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与爱情》

2024-05-24

《阴谋与爱情》(通用12篇)

《阴谋与爱情》 篇1

一.作者与背景介绍

剧本《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 (JohannChristoph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 是18世纪德国的杰出诗人和戏剧家。少年时代学过法律和医学。青年时代成了德国狂飙运动的代表者之一。晚年与歌德一起开创了德国“古典文学”时代, 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780年, 20岁的席勒写成他酝酿已久的剧本《强盗》, 发出了“打倒暴君”的洪亮吼声, 受到反动的欧根公爵的无理干涉, 激起了席勒内心更大的反抗。于是, 1782年他在一个小客店里用七个星期写成了名剧《阴谋与爱情》。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 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之一。剧本直接取材于德国现实, 席勒直言不讳地说:“剧本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创作《阴谋与爱情》的时期, 正是青年席勒反封建意识最强烈的时候, 也是席勒的狂飚气质表现得最鲜明的时候, 因此这部剧本是席勒全部创作中反封建倾向最为突出的作品。剧中人物实际上是以专横腐朽的符腾堡公国的统治者为原型。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 及婚姻自由的问题, 正式搬上了舞台, 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 对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 表现出了鲜明的反封建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狂飙激情。恩格斯说, 这个剧本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二.作品内容简介

《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 分裂成许多封建小邦。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独裁统治。

在某一个大公国里, 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斯。但是这对年轻人的爱情既遭到作为平民的米勒的反对, 也遭到作为贵族的宰相的破坏。米勒反对他女儿爱上一位贵族公子是因为他认为门第不当, 贵族公子不可能真正爱平民姑娘。宰相反对他儿子爱上平民的女儿, 除了门第观念外, 主要原因是宰相要他的儿子立刻娶大公的一位情妇为妻, 以博得大公的欢心, 以牺牲儿子的爱情为代价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和飞黄腾达。

宰相为拆散这对恋人, 在威胁与利诱都失败后就同他的秘书乌尔姆定下一条阴谋毒计:宰相下令将露伊斯的父亲米勒和她的母亲投入监狱, 然后乌尔姆利用露伊斯救父母心切去劝说露伊斯放弃对斐迪南的爱。在乌尔姆的压力下, 露伊斯为了救父母出狱, 在乌尔姆口授下违心地给宫廷总管卡尔普写下了一封假情书并立下誓言不道出真情。乌尔姆拿到这封露伊斯亲笔写的假情书, 利用一次集会假装丢失, 让斐迪南“偶然地”拾到它。斐迪南看这封假情书, 果然中计, 他认为露伊斯以前对他的情意全是假的, 他的真正的爱受到了欺骗, 而露伊斯又立下了誓言, 不能道破真情。斐迪南在绝望的情况下往果汁中下了毒药。露伊斯喝下了放了毒药的果汁, 终于在临死之前告诉了斐迪南那封情书是假的, 是为了救父母在宰相的压力下写的。斐迪南得知真情后悔恨不已, 在他心爱的人的遗体旁饮恨服毒身亡。一对年轻人为了纯洁的爱情双双殉情, 成为阴谋的牺牲品。最后, 斐迪南在垂死中听到了父亲的哀求, 伸出手, 宽恕了他, 而宰相和他的秘书都因证据确凿而被逮捕了。

三.冲突

这部作品中冲突迭起, 矛盾重重, 例如:斐迪南与露伊斯, 露伊斯与父母, 斐迪南与父亲, 市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等等。这些冲突与矛盾都是通过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描写来体现的, 而在矛盾纠葛中又展示出了人物性格。剧中, 露伊斯的纯洁、米勒的自尊、米尔佛特夫人的善良、斐迪南的热情、正直与轻信、宰相的卑鄙无耻与残忍都刻画得淋漓尽致, 结构完整, 使得戏剧冲突曲折而尖锐, 情节线索复杂而清晰。以下简要分析三对人物及其之间的矛盾:

斐迪南与露伊斯

两个原本相爱的年轻人最终无法在一起, 双双殉情。斐迪南虽出身贵族, 但在剧中他的思想却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意志, 他敢于蔑视封建贵族的等级偏见, 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当然斐迪南的轻信也是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露伊斯具有市民阶级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理想, 表示要“摆脱一切可恨的外壳, 让人成为人”, 对封建等级“外壳”深恶痛绝。露易丝虽然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渴望平等和婚姻自由, 可是她面对强大的封建权势, 深感平等的遥远和无望, 她自始至终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 却充满感伤色彩, 从未露出过笑容的悲剧人物。她在封建力量的威胁和重压下, 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毫无信心, 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 投入宰相设下的陷阱。两位主人公都具有反抗精神, 尤其是斐迪南, 反抗精神更为强烈, 但最终无法取得胜利, 没能逃出公爵的阴谋, 成为权势斗争的牺牲品。

斐迪南与宰相

斐迪南渴望爱情自由、婚姻自由, 敢于蔑视封建门第观念, 语言充满热情, 慷慨激昂。但他对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其说出于深思熟虑的理性, 不如说出于奔放的感情。而他的宰相父亲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 一心只想着攀权附势,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力。为此他不惜牺牲儿子的爱情、婚姻乃至生命。立场的不同, 规则的不同, 理想的差异, 都是导致父子两代道如鸿沟, 反目成仇, 最后生死相别的重要原因。但归根结底, 还是时代的步伐与人们的期待的不同步性, 当时的德国, 市民社会正处于“将生未生”之际, 在“铁屋”中的老年人, 与“在铁屋中呐喊”的青年人, 原本不可能毫无冲突。

市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

这是此剧本最激烈的冲突, 也是作者最终要揭露的社会实质问题。剧本如实地反映了当时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米勒虽在贵族面前显示了市民阶级的自尊和道德上的优越感, 但他只求家里太平, 面对宰相, 面对权势, 他诚惶诚恐, 根本不敢冒犯。他的妻子则更表现出市民阶级的狭隘性。露伊斯的软弱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经济上的不够强大。剧终时, 濒死的斐迪南向父亲———悲剧的制造者伸出了和解的手, 表示原谅, 作出了妥协的表示。正如席勒自己所定义的, 此剧乃“市民悲剧” (EinburgerlichesTrauspie) 。

四.写作角度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 是德国狂飚突进运动最重要的创作成果之一, 也是青年席勒创作的顶峰, 同时它又是德国市民悲剧的代表作。市民悲剧是与亚里斯多德规定的古典悲剧特点相对而言的。古典悲剧都是以王公贵族、帝王将相等所谓高贵人物为悲剧的主人公, 而市民、普通老百姓只能在喜剧中充当为人们嘲笑和取乐的对象。市民悲剧则与之针锋相对, 让市民阶级成为悲剧主人公, 以证明市民阶级也有崇高的情操和高尚的情感。可见市民悲剧的产生、发展和成熟, 体现了市民阶级意识的觉醒, 这种意识的觉醒鲜明地反映了市民悲剧的反封建倾向。在《阴谋与爱情》中, 席勒明显地将目光投向了市民社会, 即平常人的生活情境, 将关注的重心更多地落实在市民社会的层面上。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择爱情为主题;二是将露伊斯一家作为重要叙述对象;三是其背后的关注是市民生活与政治运作的结合点。

五.结论

《阴谋与爱情》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与宫廷中尔虞我诈的行径, 无情地揭露并批判了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成为即将到来的革命斗争的最初号角。《阴谋与爱情》无论是从结构上还是题材上都不愧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席勒摒弃了之前作品创作时惯用的长篇大论, 而是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例如露伊斯与宰相有这样一段对话:“我可以为你奏一曲柔板, 但娼妓买卖我是不做的……如果要我递交一份申请, 我一定恭恭敬敬;但是对待无礼的客人, 我就会把他撵出大门!”席勒借自己所塑造的人物之口直接抨击德国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成功地借鉴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特别是《奥瑟罗》。

此剧严格遵守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结构观念, 由序幕———展开戏剧冲突———高潮———转折———悲剧结局组成, 并让矛盾双方的性格在情节的展开中显示, 让思想倾向在情节的展开中自然流露出来。当然, 作为青年时代的作品, 其题材选择上的精审与处理, 文字驾御上的自由与精纯, 思想上的成熟与深度, 理念提升上的自然与汇通, 还无法与成熟之后的古典时期作品相比。但青年席勒所展现的那种意志的张扬与淋漓尽致, 却是无法复制的, 即便是席勒自己, 也无法重现青年时代的那种“狂飙突进”的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杨译德语文学精品 (德) 席勒 (Schiller, J.C.F) 著, 杨武能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叶隽同济大学出版社

《阴谋与爱情》 篇2

书名:《阴谋与爱情》作者:席勒

摘抄:就在米勒夫妇俩为女儿的终身大事说的肝火正旺的时候,忽听有人在敲门。敲门声缓而不急,似乎让人感到敲门者是个很有礼貌的绅士。米勒夫人开了门,只见一位戴着绿帽握着手杖的男子,未进门便摘帽行礼问好。

阴谋与爱情 篇3

《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年老后,问大臣谁能继位,大臣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观其德于二女”。结果,在舜的调教之下,二女“如妇礼”,“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非常满意。三年后考察结束,尧把帝位传给了舜。

尧的这个举动,就是史所美誉的“禅让”。此后舜仿此例,亦禅让于禹。有史以来,正史所记载的出于公心的禅让仅此二例,后世仅有的几例禅让都是被逼无奈之下,为保命而演出的把戏。“禅让制”因此被孔夫子及其以降的大人学者们称颂不已,成为“托古改制”的原始依据,直到今天,还是正统历史观的宠儿,堂而皇之地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

但是,奇怪的是,黄帝六世而传至尧,尧以前全是世袭,为什么单单到了尧却要改变祖宗成法呢?禅让的“为公”光环之下,是否隐藏着机密?西晋初年出土、被称为“汲冢古书”的《竹书纪年》果然另有说辞。《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与孔子篡改后的鲁国史书《春秋》不同,《竹书纪年》详尽地排比了上古史事。关于尧、舜之间的故事,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这是一条远古传来的极其重要的消息。

舜是黄帝后裔中的另外一个分支,距黄帝九世,居住在黄河中游(山西蒲州一带),舜当是该部落的首领,名声才会被尧所闻。尧为了联合拉拢舜的部落,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这是中国史“和亲”的最早滥觞。遥想当年,舜下了重金作为聘礼,在妫水边迎娶二女的时候,一定百感交集。蒹葭苍苍,野露茫茫,一丝寒意一定袭上了年轻的舜的心头:这次联姻吉凶未卜,二女所怀的,不知是怎样恶毒的使命,舜部落的秘密和实力,眼看即将暴露在闺房女红的闲庭信步之中;但是无论二女如何作为,舜又无法处治,毕竟,娥皇、女英是强大的尧的亲生女儿。“和亲”,脉脉的温情下面,提前隐藏着刺探和背叛的结局。

那时早已逝去了母系氏族的黄金时期,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庸,被当作工具用于各种无法言传的场合。况且娥皇、女英是庶出,尧宠爱的是正房女皇所生的长子丹朱,将来的皇位非丹朱莫属。而丹朱顽凶,娥皇、女英和另外九个庶出的兄弟,大概早已预料到了丹朱上台后自己的命运。那么,父亲密令刺探的这个叫舜的男人,能夠依恃吗?毕竟,尧之前,也不是没有过非长子继位的先例,尧本人就是以次子的身份,夺了哥哥挚的皇位。在这个白露为霜的寒冷的早晨,婚媾张扬的大喜之日,娥皇、女英也是心绪复杂,滋味难辨。

婚后的日子波澜不惊。舜,“目重瞳子(两个瞳仁),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貌奇,魁梧;而且非常能干,会耕,会渔,会制陶器;又孝顺,处事公正,甚得部落百姓的爱戴。如果这样的男人不值得爱,还有什么人值得爱呢?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互相提防中,在日复一日的耳鬓厮磨中,爱情,这个神秘的烟幕,悄悄地放出来了。当舜的父亲瞽叟和异母兄弟象屡次要加害舜的时候,娥皇、女英被爱情激发出了巨大的智慧,指点舜两次逃生。先结婚后恋爱的滋味,原来更加甜蜜啊。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趁着尧派他的九个庶出的儿子,假借探望娥皇、女英之名,实为收集情报的时机,三人和九男结成了统一战线。至此,尧“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的如意算盘彻底破灭了。

尧73岁时,传位于丹朱,舜和九个内应发动了政变,一击得手,囚禁了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古本《竹书纪年》)。舜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帝位。

这就是“禅让”的真相,即《韩非子·说疑》所云:“舜逼尧,禹逼舜。”

《阴谋与爱情》 篇4

一、杳无音讯, 生死相许

2006年上映的《云水谣》是导演尹力的一部爱情电影, 电影中王碧云与陈秋水一见钟情, 两情相悦。狭窄的楼梯上擦肩而过时的惊鸿一瞥, 成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小姐和一个出身贫寒但精神世界丰富的医学院学生的爱情传奇。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浪漫美好的甜蜜时光, 却因战火而终于天各一方。台湾“二·二八”运动后, 陈秋水远走大陆奔赴战场, 留下王碧云守候在台湾, 天涯相望, 她唯有坚守当初的誓言, 饱受相思苦。王碧云从一个悠若闲云的小家碧玉, 一下子陷入了漫无边际的苦守等待的困境中, 她看上去柔弱无力, 内心却无比坚强, 不顾父母的安排, 苦心搜寻爱人的消息。她寻遍台湾的监狱, 活要见人, 死要见尸。她守着爱人留下的那枚纽扣, 坚守爱情的许诺, 直至红颜白发。

在王碧云孤守的日子里, 她身边一直有一个默默的追求者和守候者, 那就是一直对她痴心不悔的薛子路。这个生性胆小的腼腆男生, 自小就对王碧云一往情深, 在王碧云孤身一人等待陈秋水的日子里, 他便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和陪伴, 并且全然不在乎王碧云对自己的忽略和淡漠。王碧云也为他的痴情动容, 所以他成了碧云手中谁也不能碰的画像, 也成为她心中一份永恒的感动。然则, 王碧云并没有放弃她和陈秋水的誓约, 宁可孤独终老也要谨守真爱。

在王碧云等待陈秋水的漫长寂寞的日子里, 支撑她执著等待和无限期盼的东西, 不是面包和牛奶, 有那颗象征爱情誓约的纽扣就够了。她便在那种坚强的信念里平淡而倔强地活着, 如约照顾陈秋水的母亲, 不为痴情的薛子路所动。一个美丽少女最美好的青春光阴, 就在这漫长无期的等候和无尽的相思中一点一滴地褪去。如此温婉柔弱的一个女子, 却有着坚不可摧的对爱情的执着。这种浓烈的情感, 已然升华为一种信念, 她就在这种信念里前行, 从黑发变成银丝, 不紧不慢, 踽踽独行, 慢慢地步履蹒跚。这个对爱情和爱人念念不忘的不幸女人, 好似是和命运打了一场持久攻坚战, 她是在和命运豪赌, 押上了自己仅有的青春和幸福, 却终究没有等到属于自己的爱情。1

类似这样孤独守候的悲情女子也出现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中, 影片中的素芬, 丈夫张忠良因参加抗战救护队离开, 她带着婆婆和儿子在难民事务所过着艰难的生活, 却始终不忘苦苦守候, 等待丈夫的归来。法国电影《漫长的婚约》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 未婚夫在战争中生死不明, 她虽身有残疾却不辞艰辛探寻未婚夫的下落, 痴心守候。

我们不禁要问, 战火纷飞的年代, 恋人远赴他乡, 孤守的女性, 苦等一生, 是否值得?一个人的爱情, 还是爱情吗?

二、永失真爱后的沉沦

电影《魂断蓝桥》讲述了一个战争背景下凄美的爱情悲剧。芭蕾舞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上邂逅了英军陆军上尉罗伊, 两人一见钟情, 迅速坠入爱河。玛拉的美丽聪颖与罗伊的英俊率真使得他们堪称一对郎才女貌的爱侣, 在《友谊地久天长》柔情感伤的旋律中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认定对方便是一生相许的人后, 两人订下婚约, 然而天意弄人, 两人未及完婚, 罗伊便要奉命赶往前线, 玛拉为了到车站送别罗伊而被剧团开除。报纸上错误的信息让玛拉误认为爱人已经战死, 痛失爱侣又丢失工作的她, 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在发现女伴凯蒂竟为供养自己而沦为妓女后, 玛拉终于走入风尘。

玛拉所以会沦落风尘, 一方面固然是由于生活的困窘,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精神上的绝望。罗伊战死的消息无疑对玛拉是个致命的打击, 爱人永远的离去使得她认为此生已然不会有幸福的可能, 沦落风尘不过是苟延残喘中的自暴自弃之举。

玛拉虽沦为妓女, 却没有忘记真爱和对罗伊的深情, 所以当她与从战场上归来的罗伊重逢后, 她充满希望又欣喜若狂的同罗伊回到了苏格兰的家中, 并最终为了维护爱人及其家族的荣誉而洒泪离去。玛拉最终选择用死亡保全了他对罗伊爱情的纯真和至死不渝。

同样被丈夫的死讯逼入绝路的还有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女主人公玛莲娜, 她在得知战争前线的丈夫死亡的消息后, 由一个美艳、对丈夫忠贞不渝、本性冰清玉洁的少妇在全镇人的“齐心协力”下沦为一个“众望所归”的妓女, 随后遭毒打, 并被逐出西西里。电影《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中, 玛利亚同丈夫赫尔曼登记结婚的第二天丈夫就上了前线, 得知丈夫死讯又为生活所迫的玛利亚, 无奈与追求自己的美国黑人军官比尔同居, 然而她心中却只有自己的丈夫。

被留在战争后方的女人, 身在风尘, 却仍不改心中的痴情, 一个人的爱情, 仍是爱情吗?

三、等待中的自我成长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冷山》中, 南北战争爆发后, 女主人公艾达的爱侣英曼走向了战场, 留给她无尽的思念和茫然的等待。艾达本是一个生活条件优越, 高雅而骄傲的贵族小姐, 她依靠父亲门罗,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并按照父亲的意愿学习艺术。父亲的过世, 爱人的离去, 又适逢乱世, 使得艾达的生活如同破败的庄园一样, 荒凉凄冷、孤苦无依。这时候, 在露比的帮助下, 艾达开始学着了解大自然, 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 一方面她学会了遵循自然规律, 妥善经营农场, 另一方面她也在同自然的接触中寻找到了为心灵疗伤的良药, 逐渐变得坚强而勇敢。

面对父亲辞世、恶霸横行、濒临绝境的萧条庄园, 艾达始终坚守信念, 在贫困不堪中苦苦守候, 等待爱人英曼的归来。曾一同经历的幸福时光, 回忆着曾共同眺望过的美好未来, 爱情为艾达在困苦生活中提供了一份精神的能量。

经过了战火的洗礼, 艾达学会了如何在山川寂寞中等待, 如何与残酷的生活抗争, 并在露比的帮助下, 重振父亲留下的农场, 这一切使艾达变得强大, 如火鸟般烈火重生。她经历了一场灵魂的跋涉, 领略到了生活的艰难与粗野, 重新思索和看待周围的世界, 从外表到心灵都发生了一次深刻的蜕变。2

艾达成功地处理了爱情、友情、亲情和大地的关系, 适应了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在那动荡的年代坚强地活了下来。爱情使她的内心变得强大, 苦难的生活更是将她锤炼得坚不可摧。成长后的艾达终于等到了英曼的回归, 虽然归来后的爱人再次离去, 但已经被生活历练出强大心灵的艾达, 已能够渐渐在痛苦中痊愈, 继续坚强勇敢地生活下去。又是一年复活节到了, 在艾达沉静的微笑中, 我们可以看到世事变迁给她带来的那一缕沧桑和一份坚强。

影片《乱世佳人》同样表达了这样在战争中女性历经磨难后坚强成长的故事。其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 同样经历了心爱的人不在身边又痛失亲人的伤痛, 然后在生活的磨砺中逐渐成长。

我们感叹她们在乱世勇敢执着的爱, 敬佩她们痛失亲人之后的坚强, 更叹服于她们磨难中由弱至强的成长。不过还是要问, 艰难的成长中, 却没有爱人的陪伴, 只有精神的抚慰, 一个人的爱情, 依然是爱情吗?

四、她们的爱情

战争乱世, 佳人孤守。独守在后方寂寞闺中的女性, 不论是柔情地默默苦等, 悲情地无奈沉沦, 还是激情地坚强成长, 她们都不忘真爱的誓约, 坚守住心灵的美好爱情。可是, 空闺寂寞, 一个人的爱情, 也是爱情吗?同样美好吗?

苦等一生的王碧云, 漫长的等待中, 爱情于她, 有的只是对昔日美好的回忆, 这样也算拥有爱情吗?其实, 她也在享受着爱情, 只不过是另一种方式。遇到命中注定的人, 遇到值得一生珍视的爱情, 然后珍藏这份感受, 用一生去品味, 虽然未能相伴一生, 却也让那份美丽定格在永恒的记忆中, 给余生留个美好的念想。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瓦西列夫的《情爱论》中曾提到:“性欲随着肉体的接近而增长, 而爱情则在所爱的对象不在眼前时愈益强烈, 为了保持爱情需要分离, 需要一定的距离。”3而王碧云与陈秋水的这种永世的分离, 或许恰使她对陈秋水的感情定格在了最浓烈的时刻。

为生活所迫而沦落风尘的玛拉, 虽身陷风尘, 心灵却没有变得麻木不仁, 被世俗逼良为娼的玛莲娜也依旧在心灵中保持着对丈夫的忠贞。那么, 风月场中的她们, 也享有爱情吗?爱情不同于性爱, 爱情中可能没有性, 正如人间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性爱也可能无关真情, 风月场中的欢愉不过是风尘女子的工作, 谋财之道, 她们不一定心甘情愿, 也不必付出真心。然而在她们的心中, 却可以依旧珍藏着昔日的真情和对心爱之人至死不渝的相思。她们仍旧可以在肉体沉沦后, 于心灵净土中享受真心相思的甜蜜与酸楚。

在苦苦等待中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艾达, 在女伴露比的协助下, 从一个柔弱女子成长为一个坚强女性。没有爱人的陪伴, 她却完成了自我的深刻蜕变。成长中, 她是否享受到爱情?《情爱论》中有言:“爱情永远不会是在它是现实的既有体验, 爱情从来就既是令人激动的回忆, 又是明快清彻的期待。”4的确, 爱情不只是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时的快乐与陪伴, 更能成为人精神的支柱和成长的动力, 成为人走下去的希望和坚强的理由。艾达在英曼离开之后, 始终坚信并期待着爱人的归来, 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是她享受爱情的方式, 也是爱情回馈给她的那份甜蜜与坚强。

爱情是美好的, 一个人的爱情, 同样可以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爱情的百般滋味。只要懂得珍惜, 只要愿意坚持, 即便爱侣已然远去, 爱情却会留在那里。

结语

不同的电影中, 由于种族、性格、家境的不同, 女主人公会走向她们各自不同的爱情之路, 然则她们的爱情之旅却殊途同归, 昔日美好的爱情都不可避免地消逝在战火中。战争给后方的留守女性带来了不可逃脱的爱情悲剧, 那是战争给她们的生活留下的不灭的伤痕。爱情是美好的, 战争是残酷的, 这些电影中无不是在用美好爱情呼吁和平, 揭示战争的创痛。

另一方面, 她们虽没有像理想爱情那样同相爱的人携手白头, 却也在一个人的爱情中完成了对真爱的执着与守候。爱情有很多形式, 相恋、单恋、失恋, 哪一种才是我们享受爱情的方式?能够一起享受花香鸟鸣、流云碧空固然是好, 然而若是注定分离, 爱情同样可以给孤单的守候者一份勇气。战火纷飞中留守后方的女性, 爱情给了一生苦等的人一份回忆的甜蜜和守候的温暖;也给了身陷风尘的人心灵的纯真守候;更给了遭遇磨难的人坚强成长的勇气。

注释

11 .刘萍.《主旋律之外的感动》.《兰州学刊》, 2009 (5) .

22 .刘聪颖.《赏析电影<冷山>之独特艺术魅力》.《影视评论》.

33 .基·瓦西列夫 (保) 赵永穆, 范国恩, 陈行慧译.《情爱论》.三联书店出版社, 第4页.

《阴谋与爱情》 篇5

情侣分手,过往恋情留下来的物品,比如一本日记、一张相片,丢掉可惜,保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该怎么处理?由此,一种名为“爱情银行”的可以寄存托管爱情信物的商铺在网上渐渐流行开来。

在淘宝网上输入“爱情银行”,记者看到,显示的相关网店共有近150家,对网店的经营性质描述多为“封存爱情记忆”“寄存过往爱情”等。而在费用方面,基本每个月的寄存费在5元至10元不等,且提供1年甚至是5年以上的长期寄存服务。

记者联系到了一家名为“爱情银行中国”的“爱情银行”。店主王先生向记者介绍,之所以会想到开这家“爱情银行”,是因为在电视媒体看到过类似商铺的报道,觉得很新奇,于是就在自己已有的网店旗下新开了这家“银行”。

“如果你有了新的生活,但是过去的不舍得放下,又不得不放下的时候,爱情银行就是很不错的选择。”王先生说。

浙江工业大学大三学生章之娴告诉记者,自己身边已经有朋友在失恋以后选择将带有两人回忆的物品放到“爱情银行”寄存。“我觉得东西就是东西,感情投射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罢了。大家只是在‘尝鲜’,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尽管引起了争议,“爱情银行”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网友所熟悉和开始尝试。“这种新的网店模式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爱情的理解和思考,但‘爱情银行’多为私人经营,在个人隐私保护、保管设施、信用程度等方面都缺少保障,能否长远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经营相关创意网店多年的王森告诉记者。

桥那边的阴谋与爱情 篇6

围绕女主角展开剧情的例子,在经典歌剧中占有比例很大。如,2015年国家大剧院开年大戏《阿依达》以及前后的《图兰朵》《托斯卡》《诺尔玛》,举不胜举。根据法国大文豪雨果剧作《帕多瓦的暴君安杰罗》,意大利剧作家阿里戈·博伊托编剧、阿米尔卡雷·蓬基耶利作曲的四幕歌剧《歌女焦空达》,1876年4月8日首演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从剧名上即可看出,从暴君安杰罗到歌女焦空达,歌剧与原作在重心上的调整与偏移,历史阶段与地理位置随之也有相应变化。

这是个发生在水城威尼斯的爱情悲剧。身处社会底层的平民歌女焦空达,浓情似火、柔情如水。她既为深陷三角恋情所困,又遭受恶徒纠缠追逐。最后因感恩拯救过母亲的情敌,最终选择成全爱人,用生命咏叹大爱绝唱。我国歌剧界前辈刘诗嵘以“‘卑贱’的人最可敬”为题,向观众介绍《歌女焦空达》创作背景、主要剧情和重要唱段,“因该剧规模宏大,对演员和演出条件要求很高,没有一定歌剧演出实力的国家和地区轻易不敢演出”。他认为,国家大剧院有魄力2016年上演自制新版,说明我国歌剧演出实力正在逐步提高。

国家大剧院新版,按照惯例安排AB两组主演阵容:焦空达(女高音)-叶琳娜·波波夫斯卡娅/孙秀苇,恩佐(男高音)-安德里亚·卡勒/迟立明,劳拉·阿多诺(女中音)-叶卡捷琳娜·古巴诺娃/牛莎莎,巴尔纳巴(男中音)-托马斯·卡则里/张峰,阿尔维塞·巴多埃罗(男低音)-乔治·朱赛皮尼/关致京,契伊卡(女低音)-郭燕愉;芭蕾单双领舞-吕萌、敖定雯。合唱指挥阿方索·卡伊阿尼;歌剧指挥大师丹尼尔·欧伦应邀再度挥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同一剧作家阿里戈·博伊托编写脚本的《歌女焦空达》和《阿依达》,因作曲家蓬基耶利和威尔第为之插上音乐双翅而邀游世界。有人把蓬基耶利称作“威尔第和普契尼中间的巨人”,他对歌剧艺术发展具有突破性、创造性的独特贡献。蓬基耶利不仅有佳作传世,还培养了普契尼、马斯卡尼等杰出的歌剧作曲家,这无疑是富于更深远的意义。《歌女焦空达》是蓬基耶利最为成功的经典,它的音乐扩展了管弦乐队的规模与功能,引入了更为繁复丰美的和声配器,意大利传统歌剧由此增添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笔者走进最后一天的演出现场,入场口张贴的白纸条上提示,因A组演员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演出,本场由中国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担任恩佐。此前已听说安德里亚·卡勒首演当晚嗓音即出现“故障”,而次日中国组演员表现出色令人鼓舞。开演之前听广播传声,方知“外援”只演了一场就歇了。迟立明从第二场开始一直是一个人“盯”男一号,1月31日的演出,已经是这位中国男高音歌唱家连续不断第四天唱恩佐了。啊?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大歌剧院,恐怕也是一个特例?想着男一号那把精美细致偏抒情性的小嗓,感觉不免有些为他提心吊胆,甚至还有些遗憾,好不容易听一回,男一号竟然已连唱三天,那嗓子怕是磨得够呛了。今晚,还能要他怎样?别抱太高希望吧……

前奏曲从轻柔细弱的弦乐开始,全剧贯穿的主要动机清晰呈现,在高潮翻卷后复归弦乐主奏的安宁。于是,一边留意舞台上的动静,一边关注乐池下的背影。丹尼尔·欧伦的高超技艺与丰沛激情组成超强引擎,音乐的涓涓溪流或滔滔波涌一路奔腾,无不在其严密精细的掌控之下,从始至终充满神奇的力量。纯器乐部分同声乐部分严丝合缝融为一体,尤其第三幕大段芭蕾表演,指挥家和演奏家更是高度默契浑然天成。蓬基耶利音乐的内涵丰韵与外化形态,在大师手底全部体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大幕开启,只见舞台上阶梯、拱桥、石柱错落有致,威尼斯水城地标元素,着墨简约练达素淡。从始至终的灰色背景,铺陈映衬出阴沉忧郁的基调。第一幕,从雄壮亢奋的市民狂欢大合唱“祭祀!牧羊神啊!”起,满台男女以红色为主的鲜艳服装穿梭于舞台上,强烈的色彩反差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集体性的热闹喧腾与个体的冷寂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肩挎吉他的巴尔纳巴,同这片欢乐场景显然格格不入。这个以歌手身份出现、充满野心和欲望的密探像鹰隼一样,面无表情目光阴鸷。只要有他在场,舞台上就会隐隐散发着一种无形的“负能量”,那样令人惊惧不安。现在,他发现了“猎物”。美丽的歌女焦空达搀扶着瞎眼的母亲,从拱桥上那头一步一步来到广场。这里以缓慢地速度开始了最初的一段三重唱。母亲忧虑:“我活不了多久”;女儿感念:“要好好照顾母亲”;巴尔纳巴的心思则是:“一定要把焦空达弄到手!”

两个“外援”唱得都很不错,男中音更能给人以听觉审美与心灵需求的双重满足。曾在国家大剧院版《漂泊的荷兰人》中饰演荷兰人的德国优秀歌唱家,演唱的能力与演戏的功力都十分突出。托马斯·卡则里刻画人物入木三分,他特别能让人对角色产生对应的情感。这个巴尔纳巴阴毒狠辣无所不及,从头至尾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其惧恨有加。第二幕的“啊!捕鱼人”,蓬基耶利写得匠心独运极见功力。旋律美妙节奏明快,起伏跌宕畅达流丽。此时,巴尔纳巴自觉诡计将要得逞,嚣张狂妄得意洋洋,丑陋嘴脸可怖可憎,托马斯的精到演绎活灵活现。

全剧戏份和唱段不多的契伊卡,美籍华人女中音歌唱家郭燕愉的表现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她的嗓音浑厚密实柔润光彩,技术很过硬。重点是演唱中情感情绪的流露自然而简朴,极富感人魅力。相比威尔第《游吟诗人》中吉普赛母亲阿苏茜娜的咏叹调“熊熊烈火”,《歌女焦空达》焦空达的瞎眼母亲死里逃生惊魂未定,那一首契伊卡的浪漫曲“是女人或是天使的声音”,在音乐上的成就更高级,在情感上更真诚,绝对是第一幕最大的亮点。曾经脱离剧情,听过这首女中音独唱作品,却从未有过2016年1月31日当晚这样的感受。听者无不被契伊卡的歌声深深打动,仅只这一首浪漫曲,这个人物就树立于舞台上、鲜活在人心中。音乐,音乐让这首浪漫曲透射出一道照亮灵魂之光。

nlc202309082223

同为女中音,叶卡捷琳娜饰演的劳拉,基本也算是不错的。但,这个角色没有特别光彩照人的段子。第二幕劳拉和焦空达的女二重“我爱他,就如同世界创始的第一缕光线”,可以听出她的好,在歌剧舞台上确实很有经验与造诣,音准的把控与音量的调节,无不技艺高强令人信服。乔治·朱赛皮尼饰演的司法官相当入戏,男低音所有唱段打分均可在85分左右。第一幕其人真实面目尚未暴露。而在第三幕凶相毕现,他为妻子的背叛恼羞成怒怒不可遏,惩罚劳拉于死地而后快,心肠冷硬手段残酷,威逼妻子服毒自杀,随即置“亡妻”于不顾;一转身又换上另一副嘴脸,春风满面若无其事同宾客共赏芭蕾,这个大人物实在比小密探巴尔纳巴更令人不寒而栗。

应该说,叶琳娜·波波夫斯卡娅饰演的焦空达,形象和嗓音基本符合我们对这个角色的预期。美丽善良爱憎分明皆有体现,无论是咏叹调还是重唱段落,女一号的表现接近理想。第四幕著名的焦空达咏叹调“自杀吧”,在情绪上与《托斯卡》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颇为相似,却更为纠结。这段叶琳娜完成的质量几无瑕疵相当不错。有时听着她的演唱,恍兮惚兮感觉和孙秀苇竟有几分相似。两位女高音实则水平相近各有千秋,伯仲之间高下莫辨。想象中也许某些段落,孙秀苇还会更胜一筹。叶琳娜的焦空达虽然还算齐整,但感觉歌女柔弱有余而刚烈不足,似无超凡脱俗令人惊艳的耀眼之处。

好了,现在我们来说说男一号。星汉灿烂,最亮的一颗莫如迟立明。虽然明知其并非国内歌剧舞台新秀,演艺足迹早已遍及世界各地,欧美媒体称他是“一个真正的意大利歌剧歌唱家”“在他歌声中听到了吉利、卡鲁索的声音”。曾经也现场听过至少也有十余部迟立明主演的中外歌剧,他的实力,我门儿清。但,他在歌剧《歌女焦空达》中的恩佐,还是比曾经听过的任何一部、任何一次都更令人心悦诚服。

已经不间断连唱四晚的中国男高音歌唱家,表现实在超乎预期。他声音的光泽度、灵活度,气息的稳定性、通透性,无不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从登台亮相第一嗓,清澈圆润光彩明亮,这心已放下一半。恩佐的独唱重唱从头至尾满宫满调收放自如不遗余力。第二幕男一号的核心唱段“天空!海洋!”迟立明更是以自信圆熟丰沛饱满的咏叹,成功化解了所有人的疑虑与担忧。接下来,第三幕勇闯宴会、第四幕恋人重逢,男高音的歌声仍保持着雄风威力,恰似朝阳般辉煌,热力十足魅力犹存,听上去相当过瘾。迟立明用恩佐这个角色,再次证明了在歌剧舞台上中国优秀歌唱家具有的水平实力,应该充分给予盛赞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舞美基调,在总体的深浅中间色灰的底色上,导演用了鲜艳明丽斑斓多彩的点染来调色。前面提及第一幕狂欢的人群服饰浓烈的绛紫酒红,而在第三幕,集导演、舞美设计、服装设计三位一体的皮埃尔·路易吉·皮兹,更是将这种色差做到了极致。国内优秀的辽宁芭蕾舞团担纲的著名舞段《时辰之舞》(又译《钟之舞》),舞者们从高高的灰色阶梯上款款而下,女子群舞的七彩裙装犹如彩虹般迷幻。可能还不只是色彩上令人惊艳,还有面料的质感,那种飘逸柔软与人体、舞姿、音乐一起交融叠化的美感,赏心悦目,美得令人晕眩。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惊悚的画面!美妙柔曼的芭蕾表演,背景是冷硬的灰色阶梯,前景是冷硬的灰色棺椁。劳拉冰冷僵硬的“尸体”停放在那里,从头至尾和我们一起在聆听音乐、观看芭蕾。天堂和地狱般两种极端分裂的艺术手法,又怎能不形成视听双重的强度刺激,再引动令人神魂颠倒魂飞魄散的心理冲击。

千万别忽略合唱团的参与。经阿方索·卡伊阿尼的精心调教,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艺术表现力,越来越“角色到位”,接近甚至超越世界水平。是的,他们已经不间断连续演出了五个晚上,所有的合唱段落,雄壮的气势,柔曼的情调,繁复的纷争,他们的歌声都是那么精彩。

一部诞生于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作品,在21世纪的东方名城北京首演。穿越时空,我们看到了令人神往的场景与画面,我们听到了令人迷醉的呼吸与歌声。经典的艺术生命,重新焕发神奇魅力。

《阴谋与爱情》 篇7

在这篇略显学生习作气息的短篇小说中,作家史铁生提出了人类最美丽的一个话题———爱情,并让这一美丽的话题在人类命运洪流中竞相开放。

一、多样的爱情形式

本文把爱情作为情感来理解,而情感发生需要有发生主体和客体,据此我们大体把爱情分为多恋、爱恋、单恋和自恋。

多恋式的爱情从属于爱恋式,即在爱情中一个爱情主体同时对应了多个爱情客体,古如帝王之爱。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架构,所以暂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单恋式的爱情是爱情的主体得不到或者没得到爱情客体回应的情感,我们平时所说的暗恋就属于此者。

自恋式的爱情较特殊,爱情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个生命体,即自己爱上了自己。“自恋”一语来自古希腊神话:那喀索斯是一位美少年,他拒绝了回声女神厄科的爱,后者因此伤心而死。复仇女神娜美西斯处罚他,使他爱恋自己在湖中的倒影,致使那喀索斯在自我欣赏中憔悴而死[1]。

从爱情主体爱上自己心目中的自己这个维度上理解爱情的话,前面的多恋式、爱恋式爱情和单恋式爱情中的爱情主体本质上都是对自己心目中所塑造的爱情客体产生了爱情。这种刨除肉体交流的成分,只保留了心灵之间的渴望与思慕的爱情,是由文艺复兴时期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发明的一个词语———“柏拉图式爱情”[2],也叫作为精神恋爱。

虽然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爱情的真谛在于精神,而不在于肉欲[3]。本文分析爱情的时候是依旧认为任何情感活动都应其活动的主客体的,因为任何情感活动都伴有或隐或显的外在形式的表达,因此我们不是孤立单一地分析爱情主客体的内心情感内容。

二、爱恋式的爱情

在《爱情的命运》作品中出现跟主线故事相关人物形象有:来自城市干部子弟家庭的,包括大海(我)、大海的父母亲、大海的姐姐;城市工人家庭的,包括小秀儿、小秀儿母亲、抛弃小秀儿母女的亲生父亲、小秀儿的工人父亲、工人父亲的儿子,即小秀儿的哥哥。

作品共五章,第一章交代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种子种下:男女主人公“我”和小秀儿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地域的家庭环境,小秀儿的母亲被小秀儿的生父抛弃后到“我”这个城市革命干部家庭来做保姆,随同而来的小秀儿和“我”两小无猜,小秀儿童言无忌地提出:大海哥,我当洋娃娃的妈,你当她的爹,行吗?

作品第二章讲述男女主人公爱情萌芽:小秀儿母亲改嫁给了一个工人,小秀儿有了新父亲和新哥哥。在那场浩大政治文化运动中,“我”父亲被抓,母亲住院,小秀儿母女不抱政治偏见地照顾“我”和家人。在小秀儿照顾“我”母亲的日子中,“我”和小秀儿相恋,并为了响应政治运动和锻炼革命爱情,同去边疆而又不在一起。

作品第三章叙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花开边疆:在鸿雁传书的爱情边疆,“我”在父亲平反后通过后门得以回城上大学,并许诺小秀儿会通过家人把他俩的爱情之花开到城市。

作品第四章写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花败城市:当“我”准备跟父母亲谈起“我”跟小秀儿的爱情的时候,小秀儿的哥哥成了反革命,小秀儿的工人父亲成了坏分子。“我”父母亲为了自家安危,拒绝接受“我”和小秀儿的爱情,并施压给小秀儿的母亲,小秀儿回到了边疆兵团,留“我”一人在城市。

作品最后一章给出了男女主人公爱情花开失败的结局:留在城市的“我”为了让小秀儿回城做了最后的努力无果,四处找小秀儿不得。小秀儿为了照顾她后来半身不遂的母亲,嫁给了一个虽然比她大十五岁却有办法把她转回去的人,并给我一封没留地址的信,说她此生此世只在心底爱着“我”一个人。

小说这一主线故事的爱情,即“我”和小秀儿的爱情属于爱恋式的爱情,因为这场以“我”为爱情故事的叙述者,“我”为爱情主体的爱情中,小秀儿不仅是“我”爱情中的客体,而且这爱情主客体在第二章中开始融合:

当历史的政治洪流冲毁了“我”家的四合院,“革命后代”沦为“黑帮子弟”,“我”迷惑、恐惧,我感到苦闷和凄凉……甚至感到绝望,在心底哀叹着命运的无情。小秀儿如寒冬里的天使降临我身边,温暖“我”的身和心:小秀儿坐下来,用少女特有的善良和同情的目光望着我……

小秀儿不由分说,在走廊里找好一条长椅,硬把我拉去,按下,把大衣盖在我身上……(摘自《爱情的命运》第二章)

之后爱情主客体双方还互相转化。当“我”的爱情花开的时候,“我”爱情中的客体小秀儿完成了爱情中的主体塑造:我吃着她亲手做的饭菜时,“爱情”这个字眼第一次从她嘴里说出,尽管仍带几分羞涩。她说她为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所感动。燕妮家有钱有势,很多纨绔子弟追求她,而她却选择了贫穷而又名禄全无的马克思……她不会拿他去换任何一位爵爷……就这么,我们谈起了爱情。(摘自《爱情的命运》第二章)

这场爱情中双方是有着互为主体的热切情绪的,在这样一个阶段中,我们甚至很难分清这一场爱情此时哪一方是主体,哪一方是客体,爱情双方互为对方的客体,又都是自己爱情中的主体,作者是如此描述的:那时的小秀儿啊,笑声和歌声是她的影子。我们朝夕相处,读书,发议论,品评现时,回忆过去,憧憬未来……春天,万物都在更新、生长、创造。(摘自《爱情的命运》第二章)

至此,作品主线故事的爱情完成了爱恋式爱情的基本架构。

三、爱情悲剧

在小说结束的时候,作品男女主人公彼此分开了,这样的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爱情结局是一个悲剧。在作品第五章中:

小秀儿走了,再也没来信,阿姨搬了家,并嘱咐邻居不告诉我新居所在。做得真彻底,一切可能向我泄露秘密的地方,都向我翻着白眼儿。

“我”爱情中的爱情客体———小秀儿走了,决定“我”为爱情主体的爱情瓦解,一个必须有着主客体的爱情因为爱情的客体“走了”而造成了这场恋爱式爱情的结束,此为爱恋式爱情成为悲剧的主体原因。

对“我”而言,这一场爱情理想是步入现实婚姻的殿堂,如此才是成功的爱情,只有爱情双方喜结连理后得到爱情的结晶,才是这场爱情开花结果的喜剧结局。

作品剧情还展现出“我”的个人爱情理想和“我”所处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冲突,爱情理想遭遇了生活现实。

在“我”的爱情通往“婚姻”这条现实主义的道路上,遭遇了种种“两难的选择”,“两难选择”情境背后往往隐藏着诸如道德与法律、动机与后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4]。

得知小秀儿家庭成反革命,妈妈对“我”说:“我们最好还是,暂时少和他们来往吧。”“我”就跟家人明确“我爱小秀儿,我们已经确定了关系”,家人此时逼“我”在爱情和事业中做出两难的选择:

“爸爸和我虽是解放了,问题却没了结。尤其是因为爸爸当时说过一句‘江青是戏子’,他如果帮这个忙,会招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再说,你学外语,将来出国,出身和社会关系都是重要的……”

在“我”怒不可遏地跳着,喊着“妈妈,你这是庸俗!是的,是庸俗!甚至是卑鄙”的时候,“我”家人又逼“我”做出家人和爱情的两难的选择:

“大海!你愿意爸爸再被打倒,妈妈心脏病复发吗……”

在两难的选择后“我”又遭遇种种误解:

小秀儿默默不语,阿姨忽然变得客气,便是邻居,也用异样的眼光看我……

阿姨却哭着对我说:“你以后别来我家了,不要连累了你们……”

“咱们断绝来往吧,”小秀儿说,“我不愿意连累你和伯伯婶婶,我也不愿意作那种角色……”

在种种误解后,“我”又遭遇次次拒绝:

“我”想让父母去给小秀儿说情,爸爸妈妈不同意。

“我”的“中华”和“茅台”并不能打动知青办的心,反而招来了斥责。

小秀儿走了……阿姨搬了家,并嘱咐邻居不告诉我新居所在。做得真彻底,一切可能向我泄露秘密的地方,都向我翻着白眼儿。

“我”的爱情就是在“我”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两难选择、种种误解、次次拒绝后被破坏掉的。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5]。

至此,我们借助对爱情形式的分类和作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形式的定位,简单地通过小说故事情节的分析,挖掘了《爱情的命运》中“爱情”悲剧的原因,即这场爱情悲剧主体原因来自于男女主人公爱恋式爱情中爱情对象的实体缺失,客观原因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理想遭遇了生活现实。

参考文献

[1]曹孟勤,张彭松.生态伦理:人类自恋情结的自我治疗[J].太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4).

[2]涂江波.“柏拉图式爱情”辨正———基于对《会饮篇》的文本解读[J].西安: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2).

[3]邓阿宁.一曲悲哀的婚姻奏鸣曲———托尔斯泰《克莱采奏鸣曲》的自我书写[J].重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4]王延东.道德“两难选择”案例的解析与重构———以“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为例[J].北京: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2).

《阴谋与爱情》 篇8

《非诚勿扰》中个人消费主义话语的强行介入, 炫目消费场所的不断转换, 让爱情的意义退居其次。《杜拉拉升职记》着力于角色性格化的叙事重点, 构建高强度的职场竞争模式, 使得爱情的叙事线索支离破碎。《非常完美》中纯粹的喜剧效果成为影片的最大噱头, 直接导致爱情主题的淡化。国产爱情片陷入了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惫, 过分追求视觉的快感而忽略了受众对爱情片情感审美的需求。2010年《山楂树之恋》打破了国内文艺片的票房, 成功为国产爱情片打开新局面, 开始重新审视爱情片的创作语境。传统爱情叙事模式的启用, 与纯洁无瑕的爱情结合, 拯救了观众长期游走在商业片中麻木的精神审美。国产爱情片的反思随之而来, 尝试多种方式让爱情审美体验成为影片的叙事重点, 宣告着“爱情本位”审美意识的回归。

一、商业元素消解, 情感审美重回视野

“从本质上说, 商业和文化的结合以及人们对物质感官刺激的追求是一场审美主义泛化的文化狂欢。精神化的审美理念从超功利化和精神升华的传统模式走出来, 转向满足人们日常欲望释放和快感的追逐。”1现代电影从策划、制作到营销的任一环节都是为交换而产生的生产环节, 这使得电影注定成为商品社会的劳动产品。而对于大多数研究者而言, 电影是艺术美学的载体。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说道:“那不只是技术问题, 也不只是一种再现世界的新方法, 而是一种全新的美学原则于焉诞生。”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 在人们消费行为的作用下, 电影是作为精神性的人文关怀还是对物质感官的追求, 两者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 物质满足带来的快感和感性接受带来的美感相比较也没有了孰是孰非。

《山楂树之恋》的成功证明了在商业消费时代, 商业制作下的电影不再需要灌入大量商业元素才能获得票房的保障, 国产爱情片从票房和商业的恶性循环中解放出来。《山楂树之恋》将故事背景放置于1974年, 静秋遇见了勘探队的老三, 两人经历相识、相知、相爱、相离。 敏感的年代、纯洁的爱情, 杜绝被商业元素浸染的可能, 用一首苏联歌曲《山楂树》串起两人的爱情线索, 叙事画面与情感相辅相成, 娓娓道来一个纯净、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同时启用周冬雨和窦骁等新晋演员, 拒绝利用明星效应吸引对故事叙事本体不感兴趣的受众, 以期用新演员青涩、未受到学院派影响的演技完美地再现唯美的爱情体验。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改编自野夫的同名小说, 以1980年代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大学生关雨波大学毕业分配至小村庄, 与老同学成丽雯重逢, 明明相互爱慕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不得不选择分开, 遗憾和伤痛成为他们宿命的结局。唯美浪漫的“世外桃源”为两人的爱情奠定了淡雅的叙事环境, 复古的大巴车、密不透光的原始森林和土家山寨里错落有致的经典建筑, 精心刻画着1980年代的爱情应有的外在形态。男女主角朴实无华的内敛表演仿佛经历了时间岁月的洗礼, 将两人无奈妥协的爱情讲述得克制隐忍。没有张扬, 没有喧闹, 甚至没有煽情, 霍建起导演延续了他细腻收敛的风格, 用最真挚的情绪渲染了一幅浸透着爱情的水墨画。

二、喜剧元素削弱, 悲剧之美深入心扉

喜剧一度与国产爱情电影产生了一种不可分割的连结, 这种连结吸引着受众, 使之在观影过程中获得放松和娱乐感受, 但爱情主题却被喜剧元素冲淡, 情感审美意义退居其次。喜剧虽是以追求笑的感官体验为首要特征, 但绝不是以“滑稽”“好笑”为最终诉求, 而应上升至理性精神, 发现人类自身反常、不协调的可笑之处, 以此实现对自我与现实的超越。国产爱情片对于喜剧效果的片面追求, 让喜剧元素成为爱情意义的禁锢, 压制了电影本身对于爱情的情感审美追求。

在“审美物化”的驱使下, 电影容易失去艺术自省的可能性。“大众审美之维的内在张力需要以美学的‘悲剧之思’和‘神性维度’来制衡消费逻辑主导下的‘欢乐黑洞’和‘装潢艺术’。”2用悲剧之美长久震撼人心的审美效果, 用悲剧伤痛的力量在受众心中完成精神情感的烙印过程, 用悲剧或类悲剧的框架凝聚爱情虽无疾而终却依然纯洁无暇的感情内核, 电影“奇观化”的视听特征给受众超越日常的、强烈的爱情体验, 使受众的现实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

2013年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了18岁的郑微步入大学校园, 与一群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 也在无意中爱上了自尊敏感的陈孝正, 开始了一场对爱的体验和感悟之旅。影片的开始充满了青春与生俱来的欢愉和活力, 给予观众一段轻松的观影感受, 却以“死亡” 和“象征性死亡”完成了叙事的构建。阮莞在失败的追爱过程中车祸身亡, 以“死亡”作为自己爱情和生命的终结。电影修改了小说结局, 郑微在两段无疾而终的爱情中回望感悟, 选择对过往的感情释怀, 将“象征性死亡”作为对逝去青春的致敬与缅怀。次年《同桌的你》 用一首同名歌曲唤起观众对青春和爱情的回忆, 贯穿了周小栀和林一这对同桌从初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年后的青葱记忆和甜蜜恋情。周小栀即将嫁做人妇, 林一在异国他乡遭遇背叛和失意, 面对最后换回爱情的机会, 林一在幻想中完成了对爱情和自我的救赎和释放, 回归现实、 面对真我的林一最终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用微笑和祝福祭奠转身的爱情。幻想中林一对爱情的解救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 但这种悲剧的遗憾美感使受众能够投射自身现实, 找到相似的真实体验。

三、爱情元素重生, 新老导演共求爱情本位

商品时代的消费主义早已无孔不入, 文化泛化和审美泛化在汹涌的世俗化和民主化的浪潮中成为必然趋势。 传统创作模式也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 市场和技术的强力介入使艺术创作与传统模式相较出现了明显差别。经过后现代主义冲击的当代电影, 在消费主义主导的现代社会中, 早已不可能完整无缺地退回经典时代了。 审美至上的精英文化失去主导地位, 审美泛化的大众文化狂欢成为受众更易接受的审美模式, 当代电影进入到新型的大众审美范式, 试图实现新型的审美解放和意义创造。“体现新型的后人文立场:在保留审美‘在世性’ 成果的同时, 呼唤神性的回归, 在多种快感体验中努力恢复精神快感的触动和悠长。”3在陷入情感审美和商业消费难以同时顾及的瓶颈后, 国产爱情片开始尝试结合市场模式和经典审美, 以期探索不同的爱情形态, 让探索爱情本质和内涵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老牌导演在充满阅历的人生轨迹上去觅得异语同声的爱情, 以期给予观众独特的情感体验。顾长卫所执导的《最爱》, 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因为卖血导致多人患上艾滋病, 在恐慌中展现出人性百态。得意和琴琴一同患病, 遭遇抛弃, 两人从相怜、相依到相爱, 在一段被众人唾弃的婚姻中用生命证明了爱情的尊严。导演将探索爱情的环境放置于极端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中, 在百态的人性中勾勒出爱情最纯粹的模样。张艺谋的《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陆犯焉识》, 描述了大时代下爱情与亲情的变迁和无奈。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家人多年未见, 思家心切的他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 却被女儿告发。文革结束平反回家, 却发现家中早已物是人非, 深爱的妻子患病早已认不出他, 却记得丈夫归来的日期。 敏感岁月里, 相爱不能相见的无奈, 至亲间以热血革命为由的背叛, 爱情和亲情在政治风雨中无可奈何的飘摇, 在历史的伤痛中探求爱情的意义。

新晋导演用感性、年轻的叙事视角唤起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自我感情投射, 获得情感体验的共振。2014年末上映的《匆匆那年》是张一白继《将爱情进行到底》 后对年轻爱情形态的新探索, 描述了年近三十的陈寻回忆起自己与方茴的爱情故事。该影片描述的是陈寻的青春记忆, 而这份记忆也是属于80后整整一代的“匆匆那年”。陈寻、方茴等一群死党跨越的十五年的不仅是爱情, 更是有成长、记忆与友情相伴的岁月。影片中带有80后青春回忆的代表性元素, 唤起了一代人对于爱情的回忆和对青春的感悟。更有跨界导演用崭新的视角选取对爱情特有的感悟和认识。苏有朋选择对具有庞大读者基础的《左耳》进行改编, 讲述了左耳失聪的乖巧女孩李珥和坏女孩黎吧啦、许弋以及张漾等几人之间的青春成长故事。带着90后一代的青春记忆, 描绘了一群性格不同的年轻人在刚刚逝去的岁月里的成长、友情和爱情, 将伤痛青春从文字变为画面, 给予年轻观众直观的体验经历, 直面死亡和分离的伤痛, 探寻这一代人曾经在爱情里的迷失和茫然。

商业元素和喜剧元素并不与爱情电影相抵牾, 而是辅助呈现爱情意义的重要工具, 创造出观众对于爱情感悟的多元体验;深度挖掘爱情的意义, 利用传统爱情叙事的模式, 内聚起对爱情主题的无尽探索, 展现爱情的美学意义;选取当下的生活现实, 却不止步于当下现实, 而应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内涵, 表现人物之间细腻、动人的爱情过程, 将个人叙事作为爱情叙事的助力, 表现永恒的爱情主题。

摘要:国产爱情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份额, 成功达到了商业盈利的目的, 为受众提供足够的娱乐性, 却一度在艺术审美领域中陷入困境。爱情电影不再谈论爱情, 其被赋予的探讨爱情本质的主要功能被弱化。而随着娱乐审美的疲软,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界限的模糊, 国产爱情电影脱离瓶颈, 开始重新探讨各类爱情的审美意义, 以期留下爱情纯洁永恒的情感体验, 标志着“爱情本位”审美意识的回归。

关键词:爱情本位,商业元素,喜剧元素,爱情元素

参考文献

[1][德]维姆·文德斯.情感电影:影像的逻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3]黄丹.类型电影:叙事范式与形式风格[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5.

[4]傅守祥.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悖论[J].兰州学刊, 2006 (10) .

[5]孙彩惠.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中爱情观的流变[J].当代电影, 2014 (05) .

[6]葛介艺.论国产商业电影的爱情叙事及其文化价值[J].上海艺术家, 2014 (06) .

《阴谋与爱情》 篇9

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部获得票房神话的电影是如何在赢得观众、获取票房及迎合主流价值观方面来构建文本的。导演运用经典模式讲述了发生在北京的爱情故事, 给观众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 叙事上采用了串行结构, 以爱情故事为线索, 将五个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故事串联在一起, 彰显爱的力量。 导演借爱情名义来展示主流家庭观、伦理观、道德观、 爱情观。

影片一开头展示了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北京城之夜, 酒吧内一群空虚、无聊、寂寞的单身男女用酒精肆意消遣。随之, 开始了第一段爱情故事, 北漂男陈锋在好友派对上漫无目的地打发时间, 天使般纯洁无暇的沈彦走入他的视线, 随后两人开展了热恋, 不久, 沈彦发现自己怀孕了, 于是要面对孩子留还是不留的问题。沈彦的前男友恰巧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凭借自己有钱有权的身份向沈彦求婚, 他分析陈锋和自己有着巨大的地位差别, 甚至开出两个小时换取两千万的筹码。然而, 在巨大的金钱诱惑之下, 女主坚守爱情不放松, 果断地生下了孩子, 与屌丝男成立起了家庭, 而自恃清高的高富帅对于爱情终无所获。

2010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一期节目中, 有个叫马诺的女孩自称“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 她大张旗鼓地宣传拜金主义, 遭到很多网友的谴责与咒骂, 网友人肉搜索她和她的家人, 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件事发生在全媒体时代, 媒体加以利用炒作就成了一个社会话题。电影对这类社会现实却有不一样的反映和价值观输出, 《我愿意》和《101次求婚》分别作为2012年、2013年的情人节档影片上映, 讲述的是女神在面对矮穷挫和高富帅的同时追求时该如何抉择的问题。两部影片都有相似的结局:女主放弃高帅富的诱惑, 投入到矮穷挫的怀抱。 2014年的《北爱》也采用了同样的爱情观传递, 在一种看似轻松活泼的氛围中, 编导者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价值观的输出。似乎有钱人是罪恶的化身, 他们花心、好色、 油嘴滑舌, 而穷人则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譬如勤劳、朴实、真诚、善良, 除了出身不好、没有钱之外, 什么都好, 而金钱又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取的。

意识形态会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存中所遭遇的问题提供想象性的解决, 与其说是解决, 不如说是一种合法性的阐释。一个成功地隐藏起自身, 并顺畅运作的意识形态, 可以使每一个人在其中照见自己的主体形象并从中获得抚慰。《北爱》的文本构建无疑给坐在电影院里的中产阶级上班族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当前的社会现状是:普通白领靠自己的收入在高房价面前只能望尘莫及, 很多年轻人表示结不起婚、养不起娃。我们都对女神心驰神往, 但“门当户对”的古训已存在千年, 七仙女和放牛郎的故事也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 现实就是白富美和高富帅在一起了, 且不讨论他们婚后幸不幸福的问题, 至少在外人眼里这种组合搭配方式才是合理的。 但是观众花钱购票并不是去看血淋淋的现实问题, 电影是造梦的机器, 观众希望在电影院中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烦恼和压力, 编导者洞察观众心理, 你喜欢看什么样的, 我就拍这样的给你看, 于是在影院银幕之上, 观众完成了一次想象性的满足。

第二段爱情故事以婚外情介入, 指涉当代社会中年夫妻的生活危机现象, 与第三段“偷情”故事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连。文本设置的是男子在外滥交、花天酒地, 妻子是面容憔悴、不修边幅、缺乏激情的家庭主妇形象, 在发现丈夫出轨之后, 妻子欲用与别人一夜情的方式来报复丈夫, 但她挣扎在情欲与道德之间。之后, 和上司刘辉在酒店见面, 她让刘辉进浴室洗澡, 自己躺在酒店床上, 她没有惊吓和不安, 相反倒显得动作熟悉和老练, 刘辉出浴后发现张蕾不辞而别, 最终, 她选择了回家, 和丈夫依偎在一起, 家庭伦理观念得以深刻凸显。

这段故事的讲述留给观众一些想象的空白, 那就是张蕾和刘辉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从他俩暧昧的谈话内容来看, 两人似乎发生过什么, 但文本并没有交代什么, 这些也只是观众的猜测而已。在爱琴海的夜晚, 佳玲逼问刘辉到底有没有过婚外情, 刘辉正面承认了这一点, 但对象是不是张蕾, 文中没有交代, 把前后场景缝合在一起, 就会觉得他们之间似乎是有过什么的, 但编导者刻意规避了这一点的叙述。张蕾是作为一个自律性极强、道德感极高的女性形象而存在的, 也是凝结在编导者心中标准家庭妇女的形象, 纵使自己有七情六欲, 但一定要克制, 占据道德制高点, 保持自身完美的道德形象。而对男人的刻画都是具有出轨之实, 具有浓重的道德批判色彩, 这样的女人才有足够的说服力去感化丈夫, 男人最终觉悟, 发现了结发之妻的重要性, 最终肯定会选择回归家庭。佳玲和刘辉打破误会, 畅谈心事, 也实现了家庭和解。在当下这个离婚率与日俱增的时代, 编导者借爱情的名义把他们团聚在一起, 传递社会正能量和正面价值观。但是文本并没有去挖掘他们的爱情究竟面临怎样的困境, 只是浮于表面地向观众展示一些猎奇性的场面, 没有具体细节为人物行为动机做支撑, 关于婚姻, 关于爱情, 只有潦草的展示, 编导者把臆想出来的故事呈现于银幕之上, 通过明星效应获得认同, 看起来合乎情理, 实则经不起任何琢磨推敲。

第四个故事把镜头对准了少男少女懵懂的初恋故事, 女孩刘星阳在学校乐队担任大提琴手, 却由于父母的反对, 不能去参加梦想秀的比赛, 父母坚持让她去英国留学, 她虽然没明确地表示反对, 但对出国似乎也没有多么强烈的兴趣, 宋歌听到她要出国的消息, 第一反应是觉得太远, 而不是惊叹刘星阳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他坚决支持刘星阳参加梦想秀, 对国内的舞台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中国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这与时下流行的中国梦主题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贴合,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迎合主流价值观的表达。

导演在第五个故事中彻底植入了主流意识形态观念, 斯琴高娃饰演的老高在生命的最后期限为老伴儿王大齐找对象, 最终看中的是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海归”太太薛艾佳, 见面安排在火锅店, 带有十足的中国特色, 薛艾佳在餐桌上表示“洛杉矶也有好几家火锅店, 但一点都不正宗...... 四十岁离的婚, 一个人在美国住了近二十几年, 有一天往窗外一看, 忽然间觉得这一切都不是我的, 我还是想回来, 我还想找个合适的人, 陪我把剩下的日子走完。”编导者有意把相亲对象薛艾佳设置成一个“海归”人士, 即使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 但黑头发、黄皮肤、 赤子心、中国魂的内核没有改变, 迟暮之年一定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度过, 回国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里才可以获得最完整的文化记忆与认同。编导借她对祖国文化的认同表达自己文化认同, 即使后面又发生了情节的戏剧性转变, 但这并不妨碍编导者植入在文本中的价值观表达。

摘要:《北京爱情故事》以小成本投入制作, 却收到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 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故事表现了城市里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对爱情的不同观念, 笔者试从文本建构的角度来分析影片中不同爱情观的另类表达。

关键词:电影,叙事,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群.《北京爱情故事》:一个缺失爱情故事的“爱的寓言”[J], 当代电影, 2014, (04) :57.

[2]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 (09) :126.

《阴谋与爱情》 篇10

一、《简·爱》的爱情基调:自由平等

女主人公简·爱是孤女, 出身卑微, 其貌不扬。男主人公罗切斯特是贵族之后, 拥有显赫的家族, 受人仰慕的地位。在外人看来, 他们一个是并不比仆人好多少的家庭教师, 一个是有钱雇主和老爷。几乎没有结合的可能。但其实他们的结合不是偶然的, 他们并不是灰姑娘与王子故事的翻版, 可以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简·爱心里, 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她敢于对罗切斯特说:“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 个子瘦小, 就没有灵魂, 没有心肠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充实!……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以血肉之躯同你说话, 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 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 站在上帝脚下, 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当罗切斯特问她还需要什么时, 她立刻回答说:“你的尊重。而我也回报之以我的尊重, 这笔债就两清了。”的确简·爱身上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正直、高尚、纯洁, 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在罗切斯特面前, 她显得分外高大, 以致于在精神上两者的位置正好顺序颠倒了过来。正如罗切斯特所描述的:“对于明亮的眼睛, 雄辩的舌头, 火做的灵魂和既柔和又稳定、既驯服又坚定的能屈不能断的性格, 是永远温柔和忠实的。”这就是罗切斯特眼中的简·爱, 聪慧、独立、特别。他爱上了不美、贫穷、矮小的简·爱, 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男主人公和简·爱相似, 从外表看来也不是人们眼中的美男子, 性格也不和善, 举止也不甚得体。简·爱看到的这张陌生的脸, 像是记忆的画廊里引进的一幅新鲜图画, 但和那里的肖像不一样。首先, 它十分男性, 有着“体育家的身材”。其次, 他黝黑, 刚强, 严厉。他的言谈从不温柔、多礼、转弯抹角。即使他渐渐发现简·爱的许多可爱品质, 但是他在言谈上一直是粗鲁直率的。他随意差她做这做那, 像一个主人对仆人那样。如果是一般的女人肯定会对这位怪癖的主人厌恶透顶。可是简·爱不是一个寻常的、被俗套所制约的女子。在他们的交谈中她渐渐了解了这位孤僻的主人, 发现了罗切斯特的正直, 善良、平等待人从而深深地爱上了他, 并凭着自己不平凡的气质、独立的人格力量, 战胜了富有、美丽却势力的英格拉姆小姐, 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即使在热恋中, 简·爱也并没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她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矜持的自尊。简·爱在追求精神上的平等时, 也追求经济上的平等。当简·爱与罗切斯特要结婚时, 罗切斯特带着简·爱逛绸缎店、首饰铺, 但在简·爱心中她觉得买得越多, 一种烦恼和屈辱的感觉就越使她脸上发热。她不愿做赛莉纳·瓦伦一样的女人而是提出要继续作为阿黛尔的家庭教师, 要凭这个来挣她的食宿, 外加一年三十磅薪水并从这笔钱里开支她的衣着。除此之外她告诉罗切斯特什么也不用给她, 只要相互的敬重就足够了。她对罗切斯特说:“我只要一颗舒坦的心, 一颗没有被大量恩惠压倒的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有自尊有智慧而且有自知之明的简·爱, 不是男人的玩物。可令简·爱没有想到的是婚礼当天正当美好的梦想要实现时, 一个陌生人突然出现打破了现场的和谐, 使她得知罗切斯特十五年前就已经结婚, 发妻依然活着, 就住在家中三楼。这对于将自由平等看得如生命般重要的简·爱来说是一个很大打击。尽管罗切斯特跟她进行了解释, 可依然改变不了简·爱出走的决定。她给罗切斯特留下张纸条, 一大早就离开了桑菲尔德。她身上只带了二十个先令, 一些简单的衣服, 悄悄地走了。她毫无目的、孤身一人朝着北方走去。虽然她内心也有着痛苦的挣扎, 但留下来就属于罗切斯特情人的地位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她选择了离开。她说;“越是形单影只, 越是举目无友, 越是无所依傍, 我越是要尊重自己。”出走的举动突显了简·爱的反抗性格将自由平等的爱情观发展到了顶点。这里问题显然并不是简·爱想要罗切斯特“明媒正娶”而依然要求人格的平等。在她看来, 有了人格的平等与自由, 爱情才有所附丽, 否则, 宁肯牺牲爱情, 也不能使自己失去人格和尊严。

二、《简·爱》对现代女性爱情观的启迪

1.自立———简·爱爱情成功的基石

人都需要有自立的能力, 所谓:无欲则刚。只有在经济和思想上的自立才能让人摆脱别人的控制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简·爱曾尝试过用各种反抗的方式改变自身处境, 可她都失败了。后来她意识到是因为在经济上依附于他们, 所以精神上才受制于人。所以她细想了一番后, 说出了“我当然愿意进学校”正因为她进入了学校学习, 简·爱学到了知识、技能, 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她可以做画、弹钢琴。在时机成熟后, 她积极在报社刊登广告寻找职业。做了家庭教师后简·爱得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正因为简·爱能够自立不依赖任何人生活, 所以她在精神上是高大的, 面对罗切斯特的时候, 她敢于去爱, 当不得不离开时, 她也能勇敢地做出选择。女人要有自立感才有尊严, 这也是为什么简·爱在罗切斯特心中是独一无二的原因。简·爱的思想受自己支配。她的心情也不随别人潮起潮落, 最终她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2.慧眼———简·爱爱情成功的视角

在现代社会中, 仅仅能自立还远远不够。爱神丘比特的的箭总是射给有准备的人。女人要有一双慧眼发现适合于自己的另一半。莎士比亚曾说过:“真爱的旅程从来都不是一翻风顺的。”简·爱和罗切斯特也是经历了许多磨难之后才找到了彼此的真爱。书中的罗切斯特先生不是一个外表英俊的人而且还语言粗犷。随着简·爱与罗切斯特接触的增加, 简·爱用自己的慧眼开始从他的外表下发现其无法掩饰的性格。他正直、宽大、善良。相信有着这样品质的男性, 无论穷富, 健康或是疾病, 都值得女人去爱。真正的爱情是现实与理想的高度融合, 是两个本不相关的自在生命个体因为偶然和了解等因素的结合, 这看似天然却又是需要发掘的。简·爱具有这种本事, 所以她收获了幸福, 嫁给了自己爱的人。

3.表白———简·爱爱情成功的桥梁

女人在爱情的面前往往是害羞、矜持的。倘若男方不表达, 自己坚决不会让爱情流露出来, 可是, 简·爱在罗切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 从而试探她时, 她对罗切斯特的表白直接而热烈。因为简·爱深知, 漂亮的英格拉姆小姐和罗切斯特精神上并不契合, 他们的结合只是符合上流社会的潜规则, 他们根本没有心灵上的沟通。正因为她抓住了这个机会, 才让罗切斯特感受到了她的爱。罗切斯特也终于摘下“伪装”将爱化为拥抱, 紧紧抱住简·爱, 幸福降临在简·爱的身上。

4.倾听———简·爱爱情成功的艺术

倾听是一门做人艺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 善于倾听也是一种能力。倾听不仅仅是要用耳朵来听来别人的言辞, 还需要能够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要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简·爱是个倾听的好伙伴。在罗切斯特苦闷需要有人了解, 有人倾诉的时候, 简·爱成为了一个很不错的倾听对象。也正是在倾听中, 简·爱发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正直善良, 慢慢地罗切斯特与简·爱之间话题越来越多, 成为心灵上的挚友。

摘要:一部《简·爱》写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充满着诗意和激情。简·爱的桀骜不驯, 坚定执着, 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她用自己柔弱的嗓音, 喊出了几个世纪以来女性需要的最强音——自由、平等、理性、不做男人的附庸。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平等和尊严, 爱情与人的真正价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这就使爱情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简·爱,爱情,启迪

参考文献

[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 译.上海:译林出版社, 1994.

[2]张凤娜, 温长先.简·爱的抗争性格与其爱情发展的必然联系[J].作家, 2008, 32 (1) :51-53.

[3]许超.简·爱——新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J].电影评介, 2008 (4) :103-104.

《阴谋与爱情》 篇11

倒咖啡的公务员一跃而成女市长,有着入主青瓦台实力的政客由一开始的利用她到最后心甘情愿被利用,选美内幕、钱权交易、人际纷争,市政厅里的阴谋与爱情,比灰姑娘式的偶像剧更接近现实,又比前总统自杀身亡的社会现实更温暖,更充满希望。

“大家知道咖啡和政治的共同点是什么吗?只要一次上瘾就无法戒掉,陷得越深,钱也耗尽,身心也疲惫。比起内在的,更容易被华丽的杯子所吸引。沫越多咖啡的含量就越少,大多数人喜欢的咖啡未必是好咖啡。政治,也一样。”无权无势,完全是被形势所迫走上竞选市长之路的十级公务员(韩国公务员最低级别)辛未来以其朴实无华的“咖啡演说”,为自己赢得了市长一职。

而剧集《The City Hall》赢得的更多是观众的掌声。自4月29日开播以来,就一直是同时段收视冠军,创下了20集连续夺得收视冠军的纪录。有消息说,韩国公务员工会还特别向工会支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来督促、鼓励公务员们收看《The City Hall》。因为它现实地反映了市政厅——这个小小茶杯里的台风。

36岁女市长的熟龄之恋

三十而立的她遇到了四十不惑的他,爱情就这样发生了。只是与二十岁的轰轰烈烈不同,而立之年的爱少了份浮躁,多了些沉稳。

辛未来,36岁,在市政府工作了七年却仍是一个十级公务员,每日的工作就是端茶倒水。会沏浓香的咖啡,记得每个人的口味,却是位卑言轻,生活每日一成不变。这样的履历放在谁身上,都会让人感到一种悲凉的喜感。更何况,她是前三顺姐。

与热情正直的未来相比,车胜元所扮演的祖国是明显的政客。在政界大佬BB(Big Brother)私生子的他看来,冷漠刻薄自私盘算,都不算错。因为政治就是战场,凡是跻身那个舞台。没有进攻能力的人下场会很悲惨。怀揣着入主青瓦台(韩国总统官邸)的野心,他来到了小城市仁州。

这样不同世界的两个人最初因为一场选美比赛而纠结在了一起。他要利用她来推翻市长,以便为BB赢得总统大选的选票。她则必须以36岁的“高龄”挤进选美比赛,问鼎桂冠,以便替已经分手的前男友还债。于是她一步步地按照他的计划沦为了一枚棋子。可是,这个“棋子”真的太傻太天真,这反而让他先乱了阵脚。当她一人在市政厅门口示威,身上的礼服因为与人纠缠而被撕裂时,他会不自控地走过去将自己的外套系在她的腰间。当受政客指使的地痞向她投掷西红柿以示恐吓时,他会愤怒地施展拳脚将他们悉数打跑。她的“平民政治”提议总是被他当面嘲笑,但是一转眼,他便原封不动地引用在竞选演讲中或用于与同僚的争辩上……那份微妙的情愫就这样不动声色地产生和加强。仁州的春天,漫天飘落的樱花树下,他拿着花束来看她,一句“想你了”,便胜过甜言蜜语万千。

三十而立的她遇到了四十不惑的他,爱情就这样发生了。只是与二十岁的轰轰烈烈不同,而立之年的爱少了份浮躁,多了些沉稳。太多的现实牵绊使得他伸出去想要轻触她脸庞的手到最后都变成了戏谑式的发丝乱揉。他能在她熟睡时用自己的背膀遮蔽骄阳,他可以为了她的市长前途跪下来请求父亲的原谅,他为她扫除事业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包括他自己,“如果你只能成为敌人,我也希望你站在我的对面,那样你能离我更近些”。辛未来笑脸背后的倔强和坚守,祖国默默遮挡一切的算计与保护,那是一起朝前走、平等坚实的感情之路。从来不曾说过“我爱你”的熟龄之恋,比之20岁的激情燃烧更为踏实而接近幸福。

“要想认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就要画一个更大的圆”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部“披着政治色彩的爱情剧”,那就错了。剧中所展现出的市政厅中各个职员之间的权力利用关系,市长和市议员之间的苟合,副市长与秘书之间的背叛,党派与党派之间的勾心斗角……难怪有网友看过惊呼。“整部《The City Hall》简直就是一部《孙子兵法》演绎全集”。

刚刚上任的女市长辛未来说:“政党之间你一拳我一脚的厮斗,定期定时去干一些卑劣勾当,刚想投入点感情就会被暗算,这就是政治。但是,真正的政治,是诚心诚意地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此话一出口,所有比她资历高的政务人员都笑了,几个不笑的,则会为她捏一把汗。

这位平民市长显然与主流政治势力格格不入。因为没有党派和金主利益的牵绊,她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人民着想”。刚一上任,辛未来就顶住市政厅所有局长集体请辞的压力,彻底推翻了前市长运作了一年的市政府搬迁计划。而作为全剧最大的悬念,富可敌国的财阀大韩集团究竟出于何种目的要动用上亿元资金投资仁州这个小地方,且免费帮忙建设公共医院?

财阀集团的千金高海告诉辛未来那是因为爱,作为祖国的未婚妻,她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地帮助国会议员的未婚夫繁荣地方,可是已经经历过足够多磨炼的辛未来知道这一切都没有如此简单。同僚们告诉她这是个彰显政绩的好机会,市民们提醒她这会解决上万人就业致富的问题,可是辛未来怀疑天上怎么会无端端地掉下馅饼?没有利益,怎么可能空投上亿元?

善于玩政治的祖国教导过她:“如果要认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就要画一个更大的圆。”再往长远看,辛未来理清了小小的仁州市在整个总统竞选活动的棋局中所占据的分量——国会议长BB用来向大韩集团换取竞选赞助金的条件,就是允许其在仁州市建立一座进口垃圾发电厂,而那些垃圾中含有污染环境的有害成分。

签约在即,施压频仍,黑金政治的交易双方甚至同时威胁说“如果你不签字,可以随时换一个新市长来履行职能”。本就没有任何背景的未来最后只能孤注一掷,不惜选择了先辞职,然后假冒市长名义签字,赚的就是那么一点点等待祖国支援的时间差。

《阴谋与爱情》 篇12

1 先秦时期的起源

爱情自古就是园林的一个重要的主题。《诗经》中《将仲子》这样写道:“将仲子兮, 无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将仲子兮, 无逾我园, 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 亦可畏也。”姑娘自白, 说仲子哥哥别来了, 别折了我院子里的杞树, 桑树, 青檀。这反映了我国早期普通人家的园林的形式, 姑娘借园林, 咏唱着迷惘感伤、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2 皇家园林中的爱情——杏园初宴曲江头

唐朝文人的精神家园之一应当是“杏园初宴曲江头”了。唐代进士及第后, 其活动情形大致如此。首先是全体新进士们一起来到主考官的府邸通报自己的姓名、籍贯, 与主考官拉拉家常, 拜师谢恩, 事实上这也是步入官场建立人脉关系的第一步。接下来, 就是准备参加由皇帝出席的曲江夜宴, 其规格相当于国宴标准。在夜宴开始之前, 有一个叫探花使巡游的活动, 如唐代诗人孟郊在中举之后就曾在《登科后》一诗中描绘:“昔日龌龊不堪嗟,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因此每当曲江宴会时, 长安城里的老百姓都争相来到曲江两岸看热闹, 才子佳人, 良辰美景, 赏心悦目, “长安几于半空”。

3 寺观园林中的爱情——普救寺与《西厢记》

在元代王实甫的作品《西厢记》中, 就将山西永济县蒲东普救寺设定为最主要的环境, 主人公在这里相遇, 相识, 相知, 后来经历诸多困难最后终成眷属。如果不是选择这样一个幽静雅致地方, 这流传千古的爱情或许就会少几分迷人的色彩。

“门掩重关萧寺中”, “满阶苔衬落花红”一句, 不同的景致分别衬托主人公不同时刻的心情;同时, 寺观园林中质朴的材料、素净的色彩, 造就了素雅的格调, “待月西厢下, 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为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创造了浪漫的氛围;另外, “赖婚”、“拷红”等情节转折处也均发生在梨花院这样一个美丽的园子里, 加之寺观园林这样一个环境, 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慰藉人心灵的作用, 使这些情节伤而不悲, 被作者婉婉道来。

4 私家园林中的爱情———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 始建于清初, 原为保宁太守的私家花园,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由沈秉成购得废园后重建, 隐居于此, 而更名为耦园。

耦通偶, 也有耕作的意思, 寓意夫妇偕隐, 共同经营这座属于他们的“桃花源”。夫妇俩在园内偕隐了八年, 伉俪情深。沈秉成酷爱藏书和诗文, 严永华也爱写诗, 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耦园住佳偶, 城曲筑诗城”。耦同偶之意, 城通成之意。可见严永华之才。

沈氏夫妇生活的地方———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廊曲折, 从任何角度去看都透露着和谐与甜蜜。沿着夫妻廊向前就是“吾爱亭”, 相传女主人严永华每日在此弹琴, 亭前正对曲桥流水;“吾爱亭”的左面是“听琴轩”, 这大概就是男主人听女主人弹琴的地方吧。

严永华有这样一首小诗, “小有园林趣, 当春景物新。各花如好友, 皓月是前身。风过松多高, 云来石有神。素心终不改, 天际想真人。”一个女子愿意抛弃荣华富贵, 就这样选择跟一个比自己大15岁仕途落寞之人平淡地生活, 她追求爱情的勇敢与执着, 不得不让人为之敬佩。淡如菊、浓如酒,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如今, 园内的水声, 似乎也能穿越时空的界限, 像那缠绵的琴声一样传递着这对夫妇浓浓的爱意, 使置身于花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被感动。

5 结语

园林离不开爱情。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爱情为之增添了许多浪漫的色彩, 也带来更多的真实与感动。透过爱情看这些古典园林, 这些久远的园林不再因为时间的障碍而远离我们, 它似乎变得更加真实、贴切, 仿佛我们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很多看似无法解释的东西, 便也可以理解。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园林的生成期介绍了爱情与园林的渊源, 同时从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分别选取典型事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大特征——爱情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空心剪力墙下一篇:职业发展前景