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方法

2024-05-23

辩证思维方法(精选9篇)

辩证思维方法 篇1

关于素描教学的造型训练,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如何正确的把握物象的形体造型, 并准确而生动的表现形象感到无所适从。很多时候, 他们在写生对象面前无法做到完整而协调地建立画面, 常常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看上去盲然不知所措。究其根本, 思维混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错误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处理写生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长期发展下去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据此笔者认为, 教育和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比单纯纠正学生错误的作画方法有意义许多。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总结认为,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素描造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作画时的盲目性,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运用唯物辩证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思维

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观点认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是与周围其它事物有着某种联系,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但是形而上学看问题的角度则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其只能看到事物的区别, 而看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众所周知,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根据科学所揭示的事物现象的真实联系, 自觉地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一切问题。例如石膏几何形体素描是初学绘画者造型能力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 初学者往往是在写生开始的时候便拿起笔作画了, 极少有人能认真仔细地观察思考。起步也是从一个局部开始, 沿着物体的外轮廓描边缘线, 接着一个一个地画出所有形体, 之后便大功告成无事可做了。采用这样的方式作画, 虽然态度很认真, 然而画出的习作, 形体之间没有联系, 各种关系错误罗列, 毫无整体感可言。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 面对这样的问题, 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写生中的思想方法问题, 要知道学习素描并不在于怎样去画, 而是在于怎样去看以及怎样去分析。尤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我们主观认为的一个十分完整的、完美的画面, 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来的, 其中一方总是根据作为参照的另一方才能被肯定, 如果作为参照的一方发生了改变, 那么另一方自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 我们说素描的任务不是简单地画出物体的形状, 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地表现形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二、认真观察形体现象, 正确认识造型本质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素描教学主要通过造型的训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对于许多初学素描的学生而言, 因为他们对于造型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往往在写生过程中单纯地追求摹拟自然, 以追求细节表面的真实为主, 然而却忽略了对象造型本质规律的认识, 观察形体的时候也往往容易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和吸引, 无法正确而深刻地认识形体的本质特征。为此, 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启发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来认真观察和分析我们所要表现的对象, 要学会透过现象来认识对象造型的本质规律。学生在作画过程中必须反复认真地观察、分析、比较, 根据看到的外在形象来分析看不到的诸多内在关系。要学会运用“打埋伏”的方法, 不要过早地将各个局部全部加以展现, 要运用联系的、整体的观察方法, 于含蓄之中寻找到正确的形体特征, 再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比较, 最终由复杂的形体变化中找出能够反映本质规律的部分, 从而建立起造型的本质关系。

三、加强素描造型训练, 实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在进行素描造型训练时, 要让学生在认识造型本质规律的同时, 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这也是艺术创作训练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想通过形式表现内容, 并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 必须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即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素描当中的形体结构、透视关系、质感量感、色彩感、空间感与明暗调子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关系。明暗调子用得好, 就能够充分体现上述各种关系, 真实生动的表现形象, 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水准。否则就会掩盖形体结构, 作品给人以空洞乏味和矫揉造作之感, 缺少艺术性。调子的运用要注重突出物体的形体结构, 避免调子掩盖结构关系。施加色调要“惜墨如金”、“言之有物”, 使其充分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结构关系、质量关系、色彩感、空间感等。还需考虑对比, 照顾整体, 突出重点, 主观控制调子, 切不可见黑画黑, 见白画白的表面模仿自然。做到调子与形象塑造和谐统一, 更加生动艺术地表现形象。

四、通过科学的手段方法, 达到创新求变最终目的

素描规律是素描教学需要尽情展开的内容, 要让学生认识规律, 把握规律和运用规律。教学中,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展示等手段, 剖析各种素描规律, 让学生明白各种规律的前因后果, 从多个角度, 不同层面详尽解析。诸如光的原理、黑白灰的运用、体面结构的刻画、前后关系的处理等;通过名画欣赏、示范作画、给学生改画等手段强化学生把握和运用关系的能力, 通过不断认识、实践, 学生不仅知其然, 更能知其所以然, 做到眼里有东西、脑里有想法、手上有活计。

此外, 还应学会观察与思考, 理解与应用互为正比。教学中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要灵活善变, 在变化中寻求本质的东西, 引导学生思变、求变、用变。其中思变主要指:素描写生中, 首先要做的就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全面观察, 横纵对比, 变化在哪里, 区别有多大, 要善于从纷杂多变的客观实体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求变主要指:面对客观实体, 要从形体上、结构上、调子上、空间上不断挖掘出变化着的富有活力的东西, 并把这些东西分析加工, 有序组合。用变主要指:素描创作中怎样变化, 变化的程度如何须仔细斟酌, 把那些即对立、又互存, 即矛盾、又统一的各种因素考虑充分, 使之在变化中诞生, 又在统一中融合。运用对立统一原理, 解析对象的各种素描因素, 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发掘各种对立统一关系, 这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客观存在, 恰恰是素描过程中最本质、最生动的表现元素。运用好这些变化, 才能画出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素描作品。

五、根据表现的内在联系, 体现多元思维理念

素描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完整的统一体, 在这个统一体中, 各种因素紧密联系、相得益彰。首先, 要对整体有科学的把握和定位, 彼此间的主次、强弱、虚实要分明, 有比较有鉴别。否则就会表现层次混乱、喧宾夺主、顾此失彼。所谓画上看下、画左看右、画此看彼就是时刻不忘彼此间的联系。个别因素的合理应用, 就是整体因素的综合反映。其次, 对每一局部的描写与刻画, 都与其周边发生必然联系。结构与结构的连接, 结构与调子的布局等要合理运用。切忌孤立片面的理解与强化个别因素、个别局部, 使整体不客观、不协调。

实际教学中, 要客观的分析教学现状,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面对不同学生在心里上、生理上的个体差异, 要因材施教, 努力寻求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根据素描教学的专业特点, 师生的互动相对频繁, 教与学的配合更加密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成相辅相成的学习整体。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客观的、辩证的理念对待教与学的关系, 才能高效率、高水平的完成素描教学任务。

总之, 我们开展的素描教学, 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造型能力的技术性训练, 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观察方法、感觉、认识、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以及对其艺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当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按照学生不同的理解力、感受力、学习能力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引导学生走出不会学习的盲区, 指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研究和探索素描的造型规律,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从而逐步提高其艺术思维能力与审美修养, 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 针对素描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从“运用唯物辩证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思维”;“认真观察形体现象, 正确认识造型本质”;“加强素描造型训练, 实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素描造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从而帮助学生走出盲目作画的误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素描教学质量。

关键词:素描教学,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志忠;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进行素描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年03期

[2]石磊;素描教学中独立观察方法的培养与实践[J];美术大观;2010年07期

[3]关明新;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当代艺术思维和观念[J];美术大观;2009年11期

[4]何广庆;探析以思维训练课题研究为主导的素描教学[J];文艺生活 (艺术中国) ;2011年08期

[5]孙文斌;素描教学辩证思维的运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年6期

辩证思维方法 篇2

“探究性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实际物理背景下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辩证思维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用辩证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物理问题,能使问题更加深入,更能触及物理本质。辩证思维对有效开展物理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寻找变异,得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的一切思维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法逐步从收敛思维到发散思维,从直观思维到联想思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十分有利。但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的作用有三个层次:①使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从感性上有了解世界的欲望。②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并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③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并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人。物理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可界定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主要是指在物理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独立学习的品格,有了开拓创新的基础,可以说,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下面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一、导入的准备

1.融入“物理化”情景中

要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要有“物理化”的氛围,这样就有要学、学好、用好物理知识的欲望。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在每本书的封面及每章的首页都有寓意深刻的背景图画,教材力求做到知识导入自然、图文并茂,有启发性、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说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面临的问题要运用哪些物理知识,怎样去运用这些物理知识才能使问题解决他们都有明确的认识。另外,在教材的内容中也穿插许多插图,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便于了解知识的背景。

2.敢于挖掘和创新

教师要敢于挖掘和创新,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特点,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既然探究性教学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氛围。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出发设计的物理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实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物理的活化作用

高中物理新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教学更多的是一种对知识的硬式获取,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性,新课程的编写体系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启发性强,包括探究、思考、边注、课外阅读、讨论、实习等栏目。学生要根据实现问题目标的需要主动地将原来所学过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物理学知识、使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

(1)知识重组和知识转化

学生把前面已学到的物理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这种运用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一种对已经掌握的物理概念、定律、规则、方法和技能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过程。它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去提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新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根据目标需要检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知识不是简单刻板的复制,而是活灵活现的处事技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将已有的物理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并作为实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2)知识深化和知识泛化

能使学生知识深化和泛化,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过去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它是在创新活动中实现已有物理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掌握,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许多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图片、习题、例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消除神秘感、枯燥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物理,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更丰富。

二、合理把握物理教学过程

1.关注现象

在授课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是与现象有关的。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手段把实际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猜想。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发现,发现问题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辩证思维方法 篇3

1 病理学教学中贯穿联系的观点

1.1 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局部构成整体, 整体由局部各要素构成。人体是由各系统、器官构成的有机整体, 通过神经调节使各部分密切联系起来[2]。整体制约局部的发展, 例如机体受到结核杆菌感染时, 如果免疫力足够强, 则形成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即结核结节;如果免疫力比较低, 则形成以渗出或坏死为主的病变, 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或者干酪样坏死。另外, 局部也影响着整体, 例如肺结核病的病变虽然在肺, 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咯血, 但同时它也会引起发热、盗汗、乏力、消瘦和血沉加快等全身反应。因此, 在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不可只重整体不顾局部, 或者只重局部不顾整体。

1.2 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共性是指事物的普遍性, 个性是指事物的特殊性, 共性包含个性, 个性又存在于共性中,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例如小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脑脓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虽然因病因不同、发生器官不同, 在形态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特征, 属于个性, 但是它们都是化脓性炎症中一种, 都具有化脓性炎症的特征, 在炎症灶内都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这属于共性。病理学教学中不仅要归纳各种疾病发生的共同病因, 研究其病变规律, 又要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研究对策,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 病理学教学必须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求同寻异。

1.3 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与表面特征,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根本属性, 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本质是现象表现的根据[3]。例如肝硬化的病理特点是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 出现假小叶, 表现为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障碍;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特点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咳嗽、咳粘液脓性痰且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 在病理学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坚持用现象联系本质的观点看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将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密切联系起来, 加深理解。

1.4 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疾病的发生也有其内外因的作用, 一般外因是指人体的外部环境影响, 生物因子、理化因子等, 内因是指人体免疫力以及机体的易感染性等。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其致病病菌通过唾沫经呼吸道传染, 但大部分人感染后仅引起呼吸道局部炎症, 而免疫力低下者则导致细菌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或细菌到达脑膜引起脑膜炎。因此, 病理学教学要运用联系的观点, 正确认识引起疾病的内外因联系, 既不忽视内因, 也不忽视外因。

2 病理学教学中贯穿运动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运动的过程, 例如传染病的病变发展可以分为四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高血压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期:机能紊乱期、动脉病变期、内脏病变期, 每一期都有不同的表现, 早期的机能紊乱期主要表现为全身细小动脉的间歇性痉挛, 但是血管不发生器质性病变, 长期反复后血压升高, 受累血管渐渐发生器质性病变, 发展为动脉病变期, 此时病变特征为细小动脉硬化, 长期慢性高血压可能引起心、脑、肾等的病变, 甚至引发心、脑并发症, 这是导致高血压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病理标本和组织切片中只能看到疾病的某一阶段病变, 看不到病变的全貌。因此, 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 要教导学生注意把握疾病的本质, 既要静态地认识疾病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又要动态地观察病变的整个发展过程, 使认识、理解更加透彻。

3 病理学教学中贯穿矛盾的观点

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5]。矛盾的两个方面一般都有主次之分, 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全局中占主导地位。疾病在本质上也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即由疾病引起或者在以后的病变过程中的损伤性改变与对抗这种损伤性改变的反应。损伤与对抗共同推动疾病的发展, 其中, 当损伤占主导地位时, 疾病恶化, 甚至导致死亡;当与损伤的对抗占主导地位时, 病体好转恢复身体健康。而在此过程中, 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病体条件或者时间等的变化, 原对抗损伤的各种反应可能转化为损伤性改变, 例如细菌感染会引起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等损伤性改变, 但是也可以引起局部组织充血、血液成分渗出、发热、血液中白细胞增多等对抗损伤性改变的反应。不过, 假使血液成分渗出过多, 组织、器官受到压迫, 将影响组织、器官的功能;假使高热、发热时间持续过长, 则可能会导致实质器官的损伤性改变。因此, 在病理学教学中, 要坚持矛盾观点, 指导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病理的发展过程, 注意疾病过程中的损伤性改变与抗损伤反应, 掌握好两方面的规律, 充分利用对人体好的一方面, 避免对人体有害的一方面, 使疾病向好的一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琳.论诊断病理学新技术应用中的辩证思维[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5.

[2]张慧明.把辩证法带入病理实验教学中[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3]陈光平.刍议辩证思维方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6.

[4]王颖, 文继舫, 冯德云, 周建华.浅谈哲学思想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辩证思维方法案例有哪些 篇4

1.恩格斯所举的辩证思维的例子

恩格斯在回击德国另一位哲学家杜林对自己理论的批判时,举了一个矛盾思维的例子,来显示辩证思维的强大:

People who in other respects show a fair degree of common sense may regard this statement as having the same self-evident validity as the statement that a straight line cannot be a curve and a curve cannot be straight. But, regardless of all protests made by common sense, the differential calculu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nevertheless equates straight lines and curves, and thus obtains results which common sense, insisting on the absurdity of straight lines being identical with curves, can never attain.

大意是说,在微积分里,曲线可以看作直线,这在常人看来是矛盾的,是违反逻辑的,但辩证思维却可以接受,所以辩证思维很牛。

这个例子是搞笑的,我们知道:

1 2

1+1=2

也就是说1在加1的条件下可以等于2,这个条件是不能省略的。这也是符合逻辑的。

同样,在微积分里:

曲线直线

曲线+极限=直线

曲线在被极限分段的情况下,可以等同于直线,极限这个概念是万万不能省略的,这是微积分的灵魂,省略了极限,也就无所谓微积分。

如果你人为的省略了极限,自然可以推论出

曲线=直线

这样换缪的问题。

这里恩格斯只是证明了思想的无边无际性,更需要一种逻辑来为思想立法。否则理性就是毫无用处的馄饨。

2.辩证思维:是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

比如买股票,别人买进的时候你跟着买进,别人抛出的时候你跟着抛出,那你必定不可能赚到很多,甚至要赔本。

如果用辩证法来买股票,那就应该是别人买进的时候抛出,别人抛出的时候买进。

辩证思维方法 篇5

形式逻辑是使数学保持自身健康的卫生规则, 微积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虽离不开形式逻辑, 但是微积分学的一些重大的、原创性的思想方法的获得是源于形式逻辑思维以外的辩证逻辑.这是因为“形式逻辑只承认既得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 只研究这些概念、判断和推理是否符合逻辑规则, 辩证逻辑则把概念、推理、判断都看作是一种运动着的东西”[1], 辩证逻辑认为概念还在发展变化之中, “它主要着眼于概念的内在矛盾运动及其相互转化, 它把逻辑范畴的辩证关系的研究, 作为逻辑体系的主要内容” [2].辩证逻辑具有联系内容的特征, 正因为它是一种联系内容的逻辑, 而不同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所以也就不能完全用相对独立于内容的形式语言来表达, 因而具有非形式化的特征;辩证逻辑要研究思维形式如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 如何正确反映事物的内部矛盾, 有机联系和转化等问题, 这就决定了辩证逻辑具有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态特征;辩证逻辑思维的方式着重于从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上, 即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其研究对象, 因而它还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总之, 辩证逻辑反映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的灵活性、可变性和辩证的矛盾性.“在人的思维中, 是要运用到形式逻辑思维的, 然而那是在概念定了格之后才能研究它, 只把概念看作认识的结果.而辩证思维则把它看作一个认识过程.如果借用常量与变量的概念来比喻, 则一个人的思维原本是一个变量x, 辩证逻辑正好刻划了变量的不断变化、发展的面目, 而形式逻辑只在x取为某个值x0时, 才来研究它.”[1]

辩证逻辑思维规律与形式逻辑思维规律的关系是:“前者是高级的思维规律, 后者是低级的思维规律.”[3]辩证逻辑思维规律是以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为基础的, 辩证逻辑思维规律是动态下的逻辑思维规律, 而动态是由一个个静态组成的, 由静态所表现和度量的, 因而辩证逻辑思维规律在相对静态下时, 就变成了静态下的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了.形式逻辑思维规律是辩证逻辑从动态到静态后的有机的一环.例如数列极限ε-N定义, 就是刻划辩证逻辑思维规律的运动与静止的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数学模型.

数列极限limnxn=a的“ε-N”定义中, ε具有确定性与任意性二重性, ε的确定性是找N的根据, N在解静态的初等数学不等式|xn-a|<ε下而求得, 可见, 在ε>0给定后, 一个动态的极限过程被凝固成了一个静态的画面;另一方面, 为了刻画xna的无限接近程度, 又需要ε具有任意性, 随ε的变化, 就得到一系列静态的画面, 这些画面的集合就构成了动态的极限过程, 因此实现了一系列静态到动态的飞跃, 实现了一系列有限向无限的飞跃.因此, 数列极限ε-N定义的逻辑思维规律可以说“是变量静态下的形式逻辑思维规律” [4].

微积分与初等数学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初等数学是常量数学, 是静态的, 它是在形式逻辑范围内活动的, 初等数学看问题的立场、观点, 是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而微积分是变量数学, 是动态的, 它看问题的立场、观点, 则是联系的、运动变化的, 因而是辩证的.初等数学与变量数学的关系, 就像解剖学中解剖学与生理学, 前者研究死的躯体, 后者研究活的身体, 初等数学只涉及固定和有限, 而微积分却包含了运动、变化和无限.[3]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微积分一开始就与初等数学运算相矛盾, 因此, 只需也只有用唯物辩证法去理解它.” [5]

2例谈常量与变量互易法所遵从的辩证逻辑思维规律

1) 微积分学中变动上限的定积分axf (x) dx, 按定积分定义, 积分限原本是确定的量, 在此却改为变量;定积分本质是一个数值, 在此却表示一个函数;在同一个表示式中x具有变与不变二重性, 而且把作为积分上限的x和作为积分变量的x视为两个独立的量, 这正是辩证逻辑思维所具有的灵活性.变动上限的定积分的概念与符号的引出, 雄辩地说明了辩证逻辑思维是在概念的运动、变化、联系和对立统一中把握概念, 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

2) 重积分和三重积分的计算策略是, 在直角坐标系下化重积分为累计积分, 先是固定一个变量, 不妨先固定x=x0, 得

A (x0) =∫φ1 (x0) φ2 (x0) f (x0, y) dy,

再让x0变为任意的x, 得

A (x) =∫φ1 (x) φ2 (x) f (x, y) dy,

最后对x积分, 得

Df (xy) dxdy=abdxφ1 (x) φ2 (x) f (xy) dy.

运算中把x一会儿看成常量, 一会儿又看成变量, 无疑体现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可变性.

3) 求导函数f′ (x) 时, 先把x看作常量, Δx是变量, 令tx则有

f (x) =limΔx0f (x+Δx) -f (x) Δx=limt0f (x+t) -f (x) t

当极限过程完成后得到f′ (x) , 这时又把x看成了变量.

4) 求偏导函数F (xy) x时, 变量y看作常量, 而在整个函数F (x, y) 和F (xy) x中, y本身却是变量.因此y体现了变的一面, 又有相对的暂时的不变性.y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本质上就是一种辩证逻辑思维, 这也体现了辩证逻辑思维所具有的辩证的矛盾性.

从以上数例, 不难看出辩证逻辑思维是微积分思想方法的主要力量;不难体会微积分中的所有静态的表达都是来自对变化的动态的考察, 如果离开了变化, 去孤立、静止地教和学, 就违背了数学思维的辩证性.

因此, 微积分教学要善于洞察教科书形式逻辑表达背后的辩证逻辑, 克服只重视形式逻辑思维而不重视辩证逻辑思维的倾向;帮助和引导学生自觉去体会微积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所执行和使用的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让学生的思想冲破形式逻辑思维的桎梏, 领略数学家解决数学问题的智慧与策略, 从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72.

[2]孙名符.数学.逻辑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46, 50, 53.

[3]张顺燕.数学的源与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417, 421.

[4]刘广云.变量数学思维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76, 77, 105-135.

辩证思维方法 篇6

一、正确认知辩证思维能力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 辩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它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学生可以通过对习题的回顾, 辩证地考虑解题思路, 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 解题能力得到发展。所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维水平密切相关。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正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 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 反思思维过程, 纠正思维错误,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这种转化。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会逐渐达到成熟。

二、三种辩证思维能力的运用探讨

(1) 矛盾与转化。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事物矛盾法则。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 有时候会共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导致事物发生质变, 造成事物的运动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也要遵循这种对立统一的法则。比如数学定义中, 正数和负数、整数和分数, 都是以对立面的存在为依据的。在数学运算过程中, 加法和减法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它们既可以相互转化, 又可以独立存在。在数学教学时,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难题转化成它的对立面, 这样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下面, 我们举例对此说明。

例1:对式子 (x+1) (x+2) (x+3) (x+6) +x2进行因式分解。

思考:若展开前面的四个因式, 不仅计算复杂, 还可能无法分解;若任意组合, 也没有规律。通过观察, 可把第一个和第四个因式分为一组, 二三因式分为一组, 展开后有相同因式x2+6, 分解后的两个因式中的5x、7x, 平均数是6x, 所以设y=x2+6x+6, 即可解决问题。

解:上式= (x2+5x+6) (x2+7+6) +x2。

当y=x2+6x+6时, 上式= (y-x) (y+x) =y2-x2+x2=y2。

所以, 上式=x2+6x+6。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得出, 当题目具有特殊的数量关系时, 用直接方法比较困难, 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 就会变得简单易懂。这样, 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矛盾转化的作用, 了解灵活转化的思维辩证方法, 而且还能充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特殊和一般。学生在认识事物时, 往往是从特殊到一般。

特殊和一般也是一对矛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对特殊和一般这对辩证关系进行正确处理,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证明圆周角定理, 要讨论三种情况, 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分析, 思考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从而把一般情况转化成特殊情况处理, 让学生掌握这种一般到特殊和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维解题方法, 从而使辩证思维受到教育和训练。在对无法直接解决的一般问题进行求解时, 往往要以一种特殊的容易的情况作为基础, 去寻找解题思路, 从而找到普遍规律。

例2:在下图中, △ABC在圆O中内接, 圆半径是5, AC=8, cos B是多少?

分析:若直接求Cos B, 有较大难度, 因为既没有直角三角形, 也无法用半径是5的这个条件。于是考虑添加辅助线, 作出直径, 从而使得Cos B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

通过上面的问题, 学生们可以看到, 事物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质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在数学教学之中, 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只要教师逐步培养,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不断巩固和提高辩证思维方法, 所有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总结

牵手辩证思维提升作文立意 篇7

辩证思维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发展地看问题, 不要静止不变地看问题;要联系地看问题, 不要孤立地看问题。

很多中考作文题都带有辩证色彩, 如2011 年福州题:化解生活难题, 跨越学习高度, 迎接机遇挑战, 架设心灵桥梁, 独辟创新蹊径, 领略人生风景, 常常需要“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 少走一步, 也许功亏一篑, 再走一步, 可能柳暗花明。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 写一篇文章。

这道作文题启发考生思考坚持与成功, 积累与突破,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又如江苏常州题:“理解, 是一种慢慢的过程”, 这道题也需要考生思考“慢慢的”内涵, 注意到这是一个由“不理解”到“有所理解”再到“理解”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发展变化过程。要写好这一类作文, 只有文字基础、作文技巧是不够的, 还要会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 使立意更佳。

1. 指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分析问题时, 既能看到事物的一方面, 又能看到它的另一方面;既看到事物的正面, 又注意到它的反面;既看到事物发展的主流, 又看到事物发展的支流, 这样就能全面地剖析问题, 抓住事物的本质, 得出深刻的立意。

例如, 2006 年广州中考作文以“创意的快乐”或“创意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一提到“创意”, 绝大部分作文中都是溢美之词, 有一位考生的立意则显得格外出众, 他写道:在新世纪的今天, 创意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但如果使用不当, 创意也会带来空前的灾难, 就像托尔斯泰睿智的话语:“任何光明都会带来影子。”只有以爱为前提, 不生邪恶之心, 创意才会为人们带来快乐, 带来幸福, 如果创意出自险恶用心, 那就会带来灾难和痛苦。

作者既看到“创意”的积极效用, 又看到它可能引发的消极作用, 论证周密, 令人信服。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属于辩证思维, 如果能够将这种辩证思维运用到作文立意中去, 看问题更全面, 立意就更符合客观事实, 更能揭示事物本质, 因而更深刻。

2. 指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 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人与事。如果学生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作文的立意才会准确而深刻。如2011 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知识的丰富, 认识的提高, 情感的加深, 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 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语几个关键词“丰富”“提高”“加深”“养成”对立意有明显的提示, 即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应该从一件或几件事中体现逐渐深入、递进的变化, 展现思想认识和心智上的提升与飞跃。如有一篇满分作文就写了自己三个阶段看的不同书籍和得到的不同感受。

节选部分内容如下:“四五岁时……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过同情的眼泪, 也在梦中把她请到家, 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晚餐, 给她穿上暖和的羽绒衣;我曾被《白雪公主》中那阴险狠毒的王后气得咬牙切齿, 也被七个小矮人的滑稽逗得哈哈大笑, 更被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感动得热泪盈眶。”“渐渐地, 我长大了, 上学了……从书中人物身上, 我学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我也懂得明辨是非的重要性;我也懂得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包容。在日积月累的读书中, 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这篇佳作好就好在写出了在日积月累的读书习惯养成中对书的认识、情感逐渐加深的变化过程。这种立意构思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所以准确而深刻。

3. 指导学生有联系地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事物内部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很多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比如写一件事, 往往将事情写完就结束, 不会进一步思考, 将事件与事件的意义, 将此件事与彼事件联系起来, 挖掘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比如命题作文《跨入青春的门槛》, 有位学生写的是自己害怕跑1000 米, 后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 自己树立信念, 坚持训练, 终于通过了补考。结尾是这样的:到最后两百米, 我体力不支了, 我就快晕眩了。于是, 我不断地提醒自己, 顶住, 顶住, 你一定行的!终于, 我胜利到达终点, 不可能的事, 我做到了, 这是我跨入青春门槛最难忘的事情。

这篇作文很有代表性, 选材和文字表达都没问题, 但和多数学生一样只是叙述了青春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事情写完了就在末尾点一下题, 而不去思考事件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作文显得肤浅。

要能引导学生领悟到运用联系的观点, 将自身经历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 从小事中窥见大意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才能给人以启示、教育, 立意才深刻, 文章才得以升华。以上面那篇作文为模板, 应思考为什么写这件事, 它与青春有何关系, 它给了人什么启示、教训, 蕴含什么道理, 将结尾改写为:跨入青春的门槛, 我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在最艰难的时刻, 在就要挺不住的日子里, 要坚定地告诉自己, 挺住, 挺住, 你一定行的, 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脚步会带领我们跨过一道道人生的门槛。

这样将事件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 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立意才能更深刻。

培养辩证思维,提高应试能力 篇8

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是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贯穿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及价值观的一条主线,也是社会生活中经常面对的基本问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客观第一,主观第二;实践第一,认识第二;社会存在第一,社会意识第二;第一决定第二,第二反作用于第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牢固树立这一观点,会鉴别许多非马列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试题中的“思想”、“意念”、“主观认识”、“价值观”、“文化”、“思潮”、“政策”、“指导思想”等的决定作用可以统统排除。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23题: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2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3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4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A.12 B.14 C.23 D.34

解析:34两项中价值观的“决定作用”显然违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予以排除,故选A。

二、变化恒久远,矛盾永流传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个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如果有永恒的事物,就是“变”。除了所谓的“虚空”外,在现实世界里, 没有完全孤立的事物, 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要树立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20题:

拿破仑说过,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1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2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3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4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12 B.14 C.23 D.34

解析:拿破仑看到的“狮子”与今天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这是坚持发展的观点;看“狮子觉醒”不能只看到威胁,还要看到“机遇”、“和平”和“进步”,这坚持了全面的观点。题目中的“机遇与威胁”、“和平与动荡”、“进步与倒退 ”与选项中的“和而不同”、“同而不和”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故选B.

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17世纪末,在普鲁士王宫里 ,大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向王室成员和众多贵族宣讲宇宙观时提出:“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听者哗然,不少人不信,请宫女到花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 谁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叶子。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红楼梦人物448人形态各异,梁山108条好汉,性格样貌各不相同。即使复印件和原件不尽相同。推而广之,世界上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动物和植物。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民族、群体,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制度、政策、措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树立这样一种思想, 那些诸如“相同”、“同一”、“趋同”、“消灭差别”、“取消差距”、“甲就是乙”之类的说法就很容易辨别其正误。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Ⅱ文综卷第19题: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 ,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1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3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4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12 B.13 C.24 D.34

解析: 世界上没有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完全相同的艺术作品,海峡两岸的文化的差别也不会消失,恰恰相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故排除34,选A。

又如2013年江苏.政治卷第17题:

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3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4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12 B.13 C.23 D.24

解析:既然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他各国都奉行吗? 不是还有强权外交和霸权主义吗? 排除1,人和人的利益差别都不能消除,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差别就能消除吗? 排除4,答案便是C。

四、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偏激言行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自身的存在,超过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适度的“言”使人悦耳爱听,适度的“行”,才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否则只会如俗语所说“糖多了不甜”、“蜜多了发粘”。明白了这个道理,诸如“越多越好”、“越少越好”、“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此类的说法就不难辨明真伪。

例如2013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15题:

2011年我国城 乡居民人 民币储蓄 存款余额 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

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2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增长而增长3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4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A.12 B.13 C.24 D.34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中,第2项说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增长而增长 ,任何事物的增长都有一个限度 ,储蓄不会随着GDP增长而无限增长,也不会同步增长,甚至在GDP增长加快的某些特殊时期,如通货膨胀初期,储蓄会急剧减少而进入投资领域,故排除2。第3项中说,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用“比较”一词,非常注意分寸和火候,体现了适度原则,也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题意,故当选。答案当在B和D中选出,也就是在1和4中选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储蓄会减少,排除1,故选D。

又如2014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16题: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解析:领会了适度原则的内涵和实质,本题中的“大幅度提高税率”、“提高职工工资”和“扩大资本市场规模”等说法,很容易被排除,发展才是硬道理,故选B。

五、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合二为一

看问题要全面,就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固执一面,偏执一词。特别在分析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时,不能只看到积极的一面忽略消极的作用,在判断形势的时候,只看到形势大好而看不到挑战和困难,评价人物也不能只看到历史的进步性而看不到阶级的局限性……这一点, 在让考生谈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影响之类的主观性试题中尤为重要。

例如2013年安徽政治卷第8题: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 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C.认识世界要发挥文化的作用

D.要发挥文化改造世界观的能动作用

角度选择中的辩证思维 篇9

小题大做, 通过小事件反映大主题

小题大做就是深入挖掘, 以小见大, 透过一滴水看太阳。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有大事、有小事, 小事不一定没有新闻价值。要深入开掘, 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捕捉生活的闪光之处, 将小的新闻事件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思考, 通过对小事件的前后对比, 反映人们观念的转变, 反映出时代变化的大主题。新闻角度选得小, 便于把新闻事件报道得更具体可感, 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2008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滕芝老汉记下的山村变迁》一文, 作者将“日记账”这件日常生活小事, 放到历史的、时代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分析, 从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发现重大的新闻内涵。滕老汉50年来每天都写日记, 一本本发黄的“日记账”, 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 记述了小山村的巨大变迁。作者正是由滕老汉的日记账作为切入点, 采用“一滴水见太阳”的手法, 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30年给农村带来的显著变化。正如村民滕芝所说:“日子越过越好了!尤其是这几年,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接二连三, 我们农民不仅负担大大减轻, 而且还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跟城里人一样得到了不少补贴。烦心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愁喽!”日记不仅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变化, 更反映出了时代精神。

新闻奖获奖消息《荔浦5万农民坐在家里“变”工人》一文开头写道:“老太太坐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削马蹄, 一天至少也能挣一二十元钱, 全县有5万农民这样为县里4家大型马蹄罐头厂工作。可以这样说,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荔浦县域经济, 而且, 也给几个乡镇的农民增收带来了最直接的好处。”通过对该县农民和食品公司负责人分别进行采访, 记者全面了解了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在写作时以该县农民劳动条件的变化作为切入点, 在报道中使用大量引语, 紧紧围绕“变”做文章, 反映了在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这一时代背景下, 荔浦县引导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和县域企业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同中求异, 独辟蹊径选角度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 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他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 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 求异思维要求在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 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 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同一新闻事件, 往往包含不同的层面和意义, 这就给记者提供了同源不同质的竞争空间。对于同样的新闻事件, 记者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 则能使采写的报道独树一帜。新闻采写中善用求异思维, 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审视新闻事件, 写作不同主题的报道, 能让人耳目一新, 增添报道的价值。

新华网2004年3月12日《1500亿元农资市场呼唤现代物流》一文, 在报道“三农”问题上可以说是独辟蹊径, 视角独特, 是记者运用求异思维选择报道角度的佳作。文章开头引用了来自贵州六枝特区陇脚乡的杨喜秀代表的一段话, “去年买的油菜种子标的是名牌, 可种下去全毁了。还有化肥、农药, 都是大厂家的牌子, 花了很多钱, 用了心里还是没底……”一般来说, 对于这段话, 记者可以从“打假”的角度来谈假化肥、假农药引起的坑农害农问题, 可以从舆论监督的角度来谈有关部门的失职问题, 还可以从“品牌效应”的角度来谈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甚至还可以从农民积极性受挫的角度来谈不利于农业增产、增收的问题等。当然, 这些角度固然可以写, 但新意不多。本文记者避开了只围绕后果的单一报道思路, 另辟蹊径, 围绕着我国化肥流通渠道混乱的角度进行阐发, 既有相关的背景介绍, 又有相关人士的观点和建议, 以此反映加紧完善农资管理、培育和建立现代化的农资流通体系的重要性这一新颖的主题。

化硬为软, 让新闻角度更吸引受众

有时为了使那些纯政策性的经济性的“硬新闻”得到受众欢迎, 就得在各方面巧妙运作, 把经济报道和政策性报道与民间习俗、社会风尚、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融合, 既有硬新闻的信息内容, 又有软新闻的表达形式, “软硬兼施”, 使新闻报道视角独特, 受人欢迎。

硬新闻进行软化处理, 可以提升传播效果。当前媒体普遍重视的表达手法是故事化的叙述, 从具有重大题材意义的“硬新闻”中挖掘软性、贴近性的资讯, 选取受众易于接受的角度, 从表达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满足受众需求。“软些, 软些, 再软些”是当代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策略。

2007年9月5日, 《甘肃日报》发表的言论《始终想到“最低”处》, 作者巧妙选取了兰州一位享受低保的市民无意间的一句话作为切入点, 以随后政府出台的一项给低保对象发放临时补贴的决定作为照应, 步步为营, 介绍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具体政策, 从“最低”处着手, 而将目光投向“最高”处。作品通过一位享受低保的市民的“私人想法”, 引出了各级政府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具体政策, 于不经意间将“最低阶层”的生活和党的“最高利益”结合起来, 避免了硬邦邦的“公文式报道”,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想群众之所想”,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这一现实主题。作品充分考虑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认知效果, 使用故事性叙述手法和接近群众的语言, 把解决“民生问题”一步步引向“和谐社会”建设。

逆向思维, 从相反的角度寻找价值

逆向思维, 就是从相反的角度去考察对象和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是相对于定向思维而言的。人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 往往会受到固有思维方法的影响, 使思维活动因循着一定轨道, 形成思维定式。逆向思维是符合辩证法要求的。逆向思维使记者站在新的角度, 独立、灵活地进行思考, 摆脱经验思维的束缚, 赋予记者独特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逆向思维用于新闻写作中, 有助于写出独家新闻。

《西海都市报》刊发《体育设施好了学生体质差了》一文正值奥运期间, 与体育有关的话题都是新闻报道的热点。许多记者都看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设施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这些正面信息, 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了报道。而该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 在全民关注体育运动的大背景下, 对当前省内不少学校体育设施的大改善进行反向思维, 发现近年来, 我省不少学校不惜巨资建起了塑胶操场, 操场变漂亮了, 体育课却成了一门无足轻重的课程, 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记者以一项31年未被打破的田径纪录为切入点, 提出从重视体育课做起, 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才是发展体育强国的基础。正是成功运用逆向思维, 才使这篇报道主题更深刻、更具现实意义, 从而荣获了中国新闻奖。

又如, 某省文物管理部门曾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该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追回近几年丢失的100多件珍贵文物, 避免了重大损失。当地多家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正面报道, 唯独新华社一名记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逆向思维, 看到这一事实背后可能隐藏的管理混乱。通过深入调查采访, 记者发现了该部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仓库铁锁锈迹斑斑;窗户没有防护栏, 形同虚设;珍贵字画布满了蜘蛛网, 被虫蛀、鼠咬……最后记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角度, 采写出了一组揭示该文物管理部门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的批评性报道, 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也是一则成功运用逆向思维选择独特报道角度的典型实例。

选择最佳新闻角度, 就是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 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 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新闻角度的选择, 要以事实为基础, 切忌主观臆造, 或不顾实际强扭角度。要选准最佳新闻角度, 需要记者运用辩证思维, 着眼全局, 立体化透视, 这样才能找到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 写出“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马希顺:《站稳立场莫趋功利——谈新闻写作角度问题》, 《新闻窗》, 2007 (1) 。

[2].方化民:《新闻角度简论》, 《新闻前哨》, 2002 (2) 。

上一篇:适任评估下一篇:线性代数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