立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作为我国司法机关之一的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进行审判, 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干涉。司法独立是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代表着社会在制度化层面上进行运行, 它表明“司法机关只遵循自己特有的司法规则, 不被其他政治机构和社会团体的观念和行为所左右”。“司法独立”是现代西方社会普遍采用的一项分权制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传统社会就没有“司法独立”的观念。虽然中国古代的司法权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行政权力, 但是司法独立的思想一直不间断地出现于一些社会学家、思想家的言论和著作中。建国以后, 宪法更是明确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但很遗憾的是由于受到具体国情的限制, 司法机关的工作, 特别是法院审理案件时, 往往会受到案件以外因素的影响, 从而影响公正审判。舆论的监督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开放, 以及群众维权意识的加强, 也正在显现出其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力。关于舆论监督对司法活动影响力的强化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目前在专家学者中还存在分歧。笔者认为, 在处理媒体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关系时要掌握好一个平衡点, 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首先我们应该使媒体舆论监督对司法审判工作的影响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不能肆意地以舆论监督的自由性来干涉司法审判工作的独立性, 从而影响司法机关的公正判决, 但是我们也不能以确保司法独立为借口来随意地对新闻舆论的自由横加干涉, 甚至是完全将新闻舆论监督排除于司法审判活动。我们还要看到舆论监督的主体不是媒体, 更重要的是民众。“新闻媒体不只是报道有关审判的信息, 而且还要使审判过程被广泛的公众监督和批评, 使法官严守职责, 使个人和社会获益, 使公众相信正义由此获得。”司法的独立其首要意义是在于保证司法的公正, 也可以说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维护司法独立性、保证司法公正不能只顾着排除外在势力对司法活动的影响而使得司法活动只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种情况极易造成司法活动由于处在一种无监督的环境下而滋生腐败和审判权利的滥用, 最终反过来极大地损害了司法的公正性。

确保司法的独立和加强对司法的监督其实本质上并不矛盾, 恰恰相反, 通过长时间的司法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发现, 对司法活动进行合理的监督、积极扩展民众参与监督司法的途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司法的独立。前面我们提到, 目前的司法审判活动免不了会受到行政方面权力的干涉, 民众积极地参与司法活动可以让原来只有少数群体获知的信息向广大民众公开, 使民众对于司法活动的了解增多。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民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更加自律, 并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大众传媒的曝光、民众予以的关注, 可以保持司法活动的公开透明, 同时由于民众加强了对司法审判活动的了解, 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加强司法公信力。由于获取了民众的支持, 司法审判工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行政权力的干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还不高, 对于一些社会媒体的报道和评论还不能完全站在理性的角度上去甄别, 由此所形成的民意并不一定就具有正确的导向性。“公意永远是公正的, 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但“并不能由此推论说, 人民的考虑也永远有着同样的正确性”。当然, 在这里我们应该理解为是部分民众由于错误的认知而形成的错误并不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民意”。人民是决不会被腐蚀的, 但部分民众却往往会受到错误信息的欺骗, 这种情况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对司法活动的干扰。司法审判活动受到非理性的干预, 会给法官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导致难以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且, 随着网络的普及, 信息的传播相较于以往更加方便和快捷, 且信息量的激增往往会使公众在甄别和筛选网络信息时存在难度, 再加上一些社会媒体及各别民众不负责任的言论, 往往会误导公众, 从而影响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正因为如此, 我们既要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又要正确地对司法活动展开监督, 当我们无法合理地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的时候, 矛盾和冲突往往就会生成。另外, 我们还要看到的一点是, 尽管新闻媒体强调新闻报道要全面、准确、客观、公正, 但“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方式又使得新闻媒体的倾向性不可避免, 新闻媒体的报道出于对民众接受程度的考虑, 往往会以人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旨归, 而民众的思想道德观点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慢慢形成的并且逐渐内化为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新闻媒体以公众当下道德观念为判断标准的倾向与司法判断以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为基础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正因为新闻媒体引发舆论, 而舆论的导向往往又会对司法审判中的定罪量刑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会给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特别是当舆论的走向与以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为基础的司法判断产生冲突时。

由此, 想要确保司法独立, 就必须使新闻舆论监督司法活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这种规范不是简单地限制, 而是要让新闻媒体正确评估舆论可能会对司法审判活动所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要真实地将信息传达给公众, 另一方面要有一种理性而又审慎的态度去引导公众, 从而避免出现给正常的司法活动带来干扰的情况。

综上所述, 民众参与监督司法的路径有很多种, 对司法工作的监督, 我们不能片地就理解为是对司法权独立性的干涉, 而是要看到司法权还是由广大民众赋予的, 司法公正离不开司法独立, 但司法活动本身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并且在当前法制尚有待健全的环境下, 借助媒体的民众意愿表达为保护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救助手段。当然, 如果民众意愿太过强大, 反过来也会侵蚀司法的独立。由于民众具有情绪性、从众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作为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意民心之表现的社会舆论倾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在日常生活中, 为达某种目的, 雇上几百或几千人每人10块钱加一顿饭, 去法院门口坐上一天以示“民愤极大”, 这样的事情并非传说。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 民众参与监督司法, 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提高民众自身的法律素养, 促使民众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审慎的态度去看待司法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司法机关本身不断健全制度管理, 为民众监督司法不断地创新方式和途径, 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事实也证明, 只有“人民的权力越实在, 权力的行使才越健康, 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就越快”。因此, 笔者认为, 推动司法审判独立和民众监督司法审判活动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果能够在两者之间做好协调工作, 同时加以制度上的保障和规范, 我国的司法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2]刘本燕.司法公正与公开审判制度改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3) .

[3]张志铭.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制度原理分析[J].中外法学, 2000 (01) .

[4]宋冰.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5]申海良, 罗建兴法.道德对法治社会的作用及关系[J].法制与社会, 2009 (02) .

[6]汪明亮.新闻媒体对定罪量刑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作用机制[J].现代法学, 2006 (06) .

[7]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8]冀祥德, 黄敏.民愤与司法公正[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6 (04) .

浅谈德育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 篇9

知、情、行是彼此联系,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相互转化。一般地说, “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 限制什么, 禁止什么是需要的, 但抓住时机, 创设自然融洽环境, 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德育情感则是另一回事。校园、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 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队活动, 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 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 因势利导, 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 有时很难放开自己, 他们经常只是道德意识的被动接受者, 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 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些什么, 而非内心真实所感, 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 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 发生在课间十分钟, 而且发生在事先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 进行情感教育, 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 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 以情动人

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也就是说, 情能动情。即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 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 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我曾带过一个班, 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 继而恶言相向, 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 我不是武断地各打五十板, 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和地了解情况, 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 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 安排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 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 学生们情绪高涨, 竞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高潮时, 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字, 紧接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 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 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 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通过这次班会, 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 要互相“包容”, 只有团结一心, 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 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 以情促知

我们知道, 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 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 因此, 作为政教干事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使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那年5月份, 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 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 收集有关新闻报道, 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 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 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 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 认知越丰富, 明理越丰富, 明理越深刻, 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 以情导行

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 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 在实践中, 以行育情, 越实践, 学生的情感就越深, 反过来, 情感越深, 就越愿意实践, 从而形成自觉行为。

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 我校学生纷纷捐款, 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 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祖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

值得一提的是, 在这活动中, 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 是小捣蛋, 但是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 然而, 在援助中, 他们的灵魂迸发出这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 谈了爱国的含义, 谈了什么叫高尚, 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 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 饱满的情绪氛围。

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辩证统一 篇10

关键词:实体正义,程序正义,法律文化

正义, 是法律永恒的追求。但正义在通过法律制度得以实现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孰重孰轻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司法体系中忽视程序正义, 过分关注实体正义的问题制约了我国法治进程的开展, 但是否追求程序正义, 忽视实体正义就是恰当的, 在理论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未必一定要分出孰重孰轻, 应该在司法活动中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必然关联, 实现两者的统一。

一、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 一) 两者之间的区别探讨

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存在区别, 两者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是不同的, 两者所包含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因此, 在我国曾经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因过分重视实体正义的实现而忽视程序正义的现象, 对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造成了伤害。一方面, 实体正义所体现的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分配, 这是正义得以依托法律制度而存在的基础, 而程序正义则是使实体正义得以运行的机制, 是实体正义得以实现的保障。两者在内容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在法律制度上, 实体正义体现为对权利义务关系的具体的法律规定, 而程序正义则体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得以实现的法律运行机制; 另一方面,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价值评判系统是分离的。能够实现实体正义的良法, 未必代表着一定可以实现程序正义。而程序正义的落实, 未必代表着其所依托的法律体系是能够实现实体正义的。比如, 在我国, 长久以来, 程序正义的状况并不理想, 而实体正义却体现在各种法律规范中。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存在的差异, 使得理论界对两者之间的地位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与学说, 两者孰重孰轻的讨论不绝于耳。

( 二) 两者之间的统一分析

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并非必然分离的, 两者之间也存在天然的联系, 是能够协调统一起来的。一方面, 实体正义的实现依赖于程序正义的保障。实体正义更多的时候体现为一种虚无缥缈的追求, 而程序正义则是实实在在的。通过程序正义,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正义之实现。如果欠缺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的实现便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 两者共同通过法律制度发挥作用、实现其价值。程序正义的存在可以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正义, 从而维护社会公平, 实现对法律之尊重。而实体正义则使人们更深切的体会到法律之意义, 从而实现法律之信仰。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 两者从不同的层面来落实法律之价值与追求, 实现法律之目标。

二、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平衡

理论界关于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孰重孰轻的讨论尚未尘埃落定, 而平衡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 才是解决问题之道。最理想的状态是遵循程序正义、实现实体正义, 但不容忽视的是, 两者之间也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 解决矛盾, 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 一) 在个案中求得平衡

要做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 需要在个案中, 结合案件的不同情况, 来最终实现两者的平衡。在具体案件的裁定中, 法官完全可以运用其所掌握的自由裁量权, 对案件的公平审判依据其经验与内心对法律之理解来做出判断。在这一过程中, 法官不能死板地坚持程序正义, 也不能固执地认定实体正义, 应该找到两者之间的交叉点, 将两者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法律之目标和价值追求。而要做到这一点, 提升法官的素质十分关键。作为专业人士, 法官在平衡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过程中, 要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法律态度、对案件事实真相的全面把握来对案件作出判决, 从而使案件在满足实体正义的基础上, 又能体现对程序正义之遵循。

( 二) 在不同的价值中作出取舍

法律要实现公平正义, 而公平正义所蕴含的价值绝非简单的个体的利益, 更多的是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发生冲突时, 应该以更有价值的利益追求来判断应该优先实现哪一方面的正义。在我国, 当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毫无疑问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先。在司法实践中, 要平衡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也应该在不同的价值中作出取舍, 优先考虑到更为重要的利益, 从而实现更长远的利益。

( 三) 充分考虑我国的法律文化

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 在法律文化上, 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平衡上, 同样不能忽视这种差异。要完全借鉴学习西方的程序主义至上的观念显然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合理的。我们在借鉴西方法律思想的同时, 也要考虑是否“水土不服”。要实现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 应该考虑到我国现行的司法体系, 考虑到我国社会公众的接受程度, 要与我国的法律文化、公民的法律意识相结合, 从而使两者能够真正统一起来, 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德]魏德士, 丁晓春, 吴越译.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辩证统一思想 篇11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哲学;辩证统一

引言:

人类发展繁衍了上千年,科学技术的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改写了人类的历史,不断推进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进步;科学技术的出现,也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了人们对待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看法,让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跨越,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同时也是如何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的作用,是促进或者阻碍,或是破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哲学观也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正是二者之间关系的精彩之处。

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双刃剑”效果

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尽管科学技术不用任何人来标榜其重要的程度,但是正是由领袖人物对其重要性的阐述,更是凸显出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民族创新力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之林的有力武器,因此,各个国家无一不对科学技术表现出高度的重视。毋庸置疑,科学技术的进步带给我们生活的进步,以及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正是科学技术的魅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科学技术对我们带来的危害: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让很多国家的人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或者身患绝症,或是为此付出了生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英国多年前的雾霾天气,日本人身患的水俣病,苏联核电站泄漏,日本核反应堆泄漏等等,这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无一不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让我们不敢再小觑科学技术的力量,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和双手将其创作出来,同时,也会被科学技术强大的力量摧毁。历史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节节生动的课程,给我们的教训太过沉重,最让我们怕的是我们太过沉溺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温床,而将科学技术的隐疾忽略掉,最终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会作用在人类身上。

二、科学技术进步与哲学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可以说,哲学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们在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总结、所发现的。当然,事物的发展并不是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①我们都知道,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都必然引起哲学的变化,无论是对于哲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科学技术对于哲学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又或者是哲学领域的发展知道了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抑或是限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综上,无不说明科学技术与哲学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自古以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均会带来社会上巨大的变化,改变原来存在的社会生活格局。在古代中国,中国四大发明的问世,不仅为中国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对世界的贡献。在后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均带来了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重新分配了生产资料,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很多哲学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国的物质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阶级的分化丰富了哲学的内容,也进一步让哲学家们探索了哲学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合理的预计。这是科学技术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将会变成一场巨大的灾难。我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在为我们自己自掘坟墓,我们现在面临的种种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全球变暖问题,核污染问题,转基因问题,食品安全等等问题都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经济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的伤痛也是沉重的,哲学的发展的内容也因此而变得丰富,而不是一味的认可科学技术带来的“优”,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此时的哲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负面性是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要辩证的看待科学技术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当然,哲学的发展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体现得尤为明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科学的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论断,以及对于资产阶级剥削的本质的揭露,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科学总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让人们愈加清醒的认识到资本注意国家所爆发的科学技术革命,实质是使生产力提高,生产资料的部分集中以及资产阶级的剥夺本质,让资产阶级不敢再表面上剥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甚至上掩藏剥削的本质,于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愈加隐藏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嘴脸。②同时,哲学的发展也让科学技术的发展尽量避免对于人类的威胁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的发展又是统一在一起的,科学技术脱离了哲学的指导不可能取得健康的进步,哲学的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内容不断丰富,理论殷实。这就是二者的统一。

结语: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类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人类社会几次重要的社会变革以及世界格局的的转变均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发的;哲学的发展以及内容的丰富也在不断发生了变化,比如物质决定意识,这一观点的转变也是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变化之一。我们也从不否认哲学的发展对于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人性化、自然化,更加朝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这正是哲学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哲学的发展总是在动态中不断保持着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赵玉英:《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②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月。

参考文献:

[1]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刘跃挺:《新论近现代技术进步与哲学和刑法学发展之辩证唯物关系》,载于《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8期。

[3]赵玉英:《论科学进步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邬焜:《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2月。

作者简介:刘小飞,男,1989.5.24,湘潭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科技哲学

辩证统一思想 篇12

建筑业建成的各类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教卫生、科技等建设项目, 在推进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保证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之所需。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的建成投产, 增加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和工程效益, 给经济增添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组成部分, 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同时, 通过建筑业产品活动增加了财政收入。尽管近几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偏低, 但是建筑企业上缴的工程结算税金和附加确是逐年增长。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增强, 带动了区域内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形成的产品大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活动为主, 为社会提供着大量的就业岗位。走出农田步入城镇建设洪流的农民工, 自然成为建筑行业的产业大军, 通过贡献体能和智慧, 将大量的资金回流到农村, 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提高了农民收入。

建筑业对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包括相关的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 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尤其表现在对工业化的拉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显现, 直接带动了水泥、钢铁、制造、电力、水利等多个经济门类和行业的发展, 为实现工业强市发展目标发挥着积极作用。

1 加强建筑经济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1.1 公有制的作用与意义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不仅对劳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的有重要意义, 对于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更具有关键的意义。加强建筑经济的发展, 可以有效的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 使公有制经济获得更多经济利润与空间, 特别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都有其建筑业务, 可以有效增加社会就业, 提高国民经济收入。

1.2 私有制的作用与意义

私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与作用, 私营经济解决了我国80%人口的就业, 加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的现状, 对于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 加速农村人口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私营建筑经济是我国建筑经济在长期不断发展与深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结果,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我国私营经济在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加强私营经济的建筑发展对于提升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 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许多建筑一直都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齐步发展,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 加强对我国建筑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民建筑经济在建筑行业中的比重越来越低, 民有建筑经济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民有建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 一些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制, 改制后的企业将不再享有特权, 而是私营建筑经济同台竞争, 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处理, 就会在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 未来我国建筑经济的竞争格局将是非常激烈的。

3 当前我国建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公有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公有建筑经济虽然在性质上属于国有,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建筑经济的发展。很多国有建筑企业经理以改制为名义, 将国有资产进行重组成立新的建筑公司, 并将这些新成立的建筑公司的控制权交给自身或其亲属, 在进行国有企业经营时, 将一些利益交给亲属处理, 这样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 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 许多国有资产就变成了私有资产。

3.2 民营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民营建筑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以及市场环境两个方面。许多民营建筑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切实有效的切实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国情, 不能够准确理解与把握私营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把自身看作是建筑经济的异体, 相互打击。

随着民营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 一些民营建筑经济体出现了浮噪及自大的倾向, 在施工的过程中难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 这都会影响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此外, 缺乏有效的外部政策环境及没有较好的公平竞争机会, 都会严重制约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4 如何提高建筑水平,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4.1 加强认识, 加大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私营建筑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新的发展时期, 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促进私营建筑经济与国有建筑经济共同发展, 使其能够更好的参与竞争, 让更多的国有建筑经济体转化为私营建筑经济, 使建筑经济的发展更为稳定持续。

4.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严格监督管理

要不断的通过创新, 使更多的建筑经济体通过合并、兼并、股份制等形式, 使产权能够更加清晰, 规模不断壮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将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 更好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要加强对建筑经济的监管力度, 使一些违法的企业无法藏身, 建筑经济企业也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监管, 通过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相结合的形式, 真正使监管达到目标。

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经济的发展环境, 通过制定一系列措施, 使私营建筑经济企业能够更好的参与竞争中去, 有效保护其权益。改变以往的观点, 消除对私有建筑经济的歧视, 为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与社会环境。要不断的加强质量监管, 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真正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5 结语

总的来说, 建筑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建筑业能够灵敏地反映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萧条。更为重要的是, 建筑业对国民经济具有调节作用。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 不要减少基建投资, 相反要扩大对公共事业的投资, 如市政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 使建筑业不要衰落下去, 这样也刺激了与建筑业密切相关行业的发展, 从而引起对其他行业需求的螺旋式增长, 使经济不出现萧条的“低谷”, 或缓解萧条的程度。当经济过热时, 国家又可通过压缩基建, 取消对住宅消费的优惠政策, 抑制建筑业盲目过热的发展, 也就抑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使经济走上稳定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丽莉.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中国住宅, 2014 (06) .

[1]李强明.建筑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探究[J]科教导刊, 2012 (04) .

上一篇:色彩系统设计下一篇: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