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探析

2024-07-24

辩证探析(精选11篇)

辩证探析 篇1

一、会计与统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 会计与统计的区别

第一, 核算对象的区别。会计是通过运用专业的会计方法, 来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和计算, 从而反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情况, 它是以货币计量单位为主要载体进行核算的方法。统计是运用特定的方法来对企业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诸如分类、或是分组的核算, 然后得出一系列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 来考察和判断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或是经营活动时的综合水平、发展速度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等重要情况, 它是对实物量与价值量进行核算的一种双重性核算方法。

第二, 核算方法上的区别。会计和统计都需要通过信息数据等资料的收集、加工、分析等来进行核算, 但是, 会计采用的是复式记账方法来对经济活动进行登记、分类和汇总, 其前提基础是凭证和账户。统计是采用诸如分组和指标等描述和科学推算方法, 对经济活动的总体特征进行把握和控制, 其前提基础是基于客观现象所做的大量调查。

第三, 分类标准上的区别。会计核算主要是按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施工房地产、对外经济合作、金融保险”这八大行业进行主管式分类的, 统计核算的分类标准主要是通过采用品质标志或是数量标志进行分类的产品式或是产业式标准。

第四, 核算范围与口径上的区别。会计的核算范围包括企业主营和附营业务的全部成果, 在进行核算时, 主要是以取得价款或索取价款凭证为核算依据。统计的核算范围仅限于其主营业务成果, 主要以发货为核算依据, 包含那些不合格产品所产生的价值。

(二)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

会计和统计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市场经济的信息和信号, 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要予以重视的信息来源和方式。会计学与统计学都具有典型的计量特征, 同为计量手段, 二者有相通之处。二者都是依靠自身职能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核算监督和服务。在核算依据上, 会计与统计都是使用原始记录和原始凭证, 对对方的核算成果相互使用;其次, 在很多经济指标如资产、负债等方面, 会计与统计核算基本都是相同的, 不管在核算口径还是在计算方法上两者都显示出一致性。

第一, 会计核算中大量运用统计方法。在会计工作中, 特别是管理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审计等学科, 大量运用了统计分组、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统计指数、回归分析、统计控制、投资风险价值评定等统计分析方法, 将统计的数量分析方法运用于会计之中,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会计学的内容, 而且也将扩展会计的职能, 使会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事后反映和单纯提供记录和核算的信息, 而是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未来、参与决策, 并对日常经济业务按预定目标进行有效控制与考核。这无疑强化会计的管理职能。从会计学的发展趋势来看, 统计方法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 越来越重要。

第二, 统计工作中充分运用会计资料和会计方法。统计中运用会计资料与会计方法比比皆是, 如统计对经济效益的评价、统计指标的连锁分析、企业绩效的评价等均需要用到会计相关指标, 特别是在企业统计中, 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都需要从会计核算中取得。会计方法和手段应用于统计之中,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统计的内容, 促进了统计核算方法的局限于报表的填制、上报, 而是进一步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预测。

第三, 在微观和宏观核算中, 会计与统计相互交叉、补充, 共同组成具有计量特征的应用学科。会计与统计各自行使着不同的职能。会计作为会计主体核算自身经营状况的一种计量方法, 具有较强的个体特征。因此在微观核算中, 主要以会计核算为主, 其他核算制度, 包括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设计都以会计制度为轴心。但是, 会计的对象和核算内容决定了它不可能对非会计主体及隐性经济的业务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计量, 而统计则可以采用抽样推断、虚拟收支等方法弥补会计的不足。宏观核算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 则以统计核算为主, 其他核算服从统计核算的要求。

二、会计与统计协调统一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会计、统计核算的自成体系, 导致大量重复劳动和相互矛盾。相当多的会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统计知识, 导致财务报表分析停留在简单的运算上, 因而在其所提供的财务分析报告中, 问题流于表面化, 很少触及深度性的分析;在涉及筹资和投资的预测、成本控制等方面, 由于缺乏相关的统计知识, 会计人员往往感到棘手。与此同时, 统计人员没有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 对于会计账目和报表认识肤浅, 特别是在牵涉到会计资料向统计资料转换时无从下手, 以至于不少会计资料被闲置, 另一方面却要大费周章去搜集一些重复的数据信息。这种低效率的核算方法, 无疑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和良性的发展。经济核算中, 会计和统计虽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但它们却是殊途同归, 都是在为决策者提供经营和财务信息。会计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成果核算、评价, 提供财务信息, 统计对经济现象数量研究, 提供统计信息。二者为决策者提供的信息是最基础的信息, 决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和利用。因此,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必然要求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必须尽快实现统一, 以促进企业核算工作效率的快速提高。

三、当前经济管理体系中实现会计与统计辩证统一的途径

(一) 培养精通会计与统计的复合型人才

企事业单位在对人员进行招聘时, 不应局限于单一的人才, 而应该留意会计与统计两方面都精通的人才。除此之外, 公司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养, 其培养内容和目标应将会计与统计相统一, 将员工推向复合型人才的道路, 以更加适应当前经济管理情况, 促进其核算能力的不断提升, 为公司储备更多的人才。会计与统计人员自身也要对各方面的数据、资料广泛收集和研究,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接触和吸收其他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

(二) 建立新型的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模式

在现代经济潮流下, 各个单位应该强化内部管理, 为单位会计与统计的统一创造良好的环境, 面向市场对适合会计与统一两者统一的新型模式和会计统计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其次, 企事业单位还在留意信息收集、传送的同时, 注意信息加工和使用, 充分利用软件和网络技术, 为会计信息与统计语言之间的转化提供技术支持, 以实现两者信息之间最直接有效的利用和转化,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 促进统计与会计相互统一的实现。

(三) 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

要促进会计与统计的统一, 首先应该对会计、统计核算体制加以完善, 在满足国民经济核算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对财务收支统计制度或会计决算制度进行制定。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在收支资料上, 不仅要依据财政预算体制要求严格对财政部门上报, 还必须在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及统计核算要求的基础上, 按块逐级将全部资料对统计部门上报, 然后按主管系统、产业部门的分类由统计部门统一汇总。其次, 可以通过对现代信息手段的利用, 不断促进会计与统计信息的共享和互补, 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 亦或理论与实务方面, 都应该将统计与会计统一起来, 在实现两者核算互补的同时, 合理利用统计、会计信息资源。

(四) 对会计、统计核算指标进行规范

在核算工作中, 对会计、统计相同的指标, 不论指标名称、含义还是计算口径、计算方法都应该力求两者之间的一致性, 对两者之间的共同语言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会计、统计核算指标进行规范, 对存在差异的资料, 在力求统一的同时应做好明确分工, 相互补充, 注意会计、统计的协调性。其次,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促进会计、统计在核算方法上的不断借鉴和补充, 比如在货币价值计量核算方面可以对会计核算数据多加借鉴, 在宏观统计方面可以对大量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吸收和借鉴, 为会计、统计的统一奠定深厚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 会计与统计核算一直存在着互相独立的现象, 这种模式给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培养会计与统计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建立新型的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模式, 为两者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完善会计、统计核算体制, 促进会计、统计信息共享和互补的实现;对会计、统计核算指标进行规范, 不断促进两者方法上的借鉴和补充, 以加快推动会计与统计统一的步伐, 更好地保证经济运行,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宫向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J].中国外资, 2012, 09:158.

[2]戴燕.经济核算中会计、统计核算统一性探究[J].中国商贸, 2014, 34:213-214.

辩证探析 篇2

1.《启蒙辩证法》(1947):“否定的辩证法”的雏形

作为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合著的一部力作,《启蒙辩证法》(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并没有严密的体系构建,而是一些片断性的哲学论证文章集,但它却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在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与阿多尔诺首先论述了“启蒙”的概念。认为启蒙并非专指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而是对渗透在人类社会文化中“最一般意义上的进步思想”的总称。书的一开头,他们便指出,“从进步思想最广泛的意义来看,历来启蒙的目的都是使人们摆脱恐惧,成为主人。”[18]“启蒙纲领”就是使世界清醒,“消除神话,用知识来代替想象”[19]。启蒙精神是要摧毁神话,“但是为启蒙精神所摧毁的神话本身,已经是启蒙精神自己的产物”[20]。就是说,启蒙过程中的理性,最初是作为神话的解毒剂出现的,但在后来,“理性变成了对目的性的盲目”[21],“思想完全变成了机制”[22],“纯粹理性变成了非理性”[23],而理性本身,也就是说,“一切形式的真理都会成为偶像被盲目崇拜”[24],从而走向它反面——一种新的神话。这样,神话就已是启蒙,而启蒙退化为神话。[25]于是,所谓“启蒙辩证法”,就是那个旨在征服自然和打破禁锢理性的神话枷锁解放理性的启蒙精神,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而转向了它的反面:它本想破除迷信,但实际却陷入迷信;它本想提倡自由、博爱,但现实却走向统治和压迫;它旨在反对专制、极权,但自己实则却成了极权主义;它本身是手段,而最终却偶像化了;它本想进步,但实际上则导致了退步。所以,一部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野蛮史,“不可阻挡的进步的厄运就是不可阻挡的退步”[26]。启蒙辩证法也就意味着启蒙的自我否定与自我毁灭。

《启蒙辩证法》揭露了启蒙精神的反面作用,即“已从历史上的教育推进作用,发展成了欺骗群众的工具”[27]。它的主要目的是“把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批判追踪到启蒙精神的自我摧毁,并把极权主义归因于科学的逻辑,进而对西方社会和西方思想进行激进的批判”。[28]这里,“批判已经不在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29]他们揭露的不仅是启蒙精神、技术理性、大众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否定性,还第一次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了系统批判与否定,并深刻揭露出一切资产阶级思想“都具有趋向对立面的倾向”[30]。当然,竭力鼓吹悲观主义,也是弥漫全书的一个基调。书中用悲观主义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文明的未来作了悲观

的预测和展望,从而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史上悲观主义的浪漫主义文明批判之先河,并为“否定的辩证法”的形成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标志着其雏形的基本形成。[31]

2.“崩溃的逻辑”:“否定的辩证法”的成熟与终结

如果说“启蒙辩证法”的形成过程,对阿多尔诺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性,那么就是它显著地改变了“崩溃的逻辑”(Logik des Zerfalls/logic of collapse)的理论力场,使“崩溃的逻辑”本身被主题化。随着《启蒙辩证法》的完结,这样原先处于潜伏之中的“崩溃的逻辑”就走到前台,并最终在完全变化了的理论力场中转型成为“否定的辩证法”。[32] 阿多尔诺正是基于这种绝对否定性的辩证法,对包括一切本体论哲学、二元论哲学、体系哲学在内的传统哲学进行了全面颠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彻底批判。

阿多尔诺哲学批判的指向是令人战栗的。他要否定的正是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在远古时代得以确立的基础,即“一”。这个“一”就是万物(像)背后的本质,可谓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之发轫。然后才有了柏拉图的理念说(“一”和它的分有等级)、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第一哲学和中世纪__的上帝(神化的、作为绝对本质的“一”)。[33]说到底,这个“一”当是全部唯心主义同一性原则的逻辑基奠。而同一性无非是一种不宽容自身之外的任何主体性思维,它要求客体的绝对同一和服从。但在阿多尔诺看来,“真理,即主体与客体在其中彼此渗透的星丛,既不能还原为主观性,也不能还原为存在”[34]。因此,不仅黑格尔辩证法,包括当代从尼采(Friedrick Nietzsche)、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胡塞尔(Edmund Husserl)一直到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萨特,都不过是以新的手腕做同一个虚假的预设,至多是原来的绝对观念现在被称作“权力意志”、“意向性”、“第一哲学”或“存在”。实质都是突出主体性、贬抑客体以便更有效地支配客体的人类主体性圈套,但这种圈套最终又套住了人本身。所以,阿多尔诺强调“在批判本体论时,我们并不打算建立另一种本体论,甚至一种非本体论的本体论”[35]。

然而,阿多尔诺批判本体论的目的,并不只是在于强调辩证法的非本体论化,而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受商品交换原则支配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阿多尔诺指出,由于在商品交换原则中,不同的商品具有同一的质(这里的质是指把商品的人类劳动还原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抽象的一般概念),从而使得不同一的个性和成果变成了可通约的、同一的,并最终扩展使整个世界成为同一的和总体的。因此,商品交换原则掩盖了个人与社会的一种虚假的、表面的同一。在这里,人们之间以及人和物之间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居于同样的地位。个人生活逐渐社会化,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www.fw789.com。个人被消融在社会总体之中。这样,个人就不可避免地从属于社会总体,个性就时常受其强制性结构的压抑。所以,个人的真正需要与现存文明结构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且无法克服的矛盾,并不像黑格尔所说的集体或社会与个人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反它们是对立的。[36]因此,为了防止铁板一块的社会总体及其强制性结构对个人及其个性的同化与压制,就应该在各方面竭力捍卫特殊的、不受时间限制的个人的及其个性化自由,从而尊重和恢复特殊的非同一性事物应有的权利与地位。

如果我们以一种目的论的眼光来看待阿多尔诺对传统哲学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与批判,那么同一性和非同一性观念这两个“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构件已经大致成熟了。但我们若搁置这种成见,就会发现本质上它们是阿多尔诺在一个总体稳定的力场中,对“启蒙辩证法”的既有理论空间进行拓展的结果,是“崩溃的逻辑”的另外两个过渡性形态。[37]当“崩溃的逻辑”的理论探索趋于完成,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也就走向成熟了。这是因为“随着他与海德格尔论战的直接化,他所身处其中的理论力场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方向性调整:他原本要求促进哲学的现实化、取消哲学、瓦解哲学,但现在,对于在‘修正了的辩证法观念’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批判的否定的哲学,他感到了一种必要性和迫切性,这一点在他1962年题为‘哲学何为?’(Why Philosophy?)的广播演讲稿和1963年为《黑格尔:三篇研究》(Hegel: Three Studies)撰写的序言中有着明确的表达。”[38] 这里,“批判的否定的哲学”就自然是后来的《否定的辩证法》。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否定的辩证法”趋于成熟之时,也就是“否定的辩证法”瓦解之日。由于“否定的辩证法”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彻底否定,但它并没有指出通向未来的出路,反而导致了绝对否定和悲观绝望。所以,当1968年左派大学生以“单向度社会”中的“文化拒绝”战略起来领导学生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可阿多尔诺不得不站在法庭上批评自己的学生运动领袖时,面对那些自以为在反对一切“同一性”强制的革命女学生赤裸的胸膛,阿多尔诺自然会意识得到“否定的辩证法”之辩证法对他的深深反讽,郁郁而逝,看来是必然的结局。[39]这也正如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所指的,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 在批判现代性方面走得太远,最终也就瓦解了自身理论的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关于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我们如果只是否定,相反则只是毫无意义地赞成、肯定。因为这种否定,无论是形式还是实质,与“否定的辩证法”的绝对否定都极为相似。实际上,单从批判的彻底性来讲,否定是较之扬弃更为深刻的一种思维模式。因此,尽管阿多尔诺片面绝对化无绝对的片面,甚至断然拒绝辩证法的辩证性,而是一味地强调非同一性,但其“否定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对于阿多尔诺本身的思想体系或是对于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总体构建,甚至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后现代思潮(Postmodernism)和当今社会的终极关怀都不无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一点,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就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从理论方面看,研究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其一,有助于正确把握阿多尔诺的整体思想和深刻揭示“否定的辩证法”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与历史地位。一般认为,阿多尔诺一生的思想非常丰富,涉猎的范围极为广泛,“是一个很难画定边界的人”(S·布伦纳语)。但总体来说,对“否定的辩证法”的系统阐释,是阿多尔诺终其一生的最重要

学术成就,最大贡献是从哲学上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激进批判理论奠定了基础。其二,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批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作为以社会批判理论登上现代西方思想舞台的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具影响的流派。阿多尔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研究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思想对于掌握该学派发展脉络及其“批判与重建”的理论主题是颇具意义的。其三,研究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批判、开放的科学体系,它最具生命力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因此,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就必须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同时,研究当代各种理论与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它们当中的最新发展成果,促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其四,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后现代思想,如关于概念与体系的超越、非同一性与中介性的张扬以及反本体、非哲学的转向等等,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后现代思潮都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的现实意义,一是警示社会要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向来是一柄双刃剑,当人们痴迷于科技的进步,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同时科技也征服了人类,并且“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语)。这就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包含自身的对立面,使人类能够征服自然的科学技术或许也正是促使人类毁灭的根源。现时代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科技活动的负面影响,但开创这一先河的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而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则不失为使社会保持清醒的一剂良药。二是阿多尔诺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激烈批判,尤其关于“文化工业”的本质特征与其社会功能的揭露,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堕落、消极方面。尽管阿多尔诺的文化批判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但这种文化反思已是非常深刻、发人深省的,无论对于当代文化发展还是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对话”都是有所裨益的。三是研究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很大意义上有助于社会的人文关怀和自然生态建设。阿多尔诺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是要求自由、解放和走向人道主义的。尤其可贵的是,他并不局限于人类社会的关注,而是思考包括自然生态的整个社会的终极关怀。按照“否定的辩证法”的理解,人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非同一性,不把自己看成地球的主宰,应当同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无疑,这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异曲同工之意,都是基于将来社会的一种正确估判。总之,尽管人们对于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的集体失忆的口实都是一致的,但却丝毫不能使其思想贬值,相反,他的洞察力和批判力愈加深刻。因此,研究“否定的辩证法”,正如阿多尔诺于1969年在《启蒙辩证法》新版说明中的希望,“能提供一些历史资料,或许对读者有所裨益”。

注释:

[1]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63.

[2]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67.

[4][10][11][13][34][35]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50.11.6.157.135.127.133.

[5] 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E.B.阿什顿译,纽约:康帝奴出版社,1973.5.

[6]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80.

[8] 王凤才.为什么说否定辩证法是“瓦解的逻辑”[N].学习时报,-03-25.

[9] 余治平.差异、本质与辩证法的误读——本体论对认识论的抗争[J].宁夏大学学报,(2):32~36.

第七期6月号.

[17] 马丁·杰.阿多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55.

[18][19][20][21][22][23][24][26]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1.6.81.80. 83.107.31.

[25][30]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导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5.

[27][28]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序言[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6.3.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抽象的辩证 篇3

前不久有一个有关艺术的测试在网络上很火爆,据传是美国ABC新闻网的测试。主办者邀请了几位艺术家作为受试者,看看他们能否从一堆绘画作品中,区分出哪些是来自成人的现代艺术作品,哪些是来自4岁左右孩子的涂鸦作品。为了增加测试难度,选择的现代艺术大师作品几乎都是被我们称为“抽象”艺术的类型,而由此得到的结果是,即使是艺术家的眼力也并不比普通人好很多,看错的不在少数。

这种测试早就有人开发出来,流传最广的还有美国波士顿学院心理学系的安吉丽娜·霍利-多兰(AngelinaHawley-Dolan)2011年设计的一个实验,同样把抽象画杰作与杂乱无章的涂鸦混淆在一起,让被试者看其中究竟有没有区别。而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相对正面的,即抽象作品跟瞎涂乱抹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大多数的人能够分辨出大师与大象(实验中混淆了一些动物的即兴成果)的作品,也能对大师杰作与具有天分的孩子作品进行正确的评价。

不过,到了网络泛滥的时代,原本普通的正能量的事情,在似懂非懂、以讹传讹中被不怀好意地解读,这些对于当代艺术、抽象艺术的科学测试,很快成为各类“搞笑排行榜”用来嘲笑艺术的工具,提炼出的噱头无非就是“大师=狗屎?”,“OMG,这些玩意能卖天价啊”,“看看大师们怎么骗钱的”,“教你三分钟成为大师”……诸如此类。

1、什么是“抽象”?

回答这个问题,是要否定一大串的错误想法,抽象不是嗨过头之后的胡涂乱抹,不是随意摆放的点线面组合,也不是根据诸如黄金分割而精确计算的数字建模,更不是画得不像、画得不好的借口。

著名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对于抽象方法的原理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人们有时会把眼前的一块小东西错看成远景上的大山,或者把飘动的纸片错看成飞鸟,而一旦知道了那不过是纸片之类后,便无法再发生刚才的感受了。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原理,德尼总结纳比画家们的经验说:“一幅画在成为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者趣闻轶事之前,实质上是一个按一定秩序敷设各种颜色的平面。”

抽象(Abstract)一词源自于中世纪拉丁语abstraetus,是拉丁语过去分词abstrahere,其中前缀abs,指离开,trahere是指拉和曳,这样就导致抽象的本源包含了如下几个层面的含义:与具体事实无关的,不易把握、隐晦的,与具体物体无关的一种属性,比如“诗意”就是很抽象的概念,而抽象的视角就是除了形式本体,没有主题或叙事内容。

但这些名词解释只能说明抽象艺术的形式特征,而抽象形式并不是近代的发明。尤其在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中都有抽象图形的出现。那么如何解释现代所普遍使用的“抽象”艺术?除了感官上的非具象非再现,还可以概括这样几个点:

主动的

所谓非主动的抽象,是指对抽象(非具象)形式不自觉地使用。比如,希腊和中国的彩陶都使用大量抽象装饰的图案;伊斯兰教的艺术因为教义(先知穆罕默德曾说:画人像是魔鬼的行为,造型者必将在末日审判时遭受严厉的处罚。)而从不描绘实物,使用大量的符号和花纹;中世纪艺术因为透视法的不成熟产生平面与立体交叉混合的图案创作方式;哥特艺术则因为内容的极端情绪化和神秘感而造成不真实的形象……这些艺术形式主要在装饰领域中,作为一种物质创造的附属部分存在。而另一个特例,中国古典绘画则是建立在东方哲学基础上的,虽然有各种以一当百、记黑为白、散点透视方式,与抽象艺术的形式相似,但从本质上并不属于主观的抽象,同今日所说的抽象语言有质的差别。

主动的抽象是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产物,也是具象绘画在摄影术日趋完善的压力下的一种反省—摄影能毫不费力地解决还原真实的问题,那么绘画又何去何从?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认为,抽象是对具象的超越,是脱离三维空间幻觉,也是不再依附主题叙事的思想自足的产品,可以简单解释为“绘画就是绘画本身”的需求。

本质性的

除了摄影的压力外,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不断追求的三维写实,在柏拉图的理论认为,现实是“理念”的影子,那么绘画仿真的现实,就是影子的影子。从这一意义上讲,抽象当然更接近理念本质的样子,对具象主动地超越和革新。通俗的比喻一下,烧脑片《黑客帝国》中,将真实世界看做是由计算机代码构成,这些代码借由和大脑神经联结的连接器将讯号传递到人类大脑,重构为真实的感觉。而抽象艺术也可以理解为,跳过形象产生层,直接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艺术家们从点、线、面开始,再回到点、线、面本身,不经过具体形象,就能读懂万千表象之下的隐秘。这样看来,马列维奇的红黑方块和蒙德里安的格子,康定斯基的线条乃至罗斯科的色域,也许是对整个世界的概括。

个人化

艺术的抽象,与科幻硬核的数字化有根本区别,就是艺术史和图像意义。每个图像,即使抽象的解读,必然要被创作者加入个人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参考,而艺术家与编码工程师的区别,就是个人化——一台计算机可以毫无损失地将图像编码为数字,再由另一台计算机毫无损失地还原成图像,但一个艺术家创造的抽象艺术则完全不可能被另一个艺术家完整地解读并无损地复制。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才创造了众多独一无二的抽象大师。

2、抽象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每个时代新艺术诞生的时候,对于观众来说都不亚于一场地震。抽象艺术刚刚开始时,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举个例子,当1880年雕塑家罗丹为巴黎装饰美术博物馆创作他们所订制的《地狱之门》时,订户心目中的楷模是1400年意大利雕塑家吉贝尔蒂为佛罗伦萨洗礼堂所作的、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国之门”的著名青铜大门—有明暗清晰的透视、近大远小的正确比例、透着轻松高尚的情感。而在罗丹的作品里,人们大约只看到作品上的烟雾笼罩中的起伏、运动,细节几乎一无所出。这时正是罗丹一脚踏在古典主义,一脚迈向现代派的时候。而《巴尔扎克》的订件人,巴黎文学家协会认为罗丹是为了偷工减料而省略了手臂和躯体的刻画,拒绝接收这件作品。公众的谩骂和嘲笑声更是猛烈:“一袋石膏、一头海报、一个雪人、穿拘束衣的疯子(疯人的胳膊经常会被拘束衣的长袖子捆在背后)。”

nlc202309041154

《巴尔扎克》已经具有了半抽象的形态,被睡衣包裹起来的躯体是一个几何状体块,罗丹牺牲了所有细节,采用了最简化简朴的塑造人物本质的节奏和精神的力量。而直到40年后,这件作品才被重新竖立在公共广场上。

不仅是让观众接受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抽象艺术家本身的成长,也不会如《黑客帝国》的Neo一样,一夜之间接入Matrix而参透世界,它是跟随现代艺术的巨大变革一步步成形的。在近半个世纪以文艺复兴为榜样,以三维透视创作为宗旨的西方经典美术史中,如何更真实地模拟自然都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宗旨。而抽象,这种“二维”的,“不真实”的,“扭曲”的,“没技术含量”的“激情”之作,在出现之初几乎完全等同于黑暗中世纪野蛮人的绘画(大名鼎鼎的野兽派就是这个意思)。

在阿纳森的《西方现代艺术史》中,把抽象艺术产生追溯到1863年“落选作品展览会”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与《奥林匹亚》,继而又追溯到1855年库尔贝举行的反学院派的大席棚展览,甚至认为大卫和安格尔的某些作品中已经产生了抽象的视觉语言。

不过通常普遍承认的看法是与印象主义的告别,才是抽象艺术的开始。尤其塞尚,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与着迷于自然色彩的画家产生极大区别。

绘画归根结底还是形与色的魔术,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德加、莫奈一改古典绘画为凸显立体感而创造出的,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式,实现以思维来揣摩光色变化的目的,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用纯色绘画,尝试在眼中,而不是在画面上实现色彩混合。但这种色彩上的变革尚未到达真正的抽象。塞尚则在探索以一种永恒不变的形式去表现自然,重新恢复或者说是重新建立起轮廓线,为此他完全摒弃了线性透视法,物象的体量感在绘画中重新占有统治地位,而这种体量感不是靠线条表现出来的,而是靠作者自由组合的色彩块面表现出来的。

以塞尚为基础,各种流派纷纷继承,或者进一步发挥了塞尚对于色彩和线条的提炼。再加上不同艺术传统与个人风格,形成了不同流派。

艺术史上将纯粹抽象艺术的起点定位在1910年至1917年之间,因为这时才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最重要的先驱者有康定斯基、库普卡、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等人,并且不断有更多的艺术家在其后追随他们的审美理念,为抽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了很多画家。在此之后的现代主义艺术中,同时或前后表现出各种抽象流派、样式,其表述也在语言想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五花八门。

3、为什么看起来画的完全不同,却都称为抽象?

既然抽象是一步步经过艺术家实践而来,那必然会产生了不同的探索方向,有偏向理性分析,也有偏向感情投射,因此基本可以分为冷、热两种。

冷抽象

“冷”是对于客观理性的概括。以塞尚对于形体的概括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这一类型的抽象,不管是早期立体主义的波拉克,还是风格主义蒙德里安,都带有冷硬的几何学、数字化的倾向。通过把物质世界的外表形式肢解或时间化,在形式上的加工、肢解、歪曲、重新组织的方法,按主观愿望来再现一个变了形的,可计量的世界,而冷抽象的灵感依然是来源于自然的客观存在。蒙德里安可谓冷抽象的代表人物,他著名的一棵树的进化过程,从直观上解释了“象”是如何“抽”炼而成这一形式的发展,但也仅仅是形式。

冷抽象的趋势是放弃情节与情感,这在另一个派别机械立体主义者费尔南德·莱热体现得也很明显,他最初把自然形态在画面上加工成类似螺丝帽、钢管、角铁之类的机械零件,形成十分冷酷的画面。而由此引发的“纯粹主义”,以“清晰性、客观性”作为纯粹主义的主旨。至于色彩,则越来越力求单纯、清晰,多以纯色组成色调,因此画面显得十分冷漠。有人讽刺这类作品都像“经过严格消毒似的干净”,虽然诙谐,却颇中肯。

热抽象

“热”则是情感,它起源于高更的艺术理念,经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基本上是指,用强烈单纯的色彩,奔放粗野的线条,扭曲夸张的形体,来表现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

热抽象从一开始就切断与自然的关系,以纯粹的线、色、块作为纯造型语言的开拓者。首先是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他是热抽象主义理论的奠定者,不过相比其他艺术家用图像说话,他更爱撰写长篇大论来树立抽象概念。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表现艺术家的内在情感,他分析了抽象艺术各种元素,分别赋予它们情绪的映射。例如在谈到抽象的形态元素所蕴含的力度时,他说:“一根垂直线和一条横线相结合,产生一种近乎戏剧性的音响。一个三角形的锐角和一个圆圈相接触所产生的效果,不亚于米开朗基罗作品中上帝的手指与亚当的手指相接触。既然在米开朗基罗那里,手指并不就是解剖学或生理学的命题,那么在这里,三角和圆圈的意义,也就远远超过几何学的概念了。”

巴甫洛夫用狗对食物和铃声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证明了味觉联想的存在。同样,康定斯基的一系列理论,都是为了证明在视觉领域内,也存在着建立条件反射的可能性。往通俗里说,就是垂直线使人感到崇高,水平线使人感到平静,倾斜线使人感到力量,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等等;红色使人兴奋、绿色使人和平、蓝色使人冷静、黑色使人沉闷、白色使人开朗等等。

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但康定斯基想通过形状和色彩来固定一系列相对应的情感,导致他越来越向神秘主义者靠拢,反而在绘画和理论上都显得越来越枯燥乏味。

4、我们都可以泼颜料,但为何只有一个波洛克?

康定斯基对于抽象中情感的分析,引领了抽象表现主义的发生,他所强调的抽象绘画的音乐性还是抒情的交响乐,而到了抽象表现主义时代,这种音乐成为摇滚乐。波洛克是其中最典型也是最具表演性的一个。

杰克逊·波洛克1912年生于美国怀俄明州的一个移民家庭,17岁时随哥哥来到纽约,师从托马斯·哈特·本顿。波洛克学习了很多欧洲古典艺术大师的画作,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1942年30岁的波洛克结识了后来被尊称为“抽象表现主义之父”的德国艺术家汉斯·霍夫曼,这与波洛克后来的“行动绘画”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为霍夫曼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用洒泼颜料的方法来创作表现性极强的作品。同一时期,波洛克还在联邦艺术工程工作,并接触到了墨西哥壁画。可以说,这些不同流派风格的艺术家都为波洛克的艺术之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nlc202309041154

波洛克一开始先是热衷于描绘“生物形态”的图形。这些图形“充满原型的、好斗的、动物性的、色情的、神秘的特点”。他给这些超现实主义作品加上传统的或神话的标题,以表现“在特定环境下不朽的人类情感”。1947年,波洛克的绘画有了决定性的突破,从而诞生了他那自由奔放的“滴画”。对这种风格有决定性影响的,是超现实主义关于艺术源于无意识的观念,即所谓“心理自动化”的创作方法。波洛克曾经详细介绍了其“滴画”的创作方法:“我的画不是来自画架。在作画时我几乎从不平展画布。我更喜欢把没有绷紧的画布挂在粗糙的墙上,或放在地板上……一旦我进入绘画,我意识不到我在画什么。只有在完成以后,我才明白我做了什么。我不担心产生变化、毁坏形象等等。因为绘画有其自身的生命。我试图让它自然呈现。只有当我和绘画分离时,结果才会很混乱。相反,一切都会变得很协调,轻松地涂抹、刮掉,绘画就这样自然地诞生了。”

那么波洛克的绘画到底好在哪里?在英国广播公司《新艺术的震撼》中,罗伯特·休斯从视觉和文化角度解读:首先是“满幅”的构图风格。在以往的绘画中往往都有一个倍受关注的视觉中心。无论是古典主义绘画,还是现代主义的毕加索、高更,其画面形象都有核心形象与陪衬形象的差别。而在波洛克的画面上,这种差别消失得无影无踪,所谓画面的中心,已全然无迹可寻。画面散漫无际,全面铺开。正因为如此,波洛克的画法恰恰奇妙地符合了“分形”理论中“令人愉悦的美”—即自然界那些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比如连绵的山川、飘浮的云朵、岩石的断裂口、粒子的布朗运动、树冠、花菜、大脑皮层……从而映衬着大自然的几何美学,而在美术史上也被看做“分析立体主义绘画以后最引人注目的绘画空间方面的新发明。”其次,则是波洛克这种漫无边际类似风景的画面,的确具有新的“美国特色”,辽阔、热情、同时荒蛮而令人伤感,这种对于文化的“唤起”成为他得以迅速在美国崛起的原因。

5、抽象是极度的简化过程么?

在浩瀚的抽象创作派别和人群中,有一部分艺术家确实是以不断地简化和精炼,来达到抽象效果,比如冷抽象中蒙德里安所做的努力。而在时间更迭中,也确实曾有一段时间,所有的艺术家都在把具象作品创作变得越来越简约。但这只是形式上的概括罢了,简化和符号对抽象艺术的产生前期起到过渡的作用,但如果把这个作为趋势,那么抽象最终的去路只有极其的简化,比如极少主义所做的那样,就永远不会出现一系列抽象表现主义、自动主义的抽象艺术作品。“完全抽象的画是没有的”,罗伯特休斯说,“一切美术都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上,希望充当自我与非自我之间的转换器……而现代主义的伟大计划,是传播更多可以满足这种希望的方式。”

6、抽象能通过精密计算达到么?

很多抽象艺术家与数学家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蒙德里安就与数学家绍恩迈克斯相识。绍恩迈克斯是一位通神论哲学家,他的著作《世界的新形象》和《造型数学原理》对蒙德里安启发很大。他终于舍弃写实过程,而一步步走向类似数学模式的抽象与这不无关系,例如在线条方面是直线、直角相交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在色彩方面是三原色(红、黄、蓝)和无彩系色(黑、白、灰)。这种完全以通神论的数学造型原理创作出来的艺术,蒙德里安称之为“新造型”。他在1917年发表《新造型主义宣言》之前的作品,还可以看以弧线、圆和斜线条。但这仅仅是一个艺术家的一个阶段的创作理念,纵观更多抽象大师,他们建立在文化、历史基础上,比如保罗·克利、康定斯基,他们的作品都是具有形而上的精神指向,然后再为精神寻找一个图像,这个图像并非能通过运算和建模而得到。

而抽象的另一个源头,直觉的无意识表达,更应该归类于艺术的天赋和灵感,是科学方式难以获得的。抽象大师马瑟韦尔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抽象的人文主义》,写作的动机就是是为抽象艺术中的人类情感表现辩护,可见,直至1970年代,人们还在纠缠于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问题。在文章中,马瑟韦尔坦言:“我必须说,当我看到一个高等数学等式,它对我毫无意义。我不能理解它,就如我不能理解中文。但我并不因其抽象而厌弃它,因为我认为抽象是最有力的武器。”

7、为什么有些抽象画作就是单一的色块?

在之前的问题中, 我们回答了许多艺术史的内容,无非是想传达这样一个理念,即艺术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形式、美感和视觉性,它的历史价值,它对上一个时代艺术观念的颠覆,这些行为本身也是艺术品的价值体现。

在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中,有一些艺术家就走向抽象表现主义逆反到极端的方式—只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这就是极少主义和色域绘画,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

这一派别的代表则是罗斯科—他要用大块的色彩创造超凡的直接性,以压倒人们的感官。罗斯科在《纽约时报》上发布宣言:“我们选用扁平的形,因为它们能摧毁幻象,揭露真实。” 他尝试大块的色彩,而大尺寸是最重要的。罗斯科在1948-49年之间的作品高一米七,宽近一米四,这是他这一阶段作品里中等偏大的尺寸,1949年后,出现高两米、甚至三米的巨型画面。1958年,他搬到新画室,新画的高、宽都在两米五左右。罗斯科对此有清晰的解释:“历史上,大画总是很崇高宏伟的,而我恰恰想画体现私密感和人性的大画。画小画、或面对小画的时候,人把他的经验外化了,用一种俯视的角度观看,或者像用缩小的透镜看。但当你画大画,你被包纳在其中,它不是你能随意差遣的。”

可以看得出,罗斯科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对以往概念的推翻上,而他对作品空间的强调,为平面艺术添加了第三维度的需求—1960年,罗斯科把画捐给泰特现代美术馆时,要求“这组画必须有单独的房间陈列,永远不能和其他作品,甚至是我的其他作品放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与这组画所能传达的全部创痛和壮阔相符”。尺寸,空间,气氛是他作品的必要构成,他创造的是一个气场,一个在瞬间可触可感的灵魂空间,一组具备音乐性、建筑性和色彩的史诗。

在极简的抽象形式上,有一些人走到极致,唐纳德·贾德说:“一个形状、一种体积、一种色彩和一个平面就是指它本身。物质就是单纯的物质,胶木、铝、硬硬的卷起来的钢材、树脂玻璃、红的和普通的铜等等,它们都是很特殊的。”“艺术是不涉及任何东西的……它是它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中的“破坏就是创造!”而颠覆的价值,永远在为新的一代艺术家提供“持久的弹石弓”。

探析《周易》辩证的易卦思想 篇4

《周易》是周代人筮问吉凶之书, 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宝典。现存《周易》一书中, 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易经》, 它是具有哲学思想萌芽的筮书, 大体记载了周人卜筮的六十四卦, 每卦六爻, 乾卦另有用九爻, 坤卦另有用六爻, 故共有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分别列有卦形、卦名、卦辞。每爻又分别列有爻题、爻辞。卦辞和爻辞共有四百五十条, 四千九百多字。另一部分是《易传》, 它是解释《易经》, 具有浓厚哲学思想的书。《易传》有七种十篇:《系辞》有上下篇, 通论《易经》的经义、功用、筮法等。《彖传》有上下篇, “彖”即“断”的意思, 这两篇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和卦辞。《象传》有上下篇, 解释卦义。主要释卦象, 故称象传。《文言》一篇, 解释乾坤。《说卦》一篇, 解释八卦所象之事物。《序卦》一篇, 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排列关系。《杂卦》一篇, 解释六十四卦卦义。这十篇, 被后人称为《十翼》。

关于《周易》的作者和形成时代, 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传统的权威性观点认为“易更三圣”。即:一圣是伏羲氏。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 作易八卦’。”由此可见, 伏羲画卦的说法在汉初就很流行了。二圣是周文王。他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 并附写了卦辞。三圣是孔子, 孔子撰写了《十翼》, 完成了易学体系。

二、辩证的易卦思想

(一) 对立统一的思想

《周易》通篇,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几乎都以对立的概念作为基点, 例如:天地、尊卑、动静、阴阳、乾坤、刚柔、福祸、吉凶、君臣等, 就是八个卦也是一一相对, 如:乾卦为父, 坤卦为母;震卦为长男, 巽卦为长女……, 各个对应, 无一不在匹配之中。八卦用这种两分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去探讨天道, 地道, 人道, 不但生动有趣, 而且也表示了中国古老的朴素辨证法思想。

《周易》八卦的基本符号是:“一”和“--”。即:阴和阳的对立, 这就是最基本的两分法, 一切事物的对立都是根源于这种两个基本对立物而衍生出来的。所谓“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当然, 能简单的区分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不困难, 但要将这种两分法作为普遍的规律, 深刻说明对立事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则需要聪明的智慧, 八卦正是在这一点上不同凡响。首先, 它认为矛盾双方都是对立的。阴阳对立, 乾坤对立, 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事物当然也不例外, 都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突出。乾为天、坤为地、天尊地悲, 阳尊阴卑, 君卑臣卑、父尊子悲、夫尊妻悲、男尊女悲、构成一整套对立的关系。其次, 对立的双方总是统一的。“乾为天, 坤为地”, 地承天, 天覆地, 二者密切配合, 相依难分。“阴者之所求, 阳也, 阳者之所求, 阴也。”阳中有阴, 阴阳交感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如此, 对立的双方都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 祸福、吉凶、男女、夫妻、刚柔、上下都是如此。再次, 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从而产生变化。八卦十分强调变化, 认为变化的根据是矛盾双方的转化。

(二) 《周易》的变化观

八卦通常都贯穿着“变”的观念。八卦的卜筮专讲变化, “十有八变而成卦”, 成卦后又根据变卦规则变为另一卦, 第一次所卜的卦称为“本卦”, 经变化而成的卦为“之卦”, 每算一卦, 都有本卦和之卦之分。同时, 从卦, 辞的内容看, 也讲变的概念, 如“变通”, “变动”, “化”, “化生”等等, 共出现45次之多, “动”的概念也出现了24次。可见, 八卦极推崇变化观念, 就连八卦的书名—《周易》中的“易”字就是变化之意, 它本来就有易简, 变易和不易三种含义, 表明八卦就是在变中见静, 在动中见常。

八卦认为,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那么, 事物是怎样变化的呢?八卦针对不同事物和情况, 作了形象的表述。如“生生之谓易”, “生生”就是生而又生, 不断新陈代谢;“一阖一辟谓之变”, 阖是“闭藏万物”, 辟是“吐生万物”, 一阖一辟, 万物藏而后生, 生而后藏, 不断生藏, 这就叫做变。

关于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一问题, 八卦的变化观也有较为深入的涉及。首先, 它明确肯定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性。它说:“天地之道, 贞观者也, 日月之道, 贞明者也, 天地之动, 贞夫一者也。”这里的“道”和“一”指的就是规律, “贞”就是正。它不仅说明有天地之道, 日月之道, 而且认为, 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是正于“一”的, 也就是说, 事物终归都要受规律支配。其次, 八卦认为规律的存在是普遍的, 客观的。“《易》与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幽明之故”。在它看来, 道是普遍存在于天, 地, 人之间的, 是客观的, 这种规律只能由“圣人”观察天地万物而总结出来的, 并根据已揭示的规律去占卜人类的吉凶。那么如何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呢?《周易》的总原则是“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社会没有变化就不会通畅, 不通畅就不可能长久进步。《周易》的这种变通观对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三、《周易》思想之于现代人的意义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宝典, 它是祖先们对客观事物认真观察, 分析, 思考的结果, 其中含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多方面的客观规律,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深湛的自然知识和人类智慧, 比如《周易·象传》由每一卦象引申出一条生活准则, 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 “泽灭木大过, 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 等等。六十四卦总共六十四条。这些都是立身处世的格言, 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如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蕴含博大精深思想的《周易》一定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周易入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郑炳硕, 熊十力:《<周易>新诠释与儒学复兴》[J]。周易研究2002年6月。

辩证看增长 篇5

2012年11月2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财经》年会上表示,我国完成全年GDP7.5%或以上的目标已成定局。如果最终的增长是7.5%,那么这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GDP增速首次低于8%。降速表明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决心。

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下滑至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破八”早已不是新鲜事,国人更关注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的增速,达到了四年来的历史最高峰值。

去年,在严峻的通胀形势面前,居民收入最终跑赢了CPI。今年,居民收入跑赢GDP,似乎也不难实现。在我国经济主动求慢的发展环境下,居民收入的快跑超越无疑是国人喜闻乐见的。但增长输赢的论调背后,依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答的问题,更不应该忽视增速的质量。

数据显示,自2008年到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6%、9.2%、10.4%、9.2%,但对应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8.4%、9.8%、7.8%、8.4%。这一反向增长的现象,在今天的天津、北京、浙江、广东、海南等省市,也体现得较为明显。以天津为例,前三季度GDP增速为13.9‰全国第一,但城镇居民可支配名义收入增速却屈居全国倒数第二。

经济增速越快,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越慢;经济增速越慢,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越快,甚至跑赢GDP。这样的现象普遍出现,令人困惑。

从增速发展快慢的简单层面理解,经济增速变慢,意味着我国开始寻求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速阶段转换,从注重速度转向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个税起征点等工资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积极效果。

通常意义上,我们把GDP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大部分,而从GDP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所经过的一系列环节,所涉及的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对于“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来说,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但是撇开增长输赢的比较,撇开增速的乐观数据,在减税政策、收入分配改革等方面,我们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根据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在今年公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而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则分别增长24.8%和约20%。我国居民收入不仅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的增速,而且其占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甚至有所下降。而居民收入增长变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严重滞后。所以,如何有效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将是关乎增速质量的关键。

就像居民收入跑赢CPI,只是证明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个人的收入没有贬值一样。居民收入跑赢GDP,可以证明我们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也释放出了收入增长的积极信号,但却难掩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依然偏低的事实。

按照目前的增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2020年目标,并不难实现。但跑赢CPI,不等于跑赢了幸福。同样,居民收入跑赢GDP,也不等于实现了藏富于民。当我们关注增长的输赢时,同样不可忽视了增长的质量。

辩证探析 篇6

一、房地产市场萎缩是宏观调控的成果吗?

这是当前面临的且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源自房地产市场形势。

据上海市统计局2012年2月20日发布的数据, 2011年由于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每平方米13448元, 比上年下降5.4%, 如果剔除经济适用房和动拆迁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后的市场化新建商品住宅, 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1584元, 比上年上涨2.8%。而同时则市场需求处于历史低位, 2011年,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771.3万平方米, 比上年下降13.8%, 其中商品住宅1473.72万平方米, 下降12.6%。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568.8万亿元, 比上年下降13.2%, 其中, 商品住宅销售额1981.91亿元, 下降17.3%。存量房交易面积更是持续下降。2011年上海市存量房交易面积1398.67万平方米, 比上年下降28.9%, 其中存量住宅1058.71万平方米, 下降30.4%。今年1月, 上海房企整体销售不佳, 八成以上的上市房企销售面积回落, 全国的情况特别是一线城市大致相似, 北京2011年注销473家房企。

上述数据说明, 2011年加强宏观调控的结果是, 房价虽有所下降, 而住房销售面积也大幅下降, 降幅高达10%~30%。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思考:房地产市场严重萎缩是宏观调控的成果吗?笔者的回答:不, 决不是!这种绝然否定的回答是有充分根据的。

温家宝总理近期强调, 房地产调控的目标, 一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 二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这两大目标缺一不可。

曾记得, 从2005年以来发布的“国八条”、“国六条”等所有调控的文件都强调这两个方面。最早的提法, 加强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三个“基本”, 即:实现商品房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 商品房结构基本合理, 住房价格基本稳定。后来把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逐步突出起来。2010年开始, 更多地强调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而住宅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目标很少提起, 这种片面性令人费解。

从理论上分析, 控制房价与稳定和发展房市, 存在着一种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房价合理有利于房市稳定, 而商品房供求关系平衡, 房市稳定有利于促进房价趋向合理。从根本上说房价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最终是由市场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决定的。人们只有认识规律、依据规律, 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正确引导, 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房价。采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压抑房价, 只能是暂时的, 不能持久的, 一遇机会就会反弹。可见, 离开房市稳定, 孤立地压房价, 难以见效。以上海为例, 7年调控, 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从每平方米8500元上涨到目前的2万元以上, 全国的住房平均价格大体上也上涨了2倍以上。2011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下降了5.4%, 仔细分析是由于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的比重上升, 商品房结构变化带来的, 而剔除这些因素, 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上涨了2.8%。实际并未真正降低。

归根到底, 是市场决定房价, 而决不是房价决定市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 是促使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只有市场稳定了, 房价才能回归到合理水平。除此, 别无他途。

二、商品住宅市场下滑的深层原因何在?

为什么调控7年来, 房地产市场, 特别是商品住宅市场会越来越不景气, 甚至严重萎缩呢?个中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从深层次上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 是认识上的片面性。表现在“三重三轻”上。一是重房价, 轻市场。在宏观调控中, 以为控制房价是重中之重, 而把房地产市场需求看作是纯粹压抑的对象, 甚至片面地把住宅市场需求旺盛不加区分地看作房价上涨的祸根。如前所述, 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市场稳定是房价趋向合理的基础, 稳市场才能稳房价, 协调市场、培育供略大于求的态势, 才能降低房价。二是重行政手段, 轻经济手段。过份倚重限价、限购、限贷的威力, 而对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和法律手段重视不够, 执行不力。众所周知, “三限”这种最严厉的行政手段的作用是有一定时限的, 短暂的, 而房价是市场形成的, 只有依据市场规律, 运用市场参数、市场机制, 采用货币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为主, 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和稳定市场、合理房价的目的。三是重保障性住房, 轻商品房市场。最典型的例证是, 近几年中70%以上的土地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 住宅生产投资50%投向保障房生产, 须知保障性住房也有供需问题, 若干年后可能造成保障性住房过剩, 而商品性住房供应不足, 倒逼房价上涨。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 是造成商品住宅市场萎缩的认识论上的根源。

其次, 是货币财政策一刀切, 差别化体现不足。“三限”政策及提高贷款利率和成数, 本意是要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但由于缺乏区分, 却同时使自住性购房需求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受到限制, 导致商品住宅市场低迷。毛泽东说过:没有区分便没有政策, 这里涉及到对住房需求的认识问题, 那种把房价上涨不加分析地归之于所有需求拉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是投机投资性需求的过度参与炒高了房价, 所以正确的调控政策应当是对投资投机性购房实行高税收、高利率政策加以抑制, 而对自住性、改善性需求则给予优惠政策, 以资鼓励。

再次, 是指导思想上对住宅业是重要经济增长点发生动摇。在21世纪初, 有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一度出现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情况, 中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 是要适当降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这决不是意味着否定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住宅业是重要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可是, 有人却刮起了一股“去房地产化”之风, 全盘否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这股风之下, 有些地区领导人不敢抓房地产市场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 听任房地产市场萎缩。非也, 住宅业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央提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方针。纵看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在630多种主要消费品中, 绝大多数供过于求, 唯有住房消费短缺, 尚不能满足千百万人的需求, 因此发展住宅市场的潜力巨大, 住宅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点。以住宅业为主的房地产业, 由于其产业链长, 关联度强, 决定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不少发达国家仍把房地产定为支柱产业, 决不是偶然的。在我国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 大量人口迁入城市, 需要居住场所, 工作场所, 办公场所, 房地产业少说也还有20年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稳中求进”也还离不开房地产业的贡献。宏观调控决不是否定房地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而是要去掉其中的投机因素和泡沫成分, 使其持续稳定更加健康发展。“去房地产化”可以休矣!

此外, 对住房价格预期下降也对住宅市场需求产生消极作用。在宏观调控中, 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被排挤出市场是正常的, 但由于市场价格预期将下降, 使一部分刚性需求也推迟购房, 采取观望态度, 从而促使住宅市场需求绝对减少, 导致商品房销售额下降。客观地说, 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 也使一部分购买商品房的需求转向保障性住房, 起了分流住房需求的作用, 反映为商品性住宅市场相对萎缩。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 房地产市场萎缩不但不是宏观调控的成果, 虽有某些客观原因, 而主要是认识上的误区造成的, 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 必将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危害国民经济大局。

三、控制房价与稳定发展房市新的平衡点在哪里?

根据多年来的经验教训, 完善宏观调控的关键是要找到控制房价与稳定发展房地产市场之间平衡点, 使二者之间同时得到较好的实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 这个平衡性存在于下列五个方面。

(一) 明确宏观调控双目标论, 坚持两手抓

房价高企, 上涨过快, 是近期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予以解决。但一方面必须明白, 造成房价畸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市场本身, 如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过度参与, 商品住房供不应求, 累积经济泡沫, 抬高了房价, 所以还得从抑制投机性投资性购房需求、增加商品房、保障房供应着手, 平衡市场供求, 以期真正解决。另一方面, 也必须明白, 商品住房价格还是一种市场机制, 是调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杠杆, 房价不合理也必然造成市场混乱, 难以真正发挥市场调节器的作用。只有房地产市场稳定了, 房价才能真正稳定, 只有房地产市场发展, 商品房供给增加, 才能挤掉房价泡沫, 回归到合理水平。

在搞清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其互为制约、互相推动的作用,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控制房价, 调节房地产市场稳定和发展;一手抓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促使房价趋向合理化。坚持两手抓是政府抓调控的平衡点。

(二) 实施市场供求均衡战略, 营造供略大于求的均衡态

商品房供给和需求均衡, 既是调节房价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调节房地产市场使其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市场供求是经常发生变化的, 呈现出时而供不应求, 时而供过于求两种非均衡状态。宏观调控的目的, 是要通过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影响商品房的供给和需求, 从而达到供求基本平衡的目标。

商品房供求平衡有三种状态:第一种是供给和需求相等, 这种绝对平衡是偶然的、少见的, 很难达到的。第二种是需求略大于供给的均衡态, 房价缓慢上升, 推动房市快速发展。第三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的均衡状态, 房价稳中有降,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在目前的形势下, 加大供给是促使房价合理回归的重要途径, 尤其应该增加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商品房供给。笔者主张采用供略大于求的均衡态, 好处在于既使开发商面临销售压力, 合理定价, 又使购房者有足够的挑选空间和讨价还价的余地, 能够买到称心满意、价格公道的住房。所以, 营造供略大于求的态势是控制房价与房地产市场实现平稳发展的平衡点。

房地产市场最忌讳的是房价大起大落, 市场大幅波动。1980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裂, 不但房地产市场受害, 连同日本经济20多年来延续不景气, 至今尚未恢复过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房价大跌, 房市严重衰落, 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至今复苏缓慢。有人鼓吹中国的住房价格要下降30%~50%, 这不是要走前人的老路吗?一则中国的房地产存在泡沫, 但并没有象日本和美国那么严重;二则, 房价和投机性需求泡沫, 要经历一个过程逐步挤压。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无非是再走日本和美国房地产泡沫经济破灭的老路。

(三) 改进差别化调控政策, 积极支持自住性购房需求

市场需求既是住房价格的决定因素, 又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动力源, 因此, 如何调节市场需求就成为正确处理控制房价与稳定发展房市的重要关键。实施差别化的市场需求调控政策, 便是个关键性平衡点。

差别化调控政策主要是差别化货币金融政策和差别化税收政策, 它们是建立在对住宅市场需求细分的基础上的。住宅市场需求可以分为自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两大类。自住性需求包括首次购房和改善性购房两大类, 是住宅市场的正常需求, 一般不会拉高房价。关注民生主要就是要满足这两部分人的刚性需求, 因此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在金融政策方面, 对首次贷款购房者成数可提高到8至9成, 利率降到基准利率以下, 尽力满足购房资金需求。在税收政策方面, 对自住性购房者可以核减契税, 免交房产税, 减轻购房负担。这样就可以使自住性和改善性刚性需求成为稳定和发展房市的主导力量。

投资性需求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投资, 购房后出租经营, 这对活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积极作用, 要科学对待, 不能一棍子打死。另一类是短期炒卖炒买、获取暴利的投机性炒作, 扰乱市场, 哄抬房价, 有百害而无一利, 对此要坚决予以打击和遏制。对投资投机性需求, 一般可采取累进房产税政策加以限制, 建议在上海和重庆总结房产税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扩大试点在全国逐步推广。同时收取高交易税和增值税, 限制暴利。将投机性需求挤出房地产市场, 允许购房长期投资租赁存在, 既抑制了泡沫性的虚假需求, 又可以利用其促进租赁业发展, 发挥积极作用, 在区分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对待投资性住宅市场。

总之, 细分住房需求, 区别对待, 抑制投资, 打击投机, 保护并积极支持自住性、改善型需求, 是既控制房价又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关键点。

(四) 正确处理住房商品化与住房社会保障的关系, 合理配置住房资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配置住房资源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市场化配置商品性住房资源, 满足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另一条是非商品性的政府社会保障机制配置住房资源的途径, 满足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商品性住房供应是主体, 住房社会保障是补充, 这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

在宏观调控中,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住房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住房商品化的方向, 坚持以商品性住房供给为主体, 可以提高住房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商品住宅市场稳定和持续发展。同时, 住房社会保障不可少, 既可以减轻对市场需求和房价的压力, 又可以促使房价走向合理化, 又可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衡发展。所以, 商品性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供应和交易分配, 要按一定比例适当配置。这样, 就可以在调节机制上稳定房价和促进房市平稳发展。

(五) 坚持并充分发挥住宅业重要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扩大住宅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辩证探析 篇7

大学不单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同时又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在一个角度来看, 大学的精神存在的历史价值超越物质存在, 这正是我们当代研究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 许多大学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审视大学精神,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大学精神, 一定具有继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的理论品质。大学精神既让人们看到学校的历史沉淀, 又能够看到它的与时俱进, 既能够看到它优秀的传统, 又能够看到它创新的果实, 感受到它的精神脉搏;大学精神是“大学人”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在大学精神中, 我们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崇尚和真理的探索, 又能领略到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 以及由它透射出的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1、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大学精神随着大学的产生而形成,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许多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经过应试教育的高考, 初入大学的学生还未曾展现自我个性, 未形成完善的人格。由于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独特的精神, 正因如此才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这种情形不仅提升了竞争力, 而且督促大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当前许多国内大学的校歌校训不断的创新, 张扬独特的大学精神, 引导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首先, 大学精神促进了大学生兼容并蓄思想的形成。大学精神之博大精深, 其思想内涵丰富, 囊括各个领域和方面, 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辩证的进行思考, 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极端思想。大学精神的含蓄和包容性使同学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同时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培养了大学生勤于钻研、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多元化的思想充斥着校园, 尤其是一些功利的思想使大学生对学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放松或者忽视。大学的科学精神通过任课老师和专家学者精神感染及知识普及的作用, 塑造了大学生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和献身学术的高尚学术素养和良好的科学品质。最后,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不仅表现在大学生进取精神和科学文化的探求, 而且还表现在大学生要主动的关注国家和社会。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就是要让大学生帮助人、关心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2、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发展具有凝聚动力和指导规范的功能。在这些理想和信念在长期形成的过程当中, 无不体现教育的价值观、理念和目标。大学精神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 成为大学的灵魂,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广大师生的思想。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丰富份的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 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 大学精神将培养学生发展变成了潜移默化的过程。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具备一个精髓, 即核心价值, 它是大学生在实现、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的评价标准、根本观点和信仰。作为大学中和核心价值同等重要的大学精神能够进行主动的、自觉的互相融合, 进而形成具有联动性以及统一性的共同思想, 所以大学精神要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大学的师资团队、决策层和教育管理者要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方面进行逐一推进。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会不断地、自觉地融入到大学精神之中, 在高校的长期发展中, 不断的吸收积累和积淀来自学生发展的要面临的时代内涵和先进理念, 使大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升华。

3、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引领作用

大学精神体现着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情怀的培养。教育人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就是教育的本质, 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是自然人与社会人的最大区别。人要在社会生存与发展, 既要有求生技能和生产能力, 又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品质。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快速的发展科学需要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伦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在给人类带来技术变革的同时科学的泛滥也可能带来安全的隐患。大学在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 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

三、大学生发展对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对于大学精神的搭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精神是通过大学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及制度文化相互影响存在和发展的。大学生是自然人, 同时也是社会人, 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其他教育因素的印象之后, 将作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因而影响大学精神的构建与发展。

1、大学生发展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 进而影响大学精神的独立性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 同时带动了社会、经济、政治、以及高校规模的速崛起, 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一些调整和改革。在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和渗透的复杂背景下, 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逐渐传播和蔓延到高校中。一些负面的社会思潮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中冲击和影响, 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着大学精神的导向

大学精神是开放的、科学的, 大学精神的形成与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发展的、动态的, 大学精神通过不断的吸纳与更新时代的内容体现出时代化。从一个角度角度来讲, 每个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的方向构成了大学精神的方向。快速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学精神是遵循国家宏观教育发展路线、尊重本校发展传统和创新理念。

大学精神与大学生发展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与文化的关系。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被文化所改造, 然而精神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独立发展轨迹和规律, 最终以一种独特的精神形式或物质的形式对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 包括精神和物质的层面, 而精神层面则更具有主体性。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必然会反应大学精神的外延与内涵。从精神与发展的角度去探讨学校的发展与建设问题, 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因为精神建设和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有常态化的心态稳步推进。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是核心的组成部分,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 发展动力之源泉, 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大学由于其自身的属性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文化, 进行精神的传承与积累, 同时又现代先进的理念, 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在不断的沉淀中, 去升华可以被社会所接纳与认同的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的精髓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逐渐内化成一种自律性的规范标准, 进而为大学生的发展的指引风向标。

参考文献

[1]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 2006 (5) .

[2]姚红.大学文化影响学生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10) .

辩证探析 篇8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现实价值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界定、标准

郑日昌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包括两个方面:“能积极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顺应环境;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2]”。结合1996年第三届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定义, 笔者认为所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大学生拥有适度的情感、正常的智力、健全的人格品质, 能正确自我认知并不断发展自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①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②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 接纳自我;③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④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乐于交往;⑤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⑥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3]。这个标准体现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共性认识, 笔者认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还应体现其个性, 在满足共性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应再增加两条个性标准:①勇于面对现实, 同时又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②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能应付一定的挫折。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的价值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既有学术价值也有实际应用价值。学术价值表现为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心理学研究范围, 为从事更高水平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际应用价值体现为可以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 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健康问题, 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促使农村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问题探析

2.1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之表现

主要有:人际关系处理较差, 过分敏感;情绪化严重, 易失控;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迷茫与困惑。

2.2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辩证探析

导致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普遍性的因素, 对农村大学生来说又存在社会和个人的特殊性原因。

2.2.1 环境、角度的变化引发农村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通常指个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既自认该得但因被他人或社会剥夺而未得到, 一种积怨和不满相结合的否定性感受。这种感受是源自于农村大学生所处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角色改的改变。

2.2.2 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部分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学业优势不复存在, 农村和城市同学之间的差距性凸显, 一方面他们比一般人更渴望友谊, 关心、理解和尊重, 渴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这些农村大学生往往又怯与交往, 实施自我封闭, 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2.2.3 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政策面前, 农村大学生由于出生农民阶层, 身份地位较低, 经济社会资源匮乏, 在接受教育和就业方面很难享受平等的地位, 面对就业问题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2.4 自我满意度低。

由于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条件、人际交往、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 常常是农村大学生对自我失去信心, 极易产生自卑、自弃、自责、自怨的情绪, 经过自己的努力, 发现改观不大的时候, 常常产生以下结果:一是过分地自卑, 封闭自我;二是把不满转移到其他同学身上, 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三是表现在身体上的疾病, 导致心理问题躯体疾病化。

2.2.5 非主流校园文化是引发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如大学校园中的攀比风会使囊中羞涩的农村大学生产生自卑感。社会文化差异和社会地位的落差, 也会造成农村大学生的心态失衡。

3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施治策略

3.1 增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意识

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 首先引导大学生在主观上正确认识自我, 满足“自我关注的需要”;其次客观上能正确评价自我, 不要过度追求“积极关注需求”;最后面对现实, 充分发挥潜能。对于每个农村大学生而言, 在大学生活中, 必须重新定位, 适应目前环境。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关系, 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是农村大学生学有所成的外因,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农村大学生成才的内因, 是成为品学兼优大学生的决定因素。通过心理健康培训, 大学生要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掌握解决简单心理问题的技巧, 做情绪调控的主人。

3.2 加强引导, 帮助学生尽快实现环境与角色的转换

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 其症结是自我角色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因此, 学校首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环境, 逐步实行环境与角色的转换。引导农村大学生进行自我设计, 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和辅导员对农村大学生要多方面进行关心和诱导, 使大学生尽快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渡过学习上的“断乳”难关, 培养和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学生敞开心扉以诚待人。对于不善言谈、闭锁心理, 游离于校园交际圈外的人学校要关心引导他们大胆参活动, 以诚待人, 促进他们学习生活的校园化。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造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依赖于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 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离不开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 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二是加强校园软件建设。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建设, 完善学校配套管理设置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 开展适合农村大学生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三是积极组织农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加快农村大学生城市化。

3.4 建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和干预机制

心理健康防御机制指的是高校要有目的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 尤其做好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要给予相应的心理关怀, 帮助他们积极应对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同时指导农村大学生学会心理防御知识和解决方法, 高校通过普及心理健康课程, 帮助大学生学会了解自己, 愉悦自我, 掌握摆脱情绪困扰的方法, 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指学校有意识的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要创造条件、通过多途径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文章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及问题探析的阐述, 旨在增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意识;加强引导, 帮助学生尽快实现环境与角色的转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造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心理社会环境。建立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和干预机制等方面, 提出解决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探析,施治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15 (1) .

[2]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313.

[3]樊富珉, 费俊峰.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4.

[4]王春华, 谢云天, 陈斌.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危机探析[J].农业考古, 2011 (6) :321-323.

[5]张娜.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15) :216-217.

[6]陈艺娟.高校农村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7 (3) :131-133.

[7]卜鹏翠.农村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10) :1255-1257.

辩证探析 篇9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自身开展的, 对广大职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思想教育, 不断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主要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的生产适应、环境协调、福利保障、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工作, 其目的是在员工职业与福利发展的基础上提升企业效率。

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辩证关系

2.1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区别

(1) 范畴不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延伸。它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而企业社会工作是提供社工服务的实践性概念, 其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必然从属于社会领域, 体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 本质上属于社会工作范畴。

(2) 工作内容及重点不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企业党员干部和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其重点在于启发人的思想觉悟、提升人的道德品质。而企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帮助企业员工解决个人的、家庭的、工作上的种种困扰, 促进其身心健康、生活稳定、事业有成;其重点在于提供治理“社会不适应病”的处方。

(3) 实施主体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企业的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体。而企业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学, 应用于企业管理活动中, 部分属于管理行为, 实施的主体是从事企业社工服务的企业管理人员。

2.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联系

(1) 对象相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都是人, 都是做“人”的工作。而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

(2) 方向一致。

无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社会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社会工作, 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发展本土化的企业社会工作, 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促进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3) 目的相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改革和发展, 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增强职工素质的主题进行, 为顺利实现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目标提供思想保证。企业社会工作, 就是把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于企业界, 充分发挥社工专业知识技能对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 以协助企业员工及管理者解决个人困难, 改善劳工关系, 营造和谐而高效的企业生产文化氛围, 促使企业盎然发展。由此可见,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社会工作的终极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综上所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社会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各有侧重, 不能互相替代。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的。

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企业社会工作起源于近代西方社会, 其基本理念与理论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传统文化的渲染;中国借鉴西方企业社会工作理论, 绝不能生搬硬套, 而应当结合中国企业实际, 融合提炼,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企业社会工作理论。也就是说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企业中需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而通过这一过程的基本前提, 就是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思想指导。只有这样, 企业社会工作才能在中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土壤, 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基础, 致力于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企业全体成员;这是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运用这种优势在保证企业社会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 加速企业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 丰富其内容,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工作。换言之,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4 企业社会工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供结合点

4.1 企业社会工作在理念上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比较多的是以企业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于主导地位, 往往容易忽视工作对象的自身价值和尊严, 从而影响了工作效果。而企业社会工作的“尊重人”、“案主自决”、“服务”等理念有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工作理念, 转换看问题的角度, 进而调整工作思路,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促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问题的顺利解决, 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2 企业社会工作在方法上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当前,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性地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强烈冲击, 传统的以单向灌输式教育为主的方法受到了严峻挑战。而企业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因其关注案主的独特性和工作技巧的可操作性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小组社会工作则因其较强的目标性可以改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较低的现状。将社会工作的这些方法引入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 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高钟.企业社会工作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陈石庆.社会工作方法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新东方, 2007 (7) .

借力辩证破解“超验” 篇10

关键词理性认识超验认识辩证思维

数学上很多结论的发现或发现后的既成事实,由于直观的错觉和经验的定势,往往一时难以认同,有时候纵然认同也可能是强权之下的接受,并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真正接纳.而基于辩证思维,创设有效的数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之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在具体操作或思维操作下,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升华,学生的困顿纠结或许就在这当儿豁然洞开,进而实现超验的跨越.本文以三个案例为载体,充分利用有限无限、一般特殊等辩证思维做一阐释,请同行指正!1拉长过程,慢中求实——显化超验概念

直线是个不定义的概念,关于它的教学是个难点,因为这个不定义的概念是超验的,不好理解,需要增设认知环节把它做实,以加深其理性认识,把概念沉淀于心,否则,容易轻松滑过,学生大脑中难以留下它的数学印迹.

基于此,把对直线的教学过程拉长,在缓推慢进中濡染,在多维视角中丰实,设置如下教学环节:

案例1直线的教学[1].

环节1说印象——立足小学谈认识.

设计说明关注认知起点,学生对直线的认识早已有之,但程度不一,通过说,激活每个人的生长点,在大家交流中相互补益,彼此丰富对它的认识,突出其直、其线性、其两端延伸等特征.

环节2找实例——触摸生活寻踪影

设计说明通过搜寻生活中的实例,感知直线具象的存在,纵然不能完全取代,但总能感受到线性的直,如笔直铁轨的边缘等能较形象地展现出直线的模样,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较多,有心处处可见它的影子.

环节3画模样——形象化作具象来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过1个点画直线、2个点画直线等操作行为把直线的形象物化出来,让学生触摸直线的实体所在,同时为后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基本事实的出现做了铺垫,一箭双雕.

环节4说感悟——假以画图找感觉

设计说明在环节3的基础上,有了亲力亲为的直感,进一步体验直线的基本特征.

环节5说应用——反观生活用其益

设计说明学以致用,当学生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有用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生活中帮助学生看到数学的价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催动学生对所学的渴望.如栽树、拉线、排队等,都是线性之直的应用,引导学生挖掘出生活中的应用之例,将助力于学生对直线的学习.

环节6标直线——命名透出本质来

设计说明学习任何几何图形都要命名,以便交流,直线也不例外,常用的标示方式有二:一是用两个大写字母,其实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阐释,二是用一个小写字母,两种方法并存不悖,各有利弊.在标示命名中揭示出直线的本质.

环节7形象化——超脱中感受其神

设计说明可用孙悟空上柱擎天下通四海的“金箍棒”形象一喻直线之直与其双向的无限延展;也可用陈子昂古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从时间的无始无终来形象刻画直线的无限性,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超验效果.

通过以上7个环节,形象与具象结合,感觉与表象兼容,物质与时空并存,画图操作与理性认识交融,生活与数学对接,把缥缈的直线沉静下来,在“轻歌曼舞”中把直线概念做实,在这些辩证关联中增进了对不定义直线概念的认识.2特殊一般,辩证关联——助推超验认识

当学生对两直线平行实现了超验的认知后,为两平行线之间(或之外)含拐点的问题打开了一扇窗,通过特殊位置获得的结论去推测一般状况可能的结论,在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中去体会、去揣摩、去领悟.

我们知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线发挥了贯通的作用,实现了数量与位置的切换,两条直线发生联系是通过截线沟通的.这是平行线一章的核心图形,也是基本图形,在学生心中应然扎下根来.可面对如下问题该如何是好?图1

案例2如图1,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探索∠1,∠2,∠3之间的数量关系.

环节1(教师抛出问题,提供思考起点,搭建探研支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线发挥了贯通的作用,如图,如果两条平行线间截线没有贯通,出现了拐点,即P、M、N三点不共线,让我们探索∠1,∠2,∠3之间的关系,怎么办?

教学说明采用分组想法,集中交流的形式展开教学.

教学预设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各自画出题目中的图形,鼓励学生利用量角器,尝试用度量的方法获得可感的具体数据,为猜想提供素材;小组内成员每位同学画出的可能都不一样,但经过测量学生会诧异的发现,测量结果都接近或等于360°,由此可能引发学生的估测,猜得这三个角的和是360°.

环节2(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逼近问题本质)同学们画的图纵然相似,但拐点弯折的程度却不尽相同,那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接近或一样呢?

教学预设:学生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思考,通过以上事实性的测量作出的猜想结论可能与拐点在两平行线之间的弯折程度没有关系.

环节3(教师抛出问题,启迪学生理性论证)既然与点P的位置没有关系,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三个角的和是固定不变的360°,那么该如何证明这个结论呢?

教学预设引导学生研究360°

引导1:由于平行线被一直线所截,可以呈现180°的基本图(定位同旁内角),现在面对360°该如何处理?

引导2:拐点图没法把两条平行线的性质派上用场,面对如此境况,我们该如何思考下去?

通过两个引导,估计学生能发现:要建立起两条彼此“分离”的平行线的关系,需要在拐点处构建起新的平行线,通过平行线的传递性把三条线联通,360°(2个180°)摇身变成2组活生生的平行线下的同旁内角.至此问题获解.而后组织学生尝试证明发现的结论.

环节4(教师抛出问题,在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联中再度领悟)同学们大胆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将a、b这两条平行线间的拐点往里推,同学们先想象一下,在推的过程中能发现什么状态?这时原题目中的∠1,∠2,∠3发生了什么变化?

先行想象,若有阻力,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具体演示,如图2,帮助学生发现一个特殊状态——点P落在线段MN上,进而发现∠1和∠3变成了同旁内角,而∠2(即∠MPN)变成了一个平角,此时∠1+∠2+∠3=360°的结论仍然成立.

设置此环节在于让学生从特殊图形与一般图形的辩证关系上提高认识,进而把平行线之间带有拐点的角的问题化归为可用平行线性质的基本图形问题,变“拐点”为“平直”,打通了两平行线之间的节点,生疏问题熟悉化,以巩固超经验的成果.

环节5若点P不在两平行线之间,∠1,∠2,∠3会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预设

引导学生讨论,不在两平行线之间需要分成两类:一是在其中一线上,二是在两线之外.若点P在a上,显然∠1成为平角,∠2与∠3构成a∥b下的同旁内角,即结论不变;若点P在其外呢?(迁移已经学过的方法构造平行线解决,结论发生了变化).图3

环节6若两平行线之间有两个拐点呢?如图3,∠1,∠2,∠3,∠4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环节把通过拐点构造平行线的方法迁移过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加固认识.3从直到曲,无限逼近——渐溶超验阻隔

案例3滚圆问题的教学——从正多边形到圆.

同样大小两硬币,一枚固定,另一枚绕其滚动一周,滚动硬币自传了2圈,这一结论让大部分学生很难接受.纵然可通过动画形象演示让学生能直观的观察到,但也难以入心.笔者通过从直线型到曲线型的过渡帮助学生去认识,收到了良效.

教学设计

台阶一在一维直的线上动.

一枚硬币在线段AB上从点A向点B滚动,硬币滚动的路程=AB的长;

台阶二在二维封闭图形上动.

(1)在任意三角形边上滚动,转了3个拐角,故硬币滚动的路程是三角形的周长+3个拐角的长度和(恰为一枚硬币的周长);

(2)在任意四边形边上滚动,转了4个拐角,故硬币滚动的路程是四边形的周长+4个拐角的长度和(恰为一枚硬币的周长);

(3)在任意五边形边上滚动,转了5个拐角,故硬币滚动的路程是四边形的周长+5个拐角的长度和(恰为一枚硬币的周长);

(4)在任意六边形边上滚动,转了6个拐角,故硬币滚动的路程是四边形的周长+6个拐角的长度和(恰为一枚硬币的周长);

(历经四个图形,学生已有所悟,在二维封闭图形上动,打破了直线上滚动路程等于周长的先前认识,多出了一个硬币的周长.下面趁热打铁,进一步稳固学生的认识.)

台阶三

(1)若把前面的多边形统一改为正多边形,结论如何?

教学预设一致认为,结论不变;

(2)若正多边形边数在增加,比如变为正7边形了,结论如何?正八边形呢?以此类推,正n边形呢?

教学预设一致认为,结论仍不变;

(3)当n无限增大时,想象此时的正多边形会怎样?

教学预设如下:

生众:象个圆了.

师:是的,刘徽的割圆求周、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计算无不是用了这种思想,正多边形的边数一多,就给人一种圆的感觉,既然如此,一枚硬币绕一个和硬币同样半径的圆一周,硬币滚动的路程是多少?

生众:圆周长+硬币周长.

师: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一枚硬币固定,另一硬币绕其一周滚动的路程为多少?

生众:哦,两圈.

教学说明

可见,从一维直线段到二维封闭图形,硬币运行路程是不同的,在线段上从一端滚动至另一端时正好等长线段,而绕二维封闭图形时是图形周长+硬币周长;当正n边形的n逐渐增大时,图形与圆无限逼近,“直”跃变为“曲”,纵然这种认识是超经验的,但学生已经有了直观的认可(边数多了就像个圆),所以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从极限角度落实类比迁移的认识,是学生比较认同的,整个认识活动其实就是有限到无限的一种阐释,对学生以后极限观念的形成作了孕伏,一举多得.

这样一来,不可操作的“直变曲”,转换为可以操作的检验方式(检验是否“多了一个硬币的周长”,无限逼近中圆的形象渐行渐清).超验的“无限”困难被克服了.

写在后面

以上三例,都体现了辩证观点,两个是有限到无限、一个是特殊与一般!在这种辩证关系中去认识超验的知识,纵然学生没有成形的辩证观点,但这种对立统一的观点它们是认同的,对于这类难以直接感知的数学结论,用好辩证的武器不失良策,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收到了优质的效果,从具体可感的操作到没法操作,靠的就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超验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正在为“超验”认识付诸努力.

参考文献

辩证探析 篇11

关键词:否定,辩证法,实践

一、“否定的”的辩证法实质是主观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是在整个哲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 直到今天, 这个理论对于当代的哲学研究以及现实的社会生活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一重大思想是由西方著名现代哲学家阿多诺创立的, 他撰写的《否定的辩证法》著作中十分详细地阐释了这一理论。总的看来,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属于主观辩证法, 是关于阐述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按照通常的解释, 辩证法可以被分为两种形态, 即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所说的客观辩证法就是通常理解的与本体论有着密切关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客观世界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与认识论相联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人类认识和人类思维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本质上是人类认识活动所特有的辨证地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探讨主观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探讨人的思维方式问题。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主要探讨了“主体”问题, 所谓的“主体”问题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问题, 就是人们思维活动问题。他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区别于其他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地进行思考”。从阿多诺所阐述的观点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里所说的“辩证的进行思考”就是指让人们在思考各种问题时形成一种“非同一性”思考方式的习惯和模式, 最终完全消除“同一性”思维模式对人们思维的限制。“非同一性”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大家在思考各种问题时, 要完全清除“同一性”思维模式的干扰, 并将这种彻底不能融合的对立差异思维方式运用到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他曾写道:“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再一致了。它的运动不是趋于每一对象和其概念之间的差异的同一;相反, 它怀疑一切同一性”。原因在于, 由于概念与对象两者之间体现了一种“非同一性”的关系, 所以作为人类的最常见的思维活动就不再受到“同一性”的束缚, 与“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因而, 阿多诺所强调的“辩证地进行思考”的说法是从他一再倡导的“非同一性”思想中孕育出来的, 是利用这种“非同一性”思想揭示出来而形成的。“辩证地进行思考”是认识问题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和逻辑理论, 是“否定的”辩证法赖以认识问题和事物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这样看来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又是一种“辨证逻辑”,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和研究思维方式和概念的理论, 即探讨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辩证法蕴含着认识论的价值, 这种价值正如伟大的导师列宁所阐释的“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辩证法也蕴含着对逻辑学所具有的价值, 这种价值也正如列宁所阐释的“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 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和形式, 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这样看来, 阿多诺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观辩证法的存在, 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关于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二、“否定的”的辩证法蕴含着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阿多诺的“否定的”的辩证法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主观观辩证法的存在, 但是却对客观辩证法持反对的态度, 他认为辩证法只能存在主观世界领域, 而辩证法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领域。他说:“辩证法不能作为阐述的普遍规律扩大到自然界中去。”

第一,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对立统一规律。阿多诺指出, 无论传统辩证法还是现代辩证法, 它的核心理论应该是它的“非同一性”理论, 而不是对立统一理论, 更不是“同一性”理论。他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非同一性”理论为什么能够成为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呢?阿多诺指出, 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哲学所面对和思考的对象, 也就是所谓的客体, 都不是“同一性”的, 却都是“非同一性”的。阿多诺一再强调, 黑格尔对于客体的“非同一性”的问题, 阐述得十分系统而详细。黑格尔曾说:“一切个别事物自身, 都包含着他物”。既然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又同时蕴含别的事物, 那么所有别的事物与事物的自身做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如果做不到绝对同一, 就一定是不同一的。所有事物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是必然对立的, 对于任何事物而言, 不是同一的就是非同一的, 不可能做到既是同一的又是非同一的。正因为如此, 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非同一性”的。不但每一个事物体现为“非同一性”, 而且每一个事物的矛盾性也体现为“非同一性”。阿多诺主张, 所有的事物都体现为一种矛盾性, 而“矛盾即是非同一性”。所以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一种“非同一性”, 任何辩证法实质都是体现为与这种“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否定的辩证法”就割裂了“非同一性”与“同一性”之间的联系, 把“非同一性”绝对化并孤立起来, 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的一面, 并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统一的一面。这显然是与客观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一致的。对立统一规律主张“非同一性”与“同一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既对立又统一。“非同一性”不能单独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同一性”也不能离开“非同一性”而单独存在。“否定的辩证法”只是强调“非同一性”因素而忽视了“同一性”因素, 并割裂了它们的联系, 实质上已经是否定了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所坚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了更加系统而深入地将“非同一性”思想阐述清楚, 阿多诺进一步提出他的“绝对否定”的看法。他坚持辩证法本身属于“绝对否定”的辩证法, 在所有的辩证法中不应含有任何“肯定”的色彩。“非同一性”与“同一性”是非同一性, 是不能统一的, “否定”与“肯定”也是非同一性的, 事物之间不应该有任何联系, 不是“绝对否定”, 就是“绝对肯定”。“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属于完全消除肯定私彩而坚持“绝对否定”的辩证法。通常所说的客观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坚持每一个事物内部都是由肯定和否定两个要素构成的。肯定要素和否定要素之间体现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差异、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的, 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包容、相互统一的。肯定中有否定, 否定有肯定。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包含否定的绝对的肯定, 也不存在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绝对的否定。肯定因素当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否定因素, 否定因素当中又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肯定因素。它们并不是彻底孤立的, 更不是各自为战的, 是对立统一的。阿多诺所坚持的“绝对否定”的思想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 过度地强调否定的作用而忽视了肯定的作用, 这是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精神是背道而弛的。

三、从“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理论价值

阿多诺在阐述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时, 并没有使辩证法得到丰富和发展, 而是走向了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但是在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中却揭示很深的理论意义。阿多诺阐述“否定的”辩证法理论的目的是希望改变大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错误认识, 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阿多诺本意并不是希望实现辩证法理论发展与创新, 而是针对传统辩证法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无怪乎是那几个规律和范畴组成的客观辩证法而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辩证法影响以及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束缚, 很多学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 它所揭示的理论就是“三条规律”和“五对范畴”, 除此, 就没有其他的理论可以阐述了。而阿多诺却不这么看, 他主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属于是实践的辩证法。实践应该是辩证法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让其包含了本身的内在活力及强大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力量所在。阿多诺提出,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已经鲜明地阐释了实践辩证法的思想, 这也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成果。马克思认为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而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又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 辩证法只有在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肯定与否定中即“扬弃”中才会充满生机和鲜活性。所以, 阿多诺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实践的辩证法。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来面目, 阿多诺在阐述“否定的”辩证法过程中对客观辩证法进行了“否定”。笔者认为这才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最重大的理论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伦敦1973年英文版.

[2]俞吾金, 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刘放桐等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4]韩秋红, 李百玲著.断裂还是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资本主义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上一篇: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下一篇:水库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