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2024-09-13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共12篇)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1

王宗炎先生曾说过:“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 语言就不可理解, 思想有逻辑性, 语言就顺理成章。”要想写出一篇条理清晰、论证严谨而又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就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 指的是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 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规律即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议论文写作是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述观点, 必须做到概念明确, 判断恰当, 推理合乎逻辑, 论证有根据, 才具有说服力。

在一次作文练习中, 借用2009年广东省高考作文材料, 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作文材料如下:我们生活在常识中, 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 常识虽易知而难行, 有时, 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学生读完材料, 首先要明确“常识”这个词的概念。明白了常识即普通知识 (《现代汉语词典》) , 理解了常识的外延, 并且把握“常识”的内涵, 才可以正确立意, 写出切题的文章。主题确立后, 在接下来的具体论证中, 还应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

“挑战常识是对科学的最好发展。一些农民说水稻亩产四五百斤已经相当不错了, 上千斤是绝不可能的事。这是‘常识’, 但偏偏有人不相信这常识, 要把亩产提高到上千斤。经过反反复复做实验, 他成功地研制出杂交水稻, 使亩产上千斤,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梦想, 并甘于寂寞, 矢志追求, 最终他的研究成果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学生作文选段一

此段文字前后不同一, 违反了同一律, 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运用概念、判断或推理时, 必须保持同一, 不能任意变换含义或转移话题, 即要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上例中由于学生未能把握并紧紧围绕中心“挑战常识是对科学的最好发展”展开论证, 使得论证出现偏差, 结论就变成了梦想给人动力, 执着带来成功, 造成了文段表意不明。如果遵守了同一律, 思维具有确定性, 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 文段前后才同一。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这是常识, 无疑是正确的。假如一个人步行, 另一个人乘飞机, 两人同时出发前往同一个地方。先到达的会是谁呢?毫无疑问是第二个人。这不也是没有积跬步而至千里了吗?因此, 常识有时还需推陈出新。”———学生作文选段二

这段文字违反了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要求在论证过程中, 一个判断被确定为真, 总是有充足理由的。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虚假理由”或“推不出”的错误, 这在议论文中表现为论据不真实, 以及论据与论点缺乏必然的因果联系。“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是《劝学》中的句子。《劝学》这篇文章用比喻论证来阐述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文章并不只是单纯地列举生活中的事件, 其本质是在讲道理。文段中所引用的两句“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是说明学习方法中积累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原句的理解不够深刻, 文段中的论据就变得“不真实”, 这样论点将会因此而失去支持, 变得不可信。

极少数学生在论证过程中也出现了违反不矛盾律与排中律的现象。如一篇文章在前半部分着力论证“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带给人的便利”, 在文章的结尾处, 却又写到“常识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发生地震时躲在桌下是常识, 但现实中却有人因此而丧命”。这样的表述既违反充足理由律, 从文章的整体性上看也违反了不矛盾律。不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即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 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不能自相矛盾。如果在一篇议论文中, 出现了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 读者就很难领会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在学生的另一篇文章中, 习作者既否定了“对常识的漠视”, 又否定了“对常识的尊重”, 这就形成了思维的混乱, 违反了排中律。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学生稍不注意, 就会陷入这样的泥淖。

在平日的作文练习中可穿插审题训练和话题与材料训练, 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概念并具备在若干材料中筛选出最符合题意、最有说服力的材料的能力。若条件具备、时间充裕, 亦可讲授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随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他们写的议论文也将更具说服力。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2

不少学生在平时已积累了不少作文材料,练笔文章也写了不少,但到了高考时还是写不出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的议论文来。究其原因,除了文字基本功外,逻辑思路不对头是其主要症结所在。 鲁迅先生说过,“好文章全篇都写着作法”。那么,议论文写作有哪些逻辑思路?又有哪些可以具体操作的方法?

一、从确定中心论点中理清逻辑思路

确定中心论点的逻辑思路主要体现在动笔之前的构思上。

那么,动笔之前,怎样进行构思呢?

构思好比是设计文章的草图,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让学生编写提纲的方式来对文章进行构思。

1.列议论文提纲的方法

(一)引论:①用什么方法提出中心论点?

②用判断句表述中心论点。

(二)本论:用三种方法(并列、递进、对照)之一将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理清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将各个分论点按一定顺序置于各段之首,为每一个分论点找出论据,论据要兼顾事实道理、正面反面、古今中外。论证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结论:①用什么方法作出结论?

②注意点题、扣题。

例如:议论文《工作即生活》写作提纲

(一)引论(1-4):用先分后总的方法由寒号鸟、水杉、社会精英的命运引出中心论点:人们应当平衡工作与休息的关系。

(二)本论(5-6):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5):奋斗要把握“度”(用因果分析法)

第二层(6):人的生活观也要与时俱进,要全面理解

“适者生存”。(讲道理)

(三)结论(7):总结本论,得出结论:在快乐工作中生活,在享受生活中快乐工作。

2.议论文本论部分三种提纲模式:

(一)并列式

注:A代表论题

(1)A的内涵(本质属性、内容)是什么

(2)A的外延(范围)是什么

(3)为 什么要有A(或A有什么用)

(4)怎么样才会有A

(二)对照式

(1)分论点对照

(2)分论点内部对照

(三)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2)按论点内涵递进

例如:《愿景》(天津卷)

(一)并列式

(1)愿景的内涵是什么

①愿景是对人生未来状态的一种期待

②愿景是对事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向往

③愿景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憧憬

(2)愿景的外延是什么

①愿景是普通人的人生追求

②愿景是企业家的发展蓝图

③愿景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3)为什么要有愿景

①愿景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愿景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愿景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4)怎么样才会有愿景

①实现愿景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实现愿景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实现愿景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二)对照式

(1)分论点对比

对待外来文化(大宅子)的三种态度:

①全盘肯定。大吸剩下的鸦片。孱头

②全盘否定。放火烧掉。混蛋

③占有挑选。新人建设新文化的愿景

(2)分论点内部对比分析

对外来文化怎样占有挑选----建设新文化的愿景:

①对鱼翅,象萝卜白菜一样地吃掉。(取其精华)

②对烟土,送药铺 (半益半害)

③对烟灯、烟枪,送博物馆,毁掉。(留益去害)

④对姨太太,全部遣散 。 (弃其糟粕)

(三)递进式

(1)按议论步骤递进

统一的愿景:

①是什么----祖国统一的愿景

②为什么—-圆炎黄子孙百年来的强国梦

增强互信,瓜熟蒂落。

(2 )按论点内涵由浅入深的递进

“中国制造”的愿景:

①对外加工

②中外合资

③自主创新

3.列提纲的好处

①可以使逻辑严密,思路清晰;

②可以使中心突出,不至于偏题;

③可以使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④可以稳定“军心”,尤其是考场作文,有了提纲,不至于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二、从文章的整体布局中构建逻辑思路

结构布局往往可以反映一篇文章的逻辑思路如何,写作议论文应教会学生运用结构 模式去强化其逻辑思路。议论文的总体逻辑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有:

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1.全文结构采用总-----分------总式

这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文章往往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以分论点的形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这种结构模式,条理清晰,眉目分明。

如: 人生?美!

有人说,人生是一首曲子,它婉转悠扬,所以它是美的;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它丰富多彩,所以它是美的;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路,它蜿蜒曲折,所以它是美的。但无论人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是优美的旋律,还是深奥的哲理,或者是向前的快感,归根到底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人生是美 的。(总说开头,引起下文三段分说)

人生美在平凡。人的一生不必追求更多的功名利禄,只要活得平凡,淡泊一些,自然能体验人生的各种美好。在平凡的人生中,我们可以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可以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宁静,可以体会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失意无奈。平平凡凡才是美。

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人从呱呱坠地到有所作为,都在抗争、拼搏着,在儿时,我们努力拼搏,在学习上不懈努力,总是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青年时,我们意气风发地工作在各条战线上,那里有我们的汗水和足迹。在拼搏中,在抗争中,我们“鹰击长空”,我们“气吞万里如虎”,我们如痴如醉!

人生美在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过程往往是伟大的,而结局则有时难免悲哀。人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当初没想到的那般伟大,那般成功,然而到头来却只能面对接受朴素而平凡的“我”,我们不禁悲哀,这时我们只要坦然面对,心中必会多一份欣喜,意识到自己曾经毕竟为此而奋斗过,并没有虚度年华,这时,在人生的坦然中你会抛出一句:“忘记今生无悔!”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它的美也是丰富多彩的。面对人生,我们有权选择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美,我们不必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那样,人生如何完美,但我们可以平凡,可以拼搏,可以坦然,可以让人生之曲多一份悠扬,让人生之书多一份激情,让人生之路多一道风景。

人生本是一片空白,只是有了人的种种行为才使得它美丽,只要我们找到属于自己 的一片天地,找到那一份坦然、超脱,你,我,他的人生总是美丽的!

【评析】文章在选用人生是美的这个总论点之下,分成“人生美在平凡;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人生美在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这样四个分论点来逐层论证,文章条分缕析,读者一目了然。

2.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

并列式(横式结构)是对中心论点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横向思维,分别进行论述,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文章的论点。上一篇例文的本论部分就是采用并列式。

掌握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从并列的几个方面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可按事物的性质并列,也可按事物的特点并列,也可按“首先”、“其次”、“再次”等排列。

3.本论部分采用递进式。

层进式(纵式结构),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 我喜爱的一句箴言

我喜爱的箴言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说过的话,她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是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我喜爱这句箴言,是因为这是居里夫人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曾受到爱因斯坦 高度赞扬的伟大科学家,她不是一个凡人;但她又是一位普通的女性。她不像某些“仁人哲士”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似地高谈阔论些大道理;她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母亲。她理解我们,并不把我们看成无知的青年。她亲切地对我们说:“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非但如此,她的一生不懈地追求,也通过这句话坦白直率地表达出来了。众所周知,她的生活的确不容易。镭发现前不久,她的丈夫因车祸不幸身亡,这对居里夫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她并没有倒下,因为她坚信,她的能力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自信力是她强大的精神支柱。正是靠着它,她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乐章。

我喜欢这句箴言,还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刻,她不断给我以信心和力量。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路,没有坚强的信念是很容易误入歧途的,特别是年轻、思想不成熟的时候。每当我对自己选定的道路,特别是学习上的道路有所怀疑时,我的脑海里便出现居里夫人亲切的面容,她微笑着告诉我:“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一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便想起居里夫人坎坷而伟大的一生。我想居里夫人读中学时,她会预料到她将来能成为镭的母亲吗?不,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她之所以能取得那样辉煌的成就,是因为她比别人多了一股强烈的自信力。这自信力,使她吃苦而不怨苦,受累但不觉累,结果——她成功了。而我呢?我的生活也有坎坷,但是,焉知我辈非鲲鹏?我所缺少的,正是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那种自信力!心灵的窗户,一捅便亮。我相信,我的能力也是要做某种事情的,而且无论如何这种目的必须达到!

居里夫人的这段话,曾给我以力量,所以我异常珍爱它。我不知道将来是否能成就一番事业——人的一生,总是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的秀丽山水,无论我仰望哪里的灿烂星空,无论我聆听何处的神圣天籁,无论我吸吮何处的甘洁崖泉,只要我心中充满了对自己的信任,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

【评析】作者先提出所喜爱的一句箴言 ,以“我喜爱这句箴言”为标志,然后用“是因为” 、“还因为”领起两个段落,前者从居里夫人失败、挫折乃至成功的过程揭示了自信力的重大作用,后者从我的迷茫、怀疑乃至自信力激起我“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思想变化,说明了自信力的威力。最后用我将永不忘怀激荡我心胸的那句箴言:“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作结,体现了文章层层递进的脉络结构。

掌握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在于逐层深入地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后一个分论点是由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来的,论据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部分之间环环相扣,共同为中心服务。这就好比盖房子,一层比一层高,但每一层都是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之上,而不能一步到顶,成为空中楼阁。

4.本论部分采用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如: 成功并不很艰难

在巴蜀之地有个很出名的女孩儿——刘亦婷,正当同龄人在象牙塔中苦苦挣扎时,她却潇洒地走出国门,走进哈佛,成为常人眼中的天之骄女。此外,在国内学习时,她参加过《苍天在上》等电视剧、电影的演出,受到观众好评。有人不禁会问:她今日的成功是用多少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刘亦婷轻松地回答:我只是和别人一样读书,唯一的原因是在机会来临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而且牢牢地抓住了它。

从刘亦婷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对成功的淡然。的确,只要准备充分并且把握住机遇,成功并不很艰难。但为什么有人却离成功非常遥远呢?原因往往就是平时慵懒,当机会来临时根本没有能力去把握。

我有一个室友,当我们谈论志愿和考大学时,她就感慨:这些东西就像天方夜潭,好的大学、热门的专业,我想都不敢想。这时室友们就一起开导她、鼓励她。可是认真分析一下,她为什么会这样呢?高一高二时,她一直沉湎于各类书籍。喜欢读书不是件坏事,可她为了看书却放弃了学业,到了高三,脱口就有故事的她却连三本物理书都没有完整地翻过,以致面临高考的选拔,与我们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她却有了上述一番无奈的话。

我相信在我们身边,在社会中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是沉湎于游戏机、赌博等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学习工作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当机会光顾时,自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被别人抓住。自己除了抱怨还能如何呢?

如果准备充分,无论机遇何时到来,你都有能力去和别人竞争。联想电脑公司的总裁在给大学生做演讲时回忆:当年他大学毕业,准备工作一两年后就出国深造,可后来有了联想中的一个职位,一干就是十年,为联想成为国内市场的大哥大做出了贡献,如果不是那个职位,那也就没有现在的他了。他讲话的.结束语是这样的: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机遇,只要你有能力去把握。

难怪西谚云:“命运不会垂青懒惰的人。”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

中国即将加入WTO,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也许你就是第二个比尔·盖茨,成功后的你或许也会说:我并没有做什么呀!因为成功本不很艰难。

【评析】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 ,全文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分析,例证鲜活,说服力较强;倒数第二段以“无论是走出国门的刘亦婷还是在国内发展的联想总裁,他们都做了自己应该做好的,才没有在机会面前手足无措”归结上文,使全篇结构严谨,前后贯通。

掌握这种结构的关键在于从对比中阐明主张,让事物在比较鉴别中得到论证。

三、从段落行文中落实逻辑思路

在确定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了 全文的结构思路(好比是盖房子设计好了图纸,形成了主体框架结构)之后,下一步就要在整体设计的指导下分解任务,一段一段地写,一个句群一个句群地写,表达好完整的段落意思。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紧的现象,这就是段落行文逻辑思路混乱的一种表现。因此,把握段落行文的语脉流向,使文意贯通,逻辑性强,是高二学生议论文写作逻辑思路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要学生掌握段内逻辑层次安排的方法。

(1) 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儒, 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忠心辅佐惠王;但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孝儒悲恸之声彻殿壁,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一直书,“燕贼篡 位”我何留。(议论分析)哎,冰样的坚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烈焰正气歌,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2) 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理想为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是成功者最明智的选择。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议论分析)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抛弃昔日的远 大理想,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其次是要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方法一:因果分析法

含义:“事出有因”。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在议论文写作中揭示原因以说明会得到某种结果或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探求事例的根源, 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例1:(论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论据)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且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直接陈述原因)

例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分析)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自问自答 )

方法二:假设分析法

含义: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论据,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 那么…… 如果……, 怎能…… 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例3:(论点)有志者事竟成。(论据)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分析)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正例反设)

例4:(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论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分析)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反例正设)

以逻辑思维浇灌议论文的智慧之花 篇3

【关键词】议论文;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文一向是让学生头疼的事,而内在结构严谨的议论文更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如何写作议论文进行了一定的指导,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对普通高中生写作议论文有帮助。但如果要学生写出较高水平的作文,这样的指导却令人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当然,我们已经可以体会教材编订者的良苦用心,毕竟议论文写作并非易事。但我们仍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探讨如何让学生写出精彩的议论文。

不可否认,大多数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写作能力,他们能够自由创作出不少好文章,并且文采斐然。但是,一旦与考试挂钩,完成规定的议论文,他们就又不知从何处下笔,且经常结构混乱,论述不清。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学生对议论文乃至写作失去兴趣,也难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笔者认为,学生考场议论文写作不得力的原因,重要者有三。一是学生自身素质。学生积累不够多,平时看得少、写得少,真正派上用场时,搜肠刮肚还是想不出好的词语和句子,而学生有时候不愿意动脑筋,只想做简单的事,也让他们对作文提不起精神,更别提如何严谨地写出一篇议论文。二是议论文本身的较高要求。议论文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时候并不好写,学生看完一段材料或题目还不知所云,经常离题,长久便失去了信心,并且作文题目有时候未能打动学生心灵,促使他们有所启发。三是教师的因素。教师对如何教授议论文写作未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便捷的路径,也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长此以往,学生很可能真正丧失对议论文乃至语文的兴趣,遗患无穷。

于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尽力想办法让学生提高议论文写作兴趣。比如,笔者会教给学生几个较好的议论文结构,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让学生在几次训练中能够掌握这些套路。又如,布置当堂作文时,笔者会告知学生,我跟大家一起写,一个小时以内把作文写出来。这个时候学生总是积极性最高,有不少人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如,笔者会选取一两次有代表性的作文,全班分组批改,并给出分数,让学生在互改中取长补短。再如,笔者经常面批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本次作文的优劣以及如何改进。面批之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重写,也能帮助学生迅速提高作文水平。

如此,提高了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之后,我们还需要从技术层面上切实提高学生论述的严谨性。

由此,笔者引入了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非常复杂,它有些基本定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逻辑思维还有一些核心理论,如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思维等。如果能够掌握逻辑思维的一些要领,则学生写作议论文会更有条理。

在议论文写作结构中,层进式结构是作为一种较有深度的结构为人们所推崇,即“是什么”提出论点,到“为什么”分析论点,再到“怎么办”解决问题。而合理利用逻辑思维则可以使层进式结构议论文层层深入,无懈可击。

在提出论点环节,要遵守同一律原则,即任何一个思想与其自身是等同的,要保持论点的一致性。有些学生在提出论点的时候,模棱两可,比如在一篇“是坚持还是放弃”习作中,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坚持和放弃一样美丽”,这样就违背了同一律原则,让人一眼看到作文中较严重的矛盾。而有学生在《何妨让步且前行》的作文中则提出观点:“唯有学会让步,像江河一样多绕些弯路,才能在人生路上闲庭信步,臻于完美。”却在看似矛盾的论述中,找到了恰当的比喻,也使观点较为完备。遵守逻辑思维的原则,显然能够使学生的观点更为合理,更有说服力。

在分析观点环节,则要充分运用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思维,并且充分考虑多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反面例子,才能使文章减少漏洞,更为缜密。有些学生缺乏严谨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论述上颇有重复,比如有学生分析习作的观点,论述过程有两段,分别是“思危让人心安”与“思危方能居安”。这样的两个分论点是重复的,可以合并为一个,否则论述显得低效。我们既要有分析与综合的意识,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我们的论点是否有漏洞,是否有意外情况和反面例子,会不会走向极端。比如有学生在《于妥协中迸发》一文中,就考虑到,要智慧地妥协,但不是毫无原则、懦弱地妥协!“无原则地妥协”正是妥协的另一个极端,是需要批判的。考虑到极端例子和反面情况,观点就可以更进一步地阐述了。

在解决问题环节,我们要遵守矛盾律和排中律,坚守自己的观点不动摇,切忌三心二意,含混不清。矛盾律表现为,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是真的又是假的。换句话说,如果一命题为真,那么与之矛盾或反对的命题则必为假。排中律则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命题不可能既不是真的,又不是假的。有学生在习作《抛却华美之名》的论述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要求人们追求华美的内在,又要求人们抛却华美的名声,他既肯定了华美,又否定了华美,如此,便难以自圆其说。而同样的习作中,有学生就很坚定地认为只有蜕去华美,才能轻盈高飞,保持了观点的合理一致。

能在论述的三个环节中,恰当使用逻辑思维,显然能给作文带来严谨的论证结构。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关联词语和句子作为过渡,增强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使得归纳和演绎的过程更加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学生写作议论文殊为不易,这更要求老师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有意识地灌输一些逻辑思维,并让学生合理恰当地运用,相信对他们的写作大有裨益。笔者坚信,以逻辑思维浇灌议论文的智慧之花,则作文不是难事!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4

一、因果关系

议论文的开头与结尾形成因果关系是很常见的, 这与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自然吻合的, 也是学生在写作中最容易把握的一种逻辑关系。 以2009年湖南高考一优秀作文为例:

开头:人被躯壳的长短所左右, 因羞愧或甘心于三尺之躯而自修囹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盲了自己的心。

结尾:人借助于身体与世界连线, 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在心为形役的人生境遇中来回兜圈。 踮起脚尖, 撷一手高枝的果珍, 让梦境延伸, 与现实交汇! (《踮起脚尖》)

本文开头从反面提出观点:“人被躯壳的长短所左右, 就是盲了自己的心。 ”因为这样, 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要“踮起脚尖, 借助身体与世界连线, 让梦境与现实交汇”。 开头与结尾的因果关系使得文章思路清晰, 主旨突出, 巧妙地实现了文章结构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再看2008年天津高考的一篇优秀作文:

开头:人之常情似乎不值得仔细探究,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 然而平日里, 人之常情往往被当做不论是非对错的一种托词。 例如某些官员徇私舞弊公款玩乐, 某些商人见利忘义贪得无厌乃至某些男女一夜情、“包二奶”等, 都被一些人辩白为人之常情。

结尾:如何培育一个社会的人之常情? 如何在制度中体现对人之常情的尊重? 儒家思想中, 无疑有许多我们可资吸收的营养。 而汶川地震, 则唤醒了我们对人的这种“本然之情”的思考。 (《人之常情》)

这篇佳作开头通过一些常见的现象展示一个观点: 人之常情往往被当做不论是非对错的一种托词。 结尾就这种不良现象发出深思, 提供了思考和行动的方向, 逻辑上因果关系明朗, 结构稳当, 思想深刻。

二、递进关系

议论文的主旨要鲜明, 开头与结尾往往形成相应之势, 文首提出观点, 文尾进一步强化, 构成递进关系。

如2008年江苏高考的一篇优秀作文:

开头: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中度过的。 碰到一切新奇的、 感兴趣的事都喜欢用手指着奶声奶气地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呀? ”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为好奇心? 于我来说, 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结尾:好而不奇是庸才, 奇而无心是蠢材, 只有用心好之奇之, 才会有所发现, 有所收获。 人生凭“好奇心”而活, 人类凭“好奇心”兴旺发达, 永续发展。 (《好奇心 》)

此文由童年的好奇天性引出而阐发自己对好奇心的独特理解, 拆解“好奇心”, 认为好奇心里面蕴含着一种认真求索、严谨好学的精神, 文尾进一步从好、奇、心三者关系入手, 阐释“好奇心”的真正内涵, 从正面突出人生一类要有 “好奇心”, 人类一定要有“好奇心”的主题。 开头与结尾成功地构建了文章结构与内容上的层层推进。

又如2007年北京市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

开头:当我左耳充斥着电视里《超级女声》节目中歌迷的尖叫, 右耳忍受《两只蝴蝶》的摧残, 我不禁怀念唐诗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美好意境。

结尾:我憧憬“看不见”“听无声”的境界, 可是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了。 呜呼! 哀哉! 我也只能在这停电的片刻享受无声的世界。 但真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反题联想, 由“无声”联想到的是眼下的“嘈杂”, 表达了对嘈杂现象的不满, 对无声世界的向往, 文尾通过现实与憧憬的反差, 强烈抒发了对无声世界的神往, 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三、顺承关系

许多议论文文意已尽, 就自然收尾了。 开头与结尾相照应, 又自然形成顺承关系。

如2009年北京市的一高考优秀作文:

开头:曾经听过那首《隐形的翅膀》, 动听的旋律, 优美的歌词。 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正是有了它, 我们才能充满希望, 飞向远方。 而对于我, 那双翅膀就是那看似厚重的书籍, 正是有了它, 我才能充满梦想, 飞向远方。

结尾:耳畔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旋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向远方。 是的, 书就是我那双隐形的翅膀, 它丰富了我的眼界, 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 带我飞向成功的彼岸。

书, 我隐形的翅膀!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文章以歌曲入题, 把书籍比喻为“隐形的翅膀”, 表达了借助书籍实现梦想的美好感情, 结尾又以歌声收束, 既凸显了主题, 又顺理成章。

又如2008年福建一篇高考优秀作文:

开头:人生有如各种各样的饮料。 有人喜欢甜甜的果汁, 有人偏爱又苦又甜、香甜醇厚的咖啡, 也有人执著地选择淡淡的矿泉水。 人生的最初就是一掬清水, 岁月变迁之后, 人们总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往这清水里加入不同的味道。 而我, 独爱平淡无味的水, 因为这才是生命的本真。

如水的人生总让我想起一个词:“清欢。 ”“清欢”语出苏轼的一句词:“人生有味是清欢。 ” 清淡的人生充满着睿智与修为, 这是一种境界。

结尾:“人间有味是清欢。 ”抓不住明月的影, 但求留住一颗琥珀的心。 繁忙的生活中, 饮一杯淡淡的矿泉水, 哪怕是片刻的清欢, 也会带给你一番别样的感受。 (《清欢》)

此文开头以“人生有如各种各样的饮料”这一比喻切入, 既扣紧了材料, 又自然引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末段又以苏轼诗句引领结尾, 回扣开篇, 突出了主旨, 自然收束, 又意蕴绵长。

四、果因关系

有些出色的议论文也常常乐于反其道行之, 先摆出结论, 文章主体找结论的原因, 论述原因的由来, 结尾总结原因。 这样, 开头与结尾就构成果因关系。

如2008年湖南的一篇高考优秀作文:

开头:“凌晨四点起来, 发现海棠花未眠。 ”川端康成这样写道。 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 为何凌晨四点起来便可以让人产生别样的美感呢?

结尾:生活中处处皆诗意, 人们缺乏的便是适宜的距离。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 保持与外物的距离, 我们会发现:天空, 是给了我们翱翔的渴望的天空;大地, 是承载着诗意的万物的大地;海洋, 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让我们退一步, 保持适宜的距离, 身边的美好就会纷纷呈现。 (《距离产生美》)

这篇作文开头以设问引出话题, 抛出结论, 文尾作出了总结性的解释, 两者之间构成紧密的果因关系, 结构严谨, 文采斐然。

又如江苏省2008年的一篇优秀高考作文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开头:对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 会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体验。

结尾:城的美妙, 在于她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城的美妙, 也在于她给了你最精彩的答案。

本文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结尾两个 “在于”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答案。 只看文章开头和结尾, 就让读者隐约猜测出了文章的主体内容将是在这座美妙的城市里非凡的体验, 足见, 这种开头和结尾的果因关系让文章的思路变得简明清晰, 表达的逻辑性也显得十分严密。

禅宗逻辑研究的论文 篇5

“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达摩于梁武帝时(约520~526年)来到中国将心传传给二祖慧可(486~593年)。如此辗转相传,终于出现了以六祖慧能(638~713年)创始的南宗顿教,以后日益丰富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佛学禅宗。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是“中国的佛学”,它是中国道家哲学与佛教空宗(亦称中道宗)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禅宗所依据的主要典籍为《金刚经》和《六祖坛经》。

其实早在达摩来华以前,空宗的代表人物僧肇与道生等就在吸收与融汇中国道家思想的基础上,为禅宗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如在道生的理论中,就有了“顿悟成佛”、“一切众生,莫不是佛”(《法华经疏》)等禅宗的基本思想。而在被僧肇所具体化了的关于三个层次的“二谛义”理论中(《肇论·般若无知论》),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即为禅宗之“第一义”。禅宗的一切修行以及最后的顿悟,都是为了成就作为其终极目标的“第一义”。这个第一义就是宇宙的本体、佛的本体,就是最后解脱的境界。

三个层次的“二谛义”理论认为:(1)第一个层次:普通人以为万物实“有”,而不知“无”。佛教认为万物实际上都是“空”、“无”。在这个层次上,认为万物是“有”,这是“俗谛”;认为万物是“无”是“真谛”。(2)第二个层次:认为万物是“有”与认为万物是“无”,都是片面的。因为“无”并不只是没有了“有”的结果。事实上“有”同时就是“无”。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一物此时此刻的存在状态与其在另一时刻的存在状态是不同的,在这种意义上,此时此刻的“有”在另一时刻就是“无”了。故在这个层次上,说万物是“有”与说万物是“无”,都同样是“俗谛”。只有不片面的中道,认识到万物非有非无才是“真谛”。(3)第三个层次:说“中道”在于不片面(非有非无),这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本身就是片面的。故在这一层次上,说万物非有非无就是俗谛了。真谛是:万物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大藏经》卷四十五)。禅宗的第一义,指的就是这种“非有非无,而又非非有非非无”的境界。《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这种“非非”的境界是经验之外的,是普通的逻辑思维达不到的,是不可言说的。所以“说似一物即不中”(《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我向尔道是第二义”(《五灯会元卷第十·清凉文益禅师》),“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

为了证悟禅宗的第一义,“只有打破和超越任何区分和限定(不管是人为的概念、抽象的思辨,或者是道德的善恶、心理的爱憎、本体的空有……),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到那个所谓真实的绝对本性。它在任何语言、思维之前、之上、之外,所以是不可称道、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束缚在言语、概念、逻辑、思辨和理论里,如同束缚于有限的现实事物中一样,便根本不可能‘悟道’”[1]。而这也正是六祖慧能临终传授宗旨的“秘诀”:“先须学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菩提场,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应用六祖的这种“对法”,从“有”、“无”始,便可达到非有非无,进而证悟非非有非非无的第一义境界。

仔细分析禅宗的“第一义”以及六祖慧能的“对法”,不难发现,它实际上是给出了一种全新的逻辑,在此将其称为“禅宗逻辑”。

众所周知,作为逻辑演算的对象可以是事物、事物的类、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命题之间的关系。禅宗逻辑同布尔逻辑[2][3]相似,也具有明显的类代数的特点。令全类为“1”,空类为“0”。以A和B分别代表两个类,也称之为选取符号。A代表在论域中选取所有A的结果,B代表选取所有B的结果,则

A=B表示两类之间有完全相同的分子;

AB表示两类相交,即逻辑相乘,代表既属于A类又属于B类的类;

A+B表示两类相并,即逻辑相加,代表或属于A所标记的事物的类,或属于B所标记的事物的类;

附图表示A的补类,即由论域中除去类A的事物的类。

按照上述的基本约定,在传统的布尔逻辑中,如果A表示类“有”,B表示类“无”,则明显有A+B=1,即类A和类B互为补类,即这意味着同时属于两个互补的类的类是可能存在的,即传统逻辑中的“不矛盾律”在禅宗逻辑中不一定成立。其次,由禅宗逻辑的基本求和公式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不可言说的本体的“认识”过程在逻辑上只能是一个无限逼近的渐进过程,这正从逻辑上显示了它的不可言说性的根源所在。逻辑原子主义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曾指出:“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4]原来不可言说的禅宗“第一义”是在传统的语言和逻辑之外的存在,现在随着逻辑的扩展,在禅宗逻辑框架内,它便不再是逻辑之外的存在了。逻辑扩展了,世界也随之扩展了。

根据禅宗逻辑的基本求和公式,在零级近似下(对应于在求和公式中只取n=0一项),逻辑求和公式变成:

A+B=1.附图而这正是布尔逻辑,即布尔逻辑是禅宗逻辑的零级近似。可见禅宗逻辑比传统的只研究矛盾对立双方间的关系的二值逻辑具有更大的包容性。首先,它在逻辑对象上,除了包含互补的、矛盾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类之外,它还同时容纳了与之相关联的其余所有可能的独立的类,这就为在逻辑上去研究“非非”之类(传统逻辑之外的、不可言说的)的对象奠定了基础。其次,就逻辑自身而言,禅宗逻辑包容了那些不矛盾律不再成立的逻辑,为逻辑自身的扩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二、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与禅宗逻辑

物理学按照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现代物理学)两大类。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感官经验之内的物质客体,适用于牛顿力学。站在经典物理学的立场上,一个具体的物质客体只能以粒子的方式或波动的方式存在,不存在其它的可能存在方式,即一个物理客体要么以粒子的方式存在,要么以波动的方式存在。以粒子的方式存在的客体在某一时刻具有确定的空间位置;以波动的方式存在的客体在某一具体时刻在全空间存在而不具有确定的空间位置,例如水波和声波等。无论是经典的粒子还是经典的波,它们都存在于人们的经验范围之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借助于牛顿力学理论,人们可以运用日常经验中的语言、概念来描述、理解它们,而不会产生任何逻辑上的困难。

物理学研究一旦深入到微观的领域,它的客观对象(如原子)就不再是人的感官所能直接体验的了。微观客体的微观运动本身已不再是感官所能直接观测和认识的对象。为了“认识”微观客体及其运动,只有借助于复杂的科学仪器,通过人工安排的科学实验,观测由其引起的在仪器中发生的某种不可逆放大过程所导致的宏观可观察效应。这种通过仪器的读数所“认识”到的对象已不再是微观客体本身,而这又是对微观客体的唯一的一个认识途径,即只能这样来认识微观客体,对微观客体的认识就是这种意义上的一种“认识”。

在通过各种科学实验对微观客体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微观客体(原子、电子等)在某些条件下表现出粒子性的一面,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又表现出波动性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问题。微观粒子在某种意义上既是粒子又是波,既不是粒子又不是波,也不是粒子和波的简单综合。这种“波粒二象性”在经典物理学框架内是完全不可理解的。“物理学家们在原子物理学初期面临的自相矛盾的境遇与之(指禅宗)惊人地相似,与禅宗的情况一样,真谛隐藏在佯谬之中,这些佯谬不能用逻辑推理来解决,而只能靠一种新的认识来理解。”[5]尽管物理学家们无法在逻辑上解决“波粒二象性”佯谬,但是经过许多人的努力,最终在数学上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量子力学来描述微观客体的运动。在量子力学体系中,微观客体一般就表现为一个数学上虚的态函数,它可以通过薛定谔方程来确定。但是,无论如何量子力学的数学形式理论本身并不能给出关于微观客体波粒二象性的物理解释,因为数学上的虚数无论如何是无法同外在的客观存在相对照的。1927年,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所谓的“互补原理”来解释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问题。“玻尔把两种图象——粒子图象和波动图象——看作是同一个实在的两个互补的描述。这两个描述中的任何一个都只能是部分正确的,使用粒子概念以及波动概念都必须有所限制,否则就不能避免矛盾。”[6]不难发现玻尔的互补性解释只是一种哲学上的尝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波粒二象性”所导致的逻辑困难。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传统逻辑是无法解释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疑难的,唯一的出路是求助于比传统逻辑包容性更大的新的逻辑。本文所给出的禅宗逻辑正好可以用来解释“波粒二象性”问题。首先,波和粒子作为两个类在传统逻辑(经典物理学框架内)上是完全互补的两个类,因此可令:A表示粒子,B表示波,翻译成逻辑的语言就是:在逻辑上存在这样的类,它同时既是粒子又是波。物理学上的微观粒子就正好是这样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类。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微观客体所遵循的逻辑是禅宗逻辑的一级近似的结论的正确性。

三、总结

禅宗哲学(包括禅宗逻辑)同现代物理学之间的平行性,早已引起过人们的关注。玻尔在1937年访华时就曾被中国的对立两极的概念所震惊。而美国著名物理学家F.卡普拉则更是为这种平行性所吸引,写出了轰动一时的《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尽管有许多人都意识到了现代物理学与古老的中国哲学思想之间具有某种相通性,但没有人能明确指出其背后的根由。通过本文的研究,不难发现这种平行性、相通性的根源在于二者所研究和指向的对象都遵循相同的逻辑——禅宗逻辑。禅宗逻辑的对象是感官经验之外的,是日常的语言、逻辑所不能言说的,物理学所研究的微观客体同禅宗所要证悟的最终本体恰恰都是这种对象。人的思维离不开形象、直观,离不开日常经验中的语言、概念和逻辑,而禅宗所要证悟的本体和物理学所研究的微观客体却又都是直接经验之外的存在,是无法从形象和直观上把握的。正如玻尔所指出的:“物理学面临的困难来源于我们被迫使用日常生活的词汇和概念,即使我们是在从事于精炼的观察也如此。我们除用粒子或波就不知道其他描写运动的方式。”[7]因此要想“认识”和“把握”这类对象,就只有超越传统逻辑的束缚,应用全新的包容性更大的逻辑进行思维,才能将其重新纳入到逻辑的框架之内加以“言说”、“认识”。

【参考文献】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6

关键词: 高中生 议论文写作 逻辑性错误

高中生作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及观察等能力给予综合表现,特别是其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从实际状况看,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通脱透彻的说理及逻辑推演的能力要求,因此,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通过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逻辑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现状分析

从学生写作的心态方面讲,其是大部分都是为了简单地完成相应任务的心理,不能从相应角度对自身观点进行诠释和表述,而且不能将自身的某个问题的观点进行展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伴随着一种凑字数的心理,存在一种应付的心态特征,不能着重把握写作特点,因此,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逻辑方面的问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还存在逻辑性不严密的实际状况,此种状况不能将自身写作特点充分凸显,在写作特点上存在不够严密的状况,不能将自身的价值取向彰显出来,自身所论证的观点不能很好地给予证明。高中生在论据的具体质量方面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和掌控,所具有的论证观点存在东拼西凑的状况,在严密性方面做得不好,同时也不存在所期望的完善的议论论据,通常情况下,仅仅对观点进行简单的阐述,达到自身所期望的价值要求,而对自身想要的理论价值不能很好地实现。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能将心声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出来,不能将自己的理论依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性很好地展现出来,不能将自身观点很好地表现出来。

二、高中生议论文写作逻辑错误的矫正方法

(一)以偏概全

所谓以偏概全实质上就是利用一句例证,对普遍存在的结论加以证明。高中生在具体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只对其中客观方面的概念知晓,不能对主题方面的实质内容进行细致观察,并得出相应整体性的观点,仅仅通过对一小部分进行观察,便得出整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客观方面的片面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所选择的例证进行检查,对其是否存在一定问题进行分析。从验证观点的角度讲,可通过多人的观点即以往经验对其予以实施,如果需要对验证的理论依据进行增加予以考量,是否需要对考虑的内涵及要求进行缩小,对自身所选择观点的严密性进行不断凸显,还可以通过对理论进行列举,从而烘托自己的理论观点,改变存在的以偏概全的局面,促进议论文写作的深层次发展。例如,我们平常所说那些获得金马奖的电影看不懂,而此时的看不懂仅仅针对电影局部内容讲,而不能说对整个电影的主题内容看不懂,不能混淆。从中可知,如果从片面的方向对整个主题进行总结,其最终的结论也许是错误的。当我们对那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索时,不要以偏概全,而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发掘事物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最终结论。

(二)类比失当

所谓类比失当就是在许多论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类比,所具有的观点甚至是来自精神方面。相对于上述两种或多种事物看,其在具体的讨论问题方面并不存在相似性,因此,此种类比形式存在不合理性,此种论证方法就存在类比失当的逻辑错误状况。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只有勤思考,才能够在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达到类比化的基本要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让学生在较合理的教学环境中,调整类比失当,使此种问题不断虚无化和缩小化。此类型问题相应解决办法,是写作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对哪些属性是命题中的重点进行明确。对命题进行细致及全面观察,对所需要比较的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是否存在上述属性进行明确,如若命题具备,则会发出更准确的类比方式,如果不具备,则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阻碍,对其类比方式不能很好地得出。

(三)转移论题

所谓转移论题就是当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论证时,出现所需要论证主题偏移的状况,而其方向转向另一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道而驰的状况,对注意力给予转移。另外,我们对自身的注意力不能更充分的掌握,造成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对原主题的中心思想进行很好的把握,导致主题与整个议论文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不断增大,且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状况。转移论题还会让学生超炫论证观点前后不搭的状况,使文章的严密性不足,造成整个文章的整体结构出现偏差的状况。此种问题的有效解决,对其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列提纲将我们需要验证的依据表现出来,将最终论证的结论给予很好的表现,针对我们在论证中提出问题的多少进行观察,对论据能否对相应的结论进行支撑进行有效的检验,观察自己需要验证的论点,对自己需要验证的主题进行环环紧扣,增强文章结构的合理性,提升学生论文结构的严密性和中心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的。

三、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防止出现逻辑错误的方法

首先,高中生要对基本的逻辑知识进行学习,让学生从基本的道理层级便懂得正确思维所具有的基本规律,增强逻辑思维的逐步性和自由性,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自觉运用。达到议论文逻辑水平提升的目的,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相应逻辑错误的状况。其次,要对树立议论文写作健康及实事求是的文风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学生出现套用他人词汇及术语的状况,在高中生具体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写作内容要正确充实,且在具体语言形式上要自然流畅,还应在风格朴实方面给予引导。再次,教师在具体的作文讲评及批改过程中,要对学生存在的逻辑错误给予正确指明,并对其给予分析讲评,找出产生逻辑错误的具体原因,达到学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逻辑问题的讨论工作,通过对问题的辩论,达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自觉性的逻辑思维,帮助学生解决存在逻辑问题的有效解决。

总之,针对议论文写作来讲,其对于高中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至关重要,对于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逻辑性错误,只有不断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高中生议论文写作中的逻辑错误,是整个文章写作问题的关键,只有对其给予有效解决,才能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达到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柴玉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常见逻辑错误及矫治[J].学语文,2012,05期:47-49.

[2]刘晓玲.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4,33期:12-12.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7

笔者查阅了中国知网, 其中有不少文章对议论文的逻辑性问题进行剖析。厦门一中钟斌老师, 批评学生议论“常在同一层面上绕来绕去”, 建议逻辑思路采用“引析提联结”式、“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式等1;也有李婵老师从局部分析了写作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如以偏概全、类比失当、转移论题等2。而对对照式结构中存在的逻辑性问题进行论述的较少。在此笔者罗列出对照式议论文中出现的逻辑性问题, 分析纠正, 其中不乏浅陋之处, 希请指正。

一、 论点的引出太突兀, 缺少与论题间内在联系的表述。

有文章这样开头: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做鞋, 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制帽,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 但是有人对他们说:“越国人是赤脚走路披头散发的, 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 去了将会贫穷不堪。”我认为这个人说得并不正确, 我们应该敢于尝试敢于创新, 不能拘于现状。

习作中前三行正是这次作文的考题, 学生认为“此人”说得不正确, 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为什么题中的友人说法不正确? 怎样才是正确的, 这中心论点是怎么引出来的?这思维过程不点明, 怎么体现论点符合题意?

究其原因, 恐怕是学生不知怎么分析。可以就结果多问几个“为什么”, 条分缕析抓住要害, 引出论点。或先找到要害, 进行正反对比推论, 清浊自明引出论点。如一学生这样开头:

有个鲁国人擅织麻编鞋, 其妻子会织绢制帽, 他们想去越国。有人劝阻他们, 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 他们去了会贫穷不堪。假设他们听取了这人的话, 那么若干年后他们的经济情况恐怕没什么改变。如果他们敢于尝试去越国生活, 把麻与绢做成对方需要的别的东西, 或想办法让越国人尝试感受穿鞋戴帽的舒适, 那么他们很有可能会成功。因此, 在一定的时候要敢于尝试开创未来。

这位学生能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实质:要想在越国成功, 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是满足对方的实际需要。人人都有提高生活舒适度的需要, 只要依照对方的需求灵活调整, 就可以发现新的商机, 何愁不成功? 因而看问题一定要看到实质, 多问几个“为什么”, 找到最关键的原因或条件, 一语中的点透要害, 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论点。

二、主体段偏离议论焦点, 与中心论点缺乏逻辑联系。

初写议论文, 学生往往写着写着就偏离了中心, 尤其在“起承转合”的“转”处, 像桀骜的野马脱离了中心论点的辔头。例如一位同学简析考题后引出中心论点:

“长处也要有用武之地”。第一主体段承前强调“有长处也要寻求发展的平台”。而第二主体段则强调 “看似无用的长处也能在某个平台发挥作用, 不可轻视自己的长处”。 (举例子:有个人赌技高超, 后来鲁迅找到他向他学习, 从而能在《阿Q正传》中绘声绘色描绘赌钱场面。因此不可轻视自己的长处。 )

读到这第二主体段, 使人疑惑, 这部分与中心论点有何联系?中心是:“长处也要有用武之地”重心在后半句, 而第二主体段却强调“不轻视长处”, 显然偏离了中心。

为何会出现论题中途易辙的情况? 原来是写作者紧扣中心的意识不强, 也不太明了“起承转合”之“转”的思路, 写着写着就偏离了论述焦点。

依此对策:首先, 用演绎思维来捕捉要点。演绎思维, 它泛指从一般到个别的推论, 即以某些一般性的知识为前提, 由此推出个别性知识的结论。它包括直言推理与假言推理等。本考题暗示成功必备要素有两点: 有长处同时要有用武之地, 尤其侧重后者。结合考题,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直言推理:大前提———有长处并选择能用武之地, 可以成功。小前提———鲁国夫妻有长处却选错地。结论———他们恐怕要贫困不堪。

第二, 应明白文章“承”后如何“转”。所谓“承”, 就是承接中心论点或从正面或反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所谓“转”分三种情况:由正面论述转入反面论述叫“反转”;由反面论述转入正面论述叫“正转”;由正面论述进而转入更深一层意义的论述叫“进转”, 那么该篇习作要么进一步论述“有长处还要找对用武之地”的深层意义, 要么转向反面论述谈危害。可以学假言推理, 将承与转拟成两个分论点。假言推理:如果a则p;非a则非p, 则拟分论点如下:分论点一:有长处并选择可用武之地, 将如鱼得水马到成功。分论点二:有长处却未选对用武之地, 将空负才华蹉跎一生。

在阐述第二个分论点时, 应挑选有才能却选错职业、阵营等的论据来论证。学演绎推理, 有助于梳理事理间的逻辑关系。运用演绎思维, 关键是找对大前提———具普遍性的一般原理知识。紧紧围绕大前提中的要点, 就能紧扣中心, 做到不偏不倚, 切中肯綮。

三、 主体议论段因偷换概念、无可比性, 无法与其他段形成对比。

世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克, 阴阳正反、强弱高下、善良邪恶、睚眦必报宽容仁厚等等相克相随。议论说理时, 正面论述与反面批评应相辅相成, 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有的主体议论段间貌似对比, 实际却无可比性。如有一篇习作中心论点是:适者生存。

分论点一: 适应是内心的调适, 一种自信的平淡 (以沈从文被下放时能淡定适应逆境为例) 。

分论点二: 不适者是一种不朽精神的结合体 (以封建叛逆者不适应旧观念旧制度, 敢于振臂抗争之事为例) 。

此文乍看是正反式结构, 细读却发现文章前后矛盾思路混乱。从首段对考题的分析看, 他是站在越国百姓的角度, 定下中心论点“适者生存”。其中的“适”应指“适应新事物”。那么分论点一段中举的沈从文的例子是否妥当? 沈从文被劳改被批斗, 这种适应是对外在迫害的从容与淡定, 与中心论点的内涵不一致。而分论点二段中还应该继续站在越国百姓角度, 谈如果“不适应”新事物保守不敢接受将会永远落后。可学生又改弦更张, 改成站在鲁国夫妻角度, 指出应敢于改变越国落后的生活习惯。此时的“不适应”概念已改变, 指不可适应旧习俗旧制度旧观念。正是因为学生不断变换立足点, 导致“适应”的内涵一再改变, 偷换了概念, 前后讲的不是一回事, 更何谈正反对照?

依此对策:应固定立足点 (站在越国百姓角度) , 诠释关键词的概念 (“适”指适应新事物) , 再拟正反分论点。全文结构调整如下:

中心论点: 要不断适应新事物, 适者生存。

分论点一:适应新事物, 去旧迎新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分论点二: 不适应新事物固步自封, 将被时代的洪流抛弃。

词语往往有多义性, 因而每篇议论文要对关键词的概念进行诠释, 文中举的正反事例, 其体现的论点关键词内涵也应在同一层面上, 即用同一标准, 这样两个事例才有可比性。

因而议论分析, 要找到相同点, 比较差异点, 例如齐威王能虚心纳谏, 而周厉王却粗暴止谤, 因他们同是君王, 就有了可比性。论点的内涵也是如此, 也要在同一层面上才可比。

可有的学生正反论证, 其关键词内涵并不在同一层面上。如有位学生的中心论点是“避短扬长”, 她先从反面论述“不懂避短, 路将越走越窄”。论据:李煜, 工书善画能诗擅词, 通音晓律才华横溢, 却无心政治无治国之才, 身为国君却眼睁睁让己方之短造成了亡国之悲。后学生又从正面论述“懂得扬长能逆袭取胜”, 她认为龟兔赛跑, 正是因为乌龟发挥了耐心的专长, 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前者之“短”与后者之“长”能否形成正反对照呢?前者之“短”指的是技能才艺上的, 后者之长却是性格意志上的, 并非一个层面, 并非同一概念, 怎么可能有可比性?因此要明确关键词内涵, 看是否在同一层面, 找到可比性, 再针对同中之异进行剖析, 形成严谨的逻辑网。

四、事例论据与中心论点缺少逻辑联系。 段落间顺序不当, 段首句随意, 全文结构松散。

“一个好汉三个帮”。论点需论据来佐证。可有的学生举的事例论据与论点并无逻辑关联。有学生写道:

有人曾说过: 宁可在尝试中失败, 也不在保守中成功。我们都知道凡尔纳写过许多科幻巨作, 一生无比的成功, 却可能不知道他其实也是一个“普通”的作家。他的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遭到了十五次的退稿。如果换作是我, 我只会说三个字:我放弃。但他没有, 他进行了第十六次投稿, 结果他, 成功了。是什么支持着他?是自信?是勇气? 我想说是敢于尝试。如果他像大多数多次被退稿就放弃的作家一样, 那么他也不会成功。所以只有敢于尝试, 才可能成功。

论据———凡尔纳在连续被退稿的情况下第十六次投稿, 这还属于“尝试”吗? 尝试, 应是对未知领域的试探探索。凡尔纳投稿屡败屡投, 体现出他非同凡人的自信、执著、百折不挠, 但此能佐证“敢于尝试”的中心论点吗?因此一定要明确论点关键词的内涵, 选对论据。不管是正面论据还是反面论据, 都必须与中心论点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

有的习作段落间顺序不当。如有学生立意为“抓住恰当的时机变革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第二段举例:邓小平同志变“以阶级斗争为纲”, 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方针, 使国力蒸蒸日上。然后以“变革同时能为一个企业带来成功”过渡, 第四段举例三星变革后成功, 而索尼没有变革失去了竞争力。这样安排顺序是否合理? 一般说来事物有逻辑顺序:从小到大、由易到难、从浅入深, 因而此篇文章应调整顺序, 将第二段与第四段对换, 先讲变革能使企业崛起, 再讲变革能使国家富强。

有不少文章段首句随意, 乍一看思路紊乱脉胳模糊。他们习惯每段开头直接举例, 如第二段开头“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没有成名之前, 只是个医生……”, 第三段开头“还有一位伟人毛泽东, 他从前只是千万爱国学生中的一个……”, 第四段开头“美国的铱星公司是卫星移动通讯行业的开拓者……”这些段首句太过随意, 段与段之间太过支离。作为考场作文不能让阅卷老师对他的论证思路一目了然, 在第一印象上早已失了先机。

如何能使议论文逻辑严谨思路清晰? 下笔前一定要拟提纲, 尤其应拟好分论点。下笔前要进行全局性设计: 拟中心论点与各分论点、审视分论点是否围绕中心论点、分论点间是否层次清晰、论据与中心论点是否有逻辑关联等等。说理时将分论点放在段首, 可以显示论证思路的演变, 体现全文的论证脉胳。

“万丈红泉落, 迢迢半紫氛”, 为了成就飞瀑的奇观, 大自然也要预备好奇藤异蔓、怪石嶙峋、深湖蓄势、万丈深渊, 才有那扯天扯地一泻千丈虎啸龙吟水雾迷濛的奇观。议论文也如飞瀑, 下笔前也要有所设计:由考题引出中心, 抽丝剥茧;将中心拆分成分论点, 溯因论果;分论点间正反比照, 概念一致;列举论据, 贴合中心;分论点间衔接照应, 经纬分明。如此逻辑严谨胸有成竹, 方能意气风发一气呵成, 犀利深刻酣畅淋漓!

参考文献

[1] 钟斌《逻辑思维, 议论文写作的灵魂》, 《作文升级素材》2013年第1期, 第56页。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 在选修系列1中的选修1-1和选修系列2中的选修2-1专题中, 我们要求高中生进行了“常用逻辑用语”的学习.而在高考作文中常写的议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就内在的含有逻辑的思想和推理的内容.

二、把议论文转化为数学语言

议论文的三大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如果运用数学中的简单逻辑思想, 可以把论点 (文章的中心思想) 称为结论 (下面用q来表示) , 论据称为条件 (下面用p来表示) , 论证就是推导的过程 (下文中用→来表示) .这样就可以转化为数学语言, 若p则q, 即p→q的形式.一般作文中是不能只用一个p就推出q的, 这样可能会造成条件不充分的而不能论证结论的结果.所以, 我们就要用多个条件推出, 用数学语言表达为“若p1且p2……且pi则q, 即p1∧p2∧…∧pi→q”这样的复合命题.我们的目标就是找出强有力的pi (i=1, 2, 3…) , 从而最后推出想要得到的q.这样, 就把议论文这种文体转化到了数学逻辑的范畴.

在议论文中大部分的篇幅是在论证已经确定的论点, 论证主要有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立论的方法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若p1且p2……且pi则q, 正推的形式.驳论则是另一种形式.驳论有三种基本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从数学简单逻辑的思想理解, 我们可以把驳论也转化为数学思想.反驳论点就可以理解为数学中的反证法, 先反设论点, 然后通过论据归谬, 最后得到希望得到的结论.反驳论据就可以理解为复合命题的真值问题.我们刚把议论文写成了“若p1且p2……且pi则q”的形式, 这个命题是由连接词“且”所连接, 所以只要有一个pi是假的, 也就是真值为0, 那么这个q的真值就为0, 即得不到论点.

三、例子

例如:2005年秋季高考 (北京卷) 的作文题“安”.

如果我们把“安”作为论点———q, 则我们只需要找出能推出q的条件q1, q2, …, qi (i≥1) , 再根据需要做成文章即可;如果我们把“安”作为论据———p, 则我们只需要找出由p能推出的q即可, 注意:这时得到的结论不唯一.

四、优点

把议论文表示成数学语言可以使同学更好地理解议论文中的逻辑关系, 不出现逻辑关系混乱的错误.强调要找到真值为1的论据去证明论点, 不出现目的不明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中简单逻辑运用到了议论文的写作中, 简化了议论文的结构, 使文章思路更加清晰, 使同学犯条理不清的错误的概率降低, 进而提高作文成绩.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修改稿) .

[2]新人教版选修系列1 (人教版) .

[3]新人教版选修系列2 (人教版) .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9

一、关于广西文化

关于文化的内涵目前存在着较多观点, 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其中任继愈先生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 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等, 狭义的文化, 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在本文中, 我们所讲的广西文化包括有广西的文艺创作 (主要是艺术创作) 、民族风俗风情和广西民族特别的精神。广西提出要建设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强区, 必须增强广西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广西文化自信, 首先, 要正确地对待广西本土文化。广西拥有久远的历史, 别具一格的地域, 构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对此, 要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 对广西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其次, 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文化, 自信而不自大。第三, 要善于梳理广西文化。广西多样的地理地貌、民俗风情各异的多个民族邻居, 决定了广西文化丰富多彩, 千差万别, 要从中梳理出优秀的、具丰富民族传统的、典型的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培养, 树立广西文化品牌。漓江画派就是源于广西民族文化的品牌。

二、关于漓江画派

漓江画派是国内当代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黄格胜对画派进行界定“所谓漓江画派, 是指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 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 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 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鲜明艺术风格的画家群体。”漓江画派的创作特色之一就是对景写生。画派的作品大都是画家们外出对景写生为基础, 富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其反映的是广西特有的秀丽风光、民俗风情和社会岁月, 体现了广西文化现状和水平, 影射出当代广西人民文化和生活良好风貌。

三、漓江画派与广西文化关系

(一) 广西文化是漓江画派的成长土壤

广西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漓江画派, 她的前史可以追溯一千年前。大约1070-1075年期间, 北宋时期的米芾, 创作了件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中国画。还有1642年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的石涛。石涛生于桂林, 长于桂林, 桂林山水独特的文化风景元素已经融入其绘画创作的文化基因。米芾、石涛的人生均与桂林有过交集, 并深受桂林山水的哺育。

齐白石对桂林山水情有独钟, 他曾作诗《吾画不为宗派所拘, 无心沽名, 自娱而已, 人欲骂之, 我未听也》。诗的内容为:“逢人耻听说荆关, 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 老夫看惯桂林山。”广西桂林独有的山水风景成为他山水画的重要题材。徐悲鸿1936年到了桂林。在桂林, 徐悲鸿创作了《漓江春雨》《青厄渡》《漓江两岸》等山水画名作。1938年, 徐悲鸿在广西教育主管部门于桂林举办的全省中学艺术教师暑期讲习班上, 亲自为来自广西各个地方的几十名艺术教师讲授美术课, 为广西美术人才的培养做了突出的贡献。抗日战争期间, 当时中国一批最杰出的绘画大师如关山月, 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等也客居桂林, 创作了大量反映广西秀丽山水的创作作品。

上世纪60年代初, 阳太阳首次提出了“漓江画派”主张, 呼吁广西美术家们创作应旗帜鲜明的反映出广西的地域特点。他带头在创作中身体力行, 其水彩画作品《漓江放排》, 兼容西方色彩真谛与中国水墨传统, 在当时引起全国美术界的极大关注。1976年, 黄独峰创作了《漓江百里图》。1985年, 黄独峰的弟子黄格胜创作了《漓江百里图》, 这幅画作长200米, 气势宏大、豪迈奔放, 充分展示了广西本土美术资源的丰富性和独有的艺术表现潜力, 更创造了一种堪称“漓江风格”的国画山水图式, 这幅巨作也被视为漓江画派的创派之作。自此之后, 一批批广西本土画家自发凝聚在一起, 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南方风景上, 一支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明确艺术追求的队伍逐渐形成, 并取得了不凡成就。现在黄格胜、郑军里、张冬峰、石向东、张复兴等等已经成为响誉国内外的知名画家, 漓江画派也成为国内一支重要的绘画流派。所以说, 广西秀美的山水孕育了漓江画派, 脱离广西文化, 漓江画派也将变成无源之水。

(二) 广西文化自信是漓江画派的发展信念

漓江画派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广西文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广西文化自信是漓江画派发展的源泉。广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个民族聚集区的特点, 注定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分别具有民族性、唯一性、独特性、时代性、世界性等特点, 为漓江画派画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漓江画派自信来源于历史所给予的发展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自信首先是文化的自信, 所以给予漓江画派的发展营造了十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在这种浓郁、宽松的氛围下, 漓江画派团结汇集了当代广西最优秀的美术精英群体, 形成一个优秀的美术创作团队。他们以饱满精神奔赴广西各地进行创作活动, 以广西俊秀的风光、多彩的民族风情为蓝本, 创作出大批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面貌、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通过在全国各地举办作品展览, 得到了美术界认可和当地民众的喜爱, 使漓江画派在全国广为人知, 成为21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

(三) 漓江画派产生是广西文化崛起的必然

一直以来, 广西的文化不为世人所熟知, 大部分人眼里广西是一片文化荒漠, 这是一个误解。从地理位置区域空间上划分, 广西文化版图主要由桂林山水文化、北部湾海洋文化、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文化三大板块构成。这三大板块差异大, 首先是地理地貌差异, 桂林山水主要是体现广西桂北喀斯特地貌, 北部湾海洋体现的是广西北部湾沿海独特地貌, 红水河流域主要是广西西南丘陵地理地貌;其次从文化上差异, 桂林山水文化体现的是广西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承接融合;红水河流域文化呈现的是广西少数民族团结和睦、和谐共生, 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边疆文化;北部湾海洋文化显现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珍珠文化的发生地等, 这三种文化共有体现了广西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共存共荣。由此可见, 广西绝不是一个闭关自守、闭目塞听的文化区域, 而是一片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文化沃土。随着广西文化自觉、自信, 漓江画派应孕而生。漓江画派最初主要以桂林山水文化为主要题材广泛宣传广西文化, 近年来, 漓江画派放宽了学术视野, 将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和北部湾海洋文化也作为重点的创作素材, 创作了一批充分反映广西文化的产品, 如黄格胜教授以壮族、瑶族少数民族文化为题材创作了巨幅绘画作品《壮锦》, 就更是其中的代表, 作品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但使漓江画派的更为人所知, 同时, 通过作品展览以这生动、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展示了广西各民族和谐共融的民族大团结形象, 宣传了广西经济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 漓江画派是广西文化继承与发展

漓江画派现在已经成了广西“文化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提升了广西文化自信开放创新的形象, 展示了广西文化的独特魅力。漓江画派充分体现了广西文化自信的几个内涵:一是充分挖掘广西文化的内涵, 紧紧凸显广西文化的特色。山水文化为主, 海洋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互补是广西文化的特色, 漓江画派从最早的以桂林山水文化为主要创作元素, 拓展到现在吸纳海洋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互补, 如创作了以海洋文化元素为主旋律的“山与海--漓江画派走进防城港”系列作品, 创作了以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为主基调“美丽融水——画家眼里的大苗山”画展等。漓江画派还将广西苗族聚集地——柳州市融水县元宝山定为漓江画派写生创作基地。二是体现了广西文化与区外、境外文化的“融洽点”, 寻找不同文化能够交流沟通的“共同处”, 使广西文化得以在“和谐的氛围”“互动的机制”和“共享的语境”中被世界认知并接受。广西文化通过漓江画派创作作品展览, 向国内外传播。近年来, 漓江画派先后在北京、山东、浙江等地举办了作品展, 展出的作品均为画派作家在广西写生创作的精品, 作品充分反映了广西文化现状, 向大众传播广西文化精髓。广西文化还通过漓江画派走出去, 重新发现自己, 充分展示自己, 有效提升自己, 找到与整个世界和平共处、和衷共济的方式和途径。

(五) 漓江画派是广西对外进行区域化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不断加强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是重拾广西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更为密切, 文化也逐渐成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日益密切往来交流的重要领域。而艺术作为无国界的语言, 在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广西与东盟多个国家山水相连, 在民风、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相通相连, 这些相似这处, 更加容易使东盟各国对广西文化的认同和共鸣, 更利于双方文化交流和合作。地缘、文化上的优势使得广西成为了中国与东盟经贸文化交流的前沿。一直以来, 广西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国际民歌节等等国际经贸文化交流平台, 在音乐和舞蹈等演艺行业和文博展览等方面与与东盟各国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但是, 在美术方面的交流很少。漓江画派拥有水墨画、油画、水彩画等多个画种, 作品富有鲜明的广西本土美术资源特色。经过多年探索实践, 画派形成了以南方山水为创作主题的水墨画家群、以“南方的风景”亚热带地域为创作主题的油画家群、以北部湾风情为创作主题的水彩画家群, 在与东盟国家开展艺术交流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 漓江画派在艺术交流活动中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在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分别举办了“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展”“马来西亚广西文化舟—漓江画派精品展”“山与海—漓江画派走进防城港作品展”“画家眼里的大苗山—漓江画派作品展”“美丽广西—漓江画派作品展 (香港) ”等美术作品展。这些艺术交流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使更多人知道了画派, 了解了广西文化, 也为画派迈出国门, 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的基础。广西党委、政府强调要把漓江画派打造成为国际艺术品牌, 走出广西、走出中国、走向东盟、走向亚洲、走向世界, 进一步丰富广西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提高广西文化软实力。

四、漓江画派下一步发展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广西十次党代会出提出了建设朝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目标, 强调把漓江画派作为文化品牌之一巩固提升。因此, 漓江画派如何发展, 提升广西文化影响力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一) 继续根植广西山水特点和民族风情特色, 加强精品创作, 扩大漓江画派品牌的影响力。

漓江画派作品要深深根植在广西这片大地上, 充分挖掘反映广西特色的文化创作元素, 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作品中, 从而通过作品反映出广西无与伦比的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壮乡人民的伟大实践、伟大创造。漓江画派的发展之路已经证明, 只有扎根广西本土文化才能体现漓江画派固有的特色, 才能在国内众多美术流派中独具一格, 彰显自身的优势与特性。

(二) 加强学术研究, 积淀雄厚的理论基础。

相对于京津、海上画派等等早先的绘画流派, 漓江画派是个新的绘画流派, 其学术理论还是相对薄弱, 如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艺术精神等方面的研究不全面, 不系统。漓江画派要进行深入学术探讨和研究, 要努力形成画派自身理论体系, 较全面总结画派理论基础, 提升画派的学术影响, 去提升广西文化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力。要加强文艺评论和文艺研究。漓江画派是广西当代形成的全国知名文艺品牌, 之一, 但对这些文艺品牌的研究还不足。通过重视文艺评论、文艺研究, 重视自己的文艺品牌的研究, 正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 加强文化交流。

发挥广西文化窗口服务东盟文化艺术。文化是在交流中发展、在交流中创新的。有多大的交流平台, 就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创新空间。所以, 我们要特别注意为广西的文化名人、广西那些历史积淀深厚、历史文脉绵长的人文胜地提供文化交流的条件, 比如桂林有个雁山园, 最近几年已经成为一个文化名人的集聚地, 一个广西文化与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对话的地方, 为广西文化增添了不少新的故事、新的历史, 这种提升广西文化影响的方式, 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利用好地方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 充分展示广西、我国文化特别是艺术文化, 作为一个了解东盟国家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好广西文化符号。

参考文献

[1][漓江画派网站:http://www.ljhp.com.cn/Category_1668/Index.aspx]

[2]韦俊平.看漓江画派的成长与实践:绘美丽广西抒文化胸臆[N].广西日报, 2013.5.

[3]黄伟林.广西文化的实力与魅力[N].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http://www.gxnews.com.cn, 2012.07.

辩证逻辑视角下的民主概念探讨 篇10

一、现代民主概念与西方经验

民主的争论由来已久, 至今都没有定论, 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民主的方法存在根本的联系。西方政治学家往往囿于政治学科的要求机械地研究民主, 即通过罗列一系列的民主政体的指标体系来研究民主本身, 同时又辅之以英美经验论的方法来对民主问题开展实证的研究, 而这两者本身或多或少地是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中心论的产物。至今为止, 我们所谓的民主的确出现在西方, 但暂且不论民主形式在西方本身还存在多少缺陷, 西方的民主形式本身只是民主在西方的经验性表现, 就以民主进程在西方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和形态演变来说, 对于民主的研究也不能仅仅采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一般研究方法和视角, 因为现代西方本身是经历了长久发展过程的历史产物, 它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因而对于研究一般的民主概念来说定然需要更为宏大和具有历史感的方法。就如马克思所说的,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 同样,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 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 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因此, 对于民主的研究, 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民主观点、以宪政民主概念为准绳。

总的来说, 西方流行的民主理论认为, 民主仅仅是政治的范畴, 是一种让大多数人掌握权力的政治形式。从民主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者宪政民主制度来说, 又能归纳出这样一些民主的必备要素, 即自由的选举 (最好是全民的) 、平等主义、法律规则和权力制衡、政党轮替、利益集团等, 一般称之为民主合法性。虽然已有西方学者提出了民主制度在具体条件下的差异, 但以上的必备要素仍是界定民主的基本框架。西方学者对现有民主概念的缺陷是有一定的认识的:“眼下民主最流行的定义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定义, 只需要存在一种多党背景中的自由选举就可以了。……这种根据最低限度的需要来定义的民主, 对于政治合法化产生了相互矛盾的结果:它使得民主化过程在一开始极为容易, 但要长期维持它的意涵和实质就远为困难;它不仅还需要具备民主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前提条件, 而同时, 就民主作为一项未完成、也永远不会完成的政治目标来说, 它也强调得不够。”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 这样一种界定民主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是形式逻辑的, 它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观点, 它习惯于将民主仅仅置于政治框架之内进行构建, 往往形成一种形而上学的固化模式,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辩证逻辑的, 它是一种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它将任何事物包括民主纳入到不断变化着的、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

二、民主的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我们认为, 民主可以从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角度进行考察。为了说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差异, 我们可以引用列宁所举过的一个例子。在苏维埃俄国工会问题的争论中, 列宁曾以玻璃杯作例子简要形象地说明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差别。关于如何认识玻璃杯的实质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玻璃杯是玻璃圆筒, 有人则认为玻璃杯是喝水的饮具, 有人则认为玻璃杯既是玻璃圆筒又是喝水的饮具。但是列宁深刻地指出, 玻璃杯有许许多多的属性没错, 但如果他只需要把玻璃杯当做喝水的饮具, 那么这个玻璃杯只需要不漏水就可以了, 而有什么其他的属性是无关紧要的, 反过来也一样, 如果他只是把玻璃杯当做玻璃圆筒而不是饮具, 则这只玻璃杯再怎么漏水也没有关系, 因为他只看重的是玻璃圆筒的属性,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如何真正把握玻璃杯的实质所在。因此, 形式逻辑在看待事物时会罗列事物的许多形式特征和属性, 并用这些特征和属性来界定事物, 而辩证逻辑则不同, 辩证逻辑始终抽象出事物诸多属性中的关键属性, 并从关键属性与其他属性的关系中来界定事物。这就是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根本差别所在。

对于民主的研究也需要运用辩证逻辑。民主的确可以罗列出诸多的属性或要素, 但这些要素并不对民主本身构成同等的意义。西方政治学家往往将民主合法性的若干要素作为民主本身, 而将民主有效性这样一个属性加以忽略, 这样界定的民主固然从形式上显得很正确, 但对于真正民主的确立及民主质量的提升是无益的。这就是为什么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会受到挫折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些国家的民主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民主。真正的民主意涵应该着眼于从民主的诸多要素中抽象出最为关键与核心的要素, 这一要素在整个民主规定中处于支配的地位, 对于其他的属性起着支配的作用。这一要素就是民主的有效性或称之为民主的效能。只有当民主的效能得以实现的时候, 民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和巩固, 而这种民主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也许在具备全部要素方面是不成熟的, 比如说民主规定中缺失了全民的选举或者权力制衡的结构, 但只要这种民主安排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能够有效作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体现出民主精神的, 这种民主就是真正的民主, 近代的西欧和美国 (当时的选举并非是全民选举) 、东亚的日本 (民主要素中相对缺失政党轮替和权力制衡) 以及中国的民主实践 (体现出协商民主的色彩) 就是很好的例子。反之, 即便是拥有了形式上最完备的民主要素, 对于民主运行来说, 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流于表面, 民主之可持续发展必然难以为继。

三、有效性是民主规定的支配要素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辩证逻辑的视角,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范畴和历史范畴必然受制于社会的物质生产状况,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民主的发展, 民主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 民主的界定必然以民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作用为内在规定。在人类的历史上, 原始的民主制度与原始的社会联系在一起, 这是一种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阶段所对应的政治形式, 它满足了原始部落共同生产的需要。近代意义上的民主则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资产阶级的兴起挑战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 从世袭特权的废墟上建立起来了主张自由竞争和天赋人权的代议制度, 这就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早期形式。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形式在既有框架内不断发展, 从形式上来说达到了代议民主制度的成熟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主发展的完结, 因为民主的发展始终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趋向, 指出了生产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 这个自由人联合的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阶段, 民主作为政治的范畴将归于消亡, 因为在这个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将能够自我调节, 而不必需要外在的力量作用于它, 因此民主也将作为一种政治形式完成它的使命。“那时, 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 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因此, 在民主规定的若干属性或要素中, 民主的有效性始终起着支配的作用, 它决定了民主存在的条件, 而它与民主合法性的互动构成了民主发展的脉络。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民主的消亡, 民主的有效性与合法性也就统一起来, 而在中间的阶段, 民主的有效性与合法性必然会产生分离, 这是民主发展本身的规律。对于西方政治学者所予以神圣化的民主普适价值和宪政民主模式, 在历史上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会永远存续下去, 其反映出的只是民主有效性与合法性分离所导致的内在矛盾而已。这种分离使得西方发达国家惯于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来理解民主概念, 因而这种民主概念必然只是民主的种种合法性条目而已 (在西方发达国家民主发展进程中抽象出来的) , 也必然只适合西方社会本身, 因为这种民主概念囿于自身视角的片面性无法把握民主规定的真正实质和完整意涵。

摘要:围绕宪政民主的争论让我们把视角转向民主概念本身。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的确发源于西方并形成较完备的形式, 但这种烙印使得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只是基于西方经验的民主, 其背后往往充斥着形式逻辑的缺陷。其表现就在于所谓的民主往往只注重民主的表面形式而忽视民主的本质规定。从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角度来看, 民主的有效性或效能是民主规定中的支配要素, 体现了完整意义上的民主价值和民主诉求。

辩证思维让议论文更富张力 篇11

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运用到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分为二,不片面,不偏颇

由于生活的局限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分析常常简单化。他们往往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红的就都是红的,黑的就都是黑的,只看到了事物对立的这一面,看不到事物统一的另一面。其实很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对立和统一两面性。

如学生评论“有钱就有幸福吗”时,只知道说“金钱如粪土”、“金钱是万恶之源”,甚至提出“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流行观点。总而言之,在学生的作文中,金钱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东西。这里学生就忽视了一个问题:世界是物质的,金钱是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金钱的效能,它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要保证。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只看到了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矛盾的另一个方面。金钱本身无善恶,关键是如何对待金钱,它是区别品质、情操崇高和卑劣的测量仪。人类很多伟大的文明壮举都离不开金钱这个物质基础,离了它造福人类只能停留在想法的层面而难以成真。智慧的人善用金钱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带来快乐,而愚蠢的人追逐金钱只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空虚、为他人带来伤害。

再如2007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一步与一生》,“一步与一生”含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呢?当代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所以,关键的“一步”走对了,“一生”坦途顺畅,受益无穷;关键的“一步”走错了,可能从此就迈入了歧途,再难回头,“一生”都后悔莫及。这是第一种逻辑关系的思考。除此之外,还有第二种辩证的反向思考和分析,“一步”未必就能决定“一生”,人无完人难免犯错,敢于面对走错的“一步”并及时调整方向和步伐,那么在前方等待着我们的仍然是美好的人生。

二、发展的眼光,不僵化,不封闭

唯物辩证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陶行知说过:“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小事变成大事。”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例如《成功与失败》,现实生活中,真正一帆风顺的人生又有多少呢?诺贝尔发明炸药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在突破了重重难关之后才最终取得了成功;鉴真东渡多次受阻,直到第六次才到达日本。这些事实说明,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功,只有失败堆砌起来的成功。这就是常说的失败与成功总是相伴而行的。巴尔扎克曾说:“失败,是能人的无价之宝,是弱者的无底之渊。”为什么失败能使一些人成功,也能使一些人一蹶不振呢?关键在于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失败可以战胜,失败孕育成功。只要具备百折不挠的勇气、坚定的信心,辅之以从失败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失败就成了无价之宝,无数的失败就搭起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失败和成功这一对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比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人们既定的眼光里老鼠是一种非常让人讨厌的动物,它们窃取农民的劳动果实、传播疾病,但是经过特殊训练的老鼠却可以成为优秀的“协警员”,它们可以协助缉毒警察侦查毒品,为毒品案件的侦破立下汗马功劳,可以协助防爆人员处理爆炸装置,极大地减少了防爆人员的危险,保护了他们的人身安全。用发展的眼光看老鼠,老鼠也可以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再比如,一节朽木经过大师的巧手雕琢与加工也能变成价值不菲的艺术珍品,受人喜爱、被人欣赏。爱因斯坦、爱迪生小时候都曾被老师视为愚不可教的学生,但后来都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看来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也是会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小事变成大事,坏事变成好事,落后的也能变成进步的。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在一个僵化的、封闭的套子里,而要解放我们的思想。

三、观点明确,不摇摆,不含糊

议论文的论点要正确、鲜明、深刻。具体说来,论点一要符合客观实际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二要明确表示主张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模棱两可;三要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给人以启示。所以我们不能把辩证思维错误地理解为表述观点左右摇摆、含糊其词、不作明确的判断,而应该看到辩证分析与论点鲜明并不是矛盾的,而且辩证思维首先就应该体现在文章论点的正确与鲜明上。

比如论点“青少年不能无度上网”,不难发现这里的两面性和辩证性:一方面,学校和家长要允许青少年上网,不能要求青少年做网络的绝缘体,论网色变;另一方面又强调青少年上网要加强自律与他律而不能没有节制。论点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读者一目了然。以这个论点为例,在具体的认证中首先应列举几条中学生上网的可行性;一、加强与外界交流,既丰富了生活,又开拓了视野;二、激发个性化发展,促进个性化养成等等。要注意的是,这个内容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列举几条即可,不必展开论证。讲完了积极的一面,下面就该分析其危害了:从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被网络误导人生观、价值观,到导致孤独感的产生、引发心理病变等等。明确提出方方面面的危害,再加以具体分析、举例论证,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了结论、证明了论点。这样的文章以辩证性的内容避免了老旧的俗套,同时也增强了说服读者的力度。

四、科学定论,不过头,不绝对

我们有很多熟知的固定成语,辩证分析时也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受这些既定观点的影响。写作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把话说得太死,过于绝对的话不要说。所谓过犹不及,也是这个道理。如“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两个论点就有过头之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出淤泥而不染的例子,前人和老师的伟大创举也不是就那么容易超越的。遇到这样的论题,不能受限于这些固定成语本身的含义,既要考虑到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矛盾的特殊性,还要考虑到事物的内、外因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能取信于读者。

以“开卷有益”这个论题为例,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我们不应急于对“开卷”和“有益”这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论证,而应当先对“开卷”和“有益”作一番具体分析。比如“开卷”应当分清是开什么“卷”,书籍类型众多、内容繁杂,可谓五花八门,开什么“卷”应该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也应该有所选择的“开卷”,所谓博览群书也并不是让人盲目地读书,否则不分好坏地信手拈来极可能浪费了时间而收获寥寥。再者怎样“开卷”也要分析,不同类型的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疲累的时候可以泡壶茶,听着音乐,轻轻松松地读篇散文;而有的书就需静下心来、沉浸其中认真地读、深入地想,甚至还需要独自一人,杜绝他人的打扰。这样就不至于简单地肯定“开卷有益”了,而得出一个更为科学的论点:科学合理的开卷对人才是有益、有帮助的,盲目的开卷却未必是有益的,甚至是有害的。事实上,对作为论点的判断作分析时,我们都可以联系与它相反的判断(负判断)在对立面的比较中,引导分析向纵深发展,这就是辩证矛盾判断的具体运用。

以上介绍了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注意了这些方面能够使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厘清概念间多种矛盾关系,掌握辩证思维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同时也能解决议论文写作中思路闭塞和议论绝对化等一系列问题,使议论文更富理性,更富张力。

(本文是省级课题“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此课题项目编号为JG13136)

议论文的辩证逻辑 篇12

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 并列出真值表。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 画出逻辑图, 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1]。最后, 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同样的逻辑电路设计可以用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完成, 本文以三人逻辑表决器为例来说明, TTL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译码器和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和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1三人逻辑表决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与逻辑描述: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当3个输入端中有2个或3个为“1”时, 输出端才为“1”。

1.1采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步骤如下:

1)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定义设有A、B、C三位裁判, 三人表决中至少要有两人同意, 才可以通过。同意为1, 不同意为0, 输出为Y, 达成以上条件Y输出为1, 反之为0。

2) 根据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

3) 由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4) 化简逻辑表达式:

5) 画出逻辑电路图 (如图2)

1.2用74LS138译码器进行设计

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 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 (又称多路分配器) , 如图3所示。若在S1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 , 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是S1数据信息的反码;若从端输入数据信息, 令S1=1、, 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就是端数据信息的原码。若数据信息是时钟脉冲, 则数据分配器便成为时钟脉冲分配器。

根据输入地址的不同组合译出唯一地址, 故可用作地址译码器。接成多路分配器, 可将一个信号源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不同的地点[2]。

二进制译码器还能方便地实现逻辑函数, 由于n个输入变量的二进制译码器的输出提供了2n个最小项, 而任何一个逻辑函数可以变换为最小项之和的标准与-或表达式。因此可利用译码器和门电路来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根据上式, 只需在一片74LS138的输出端加一个与非门就可以实现该逻辑函数。

1.3用74LS151数据选择器进行设计

数据选择器又叫“多路开关”。数据选择器在地址码 (或叫选择控制) 电位的控制下, 从几个数据输入中选择一个并将其送到一个公共的输出端。

数据选择器为目前逻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逻辑部件, 它有2选1、4选1、8选1、16选1等类别[3]。

74LS151为互补输出的8选1数据选择器, 选择控制端 (地址端) 为A2~A0, 按二进制译码, 从8个输入数据D0~D7中, 选择一个需要的数据送到输出端Q, S珔为使能端, 低电平有效。用151数据选择器设计三人表决器步骤如下:

1) 使能端时, 不论A2~A0状态如何, 均无输出 (Q=0, ) , 多路开关被禁止。

2) 使能端时, 多路开关正常工作, 根据地址码A2、A1、A0的状态选择D0~D7中某一个通道的数据输送到输出端Q。

如:A2A1A0=000, 则选择D0数据到输出端, 即Q=D0。

如:A2A1A0=001, 则选择D1数据到输出端, 即Q=D1, 其余类推。

将逻辑函数转换成最小项表达式:

将不存在的最小项乘以0, 存在的最小项乘以1, 得到:

即:

由此可以画出逻辑电路图 (如图5)

函数F有三个输入变量A、B、C, 而数据选择器有两个地址端A1、A0少于函数输入变量个数, 在设计时可任选A接A1, B接A0。将函数功能表改画成表3的形式, 可见当将输入变量A、B、C中A、B接选择器的地址端A1、A0, 由表3可以得到:

则4选1数据选择器的输出, 便实现了函数F=珚ABC+A珔BC+AB珔C+ABC接线图如图6所示。

摘要: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可以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其中,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组合而成。文章以三人表决器为例介绍了三种设计方案, 以便学生熟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组合逻辑电路,逻辑表决器,设计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世雄, 丁康源.数字集成电子技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上一篇:住宅需求下一篇:生物技术与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