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前景

2024-05-24

职业发展前景(共12篇)

职业发展前景 篇1

序言:在知识和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是不能完成的, 还需要拥有高技术的人才, 而技能型的人才是依靠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来实现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当前的职业培训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 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

一、当前职业培训工作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1. 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的技能培训

在我国《劳动法》中有明确的规定,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 对规定的职业要制定技能标准,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这一项规定确定了国家推行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坚定的法律依据, 对从事专业性比较强, 涉及比较广的工作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并且取得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对于城乡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都可以参加这一类的培训, 一般都是由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项目。

2. 创业培训

国际劳动组织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 专门组织开发了《创办你的企业》的培训项目和资料, 《创办你的企业》是《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的一部分, 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得到了使用。2000年, 这项培训被引进到中国。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主要是针对失业或者是低学历的毕业生。

二、职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职业培训的认识不足

目前整个社会在观念上重视的是学历教育, 对职业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思想“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收入分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 企业技术单位的工人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要远远的低于事业单位的职工, 经济上分配的不均匀就决定了整个社会重视学历教育的现象[2]。这是阻碍职业培训发展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对职业培训的理解非常的片面, 提到职业培训首先想到的是下岗事业人员或者是技工。

2. 职业培训相关法规不完善

中国的职业教育已经不断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对职业培训的工作也相对重视, 但是有关职业培训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到目前为止, 有关的法律只是在《劳动法》、《就业促进法》中有所体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家开展的职业培训工作基本上都是根据临时性的政策文件或者是地方政府颁发的条例来进行的。制度上的不足导致用人单位认为人员的培训可有可无, 职业培训机构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官办机构较多, 职业培训的机会少, 培训的效果也比较差。

3. 企业、劳动者培训积极性不高

在目前各大企业招工困难的情况下, 企业不愿意进行职业培训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自行培训员工的成本太高, 第二是不希望员工掌握系统的技能之后会跳槽。对于员工而言, 培训的次数越多, 自身的技能就会得到提高, 这样就会有更多就业的机会。企业不希望自己的培训成果换来的是员工的跳槽。普通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主要也有两点原因, 首先是大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 不喜欢学习, 即使有培训也不愿意参加, 其次是企业确认的现象让劳动者认为就业没有压力, 不用培训也能找到工作。

4. 职业培训质量不高

培训的质量是技能培训最终的目标, 目前我国职业技能的培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相关部门对职业培训的结构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没有建立职业培训结果的测评标准。另外培训仅仅是限于知识和技能上的考核, 并没有将其提升到工作绩效和提升社会效益的层次上。最后是职业培训结果评估的方法单一, 一般是通过培训, 参加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就是职业培训结果的唯一评估标准[3]。这个就让各个培训机构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得到从业资格证书, 获取更多的利润而采取一些偏门的方法去帮助学员获得证书, 导致整个社会的证书含金量逐渐下降。

三、建议和对策

1. 转变观念, 拓宽职业培训机会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只是分工不同, 职业培训是劳动法赋予每个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所以所有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培训的机会是对等的, 职业培训的机会应该分布给所有劳动者, 包括在职劳动者和失业后再次就业的劳动者, 职业培训是终身学习的基本观念, 也符合了构建学习和知识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 完善制度, 规范职业培训管理

目前我国就业形式严峻, 就业压力较大, 需要通过完善的法治化制度来促进就业, 提高就业水平, 目前我国有关的法律条文是穿插在劳动法中, 并没有一套系统的法律来规范和完善职业培训的工作。以后我国在完善立法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在职业培训的对象、方式, 范围以及经费等等细节方面都做出详细的指导。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完善我国的职业培训工作。

3. 调动职业培训积极性

将职业培训和职业晋升挂钩, 根据员工的需要制定培训的内容, 提高培训对员工的吸引力以及培训之后员工的待遇, 给接受培训的员工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虽然在员工接受培训之后可能会出现跳槽, 这对于单位来说是一项大的损失, 但是接受职业培训是每一个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在培训的过程中也付出了自己的成本。从令一个方面来说, 员工在掌握高技能之后跳槽的现象也对企业单位有着鞭策的作用, 促进他们更快的发展。

4. 科学评估, 提高职业培训质量

培训的质量是培训市场良性循环的基础, 所以应该注重培训前的质量评估, 培训期间的质量监控, 培训之后的质量跟踪以及对比[4]。还要委托专门的评估机构对职业培训的结果进行公开性评估。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资格证书职能成为评估的一种而不能成为主流, 我们对职业培训结果的评估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员工在技能上的提升。

四、总结

我国职业培训的工作需要一个长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和改善问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职业培训工作一定能够走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提高我国就业人才的水平,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山, 张越.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运筹与管理, 2005 (5) :117-122.

[2]张前进, 方岳.人才战略与中华经济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3]周燕, 王超.职业培训工作发展的前景[D].人力资源报, 2008.

[4]袁志刚.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N].经济参考报, 2005-4-23.

职业发展前景 篇2

中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对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对学计算机处于迷茫期,心里就会想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而且现在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那学电脑还有前途吗?我们先看一下中国对计算机人才的缺口有多大。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我们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每年至少存在100万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缺口,以及30万软件人才缺口,那么从-20中国IT行业以18.5%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这时候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计算机人才缺口每年都呈增长的趋势,所以学计算机不必担心没有前途,只要你学的好就不用担心前途问题,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想学IT,中国的教育无非只有两条道路,一条路是走学历教育道路,将来拼的是文凭。我们都很熟悉,就是应试教育,千万人过独木桥,大部分孩子成为了炮灰和陪读;另一条路是走职业教育道路,将来跟人拼的是技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计算机,推荐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因为IT行业本来就是重技能,轻文凭的,微软集团老总,曾经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甲骨文公司老总,也是曾经的世界首富埃里森、还有我们所熟悉的苹果老总乔布斯,都是大学辍学连学士学位都没有的人。可见学计算机最重要的是技能教育,学历神马的在其他行业可能是个宝贝,在IT行业可就不怎么看重了。

想要学好IT技术,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学校比较好呢?品牌大、口碑好、实力强、就业好的学校是我们的首选。四川新华电脑学校作为中国电脑教育第一品牌,办学27年来,汇集了大批电脑教育精英。拥有一支强大的“双师型”讲师团队,主要讲师都曾在浪潮、中创等大型IT企业负责项目开发,实战经验丰富,为学员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障。同时,学院拥有3000多台联想、苹果品牌高档电脑,保证人手一机,每天提供3小时以上的上机操作,理实一体化教学机房设施设备齐全完善,实习实践环境一流,是四川省最大的IT电脑学校院。年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最好的电脑教育品牌,为你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发展职业教育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方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29-0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庆阳市作为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需要推进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转型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保障。

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顺应人口和经济的变化,推动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二是职业教育有助于满足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三是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生产率,改善民生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较大发展,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社会急需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我市整合职教资源,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成效显著。

但是,目前庆阳市的职业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进一步破除重普教轻职教、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同看待,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门槛低、出路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低,很多学生是在考取普通高中、大学无望的情况下才选择读职业学校。这非常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通过教育系统内部的调整和改革,给予职业教育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中职教育的办学层次。

另一方面,完善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职校毕业生的收入和福利水平,优化职业教育的就业预期。这样,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会提高,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三、加强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目前,庆阳市已建立了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在内的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庆阳市职业教育集团,但这一机制尚不能有效协调各方利益,仍然存在教育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改变这一局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人社和教育部门)、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特别是让行业、企业成为办学的主体之一,让他们参与制定办学标准、提供优秀实训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实习,把职业教育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作为企业,当前,至少应在两个方面对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一是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项义务和条件,企业可选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二是企业利用自身的产业环境与技术力量优势,有计划地为职校教师提供职后提升培训和专业转岗培训,以缓解当前职业院校师资不能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的矛盾。

四、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初中毕业生在学习成绩良好的情况下,不会将职业学校作为升学的首选。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进入职业学校是在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无奈的选择,这种现象不仅造成职业学校无法招收到真正大量高素质的学生,而且这些因素会对学生入校后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应放眼长远,放眼全球,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这个问题上,南方一些职业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相对闭塞的西部职校来说,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办学模式,围绕地方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应改变引进人才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重点看人才的实际水平和技能,积极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为职业学校的师资注入新生力量,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浅析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前景 篇4

关键词: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

大专学校辅导员是伴随着当代社会大专学校教育工作细化分工而产生的, 并随着大专学校教育工作细化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的职责方式。因此, 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也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概况

近来年, 随着大专院校扩招规模日益增大, 国家对大专学校学生思想政治职责开始重视, 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 辅导员是大专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关键构成要素,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职责。由此可见,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 是大专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职责的策划者、实施者和培训者。

在此背景下, 大专学校辅导员以任课教师兼职条件结束, 代以全职辅导员, 全职辅导员既属于教师范畴, 又与专职教师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说, 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内涵丰富, 涵盖了辅导员业务素质、业务技能、业务规范三个方面。同时, 在辅导员职业队伍构建过程中, 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并且也在积极探索应对的途径。

二、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问题分析

1. 成员数量不足

随着大专学校招生数量的增长, 辅导员职业队伍成员数量也在扩充, 但也有部分院校难以达到国家要求的辅导员与学生数的标准比例。这种问题造成管理学生的力量不足, 难以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的学生甚至一个学期都见不到辅导员几次, 这种效果与国家针对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规定显然不符。

2. 缺乏工作经验

大专学校有全职和兼职辅导员之分, 但在实行全职辅导员时普遍造成人员不足的问题, 或吸收其他工作人员调岗申请, 或从外部公开聘任。调岗人员大多数理论水平与辅导员职责标准相差甚远, 而从外部公开聘任的多为应届的大学毕业生缺乏经验, 甚至还未完成从学生到学生辅导员的角色转换。

3. 职业队伍不稳定

在大专学校, 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人员, 直接对大学生管理各方面负责, 职责任务重, 内容繁琐, 且休息时间难以保障。无论从工作职责强度或工作艰苦性来讲, 都是应当充分肯定和分配倾向的工作。然而, 在各大专学校, 仍然将辅导员职责工作低于专职教师来区别对待, 在绩效考核算时又未通过相关的途径将其日常工作作为一般课时, 而以行政人员对待, 使得辅导员待遇、职称及社会地位远远低于同年龄段的专职教师, 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不满, 导致辅导员职业寿命短, 队伍不稳定。

三、推动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1. 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

部分大专学校辅导员为了能获取参评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 在职责繁忙之余坚持上课。在精力有限的条件下, 或教学质量不高, 或本职职责受到制约, 顾此失彼的问题频繁发生。所以, 必须革新观念, 将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长期化、体系化、课时化, 有效应对辅导员教学职责量不达职称评定标准的问题。可以尝试把学生活动也纳入到评估辅导员绩效评估之中, 将其作为专任教师对待, 才能有效应对其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困境。

2. 对辅导员开展职业发展培训

大专学校辅导员职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人们对于该项职责的高度重视, 需要管理观念的更新, 需要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 这就必须要提升对辅导员工作开展一系列培训。从院校管理层面, 应构建起辅导员职业发展培训体系, 使其明确职业发展道路, 以及本职职责所应具备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技能, 策划其开展思想政治经验交流, 开展业务培训, 使辅导员可以积极对自我和职责有理性认知, 并且确定努力的方向。

大专学校辅导员职责应当有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队伍, 应当有各方面涵盖了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理论支撑, 应当有较强的交流能力, 应当有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 这一切与辅导员本人有关, 更与其职责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只有认真分析问题, 构建通畅的辅导员工作发展空间, 才能, 进一步提升其职业向明朗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樟杰, 沈研.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1) .

[2]冀学锋.论高校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6 (06) .

[3]杨晨光.优秀人才就这样被吸引过来上海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纪实[J].上海教育, 2006 (05) .

[4]赵庆典, 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2) .

职业发展前景 篇5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当前,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实现“三先”目标的要求,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全民素质、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再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站在加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市的职业教育起步于八十年代初,现建有职业高级中学两所----市职教中心和××职中,均为江苏省合格职教中心;一所民办新世纪学校;另外还有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学校、供销学校、卫校等四所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部门学校。

市职教中心建于1985年,现有教职工164人,其中专任教师92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78人,实习指导教师22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84人;校园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家电多功能实验室、财会模拟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工艺美术室、家电实习操作车间、汽车维修操作间、钳工、焊接车间、烹饪操作间、缝纫车间等实验实习场所。现开设汽车驾驶与维修、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美术、烹饪、电子电器、保安、焊接、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等十余个专业,共33个教学班,在校生1299人。其中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被评定为徐州市示范专业。

2004年该校毕业生有89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录取9人,专科录取72人,除此以外,其它350名毕业生全部安置就业,就业率100%。

××职中建于1982年,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8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0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3人;校园占地137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有oeh多媒体教学网络、闭路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工拖动实验室、家电七合一实验室、高速缝纫机实习室、烹饪操作室等实训场所。学校现开设服装工艺、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电子电器、电子技术、烹饪、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共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580人。其中服装工艺、机电一体化专业被评定为××市示范专业。

2004年该校毕业共有130人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本科录取11人,专科录取112人,剩余100名毕业生全部安排在上海、苏州等地就业。

××市新世纪学校作为一所开展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两年培养和输送出电子技术专业学生400余人,就业率达到100%。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在校生约36000人,职业学校在校生仅3000余人,与上级要求的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人数比例大体相当差距很大,比例严重失调。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富民强市,争创“三先”,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化步伐逐渐加快,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大增,而目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数量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尽可能多的培养技术精湛、技能高超的技师和复合型技术工人,才能不断满足我市工业化进程对各类实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市作为人口大市,每年都要新增10000余名劳动力,这些人没有经过技能培训就走上社会,文化层次低、技术水平差,制约了我市的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因此,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2、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我市现有的两所职业中学---市职教中心和××职中均为省合格职教中心,但两所学校在校生总数不足3000人,且硬件设施不足,设备简陋,师资薄弱,经费匮乏,难以担负我市经济发展对大批技术工人需求的重任,因此,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职业发展前景 篇6

关键词:女性职业 影响 性别分析

职业女性职业发展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职业期望社会性别化导致两性对职业与家庭的追求不同;劳动力市场社会性别化遏制了女性的职业升迁;父权制导致组织的性别策略。以上三个因素遏制了职业女性的职业发展。

▲▲一、职业期望社会性别化导致两性对职业与家庭的追求不同

职业期望使人们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计划、职业的可能发展作出的展望。职业期望与职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即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当职业期望与职业发展相一致的时候,二者是互相促进;当职业期望与职业发展不一致时,二者会产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从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来看,事业与家庭孰重孰轻是个人可以商榷的问题,但不同的行为取向将影响两性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分野。人们普遍期待男性在事业上的发展,因为男性毕竟是一家之主,也普遍期待女性应该更多的对家庭承担责任。一项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表明,虽然男女大学生都谈到了事业和家庭,但没有任何一位女性谈到要将事业放在家庭的前面,相反,有些男性承认他们的事业永远是第一位的。

其次,成就目标的大小影响着人们在未来职业中的努力程度。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女性成就之所以比男性低,主要原因是两性之间的成就动机存在差异。传统观点认为,女性的成就动机,即他们对杰出的需要比男性低,对此的批评是这种传统的观点是建立在传统的成就—唤醒的模式基础上,其研究程序并不适用于女性;当使用不同的成就—唤醒指标时,女性会表现出比男性更高水平的成就动机。

人们普遍相信,两性具有相同的成就动机,但由于社会化过程中两性接受了不同的固定化的旗帜,以至于男女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理念和工作理念,也就塑造了他们不同的成就目标,男性更多地期待事业成功,女性更多地期待家庭的完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两性从家庭、同辈群体、教师获得与性别相关的期望,他们不仅获得了对成功的理解,也学到了与性别相关的成功方向,女性很有可能调节自身的成就目标以满足社会的期望。

▲▲二、劳动力市场社会性别化遏制了女性的职业升迁

劳动力市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统一市场而是分化的市场,社会性别因素作用于劳动力市场而使女性在升迁方面处于遏制状态。

首先,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化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主要可以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即它既可以指一个组织内部的劳动力供求,也可以指某一职业的劳动力需求,还可以是某一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我们可以通过对组织内部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分析来揭示社会性别因素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遏制作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升迁即职业发展不仅受个人能力的影响,而且还受限于老板可能提供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与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相关。而老板提供的不同的发展机会使得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些机会变化是一个衔接的过程,即后一个发展机会是建立于前一个发展机会基础之上的。较早的提升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作队列的性别化(the gendering of job queues),即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在需求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当内部劳动力市场出现职位的空缺时,它首先会对内部劳动力市场打开,由于社会性别因素的影响,老板首先会对男性劳动力提供职业发展机会,进而男性会在下一次的职业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女性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多数女性根本无法进入到具有内部劳动市场特点的机会,因此首先失去了以此职业发展的机会,即进入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只能在中小企业就业。其二, 女性即使进入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她们依然缺少发展链条,在职业升迁的等级链中,许多位置对女性是“封闭”的。

其次,劳动力市场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等级化的劳动力市场,即可以分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较高职业技能和技术专长的高级劳动力市场和没有什么文化以及职业技能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劳動力市场的等级化是指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从次级到高级劳动力市场具有不可进入性或高级劳动力市场排斥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性别分割是劳动力市场分隔的标志之一。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的概念首先应用于种族研究,总所周知作为劳动力的黑奴从来没有获得过权利和地位,其种族分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自由资本主义以及全球资本主义的时代。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sex segregation)是指由于性别差异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值,男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构成了两性制度化的社会距离,甚至出现了男性劳动力市场和女性劳动力市场之分。

女性劳动力市场多被局限在次级劳动力市场中,高级劳动力市场对女性是隔绝的,她们无力改变处于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地位。首先,传统女性在接受文化教育与生产技能教育方面由于家庭对社会性别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即女性的文化教育和生产技能的教育远远不如男性,因此,客观上造成女性进入高级劳动力市场的不可能性;其次,由于女性担负着生育功能及洋芋职责,使得老板在对女性时间成本和未来发展预期上倾向于男性。女性的生育功能逐渐的在劳动力市场中产生了惯性的处理,进一步使女性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三、父权制导致组织的性别策略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出发,不仅需要探讨工作组织中两性角色的不平等状况,更要探讨现代组织是如何以一套特殊的相别分工发展起来的。现代组织以传统的父权织为基础,依靠科层制组织形态建立了一系列的职业位置的性别结构,使两性在这一结构中被组织有选择的进入职业场所。这主要表现为职业的性别隔离,即把女性置于低报酬、没有发展机会的工作岗位上。女性在职厂商被视为廉价的、可靠的、好管理的、没有发展机会的工作岗位上,根本就没有被赋予与男性相同的事业发展机会。职业场所中发展出来的性别歧视依靠组织策略实现了组织中的父权制。

第一、在观念层面上,雇主们及男性依照职业发展的惯性思维认为女性是情绪化的,适合从事与照料、照顾他人有关的工作,比如秘书等,在思维方式上,缺乏理性,没有战略性思维,不具有开拓性精神,因此女性根本无法进入管理者的行列。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管理者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而男大学生则不同意这种说法。男大学生认为她们情绪化、思维没有逻辑、感性化,不是个从事思维严谨的管理工作,研究认为,由于一般的管理者和行政人员大多为男性,他们主宰了高级主管的职位。他们对女性作出了不公正的评定,这使得女性失去了升迁的机会。

第二、在实际工作层面,男性更多的占据管理者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的工作过程当中,男性之间的氛围可以更随意,因此在遇到女性职业升迁的时候,他们会有益的回避女下属的发展。 同时,男性管理者认为与男性群体更容易沟通和达成一致,也理解他们的职业发展要求,因此会更多的注重男性的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是职业发展中的“男性同质社会性”(male homosociabiliti)。男性通过这种方式将权力保持在一个男性圈子内,并且只允许同一个圈子的成员接近权力。因此,女性首先被剥夺可晋升机会,其次被排除在对提升而言很重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究其原因是社会性别中的父权制在现代职业场所中的延续与反应而已。因此,在一个组织中,男性任用和升迁那些在性别、思维、言行甚至在外表上与他们近似的人员,而排斥“异己”,借口女性工作不积极而牺牲其工作发展机会似乎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导致女性在高层领导集团中的力量极其微弱。

第三、女性职业升迁遭遇“玻璃封顶”。所谓玻璃封顶是指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途径上,存在着一种看似存在,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发展路径,即女性的职业发展被一层酷似玻璃般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封闭了。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男人们在工作当中感到了来自女性的工作竞争的压力。女性的职业发展对男性的职业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在有限的资源的前提下,有意识的歧视女性不仅可以减少威胁,还能给雇主带来直接的好处。因为一可以压低女性就业者的工资,在此基础上,还使男性劳动者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

【作者简介】王美红,女,1975年生,籍贯:内蒙古包头市人,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中共包头市委党校教师

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发展史 篇7

1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发展的3个期

1.1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萌芽(雏形)期

对于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方面的论述,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前377)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记载有:“注意观察环境,以了解病人患病根源。”我国商周时期就有采矿冶炼(炼丹)技术,只是没有职业卫生方面的文字记载[2]。到了汉唐宋朝代手工业发展很快,宋代孔仲平(960—4127)在《谈苑》记载有:“贾谷山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及“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熏,头手俱颤。”上述记载阐述了矽肺和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表示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处于萌芽状态。明朝宋应星(1589—1666)著《天工开物》书,他记录了前人为保护工人免受职业病危害侵袭的方法:将楠竹凿空相互连接,用于煤矿井下排除毒气(瓦斯)及要求“烧砒工人应站在上风向3丈处操作”。这些记述可能是职业卫生预防知识方面最早的文字论述。14—16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是工业革命的导火索。在此期间德国的阿格里柯拉(Agricola、1494—1555)著《论金属》书,书中对金属的职业病危害有较详细的论述;意大利的拉马兹尼(Ramazzini、1633—1714)著《论手工业者的疾病》一书,书中记述了50多种职业病,对职业病有较详细的论述,他被后人尊为职业病之父。此时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已具雏形。

1.2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成形(冠名)期

18世纪欧洲发明了蒸汽机,随着纺织机械的革新,引发了第1次工业革命,也加快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19世纪德国电力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第2次工业革命。进入20世纪,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更为迅猛,高分子化合物、原子能、计算机的推广使用,形成了第3次工业革命[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分子化合物的大量合成和广泛使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职业有害因素引发了大量的职业病,这引起了一些医学家的重视和关注,此段时间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有重要贡献的有:英国的亨特(Henter、1889—4976)著《职业病》一书,要求医生询问病史时应了解同一工种人员是否患有类似疾病。美国的汉密尔顿(Hamilten、1896—1970)于1925年出版了《美国的工业中毒》一书,对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职业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防护有了更深入的阐述。18世纪到20世纪是全世界工业快速发展期,也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快速发展期,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已由简单的表象观察、常规的医疗诊治发展到使用精密仪器协助诊断,形成了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的趋势。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教学课程有: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职业病流行病学、工业毒理学、工业卫生化学、职业心理学、生物监测等学科。由于职业病产生于工矿企业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因此早期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冠名为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

1.3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深化(发展)期

目前,世界各国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视的,它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和职业病的防治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但职业病有害因素引起的机体损害还没有被完全搞清楚,对职业病药品的开发研究还没有找到药到病除的特效药。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不断发现给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职业相关疾病的研究、职业因素早期影响的预防等等,给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发展会使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处于一个发现、研究、攻克、发展的循环过程,这个期就是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深化(发展)期。

2 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3个阶段

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3个阶段是: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第1阶段为50—70年代,由于职业病防治工作与工矿企业的生产工人密切相关,当时很多专家学者著书立说多是以工业卫生和工业中毒冠名,我国早期出版的教科书就命名为《工业卫生学》[4],当时新中国刚建国,很多东西都是照搬苏联的模式,这段时间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以学术探讨、累积经验为主。上世纪90年代出版过《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4],20世纪末教科书及职业卫生工作中很少提到工业卫生学了,这是划定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的依据。第2阶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为70—80年代中期,由于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局限于工业,而对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不便解释,因此,—些专家学者建议以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代之,这是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由来。1965年,顾学箕编写了我国的第1版《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5],历经改版,目前,大学都还在使用这种教材。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是政府各部门关注、介入阶段。第3阶段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职业病的防治已从法定的职业病方面向职业相关疾病、职业有害因素的前期预防等方面发展,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已不能完全将其内容囊括其中[6],因此有学者提出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比较贴切,比较实际。何凤生主编的《中华职业医学》[7]正是引领这个阶段的前奏,这个过程正在推广使用中,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阶段是法制逐步完善阶段。

3 对新中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做出过贡献的人和事

3.1 对新中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

新中国成立时,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正处于快速发展中。为了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危害,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投身到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来,对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贡献卓著的有吴执中教授、刘世杰教授、何凤生院士等人,吴执中教授(1906—1980)著《职业病临床手册》、《矽肺的防治》,主编《职业病》等书;刘世杰教授(1913—2002)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劳动卫生学卷》等书;何凤生院士(1932—2004)著《中华职业医学》等书。另外,在职业卫生工作中知名度高的还有顾学箕、王世俊、刚葆琪等。在他们不懈努力下,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无论是医学教案的编排,还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都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

3.2 新中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大事记

1954年全国成立省一级卫生防疫站,下设劳动卫生科,表示我国劳动卫生工作正式起步。50年代后期—70年代,全国相继成立了省会城市、市(地级)、县各级卫生防疫站,下设卫生科或劳动卫生科,表示我国劳动卫生工作全面展开。1954年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1986年成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简称劳卫所。1956年成立中国劳动保护科学研究院,1971年下放北京市简称北京市劳保所。1956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声学研究室,1964年升格为声学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声学所。1979年北京市劳保所和北京市耳鼻喉科研究所共同制定了《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后经卫生部、劳动部批准为试行草案。1979年开展全国范围“五毒”(铅、苯、汞、TNT、有机磷)普查,摸清了我国当时职业危害较重、较多的行业及其危害程度、职业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我国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了依据。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是我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方面第1部法规,为我国职业病防治立法创造了先例。1987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尘肺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了我国职业病发病率中最高的尘肺发病种类、工龄、病死率、平均死亡工龄等基本情况,为我国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2002年5月1日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01年10月27日)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奠实了法律基础。

4 讨论

由于笔者对新中国职业卫生工作开展过程掌握得不够全面,对职业病防治、教学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在划分职业卫生工作的时段上是否准确,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和事的评价是否完整,有待各位同仁的讨论。但笔者的初衷是想对我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做出过贡献的人歌功颂德,是想让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有纪念意义的事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以利学者了解。更重要的是抛砖引玉,想以一己之议引来百家争鸣,激励职业卫生学科的学术氛围,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更上一层楼、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防治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目的 论述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做出过贡献的人和事,划分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发展时段,方便学术研讨。方法 结合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学科演变、职业卫生工作进展等资讯进行分析并予以确定。结果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可分为3个期和3个阶段,3个期为萌芽(雏形)期、成形(冠名)期、发展(深化)期;3个阶段是工业卫生阶段、劳动卫生阶段、职业卫生阶段。结论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学术性强,专业理论博杂,要想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工作中有所建树,必须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工作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遏制了职业病危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学习和掌握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知识,了解和熟悉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发展史,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及学术研讨有明显的帮助。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发展,3个阶段,探讨

参考文献

[1]陶细友.英国工业革命起源之我见,临沂师专学报[J].1987(4):22-26.

[2]周秀达,黄永园,余华钦.我国古代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史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12):43-45.

[3]彭献成.试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的原因[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6):92-96.

[4]仝锦陪.工业卫生学[M].上海:上海广协书局,1952:228.

[5]顾学箕,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5:31-75.

[6]于永中.劳动卫生工作发展方向[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18(3):129-130.

职业发展前景 篇8

1. 有利因素

(1) 会计环境优势。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知识经济、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 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一次次的会计制度改革, 逐步缩短了与世界会计工作的距离, 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与此同时, 我国的财税制度、审计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些, 大大增加了会计从业人员、会计教育人员的工作及学习难度, 但也为自身专业进步、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机遇。部分职业院校教师通过自身努力, 取得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评估师等多种资格, 并广泛参与了专业社会实践, 为个人职业能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会计专业基石。

(2)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类型, 肩负着大批量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 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及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包括政府部门、社会大众、及职业院校自身都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职业教育发挥出的优势及不足, 职业教育教学进行着一系列的尝试和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学习, 围绕地方经济办专业, 广泛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技能竞赛、专业比武、教育教学评价评比等多种活动地深入开展, 为职业院校教师个人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动下, 会计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3) 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从1990年开始, 各类职业院校纷纷开办会计类专业, 招聘会计类专业教师, 所以有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教龄在15年以上, 且有部分教师长期参与会计专业实践活动。在长期的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会计专业经验, 还丰富了教育教学经验。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个人特色:有的教师擅长案例教学、有的教师突出模拟仿真教学、有的教师实施理实一体、教学做融为一体, 有的教师各专业课程融汇贯通。

(4) 教师个人的不懈努力。终身教育在会计行业得到了最佳体现, 尤其是作为会计专业教师, 除了钻研教育教学外, 还要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会计专业理论及实践的学习上。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质量, 财税、审计方面的新制度新法规层出不穷, 会计类的资格考试难度加大, 且每年还受过关率的限制。为了取得全科合格证, 有的会计教师最短的要花费1年到2年时间, 有的甚至花了5年及以上功夫。经过教师个人的吃苦耐劳与不懈努力, 部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2. 不利因素

(1) 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由于会计类资格考试难度加大, 只有部分教师取得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 具有专业双师证书。具有双师证书的会计教师缺少大公司、大型企业会计工作的经历, 在教学工作中, 易受小企业会计工作特色的影响, 有时传递给学生的可能是一些负面的信息。部分教师没有取得双师证书,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 专业实践经验不足。受专业实践的影响, 部分会计教师没有足够的信心与能力来评估他人及自身的教学效果。多数会计教师专业实践的不足, 不仅是影响教师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与行业交流欠深入。多数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没有为行业、企事业提供服务的经历, 一半以上的会计教教师不能经常与行业企事业交流, 行业市场调研参与面窄。整体与行业交流不够深入, 接收行业信息滞后, 不能较好地把会计行业一线的变革补充到教学中来, 造成专业教学与会计职业岗位的部分脱节。与行业交流欠深入, 也是影响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一个因素。

(3) 专业教学背景的限制。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是由财经类专业院校直接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在早期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 较少涉及教学改革, 许多教师仅凭个人摸索进行教学。与此同时, 各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受市场调控, 专业招生时好时坏。在整个专业不景气的时候, 会计专业教师闲置或转入其他专业课程教学, 多数会计教师在继续学历或学位学习时, 也转向了非会计类专业。当专业市场好转时, 再转到本专业从事教学工作, 专业教学经历出现断层。会计教师专业教育背景的限制, 是影响教师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这一点在非财经类职业院校更为明显。

二、职业院校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1. 从社会层面上看

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 把扶持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作为企业的一项社会职能, 并在某些方面给履行该职能的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在企业与职业院校利益双赢的情况下, 企业才能为会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开方便之门。

2. 从学校层面来看

(1) 专业教育制度化。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现有会计教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经历和专业成绩来看, 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职业院校可制定相关的规定, 从制度上规范专业教师的后续教育。如现有的会计教师的学历晋升, 必须就读财经类专业, 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加大对现有会计教师取得会计系列资格的奖励力度。会计专业教师接受专业教育制度化, 从政策上引导会计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和专业优势。

(2) 以专业建设带动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要想会计教师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在会计专业学习和研究上, 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是根本保障。非财经类职业院校的会计类专业在本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居于支撑地位, 较长时间以来, 随着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 会计类专业几经跌宕起伏, 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色。但与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会计类专业相比, 仍有许多需要学习和进步的方面, 优势还不够明显, 在专业建设方面缺少主动性。只有本院校的会计类专业建设好了, 会计专业教师才有立身之本, 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的进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3) 创造多种条件拓展教师对外交流平台。对外交流是进行专业建设的一个必要条件, 专业教师要提高职业能力, 广泛的对外交流必不可少。从目前情况看, 部分会计教师对外交流较少, 一些对外联络交流的平台还有待建立。另外, 与企业、行业的联络与合作还有待规范和深入。学校应创造多种条件拓展教师对外交流的平台, 多角度提升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

(4) 针对年龄结构现状, 扶持并引进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在专业建设上, 而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专业教师。应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 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以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 数量充足、梯队合理、双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要提升会计教师的整体职业能力, 除了大力培养和扶持现有教师外,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可引进高学历的年轻专业教师, 更需要引进各方面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

3. 从教师层面来看

(1) 兼顾专业理论实践, 齐头发展。除了参加学校计划安排的培训外, 会计教师还有众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继续教育, 提升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可结合自身情况, 有选择地参加专业方面的专题讲座活动、参加有关的培训和进修活动。经常阅读专业书籍、资料, 浏览专业网站。参加会计资格考试是提升理论水平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有条件的教师可参加全国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相关的会计资格考试。积极主动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参加行业企业的活动。在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 进行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 撰写专业文章, 进行专业课题研究。

(2) 投身职业教育教学, 积极进取。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 也面临着挑战。作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 应主动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进取。主动参与教学改革, 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 撰写教改文章、推广教学成果。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参与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练习和学生毕业后的专业跟踪服务与调研。不断总结自己的职业经验, 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承担职教教学研究机构的有关工作。干一行、爱一行, 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才能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3) 克服职业倦怠, 树立专业信心。在与会计教师的相处与交流中发现, 部分教师感觉心累、易疲劳, 缺少动力与激情, 工作能少做就少做。除了年龄的因素外, 还有些是属于职业倦怠的表现。职业倦怠的关注和调整关键要靠教师本人。作为专业教师, 要想办法克服职业倦怠, 树立专业信心。要学会调整个人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 学会放松身心。要经常性地锻炼身体, 做好时间精力管理, 做到劳逸结合。要充分认识、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的职业需求, 与同事同行多交流、多合作, 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业能力。

摘要:我国会计改革、财税制度、审计领域的变化, 大大增加了会计从业人员、会计教育人员的工作及学习难度, 但也为职业院校会计教师的专业进步、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机遇。本文通过影响职业院校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提出了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能力,途径

参考文献

[1]胡淑珍等编.教学技能[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5.

[2]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5) .

职业发展前景 篇9

一、教师个人对职业倦怠影响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以及知识的更新和教育的方法进步, 对高职专业课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在学习和进修, 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 要求教师不但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技能。因而大多数教师都在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他们希望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但是由于学校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不能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很多老师即要面临知识和技能不足, 最总是教师身心疲惫和精神紧张。

二、组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工作是一项繁重而紧张的职业。近年来, 随着全国高职院校生源越来越不足, 每年招生的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差。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非常差, 并且教师的教学任务又普遍较重, 不少教师不但要完成理论教学而且还要完成实践实训课程教学, 造成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感。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管理难度极大。职校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不良习惯的困扰, 并且不易改进。有的学生不服从教师的管理, 也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心理。职业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一些学生问题, 有时学生问题并不一定马上得到解决, 需要长时间和多次的说服教育。那么时间已久教师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学校对教师不重视和缺少关心, 导致了很多教师的意见被忽略, 教师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和答复, 这些都会使教师失去自己存在的意义和工作动力。这些都增加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如今, 我们的社会、家庭对教师的希望越来越高、信任也越来越强,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完全依靠教师。甚至有的家长忘却了自己的职责。把学生学习和就业好坏全都有教师承担。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容易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社会上普遍认为本科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 并且受到“重知识轻技术”、“重智力轻体力”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使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低, 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就读高职院校。以上种种情况导致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情绪低落。在自己的亲戚和朋友面前也不好意识说自己的职业。久而久之, 对自己的工作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一种厌恶之情。

四、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消解策略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引起的, 且不同因素对职业倦怠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大力支持, 同时还需要学校和教师个人努力, 早发现, 找消除, 进而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缓解其倦怠的心态。本文分别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一) 从社会角度

首先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只有地位提高了, 这样才能调动教师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社会认可度, 要给予教师充分的社会信任。社会信任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是最大支持。教师的工作只有获得社会的认可, 教师会表现出强烈的干劲和自豪感。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建立一个由社会、家庭为主体的有效的社会支持。它将是教师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

(二) 从学校角度

为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高职院校首先加强涵式发展, 实现高职教育“以人为本, 能力为先”评价机制。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团结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其次是学校要注重教师职业发展, 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团结合作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才能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倦怠。

(三) 从教师人格角度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以及所肩负的责任, 并且树立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信念。其次是高职院校教师自己应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教师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是职业倦怠, 只要这有这样教师才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最后, 教师自身要学会工作压力的调节, 积极锻炼身体,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不断地学习技术和适应新的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在工作中体验快乐。

五、小结

总之, 为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身心健康, 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都要共同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心理, 是学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建立一支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的高职教师队伍, 促进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莉.重庆市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2]陆晓燕.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长、株、潭三市九所高职院校的调查[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07.

[3]张志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3.

职业发展与大学生职业规划 篇10

关键词:职业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观念,理性择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职业更新速度加快, 职业发展的变化情况和它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 职业发展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一般规律, 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科学合理地管理个人职业发展, 切合实际的选择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发展的内涵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 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的目标的过程。职业发展又称职业生涯, “是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 是由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担任的一连串工作职务构成的连续过程, 与组织关联密切。”[1](31)职业发展的形式主要有职务变动发展和非职务变动发展两种基本类型。

1.职务变动发展

职务变动发展包括职务晋升与平行调动两种常见形式。晋升是职业成功的标志, 也是职业主体劳动效率的动机来源, 它能提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促使劳动者在其职业活动中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 尤其是对初涉职场的新人, 效果更为明显。平行调动就是职业主体在同一级别的职务上调动, 尽管职务没有提升, 但是在其职业生涯目标上可以得到发展, 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并未其将来的晋升做好了准备。[2](159)

2.非职务变动发展

非职务变动发展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特别是在个人晋升空间较小的情况下, 非职务变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人追求职业生涯成功的需求。尤其是对于那些组织机构扁平化, 上层管理机构不断削减的单位和部门而言, 非职务变动发展已经成为个人晋升的代名词。换言之, 中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主要是非职务变动发展,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轮岗和换岗。

二、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社会分工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分化, 职业的数量、种类、结构、要求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从总体来看, 第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扩大, 职业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 职业分工逐步细化, 社会对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

1.全球职业发展趋势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 职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发展趋势:

第一, 职业更新速度加快。

职业更新速度加快, 主要表现在很多传统职业的快速减少、消亡和各种新兴职业的快速增加。从生产领域来看, 第三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政服务、旅游、保健、医疗、室内装修设计等许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职业层出不穷。此外,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术的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涌现出了诸如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生态农业工程师、园林设计师、生化试验师以及纳米、航空航天技术工程师等新职业。从新老职业对比来看, 一些老的职业不断衰退和消亡, 一些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和兴盛, 传统职业在新的条件下不断调整和革新。总的来说, 新职业所占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快速上升。

第二, 职业分工逐步细化。

从职业分工的发展历史和历程来说, 职业分工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放到细致明了的发展过程。职业分工从最初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一般分工到不同行业的特殊分工, 再到不同职业岗位的个别分工。职业分工可以说是越来越细, 越来越专业和具体。例如, 初期的农业如今已经分化成了粮食作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优良种培育、饲料加工、化肥生产等等职业。计算机网络出现后, 网络工程师、计算机软硬件工程师、网页编辑、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职业不断涌现。

第三, 专业化综合化并举。

职业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职业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技术方法和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比如, 医生这一职业的职业内容与其所要求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方法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地“望、闻、问、切”, 还需要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心理学、药物学、人体解剖学、医疗器械的使用等知识和技术。

职业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职业与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重叠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发展到今天, 一些行业的职业界限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藩篱, 变得越来越模糊, 不断朝着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同一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可能是身兼数职。如现在的高校教师身集教学、科研、管理等于一身, 有的甚至还是经营者和市场开拓者。

2.我国职业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和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劳动分工的模式或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些老的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着淘汰或缩减, 一些高科技、新能源和绿色环保行业逐渐兴盛繁荣。

第一, 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

从当前用工要求和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查情况分析来看, 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职业活动的内容, 已经逐步由简单向复杂方面转化。过去单一技能就能胜任的工作, 现在往往需要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作的内容也更加复杂, 往往需要的是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 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 职业岗位的范围和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接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 不同职业人员之间的交往和协作大大增加, 甚至很多职业还需要走出国门, 职业交往的内容、对象和方式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

第三, 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

我国经济结构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调整为创新型集约型发展, 要求社会成员具有创新意识, 逐步淘汰传统的落后工艺和落后产能, 提高科技含量, 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因此, 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对人才的需求已经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化,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将更受青睐。

三、个人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规划就是要对个人职业目标的选择以及如何积累职业目标的资本直至实现职业的过程进行管理。个人职业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 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不尽相同的, 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逐渐的形成职业自我, 即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目标可能同时有多个, 也可能不够明确, 甚至某些人一生都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只是在他们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 不得已才做出选择。总的来说, 个人职业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理性选择职业目标

能否理性选择职业目标, 直接关系到个人职业目标能否直接顺利实现。职业目标定的过高, 可能只是空中楼阁。反之过低, 则显得毫无意义。理性选择职业目标需要依据客观现实, 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 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 扬长避短, 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甚至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 及时调整择业目标, 不能固执己见, 一成不变。切忌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

(二) 积累职业发展资本

职业目标确定以后, 接下来就是如何积累职业发展资本、实现职业目标了。这就需要我们围绕职业目标制定一个实施策略, 从知识、能力、经验、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不断积累自己的职业发展资本, 也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杜林致.职业生涯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职业发展前景 篇11

[关键词] 气质类型;高校教师;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7-0052-03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殊不知,作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者的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趋严重。实际上,高校教师的工作表面看起来自由而有尊严,但很多教师的心理负荷已经到了临界点。虽然没有中小学教师那么多繁重的教学任务,但高校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越来越趋于的量化倾向,使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与科研成果紧密挂钩,让高校教师不堪其重,职称焦虑成为每一位沿着讲师—副教授—教授这个独木桥行走的教师的生活之绳。要在高校里取得学科地位和站稳脚跟,必须参与评职称,要参与评职称,就必须做科研。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与使命,往往在与科研的比拼中,淡出教师的视野。对于教学,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一套教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也在所不惜,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科研上。而往往,科研和教学是脱节的。我们往往看到一些大受学生欢迎甚至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教师,在连年的科研成果上乏善可陈,虽然经常被评为教学名师,甚至开的课程成为学校的名片,但科研成果的匮乏导致职称评定时的一再败北。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科研成果卓著的教授,在课堂上缺乏教学感染力,学生反映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他们拥有很多课题,发表很多文章,但教学能力却一直平平。当然,也有少数老师能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成为全能人才,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教学与科研, 作为高校教师的两个主要学术活动,有其共同之处: 都以知识为基本对象; 都为高级智能活动; 都需要主体的投入和创造性的激发。二者之间也存在不同,在对活动主体要求的性格特征、智力形态及二者的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活动目的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学活动是一个表达、反馈、提升的外向性过程,需要接受者的更多配合与支持,重在普及与传播,强调表达与对话;科研活动是一个探索、反思、构建的内向性过程,是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挑灯前行,发现未知,填充空白,往更深处进发。高校教师队伍是一个复杂的人才系统。从个人适配度和发展前景来讲,高校教师大体可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三类。是人的差异,导致了从事同样的活动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高校教师适合教学还是适合科研,从心理学和人才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类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侧重从气质类型的角度探讨高校教师的职业适配度与发展路径的选择。

一 高校教师气质类型的聚焦与阐释

气质属于人格的范畴,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是一个人建立正确而全面的自我认知的必要步骤。自我认知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充分了解了自己,特别是能力倾向、气质类型和性格之后,才能判断自己同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的最佳适配方式。霍兰德的“人业互择理论”就认为,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气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人的气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并不标志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水平,更不得用某种气质来评判员工的优劣,因为每种气质均有优缺点。如多血质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好交际、敏感;但易浮动、急躁不稳重。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失之鲁莽、易于冲动、准确性差。粘液质安静沉稳、自制忍耐;但反应绶慢,朝气不足。抑郁质细腻深刻、踏实细致;但多愁善感、孤僻迟缓。

一般来说,气质类型在个体身上表现得并不总是那么典型。大多数人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气质类型的混合体。但总有主要体现出某一类气质类型的倾向性。有研究者曾对教师的气质类型和教学风格做过探讨,认为不一样的气质类型体现出不一样的教学风格,而通过对230名学生做的抽样调查,发现学生喜欢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数多于喜欢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数, 喜欢前两者的人数高出后两者35. 6%。四种气质类型中,多血质和胆汁质都属于外向型的气质类型,而粘液质与抑郁质则属于内向型的气质类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以多血质或胆汁质气质类型为主的高校教师,更适合从事教学工作,享受教学相长带来的愉悦感,属于教学型人才;而以粘液质或抑郁质气质类型为主的高校教师,更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体味探究与发现的乐趣,属于科研型人才。

教学型的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注重反馈,鼓励学生发言,实现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相长。他们语言风趣,善于变通,不因循守旧,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注重发挥课堂艺术,为了有所成就而影响和鼓励他人,在教学中收获最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研究型教师,总体偏向理性而内敛,善于思考与发现问题,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在工作岗位上,冷静型的人能够与同事合作,而忧郁型的人则能保证工作质量。他们工作上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科研成果的研发。认清自己适合进行教学,就要将精力主要放在教学实践中,并在教学中同样寻求研究的空间,教学中的科研同样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教学科研不是孤立的,是互相渗透的。适合研究的教师,同样在研究工作中杜绝单枪匹马,科研团队和梯队建设至关重要。

二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的现状与突围

当下,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路径比较单一,职称道路的评价标准近年来不断改革与完善。但总体还是倚重教师的科研成果,轻视教学。所有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经历两三年的工作适应期之后,都走上了同质化的发展道路,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攀登同一个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梯,而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科研绩效导向性即唯科研成果论的教师评价模式,使得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投入难以维系。

不论是多血质、胆汁质,还是粘液质、抑郁质,高校教师面临着同样的工作压力:承担过多的教学工作量,申报遥不可及的课题,硬着头皮撰写论文……现实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成为全能型教师,教学、科研,样样出彩。特别是对于处在事业起步阶段的青年教师来说,适合教学的老师投入科研举步维艰,有意专研的教师被太多的教学任务占据了大部分精力。如此,使高校内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人不能尽其才,被自己不认同不擅长不喜欢的任务耗去了大量时间,自我效能感低,对工作的满意度低,由此带来的职业懈怠和消极情绪影响深远,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无益,更是大大削弱了团体(学科、学院、学校)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这个概念,是由管理学家路桑斯教授提出的,他创造性地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延展到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旨在从根本上打造人的竞争优势。以信心、希望、乐观和韧性为核心的心理资本,是在当今工作场所中,能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进而能提升绩效的能力。心理资本强调“你是谁”及“你想成为什么”,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热点,已经普遍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也应该引起处于人事改革浪潮中的高校教育管理者重视,高校人才的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教师心理资本的竞争。同样的道路,不一样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一个起跑线,但不一样的心理资本,导致有人掉队,有人退出,有人知难而退,有人遥遥领先。

无论教学型还是科研型的教师,都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寻求成就感、价值感以及自我实现。一个人最大的价值,来源于他在某一方面收获的存在感,他对别人的影响力,以及他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并在此中体现出来的让人无法抵挡的魅力。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职业目标超过了对物质的需求的阶段,他在需要层次上又自动上升到追求自我实现的阶段。作为高校教师,都是受过多年高等教育的人,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无忧,他还要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是每位教师的职业理想。但这种价值最大化的自我认同,往往被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所代替,外在的竞争更强化了这些世俗标准。安贫乐道,应该是高校教师的生命本色,但如今高校教师做不到潜下心来投注教学或科研,心浮气躁,个人的价值感、存在感成为奢谈的理想,越来越倚仗外界的评价和考评,对自我的反思与肯定能力逐渐退化,在与同专业教师的比较中自信心陷入萎缩状态。

相比较科研型的教师,教学型的教师很容易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自我认同的危机,也就是陷入生活的虚无状态以及生活意义的丧失”,随之而来地是职业的倦怠。即使硬逼着自己做科研,也难保科研成果质量,并且教学的积极性也会逐年降低,失去生活的目标感。他找不到可以肯定自己的坐标,虽然有来自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历年学生对其教学的好评,但职称的评定仍然倚重科研,成为教师职业发展上升的唯一通道,教师的绩效评价只重点考量科研成果,这不能不让教学型的教师走入困境。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越来越盛行。发表论文争取课题越来越成为功利化商业化运作。一方面,教学型的教师为了评职称,想尽一切办法,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腐败。论文只重量不重质,文字游戏代替了真正对科研的兴趣。另一方面,科研型的教师对上课越来越敷衍,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同时也被较多的教学任务分散掉很多精力,科研成果的产生也收到了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目前,我国高校大致区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而在全国 600多所高校中, 2/3以上的高校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大学。但即使在教学型高校中,对教师的评价也越来越依仗教师的科研成果。对教学虽然也采取种种措施来加以重视,可在职称评定与上升空间上,仍然只重点考量科研成果,以发表论文和课题主持经费的多寡来论英雄,本质上忽略了高校的定位差异,使大量高校的发展和目标都呈现同质性,既削弱了高校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又不利于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高校之所以偏重或单单依赖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是因为教学工作评价难以操作,过于繁杂与主观,对教学工作的评价需要专门人员、专门的评价程序、专门的评价指标体系,操作上相对麻烦,而且需要评比人做出自己的主观评价,其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受到人们的质疑。而科研工作的评价相对较容易,有没有成果泾渭分明,重大成果和一般成果差异显著。以科研成果来评价高校易于操作,学校和教师也容易认同。实际上,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也是大学和社会关系的矛盾的反映, 是社会现实需要与大学理想的冲突。当代教育家欧内斯特·波伊尔认为,大学教师的职能应该包括包括教学、科研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三种形式;主张在不同的学术活动类型之间实行“有尊严地多样化”,重点抑制学术专业在进行纯知识的探索、传播与知识的社会应用和创收等具有不同价值定向的学术劳动中出现畸轻畸重的不平衡。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从学生的成长中汲取快乐。科研应是教学之余的研究与反思,并通过反思的结果与学生分享知识和创造带来的乐趣。因此,为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缩小,迫切需要设置教学型教授与科研型教授平行的考评体系。这在不少高校职称评定系统中已有所体现,尝试为教学型的教师开拓适宜长足发展的职业发展前景,如设置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改革与研究等几个板块,立体化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全方位考核,让教学型的教师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为人才的培养用心尽力,努力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对于科研型老师,则应适当压缩课时量,缩小班级上课规模,建立更多的科研小组,指导对专业研究有兴趣的大学生,结构比较宽松。很多科研型的教师在课堂外反而更灵活地与学生沟通与交流,融科研于教学之中。

在神经活动上,多血质和粘液质相对于胆汁质和抑郁质,具备更多的耐受性和均衡性以及更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在工作中,更具备直面现实、接受挑战的勇气与乐观心态。但现实是复杂的,气质是天生的,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教师除了主动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之外,更不能让气质类型成为自己发展的桎梏和借口。要充分发挥自己气质类型中积极的一面,以带动克服消极的一面。 除了教师在正确认知自我特征的前提下进行职业发展的调整完善之外,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与考核体系也要逐步完善,摒弃传统的一刀切评价标准,设置更多的职业发展路径。作为高校,应为教学型和科研型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职业上升空间与通道,人尽其才。既能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又能让科研人才真正倾心于科学研究,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洁.“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及其应用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2]肖耀根.教师气质类型与教学风格的关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

[3]于兆良,孙武斌 ,史海波.心理资本对高校教师伍稳定性的影响[J].高校教育管理,2013(2).

[4]袁苑,周兴国. 高校部分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及消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

[5]武书连, 等.2002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5).

职业发展前景 篇12

1、举国体制对我国网球发展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体育事业之所以发展迅速, 关键在于我国所实行的政策——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是我国在上世纪中叶从苏联引进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当时盛行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备战国家级重大赛事以及奥运会, 通过这种高度集权的方式, 使得我国的体育成绩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这其中不免带有政治色彩, 是一种国家意志的体现。

对于网球运动来说, 在其发展的初期同样要得益于举国体制所带来的支持。1986年汉城奥运会, 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心意获得女子网球单打冠军;我国网球男子选手于1990年、1994年连续两次蝉联亚运会男单冠军。当时中国男子选手潘兵的世界排名曾达到175位, 直到2012年才被小将张泽超越。这种举全国之力来培养运动员的方式降低了职业化培养的风险, 并且在培养资金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 是很多国外选手羡慕的一种方式。

但是, 随着世界网球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却遇到了瓶颈。在2003年釜山亚运会上的完败使得中国网球界开始深刻反思举国体制的弊端。诸如训练效力低下, 培养渠道单一, 管理模式落后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警示我们需要去改变。于是, 2003年底中国网球在坚持“举国体制”下的国家队集训方式的大前提下, 开始走向了职业化的道路。

2、职业化的兴起

中国网协于2003年确立了“必须坚持以职业化为途径,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 鼓励运动员去参加各种不同规模的巡回赛。同时, 职业比赛中高额的奖金可以不断激励着运动员朝更高的目标努力。通过参加职业化比赛来精确计算世界排名, 可以使运动员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在职业化道路中所处的位置。在这之后的几年内, 中国网球有了明显的提升, 国家队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正在不断向国际平均水准靠近。

二、“职业化之路”的困难险阻

1、举国体制早已在我国根深蒂固

从客观上讲, 举国体制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半个多世纪, 在各个领域都已经相对成熟, 其地位在短期之内无法动摇。从主观上讲,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 大多数家庭或个人都无法承受起平时训练、聘请教练以及参加各种比赛所需的高额费用。“把自己的孩子从小送到少体校去训练, 然后是省体工队, 最后是国家队”, 这种思维惯式早已在国人脑海中根深蒂固, 短期时间内无法有明显的变化。

2、举国体制存在诸多优势

自建国以来, “举国体制”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这项制度的特点就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调动国家资源, 以此来重点发展国家需要提高的领域或项目。比如,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双冠军的李婷和孙甜甜就是得益于这种体制所带来的独特优势。当时为了给具有夺冠实力的中国女网更多的支持, 国家网管中心抽调国家男网运动员来做女网的全职陪练, 让四名奥运女选手分别进行“一打二”、“底线拉锯”、“接发球”、“战左手”等以实战为目标的强化训练。

3、我国目前职业化水平还很低

职业化的理念就是市场化的理念,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计算成本, 如何通过最有效的训练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成绩。但是, 一些省市为了能在一些关乎本地形象的比赛中取得突出的成绩, 就拿运动员的职业寿命为代价, 每天都在进行不科学的训练, 甚至为了能让某几个运动员出成绩而牺牲掉剩余全部的运动员。如此高的淘汰率和低下的训练效率自然与职业化的思想理念相背离。除此之外, 在我国运动员很少有机会参加职业比赛, 比赛打的少, 积分就低, 这样就没有资格去参加高水平的赛事, 从而只能在低水平的比赛中不断“挣扎”, 停滞不前。

三、如何提高网球职业化水平

1、努力完善职业化的训练体系

首先, 只有在一个正确的训练理念下才能有正确的训练模式。为了适应职业化赛事的需要, 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技术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教练员要明白每个球员是训练中的主体, 一切训练计划都要围绕每个不同的球员制定。其次, 在正确的训练理念的指导下, 实施正确的训练操作是重中之重。教练团队可以利用现代高科技的分析技术, 根据每个球员的技术结构、体能好坏、技术分布以及比赛需要等建立一套与职业赛事要求相符的, 具有系统性、规律性和可操作性的训练计划。最后, 教练员必须具备了相关技术水平以及足够的理论分析能力, 这样才在职业化训练中的发挥作用。

2、完善我国职业化的网球运作

网球职业化的运作一定是与商业化相挂钩。如果国内所举行比赛始终是在亏本, 不论是主办方、球员还是赞助商, 都不会坚持太久。为了能更好的完善, 一方面, 赛事主办方要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以及赛事的曝光程度。只有提高关注度, 才会提高上座率, 进而才会有更多的赞助商赞助。另一方面, 要扩大球员的知名度, 也就是“明星效应”。通过对球员进行包装和宣传, “制造”更多的明星, 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利润。

四、总结

推行网球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是我国网球发展适应国际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我国自2003年起开启了发展网球职业化的大门, 已培养出李娜、郑洁、彭帅等优秀的女子运动员, 男子运动员在最近几年内也同样有很大改观, 90后小将张泽在2012年ATP世界排名来到165位, 刷新了中国男子运动员的世界排名纪录。职业化改革仿佛给中国网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使我国的网球发展更有活力。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状况与网球强国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尤其在现役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竞赛体制、商业运作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 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职业化改革之路, 认真总结研究职业网球的本质、特征以及发展规律, 虚心借鉴国外优秀的运动员培养机制, 进一步完善国内网球竞赛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晋芳.抓住机遇, 再接再厉, 争取网球运动能够再上新台阶[C].第五届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2005.

[2]刘青.论中国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及融入国际职业网球的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5) :53-56.

[3]刘世军.制约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830-833.

上一篇:《阴谋与爱情》下一篇:辩证法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