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想

2024-07-22

辩证思想(精选12篇)

辩证思想 篇1

1 统计学

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在各个学术领域都要使用统计。生物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三个学科对统计的使用尤其多。本文主要从统计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作介绍。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的社会科学, 既研究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 也研究统计方法。统计学是继承和发展基础统计统计的理论成果, 坚持统计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使统计理论研究成果更接近统计工作实际, 在国家和社会得到广泛发展。

统计思想是指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础, 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也是统计工作中应遵守的指南。这里的统计思想是指统计不同于别的学科所特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数理统计权威的基础。统计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 需要经过不断实践形成观念、意识、理念等一步步阶段, 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统计思想是根据人类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开展各种统计时间、统计理论研究与概括, 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统计思想。统计思想有很多, 平均思想、差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以及检验思想。每一个思想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它们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统一以及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等等。

2 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

统计的平均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 即从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客观全面的看问题, 从控制偶然性或抽象掉差异性出发, 通过综合、平均, 达到对现象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认识。从统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来看, 统计平均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如总体水平的反映, 不同总体水平的比较, 同一总体水平时间发展水平的比较, 相关事物之间联系的程度, 多种事物发展水平的综合变动情况等等。

统计研究同类现象的总体特征, 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存在着差异。如果各单位之间不存在差异, 也就不需要做统计, 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推定, 也就不需要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就是要认识事物方面的差异。统计学反应变异情况较基本的概念是方差, 是表示变异的一般水平的概念。可以说, 均值和方差这两个概念分别起到“隐异显同”和“知同察异”的作用。平均和变异都是对同类事物特征的抽象和宏观度量。

3 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关系

数据之间的差异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如何把数据中蕴藏着的信息进行浓缩和加工, 并从千差万别的数据中将我们所需要的的信息提炼出来, 就产生了重要的统计的概念和思想方法。

比如, 为研究某个指标X, 得到n个观测值、……。它们是有差异的, 但这组数据有一种集中趋势, 他们在某个数值附近的频数较大, 而远离该数值的频数较小, 这个数据就是均值。均值只是反映观测值的集中趋势, 而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可能很大, 也可能较小, 或者说数据、……可能集中于均值附近取值, 也可能远离均值取值, 那么如度何刻画观测值偏离均值的程度呢?我们用方差来刻画, 方差越小, 观测值、……越集中在均值附近;方差越大观测值、……越分散。

若我们要对比分析不同性质、不同水平变量数列的离散程度, 单单用方差这个统计量是不能表示的, 因为方差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 其数据大小不仅受变量值离散程度的影响, 而且还受变量值平均水平的影响, 所以对于这类问题我们用变异系数来表示, 我们一般用标准差系数, , 这样就消除了两个总体水平不同的影响。

我们不难发现均值是测量数据变异的基础, 均值是在数据中传递出总体水平, 而方差又是体现总体内部的差异, 从而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事物。统计的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相辅相成, 互相作用。下面举例子来说明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确定的情况下, 投资者决策可用确定性结果来描述, 在风险条件下, 任何行动的结果并不被确知, 并且结果用频率函数来表达。频率函数列示出所有可能结果和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这意味着, 投资者不能再用一个数值或收益值来描述任何资产投资, 收益必须用一系列来描述, 而且每个结果都伴随着发生的可能性, 即概率函数或收益分布。

因此, 在风险条件下, 描述收益的两个最常用的属性是:期望收益和标准差, 前者是描述中心趋向性的指标, 后者是描述风险围绕着中心偏离的指标。

通常, 我们并不会列示出有可能性。真实资产的收益可能性非常多, 这使得为每类资产编制一个类似的表格就成为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进一步而言, 即使投资者决定编制这样的表格, 由于误差可能很大, 投资者使用一些概括性指标来代表结果可能会更好。通常, 至少有两个指标被用来描述概率相关信息;一个指标用来衡量平均值, 一个指标用来衡量围绕平均值的偏离。

有些差异是有意义的, 但有些差异是没有意义的。验证差异有没有意义, 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平均数。比如说, 某教务处长声称全校高等数学的平均成绩达到了80分。为了验证这个结论, 决定抽查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 结果算得平均分数为78分。很显然这个差异是不显著的, 因此不能由此就说教务处长在吹牛。但是如果算得的平均分数是60分, 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差异是有意义的, 因而也是显著的, 因此便得出结论, 教务处长在撒谎。

4 总结

由于统计研究的是由大量具有某种相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总体, 而其研究目的又是揭示总体的特征, 因而必须通过其中许多个体单位的数值抽象出总体的特征。而这种抽象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计算总体中各个单位数量标志的平均值, 一次反映各单位的一般水平, 进而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

统计平均思想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 即认识事物要看主流, 不要片面性, 极端化。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发展趋势, 通常由其均值表现出来。人们只有研究和充分认识事物发展的平均水平, 才能准确把握其发展程度和趋势。统计平均思想为统计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统计研究方法都是在平均数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例如, 统计指数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统计预测和决策等方法, 无一不是建立在平均数理论之上的。

在统计认识中, 个体的差异性中蕴含着总体的同一性。统计方法就是运用科学的手段抽象掉各个个体的差异性, 探求总体的同一性, 并用差异性去标志同一性的内在质量。差异性是统计产生和存在的前提, 没有差异性就没有统计;而同一性则是统计的目的, 为了求得同一性才需要进行统计, 何谓同一性, 无可厚非, 就是探究总体的平均思想。

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规律指导统计研究必须是将统计中的平均数与分组法结合, 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用反映现象的离散趋势的变异指标与反映现象集中趋势的平均数结合使用, 以使研究更全面, 更完善。统计的差异思想离不开平均思想的运用, 差异思想是平均思想的进一步使用。退一步说统计的六个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为了挖掘事物的本质。

重复测量某种同一客体出现不同的数值属偶然, 而同一客体本身真实数值则为必然。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的数量差异为自己开辟道路。统计研究中经过综合平均, 将大量偶然性所形成的数量差异, 互相抵消, 显露出平均则为必然。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统计抽样调查问题上变现极为明显。客观事物极其复杂, 变现千差万别, 同一总体各单位的数量差异也非常大, 从个别单位, 往往因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探索其本质和规律性。然而, 通过大量观察, 排除偶然性因素影响, 就可暴露出事物的真相, 显现其本质。在进行抽样调查时, 只有随机抽取的个体足够多, 消除诸多因素影响, 才能通过抽样总体的数量特征正确地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 统计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 是要研究探索和发现认识客体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统计的各个思想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相互交叉, 相互补充, 使统计认识更系统、更具体和更深刻。就如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 少了任何一方, 其中一个思想都不能孤立存在, 其功能和作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统计平均思想和差异思想辩证统一的关系为统计学的研究和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摘要:统计学是以现象的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 利用自身特有的方法, 发现现象的规律的一门方法论科学。统计学包含着丰富的一系列辩证统一的思想, 有平均思想、差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以及检验思想。文中主要是讲差异思想和平均思想的关系。

关键词:统计学,统计思想,平均思想,差异思想

参考文献

[1]罗良清.统计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 07.

[2]陈希孺.数理统计学简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07.

[3]陈福贵.统计思想雏议[J].北京统计, 2004, 05.

[4]范文正.几种基本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J].统计与决策, 2007, 08.

[5]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03.

辩证思想 篇2

一、引言。

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中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生存。在现代的社会中,自然辩证法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但是怎样和谐相处从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看,似乎人们又不知道。

碳的排放与工业企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国家的 GDP需要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势必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想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各国在气候大会上不能就减排达成一致的原因。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碳排量是与经济实力相挂钩的,发达国家自然碳排放量很高,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减排的重任,但是发达国家往往不愿意因此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亟需发展,自然对碳减排也不会大力支持。但是如今的环境状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达不成协议的前提下就更多地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利用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用处,使生产中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并不断进行探索以发现更多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资源。

二、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

低碳意味着更健康、更自然,低成本,低代价。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哲学大词典》1992)。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表现在:第一,低碳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低碳经济的提出缓和了人与自然紧张的矛盾关系,人们在用尽一切办法来弥补自己造成的过失,努力地实现的和谐统一。第二,低碳经济体现了人类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我们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低碳经济虽是在人类认识到环境破坏之后所做出的补救措施,但体现了正确的自然观。第三,低碳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提倡人类节能减排,将高耗能经济向低耗能经济转型,减少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技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如今人口数量剧增,资源短缺的时代,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思想。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是想要达到每排放单位二氧化碳就要生产出更多的 GDP 的目标,研究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对 GDP 的影响。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以及广泛普及,使得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这一研究领域。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许多学科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但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些学科都构成了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市生态经济的延伸,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如今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构成了如今的经济思想,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也成为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强调“理性人”,认为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像在引言中提到的,各国都不愿以降低经济发展水平为代价来减少碳排放量,这样持续下去,最终毁灭的将是人类自己。现在的碳减排或许会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影响到国家的 GDP,但是若不减排,若干年后地球不复存在,GDP 就无从谈起了。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经济学中称之为“目标冲突”,其实低碳经济的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只是这个过程或许有些漫长,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以适当减缓经济来换取环境的恢复是符合“理性人”的假设的。低碳经济理论存在着许多的经济价值,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且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将更多地依赖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消费。

四、结论。

低碳经济应将重点放在企业生产。温室效应的形成,更多的还是因为企业进行的高耗能生产,或是排放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企业的生产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是否发达有关,一国的工业化程度又会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因为企业的生产和企业、国家的利益相挂钩,所以在要求企业减排时并不容易。美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因为不想经济受到影响,在《京都议定书》颁布后又退出。因此,倡导低碳经济需要企业的支持。目前有关低碳经济在发达国家核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碳交易”市场得以出现,或许这会是未来高碳国家向低碳经济做出努力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宫丽艳 .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5)。

[2] 刘秋媛 . 消解环境问题的路径探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思考 [J]. 决策探索 .2011(4)。

[3]刘沙沙。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低碳”[J].低碳经济与社会。.8.

[4] 孙雨 . 低碳经济的技术哲学思考 [D]. 东华大学 .

[5]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9)。

[6] 薛进军 . 低碳经济学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7] 邱双成 , 崔华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审视 [J]. 生产力研究 .(9)。

[8] 岳婷 . 低碳生活方式的哲学思考 [D]. 渤海大学 .2012.

[9] 杨小军 , 林敏 . 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5.

[10] 陈柳钦 . 低碳经济: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 [J]. 科学决策 .2010(4)。

[11] 刘启春 . 知识生产力的哲学思考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2] 孙新章 , 王兰英 , 姜艺 , 等 .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

[13] 童文丽 . 基于辩证法的角度剖析“碳关税”征收原因 [J]. 商情 .2012(26)。

[14] 陈新平. 美国征收“碳关税”的真实意图和我国对策 [J]. 中国财政 .(21)。

辩证,让你的思想更深刻 篇3

阅卷教师乙:该文语言虽然生动形象,但我感到缺乏深度,好多语言有似曾相识之感,好像是“贴”上去的。

阅卷小组长:该学生在作文中虽注入了青春体验,但没有富于时代意义的人文思辨,没有渗透“珍爱生命、张扬个性、弘扬文化”这样的人文内涵的思考,语言不错,但思想不深刻,达不到一类文要求啊。

高考作文的评判除了六项基础等级要求外,要取得高分,还要看四项发展等级要求,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很显然,标准把“深刻”放在了首位。所谓深刻,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作文的观点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怎样才能做到说理深刻?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地剖析问题;二要摆现象,揭本质,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逐层分析,说清所以然;三要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多方阐发,切中要害。这些要求,只有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实现。

快与慢

梅竣骅

花开一夏,人生百年。同样的寿命,有人匆匆而活,似乎有了速度,人生便活得更长,有人慢慢地过,好像觉得人生如酒,过满则溢, 不久不香,快慢之间,人的态度便绝然不同。收放有度,快慢兼济,这也许会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又有几人能做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到疯狂,不攻自破。如今社会,较之千年以前,有如快进一般,快速数倍。快速的节奏催生了贪功速进的现代人类。匆匆的学习工作,娶妻生子,老病而死,也许能获得许多,但失去的一定更多。九十年代传销的风潮大起,巨人口服液、孔府家酒等一众企业在短短数年便名声大噪,风光一时。然而缺乏实力与底蕴却又让它们短时间内訇然倒塌,不免使人嗟叹。“速进则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失控速度带给人绚烂的美好,可惜最终只会破灭,成为虚无。

于是在滚滚向前的时代中,看穿了快的本质的聪明人悄悄脱离了人群,结庐城市,返璞归真,过起了自娱自足的慢生活。

他们仿效陶潜种菊单元口,效仿老庄放牛公园内,像一只只蜗牛背着现代社会的浮躁,在自己的世界中惬意而游。洒脱哉?放达哉?然也。但显然老板意见很大,爸妈意见很大,老婆孩子意见很大。效率低,不勤劳,得过且过。难道这就是理想的慢吗?这种慢并没有在缓缓而行中积累相应的底蕴,浑浑噩噩,自娱自乐,如此的活着依然充满悲哀。

司马迁数十年雕琢《史记》,完工之后又突然消逝,曹雪芹半生《红楼》,残酒孤灯了却一生。他们的确很慢,但他们在“慢”中积蓄了澎湃的底蕴,稍稍放射便光芒万丈;茅以升的铁桥数月完工,而数十年如一日坚固实用,他的确很快,然而于快之中却一丝不苟,稳扎稳打,于是便成就传奇。

快慢人生本自相同,好坏与否都源自人的态度。一个人对活着很珍惜,所以不论是快是慢都能活得精彩;一个人对活着很马虎,所以他快的时候便高楼空基,慢的时候便苟且偷闲。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是一种玄妙的境界,但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永远也达不到。

收放有度,快慢自如。认真点活,该快就不要慢吞吞,该慢就不要冒冒失失,自会活得好。

本文是以“快与慢”为话题写成的一篇优秀作文。“快与慢”这一话题似乎人人都有话说,但要真正在800字内将它写透,那你必须具有哲学思维,因为这一话题本身即包含着一种辩证思想。

该文最大的优点就是处处闪耀着哲理的光芒!请看。

其一,观点辩证。写这类关系型话题首先要注意对观点准确把握。要做到“准确”,最重要的是立论时思维要辩证,不能太绝对。该文在立意时最高明的一点是没有简单地说“快”和“慢”好或不好,而是说“收放有度,快慢兼济”,“快慢人生本自相同,好坏与否都源自人的态度”,“收放有度,快慢自如……自会活得好”,以这样的立意写出的文章,让人读后很信服。

其二,思想深刻。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想让自己的文章文采斐然,其实,文章能否出彩,很多时候是由你的思想决定的。这篇文章读后让人感到语言很精彩,这种精彩不是靠堆积词语能做到的,而是由作者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带来的,例如,“他们仿效陶潜种菊单元口,效仿老庄放牛公园内……洒脱哉?放达哉?” 陶潜也好,老庄也罢,有多少人效仿追随,如果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去学习他们,那就要让人深思反省了!

辨证思维就是告诉我们不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要多角度的思考,从中找出它和其他事物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再归纳出各自的特点。如果能够把这种辨证思维灵活恰当地运用到考场作文或写作训练中,在行文谋篇和遣词造句中就会缜思明辨,进而在文章中体现哲理性的感悟,也能借此充分展示自己的语文素养与语言风采。具体可如下处理。

一、“辩证”审题,立意准确。

很多高考试题本身就有思辨色彩,你在审题时就必须辩证地分析,否则立意就可能不准确。如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充分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事物的运动与发展、事物的多层次性等哲学命题,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哲学思考,就很难明确把握中心。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诚信”和2002年高考的话题“心灵的选择”,也都是人生哲理的问题。2003年的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情感与理智的辩证关系,理智是客观性的,情感是主观性的。情感应服从于理智,理智决定着情感;情感又影响着理智,对理智有反作用。而2014年湖北卷中“山上的风景”那则材料其实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

二、“辩证”分析,透彻深刻。

我们在叙述、分析事例时应有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在哲学上体现有三大规律,即个性与同一性、对立与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评析时可采用由果溯因法、联想比照法、假设反推法等,用词恰当而不绝对,以理服人。例如,有一同学在《回归平淡》结尾部分写道“诚然,回归平淡、甘于平淡可以让我们走向成功,但这是建立在一个有不懈追求与远大志向的基础上平淡的生活,并不是指无忧无虑、无所事事的人生状态。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因为我将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人生有太多成功与失败的考验,有太多的诱惑与苦恼,所以学会回归平淡吧,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阴影覆盖,更不会从巅峰失足。”这段文字就用了联想比照法、假设反推法,说理透彻,让人信服。

三、“辩证”行文,得体自然。

作文思路切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松散杂乱,没有章法,而要学会把握好文章结构。具体说来,就是要看到局部与整体、正面与反面,要由因推果,由果思因,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等,对想到的内容不能平铺直叙,要学会全面深刻地拓展,突出写好与主题有关的内容。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话题作文,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如果学生行文时辩证地从“局部与整体”和“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对题目作全面的思考,文章必定流畅自然,水到渠成,如行云流水,一篇好作文也就诞生了。

郑毅用辩证的思想做基建 篇4

这个敢于如此否定自己、肯定他人的人, 就是北京地坛医院院长助理郑毅。谈到北京地坛医院的基建工程, 从规划蓝图到设计任务书, 从可持续发展到经验总结, 他总是严肃中不乏幽默, 侃侃而谈, 辩证的思想一直贯穿其中——

规划蓝图, 注重意识的能动作用

2004年6月, 郑毅调到地坛医院主管基建。

这是一所以传染病为主的专科医院。选址时, 既要考虑其本身的特殊性——不能离市区太近, 又要考虑患者就医的相对便捷。几经周折, 院领导最后选中了京密路旁的一片玉米地。

郑毅回忆道:“去玉米地考察仿佛还是昨天的事, 当初看着这片玉米地, 就在头脑中勾画未来医院的蓝图, 想象着这部分是病房楼, 那部分是行政楼, 然后我们一次次的考察, 一次次的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让头脑中的那个意像逐渐成熟。我印象非常深刻, 2006年春节刚过, 便开始挖地基, 2008年医院建成, 9月份对外投入使用, 短短两年半的时间, 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就这样从庄稼地中拔地而起。”

他说, “在整个建院的过程中, 毛羽院长和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凭借着我们的经验, 较顺利地、较少失误地、较少损失地将医院建成了, 达到了我们要建成现代化、数字化、人文、绿色花园式医院的预期目标, 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写设计任务书, 更要知其所以然

郑毅介绍说, 当年建地坛医院, 是专门为2008年奥运会准备的, 要在奥运会前投入使用, 而其前期论证是从2005年3月30日立项批复之后开始的, 这些都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前期论证的时间很短, 在前期招投标时连施工图都没有, 只能用初设图纸招标, 带来了诸多麻烦。最后只能是边施工、边设计, 不断修改图纸, 不断调整施工进度。

谈到经验, 郑毅说:“由于我们医院本身有一定的特殊性, 我们只能是为其他医院提供建议——建工程应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

郑毅说, 很多医院在写规划设计任务书时, 只写几页纸的设计要求, 试想, 如此简单的设计要求, 设计师如何设计出你想要的设计图呢?我看过很多医院写的任务书, 内容非常笼统。

他举例, 不少任务书上常常要求设计师科学布局, 但怎样才算是科学布局呢?设计师和院方肯定有不同的理解, 就食堂而言, 是设一个食堂还是两个食堂, 是职工食堂还是营养食堂, 是分开设立还是合二为一, 就餐方式是什么?等等。郑毅强调, 这些问题都要在任务书里详细说明。

再有, 设计任务书中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表述清楚, 例如有多少职工, 有多少床位, 都要说得清清楚楚, 只有说清楚了, 设计师才能设计出面积大小适合医院发展的设计图。如果院方提供的要求不详细, 设计师就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设计, 这样设计出来的结果一定不是医院想要的。

郑毅又举例说, 石家庄的一所医院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当时请他过去做指导, 他了解完情况后, 根据实际情况写了满满一张纸的建议, 并耐心地给对方讲解为什么要把设计任务书写详细。他与对方说, 对于医院建筑的很多细节不懂没关系, 但要清楚地掌握实际情况, 用最简单最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任务书上只讲我们想干什么, 我们要什么, 可以不用专业术语, 那些专有名词也不需要理解, 你只要把自己想要什么, 想把医院建成什么样表述清楚即可, 比如, 我们需要建两个食堂, 但食堂要分开;我们要建500张床位, 等等。类似这些具体的要求, 在设计任务书中越详细越好。

追求可持续, 应对变与不变的关系

郑毅告诉记者, 新医院建成后, 我们曾担心医院因远离市区而患者稀少, 以为预计日门诊量600人次就可以很轻松地满足医院的发展。可运营几个月后, 患者就医流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现在的日门诊量已达到1500人次, 门诊与病房的规模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通过我们医院的例子, 我给医院基建工作者们提个建议, 医院作为特殊的民用建筑, 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在不断变化的。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设备引用、新的技术出现,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医院建筑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 不论是新建还是改扩建医院, 一定要注意应对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变化是绝对的, 不变化是相对的。作为医院的建设者, 只能是维持一段时间内尽可能的不变化或者是少变化, 尽量借鉴他人的成熟经验。”郑毅强调, “比如新建妇幼医院, 建议设若干VIP产房。虽然目前在中国可能这样的产房还很少, 但在国外这样的产房已经很普遍了。”

他说, VIP产房就是产妇从进医院到生产再到离开医院的全过程都在一间病房内完成, 这个房间平时就是病房, 当孕妇生产时就马上成为产房, 这不仅可以保护孕妇的隐私, 而且使用方便及时。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看, 医院建设这样的病房, 肯定会供不应求。如果一开始不考虑这个问题, 将来势必要改建。

“现在大家都在讲医院如何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绝不仅仅是医院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而是管理者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了解发展方向, 在不断的变化中求得新的发展。”

经验总结, 敢于在自我否定中前进

“我们当时建医院的时候, 为了体现现代化的理念, 建筑外观既不能脱离医疗建筑的形象, 又不能太过传统, 就采用铝塑板幕墙作为外立面。但是用了幕墙以后, 发现了问题——能量损耗非常大, 不是很节能, 同时, 由于体量过大, 中心区全部都是黑房间, 不仅带来能源的浪费, 还会造成交叉感染。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外表再华丽, 不实用也是没有价值。前段时间我去大连一所传染病医院参观, 他们医院的建筑风格是我比较欣赏的, 首先双通道就是符合传染病医院要求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而且他们的通道设计得非常合理, 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其次, 建筑中几乎没有黑房间, 结合医院的实际, 不追求庞大的体量, 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朱熹教学思想中辩证范畴探微 篇5

朱熹教学思想中辩证范畴探微

张新生

朱熹的教学思想是在继承儒家先贤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广泛考察了历史和当时教育的各种情况,考察了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特别是他的教学思想更多地是从对自己的治学经验与教学经验的反思中总结出来的,充满睿智和辩证法,具有更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拟对此作一些发掘与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圣学与训诂

这对范畴讲的是圣贤思想和语言技能的关系。

朱熹对以前的教育考察作了详细的考察,发现教育的灵魂在丧失。他指出们教学中历来存在的两个主要的问题:⑴“秦汉以来,圣学不传”,读书人“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⑵“儒者唯知章句训诂之为事”。并指出问题的严重:“风俗日敝,人材日衰,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虽以汉唐之盛,而无以仿佛乎三代之叔季”。到了宋代,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他分析了福州学校和中央官学的具体情况,“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比年以来,教养无法,师生相视,漠然如路人。以故风俗日衰,士气不作,长老忧之,而不能有以救也”。朱熹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师为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忘本逐末,怀利去义”,“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未尝闻之以德行道艺之实,而月书季考者,又只以促其嗜利苟得”。

“圣学”与“训诂”,是从阅读理解这个角度看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语文技能的,从写作表达这个方面看,也是“文”与“道”的关系。朱熹提出“文道合一”的观点,几乎取消了语言形式的作用。他说:“这文皆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若以文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贤之文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

朱熹看到了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在学习活动中的分离,还看到了这种分离如果走向极端会造成教学与教育的对立,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读书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功利目的,个人的功利如果与社会的要求对立起来,就会造成教学与教育的脱节,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育人的脱节。人们一旦把教书与读书当作干禄取仕的手段,办学也就违背“国家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朱熹认为这种做法是忘本逐末。

他针对当时科举制度“追求利禄”的功利主义和专以“文词”取士的考试方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及至隋唐,遂专以文词取士,而尚德之举,不复见矣。积至于今,流弊已极,其势不可以不变”。他批评科举制度使“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他认为“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缉缀言语,造作文词……”,但他提出的纠弊办法却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主张“罢诗赋”。“所以必罢诗赋者,空言本非所以教人,不足以得士,而诗赋又空言之尤者,其无益于设教取士,章章明矣。”可以看出,朱熹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反对学习中片面追求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使教育蜕变成“干禄”手段;却片面追求文章的教育性,忽略语言技能的训练。他的文道合一的思想影响至今,现在语文教育中“文道统一原则”,虽然措辞没那偏激,却是大有重德轻文的遗风。

二、虚心与杜撰

这对范畴讲的是理解活动中学习者与文本思想内容的关系,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

朱熹认为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要领会原意,不能将自己的意思塞进文本中的语言中去。朱熹说:“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使之合。”“至于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考。所以目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杜撰成耳,如此岂复有长进?”

在这里,朱熹区分了理解活动中两种相对立的做法,一种是虚心静虑,一种是杜撰穿凿。杜撰就是心下先有个意思,却将圣贤的言语来凑他的意思;穿凿是当他自己强加到圣贤言语上的意思与圣贤言语不能一致时就牵强附会,让圣贤的言语与他的意思一致起来。那么这种牵强附会的理解是否真的出于这些读书人自己的认识呢?不是,他们的的所谓“认识”不过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不加思索就相信了,然后就以为自己懂了。而且,这些人读书不用功夫,一是自以为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二是不动脑筋“信所传闻,不复稽考”。这样读书不能有任何收获与提高。

而虚心静虑的做法,首先“不必自立说”,也就是面对书本不能先有任何想法与猜测,认真弄清圣贤书本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原义。朱熹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之间有差异,思想内容不是明明白白地摆在语言上面,需要经过读书人的理解活动才能获得,而且理解活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所以,他认为要“笃志虚心,反复详玩”才有功效,这样“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这就长进。其次,遇有“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文意有疑,说明读书人与圣贤思想认识的差距,这种差距既有广度上的也有深度上的,不懂就不懂,不要强不知以为知,“遽取舍于其间”,正确的途径是“反复玩详”,也就是通过读书发现圣贤书中言语之间、意思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准确地理解圣贤的思想。

读书就是让自己的思想认识达到或接近圣贤的水平,培养出当代的圣贤,朱熹认为读书理解不能带有主观先见,是很有见识的。我们提倡读原著,全面准确地理解,虽然对象不同,做法的原理是一致的。

三、教与学

这对范畴讲的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矛盾关系。

朱熹看到了教学活动中教和学的矛盾统一。学生不是容器,教师讲授多少学生就能接受多少。学生的学习要由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学生的理解老师不能代替。因而老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他告诉学生,“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在这里朱熹对教师的作用作了新的规定:引路,证明,商量。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习,在老师的确证下学习,在同老师的商量讨论中学习,无疑,老师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样,非常明显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实现者,完成者。

那么,老师的作用如何发挥呢?

朱熹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他进一步解释:“此正所谓时雨化之。譬如种植之物,人力随分已加。但正当那时节,欲发生未发生之际,却欠了些小雨,忽然得这些小雨来,生意岂可御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熹认为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教学时机与最恰当地利用教学时机。所谓创造教学时机,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处于“愤”与“悱”的状态――这就是最佳教学时机。教师趁此机会只需稍稍点拨,学生就能豁然开朗。

要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最佳状态,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激疑。

朱熹认为疑问越多,学习进步就越快,“大疑则可大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因此,“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从有疑到无疑的进程正是体现教师作用之处。“指引者,师之功也” “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

四、宽与紧

这对范畴讲的是学习活动宏观控制中的矛盾关系:长远打算与当前任务。

教学要有个通盘的计划,作出周到的安排,教学进度要适当,要按部就班,扎扎实实,既要抓紧,又不能急于求成,要“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也使急不得,也不可慢。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他又说:“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他用打比方对此作进一步的说明:“向见州郡纳税数万钞,总作一结,忽错其数,更无推寻处。其后有一某官,乃立法三、二十钞作一结,观此,则读书之法可见。”又“如人一日只吃得三碗饭,不可将数十日饭都有一齐吃了。一日只看得几段做得多少工夫亦有限”。

朱熹的这番话主要是对读书人说的。这里,朱熹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思考学习的有效性问题,看到了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提出要处理好“宽”和“紧”的关系。朱熹在这里告诉我们学习要有好的效果,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计划,二是要量力而行。读书治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件复杂的事情要分成很多部分完成,因此从整体看,不能“急”,每一次的学习任务安排多少,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但是任务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认真对待,不能“慢”。这里说的“急”,是急躁,浮躁,没有长远打算,想一而就,而“慢”指的是学习懈怠,不上紧,不认真,不用心思,不下工夫。因此,要长计划短安排。长计划要留有余地,短安排要有紧迫感,抓紧时间,完成任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没有计划,盲目冒进,其结果,只能是“初时甚锐,渐渐懒去”,最后放弃。许多人读书做学问没有长进,没有成果,不是人不聪明,而是不遵循做学问的规律。朱熹的这番话也提醒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好学习进程,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五、博与约

博与约也是学习活动宏观控制中的矛盾关系:基础与专攻。

朱熹说:“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孟子曰,博学之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做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近日,学者多喜从约,而不于博求之。不知不求于博,何以考验其约……又有专于博上求之,而不返其约,今日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于用处作工夫,其病又甚于约而不博者。”

朱熹对博与约的论述有两个意思。

首先,从学习进程看,提出一条先约后博再约的治学路径。第一个“约”,应该是简,因为刚开始学习,接触的面窄,内容少,这是很自然的。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扩大知识面,但随着知识的增长,又要确立主攻方向,在深度上追求,因此,第二个“约”是深。

其次,在博和约的逻辑关系上,朱熹认为博和约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没有约,“但求众物比类之同,而不究一物性情之异,则于理之精微者有不察矣”,博就成了漫无目的的白作工夫;没有博,约的正确性难以“考验”,“博而后约”“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因此,专求于博或专求于约“均是无益”,都有要反对,正确的做法是正确认识博和约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博和约的关系。

从朱熹对博与约、宽与紧的论述,可以看出,朱熹注重从宏观上把握治学的规律。如果说处理好宽与紧的关系,能使治学按步就班、稳步扎实、从容不迫地进行,则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能让学人构建起一个动态优化的知识系统,保证读书治学有成就。说它是一个知识系统,从朱熹列出的书单和学习要求及其节目次序可以看出;说它是动态的,从博和约的关系及作用可以看出;说它是优化的,从博能考验约,约能察理之精微可以看出。

六、温故与知新

这对范畴讲的是学习活动中已知与新知的矛盾关系。

朱熹认为已知与新知是紧密联系着的,读书要不断温习已学过的内容,发掘里面的还未弄清的含义。朱熹猜测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反映到意识中道理也是由相互联系的一些部分组成的,你在读书时不可能一次性理解到思想家的全部思想,书要一部分一部分读,所得也只能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丰富,由肤浅到深刻,因此,他说:“新者,只是故中底道理,时习得熟,渐渐发得出来。”“温故而知新,不是离了故底,别有一个新。”

正确的“温故”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是发现,发展,所以,温故能知新。朱熹说:“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这里说得很清楚,温,就是寻绎。所谓寻绎,就是思维,就是思考和发现内容新的联系,得到新的认识,所以,朱熹说:“新者,今之所始得者也”,“是就温故中见得这道理愈精,胜似旧时所看”。这所谓“精”,正告诉了我们,旧时所看理解肤浅,而今之所得更加深刻。这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过的体验,朱熹却把这种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变为一条教学的原则;并且,朱熹非常强调“温故”的重要性,他说:“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也。”

但是“温故”也有错误的做法,以致不能知新。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死读书,“只是记得个硬本子,更不解去里面搜寻得道理”。这就是说,温故只是简单的文字的重复,而不积极地进行思维,当然也就不能有新的发现。反对把“温故”变成简单重复,正是强调“温故”是一种“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的“知新”活动。二是“温故”时带有“旧见”。朱熹指出:“今学者有二种病:一是私主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虽欲摆脱,亦被他自来相寻。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清者出焉。”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知道,理解是一个在多次反复中不断深化的过程,书常读常新,这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原理。

七、学与思

学与思是学习活动中的矛盾关系,学是有对象的活动 ,思是对学习对象内部联系的认识,了解学与思的关系是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朱熹认为“学”有两种类型,一是读书,一是学做事。他说:“学是学其事,如读书是便学,须缓缓精思其中义理方得。且如做此事是学。”“学是身去做。”而“思只是思所学底事”。朱熹认为“学”和“思”应该结合起来,学习才有进益;“学”和“思”割裂则于学业有害。在这方面,朱熹的思想是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发展而来的。朱熹解道:“学而不思,如读书不思道理如何,”则“罔”。“罔”就是“其心昏昧,虽安于所安,而无自得之见”,“罔”即心里糊涂;反之,“思而不学则殆,虽用心思量,不曾就事上习熟,毕竟生硬,不会妥贴。”“殆”就是“其心危迫,虽得其所得,而无可即之安,……危以事言,不安者不安于理,而卒于殆也”,“殆”即空虚、危险。“思与学相对说,学这事便思这事,人说这事合恁地做,自家不曾思量这道理如何,则罔然而已,……既思得这事,若不去做工事,便不熟,则臬兀不安。如人学射,虽学得弓箭里许多模样,若不曾思量,这个是合如何也不得,既思得许多模样是合如何,却不曾置得一张弓,一支箭,向垛边去射,也如何得?”

考察朱熹上面的这些说法,可以看出,无论是孔子还是朱熹都看到了“学”和“思”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分离的一面。在读书中,“缓缓精思其中义理”;学做事时,“思所学底事”,读书经过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义理”,做事不经过思考就不能知道做这事的要领,这事就做不成或做不好。学要思才学得成,思即思所学的东西,这是“学”和“思”一致的地方。

但是,思与学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学是一种有对象的接受性仿效性活动。不管是读书还是做事都不能离了学习内容,思,是对学习内容的发现,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思维活动,是学的一种方式,一个环节,但思可以离开对象,陷入空想或虚构,这就危险了。如以射箭为喻的做事的学,这种学是一种技能的掌握,先接触了弓箭,也思考了其中的道理,但不去实践,就会陷入空想,最终不能掌握射箭,也不能真正了解弓箭,就像纸上谈兵,岸上论泳,进益极为有限。

读书理解义理虽不像射箭,也有仿效,一方而接受其中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也学习圣贤的思维方法。并且,你的理解是否正确,须要通过扩大对内容的了解及对内容的联系的进一步考察来确证,在确证中发展你的理解,在发展中确证你的理解。因此,学又是一种发展性行为,只接触内容不加工内容,或加工了内容不再进一步接触内容都不能使人的认识或行为得到发展,不是“罔”就是“殆”。另外,读书也并不仅仅是理解义理,也学习训诂章句等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及其表达技能。朱熹有一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将思想内容的学习和语言形式的学习统一起来。他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当你脑袋像圣贤那样思考,当你的语言像圣贤那样表达,则“文”“意”兼得,也可以避免“罔”与“殆”了。

八、读书与体察

读书与体察是学习活动中的矛盾关系:思辩与实证。

在朱熹那个时代,读书即读圣贤之书,学习的内容文史哲混合,朱熹讲的体察主要指是道德实践,而从学习的角度看有双重含义。一是把书上的道理通过实践变为自己的行为;二是在实践中加深对圣贤思想的理解。朱熹反复强调读书要与体察结合起来,反对只就书册上求义理。“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语言,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已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今人读书,多不就切己上体察言观色,但于纸上看,文义上说得去便了,如此济得甚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一向只就书册上理会,不曾体认着自家身己,也不济事。如说仁、义、礼、智,曾认得自家如何是仁,自家如何是义,如何是礼,如何是智,须是着身己体认得。如读,学而时习之,自家曾如何学,自家曾如何习,不亦说乎。”“从容乎文义句读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是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朱熹的教育宗旨以“明人伦为本”,“人伦”即以“亲”、“义”、“别”、“序”、“信”为标准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社会关系。这种教育不讲虚无飘渺的大道理,所有的道理都与日常生活和个体行为相关联,注重把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具有亲和、切己、易行的特点,它的深刻性在于以改变个人的行为来实现社会整体的有序。

另外,朱熹说的“体察”也包括对学习本身的反思,他在讲到仁义理知要着身己体认时紧接着说:“如读,学而时习之,自家曾如何学,自家曾如何习,不亦说乎。”对“如何学”“如何习”不断反思,不断检查,不断总结,不断修正,也不断提高,使自己的学习具有更高的自觉性和更好的成效。

参考资料: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篇6

关键词:《老子》; 辩证法;局限性

《老子》不仅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思想宝库和奠基性著作。但是相比唯物辩证法,《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注意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但却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减弱了老子思想的实际应用效果;认识到了事物的一分为二,但却过于强调贵柔、守雌,欠缺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认识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在事物的发展趋势上又陷入循环论的模式。

首先,没有正确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变化规律。《老子》一书,过度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从大势上认识到了事物的对立转化规律,但缺少对事物特殊性的关注,忽视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天下万事万物皆循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运动,这是人们撬开万象本质的钥匙,抓不住这把钥匙,撬不开芸芸万物的本质。但掌握普遍性的总规律,并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最终指向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正确的认识过程也是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老子认识到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的,但这些都是对矛盾普遍性规律的把握。万事万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矛盾及其各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对于这些《老子》中并未涉及。

其次,没有明确辨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一个矛盾的两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老子认识到了矛盾的客观存在,提醒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就《老子》一书所阐释的内容来看,老子有些不分条件地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忽视了对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辨析。荀子曾经站在儒家的立场批评老子,说:“老子有见于拙,无见于信(伸)。”我觉得这一批评是中肯的,所以初读老子,很容易给人消极无为的感受。老子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一方面与当时社会环境过于强调刚健有为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主流思维倾向的矫枉过正;另一方面也是与老子对世界的本源性认识有关,他认为万物由道生化而来,而由于“反者,道之动”,最后又复归道本身,且道的特征是虚无,故在辩证法思维上,老子强调无为、柔弱和处下。但具体到每一个矛盾上,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并不一定是“阴柔”一方,要想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还得具体分析,否则很容易走向消极,否定事物的发展。

最后,没有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表现出浓重的循环论色彩。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和曲折性前进的发展趋势。老子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停地运动着,但他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则持循环论的观点,他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第十六章),他不承认事物的矛盾运动是向前发展的运动,因此,他把最终的理想建立在复古的状态上,即希望回归原始部落状态:“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这里需要指出,很多人从《老子》六十四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为老子认识到了质量互变规律,但仔细分析这一章的内容,会发现老子在这里其实强调是矛盾的相互转化规律,小可以转化为大,低可以转化为高,近可以转化为远,反向思维,这一逻辑同样成立,所以,他接着提出“为者败之,执着失之。”而非我们现在在固有观念指导下,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结合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观念,我认为不会,老子是主张物极必反的,由弱会变强,但强极则又变弱,还是会复归本源,这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循环论思想,与唯物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是不同的。

以上,我们探讨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一些局限性,但這并不是对《老子》哲学地位的否定。作为一本仅有五千言的哲学著作,《老子》大多是从宏观上、从思维层面给人一些启示,不可能论证详实、面面俱到,况且《老子》本身就不是系统性的理论著作。再者,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对老子哲学也不能求全责备,我们对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利用它、发展它。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15.

[2]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法 篇7

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它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本质,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做思想政治工作, 就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承认矛盾,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把矛盾的普遍性 (共性) 和特殊性 (个性) 有机地结合起来, 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 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群体, 选择不同的方式,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手段, 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做到因人异法、因势异法、因事异法、因时异法, 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多格局、多模式,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活泼, 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

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它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事物, 没有联系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它自身的独立性, 但它又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与创造性, 克服片面性和绝对性,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 世界上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绝对不变化和根本不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前进, 环境在变化, 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 观念在日趋更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 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 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坚持量变与质变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 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 都是首先由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是不断由“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搞好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通常做法, 它对于确立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不可能通过一两堂教育课就能够突击实现的。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长期抓、反复抓, 在搞好理论教育的同时, 还必须下功夫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以便及时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唯物辩证法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

启发灌输。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大背景下,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事实证明, 我们不去灌输正确的东西, 封建迷信、腐朽意识就会乘虚而入。对此, 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 自觉地坚持灌输原则。坚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宣传教育,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把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引导到积极的、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来。

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 它不仅需要通过正面的宣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 而且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 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如果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仅因为职业的需要, 才去做思想教育工作, 或者口头上讲一套, 思想和行动上又是一套, 言行不一, 表里不一, 那就无法打动教育对象的心灵, 达不到教育目的。“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

学习实践。毛泽东曾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每一次循环的内容都上升到高一级程度。目前, 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政治理论课方式进行集中系统学习, 事实证明收效甚微。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高校政治理论课应着眼于内涵式进行加强和改进, 即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讲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新概括, 避免就事论事, 避免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庸俗化和僵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知行统一, 在搞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 紧抓实践观, 理论联系实际, 把理论学习寓于实践之中。在教学中可采用课堂讨论和辩论的方法, 把理论内容寓于其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 精心组织和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学习解决知的问题, 实践解决行的问题, 只有两者的紧密结合, 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预期效果。

启发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没有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丧失活力, 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法, 而且这种理论方法应是不断变化的, 而且在某一特定时期, 应该用更新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在思路、内容、手段和方法上都要力求创新, 着力探索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 在创新中提高。

耐心细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抓、反复抓, 必须靠长期的教育与实践, 靠在长期的教育与实践中促进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急于求成, 要有热情和耐心, 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耐心细致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有些看似小事, 但任其发展就会变成大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处充满了辩证法, 是一门辩证的科学, 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把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武器, 深入学习和灵活运用辩证法, 才能做好这项思想性、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 才能够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谱写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卢凯.以唯物辩证法为思想武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探析《周易》辩证的易卦思想 篇8

《周易》是周代人筮问吉凶之书, 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宝典。现存《周易》一书中, 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易经》, 它是具有哲学思想萌芽的筮书, 大体记载了周人卜筮的六十四卦, 每卦六爻, 乾卦另有用九爻, 坤卦另有用六爻, 故共有三百八十六爻。每卦分别列有卦形、卦名、卦辞。每爻又分别列有爻题、爻辞。卦辞和爻辞共有四百五十条, 四千九百多字。另一部分是《易传》, 它是解释《易经》, 具有浓厚哲学思想的书。《易传》有七种十篇:《系辞》有上下篇, 通论《易经》的经义、功用、筮法等。《彖传》有上下篇, “彖”即“断”的意思, 这两篇解释六十四卦卦名和卦辞。《象传》有上下篇, 解释卦义。主要释卦象, 故称象传。《文言》一篇, 解释乾坤。《说卦》一篇, 解释八卦所象之事物。《序卦》一篇, 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排列关系。《杂卦》一篇, 解释六十四卦卦义。这十篇, 被后人称为《十翼》。

关于《周易》的作者和形成时代, 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传统的权威性观点认为“易更三圣”。即:一圣是伏羲氏。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云:“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 作易八卦’。”由此可见, 伏羲画卦的说法在汉初就很流行了。二圣是周文王。他将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 并附写了卦辞。三圣是孔子, 孔子撰写了《十翼》, 完成了易学体系。

二、辩证的易卦思想

(一) 对立统一的思想

《周易》通篇,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几乎都以对立的概念作为基点, 例如:天地、尊卑、动静、阴阳、乾坤、刚柔、福祸、吉凶、君臣等, 就是八个卦也是一一相对, 如:乾卦为父, 坤卦为母;震卦为长男, 巽卦为长女……, 各个对应, 无一不在匹配之中。八卦用这种两分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去探讨天道, 地道, 人道, 不但生动有趣, 而且也表示了中国古老的朴素辨证法思想。

《周易》八卦的基本符号是:“一”和“--”。即:阴和阳的对立, 这就是最基本的两分法, 一切事物的对立都是根源于这种两个基本对立物而衍生出来的。所谓“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当然, 能简单的区分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不困难, 但要将这种两分法作为普遍的规律, 深刻说明对立事物之间的组合关系则需要聪明的智慧, 八卦正是在这一点上不同凡响。首先, 它认为矛盾双方都是对立的。阴阳对立, 乾坤对立, 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事物当然也不例外, 都体现了矛盾的对立和突出。乾为天、坤为地、天尊地悲, 阳尊阴卑, 君卑臣卑、父尊子悲、夫尊妻悲、男尊女悲、构成一整套对立的关系。其次, 对立的双方总是统一的。“乾为天, 坤为地”, 地承天, 天覆地, 二者密切配合, 相依难分。“阴者之所求, 阳也, 阳者之所求, 阴也。”阳中有阴, 阴阳交感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如此, 对立的双方都相互依赖, 不可分割, 祸福、吉凶、男女、夫妻、刚柔、上下都是如此。再次, 对立双方相互转化, 从而产生变化。八卦十分强调变化, 认为变化的根据是矛盾双方的转化。

(二) 《周易》的变化观

八卦通常都贯穿着“变”的观念。八卦的卜筮专讲变化, “十有八变而成卦”, 成卦后又根据变卦规则变为另一卦, 第一次所卜的卦称为“本卦”, 经变化而成的卦为“之卦”, 每算一卦, 都有本卦和之卦之分。同时, 从卦, 辞的内容看, 也讲变的概念, 如“变通”, “变动”, “化”, “化生”等等, 共出现45次之多, “动”的概念也出现了24次。可见, 八卦极推崇变化观念, 就连八卦的书名—《周易》中的“易”字就是变化之意, 它本来就有易简, 变易和不易三种含义, 表明八卦就是在变中见静, 在动中见常。

八卦认为,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那么, 事物是怎样变化的呢?八卦针对不同事物和情况, 作了形象的表述。如“生生之谓易”, “生生”就是生而又生, 不断新陈代谢;“一阖一辟谓之变”, 阖是“闭藏万物”, 辟是“吐生万物”, 一阖一辟, 万物藏而后生, 生而后藏, 不断生藏, 这就叫做变。

关于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一问题, 八卦的变化观也有较为深入的涉及。首先, 它明确肯定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性。它说:“天地之道, 贞观者也, 日月之道, 贞明者也, 天地之动, 贞夫一者也。”这里的“道”和“一”指的就是规律, “贞”就是正。它不仅说明有天地之道, 日月之道, 而且认为, 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是正于“一”的, 也就是说, 事物终归都要受规律支配。其次, 八卦认为规律的存在是普遍的, 客观的。“《易》与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幽明之故”。在它看来, 道是普遍存在于天, 地, 人之间的, 是客观的, 这种规律只能由“圣人”观察天地万物而总结出来的, 并根据已揭示的规律去占卜人类的吉凶。那么如何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呢?《周易》的总原则是“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社会没有变化就不会通畅, 不通畅就不可能长久进步。《周易》的这种变通观对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三、《周易》思想之于现代人的意义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宝典, 它是祖先们对客观事物认真观察, 分析, 思考的结果, 其中含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多方面的客观规律,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深湛的自然知识和人类智慧, 比如《周易·象传》由每一卦象引申出一条生活准则, 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 “泽灭木大过, 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 等等。六十四卦总共六十四条。这些都是立身处世的格言, 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如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蕴含博大精深思想的《周易》一定能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善文:《周易入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郑炳硕, 熊十力:《<周易>新诠释与儒学复兴》[J]。周易研究2002年6月。

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思考 篇9

1 树立统筹思想, 综合安排各项工作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 或者说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 存在许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要素, 生产建设、文教卫生、社会治安、生活福利、基地建设、家属劳动、待业青年就业等等。一个要素就是一项工作, 每项工作都有存在的必要, 都有被重视的理由, 忽视任何一项工作都会造成企业成员的心理倾斜, 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明智的企业领导人, 特别是企业的主管, 应该把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都纳入自己的管理视野之内, 统筹安排, 综合考虑, 切不可顾此失彼, 重此轻彼。

2 兼顾各方利益, 保持职工心理平衡

企业是个利益矛盾体, 企业和个人之间, 群众和群众之间, 企业和国家之间, 企业和其他单位之间, 存在着一对对既有统一性, 又有对立性的利益关系。一般来说, 各方都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 期望企业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利益关系处理不好, 容易招致天怒人怨, 妨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利益关系处理好了, 则会受到“投桃报李”的效应,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在处理方方面面的工作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既要考虑一部分人的特殊需要, 又要做好其他未受益人的思想工作。兼顾各方利益不是撒胡椒面, 对一部分企业成员的特殊需要应单独予以惠顾。

既要考虑那些正在为企业出大力的人的利益, 又要考虑那些暂时或再不能为企业出大力的人的利益。企业有什么好处时, 领导会说, 某人是骨干, 要考虑一下, 而对那些不是骨干的人应该怎么办, 没有说。按照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优先考虑一部分的人的利益是合理的, 但是, 也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企业出过大力, 却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和再也不能为企业出大力的人的利益。

既要考虑职工的眼前利益, 又要考虑职工的长远利益, 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 要做好部分群众的心理调节工作。

既要考虑本人和亲友的利益, 又要在本人和亲友利益问题上持慎重态度, 总之, 领导为了带好队伍, 以身服人, 有时是不得不做出一点牺牲的。

3 注重对应关系, 防止事物走向极端

对应关系犹如一柄长剑的两个刃, 它们有“对”的一面, 也有“应”的一面。正是在这种“对”和“应”的关系中, 使事物产生一种和谐与统一。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应该建立在对应关系之上。讲民主, 也要讲集中;讲自由, 也要讲纪律;将关心, 也要讲限制;讲团结, 也要讲批评;将宽仁, 也要讲严谨;讲放权, 也要讲专权。如对群众的生活福利问题, 凡正当合理而又办得到的, 就应该尽量去办, 而对那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欲望则要抑制。如民主管理是个法宝, 应该在广泛的范围内大力发扬, 但民主决不能排斥集中, 该拍板的事还得由领导来拍板。再如, 要赋予企业成员以广泛的自由权利, 但对那些违反纪律的人, 哪怕他对企业的贡献再大, 能力再强, 也要给予必要的纪律制裁。

4 注重对应关系, 防止事物走向极端

有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似乎特别强。很复杂的问题, 不费劲就处理掉了, 结局也很圆满。这种人主要是心中有“数”。所谓“数”, 不仅是吃透了情况, 更重要的是指善于选择解决问题的“尺度”。“尺度”选择适当, 就容易让人信服。比如, 某个职工违反了纪律, 处理轻了, 群众不服, 处理重了, 本人不服。如果根据违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 本人的认识态度, 以及对他人的影响来确定一个适当的处理尺度, 效果就会好得多。对很多问题的处理, 与其说是在寻求办法, 不如说是在寻求尺度。比如分房、评职称这些令人头痛的事, 如果选择好了比较合理的尺度, 则矛盾就会小得多, 反之, 群众工作就不好做, 一般来说, “尺度”就是标准, 但是在不同的范畴内, “尺度”的具体含义是有区别的。就范围而言, 它是指大与小, 就数量而言, 它是指多与少, 就程度而言, 它是指轻与重, 就时机而言, 它是指迟与早, 就距离而言, 它是指近与远, 就性质而言, 它是指可与否。选择尺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几乎解决一个矛盾, 都会碰到一个尺度选择问题。要想在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矛盾状况中, 迅速寻找到一个适当的尺度, 以圆满解决问题, 就不得不凭借一些依据。

选择尺度的依据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利弊依据。选择任何一个工作尺度, 首先要看是否对国家有利, 对群众有利。有利就可以干, 无利则不能干。但是,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任何一种选择都可能是利弊两存, 那么就应该选择那些利大弊小, 兴利避害的尺度。

整体依据。事物的普遍联系性, 决定了在选择解决问题的尺度时, 要有全面的观点。要想确定所选择的尺度是否正确, 就要把这个尺度拿到更广阔的背景中去进行比较、检验。有时, 所选择的尺度孤立的看, 对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有好处, 它是正确的, 但全面的看, 它对相关事物会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他就是不正确的。或者这个尺度本身是正确的, 但它与解决更大范围内的大尺度是抵触的, 那么它也丧失了正确性。比如, 你要为某个临时工的家属在厂内解决一套住房, 从关心人的角度看是正确的, 但这样做与厂内的规定是相抵触的, 而且你也无法满足其他临时工的住房要求, 那么这个临时工的住房就不能安排。再如, 我们作为施工单位, 会面临一些不挣钱工程的选择, 从本队职工的利益出发, 不能接受任务, 但从整个建设事业出发, 则应该是赔本也得干, 总之, 在选择解决问题的尺度时, 要瞻前顾后, 通关全局, 不能“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立体几何中的辩证法思想 篇10

一、转化的思想

辩证法认为,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 都处在运动、转化的过程之中。所以在研究问题时, 我们常将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熟悉的、简单的、基本的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称为转化的思想。这种思想方法是立体几何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 贯穿在立体几何教学的始终。

1. 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

华罗庚说过:“学好数学的诀窍是善于退, 足够地退。”将空间问题转化为熟知的平面问题是研究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如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转化为线线平行的平面几何问题, 棱柱棱锥和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的推导也是转化为平面几何的面积问题。实际上, 立体几何中的三种角 (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 和四种距离 (线线距、点面距、线面距、面面距) 从定义到具体的计算都体现了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的转化。

实现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就有:平移法、射影法、展开法和辅助面法等等。

2. 位置关系的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既互相依存, 又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不仅能纵向转化:线线平行 (或垂直) 、线面平行 (或垂直) 、面面平行 (或垂直) , 而且还可以横向转化: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这些转化关系在平行或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平行或垂直关系的证明, 大都可以利用上述相互转化关系去证明的。

3. 定性与定量的转化

立体几何中对点、线、面在空间中特定位置关系的研究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向进行, 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线线、线面、面面平行, 这些定性描述, 表示线线、线面、面面的成角是0°, 反之则不一定成立;线线、线面、面面的成角是90°, 这些量的结果, 则反映了它们在位置上是垂直关系的, 反之也成立;这些关系都深刻地蕴含着位置关系中的定性与定量的转化关系。

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古希腊时期的数学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坚信“万物皆数”, 认为自然界由点 (一元) 、线 (二元) 、面 (三元) 和立体 (四元) 组成,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服从于一定的比例数, 天体的运动受数学关系的支配, 形成天体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在研究数学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 那就是注意形与数的密切结合。

形与数的密切结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那就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如立体几何中求某些量的最值问题大都需要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去处理, 多面体和旋转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中, 也经常要用方程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有关问题。教学中适时启发和引导学生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有利于学生将某些研究对象或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的形成, 同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三、分类的思想

辩证法认为, 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且这几个部分既对立又统一在一个整体中, 这种思想方法在立体几何中体现为分类的思想。如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平行、异面三种;线面的位置关系以它们公共点的多少为标准, 分为相交、平行、线在面内的三种;面面的位置关系以它们公共点的多少为标准分为平行、相交两种;简单几何体可划分为柱体、锥体、台体和球四类, 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个子类。教学中, 不失时机地揭示分类的思想方法, 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归纳整理, 消化知识, 亦有益于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发展思维能力。

四、运动变化的思想

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都是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立体几何中, 不少的知识和问题蕴含着这一思想方法, 如圆柱、圆锥、圆台、球都可看成是四边形或三角形或圆旋转而成;二面角也可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圆柱 (或圆锥) 也可看作是当圆台上底面半径和下底面半径相等 (或缩小到其半径等于零) 时, 变化而成的。教学线面垂直的性质时, 在定义的条件下, 让该直线和平面内一直线运动起来, 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性质就是线面垂直的性质。研究平面图形折叠问题时, 需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出发, 弄清图形中涉及的元素在折叠前后的数量及位置关系的变化等。教学实践表明, 有意识及时地对运动变化思想的揭示与渗透, 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运用更得心应手, 同时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练习:请读者解答下列两题, 并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题1. (2009湖北卷文) 如右图, 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 SD⊥平面ABCD, SD=AD=a, 点E是SD上的点, 且DE=λa (0<λ≤1) .

(1) 求证:对任意的λ∈ (0, 1) , 都有AC⊥BE;

(2) 若二面角C-AE-D的大小为60°, 求λ的值。

题2. (2008天津卷理) 如右图, 在四棱锥P-ABCD中, 底面ABCD是矩形。已知

(1) 证明AD⊥平面PAB;

(2) 求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的角的大小;

(3) 求二面角P-BD-A的大小。

结语:在立体几何教学时有目的、有计划渗透辩证法思想, 让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从静止走向了运动、从现象走向了本质、从特殊走向了一般;帮助学生形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意识,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数学教师平时要学习一些辩证法的知识, 在教学数学时渗透辩证法思想, 是数学教学中大教育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辩证思想 篇11

关键词:琴论艺术辩证法 普遍联系 对立统一 主次矛盾 质量互变

《溪山琴况》与《乐记》、《声无哀乐论》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美学名著。《溪山琴况》是由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全面、系統论述古琴表演理论的音乐美学专著。此论著不仅被视为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的重彩,也是中国大美学史、甚至是整个文化史上的珍宝。因此,一代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她的理论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其在音乐史学、音乐考古、音乐美学、音乐表演心理、音乐表演技法等方面的价值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很多,此处不再列举。“更可贵的是,其审美理论的阐述是以古琴演奏技艺手段为基础,而技艺上的分析又以其审美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后人研究琴乐演奏的技艺美学提供了可供借鉴、汲物的琴乐美学思想及其技艺理论。”即《溪山琴况》这一经典琴论的形成,不仅基于丰富的表演经验,更是在很高的思想理论指导下逻辑而成。其不仅是对古琴演奏宝贵技艺的论述,更是艺术表演思维规律的总结。因此,笔者想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对《溪山琴况》进行尝试分析,即可以丰富对其研究的视角,又可充实艺术辩证法研究理论的内容。

古琴表演艺术作为一个具体实践领域,其特殊表演规律同样体现出了辩证法的思想,不仅是对辩证法的印证,也是对辨证法的丰富和补充。《溪山琴况》将全文共分为二十四部分论述,各部分内容分别体现出不同辩证法思想的同时,又会共同体现出某一辩证法规律。本文将从辩证法规律的几个重要方面为线索来进行论述。

一、“和”况中的普遍联系规律

普遍联系是辩证法思想的基本观点,即世间万物彼此间及自身不同部分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溪山琴况》的开篇写到:“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意思是“考察表明,古代那些最圣明的人都是心与造化想通,德与神人相合,他们为了修养自身的性情,并用以陶冶天下人的性情,就创制了琴这种乐器。”这段内容表述了古琴产生原因的内容,在深层,其实是基于“圣人、心、造化、德、神人”几个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概念相互之间及其与“乐器”之间的必然联系前提下,才能成立的。

不仅古琴产生的原因是不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所促成,“和”的音乐效果的形成过程,同样依赖于不同事物间的动态联系才能实现。“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指,审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这里清楚的表明,要想实现“和”,就必须处理好操作过程中“定调、调弦、取音”的关系,要尊重“心与感知”、“手与表现”的必然性。要达到“和”,不仅要处理好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关系,还必须要处理好操作方法所涉及到的关系。“吾复求其所以和者三,日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而和至矣”。意思是“调弦求和之后,再进一步探求得到和的方法,则有三个方面,这就是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做到这三点,和的目的就达到了。”这里提出的实现和要把握的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三对联系规律。

“其所首重者,和也”。“对于琴,他们所最重视的是和”。“和”是弹琴要达到的一种基本状态,是做到其它方面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和”况被列为本文的开篇。而文中所述要达到“和”的状态就必须协调好弦、指、音、意几个层面。很明显,这恰恰体现出唯物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另外,弦、指、音、意,可以体现为物理、生理和心理几个方面。其中心理我们可以把它扩大为人的整个主观世界。人与客观世界的协调又可以理解为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只有尊重与音乐相关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规律,才能使音乐达到“和”的状态。

二、操作技艺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对普遍联系规律的进一步解释描述。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组合体,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不断斗争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如《道德经》所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古琴演奏艺术同样存在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在“速”况的开头就有清晰的表述:“指法有重则有轻,如天地之有阴阳也;有迟则有速,如四季之有寒暑也。盖迟为速之纲,速为迟之纪,尝相间错而不离。故句中有迟速之节,段中有迟速之分,则皆藉一速以接其迟之候也。”这段内容,把古琴演奏指法的变化规律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律观点做了清晰的表述。指法分轻重,犹如天地有阴阳,速度分快慢,就像四季有寒暑。阴阳互生、四季更迭,这就是自然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古琴表演同样体现出这样的规律。

还有,在“重”况中:“第指有重、轻则声有高下,而幽微之后理宜发扬……”意思是:“但下指有重轻,声音才有高低起伏变化之妙……”力度分轻重,声音有高低,只有具备了对立的两极,才能在其撑起的空间里变化发展。在“静”况中又有云:“抚琴卜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乎得静?余则日,政在声中求静耳。”意思是:“然而手指运动是为了发出声响,既有声响,又怎么能静呢?我却认为,就是要在声中求静。”“在声中求静”更是典型的对立统一的体现。动和静本来就是对立的两面,然而,求静必须是在动中求静,这正是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的表现。

三、审美取向中的主次矛盾律

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普遍联系规律基本的特征。对立统一的多重关系共同构成事物的矛盾体。然而,多重关系构成事物时,其在结构中的作用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首先,矛盾有主、次之分;其次,又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在把握好主次矛盾的同时,还要兼顾到同一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律在古琴演奏中,同样显得比较重要。

“和”况中有云:“其所首重者,和也”。意识是说整个古琴表演艺术,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整体表演状态的“和”。这里的“和”是指弹琴要达到的一种整体效果和状态。是做到其它方面的一个前提条件。因此在本文的其它章节中始终暗含着“和”的思想。也是为什么要把“和”况作为整个论著的开篇的原因。这既是古琴演奏艺术本身规律所决定的,也是作者对事物进行理论认识分析时,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和尊重。

“清”况中还有云:“故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意思是:“所以清是雅正的本源,是声音的主宰。”“和”是整体表演状态的主要问题,而具体到声音方面,清又是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还有“皆清之至要者也,而指上之清尤為重。”意思是说:然而,要想将声音达到清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指上之清。已开始,从找到主要矛盾,又找到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到更深一层解决问题所需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盾律是分析具体问题时,最直接、有效的分析方法。在琴论中对该规律的运用,不仅表明作者对古琴表演实践把握的到位,也表明作者在理论分析上对该方法运用的准确性。

四、演奏效果与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存在,其属性都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量是指衡量事物所处状态的数量或具体形式;质是指事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形式上的连续的、逐渐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上的飞跃变化,往往表现为突变。质变要靠量变的积累,量变达到极致,就会形成质变的飞跃。在古琴表演中力的轻重、速度的缓急等在度的把握方面,是形成理想表演效果的关键,正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点在琴论中有充分的体现。

“丽”况中有云:“美与媚判若秦越,而辨在深微,审音者当自知之。”意识是:“美和媚相差悬殊,而其区分却在微妙之处,研究音乐的人应当细细加以辨别。”美和媚是本质的区别,但两个不同本质的事物,区别仅在于量变边缘的细微差别。“圆”况中有云:“吟猱之巨细缓急俱有圆音,不足则音亏缺,太过则音支离,皆为不美。”意思是:“吟猱的大小缓急都有圆音,不足,音就亏缺,太过,音就破碎,都是不美。”这句话表明了量变的盈缺对圆音之美的影响。“轻”况中有云:“要知轻不浮,轻中之中和也;重不煞,重中之中和也。故轻重者,中和之变音;而所以轻重者,中和之正音也。”意思是:“总之应该知道,轻而不浮,是轻中的中和;重而不煞,是重中的中和。所以轻音重音是中和的变音,而轻重的依据,则是中和的正音。”这里指出了音的轻重两极的量变与平衡点的关系。

以上这些对内容,古琴的审美标准、古琴表演技艺要达到的预定审美效果,充分体现出一个原则:就对量变中“度”的把握,过或不及都会变成其他的效果。这就是对古琴表演艺术中的质、量、度的变化规律的把握。

数学教学中思想和方法的辩证内涵 篇12

一、以《数学教学大纲》为依据,把握教学方法

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根据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就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 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数学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像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否则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失去信心。

2. 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

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比如化归思想,可以说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中,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课本引入了许多数学方法,比如换元法、消元降次法、图像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使“方法”与“思想”珠联璧合,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二、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 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获取、发展新知识,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良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形数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

2. 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从而归纳出一般方法,在得出用a表示底数,用m、n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地渗透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方法,能够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起重要作用。

3. 提炼“方法”,完善“思想”。

教学中要适时恰当地对数学方法给予提炼和概括,让学生有明确的印象。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分散在各个不同部分,而同一问题又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的概括、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在实处。

摘要:本文指出, 数学教学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活动, 教师必须以相关教学方针为依据,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想,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下一篇:多元化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