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施治论(通用9篇)
从辩证施治论 篇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目标,也包括公民文化的修养目标。然而,在如今总体小康社会的背景下,面对各种财富的诱惑和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冲击,不少人的文化修养令人担忧,对社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不利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因此,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入思考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加强二者的协调统一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依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
个人文化修养是社会个人在学习吸收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提炼、批判、反思乃至升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和素养。针对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公民个人文化的习得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依靠文化环境的培育和熏染,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文化修养具有基础、规范、陶冶和拓展深化等作用。
(一)丰富的物质文化是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化环境是社会其他文化环境的基础和载体。如果没有物质文化环境,其他文化环境就将难以为继。物质文化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基本生活产品,而且为人们文化和精神生活提供了物质条件。个人处在物质文化环境中,感受到物质文化所展示出的文化内涵,必然要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意识渐渐渗透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总是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凝结着文化讯息的事物,这些事物所传递的文化讯息介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文化背景的烙印。任何文化环境都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作为特定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来进行文化环境的创造,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过程中总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引导,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思维特点等。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进一步满足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打下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二)健全的制度行为文化环境对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具有规范作用
社会制度文化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社会关系制度和社会规范等内容,对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具有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下,倡导集体主义思想、人文精神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指明了方向。社会关系制度,如婚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宗教制度,都对个人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人们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制度能够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公民个人的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们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无论是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规范,都对个人的文化内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如个人在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形成具有地方的、民族的、国家的特色,使个人的行为约束在风俗习惯下;道德规范可以规范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在宗教规范的影响下,个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因此,社会规范的形成是为了调整人们各方面的社会行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个人的社会活动纳入健康的社会轨道。社会行为准则是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行为所遵守的约束条件,使个人的行为符合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使个人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不管是社会规范也好,行为准则也好,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使整个社会有序发展、和谐共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进一步健全各种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形成以人为本、和谐有序和积极向上的制度行为文化环境,为促进公民个人全面发展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三)健康的精神文化对公民个人的性情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
社会精神文化社会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内容。它们深刻地影响熏陶着社会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思维一直都在影响着个人思想文化修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中的辩证思维、朦胧意象思维、儒家的“内省”等,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每一个体的思想文化修养具有显著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作用。宗教信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有时候能平衡个人的功利心态,解释人生痛苦,寻找精神寄托,所以说宗教对人灵魂有重要的慰藉作用。但是个人的文化修养常常也受到宗教观念尤其是邪教的误导,不可忽视。伦理道德观念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具有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同时伦理道德也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自己的同类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风俗习惯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对社会成员有非常强烈的制约作用,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学艺术以其思想性强、内容深刻、文字优美等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面向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有助于正面影响熏陶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公民文化修养的品位和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精神文化的作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建设丰富的精神文化。
(四)信息文化对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拓展深化的作用
大众传媒对个人思想文化修养具有引导和教化功能。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在社会进步、个人成长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个人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起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和情感的教化作用,同时拓宽了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大众传媒是传播的通道、信息的承载工具,但大众传媒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通道和工具,在传播过程中总是充当舆论代言人的角色向社会传播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情感。它可以传授知识,指导人们的行动,对人们进行劝说和诱导,可以解释信息,也可以引导受众作出判断和决定,所以大众传媒对个人思想具有引导和教化的作用。信息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生存形态,它是充分自由和开放的,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道德层次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穿行,人们既可无限度地汲取信息,也可无拘束地制造信息,还可无节制地传播信息,致使网络信息资源异常丰富。信息文化的发达提高了公民个人吸收学习各种信息文化的速度,极大地丰富了公民个人的信息生活,加深了公民个人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等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拓展了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宽度和深度。
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
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特征,其对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每个社会个体即公民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社会整体文化的发展最终都离不开每一个体的创造性思考和劳动中。从这个角度讲,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体现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
(一)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具有独立性
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外在文化环境作用于内在因素,依靠内在因素发挥作用的一个漫长的渐渐的过程。外在文化因素不断影响和作用于个人的认知过程、心理过程、思维过程和行为等,不断成为个人的认知结构、心理结构和思维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个人在思想、文化上具有社会性、民族和时代特色,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文化的境界。但是,每个人毕竟有其独特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每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历程和内容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有其自身的想法。于是随着个人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个人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等,个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境界具有社会一般大众化的文化所不具备的属性。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独立性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公民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和依据。
(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信息文化环境,而公民个人可以通过创造把自己的思想文化具体化,例如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或各种大众媒介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创造;公民个人通过作用于文化环境而使自己的思想文化传播出去,影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公民个人思想文化修养也就成了他人思想文化形成的因素,同时也就成了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社会文化的形成同样离不开个人,因此公民个人对社会做贡献,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当公民个人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时表现出来的是具有自己个人特色的文化,个人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个人文化,使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显著增强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国际影响力,离不开公民个人对社会的思想文化贡献,同时也离不开公民个人的文化自信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推动着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
公民个人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同时公民个人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环境。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水平决定个人作用于文化环境的方式、程度,当个人文化修养进步时,将推动文化环境的优化。卓越的个人文化创造、发明和发现,能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物质文化环境,推动高水平的精神文化,促进和谐的制度文化以及健康的信息文化等。个人以文字、图画、音乐等形式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使自己的思想得以传播,思想的进步会产生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如鲁迅的作品启迪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对中国人思想的进步有卓越贡献。文化水平的高低限制了个人对精神文化环境的贡献,文化的进步同样可以推动精神文化环境的优化,当个人的文化水平进步了,那么个人可以创造出更加进步的作品。制度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个人的文化水平,可以看到人类每一次制度文化的推动都是人们思想文化进步的结果。基于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对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优化作用,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不断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促进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与文化环境良性互动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要实现良性互动,首先必须要坚持一致性原则。在加强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广泛性和整体性要求。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共同进步,协调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振兴的灵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体现了文化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体和公民个人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包容性和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然也是公民个人文化修养的共同思想基础,决定了公民个人文化修的基本框架和健康成长进步的基本方向,必须深入人心。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尽管具有主体性和独立性,但是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必须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跟随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健康成长,把自己的成长进步融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大环境中,与社会主义文化环境深度融合,把自己的发展与社会、国家、民族的要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如何变化,不管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如何多样,公民个人都不能降低甚至否定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要求,更不能偏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平等性原则
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务。平等性原则是现代商品经济的属性和现代民主法制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每位合法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民主自由权利,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中,平等是个人健康社会化的的基础和前提,是个人平等自由地开展思想文化交流、表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当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先进性、广泛性、适用性、包容性、平等观念和引领作用,为每位公民健康的文化修养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文化进步过程,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体现为社会文化的可持续进步和发展,它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前沿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创新是一个组织、团体、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创新活动的开展具体要落实在社会各人的认识活动、思想活动和工作实践活动中。在当今信息社会背景下,基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需要,要真正实现公民个人文化修养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必须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络,提高全社会包括每位个体的创新能力,即要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创建学习型社会,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各种条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思想文化氛围,同时每位公民需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胆识,勇于实践,求真务实。
总之,面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我们既要看到个人文化修养对于文化环境的作用,又要看到个人文化修养的进步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进步。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地优化社会文化环境,发挥文化环境的导向作用,提倡优秀的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的思想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公民个人要加强对自身修养,坚持自我教育,促进个人文化修养的持续进步。针对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实状况,只有不断促进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良性互动,才能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
摘要:提高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如今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不少人的文化修养令人担忧,不利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从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深入思考公民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对于进一步提升二者的协调统一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个人文化修养依靠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而公民个人文化修养是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为此,需要加强二者的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关键词:公民,思想文化修养,文化环境,小康社会
从辩证施治论 篇2
系统辩证论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系统辩证论在科技革命中,在批判还原论和机械斗争中诞生和发展.其基本内涵是:系统存在(整体性);系统演化(自组织);系统变革(创新).它发现了系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每一系统包含的`诸多矛盾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思维与系统变革是网络时代最重要的认识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建议加强对社会复杂系统和社会系统工程及其哲学概括的研究,为实现“五个统筹”而努力.
作 者:姚志学 YAO Zhixue 作者单位: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湖北,武汉,430077刊 名:系统科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年,卷(期):14(2)分类号:N941 B02关键词:系统辩证论 系统存在 矛盾网络论 系统思维与系统变革
从辩证施治论 篇3
1 妇科疾病的辩证
所谓辨证, 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症候。通过辨别疾病的寒、热、实、虚和病症所在部位的表、里、气、血, 找到疾病的症结所在[2], 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较为详细的诊断依据。妇科疾病虽与普通疾病的诊断方式基本相同, 但妇女的生理和病理特征如经、带、孕、产、乳的病症等较普通疾病有所差异, 所以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进行辩证施治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对女性月经病进行治疗时[3], 除了需诊视患者全身症候和舌脉以外, 还需要对其月经的期、量、质、气味等进行辨别。因为中医上认为妇科疾病除与女性的脏腑气血有直接关系以外, 还与全身的经脉等有较为密切的关系[4]。
1.1 常见的妇科疾病
在临床上, 常见的妇科疾病种类繁多, 主要有阴道炎、盆腔炎、白带异常、月经异常、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在中医上, 将这些疾病主要分为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妊娠病等。且中医上认为, 这些妇科疾病的发病基本都是由于肝肾亏虚、血气瘀滞、血气不足以及肝脾湿热等原因所致[5]。
1.2 妇科疾病的具体辨证
1.2.1 月经病的辨证
在对月经病进行辨证时, 月经量多、颜色深红且较为粘稠者多为血热所致;月经量少, 且颜色较暗者多为血寒所致。若伴有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小便频数, 性欲减退, 舌质淡等症状时, 则认为其由肾气虚所致。若伴有头晕耳鸣, 五心烦热, 颧红潮热, 咽干口燥, 失眠多梦, 大便于结等症状则认为其是由于肾阴虚所致[6]。此外, 肾阴虚时较为常见的症状还有崩漏、行经头痛、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阴痒、胎漏、胎动不安等症状。
1.2.2 带下病的辨证
带下病属于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 常认为其是由于肝经湿热、脾胃过湿或肾阴虚所致。在临床上, 带下质稠秽臭且伴有高热以及下腹疼痛者多为热毒所致;带下量多色白、无臭秽味道者多为脾虚过脾胃湿热所致;带下量多、有臭秽味道且伴有阴部瘙痒者多为湿热所致[7]。带下较少, 且色白无臭者多为肾阳虚与血虚;有臭味者则为肾阴虚。在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时, 除了进行上述辨证以外, 还需要借助常规的妇科检查。
1.2.3乳房相关疾病的辨证
中医上认为, 乳房疼痛或乳腺增生等疾病多是由于血气不畅、瘀滞所致。若伴有精神抑郁, 喜叹息、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舌质正常, 脉弦等症状则说明该疾病属于肝气瘀滞所致[8]。该病发生时, 还常常会伴有月经异常、痛经等症状。
1.2.4 生殖器外部疾病的辨证
妇科生殖器外部疾病中, 常见的症状主要有阴户肿胀、阴户瘙痒等症状。在中医中, 认为该类疾病主要是由于肝经湿热所致, 在治疗上主要以清热利湿为主。若伴有阴挺、崩漏等症状, 则多是由于脾胃虚弱或脾湿过盛所致[9]。
1.2.5盆腔炎以及附件炎症疾病的辨证
腔炎以及附件炎症在妇科疾病中, 属于较为常见但危害程度相对较大的疾病。对其进行中医治疗时, 常常还需要与抗生素等西药联合应用才能根治。中医上认为, 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且带下量多如脓的盆腔炎或附件炎多为热毒所致;伴有小腹胀痛, 口苦口干, 带下黄而稠者, 多为湿热瘀滞所致;伴有经行不畅, 或量多有块, 舌紫黯者多为血瘀所致;小腹冷痛, 喜暖喜按,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 苔薄白, 脉沉细者多为冲任虚寒所致。
1.2.6 产后病或妊娠病的辨证
于该类疾病, 中医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瘀、气虚等原因所致。若伴有, 面色晦暗有斑, 口干不欲饮, 小腹疼痛等症状则说明是由于血瘀所致。并且该类疾病还常伴有月经量少, 甚则闭经, 经色紫黯挟血块, 经行腹痛等症状。由于该类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对于其他妇科疾病较为复杂, 临床上辨证相对较难, 故在此不作详细讨论。
2 辨证举例
2.1 阴部瘙痒症
朱某, 女性, 30岁。主诉为近1个月内阴部瘙痒难忍, 曾使用西药治疗并用洁尔阴等清洗, 均无明显疗效, 并伴有带下量较多、口干舌苦、失眠等症状。经中医辨证, 为心火上扰与肝经湿热所致。中医治疗时以清热利湿、养心滋阴为主。为其开方为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合导赤散加减:龙胆草20 g, 黄连15 g, 黄柏15g, 车前子30 g, 泽泻15 g, 栀子15 g, 土茯苓15 g, 丹皮15 g, 防风12 g, 苦参30 g, 白鲜皮20 g, 柴胡10 g, 生地黄15 g, 木通15g, 竹叶15 g, 生甘草6 g。1剂/d, 水煎取汁, 早、中、晚分服。药渣再加枯矾20 g, 花椒30 g, 以水1000 mL煎15 min, 取药液熏洗外阴。1周后复诊, 上述症状基本消除, 说明辨证正确, 处方合理。
2.2 慢性盆腔炎
李某, 女性, 37岁。主诉为近半年内小腹疼痛、月经不调, 西医检查并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使用西药治疗后改善, 但偶有复发。经辨证为气滞血瘀所致, 中医治疗时以活血理气为主。为其开方为内服中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5 g, 桂枝10 g, 白芍10 g, 生姜15 g, 大枣15 g, 炙甘草5 g, 延胡索10 g, 五灵脂10 g, 蒲黄10 g, 饴糖15 g。每日1剂, 水煎服。半月后复诊, 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药5周后复诊, 慢性盆腔炎康复。
3 讨论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 在运用中医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时, 辩证施治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因为, 精确的辨证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妇科疾病发病的病因, 从而才能够设计合理的处方进行施治。在中医中, 相同病症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多种, 若不能准确地辨别疾病发生的本质病因, 可能会导致病情的恶化甚至对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因此, 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时, 进行辨证施治是每个中医从业者必须具有的专业素养。
4 展望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 妇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呈增加趋势。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于当前生活压力大、饮食无节制以及女性平时不注重对自己身心的调节所致, 妇科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困扰女性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虽然中医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用药不合理和辨证不确切等因素依然是当前中医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中西结合的出现, 在提高了疾病治疗率的同时, 也使得中成药制剂滥用的现象加剧。长此以往, 对于中医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 在对妇科疾病进行治疗时, 无论是辩证还是设计处方, 都应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中医健康发展, 为更多的女性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郑玉燕, 赵慧明, 周志伟.温经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2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8, 14 (7) :63-64.
[2]谢兆丰.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研究[J].湖北中医药杂志, 2011, 34 (5) :332-339.
[3]韩五九.浅谈中医治疗月经病[J].光明中医, 2011, 26 (2) :344-346.
[4]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100-113.
[5]金志春.张仲景.妇科血瘀学说学术思想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9) :1088-1090.
[6]刘金星, 张莉莉.经痛消方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40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4 (1) :46-47.
[7]张晓丹, 卫爱武, 张爱萍.妇血宁合剂治疗血瘀型崩漏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14 (9) :13-15.
[8]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84-288.
从辩证法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篇4
从辩证法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马克思在吸纳黑格尔辩证法精髓的同时实现了对其的改造.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最大的否定之处在于辩证法的前提预设与理论基础上,马克思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中内在的否定性的不彻底性,揭示了辩证法内在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把握住了辩证法活生生的力量之源即实践,彻底扭转了以往哲学研究抽象的思想世界的做法,使哲学注目于活生生的人的感性世界,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性.
作 者:郭增花 作者单位:长春税务学院,马列部,吉林,长春,130021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年,卷(期):200422(4)分类号:B08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实践 辩证法 否定性
重度痛经从寒凝血瘀辩证施护初探 篇5
关键词:痛经重症,寒凝血瘀,护理
痛经是指经行前后或者经行期间, 小腹及腰部疼痛, 甚至剧痛难忍。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临床上痛经分为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 伴腰部酸痛, 但能坚持工作, 无全身症状;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 伴腰部酸痛, 头晕目眩, 恶心呕吐, 四肢不温, 乏力, 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 坐卧不宁, 伴腰部酸痛, 头晕目眩, 面色苍白, 冷汗淋漓, 四肢厥冷, 乏力, 呕吐腹泻, 或肛门坠胀等。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必须卧床休息
笔者临证诊治10例重症患者, 从中医辨证角度出发, 以中医“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寒凝血瘀”理论指导, 采用温通方法, 以针灸、中药、敷贴、中医护理等综合方法治疗, 受到了一定的疗效。浅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 全部为门诊患者, 年龄18~35岁, 病程2~16年, 排除继发性痛经, 已经反复临床多种方法治疗, 反复发作, 介绍来诊。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取穴
主穴:三阴交、丘墟、列缺, 配穴:腹结、关元、次髎。温针灸, 每次45min;或加电针, 断续频率30min。红外线照小腹部。
1.2.2 中药
桂附八味丸加桂枝茯苓丸加减:附子12g (先煎) 、肉桂6g、茯苓10g、桂枝10g、鹿角胶10g (烊化) 、失笑散 (包) 10g、山萸肉15g、干姜6g, 当归10g, 火麻仁15g。5剂。水煎500mL, 煎沸后文火15min, 取约100mL, 分3~5次温服。服后, 宜腹部保暖半小时。微汗为佳。
1.2.3 敷贴取穴
关元、命门、肝、胆、脾、胃、肾俞、神阙等, 以附子、甘遂、冰片、丁香、肉桂、等分研极细粉末, 醋调, 约1cm×1cm大小, 平铺于穴位上, 约3~5h取下。有水疱尽量自行吸收为好, 有感染者, 则按一般抗感染用药即可。3d换一次。
1.2.4 护理
以中医痛经或疼痛的预防与自我调护为主, 治疗最佳时机:以经前1周内。 (1) 一般护理:自月经初潮起应学习一些卫生常识对月经有正确认识其中母亲为先教导, 消除恐惧及紧张心理;注意经期及性生活卫生防止经产期间上行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引起经血潴留的疾病;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 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经期要注意饮食调理经前及经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经加重; (2) 特殊护理:本病主要介绍为痛经重症, 以寒凝血瘀为主, 所以, 特别注意在行经前后, 要保暖, 切勿淋雨涉水或过食生冷。痛经与脏腑之脾肝肾有关, 要注意平素调补脾胃, 暖脾养血;调气机、畅情志, 注意腰肾的保护, 防止性生活过频, 做事力所能及, 尤其是经期期间及前后。可以用艾条温和灸神阙、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
2 治疗结果
经上法治疗10d, 最快一天见效, 10例中,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4例, 症状明显好转2例;有效4例。
典型病例:患者29岁, 2009年6月19日诊痛经5年, 药物针灸治疗多次, 一直未愈, 今又复发, 见面色苍白, 大汗, 口唇青紫、痛苦呻吟不断, 四肢不温, 脉沉细无力。予以温针灸关元、神阙、三阴交、列缺泻法捻转, 以ā麻重胀向肩背, 和向小腹部放散为佳。一次痛消, 服药5剂, 至今未见复作。
3 体会
3.1 现代医学认为痛经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精神紧张。有些少女因缺乏生理知识, 月经时感到烦躁、焦虑、紧张和恐惧, 疼痛比一般人敏感。 (2) 身体虚弱。又不注意锻炼, 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 (3) 激素影响。 (4) 子宫畸形及子宫位置极度前屈或后倾;对于病史不典型、盆腔检查不满意者, 宜作B超扫描腹腔镜或宫腔镜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膜下肌瘤等器质病变。
3.2 祖国医学认为:
月经与肾肝脾有关, 与经络之任、带脉关系密切。如徐灵胎云“冲任二脉, 皆起于胞中, 上循背里, 为经脉之海, 此皆血之所重生, 而胎质所由系, 。明于冲任之故, 则本源洞悉, 而复所生之病, 千条万绪, 可以测知其所从起。”《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凡经来腹痛, 在经后痛, 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 则多胀满, ;因血滞气着, 则多疼痛。更当审其凝滞作胀痛之故, 或因虚、因实、因热而分治之也。”
3.3 任梦瑶《医碥》云:
“赤者, 心火之色。心火不足则血色淡。心气虚寒, 则血凝而紫黑。紫黑为肾色自见, 无火也。……血随气行, 气寒则行迟, 则血涩滞;气热而行驶, 则血沸腾。”血虽然属阴, 由于与气同存经脉之中, 因此, 它始终是热的液态的, 而痛经重症往往表现为月经淤紫, 日久常常伴有血块, 小腹痉挛性疼痛, 得温则舒, 四肢厥冷, 大汗淋漓, 舌质淡、口唇青紫。中医也有“久痛入络、久病必瘀”之说, 作者认为本病要从淤血及阳气不足角度考虑, 因此治疗以温阳化瘀为大法。治病求本, 所以能在短期见效。
3.4 中医非常讲究医嘱, 认为医师、患者、护士甚至患者家属及患
从辩证施治论 篇6
一、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概念界定
(一) 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 (杨春时, 《文学概论》) 也就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或鉴赏过程中, 不经过逻辑思考而直接创作出或体验到对象美的本质的能力。
另一种说法是根据艺术的典型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的能力, 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能够在众多的表象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 并对这些表象进行创造性的加工, 组合成比对象 (文学艺术中的原型、美术中的模特儿) 更美更新的艺术形象;有经验的艺术鉴赏者, 能够透过艺术形象直接把握艺术美的本质。而这种熟练的审美技能可造成一种假象, 似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是凭人的一种非意识、非思维、非逻辑分析的天赋审美功能来完成的。
本文要探究的艺术直觉指的是第二种说法中所说的艺术家由于有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鉴别艺术本质的能力。
(二) 学术, 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 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 这个词对应的英文academia更常见的意义是指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 延伸开来, 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
本文所涉及探究的学术直觉便是指学者们运用学术上扎实而深厚的知识积累, 直接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学科化的文学叙述的能力。
二、艺术直觉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
浙江在开展“申遗”工作时经过不同部门的一系列步骤:首先是从最小的住户单位出发搜集所有的可能成为非遗项目的艺术, 然后经过乡镇部门安排相关的艺术学者们进行审核删选, 再到市级部门安排资深学者进行申遗项目的资料准备, 最后再到省级部门同样的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非遗”申报报告的最终确定, 进而进行申报 (1) 。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不难发现, 在“非遗”的确定工作中是离不开艺术鉴赏家和学者们的学术直觉的评判的, 只有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已经积累了丰富感性经验, 并且自身的艺术修达到了一定深厚程度的人, 才能够在“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确定过程中, 不被各种艺术的外在表象所迷惑, 深入探索艺术现象或艺术作品的内在本质, 从而鉴别出真正属于我国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学者们在非遗项目确立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和作用, 即在众多的艺术表象或艺术作品中熟练、准确地挑选出最能表现对象美的本质的表象的能力, 其实正是他们艺术直觉力的充分展现。
浙江开展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历时5年, 并且在各地非遗发掘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是硕果累累:全省城乡共有23.33万人参与普查, 普查覆盖面达到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及行政村, 共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271.9万条, 其中新发现项目5.3万余项, 汇编普查资料3260余册, 先后公布了第一批64项、第二批24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4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5项, 两批上榜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 。
能够有这样斐然的成绩, 一个方面是因为浙江省各地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的存在, 另一个方面便是拥有大批凭借敏锐的艺术直觉能力发掘出这些历史瑰宝的非遗工作者们。
三、学术直觉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
处于发掘工作第一线的工作者们完成了挖掘和删选工作后, 要经历的是一项工作便是进行书面材料的汇编和整理, 无论是多么富有价值的艺术, 要让不知道或者不是相当了解的人深入了解这些艺术, 自然就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的学者们直接把握住对象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学科化的文学叙述。
诚然, 对艺术的审美需求是人美本质力量的显现, 而且感性的接受和体验是作为艺术欣赏的第一步, 但是要使我们直观的和感性的体验得到强化和提升, 就应该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也就是要以艺术直觉所掌握到的经验与资料为出发点, 站在学术直觉的层面, 将纯粹感性的经验提炼成为一种理性的概念的范畴, 从而有助于对于挖掘出来的艺术种类的社会宣传与教育———上文中提到的当非物质遗产的名录基本确认以后, 就是要转送到更加高级部门, 经过学者专家的各方资料的整理和汇编, 最后将包装完整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到申报的洪流中, 也即只有具备了艺术本体的艺术价值和学术层面的理论包装的项目才能真正在众多的“申遗”的项目中脱颖而出。
四、“申遗”工作的成功要求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辩证统一
开展非遗的挖掘和保护的工作者们在艺术直觉和学术直觉方面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换言之, 只有在“申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将艺术直觉能力和学术直觉能力辩证统一起来, 即在艺术直觉的基础上, 深入到学术层面去挖掘搜集到的非物质遗产;并在学术直觉的指导和配合之下, 不断地完善非遗文化的搜集和发掘工作, 将“申遗”工作者们的艺术直觉和学术直觉充分地发挥出来, 并在实践中辩证统一地运用起来, 才能够促进“申遗”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五、结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文明历史大国, 由于国土地域广大, 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诸多璀璨的文化遍布在全国各个角落, 全面而且彻底地挖掘出前人遗留给我们的瑰宝, 是我们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 我们必须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开拓进取, 艺术和学术两手抓, 不断积累丰富的艺术感性经验, 培养深厚的学术理论表述能力, 在非物质遗产的搜集、挖掘和申报的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成为世界热门的今天, 探讨如何更加有利于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便成为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时代性问题, 本文以探讨艺术直觉与学术直觉的辩证关系为起点, 从两者在“申遗”工作中的体现出发, 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申遗”工作,艺术直觉,学术直觉,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杨民康.“非遗”保护应该回归“草根精神”——兼论传统音乐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地位[J].人民音乐, 2009, 11.
[2]马生.非遗保护看浙江.浙江:今日浙江, 2009, 1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2001.
中医对癌症的辩证论治 篇7
为什么人会得癌症?手术后易复发?
得了癌症的患者, 大多数不是开始患病就是癌症, 它是通过某种疾病久治不愈, 病情逐渐发展, 最后恶变转化成癌症;如肝癌患者, 先是得了慢性肝炎, 继转化成肝硬化, 肝硬化转化成肝癌;乳腺癌由乳腺炎转化成乳腺增生, 再转化成乳腺癌。原发癌都是由其他疾病逐渐转化而成, 由原发癌向其他组织浸润通过淋巴管与血液向其他脏腑组织转移形成多种继发癌。因癌细胞有向其他组织浸润以及通过淋巴管血液向其他部位转移发展的性质, 所以手术只能切除原发部位癌瘤, 但不能彻底切除全身淋巴管以及血液中的癌细胞, 所以手术后易复发。
癌瘤有其特殊的性质, 细胞学检查能查到癌细胞, 其生长方式为浸润性, 直接侵入周围正常组织, 向深部扩散, 不形成包膜, 与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界限, 触诊时坚硬, 固定不移动凸凹不平, 生长快, 向邻近组织扩散, 通过血液淋巴管向其他部位转移发展, 癌瘤的表面易发生坏死, 感染后形成溃疡, 化学药品、物理因素 (如电离辐射、紫外线、漫性刺激) 、生物、寄生虫, 都能致癌。
从浸润性与周围组织没有明显界限, 坚硬、固定不移, 凸凹不平等性状分析, 应属于中医外科疮痍疙瘩, 内科之症瘕结聚之范围, 其治法应遵循中医外科之消托法, 内科之软坚散结法。
早在殷、墟、甲骨文上记有瘤之病名, 公元前12世纪又有“疡”之记载。“内经”又详述“瘤病”。“癌”首见于“卫济宝书”历代医藉亦称岩之者。
“肿”、“瘤”、“癌”之初只认为肿乃肿大, 瘤乃滞而难去, 癌乃坚而难消如石。医者久历知瘤有恶性良性之别逐渐命名为癌、岩、瘤、瘿、茧等名, 如乳岩、外肾岩、脂瘤、舌菌、石瘿 (甲状腺癌) 、茧唇等。所谓肉瘤大致为现代医学恶性肿瘤的肉瘤, 良性肿瘤中的脂肪瘤、肌瘤。中医对深部肿瘤与造血淋巴系统肿瘤因习惯以典型症状命病, 而不命之为肿瘤、癌、岩。皮肤浅表之瘤述之于外科, 深部之瘤即无肿瘤, 癌之名, 而按其症命名之。如石疽、石痈、恶疮、翻花、黑疔、症瘕、噎膈、反胃、伏梁、痞气、息贲、崩漏、带下、石瘕、淋浊等, 历代医藉可谓疣、赘、息肉等皆非真性肿瘤。
其因长期饮食不节, 择食偏嗜情志失调, 或感受外来之邪毒致使阴阳不平, 气滞血瘀、湿聚痰结、邪毒壅踞, 最终则结而酿成瘤。外来致癌因素长期危害人体, 正气不足不能御之而成瘤病。《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 正气不足, 而后邪气踞之”。
(1) 气滞型:情志不畅, 肝气郁结, 或感外邪, 以致气滞, 日久血瘀而渐结为肿块。《内经》云“喜怒不适……寒温不时, 邪气胜之, 积聚成瘤”。
症状:胸胁胀痛, 郁闷不舒, 腹胀嗳气, 腹窜痛。常用药物为:香附、青皮、木香、橘叶、砂仁、沉香、豆蔻、枳壳、降香、麝香、菖蒲、乌药、元胡索、三棱、莪术。
(2) 血瘀型:多气分不畅, 血随气滞, 瘀滞即为死血, 必结有形之血。
症状:肿块坚硬, 固定性刺痛或钝痛, 或皮肤甲错, 舌微紫或瘀斑。常用药物为当归、丹参、桃仁、红花、三七参、血竭、五灵脂、蒲黄、土别虫、水蛭、乳香、没药。
(3) 湿聚型:脾胃虚弱, 运化不健, 水饮失于正常布化, 蓄久成湿毒, 湿毒泛滥, 浸生疮, 下注则淋浊成带。
症状:胸脘痞满, 四肢水肿, 胸腹留水, 苔白厚腻, 常用药物为二术, 厚朴、藿香、佩兰、苡米仁、茯苓、泽泻、马鞭草、车前子、二丑、大戟、甘遂、琥珀。
(4) 痰积型:脾肺失其功能, 水湿不化, 津液不布, 若兼邪热熬灼, 凝而为痰, 痰无隙不入, 在肺则咳嗽, 在胃则泛呕粘涎, 流于皮下而结有形之核。
症状:咳嗽吐痰涎, 乳头或液下, 皮下有小肿块, 苔多腻常用药物为:半夏、天南星、瓜萎、贝母、海藻、昆布、海蛤壳、芥子、海浮石、青礞石、姜蚕、山慈菇。
(5) 毒踞型:邪毒之来于外感, 内蓄瘀热而引发, 邪毒瘀热壅踞能致以肉腐血败, 疮面脓血不尽, 腥秽之气。
症状:发热面赤, 破流脓血, 咳吐如脓粘痰, 带下赤黄相杂, 味腥臭, 脉有力而数。常用药物为:紫草、山豆根、夏枯草、红吞、半枝莲、马齿苋、鱼腥草、贯仲、蚤休、白茅吞、干蟾皮、甲珠、皂刺、蜂房、壁虎。
(6) 正气不足型:气血两亏, 不胜瘤邪、瘤邪乘虚而入, 气血更加虚惫, 如是正气不能复, 疾陷入恶性。
症状:面苍白, 形寒乏力或自汗、脉细小、或面现萎黄, 形瘦衰弱, 皮枯焦, 心慌气短, 苔淡白, 脉细或数细, 常用药物为诸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熟地、白芍, 何首乌、鸡血吞、河车、黄精。
此病因多互见, 如气滞血瘀, 痰湿凝结, 邪实正虚, 临床时应综合辩证, 综合治疗。
肿瘤乃一类病而非一种病, 治此类病尤当察其正邪之虚实而定其治则, 先攻其邪瘤以扶正, 又须重于扶正以御邪, 是乃即辩证又辨病。故初瘤邪未实, 正虚不著, 当攻削之, 中期邪实正虚当攻补兼施, 晚期邪愈盛正极虚, 此当扶正以增抗御之力, 若攻之则未祛其邪, 而易于伤正气, 投鼠忌器也。
现代技术和方法明确诊断, 采用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抑制与杀灭肿瘤细胞, 消除病灶 (包括针灸与草药的治疗) 。河南鹿邑县有皮癌净 (主药红砒) 愈率80%以上, 上海南京用天花粉 (天皂合剂) 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北京山东等地用农吉利、莪术制剂治疗食管癌、子宫颈癌、皮肤癌。上海用鲜南星制剂治疗子宫颈癌都取得了十分显著成绩, 长春有长春碱、长春新碱、喜树碱、秋水仙碱等也相继问世。用中医辩证投药当疗效更佳, 只要细心推敲, 应用阴阳五行之中医理论, 结合四诊八纲辩证法, 临症变通, 对每位癌症患者都能制定一套有效的治癌方案, 用药时精心酌斟, 慎重组方, 药用轻重胆大细心, 随症加减适当。
在当今社会治疗癌症的方法很多, 药物更多, 能治愈癌症的医师也不计其数, 虽然各位医师治癌所用的方法、药物方剂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治愈癌症的目的都能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但是都没有用中医理论辩证论治癌症的效果好。即简便易行, 又治愈率高, 又不复发。是最理想的治癌方法, 值得推广, 希望能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有部分患了癌症的患者及家属因受社会愚论的限制, 以及对癌症为绝症的狭观认识, 无信心地放弃治疗, 以及对中医的不了解, 单纯的化疗或手术治疗是不正确的。应该中西医结合多方面治疗癌症才是正确的治癌方法, 我想通过上面的论述让世人重新认识癌症, 能改变对癌症为绝症不正确的观点。
论强化与惩罚的辩证关系 篇8
一、强化与惩罚的理解
“强化”与“惩罚”是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概念。“强化”原本来自通常所说的奖赏,巴甫洛夫首先应用了“强化”概念,他称一切使行为得到加强的事件为强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强化物与刺激物相联系,使条件刺激物具有能引起行为的信号意义。斯金纳从操作性作用或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观点赋予强化以新的含义,他认为,生活和活动于环境中的有机体,在多方面改变着环境,在改变环境中往往又影响着有机体自身的变化,其中某些变化使人们得到通常所说的奖赏,就具有一般专业用语中叫做“强化”的含义。[1]斯金纳把能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称为强化物,在操作行为中,强化物与反应相联系,所谓某种反应受到强化,指的是这种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即该操作行为更容易出现。
斯金纳按照强化的属性将它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建立操作反应时,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如果呈现某一后继的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该刺激物就是这一反应的正强化物;如果建立操作反应时,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撤走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就是负强化,该刺激物就是这一反应的负强化物。[2]斯金纳认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人类学习中都是经常被应用的方法。比如,给予儿童微笑、赞扬、奖品,提供学生喜欢的活动等都可以对教师希望学生出现的某种行为或本领进行正强化;而避免批评、避免打骂、取消学生不感兴趣的活动等都是在对上述行为进行负强化。
对于“惩罚”这一概念,国内有学者认为“惩罚”是指“在一种行为发生后随即出现厌恶事件,导致行为出现率下降的训练程序。”[3]还有学者认为,“惩罚与强化相反,指一个行为发生之后伴随的结果使这种行为被弱化,以后遇到类似情景就可能不再出现,惩罚的直接结果是使行为削弱或消除。”[4]
对应“强化”的两种类型,惩罚经常被分为“呈现性惩罚”与“取消性惩罚”两种类型。呈现性惩罚就是使用不愉快的结果或厌恶性刺激,如指责一名学生,从而减少特定消极行为的过程。取消性惩罚就是愉快结果的取消,比如特权的丧失、剥夺课间休息、放学后留校等,旨在消除或减少特定的消极行为。[5]由此可见,“惩罚”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通过呈现一个令人不愉快或否定性刺激实现的,另一种则是通过取消一个令人愉快的或有益的刺激完成的。国内一些学者在使用“惩罚”概念时,对应“正强化”与“负强化”的概念表述,将“惩罚”分为“正惩罚”与“负惩罚”。认为“呈现某事物、导致行动者痛苦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消失,就叫正惩罚;移去某事物、导致行动者痛苦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消失,就叫做负惩罚”。[6]如果按照通常理解,呈现某事物,就叫做“正”,那么上述呈现性惩罚即为正惩罚,两者都是指呈现某种令人不愉快的结果或厌恶性的刺激,以导致行动者痛苦从而减少特定行为表现,或使特定行为表现消失的过程;同样,如果某事物消失,就叫做“负”,那么上述“取消性惩罚”即为“负惩罚”,两者都是指某种愉快结果的取消,导致行动者痛苦从而减少特定行为表现,或使特定行为表现消失的过程。可见,按照上述概念解释及人们的使用习惯,“呈现性惩罚”与“取消性惩罚”亦可对应地称作“正惩罚”和“负惩罚”,以下在“惩罚”概念的使用上,将沿袭国内的使用习惯。
二、强化与惩罚的辩证关系
在理解“强化”与“惩罚”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辩证关系,不仅有助于在实践中正确使用,反过来也可以巩固与加强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强化”与“惩罚”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对立性较为明显,其统一性较为复杂,在理解其辩证统一关系时,要善于从“强化”与“惩罚”这对矛盾的相互转化上着手分析。
1.强化与惩罚的对立
“强化”与“惩罚”这对概念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最根本的对立性表现在:“强化”旨在增强行为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旨在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表面上看,“强化”与“惩罚”的对立包括行为动机或出发点的对立、强化物与惩罚物这两种刺激物性质的对立以及行为结果的对立,但实质上,在以上三种对立中各对矛盾的地位是不平衡的。根据“强化”与“惩罚”的概念界定,在以上三种对立关系中,行为结果的对立是强化与惩罚矛盾对立中的主要矛盾,即最后的行为结果是加强特定行为反应还是减弱特定行为反应,将最终决定特定刺激物产生的是强化还是惩罚。而其他两种对立关系往往不能作为判断强化与惩罚的依据,因为,动机与效果往往具有不对应性,特定的动机未必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因此动机无法成为判断强化与惩罚的主要依据;此外,强化物与惩罚物中,刺激物的性质往往因人而异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故刺激物本身的对立也无法成为区别强化与惩罚的主要依据。事实上,行为的目的与结果经常是不对应的,当行为的目的与结果出现不一致时,我们可以依据最终的结果是在于加强行为反应还是减弱行为反应,从而对行为结果产生的是强化还是惩罚做出判断。需要强调的是: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相应行为反应的增加,只是前者是通过施加一个愉快的刺激而实现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取消一个厌恶性的刺激完成的;而惩罚,无论是正惩罚,还是负惩罚,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相应行为反应的减少或降低。无论是在行为反应后施加一个厌恶性刺激还是在行为反应后取消一个愉快刺激,其作用都是可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目前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领域经常出现的关于正负强化与正负惩罚概念使用上的错误,往往都是由于不能从根本上把握两者最本质的对立与区别,混淆了两者的界限。
2.强化与惩罚的辩证统一
强化与惩罚在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正强化与正惩罚的相互转化。
正强化即呈现积极的、令人愉快的刺激以加强个体某种行为,而正惩罚即呈现消极的、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以消退个体的特定行为。因此,不少教育学者或教育工作者认为两者的区别极为明显,甚至泾渭分明。但事实上,正强化与正惩罚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强化可以转化为正惩罚,反之,正惩罚也可以转化为正强化。区分正强化与正惩罚首先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其次应该因人而异。
首先,正强化可以转化为正惩罚。正强化与正惩罚的区别在于施加于个体身上的刺激物的性质是令人愉快的、有助于加强行为反应的,还是令人厌恶的、有助于减少行为反应的。而刺激物令人愉快与否,取决于个体的特定状态,如兴趣和需要,往往会随时发生变化,之前令人愉快、有助于加强行为反应的刺激,超过一定的度则可能令人痛苦、减少行为反应,此时正强化就转化成了正惩罚。譬如,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而言,特定行动之后呈现一般性的食物则是令他极为愉快的,故而此时食物便是积极的刺激,以食物作为强化物可加强其特定的行为,产生正强化。而一旦这个饥肠辘辘的人进食后,充分地满足了其饮食需要,此时再呈现同样的食物则无法令其感到愉快,故而再用食物作为奖赏或强化物则无法加强其相应行为,此时原有的正强化作用趋于消失。在此情况下,如果个体仍然继续被动进食,则之前那些令他满足与愉快的食物此时则变成厌恶刺激,故而个体不但不会再趋向这些食物,反而会避之不及,之前发生的正强化此时则转化为正惩罚。我们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厌食者正是由于同样的食物食之过量所导致的,这正是正强化转变为正惩罚的极好例证。
其次,正惩罚也可以转化为正强化。诚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违纪时教师会做出一定的惩罚,如罚站。表面上看,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正惩罚或呈现性惩罚,旨在消除特定的违纪行为。事实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最初在开始被罚站的那一刻,该学生也感受到了羞愧等负性情绪,因此罚站起到了一定的消退违纪行为的作用,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正惩罚在发挥作用。然而事实上这种反应也在随着事态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比如随着其他儿童对被罚站儿童的关注,学校中的教师们往往发现罚站儿童的兴奋性在不断提高,此时由这种被关注所导致的兴奋感和愉快感替代了原有的羞愧感成为主要感受或主要矛盾。因此随着事态的进展,原来的正惩罚此时则转变成了正强化。再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所刻画的阿Q在每次被打后,使用精神胜利法最终能将遭受到侮辱和打骂这种正惩罚进行自我转化,最终产生心满意足的胜利感受,则很明显将之前的正惩罚转化成了正强化。
由此可见,在判断哪些情况下是正强化,哪些情况下是正惩罚,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大而化之地将某种结果简单看成是正强化或正惩罚。具体来看,一种行动其结果是得到正强化还是正惩罚,首先取决于行动主体的内在身心状态与需要。行动主体作为当事人,他的心向与态度极为重要,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兴趣与需要特点。与此同时,即使是同一个行动主体在不同时机与场合也有不同的兴趣与需要。因此,特定的刺激给当事人带来的是愉快还是不愉快或没有明显的情绪体验,将直接决定该刺激的性质相对当事人的特定状态和需要来说是积极的刺激还是消极的刺激,而刺激的相对性质则最终决定行为结果是受到正强化还是受到正惩罚;其次,从长远来看,最终发生的是正强化还是正惩罚还取决于外部的情境因素,塞翁失马、福祸相倚便是此种情形。一种行为或与其相关的系列行为发生之后,其结果是福是祸,除了受行动者内在主观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外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最终使得“福与祸”这对矛盾相互转化,有时因福得祸,有时则因祸得福。故而当事人行为的结果“是福是祸”最终决定了在特定时期特定行为受到的是正强化还是正惩罚。
(2)负强化与正惩罚的相互转化。
负强化是个体为了避免某种厌恶刺激,从而增加某种行为概率的强化作用,在负强化中个体避免的厌恶刺激就是行为反应中的负强化物。正惩罚是呈现某种厌恶刺激,导致行动者痛苦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消失的过程,在正惩罚中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厌恶刺激就是行为反应中的正惩罚物。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负强化中的强化物与正惩罚中的惩罚物同样都是使个体厌恶的刺激,这是负强化与正惩罚中的共同点,这可能是导致不少教育工作者甚至教育学者们将负强化与正惩罚相混淆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判断行为结果是得到负强化还是正惩罚,不是单纯由刺激物所决定的,而是结合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刺激物对特定行为的作用结果是加强行为还是减弱行为综合决定的。比如,如果学生完成了家庭作业,那么家长就可以不要求孩子洗碗碟,那么大多数不爱洗碗碟的孩子为了摆脱这种令人厌恶的家务劳动,则会努力完成家庭作业,最终如愿以偿地避免了洗碗碟。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洗碗碟这种令人厌恶的家务劳动对这个学生的“完成家庭作业”的良好行为产生了负强化。但是,这只限于这个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事实上,即便家长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最初儿童规则意识尚未明确或试图挑战家长设定的规则时,不少儿童最终往往仍旧未能完成家庭作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家长只好令其洗碗碟,以示惩罚。可见,在这种情况下,洗碗碟这种令人厌恶的家务劳动则对这个学生的“未完成家庭作业”的不良行为产生了正惩罚,从而使得最初预计的负强化转变成正惩罚。而该名儿童有过这次正惩罚的经历之后,可能就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规则,体会到了洗碗碟过程中家务劳动的不快,以后为了避免洗碗碟,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洗碗碟则又重新对其“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产生负强化。因此,从以上行为情景中可以看出,同样是洗碗碟这种一般人厌恶的刺激,当学生表现出积极行为的情况下移去该刺激,结果是对学生积极良好的行为产生负强化。当学生表现出消极行为的情况下呈现该刺激,那么结果则是对学生消极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产生正惩罚。
可见,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是矛盾运动过程中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段出现的是积极行为还是消极行为,最终决定了厌恶刺激消失或者呈现,因而从本质上决定了负强化与正惩罚的出现及其相互转化。因此如果不针对具体的行为以及具体的对象,我们很难简单地说特定的刺激物对行为产生了负强化还是正惩罚。在教育实践中,凡是混淆负强化与正惩罚的现象都是忽略了刺激物与特定行为、特定对象的对应关系所导致。例如2011年10月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激励学习及思想品德稍差的学生上进”,特意为这部分学生发放和佩戴绿领巾,从而引起全国上下尤其是教育界的关注,在此后CCTV13节目中录制的“绿领巾事件”专家点评中,同样有专家简单地将该学校在教育中使用“绿领巾”这种厌恶刺激理解为在教育中使用负强化。但事实上,对于已经佩戴绿领巾的学生来说,从绿领巾实实在在地戴在他们颈中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厌恶刺激已经呈现,因此对他们来说得到的绝对不是负强化,而是实实在在的正惩罚。
(3)正强化与负惩罚的相互转化。
正强化与负惩罚也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正强化转化为负惩罚的现象在实践中比比皆是,例如在管理学领域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组织凝聚力欠佳或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愿景不一致的情况下,个体在正式组织中得到奖励与肯定,反而会导致在非正式组织中特权与地位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最初正式组织给予奖励的初衷在于对员工积极行为进行正强化,但结果却是导致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归属感的消失与地位的丧失,此时最初的正强化转化成了负惩罚,在整个转化过程中,个体往往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趋避冲突。
负惩罚也可以转化为正强化。如当学生上课迟到或在课堂教学中违纪时,有些教师试图使用负惩罚进行管理,如让学生离开座位到教室外面反省。其初衷是剥夺学生听课的权利以给其带来的不愉快感,从而减少迟到或课堂违纪行为,这是典型的负惩罚。但事实上,正如在类似案例中经常观察到的一样,不少学生在被剥夺听课权利后,起初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一定的羞耻感或不适感,但一段时间之后,情况往往发生逆转:一些外倾型的学生,其活动性较强且喜欢被人关注,借这种机会他们往往可能获得被关注感或与众不同感,一旦这些学生因违纪获得一种被关注感、与众不同感,那么此时所发生的不仅不再是负惩罚,反而演变成了正强化,即因为违纪被剥夺听课权后会获得更多关注,故日后会故意违纪。在这种转化中,喜欢受人关注的学生因违纪获得了被人关注或与众不同的良好感受,所以教师眼中的剥夺听课权利的“负性惩罚”给这部分学生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正性“奖赏”,负惩罚最终转化为正强化。
(4)负强化与负惩罚的相互转化。
负强化可以转化为负惩罚。实践中发现不少家长会这样激励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不用做家务”来加强其学习行为。一般情况下,“做家务”是人们所不喜欢的活动,是厌恶刺激,因此避免“做家务”这种厌恶刺激以加强特定预期行为被认为是一个负强化过程。但事实上,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特定的将做家务视为兴趣爱好的个体来说,“做家务”不但不是厌恶刺激,反而是愉快刺激,那么“不用做家务”则是剥夺了个体的某种愉快刺激,因此,对其行为而言成了负惩罚,从而使得家长心目中的负强化转化成了少数儿童心目中的负惩罚。
负惩罚也可以转化为负强化。如上述因学生课堂违纪教师使用负惩罚剥夺学生听课权利以减少学生违纪现象的案例中,有时会发现最终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一些学生本身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此被剥夺听课权利后,这部分学生站到教室外面后,渐渐地不会感到不愉快或难过,他们反而发现表面上因违纪被“罚”,实际上却可以因违纪而避免厌恶刺激——坐在教室听课。因此他们日后会乐此不疲,不断地违反课堂教学纪律或迟到,故意使教师剥夺他们听课的权利,此时发生的也不再是负惩罚,而是演变成了负强化。在这两种转化中,教师眼中的坐在教室听课的权利在学生眼中无法具有同样的价值与吸引力,因此剥夺这种权利后,在度过最初的不适或不愉快后,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因受罚而最初感受到的不愉快感在逐渐减少甚至趋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负惩罚的效果已经消失并开始发生转化。即原本就不喜欢上课的学生因违纪获得了避免上课的机会,此时教师眼中听课这一特权反而成了学生唯恐避之不及的灾难,为了避免上课,学生很快学会各种违纪行为,最初教师眼中的负惩罚此时则转化为学生眼中的负强化,即为了可以不用听课而频繁违纪。
从以上强化与惩罚的辩证关系中可以看出,强化与惩罚表面上似乎存在明显的对立关系,实际上则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事实上,在矛盾运动的过程中,正强化与正惩罚、负强化与正惩罚、正强化与负惩罚、负强化与负惩罚各占矛盾对立的两端,在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中,突破特定的点,矛盾的两端即发生转化,而这一特定的点却往往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正是这一复杂性使得强化与惩罚的概念走向复杂,故而在实践中,不少教育工作者,甚至一些知名学者,也会发生误用,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概念混淆与误用的问题,明确其概念内涵固然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能在明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与理解其辩证关系,尤其应能明确,随着主体、对象、刺激物性质与情境特征的变化,强化与惩罚这两个概念往往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复杂的转化关系。因此,特定刺激物所产生的结果最终是增强行为,还是降低行为,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同样的刺激对于不同的个体、在不同阶段或在不同情境下,其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是令人愉快的积极刺激,有时则是令人厌恶的消极刺激。因此,对个体特定行为产生的是强化还是惩罚,往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结合特定的主体、刺激、情境、行为、结果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大而化之,也不能简单归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强化与惩罚的概念内涵,解决复杂的行为问题。
摘要:“强化”与“惩罚”是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个体行为管理的有效手段,在教育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表面上看,“强化”旨在加强行为,“惩罚”旨在降低行为出现的概率,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似乎极易区分。但进一步研究往往会发现,两者存在复杂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得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应用领域,都经常出现“强化”与“惩罚”概念的误用,甚而将强化与惩罚的概念相混淆。因此,正确理解“强化”与“惩罚”系列相关概念,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极为重要。在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时,既要认识到强化与惩罚的对立,也要认识到其辩证统一,即正、负强化与正、负惩罚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
关键词:强化,惩罚,辩证关系,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44.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4.
[3]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8.
[4]赵坤,陈辉.论教育中强化与惩罚的使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9):8.
尿毒症的辩证论治 篇9
1 病因
1.1 急慢性肾炎
使肾衰竭, 肾不能正常代谢排尿排毒, 水湿泛滥, 溢于肌肤则全身水肿。
1.2 肾病综合征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 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炎, 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 肝炎引起的肾炎, 药物中毒导致的肾炎, 都能致使肾衰竭引起全身水肿而成为尿毒症。
1.3 素体阳虚, 内寒下凉, 导致肾阳虚损不能气化利水, 尿少而闭, 水湿浸淫皮肤而水肿, 久而转化为尿毒症。
2 病机
由于肾脏炎症, 使肾脏虚衰, 不能发挥利水排毒功能而全身水肿, 肾脏炎症及尿中遗留毒素传入肠胃则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肾生髓、肾虚则脑髓不足出现幻觉, 记忆力减退, 精神萎靡, 运动障碍, 血髓互生, 髓空血少而贫血, 血少心无所养则心功能减退而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 子病及母, 肾脏毒热上传肺脏则现肺炎、气管炎及胸膜炎等。糖尿病为阴虚火旺, 肾脏虚衰之病因, 久病则肾脏热毒加重, 肾功能极度衰竭而转变为尿毒症。药物中毒, 毒素积聚于肾脏, 致使肾脏发炎, 导致肾功能衰竭而转化为尿毒症。
3 临床症状
全身水肿、尿少、尿黄赤或尿色正常, 腰酸痛有个别病例显尿急、尿痛、尿频等症状, 个别病例兼有其他并发炎症症状, 舌苔黄腻, 脉尺部弦大或沉细, 面黑。
4 治疗原则
尿毒症为肾衰竭出现的一种病症, 应该以恢复肾脏利水排毒功能为主要治疗方向, 但必须在祛除致使肾衰竭病因的基础上, 才可以补其肾脏, 此病为虚中挟实, 在治疗上应以虚实兼顾, 补泻兼施, 标本同治的治疗原则。
5 治疗方法
补肾气养肾阴, 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 渗湿消肿。
6 治疗方药
六味地黄丸与五味消毒饮, 以及八正散, 合并五苓散, 加减化裁治疗。
7 方解
六味地黄丸, 补肾养阴恢复肾功能为主药, 五味消毒饮及八正散, 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祛除肾脏炎症为辅。五苓散渗湿消肿为佐, 加入小茴香、肉桂引药为使, 在用上方治疗当中, 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 临症变通, 争取对每位尿毒症患者都能对症治疗。
尿毒症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疾病, 这种病给很多不幸的家庭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及经济上的负担和患者身体上的痛苦, 得了这种病就意味着患者的家庭降下了天大的灾难。
当今社会对于尿毒症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 只有以透析的方法来维持生命, 但结果还是不能治愈。
随着西医外科手术的发展, 现今已能以手术换肾的方法治疗尿毒症, 效果很好, 因此而挽救了众多尿毒症患者的生命。
虽然手术能治愈尿毒症, 但是也同时给患者家庭带来了经济上的灾难和供肾者身体的伤害, 所以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时候, 决对不能用手术换肾的方法治疗。这种为救患者而伤害另一位健康人身体的办法是不道德的, 应该被医学的发展进步所淘汰。
【从辩证施治论】推荐阅读:
辩证施治10-03
中药辩证论治09-22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07-02
论陆九渊的心学辩证法思想06-04
浅论反腐倡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10-10
施治策略10-21
辨证施治防控新城疫06-03
对症治疗辨证施治09-07
辩证思想07-22
辩证探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