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视角

2024-05-24

辩证法视角(精选11篇)

辩证法视角 篇1

我国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均强调科学探究的教学, 这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然而迄今人们对科学探究以及学生在其中的自主性问题仍存在混乱的认识。如对同样的探究内容, 有的教师不指导或指导甚少, 有的教师指导较多。有研究者对后者斥之为“他主性、控制性强”、“学生自主建构空间有限”[1], 似乎教师应该完全放手, 这样才像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但也有研究者持不同看法, “受学生认知水平、班额大小、课时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学生有别于科学家, 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2]面对这些不同的认识, 有必要从辩证视角审视, 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在科学探究中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实际上,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与国际教育界曾经经历的认识过程很相似, 这是科学探究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视角不同造成的[3]。

Woolnough et al.1990年研究表明, 科学探究是一个不太整齐的过程, 对同一科学问题未必只有一种探究方法, 可能有多种探究方法, 这与研究者的灵感、直觉、兴趣和世界观等主体特征有很大关系[4]。Hodson1993年进一步研究认为, 真实情境中的科学探究是一个流体, 探究中的决策和行动依赖于情境, 而探究的每一步都会以某种方式改变情境, 下一步的决策和行动将建立在新情境中[5]。持类似看法的研究者都反对把科学探究分解成子过程, 否则将使科学探究失去整体性、流体性和复杂性。在他们看来, 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缄默知识”, 而这种“缄默知识”不可明确地教, 只能通过体验而内化, 因而学习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就是在真实情境中做科学探究, 并由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提供支持、批评和建议。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但它对科学探究的描绘太模糊, 教师难以把握其明确的特征和过程, 教学和评价缺乏可操作性, 既难以在大班额中组织有效的训练, 也难以描述学生的进步, 更难以描述评价的内容。在西方国家科学探究教学的历史上, 就有因教学和评价目标模糊, 导致教学难开展、难管理、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成绩差等问题[3]。

然而, 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 科学探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采用一定的方法。Gagne认为, 尽管不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不相同, 但其探究活动仍存在一些相同的探究要素, 如观察、分类、描述、操作定义、假设、控制变量、实验、解释数据、概括结论等[6]。Lunsford et al.也认为, 科学探究的特点是采用有秩序和可重复的过程, 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 运用逻辑框架作解释和预测, 探究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运用及其他探究要素[3]。按照Gagne的观点, 学生掌握了这些探究要素, 就能逐渐掌握复杂技能, 直至从事复杂的科学探究[6]。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究类似于运动员打篮球, 不同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流程、风格等未必一样, 但这并不能否认篮球运动有些基本的动作要素, 因此体育教师常常在教学中让学生练习这些分解的基本动作, 如运球、传接球、三大步上篮、扣篮等基本动作, 待学生把这些基本动作学会后, 再整合, 直至熟练、灵活运用。

应该说, 以上两种科学探究观都有合理之处, 不应互相排斥。正如后现代科学观所言, “对同一事实不会有中心、唯一的描述, 而是存在着非中心的多元描述, 这些描述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事物的透视, 它们之间是平权的, 都有其价值所在。”[7]但相对而言, 后者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明确, 操作性强, 对国际科学教育界的影响更大。迄今为止, 公认权威的科学探究概念是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所作的界定:“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不同途径, 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8]从这两个界定可以看出, “多种不同途径”、“各种活动”意味着科学探究的复杂性, 似乎无法明确描述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是,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也强调, 尽管学生科学探究的方式、途径和手段有所不同, 不存在统一的模式, 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都要大体上经过一些类似的活动过程或阶段: (1)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 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3) 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 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 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 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 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8]。正是上述这些活动过程构成了被称为科学探究的过程, 进而也成为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依据。尽管反对者说, 这些程序只是学生报告其研究的程序, 并非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程序[4]。但是, 西方国家数十年的科学探究教学实践表明, 以这种基本程序为基础, 采用不同的科学探究变式, 是行之有效的[9]。

三、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的辩证关系

Lock认为, 不仅学生科学探究具有一些共同的活动过程或阶段, 而且通过调节学生自主程度和科学探究开放程度, 可以构成科学探究的不同变式。为此, 他在图1中用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表示学生自主程度和科学探究开放程度的两个维度。从左往右, 教师指导越来越少、学生自主越来越多;从下往上, 科学探究开放性越来越大, 或结构性越来越差。在进行科学探究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教学目标、班额大小、课时多少和器材多少等因素, 调整学生自主程度和科学探究开放程度, 从而获得对应于A, B, C, D, E和F等点的不同科学探究变式[10]。后来, Toh et al.进一步研究了学生自主程度在科学探究中的效果, 还研究了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在研究中, 显性知识对应于教师的完全指导, 缄默知识对应于学生的完全自主。结果发现, 仅仅通过学生的完全自主或教师的完全指导, 对探究学习效果影响不大, 但两者结合则大大改善了探究学习效果。该研究结果意味着:科学探究既有显性一面, 也有缄默性一面, 而且它们的教学途径不同, 科学探究的显性知识可以明确地教给学生, 但其缄默性知识需要学生自主探究才能体会, 两者结合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探究, 即能把科学探究概念化, 也能把科学探究内化[11]。

由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是开放的, 因此Lock和Toh et al.的以上研究结果也意味着: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等同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 它需要教师一定程度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描述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指导程度, Germann et al. (1996) 构建了科学探究开放程度 (或水平) 的一个评估框架 (如表1) [9]。这个框架把科学探究分为问题、变量、方法、做探究、解决和扩展6个要素, 每个要素的探究水平划分为两级水平1和0, 即开放和给出, 开放对应于学生的完全自主, 给出对应于教师的完全指导。例如, 如果探究问题由学生提出, 则问题要素的探究水平为1;反之, 如果探究问题由教师给出, 则问题要素的探究水平为0。

从表1中看到, 按照6个要素探究水平的组合, 科学探究可以划分为从0到6的7级探究水平。如果教师完成问题、变量、方法、做探究和解决活动, 学生只是被允许利用探究结论来做新的假设或预测, 或解释一些现象, 或再提出新问题, 那么探究水平为1;如果学生还允许自主分析数据、概括结论、提供证据、推断、提供可能解释、评估准确性和可能误差, 那么探究水平为2;如果学生还允许按照给出的程序, 自主操作器材、测量、记录数据, 那么探究水平为3;如果学生还允许自主发展程序、制作收集数据的表格、画图或描述, 那么探究水平为4;如果学生还允许自主识别和操作定义相关变量, 那么探究水平为5;如果学生还允许自主提出探究问题和假设, 那么探究水平为6。显然, 探究水平越高, 其开放性越高, 或结构性越差, 就越接近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反之, 探究水平越低, 其开放性越低, 或结构性越强, 就越远离科学家的科学探究。

在Germann et al.的框架中, 每个探究要素 (或探究阶段、步骤) 的探究水平只有两级水平1和0, 这种划分未免过于简单化。在实际的学生探究中, 教师完全指导或学生完全自主是极少的, 更多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 至于教师指导的成分大还是学生的自主成分大,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相对而言,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等2004年对学生科学探究程度 (或水平) 的划分可能更实际些[12]。从表2看到, 从右栏到左栏, 教师的指导越来越少, 学生的自主越来越多, 越来越接近科学家或真实的科学探究。

Germann et al.认为, 科学探究类似于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式系统, 学生完成探究的每一步骤不但取决于相关知识和技能, 还取决于先前步骤的完成质量。因此,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开放程度很大的探究, 一旦某个探究环节失败, 下面环节也会失败, 这样的连锁反应容易挫伤中下水平学生的探究热情[9]。显然, 如果在评价中采用这种开放性的探究, 学生将连续失分, 这是不公平的。为此, Germann et al.开发了指导性探究, 即教师在学生每进行下一步探究之前, 几乎都给学生提供上一步骤的参考答案或范本答案 (model response) , 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由于该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 不仅被很多教师采用在教学中, 后来还被采用在美国密苏里州大规模的科学探究能力表现性评价中[9]。

教学实践表明, 开放性的探究适合高水平学生, 而指导性的探究适合中下水平学生, 适合探究教学的初始阶段。无疑, 与开展探究教学几十年的美国相比, 我国的探究教学处于比较稚嫩的初始阶段, 指导性探究将是我国探究教学的主流形式之一, 其指导程度可以随教师探究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探究能力的增强而减少。但一些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认为学生科学探究的本质与核心是自主建构, 对教师的指导持批评态度[1]。但理论和实践已反复证明, 过于强调自主建构, 很容易走向忽视社会性建构的另一极端。即使在激进建构主义发源地的美国, 也主张“科学教师就是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8]这明确地告诉我们, 毕竟学生不是科学家, 认知水平有限, 没有教师的指导, 其探究将是盲目、低效甚至无效的。

尽管学生在科学探究时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活动及思维, 但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还是有区别的。科学家是做真实的科学探究, 其探究是开放性的;而学生是学习如何做科学探究, 况且受认知水平、班额大、时间紧等内外因素的制约, 必然需要教师指导。因此, 应辩证地看待和处理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自主性问题, 自主程度不同的科学探究都有其相应的教育功能, 各有用场。也就是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 灵活调整学生的自主程度 (或教师的指导程度) 。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24 (1) :37-42.

[2]罗国忠.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方式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 2007:26.

[3]Lunsford E, Claudia T M.Using scoring rubrics to evaluateinquiry[J].Journal of College Teaching, 2004, 34 (1) :34-38.

[4]Woolnough B E, Toh K A.Alternative approachesto assess-ment of practical work in science[J].School Science Re-view, 1990, 71 (5) :127-130.

[5]Hodson D.Re-thinking old ways:towards a more criticalapproachto practical work in school science[J].Studies inScience Education, 1993 (22) :85-142.

[6]Gagne R M.The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science-a processapproach[M].Washington:AAAS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1965.

[7]刘辉.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中心地位的颠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8, 15 (4) :21-23.

[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 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79.

[9]Germann P J.Developing science process skills through di-rectedinquiry[J].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1991, 53 (4) :243-247.

[10]Lock R.Open-ended problem-solving investigations[J].School Science Review, 1990, 71 (256) :63-72.

[11]Toh K, Woolnough B E.Assessing through reporting theoutcome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J].Educational Re-search, 1990, 30 (1) :59-65.

[12][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等.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罗星凯, 等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4:29.

辩证法视角 篇2

总体性的辩证法-卢卡奇辩证法新解

针对第二国际的庸俗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卢卡奇提出了把总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的新思想.其总体性范畴主要有三个层次,即总体是一种整体统率局部的.原则,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体现为一种历史过程.对卢卡奇总体性思想作以探讨,对纠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违反辩证法的现象和倾向有重要意义,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会产生启迪作用.

作 者:李富君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郑州,450052刊 名:河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E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分类号:A81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总体性 辨证法

辩证法视角 篇3

关键词:辩证视角;韩流文化;社会影响;问题研究

一、“韩流”文化带来的影响

伴随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韩流文化借助各种方式和渠道逐漸进入中国,并对我国的青少年群体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韩流对中国来说到底是“潮流”还是“寒流”呢?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首先来看看“韩流”对中国的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展开深入研究。

1.韩国影视作品的传入及其影响

从《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到《我的野蛮女友》……韩剧、电影赚得眼泪、欢笑无数。韩国影视作品以扣人心弦的剧情、强大的演员阵容虏获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不得不承认这正是韩国影视作品的重要优势。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如,一部《我的野蛮女友》让多少女生改变了风格,“从此温柔是路人”;一部《来自星星的你》通过互联网媒体热播,在亚洲再次掀起韩流热潮,其附加品牌价值更是不容小觑。据统计,《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的点击率突破20亿,创下中国视频网站电视剧部门点击率最高记录。剧中的女主角千颂伊爱吃的食物,穿的服装,使用的红唇膏在亚洲地区也受到粉丝的追捧。有学者指出,韩剧就如同这个国家的泡菜一样,以平实的特质和独有的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观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甚至专程到韩国旅游,体验“韩流”发源地的文化氛围和情趣,期待和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能有机会“偶遇”。

2.韩国相关产品的传入及其影响

首先是3C产品。3C产品其实是韩剧的一个衍生物,也是我们国家需要借鉴的地方,在韩剧中,不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土豪,还是需要打几份工的灰姑娘,只要你用手机,那一定是韩国国产三星品牌,而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则往往忽视这一点。其次是韩国的美食。这是韩剧第二个衍生物,众所周知,韩国美食很多,其中泡菜,拉面最广为人知。通过韩剧和综艺节目有意无意的宣传推动了国内韩国料理的崛起。第三是韩国的明星代言产品。提到韩国大家一定就会先想到影视作品中的俊男美女,他们以靓丽的外表、结实的演艺基本功打开中国市场,饰品店里大量充斥着关于他们的代言产品,让人眼花缭乱。此外,近年来新兴的代沟也日与壮大。韩国的化妆品以其“大白菜”的价格,不错的效果,加上众多帅哥美女的代言,让爱美的女生为之疯狂,所以这就带动了国内代购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往来,也养活了一批“代购者”。

二、“韩流”文化影响的优点和缺点剖析

1.“韩流”的渗入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不能离开时代的背景。“韩流”的主要内涵其实就是韩国的文化。中韩两国文化的相见肯定会有“摩擦”和“火花”。“韩流”的进入使得我们通过常见的媒体或方式了解了韩国的一些大众文化,带来知识传播和观念更新。一方面,韩流在中国的风靡可以看出我国当代青少年在追求文化的多样性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这将会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韩流”的传播必然要负载许多现代观念和新的知识,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毕竟两国的文化不尽相同,我们必须“韩流”对青少年影响不好的一面,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韩流。从韩流的风靡中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要有自己的内涵并走出世界,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满足自身的文化发展需求。

2.“韩流”的渗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韩流”现象已经引起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韩国政府最近表示,要借“韩流”现象更多更广泛地进军中国文化商品市场,使“韩流”成为促进出口的桥梁。而在我们国内,餐饮业,越来越多的“韩式料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而在很多中国自身特色产业的发展中,业已被“韩流”渗透。从而逐步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和影响。此外,韩妆、韩装、韩国整容等更是带动了美容业、服装业的发展。总体来说,“韩流”的渗入丰富了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了一批新型产业的出现,当然,不可否定的是,外企在占有中国巨大市场、获得巨额收益的同时,也同时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三、如何运用辩证的视角理性的看待韩流

正如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不可阻挡,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是顺应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面对来势汹汹的“韩流”,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理性分析,而不是一概排斥,全盘否定。首先,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韩流”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不断丰富、发展、创新我国的社会文化,并且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方针,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借助新时代媒体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其次,通过公开的正当的媒体和渠道客观的宣传介绍韩国社会和文化,既不妖魔化,打压丑化,也不故意拔高,盲目吹捧,经过互相了解而实现和平共处,也有利于两国普通民众之间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詹小洪.“韩流”文化盛行于中国及其原因[J].当代韩国,2007(01)

[2]薛宝林,张丹.关于“韩流”的观察与反思[J].理论观察,2006(05)

[3]薛健飞,韩楚楚.探析韩剧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启示意义[J].电影评介,2008(20)

[4]郑媛媛.韩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作者简介:

陈鑫(1994.06~),女,江苏淮安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以媒体人视角辩证看待大数据时代 篇4

1 大数据的典型应用

1.1 企业

企业应用大数据, 可以在多个方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企业可以大数据关联分析, 准确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产品种类、数量、消费时间、消费偏好等, 挖掘市场潜力;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 根据消费者需求确定供给数量及供给时间, 减少库存、仓储, 实现供求平衡, 避免产能过剩。

1.2 物联网

物联网不仅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来源, 也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市场。在物联网中, 现实世界中的每位成员都是数据的缔造者和消费者。在物联网大数据的应用中, 快递公司为了使总部能在车辆出现晚点时追踪到快递车辆的位置、预防车辆引擎故障, 可在货车上安装传感器、GPS等设备, 通过这些设备的安装使用, 不仅方便了公司监督管理员工, 而且还可以优化行车线路。

1.3 医疗健康

医疗大数据应用是一个持续、高增长的复杂过程, 其蕴涵的信息价值也是丰富多彩的, 同时, 也无时无刻不在深远的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与每位地球公民的生活质量及生死存亡息息相关。因此, 对医疗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存储、处理、查询和分析, 可以开发出其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据报道:微软公司的Health Vault, 是一个典型的医疗大数据的应用范例, 它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录入、上传使用者的健康信息, 而且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导入个人病历记录。

1.4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大数据主要来自即时消息、在线社交、微博和共享空间这四类应用程序。由于社交网络能实时展现人们的各种活动, 因此, 对于此类数据的获取、分析得到了更多关注。大数据分析通过基于数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 为量化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关系提供的一种可计算的分析手段。目前, 社交网络应用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网络舆情分析、情报搜集与分析、政府决策支持等。

2 大数据的先天不足

2.1 数据统计

2.1.1 数据可能是暂时的

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性,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很容易出现一窝蜂的现象, 统计规律有时候表现的非常明显。这种一窝蜂的现象, 使很多人认为这将是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但是却忽略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植根于很多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是一种补偿性消费习惯。诸如中国人在日本购买马桶盖, 导致上午进货, 下午断货的现象;中国大妈购买、囤积黄金, 黄金价格越降, 则购买欲望越强。再比如炒房和购车, 除了投资和投机心理之外, 中国人对于房子有着独特的热忱, 其原因在于中国人一直未真正摆脱居住的窘迫, 每个家庭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住房。汽车也一样, 这是补偿性消费的过度行为表现。假如一味迎合这种一窝蜂的现象, 会助推一些病态行为, 导致社会成本急剧上升, 社会病态发展。

2.1.2 数据可能是局部的

目前,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浏览网友对餐厅的评价后网上订餐, 但是去吃了之后往往并不如意。出现这种情况, 排除重口难调这一因素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统计数据的来源并不代表全部消费人群。喜欢上网的人群是分群体的, 网上订餐又喜欢点评的人有只是其中一些乐于点评的人, 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消费群体。通过调查发现, 喜欢点评订餐者, 往往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 他们收入少、好奇心重, 对于既便宜又能品尝到一定品味的订餐信息来源比较喜欢, 但是这种点评对于其他一些人群可能就没有参考价值。又比如目前的网络文学, 满眼看到的基本都是穿越、意淫类小说, 新书、名著等可以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踪影难觅, 阅读这些穿越、意淫小说只是在浪费时间, 而且会降低阅读者的阅读品味, 对于不谙世事的青少年, 也行会引导他们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2.1.3 数据可能是被曲解的

很多统计现象需要进一步解释, 而不能直接看统计结果, 这些统计结果很多都存在误读现象。最经典的是二战德国战机事件。德国与英国空战, 每次战斗机归来, 工程师都发现机翼上有很多枪眼, 他们认为应该对机翼增加防护, 可是增加防护后的飞机损失率并没有下降, 反而升高了。原来是因为在战损的飞机里面, 很多被击落的飞机没能返航的真正原因没有被统计到, 因此主要问题没有发现。飞机机翼受损尚能坚持返航, 只能说明机翼被攻击部分本身的影响并不大。之后德国工程师在没有枪眼的部位加强防护, 因为这些部位被击中的飞机都没能返航, 最后效果很好。

2.2 安全隐私

2.2.1 个人隐私

大数据时代, 个人隐私将是隐藏在面纱下的公开秘密, 一方面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用户无法觉察的情况下, 个人兴趣、爱好、习惯、身体特征等隐私信息可以被更轻易地获取;另一方面, 即使个人隐私信息被允许使用, 但是在信息存放、传输和使用的诸多过程中, 也很容易被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截获。比如使用最频繁的手机应用, 一旦安装, 手机中的通讯录等个人数据就会被直接访问, 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另外, 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 导致看似零散、无序的个人信息可能会经过分析, 挖掘出其中的个人隐私。因此, 个人隐私在大数据时代其实就是公开的秘密。

2.2.2 数据加密

大数据时代数据产生规模、种类相较于以前已呈几何级增长趋势, 以前针对中小规模的加密方法、手段已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保密要求, 目前, 迫切需要针对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 研究如何有效安全管理、访问控制和安全通信等技术。

3 结语

大数据时代, 无论是政府、企业、个人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来制定国家、集体、个人的决策, 但是对于大数据的诸多先天不足, 作为媒体人应该有所了解, 当看到大数据时代呈现的某种规律或者现象, 要学会用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判断这种规律是否为病态的, 是暂时的、局部的, 还是被曲解的、被滥用的。用媒体人特有的独道眼光, 甄别、检验经媒体播报的新闻事件、科研成果、社会追踪等所有内容, 坚守好新闻出版这块信息传播阵地。

摘要:目前, 大数据应用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企业、物联网、社交网络、医疗健康、金融、教育等行业的应用便是其典型实例。随着大数据时代逐渐揭开序幕, 新闻出版行业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三次深度变革。作为媒体人, 在迎接、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同时, 应该运用辩证思维方式, 不仅要看到大数据的优势, 还要看到大数据劣势所在。该文介绍了大数据的典型应用实例, 提出大数据的诸多先天不足之处, 并用具体实例详细阐述, 旨在为媒体人开启辩证看待大数据的视角。

关键词:大数据,媒体人,辩证,视角

参考文献

[1]曾凡斌.大数据对媒体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出版发行与研究, 2013 (2) :21-25.

[2]李德仁, 王树良, 李德毅, 等.论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理论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2, 27 (3) :221-233.

[3]赵晶, 徐喆.大数据时代.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今传媒2013 (9) :47-50.

[4]孟峰, 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50 (1) :146-169.

[5]张勤.试论大数据时代高校校报编辑思维[J].新闻知识, 2014 (3) :88-90.

辩证法视角 篇5

关键词: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有效运作;简政放权;制度红利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4-0065-0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传统竞争优势正逐渐丧失,单靠扩张性政策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激发社会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行政审批再次成为学界的焦点。为助推改革,学术界围绕行政审批改革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几个主题分别从不同学科视角展开分析和探讨。经济学主要从成本收益和市场非完备性等角度分析具体行业行政审批的合理性,行政审批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效应;法学主要关注行政审批程序、机构设置及执行的合法性;而政治学主要关注行政审批的政治学内涵、制度属性及政治功能[1]。这些分析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为改革的推进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由于这些文献对行政审批改革过于关注,以至于忽视对行政许可(作为改革核心)这一重要规制工具本身的深入分析和认识。而对行政许可这一重要规制工具缺乏全面、深入、系统、辩证的认识,又很容易导致行政许可改革的盲目性。

为避免行政许可改革的盲目性,本文试图从行政许可的概念、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可变性、有效运作条件、现实困境和道路选择等方面着手,进行辩证分析,重新认识行政许可改革,挖掘其潜力,发现其问题,探寻其有效运作的基础、现实困境和改革的有效路径,为行政许可改革的有序推进提供有益参考。

二、对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的再认识

审批在《汉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是“审查批准”[2]。《行政管理学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指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或组织在接受下级机关或组织提出的要求许可或免除的申请以后,经过审核而批准或拒绝时采用的行为”[3]。《行政学词典》[4]《法学词典》[5]和《法学辞源》[6]三者的解释基本一致,认为审批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行政相对人提交的文件、材料、报表、账册、申请书、报告、证件等进行审查核定,并决定是否批准相对人某项要求的行政活动。《行政管理学大辞典》中审批的依据由于未加说明,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政策和内部规范性文件都可能成为审批的依据。而其他词典的解释都明确指出法律规定是审批的依据。这些词典中定义性条文和解释性说明都表明行政审批包含两方面:一是指内部行政行为,即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对下级国家行政机关请示报告的审核批示;二是外部行政行为,即主管行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有关问题申报的审核、批准等。

最初的许可来源于私人生活,指拥有财产所有权的一方将自己的部分财产权益授予他人,允许被授权人获得部分权利,从事某种活动[7]。比如允许佃农租种土地等。《行政管理学大辞典》《法学词典》《法学辞源》和《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解释一致,认为行政许可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不特定的一般人依法负有不作为义务的事项,应相对人申请,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解除禁令,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生产、经营,进行某种活动,实施某种行为或拥有某种法律禁止一般相对人拥有的某种物品的权力。《行政许可法》第二条、第三条规定也明确指出,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事项的审批属于行政许可,而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于《行政许可法》[8]。这说明行政许可属于行政审批的一部分。

从目前尚未纳入改革的事项看,除了内部审批不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外,根据上述定义,行政机关对没有隶属关系的其他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国家出资设立的事业单位所作的审批事项、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以出资人身份对处置国有资产、权益所作的审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减免相对人法定义务的审批事项这四类都属于行政许可,都应该纳入改革的范畴[9]。这次改革是在某种程度上斩断政府过多伸向经济、社会的权力触须,解决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过度管制,并未将这些项目纳入改革范畴。通过对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比较发现,当前的行政审批改革叫行政许可改革更为贴切。

三、行政许可的作用

(一)行政许可的积极作用

1. 界定和创造财产权利,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利用行政许可制度可明确界定财产权利,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比如,对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若不明确界定使用权和所有权,无法进入市场交易。利用行政许可制度明确界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既可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又可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归属的情况下,土地的使用权仍然可以自由交易和流转,这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又比如,通过颁发专利或商标许可证书,专利或商标就可以实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交易或让渡。

行政许可也可以创造一种“新财产权利”,为原本不能进行交易的领域创造了交易条件。比如,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没有颁发排污许可证之前,是无法进入市场交易的。为避免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政府只能为各企业规定排放量,要求每个企业严格执行。实行可交易排污许可证制度之后,政府只需根据每个区域每年生态系统的自净化能力和环境污染处理成本设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向每个企业颁发排污许可证即可。由于排污权已成为一种“新财产权利”,可以在区域内自由交易,每个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购买还是出售排污许可证。这既控制了污染总量,又可以提高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污染排放的积极性。

2. 控制资源的开发程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行政许可可以促进资源的适度开发,并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如果采取竞争性开采,即使产权可以根据地域面积、特性及位置等明确界定,多家企业分散化开采也会导致资源开采设备投资、开采和利用成本的大幅度增加,还会影响开采总量,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行政许可,允许一家或几家企业开采可以节约资源开采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开采效率,防止资源的过量开发和过度竞争[10]。

3. 改善稀缺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许可制度比市场制度更有利于改善无线电频谱、飞机起降时段等稀缺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与社会对稀缺资源最佳配置和使用目标往往存在巨大差异。利润最大化目标往往激励企业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稀缺资源的垄断权,进而获得在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稀缺资源获取企业就有可能将部分稀缺资源闲置,造成浪费。有实证研究表明这种浪费不仅存在而且非常严重[11]。如果政府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稀缺资源分配方案,利用许可制度进行分配就可以改善稀缺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4. 事前预防和控制危害、降低信息不对称。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们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活动和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投产和使用,如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危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销售,新药品、新食品、新医疗器械的投产和使用。由于存在明显的负外部性和负内部性,会严重危及交易方及他人的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虽然不能完全避免危害发生,但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对于银行、证券、股票和保险等金融业来说,交易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产生利益侵占和不负责行为,并且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和社会信任危机,通过许可标准和许可条件的设定,让具备条件者进入,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风险。对于为公众或自身提供服务,但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健康、生命和安全行业的从业人员,比如司机、医生等,通过考试等资质和资格认定方式颁发许可证,降低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必要损失,预防和降低危害的发生。这三类许可既能预防和控制危害发生,也为这些领域的市场存在创造了条件,让具备资格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从事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5. 提高部分行业和领域的消费者福利。在某些行业、领域或者行业、领域中的某些部分,巨大的沉淀成本极易形成进入壁垒,阻碍潜在竞争者,形成垄断局面。垄断者极易利用在本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产品或服务价格,获得垄断利润,损害消费者利益[12]。政府通过行政许可允许部分企业进入,但前提是进入者必须接受政府所规定的进退、价格、数量、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要求,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二)行政许可的消极作用

1. 限制竞争。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之一,自由企业制度和价格机制能使整个经济活动充满竞争与活力。然而,行政许可使用的范围和程度不当都可能限制竞争。如果政府把许可作为市场的替代工具,将其运用于市场有效活动的空间和领域,通过进入条件、进入数量等限制将部分市场主体排除在市场之外,不仅不是为市场交易创造条件,而是在人为削弱和限制竞争,影响价格机制的有效发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行政许可范围过宽、标准过严,会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很多市场行为会被政府行为所替代,很多市场交易也可能因此而转移到地下,加大政府搜集交易信息的难度,不仅达不到通过许可实现管理的目的,反而增加管理难度,甚至导致严重的非预期后果。近年来大量非法集资活动就与资金筹集渠道不畅、利率管制过严有很大关联。

2. 极易失效。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政府决策质量的关键因素。政府只有在其优势领域才能做出更有效决策并能规避政府失灵。然而,在搜集、整理宏观经济信息上的强大资源调动能力决定政府在宏观领域具有相对优势。由于没有切实的利益关系,政府对信息缺乏敏感度和关切度,而政府官僚化组织模式在信息传递和处理上更不能与市场媲美。政府在微观领域不具有信息优势,而行政许可却是政府在微观领域的干预工具。不仅如此,市场主体还会针对政府的干预政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终可能降低政府政策的干预效果[13]。这两个因素增加了行政许可失效的可能性。

行政许可实施所需要的市场准入门槛和进入数量的设定对技术和管理能力都有很高要求。门槛设置太低,无法达到有效筛选市场主体的目的;而市场准入门槛设置太高,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又太少,社会公众获取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就可能增加,产品和服务的覆盖范围也可能因此受限。在依靠行政许可控制进入数量的领域,大多附加价格和质量要求,允许进入数量太多,竞争程度过于激烈,获利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亏损,进入者可能因此而退出,最终导致产品和服务数量供应不足;进入数量太少时,由于价格和质量限制,产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扩大可能导致成本高于政府定价,使利润下降,企业也就缺乏为所有区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动力[14]。然而,由于外界竞争压力不足和利益刺激缺乏,政府缺乏积极搜集和处理信息、权衡各种政策工具利弊、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动力,政府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难以达到行政许可有效实施的要求,行政许可也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 滋生腐败。行政许可权的执行离不开个人,而个人先天具有不断向周围环境索取各类资源以满足私欲的本能。在行政许可的设定、执行和后续监管等环节中,任何环节的政府行为不够透明,监督和制约不严格,都可能导致政府部门或个人利用手中权利,积极创造设租或进行权钱交易的条件,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取利益。政府不仅不能达到借助行政许可对微观领域的干预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还因权力持有者的私人性超越了规范性,脱离规制的正常路径,最终失去公共性价值,成为个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15]。

4. 执行成本高。行政许可的执行机关和被许可人均会因行政许可的执行而产生成本。对行政许可的执行机关来说,行政许可申请的数量、条件和复杂程度,执行许可的条件,许可的审批程序、环节和部门数量,都将影响行政许可的执行成本。对于被许可人来说,行政许可审查期间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许可成本、因许可造成市场机会丧失的成本,甚至为避免许可部门和个人拖延时间的寻租成本等,许可事项的内容越复杂,许可环节越多,产生的执行成本就越大;许可机关的办事效率越低,越腐败,行政许可的执行成本也会越大。

(三)行政许可作用的可变性

行政许可作用的可变性是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行业和政策目标的变化,行政许可所起作用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由原来的消极作用变为积极作用,或由原来的积极作用变为消极作用。一个国家在由完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行政许可起着缓冲作用,国家既可以凭借许可权力保留一定的控制权,又可以扩大私营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有利于推进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并实现对私人经营者的规范和监督[16]。在即将完成经济转型时,行政许可就起着干扰市场正常运行的作用。在本来可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领域以及可以民营化的公用事业领域,行政审批限制竞争、干扰和破坏市场的消极作用越发凸显。在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生健康、安全的行业和领域,如果没有限制危害性行为的法律,没有管理危害性物品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考虑到危害性,这些领域的活动是应该被禁止的。但是通过许可条件、标准和规范的设定,对符合条件者解除限制,就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此时的行政许可就发挥着促进市场竞争的作用。在有些行业或领域,起初不存在市场失灵,或者市场失灵问题不明显,行政许可的引入只会干扰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领域的市场失灵日益凸显,行政许可的实施就能有效减少负外部性。比如,在道路交通条件差、车辆数量少、社会危害性小时,摩托车驾驶许可证的发放缺乏必要性;当道路交通条件变得复杂下,车辆多,车速快,要减少交通事故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需要驾驶者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掌握熟练的驾车技术。行政许可通过设定驾驶资格要求,允许具备条件者才能上路行驶,这就能减少负外部性,矫正市场失灵。

四、行政许可有效运作的基础

(一)廉洁、高效、灵活的政府

行政许可的执行离不开政府,政府的廉洁性是行政许可有效运作的基础。

仅仅依靠廉洁不能保证行政许可的有效性,还需要高效的政府。官僚化和层级化的政府缺乏提高效率的压力和动力机制,需要将市场化过程扩大到政府管理领域。在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市场力量和科技引入政府管理而减少强制力和官僚化对社会不必要干预和干扰,减少为实现监管搜集信息而耗费的行政资源,集中精力充分利用有限行政资源刺激私人部门改进技术以控制污染、减少交通拥挤、改善环境质量等,花费较少的行政资源来间接实现私人目标和政府目标的统一,进而缩小政府失灵的影响范围,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17]。

除此之外,还需要灵活的政府。只有找准市场失灵点,找到和善于运用改善市场失灵的工具,政府才能发挥修补、完善和服务市场的功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人们的需求结构、水平和所期待的社会政策也都在变化,市场失灵的领域也相应改变。只有灵活的政府才能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及时准确地找到市场失灵点,运用自身动员能力、强制力与市场力量,恰当运用许可制度为本来不能进行市场交易的领域创造市场交易条件,降低市场中存在的负外部性、负内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通过控制许可数量并适当引入市场竞争力量促进公共资源和稀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规范透明的许可程序和法制化执行

行政许可事项、许可内容、许可条件、许可环节、许可程序、许可时限的设立和确定都应该交由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开放性和代表性的行政、学界、非政府组织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研究能力、良好声誉的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来完成。在正式确定之前,还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座谈会、听证会等,让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代表各方利益的公众和专家充分参与、共同协商[18]。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所有的过程、内容和材料都应该主动在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的具体建议和监督,保证公正透明,最终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实施机关对审批过程、后续监督和执行过程要定期进行评价,并公示于网站,以便于接受社会监督,并鼓励个人或者组织找出许可设定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有效的惩戒措施

行政许可的实施是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行政许可前的审查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矫正市场失灵,但真正发挥许可规制效果的还是规制部门或机构后续的严格监督和惩戒机制的恰当运用。由于行政规制部门的行政资源和执行能力有限,为保证被许可人遵守许可标准或者其他监管规制,可以要求被许可人与其服务对象签署一项惩罚性违约赔偿协议,让服务对象监督被许可人许可条件的执行情况,减少规制机构和法院的介入。对被许可人违反许可条件和监管规制,情节较轻的,可以运用教育、建议、警告和责令等成本低廉的方式要求被许可人遵守许可条件和监管规制。对那些严重违反许可条件和监管规则的,可以采取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诉讼方式加以解决。但要确保这些执行成本很低的制裁措施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否则必须要有吊销许可证这一惩戒措施,并保证其积极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政府部门通过行政许可将其他潜在竞争者挡在该市场之外,被许可人能够在一个垄断性或者竞争程度相对较弱的市场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被许可人进入是为了获得收益,如果因违反许可条件和监管规则被吊销许可证,他就可能很长时间甚至永远被排除在这一市场之外,他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吊销许可证比其他惩罚性措施更能起到约束许可人的目的[19]。

五、行政许可执行的现实困境与选择

(一)现实困境

行政许可有效执行依靠的是政府机关和个人。要保证行政许可的公共性,避免行政许可由公共性和公益性偏向私人性,既需要动力,又需要压力和制约力。

从中国当前实际情况看,政府具有很强的设置和执行行政许可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不是来自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而是来自于行政许可机关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这是因为,当前的政府机关和个人的收益不是来自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而是通过许可事项的设置来“设租”为部门和个人直接谋取私利。这种动力存在的结果是,行政许可和政府干预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不是靠在自由竞争市场上的公平竞争获取收益,而是靠对政府寻租获取许可权甚至排挤竞争对手来获取垄断租金,最终许可机关、许可执行者与被许可者形成了利益同盟,市场竞争机制难以有效培育和发挥作用,行政许可改革的阻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理念并没有相应转变。到目前为止,政府的行政许可还是为了服务于政府意图而不是服务于市场,是为了在微观领域配置资源而不是单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20]。这种理念的滞后和模糊使行政许可标准和许可项目难以明确,为行政机关滥设许可项目提供了由头,也使行政许可越来越偏离其公共性。

行政机关和人员的压力和约束力通常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政治体系内部;二是来自于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三是来自于国际社会。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一方面缺乏竞争性的政治市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约束主要来自于上级和内部,这种监督和约束力覆盖范围窄,约束力度小,不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中,行政权力过大,立法过程更多的是对立法机构的限制;中国司法的现实地位决定其无法审查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所设定的许可是否合法;行政机关法律规范的执行情况缺乏相应的机关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更多依赖于行政机关的自我约束。社会公众、社会组织和国际社会虽然也能对行政机关和人员形成一定的压力和约束力,但只能起到某种程度的制衡,难以形成根本性压力和约束力。

理论上讲,将行政机关的部分许可权让渡给社会组织,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化分工,既能有效分担政府职能,也能减少行政机关许可权力滥用,但前提是社会组织必须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而当前中国的社会组织在相当大程度上受控于政府,并需要依附于政府而存在,难以形成自治能力,更难以担当起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责。

(二)选择

要调动行政许可机关和个人服务于市场的积极性,需要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切断行政许可机关和个人从直接的行政许可事项中获得利益的可能性,让他们的收益更多来源于企业经营效益改善后所缴纳的合法性税收,以及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在行政权力过大的情况下,要对行政机关和人员形成真正有效的压力和约束力,严格落实依法行政或许可以给许可改革提供一种选择思路。

为更好地明确行政许可的标准和事项,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设定的任意性,行政许可应该由服务于政府意图转向服务于市场,从干预具体资源配置活动中抽离出来,集中精力发挥自身优势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机制提供制度、标准,在市场失灵领域创造市场交易条件,促进竞争,降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促进稀缺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可以将部分公共管理事务逐步让渡给社会组织,发挥企业、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行政许可虽然容易采纳,实施效果明显,但它也是问题最多、效果最差、对市场杀伤力最强的规制方式。[21]在政府的技术支持能力、管理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还相对较弱,并且尚未形成对行政许可机关和人员有效制约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尽量采用信息规制、法律规制、标准规制等间接规制方式实现既定的监管目标。

参考文献:

[1]潘秀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多学科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7-21.

[2]罗竹风.汉语大辞典(第3卷)[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9:1629.

[3]贾湛,彭剑锋.行政管理学大辞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97.

[4]张光博.行政学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638.

[5]编辑委员会编.法学词典(增订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350,592.

[6]李伟民.法学辞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1369,1372.

[7][14][16][19]Scott C,石肖雪.作为规制与治理工具的行政许可[J].法学研究,2014,(2):35-45.

[8]汪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教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9]王克稳.论行政审批的分类改革与替代性制度建设[J].中国法学,2015,(2):2.

[10][12]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11]Borenstein S.On the Efficiency of Competitive Markets for Operating License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357-385.

[13]胡家勇.转型经济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226-230.

[15]董韦.行政审批二重属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89-92.

[17]Schultze C L.The public use of private interest [M].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77:19-25.

[18]沈岿.解困行政审批改革的新路径[J].法学研究,2014,(2):2.

[20]杨天宇.中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2,(12):30-33.

[21]梁发芾.审批增则市场死,审批削则市场活[N].中国经营报,2014-01-25.

辩证法视角 篇6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会计,本质

一、有关会计本质的几种理论观点

1. 信息系统论。

对这一观点笔者理解为, 会计内在于生产过程, 具有“生产”职能 (会计信息的生产、加工) , 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理由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理性思维的深化, 导致理性活动的目的和手段的可测量性, 利润成为资本主义企业活动一致的、可以测量的目标。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兰格, 他认为“复式记账的发明, 使企业活动的一切元素连同结果的全部计算成为可能”。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在《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将会计定义为:一种识别、计量和传播信息, 使信息的使用人得以有根据地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为会计信息系统论开了先河。而这一定义, 同样只是在另外一种情境及观念支配下对表象的描述。信息系统论的理论观点是从西方会计研究中起源并有所发展的。国内最早支持这一理论观点的是会计学家余绪缨 (1980)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也持此观点。

2. 管理活动论。

这一观点认为, 会计可以通过合理组织生产力, 与劳动技术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生产力的要素。理由是, 生产力的主要要素之一是生产者, 生产者之所以能从事劳动, 是因为具有生产能力, 即在生产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而会计是生产者利用体力和智力来应用其劳动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一观点最早是由会计学家杨纪琬和阎达五 (1980) 提出来的。他们认为, 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 会计不仅仅是管理经济的工具, 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即会计是一个以经济事项的记录为基础的综合性社会控制体系, 这样一个控制体系, 总是以很突出的宏观管理功能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它在一个微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也同样会通过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结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普遍联系 (宋小明、杨智杰, 2006) 。这似乎说明劳动力就是生产力。

3. 会计科学论。

会计应该是科学,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会计是一门抚慰心灵、保护财富和通向幸福的科学 (索科洛夫, 1990) ;会计是从价值角度综合核算与预测控制各种“使用价值”再生产的科学 (易庭源, 2008)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尔纳·桑巴特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总结中, 把会计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等同于万有引力、血液循环和能量守恒对现代文明的作用, 他认为“没有复式簿记, 人们简直不能想象会有资本主义”。他将会计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以此论证会计的作用。

4. 会计环境起点论。

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观点:会计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下人们对会计现象的一种认识, 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会计理论 (牛秀敏, 1995) 。由此引出会计人员的价值观点、会计文化、会计工作程序与方法、会计工作手段、会计工作内容等会计系统内部因素, 它们决定了会计的本质 (谢德仁, 1995) 。因此所谓的会计精神文化层面中的会计哲学观, 就是人们对世界上的一切会计事物, 对于整个会计的最根本观点 (劳秦汉, 1999) 。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 政治、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意识形态均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所以这一观点对会计本质的理解是上层建筑。

5. 主体博弈论。

在经济环境变迁中, 会计角色也随之演变。会计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它反映了信息与决策之间的某种经济利益关系。会计行为的本质是主体利益最大化, 或者是主体主导力量利益最大化 (杨雄胜, 2002) 。哪一个契约主体提供的资源最稀缺、最重要, 企业的会计目标就倾向于哪一个会计主体 (刘勇, 2007) 。可见, 会计是为主体利益服务的。于是刘勇进而提出了会计主体博弈论, 他认为, 会计的本质不在于它体现了契约之间的关系, 而在于体现了主体之间的博弈。这一观点认为会计由经济基础决定, 又为经济基础服务, 并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在阶级社会里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 而一定的制度、设施、是以一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所以, 这一观点认为会计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6. 会计艺术论。

有人认为, 会计的中介对象是人, 是能够及时收集、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人, 而不是直接作用于生产对象, 因而可以说会计属于“艺术”范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名词术语委员会将会计定义为:会计是用独特方式并以货币对至少部分具有财务特征的交易和事项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 同时对结果予以解释的艺术。生产过程是创造物质产品的过程, 而会计的本质既然属于“艺术”范畴, 那么就不能把会计过程等同于生产过程, 不能把会计等同于生产力。所以会计应属于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即上层建筑。

二、如何认识事物的本质

1.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运动形式, 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 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需要指出的是, 事物的本质问题不能与事物的属性问题和归属问题相混同。本质和属性有联系也有区别。一事物在与另一事物发生关系时会表现出多种属性, 而只有反映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根本区别的特有的属性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才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才是事物的本质。本质和归属也不同, 本质是根据事物的矛盾特殊性 (即根本性质) 对事物的区分;归属是根据事物的矛盾普遍性 (即共同属性) 对事物的归类。可见, 我们应该从事物的根本性质、内在矛盾的特殊性出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会计这一事物的本质也应如此。

2. 揭示事物本质的逻辑方法。

有人看到会计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就说它是生产力, 然而, 会计的生产力与劳动力的根本区别在于, 前者是社会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 后者是人的机体的功能或能力。生产力从来都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 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因素。其原因是, 个人 (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 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 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生产力, 作为一种能力或力量, 对应着确定的主体或实体。生产力的主体或实体既不是劳动者、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 也不是以上生产三要素的结合体, 而是由具有一定生产关系的人们组成的社会机构或组织。所以说, 把会计的本质界定为生产力是与会计的归属问题相混淆了。诚然, 会计是一种 (归属于) 生产力, 但会计的本质并不是生产力。

有人看到会计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 就把其归为上层建筑范畴, 这里所指的不是会计的本质, 而是会计的属性问题。会计和艺术结合起来是会计艺术, 和道德结合起来是会计道德, 和法律结合起来是会计法律, 因为这里没有说明会计之所以是会计而不是其他别的事物的专门特征和根据问题, 而只是根据它的某一属性来归类。

很明显, 如果说会计的本质是生产力, 那么它与科学技术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如果说会计是上层建筑, 那么它与法律、道德、哲学、艺术等上层建筑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可见, 离开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就无法说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 概念的内涵就是它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下定义, 明确某一概念的内涵, 也就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下定义的逻辑方法一般是采用属概念 (外延较大的概念) 的种差 (特有的属性) 的方法。其公式可表述为:被下定义的概念 (外延较小的概念) =种差+属概念。

三、会计的本质

1. 会计所属的范畴。若要给会计下定义, 揭示其本质, 首先应弄清它属于什么范畴, 确定会计的属概念是什么。

会计是否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毫无疑问, 会计理论、会计艺术是属于观念形态 (或意识形态) 的。但在一定会计理论和思想指导下的会计活动, 其主要目的和更为根本的方面则是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当然, 它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 对整个社会进行影响的社会活动,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马克思说: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 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越是必要。由此可见, 会计是不属于观念形态范畴的。

会计是否属于社会结构的范畴?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但是社会现象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不能把各种社会现象硬塞在社会结构的框框里。事实上, 由于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反作用, 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理论观点的形成, 基本上是以我国会计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的识别为立论基础的, 两种观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会计信息作用的侧重点上。在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 会计信息的作用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利于政府实施合理的计划配置和有效控制, 对企业而言, 会计信息相应地体现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责任的考核评价等方面, 是一种经营责任观的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对企业尤其是对上市公司而言, 会计主要以向外部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 以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 也即更加突出会计决策有用观。因此从会计信息有用性来看, 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殊途同归, 至少并不相悖 (孙铮、贺建刚, 2008) 。但是会计具有复杂的内涵和特点, 把它简单地归之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范畴也是不恰当的。

会计应属于什么范畴?会计应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会计这种社会生活也是人类基本实践总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会计是伴随着人类基本社会实践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形式。另外, 会计也具备实践活动的两个根本前提 (主体和客体, 表现为会计人员和作为客观事物的会计对象) , 以及实践的三个要素 (目的、手段、结果) 这些共性;从实践的特征来看, 会计具有能动性 (即通过会计知识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 、客观现实性 (会计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和社会历史性 (会计人员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人, 要受到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制约, 反过来, 会计的不断发展和会计人员的不断实践又推动了历史的不断发展) 。这些都说明, 会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

2. 会计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实践。

会计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 这只说明了它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共性, 并没有表明它的特殊性, 因此还必须探讨为什么出现了会计这种社会实践, 它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适应环境, 而是能动地改造自然、改造环境, 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 人类需要也能够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出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外部条件 (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实践的客体———被改造的客观世界与实践的主体———改造客观世界的人类自身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 人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又改变着人本身, 人们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要求, 还必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马克思对实践活动的三种分类即是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既然会计的本质不是生产实践, 也不是科学实验, 那么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这是一种适应生产活动的需要, 与生产活动同时发生的另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是人类的社会交往, 是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会计理所当然地归于其中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 会计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被生产实践所决定, 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实践。

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 会计的实践本质更为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 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 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会计法》修订之后执法检查更加深入扎实, 初见成效;会计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若干具体会计准则不断发布和推陈出新;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有序, 会计委派制度和会计核算逐步完善。这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对会计实践论述的科学性: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有人或许会问, 会计既然包含艺术、哲学、道德等元素, 那么它同艺术、哲学、道德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请注意, 艺术、哲学、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而会计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影响, 从而使会计的本质通过实践客体表现出来, 会计实践主、客体的发展过程就是会计实践活动的产物。在现代,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我们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 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提升。

有人认为, 会计既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又使会计主、客体都得以发展, 把它作为生产力也未尝不可。实际情况是, 会计使主体的精神世界得到发展, 从而既提高其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 又提高其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 使人们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推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马克思曾经指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 即不再是工作时间和数量的积累, 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人的素质、人格、品质是社会制度改革创新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确切地说, 会计是一种提高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手段, 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实践, 或者说会计是人类处理社会“以人为本”关系的实践。所以笔者认为, 在现阶段, 会计是一种反映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而引导其达到最优配置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且反映会计主客体交易的经济关系、调节会计主客体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如前所述, 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实践, 但怎样去实践, 则取决于社会的需要。会计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 具有社会性, 在阶级社会还表现为阶级性。会计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而会计通过实践能够使自身获得提高, 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而, 会计又具有生产性。可见, 会计的生产性、上层建筑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一的。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思考会计的本质有助于寻求不同观点的统一, 也有利于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会计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活动, 它造就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建设者, 具有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职能, 这就是会计的外在价值;要使会计人员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 就必须不断提高其素质, 因而会计又有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职能, 这就是会计的内在价值。由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社会的进步与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一致的, 因而会计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也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

会计是具有主体、客体、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从中可知会计理论要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会计的本质和职能在内, 会计的目的及培养目标, 会计的主体和客体, 会计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会计的过程及各个环节的管理, 会计的成果及质量, 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 都是会计研究的重要方面。以辩证唯物主义来对会计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将会推动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奥斯卡.兰格著.王宏昌译.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余绪缨.要从发展的观点看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中国经济问题, 1980;5

[3].杨纪琬, 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会计研究, 1980;1

[4].易庭源.会计本质探索.财会月刊 (会计) , 2008;6

[5].郭道扬.世界会计职能论研究 (上) .财会月刊, 1997;2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8].林万祥.成本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辩证法视角 篇7

一、审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效益与代价二重性的全新理论视角: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社会机制, 是“社会合力”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 是由种种因素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是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 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解当然也不能作单一的阐释, 而应当从总体上予以全面把握。

那么, 应该如何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呢?尽管有学者已经从某些侧面涉及到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性问题, 例如:经济领域的学者从均衡性和非均衡性角度论述过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性问题, 发展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角度讨论过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性问题, 但这些都没有能够从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的总体性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力图结合学术界有关讨论的情况,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为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 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效益与代价二重性问题进行新的解读, 以就教于学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强调“客体”发展的同时, 尤其突出“主体” (即人自身) 的发展。康德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提出“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突出强调人的主体性, “你要这样行动, 永远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的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 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1]康德认为, “人的目的”贯穿在人的一切其他目的中, 其他目的都可以成为单纯的手段, 唯有“人性本身”、“人格”不能再成为单纯的手段, 它是自己实现自己的终极目的。可见, 仅仅从发展的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角度, 或仅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协调的层面来探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性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这些都只涉及到了发展的客体方面, 都只是从发展客体的整体性角度来思考, 并未涉及到发展的主体, 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说到底还是“人”自身的发展, 因此, 还必须强调作为主体的“人”自身的发展, 所以本论文将主客体统一论作为分析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总体性的逻辑起点。这样才能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有一个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理解, 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恰好也是相通的。在这一意义上, 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的“新视焦”与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阈”也是内在统一的, 二者辩证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二、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视角下, 解读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效益与代价二重性的新路径

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多样化的,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既有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的情形, 但在科学发展观的语境下, 特别是在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的新维度下, 也有与社会发展目标的某些方面相悖的情形。因此, 我们说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也具有效益与代价二重性。

有学者认为, 可持续发展隐含着一个成问题的预设:从任何代价都是对后代人的需要和追求来考虑, 可持续发展应当是没有代价的。但是, 人作为自为存在物必然要打破自然的自在状态, 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故而没有任何代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2]。笔者认为, 这个难题的提出恰好触及到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即发展与代价的悖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语境下, 跨越式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内在关系日益凸显,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尤为突出。

如果仅仅从客体的角度看,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将其置于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的新的理论视角下, 将“人”的因素考虑进来, 其代价也是惨重的。实际上,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早已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均有所体现。归结起来,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大致可以分为经济代价、政治代价、文化代价、社会代价、生态代价等基本形式:

1. 经济代价。

经济代价主要表现为某些后发展国家或地区由于片面地追求短期内的经济快速发展, 却损害了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 不顾客观实际主观冒进, 结果使前期投入血本无归。

2. 政治代价。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的政治代价与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密切相关, 后发展国家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我们承认政府自上而下的动员和组织活动是完成各项社会发展任务所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另一方面, 政府过多的干预和介入也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和弊端。例如, 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为官商勾结提供了可乘之机, 使腐败问题成为政治生活的顽症。

3. 文化代价。

所谓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文化代价是指后发展国家在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的过程中, 西方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随之渗透进来, 这往往使这些后发展国家建设民族特色文化面临不利的态势, 尤为突出的是, 某些西方文化的糟粕被吸收进来, 本国大量优秀的思想文化观念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反而丧失了自身的优势, 结果在这些后发展国家中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 “到处是西方的商品, 到处是西方的音乐和图像, 本国的图像反倒作为陪衬, 成为自己贫穷愚昧的自惭形秽的证明……本民族的服饰被看做守旧的象征。勤劳刻苦的价值观荡然无存, 西方明星和嬉皮士成了青年的楷模。人们在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和娱乐方面努力比赛, 看谁更像西方人, 甚至一件西装、一盒西方化妆品、一种西方发式或能够结结巴巴地讲几句英语, 也成为身价倍增的标志。”[3]

4. 社会代价。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把追求效率放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这样社会公平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 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尖锐化, 贫富差距拉大, 两极分化明显, 弱势群体数量庞大, 诸如此类,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5. 生态代价。

生态代价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人与自然矛盾的集中体现,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当然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持, 丰富的资源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 随着后发展国家大规模地加快工业化进程,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生态平衡破坏、温室效应、赤潮、臭氧空洞, 很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人类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在令人怵目惊心。

三、在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维度和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阈下, 有效控制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我们讨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代价的实质及根源, 明确其基本形式,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有效地控制其代价, 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控制在最低限度。笔者认为, 在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的维度下, 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阈下, 有效控制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应自觉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然而,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长期存在一个误区, 即认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可是,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方面的共同进步。因此, 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 应摒弃“唯GDP高速增长论”的错误观念, 极力避免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的“短板”, 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2. 协调性原则。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体现在经济层面, 同时又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并且,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 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下, 处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代价时, 应坚持协调性原则, 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掌握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代价支付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3. 可持续性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阈下, 还应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所谓可持续, 是指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4.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主客体统一论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的主题, 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理念。在主客体统一论的维度和科学发展观的视阈下,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尤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 应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 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原则。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把追求效率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社会公平, 事实上,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真正实现恰恰是以社会公平为基本条件的。效率与公平互为前提, 二者辩证地统一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47.

[2]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J].天津社会科学, 2002, (1) .

辩证法视角 篇8

一、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依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

个人文化修养是社会个人在学习吸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和素养。针对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公民个人文化的习得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依靠文化环境的培育和熏染,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文化修养具有基础、规范、陶冶和拓展深化等作用。

(一)丰富的物质文化是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环境是社会其他文化环境的基础和载体。如果没有物质文化环境,其他文化环境就将难以为继。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基本生活产品,而且为人们文化和精神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个人处在物质文化环境中,感受到物质文化所展示出的文化内涵,必然要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意识渐渐渗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总是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凝结着文化讯息的事物,这些事物所传递的文化讯息介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文化背景的烙印。任何文化环境都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作为特定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文化环境的创造,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过程中总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引导,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思维特点等。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进一步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打下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二)健全的制度行为文化环境对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具有规范作用

社会制度文化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关系制度和社会规范等内容,对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具有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倡导集体主义思想、人文精神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明了方向。社会关系制度,如婚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都对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人们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制度能够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公民个人的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们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无论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规范,都对个人的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如个人在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形成具有地方的、民族的、国家的特色,使个人的行为约束在风俗习惯下;道德规范可以规范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在宗教规范的影响下,个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因此,社会规范的形成是为了调整人们各方面的社会行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个人的社会活动纳入健康的社会轨道。社会行为准则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遵守的约束条件,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使个人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不管是社会规范也好,行为准则也好,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使整个社会有序发展、和谐共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健全各种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形成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和积极向上的制度行为文化环境,为促进公民个人全面发展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三)健康的精神文化对公民个人的性情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

社会精神文化社会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内容。它们深刻地影响熏陶着社会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思维一直都在影响着个人思想文化修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的辩证思维、朦胧意象思维、儒家的“内省”等,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每一个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具有显著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作用。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有时候能平衡个人的功利心态,解释人生痛苦,寻找精神寄托,所以说宗教对人灵魂有重要的慰藉作用。但是个人的文化修养常常也受到宗教观念尤其是邪教的误导,不可忽视。伦理道德观念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具有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同时伦理道德也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风俗习惯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对社会成员有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学艺术以其思想性强、内容深刻、文字优美等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面向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有助于正面影响熏陶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公民文化修养的品位和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精神文化的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建设丰富的精神文化。

(四)信息文化对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拓展深化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个人思想文化修养具有引导和教化功能。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在社会进步、个人成长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个人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和情感的教化作用,同时拓宽了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大众传媒是传播的通道、信息的承载工具,但大众传媒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通道和工具,在传播过程中总是充当舆论代言人的角色向社会传播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情感。它可以传授知识,指导人们的行动,对人们进行劝说和诱导,可以解释信息,也可以引导受众作出判断和决定,所以大众传媒对个人思想具有引导和教化的作用。信息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它是充分自由和开放的,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层次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穿行,人们既可无限度地汲取信息,也可无拘束地制造信息,还可无节制地传播信息,致使网络信息资源异常丰富。信息文化的发达提高了公民个人吸收学习各种信息文化的速度,极大地丰富了公民个人的信息生活,加深了公民个人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等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拓展了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宽度和深度。

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特征,其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每个社会个体即公民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社会整体文化的发展最终都离不开每一个体的创造性思考和劳动中。从这个角度讲,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体现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

(一)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具有独立性

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外在文化环境作用于内在因素,依靠内在因素发挥作用的一个漫长的渐渐的过程。外在文化因素不断影响和作用于个人的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思维过程和行为等,不断成为个人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个人在思想、文化上具有社会性、民族和时代特色,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文化的境界。但是,每个人毕竟有其独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每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历程和内容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有其自身的想法。于是随着个人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个人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等,个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境界具有社会一般大众化的文化所不具备的属性。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独立性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公民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和依据。

(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信息文化环境,而公民个人可以通过创造把自己的思想文化具体化,例如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或各种大众媒介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创造;公民个人通过作用于文化环境而使自己的思想文化传播出去,影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公民个人思想文化修养也就成了他人思想文化形成的因素,同时也就成了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社会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个人,因此公民个人对社会做贡献,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当公民个人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时表现出来的是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文化,个人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个人文化,使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公民个人对社会的思想文化贡献,同时也离不开公民个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推动着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

公民个人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公民个人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环境。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水平决定个人作用于文化环境的方式、程度,当个人文化修养进步时,将推动文化环境的优化。卓越的个人文化创造、发明和发现,能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物质文化环境,推动高水平的精神文化,促进和谐的制度文化以及健康的信息文化等。个人以文字、图画、音乐等形式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使自己的思想得以传播,思想的进步会产生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如鲁迅的作品启迪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思想的进步有卓越贡献。文化水平的高低限制了个人对精神文化环境的贡献,文化的进步同样可以推动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当个人的文化水平进步了,那么个人可以创造出更加进步的作品。制度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看到人类每一次制度文化的推动都是人们思想文化进步的结果。基于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对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优化作用,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促进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与文化环境良性互动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要实现良性互动,首先必须要坚持一致性原则。在加强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广泛性和整体性要求。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共同进步,协调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振兴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文化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体和公民个人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包容性和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然也是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了公民个人文化修的基本框架和健康成长进步的基本方向,必须深入人心。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尽管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但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必须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跟随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健康成长,把自己的成长进步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中,与社会主义文化环境深度融合,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国家、民族的要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变化,不管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如何多样,公民个人都不能降低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要求,更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平等性原则

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务。平等性原则是现代商品经济的属性和现代民主法制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位合法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民主自由权利,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平等是个人健康社会化的的基础和前提,是个人平等自由地开展思想文化交流、表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先进性、广泛性、适用性、包容性、平等观念和引领作用,为每位公民健康的文化修养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文化进步过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体现为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进步和发展,它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前沿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创新是一个组织、团体、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创新活动的开展具体要落实在社会各人的认识活动、思想活动和工作实践活动中。在当今信息社会背景下,基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需要,要真正实现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必须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络,提高全社会包括每位个体的创新能力,即要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建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各种条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思想文化氛围,同时每位公民需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胆识,勇于实践,求真务实。

总之,面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我们既要看到个人文化修养对于文化环境的作用,又要看到个人文化修养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发挥文化环境的导向作用,提倡优秀的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公民个人要加强对自身修养,坚持自我教育,促进个人文化修养的持续进步。针对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实状况,只有不断促进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才能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

摘要: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如今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不少人的文化修养令人担忧,不利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入思考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提升二者的协调统一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依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为此,需要加强二者的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辩证法视角 篇9

关键词:否定,辩证法,实践

一、“否定的”的辩证法实质是主观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是在整个哲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 直到今天, 这个理论对于当代的哲学研究以及现实的社会生活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一重大思想是由西方著名现代哲学家阿多诺创立的, 他撰写的《否定的辩证法》著作中十分详细地阐释了这一理论。总的看来,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属于主观辩证法, 是关于阐述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按照通常的解释, 辩证法可以被分为两种形态, 即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所说的客观辩证法就是通常理解的与本体论有着密切关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客观世界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与认识论相联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人类认识和人类思维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本质上是人类认识活动所特有的辨证地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探讨主观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探讨人的思维方式问题。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主要探讨了“主体”问题, 所谓的“主体”问题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问题, 就是人们思维活动问题。他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区别于其他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地进行思考”。从阿多诺所阐述的观点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里所说的“辩证的进行思考”就是指让人们在思考各种问题时形成一种“非同一性”思考方式的习惯和模式, 最终完全消除“同一性”思维模式对人们思维的限制。“非同一性”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大家在思考各种问题时, 要完全清除“同一性”思维模式的干扰, 并将这种彻底不能融合的对立差异思维方式运用到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他曾写道:“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再一致了。它的运动不是趋于每一对象和其概念之间的差异的同一;相反, 它怀疑一切同一性”。原因在于, 由于概念与对象两者之间体现了一种“非同一性”的关系, 所以作为人类的最常见的思维活动就不再受到“同一性”的束缚, 与“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因而, 阿多诺所强调的“辩证地进行思考”的说法是从他一再倡导的“非同一性”思想中孕育出来的, 是利用这种“非同一性”思想揭示出来而形成的。“辩证地进行思考”是认识问题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和逻辑理论, 是“否定的”辩证法赖以认识问题和事物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这样看来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又是一种“辨证逻辑”,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和研究思维方式和概念的理论, 即探讨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辩证法蕴含着认识论的价值, 这种价值正如伟大的导师列宁所阐释的“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辩证法也蕴含着对逻辑学所具有的价值, 这种价值也正如列宁所阐释的“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 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和形式, 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这样看来, 阿多诺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观辩证法的存在, 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关于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二、“否定的”的辩证法蕴含着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阿多诺的“否定的”的辩证法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主观观辩证法的存在, 但是却对客观辩证法持反对的态度, 他认为辩证法只能存在主观世界领域, 而辩证法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领域。他说:“辩证法不能作为阐述的普遍规律扩大到自然界中去。”

第一,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对立统一规律。阿多诺指出, 无论传统辩证法还是现代辩证法, 它的核心理论应该是它的“非同一性”理论, 而不是对立统一理论, 更不是“同一性”理论。他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非同一性”理论为什么能够成为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呢?阿多诺指出, 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哲学所面对和思考的对象, 也就是所谓的客体, 都不是“同一性”的, 却都是“非同一性”的。阿多诺一再强调, 黑格尔对于客体的“非同一性”的问题, 阐述得十分系统而详细。黑格尔曾说:“一切个别事物自身, 都包含着他物”。既然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又同时蕴含别的事物, 那么所有别的事物与事物的自身做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如果做不到绝对同一, 就一定是不同一的。所有事物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是必然对立的, 对于任何事物而言, 不是同一的就是非同一的, 不可能做到既是同一的又是非同一的。正因为如此, 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非同一性”的。不但每一个事物体现为“非同一性”, 而且每一个事物的矛盾性也体现为“非同一性”。阿多诺主张, 所有的事物都体现为一种矛盾性, 而“矛盾即是非同一性”。所以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一种“非同一性”, 任何辩证法实质都是体现为与这种“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否定的辩证法”就割裂了“非同一性”与“同一性”之间的联系, 把“非同一性”绝对化并孤立起来, 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的一面, 并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统一的一面。这显然是与客观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一致的。对立统一规律主张“非同一性”与“同一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既对立又统一。“非同一性”不能单独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同一性”也不能离开“非同一性”而单独存在。“否定的辩证法”只是强调“非同一性”因素而忽视了“同一性”因素, 并割裂了它们的联系, 实质上已经是否定了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所坚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了更加系统而深入地将“非同一性”思想阐述清楚, 阿多诺进一步提出他的“绝对否定”的看法。他坚持辩证法本身属于“绝对否定”的辩证法, 在所有的辩证法中不应含有任何“肯定”的色彩。“非同一性”与“同一性”是非同一性, 是不能统一的, “否定”与“肯定”也是非同一性的, 事物之间不应该有任何联系, 不是“绝对否定”, 就是“绝对肯定”。“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属于完全消除肯定私彩而坚持“绝对否定”的辩证法。通常所说的客观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坚持每一个事物内部都是由肯定和否定两个要素构成的。肯定要素和否定要素之间体现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差异、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的, 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包容、相互统一的。肯定中有否定, 否定有肯定。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包含否定的绝对的肯定, 也不存在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绝对的否定。肯定因素当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否定因素, 否定因素当中又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肯定因素。它们并不是彻底孤立的, 更不是各自为战的, 是对立统一的。阿多诺所坚持的“绝对否定”的思想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 过度地强调否定的作用而忽视了肯定的作用, 这是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精神是背道而弛的。

三、从“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理论价值

阿多诺在阐述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时, 并没有使辩证法得到丰富和发展, 而是走向了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但是在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中却揭示很深的理论意义。阿多诺阐述“否定的”辩证法理论的目的是希望改变大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错误认识, 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阿多诺本意并不是希望实现辩证法理论发展与创新, 而是针对传统辩证法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无怪乎是那几个规律和范畴组成的客观辩证法而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辩证法影响以及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束缚, 很多学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 它所揭示的理论就是“三条规律”和“五对范畴”, 除此, 就没有其他的理论可以阐述了。而阿多诺却不这么看, 他主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属于是实践的辩证法。实践应该是辩证法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让其包含了本身的内在活力及强大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力量所在。阿多诺提出,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已经鲜明地阐释了实践辩证法的思想, 这也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成果。马克思认为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而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又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 辩证法只有在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肯定与否定中即“扬弃”中才会充满生机和鲜活性。所以, 阿多诺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实践的辩证法。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来面目, 阿多诺在阐述“否定的”辩证法过程中对客观辩证法进行了“否定”。笔者认为这才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最重大的理论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伦敦1973年英文版.

[2]俞吾金, 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刘放桐等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4]韩秋红, 李百玲著.断裂还是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资本主义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辩证法视角 篇10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信息服务 著作权 价值 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 G250.76 D9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2-0088-05

Dialectical Analysis of Multiple Values of the Copyright Legisl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multiple values of the copyright legisl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such as freedom, justice, order and efficiency, The use of dialectics theory such a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heory of identity and struggle of contradictions , the role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ngs between identity and struggle of contradictions, the uneven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adictions ,and the disciplin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tc. To explore the value choice of copyright legisl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 to provide th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about drafting the copyright law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Keywords Digital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copyright; value; dialectics

加快发展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但由于我国著作权立法的不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和用户的著作权保护意识淡泊,使得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着诸多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对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著作权立法问题,国内外各界专家和学者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各抒己见,始终未达成统一。深入剖析不同观点的矛盾冲突,其实质即反映在不同价值观的问题上。因此,笔者认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法,以解决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要从立法的多元价值取向的辩证关系和各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权衡利弊各种价值取向,并选择一种适合各国国情的最佳价值选择方案。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价值观念,面对价值冲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向。法的价值取向是一定的主体在法的活动中,面对法的价值冲突,进行法的价值选择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向[1]。本文将主要从完善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的角度,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我国著作立法中的自由、秩序、效率、正义、安全诸多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并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阐述各种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的逻辑辩证关系,以及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如何合理、有效和科学地把握各价值取向的价值选择问题,以期为完善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提供参考。

1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我国著作权立法中的多元价值取向

在法律的诸多价值取向当中,自由、秩序、效率、正义是法律价值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们分别或共同为各种法所追求,成为各种法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的指导原则和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各部门法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使得诸价值取向在具体体现时,各有不同的侧重,表现为不同的价值选择。

1.1 自由价值

自由作为法律所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是相对的,是被理性所控制的自由。在信息自由方面,对于信息所有者、信息持有者和信息使用者来说,针对信息自由的价值追求来说三方是一致的,但这三者在同时作为主体的人,并行使各自自由权利时存在相互对立、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其中一方的完全自由,就等于剥夺另一方的全部自由。例如,在信息社会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产生,提高了信息处理、利用和传播的效率,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但同时由于网络具有的无限复制性、全球传播性和交互性,又使它与传统的物理空间不同,致使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这个虚拟空间称为无主管、无疆界、无警察的三无“自由世界”。与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中,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更加难以识辩和控制,如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其所造成的严重侵权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自由是有限度的,是永远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如果信息利用者恣意行使自己的所谓“自由”,结果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自由,这也正是著作权法作为一种平衡机制,实现公民自由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也是其重要的价值追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这项规定既体现了在立法过程中所秉承的著作权使用者信息获取自由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了其自由价值取向是有一定限度的。该法条中虽未明确提及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但这一条款已被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依据而广泛使用。如CASHL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在通过网络发送给用户的每一篇文献中,都注明了这一条款,以提醒著作权使用者遵守著作权的规定。

1.2 正义价值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法的正义,是著作权保护立法的最高价值追求。在法的价值中,正义价值含有公平、公正、公道、平等权利等内涵,成为立法中首要的和最高的追求目标。一定的正义观念是一定时代法律的基本思想基础和精神内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主导着法律的状况[2]。

在我国著作权保护法的制定过程中,法的正义价值应是其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通过规范信息所有者、持有者和使用者在信息的占有、使用等方面应遵循的行为规则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人们能够根据法律的指导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处处体现着正义的价值取向。对于保护著作权使用者合理使用的“正义”价值取向,在第二章第四节“权利的限制”中充分体现出来;对于保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正义”价值取向,在第二章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中得以充分体现。但两者的正义价值取向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相关规定中,为解决两者正义价值的对立统一性,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正义价值取向的应有作用。

1.3 秩序价值

在众多的法律价值中,秩序是法的基础价值,没有秩序,法所追求的正义、自由、效率等价值就无从谈起,秩序是法的直接追求,其他价值是以秩序价值为基础,没有秩序价值的存在,就没有法的其他价值。

著作权法是保证各类原创作品有序传播,并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信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著作权保护法,就是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搜集、利用信息的行动指南。这个指南在社会上确立起一种秩序,使人们搜集、利用信息的行为有组织、有规律地进行,由此,个人从对秩序的信赖中获得精神安抚,而政府和企业则得到他们孜孜以求的信息使用权,双方的利益都得以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立法的初衷即是通过立法规范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合理使用,平衡著作权人与使用者的利益,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利用秩序,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各条款中对著作权人应享有的权益、著作权使用者的合理使用、相关转让合同等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规定,充分体现出对“秩序”价值的选择与应用。

1.4 效率价值

效率并非法的传统价值,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律经济学的诞生才把效率观念全面导入法律之中,提出法的宗旨是以效率价值得以极大化的方式来分配和使用资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第一章第一条即充分表明著作权立法的效率价值选择,即: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此外,在提高解决著作权问题的效率方面,在第一章第八条中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通过这一条款的规定可以大大提高解决著作权授权的效率问题。

2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我国著作权立法多元价值取向的辩证思考

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自由、正义、秩序和效率诸价值取向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的现象,每一价值取向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他价值取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系统 论的观点来看,可以把诸价值取向看作在一个统一的大系统中。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系统的整体性来看,诸价值取向作为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其性质、功能要受该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诸价值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对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系统的层次性来看,系统中诸价值要素在系统中具有依次隶属的层次关系,不同层次的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此可见,要适度选择自由、正义、秩序和效率诸多价值要素在系统中的最佳价值取向,要把握它们之间的普遍联系,并站在系统的角度,权衡诸多价值要素之间的关系、诸多价值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诸多价值要素的结构方式和诸多价值要素的层次关系,把诸多价值要素放在活的有机整体中进行分析论证,以寻求系统的最大效益。在这里,系统可特定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研究如何处理好该著作权立法系统中的诸多价值要素的关系,以发挥该系统最大功能是本文要论证的主要内容。

2.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正义、秩序、效率和自由体现了著作权立法时所遵循的不同价值准则和观念,并且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可以把其看作是在著作权立法这一统一体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同一性是指自由、正义、秩序和效率诸价值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自由、正义、秩序和效率诸价值要素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秩序和自由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作为法的内蕴价值的自由是理性所支持的自由,其所奉行的公式不是“人人想怎样就可怎样”,而是“人人应当怎样就可怎样”,与之相一致,法的秩序有利于公民充分享有其应有的行为自由[3]。其斗争性表现在:自由强调的是主体个性的发挥,而秩序强调的是有序状态的建立和维持,自由难免有打破既有秩序的倾向,秩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由以维持平衡。例如,为了尊重著作权人的基本权利,建立一个安全的信息使用秩序,必须规范著作权使用者在收集、处理和应用著作权人的原创作品等各个环节的行为,用一定的规则约束著作权使用者的自由。

此外,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秩序和正义价值取向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创造一个良好的秩序,有利于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法的正义所追求的目标,而离开了正义作为基础,秩序也会失去其维持的根基,难以为继。其斗争性表现在:秩序和正义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冲突,人们有时为了秩序不得不牺牲一点正义,或者为了正义,也不得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秩序。例如,尊重著作权使用者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其为了科学研究等非经济利益,通过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实现对著作权作品的使用权利,是法的正义要求。另外,著作权作品是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也是著作权人的一种智力性的劳动成果,对其实行有效的保护,同样是法的正义要求。但如果过于强调对著作权人利益的保护,则形成极少数人垄断的状况,不利于信息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同理,如果过于强调著作权使用者的正义要求,将会使著作权人的正义要求受损,造成信息获取的无序状态,从而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著作权立法中,不得不限制著作权人及著作权使用者的部分正义要求,以满足有利于信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秩序需求。

另外,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正义与效益价值取向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同一性表现在:只有追求正义的法,才能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一个不讲求效益的社会不是一个正义的社会,因为没有了实施正义的物质基础,也不可能维护正义。但二者中间也存在矛盾,主要表现在:效益相对来说,倾向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关注的是他人和群体利益;两者从不同的出发点作用于同一对象,自然会产生矛盾。例如,正义要求法律赋予著作权人对其著作权作品占有、控制更多的权利,但著作权人享受的权利越多,可供共享的社会信息资源就越少,不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阻碍各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快速发展。

综上可见,自由、正义、秩序、效率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既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又要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要对诸要素进行辩证的思考,要根据实际情况,多角度地或从相反的方向去逆向思维,并且进行“换位思考”,以探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要全面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既要重视斗争性的一面,也要善于调和与妥协,寻求一种最佳的平衡机制,以达到双蠃的目的,这将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应秉承的首要原则。

2.2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构成事物的发展。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结合中才能实现。斗争性和同一性在矛盾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作用。有时同一性起主要作用,有时斗争性起主要作用。事物的发展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过程中,要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促使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著作权立法这一统一体内部的诸多价值取向,其所具有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着立法向着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不断完善和演变。因此,在立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诸多价值取向在同一性和斗争性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要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要权衡利弊,协调差异,化解冲突,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创造“双赢”的局面。

2.3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是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的过程中,对于诸多价值取向的选择要有所侧重,既要坚持有两点的重点论,又要坚持有重点的两点论,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应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

把著作权立法看作是由诸多价值取向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效率、正义、自由和秩序等各种价值取向作为统一体内部的各种要素,在立法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各国的实际国情,区分统一体内部诸多价值要素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笔者认为,对于我国来说,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明确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及次要方面,从而合理地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立法策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更加注重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并已深刻认识到只追求效率而忽视其他价值取向对我国后续发展的危害,建立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公民的著作权保护意识也将日益加强,著作权保护将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音符之一。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应把正义、秩序作为著作权保护立法统一体内部的主要矛盾,把自由、效率作为著作权保护立法统一体内部的次要矛盾来权衡利弊,并以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大政方针为指导,科学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著作权保护法。

2.4 量变质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时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在著作权立法过程中,对于自由、秩序、正义和效率等各种价值取向的把握上,应遵循量变质变规律,坚持适度原则,平衡各种价值取向的利益得失。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及发展态势也在不断地发展,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各种价值取向将产生一定的质变,应及时判断质变发展的结果,并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著作权立法,使之更加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4]。

3 结语

法的各个价值之间在本质上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只有彼此相互平衡、相互促进时方能实现终极目标[5]。价值选择的结果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6]。价值选择的未来倾向,是一种开放性思维模式,价值选择要能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7]。笔者认为,自由、秩序、正义和效率各价值取向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立法之本,诸项价值在不同国情、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献出不同的组合方式,诸项价值在著作权立法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等,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这也正是应用辩证法理论视角研究著作权立法的价值选择问题的意义之所在。此外,运用辩证法理论视角研究著作权立法中的价值选择问题,将更有利于保证著作权立法在价值选择上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便于我们更好地均衡自由、正义、秩序和效率诸多价值取向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视角下的著作权法,为保障我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征.“法的价值”与“法的价值取向”概念研究述评[J].东方论坛,2009,(6):95.

[2]孙美丽.美国和欧盟的数据隐私保护策略[J].情报科学,2004,(10):1266-1267.

[3]付子堂.法理学进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19.

[4]肖光等著.知识产权法的辩证法思考[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98.

[5]余雅风. 论我国教育立法的价值选择[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0(7):105.

[6]胡晓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诚信成本和价值选择[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81.

[7]曾志琼. 科学发展观价值选择的未来性和整体性[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42.

辩证法视角 篇11

一、马克思辩证法的特征

马克思辩证法从其形成到成熟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历史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为对象揭示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真理, 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揭示了资本运动与人的根本对立与矛盾、人在其中的全面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的可能性道路, 马克思的辩证法必然具有历史性的特征。马克思汲取了黑格尔辩证的人自我创生又自我回归的历史想象, 创立了他的唯物辩证法, 这里的“物”就是社会关系, 唯物辩证法就是要揭示这种作为关系的存在, 而关系是在人们的生产中形成的, 是生产方式的演变的产物, 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就是历史, 就是人的历史性存在的内容, 所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历史辩证法, 具有历史性特征。

2. 超越性

马克思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精神自我推动的非批判性, 描述了人自我诞生的现实, 也描述了人在现实中被压迫的异化和颠倒的状态, 其核心就是革命性, 也即批判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人的生存经验和历史有批判性关联, 这种关联来自生活本身的超越性, 马克思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超越性原则, 它不是神秘的精神历程和纯粹的自然规律, 不是抽象的和形式的, 而是具体性的实践性的批判, 是指向人的自由王国的历史运动。马克思辩证法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 使人们对现实的批判性的改造, 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真理的探索和实现, 马克思对于自我创生的辩证法的指向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异化之现实土壤, 个体存在的真理性被寓于普遍劳动中, 个体的片面性将逐渐被扬弃。

二、黑格尔辩证法特点

在《小逻辑》第81、82两节中, 黑格尔明确把辩证法的运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辩证的阶段”, 亦可以叫做消极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 “有限的规定性扬弃它们自身, 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 (3) 。第二阶段为“肯定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 “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 或在对立双方的分解和过渡中, 认识到它们所包含的肯定” (4) 。黑格尔也说过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他明确指出, 矛盾是运动和生命的根源, 包含矛盾, 忍受矛盾, 理解矛盾正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事物的本性, 黑格尔一方面说“上帝是理性”, 一方面说“矛盾时上帝的力量”, 此时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逃不出上帝力量的范围。他用“上帝的力量”这样的宗教术语将其辩证法神秘化, 使之成为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把辩证法理解成了客观的活动, 即有生命的东西的创造活动, 绝对精神是不断地都走出自身、又不断地返回自身的过程, 同时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绝对精神不仅在不断否定和扬弃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 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 自我认识的过程表现为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辩证法是精神自己的活动, 而不是外部的活动, 是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内在灵魂, 这种内在的生命体现在观念的东西中, 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成了思维的本性, 本质。恩格斯说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 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绝对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 而且是全部现存世界的灵魂。” (5)

三、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

1. 出发点的差异

马克思辩证法的出发点是物质存在, 是现实的客观物质世界, 他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背后的东西是封建腐朽的专制制度和残酷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 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发现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的事实, 用理论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他深得黑格尔辩证法要领, 并将其运用到对当时现存的国家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上, 从而得出了作为一阶段的资本主义为在此制度下产生的庞大的无产阶级所推翻。在黑格尔那里, “在自然界和历史中所显露出来的辩证的发展, 即经过一切迂回曲折和暂时退步而有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的因果联系, 在黑格尔那里, 只是概念的自己运动的翻版, 而这种概念的自己运动史从来就有的”。 (6) 黑格尔把概念的辩证法当成了现实世界的辩证法。

2. 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

剥离了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的外壳, 也剥离黑格尔将其辩证法用于和概念间的逻辑演绎, 剥离黑格尔对于其母国的神圣而丧失理智的信仰, 只剩下辩证法作为一种逻辑论证方法的本质时, 那么这便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 “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了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 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 或者宁可说, 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 (7)

黑格尔的理论无论多么庞大, 多么精深, 如果不能反应现实, 不能立足于现实, 不能将其哲学抽象思辨同现实生活世界结合就流于空洞, 更何况再给他加上唯心主义的外衣。只有将其血淋淋的现实袒露在人们面前, 人们才会从根本上认识到套在头上的枷锁不是国家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国家, 才会把对概念的批判引向现实的批判。作为一个思想家, 黑格尔用概念粉饰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普鲁士王国, 而马克思则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 将罪恶袒露在人民面前, 使无产阶级奋而起之, 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那么这个程度上, 黑格尔用辩证法这块遮羞布维护祖国残存的尊严, 而马克思则更加现实的将其呈现在众人面前以兹观瞻, 渴望用自己的思想武装无产阶级奋起反抗, 将这改变世界的运动从哲学界引向现实世界。

3. 辩证法作为方法在运用上的差别

如果仅将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就其本身来讲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应用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 不是出于将辩证法运用于哲学唯心和唯物派别斗争的需要, 是他出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需要, 当然科学研究必然以现实为出发点。哲学研究需要概念分析作进一步阐释, 而马克思则把辩证法从哲学研究的天上拉到了人间,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 就不能消灭自身”。 (8)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使用时认识到了辩证法的革命本质这一点, 将概念间的否定拉回到现实世界即是革命, 对于现存的腐朽制度的宣战,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宣战。黑格尔用辩证法证明了绝对精神最后却归于一套理论循环, 在此意义上他并未彻底坚持辩证法, 因为就其本质而言, 辩证法代表的是革命, 是死亡, 是新生, 而不是循环。马克思坚信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正生成无产阶级这一强大的否定性力量, 而这一力量的最终目的不是复归而是新生, 以一种新的姿态演绎世界历史。如果说黑格尔概念的批判使人们安于现状, 那么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让人们推翻压迫, 挣脱牢笼, 获得新生。

对马克思来言, 哲学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用来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的工具,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反思, 更是反思过后的实践活动, 如果哲学仅在抽象的高度解释世界, 就走不出理想世界的美梦, 从而无法回到现实这个此岸世界。黑格尔用辩证法支撑起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 绝对精神自为自在, 在其辩证逻辑中得以可能, 并在理念王国演绎了完美的精神盛况, 拿到现实中就脱离了生活世界的种种基础, 如果说一套理论脱离了现实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那么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展开的宏大的战场。“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 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 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9) 这才是马克思的辩证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1-1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8-579.

3[德]黑格尔, 贺鳞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77;1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6.

上一篇:职业发展前景下一篇:铁路物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