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历史思维

2024-09-25

辩证的历史思维(精选11篇)

辩证的历史思维 篇1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学习、研究历史问题的核心能力, 而历史的辩证思维是历史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中学阶段教育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诸多历史思维能力中辩证的历史思维尤其很重要。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英国著名学者培根也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黄金周期, 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成形来说尚处在关键时期, 因此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辩证思维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渗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把历史知识和辩证法思想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 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读史”中“明智”, 在感悟中成长。

为了在历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理解辩证的历史思维的基本观点或基本含义成为首要任务。辩证思维, 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 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 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 从其内在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 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而辩证的历史思维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 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历史事物, 在对立统一和整体中认识历史对象。“讲练导”课堂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的训练, 有利于教师教学中的精练讲授及精准练习后的有效指导。

在理解辩证的历史思维的基本观点后, 历史教学渗透历史辩证思维法就有了具体的方向与目标, 下面就结合历史教学具体案例进行探讨培养辩证的历史思维的方法与策略。

一、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一分为二是客观世界的普遍现象。这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一分为二地全面地看问题, 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

比如, 在评价秦始皇功过时笔者就突出了这一观点。一方面, 秦始皇统一中国, 建立起自中央至郡县的一整套中央集权制,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为推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另一方面, 秦始皇焚书坑儒, 横征暴敛, 大兴土木, 建阿房宫, 修骊山墓, 摧残了文化, 钳制了思想, 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在课堂讲授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评价秦始皇, 既要看到他的历史功绩, 又要看到他的历史局限性, 切忌简单化和片面化, 轻易地给秦始皇贴上“暴君”的标签, 必然会陷入历史观上的形而上学。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培养了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 使“讲练导”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

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事物的联系也是有条件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 即历史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 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必须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把历史事件尽可能地置于当时的特定时代背景下, 引导学生从纵横联系中分析历史事件。

比如, 20世纪的中日两国先后受到列强的侵略,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面对民族危机, 中日两国仁人志士进行了进行了努力: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进行的戊戌变法,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原因何在?仔细分析, 学生就会发现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和联系是不同的:从国际环境看, 明治维新前夕的国际环境对日本极为有利, 而戊戌变法时期,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时的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势必牵绊中国改革;从改革力量的强弱看, 日本维新势力以强藩作后盾, 掌握政权力量强大, 而中国自秦朝以来, 基本上是一个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明清时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中国维新派力量弱小;从领导力量上看, 日本维新派的骨干富有才干、讲究策略, 参与辅政, 能很好地推行改革大业, 而中国维新派的骨干基本上是一批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封建知识分子, 有改革热情, 却缺少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从政策措施的影响看, 明治维新扶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化的进程, 而中国“百日维新”的措施, 由于维新派不能执掌政权及守旧势力的强大, 根本无法实施, 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只能化为泡影。

归结起来, 就是历史事件发生条件不同其联系就不同, 结果和影响也就不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 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 学会自主学习, 很好的体现了教师的指导、引导和诱导。

三、以发展的观点处理历史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每一历史现象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这一观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历史教学中, 我们必须秉持发展的观点, 按照历史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联系起来来看待历史现象。这不仅要关注把握社会变革发展与自然关系的变动状况, 更要注意历史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特征, 以及历史过程的阶段特征的形成的原因, 以提示历史过程发展的内在联系。所以, 在历史教学中, 既要应有意识地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教育学生热爱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 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践行科学发展观, 也要关注历史发展过程的几个阶段特征, 以及历史过程的阶段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

例如,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 我们不仅仅要明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实业家张謇的史实和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更要从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阶段历史来认识。为了能更为直观地展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我们可设计一张发展表格来体现其发展过程和阶段特征。

这样不仅整体表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而且直观地展示了历史知识, 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因此, 我们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力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具体地去分析历史现象看待历史过程。这样, “读史”就能真正“明智”了。

四、用整体的观点把握历史事物

历史事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组成历史事物整体的局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对局部进行分析要联系整体, 从整体把握事物须以局部分析为前提。将诸多历史细节联系到一起, 特别是同一时期的诸多历史事物, 鼓励学生寻找历史事物中的相互联系。把历史串成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当遇到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很自然地联系到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有助于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 在讲述《近代化的探索》时, 要引导学生先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来进行局部分析, 接着从整体地把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心路历程:即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整体过程。鸦片战争以来, 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为了救亡图存, 清政府进行了两次努力, 第一次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第二次是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 称之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这两次运动均因为统治阶级固守落后的封建体制而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看到清政府无法改变落后的社会局面, 无法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于是发动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翻清政府后, 急需革新社会面貌、革除旧文化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需要, 这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历史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简单叠加, 学习历史是要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用于民族的复兴、个人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辩证的历史思维, 引导学生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脉络、规律, 这既是对学生的责任, 也是培养祖国未来、培养民族复兴的后备力量的重要使命。总之, 在“讲练导”课堂模式下的历史教学中渗透辩证的历史思维, 既是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需要,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建伟.辩证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J].《历史学习》2008, 2

[2]阳海兰、冯雁.论教师在初中生历史学习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1, 51

[3]柳琴玉.浅谈培养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 (上) 》2009, 8

数学解题的辩证思维 篇2

【关键词】数学解题 辩证思维 思维能力

解题是实现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飞跃。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涉及到实际应用问题。笔者对我校三年级约200名学生调研考试的一道实际应用问题进行调查:得满分者29人,未得满分者多达57%以上。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是学生处理问题的真正思维方法水平较低,或者说方法不全面,更重要的是辩证思维能力的低下。

从中学生心理特点看,初中学生已具备逻辑思维的萌芽;高中学生要培养能力,促使他们的思维由形式逻辑思维发展为辩证逻辑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解题中的辩证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形式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两个方面。是从宏观上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向,寻求解题途径,熟悉解题策略,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用对立统一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用否定的规律,来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数学解题的辩证思维的主要性质

1.矛盾性

事物内部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而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例如,我们在求球面积时是通过取无穷多个高度无穷小的园台的侧面积的和的极限来求得,在解题中高次和我们学过的一次。二次之间的矛盾等。对题目中含有较多条件的问题,往往是分析条件,抓住主要矛盾,突破一点,带动全面,使问题得以解决。

2.运动、变化性

运动、变化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数列<1/n}从第一项开始逐渐数下去,永远数不完,不同自然数N,只表明1/N与。的近似程度不同,保持近似相对稳定性,但是,当N达到“无限”时,数列“/n)也产生质的飞跃,得到了极限O,极限运算反映了事物运动,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规律。

3.普遍联系性

解题的普遍联系性是从题目本身的结构出发,运用知识、方法之间的本质联系,不断调整思维方向,辩证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三角函数中,函数与反函数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等;立体几何中,常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总而言之转化的目的是化繁为简、化

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

三、解题的辩证思维的培养方法及措施

1.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加强形式思维训练的同时,从初中起应渗透辩证思维的思想,高中应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同时,注意心理学知识的辅助作用,数学思维的发挥应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意志、毅力和顽强的探究意识,才能有助于辩证思维品质的培养。

2.熟练掌握并应用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有:(1)文字语言;(2)符号语言;(3)图象语言。解题中,应注意各种语言之间的互译去协助问题的解决。

3.用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联系去解题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形式思维,就没有进行辩证思维的可能;没有辩证思维,形式思维就进入了死胡同,所以,我们要总结各级题型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思路,在此基础上注意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向。如直接与间接关系;正面和反面关系;外形与内部关系;前进与后退关系;孤立与联系关系;等等。

4.应把知识的形成和解题尝试探索过程放在首位

应为学生提供一种最佳的知识结构和解题的一般思维探索规律,并且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知识的本质,具有最佳知识结构和一般探索规律,形成辩证观点,才具有实际运用的可能性,从而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5.培养创造思维解题能力

定势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两大组成部分。定势思维是依据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按某一种已有的固定思路去考虑,它表现出一种思维的准备状态;发散思维是依据问题所提供信息,据知识的普遍联系性,抓住主要信息(矛盾),广开思想,求异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思维形式。定势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前提。它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发展。解题中定势——发散——再定势——再发散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创造性解题能力,也就是在这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6.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来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7.利用促进迁移原则,培养解题能力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表现的心理影响。它表现在解题中,就已获得的方法、技能、策略和新的方法、技能、策略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使已有的解题思想、方法、策略得到领会、巩固并得到检验、熟练和创新,从而形成一定能力。学生通过迁移使自己的认识结构概括化、系统化、才能纳入新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形成自己辩证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里也可知,多让学生独立思维,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使他们在迁移作用下,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8.改革教材

中学教材理论性较多,虽然做题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但是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实际拉开了距离,从而产生“高分低能”。这种现象启示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应用问题的教学,克服现存教材局限性,扩大知识结构,用辩证思维思考问题,使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一个新层次,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辩证思维方法是思维的导航器。“题海战术”无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探索解题教学的内在规律,提高数学素质,跳出“题海”怪圈,走上数学教育的坦途。

辩证的历史思维 篇3

一、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残酷性和进步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必将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一定发意义上讲, 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这一观点的存在却使学生遭遇了巨大的迷惑。比如, 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大家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的后裔, 人们共同劳动, 共同分配从劳动中得来的食物, 人与人之间更无贫富贵贱之分。可是到了奴隶社会, 却出现了诸如“人殉”“人祭”等极其野蛮的现象。学生不仅要问, 既然奴隶社会是高于原始社会的一个发展等级, 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残暴之举, 其历史进步性又如何体现呢?其实, 只要学生换用辩证的思维方式, 从另一角度来思考, 问题就变得简单明了。在原始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虽无阶级压迫, 过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但是, 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共同贫穷的基础之上的, 人们生活在一片蒙昧之中, 人们甚至“只知其母, 不知其父”, 文化艺术更是无从谈起。在奴隶社会中, 奴隶主不再像以往一样, 把战争中的俘虏随意杀死, 而是把大批俘虏当作奴隶用到生产上进行劳动, 实行简单的协作。这在当时生产工具落后的情况下, 提高了劳动效率,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使生活资料出现了微小的剩余, 从而为社会大分工提供了可能。一部分人开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转而从事文化、艺术的创作。辉煌的青铜器、精美的玉器手工业以及至今仍在沿用的十进位计数法无不骚动于奴隶社会的母体中, 预示着人类文明的勃兴, 阐释着社会前进的脚步。这与原始社会中的茹毛饮血相比,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飞跃。如果学生能从这一角度加以分析, 那么对奴隶社会必然取代原始社会的结论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

二、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剥削阶级的腐朽性和发展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东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先后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这时, 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残酷掠夺, 中小资产阶级面临着破产, 整个社会尔虞我诈, 互相倾轧, 道德沦丧, 整个社会惶惶不可终日。与此同时, 食利者阶层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他们宁肯把大量资本存入银行, 也不愿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或扩大再生产, 这些现象无不使资本主义的腐朽性暴露无遗, 预示着它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然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没有走向灭亡, 反而出现了重新繁荣的迹象。那么,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呢?这个认识上的矛盾只能用辩证的观点才能解释得通。众所周知, 兴起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与此同时, 资产阶级也及时调整统治政策, 注意缓和阶级矛盾, 这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独立后, 普遍实行工业化, 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新兴的市场和投资场所, 加之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榨取的大量财富, 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 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 是决不会灭亡的。”所以, 那种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理解为“很快灭亡”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但资本主义的繁荣并不能消除其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 更不能改变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趋势。现在, 西方不仅仍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垄断资产阶级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这些矛盾的累积, 终有一天会导致毁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火山爆发。

三、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向前性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 马克思就曾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是, 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仅存在了七十多年就烟消云散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究竟路在何方?”这是每个学生在考虑这一问题时都会产生的疑问。要解除学生头脑中的这一迷惑, 也只有依靠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解释清楚。纵观历史长河, 没有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能轻而易举地取代落后的社会制度, 因为在新旧制度过渡交替的过程中,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复和摩擦, 甚至还会出现暂时的历史倒退。比如, 发生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经近五十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直到1688年才最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而美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也是通过北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才得以实现, 其持续时间也将近百年。一种剥削制度的确立尚且如此艰难, 更何况共产主义制度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又怎么会不出现反复和曲折呢?唯物辩证法认为,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而发展的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在前进中有曲折, 在曲折中向前进, 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假如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妄加断言, 这只能证明断言者目光短浅, 思想上无知。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总之, 辩证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教师如果能从教学的角度把这些理论转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 进而变成学生的个人财富, 那么, 学生的思维水准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摘要:辩证思维的方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事物的世界观, 而且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的诞生, 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因此, 教师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进而指导自身的学习, 也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辩证对应思维的举例 篇4

差异性与同一性是对立且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与差异性有共性的概念是斗争性与分离性,也就是说斗争性、分离性与差异性是属于同一类型或同一味道的概念(辩证的悟性思维要能悟出各种概念的味道来)。对称地,与同一性有共性的概念是联系性与凝聚性,也就是说联系性、凝聚性与同一性是同一类型或同一味道的概念(当你谈完某个或某一类型的概念后,接着就应当谈这个或这一类型概念的对立面,这才是辩证的悟性思维)

其中同一性与差异性相对应,斗争性与联系性相对应,分离性与凝聚性相对应。

现在我们将同一性差异性,斗争性与联系性,分离性与凝聚性这一组矛盾具体化。我们来看它们在系统与环境的矛盾关系中是如何表现的。

现在我们来考虑这么两种对立的系统。

一种是处在基态的系统,它面临负熵环境,还面临低层次的环境,即潜在的无。

一种是处在激发态的系统,它面临负熵环境,还面临高层次的环境,即抽象的有。

命题一:如果基态的系统不向负熵环境开放,而是绝对孤立,实质上就是向低层次的环境开放,那么这个系统在均匀化自身能量后,会走向均匀的解体。

命题二:如果激发态系统不向负熵环境开放,而是绝对抽象,实质上就是向高层次的环境开放,那么这个系统在非均化自身元素后,会走向非均的凝聚。

命题一是我常说的广义热力学第二定律,它的正确性可从哲学公理上推出。它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的膨胀。

命题二则是由辩证对应逻辑得出的,由于命题一是成立的,按照辩证对应逻辑,命题二也应当成立。现在我们要找到具体的实例来论证它。

数学课堂错误矫正的辩证思维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117-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解题、作业操作等方面出现错误是常见现象,教师在面对这些错误时如何处理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学生出错原因众多,有知识先天不足的,也有行为不端正造成的,还有因惯性思维导致的。教师要对这些错误类型进行分类总结,从中挖掘积极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纠错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思维成长的力量,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一贯倡导的一分为二的原则。

一、知识认知致错,个性发展不求同步

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对应措施进行补救。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容易形成认知短板,出现错误是必然的。小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基础数学法则掌握不好,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做支撑,数学基础出现凹地,数学实际能力自然不够强大。教师要正确看待这些错误,甚至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因为有错误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的不足,这些大意错误给我们提了醒。我们要正视错误,只有看到不足才有改进的欲望,学生学习起来才会事半功倍,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更高效。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笔者为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比较到位的认知,设计了一道题目:有两个三角形,面积相同,这两个三角形能否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展开讨论,有两种意见:一定能够拼接成为平行四边形;可能拼接成平行四边形,或者不能拼接平行四边形。很明显,前者是不全面的,这种有缺陷的判断是学生基础认知积累不足造成的。教学时,笔者找来了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纸片,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通过操作,学生统一了认知。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认知错误没有责怪,而是用更为形象的方法加以论证,让学生亲自操作,由此建立起来的认知当然是深刻且全面的。教师在处理学生纠偏问题时,要厘清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不急不躁,要看到问题不利的一面,更要看到问题有利的一面,扬长避短,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学生自然会在自觉纠偏中获得新知。

二、行为态度致错,潜力资源有待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做的事情,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幅度增加。这表明学生认知中,非智力因素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做作业时出现了态度问题,这虽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也足以说明,学生不是不能做好,而是行为态度出现了懈怠造成了失误。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态度认知问题。

小学生思维定力较差,很容易出现行为态度问题,导致出现错误。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律》时,涉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问题,学生由于马虎大意,很容易出现低级失误。如250÷5×2-2=23,学生根据结合律,先进行了乘法运算,后进行除法运算,最后是减法运算。这并不是学生思维出现的问题,而是思想中的惰性意识在作怪,老是想省事,导致失误。教师让出错的学生,具体说一说解题思路。学生很快察觉出存在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惯性思维致错,思维成长必要过程

学生学习需要良好的心态,思维成长也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由于思维惯性的存在,很多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小学生心里存储了一定量的信息,当遇到外力信息干扰时,就会被瞬间激活。根据思维路线展开学习,往往会得出非理性的结果,这就是惯性思维导致的错误。对于这种错误,教师更需要有包容心,因为学生的思维需要出现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成长的正能量。

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对问题的多角度把握存在思维认知盲区,很容易被诱导。针对这种错误,教师要有一定的前瞻预判意识。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认识》复习课时,教师问:大于98万而小于99万的整数有多少个?学生很快就给出答案:1万个。这显然是错误的,由于学生思维惯性的影响,大家都会用99-98=1(万)计算方式进行判断。这里忽视了首数和尾数的问题,这是思维单一性造成的错误认知。教学时,笔者没有直接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将题目进一步简化:“小于90大于80的整数有多少呢?大于0小于10的整数有多少呢?”学生略加思考后很快明白了刚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教师通过将题目进行变形处理,让学生积极思考,就能找到出错根源,在思维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的纠偏留下思考的余地,这是辩证思想的直接体现。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存在消极心态,而是要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学生知识存在缺陷,不代表其智力有问题,只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我们会获得希望看到的结果;学生认知态度出错了,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够看到这些错误背景下学生的潜力资源,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学生出现惯性思维问题,这是其成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对标的辩证思维 篇6

《隋唐嘉话》中记载:唐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此言中蕴含了辩证思维的火花:知兴VS知替、明得VS明失。要理解对标的精髓, 也同样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待对标的价值:发现自己的缺陷, 挖掘自己的优势。这就要求不要将对标简单理解为企业之间的比较, 而是一个体系性分析方法和思路。

对标关键内容

对标除通常说到的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行业或功能对标,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商业模式对标。对于不同的经营环境和不同的企业能力阶段, 采用的对标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

行业集中度越高而企业能力较弱时, 需要全面学习行业标杆的各种能力;行业集中度低而自身能力较强, 则需一方面通过内部对标提升内部经营短板, 另一方面研究先进商业模式, 拉大与追赶者的差距;行业集中度低且自身能力也较弱, 对标要集中在商业模式的分析上, 在低层次竞争中迅速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和企业能力都发展成熟的情况下, 需要竞争性对标提升竞争优势, 并要保证内部经营点都达到内部管理水平的上限。

在实际应用中, 对标往往更复杂一些, 比如还要考虑企业产品战略方向。以高尔夫企业为例来说, 在进行竞争性对标基础上, 如果战略方向是高端路线, 则要分析并结合一些奢侈品行业的商业模式;如果是亲民路线, 则需要对比一些大众品牌的发展之路。

避免对标误区

1、将对标等同于模仿最好的公司。在战略质询会上, 很多集团企业将发展终端作为关键发展指标, 如果这个发展的动力仅仅是因为赶超对手在过去几年开了多少家分公司, 同样接下来几年也开多少家分公司, 就缺乏说服力了。毕竟现在开设分支机构和几年前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别 (例如成本) , 另外对方可能又有了新的策略。

2、缺乏量化指标。同样在战略质询会上, 很多时候对标都是停留在营收、净利润等等结果性的财务指标上, 这样的量化很难发现差距背后的商业逻辑, 如果找不到真正的落后原因, 后续的学习、赶超也就很难去实现了。

3、过度强调量化、忽略定性指标的价值。毕竟不是所有的经营内容都可以完全量化 (例如企业文化的影响) , 尤其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 有的定性指标的价值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比数字指标更为重要的意义。

4、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不需要对标。对于优秀的公司, 对标对象难以直接选择, 所以对标的过程可能更复杂, 但是通过对标, 可以达到提升内部利润点经营短板、发现某些具体经营环节提升空间、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的目标。

正确对标方法

对标本身是一个过程, 用一个更加通俗的话来描述就是“比、学、赶、帮、超”。其中, “比”是基础、“学”是核心、“赶”是关键、“帮”是方法、“超”是目标。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析和应对, 或称寻因阶段和塑果阶段。

在寻因阶段, 首先要根据集团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对标内容, 如果可以进行数字分析的部分则可以进一步采用类似杜邦分析的方法, 将直接的财务数据对比逐层分解, 挖掘出数据背后的动因。

塑果阶段, 则要充分强调创新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即便在当前处于劣势地位的情况下真正做到跟而不随, 后发先至。

不考虑结果的寻因是为了对标而对标, 而忽视寻因的塑果则容易变成虚幻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因此对的不仅仅是数字指标, 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思维方式的分析并形成自身发展路径。

企业对标思路

由于行业多样化, 下属经营单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集团型企业对标难度更大。这种现象不仅仅在集团层面, 在规模较大的经营中心也同样存在, 只能通过建立多维度、多模式的对标体系予以解决。

对标过程如何在集团层面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呢?要对各个经营主体按照所处行业、发展阶段、集团定位等维度进行分类, 对不同类的主体制定对标标准。这个标准无法直接指定对标的企业, 但是可以明确经营主体在竞争性对标、行业对标、内部对标、商业模式对标中如何选择对标方式, 细化每一个对标方式的选择范围。例如, 行业对标必须与行业中处于特定排位范围内的企业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选择合适的对标企业,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标准化对标流程。

对标的决策支持

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篇7

关键词:周易,辩证,对立统一

《周易》的思维从根本上讲,是拥有对立和统一的辩证思维的一套逻辑符号系统。阴(--)、阳(一)两者具备相互对立的方面,然而却处在同一体中,也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这是所有事物都具有的最根本,也是最普通的“阴阳结构”模式。统一、协调、和谐是阴与阳的内在关系的底蕴和基础。阴、阳互相依存、联结,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虽然乾卦卦画只有阳爻、坤卦卦画只有阴爻,但阴中有阳,阳中含阴,并且乾坤两卦作为《易经》的一个对立统一的存在是其“父母卦”,万物都是有阴阳而化生而来的。“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系辞传》),“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说卦传》),阴与阳的相互关系是易卦成为对立统一体的基础。

“阴”、“阳”二字常出现在《易传》当中,二者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被视作是一个整体,因此,阴阳成为了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主要因素,而它们的对立和谐是解读《周易》最重要的基础和依据。

首先,宇宙整体的和谐性与秩序性在《易传》中被提到了宏观的哲学高度。《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就把乾、坤作为了天和地的象征性符号,而宇宙整体的和谐再次展现在天地的这种承顺关系中,而这种承顺的和谐关系也就成了万物生存的前提。《易传》触及到事物变化的根源问题,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其本身包含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正是由于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产生了事物的变化。就易象方面说,有阴爻和阳爻的对立,才有卦的变化。《易传》认为,所有事物的变化也都是如此,所有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的对立,也就是说,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而且是相反相成的。《系辞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就尊卑的对立而言,尊是阳,柔是阴,尊卑、贵贱、动静、刚柔,都是相反相成的必需在一起两面。《易传》认为,事物自己才有变化,正是由于事物自身包括有对立面的统造成的。《系辞传》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又说:“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说,日月是相反的,但它们必须互相推移,才能成为昼夜;寒暑是相反的,但它们必须互相推移,才能成岁。总起来说,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其次,在《易经》中,卦与卦之间的排列关系也是有秩序可循的,从64卦的排列顺序上不难看出阴和阳的对应,卦与卦的前后位置往往排列为综卦。唐代易学家孔颖达对卦序的排列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是“二二相耦,非覆即变”。也即每一组卦的两卦之间不是覆的关系(两卦卦画相颠倒),如屯与蒙,困与井;就是变的关系(两卦卦画完全相反),如坎与离,中孚与小过。易卦的卦名也同时具备这种内在的联系,如乾与坤、泰与否、剥与复、损与益、革与鼎、既济与未济可证,它们之间都是阴阳和谐的对立统一关。而且,64卦本身也是一个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的和谐的整体。“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宗祖,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下经34卦从咸恒开始,咸为交感,喻指男女婚配交感;恒为恒久,喻男女白头到老。“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序卦传》),从人到家庭、社会渐次展开,充满了纷繁复杂的矛盾,既济与未济表示事物相对完成又没有终止,没有穷尽。这种思维的有序性、和谐性都清晰的渗透在了这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中。

《系辞传》对此有一个概括的论断:“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段话,就是“易”的体系说,是说没有乾(阳)坤(阴)的对立,就看不到易象的变化。就宇宙观的体系说,是说没有对立面的矛盾,也就没有变易;没有变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要终止了,《易传》推测到事物的变化是对立面的统一和矛盾的过程。

我们认为,《周易》是对事物的阴阳矛盾在对立转化之中,追求矛盾的调和乃至斗争解决的概括。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周易》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时,不仅要把握《周易》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而且还要善于促使阴阳关系朝着最终和谐的目标发展,此乃《周易》精神文化中最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

[3]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3月版。

[4]李廉:《周易的思维与逻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

论死刑制度改革的辩证思维 篇8

一、限制死刑是辩证法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的产物

(一) 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我国死刑在立法方面, 死刑罪名多

1997年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占罪名总数的15%, 仍然是一部死刑率很高的法典。虽然总则的规定表现出限制死刑的趋向, 但对于刑法分则条款的调整较之前并没有大幅度削减死刑罪名,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在死刑的罪名数量方面名列前茅, 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项死刑罪名, 但给人感觉却仍是杯水车薪。总之, 我国的死刑立法是保留并有所限制的趋势。

2. 在死刑的适用方面, 存在现实中背离死刑政策的现象

“少杀、慎杀”是我国一贯的死刑政策, 但在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背离这种政策的现象却时常发生, 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明确一下“少杀、慎杀”的指导思想和“限制死刑”的政策。温家宝总理说过, 基于国情, 中国虽不能完全取消死刑, 但可以用制度来保证死刑判决的公正。重新明确限制死刑的科学内涵, 在理论上和观念上控制以及指导我们的死刑立法和司法实践, 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科学、高效的刑事政策的作用, 有效引导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探讨死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时, 我们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 用丰富的、多元化的论证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理念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死刑制度的发展, 方能克服在死刑存废争论上的狭隘观点, 开拓法学界的知识领域和崭新视野。

二、辩证地看待死刑存废

从辩证法角度来看, 我国死刑的废存问题要与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方面发展的条件以及刑法在理论方面发展的状况相结合。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社会现实基础, 治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对于一些相对严重的刑事犯罪还是实行依法从重打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要求。根据民意调查, 立即废除死刑还难以被社会各界所接收。而且刑法理论研究尚不够发达, 废除死刑就无法对犯罪起到威慑作用。

其次, 在中国死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被追崇的国家。长久以来, 在中国民众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报复的观念, 比如“杀人偿命”等思想在广大民众头脑中根深蒂固, 这说明我国的死刑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在当下的中国, 要想一下子就废除死刑, 迎合国际上一些没有死刑的国家的脚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虽然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但目前主张废除死刑则是一种不理智、不明智的选择。

最后,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告诉我们, 事务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法律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法律理应以一种进步的、前卫的、文明的思想来指导发展中的社会。一个人犯了罪, 给社会造成伤害, 因此要受到社会的惩罚, 根据现代的刑法理论, 法律惩罚这种犯罪行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导致这种犯罪行为发生的社会原因, 最重要的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使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避免了法律的生硬, 做到惩罚与教育并重。倘若从这方面来理解, 那么废除死刑不但有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注重了人权的保障。

三、关于我国死刑制度完善的思考

(一) 在立法方面, 将适用死刑的条件具体化

说到死刑的适用条件, 可以从总则和分则两方面分析。我国现行刑法在总则中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极其严重”到底是多严重, 无论是法律还是司法解释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限, 给与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再如分则规定了一些“情节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手段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的模糊标准, 同样在具体个案中难以界定。从纵向来分析,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发展程度的不同, 适用死刑的条件也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具体条件时必须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时代的以及全球化的变化趋势, 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 着眼与“慎杀、少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规定来适用死刑。

(二) 在程序方面, 扩大适用死刑缓刑制度

死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对死刑制度的一个创新, 体现了马克思辩证主义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有了缓刑制度就可以在实践中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 是我国坚持“少杀”政策的具体体现。死缓制度被司法实践证明是平衡死刑立即执行与少杀政策之间的一种有效途径, 符合世界死刑发展总趋势,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功能。但死缓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适用死缓的具体条件时没有详细的法律依据, 法官被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因此应该尽快填补法律空白, 规定适用死缓的具体条件, 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 以达到“主客观一致”的原则。

(三) 在执行方面, 完善死刑司法限制

死刑的司法限制是指在司法上对死刑的判决和执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要做到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的统一, 立法是司法的基础, 司法是立法实现的有力保障, 既然立法上已经做出了严格限制, 那么司法实践中也应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这就使法官在实践中有很大的裁量权, 进而容易出现判决失衡的状况。再加上一些司法人员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缺失,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死刑适用的扩大化。所以, 从司法渠道限制死刑的实际适用范围有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兴良.《死刑存废之应然与实然》.刑事法学, 2003年3月版, 第22—23页.

[2][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 第56—80页.

服装设计思维的辩证运用 篇9

关键词:服装设计,设计思维,辩证运用

服装设计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 依据人们的审美和物质需求, 运用特定的思维形式、审美原理和设计方法, 首先以绘画形式表现设计构思, 然后选择相应的素材, 通过裁剪和缝纫等制作手段, 使其设计实物化。服装设计构思是设计师运用设计思维对服装全方位的思考和酝酿, 是具体实施设计方案的开始。由此可见, “思路决定出路”———设计思维在服装设计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 是服装设计产品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现就以创新与保守、感性与理性、加法与减法思维为切入点, 对辩证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进行探讨。

1 创新思维与保守思维

创新是指一种基于文化底蕴的智能拓展, 它提倡打破常规的思考, 以破旧立新的毁灭与创造方式, 背叛与挑战传统, 超越自我、创造未来。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 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的解答方法的思维。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 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的, 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 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而服装设计师摒弃一些古板的设计上的条条框框, 运用创新思维, 从不同方向、不同点面、多角度地进行思考, 张扬个性, 会获得新奇的突破。服装界最为成功的创新案例可能要数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的创作。1947年, 法国人克里斯汀·迪奥设计的“New Look”时装系列震惊了全世界。这种“新风貌”服装与战时呆板的服装风格截然不同, 去掉了垫肩的圆肩更显柔美, 丰满的胸部、纤细的腰肢, 长及小腿的裙子蓬起, “新风貌”不但彻底改变了当时的服饰风貌, 而且还带动了经济复苏, 让迪奥一举成名。20世纪50年代, 他的创新层出不穷:O型、A型、Y型、H型、郁金香型、箭型……这些接二连三的独创, 使迪奥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著名设计大师。再如, 一般鞋子是在鞋面开口、系带的, 一位设计师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大胆的在鞋子的后跟设计开口、系带, 这样的设计既没有影响穿着使用, 又使款式细节耳目一新, 受到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但是, 如果服装设计一味追求创新, 甚至“独特”到脱离人体和服装本身, 而不去考虑设计的产品如果投放市场, 是否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是否卖得出去并且好卖, 是否符合人们生活的需求, 那么结果会怎样?比如:某个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设计的“时尚奥运”系列, 采用大面积的金银光泽色、超大的披风和极紧的三角裤款式, 导致眼花缭乱、“不堪入目”。这个缺乏市场依据、脱离生活需求的“创新”设计, 因为过于离奇怪异而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和服装企业的采纳, 正如孔子所曰:“过犹不及”。

保守是指维持旧状态, 不求改变或改进。保守思维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 哪种更坏的情况可以避免, 倾向于找到一个基本的底线, 它并不意味着固执与错误。采用保守思维进行服装设计, 设计方案也许不是最出色的, 但往往是可行的, 而且不会比以前的要差。保守思维的服装设计并不等于白衬衣加黑裤子, 不等于没有精彩的亮点, 不等于不能取得成功。设计师马可的时装品牌“例外”, 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中性的颜色, 表现刚柔相济的女性美, 占有目标市场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马可认为:“如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现实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东西, 那就是空中楼阁, 纸上谈兵。‘例外’和理想的东西是有区别的。理想的东西是纯艺术的, 它会脱离实际穿着功能……”

事实证明, “物极必反”, 不是越创新的产品就越可以取得成功的, 而保守也不表明一定失败。应该恰当地运用创新思维和保守思维, 准确把握、拿捏创新与保守的“度”进行服装设计, 才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2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感性是指感官知觉, 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情感方面。感性思维是头脑对客观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想象认识, 它是模糊的、朦胧的、不定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服装的设计阶段, 摆脱各种因素的制约, 暂时不去考虑现实中能否实现, 感性思维天马行空般自由地漫游奔放。例如, 选取自然界的某种植物的叶子为创作原型, 通过观察和想象, 展开别具风情的女性晚礼服的设计:晚礼服的造型犹如叶子流畅的外形, 礼服的颜色是渐变的, 叶脉是面料的暗花纹, 而叶片上那滴晶莹透亮的晨露就是……“胡思乱想”, 设计达到平时无法企及的广博空间。

与感性相对的是理性, 理性是指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的原则来考虑问题, 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理性思维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 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 经过思考、分析, 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 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它反映了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服装设计产品的完成要以各种科学技术为前提, 它离不开服装材料、制作设备及工具、裁剪和缝纫等制作技术。比如, 前文提到的以植物叶子为原型的礼服创作, 服装设计师最终必须回归理性, 从众多的感性思维设计稿当中, 选取能够制作并且企业及消费者易于接受的, 进行样衣的制作。在样衣的制作过程中, 还得理性地掌控成本、礼服的放松量、省道和分割线、布料的缩水率、里料辅料的配置, 甚至拉链的安放位置等等。

假如服装设计师感性思维过于强烈, 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设计的服装产品必定会出现问题, 严重的可能都穿不了。一家服饰公司给某酒店设计制作女服务员制服———中式旗袍, 设计师比较注重表现女性优美动人的身体曲线, 把旗袍的腰身收得紧、摆衩开得高了。当酒店的女服务员穿上旗袍时, 普遍感觉到不方便活动、工作, 甚至连抬腿走路都小心翼翼, 生怕挨“曝光”。对此, 酒店要求这家服饰公司给予相应的赔偿。这便是设计没有理性地考虑穿着者的身份、穿着的场合, 没有理性地进行服装结构设计的典型案例。

实践证明, 服装设计需要感性思维, 但也需要理性思维, 两者缺一不可。感性开始, 理性结束, 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感性和理性思维, 使设计“恰到好处”, 才能够将服装设计产品完美地完成, 推向市场赚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

3 加法思维与减法思维

加法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成一个数的计算方法。加法思维就是通过加法求和的方式来求解答案的一种思维。加法思维表现在服装设计上, 是层层叠加、反复使用众多设计元素, 增添让人目不暇接的视点, 极尽华丽繁复之能事。“洛可可”是一种华丽精美、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它的倡导者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 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继承和发扬了蓬帕杜夫人的“洛可可”服饰风格。在影片《绝代艳后》里, 服装设计师根据这一历史把豪华通过层次累加起来, 做足了加法:假发堆起来的高耸发型、羽毛和假花装饰的帽子、多层的裙子和袖子、打褶的花边、繁复的缀饰及印花面料纷纷呈现在观众眼前。因该片成功地描绘了“洛可可”服饰艺术的繁复世界, 荣获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服装设计奖。

一些刚刚涉足设计领域的年轻服装设计师, 往往以为越多等于越好, 好上加好等于更好, 将所有美好的设计元素放置在一套或一个系列的服装上。例如:某年轻的服装设计助理设计了一个童装系列, 粉红色碎花面料, 领口、袖口镶着花边, 衣身下摆处装饰着嫩绿色的立体卡通动物图案。其设计思想是既然是童装, 为了突出儿童的活泼可爱, 花布、花边、对比色、卡通图案等元素都可以通通地用上去。最终这个设计搞得花里胡哨、画蛇添足, 没有被童装生产企业采纳。

减法是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一种运算方法, 是加法的逆运算。减不等于简单, 减是“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著名设计师皮尔·巴尔曼说:“一件真正的高级服装, 不会在作品中添加任何附加物, 即使是一条不必要的线条, 也要完全舍弃。”下决心抛掉那些不必要的繁复, 对初级者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删枝减叶, 保留主干”———从繁复到简洁, 只有强者才能做到。用减法思维比用加法思维来做设计更难、更经典、更具有意义。法国设计师可可·夏奈尔深信“简单”是让美好质感呈现的最佳方式, 她倡导的“简单”概念, 颠覆了当时的流行时尚, 在20世纪时尚界掀起了变革。开始, 夏奈尔推出了一种简洁大方而又不失优雅的帽子, 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还有新款针织羊毛运动衫, 造型简洁、款式合体, 也立刻引起了轰动。20世纪40年代, 她将“五花大绑”的女装用减法让繁复归零, 成为经久不衰的最具典范的现代女服。夏奈尔完全改变了女性的着装观念, 被后人称为“法国时装之母”。

用加法思维, 能够越加越多;用减法思维, 可以越减越少。服装设计需要加法思维, 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减法思维。大多数的设计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加法智慧”, 如果能在减法上勤加修炼, 做到加减相济、融会贯通, 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4 结语

设计是该图谋“创新”还是该考虑“保守”?是该发挥“感性”还是该回归“理性”?是该做足“加法”还是该应用“减法”?从成功者的事实、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当中可以看出, 在人的设计思维过程里, 假如把某种思维方法孤立起来, 其思维及行动都会变得狭隘并且受到阻挡, 导致设计产品产生缺陷甚至失败。因此, 我们的服装设计思维需要“辩证施治”, 既要图谋“创新”也要考虑“保守”, 既要发挥“感性”也要回归“理性”, 既要做做“加法”也要用用“减法”……恰当地运用和把握设计思维, 使它们既各有特点又高度协调, 既相互对立又高度统一, 相互平衡、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服装设计产品就必定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刘元风.服装设计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3]刘晓刚, 王俊, 顾雯.流程.决策.应变:服装设计方法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辩证的历史思维 篇10

关键词:底线思维;辩证统一;思维方式

“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思历史、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它必将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底线思维”的提出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首次阐明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则底线。201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当前,我们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面临国际国内“双紧”趋势,各种矛盾突出,各类风险不断,这都需要从最坏处着眼谋划,确保底线稳定,以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石。坚持底线思维,对于我们准确研判与把握形势和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底线思维”的精神实质

底线思维(bottom—linethinking),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其最大特点在于,既着眼于负面后果建立防范体系,同时又坚定信心拿出相应对策。善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就是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首先,“底线思维”是后顾性思维取向与前瞻性思维取向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注重危机、风险、底线的界定与防范,对于困难和挑战更加充分的估计,确保托底、保底、守底。同时,底线思维又立足全局,突出重点,看到事物的远景并准备相应的对策,对下一步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各种替换方案和解决方法保持更加开放的思维而得以高瞻远瞩。

其次,“底线思维”是风险意识与机遇意识的辩证统一。风险固然让人担忧,但面对风险和困境若置之不理则可能雪上加霜。在推进改革过程,明白“底线”在哪里,选择一条“低风险,广受益”的路径,在风险与机遇之间找到契合点,在发展与稳定之间寻求一条平衡路,这就是“底线思维”的处事方法。

再次,“底线思维”是静态与动态、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运用“底线思维”把握事物的矛盾,就是设定一个明确的边界,预期事情的结果达到最起码的要求和状态,这是一种静态的、绝对的思维方式。同时,运用“底线思维”在把握事物矛盾时,根据事物的具体环境和主体目标变化而加以完善调整。因此,底线思维不仅指出什么是不可跨越的底线,可能出现哪些风险和挑战;而且它还能通过系统的思考和运作告诉人们如何防患未然,如何化风险为坦途、变挑战为机遇,如何守住底线、远离底线、坚定信心、掌握主动、追求系统的最佳结果和最大正能量。

最后,“底线思维”是洞察全局与开拓进取的辩证统一。底线思维一方面要求主动运用此种思维,思考什么是底线、底线在哪里、超越底线的最大危害是什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超越底线、如何有效远离或规避底线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战略主动权。另一方面,它要求从底线出发,在确保最小战略利益的前提下,不断逼近顶线,不断收获更新更好更大的战略利益。

三、“底线思维”的重大指导意义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把“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写进了代表大会的报告,这正是我们党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的方法的体现。直面改革中的困难、挑战既需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更需要“底线思维”的思维方式。

首先,应对国际风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际敌对势力盘算如何平衡中国力量,设法对冲中国影响,甚至试图规制、遏制中国的努力都会始终存在。只有坚持“底线思维”的方式,才能够全面规划和调度国家的所有可用资源,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化难为易,解决难题,营造和平发展的环境,延续战略机遇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解决国内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除了要高举旗帜、坚定道路,还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与心态。“底线思维”方法将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常态思维和有效方法。

再次,完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目前我们党已经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党肩负的使命还不完全适应。“底线思维”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结合起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精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底线思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我们应对国际形势、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深入学习好、运用好“底线思维”,就能够更好界定与防范危机、风险,认准困难在哪里、底在哪里,看到其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把握底线和症结,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保持头脑清醒,进一步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切实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辩证的历史思维 篇11

关键词:小概率事件,实际推断原理,辩证思维

一般地, 称概率接近1的事件为大概率事件, 而称概率接近于0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大概率事件几乎肯定要发生, 而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一规律称之为实际推断原理。

通常情况下, 把概率在0.05以下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由实际推断原理可知, 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是不可能发生的, 倘若在一次试验中, 某个小概率事件竟然发生了, 则就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基本原理, 数理统计中假设检验的相关理论, 其推断方法是先提出假设, 接着根据一次试验结果进行计算, 最后进行检验。它的理论依据就是小概率事件的实际不可能原理。

人们的生活中也能看见小概率事件的存在, 而且经常应用到小概率事件的实际不可能原理, 因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以人们对待小概率事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不愿意承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对小概率事件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另一种是更愿意承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整日处于杞人忧天或守株待兔的境界。本文通过实例, 用辩证思维方法来阐述小概率事件原理的应用。

例1.某人购买彩票, 设每人买一张, 中奖率为0.01, 共买500次, 试求他至少中奖两次的概率?

解:将每次购买彩票看成是一次试验, 则中奖的次数

ξ~b (500, 0.01)

ξ的分布律为

于是所求概率为

这个概率很接近1, 我们来讨论这一结果的实际意义。虽然每次彩票的中奖率很少 (为0.01) , 但如果购买500次, 则中奖至少两次是几乎肯定的, 这一事实说明, 一个事件尽管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很小, 但只要试验次数很多, 而且试验是独立地进行的, 那么这一事件的发生几乎是肯定的, 这也告诉我们决不能轻视小概率事件。

例2.经大量临床记录, 用甲胎蛋白法普查肝癌, 检验结果如下:检验反应仅呈阴阳两种结果。当被检验者患肝癌时, 其反应为阳性的概率为0.95;当被检验者未患肝癌时, 其反应为阴性的概率为0.90。现在对一大批人进行肝癌普查, 设被检验的人中肝癌发病率为0.0004。现今某人反应呈阳性, 试问:能否下结论这人患肝癌?

解:设A={被检验者患肝癌}

={被检验者未患肝癌}

B={反应结果呈阳性}

={反应结果呈阴性}

由Bayes公式可得

这个概率值在小概率标准范围内, 我们不能断然地由检验者反应呈阳性就武断的认为其患肝癌。更可怕的是被检验者也认为自己已经患了肝癌, 正常的生活秩序由此被打乱, 甚至整日以泪洗面。这就是承认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为慎重起见, 被检验者应咨询医生, 结合其它检查手段做进一步的检查!

2006年4月14日, 刚果 (金) 一架波音737飞机失事, 机上7名驾驶员和技师全部遇难, 这件事故说明, 虽然这是个小概率事件, 但是飞机失事不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为什么人们仍然敢于乘飞机出差、旅行呢?这是因为我们仍然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是极端稀少的, 如果发生了, 那也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操作失误, 机械故障等。人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也体现了小概率事件原理蕴含的辩证思维。

本文通过实例浅析了小概率事件原理蕴含的辩证思维, 这种辩证思维引导人们更理性的处理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

参考文献

[1]魏宗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 2006.4.

[2]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 2006.4.

上一篇:LED键盘显示下一篇:领导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