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思想

2024-08-15

辩证法思想(精选11篇)

辩证法思想 篇1

一、坚持唯物辩证法,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 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它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做思想政治工作, 就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承认矛盾,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把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和特殊性 (个性) 有机地结合起来, 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群体, 选择不同的方式,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手段,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做到因人异法、因势异法、因事异法、因时异法, 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格局、多模式,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

(二)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事物, 没有联系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它自身的独立性, 但它又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与创造性, 克服片面性和绝对性,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 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绝对不变化和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前进, 环境在变化, 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 观念在日趋更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 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 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变应变,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手段, 努力满足学生的需要, 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

(四) 坚持量变与质变的观点。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 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 都是首先由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是不断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搞好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通常做法, 它对于确立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不可能通过一两堂教育课就能够突击实现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长期抓、反复抓, 在搞好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必须下功夫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便及时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唯物辩证法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

(一) 启发灌输。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大背景下,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 我们不去灌输正确的东西, 封建迷信、腐朽意识就会乘虚而入。对此,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自觉地坚持灌输原则。坚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宣传教育,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导到积极的、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当然,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灌输中要注意采用通俗易懂的启发式教学, 要紧密联系实际, 切实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二) 言传身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 它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宣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 而且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 才去做思想教育工作, 或者口头上讲一套, 思想和行动上又是一套, 言行不一, 表里不一, 那就无法打动教育对象的心灵, 达不到教育目的。“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使学生心服口服, 思想政治工作必然树立威信, 发挥威力。

(三) 学习实践。

毛泽东曾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上升到高一级程度。目前, 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政治理论课方式进行集中系统学习, 事实证明收效甚微。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高校政治理论课应着眼于内涵式进行加强和改进, 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新概括, 避免就事论事, 避免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和僵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知行统一, 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 紧抓实践观, 理论联系实际, 把理论学习寓于实践之中。在教学中可采用课堂讨论和辩论的方法, 把理论内容寓于其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 精心组织和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学习解决知的问题, 实践解决行的问题, 只有两者的紧密结合,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预期效果。

(四) 启发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丧失活力, 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法, 而且这种理论方法应是不断变化的, 而且在某一特定时期, 应该用更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在思路、内容、手段和方法上都要力求创新, 着力探索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 在创新中提高。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水平、跟上形势、贴近实际、深入人心, 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五) 耐心细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抓、反复抓, 必须靠长期的教育与实践, 靠在长期的教育与实践中促进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 要有热情和耐心, 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耐心细致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深入到学生中去, 善于发现问题, 对好的典型及时挖掘, 发扬光大;对不良的苗头要防微杜渐, 及时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 有些看似小事, 但任其发展就会变成大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处充满了辩证法, 是一门辩证的科学, 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把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武器, 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辩证法, 才能做好这项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 才能够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谱写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钟澍生.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成人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1999, 2:61~62

[2].于春宪, 李修荣, 于雪红.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0, 6:50~52

[3].黄永正.略谈辩证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3:5~8

[4].邸发.浅析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唯物辩证法[J].思想工作论坛, 2002, 4:36

[5].李友富.要善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辩证法[J].理论探讨, 2003, 6:118~120

[6].卢凯.以唯物辩证法为思想武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1~4

辩证法思想 篇2

关键词:琴论艺术辩证法 普遍联系 对立统一 主次矛盾 质量互变

《溪山琴况》与《乐记》、《声无哀乐论》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美学名著。《溪山琴况》是由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全面、系統论述古琴表演理论的音乐美学专著。此论著不仅被视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彩,也是中国大美学史、甚至是整个文化史上的珍宝。因此,一代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她的理论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其在音乐史学、音乐考古、音乐美学、音乐表演心理、音乐表演技法等方面的价值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此处不再列举。“更可贵的是,其审美理论的阐述是以古琴演奏技艺手段为基础,而技艺上的分析又以其审美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后人研究琴乐演奏的技艺美学提供了可供借鉴、汲物的琴乐美学思想及其技艺理论。”即《溪山琴况》这一经典琴论的形成,不仅基于丰富的表演经验,更是在很高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逻辑而成。其不仅是对古琴演奏宝贵技艺的论述,更是艺术表演思维规律的总结。因此,笔者想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对《溪山琴况》进行尝试分析,即可以丰富对其研究的视角,又可充实艺术辩证法研究理论的内容。

古琴表演艺术作为一个具体实践领域,其特殊表演规律同样体现出了辩证法的思想,不仅是对辩证法的印证,也是对辨证法的丰富和补充。《溪山琴况》将全文共分为二十四部分论述,各部分内容分别体现出不同辩证法思想的同时,又会共同体现出某一辩证法规律。本文将从辩证法规律的几个重要方面为线索来进行论述。

一、“和”况中的普遍联系规律

普遍联系是辩证法思想的基本观点,即世间万物彼此间及自身不同部分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溪山琴况》的开篇写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意思是“考察表明,古代那些最圣明的人都是心与造化想通,德与神人相合,他们为了修养自身的性情,并用以陶冶天下人的性情,就创制了琴这种乐器。”这段内容表述了古琴产生原因的内容,在深层,其实是基于“圣人、心、造化、德、神人”几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相互之间及其与“乐器”之间的必然联系前提下,才能成立的。

不仅古琴产生的原因是不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所促成,“和”的音乐效果的形成过程,同样依赖于不同事物间的动态联系才能实现。“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这里清楚的表明,要想实现“和”,就必须处理好操作过程中“定调、调弦、取音”的关系,要尊重“心与感知”、“手与表现”的必然性。要达到“和”,不仅要处理好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关系,还必须要处理好操作方法所涉及到的关系。“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日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而和至矣”。意思是“调弦求和之后,再进一步探求得到和的方法,则有三个方面,这就是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做到这三点,和的目的就达到了。”这里提出的实现和要把握的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三对联系规律。

“其所首重者,和也”。“对于琴,他们所最重视的是和”。“和”是弹琴要达到的一种基本状态,是做到其它方面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和”况被列为本文的开篇。而文中所述要达到“和”的状态就必须协调好弦、指、音、意几个层面。很明显,这恰恰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另外,弦、指、音、意,可以体现为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方面。其中心理我们可以把它扩大为人的整个主观世界。人与客观世界的协调又可以理解为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有尊重与音乐相关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规律,才能使音乐达到“和”的状态。

二、操作技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对普遍联系规律的进一步解释描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组合体,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不断斗争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如《道德经》所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古琴演奏艺术同样存在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在“速”况的开头就有清晰的表述:“指法有重则有轻,如天地之有阴阳也;有迟则有速,如四季之有寒暑也。盖迟为速之纲,速为迟之纪,尝相间错而不离。故句中有迟速之节,段中有迟速之分,则皆藉一速以接其迟之候也。”这段内容,把古琴演奏指法的变化规律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律观点做了清晰的表述。指法分轻重,犹如天地有阴阳,速度分快慢,就像四季有寒暑。阴阳互生、四季更迭,这就是自然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古琴表演同样体现出这样的规律。

还有,在“重”况中:“第指有重、轻则声有高下,而幽微之后理宜发扬……”意思是:“但下指有重轻,声音才有高低起伏变化之妙……”力度分轻重,声音有高低,只有具备了对立的两极,才能在其撑起的空间里变化发展。在“静”况中又有云:“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日,政在声中求静耳。”意思是:“然而手指运动是为了发出声响,既有声响,又怎么能静呢?我却认为,就是要在声中求静。”“在声中求静”更是典型的对立统一的体现。动和静本来就是对立的两面,然而,求静必须是在动中求静,这正是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的表现。

三、审美取向中的主次矛盾律

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普遍联系规律基本的特征。对立统一的多重关系共同构成事物的矛盾体。然而,多重关系构成事物时,其在结构中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首先,矛盾有主、次之分;其次,又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在把握好主次矛盾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同一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律在古琴演奏中,同样显得比较重要。

“和”况中有云:“其所首重者,和也”。意识是说整个古琴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整体表演状态的“和”。这里的“和”是指弹琴要达到的一种整体效果和状态。是做到其它方面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在本文的其它章节中始终暗含着“和”的思想。也是为什么要把“和”况作为整个论著的开篇的原因。这既是古琴演奏艺术本身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作者对事物进行理论认识分析时,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和尊重。

“清”况中还有云:“故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意思是:“所以清是雅正的本源,是声音的主宰。”“和”是整体表演状态的主要问题,而具体到声音方面,清又是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有“皆清之至要者也,而指上之清尤為重。”意思是说:然而,要想将声音达到清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指上之清。已开始,从找到主要矛盾,又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到更深一层解决问题所需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盾律是分析具体问题时,最直接、有效的分析方法。在琴论中对该规律的运用,不仅表明作者对古琴表演实践把握的到位,也表明作者在理论分析上对该方法运用的准确性。

四、演奏效果与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存在,其属性都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量是指衡量事物所处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形式上的连续的、逐渐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上的飞跃变化,往往表现为突变。质变要靠量变的积累,量变达到极致,就会形成质变的飞跃。在古琴表演中力的轻重、速度的缓急等在度的把握方面,是形成理想表演效果的关键,正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点在琴论中有充分的体现。

“丽”况中有云:“美与媚判若秦越,而辨在深微,审音者当自知之。”意识是:“美和媚相差悬殊,而其区分却在微妙之处,研究音乐的人应当细细加以辨别。”美和媚是本质的区别,但两个不同本质的事物,区别仅在于量变边缘的细微差别。“圆”况中有云:“吟猱之巨细缓急俱有圆音,不足则音亏缺,太过则音支离,皆为不美。”意思是:“吟猱的大小缓急都有圆音,不足,音就亏缺,太过,音就破碎,都是不美。”这句话表明了量变的盈缺对圆音之美的影响。“轻”况中有云:“要知轻不浮,轻中之中和也;重不煞,重中之中和也。故轻重者,中和之变音;而所以轻重者,中和之正音也。”意思是:“总之应该知道,轻而不浮,是轻中的中和;重而不煞,是重中的中和。所以轻音重音是中和的变音,而轻重的依据,则是中和的正音。”这里指出了音的轻重两极的量变与平衡点的关系。

以上这些对内容,古琴的审美标准、古琴表演技艺要达到的预定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一个原则:就对量变中“度”的把握,过或不及都会变成其他的效果。这就是对古琴表演艺术中的质、量、度的变化规律的把握。

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法 篇3

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它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做思想政治工作, 就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承认矛盾,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把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和特殊性 (个性) 有机地结合起来, 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群体, 选择不同的方式,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手段,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做到因人异法、因势异法、因事异法、因时异法, 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格局、多模式,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事物, 没有联系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它自身的独立性, 但它又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与创造性, 克服片面性和绝对性,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 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绝对不变化和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前进, 环境在变化, 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 观念在日趋更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 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 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坚持量变与质变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 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 都是首先由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是不断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搞好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通常做法, 它对于确立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不可能通过一两堂教育课就能够突击实现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长期抓、反复抓, 在搞好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必须下功夫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便及时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唯物辩证法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

启发灌输。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大背景下,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 我们不去灌输正确的东西, 封建迷信、腐朽意识就会乘虚而入。对此,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自觉地坚持灌输原则。坚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宣传教育,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导到积极的、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

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 它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宣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 而且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 才去做思想教育工作, 或者口头上讲一套, 思想和行动上又是一套, 言行不一, 表里不一, 那就无法打动教育对象的心灵, 达不到教育目的。“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学习实践。毛泽东曾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上升到高一级程度。目前, 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政治理论课方式进行集中系统学习, 事实证明收效甚微。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高校政治理论课应着眼于内涵式进行加强和改进, 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新概括, 避免就事论事, 避免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和僵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知行统一, 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 紧抓实践观, 理论联系实际, 把理论学习寓于实践之中。在教学中可采用课堂讨论和辩论的方法, 把理论内容寓于其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 精心组织和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学习解决知的问题, 实践解决行的问题, 只有两者的紧密结合,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预期效果。

启发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丧失活力, 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法, 而且这种理论方法应是不断变化的, 而且在某一特定时期, 应该用更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在思路、内容、手段和方法上都要力求创新, 着力探索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 在创新中提高。

耐心细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抓、反复抓, 必须靠长期的教育与实践, 靠在长期的教育与实践中促进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 要有热情和耐心, 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耐心细致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有些看似小事, 但任其发展就会变成大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处充满了辩证法, 是一门辩证的科学, 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把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武器, 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辩证法, 才能做好这项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 才能够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谱写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卢凯.以唯物辩证法为思想武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辩证法思想 篇4

《孙子兵法》的实用主义精神和辩证法思想

《孙子兵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孙子对战争的态度,对“将”“卒”关系在战争中作用的阐释,以及对道德的强调,都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其实用主义精神。孙子的辩证法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以矛盾的观点,从整体着眼,高度灵活地指挥军事行动。对孙子这方面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孙子兵法》历史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作 者:杨荫冲 朱芹  作者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政治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33 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 年,卷(期):2002 “”(6) 分类号:B229.9 关键词:孙子兵法   实用主义精神   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思想 篇5

[关键词]辩证法 课堂 小结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064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导入环节,而对于课堂小结,却草草了事,“虎头蛇尾”,甚至干脆忽略。其实,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堂课无论开头多精彩,讲授的内容多生动,如果小结处理得不好,就显得不够完美,给人留下缺憾。而且,根据心理学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根据这个理论,一堂课最后做个小结,可以突出重点,小结的内容容易巩固,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

那么,应该如何做好课堂小结呢?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和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提出几点建议。

一、系统优化,梳理知识脉络

一节课下来,学生头脑里涌进了大量的零碎信息,这些知识往往是分散的、不牢固的,特别是新旧知识之间容易混淆,产生理不顺的现象。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对此进行简单的梳理,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每一课的课题内容都是由相互联系的几个知识构成的,它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对各个部分、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课堂小结要立足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框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

例如,在对人教版政治生活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进行总结的时候,笔者并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而是按照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来构建知识体系。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两框内容合在一起主要阐述了“政府权力应该如何行使”,因此在建构知识体系的时候,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立足整体。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中,政府“决策”应该是首要环节,其次才是“执行”和“监督”,所以打乱了原来教材的顺序,遵循了知识体系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都是每一节课的主要矛盾。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 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据观察,学生一节课只能集中25 ~35 分钟。一般来说,在新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收尾阶段,通常情况下,这时学生的精神状态相对于上课初始阶段已经大打折扣。如果能够充分恰当地利用课堂小结简明扼要地对概念中的关键词, 知识上的重点、难点,典型题的解法与步骤重点强调的话,一定会引起学生充分的重视, 使学生加深印象, 便于理解。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那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成了。

例如,人教版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材用了5页纸的内容来阐述,但其实在知识目标上只要重点掌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发展基层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即可。在课堂小结的时候要和学生明确说明,其他内容只要了解即可,不必花太多时间。教师应更多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基层的民主管理,从中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政治参与的意识。

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对于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会加粗并用红色字体显示,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本节课记忆的重点。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前后联系,温故并且知新

联系观和发展观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和基本观点,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材中的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作铺垫。同时,教学既具阶段性,又不乏连续性。有时一个课题需要几课时才能讲完,这样几节课之间必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实际学习时,由于时间关系,往往只能就所学内容进行讲解,对本课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讲解得较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很好理解,只能死记硬背,或者虽然暂时记住了,却难以长时间记忆。因此,每节课结束前用一点时间适当地进行小结,把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前后的知识进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温故并且知新的目的。通过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更全面、 深入地理解问题,并且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提出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导下主动预习新课,悬念成为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和桥梁。这样不仅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索取。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我们就能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对人教版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你觉得应该分成几份?(提示学生可从经济生活涉及的主体来回答)学生回答:国家、企业、个人。教师接着问:我们第七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会回答:个人收入的分配。然后教师可以再问:那我们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国家财政。教师进行点拨:国家财政其实就是国家收入的分配。在对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进行总结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疑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税收是国家财政最主要的来源。那你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税种吗?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呢?请同学们回去做一个家庭小调查,家庭成员都交过哪些税?纳税意识和实际缴纳情况怎么样?”这样一来既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四、形式多样,激发创新思维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这似乎成了课堂小结一成不变的套话回答,构建知识体系也似乎成了课堂小结的固定模式。马克思的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具有创新意识。课堂小结也不应该千篇一律,采取一种模式,而应根据教师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及课型的不同,选用恰当的形式和方法,同时课堂小结要新颖有创意,充满情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思维。

例如,江苏省昆山中学某知名教师,在对新授课《新时代的劳动者》进行总结的时候,并没有构建知识体系,而是用了自编的关于“劳动和就业”的打油诗。诗句中设置了一些填空,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完成。“ 体力支出是劳动,文明源泉财富造。分工不同地位同,劳动主体做主导。”朗朗上口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体现了教师自身的特色。

课堂小结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把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作为主要目标,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课堂小结的作用,达到预期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 “让学生体验一种自己亲身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为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并根据教学需要, 在小结时放手让学生自行去完成。这样,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45分钟的听课效率,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每一种课堂小结的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所以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优的方法,也可以把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课堂小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具有特色、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归纳学习方法、升华思想情感,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从而达到一种余音绕梁,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继续就“如何做好课堂小结”进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参 考 文 献 ]

[1]冯应铭. 切莫小觑课堂小结[J].魅力中国,2009(8).

[2]郭振鹏,刘红梅.“思想政治课教学”课堂小结艺术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

[3]王刚.编筐编篓,贵在收口——课堂小结三、两法的尝试[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0(3).

[4]胡燕波.课堂小结的实践和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9).

立体几何中的辩证法思想 篇6

一、转化的思想

辩证法认为,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 都处在运动、转化的过程之中。所以在研究问题时, 我们常将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基本的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称为转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方法是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 贯穿在立体几何教学的始终。

1. 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

华罗庚说过:“学好数学的诀窍是善于退, 足够地退。”将空间问题转化为熟知的平面问题是研究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如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平行的平面几何问题, 棱柱棱锥和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的推导也是转化为平面几何的面积问题。实际上, 立体几何中的三种角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和四种距离 (线线距、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 从定义到具体的计算都体现了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的转化。

实现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就有:平移法、射影法、展开法和辅助面法等等。

2. 位置关系的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既互相依存, 又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不仅能纵向转化:线线平行 (或垂直) 、线面平行 (或垂直) 、面面平行 (或垂直) , 而且还可以横向转化: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这些转化关系在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 大都可以利用上述相互转化关系去证明的。

3. 定性与定量的转化

立体几何中对点、线、面在空间中特定位置关系的研究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向进行, 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线线、线面、面面平行, 这些定性描述, 表示线线、线面、面面的成角是0°, 反之则不一定成立;线线、线面、面面的成角是90°, 这些量的结果, 则反映了它们在位置上是垂直关系的, 反之也成立;这些关系都深刻地蕴含着位置关系中的定性与定量的转化关系。

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古希腊时期的数学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坚信“万物皆数”, 认为自然界由点 (一元) 、线 (二元) 、面 (三元) 和立体 (四元) 组成,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服从于一定的比例数, 天体的运动受数学关系的支配, 形成天体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研究数学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那就是注意形与数的密切结合。

形与数的密切结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那就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如立体几何中求某些量的最值问题大都需要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去处理, 多面体和旋转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中, 也经常要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有关问题。教学中适时启发和引导学生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有利于学生将某些研究对象或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同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三、分类的思想

辩证法认为,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且这几个部分既对立又统一在一个整体中, 这种思想方法在立体几何中体现为分类的思想。如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平行、异面三种;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它们公共点的多少为标准, 分为相交、平行、线在面内的三种;面面的位置关系以它们公共点的多少为标准分为平行、相交两种;简单几何体可划分为柱体、锥体、台体和球四类, 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个子类。教学中, 不失时机地揭示分类的思想方法, 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归纳整理, 消化知识, 亦有益于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发展思维能力。

四、运动变化的思想

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都是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立体几何中, 不少的知识和问题蕴含着这一思想方法, 如圆柱、圆锥、圆台、球都可看成是四边形或三角形或圆旋转而成;二面角也可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圆柱 (或圆锥) 也可看作是当圆台上底面半径和下底面半径相等 (或缩小到其半径等于零) 时, 变化而成的。教学线面垂直的性质时, 在定义的条件下, 让该直线和平面内一直线运动起来, 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性质就是线面垂直的性质。研究平面图形折叠问题时, 需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出发, 弄清图形中涉及的元素在折叠前后的数量及位置关系的变化等。教学实践表明, 有意识及时地对运动变化思想的揭示与渗透, 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运用更得心应手, 同时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练习:请读者解答下列两题, 并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题1. (2009湖北卷文) 如右图, 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 SD⊥平面ABCD, SD=AD=a, 点E是SD上的点, 且DE=λa (0<λ≤1) .

(1) 求证:对任意的λ∈ (0, 1) , 都有AC⊥BE;

(2) 若二面角C-AE-D的大小为60°, 求λ的值。

题2. (2008天津卷理) 如右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

(1) 证明AD⊥平面PAB;

(2) 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大小;

(3) 求二面角P-BD-A的大小。

结语:在立体几何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渗透辩证法思想, 让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从静止走向了运动、从现象走向了本质、从特殊走向了一般;帮助学生形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数学教师平时要学习一些辩证法的知识, 在教学数学时渗透辩证法思想, 是数学教学中大教育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辩证法思想 篇7

然而稍加留意, 关于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在生物专业的各课程理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毕竟生物科学的主体——生命有机体, 作为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是物质存在的最高形式。因而生物及其内外各要素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运动规律必定符合一般物质世界的普遍准则——辩证唯物观。这种生命科学的思想基础, 在当今大学的教材中往往没有特别的加以说明, 而是以隐蔽的状态存在着, 如何让生命科学理论中孕育的哲学思想凸现出来。特别是让学生从哲学的高度审视生命世界, 以辩证的科学观了解丰繁复杂的生物世界和认识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这要求生物专业教师本身要有很好的哲学修养和教学水平, 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生动灵活地渗透哲学观点, 深入浅出, 启发带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注意和学生的交流, 使知识素材融会于学生的思维活动之中。对正在系统学习生命科学的生物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能够形成正确的解剖生物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将更有利于启迪他们的思维, 开阔他们的思路, 提高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笔者从长期的生物专业教学中感受到如下的辩证法思想尤为明显的体现在生命科学和理论中, 可以在教学中有重点, 有意识的加以把握和强调:

一、生物与环境及生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

普遍联系规律始终贯穿于客观物质世界, 生物专业所描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 各种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 都能找到一个“引线”而广泛的联系。让学生树立生物与环境及生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观点, 有利于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吸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生命世界中寻找内在联系的规律和纽带, 用联系的观点面对和思考生命现象, 为准确认识生物世界提供哲学保障, 列宁指出:“要真正的认识事物, 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任何生物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他们必须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 用于自身的物质结构构建和生命活动, 同时他们也作用和改造着环境。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群落, 他们通过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有毒物质而净化水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各种有机物而使土质肥沃, 为地表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基质。同时, 环境也对微生物的生存和分布具有制约性。南极的生物不能生活在赤道地区, 海里的鱼不能到陆地上生存,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

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 通过食物链关系, 生活空间的竞争等发生着联系, 动物吃食植物而获得营养和能量, 一部分微生物靠分解动植物遗体而维持自身需要, 同时为植物提供无机盐营养。一个生物体内部各层次结构中更是一种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 比如, 细胞膜能维持细胞内部稳定的内环境, 保证每个细胞器正常工作, 同时作为细胞器的核糖体、内质网又能为细胞膜的更新和维护提供特异的蛋白质构件。

二、生命世界的系统性

让学生了解生命世界的整体性, 并从整体性出发来研究组成整体的各个个体的特性及与整体的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关系, 是正确认识生命想象和规律的又一基本前提。作为自然界的一个子域——生物界, 它的各个要素 (如上所说) , 总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这种联系的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就是系统。如细胞内的DNA复制-转录系统, 蛋白质翻译-修饰加工系统。以EMP→TCA及呼吸链构成的能量转化系统;人体内的八大系统, 植物的根茎叶等等。哲学家路德维格·贝塔朗非给系统下了这样的定义:凡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或要素依照一定的次序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稳定整体都叫系统。系统内部各层次结构之间的有序性和整体性是其基本特征。

组成生物的各层次结构中, 从微观角度, 有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从宏观角度, 有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尽管各层次都可以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而分割开来。然而, 这样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行使完整的功能时都体现着有序性和整体性原则。正如黑格尔所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 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只有作为机体的一部分, 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2)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其实都是由几十种基本的化学元素以原子和分子的作为基本的构建形式, 但是非生物界并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只有这些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构建成各种细胞器, 进而有序的构建成细胞, 并且保持细胞的完整性, 生命的特征才能表现出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内的有序性和完整性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前提。因此细胞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由细胞有序构成的个体又是一个更为高级的生命系统。由若干个体所组成的生物种群进而至生态系统或整个生物圈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各种生命现象都是生命系统活动的整体表现, 没有系统的思想, 就难以理解为什么把“生物体是有严谨的结构”作为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就难以理解在生命起源中形成具有最原始的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同时生命现象也是生命系统有序的结果, 由氨基酸和核苷酸分别构成的蛋白质和核酸, 除了要有有序的化学结构, 还必须具有有序的空间结构, 否则就难以理解蛋白质的结构模型, DNA分子结构模型, 细胞膜结构模型的重大意义。新陈代谢是由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 因而不理解有序性, 就难以理解某些代谢酶缺陷所造成的代谢紊乱, 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新陈代谢的各个环节, 有条不紊的结果。

三、生物体内外对立统一关系

对立统一关系是辨证法思想的最基本的关系。它渗透到了生物界各个环节各种活动中。从宏观角度来看,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一方面生物体从外界吸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用于自身生命活动需要, 另一方面在代谢过程中生物体不断向外界排出废物和能量, 这种在物质和能量代谢方向上同化异化的对立性统一于新陈代谢的整体性。同化和异化总是同处于一个体中, 不会一个生命的个体光有同化或异化, 并且两者总趋于动态平衡, 才能维持机体的稳定性, 一旦这种平衡被严重打破, 作为生命整体的统一性将受到威胁甚至将破灭。生物体内部对立统一, 如人体在饭后的学习活动中, 大脑及胃的蠕动同时对体内有限血液的需要的对立及人体对血液在它们之间的合理统一分配, 植物体根系对水分子的吸收与叶际的蒸腾作用对水分子的流失。此外,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这一对立统一关系构成了进化的根本动力, 是生物进化的内因。遗传保持物种的特性, 变异改变物种的特性。遗传是变异的遗传, 变异是遗传的变异。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对立统一关系广泛的反映在细胞及细胞器各种生命活动中, 例如细胞的分裂, 生长和调亡。细胞染色体的螺旋与解螺旋, 核膜的降解和组装, 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与线粒体的氧化分解作用, 细胞膜的内吞, 外吐作用。生命体内各种大分子的蛋白质, 核酸的分解与合成。

正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将看似彼此相互独立的生命现象重新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 推动着矛盾对立的双方不断螺旋似的向前发展。不断创造出更高层面的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的生命体系, 这便成为生命进化的最基本的哲学源泉。

四、生物的发展与进化及质变量变关系

生物的发展进化, 与自然界的发展进化一样也是一种质变量变的过程, 即组成生物的某些要素通过时间或空间上的量的积累, 当量的积累超过一个限度后, 便使生物的某些性质发生质变。新产生的性质在新的基础上进行着下一轮量的积累, 迎接着下一个质的到来。

首先, 质变量变关系反映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 如青蛙的变态发育, 只有当蝌蚪在水中生长到一定时期, 当体内激素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一定的水平, 蝌蚪就发生一系列变化, 如长出四肢, 尾巴退化, 从鳃呼吸转为肺和皮肤呼吸, 当然这种变化过程是渐进的连续的, 然而正是这些渐进的量变, 最终导致蝌蚪的质变, 变成自身结构和功能上迥然有异的青蛙。

其次, 量变和质变关系亦反映在生物系统的发展中, 亦即生命的进化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 地球原始生命的形成, 就是因为原始大气通过雷电的作用, 形成有机小分子, 这种小分子聚集成有机高分子, 有机高分子混入原始海洋, 当这些高分子在海洋中经过漫长的积累, 达到一定的浓度后, 便有机会可能聚合起来形成具有原始生命迹象的微球团, 继而再进化成原始生命体。在这漫长的积累中, 每达到一定的度, 就会发生质变, 产生更高形态的物质, 如: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高分子等。从原始生命进化到现今地球上的各种生物, 在植物学和动物学中反映的非常鲜明。如从原始动物进化到扁形动物, 这中间必须经过原生→腔肠, 腔肠→扁形动物的两次大的量变和质变过程, 由水生动物进化到陆生动物必须经过两栖生活的过渡。由苔藓→蕨类植物→裸子→被子等物种的进化, 都遵守着量变质变规律。

总之, 由于生物界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它必定与自然界一样遵守着辩证法规律, 以上叙述只是辩证法思想在生物学专业课程中得以体现的一小部分, 有关其他的哲学思想如原因和结果, 现象和本质, 内因和外因, 必然和偶然, 可能和现实, 结构和功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均有渗透。生命世界的发展历史, 就是一部不断演绎哲学规律的发展史。生物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知识的过程, 也是培养学生辨证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过程。处理好专业知识与辨证思想的关系, 善于将唯物辩证法观点自然的渗透到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去,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教育, 对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 从哲学的高度思辨生命科学的发展变化规律, 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业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针对当前生物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 哲学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很少有意识的加以联系, 并将这种联系贯穿于不同课程的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提出和阐述了在专业课授课中可以运用和体现的几点辩证法思想及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浅谈辩证法思想在微积分中的体现 篇8

关键词:辩证法,微积分,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无穷小与无穷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部分是辩证法思想[1]。辩证法思想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 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发展和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的科学[1]。这门科学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最普遍的本质联系、基本过程和基本趋势[1]。因此, 辩证法思想是理论和实践的指南, 在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微积分学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 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要正确理解其理论及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其中起到了普遍和实用的方法论意义。伟大导师恩格斯说:“微积分本质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应用”[2],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微积分的实质, 是对微积分中辩证法思想的高度概括。因此, 在微积分的教学中, 如果抽去辩证法思想的这一本质属性, 就难以揭示微积分的实质和深刻含义。本文拟从一些基本概念, 如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导数与微分、连续和间断、无穷小与无穷大、直线与曲线等进行分析, 探析辩证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以便深刻理解辩证法思想在微积分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积分中的常量与变量

数学中的常量与变量是一对基本的矛盾, 也是区别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特征。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主要是变量数学, 关注的量都是不断变化运动着的量, 这是运动的数学。在某一运动变化中, 相对不变的量是常量, 而不断变化的量是变量, 它们是某一确定的客观运动过程中不同的量。常量和变量具有相对性, 要根据现实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常量和变量是不能单独的孤立的提出, 必须表现在一个共同的变化过程中, 是一对矛盾着的两个量, 是对立的;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 因而又是统一的。可见, 常量与变量之间体现了辩证法中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要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们, 必须将其放在具体的变化过程中, 两者都不是绝对不变的, 当客观运动变化了, 两者的地位也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在微积分公式乙f (x) dx=F (x) +C中, C是不可缺少的任意常数, 这种任意性表现为可变性, 是区别于变量的常量的可变性;而在上式两边关于x求导中, 我们把它当作常量处理。

如果函数的变化无限趋近于某一个常量, 或者说在自变量的变化过程中函数与某常量之差是一个无穷小量。那么, 某常量就叫做函数在自变量变化过程中的极, 学生对函数极限的定义不难接受, 但还不能深刻地理解函数极限的本质。因此, 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探究其定义的内涵, 进一步阐明函数极限概念包含两个方面:它不仅包含极限过程, 而且也包含极限的结果。从过程来看, 表现为有限向无限转化;从结果来看, 无限又转化为有限。这就充分体现了过程与结果、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有限与无限

恩格斯指出:“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2]有限与无限反映到数学中就是量的有限与无限, 两者有着质的不同。我们可以用有限来认识无限, 在一定条件下, 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转化是我们把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有力工具。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 无穷级数概念中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转化过程。

在极限概念中, “有限”是指有限的步骤, 是对有限个个别现象的考察, 是我们知道的变化过程;而“无限”是看不见的无限步骤之后的最后结果。例如, 战国时期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中“尺锤取半”的名例:“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一尺长的棰, 这是有限的, 通过“日取其半”这一反复过程是对棰无限分割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棰一次比一次短, 一次比一次微小, 永无止境。它反映了有限向无限转化的过程, 而这一个有限长的棰可由无限分割的结果构成。可见, 极限运算的结果是从有限中寻找无限, 从运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也正是体现有限与无限的对立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在无穷级数中, 左边是由无限个函数相加的无穷和式, 通过考察其有限项的和sn (x) (n→∞) , 得到右边的函数, 它是个具体的有限的函数, 可看出无限的结果是有限。研究右边函数的性态, 我们可从级数的部分和中进行分析得到。

三、导数与微分

导数与微分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他们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互逆关系上。要研究一个函数就要研究它的变化规律, 而变化是逐渐积累的。为此, 必须先考虑各点 (即局部) 的变化趋势, 即讨论在一点处函数相对于自变量变化快慢程度———变化率, 这就是“导数”引进的背景;然后, 知道了函数在各点处的变化率就可以在各点处估计函数的微小改变量, 而这种估计就是用“微分”来描述的, 所以导数与微分都是描述函数局部性态的, 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 在微分学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四、连续和间断

连续与间断是相对立的, 函数在某点处不连续则函数在该点处间断。反映在几何图形上, 若函数在某区间上连续则在这个区间上将会有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而函数在某区间上间断, 函数对应的曲线将会断开。然而, 连续与间断并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例如:间断点中的可去间断点, 可以通过对函数定义的补充或修改转化为连续点。

五、无穷小与无穷大

无穷小与无穷大是相对于某一变化趋势的两个变量。无穷小是以“0”为极限的变量;而无穷大是指在某个变化过程中, 取值的绝对值无限增大的变量, 两者不同却又有联系。在某个变化过程中, 无穷大的倒数是无穷小;而非零的无穷小的倒数是无穷大, 这是两者重要关系之一。我们可借助这一关系求某个变化过程中变量的极限。

六、直线与曲线

在初等数学中, 直线与曲线是绝对对立的, 直线不能变曲, 曲线不能变直。但在微积分中, 直线与曲线既是矛盾的对立面, 又可以转化为一个统一体[3]。如恩格斯所说, 直线和曲线在微分运算中终于等同起来了。微分是在局部上“化曲为直”, 积分则是在整体上“积直为曲”。直曲的矛盾和辩证关系揭示了微积分中这对互逆运算的微分与积分的实质[4]。

在微分的几何意义中, 函数y=f (x) 的微分dy是过点M (x, y) 的切线的纵坐标的改变量。当△x→0时, △y→0, 在这个局部过程中, 将曲线弧用直线段代替, 实现了直曲的否定之否定的转化过程。在积分的几何应用中, 表示由曲线y=f (x) 及直线x=a, x=b与横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代数面积。为求其面积, 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分割 (化整为零) , 近似代替 (以直代曲) , 求和 (积零为整) , 取极限 (近似值转化为精确值) 。正是在这“曲”与“直”以及“直”与“曲”的相互转化中, 我们才得出了它的面积。这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也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辩证思维在其中的重要体现。

从上述几类概念中可以看出, 微积分中充满着丰富的辩证思想。要掌握概念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 必须以辩证法的思想作为指导, 从概念间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去把握它们的差别和联系, 从而看清微积分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157-162.

[3]张景中.数学与哲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辩证法思想 篇9

一、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理论基础

列宁曾评价说:“马克思是严格根据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切前提确定无产阶级策略的基本任务的。只有客观地参考某个社会中一切阶段相互关系的总和, 因而也考虑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 考略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成为先进阶级指定正确策略的依据。”因此无产阶级首先要清楚当时的国情, 认清敌人, 才能制定正确的革命方针和任务。

马恩指出, 为了摆脱压迫, 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各个政党、派别、团体, 以求达到本阶级理论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是人类最后一个被压迫和剥削的阶级, 因此实现这种联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为了加强无产阶级内部的团结, 马恩还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著名口号。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并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进行革命、建设, 以及指导共产国际开展斗争的实践中, 继承和发展了马恩的统一战线思想, 对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中国革命的实践基础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致使大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的认识更加全面, 他指出不仅要看到其革命性也要看到其软弱性和易妥协性。土地革命时期, 王明的“左”倾路线将马列教条化, 对中国革命形势不加分析, 刻板执行共产国际的指令, 拒绝任何劳动者联盟, 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危险的敌人, 主张“一切斗争, 否认联合”, 又使得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两次革命风暴使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形势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中国的阶级构成有了系统的分析。

二、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思想

1.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 是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出发点

近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 使中国社会及其复杂。毛泽东认真分析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解决这一矛盾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总战略目标。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分析各个不同时期主要矛盾并建立不同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

在《矛盾论》中, 毛泽东曾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有许多的矛盾存在, 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 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 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矛盾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新民民主革命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不同的阶段其主要矛盾也在不断转化。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针对北洋军阀与中国人民之间的主要矛盾, 建立了由广大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此时建立了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此时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英美派。

对不同时期国内存在的各种矛盾进行具体分析, 然后建立包括不同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 这一思想的实质是抓主要敌人, 不要树敌过多, 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和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毛泽东认真分析矛盾, 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 反对少数, 各个击破, 给敌人以重创。

3.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策略原则

毛泽东吸取第一次国内革命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提出了革命的领导权理论。毛泽东反对“一切团结”和“一切斗争”, 坚持独立自主。在抗日战争统一战线中, 国民党政府为了保持其专制统治地位, 妄图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进行统一领导。面对这样的要求, 在不破坏国共合作的前提下, 共产党拒绝国民党统一领导和指挥军队的要求, 坚决保留对军队的领导权, 但是为了联合抗日, 共产党同意了对部队番号进行改编, 将转移到西北的主力红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将留在长江南北各地的中国红军部队改编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两军相继开赴华北华中作战。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对军队的领导权又实行了番号改变, 充分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4.在统一战线中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原则

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 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这是一个真理。联合团结是目的, 斗争或批判是手段。联合和斗争都是针对中间派而言, “对中间派革命、爱国、不反对我们的那一面, 我们要团结、联合;而对其动摇、妥协、反对我们的那一面, 我们又要批评、斗争”。在团结抗日的新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满, 一方面又惧怕无产阶级发展壮大, 试图走一条“中间道路”,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共和国。对此, 毛泽东写了大量文章严厉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幻想, 并进一步阐述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提出了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既要团结又要斗争的策略——联合其革命性的一面的同时要对其消极性一面进行批判斗争。为了争取中间势力,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 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占有三分之一的比例。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最大限度调动了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正确认识和学习毛泽东在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处理和解决好当前我国各民族之间、各党派之间等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方法论准则, 科学论述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阶级关系和矛盾,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策略问题, 形成了中国特色革命统一战线, 并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阐述毛泽东同志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统一战线,辩证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辩证,让你的思想更深刻 篇10

阅卷教师乙:该文语言虽然生动形象,但我感到缺乏深度,好多语言有似曾相识之感,好像是“贴”上去的。

阅卷小组长:该学生在作文中虽注入了青春体验,但没有富于时代意义的人文思辨,没有渗透“珍爱生命、张扬个性、弘扬文化”这样的人文内涵的思考,语言不错,但思想不深刻,达不到一类文要求啊。

高考作文的评判除了六项基础等级要求外,要取得高分,还要看四项发展等级要求,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很显然,标准把“深刻”放在了首位。所谓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才能做到说理深刻?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地剖析问题;二要摆现象,揭本质,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逐层分析,说清所以然;三要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多方阐发,切中要害。这些要求,只有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实现。

快与慢

梅竣骅

花开一夏,人生百年。同样的寿命,有人匆匆而活,似乎有了速度,人生便活得更长,有人慢慢地过,好像觉得人生如酒,过满则溢, 不久不香,快慢之间,人的态度便绝然不同。收放有度,快慢兼济,这也许会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又有几人能做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到疯狂,不攻自破。如今社会,较之千年以前,有如快进一般,快速数倍。快速的节奏催生了贪功速进的现代人类。匆匆的学习工作,娶妻生子,老病而死,也许能获得许多,但失去的一定更多。九十年代传销的风潮大起,巨人口服液、孔府家酒等一众企业在短短数年便名声大噪,风光一时。然而缺乏实力与底蕴却又让它们短时间内訇然倒塌,不免使人嗟叹。“速进则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失控速度带给人绚烂的美好,可惜最终只会破灭,成为虚无。

于是在滚滚向前的时代中,看穿了快的本质的聪明人悄悄脱离了人群,结庐城市,返璞归真,过起了自娱自足的慢生活。

他们仿效陶潜种菊单元口,效仿老庄放牛公园内,像一只只蜗牛背着现代社会的浮躁,在自己的世界中惬意而游。洒脱哉?放达哉?然也。但显然老板意见很大,爸妈意见很大,老婆孩子意见很大。效率低,不勤劳,得过且过。难道这就是理想的慢吗?这种慢并没有在缓缓而行中积累相应的底蕴,浑浑噩噩,自娱自乐,如此的活着依然充满悲哀。

司马迁数十年雕琢《史记》,完工之后又突然消逝,曹雪芹半生《红楼》,残酒孤灯了却一生。他们的确很慢,但他们在“慢”中积蓄了澎湃的底蕴,稍稍放射便光芒万丈;茅以升的铁桥数月完工,而数十年如一日坚固实用,他的确很快,然而于快之中却一丝不苟,稳扎稳打,于是便成就传奇。

快慢人生本自相同,好坏与否都源自人的态度。一个人对活着很珍惜,所以不论是快是慢都能活得精彩;一个人对活着很马虎,所以他快的时候便高楼空基,慢的时候便苟且偷闲。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是一种玄妙的境界,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永远也达不到。

收放有度,快慢自如。认真点活,该快就不要慢吞吞,该慢就不要冒冒失失,自会活得好。

本文是以“快与慢”为话题写成的一篇优秀作文。“快与慢”这一话题似乎人人都有话说,但要真正在800字内将它写透,那你必须具有哲学思维,因为这一话题本身即包含着一种辩证思想。

该文最大的优点就是处处闪耀着哲理的光芒!请看。

其一,观点辩证。写这类关系型话题首先要注意对观点准确把握。要做到“准确”,最重要的是立论时思维要辩证,不能太绝对。该文在立意时最高明的一点是没有简单地说“快”和“慢”好或不好,而是说“收放有度,快慢兼济”,“快慢人生本自相同,好坏与否都源自人的态度”,“收放有度,快慢自如……自会活得好”,以这样的立意写出的文章,让人读后很信服。

其二,思想深刻。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想让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其实,文章能否出彩,很多时候是由你的思想决定的。这篇文章读后让人感到语言很精彩,这种精彩不是靠堆积词语能做到的,而是由作者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带来的,例如,“他们仿效陶潜种菊单元口,效仿老庄放牛公园内……洒脱哉?放达哉?” 陶潜也好,老庄也罢,有多少人效仿追随,如果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去学习他们,那就要让人深思反省了!

辨证思维就是告诉我们不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要多角度的思考,从中找出它和其他事物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再归纳出各自的特点。如果能够把这种辨证思维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考场作文或写作训练中,在行文谋篇和遣词造句中就会缜思明辨,进而在文章中体现哲理性的感悟,也能借此充分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与语言风采。具体可如下处理。

一、“辩证”审题,立意准确。

很多高考试题本身就有思辨色彩,你在审题时就必须辩证地分析,否则立意就可能不准确。如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充分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的多层次性等哲学命题,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哲学思考,就很难明确把握中心。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诚信”和2002年高考的话题“心灵的选择”,也都是人生哲理的问题。2003年的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情感与理智的辩证关系,理智是客观性的,情感是主观性的。情感应服从于理智,理智决定着情感;情感又影响着理智,对理智有反作用。而2014年湖北卷中“山上的风景”那则材料其实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

二、“辩证”分析,透彻深刻。

我们在叙述、分析事例时应有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在哲学上体现有三大规律,即个性与同一性、对立与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评析时可采用由果溯因法、联想比照法、假设反推法等,用词恰当而不绝对,以理服人。例如,有一同学在《回归平淡》结尾部分写道“诚然,回归平淡、甘于平淡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但这是建立在一个有不懈追求与远大志向的基础上平淡的生活,并不是指无忧无虑、无所事事的人生状态。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因为我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人生有太多成功与失败的考验,有太多的诱惑与苦恼,所以学会回归平淡吧,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阴影覆盖,更不会从巅峰失足。”这段文字就用了联想比照法、假设反推法,说理透彻,让人信服。

三、“辩证”行文,得体自然。

作文思路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松散杂乱,没有章法,而要学会把握好文章结构。具体说来,就是要看到局部与整体、正面与反面,要由因推果,由果思因,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等,对想到的内容不能平铺直叙,要学会全面深刻地拓展,突出写好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话题作文,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如果学生行文时辩证地从“局部与整体”和“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对题目作全面的思考,文章必定流畅自然,水到渠成,如行云流水,一篇好作文也就诞生了。

辩证法思想 篇11

一、多与少

目前数学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两多”。一是课堂讲授多, 二是课后练习多, 学生负担过重。其根源在于对多与少缺乏辩证的理解。其实, 多与少是一对矛盾, 如果处理得当, 在一定条件下, 少是会转化为多的。否则, 多也会转化为少。如果教师教学时平均使用力量, 把知识讲得面面俱到, 势必分散学生的注意和精力。上完一节课, 学生记下的笔记虽多, 但是, 由于来不及思考和消化, 往往出现所学甚多而所得甚微的现象。在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 对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十分不利。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克服“多”, 提倡“少”。即教学目的要明确, 重点要突出, 教学内容要少而精, 要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机会, 这样就会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1. 适时点拨。

要贯彻“少”, 教师的活动首先要相应地减少,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 自己积极主动地探索, 能动地掌握知识, 并使知识转化为智慧和才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意向行动, 使师生心理同步。此外, 教师不要以讲代思 (实际上这也是不能代替的) , 应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 百思而不解的时候, 再给予适当的点拨。以“函数的概念”教学为例, 由于学生刚学过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笔者便给出如下提纲让学生自学:

(1) 一个问题中, 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 什么叫自变量?自变量是否一定用x表示?

(3) 你能理解函数的概念吗?你能否判断出b=a2与y2=x, 是不是函数?

(4) 自变量的求值是否是任意的?

经过阅读思考, 一般学生对于 (1) 与 (4) 都能作出满意的回答, 但是 (2) 、 (3) 两个问题学生不甚理解, 这说明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本质尚未理解, 这时, 笔者暂不结论, 先对这两个函数作一辨析:在b=a2中, 对于自变量a的每一求值, b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此对应, 因而b是a的函数;而y2=x中x的任求一正值时, y都有两个值与其对应, 所以y2=x不是x的函数, 显然自变量可以用任一字母来表示。这节可节课教师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学生却解决了他们难理解的问题。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思考练习的机会相对增多了, 使知识和能力相互作用的时间短了, 形成了必要的超短反馈, 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2.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说的是“一”和“三”的辩证关系, 这里要求教师看准这个“一”, 要尽力讲透这个“一”, 使学生真正学到这个“一”。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举起“一”而反其余的“三”。从表面上看教得少, 但学到的却是孕育于“一”之中的“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抓住教材的关键, 讲得精透。

二、粗与精

“粗”指的是粗枝大叶, 蜻蜓点水, 浅尝辄止, 样样都不能解决问题。“粗”的反面是“精”。所谓“精”就是要抓住重点, 深入开掘, 尤其要对关键问题深入分析, 反复讲练, 务求实效。这里的“关键”, 指的是学生应掌握而不易掌握的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钻研教材时, 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 而在讲授时又能浅显易懂。

例如, 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时, 要求学生必须抓住以下几个特征: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 未知数的指数是1; (3) 未知数的系数不为零; (4) 分母中不含未知数。如果能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 它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否则不是。如1/x+3=2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因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精讲不等于少讲、粗讲。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课本中只有短短两句话, 如粗讲, 只能在学生的思想中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就是看它是否含有一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指数是不是1, 这样, 学生就会对1/x+3=2不加思索地得出它是“一元一次方程”错误结论。

三、进与退

以七年级数学的一道课外习题为例:“求22002+1的末位数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采用硬算的办法来做, 还有的用计算器来求。一位老师引导学生首先研究“22002的末位数是什么, 然后再看21、22、23……的末位数有什么特征?”这样, 就使学生能够迅速从中得到启发, 抓住实质来解决问题:

从中得出2的指数每四次一个循环, 很容易得出24k的末位数是6, 24k+1的末位数是2, 24k+2的末位数是4, 24k+3的末位数是8, 而2002=4×500+2, 所以22002的末位数是4, 最后当教师提出原题时, 学生就能很快地解决了。

上面这个由退到进的过程, 开始是使问题从复杂退到了简单, 从一般退到了特殊, 这种在战术上的退却, 正是为了在战略上的进取, 从而解决了复杂到一般的问题,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退中求进的思想方法。

四、放与收

每当评议一节课时, 常有人会发表“放”得不够的意见, 也有人发表“放”得不好会造成脱缰之马的结局, 这说明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教学“对顶角”的定义为例。

一位教师画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图形后, 就给出了对顶角的定义, 由于不少学生受了对顶角就是角顶相对的角的负迁移影响, 结果对图中“ (1) ”、“ (3) ”、“ (4) ”、“ (7) ”、“ (8) ”所示的图形也会误认为是对顶角。

另一位老师在教学时, 从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定义出发, 首先师生共同给出了具有公共角顶的相关位置 (如图) , 放手要求学生就每个图形中的∠1和∠2的相互关系进行观察, 由于它们形态各异,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开展了积极的思维活动。从它们各自的特点中分类归纳出共性, 使他们能够发现到只有其中的第 (2) 、 (5) 和 (6) 中的∠1与∠2不但有公共的角顶, 而且每个角的两边都互为反向延长线。显然, 这个有放到收的过程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自己探索到了角的本质属性, 顺理成章地掌握了对顶角的定义.

五、死与活

“死”指的教学方法僵化, 老一套, 教给学生的知识死板, 长期停留在机械操练阶段。这种的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很大障碍。“死”的反面就是“活”, 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学方法生动活泼, 不拘一格, 切合学生的实际。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摆脱被动的局面, 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 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近年来, 随着对能力培养要求的提高, 出现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 程序式教学, 结构教学和自学辅导教学法等。我觉得, 过分强调和单纯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 其局限性比较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好的教学方式, 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灵活运用。

其次, 在讲授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方法时, 亦要灵活多样。例如, 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方法时, 开始让学生通过撕纸、拼图, 实际操作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然后从理论上进一步启发学生:通过作辅助线也能证得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课堂上发现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论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真正发挥了教师在沟通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反对在基础知识教学时, 长时间地停留在机械操练的初级模仿阶段, 使学生会感到厌烦的做法, 同时也反对为了求“活”, 不顾学生实际, 概念刚一出现, 接着就讲一大堆高难度的“活题”, 使学生全懵了的做法。我们主张在双基教学中应该先死后活, 死中就活。

上一篇:研究学情下一篇:母语负迁移与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