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关系

2024-09-24

辩证关系(共12篇)

辩证关系 篇1

一、发展与增长

发展首先发展经济, 经济增长是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尺度之一。增长在发展中居于优先和主导的地位, 然而发展并非仅仅表现为经济的增长。增长的含义较狭窄, 一般指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内涵是, 经济增长的结果或变化是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物质财富的增加, 其基础是各种生产要素在量的方面的扩大和质的方面的提高, 是一种“量”的概念。发展内含增长, 并以此为前提, 但是发展并不能简单归结为增长, 发展是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贫困的消除、失业率的降低、平等的促进、政治的民主、文明的提升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进步于一体的全面性、整体性的概念, 是一个“质”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有经济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

增长和发展的区别不是截然对立的, 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区别。

无发展的增长, 无增长的发展, 都是不足取的。因为, 无发展的增长, 是片面的增长, 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的全面发展。无增长的发展, 是难以持久为继的, 同样不利于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 发展也离不开增长;但是, 增长要讲质效, 并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不能片面追求数量和总量的扩张。不能把发展狭义地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积累, 不能用经济增长指标来取代社会发展的全面指标, 而要从社会文明的总体构成着眼, 强调“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与开放

马克思在晚年探讨落后国家为什么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 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像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与资本主义并存, 它不是脱离世界而独立存在着的, 它必须而且可以“吸收它的一切肯定成就”, “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1]从某种意义上说, 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指出落后国家在取得革命的胜利后, 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并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因为没有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与对外开放政策, 就不可能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实际地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指出:“世界天天发生变化, 新的事物不断出现, 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我们关起门来不行。”[2]这就是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封闭的状态下发展自己的经济。因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 谁闭关自守, 脱离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 孤立地建设一国经济, 谁就会因不能利用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有利因素, 而使自己成为世界经济的落伍者。开放之所以必要, 是因为它既可以使我们通过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计划, 又可以使我们能够借鉴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在经济发展上尽可能少走弯路, 尽可能少付出代价而取得较大的成绩。我们正是在总结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结论。

我国的发展需要通过开放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能把眼光放在利用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拉动经济增长等好的方面, 还必须高度重视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影响, 通过制定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对外资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发展与效率

效率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效率就是在少量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的活动效率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利益属性, 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是尽量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价值指向。“真正的财富是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尽量多的使用价值, 换句话说, 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3]

发展必须以效率为中心, 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效率是标志社会资源配置合理程度的范畴, 效率增进的结果正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发展以效率为中心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人口多, 底子薄, 地区发展不平衡, 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的比重很大, 文盲半文盲人口太多, 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等等,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发展生产力为首要任务。

发展经济不能靠增加投资、扩大规模、铺摊子、上项目等外延方式发展新的生产能力, 更要注重质量、讲求效率。要从这种外延发展的方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走出一条高效率的发展之路。

当前人民内部的矛盾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和效率低下直接相关, 要解决这些问题, 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才能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四、发展与公平

科学发展所追求的公平, 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代际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 要求给世世代代以公平。二是当代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要求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和较好生活愿望, 赋予每个人公平的发展权。

代际公平是其强调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在发展问题上必须公正地对待后代人的发展,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坏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 当代人对后代人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代人要为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一样多的自然财富。

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环境、资源、能源不仅为当代人所拥有, 而且应为后代人所享受。虽然后代人不能干预或影响当代人的行为, 但是后代人与当代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和通过发展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因此, 当代人有义务、有责任限制自己的欲望和需要, 在地球环境的开发利用上做好调节控制工作, 使地球上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以便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使后代人继承一个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皆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 满足自己的需求。

同代公平包含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机会公平是指特定社会中所有的人在享有平等自由的前提下, 都有获得一定地位、权力、财富的均等的机会。机会公平是一个社会里人们普遍能获得发展、带来利益的前提。规则公平指人们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项活动的规则和过程要平等、公开和透明, 它是防止谋取特殊利益和平衡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者各方心态的重要保障。分配公平主要指结果公平。

总之, 科学发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有机统一。从伦理上讲, 未来各代人应与当代人有同样的权利提出对资源与环境的需求。科学发展就是要求当代人在考虑自己需求与消费的同时, 也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的和道义的责任。因为同后代人相比较, 当代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处于类似于垄断的无竞争的主宰地位, 代际公平要求各代人都应有同样多的选择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2005年中国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7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431.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32.

辩证关系 篇2

姓名:杨粲 学号:15061190 系别班级: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1504

课程:自然科学导论

摘要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在发展,但同时对环境也在造成着。破坏在现实生活中,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人与环境也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体的健康,人体的健康状况又直接影响环境污染的情况。关注环境就是关注我们人类健康关爱人们生命关爱我们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中出现的许多不定因素与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关注。

关键词:环境污染、人类健康、辩证关系

正文

自然环境指地球或一些区域上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事物以自然的状态呈现。这是一个环境涵盖了所有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环境可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完整的生态单位,是指没有受到人为大规模干扰下自我运作的自然系统,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岩石,大气,和在其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现象;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的自然资源和物理现象,如空气,水和气候,以及能源,辐射,电荷和磁性。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

污染有着两种定义1:环境中出现的因其化学成分或数量而阻碍自净过程并产生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2:外来物质或能量的作用,导致生物体或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现象。

污染也分为很多种: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辐射污染、土壤污染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人类对自然不合理的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都是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素。

1、改变物种(有意无意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物种)如1859年有农民从英格兰带了25只野兔到澳大利亚,由于没有天敌,造成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又如,1906年美国亚利桑那洲的卡巴森林为保护鹿群,捕杀肉食动物,导致鹿群大量繁殖最后没有食物,濒临灭就等。

2、环境因素的改变(大量污染物质进入环境)

3、信息交流系统的破坏(破坏生物释放的驱赶天敌、排斥异种、吸引异性等的信息素)等。

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例如盲目开荒、滥砍森林、水面过围、草原超载等,都会使环境质量恶化,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曾大量捕杀过麻雀,致使一些地区虫害严重。究其原因,就在于害虫天敌麻雀被捕杀,害虫失去了自然抑制因素所致。(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例如自然界中有许多昆虫靠分泌释放性外激素引诱同种雄性成虫交尾,如果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则雌虫的性外激素就失去了引诱雄虫的生理活性,结果势必影响昆虫交尾和繁殖,最后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消失。

三、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注意保护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的重大进步。在古代,人类和自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人类是弱者,处处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于是人类把大自然视为敌人,战天斗地成为一项难得的品质,愚公精神千百年来受到不断颂扬。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和的自然”却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如杀虫剂、油漆、洗涤剂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地球气候;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大量破坏了地球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于是,“温和的自然”变为“凶恶的自然”,人类施加给它的,它最终都要归还人类。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区,畸形儿和绝症的出现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资源一旦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定带来水灾或干旱,饥荒也将伴随着种种天灾降临人间。“凶恶的自然”将再一次让人类成为弱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又将回到起点。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就必须保护“温和的自然”,不让它继续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在自信心极端膨胀之后的可贵共识。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0年前,178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聚集,共同商讨保护环境的问题。与会领导人计划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类的福利和发展。1997年,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订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减少排放阻碍经济发展,美国这个二氧化碳头号排放国却拒绝执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继续商讨改善环境的计划

20实际的中国,人类在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发展,从来没有考虑过未来。现在当我们想起来时,又为时过晚,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人类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与健康》张世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013年水污染大事记》·来自人民网

浅析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篇3

[关键词] 文化经济发展负相关性自成逻辑

长期以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将文化与经济割裂开来,认为文化与经济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事实上,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为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现代人力资源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系统中,文化起着导向作用,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理性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导航。这种理性的精神支撑就是社会先进的文化,这种先进的文化反映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思想文化素质,同时也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今天,文化已经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的一切过程和环节。特别是普遍文化认同在减少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贸易冲突和经济摩擦方面,以及在适应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方面,都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能够起到其他系统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倚重就显得更为突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经济的“奇迹”,尽管“奇迹”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教育立国”、“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一个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良性结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力”。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区域生产力水平较高或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文化对经济的重要性远不是文化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现实作用,更重要的是文化对经济还具有久远而深刻的意义。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的竞争不仅是经济优势的竞争,更是文化优势的竞争。

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和经济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为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当我们从经济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的视角来看,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经济为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动力和流通市场。经济对文化的需求是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恩格斯就曾说过,生产发展的需要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胜过十所大学。在经济的刺激作用下,文化内部产生强大的驱动力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由于文化艺术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人们所需要,而当这种需求量逐渐增大时,必然会使其物化成为产品,从而转化为商品价值,并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形成价格,这样,文化就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流通。文化产品正是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实现其价值,并为其自身的再生产积累资金以实现自我发展。显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 。

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发展和进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文化发展的根本在于经济。经济发达,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相反,经济落后,以此为基础的文化就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我们只有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变更我们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才能够战胜强势的西方文化。因此,现代化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经济现代化,只有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构建政治现代化,上层建筑现代化,从而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强势文化。

毫无疑问,正是因为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是直接的,并且,这种直接作用的存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所以人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必然是经济的发展,并且坚定地认为,只有经济繁荣,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三、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负相关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文化和经濟总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然而,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总是这样,有的时候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甚至成负相关性,即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自成逻辑”。

我们注意到,文化发达,与之并存的经济有可能非常落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文化优势等同于生产力优势、经济优势。因为文化作为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变为经济优势还需要通过许多中介和环节。

同时,经济的发展确实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然而,就像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除了正面的效应之外,也有一些负面的效应。例如“快餐”式的文化使人们的文化鉴赏水平逐渐下降。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在促进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客观上也制约其扩大的内容和质量。

经济发展的自成逻辑并不能证明文化发展的自成逻辑,正如生产力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却并不意味着文化也是由低向高渐次发展一样。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也即负相关性,正是说明了两者关系的复杂性,也就是说,文化繁荣并不意味着经济繁荣,同样,经济发达也并不意味这文化发达。

综上分析,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两大车轮的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这就是,一方面,文化与经济虽然其发展各具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但是它们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是毋庸置疑的,即经济对文化具有基础性作用,文化对经济具有导向性作用,二者具有互动效应,并在相互作用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非自成逻辑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以促进社会快速、有序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一桃:经济文化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恩富等: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陈占彪:试论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因[J].中华文化论坛,2006,134

关于双语教学辩证关系的探讨 篇4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的关系,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

一、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界非常强调“教育”与“教学”两个概念的差别。教育指的是,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 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教学指的是, 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所组成的教学活动, 主要是指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教育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属主从关系, 教学从属于教育, 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的产生源于“双语现象”的存在, 即在会使用两种语言的群体中, 处于对双语的需求而提出的语言要求和教育要求。双语教育的实施大多是源于国外的多元文化的需要, 其目的不仅涉及到语言水平的提高, 而且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因此, 双语教育主要是承担着融合多元文化的重任, 其实现的途径可以通过教学, 还可以通过其他课外活动、生产和社会活动来实现。著名双语教育专家麦凯和西格恩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提出:“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 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为依托, 借助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语, 并将它们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属于教学范畴, 这使双语教学区别于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 它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

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主要范畴和形式之一。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 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

明确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有利于引导双语教学遵循一般的教育和教学规律, 也有利于突出双语教学目标的特征。麦凯和西格恩指出, 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语言目标:双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运用两种或更多语言的熟练程度;学术目标:无论语言目标如何重要, 双语教学首先属于教育系统, 它和单语的教学活动一样, 要以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为目标;社会目标:双语教育系统满足社会和文化要求, 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双语教学的概念足以说明对语言目标的重视程度。单语教学无法把学科学习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触及专业英语的教学。双语教学强调文化目标。双语教学比单语教学更加重视西方文化, 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由于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它对这一目标的定位要比单语教学目标更高。

三、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

双语教学概念中涉及到教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的关系问题, 它关系到对双语教学的内容和主要目的的理解。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课程, 帮助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技巧, 语言的掌握是目的;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 它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 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工具。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 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根本着眼点是知识目标而不是语言目标。吉姆·卡明斯认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育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育目标的手段, 那么, 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育的一个目标……。”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就性质而言, 双语教学是运用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属于学科教学的范畴, 其重点是强调利用一种教学语言来传授学科知识, 外语是学习的媒介和工具;外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范畴, 是一种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的教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外语是学习的对象。前者是连续、系统、完整地讲授学科知识, 并不追求外语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后者根据讲授外语的需要非常零散地运用相关知识, 并不追求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是追求外语自身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教学载体而言,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有着相似的内容, 却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双语教学中作为教学目的的学科知识, 在外语教学中恰恰表现为一种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中作为教学手段对待的外语, 在外语教学中恰恰表现为教学目的。两者的目的和手段相互倒错共存于教学内容当中。就学术能力而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水平;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学习方式, 使他们能够用外语的思维构建起一种学科性的知识体系。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又是密切联系着的。首先, 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学者姜宏德认为:“外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双语教育中所遇到的种种语言障碍。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 学生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是难以接受双语教育的。”其次, 双语教学对外语教学起促进作用, 是外语教学在学科知识领域的延伸与发展。双语教学是建立在外语教学的成果基础之上, 并将之提高到运用的层次。如果没有双语教学, 单靠外语教育是很难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

四、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对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会保障双语教学成功和有效地开展。

1.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其地位的确立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往往趋向于以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与发展来衡量语言的地位与发展。综观语言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 语言会随着各国文化的变迁发展, 经济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发展变化之中。一种语言能否作为全球性通用语言, 关键是要看讲这种语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前景以及对外界的影响力。二战以后, 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霸主地位的渐次确立, 英语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人数的递增, 就自然而然地被确定为世界通用语言。正如美国学者David Crystal在《英语即全球通用语言》一书所说:“人们要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烈愿望, 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极为重视知识和科研的氛围。任何一种语言, 处在这样一个爆炸性氛围的中心, 都会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全球性的地位, 而英语正是恰逢其时其地的这样一种语言……。”目前的现实是, 许多非英语国家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英语加母语的教学模式。

(2) 培养复合性专业人才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升级, 人们逐步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 还是思维的工具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并对学生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双语教学无论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都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双语教学的理念, 即培养跨世纪的复合性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所谓国际化, 欧洲国际教育协会作了这样的解释:国际化是一个总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高等教育更少地趋向于本国, 更多地趋向于国际发展。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现代人才标准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化的状况, 而呈现出集合型、适应性等特征。我国加入WTO后, 就必然会面对一个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 我国的教育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人才除了必须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外, 还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上, 各国已经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或多种外国语言;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熟悉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法规等;具有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

(3) 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在大学外语教学领域, 对费时低效的传统外语教学出现了非常激烈的争论。但不管对其评价如何, 基本一致的看法是, 大学外语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应试教学倾向。“我们目前推行的四、六级考试过于强调普通英语水平的测试。”在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上,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教学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语言教师要对语言形式、功能、语篇进行单独的教学;另一种观点认为,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内容上, 学习者在学习内容的同时就可以习得第二语言。双语教学与传统外语课堂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它代表了语言学习模式的根本转变。双语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以达到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是针对传统外语教学的弊端, 在有效的外语学习方式上所做的进一步探索。这些都是传统外语教学所没有涉及到也无法达到的, 是当前外语教学改革所大力提倡和期望达到的。

2.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 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外部环境。双语教学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活动, 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与促进。本文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综观国外成功的双语教学实例不难发现, 双语教育、教学政策的制定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加拿大、美国及新加坡等双语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来看, 双语教学在初始阶段几乎都是民间的、地区的或学校的自发行为。随着双语教学需求的渐次增加及其成效的不断显现, 双语教学逐步得到国家政府的认可与重视, 得到了国家政府颁布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障, 从而使双语教育成为国家合法的教育举措。譬如, 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法》使双语教学从原来的民间行为上升为加拿大的国家行为。美国的《1968双语教育法》 (后重新修订形成《1974双语教育法》) 为美国双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语教育政策对双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双语教学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也指出:“研究发现, 除非双语教育与政府保持一致, 否则他们不会成功。”因此, 我国有关双语教学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进一步完善, 是保证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高[2001]4号文件的颁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后教育部相继下发的教高[2005]1号文件和教高[2007]2号文件, 为高校双语教学的展开起到了规范、指导和推动作用。

(2) 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和开展需要大量资金成本的投入, 其中包括设备的建设, 双语师资的培训, 双语专家的引进以及双语教材的开发。这些都离不开高校所在地区政府主管部门的经济支撑, 是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的。高校所在的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其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就越大, 例如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区。同时,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影响着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原因是, 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需要对双语人才的培养, 而这样的经济环境也为双语人才提供了施展能力的空间。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能促进国际间语言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能给双语教学的顺利和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空。

(3) 教师素养和学生素质

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更好地培养学生, 因此, 学生群体本身的实际情况是决定是否采用双语方式教学的首要依据。而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关键。双语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与多元文化知识的非语言学科专业教师。其基本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特殊专业素养包含较高的驾御两种语言的能力和营造双语教学环境的能力。双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汉语与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能力, 能够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地表述, 解析专业词汇, 用英语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为学生创设各种外语情景, 得心应手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双语教学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 即开展双语教学要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而定。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是推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关乎双语教学的成败与否。

以上论述的有关高校双语教学的几大关系, 它们密切联系, 相互制约, 构成了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整体。其中,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关系界定了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属性和范畴问题;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的关系论述了双语教学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更加明确了双语教学的内容,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目的问题;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阐明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可操作性问题。只有全面协调处理好以上几种关系, 才能保证当前高校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摘要:为保证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应正确处理好其所涉及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即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及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就关系方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和具体要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双语教学,关系,教学目标,手段和目的

参考文献

[1]M.F麦凯, 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 柳秀峰, 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姜宏德.论双语教育目标定位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4) .

[4]范东生.如何看待今天英语的通用地位[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10) .

[5]余子新.高校双语教学基本问题初探[J].教育研究, 2004, (1) .

[6]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 2002, (4) .

[7]陈淑霞.当前高校双语教学应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

[8]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4) .

[9]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0) .

[10]夏剑.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基于上海市大同中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个案[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11]陈慧.双语教学目标论[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论环境与成才的辩证关系 篇5

序号:姓名:性别:系别:专业:小学教育文本班

摘要:论述了环境与人才环境和成才全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认为自然环境既是主体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又是主体活动的对象,应该认识自然环境、掌握自然环境规律,不断改造和优化个人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促进人才的更好成长。关键词:环境;人才成长;关系;作用

一、环境的概述

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围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的总和。

1.社会环境的定义和特性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按包含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分为不同种类

2.自然环境的定义和特性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群的的空间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按照人才成长关系的密切程度‘自然环境可以分为三大层次(图1)

表1自然 环境要素种类表

我国有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自然历史条件,呈现出复杂的地理环境,其主要特点:一是季风影响显著,范围广阔,二是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占有很大比重,三是独特的自然发展历史,土壤、生物资源丰富,四是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环境与人才的辩证关系.自然环境影响和制约人才个体成长

(1)影响个体生理发育

个体的生理,是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等。人体的生理,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基础,也是人们成才的基础物质。

① 个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个体只有在起码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

质生活条件满足后,才谈得上发展,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自然资源越优越,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社会物质财富就越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好,成才主体的物质需要就容易得到满

足。自然环境通过物质和能量两方面来影响成才主体的生存,表现出人才个体对自然环境的需求

② 自然环境对人才个体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自然环境主要通过

自信和优秀是一对辩证关系 篇6

F,在我的眼里你一直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从小你就是大人们眼里的乖孩子,懂事、听话、聪明、乖巧这些形容词一直围绕着你。你自己也承认你的优秀,因为你可以做好每一件事,你总是得到那么多那么多的夸奖。

小学,初中,你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你算不上漂亮,但是却是个让人见了,视觉清新、心里舒服的小女子。你写得一手好文章,你一直是班级里的干部,你也因为外界的评价和被赋予的光环而以为自己本该优秀,亦可以说是优秀本来属于的就是你。

可是,我们见面的那天,我问你,成绩还很好吧?你却眼神微微地暗下来,垂下双眸,说,不如从前了,现在的成绩算不得好。

我轻拍着你的头,小妮子,你的自信呢?你抬眼,眼睛里泛起了泪花,你说,过去的自信是因为成绩好,现在成绩不好了,哪还会有自信呢?接着,你又怕我不放心似的补充,等我成绩好了,那个自信的我就回来了。

看着你的笑意,我的心里却并不能得到你给我的安慰。我们先来好好回忆一下那个曾经优秀的你吧,因为所有的人都给你扣上了好孩子的帽子,所以你一直天真地以为你天生该是个优秀的孩子,你带着这份自信一直好好的学习和生活。

后来,你上了高中,那所省属的重点高中,那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如你般优秀,在那个优秀的群体中,你因为看到了太多太多优秀的人而渐渐丢失了自己。你发现有人文章比你写得好,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豆腐块的人大有人在不说,还有人出了书。本来口语不错的你,却在某些人流利的对话中,一时语塞……你所有的光芒都被覆盖了!

亲爱的,知道么,你17年的自卑感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火山喷发般汹涌,你已经不再是那个自信的你!可是我想告诉你的是,自信和优秀其实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里的辩证关系,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而你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这份优秀与生俱来,并不会因为比较而丧失,你要相信这一点!

你的姐姐:开心

★和开心分享烦恼吧

真的好写给开心的信:

真的好,给自己取的名字很有想法。可是,开心很奇怪的是,真的好,看起来并不好。她的小烦恼看起来有些庸人自扰。

真的好原来有一个很要好的小美女好朋友,因为漂亮所以有很多的男孩子追求。所以班上的很多女同学都劝真的好,不要和小美女走得太近,说小美女太攻于心计。可是在真的好看来,小美女不仅人漂亮而且很有爱心,虽然外表风光,但却内心单纯。因此,真的好不仅没有远离小美女,反而下定决心帮助小美女,帮小美女澄清流言,尽可能地帮助她受到其他女孩子的欢迎。真的好说,她把小美女看得比自己还重要,总是希望小美女能快乐。小美女因此很感激真的好,小美女说,能感受到真的好对她的好。

可是,初三以后,重新分了班级,真的好和小美女不在同一个班了,小美女又交到了新的朋友,相处得也十分融洽。小美女似乎忘记了真的好曾经对她的好,和新的朋友在一起打打闹闹,嬉笑的时候,如果真的好从旁边经过,她根本就不会注意到真的好。

真的好说,分班之前,小美女对真的好说,根本没有办法想象你不在自己身边的生活。可是,真的好,问开心,离开我之后她怎么过得这么好?

问得好!她凭什么过得这么好?没有我真的好在身边,她凭什么过得这么好?她凭什么交到了新朋友?没有我真的好为她澄清事实,没有我真的好帮助她得到大家的接受,她凭什么过得好?

开心想问问真的好,你的心里是不是还这样想,没有我真的好,她就活该应该没有朋友,她就活该得到大家的排斥。可是,真的好,开心想问你,小美女在你的心里最初是什么样的女孩子呢?她单纯,善良,有爱心……对么,这样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大家的欢迎不是么?

和你一样总是以为自己很重要的开心

光瑞在写给开心的信里这样说:

开心,知道么?我是你的忠实粉丝呀,我觉得你的每一句话都说得那么好,你总是比我们稍稍跳出一点看问题,每一句话都能说到我们的心坎里。

哎,可是开心,我遇到麻烦了,话说,真的是好糗哦。

我是个高二的学生,老实说,我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数学成绩却很差劲。高一的时候,因为数学课听不懂,我就总是会在数学课上做别的事情,看杂志或者睡觉。刚开始老师会说我,可是后来,老师对我失望透顶,根本就不管我了。高二以后,我像忽然开窍了一样,因为文科生只有数学好才能有优势,所以升高二的假期我努力补数学,放假补课,把大部分的时候都用来学习数学。慢慢地,我的数学成绩赶了上来,整体成绩也更突出了。

可是,就在前几天,我在数学课上又有些无聊,所以就拿出了咱的小博来看,结果被老师逮住了,不仅没收了我的小博,还在全班面前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下课后,我还因为指责同桌说是他引来了老师,和他大吵了起来。

现在,数学老师不管我了,我的成绩也下降了,同桌也好久没和我说话了……开心,你说我是不是很大头,很倒霉呢?

你还真不是一般的倒霉呢!不过,开心又有些走神啦!开心猜想,你的数学老师一定是课讲得一点也不生动,不知道他听到会不会生开心的气哈!但是,光瑞,有一个事实你应该明白,当年你是怎样恶补你的数学的呢?我想不是一天两天你的恶补就显出了效果吧?它是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呢?

所以,啥都不是着急的事儿,对不?

和你一样心急却吃不了热豆腐的开心

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分析 篇7

“德治”与“法治”是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经常被人们提起和使用的概念,两者似乎浅显易懂,实则至今仍存模糊之处。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进行定义和诠释,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问题。为此,本文简单区分了“德治”与“以德治国”、“法治”与“依法治国”的含义,以便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德治”与“法治”的概念。

关于“德治”这个概念,一般来说与我们平日里所说的“以德治国”基本上是同义的,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区分,但是仔细分析这两者可以发现还是存在区别的。“以德治国”侧重运用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国家治理,突出道德治理的手段性;而“德治”除了这种治理手段歪还包括其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具体地来说,以道德作为手段治理国家是不同于道德治理成效的,“以德治国”侧重的点在治国方略上道德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德治”除了这层含义,还要包括道德作用所取得的社会成效。由此可见,“以德治国”与“德治”并不同,“德治”包含了道德手段与治理成效。如果“以德治国”单单作为一种治理手段,而达不到道德治理的最终目标,就谈不上真正地实现了“德治”。

“法治(rule of law),即‘依法治国’,是‘以法为根据和准则来治理国家’,是让法律成为我们生活的普遍根据”[1]。这句话的意思是认为“法治”跟“依法治国”是等同的,然而,这两者有所差别。“依法治国”具有工具性和手段性的特征,而唯有“法治”,强调“法的统治”,意味无人居于法之上,无人处于法之外,才真正把国家权力预设在了法律的框架内[2]。所以说,“法治”相较于“依法治国”而言,在作为国家治理方式的同时,也表现出国家的良好状态。与“依法治国”相比,“法治”更好更准确地表达了当今社会的治理理念。

二、德治与法治的差异分析

(一)德治与法治的形成方式不同

德治是人们在复杂的交往活动中慢慢形成的种种行为准则,经学者们归纳提炼而成的治国方略。法治则是学者们根据社会很多矛盾冲突,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订和颁布各种法律法规用来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治国方略。

(二)德治与法治的着眼点、适用范围不同

以法律为准则的治理方式是以惩恶来维持社会相应的秩序并供以警醒,而以道德为准则的治理方式则是以扬善来达到抑制罪恶发生的目的。法律诉诸惩戒,其出发点在于惩治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道德诉诸良心,着眼于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法治仅仅是治标的方式,可被用于已经经法律改变或调整过的社会关系,还没有或不能被法律所改变或调整的社会关系不适用。道德则为了治本,因此德治适用于社会的所有范畴,可被用于所有的组织和个人。

(三)德治与法治的治理方式不同

法治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主要依靠的是强制手段,法律规范的贯彻实施是用国家强制力保障的。它明文规定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因此当人犯罪时就可以根据法律条例进行处决,也因此它无法解决人们内心的问题,比如信仰、价值观等。而德治的贯彻实施则要倚仗人们的道德修养、良好风化、社会道德舆论来保障。德治十分注重培育与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它期望通过宣扬良好的社会风气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学习社会的主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四)德治与法治的具体内容不同

德治常以人的义务为本位,要求人们自尊、自爱、至诚、至善、尽忠、报国,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则是以人的权利为本位,它以保护人的权益为出发点,将法所调整的具体社会关系转变为法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说,它既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又对人们履行法定的义务进行约束。

三、德治与法治的契合分析

(一)德治与法治两者相互贯通

1.两者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一样的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受的教育有所差异,所处的地位有所差别,所形成的观念也是大相径庭,这就造成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也会出现种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人们都期望改变或消除这些不公平的现象,这也就是德治与法治产生的共同的社会基础。

2.两者的治理目的上是一样的

德治以道德来进行教化,法治用法律进行调整,这两者的目的都是推动社会在稳定和有序中良性发展,旨在获得较好的国家治理成效、提高人们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两者的根本内容是一致的

德治与法治均提倡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法与礼的社会中,人们或相互尊重、互助互利,或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它们都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建立社会稳定发展的秩序为内在要求。

4.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不管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没有绝对界限,道德规范的贯彻实施通常需要法律规范来保障,法律规范的遵守和执行也需要道德规范来作坚实的思想基础。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的条文化,就说公平原则,可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许多法律规范就是吸收了道德规范,再形成具体的法律原则。

(二)德治与法治两者相辅相成

法治是德治强有力的保障,德治给法治提供了坚实基础。好比一棵树,没有树干的话大树无法站立,而没有树叶,大树没有生机。于一个国家而言,“法”就是它的树干,“德”就是它的树叶。道德具有非强制和劝导的特性,这就决定了德治仅能用于引导人们向善而不能制止人们行恶,也就是说,道德是无法惩治妨碍社会秩序或危害人民安全的违法行为的。此时,法律就以其约束力而被用于强制执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但是社会也不应只有法律来惩治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也同样重要,这就需要社会成员增强法制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并且提高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能力。道德是立法、执法、守法的基础,我们应通过一些步骤或程序,使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道德标准法定化,以此形成法律规范反之约束社会成员。法律能否有效实施,执法者的道德素质也是很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执法人员对执法权力能否公正恰当地运用至关重要。在社会中,道德是人们遵法守法的主观条件,其自觉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法律规范的实施,如果人们罔股法律,就会出现法不责众的局面,法终不成法。

总而言之,不论人们具有什么样的认识,或者人们的认识进步与否,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进行研究,将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制定科学的治国方略,并运用于国家治理,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余学明.法治的哲学之维(第1辑).扉页[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

中学体育和教育的辩证关系 篇8

一、健康的身体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让我们放眼望去, 看看现在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年20~30分钟的开学典礼上, 有多少学生晕倒;中学生每次的“三防演练”中, 有多少学生病倒。就连今年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军训, 两周之内, 近3500名受训学生, 看病的达到了6000人次。这难道不是在为我们敲响了“警世钟”:在开学典礼上都要晕倒, 中国又怎样能“站起来”?在“三防”和军训中都能倒下, 将来的中国又将如何去保家卫国?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好的身体, 也许他现在可以学习好, 将来可以保证他学习好吗?由这样的学生组成的社会, 将来会怎么样?不敢想象。所以, 社会要发展, 时代要进步, 生活要提高。健康的身体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二、体育能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没有规矩, 不能成方圆。但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些外在的载体来促进它。对于初中生来说, 体育活动就是一个促进养成习惯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初中生既好动又善于表现自己, 对各项规则的了解不多, 认识不够, 多以自我为中心。为此, 我们可用体育比赛的形式来使他们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比如, 开展班级之间的3人篮球比赛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3人篮球赛, 有它的比赛规则, 如果比赛的双方不遵守规则, 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只有遵守规则的一方, 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也只有当双方都遵守比赛规则时, 比赛才能顺利地开展, 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体育能培养团队精神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依赖性较强, 个人意识强烈, 他们的成长又处于社会快速转型阶段, 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明显存在着过于注重个人利益, 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的倾向。如何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呢?我觉得用体育活动渗透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要创造条件; (2) 学生自己要亲身体验, 为他们创设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活动、寻找成功、体验快乐、提高自信的机会; (3) 教师及时地渗透团队意识, 使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使学生们知道获胜的重要基础, 就是不能忽视同伴之间的团结合作和默契配合, 团结合作是取胜的关键。“50米迎面接力”就是这样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磨炼坚强性格、培养团队精神的一个合作游戏, 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品质。我从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入手, 利用“2人50米比赛”开始, 到2人一组的迎面接力, 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的时间, 有的放失地在学校的高年级中进行普及推广, 学生自由结合成固定的2人进行合作练习, 由单一到组合, 由2人到4人, 到更多人, 由交接棒的方法、交接棒的时机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更重要的是, 通过这一集体活动, 让学生之间互相交往, 通过不断的交流、跟进、探讨、统一,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活动中只要有一个学生步调不一致, 就会导致整个集体的失败, 从而提高学生的凝聚力, 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样, 学生在体育活动的情感共鸣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德, 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体育是调节学生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学校每学期的教学至少可分几个阶段: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取—中段考—情绪调节—强化学习—期末考。对于情绪的调节环节, 可用体育活动来实现。具体开展什么活动, 各年级要具体分析。初一新生刚进校不久, 班级意识不强, 规则意识淡薄。可以采用班级“拔河比赛”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养成。初二是整个初中教育最难的阶段, 学生处于青春期, 有很强的表现欲, 同时又很在乎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根据这个特点, 可采用“三人篮球赛”的形式来调节。初三学生一方面在长身体, 另一方面由于升学使得学习紧张, 思想压力大, 整天头脑都处高速运转。这时候就得为学生的头脑和身体加油, 为使学生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年级可以组织一些互动性、交流性、发泄性强的体育活动来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比如, 全场的花式篮球赛、足球赛、接力赛等等, 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泄、宣泄和交流的平台, 使学生的焦虑、烦躁、紧张有一个出口, 身心得到释放, 进而以愉快的精神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体育是师生交流的桥梁和手段

如果教师能放下身价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活动, 就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从而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还有一项玩得很好的运动, 达到让学生佩服的程度, 那学生一定会把他当偶像来崇拜。对那些文化成绩相对较差而又喜欢运动的学生来说, 通过球场上的交流更能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六、体育能促进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

通过体育交流, 教师解决了学困生问题, 那班级管理就不难啦。教师带着学生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 对保持学生充沛的学习精力是不争的事实。但适宜的体育锻炼, 到底与文化成绩之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呢?为此, 我对学生的文化成绩与体育成绩作了抽样调查, 从结果不难看出:文化学习成绩与体育成绩两者相促进是普遍现象, 而文化学习成绩好, 体育成绩差则是个别现象。从整体来看, 体育成绩愈好, 文化学习成绩相对也愈好。文化学习成绩达到优秀和良好的中学生, 体育成绩在良好以上的占一半左右。

综上所述, 体育和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 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也能促进德育的发展, 更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学校体育和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摘要:学校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五方面, 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终目的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德育的发展和智育的发展。学校体育和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不可分割。

关键词:中学体育,中学教育,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文小英.体育锻炼和学习成绩的关系.青春岁月, 2010 (22) .

[2]纪春景.浅谈体育与学习的关系.少年体育训练, 2011 (Z1) .

[3]陆志成.教育因素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体育科研, 2005, 26 (1) .

异化与归化的辩证关系浅析 篇9

一、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异化与归化在内涵上实际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一般认为,归化和异化概念的范围要大于直译和意译。直译和意译主要是针对语言层面而言的, 即译文的表达形式是否要遵循原文的词句结构、语言格律和修辞手段等。归化和异化除了语言层面以外,还有一个文化的维度,即译文在处理富有文化色彩的概念时采用何种策略,是否予以保留或是加以改造。

根据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分别为: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or Domestication):A term usedby Venuti to describe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the foreign text for TL (target language)-readers.Venuti traced throots of the term back to Schleiermacher’s famous notion of thtranslation which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A termused by Venuti to designate the type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a TT(target text)is produced which deliberately breaks target convention by relating something of the foreignness of the original.Venutsees the origin of such a concept in Schleiermacher,who discusses the type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author in peace,as much as possible,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him.

这样的定义把归化异化的概念和Venuti及Schleimermacher两个人紧 紧捆绑在 一起 ,更多讲的是 两个概念 的由来。

郭建中在《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一书中对归化与异化进行定义如下:

归化的翻译,就语言而言,要通顺易懂,要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就文化而言,要把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加以改变,使之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和禁忌,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归化的翻译,有效地替代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既通顺又易懂。

异化的翻译,就语言而言,要有意打破源语的语言规范以保留源语的语言规范, 故有时甚至有意地要使译文不通顺;就文化而言,则要求保留源语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甚至对目的语文化提出挑战,以使读者了解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

这样的定义既阐述了语言及文化层面都是翻译策略需要涉及的,又描述了各自会达到的效果,属于比较全面的。当然,关于二者的定义,其他诸多学者也给出过自己的见解,但其实质与上述论调差异不大。

二、异化与归化的辩证关系

1.相 互 对 立

从异化与归化的定义来看,二者的对立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就归化而言,目的语是最终目标,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范是最终标准,目的语读者是最终服务对象。所有源语中具有自身特点的语言形式和文化价值都应被替换成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内容,以使译文在目的语读者看来更为通顺易懂,也使译文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就异化而言,源语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为保留源语语言样式和文化价值,可以打破目的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观念,以使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特点,保留源语语言的异质性,而通顺与否不是异化翻译所考虑的重点。作为两种价值取向完全相反的译法,对同样的文本进行翻译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下例:

(1)to grow like mushrooms

异化:像蘑菇一样生长

归化:如雨后春笋一般

(2)He is as thin as a shadow.

异化:他瘦得像影子。

归化:他瘦得像个猴子。

(3)six of one,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异化:六个对半打

归化:半斤对八两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归化译法固然通顺,但对源语的文化特色难以保留,源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消失殆尽;而异化译法虽有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到源语的语言习惯、文化价值等,却难以将原文真正的内容传达出来,甚至会由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而产生误读,使目的语读者完全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又如狄更斯的名著David Copperfield两个中译本(董秋斯、张谷若)中不同翻译策略产生效果的比较:

(4)...as I kenw she was anxious to get home,and betweenfire,food,and pickpockets,could never be considered at her easfor half-an-hour in London ...

董译:……因为我知道她急于回家,并且,介居于火、食品、扒手中间,她在伦敦不能有半点钟的安心……

张译:……因为我知道她急于要回到家里,同时,又怕房子着火,又嫌吃的东西,又怕遇见扒手,她在伦敦,连半点钟的工夫都难说能把一颗心放下……

这两则译例中, 董的翻译将原文信息一丝不落地表现出来,极尽“信”之能事,翻译得一丝不苟、严丝合缝;然而,其异化翻译的“不通顺”之弊也是一目了然,完全使文学作品失了韵味。张译的归化法注重的是译语的“地道”属性,译文明显通顺而且具有风格,但对于原文形式并没有做多少保留。由此可见,纵然是同样的文本,不同的策略取向所达到的效果可直接影响到整个作品在目的语当中的价值体现。

在译学界, 历来有很多人将二者视为一对二元系统的对立两极,只可选其一而不可混用。比如Venuti对异化译法极度追捧,甚至认为只有异化法才能抵抗“英美文化的霸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上的殖民主义”(《西方译学理论辑要》杨建华,2009:198),以体现对文化差异的容忍、接受和尊重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追求。国内的译者如刘英凯, 也有和Venuti相同的观 点 ,认为归化策 略“是抹杀 其民族特点 ……是对原文的歪曲”。其他一些学者如秦洪武、冯建文等则认可归化译法的价值,认为“这方法的正确运用并不违背翻译的忠实原则,而是这个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延伸和活用”。

毫无疑问,由于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处理形式与内容这对翻译基本矛盾,以及政治、文化、语言、翻译要素等问题上立足点不同,观点迥异,处理方法相反,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是很明显的”(孙迎春,《第二次大水》,2008:212)。

2.互 为 补 充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翻译也不例外。归化与异化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实际上,即使是完全信奉归化译法的人, 也不可能做到彻底的归化, 反之亦然。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具有相同之处,也具有不同之处,翻译时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策略, 其目的都是忠实地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文体风格和文化内涵。归化与异化二者殊途同归,互不排斥,互相补充,任何一部好的译作其实都是二者的结合体。

一般来讲, 如果源语文本表现的语言和内容都能够在目的语找到对等物的时候,或直译过来后可轻易被目的语读者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异化法就是最佳选择。如下例:

(1)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2)to 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浇油

(3)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4)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上述4例均为异化译法得当的典型例子。如例(1),时间如金钱的比喻在各个语言中均是存在的, 这里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也是有相通之处的, 这种相通之处便为异化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例(2)、(3)、(4)中承载的文化信息均来自于生活常识, 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和风俗, 因此这里的异化译法既可以保留原文形式又可以传达原文的内容。这几例中,通过异化译法,译者成功地保留了源语的异国文化与风情。

当源语文本在翻译为目的语文本时会出现目的语词汇空缺或者有产生歧义的可能, 又或者源语文本带有强烈的自身文化、地域特点时,归化译法是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如下例:

(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2)力大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3)阳文的“八字”→an inverted V

(4)To take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

(5)The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一朝被 蛇咬 , 十年怕井绳。

上述5例中,均采用归化译法应对翻译当中遇到的文化难题。当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使用异化译法翻译过来容易产生曲解, 且原文所要传达的内容在译入语中有相对应的约定俗成的表现法时,归化法就可以发挥长处,使译文产生同样的效果。比如例(1),汉语中并不习惯用盲人与独眼人的比较来表示退而求其次的情况, 但是有能表达同样内涵的俗语;例(2)中,在汉语读者的语 言习惯中 ,牛是比马 力气更大 的动物所以strong的程度用牛来形容更能引起汉语读 者的共鸣 ;例(3)中“八”字在这里表示 的是形而不是 义 ,因而是无论 如何不能当做数字来翻译的, 而英语中能表此形的只有倒置的字母“V”;例(4)的法式离别特指的是一声不吭地离开,对于普通汉语读者来说,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欧洲文化知识,直译过来恐怕就会在理解上有难度。例(5)的英文表达的意思并不仅限于烧伤, 更指受过一次伤害后对类似的事物都会有恐惧———这不正是汉语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表达的寓意吗? 这样的句子若使用异化译法,则会增加读者阅读的难度,并且阻碍译文的通顺。

由此可见,异化和归化都无法孤立地解决所有翻译中的难题,而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强大能量,其二者相互补充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三、结语

高考备考要科学处理十大辩证关系 篇10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如下十大辩证关系。

一是全面科学复习与片面题海战术

系统论告诉我们, 任何知识都是相通相联的, 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才能让每项知识发挥最大效能。

首先我们应将教材上的知识梳理一遍, 形成教材知识系统 (可分为文言知识与现代文知识;阅读知识与写作知识;课文内容、写法与单元知识等) , 为后期质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次是按考试大纲所列考点, 结合历年对应的高考试题, 逐项推进, 形成考点知识系统, 既要对各考点的定义、出题方式、解题方法、答题步骤、常见失误了如指掌, 又要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温故”, 总结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做题方法。

三是反思做过的试题, 精选汇编成《错题集》, 形成解题经验系统。“失败是成功之母”, “吃一堑, 长一智”, 不断总结才会将自己的能力锤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高三肯定要做题, 但不能只有做题, 不能见题就做, 只求数量, 不求质量。相反, 学生应该走出“题海”, 而教师应该走入“题海”。

二是以师为主还是以生为主

有人说:“任何课改到了高三都得低头”。此言谬也!“满堂灌”, 由老师一人包打天下, 越俎代庖的教学, 既累跨了老师, 又压制了学生,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养成了学生坐等答案的依赖心理。结果是学生看着答案, 似乎都会;离开老师, 全都不会。

新课标的许多理念对复习备考也是十分管用的, 如提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方法进行学习, 建立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复习备考中, 教师要大胆放权, 做好该做的事, 少讲多练, 少给结论多启发, 少灌输多讨论, 少压制多对话。

三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很多老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对学生的内心想法、情绪状态、兴趣爱好、动机意志等心理情况知之甚少, 不愿或不屑花时间主动去接近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反而认为学生就应该无条件服从教师, 听好每节课, 做好每道题是天经地义的, 否则就是无心读书, 轻则呵斥, 重则惩罚。“亲其师, 方能信其道。”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缺乏交流的教育, 从来都是失败的教育。”新课程观认为课程资源是动态、不断生成的, 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 将其作为教学目标。

我认为, 备考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充分认识它对学习效果的干扰或者促进作用:

(1) 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充满魅力的体态语、新颖感人的事例、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张弛有致的教学节奏、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都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复习兴趣。

(2) 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

扬起了学生信心之帆, 学生就会勇敢地冲击知识的壁垒。高三考试繁多, 失败在所难免。考得不理想, 就不要在学生的伤口撒盐了。成功来源于鼓励, 鼓励在于细节, 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 把表扬变成教学的武器;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 让微笑变成信任的见证;不要吝啬自己的激情, 用激情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四是与教材同行还是丢开教材

由于高考试题直接出自教材的不多, 很多考生常常将学了两年的教材束之高阁, 师生们整天要做的是来自各地的所谓调研卷、信息卷、预测卷, 要看的书是五花八门的高考总复习用书。这种做法十分有害。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蕴十分丰富的宝库, 可以说, 能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熟练掌握了, 参加高考是不成问题的。

那语文来说, 高考语文试题与语文教材关系密切, 许多答案都间接地出自于教材。如文言文, 主要是课本知识的迁移。一个考生能将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逐句疏通、做好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活用词、通假字、各种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的归纳整理识记工作, 高考文言文20分当可全拿。现代文阅读, 虽然材料不是直接选自教材, 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理解、归纳概括、筛选提取信息、推断、鉴赏评价的能力就是平时上课一再训练的, 主观表达题所涉及的鉴赏术语也是教材中反复出现的, 如果觉得阅读题不好做, 是因为平时的教学指导不到位, 理解不深入, 让学生自主思考动手的机会太少造成的, 而不是教材无用。语言运用题的仿写、扩展、压缩、句式变换、选用、对联等新老题型, 教材中都可找到很好的训练材料, 不用舍近求远, 舍熟就生。占“半壁江山”的写作更是离不开教材。从内容到形式, 从观点到材料, 从谋篇布局到语言, 从结构到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生动、可资借鉴的最好范例。

对教材我们要顶礼膜拜, 而不是漠然视之, 要为我所用, 而不是弃置一旁。复习备考, 教材就是最好的资料。

五是精选试题与拿到题就是宝

高三备考, 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是做题。做题是高三师生的主要教学活动。题目的质量就成为复习效果的决定因素。有的师生不辨真伪, 不懂得选择, 拿到题就当成宝贝, 逢题必做。高三办公室摆得最多的是成堆不用的试卷, 事先不核对、挑选, 等到印完后才觉得用处不大, 只能积压成堆。有的迷信猜题、押题, 千方百计去获取信息题, 要求学生反复做, 陷入茫茫的题海中不能自拔。常常是“题目做了不少, 成绩没近多少;时间花了不少, 能力没高多少”。其实最好的复习题就是历年高考题, 因为高考题是命题专家呕心沥血、反复推敲的试题, 其科学性、权威性非模拟题可比。加上高考题的答案规范、详细, 无论是用来作考点讲解的例题还是学生练习的试题都是最佳选择。

六是日积月累与短期突破

高考题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而能力的形成是以掌握知识为前提的。零碎的知识用处不大, 我们要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掌握大量的知识, 需要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

所以, 从学生进入高中, 我们就要为他们谋划高考, 养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平时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 学生拥有了牢固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养成了良好的语感, 掌握了渊博的知识, 高考考出惊人的高分也就水到渠成, 理所当然了。如果妄想在高三多做几套题就想有质的腾飞, 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所谓“十年磨一剑, 功到自然成”就是这个道理。

七是高考信息与立足考纲、考生

信息的重要不言而喻, 掌握了信息就有了取胜的重要筹码, 但真正的高考信息在哪里呢?进入高三, 各种备考研讨会、高考信息发布会等大小会议纷至沓来, 令人应接不暇, 不知所从, 似乎都有用, 又似乎都没用。有趣的是各种信息会上, 做报告的专家都说:自己所讲乃一家之言, 仅供参考, 不是什么信息。想想也是, 高考乃国家级绝密大事, 命题人会说出自己要命制的题吗?说出“重要”信息的人能成为下一年的命题人吗?所以, 我们应该坚信:传得沸沸扬扬、吹得神乎其神的信息都是空穴来风, 小道消息是也!真正的信息是人人皆有的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考试大纲》和所教学生的优势、劣势, 特别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只有认真研究《考试大纲》, 找出其措辞表述的区别, 关注其“微调”的变化, 尽快攻克学生的薄弱环节, 才是最有效的高考信息, 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明智之举。

八是进度与质量

高三时间异常紧张, 要做的题、看的书实在太多太多。有的学校于是拼命赶进度:高二学完高三的教材, 进入高三即步入总复习, 总复习又分四轮。第六册教材由于第二学期才到, 许多学校干脆不订不教。有的学校要求每科每周大考一次, 小考二次, 将月考改为周考。考试的频率超常, 讲评的速度也惊人。似乎师生都在蹩足了劲与时间赛跑, 成了当代的“夸父”。结果, 由于揠苗助长, 忽视了教学规律, 由于学生思考探讨的时间太少, 由于缺乏针对性, 质量并没有随着考试数量的递增而得以提高。所以高三备考, 一定要有清醒而明确的质量观、效率观, 不要盲目攀比做题的数量, 不要自夸“我做了多少套题!”而要反省“我会了多少套题?”

九是做好“取”和“舍”的工作

语文知识的特点是点多面广, 极为零散, 包罗万象。语文是母语, 学生进入高三前的语文基础差别甚大, 而现行的班级授课制, 老师讲授的内容是面向多数学生的, 印发的资料没有考虑学生的不同层次, 结果基础薄弱的不会, 基础好的认为没有价值。高考备考的成功在于全过程的清醒意识, 对达成的目标、个人基础和个性差异要了然于心, 老师自觉、学生大胆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就是说, 语文备考必须要做好“取”和“舍”的工作, 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但“取舍”与有意的猜题、押题不是一回事。

具体来说, 要做好三方面的“取舍”:

(1) 课堂内容的取舍:教师不要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全面, 唯恐挂一漏万, 将毫无必要的知识故意搞得繁琐不堪, 学生也没有必要全盘照收, 唯恐漏掉老师的一个字, 笔记记得密密麻麻。表面上看是认真负责, 尽心尽职, 其实很多是重复低效劳动。知识的讲解应该以“精要、好懂、管用”为原则。语文高考的趋势是主观题越来越多, 课堂上学生主要的活动是积极思维, 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2) 教材的取舍:由于直接出自教材的材料不是很多, 由于老师示范的工作不够, 尽管所有老师口口声声强调“立足教材、重视教材”, 但学生要么置若罔闻, 要么与学新课时一样, 走马观花式地将语文书从头翻到尾, 花了大量精力时间, 理解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特别是到了五月份, 我们说“要回归教材”, 很多同学仅仅是将教材再翻翻而已。有道高考题是“请向你的老师推荐一篇高中语文课文, 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遗憾的是竟然没有几个人能正确地写出一篇课文的名称、作者、内容、写法、语言特色。语文备考必须重视教材, 但要以审视的眼光对待教材:对现代文我们要一课一得, 或取其写法, 或选取精彩的一段, 或从情感, 或从语言, 或从谋篇布局……只要选取自己最感兴趣, 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反复体会、揣摩, 就能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对文言文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归纳分类的整理工作, 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不足, 选取相应的段落熟读精思, 不要一读到底。

(3) 课外材料的取舍:“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语文的外延就是社会生活”, 课外阅读对语文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谓开卷有益。但高三的紧张也是众所皆知的, 由于不会正确对待课外材料, 要么心存畏难情绪, 从不涉猎;要么心急如焚, 手足无措。对此教师必须承担引导、推荐和组织的工作, 不要放任自流, 要知道学生的判断力鉴别力要经过教师的培养才能提高。

复习备考是动态变化的, 做好“取舍”, 学生才会学得主动、自觉。

十是被动做题和主动出题

长期以来, 高三全部的事似乎只有埋头做题, 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 陷入题海中无法自拔。但考点的含义仍然不明白, 解题技巧讲了一大堆, 却不能自如操作, 反而成为无形的约束;主观题失分严重, 作文的评分标准不甚明白;不能举一反三, 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我们常常听到高三老师气愤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讲了无数遍的题还是不会!”问题出在哪里?因为学生总是被动做题, 他只记得有哪些错误, 他不知道试卷中的这些错误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让学生自己来命制试题!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第一:加深对考纲的认识。让学生来命题, 钻研考纲成为他们的内部需要, 成为命好题的前提条件。叶圣陶说得好:“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俾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

第二:可以让考生透彻掌握做题的方法、技巧。

复习备考中, 老师们都不厌其详地向学生们介绍一招一招的做题方法, 但一则学生未必记得住, 二则学生没有亲身体验, 只停留在表面的感知阶段, 未必明白操作要领。陶行知说:“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做中学, 学中做”, 这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压缩语段, 老师总结出解题步骤为一读二划三筛选四取舍五组织, 技巧为删繁就简, 留主舍次, 撮要摘精。但很多学生对此一脸茫然。假如让学生去挑选材料, 命制压缩题, 并且让他们制定答案, 只需要半小时他们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的信心。

夸美纽斯说:“要燃其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的热情”,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要知道:题永远是无法穷尽的, 但考点是有规定的, 题型是有限的。让考生运用考点提出问题比记住考点解决问题要主动得多, 学生肯定会因新奇而有趣, 进而对备考增强信心, 因为他们懂得了神秘的高考题的来龙去脉。

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篇11

关键词:人类;自然;辩证关系

在进行文题论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以便加深与拓宽我们对相关问题把握的视域。

辩证关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要素之间以及事物的两重性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世界观角度看,辨证关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从方法论角度看,辩证关系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把握辨证关系的关键在于用对立统一的方法看问题,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通过以上陈述,我们可以把辩证关系概括为对立统一关系,因此,对辩证关系理解的关键便又回到对对立统一关系的把握上。而无论对于何种理论学说,其领域中经典作家的相关问题阐析对于我们后人理解具体问题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后来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所以本文也不例外,对辩证(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影响全文“成败”的要素,简要梳理一下其历史脉络,窥探中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思想理论阐述。

我们可以总而括之,“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予以理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关系既表现为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既依存又促进,也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既排斥又斗争。因此,我们应尽力做到使人类的实践活动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也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科学、准确把握各自的“度”,使两者在地球这一共同载体上和谐共生,并行不悖。但是限于人类特定历史阶段认识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其实践活动往往打破人与自然那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既造成自然界的巨大破坏,也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人类社会的过去还是人类社会的现在,那些因违背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规律而大肆开采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环境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甚者,莫过于四大环境污染事件,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中两者进行介绍。

第一,英国的伦敦雾都现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很多新建工厂位于城市内,城市市民通过燃烧煤炭来供暖,这使得大量的煤烟被排放,以致于英国伦敦变成了烟雾之城。虽然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工厂的监管,大气污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但并没有得到改善。在1952年12月3日的那一天,英国的伦敦出现了难得的晴朗天气。那是因为,有风从北海吹过来,使得英国伦敦的大量雾霾被吹走,空气变得特别清新。但是,两天后,刮起的风特别小,似乎处于静止状态,以致于英国伦敦上空中的大部分烟尘无法消散。于是,大量烟雾在伦敦上空持续了近五天的时间,最终导致大气里增添了近十倍的烟雾量。就这样,产生了极具不妙的后果。首先,大量烟雾的产生使得牛展览会中的大部分牛出现了负面影响,主要是其中有三百多头牛出现严重中毒的现象。其次,大量烟尘导致伦敦居民出现了负面效应,那就是大部分人开始感觉呼吸不畅、双眼疼痛,并且大量出现咳嗽、哮喘等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加,以致于该国的死亡率急剧上升,从12月5日到接下来的四天里,英国伦敦死亡了将近四千人,对于英国人口的发展极为不利。再次,烟雾的弥漫增加了学多像感冒、流行性肺炎等呼吸疾病患者的数量。尽管后来的几天气候稍微好转,烟雾消散了一些,但在后来的两个多月中,又增加了三千多人因呼吸疾病而死亡。最后,最令人心痛的是,烟雾事件使得英国伦敦的交通状况出现了极大障碍,整个交通处于混乱的状态,以致于好多航班被推迟甚至取消,在白天,车辆必须开灯行驶,更甚者,交通警察们在大量烟雾中手拿燃烧的火把来指挥交通,给英国交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

第二,日本发生的“水俣病”现象。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日本由于自身状况的原因出现了令人痛心的环境污染现象。那就是,在1955年到1956年之间发生的“水俣病”现象。据说,水俣是日本九州著名的一个小镇,那里景色宜人,环境优美,水清,鱼特别丰富,因为那里有一个叫“水俣湾”的地方,聚集了好多渔民来这里打渔。但是,从1925年开始,日本开始在这里建立氮肥工厂,生产的那些化学产品破坏了那里的环境,以致于发生了好多奇怪的现象。在1950年的时候,当地居民发现好多奇怪的猫,它们走路摇摇晃晃,并且出现抽搐等现状,以致于最后自己跳进海里死亡。当时,居民并没有太多关注那些跳水身亡的猫,但是,后来,又出现了好多得怪病的人,这些人像那些猫一样,说话不清,抽搐麻痹,有时睡觉时间极长,有时候人特别兴奋,以致于最后死亡。后来,当又有五十多人患上了这种怪病,人们才对此重视起来。那时候,日本组建了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破解这种病症,通过分析调查,找到其产生的根源,再加以解决处理。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员通过与那些病猫联系分析,找到了病症痼疾所在,那就是日本建造的氮肥工厂排放了好多污水到海湾中,而那些污水是包含众多汞元素等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这样的污水排放后,使得海湾里的鱼类本身就深藏着此有毒物质。人们经常以这些有毒的鱼类为食的话,那么人们就会产生那些诸如神经错乱、手脚抽搐、乱蹦乱跳等病症,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上面两例以血淋淋的事实向世人昭示着,违背自然规律而任意向自然界进行索取与排放并由此而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恶果,将由人类自食。这也再次说明了人与自然作为矛盾的两方面,双方必须维系两者平衡和谐的状况。这就提醒人类,地球上存在着的不单单只是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当人们依据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界、使用自然界时,应该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不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免引起自然的“报复”,而是提醒人类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作为在社会制度方面施行性质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虽然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历史上以及当前都存在着许多“瑕疵”,但我国的这些“瑕疵”并不是在我国的社会制度下不可解决的,其原因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从事生产与交换时所考虑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的利润而且同时兼顾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此,我们党和国家无论是在制度的顶层设计方面还是在大政方针的实施方面,无不考虑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两个方面。例如,我们党在十七大中把“和谐”一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就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更加全面、丰富与科学。到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总体布局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格局。此处的“和谐”作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个领域及其内部最理想的关系状态。另外,党和国家也采取了诸如节能减排等具体措施,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实践层面。

以上在简析了辩证关系后,我以资本主义社会两国和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例,对这种关系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各自的充分说明,从中不难看出,人与自然关系内在地包含着对立与统一这两个方面,这一点作为“铁”的定律谁都无法忽视与抹杀,但这两者中究竟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则主要视尊重客观规律的程度与所实行的社会制度而定。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论述,客观而言,限于人类的实践水平与认识水平,对这一问题的把握仍然不足,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会有更为广泛与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相关人士在今后的研究中作出进一步的努力。(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阅读教学与情感培养的辩证关系 篇12

1. 创设情境, 拨动情感

小学生年龄小, 有意注意时间短, 持久性差, 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事例、一句知心的导语、一次实验操作……这些情境的创设都可能吸引学生, 拨动学生的情感。一篇饱含丰富情感的课文, 如果来一个激情的导入、一段深情的朗读, 都有可能使学生涣散的心思得到集中, 使学生美好的内心有所触动。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 可以这样开头:“同学们, 那是一个大年夜的晚上, 呼呼的北风刮着, 吹到人的身上使人瑟瑟发抖。一个穿着单薄衣服、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不断地叫卖。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她就在饥饿和寒冷中, 用她那稚嫩的声音, 乞求人们给予她帮助和温暖。没有人理睬她, 她划着了手里的火柴, 她看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第二天早上, 人们在一个墙角发现了她, 那时的她, 已经被冻死了。她就在那个大年夜被冻死了!”在上课时配上音乐, 朗诵这段话, 把学生一切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 不仅为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调, 更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促动, 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

2. 寻找思路, 培养情感

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中作者表现的事物及情感, 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如《可爱的草塘》一文, 在描绘不同季节的景物和场景时, 作者触景生情, 抒发了心中的思想感情。当作者第一次看到草塘, 惊喜之情就溢于言表, 发出“情不自禁”的赞美;当作者听到小丽介绍春冬草塘特有景象时, 作者发出“好得哪儿也比不上”的赞叹;当作者在小池里逮鱼时, 从“不禁惊叫”的喜爱, 发展到“恋恋不舍”;当作者看到河里美丽倒影时, 又“啊”的一声发出赞叹, 以至产生“生怕弄坏了这幅画卷”的珍惜之感。这时作者已完全被草塘美景陶醉。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对作者由赞美、感叹、眷恋到陶醉的变化过程加以分析, 从而使作者对祖国边疆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学生所共识, 与作者的情感所共鸣。

3. 鉴赏词句, 抒发情感

学生观察事物引发的情感过程同阅读文章引发的情感过程不是相同的, 前者直接, 后者间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不能直接传授给学生, 只能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 如何通过语言文字, 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就需要费一番工夫。达到这个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鉴赏词句, 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在鉴赏句子时, 要帮助学生理解表现课文中心的关键句, 语言含蓄的难句, 结构复杂的长句。如《再见了, 亲人》一文在追溯那令人难忘的往事, 出现了好多“血迹斑斑”的词句。如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抢救志愿军战士“拉响了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朝鲜老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朝鲜大嫂在为志愿军挖野菜时“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 您倒在血泊里”。这些语句充分体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 教学中要通过语句的推敲, 使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亲人”二字所表现的深刻含义, 以抒发学生情感。

4. 指导朗读, 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议论、理解等训练之后, 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情感也随着认识而同步变化发展。因此,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深化学生的情感,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来播情育情, 可以用绘声绘色的导读来呼情唤情, 可以用音乐伴随的朗读拨情激情。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我们抓住以下三点进行朗读指导:1.围绕着首都人民对周总理沉痛、深切怀念的感情基调来指导;2.声调的高低、速度的缓慢、语音的轻重跟文章的情感变化紧密联系, 使之与感情的变化合拍。3.学生反复朗读后, 再让其简要复述, 表达其怀念、热爱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5. 读写训练, 迁移情感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 要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 向社会延伸, 抓住时机, 向深度广处拓展迁移, 开阔视野, 增加阅读量, 提升阅读能力。这是学生通过正确的情感指导后表现情感的阶段。我们可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如作文、演讲、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情感载体完成自己的情感塑造, 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情感定位的自觉性。如学完《匆匆》后, 链接《和时间赛跑》, 联系这两篇文章, 谈谈对时间的感悟, 课外收集惜时的名言,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写几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让学生再一次亲近文本, 走进文本, 超越文本。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后, 要求学生按课文的写法, 写一写自己的家乡。学完《孔子拜师》后,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 感受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谦虚好学, 尊师敬师的形象。

上一篇:灵敏素质下一篇:《星际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