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素食主义

2024-07-17

辩证的素食主义(精选12篇)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1

很多糖友发现糖尿病后, 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每天只吃素食。素食的类型较多, 总体可分为蛋乳素食、乳素食、纯素食和类素食四大类。蛋乳素食者除植物性食物外, 还吃牛乳、乳制品及鸡蛋;乳素食都除植物性食物外, 仅食用牛奶和乳制品;纯素食者只吃植物性食物, 不吃任何动物性食品;类素食者是以水里、坚果、蜂蜜、橄榄油等为主要食物, 有时也补充一些谷物和豆类。但是长期吃素的话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1.危害身体健康。人体需要一定的肉类, 尤其是肉类里面的蛋白质等营养元素。长期素食者往往表现为蛋白质, 尤其是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的摄入不足。许多素食者, 摄入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米饭、面粉等植物性食物。这类食物中蛋白质的质量较差, 如大米因缺乏赖氨酸导致整体的氨基酸评分仅有60多分 (而鸡蛋可达到90分以上) 。如果素食者平时又不进食豆类食物等, 就容易发生蛋白质不足。在素食中, 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 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都很少, 且营养价值较低, 无法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各种能量。长期素食, 因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足, 不仅会营养失调, 还会明显降低身体抵抗力, 易患传染病, 还会引发骨质疏松, 容易骨折等。

2.引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症。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主要来自荦食。锌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饮食中约8 0%的钙来自奶类, 约8 0%的铁来自肉类和蛋类。素食中锌、钙、铁含量少, 其中含有较多的植酸和草酸, 反而会阻碍锌、钙和铁等微量元素的吸引。例如菠菜中含有的草酸能结合豆腐里的钙成为草酸钙, 不为人体吸收。因此, 长期食素者容易发生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起的一些疾病:缺乏锌可引起小儿厌食症、异食癖和成年人的性功能下降、不育症;缺钙会引起小儿佝偻病和中老年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缺铁会引起贫血和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3.食品中脂肪缺乏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缺乏维生素A容易得夜盲症和呼吸道感染, 皮肤变得粗糙;缺乏维生素D易患小儿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E会引起溶血性贫血、脂溢性皮炎和氨基酸代谢障碍、免疫力下降;缺乏维生素K则易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长期素食还容易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症, 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退化。

因此, 糖尿病患者最好采取隔日素食或蛋乳素食。

素食糖友多注意

素食的热量较低, 但是素食的糖友们应该注意合理饮食, 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1.保证每日膳食总能量摄入充足。每日饮用奶制品, 最好能达到2~3袋。注意每日食用2~3个蛋或者其制品。

2.保证经常性地食用豆类及其制品。每日摄取足够的新鲜蔬菜和一定数量的水果。避免养成仅食用主食加少量素菜的错误的饮食习惯。

3.饭后不要立即喝茶, 因为茶水中的鞣酸可能会妨碍铁的吸收。不宜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 每日进食粗粮不宜超过100克。因为过多的膳食纤维可能妨碍胃肠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

4.保证每日烹调用植物油达30克。确定食谱最好能征求营养医生或主管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生化指标。

5.以下现象应引起注意:经常感冒、乏力、腹部不适、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出现异样表现、舌头疼痛、脱发等, 如有这些症状, 应及时就医。

糖友的素食食谱

早餐:鲜奶 (一袋) , 煮鸡蛋 (1个) , 主食 (50克) 。

上午加餐:黄瓜 (一根)

午餐:葱花烧豆腐 (豆腐100克) , 香菇油菜 (油菜200克) , 烹调用植物油 (15克) , 鸡蛋炒米饭 (100克) 。

下午加餐:水果 (一个) 。

晚餐:西红柿炒鸡蛋 (鸡蛋一个, 西红柿100克) , 芹菜香干 (芹菜100克, 香干50克) , 馒头 (75克) 。

晚睡前加餐:无糖酸奶 (1杯) 。

相关链接

糖友“饿得慌”怎么办?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 饮食控制是基础疗法, 使用降糖药物是降低血糖延缓和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然而, 在积极饮食与药物控制的过程中, 糖友可能会因为吃得过少, 或者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反应, 轻者出现头昏, 心慌, 饥饿感, 出汗等症状, 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因此,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感, 心慌, 全身乏力, 头昏等表现时, 需要注意是否为低血糖反应, 最好去医院检测血糖, 以了解是否血糖过低引起。

假如糖友经常出现饥饿感, 而多次血糖检测又无异常, 就要考虑饥饿感的产生是否与饮食控制过度有关, 以及有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如果存在这些问题, 就要做好饮食调整, 原则包括: (1) 主食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不能吃的过少。应当根据个人的工作性质, 劳动强度和体重等具体情况, 算出每日主食量。 (2) 少量多餐, 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 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 睡前1~2小时少量加餐, 既能避免餐后高血糖问题, 又可避免“饿得慌”现象。 (3) 不要单纯吃素, 而要荤素搭配。注意控制动物脂肪但不可少了植物油, 瘦肉和鱼虾也可适当吃一些, 这样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 避免时常产生饥饿感。 (4) 进餐时多吃一些蔬菜, 餐后还可吃点含糖量低的水果, 以增加“饱足感”。 (5) 如果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或者劳动强度大时, 糖友需要在身边备一些如糖果, 饼干和含糖饮料, 一旦出现饥饿感时就吃上一两块饼干, 喝上几口饮料, 既可以减轻饥饿感, 避免“饿得慌”, 又可防止诱发低血糖反应。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2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在人脑中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唯物地又辩证地解决了人的认识的内容、来源和发展过程的问题。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而这种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实现都必须通过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无限发展的过程。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起源发展

(一)术语起源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在狄慈根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这些概念的实质完全一致,只是侧重点有不同。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二)产生和发展

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1.历史上哲学发展的科学总结

古代的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某一些具体的“原初”物质(如气、水、火),带有朴素、直观的性质,缺乏科学的论证。一般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发结合。它看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客观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这是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它把封建的等级制看作是体现神的意志的永恒不变的秩序。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生产技术的需要推动着经济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眼光从神转向人,从天堂地狱转向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而促使唯物主义哲学的复兴。但这时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不够用了。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的画面。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自然科学获得日益迅速的发展,进入了以实验为基础的阶段。科学家们把自然界分解成各个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对有机体进行解剖学的研究。这种分门别类研究的方法是以后人类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孤立地、静止地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到哲学领域后,形成了形而上学的长期统治,造成了几个世纪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材料的大量积累,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天体演化学说、地层变迁学说、生物演化学说,以及胚胎学的出现和能量守恒定律、细胞的发现,日益使人们感到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进化和退化之间的普遍相互作用才能做到。德国哲学家康德以他的天体演化学说第一个打破了形而上学的缺口,开始了辩证法在近代德国哲学中的发展。这个发展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是黑格尔的一大历史功绩。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代表着德国软弱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认为他的哲学是绝对精神的最高体现,是客观精神发展的终结,普鲁士王国则是绝对精神在世俗的表现。他把现实世界的发展颠倒为绝对精神的发展,因而他的辩证法是不彻底的。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过程中,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不足以彻底清算黑格尔的辩证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以往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才使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一起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个别企业的高度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布工人起义。工人阶级已经迫切要求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工具,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自身解放斗争的自觉性。当时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暴露了客观世界的唯物辩证的本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使阶级关系明朗化、简单化,并清楚地暴露了阶级矛盾和物质经济利益的直接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国家间、民族间和地区间的隔绝孤立的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同时,自然科学中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三大发现,以及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也提供了关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及其过程之间联系的清晰的图画。这一切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

辩证唯物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保守的哲学体系,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革命的因素,即联系和发展的思想,矛盾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思想,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摒弃了它的社会历史观、宗教、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科学地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详尽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秘密,发现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由此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论证的统一过程。

(三)创立传播

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恩格斯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对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和《精神现象学》的批判,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但它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交织在一起。真正作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其中,马克思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解释,批判了否认实践能动性的直观唯物主义,也批判了抽象地发展能动性的唯心主义;用革命的实践观点解决了旧唯物主义者难以解决的二律背反──“环境决定人”和“人改变环境”,揭示了产生宗教神秘主义的秘密;指明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47年《哲学的贫困》的出版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正式问世。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论述唯物辩证法的著作,但是,他写的《资本论》是成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例,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马克思主义产生40年来的哲学斗争作了科学的总结。

在19世纪末,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凭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也发现了唯物辩证法。狄慈根和德国梅林、考茨基,法国的拉法格,意大利的拉布里奥拉,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积极地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以及种种修正主义、机会主义哲学,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虽然,他们中间某些人的某些著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后来普列汉诺夫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成了机会主义者,考茨基堕落成为叛徒,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四)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动荡。已得到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这时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一股修正主义思潮。列宁和他的战友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理论和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思潮,从哲学上对这些理论和思潮进行了清算,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十分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他揭示了物理学危机产生的原因,彻底地批判了与物理学唯心主义紧密相关联的马赫主义及其修正主义理论,指出克服危机的途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去代替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列宁针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不可分说,认为原子是无限可分的,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无论从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是一个不断发展永远无穷无尽的过程。列宁制定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个定义不受人们对物质结构的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所局限,它反映无限丰富多样的物质表现形式的共同的深刻的本质,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不断得到证实。

列宁深刻地具体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批判了修正主义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捍卫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他提出了两种发展观的重要原理,批判了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把事物的运动看作是由外力推动的纯粹量变过程的形而上学发展观,指出辩证的发展观把对立统一规律看作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看作是客观世界和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认为发展是一个充满丰富内容的事物自己运动的过程。列宁批判了把辩证法当做实例的总和,把辩证法和认识论割裂开的错误,指出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辩证法的科学性要靠人类全部认识发展史来验证。他强调了生活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一本质到更深本质的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相对到绝对的辩证过程。列宁提出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原则,强调真理的具体性,指出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他还发挥了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统一的思想,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作了透彻的论述。列宁在他的著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和范畴都作了深刻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五)中国共产党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各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结合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总结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对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特别重视普遍真理和具体实践的结合,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他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他着重地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同时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毛泽东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着重研究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强调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不能把辩证法当做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使哲学进一步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邓小平简要而科学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前进,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产生的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但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现。

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确指出,社会意识归根结底只决定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

1.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范畴是认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它以概念的形式反映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种种矛盾关系的各个侧面,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各个环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斗争与统一、质与量、肯定与否定,以及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等,这些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范畴可以帮助人们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全面的认识。

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入手,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步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列宁指出这种方法是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的分析等,都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范例。

2.认识是辩证过程

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人类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不可知论把思维、意识同客观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可能完全认识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理论。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界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脑的产物归根结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理,即世界可知性的原理。社会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驳斥。当人们能够根据某一客观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使这一过程产生出来,并使它为人们的目的服务时,就证明了人们确实认识了这一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从而创造了认识的物质器官。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不能自然地满足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改造客观世界,而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必须回到实践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后归宿。实践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和感知越来越多的现象,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通过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才能拨开笼罩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迷雾而暴露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本质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在人类长时期的实践发展的历史中形成和提高的。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仪器,扩大和增强了人感知现象的能力,人类还在实践中创造了电子计算机作为人们理论思维的得力助手。正是实践才使人类有了动物所没有的认识能力,离开了实践既无法感知事物的现象也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因而也不可能有认识及其发展。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即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是不可穷尽的。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3.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各门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坚实的客观基础,哲学则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一旦进入理论的领域,必须有理论思维的帮助,而学习哲学是发展和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恩格斯指出:“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自然科学的进步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工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只有自觉地、科学地总结概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才有哲学的真正发展。自然科学是具有高度精确性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的成就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列宁指出,要捍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必须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要注意自然科学领域内最新革命所提出的种种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第一次把社会科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使人们在社会的发展中找到了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发展,反过来又成为推动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巨大力量。

科学离不开思维,因而科学也离不开哲学。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辩证唯物主义是对人类全部认识史的概括和总结,它的科学性又受到人类全部认识史的检验。它是指导科学研究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法。但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不能代替具体科学的研究,不能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现成的答案;它不是教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不承认有什么到处适用、永恒不变的僵化的抽象公式,它反对死搬硬套教条,而提倡虚心倾听具体科学的呼声。它为具体科学提供理论思维方法;又从各门具体科学中吸取营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中某一特殊领域的规律,哲学要揭示的却是统一的客观世界的最一般的规律。“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地深化”。辩证唯物主义是从各门具体科学揭示的特殊规律中概括出来的,并从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不断补充、丰富和发展的关于统一世界共同本质的科学认识。因此,它可以指导各门具体科学,为它们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是推动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普遍有效的认识工具。

(二)斗争

辩证唯物主义是在总结人类一切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又是在同一切非科学的思想进行严肃斗争的过程中成长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是由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全部历史所证实的,并将自觉地接受人类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发展的检验。因此,只有坚持严肃的斗争才能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纯洁性并促使其健康地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它不把唯心主义看做纯粹的胡说和凭空捏造,它认为一切错误思想体系都有其认识论的根源和社会根源。列宁指出,唯心主义“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地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人类认识过程自身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在客观上为把其中某个方面、片断孤立地加以夸大、绝对化的唯心主义提供了产生的可能。社会中反动阶级和一切腐朽势力则极力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旧哲学形成的传统思想也是一种不可低估的强大习惯势力。现代自然科学的一切新发展在客观上都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但是,这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任何自然科学,任何唯物主义,如果没有充分可靠的哲学论据,是无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复辟坚持斗争的。为了坚持这个斗争,为了把它进行到底并取得完全胜利,自然科学家就应该做一个现代的唯物主义者,做一个以马克思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自觉拥护者,也就是说应当做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

辩证唯物主义由于自身的科学性不断增强和其影响不断扩大,除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以外,还出现了专门攻击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学和企图把辩证唯物主义排除出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哲学折中地调和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它们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基本实质却是共同的。他们否认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必要性,否认论证世界的客观性、物质性和统一性的可能性,把这一切斥之为没有价值的纯粹思辨。他们用形而上学或相对主义攻击唯物辩证法,或表示“赞同”辩证法却否认自然界存在着客观的辩证法。在认识论中,他们用混淆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办法反对反映论。他们抽掉了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客观的、科学的基础,为主观地、任意地解释世界制造借口。

为了客观地、科学地认识世界,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有成效地改造世界,辩证唯物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哲学的挑战。要客观地、全面的认真研究这些哲学,在指出这些哲学体系的错误时,不回避或抹煞其中所援引的一些科学的材料,还要揭示它们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要在指出它们把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片断孤立地片面地夸大、绝对化的同时,不忽略在其展开的分析中发现的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提供的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批判利用的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对这一切哲学的否定是有分析的、辩证的否定。只有持这样严肃的态度,才能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并推动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

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区别和联系

(一)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区别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二)辩证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1.二者同属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是由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部分组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二者相互渗透

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唯物论是基础,辩证法是核心,认识论是灵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只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那么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辨证唯物论还揭示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关于辩证法的思想又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基础上的,即在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及发展趋势。如果否认世界的物质性来谈联系、运动、发展,那就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掌握唯物论,要从最基本的概念——物质入手。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概念,要正确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就必须抓住它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涵盖的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是共性,是意识所没有的。

要理解辩证法,就要从辩证法的最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出发,因为矛盾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源。首先,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事物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联系;同时,矛盾又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3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多元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倡导“主体间”的理解与尊重等。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目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标准、平等的师生关系等,这些目标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渗透。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课程;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

一、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内涵

1.后现代主义理论概述

后现代主义起兴于20世纪中后期的建筑学,后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曾以“科学”和“理性”为核心,“使课程研究获得了它最初的学术规范和理论形式”[1],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形成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任何一种教学范式都非完美,现代课程范式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其封闭性、直线性和简单累积性等缺陷逐渐显现,成为影响现代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后现代主义正是以质疑现代主义为契机,对其存在价值进行发难,致力于消除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桎梏,建设一个和谐的“后现代世界”。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师生之间对话理解、课程的动态游离和知识的差异性建构,对现代主义课程的一系列弊端进行了批判。后现代主义者依据“本体平等”的哲学观,肯定学生个性的张扬,否定等级观念,强调平等和民主的师生观,提倡理解的多元化,对现代主义主导下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地理基础教育改革注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的多元与动态,在教学方式上主张以问题、情景、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取代传统的讲授法,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等,这些理念均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地理课程改革中的渗透和影响。

2.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

多尔认为现代主义课程模式具有封闭性、简单性和直线性缺陷,不能使学生适应日益开放、复杂而丰富的外部世界。多尔在“4R”课程范式中强调课程的复杂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其中,复杂性指内涵丰富的课程取决于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宽度,是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理解的前提条件;循环性指学生学习依赖于循环而开放的课程框架,即事先不规定课程的起点和终点,而是让学生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反思与提升;关联性指学生在建构并赋予知识一定意义时要对观点和意义进行反复论证,知识与一定的历史因素和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因此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知识概念需要重新进行解释与鉴定,这是课程的严密性要求。后现代课程理论提倡给学生“赋权”,关注教育在促进学生人格、心灵健康成长方面的价值,关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更具有弹性,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更有批判和反思意识。

二、耦合与反思:后现代主义与地理教学

1.教师角色:从“权威者”到“平等中的首席”

后现代主义理论弱化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关系。在知识面前师生平等,学生有质疑知识的权力,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要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真正地尊重并理解学生,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掌握着学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由于知识占有量的少寡只能追随教师,在心理上“敬畏”和服从教师。当代社会,知识的迅速膨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知识的获取更加便捷,教师作为知识掌控者的地位下降,师生之间不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地理教师“闻道”在先,受社会和国家的委托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这种“引导”建立在师生双方承认彼此平等的人格地位的条件下。教师鼓励学生“突发奇想”和“异想天开”,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打破传统的等级性师生观的藩篱,使学生真正地“尊敬”教师,而不是“怕”教师。

另一方面,中学生地理知识量少,生活学习经验不够丰富,各项能力尚未达到社会要求,地理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经过了系统的教学训练,有能力也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这种教学状态下的师生关系并非上下等级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民主平等的教育关系。如果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可能会导致教师因自身基本教育权威的剥夺、无力管理班级转而对学生实施“报复性”的过分纵容与迁就,降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应重视教师的作用,赋予教师必要的课堂管理权力和教育权威,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2.知识观:从“客观真理”到“动态建构”

现代课程范式强调知识体系的封闭性、连贯性和客观性。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现代课程体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使其看不到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后现代主义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知识是个体在与外界交互作用中建构的结果,是动态、不确定且具有“容错性”的,教师应容许学生在经验建构时存在理解误差,不能简单粗暴地否定学生的差异性甚至存误性建构。例如,在“极昼极夜现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在哪里?”一学生回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教师很惊讶地说:“啊?北回归线以北都可以出现极夜?咱们河南省就处于北回归线以北,你看到过极夜现象吗?”追问:“大家见到过极夜现象吗?”教师继续引导:“那么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的条件是什么?”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极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显然这位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极昼极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未直接否定,而是用身边例子进行诘问,让学生意识到问题,思考问题的原因,进而矫正理解偏差。

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建立在个人的经验基础之上,对真理进行质疑,对规律强烈排斥,虚化问题本质的存在,在教育领域可能会导致目标的模糊与混乱。基础教育主要是传承人类千百年积累的种族经验,只有那些经过长期论证的、稳定的且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知识才能进入课堂。中学生地理学习不是为了像地理学家一样进行复杂、高端的科学研究,而是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因此地理知识的正确性和相对稳定性是地理教师需在教学中保障的。例如,在学习“盆地”概念时,一学生发问:“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就跟家里用的盆子一样?”教师回应:“可以这样理解!可以把盆地比作盆子,盆地就是中间低四周高的地表形态。”事实上,“盆地”与“盆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盆子相似仅是盆地的表面特征,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概念,把盆地比作家里常用的盆子是可以的,但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的解释,更要对盆地形成的内力、外力因素及其本质特征进行分析,深化学生的理解。

3.课程目标:从“精确性”到“游离性”

后现代主义强调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倡导从控制、精确、结构化的课程目标向对话、多元和建构化的方向转化。教学内容不应仅仅是既有知识的聚集,还应该包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不仅仅是教材中事先规定好的材料,还应包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产生的内容。这种生成性强调课程目标的“游离性”和教师的教学机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微调整,有利于在实现课标要求的条件下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视野。例如,进行“太阳与太阳系”的教学时,学生发问:“老师,既然太阳的中心温度最高,可为什么从光球层、色球层到日冕层的温度却越来越高呢?”。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要求,科学界对此也未有明确答案,教师本不必作答,但这位教师意识到此问题很有讨论性,学生对此也饶有兴趣,于是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了暂时的微调,引领学生对该问题从地理、物理、化学角度进行一系列大胆猜测。调整既定教学计划,虽然对教学进程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激发了学生可贵的探究欲,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没问题”,而是为学生打开进一步探索的大门,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究和思考。

另一方面,任何教学目标的完成都要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计划和评价标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相对稳定的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后现代主义课程目标观强调目标的“游离”,而极端强调课程目标的模糊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困惑。因此教学目标的“游离”要有一定的“度”,围绕教学目标和计划展开,不能漫无目的地“游离”。在学习“城市形态”时,有学生突发奇想:“兰州的城市形状呈带状分布,这与兰州拉面有关系吗?”教师意识到学生的思维已经偏离了地理课堂,这个生成问题的价值不大,于是回应:“兰州在地图上的形状呈条带状,跟拉面确实有些相似,但兰州这一城市形态的形成与拉面无关。那么影响兰州呈条带状分布的原因是什么?”这位教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采取了幽默的拒绝,既化解了学生的尴尬,又避免了课堂滑向无目的状态,巧妙地回到了教学计划的中心,做到了课程计划与课堂开放的“收放自如”。

参考文献:

[1]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地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篇4

一、物质第一的观点

地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不过是有一千五百多亿个恒星的银河系的恒星;银河系不过是一亿多个恒星系中的一个。银河系和已经发现的河外星系,称为总星系。总星系只是无穷无尽的宇宙中的一小部分。

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物质的东西,天和地是相对而言的。地球上看月球,月球在天上:登上月球以后看地球,地球也是在天上,天上、人间是一个物质世界。

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不能解释,就把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是神的力量在支配着一切,于是形成神的观念,以后逐渐形成宗教。科学的发展,正确地解释这些问题。地理课的任努之一,就是传授给学生这些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水汽时,就成了饱和空气。空气饱和时,如果气温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附着在空气中以尘埃为主的凝结核上,形成微小的水滴———云和雾。云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成为雨、雪、冰雹等降落到地面,总称降水。三国诸葛孔明能呼风唤雨,那只是传说。当然,现在科学发达可人工降雨。又如我国的钱塘江大潮是十分壮观一景。但据一种迷信传说,是由于春秋末年,吴王夫差杀害了伍子胥,令人用锅煮了他的尸体,抛入钱塘江中。钱塘江水有规律的涨落,是因为伍子胥被害以后,心怀愤慨,驱波逐浪激起的。这迷信说法流传了五百多年,东汉时期才由王充进行批判。学过地理学的人都明白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月亮的作用是潮汐的根本原因,波涛的周期变化与月亮的盈亏、大小有密切联系,同时与钱塘江口的地形密切相关。

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辩证法承认事物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相互联系,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也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发生的, 也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

地理学认为,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不但离不开土壤、水分、阳光、空气等条件,而且植物和植物之间、植物和动物之间也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地球表面的生物圈乃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系。构成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或每个因子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和因子。如果无视了这种关系,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我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国土开发需要与国土整治同步进行, 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如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人地必须协调,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发展,否则会适得其反,成为人类发展的障碍,反而不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恩格斯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 处于不断的流动中, 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科学证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有它生存和发展变化的历史。地球的年龄大约是四十五亿年,就是说,在四十五亿年之前,宇宙中还没有地球。地球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球上存在的一切东西,包括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内,例如地壳的变迁、山脉和河流的形成、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等,都有自己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历史。

地球本身时刻在发生变化,例如人们常说的“沧海桑田”,就是由于地球内部炽热岩浆活动,经常造成强烈的地壳运动,引起火山爆发和地震,使地球发生巨大变化,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为沧海。事实上,在地球的历史上,沧海桑田是经常发生的。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变化。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山中的岩石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原来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是后来受强大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才成为今天雄伟商峻的山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他说:“人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河水是不断流动变化的,第二次进入河流已变化,流速、流量、水中所含物质如含沙量等都不同,已经不是第一次进入时的河流,所以人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

三、对立统一规律

地理课的教学中经常会讲到地理事物的成因。根据辩证法,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地理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总是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例如人类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消费促进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可以说生产、消费的钳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又如地球上地形的变化。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就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内力作用使山川隆起,塑起山岭和低地,造成地表高低不平。流水、风、海浪、冰川等非力作用,则把高山削低,将低谷填平,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断改变、塑造地表形态。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树立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一切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都是可以被人们认识与掌握的观点。另一方面要着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个地理要素如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河湖等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资源观、人口观与环境观。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5

B: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C: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D: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答案:(A)。

【解释】专家解析: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客观性的特点,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是指辩证的否定,同题意要求无关,排除;C属于真理性的认识,排除;D属于意识,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相关阅读:

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直接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我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质是区分事物、划分事物界限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能够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的大小、运动的快慢、分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事物量的规定性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同事物不可分离。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结构、性质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计算和测定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确定事物“是什么”,才能把它从千差万别的事物中区别开来;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以前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到达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人们认识和实践的基本原则。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的。事物总是透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1)量变与质变的内涵。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2)量变与质变是对立统一的。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到必须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向前发展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四,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肯定和否定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必须好处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必须好处上否定就是肯定。

辩证的否定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质变,没有否定,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产生;辩证的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它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其中合理的用心的东西,其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因而它是新事物和旧事物联系的重要环节。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展开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展现出三个阶段:第一,肯定阶段;第二,否定阶段;第三,否定之否定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形上升。从发展的总方向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上升的,辩证的否定不断推动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发展的道路上看,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事物的周期性与回复性联结在一齐。总体来看,事物发展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是上升和回复的统一。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规律。辩证矛盾不一样于人们思维中出现的逻辑矛盾。辩证矛盾即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1。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矛盾具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矛盾的同一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矛盾斗争形式的不一样,是斗争性的差别性问题,不是斗争性的有无问题。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它们的相互区别既体现矛盾双方的不一样性质和趋势,也体现它们在矛盾发展中的不一样地位和作用。

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脱离斗争性的同一性;另一方面,也没有脱离同一性的斗争性,即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两种错误:一是只见对立不见同一,二是只见同一不见对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正是矛盾双方的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使矛盾双方联为一体,带给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从而规定事物向自我的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或方向。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相互结合中共同实现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定同一性的作用,或者片面夸大同一性而否定斗争性的作用都是错误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中又一重要的基本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绝对性,包括矛盾无处不在和矛盾无时不有两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侧面各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一般不等于个性、个别,绝对不一样于相对;其次,二者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再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必须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种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也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必须条件下,其地位能够相互转化。

在每一种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平衡的,也有主次之分。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相互依靠,在必须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一样,事物的性质也就不一样。矛盾的次要方应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必须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主次方面发生了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辩证唯物主义之我见 篇6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运动观

中图分类号:B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81-02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系统的、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唯物主义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大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第三种形态即辩证唯物主义,它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等在内的真正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恩格斯有时称辩证唯物主义为“现代唯物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的回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的基础上。”[1]唯物主义形态的更替是哲学向上发展的必经历程。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出发,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意识就是头脑中对物质的反应。意识不同于物质的特性是相对于客观实在而言的反应形式。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相对于物质的反应形式。而以往旧哲学本体论追求纯粹客观,与意识、实践无关,无人世界的统一性,本体论哲学不允许有主观意识。没有主观意识何来对无人世界的认识,无人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它是天然统一的。只是由于实践分化造成世界不统一,才有重新统一的必要。哲学追求的统一性不是无人世界的统一性,而是被实践二重化了的实践的统一性,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对立之中的统一性或曰不统一世界的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从划分两大类社会现象出发的,以人的意识为基准,划分为客观现象、主观现象。有了两大类现象的划分,才有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实践的分化,人们不会虚构、杜撰两大现象关系。由此,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现实根源。

要深刻而全面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统一,它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相对于意识,物质具有独立性、根源性;相对于物质,意识具有依赖性、派生性。物质和意识绝对的意义体现在他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范围内。除此之外,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着重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客观性,辩证法着重说明客观世界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唯物主义的出发点。而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而自从历史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2]。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变化的哲学范畴[3]。恩格斯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2]346恩格斯这句话指出了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一)从物质和运动关系来谈运动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无运动的物质或无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能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旧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运动观。第一,运动为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质自我运动,不需外力推动。第二,运动同物质是共始终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第三,同物质和意识相对应一样,物质和运动既是属性又是载体。由此可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同一现象即物质现象内实体与属性的关系,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涉及两大类现象即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割性就是世界的天然状态。这是旧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运动观产生的根源。

最后强调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根本观点。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天然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基石。但仅仅把物质和运动的统一归结为天然基础是片面的,身兼自然科学的哲学家,在科学范围内也承认物质和运动的统一。虽然在科学上承认统一,但在哲学上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自然科学以追求天然本真状态为旨归,信奉客体性原则和自然间法则。而哲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世界观的学问。从两大类现象关系去认识世界,一旦涉及关系,就不再是天然关系,而是同人的精神相关的社会关系。面对主客观关系,客体性原则太片面,单纯主体性原则亦然。而实践正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现实根源。从实践的内在矛盾性看,只看物质和运动统一的天然基础,而无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尽管承认天然统一,但由于割裂自然物质的始源性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然表现为形而上学。

(二)从运动本身来谈运动

涉及运动本身范围内的矛盾,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不是绝对运动和绝对不动的关系,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不动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不是游离之外,就存在于运动之中。唯其静止存在于绝对运动之中,所以,静止是静动,静动也是动静。“运动应当在它的对立面即静止中找到自己的尺度”[1]402。唯其有某种静止状态存在,运动才是有序运动,而不是胡动、乱动。唯其有静动才表现规定性、秩序性、稳定性。唯其有三性,我们才知道是什么在运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其实就是共性和个性、相互映衬的关系。

第一,运动的绝对性映衬着静止的相对性。静止是绝对运动中的局部状态,运动则是整体状态。映衬表现了静止相对性,运动整体上的绝对性。静止绝不仅仅是局部状态,而且还是绝对运动中暂时状态。即暂时性就是事物量变状态,而不是不变状态。静止的局部性、暂时性就是静止的相对性,但这两种表现不是等同的。暂时性是静止相对性更为根本的表现,局部性只是以空界坐标距离为界。暂时性就是事物质的稳定性及稳定性的相对性。唯其绝对运动中有了质的稳定性,我们才能知道究竟是什么事物在运动。

第二,静止的相对性也映衬着运动的绝对性。相对静止指事物的量变状态,量变一旦达到某一限度,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而质变改变了事物性质的同时又开始新的量变。这说明了任何一种状态都不能贯彻始终,因而它们才是暂时的、相对的。绝对运动就是指事物变的状态,贯穿于两种变化始终,因而它是绝对的。

相对静止从反面映衬着绝对运动,而这种反面映衬正是绝对运动决定相对静止的正面表现,辩证法的症结就在于此。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运动本身范围内的关系,以运动本身为对象,辩证法具有贯通性的意义。这两者的关系是同唯物辩证法体系一脉相承的。

第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是同质量互变规律一脉相承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在事物变化过程中就表现为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绝对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因而是连续的。静止的局部性、暂时性表征事物的间断性。连续性和间断性是同质量互变规律一脉相承的。两种状态不断转化、相互转化意味着新旧事物的交替,交替反映变化中的间断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自始至终存在着“变”,即绝对运动因素。

第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与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贯通的。首先,相对于肯定因素而言,否定因素是任何事物中有变动不安的因素,这种因素体现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因而同绝对运动是同一的。肯定因素是维持事物当前性质的因素,表现事物发展的间断性,因而同相对静止是同一的。肯定、否定同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贯通一体的,即肯定、否定关系就是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关系。其次,作为事物发展阶段否定,即否定阶段,否定阶段同质变阶段相适应,而肯定阶段同量变阶段相适应。质量互变就与肯定阶段、否定阶段相适应了。

第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同对立统一规律是彼此通达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外在表现,对立统一规律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关系的内在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在矛盾性、斗争性、绝对性。矛盾斗争绝对性外在表现就是绝对运动。事物内部矛盾同一性同静止的相对性是相通的,外在表现就是相对静止。对立统一规律同绝对运动、相对静止关系也是一脉相通的。否认矛盾性,会陷入形而上学外因论。

旧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物质观产生的根源就是不懂实践,追求无人世界的统一性。过分强调客体的客观实在性而忽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割裂自然物质的始源性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旧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错误运动观产生的根源就是坚持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涉及两大类现象,即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间的关系。运动是为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质自我运动,不需外力推动,物质和运动既是属性又是载体。所以,这两者的关系是同一现象即物质现象内实体与属性的关系。

由此可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运动本身范围内的关系,以运动本身为对象,唯物辩证法具有贯通性的意义。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同唯物辩证法体系即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一脉相承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7

一、一部经典:《小逻辑》与辩证法

在《小逻辑》中,黑格尔着重介绍了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它是一种系统的体系,而这种体系就是人自身的一种思维的形式。在讲述辩证法的来源的时候,教师应深入浅出地阐述黑格尔对研究思维的一般形式的逻辑学的用意所在,而辩证法正是逻辑学的精髓。在黑格尔看来,理念本身包含了矛盾,且理念的这种矛盾只有在其自身中得以解决,因此范畴向前推演的过程亦即理念认识自己的过程,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也是不断走向真理的过程。逻辑学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摆脱一切感性的、物质的成分对逻辑范畴作纯粹的思想考察,以求得对纯粹思想理念的真知。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提示我们,辩证法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精髓。那么,什么是辩证法?要讲清楚这个问题,不能全面铺开,而要抓住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受形式逻辑影响较深的学生通常将辩证法戏称为变戏法,或“诡辩”。所谓“用辩证法来看问题”,也被置入一种静态逻辑结构中来加以理解。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以及他的哲学的每一部分都是按照这样的逻辑过程建立起来的,都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复归的自身完整的圈。同时黑格尔也看到了,这种辩证的否定是对于知性思维形式的否定。“正确地认识并掌握辩证法是极关重要的。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同样,辩证法又是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认识的灵魂。”(1)而这一阶段必然要上升到肯定的理性思维形式。在此,思维在对立的固定中认识到他们的统一,或在对立双方的分解和过渡中认识到他们肯定的一面。辩证法就是认识不断运动,自我展开的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动态的。

二、一个问题:为对立面辩护

在课堂教学中,即使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说明辩证法的来源和基本知识,但如何引导学生建立起一种对复杂性问题的辩证视野不是仅靠知识的灌输便可达到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必要环节,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辩证法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来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进行一种实际的训练。

在讲述了辩证法及其三大规律之后,教师紧密结合辩证法的实质,着眼于那些对存在、对生命、对人类社会、对道德感等深入的哲学思考的“大问题”,选择具有争议性的社会问题。问题选定后,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开始“预回答”环节。所谓预回答环节,即要求每一个参与问题情境的同学书面写下自己对同性恋的态度:赞成还是反对,并列出几点基本理由。按照赞成和反对划分出两个小组,先让不同立场的同学就自己的立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对立的双方彼此通过“预回答”大致了解对方的立场和为自己辩护所持的论据之后,教师就可以暂时悬置问题的口头讨论,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小论文,为他们曾反对的观点进行辩护。一般而言,学生不太适应这样的方式,从未从自己论点的对立面来考虑过问题,但一旦他们学会了这种思考方式,那么他们整个思考问题的方式将发生霄壤之变,一旦这种思考方式成为一种习惯,那么学生也就能够避免对社会舆论的情绪化和片面化的盲从,变得更加理性。

三、一场辩论:为真理而求证

课堂辩论业已成为理论课的一种可行的实践教学手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辩证法为我们树立了典型范例,该辩证法在与人谈话过程中,不直接告知对方所应知道的知识的结果,而是通过问答甚至彼此暴露对方矛盾的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缺漏,逐步引导对方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求证出真理。为真理而求证的课堂辩论,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助于将教师从传授僵死的知识理论的单维度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具体安排如下:

1. 学生分组。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对辩题的立场等,把学生分组,使其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2. 辩论的形式。

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把辩论会的表现视为期末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教师制定规则,引导学生进行辩论:首先,要求学生提出赞成或反对某命题的根据;其次,按照逻辑结构证明观点;第三,使用证据证明观点;第四,说服或者影响反方。

3. 辩论的环节。

首先,教师指定要进行辩论的两组同学,并给出辩题,但是不指定哪组同学代表正方,哪组代表反方。两组同学在课前就相关话题进行资料搜集,并列举出支持正方和反方的论据若干,使学生能对正反辩题都有大体对称的信息。辩论结束后,学生把所收集的论据交给老师。课堂辩论开始的时候,教师随机分配辩论的正方和反方,然后选择任意一名同学开始辩论。每轮辩论约10分钟或者更短即可。随后,让正反双方互换立场,为自己曾经反对过的观点进行辩护,进行第二轮辩论。完成两轮辩论后,教师做总结陈词,引导学生获得对辩题的辩证认识。

四、一个结论

《原理》课辩证法的教学也适用于其他章节,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话,可以将其称之为“参与式情境问题辩证实践”教学法。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教学理念的更新。辩证实践教学法在前提上就否定了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逻辑封闭性教学模式,它预先设定了真理的对立面,因此是一种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使《原理》课能够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

第二,教学内容的整合。《原理》课的原理体系是相互关联的,辩证法可以说是一条红线,将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

第三,教学活动的多样。参与式情境问题教学模式,通过对历史环境和现实社会环境的问题式模拟,使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对立冲突的“拟现性”活动中来,获得直面问题的切身体验。

第四,教学评价的合理。《原理》课应侧重对学生三观养成的考核,也要考虑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考核。而学生价值观的最佳体现是在其日常语言和行为上,参与式情境问题的辩证教学法使得学生能够在问题的问答求证过程中暴露自己的价值观,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进而影响自己的价值观,以此,教师也就比较容易综合给予评价。

摘要:唯物辩证法的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参与式情境问题辩证实践”的方式,即为学生设定情境性问题使之将自己作为问题的主体带入情景之中去领悟辩证法的三个维度:从一部经典看辩证法的来源和结构,从一个问题体验辩证法的思想魅力,从一场辩论获取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辩证法的思想魅力,进而使得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掌握辩证法。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经典,辩论,参与式情境问题辩证实践

参考文献

[1]易敬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3).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8

关键词:唯物主义思想,数学教学,载体,思维素质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及它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更重要的是数学的学习能训练人的思维方法, 完善人的个性品格, 它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是观察世界、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学生加强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行的中学数学教材是以教学基础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明线编排的, 虽然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思维方法, 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以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的”隐性教材”, 不像基础知识那样, 系统的编排在某一章节, 但却渗透于几乎是全部的数学内容之中。在教学中, 一方面必须处理好以知识和技能掌握为基础, 以提高思维能力, 发展智力为核心, 以思维素质教育为灵魂这三个教学目的的层次之间的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还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渗透性原则

数学是抽象的一门科学, 初中生思维能力有限, 如何让学生学好抽象的数学呢, 我们知道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通过动手, 观察获得感性认知, 再对感性知识加以比较、分析、分类, 思考加工, 再找出相关的规律加以总结, 从而获得知识。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例如, 在讲到平移与旋转内容时, 让学生每人自制一个硬纸角的三角形, 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平移操作实验和旋转图形实验, 完成后, 让学生分别找出平移的和旋转的特点, 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实践机会,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视、可摸的具体实物, 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感知, 在愉悦的情景中获得知识。

既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而隐含在数学教材之中的, 数学教学当然应以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训练为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必须坚持渗透性原则, 而不能把数学课讲成政治课。所谓渗透, 就是有机的, 而不是牵强附会地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的教学, 有意识的创设教育情境, 使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有彻重地, 螺旋式地再现, 伴随知识传授的过程, 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 逐步积累, 完成从模糊到清晰, 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认识过程, 使渗透的基本观点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断系统深化和完善。

二、提炼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是点滴的, 交叉的, 零散而非系统蕴含于数学教材之中, 不通过深沉的挖掘和处理, 提炼加工, 使之目标化, 只能停留在初级的感性阶段。因此, 一方面教师必须在课前精心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藏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进行提炼加工, 有机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 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自我过程中, 有意识地对渗透基本观点进行身临其境地体现, 逐步纳入自身的认识结构中, 使之与知识体系形成汇流, 实现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迁徙, 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的变迁, 形成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三、展示性原则

数学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讲究艺术性, 充分发挥情感效应。在师生交往中, 建立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在课内外以教育者自居, 表情严肃, 态度严厉, 学生就会产生压抑感和约束感, 日积月累就会对教师敬而远之, 这时的教育是低效甚至无效。反之, 尊重学生, 真诚地关心和理解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耐心帮助学生, 体现人文关怀, 就会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领悟道理, 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获得启迪和感染。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和方法寓于理解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之中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之中。因此, 数学教学必须展示由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到纯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展示客观实际的数量关系, 图形关系到数学定义, 公理, 定理, 法则的推理证明, 直观理解的过程;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析, 求解的思维过程, 使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隐性村料”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 以便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切实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之中。

四、循序渐进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渗透, 不能像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样, 做硬性要求, 有一定的弹性, 应以整体目标为指导, 一方面要适应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分层次, 小步走, 循序渐进进行渗透教育;另一方面, 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由浅入深, 由零散到系统地逐步形成立体化, 整体化格局, 为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 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对学生世界物质性教育的很好的例子, 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发现, 适时渗透,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中, 针对教材进行思想教育, 不能生搬硬套、顾此失彼。应寓思想教育于科学教学之中, 通过教学中的自然渗透, 使学生易于接受, 学之有趣, 品之有味。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8

[2]邓俊谦.应用数学基础[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9

一、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辩证唯物思想

东西方在理解上将马克思主义对于辩证唯物的思想进行了分裂要追溯到俄国的十月革命时期了, 可是在理论上却将其追溯到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分歧上, 也可能是青年时期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本文的思想矛盾所在。西方的学者勒万就曾对恩格斯进行过非常尖刻的批评, 起着学者或许比较温和, 但是大多数还是认为, 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 辩证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是应该被否定的。斯大林又将历史唯物主义过分的法典化了, 这也是需要被深刻的重建的。在1986年英国学者乔治莱尔因的著作《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这本书里, 对于半个世纪以来的西方学者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讨论进行了总结。这些讨论围绕的主要问题就是矛盾、辩证法和人类主体等基本的理论范畴。书中还认为马克思说矛盾的根源是来自一种人类的不完美性和对抗性, 也是人类自我异化或者对于劳动成果的控制无能为力的结果。可是自然界是不存在这样的矛盾的, 因为自然界本身就存在一些对立, 但是却没有人的异化的存在。按照莱尔因的想法,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观点是独立于人类的社会之外的, 对于自然界来说, 也就是不存在的。自然界是不能运用辩证法来进行分析的, 因为自然界并不是建立在矛盾的基础上的。在书中还认为历史唯物主义, 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辩证法是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截然不同的, 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原本的辩证思维, 也就是说对于正常的社会和理想的状态来说, 矛盾并不是常态的, 人类的社会矛盾是一定会因为史前历史的终结而终结的, 资本主义也将走到历史的终点, 辩证法自然也就不会存在了。那么矛盾就只存在与社会的某个较为特定的时期里, 也就是说并不像黑格尔说的是运动和生命的源泉, 在现实世界里更不会是普遍的原则, 可以认为是一种颠倒的社会关系的结果, 对于自己的实践结果所造成的异化, 人类是无法控制的。辩证法是不用为其矛盾的陈述或者说模糊性和松散性的定义来做辩护的。改革开放后, 各种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也开始进行我国, 特别是在马克思的故乡,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一直在与时俱进着。虽然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包含了很多合理的观点, 但是中西方的历史社会条件毕竟有所不同, 所在对于辩证唯物思想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我们要正确的加以理解和运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唯物辩证的思想

我国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经历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直至实践唯物主义的变化,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也经过了否定和否定与肯定并存直至肯定的发展阶段。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评价都有所不同, 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下的。而且, 就西方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与马克思主哲学等同起来, 就排斥于中国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研究之外。陈学明教授曾经指出过我们要把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能自成一家。对于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运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 除了价值立场外还要进行研究方法的转换。也就说我们要除开对立的思维方式, 对于东西方的辩证唯物思想下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研究, 承认它们存在的关于哲学主体和理论体系等的较大的差异。我们也不能为了得出某种结构而单一的否定某一方的观点。这样都是不能得出科学的积极的结论的, 因为本质上, 东西方之间就存在历史社会发展和文化传统的不同,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选择和理解当然也就存在差异, 我们要理解这个差异, 承认马克思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化和民族化的进程中都是有其合法性的。所在问题不在于说在东西方的理论间进行某一方的选择而摒弃另一方, 而是要进行资本主义内部的这种差异性的研究, 找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思想在世界化的进程中的规律和机理所在, 从而扩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认识, 创立我们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思想。对于学术性的问题和现实性的问题要正确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理论的意识形态和科学性的关系的研究体现。不能否认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是摇摆的态度, 或者片面的强调了其科学性, 或者只一味的盲目除意识形态, 这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因为始终强调去意识形态而导致与现实之间出现了脱节的状况, 所以可以看出西方的研究是已经学院化了的, 对于中国的世界始终显得有些遥远的, 而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所以, 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唯物辩证思想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西方之间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 但是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才能真正促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这也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摆脱思想上的教条主义的束缚,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思维在世界化和民族化的历史中的发展要有宽广、宏大的视野, 以及积极全面的科学态度去了解和把握中西方对于唯物辩证思想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不同, 从而将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组成的,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已与西方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的思想理解有所不同, 本文就唯物辩证思想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进一步的探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唯物辩证思想

参考文献

[1]童小溪:《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学术界, 2007 (06) 。

[2]侯衍社:《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09) 。

[3]赵光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高校理论战线, 2004 (07) 。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篇10

【融会贯通】

【热点链接】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12年11月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对党章再次做了修改: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法宝。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1)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 有人认为, 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党章的修改体现了党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因此,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党的指导思想是适应不同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产生的, 同时也推进了认识的发展。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 党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理论,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取得胜利。

(2) (1)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认为“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错误的。 (2) 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改变, 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发展。 (3)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

【创新试题】

1.一个成功者与一个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者从来不把困难挂在嘴上, 而是付诸行动, 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这表明, 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物质性

C.主观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 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这意味着, 打破几十年不变的“户籍坚冰”、实施异地高考将真真切切成为现实。这蕴涵的认识论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D.正确的价值选择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3.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 2012年7月15日, 英国科学家宣称已经破解了这个谜题, 答案就是先有鸡后有蛋, 理由是他们发现一种能够催化蛋壳形成的蛋白质只存在于鸡的卵巢内。上述材料说明

(1) 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斗争而存在 (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 物质世界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4)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从2012年2月24日起, 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回落至20.5%, 这也是2012年度准备金率首次下调。中国人民银行适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

(1) 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 (2) 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 (3) 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 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A. (1) (4) B. (2) (3) C. (2) (4) D. (1) (3)

5.倒洗澡水, 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经过细心观察和研究后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转, 美国的洗澡水漩涡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 漩涡会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 则不会形成漩涡。水漩涡方向的研究体现了

(1) 否定一切是真理发展的基础 (2)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 真理与怀疑在比较和斗争中共同发展 (4) 真理具有客观性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6.2012年9月8日, 安徽亳州中药被爆染色、掺假、以次充好。一些药材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便知药材的产区在哪里, 价值如何。这表明

(1)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普遍性 (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4) 认识在发展中获得终极真理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7.“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形势变化, 江苏省委调整发展思路, 在“强省”的同时, 注重“富民”。为实现富民强省, 江苏省委组织专家对全省13市居民的收入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 江苏省委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 深化了收入对民生幸福重要性的认识, 提出了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的计划。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必将对江苏“两个率先”的实现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1) 请你分析“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经济意义。

(2) 请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分析江苏省委的做法的合理性。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D 6.C

7. (1) (1) 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 有利于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 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要求我们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江苏省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问题, 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2)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性认识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江苏省委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必将对江苏“两个率先”的实现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3)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江苏省委通过实地调研, 深化了收入对民生幸福重要性的认识, 由过去注重“强省”到现在强调“强省”与“富民”并重。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11

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生态文明观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既是人类长期以来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精神的升华,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辩证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精华。它内涵的生态哲学思想已经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了很强的深刻性和前瞻性,对于目前人类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特别是我国如何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指导作用十分突出。正如弗罗洛夫所说“无论现在的生态环境与马克思当时所处情况多么不同,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的方法、他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问题的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现实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体系的一贯精神特质是辩证的、历史的、人道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视域中的生态文明观进行辩证思考的阐述,至于其它精神特质的哲学思考,将另行撰文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其理论体系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中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在这个联系体中,人与自然的优属关系非常重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到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哥达纲领批判》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劳动的能动性创造作用,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忘掉自然的根源性,外在自然的制约性与“优先地位”,“先于人的存在的自然界”始终是马克思学说的理论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始终坚持自然既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又包括“人的周围的自然”,是“主观的自然”与“客观的自然”的内在统一,是“生产者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双重性质。这就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特点“实践”,一是实践推动自然从天然自然到人化自然的转化,二是实践把自然界的客观性、对人的优先性、属人特性、历史性构成了一个联系体。换言之,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肯定自然界的客观性、对人的优先性又重视它的属人特性和历史发展,主张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人和自然应该协调一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思维形式。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

对于文明的论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过:“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文明体现了人的本质,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成果,“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的结果”。也就是说,文明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它受社会形态制约而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人类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在人类处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就是生态文明。具体的讲,就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另外,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是摒弃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价值论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近代形而上学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价值论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孤立起来,将动态的人类演化与静态的自然界相分离,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不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这个辩证统一关系,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恶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而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思想精髓,认为自然不仅是物质客观自然,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即人化自然。马恩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分析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人的主观意识与物质实践性这三对关系范畴,系统地揭示了人的实践二重性,强调人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方式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去分析和处理生态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应该统一。他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从马克思对理想社会的论断中可以看到,建立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他的两大原则。也可以说,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生态平衡的社会,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从深层次说就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建立起符合自然根本的、实现了理论彻底化的观念,体现出“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主观的自然”与“客观的自然”,“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的内在文明的辩证统一观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质内涵。

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视域中的生态文明观对建设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期新阶段中国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前提性、重要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维度,实现了三大理念转变,即生产技术对环境正负作用的大转变,经济观念与行为的大转变,自然观的大转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弗罗洛夫.人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6.

[4]许启贤.世界文明论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7.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77.

辩证的素食主义 篇12

一、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派别,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 20世纪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潮, 对实现美国的工业化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 现实是可以改变的;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 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 是一种工具, 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人对现实的解释, 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强调行动优于教条, 经验优于僵化的原则;主张概念的意义来自其结果, 真理的意义来自于印证。从以上的主要论点不难看出:实用主义注重知识、实际经验、效果和真理的有用性, 轻视理论的价值和教条原则。

正因为实用主义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因为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我国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这一理论的态度先后经历了“批判-接纳-学习”阶段, 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 实用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校园更是无法抵挡这一思想的影响, 在学校的理论灌输和实践引导下, 大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将这一思想内化, 因此, 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实用主义对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 都有两面性。实用主义对于我们当代学生制订正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一) 积极作用

1. 保证了职业规划制订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激发了学生的实干精神和拼搏意识。

当代社会的“双向选择”择业和就业模式代替了“包分配”的就业模式, 就业模式的转变, 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宽泛的职业选择性的同时, 也对其提出了自身建设的要求。相比以往, 我们更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 更好地做到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 培养自我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用主义则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调发展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代社会对学子的发展要求。而相对于我国以前的重理论教学, 轻实践教学的思想, 实用主义更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 能够保证学以致用。而相比前者, 实用主义更能够满足快节奏发展的现代中国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 也更能够引导学生做出富有时代性和实效性的职业规划, 保证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 发展自我, 实现自我, 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也实现了社会价值。

2.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保证职业规划的多样化, 迎合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实用主义强调关心人, 尊重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学生纯粹的自我牺牲式的挣钱糊口的消极就业观。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优势和兴趣取向, 从而指导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规划。而每个人的独特性又注定了职业规划的多样化, 这正好又满足我们当今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要。这就做到了学生将来在岗位上能够积极主动发展自我的同时, 也顺其自然地为社会创造应有的价值。这种互利共赢的择业观将有利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保证我国和谐社会的稳步构建。

(二) 消极作用

1.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功利化、盲目化的择业倾向, 加剧我国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实用主义强调真理的使用, 强调有用即真理;强调技能技巧的现实价值, 而忽视基础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这种倾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就业紧张局面。一方面, 大部分学生不再把专业是否对口当成择业的第一标准, 而是把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物质福利作为择业的首要标准。为了一个高福利、高收入的工作, 好多大学生不够个人专长, 盲目报班学习热门专业知识。结果导致有些岗位是千里挑一, 有些岗位无人问津。这种结构性的就业紧张局势将极大阻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稳健的发展。同时, 也导致人才的浪费, 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2.

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的分离, 不利于将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规划相协调。实用主义强调自我的实现, 注重对个人的尊重, 但是很少关注社会、集体的整体利益。我们当代社会, 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唯有依靠一批批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力量, 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社会能够发挥极大的优越性。但是, 在实用主义观念的引导下,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多地侧重于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实现, 而忽视了社会的发展需求。择业的时候缺乏一种全局观念和奉献精神,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中西部建设和东部地区的和谐发展。

三、理性对待实用主义, 理性做出职业规划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我们要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美国20世纪的工业化飞速发展的阶段, 现在的美国面临的就业问题将对我们预测未来就业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 在借鉴和运用实用主义的同时, 要克服不足, 做到“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首先, 努力培养当代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确保学生做出既有利于自身发展, 又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的职业规划。实用主义有利于保证学生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 而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 则会导致功利主义。唯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武装下的大学生, 才能够理性地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联系在一起, 从而保证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其次, 学习应加强职业规划引导, 让同学们掌握社会发展的总方向。保证职业规划的合理性, 进而保证人才的有效利用和个人才智的充分发挥。实用主义告诉我们, 要注重实践和实效, 注重有用性。我们的学生因为长久接受应试教育, 缺乏对社会总体发展的一个科学认识, 作为学生成才的重要培养机构, 学校有责任发挥社会与个人有效衔接的中介作用,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职业供求信息。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引导, 保证学生自己做出有意义的职业规划。

总而言之, 实用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代学子的重要思想, 我们不能不切实际的全盘否定, 而应该“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同时, 又不能忽视实用主义所倡导的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在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学习, 保证学生的文化底蕴的同时, 又不能忽视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的实际引导, 保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综合发展。对实用主义的辩证认识和合理运用, 将有利于学生做出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并最终有利于我们社会的全面稳定的科学发展。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 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是影响毕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实用主义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我们有必要科学理性地评判实用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实用主义,大学生,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孔夏萌.近代中国职业生涯教育30年:回顾及前瞻[J].职教史话, 2013 (13) :92-93.

[2]吕强.浅谈实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继续教育, 2012 (5) :509.

上一篇:教育体制与人下一篇:轮状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