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思维(精选11篇)
辩证法思维 篇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从而使学生养成通过数学知识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一、正确认知辩证思维能力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 辩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它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学生可以通过对习题的回顾, 辩证地考虑解题思路, 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 解题能力得到发展。所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思维水平密切相关。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正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 辩证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 反思思维过程, 纠正思维错误, 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这种转化。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会逐渐达到成熟。
二、三种辩证思维能力的运用探讨
(1) 矛盾与转化。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事物矛盾法则。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 有时候会共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导致事物发生质变, 造成事物的运动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也要遵循这种对立统一的法则。比如数学定义中, 正数和负数、整数和分数, 都是以对立面的存在为依据的。在数学运算过程中, 加法和减法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它们既可以相互转化, 又可以独立存在。在数学教学时,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难题转化成它的对立面, 这样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下面, 我们举例对此说明。
例1:对式子 (x+1) (x+2) (x+3) (x+6) +x2进行因式分解。
思考:若展开前面的四个因式, 不仅计算复杂, 还可能无法分解;若任意组合, 也没有规律。通过观察, 可把第一个和第四个因式分为一组, 二三因式分为一组, 展开后有相同因式x2+6, 分解后的两个因式中的5x、7x, 平均数是6x, 所以设y=x2+6x+6, 即可解决问题。
解:上式= (x2+5x+6) (x2+7+6) +x2。
当y=x2+6x+6时, 上式= (y-x) (y+x) =y2-x2+x2=y2。
所以, 上式=x2+6x+6。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得出, 当题目具有特殊的数量关系时, 用直接方法比较困难, 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 就会变得简单易懂。这样, 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矛盾转化的作用, 了解灵活转化的思维辩证方法, 而且还能充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 特殊和一般。学生在认识事物时, 往往是从特殊到一般。
特殊和一般也是一对矛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对特殊和一般这对辩证关系进行正确处理,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证明圆周角定理, 要讨论三种情况, 对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分析, 思考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从而把一般情况转化成特殊情况处理, 让学生掌握这种一般到特殊和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维解题方法, 从而使辩证思维受到教育和训练。在对无法直接解决的一般问题进行求解时, 往往要以一种特殊的容易的情况作为基础, 去寻找解题思路, 从而找到普遍规律。
例2:在下图中, △ABC在圆O中内接, 圆半径是5, AC=8, cos B是多少?
分析:若直接求Cos B, 有较大难度, 因为既没有直角三角形, 也无法用半径是5的这个条件。于是考虑添加辅助线, 作出直径, 从而使得Cos B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
通过上面的问题, 学生们可以看到, 事物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质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在数学教学之中, 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只要教师逐步培养,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不断巩固和提高辩证思维方法, 所有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总结
总体来说, 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的思想性促进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还有多种辩证思维方法, 比如正向和逆向、具体和抽象等, 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教育, 但不能把一些辩证法进行生搬硬套, 一定要充分结合教材中的内容, 用数学语言, 让学生辩证地对问题进行分析, 并有意识地结合其他思维方法, 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辩证的思维方法。
互联网思维辩证谈 篇2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目前没有标准化的定义,一般的解释是:互联网思维即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的5个关键词是便捷、表达、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如果这是互联网思维核心的话,我认为新闻出版业应当用辩证思维对待互联网思维。
为什么要用辩证思维对待互联网思维?新闻出版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当中,既形成很多的优良传统,也积淀与固化了一些观念。在漫长的中国出版历史上,四大刻书系统(官刻、私刻、寺刻、坊刻)中,前三个系统都是以出版者为中心的,几乎不考虑市场或读者需求——官刻是官方意识形态的反映,寺刻是宗教宣传的工具,私刻是个人著述传播的需要。近当代以来,非市场化的出版依然存在。非市场化的思维在一部分人头脑中依然很顽固,一些人以文化的特殊性、出版的特殊性为由,对出版业的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心存疑虑。一些编辑和出版人以文化的坚守为借口,选题策划与图书出版从不考虑市场需求,从不考虑读者在哪。因此在新闻出版行业,必须提倡互联网思维,强化互联网思维,其目的是增强出版单位人员的企业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经营性出版社已经转企改制,但是,出版单位的许多人员仍然是事业思维,甚至是行政思维。编辑出版人员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是出版单位是否真正完成转企改制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新闻出版业的确也有其特殊性,也有不能完全市场化的部分,发达国家也有政府出版机构,有非营利性出版组织,这些不以市场为中心的出版行为,在传播政府意识形态,保持文化、学术等免受商业逻辑的干扰、冲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强调互联网思维,并不意味着只有市场逻辑起作用,并不意味着一切出版行为都以市场为指挥棒。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不是如何思维,而是如何行动。古人说“知易行难”,在如何认识互联网思维,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上也是如此。互联网在中国的商业化应用不足20年(从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算起),但是却经历由Web1.0、Web2.0到Web3.0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已经渗透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现代服务业的各个产业领域,成为最具创新性、侵略性、渗透性、黏合性的工具。互联网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之初,恐怕没有人能够预想到其应用领域如此之广,用户如此之众,影响力如此之大。
辩证法思维 篇3
孩童来到人世间, 何尝每个都是父母认真的结果呢?孔融是大才子, 大名士, 后代人爱吃他的梨, 不爱听他旷达的话, 他说:父亲对于儿子, 有什么恩德呢?论父亲的本意, 情欲发作而已。儿子跟母亲又有什么呢?也不过是寄存在瓶子里的东西, 出来以后你是你, 我是我。孔北海的原话是“父之于子, 当有何亲?论其本意, 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 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 出则离矣。”
不管怎么说人, 人都是从胎儿出生为婴儿, 为幼儿, 为少年, 到青年, 到壮年, 到老年, 这是绝对的循序渐进道理。那么, 循序渐进本身是一个教育道理呢, 还是人硬把它说成一个教育道理?抑或两者兼而有之?人硬把教育的道理, 比附于人从胎儿到老年那样循序渐进的道理。教育在根本上是说出来的道理, 这种言说, 多是比附, 体气高妙的孔文举的瓶子是一个绝妙的比附, 中国近代史有一个范文澜、胡绳的“帝国主义侵略论”的比附:鸦片战争以来, 外国人总是侵略中国, 中国的苦难与落后是外国欺负中国造成的。却不说偌大的中国为什么老是受人欺负呢?我们的哲学是公式:唯物主义正确, 代先进, 唯心主义错误, 没落。不知道为什么唯心主义傲然屹立呢?中国的教育思维如此了了, 小学生、博士、院士, 思维气质一样, 教育把十几亿人教得不会思维, 神也自愧弗如。
我想从典籍说的教育起源, 窥探教育思维和人的境界。教育起源, 归根结底是书上教的, 并没有某个“客观的教育起源”。你接受王老五的说法, 就是王老五起源, 你接受黑寡妇的说法, 就是黑寡妇起源。近代史的范、胡“帝国主义侵略论”, 已成国家标准思维, 寖成风俗, 绳为家法, 虽然台湾和香港的中国学者、外国学者, 绝不会有这种思维。中国文明有一个说出来的循序渐进道理:“自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以后, 中国传统的历史常以三皇五帝开始。把文明演进的历程拟人化, 将整个古代社会, 构想成一个连绵不断的帝王承继的传统。如以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开始, 经构木巢居的有巢氏、钻燧取火的燧人氏、网罟渔猎时代的伏羲氏、种植谷物时代的神农氏、创建帝国的黄帝有熊氏, 以及以后一系列的承继帝王。”[1]27人是人, 人吃饭长大, 人不是吃规律长成, 教育也多半不会由吃规律起源。
第一境界:神捏出来的人不纯粹, 父母的儿女绝对纯粹
教育先教人知道人是怎么来的。盘古开天辟地时没有人, 《艺文类聚》说盘古“身之诸虫, 因风所感, 化为黎甿 (méng, 百姓) 。”盘古身上的寄生虫, 风一吹变为黎民;我们说的风化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偃。”[2]137 (君子的道德是风, 小人的道德是草。风向哪边吹, 草向哪边倒。) ;《风俗通》谓“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 力不暇供, 乃引绳于縆 (gēng, 粗绳子) 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 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女娲是极不讲道德的懒婆娘, 用泥土捏了几个人, 顿觉麻烦, 抓一根绳子在泥浆里瞎搅一通, 再把粘上泥浆的绳子抽出来胡乱拧一气, 从绳子上甩出来的泥疙瘩, 也成了人了。富贵人, 女娲亲手抟黄土而造, 贫贱人, 女娲用绳沾泥浆糊弄来的。神正是这样的意思:化腐朽为神奇。给虫子和泥土一般的人注入灵气, 不过, 人的根还在神的手里。人称是自己是万物之灵的时候, 不要忘记原来是猥琐卑贱的虫子和泥土, 没有谁比谁高, 没有谁比谁低, 一样高, 一样低。
人来到世上是做人第一大关。这一关本是一男一女的游戏, 游戏之心或纯粹, 或不纯粹, 造就出来的生命本身是一个绝对纯粹, 不含毫末邪恶, 这是人平等的原型。天下最大的不可思议正在此:不一定纯粹的动机, 会创造出绝对纯粹, 正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第一步。纯粹的生物学能把人拓出来, 只有教育学才能使人成为一个人。这一对男女姑且称为父母, 所造之人姑且成为孩子。父母下面要做的事情, 就是使儿女成人。人来到世上是父母两人一时的兴致, 儿女成人是父母、儿女、社会共同的一辈子的折磨事业。神造人, 却不教人, 神也怕教人劳神且危险, 把教人的累赘扔给了圣人。
这个境界可比附于当代儿童的出生。
第二境界:从纯粹的人到亦人亦兽亦魔亦神
典籍把圣人教先民建房子作为一个教育逻辑。《庄子》说“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 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 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也说“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 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 号曰有巢氏。”远古人少虫兽多, 虫兽侵害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教育·
人, 有个圣人, 大概受鸟在树上筑巢的启发, 教人民也在树上以草木架起巢穴, 人民喜悦, 白天在地上检果子吃, 晚上爬到树上的巢穴歇息。这个圣人后人叫他“有巢氏”。
圣人后来又教人民从树上搬下来, 在地上造房子。“教”的甲骨文为学者有许多种意见, 许进雄先生说与建造房屋有干系:“象结绳之旁有鞭子, 表示以处罚方式劝戒孩子学习打结技巧之意。”[3]283“结绳是古代生活的一个重要技能, 处处都用得着, 譬如捆牢兵器或工具于木柄上, 固定房子的木构件等。架桥和造屋是半开化部落教学的主要内容, 都需要结绳的技巧。它是古人应对大自然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之一。”[3]280
科学说猿猴进化为人, 典籍却也有人从半人半兽到人演化的意思, 如说“伏牺鳞身, 女娲蛇躯”, “在不少传说中, 这些早期的圣人就被描写成半人半兽的神物, 或未穿着文明产物的衣冠, 以表示他们还处于野蛮的时代。”[1]28, 后人不明就里, 把“鳞身, 蛇躯”的先民附会为超凡的神圣, 《西游记》《封神演义》中大都是亦人亦兽的神圣。我们对狰狞的神祇有胎里带的亢奋与歇斯底里的崇拜, 大概因为那是人的原型之故, 觉得不是人的人又敬又怕, 看到人倒觉得稀松平常。人身上越具有虫兽的特征, 人就越超凡入圣, 以不是人的龙称帝王为最鄙吝。教育树立的不是一个纯粹的人, 是人、兽、魔、神的混合物。越接受教育, 越不想做人, 想做兽、想做魔、想做神。教育把纯粹的人, 教得不人不兽, 不魔不神, 不三不四。
1930年代, 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 因而称为山顶洞人, 距今2.7万年前到3.4万年。典籍不知道那样的故事, 却能够用头脑勾勒出人类的智慧演化;当代, 台湾将窝在家里足不出户的人群称为“山顶洞人”, 即“宅男”“宅女”。有些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家宅起来, 啃爹吃娘, 称为“啃老族”———当代教育要把人教到猿人行列去。
这个境界可比附于当代儿童的幼年。
第三境界:文字使人由人通神以及人的分化
我们现在还用“她识字!”惊叹八九十岁老奶奶的圣明与先进, 特别是农村的老翁老妪。几千年的农耕文明, 没有几个人能识字, 也没有必要识字。识字是凿破鸿蒙, 开天眼, 由人通神。今天, 几乎人人可识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教育·
字, 却离开了识字的本意, 教育只剩下谋生, 不识字也能谋生啊, 教育的筋叫生活抽掉了。
文字出现是天崩地裂、乾坤倒转的大事, 人才可能走出蒙昧。结绳记事, 契木为文, 是文字的先声。文字迸裂以仓颉造字为说。《韩非子》说“昔者仓颉之作书也, 自环者谓之私, 背私谓之公。”仓颉造字的思维, 《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黄帝之史仓颉, 见鸟兽蹄爪之迹, 知今之可相别异也, 构造书契。”《春秋元命苞》说仓颉“龙颜侈侈, 四目灵光, 实有睿德, 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 仰观奎星圆曲之势, 俯察龟文鸟羽山川, 指掌而创文字, 天为雨粟, 鬼为夜哭, 龙乃潜藏。”汉字是象形文字, 这种思维和《易经·系辞》是一致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伏羲仰首观察天象, 俯身取法地形, 观察鸟兽蹄子的花纹与大地相适宜, 近取象于自身, 远取象于万物, 于是开始创制八卦, 藉以通达神明的德性, 以类比万物的情状。
为什么别人不能从鸟兽蹄爪之迹悟出字的道理呢?因为仓颉“龙颜四目, 生有睿德”, 他长了四只眼睛———现在的学生接受教育以后, 带上近视眼镜, 才成为“四眼龟”, 臻于仓颉形象。
仓颉造字, 天地颤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颉有四目, 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 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 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 故鬼夜哭。是时也, 书画同体而未分, 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 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天地圣人之意也。”识字是识破宇宙苍穹的秘密, 鬼神无处藏身, 老天爷就下粮食。读书人不耕作、不做工, 凭咬文嚼字吃饭, 文字成为读书人的饭碗与尊贵。只是, 当代教育不懂书画同体, 教育中有书 (字) 无画, 不能参悟字的秘密, 现在的读书人吃饭并不尊贵, 当代教育是残缺教育, 教育每况愈下。
这个境界可比附于当代儿童的上学。
第四境界:人之为人之高贵
人类有文字, 就有花花肠子, 圣人要把人用阴谋控制起来, 这个阴谋就是制度。教育的最大阴谋是把人绑架到一个制度体系中。西方早就有人反对义务教育, 为什么呢?义务教育是政府用自己的思想控制国民的阴谋啊。典章制度标志着阶级社会, 接受教育之根本是接受典章制度, 把出身的不平等, 换成教育以后的不平等。
《易·系辞》、《史记》、《世本》等各种典籍盛称黄帝时期的典章制度, “有关黄帝的传说特别详细, 故司马迁《史记》所记载的中国历史就是以他开始有人为制度的王朝。其时创设的制度, 较重要的有衣裳、旃冕、术数、律吕、文字等。在历史学家的眼中, 他与以前的圣人有极大的不同。黄帝以前的创物圣人常被描写成尚处于野蛮时代的人物。而黄帝以下的帝王则穿戴着文明时代的衣冠, 服戴着玉佩。”[1]31典籍把制作典章制度的功劳, 一股脑儿地堆在黄帝头上, 不是黄帝本人, 也是黄帝手下的人儿, 如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后代人把一切功劳都归于领袖的英明领导, 当源于这样的妾妇精神。
典章制度极多, 先改变的是人的表象。想象的循序渐进顺序是赤裸、树叶遮盖身体、兽皮、衣裳。《孔子家语》说“黄帝与炎帝战, 克之, 始垂衣裳, 作黼黻 (fǔfú) ”。上衣谓衣, 下衣谓裳即裙, 古人不穿我们现在这样的裤子。黼黻, 原义指古代衣服边上有规律的“黑白”“黑青”相间的花纹。“古代最高尚的色彩是赤与黑。……《尚书·皋陶谟》说帝舜的时代,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以五彩彰施于五色, 作服’。这些染色、涂绘或刺绣的装饰虽不一定是帝舜时代的实况, 至少应该是周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以猜测千年前的现象。”[1]278
衣裳和发饰都是典章制度和文明。孔子感叹地说:“不是管仲的话, 我们都成披散着头发, 衣襟向左边开的野蛮民族了。”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2]160) 被发即披发, 像后来的满族那样编发为辫。衽, 衣襟。被发左衽皆夷狄之俗。当代简傲之士, 大率被发左衽容止。吃饭、睡觉、衽席等, 皆遵典章制度行事, 孔子“席不正, 不坐。” (坐席摆的方向不合礼制, 不坐。) “古代没有椅和櫈, 都是在地面上铺席子, 坐在席子上。席子一般是用蒲苇、蒯草、竹篾以至禾穰为质料。现在日本人还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惯。”[2]110坐席规矩:天子五重, 诸侯三重, 大夫两重, 南北向的以西为上, 东西向的以南为上, 这是席之正。孔子亦“食不语, 寝不言。” (吃饭的时候不交谈, 睡觉的时候不说话。[2]109)
教育, 首先教孩童洒扫应对, 当代把这些规矩彻底革命掉了, 只在一些老年人身上、寺庙里的老和尚身上, 还多少有些讲究。而一些当代读书人的修养则近乎流氓。
这个境界可比附于当代儿童的教养。
第五境界:从自然的人到政治制度下的人
中国正式的政治文明, 是典籍上王朝的出现。这个王朝以黄帝为第一个“皇帝”, 他设立了完整的王国典范, 后代王国都以他的规矩为样板。《五帝本纪》说黄帝“置左右大监, 监于万国, 万国和”。《管子》说“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 神明至。量尤明乎天道, 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 故使为康者;奢龙辨乎东方, 故使为土师;视融辨乎南方, 故使为司徒;大封辨乎西方, 故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 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 夏者司徒也, 秋者司马也, 冬者李也”。简约地说, 黄帝设立国家官员集团, 分别职掌天时, 粮仓, 司空, 司徒, 司马, 治狱, 掌水利、营建, 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 (教育) , 执掌农业等官职, 这是后代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六部的原型。黄帝还创造了“分土建国”的制度, 《汉书》说黄帝“方制万里, 划燮分州, 得百里之国万区。”把天下划为上百个区域, 据说连耕地也有了划分, 大约后代的井田制滥觞于此。
黄帝的王国带有联邦性质, 黄帝与官员集体治理, 不是后代的极权统治。《吕氏春秋》说黄帝依靠二十个官员治理天下, 他们都是有大智慧的发明者, 分别发明六十甲子记日, 十九年设置七闰的计算方法, 历法, 计算日子的方法, 计算月份的方法, 计算年份的方法, 衣服, 弓, 市肆, 酒, 房屋, 舟船, 井, 舂米的臼, 用马驾车, 驾车术, 驾御牛, 绘画, 医术, 占卜。可知, 那时的王国以人民生活为考虑, 不像当代以政治权力为谋划, 当代官僚是职业, 与智慧关系不大。
典籍把五伦、九行的核心道德也归功于黄帝, 《商君书》说“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仪, 父子兄弟之礼, 夫妇妃匹之合”。《拾遗记·轩辕黄帝》说“置四史以主图籍, 使九行之士以统万国。九行者, 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这就是一个王权国家机构, 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制度齐全, 有神一般的官员职掌其事, 对内能治理, 对外能打仗, 有完备的伦理道德法律, 一切思想和政治制度简直在黄帝那里已经端庄, 后人只要祖述就行了。
有王国, 有官员, 人彻底分化, 官成为人上人, 至今的教育仍然是对子夏的话“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2]215的有意曲解———学习优秀在于做官。这句话的本意是做官有余力学习, 学习增加做官的历练, 学习有余力去做官, 做官可以加深学识。做官和学习是不同的事情, 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是一样的。优是有余力的意思。
美国老总统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 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 不是浩瀚的大师的经典之作, 不是政客天花乱坠的演讲, 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 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 (统治者) , 把他们关起来, 他们才不会害人。”这应该作为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逻辑。
这个境界可比附于当代儿童进入国家的政治生活, 成为政治人。
第六境界:万里黄河一锅端之“家天下”
中国的赫赫文化犹如万里黄河, 最后竟然叫“家天下”一锅端!按照典籍的险恶用心, 制造出最下流最泯灭人性的道理:家天下。包括赢正以前的所有帝王, 都是黄帝下的蛋, 天下是一家一姓的, 别人不能染指。汉高祖刘邦是第一个布衣天子, 一直到现在, 人民都不肯给刘邦一个荣耀, 硬把活埋了几十万人、烧了阿房宫的贵族项羽抬举为人杰鬼雄。因为不能贬低皇帝, 贬低一个皇帝, 就是贬低所有皇帝———包括黄帝, 典籍不得不再为刘邦制造出一个高贵的出身:刘邦是他娘和龙交配生下来的龙种!《史记》说“高祖为人, 隆准而龙颜, 美须髯,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鼻梁, 龙相, 胡须美艳, 左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这个境界可比附于当代儿童应该的教育辩证思维。
树立人的地位
典籍树立起来了神的地位, 树立起来了圣人的地位, 惟独没有树立起人的地位。鲁迅翻开历史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翻开历史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圣人”。教育一直教人做圣人, 余生也晚, 不得遭遇圣人, 徒呼:奈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7.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43.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篇4
(一)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1主观辩证法及其客观性
在客观世界中,我们可以找到与知识相对应的实体,诸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商品等,却找不到诸如与“分析”、“综合”、“抽象”等方法相对应的实体。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思维方法是纯主观的。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思维方法是有客观原型的,思维方法的原型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例如,比较法是客观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反映,有“统一性”才有“同”,有“多样性”才有“异”,这才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比较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外部世界(自然和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主观辩证法的特点
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诸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或者说,主观辩证法是在概念辩证本性的基础上展开的。概念之所以成为主观辩证法的基础,不仅在于概念凝聚着以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人类思维史的结晶,而且在于概念又是人的思维的“细胞”,在概念的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尔后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深化的“萌芽”。人的思维反映和把握客观世界正是通过“概念之网”或“范畴之网”进行的。
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关系
尽管概念的运行有着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自己构成自己”,但归根结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实践辩证法则是连接二者的基础和中介。主观辩证法之所以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因为,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的概念本身有其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而且一种概念体系向另一种概念体系的变革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本身是人们新的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
4辩证法与思维方法
辩证法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思维方法本质上是辩证法揭示的规律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内化,辩证法是全部思维方法的“原型”,它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具有方法论的功能。同时,辩证法若不能成为方法论,不能成为把握现实的认识方法,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辩证法只有同时作为方法论,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邓小平要求我们“按辩证法办事”,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2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关系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抽象与具体
(1)抽象: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方法。
(2)具体:即指多种规定性的综合。
有两种具体:一是“感性具体”,它是感觉多样性的综合,是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具体;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具体,它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
(3)从抽象到具体
人的认识在思维运动中走着两条方向相反的道路:一条是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条是从抽象到具体。对于辩证思维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行过程。从抽象到具体是理性认识不断高级化的过程。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对客观历史发展顺序的反映。逻辑与历史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历史的修正。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范畴与科学范畴、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原本就是交叉的。科学上的一些范畴,诸如系统、信息、结构、功能、手段、反馈、控制等,随着它们本身意义的确定,也就有了哲学上的意义;反过来,哲学的基本范畴,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矛盾等,也是思维中常用的范畴。因此,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是相互促进的。
2就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来说,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思维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并不是完全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结果,但这并不能说明现代科学思维与辩证思维之间没有关系。实际上,现代科学思维复归辩证思维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下自觉进行的,也可以由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地实现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致性却是一个基本事实。
3现代科学方法是对辩证思维方法的丰富和深化。
利用课文发展学生辩证思维 篇5
一.分析问题要全面,避免片面
众所周知,《烛之武退秦师》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他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用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终于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就充分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临危受命,不避险阻,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然而,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能否据此就认为这就是秦军最后撤军的“充分条件”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首先,从全文看,文章开头交代战争起因时强调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实就已经说明了秦晋这次围郑,都直接关系到晋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而与秦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再说,“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互不接触,也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可乘之隙。由此可见,在秦军撤退的过程中,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显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样不能忽视其他相关因素。这也就是说,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只说一面,可能会引起误会,就还得说另一面,这就避免了片面性。
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避免静止地看问题
如上所述,尽管秦晋两国开始基于利益的暂时一致,都有向外扩张的愿望而联合围郑,但由于烛之武的分化瓦解作用,加之秦晋两国内部的因素,所以最后秦伯撤退了。那么,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原来,通过对烛之武一番说辞的研讨辨析,我们不难看到,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其实质就在于他强调了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而对秦国有害无益。这就在客观上巧妙地点明了秦晋毕竟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其联盟是虚伪的,相互利用的,而绝非铁板一块,“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下同)。事实上,晋国这次围攻郑国之所以能够联合秦国,固然因为两国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但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想借此大捞一把,以实现自己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当烛之武阐明亡郑必然导致“邻之厚,君之薄”时,秦伯便动了心,“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由此可见,烛之武的斗争策略,突出表现在他的胸有成竹方面,他非常准确地把握了秦伯的心理状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迫使秦君不能不就范。试想,如果没有秦晋是“两个国家”这一事实和基础,或者没有联系两国之利这一纽带,那么,可以断言,任凭烛之武如何能言善辩,如何分化瓦解,恐怕都无济于事。总之,在秦伯撤军过程中,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充其量是个“外因”,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这一先决条件的结果;而实践证明,秦晋内部的矛盾才是秦伯撤军的根本原因,即“内因”。所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而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则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鉴于此,如果我们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就不能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分析起来就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要注意对立面的转化,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由此看来,在烛之武说退秦师这一精彩的外交斗争中,一方面表现了烛之武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更重要的是也反映了春秋时代秦、晋两国之间矛盾斗争的复杂性。换句话说,烛之武的分化瓦解是建立在秦、晋两国内部矛盾基础之上的,是以秦、晋两国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为前提的。那么,如此说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就贬低了烛之武的外交作用了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我们在分析和评价一个问题时,如果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或者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那么都不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都只能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泥潭中。正确的态度和看法是,既要知其一,又要知其二;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面,又要看到问题的那一面。这也就是说,在秦师撤退过程中,如果秦、晋两国的根本矛盾冲突是最后的、决定的因素的话,那么,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则是促进了两国之间矛盾的发展,是两国之间矛盾发展的“条件”和“催化剂”。不仅如此,我们总览全文,还可以看到,本文的中心事件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当然是中心人物。文章赞扬的就是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既然如此,那么,文章开头写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郑伯去请烛之武时,为什么会遭到烛之武的婉言拒绝而不是热情回应呢?换言之,烛之武的一番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会不会影响他的英雄形象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这种从“反面”入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就是古人所谓“用逆”法,就是人物描写的个性化,就是要写出每一个人心中的情理,写出每一个人的“心事”。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有力克服人物描写的绝对化和公式化倾向,即“美则无一不美,恶则无往不恶”的形而上学的创作方法。这是其一。其二,运用这种艺术手法,可以增强人物描写的真实性,做到“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唐·刘知己《史通》)。据史料记载,“说”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大臣叔蹇力荐),是佚之狐又力荐烛之武,可见,烛之武“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佚之狐语)的正能量应该位于佚之狐之上。然而,长期以来,壮士不遇,英雄末路(年近七十,他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人生虚掷,能无怨乎?很显然,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背后的牢骚和怨气正是生动体现了他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愤懑不平——这样写人,才是真人。其三,也是更为重要的,烛之武的“夜缒而出”,表面看来是因为郑伯的诚意和自责,其实,更为关键的是,烛之武几十年积累的正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他对郑国充满了最为朴素的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对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最好注脚。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他之前的个人恩怨,,就没有他后来的义无反顾,换言之,烛之武之所以没有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趁机报复郑伯,正是因为他的深明大义和“一飞冲天”的热切渴望,也正是由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转化来的。
其实,课文不仅在塑造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方面闪耀着矛盾思维、即对立统一思维的光芒,就是在描写一些人物的外交辞令的过程中,也同样让人看到了对立统一思维的影子。例如,如上所述,烛之武因满腹委屈和不满而“辞曰”,打起退堂鼓时,郑伯为什么能够戏剧性地消解了他一辈子的怨气并化干戈为玉帛,让他愿意冒极大的危险为自己做事、即“许之”呢?也就是说,从“辞曰”到“许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原来,其根本原因就是郑伯的诚意和引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正是这一“自责”,不仅不有损郑伯作为君王的威信,反而转化为塑造了一个敬贤礼士、思贤如渴的开明君主形象;也正是这一“自责”,让烛之武“士为知己者死”,让烛之武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试想,如果没有郑伯的这一“自责”和“退让”,无论如何,内心珍藏着作为“士”的清高和孤傲的烛之武宁可蹉跎岁月,老死家中,默默无闻。无独有偶,烛之武见到秦伯后,尽管内心深处无疑是处处为郑国着想,但是口口声声却是站在对方立场,处处替秦国说话,所谓“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这种单刀直入的表白,表面看来是以对方的口吻说话,实际上是充分体现了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体现了他以“退”为“进”、“柔”中有“刚”的辩证思维,这自然会使秦君易于入耳,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说动秦伯提供了可能。最后,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晋国大夫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的时候,晋文公为什么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相当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选择,“吾其还也”、毅然决定撤军呢?很显然,这固然照应了文章开头;但更重要的是,在他看来,这时反“攻”为“守”、以“退”为“进”未必不是一种策略,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应该说,晋文公这种隐忍以行、“欲取之,必先舍之”的胸襟和谋略,正是他辩证思维、随机应变的结果,当然也更是他后来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牵手辩证思维提升作文立意 篇6
辩证思维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 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发展地看问题, 不要静止不变地看问题;要联系地看问题, 不要孤立地看问题。
很多中考作文题都带有辩证色彩, 如2011 年福州题:化解生活难题, 跨越学习高度, 迎接机遇挑战, 架设心灵桥梁, 独辟创新蹊径, 领略人生风景, 常常需要“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 少走一步, 也许功亏一篑, 再走一步, 可能柳暗花明。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 写一篇文章。
这道作文题启发考生思考坚持与成功, 积累与突破,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又如江苏常州题:“理解, 是一种慢慢的过程”, 这道题也需要考生思考“慢慢的”内涵, 注意到这是一个由“不理解”到“有所理解”再到“理解”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发展变化过程。要写好这一类作文, 只有文字基础、作文技巧是不够的, 还要会用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指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 使立意更佳。
1. 指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分析问题时, 既能看到事物的一方面, 又能看到它的另一方面;既看到事物的正面, 又注意到它的反面;既看到事物发展的主流, 又看到事物发展的支流, 这样就能全面地剖析问题, 抓住事物的本质, 得出深刻的立意。
例如, 2006 年广州中考作文以“创意的快乐”或“创意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一提到“创意”, 绝大部分作文中都是溢美之词, 有一位考生的立意则显得格外出众, 他写道:在新世纪的今天, 创意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但如果使用不当, 创意也会带来空前的灾难, 就像托尔斯泰睿智的话语:“任何光明都会带来影子。”只有以爱为前提, 不生邪恶之心, 创意才会为人们带来快乐, 带来幸福, 如果创意出自险恶用心, 那就会带来灾难和痛苦。
作者既看到“创意”的积极效用, 又看到它可能引发的消极作用, 论证周密, 令人信服。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属于辩证思维, 如果能够将这种辩证思维运用到作文立意中去, 看问题更全面, 立意就更符合客观事实, 更能揭示事物本质, 因而更深刻。
2. 指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变化发展的, 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人与事。如果学生能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作文的立意才会准确而深刻。如2011 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知识的丰富, 认识的提高, 情感的加深, 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 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语几个关键词“丰富”“提高”“加深”“养成”对立意有明显的提示, 即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应该从一件或几件事中体现逐渐深入、递进的变化, 展现思想认识和心智上的提升与飞跃。如有一篇满分作文就写了自己三个阶段看的不同书籍和得到的不同感受。
节选部分内容如下:“四五岁时……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流过同情的眼泪, 也在梦中把她请到家, 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晚餐, 给她穿上暖和的羽绒衣;我曾被《白雪公主》中那阴险狠毒的王后气得咬牙切齿, 也被七个小矮人的滑稽逗得哈哈大笑, 更被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感动得热泪盈眶。”“渐渐地, 我长大了, 上学了……从书中人物身上, 我学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我也懂得明辨是非的重要性;我也懂得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包容。在日积月累的读书中, 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这篇佳作好就好在写出了在日积月累的读书习惯养成中对书的认识、情感逐渐加深的变化过程。这种立意构思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所以准确而深刻。
3. 指导学生有联系地看问题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事物内部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很多学生在作文时就不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比如写一件事, 往往将事情写完就结束, 不会进一步思考, 将事件与事件的意义, 将此件事与彼事件联系起来, 挖掘其蕴含的深刻道理。
比如命题作文《跨入青春的门槛》, 有位学生写的是自己害怕跑1000 米, 后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 自己树立信念, 坚持训练, 终于通过了补考。结尾是这样的:到最后两百米, 我体力不支了, 我就快晕眩了。于是, 我不断地提醒自己, 顶住, 顶住, 你一定行的!终于, 我胜利到达终点, 不可能的事, 我做到了, 这是我跨入青春门槛最难忘的事情。
这篇作文很有代表性, 选材和文字表达都没问题, 但和多数学生一样只是叙述了青春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事情写完了就在末尾点一下题, 而不去思考事件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作文显得肤浅。
要能引导学生领悟到运用联系的观点, 将自身经历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 从小事中窥见大意义,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才能给人以启示、教育, 立意才深刻, 文章才得以升华。以上面那篇作文为模板, 应思考为什么写这件事, 它与青春有何关系, 它给了人什么启示、教训, 蕴含什么道理, 将结尾改写为:跨入青春的门槛, 我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在最艰难的时刻, 在就要挺不住的日子里, 要坚定地告诉自己, 挺住, 挺住, 你一定行的, 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脚步会带领我们跨过一道道人生的门槛。
这样将事件与社会人生联系起来, 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立意才能更深刻。
培养辩证思维,提高应试能力 篇7
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是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贯穿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及价值观的一条主线,也是社会生活中经常面对的基本问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客观第一,主观第二;实践第一,认识第二;社会存在第一,社会意识第二;第一决定第二,第二反作用于第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牢固树立这一观点,会鉴别许多非马列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试题中的“思想”、“意念”、“主观认识”、“价值观”、“文化”、“思潮”、“政策”、“指导思想”等的决定作用可以统统排除。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23题: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2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3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 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4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A.12 B.14 C.23 D.34
解析:34两项中价值观的“决定作用”显然违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予以排除,故选A。
二、变化恒久远,矛盾永流传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个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如果有永恒的事物,就是“变”。除了所谓的“虚空”外,在现实世界里, 没有完全孤立的事物, 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要树立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许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20题:
拿破仑说过,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1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2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3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4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12 B.14 C.23 D.34
解析:拿破仑看到的“狮子”与今天的“中国”是不一样的,这是坚持发展的观点;看“狮子觉醒”不能只看到威胁,还要看到“机遇”、“和平”和“进步”,这坚持了全面的观点。题目中的“机遇与威胁”、“和平与动荡”、“进步与倒退 ”与选项中的“和而不同”、“同而不和”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故选B.
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17世纪末,在普鲁士王宫里 ,大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向王室成员和众多贵族宣讲宇宙观时提出:“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听者哗然,不少人不信,请宫女到花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 谁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叶子。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事物及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红楼梦人物448人形态各异,梁山108条好汉,性格样貌各不相同。即使复印件和原件不尽相同。推而广之,世界上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动物和植物。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民族、群体,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制度、政策、措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树立这样一种思想, 那些诸如“相同”、“同一”、“趋同”、“消灭差别”、“取消差距”、“甲就是乙”之类的说法就很容易辨别其正误。
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Ⅱ文综卷第19题: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 ,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1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3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4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12 B.13 C.24 D.34
解析: 世界上没有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完全相同的艺术作品,海峡两岸的文化的差别也不会消失,恰恰相反,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故排除34,选A。
又如2013年江苏.政治卷第17题:
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3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4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12 B.13 C.23 D.24
解析:既然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东西,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他各国都奉行吗? 不是还有强权外交和霸权主义吗? 排除1,人和人的利益差别都不能消除,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差别就能消除吗? 排除4,答案便是C。
四、坚持适度原则,防止偏激言行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自身的存在,超过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适度的“言”使人悦耳爱听,适度的“行”,才能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否则只会如俗语所说“糖多了不甜”、“蜜多了发粘”。明白了这个道理,诸如“越多越好”、“越少越好”、“大幅度提高”、“大幅度降低”此类的说法就不难辨明真伪。
例如2013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15题:
2011年我国城 乡居民人 民币储蓄 存款余额 达35.2万亿元,人均储蓄25548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6%和15.3%,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上述事实可以推断出( )
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增加了人们储蓄意愿2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增长而增长3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4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A.12 B.13 C.24 D.34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中,第2项说我国居民的储蓄率随GDP增长而增长 ,任何事物的增长都有一个限度 ,储蓄不会随着GDP增长而无限增长,也不会同步增长,甚至在GDP增长加快的某些特殊时期,如通货膨胀初期,储蓄会急剧减少而进入投资领域,故排除2。第3项中说,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渠道比较狭窄、品种较少,用“比较”一词,非常注意分寸和火候,体现了适度原则,也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题意,故当选。答案当在B和D中选出,也就是在1和4中选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储蓄会减少,排除1,故选D。
又如2014年全国课标Ⅰ文综卷第16题:
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解析:领会了适度原则的内涵和实质,本题中的“大幅度提高税率”、“提高职工工资”和“扩大资本市场规模”等说法,很容易被排除,发展才是硬道理,故选B。
五、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合二为一
看问题要全面,就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固执一面,偏执一词。特别在分析文化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时,不能只看到积极的一面忽略消极的作用,在判断形势的时候,只看到形势大好而看不到挑战和困难,评价人物也不能只看到历史的进步性而看不到阶级的局限性……这一点, 在让考生谈对某个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影响之类的主观性试题中尤为重要。
例如2013年安徽政治卷第8题:
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 它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C.认识世界要发挥文化的作用
D.要发挥文化改造世界观的能动作用
角度选择中的辩证思维 篇8
小题大做, 通过小事件反映大主题
小题大做就是深入挖掘, 以小见大, 透过一滴水看太阳。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有大事、有小事, 小事不一定没有新闻价值。要深入开掘, 以高度的新闻敏感捕捉生活的闪光之处, 将小的新闻事件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思考, 通过对小事件的前后对比, 反映人们观念的转变, 反映出时代变化的大主题。新闻角度选得小, 便于把新闻事件报道得更具体可感, 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2008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滕芝老汉记下的山村变迁》一文, 作者将“日记账”这件日常生活小事, 放到历史的、时代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分析, 从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发现重大的新闻内涵。滕老汉50年来每天都写日记, 一本本发黄的“日记账”, 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 记述了小山村的巨大变迁。作者正是由滕老汉的日记账作为切入点, 采用“一滴水见太阳”的手法, 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30年给农村带来的显著变化。正如村民滕芝所说:“日子越过越好了!尤其是这几年,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接二连三, 我们农民不仅负担大大减轻, 而且还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跟城里人一样得到了不少补贴。烦心的问题都给解决了, 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愁喽!”日记不仅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变化, 更反映出了时代精神。
新闻奖获奖消息《荔浦5万农民坐在家里“变”工人》一文开头写道:“老太太坐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削马蹄, 一天至少也能挣一二十元钱, 全县有5万农民这样为县里4家大型马蹄罐头厂工作。可以这样说,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荔浦县域经济, 而且, 也给几个乡镇的农民增收带来了最直接的好处。”通过对该县农民和食品公司负责人分别进行采访, 记者全面了解了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在写作时以该县农民劳动条件的变化作为切入点, 在报道中使用大量引语, 紧紧围绕“变”做文章, 反映了在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这一时代背景下, 荔浦县引导农民增收的新思路和县域企业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同中求异, 独辟蹊径选角度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 它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他对求异思维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 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按照这个定义, 求异思维要求在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 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 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 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同一新闻事件, 往往包含不同的层面和意义, 这就给记者提供了同源不同质的竞争空间。对于同样的新闻事件, 记者若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 则能使采写的报道独树一帜。新闻采写中善用求异思维, 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审视新闻事件, 写作不同主题的报道, 能让人耳目一新, 增添报道的价值。
新华网2004年3月12日《1500亿元农资市场呼唤现代物流》一文, 在报道“三农”问题上可以说是独辟蹊径, 视角独特, 是记者运用求异思维选择报道角度的佳作。文章开头引用了来自贵州六枝特区陇脚乡的杨喜秀代表的一段话, “去年买的油菜种子标的是名牌, 可种下去全毁了。还有化肥、农药, 都是大厂家的牌子, 花了很多钱, 用了心里还是没底……”一般来说, 对于这段话, 记者可以从“打假”的角度来谈假化肥、假农药引起的坑农害农问题, 可以从舆论监督的角度来谈有关部门的失职问题, 还可以从“品牌效应”的角度来谈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甚至还可以从农民积极性受挫的角度来谈不利于农业增产、增收的问题等。当然, 这些角度固然可以写, 但新意不多。本文记者避开了只围绕后果的单一报道思路, 另辟蹊径, 围绕着我国化肥流通渠道混乱的角度进行阐发, 既有相关的背景介绍, 又有相关人士的观点和建议, 以此反映加紧完善农资管理、培育和建立现代化的农资流通体系的重要性这一新颖的主题。
化硬为软, 让新闻角度更吸引受众
有时为了使那些纯政策性的经济性的“硬新闻”得到受众欢迎, 就得在各方面巧妙运作, 把经济报道和政策性报道与民间习俗、社会风尚、地理环境、文化历史等因素融合, 既有硬新闻的信息内容, 又有软新闻的表达形式, “软硬兼施”, 使新闻报道视角独特, 受人欢迎。
硬新闻进行软化处理, 可以提升传播效果。当前媒体普遍重视的表达手法是故事化的叙述, 从具有重大题材意义的“硬新闻”中挖掘软性、贴近性的资讯, 选取受众易于接受的角度, 从表达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满足受众需求。“软些, 软些, 再软些”是当代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策略。
2007年9月5日, 《甘肃日报》发表的言论《始终想到“最低”处》, 作者巧妙选取了兰州一位享受低保的市民无意间的一句话作为切入点, 以随后政府出台的一项给低保对象发放临时补贴的决定作为照应, 步步为营, 介绍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具体政策, 从“最低”处着手, 而将目光投向“最高”处。作品通过一位享受低保的市民的“私人想法”, 引出了各级政府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的具体政策, 于不经意间将“最低阶层”的生活和党的“最高利益”结合起来, 避免了硬邦邦的“公文式报道”,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想群众之所想”,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这一现实主题。作品充分考虑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认知效果, 使用故事性叙述手法和接近群众的语言, 把解决“民生问题”一步步引向“和谐社会”建设。
逆向思维, 从相反的角度寻找价值
逆向思维, 就是从相反的角度去考察对象和思考问题。逆向思维是相对于定向思维而言的。人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 往往会受到固有思维方法的影响, 使思维活动因循着一定轨道, 形成思维定式。逆向思维是符合辩证法要求的。逆向思维使记者站在新的角度, 独立、灵活地进行思考, 摆脱经验思维的束缚, 赋予记者独特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逆向思维用于新闻写作中, 有助于写出独家新闻。
《西海都市报》刊发《体育设施好了学生体质差了》一文正值奥运期间, 与体育有关的话题都是新闻报道的热点。许多记者都看到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设施的改善、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这些正面信息, 并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了报道。而该文作者反其道而行之, 在全民关注体育运动的大背景下, 对当前省内不少学校体育设施的大改善进行反向思维, 发现近年来, 我省不少学校不惜巨资建起了塑胶操场, 操场变漂亮了, 体育课却成了一门无足轻重的课程, 导致学生体质的下降。记者以一项31年未被打破的田径纪录为切入点, 提出从重视体育课做起, 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才是发展体育强国的基础。正是成功运用逆向思维, 才使这篇报道主题更深刻、更具现实意义, 从而荣获了中国新闻奖。
又如, 某省文物管理部门曾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该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追回近几年丢失的100多件珍贵文物, 避免了重大损失。当地多家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正面报道, 唯独新华社一名记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逆向思维, 看到这一事实背后可能隐藏的管理混乱。通过深入调查采访, 记者发现了该部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仓库铁锁锈迹斑斑;窗户没有防护栏, 形同虚设;珍贵字画布满了蜘蛛网, 被虫蛀、鼠咬……最后记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更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角度, 采写出了一组揭示该文物管理部门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的批评性报道, 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也是一则成功运用逆向思维选择独特报道角度的典型实例。
选择最佳新闻角度, 就是要从最能说明主题的那个方面去表现事实、反映事实, 也就是说要通过对材料的巧妙安排和新颖构思, 写出别具一格而又能充分体现报道意图的新闻作品来。新闻角度的选择, 要以事实为基础, 切忌主观臆造, 或不顾实际强扭角度。要选准最佳新闻角度, 需要记者运用辩证思维, 着眼全局, 立体化透视, 这样才能找到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 写出“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的好新闻。
参考文献
[1].马希顺:《站稳立场莫趋功利——谈新闻写作角度问题》, 《新闻窗》, 2007 (1) 。
[2].方化民:《新闻角度简论》, 《新闻前哨》, 2002 (2) 。
论死刑制度改革的辩证思维 篇9
一、限制死刑是辩证法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的产物
(一) 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我国死刑在立法方面, 死刑罪名多
1997年刑法中的死刑罪名占罪名总数的15%, 仍然是一部死刑率很高的法典。虽然总则的规定表现出限制死刑的趋向, 但对于刑法分则条款的调整较之前并没有大幅度削减死刑罪名,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在死刑的罪名数量方面名列前茅, 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项死刑罪名, 但给人感觉却仍是杯水车薪。总之, 我国的死刑立法是保留并有所限制的趋势。
2. 在死刑的适用方面, 存在现实中背离死刑政策的现象
“少杀、慎杀”是我国一贯的死刑政策, 但在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背离这种政策的现象却时常发生, 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明确一下“少杀、慎杀”的指导思想和“限制死刑”的政策。温家宝总理说过, 基于国情, 中国虽不能完全取消死刑, 但可以用制度来保证死刑判决的公正。重新明确限制死刑的科学内涵, 在理论上和观念上控制以及指导我们的死刑立法和司法实践, 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科学、高效的刑事政策的作用, 有效引导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探讨死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时, 我们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多角度、多方位地分析, 用丰富的、多元化的论证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理念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死刑制度的发展, 方能克服在死刑存废争论上的狭隘观点, 开拓法学界的知识领域和崭新视野。
二、辩证地看待死刑存废
从辩证法角度来看, 我国死刑的废存问题要与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民生等方面发展的条件以及刑法在理论方面发展的状况相结合。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废除死刑的社会现实基础, 治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对于一些相对严重的刑事犯罪还是实行依法从重打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也符合我国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要求。根据民意调查, 立即废除死刑还难以被社会各界所接收。而且刑法理论研究尚不够发达, 废除死刑就无法对犯罪起到威慑作用。
其次, 在中国死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被追崇的国家。长久以来, 在中国民众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报复的观念, 比如“杀人偿命”等思想在广大民众头脑中根深蒂固, 这说明我国的死刑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在当下的中国, 要想一下子就废除死刑, 迎合国际上一些没有死刑的国家的脚步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虽然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但目前主张废除死刑则是一种不理智、不明智的选择。
最后, 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告诉我们, 事务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法律是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 法律理应以一种进步的、前卫的、文明的思想来指导发展中的社会。一个人犯了罪, 给社会造成伤害, 因此要受到社会的惩罚, 根据现代的刑法理论, 法律惩罚这种犯罪行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 导致这种犯罪行为发生的社会原因, 最重要的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使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避免了法律的生硬, 做到惩罚与教育并重。倘若从这方面来理解, 那么废除死刑不但有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注重了人权的保障。
三、关于我国死刑制度完善的思考
(一) 在立法方面, 将适用死刑的条件具体化
说到死刑的适用条件, 可以从总则和分则两方面分析。我国现行刑法在总则中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极其严重”到底是多严重, 无论是法律还是司法解释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限, 给与了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再如分则规定了一些“情节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手段特别恶劣”、“数额特别巨大”的模糊标准, 同样在具体个案中难以界定。从纵向来分析,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发展程度的不同, 适用死刑的条件也就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实践中适用死刑的具体条件时必须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时代的以及全球化的变化趋势, 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 着眼与“慎杀、少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规定来适用死刑。
(二) 在程序方面, 扩大适用死刑缓刑制度
死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对死刑制度的一个创新, 体现了马克思辩证主义思想与我国具体国情的结合。有了缓刑制度就可以在实践中减少死刑的实际执行, 是我国坚持“少杀”政策的具体体现。死缓制度被司法实践证明是平衡死刑立即执行与少杀政策之间的一种有效途径, 符合世界死刑发展总趋势,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功能。但死缓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适用死缓的具体条件时没有详细的法律依据, 法官被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因此应该尽快填补法律空白, 规定适用死缓的具体条件, 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 以达到“主客观一致”的原则。
(三) 在执行方面, 完善死刑司法限制
死刑的司法限制是指在司法上对死刑的判决和执行进行严格的控制。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要做到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守法的统一, 立法是司法的基础, 司法是立法实现的有力保障, 既然立法上已经做出了严格限制, 那么司法实践中也应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我国刑法规定的法定刑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这就使法官在实践中有很大的裁量权, 进而容易出现判决失衡的状况。再加上一些司法人员职业素质与道德素质的缺失,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死刑适用的扩大化。所以, 从司法渠道限制死刑的实际适用范围有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兴良.《死刑存废之应然与实然》.刑事法学, 2003年3月版, 第22—23页.
[2][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版, 第56—80页.
论领导干部辩证思维能力 篇10
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在论述改革时,他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时,他强调,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国际国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时,他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要稳扎稳打。在阐述社会治理时,他强调,管得太死,一潭子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等等。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辩证思维的讲话精神,就是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会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和片面性。
领导干部必须学好用好辩证法。辩证思维要求,领导者必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形势。党的十六大提出,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呢?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开启这把锁的金钥匙,那就是要综合地整体地系统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形势。形势是由条件决定的,形势是各方面条件的综合反映。所谓各方面的条件,主要是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方面。领导干部判断形势好与不好,主要应当看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如何。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形势就好,反之,社会动荡,经济萧条,人民群众生活贫瘠,形势就不好。当前,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也必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具体要做到:既要看到成就,更要看到问题;既要增强自信,更要明确使命;既要发展速度,更要发展质量;既要物的发展,更要人的发展;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既要强盛国家,更要富足人民;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既要反对腐败,更要保护干部;既要独立自主,更要合作共赢。辩证思维要求,领导者必须学会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的过程。列宁同志曾经讲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列宁同志还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抓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帮助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时候,研究任何问题,都要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及其发展的过程,坚持辩证法的全面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片面性、极端化、绝对化,曾经使革命和建设蒙受过巨大的损失。深刻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统得过死的计划体制必须改革,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应当充分发挥,但是也不能因此就不要计划,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还必须更好地发挥;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潮错误,也不能忽略思想战线上的斗争。诸如此类,等等。我们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目的是让软的一手硬起来,而不是让硬的一手软下去。两手都要抓,两手又要硬,这就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要求。辩证思维要求,领导者必须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什么叫具体呢?列宁同志曾经这样描述过:“具体之所以具体,表现为过程,表现为综合,表现为多样性。”仅从字面上看,列宁的话有点费解。如果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就容易理解多了。比如,一块木头是什么?回答就是一块木头也没错。但它还是什么?这就要看具体情况如何了?拿它来做家具就是原料,拿它来烧火就是燃料,拿它来挑水就是工具,拿它来和坏人作斗争就是武器,拿它来行凶就是凶器,拿到法庭上就是证据……木头还是那块木头,却表现为质的多样性。再比如,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发生在宗教徒身上,有些有宗教徒参与,我们不能笼而统之地把很多问题都简单地定性为宗教引起的。如果这样简单地归纳,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宗教问题扩大化,人为地激化宗教矛盾,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疆、西藏地区信教的人员很多,如果有问题就往宗教上归,那会扩大牵扯面,使问题复杂化,客观上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领导干部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始终高举两面旗帜,一是维护人民利益,二是维护法律尊严。不管什么教,违法就不行。不管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得人人平等。这样,就能站住理,就能赢得群众,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世界上有四十多亿人信教,不能简单地笼而统之地都归结为敌对势力的渗透和插手,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要求。辩证思维要求,领导者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带动一般,这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所谓抓住重点,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去带动面上的工作。1956年,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一文,就是成功运用辩证思维的典范之作,通篇闪耀着辩证思维的光芒。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十大关系》的讲话,5月2日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作了阐述。《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从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的矛盾出发,通篇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科学地提出和阐明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正确方针,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纲领性文献,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市任主要领导期间,曾经提出城市规划十个关系、城市工作五对矛盾,也是对辩证思维的成功运用。李瑞环同志提出的城市规划十个关系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区街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整修与新建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关系;使用与观瞻的关系;降低造价与提高水平的关系;设计与施工的关系;规范与规律的关系;放开搞活与集中统一的关系。李瑞环同志提出的城市工作五对矛盾是:现实与长远的关系问题;生产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问题;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的关系问题;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关系问题。李瑞环同志是我们党高级干部中学哲学用哲学的典范,他的著作《学哲学用哲学》上下册,非常值得一读。由此及彼,以此类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需要以辩证思维为指导,妥善处理好一系列关系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素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外引与内培的关系问题;稳定与流动的关系问题;管理与激活的关系问题;政策与机制的关系问题;智商与情商的关系问题;显能与潜能的关系问题;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些矛盾,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客观上都存在着,我们的领导干部和人力资源工作者都必须正确地面对,积极地去化解。基本策略是:后者重于前者。
运用辩证思维解答哲学评析类试题 篇11
哲学评析类试题是近年来各地高考常见的一种主观题, 它常以事件为背景, 要求考生针对某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认识, 或者要求考生对观点进行评析。此类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明辨是非, 在今后的成长中采取正确的行动。题目的设问中一般有“如何看待”“如何评价”“评析”“批驳”等词语, 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看法、认识、态度, 带有极强的思辨性。
【总体要求】
回答评析类试题一定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评”, 即说明“是什么”;第二是“析”, 即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是核心与重点) 。一般可按照“判断表态 (是什么) ”——“阐述道理 (为什么) ”——“明确做法 (怎么办) ”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分类解读】
一、正误混合型试题
正误混合型评析题往往有三种形式:①所要评析的观点总体上正确, 但其中包含有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②所要评析的观点总体上错误, 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因素。③所要评析的观点前提正确, 但结论却错误;或前提错误, 但结论正确。
解答正误混合型评析题的关键是: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 并且能分别说明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就要培养辩证的思维方法。
解题步骤:第一步, 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 并说明理由。第二步, 指出题目中观点不合理的部分, 说明理由, 并提出正确的观点。第三步, 总结, 指出材料中观点犯了什么错误, 或指出应该怎么办。
典型例题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 更强调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 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实践的特点, 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 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解析:本题属于正误混合型评析类试题, 解答时首先要找准辨点, 然后分析观点的合理之处并说明依据, 分析观点存在的不足并说明理由, 最后得出结论。本题有三个辨点:①“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实践的特点;②“一带一路”是人类建立的新的联系;③“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前两个辨点具有合理性, 后一个辨点是错误的。作答时对这三个辨点分别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一带一路”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其发展过程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带一路”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一带一路”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不同时期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一带一路”体现了人类实践的特点, 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②联系是客观的,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一带一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具有客观性。题中观点认为人可以根据主观意愿建立联系, 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是片面的。③联系是客观的,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联系, 通过“一带一路”, 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这体现了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因此认为“一带一路”是人类建立的新的联系具有合理性。
二、把影响事物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单一因素
这类评析题把结论成立的条件 (因素) 之一, 当成了全部条件, 认为只要具备了题目观点中所给的条件 (因素) , 结论就能成立。
解题步骤:第一步, 先肯定正确的成分, 并且说明理由;第二步, 补充结论要成立的其他条件。第三步, 总结。
典型例题2 (2014·全国文综卷Ⅰ·3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 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 学生进出自由, 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 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 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 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 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 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 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 出5道题, 学生都答对了, 但解法平淡, 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 但解法富有新意, 就给100分, 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 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第一步, 对指定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调用教材原理——意识具有能动性, 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二步, 对题中观点“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进行分析。很明显, 这一观点是在强调意识的反作用, 因此范围进一步缩小, 定位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知识点。接下来, 将此知识点进行细化,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2) 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意识的作用无论怎么巨大, 也不可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 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既包括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也包括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第三步, 将要评析的观点与原理对接, 分析如下:
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 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 往往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 学生的成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 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说明: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均可得分。若能够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 同样可得相应等级水平的分数)
三、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型
此类题型一般是在材料中给出一个错误观点, 要求考生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如:“有人说,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请运用有关真理的知识批驳这一观点。”
解题步骤:这类评析题由于观点本身是错误的, 所以解题时通常分两步, 一是“破”, 二是“立”, 但侧重点在于“破”。“破”通常从三个方面展开, 即:指出其错误及实质;分析其原因;提示其危害。“立”要针对“破”来“立”, 即如何坚持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以消除错误观点或行为的影响。
典型例题3 (2016·全国文综卷Ⅰ·39)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 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 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 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 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 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 燃烧弹点燃伪装草, “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 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 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解析:回答此类问题, 必须表述哲学理论, 然后运用哲学理论从“破”“立”两个方面进行演绎或阐释。
【辩证法思维】推荐阅读:
辩证思维方法05-23
辩证的历史思维09-25
辩证思维的意义10-05
有辩证思维的范文开头06-07
安全管理中的辩证思维07-03
提高学生作文的辩证思维能力08-10
坚持用辩证思维观察和处理问题09-30
辩证法视角05-24
辩证法理论08-13
辩证法思想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