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植保

2024-08-07

公共植保(精选3篇)

公共植保 篇1

1“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内涵和外延

推进新型植保体系建设, 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之一。“十一五”期间, 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按照“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 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型植保体系。所谓公共植保是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病虫监测、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等植保工作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社会性;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纳入公共卫生的范围, 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来支持和发展。所谓绿色植保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植保工作就是植物卫生事业, 要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 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 还要积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传播, 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

2 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要意义

2.1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是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通过加强植物保护措施, 使主要作物的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并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显著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2.2 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推行“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一方面, 植保工作促进了设施园艺、“南菜北移”、“南果北移”等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各级植保部门大力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等综合控害技术, 减少了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 确保了农作物产量及品质,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增加了农民收入。

2.3 社会进步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饮食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植保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提出“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 突出植保工作的社会性、公益性和安全性, 保障了生产和生态安全, 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专”、“精”、“鲜”等要求, 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并与国际接轨。

2.4 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指导下, 我国植保科技人员已初步摸清了蝗虫、小麦条锈病、稻飞虱、稻螟虫等30多种重大病虫灾变规律, 研究和推广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推行“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3 当前推进“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植保队伍弱化

据统计, 全国植保技术人员只有5万多人, 植保科研人员只有5000余人。县、乡 (镇) 人员严重不足。全国多数县 (市) 以下无专职植保技术人员, 植保技术推广存在断层。近年来, 在农业部门内部改革中, 植保部门进一步弱化、人员分流, 特别是县级植保部门, 承担繁重的病虫监测、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植物检疫工作, 人员严重不足, 导致植保功能拓展极为困难。

3.2 植保部门职能错位

县级以下植保部门其职能为病虫监测、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植物检疫工作, 而实际上承担的工作远超出其职能范围。以秀山县植保站为例, 不仅要负责病虫监测、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检疫性病虫疫情调查及常规性植物检疫工作, 还要完成县农业局安排的科技兴粮、新农村建设等突击性或驻乡任务, 每年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配合县环保部门处理农作物污染事故等。

乡镇一级无专职植保技术人员, 植保工作由农业技术人员负责。以秀山县为例, 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 农业板块管理权限下放乡镇, 成立综合性的农业服务中心, 农业技术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 大多从事村组社会事务、计划生育、民事纠纷调解等工作, 从事本职工作时间太少, 职能严重错位。

3.3 农民技术水平低, 新技术吸收能力弱

分析当代农民的素质, 最缺少的是科学文化基因。统计资料显示:目前, 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 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 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 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不仅影响了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 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吸收能力也差, 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教育, 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3.4 新技术推广乏力,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植保部门人员缺乏, 现有人员知识老化, 缺乏活力, 影响植保新技术推广普及。加之目前农村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 农民分散经营, 组织化程度低, 增大了新技术推广成本, 直接影响新技术推广效果。据调查, 我国每百名农业劳动者有科技人员不到0.03名, 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不到0.05名, 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 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高等农业教育的达45%~65%。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算低, 每年有8000多项科技成果问世, 但真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只占1/3, 大部分科技成果在研究院、在实验室, 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科技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

3.5 财政对植保投入不足

植保工作具有公益性、社会性, 关系到农业生产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 随着国家财力增强, 财政对植保重大工程项目投入明显增大, 对改善植保基础条件, 提高病虫监测预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年欠帐太多, 短期内植保基础薄弱的状况难以根本改观。

4 发展对策建议

4.1 提高认识, 正确引导

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气候条件变化, 近年来水稻等农作物重大病虫暴发频繁, 蔬菜、水果、花卉等特种经济作物的有害生物为害逐年加重。一些新发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不仅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而且对农产品贸易乃至经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因此防控重大病虫危害, 不仅是植保部门的重要工作, 而且应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植保工作关系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经济贸易和生态安全, 笔者建议把农业重大病虫害和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 纳入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范畴。

4.2 提高病虫监测预警能力

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的工作, 必须监测准确、措施得力, 才能保障防控取得实效。植保技术推广部门工作着力点是加强病虫监测, 制定防控预案, 掌握防控动态, 组织有效防治。一方面, 加强对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宏观指导, 在防控关键时节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 建立农业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 通过示范区展示防控新技术, 引领广大农民自觉应用防治先进技术。植保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 是农产品安全的技术保障, 也是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3 加强植保队伍建设

健全植保队伍、强化公益职能是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现实需要。从总体上看, 植保队伍最薄弱的环节在县、乡两级。充实县、乡镇的植保技术力量, 笔者认为县植保站应配备10名以上植保专业人员, 4~5名专职测报、4~5名专职防治技术指导员, 专门从事县级病虫防治示范及宣传培训工作。乡镇应配备1名以上专职植保人员, 从事公益性的病虫监测、防治技术指导、技术宣传培训、协调管理乡镇农民合作组织等。

4.4 加大投入, 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

随着经济发展, 农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日益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各级财政应加大防控经费投入, 保证植保防灾减灾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应继续增加植保投入总量, 上下配套, 不仅事业经费要有保障, 特别应加大对植保新技术推广投入, 彻底改变县级以下“有钱养兵, 无力打仗”的状况。投入方式上, 不仅注重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还应加大对植保队伍体系、植保信息网络等基础性投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建议把以下技术项目作为植保工作重点。

4.4.1 频振式杀虫灯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是贯彻实施我国“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的理想物理防治害虫工具。通过在全国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后充分证明, 该灯能有效地防治害虫, 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是我国“无公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发展强有力的植保器械。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应纳入财政重点补贴项目之一。

4.4.2 重大病虫综合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 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强化病虫监测,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防治措施, 把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 并积极探索病虫防治新途径、新方法。特别是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有效地解决了病虫防治难、防效差的问题, 起到节本增效的效果, 是新形势下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的现实需要, 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新路子、新机制。

4.4.3 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

各级政府对公益性的植保专业化防治要不断增加财政支持力度, 配齐乡镇专业化防治组织, 确保每个乡镇公益性防治组织常年拥有20台以上的应急机动喷雾器, 增强各乡镇对重大病虫灾害的应急控制能力。对村组级专业防治组织, 应给予适度补助, 提高其造血功能。同时, 对购买机动喷雾器的业主及个人, 每台应给予一定的补贴。

4.5 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农业生产对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无知识、无技能、仅可以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一般劳动力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和思想素质, 一是加大宣传, 引导农民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现代社会就业的技能和本领, 增强农民自觉接受职业、专业培训的意识。二是建立农民培训体制, 为农民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三是政府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农民学校, 为提高农民素质创造好的环境。

4.6 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现代农业, 可以说是信息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信息是基础。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我国农业适应市场需要的基础性工程。在我国广大农村, 都缺少完整的农业信息网络, 仅有的农业信息平台停留在县级以上, 近年来部分拓展到乡镇, 广大农村仍是信息盲区。农业没有从当代信息社会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

摘要: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同时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本文分析了推进“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植保,绿色植保,问题,对策建议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 篇2

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 以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新要求, 植物保护工作肩负的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只有与时俱进、革新理念、创新发展, 才能顺应潮流、乘势而上、有为有位,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应运而生。

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概况

1. 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要尽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具体要求为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适应这一新形势, 植保工作必须转变职能, 为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 提供有力支撑。

2. 适应植保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绿色消费, 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最新潮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为适应这一新任务, 植保工作必须转变工作职能, 着力满足“绿色”消费需求, 服务“绿色”农业发展, 提供“绿色”植保产品,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3. 适应生物灾害发生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 受气候变暖、耕作制度变化、国际贸易频繁、病虫对农药抗性增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业生物灾害呈现诸多新特点。一是有害生物暴发频率逐年提高。20世纪50—70年代, 每年约有10种有害生物暴发, 80、90年代每年约有15种有害生物暴发, 而进入21世纪以来, 每年暴发的有害生物增加到30种左右。二是迁飞性种类此起彼伏。1995年—2004年农区飞蝗连续9年暴发;1998年—2004年草地螟连续7年大发生;2005年—2008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 (下称水稻“两迁”害虫) 连续4年大发生。三是流行性病害种类连年猖獗。2001年—2005年小麦条锈病连续5年暴发;2004年—2007年水稻稻瘟病连续4年大发生, 且在东北稻区大面积发生。四是区域性有害生物种类突发成灾。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螟虫、小麦吸浆虫每年发生面积分别超过133.33, 2 000, 233.33万hm2次。2003年—2006年害鼠年均发生面积0.37亿hm2次, 涉及1.2亿农户。五是抗药性有害生物种类加重发生。已有500种以上的有害生物对常用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稻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了中、高度抗性, 小麦赤霉病菌在安徽等地有2%~7%的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了抗性, 棉铃虫对抗虫棉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由0.6%上升至2%~8%, 有潜在抗性暴发风险。六是检疫性种类大肆侵入。入侵种类由20世纪70年代的1种增加到80年代的2种、90年代的9种, 进入21世纪以来突升至20种以上。为适应这些新特点, 植保工作必须转变职能与工作方式, 从容应对。

4. 适应变革传统植保理念的新要求

面对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植保工作的新任务及有害生物发生的新特点, 现代植保工作必须创新理念、转变职能, 要大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所谓公共植保, 就要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公共”性质, 从事“公共”管理, 开展“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产品。所谓绿色植保, 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绿色”职能, 满足“绿色”消费, 服务“绿色”农业, 提供“绿色”产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 于2006年3月31日在北京植保高层论坛上初步形成, 2006年4月13日在湖北襄樊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 2007年6月1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防控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现场会上全面推进。

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进展

1. 植保体系不断创新

初步形成了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 (镇) 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 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一主多元”新型植保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公共植保系统与多元化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系统。1998年—2008年10年间, 国家累计投入33.7亿元, 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植物检疫、农药检验检测、农用航空等4大类项目1 079个, 其中省级农业有害生物监控分中心26个, 地、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站814个。

2. 治理对策不断创新

一是飞蝗生态治理对策。大力推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狠治夏蝗、控制秋蝗, 长短结合、持续治理的飞蝗治理策略。累计改造蝗虫孳生地超过14.67万hm2, 年生物防治面积3.33万hm2以上。二是水稻“两迁”害虫治理对策。大力推行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分区治理策略:华南稻区加强中、后期防控, 减少迁出虫量;江南及长江中游稻区提高防效, 减少虫源迁出及其在当地为害;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压前控后;西南稻区分类指导、适期防治;北方稻区加强虫情监测, 做好后期防治。三是小麦锈病源头治理对策。大力推行对小麦条锈病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的治理策略。实施以越夏区治理为基础、以越冬区控制为关键、以流行区预防为重点的技术路线, 以及作物多样性、品种多样性、措施多样性等措施。2005年—2007年推广应用品种、作物、措施等多样性防控技术252万hm2, 有效控制了小麦条锈病连年暴发的势头。四是重大植物疫情控制对策。启动了苹果和柑橘疫情非疫区建设, 以及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等项目。目前正在加大投入, 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3. 技术模式不断创新

一是以基地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 按照目标产品的生产标准, 制定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使用技术规范, 生产绿色农产品。如北京东升方圆公司与先正达公司 (提供农药) 和嘉吉公司 (提供化肥) , 通过联合推行农资采购、供应、使用和服务的“四统一”农资连锁经营, 促进绿色防控。二是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针对作物生长期全过程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组装、集成多种植保产品和技术, 实施全过程绿色防控, 生产绿色农产品。如绿色大米、绿色蔬菜、绿色水果和绿色茶叶等。三是以靶标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针对重点有害生物, 组装、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如黑龙江省集成推广杀虫灯+赤眼蜂+白僵菌的全程控制玉米螟技术, 年应用面积超过66.67万hm2;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采用传统糯稻+现代高产品种的生物多样性技术防控稻瘟病, 1998年—2007年累计推广233.33万hm2以上。四是以产品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以作物为主线、以绿色植保产品为核心组装、集成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如在水稻上采用佳多频振杀虫灯+鸭/鱼等、在玉米上采用杀虫灯+赤眼蜂/白僵菌等、在蔬菜上采用杀虫灯+色板/紫外线等、在果树上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色板等, 以及在水稻上采用性诱剂+天敌、性诱剂+生物农药等, 在蔬菜上用性诱剂+色板、性诱剂+微生物农药等。五是以设施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针对设施地特殊环境条件组装、应用相关绿色防控技术, 如设施蔬菜与水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等。

4. 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一是数字化预警。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与全国600个以上农业病虫害监测点联网, 采用网络化传输、自动化处理、可视化发布、智能化管理, 实现了重大农业病虫害数字化预警。二是网络化展示。经过多年建设,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覆盖主要作物、所有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展示网络已初步建成, 并已成为各级领导的指挥田、农技人员的试验田、农民的培训田。三是参与式培训。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体的参与式培训, 已在全国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水稻、棉花、园艺等作物上广泛开展。四是配送式服务。对农业生产资料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进行销售, 并在农业主产区建立连锁经营网点, 就近送货上门, 或技物结合服务到田间地头。五是专业化防控。以植保协会、植保专业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多种模式开展专业化防控, 截至2008年, 全国有农业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组织超过20万个, 年平均专业化防治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10%以上。

5. 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一是政府主导机制。根据公共植保的要求, 各地将植检和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工作定性为政府行为, 由各级政府发布防控预案, 或启动应急响应;在管理上实行属地管理, 逐级建立了指挥机构,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在组织方式上实施政府负责,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二是联防联控机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 形成了以中哈合作防控蝗虫、中越合作防控水稻“两迁”害虫为主要内容的国家间联防联控机制;以北京周边蝗虫、草地螟防控为重点, 形成了区域间联控机制;以冀、鲁、豫防控东亚飞蝗, 青、藏、川防控西藏飞蝗为重点, 形成了省际联防联控机制。三是督导落实机制。从农业部开始逐级组织督导组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 开展督查。主要是查病情虫情、用药状况、农药情况、防治组织、防控目标等。四是投入保障机制。中央财政2003年—2008年对重大病虫害防控补贴超过10亿元, 涉及水稻、小麦, 蝗虫、鼠害等;地方财政对重大农业病虫害应急防控与疫情扑灭也给予了适当补贴。五是依法管理机制。目前, 已经完成《农药管理条例》和“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修订工作, 《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即将发布,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之中, 《植物检疫条例》修订工作已经启动;一些地方先后颁布了《植物保护条例》及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农药管理等方面的法规条例。

三、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显著成效

1. 提高了植保技术到位率

一是测报准确率不断提高。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92%以上、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8%以上;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程度预报准确率100%。二是技术普及率不断提高。近5年累计建立的国家病虫害综防示范区超过950个, 带动各地建立示范点2 000个以上, 示范区面积超过40万hm2次, 辐射带动面积666.67万hm2次。三是技术入户率不断提高。通过电视信息入户, 全国2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1 350县 (市、区、旗) 植保机构开展了电视预报, 覆盖观众3亿人次;近5年累计培训农民综合防治和安全用药技术3 700万人次。

2. 促进了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作物病虫害年防治面积从2000年的2.02亿hm2次增加到2006年的2.73亿hm2次;年挽回粮食产量损失从2000年的422亿kg增加到2006年的625亿kg, 2000年—2006年累计挽回粮食损失3 392亿kg。以水稻病虫害为例, 年防治面积从2000年的1.19亿hm2次增加到2006年的1.69亿hm2次 (增加了42%) ;年挽回水稻损失从2000年的234亿kg增加到2006年的421.5亿kg (增加了80.1%) , 2000年—2006年共挽回水稻产量损失2 085.5亿kg。

3. 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高毒农药使用率不断降低。通过实施高毒农药替代项目, 高毒农药使用量从2000年前的35%左右降到2006年后的10%左右。二是农产品农残不断降低。据农业部监测, 2005年37个城市蔬菜农残监测的合格率为94.2%, 到2006年合格率提高到94.7%, 2007年继续上升到96.7%。

4. 促进了农业生态安全

通过小麦条锈病菌源地治理, 病菌源地生境改善, 生物多样性提高, 病害流行强度降低。通过实施绿色防控, 农药面源污染降低。近5年绿色植保技术累计示范面积超过40万hm2次, 辐射面积666.67万hm2次以上, 减少用药0.6万t, 相当于减少农药面源污染0.4亿~0.47亿hm2次, 产生环境效益近50亿元。

5. 促进了农业贸易安全

一是促进了国内农产品鸭梨在澳大利亚市场检疫准入, 河北鸭梨在美国市场的再次检疫准入, 并且苹果输美市场检疫准入谈判取得重要进展。二是降低了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风险。根据国际检疫规则和标准, 通过隔离检疫, 及时拦截了从日本、韩国等国家引进的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葫芦科作物种苗, 从德国引进的感染栎树猝死病的杜鹃苗木;及时阻截了苹果蠹蛾、柑橘溃疡病、马铃薯甲虫等疫情的人为扩散。

四、大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对策

近年来, 虽然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够到位。目前, 各地对于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工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层热下层凉、业内热业外凉、内行热外行凉、会上热会下凉的现象。二是改革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顺畅、运行机制不灵活、推广方法不适应、人员队伍不稳定。三是建设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植保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病虫害监控网点不够全面、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工作手段不够完备。四是支撑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过硬产品、集成创新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五是保障不够到位。各地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问题, 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仅占50%左右, 工作经费更少。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每年投入为0.2元/0.067 hm2,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并且, 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植物保护法》。因此, 大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1. 深化思想认识

充分发挥示范的辐射作用, 典型的带动作用, 舆论的引导作用, 努力营造全社会普遍了解、深刻认识、大力支持、合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良好氛围。

2. 推进改革创新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以及农业部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精神, 积极推进植保体系、体制、机制与方式、方法创新, 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 建成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 乡 (镇) 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 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

3. 加快建设步伐

通过新一轮植保工程项目实施, 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控技术指导和应急防控、农药管理等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逐步形成由国家、33个省级、333个市级、2 493个主要农区县 (场) 级和全国按每0.33~0.4万hm2耕地设立的1个病虫害监测与防控指导点 (全国共计37 395个) 组成的覆盖全国、运转高效、反应迅速、功能齐全、防控有力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体系, 努力实现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字化、防控专业化和疫情控制区域化, 显著提高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

4. 提高支撑能力

通过重大科技工程、科技支撑计划、产业体系建设、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国际合作交流等项目的实施, 储备一批先进技术, 研发一批实用产品, 培养一批懂政策、明技术的人才队伍, 为大力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提供强大支撑。

5. 强化保障措施

在经费保障方面, 要按照上下连动、分级负责, 中央主投、地方配套, 中央养事、地方养人的原则, 保障“四费” (人员和公用经费、条件和手段建设经费、队伍建设经费、推广项目经费) 。人员和公用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负担, 县财力难以负担的, 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补助。其他三方面经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在法规建设方面, 要尽快制 (修) 定有关植保方面的法规与法则, 以及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 努力营造依法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良好环境。

公共植保 篇3

现代农业生产中,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与“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 一定程度上, 导致当前病虫害的重发频度加大, 病虫害的威胁程度日趋加重。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 不少农户加大剂量使用化学药物, 导致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加重环境污染, 进入防治恶性循环的误区。当前, 顺因时代发展的要求, 非常有必要贯彻和实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确保病虫害防治的高效性, 为农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保驾护航。

2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下的病虫害防治

2.1 鼓励规模化种植, 营造统防统治的大环境

目前, 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 难以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落实具体。由此, 建议地方政府出台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土地经营模式。传承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采取有效的措施, 加快土地的流转, 一定程度上形成规模化的种植生产经营, 实现种植集约化、规模化, 营造病虫害统防统治的新氛围, 畅通病虫害防治渠道, 为综合防治病虫害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2 全面统筹规划农业建设,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今后农业生产用的补助款, 不建议直接拨给基层农户。而是, 建议拨款给基层乡镇政府, 由其统一规划使用。根据本乡镇农业建设实际情况, 将补助资金因地制宜地地用于土地平整、渠道沟通、田间打井、发展喷灌技术, 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 真正实现“涝能排, 旱能灌”的目标。用补助资金对农田、沟渠、路边、地头、甚至村庄的杂草进行统一灭除;对病虫害防治中的药械、农药、抗病虫良种、拌种剂、土壤消毒剂等, 尤其对实施物理防治方法中的诱虫灯具、性诱剂、诱板、避虫网膜和生物防治方法中的生物农药以及化学防治方法中熏蒸剂、烟雾剂、长效颗粒剂等, 实行统一购买, 统一使用, 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政府对于以上涉农补助资金要严格监管, 确保专款专用。

2.3 化学防治科学化, 推广示范非化学防治

2.3.1 化学防治科学化

今后害虫的防治, 应落实到具体的指标, 防治效果要达到85%左右。同时, 还能给天敌留有足够的粮食;病害的防治应及时, 甚至提前预控, 不要在发病后才采取措施;长时间栽种的土壤, 有带菌的可能, 早期应注意消毒处理;播种用种子, 通过拌种杀菌剂或浸种的方式, 达到灭菌的目的;化学药剂的使用, 应控制在恰当的用量。同时, 建议推广植物源农药和生物农药;做好病虫害检测工作, 适期注意统防统治, 实现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尝试创新用非常规的防治方法, 比如:2代玉米螟和玉米穗蚜方式, 可尝试用烟雾剂的方法;防治一些杂食型的害虫、飞翔能力较强的害虫, 应注意早期早春宿主的防治。

2.3.2 推广示范非化学防治

1) 化学防治危害大, 可考察推广示范非化学防治。比如:合理轮作, 是预防因连续多年栽种同一作物而导致的土传病最有效的方法。这些年, 小麦纹枯病、大豆疫霉根腐病等频繁发生, 用药施治效果不是很理想。此时, 尝试通过合理轮作的方式, 能达到短时间有效预控此病的目的。原先种植小麦的, 改为种植豌豆、油菜;原先种植大豆的, 改为种植花生、玉米等等。条件允许的, 建议水旱轮作。

2) 注意保护害虫天敌, 天敌昆虫、青蛙、鸟类等等, 都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或通过人工饲养, 释放天敌的方式, 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 测土配方施肥, 合理配施氮磷钾肥, 注意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

4) 精选抗病良种, 准备栽种作物前, 精选良种, 剔除问题种源, 同时, 通过药物拌种、充分晾晒、温汤浸种等方式, 达到早期防病的准备。

5) 合理间作套种, 尽量减少插花种植, 种植作物区域化, 尽量减少种植区域内的作物品种, 对有诱集害虫发生的套作作物及时集中开展防治, 严禁果园套作农作物;农田管理精细化, 及时中耕、开沟、培土、整枝、打叉、去老叶、去顶心、去病虫株。

6) 采用黑光灯、性诱剂诱杀多种害虫, 用黄板诱杀蚜虫、银灰膜避蚜虫、飞虱等, 如使用性诱剂诱杀食心虫类害虫和鳞翅目害虫 (梨小食心虫、玉米螟等) 。

7) 田间管理时把病虫带出田外销毁, 严禁随意丢弃田间;作物收获后应彻底清洁田园, 尤其是蔬菜田和果园, 应将病虫果菜、草种、残枝落叶带出田园外销毁, 并在田园喷施杀菌剂消毒。

3 结论

近年来, 病虫害间歇性或连续重发危害, 除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气象因素外, 与“公共植保, 绿色植保”理念为贯彻病虫害防治始终与之相违背, 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就现时代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理念。现阶段, 想要把这一理念贯彻病虫害防治终末, 必须要鼓励规模化种植, 营造统防统治的大环境;全面统筹规划农业建设,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化学防治科学化, 推广示范非化学防治,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防治措施, 才能真正做到顺因时代发展的要求, 贯彻和实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确保病虫害防治的高效性, 为农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保驾护航。

摘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就现时代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健康的、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理念。现阶段, 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贯彻到病虫害防治终末, 必须要鼓励规模化种植, 营造统防统治的大环境;全区统筹规划农业建设,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化学防治科学化, 推广示范非化学防治, 通过这些切实有效防治措施, 才能真正做到顺因时代发展的要求, 确保病虫害防治的高效性, 为农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保驾护航。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姚珍贵.构筑公共植保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福建农业, 2009, (2) :25-25.

[2]余璐.依托科技发展构建兵团新型公共植保体系[J].农业科技通讯, 2013, (6) :31-34.

上一篇:短信教育下一篇:从辩证施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